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众传媒的影响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0 14:42:03

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1)

当前,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笔者曾撰文论述了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体育文化的强势,无论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强势还是体育流行文化的盛行,都可以成为体育强国的内在支撑。因此,从打造强势体育文化出发,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势在必行。在体育文化传播的诸多手段和途径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应该是主要的,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以从多角度加以解读,我们在对体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下,应该从理性思维角度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方式、作用、效果进行细化分析与研究。

体育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扩张和存续都与其本身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相比较而言,其传播能力越是发达,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与存在的时间维度越会得到相应的扩张与延续,就像西方文明的海洋属性使得其传播范围较东方内陆文明广泛,尤其是当西方率先实现工业化以后,其文化扩张的速度与广度远远超越了东方文明一样。体育文化亦然,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始终是与母体文化相伴生的,其发展、传播的途径与效果也是与母体文化紧密相关的。

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的重要社会部门,尤其是处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是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在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大众传媒的存在,使得各种形式的文化符号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中迅速普及,而这正是文化传播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掌握了大众传媒,谁能够充分地利用大众传媒,谁就能够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传播体育文化是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在功能。正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众传媒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一样,当代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传播体育文化。丹尼斯・麦奎尔在其著述中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归纳为四点,即特定的传播目的、需要或运用;远距离公开传播的技术;为生产和分配提供技能和框架的社会服务组织形式;为“公共利益”而存在的统治组织形式。[1]从上述分类中很容易看出,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能够也必须承载的功能。在当今各种类型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都将大众传媒作为自我传承、延伸、扩张的重要工具,体育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而大众传媒本身由于满足受众求知欲的需要,也将体育文化作为自身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无论是英国曼联传统赛事文化打造的成熟发展之路,还是美国NBA现代造星运动与赛事推销相结合的体育营销,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这些现实效果不仅说明了体育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之间的相互依存,更表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方式分析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受众和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按照传统传播学理论可以分为魔弹论、宣传语说服论、有线效果论、使用语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沉默螺旋论、知识沟理论、涵化理论等,而这些理论在其实现传播效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具体的传播方式与手段。针对体育文化,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营销传播。成功的体育文化传播,离不开体育文化品牌的塑造与营销。应该说,世界上任何品牌的营销都离不开文化的推广,体育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延伸、推广的过程中也必须依靠文化品牌的魅力。王均、刘琴在他们的《文化品牌传播》中将品牌营销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文化力的营销,即品牌拥有者不断为品牌创造新的营销理念,塑造新的营销形象;二是文化品牌传播语境里的营销,是各种文化组织、文化服务提供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要素开启市场,将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因子整合成生产力资源,实现文化品牌的传播与价值增值。[2]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品牌营销应该是上述两种层面都有涵盖的,但主要是第二种层面的运用。尤其是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普及,让世界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中,更需要有这种文化品牌营销的意识和行动。这当中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是策划者、组织者,更应该并可以成为宣传者。

广告传播。一个体育文化品牌的诞生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作为大众文化的广告,可以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相关群体,因此,体育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广告这种现代传播形式。

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合理、充分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资源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传播独具风格的体育文化理念,营造体育文化品牌的忠诚客户群体。这方面的经典实例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是奥运品牌的广告传播,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没有人将举办奥运会与商业利益直接联系,导致奥运会的承办热情江河日下,承办国因不堪经济重负纷纷退避三舍。然而,当尤伯罗斯将奥运文化作为营销产品进行全方位包装以后,仅广告资源就为奥组委带来了不菲的资金。洛杉矶奥运会不仅没靠政府投资一分钱,而且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骄人商业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改变了办奥运会赔钱的传统观念,使得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一种强势体育文化与巨大经济利益相结合的营销品牌。

公关传播。艾尔・里斯在其《定位》中认为:公共关系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最有效组成部分。[3]大众传播媒介在推广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公关传播的课题,尤其是当所传播的体育文化品牌或者自身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更显得必要。公共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推销术,是一种软营销。从循循善诱式的说服入手,通过营造体育文化组织或个人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传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公关传播在体育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体育文化品牌知名度,传播先进体育文化理念,沟通协调体育文化产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处置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危机。尤其在危机公关中,既有成功的先例,也有失败的典型。前者如国际奥委会爆出官员受贿丑闻后,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到总干事卡拉德都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果断的处置措施,使得丑闻的影响力压缩到了最小,维护了国际奥委会的形象和奥运会的严肃性。后者如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斗殴丑闻,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在事件处置中的拖泥带水,使得问题越来越多,将一个国人为之自豪的优秀体育组织葬送在舆论的巨浪之中。

传播体育文化要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优势,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无冕之王,在体育文化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传播体育文化就要将自身的各种文化元素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将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与大众传媒传播手段的多样性结合。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所有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现象都具有诸多的优秀基因。在传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体育文化现象中抽取其中的核心要素,将这些核心要素与大众传媒进行整合,从品牌营销到广告传播,从公关构建到危机处理,打造出立体传播的强大态势。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手段集成化等特点,这对于促进体育文化传播向更深、更广、更快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电视媒体直观性强,因而它在表现各种体育文化的形式、内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纸质媒体对于深度挖掘体育文化精神、解析文化内涵可以别出心裁,如有纸媒在奥运会期间将某一项目进行细化梳理,并以编辑成册的形式出版,以便于读者长期收藏,此举无疑突出放大了纸媒留存性强的特点。

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其互动性强,技术、形式更新迅速等特点,正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对于文化传播而言,交流与互动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借助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对各种体育文化因素进行宣传与互动,可以成为传播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

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媒介接触分析。体育文化传播中无论是传者还是受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接触方式的制约,通过认真分析其规律,有助于我们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效果。首先看传者。作为体育文化的推广者,其借助大众传媒进行文化推广的目的使得他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媒介接触。可行的方式包括媒体关系营销,与媒体进行联合策划,直接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或者广告。其次看受众。其接受体育文化的信息来源多为大众传媒,这当中包括新闻报道、人物特写、广告和以大众传媒为核心或者载体的体育文化活动策划。在此过程中,按照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受众会在较大程度上对他们所接触的媒体传播的体育文化信息进行吸收,虽然由于受众个体差异等原因会导致接受效果的差异,但是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这种信息的传达是强制的、不可抗拒的。再次看媒体。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媒,其内在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进行文化的宣传和策划,虽然作为媒介本身盈利是主要目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正是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对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大众传媒也会不失时机地围绕体育文化进行规模化传播。

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如前文所述,大众传媒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而以体育为核心内容的大众传媒就兼具了体育属性和文化属性。与此类似的还有体育广告公司、体育赛事营销业、体育经纪人、体育旅游组织,甚至体育等行业,由于他们兼具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同时又具有盈利属性,使得他们成为产业分工中的一个独特部门――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得他们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进行体育文化推广,而且更需要与大众传媒进行积极合作,并通过整合营销形成对体育文化的立体传播。笔者认为,这是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流,也将是体育文化传播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随着“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政府和组织认识到强势的体育文化离不开强势的媒体。在我们为打造体育文化强国而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力量,运用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生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加快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步伐。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阶段成果(10YJA860010)]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9.

[2]王均,刘琴.文化品牌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3.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2)

大众传媒是指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传播表现出来的广泛性媒体形式,具有新闻传播、实用、监督、文化积淀等多种功能,更深入、细致、全面,读者可以通过它获取更多的系统信息,从而进行比较。

在高校课程设置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在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政治教育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外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接触面广,学生学习的途径多,大众传媒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环境,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积极影响

大众媒体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扩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受教育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这样,就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实现它的功能,对人们的思想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改变观念,以更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引导人们思想的更新和现代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大众传媒的发展,把影视工具、信息网、多媒体、信息科学和先进的管理科学等手段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然而,大众传媒在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让高校教学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消极影响

大众媒体的高速化发展将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今,互联网信息更新迅速,信息量大,人们很难消化这些信息,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此外,我国的互联网使用相对落后,会使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内,进而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部分大众媒体平台不顾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依据一些不健康潮流,把健康的教育内容同不健康的或者灰色教育内容混合在一起进行传播,形成不好的社会导向,对人们的行为、人格的形成、思想观念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社会思想的健康发展。

三、发挥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政教育积极作用的对策

(一)对高校的大众传媒实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传递信息效率极高,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因此,应从国家角度建立健全传媒法律法规,抵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用正确的舆论教育大众、引导大众,提升大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优化高校思想教育的模式

传统的“填灌”式高校思想教育模式需要改进。在大众传媒时代下,大学生接触思政信息角度广,内容多,因此方式方法应由“填灌”走向“引导”,由被动走向主动。高校可借助BBS、视频、微信、微博、QQ等大众媒体平台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学生由受体引领向主体,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的方式转变为自身自觉的学习行为。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3)

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除了新闻报道之外,最影响大众感情和态度的恐怕要数影视作品了。影视作品是否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与能否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有关,观众是否从中能得到安慰和满足是衡量影视作品成功与否的指标。影视作品中所表达的基调和态度多多少少会影响观看人群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中国和日本无疑是两个文化大国,说到日本的影视作品,影响最为广泛,受到最多喜爱的当属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动漫在世界上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成了日本的代名词。日本在1972年就成立了国际交流基金,致力于对外文化交流,进入21世纪后动漫也被纳入其中。[6]2008年3月,动漫形象“哆啦A梦”接受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的任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文化和提升日本国家形象。这一举动不仅是响应前外相麻生太郎提出的“动漫外交”,而且也是日本希望通过动漫产业来促进软实力,营造日本酷文化和打造国家品牌的战略。

对中国的观众来说,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回忆童年的时候绝对少不了要提动画片,而除了国产的动画片之外,来自日本的动漫则是所有外国进口动画片中的佼佼者。不仅仅因为它距离中国近,也因出自相同东亚文化根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虽然美国化仍是东亚大众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日本因其与其他东亚国家在文化上的相近性而占得一席之地。”[6]日本引领的大众文化潮流虽然在九十年代以来被来自韩国的“韩流”分了一杯羹,但日本动漫的发展仍方兴未艾。日本近些年之所以不断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其提升国家形象,尤其在亚洲地区缓解侵略战争造成的历史后遗症,增强年轻人对日本的理解,培养更多的“亲日派”不无关系。早在2006年,日本对22个国家的使领馆发放问卷调查,就发现动漫在这些国家的普及率相当高,并且由于动漫的影响激发了这些国家动漫爱好者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的兴趣。而与动漫相关的玩具周边、流行词汇以及角色扮演(cosplay)等也成为广受喜爱的新兴流行文化。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侵袭全球的大背景下,日本动漫文化的异军突起也算是代表着来自东方的亚洲现代文化的一只先锋军。日本动漫文化的发展也是一种影响大众思维与认知的不可轻视的力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渗透力,特别是日本的动漫和影视作品……能够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重视对人生、时代和社会的反思,这些作品传达的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也就在悄无声息中得到了传播。”[7]

尽管许多人表示政治与文化区别对待,喜欢日本文化不代表喜欢日本,在政治上也坚定立场,但是如果没有正规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那么年轻一代的孩子是否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吸收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反观中国,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充斥着各个电视台,有人调侃道“电视剧里一个日本兵一天能在各个卫视死八回,抗日剧变成武侠片,难道日本士兵都是纸糊的。”虽然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但是大量粗制滥造的内容和严重脱离现实的剧情也难免将优秀的电视作品淹没其中,反而引起大众的反感,成为哗众取宠的闹剧。相比起日本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外交以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部署,中国却远隔千层雾。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的现代大众文化可以渗透到中国流行文化中来,而中国的大众文化仍在探索着前路。中国人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当然也不能抱着这些伤痛过一辈子,以史为鉴,但更要不断面向未来,寻找一条引领潮流,被他国争先效仿的先进文化的康庄大道。

中日两个如此毗邻的亚洲大国,在文化上有着同源性,本应该是相互扶持与亲近的,但是由于过往那段不快的历史以及现实中不断的纷争与摩擦而渐行渐远。历史问题、现实矛盾是两国关系的紧箍咒,政治外交上的交往是主流,而来自民间的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舆论的态度往往影响决策者的态度,而传媒的力量则是决定舆论导向的直接来源。传媒的影响也许不如学校的教育那么清晰直接,但是谁能保证这种潜移默化的隐藏于媒体之后的价值观念不会渗透到个人的思维里从而或直接或间接被吸收和最终接受。媒体的态度应当客观负责,多传递正面的信息与能量,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而挑唆是非引起对抗。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4)

2008年下半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我国,在此背景下本已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大众传媒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力,并试图对我国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宣传策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当前舆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基本状况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是我们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力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以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高等院校1000名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出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

大学生择业期望有所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大学生择业期望值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所持的态度相对比较开放,其中56%的同学选择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21%的选择可先在非本专业就业,再考虑转行;仅有23%的同学表示不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有超过2/3的毕业生能接受职业非专业的事实。对最低月薪的期望,6%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下,32%选择了1000~1500元,42%选择了1500~2000元,16%选择了2000~3000元,4%选择了3000元以上。对于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是否愿意降低择业期望这个问题,24%的同学愿意为了找到工作而降低择业标准,62%的同学选择适当调整,但仍有14%的同学表示不会考虑降低。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薪金都在3000元以下,也不苛求专业对口,并表示在就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愿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

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性极化现象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区域选择上仍然存在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极化”的现象。其中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的占被访者的31%,愿意在中等发达城市就业的约占50%,1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仅有4%的学生愿意去乡镇农村发展;即便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有90%以上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这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尽管大众传媒在不遗余力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但是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极化”的现象仍然没得到根本扭转。

大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准备明显不足。总理说“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对于当下大学生就业来说也不例外。自信是他们实现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明显不足。如下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面对金融危机,大部分的被访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主要表现为职业认知能力偏弱、政策掌握程度较低。调查中有62%的大学生不清楚或者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71%的大学生不太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基本清楚自身职业方向的仅有38%,完全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仅有20%。

大众传媒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宽、影响力大。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其中48%选择了通过学校;35%选择了通过大众传媒;12%选择了通过家人;另外还有5%选择通过人际传播等其他渠道。

单纯从数字看,在大学生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渠道中,大众传媒仅占1/3的比重。但是通过对老师和家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大多也是来自大众传媒。因此,从本质上说学生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应该归功于大众传媒。也就是说,95%的被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大众传媒获知金融危机、感知就业压力。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较宽、影响力较大。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众传媒直接传播的影响力弱于间接传播。调查数据显示,那些从媒体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信息的同学中,只有不到40%的表示会因为这些信息而产生心理波动;而那些从学校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74%表示这些信息对自己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影响;在从家长那里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61%表示会将之与自己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学生们认为对他们就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是学校,其次是家长,最后才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调整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发挥积极影响。1.引导大学生及时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就业期望是否合理是评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我们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们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信息。客观就业形势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意识,因此大学生纷纷降低了就业期望、调整了就业观念。2.加强危机预警,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如果他们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的话,当他们遭遇挫折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媒体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为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准备。

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媒体在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正面引导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新闻。例如有些媒体曾热炒“女大学生死亡日记”,“南京近半大学生愿卖小吃、摆地摊创业”,“大学生苦读四年,月薪等同农民工”,“十万年薪聘大学生当掏粪工”等负面新闻。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了一种极为悲观的社会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2.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鼓励和宣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心之一。在宣传报道中,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多,但是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例如据《合肥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安徽省当年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创业成功56人,比去年增加12人。这说明,虽然大众传媒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却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在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舆论监督缺位的现象。调研显示,有80%的被访者表示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法规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65%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求职过程遭遇过企业非法用工的现象,且这些人当中有83%的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求能保住饭碗。这种现象的存在,起码说明大众传媒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舆论引导的缺位。因此,建议我们的大众传媒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就业法规的宣传报道和企业用工的舆论监督,发挥大众传媒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积极影响。

对策与建议

增强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社区去,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毕业生群体和每个个体的关心、关爱、关切和关怀,在尊重人、爱护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中展现作用,发挥优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倾听大学生呼声,了解大学生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加强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进拼搏的创业精神,宣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努力把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和力量凝聚好。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能够集中体现宣传导向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作为报道对象。要注重宣传的正面性、典型性、生动性,深入挖掘典型的独特性,让典型活起来。对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重点把握好“五个关键”,即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表现,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地报道新闻的背景及发展、驾驭好所要报道的问题:向纵深开掘,提升深度报道的品质。通过典型挖掘、专题策划、深度报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86-03

一、大众传媒与大学体育教育的联系

1.何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又称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以广泛群体为受众的新闻传播工具,在形式上可以包括电视、互联网、广播、报纸、杂志等,具有传播高效性、及时性、针对性以及共享性等优点。大众传媒主要为人类提供信息和精神服务,通过传播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信息,改变人类对原有事物的价值观。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平面印刷媒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各种形式的广播电子媒介正迅速占领着市场。当然,作为国家新生的主力军,大学生接受传媒的途径也呈现出电子信息化,其中,互联网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其次是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大众传媒在高校体育教育方面的形式是双方面的,一是传播,二是促进交流和体育实践(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从本质上说,大众传媒中的体育新闻信息和体育评价是通过对某些有价值的正确的体育行为的肯定,来倡导学生进行主观性的效仿,通过对一些负面或消极体育行为揭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大学生接受体育新闻信息分析

体育行业中大众传媒具有传播、监督和教育功能,传播功能指的是突破空间的限制,及时地将体育赛事以及体育相关事件传播至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监督功能指的是对体育行业存在的负面信息加以曝光,对体育行业的正循环发展有促进作用;教育功能指的是激发新闻信息的接受者的体育热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引导其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体育新闻的教育类内容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将完整的体育图片、体育场景以及体育事件展现在受众(主体为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体育的活力和精彩,进而促使大学生产生频繁的体育行为。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为大学生提供了有意义的体育行为、体育规范和体育规则的参照,帮助其在思想上尽快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目前,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网络,比例约为60%,这也是获得信息最便捷高效的形式;广播、报纸和杂志等传播媒介约占30%,这些传播媒介的兴起得益于一些大学生有听广播和看报纸的习惯,其中电视传播媒介占的比例很小的原因是大学校园环境中学生接触电视媒体的机会和途径很少,寝室、大部分教室以及图书馆都没有安装电视。

3.体育媒体受高校学生欢迎的原因分析

在众多的信息形式中,大学生通过媒介关注最多的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是体育(以国内外体育赛事为主)。据统计,高校学生网络视频关于体育赛事的点击量是国家政治新闻的5倍以上,由此可见,大众媒体体育信息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深入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中。除了通过互联网看体育赛事视频以外,在各大高校,你还总能看到一些学生经常去报刊亭买有关体育的报纸杂志。渴望阅读是花钱购买的动力,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接触体育信息的动机何在?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除了在高校接受必要的学术教育之外,其余的时间可以自己自由支配,时间的充裕为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提供了有利环境,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娱乐、放松以及发泄压力的方式,无疑成为颇受欢迎的兴趣取向。多数大学生主动接触如互联网、报纸杂志等体育媒体是出于本身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希望通过新闻信息了解当前最新的体育情势。另一小部分大学生是出于打发休闲时间随意浏览和接受体育传媒信息,大学生长期接触体育新闻信息,通过逐渐熟悉的过程同样可以培养出体育热情。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是存在幻想的,比如,想要有NBA中球员般的力量感,想要有足球明星梅西一样的高超技巧,想要长到姚明的身高等等,而这些愿望大多是实现不了的,部分大学生便长时间处于这类的幻想之中,而体育媒体的及时报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幻想需要,虽然只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但对于让大学生从“幻想”世界中抽离出来,回归“现实”,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是有极大帮助的。

二、大众传媒促进体育教育的相关分析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行为和思想的结合体,归结到大学生体育运动中是积极的体育思想才能引导不断的体育行为的发生。体育媒体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认知的社会性因素,精彩的体育报道往往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兴奋点,兴奋点的不断刺激会帮助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促使大学生产生频繁的体育行为,尤其是具有画面视界的大众媒体,比如电脑和电视,在体育姿势上具有示范性的作用,这样无疑能引导大学生体育习惯往标准化和正确性的方向发展。大众媒体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指导大学生学会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高校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正确积极的体育行为方式。

2.增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

大众媒体不仅具有传播性,还具有一定的塑造性,媒体信息能够塑造高校学生体育方面的某些角色,这些通常是大学生们希望拥有的,大众传媒的塑造性能使得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给自己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做出主观评价,这是一种对自身价值和地位的一种肯定。大学体育教学的宗旨也正是要在教学体育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其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还能保持一定频度的锻炼,并在家庭成员团体和工作办公团体中影响别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但是高校体育授课时间和频率很有限,在这种情势下,大众传媒就发挥了其重要作用。据统计,普通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至少半个小时的各种形式以及各类的体育信息,媒体以其高频率高时间通量凸显着其教育优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影响着大学生的性格,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早已磨灭了一些学生的理想,有的同学喜欢独占,不愿与他人共享事物,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较差,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体育信息中饱含的体育精神确实改变着这部分大学生,他们变得不再娇气,他们脸上洋溢着朝气,他们懂得通过脚踏实地的付出来换取胜利的喜悦,就像苦练体育项目最终得到奥运金牌时的荣耀。大众媒体展现出的体育精神除了追求竞技胜利外,还向大学生传递着友谊、和平、重在参与以及体育道德。作为体育活动的灵魂支柱,体育精神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体育行为,端正体育态度。

3.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体育媒体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球类、健身以及游泳等传统的正式体育项目体育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拥护者基本为体育爱好者。高校教育中体育的形式在不断地创新,体育媒体不断渗入高校校园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介绍和富有创新性的玩法对学生进行着启发式的教育。于是课堂之外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自发地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受益匪浅,尤其是那些非“体育发烧友”的大学生,他们更注重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而不是竞技性,休闲体育活动为他们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体育精神搭建了平台,他们在这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加强了其团队合作意识、拓展了交际能力。创新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大多是从体育媒体获得的,其形式简单、富有创新性、易于实践、参与性更强,响应了大学校园全民运动的号召,高校通常将这种形式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活动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些高校还为此专门举办了以“休闲趣味”为主题的运动会。

4.大众传媒在行使体育教育功能时应以学生为中心

体育媒体对体育形式以及体育精神的宣传,会作用于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即对体育的认知。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应适当淡化和脱离体育教材,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材已经跟不上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体育步伐了,尤其是体育教材,仅仅单纯地强调了体育的技术性,忽略了体育价值和健康理念。而在大众媒体的长期影响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相较于中学体育而言,大学体育已不再是由校方体育部门少数人自行决定体育课的形式和类别,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比如体育课提供多种体育项目供大学生自行选择,摒弃了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同班级和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体育爱好同选一个体育项目,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对其进行符合其身体素质并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技能培养。由于体育媒体的宣传,人们会越发意识到体育的重要作用,还能及时扩充体育知识,比如:可以通过体育新闻了解篮球的休闲玩法(比如S形跑步运球、循迹投篮或是9点定投等),这类非竞技的偏向娱乐性的玩法可能比较适合女生,教师们可以在这些媒体信息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完善和改进,推出“女式篮球课”,使得体育教学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多元化发展,提升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另外,媒体信息的传递有助于高校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比如有些高校每周会设置免费的“场馆时间”,大学生可以在室内场馆时间内免费游泳、打球以及健身,这就是体育教育的进步,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三、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体育

教育的负面影响的相关分析

体育传媒在对体育的正面信息报道和负面信息报道中都会对大学生体育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下面分别做较为详细的分析。

1.正面信息报道的负面效应

就大学生喜爱观看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NBA等)而言,在竞技中运动员充满斗志,团结协作,或是为自己的祖国而战,或是为自己所在的球队而战,或是为自身的体育信仰而战,这些都充分体现着体育精神,我们观看此类新闻不禁会心生敬畏。一些大学生通过大众媒体观赏此类体育竞技场面,经常会变得热血沸腾,激发出很强的竞技欲望,由于参与这些赛事的运动员专业技能较强,普通大学生难以实现,在大学生体育实践过程中,有时会充斥着“体育暴力”的倾向。另外,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欲,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擅自模仿体育新闻中的高难度体育竞技动作,常常会造成身体运动机能的损伤,如肌肉拉伤、骨头错位等。

2.负面信息报道的负面效应

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事件进行舆论监督,体育媒体也是如此,对于一些负面的体育新闻,如国足丑闻、聚众闹事、球迷打人、假球、受贿、吹黑哨等事件,此类负面新闻一旦被媒体抓住,便成为了重要卖点,为了增强新闻的爆炸性和聚焦性,有些体育媒体更是展开联想,扭曲事实。大学生正处于步入青年的初期,在对事物的心理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尚未成熟,缺少客观评价。一旦接触此类体育负面信息,一些大学生会对体育精神产生质疑,体育这一朝阳、正面且富有生气的产业会在大学生心中留下暗淡的阴影,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会效仿体育报道中的恶劣行径。

[参考文献]

[1]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49-50.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86-89. 

[3]陈莉,胡启林.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状况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5):49-51.

[4]迟猛,梁蕴秋.辽宁省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47-49.

[5]李晓峰.浅析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呈现[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5):60-61.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6)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44-02

一、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消极影响

在现今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信息传递最为快捷与便利的工具――大众传媒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重要辅助工具。大众传媒在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形成挑战

大众传媒虽然所含信息量巨大,但内容极其庞杂。在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中,按照信息内容特征,可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娱乐信息等。在我们日常信息获取途径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占到了所获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基本上填充了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性思想,希望将其内容通过大众传媒通俗的、具体的、生活的作用于民众的日常之中,使得人民大众理解、接受、运用。但在传递过程中,因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大量其他内容的信息可以无限地充斥在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之中,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大大弱化。更者,大众传媒信息多以受众要求为信息采集的主要依据,信息偏娱乐化、庸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庞杂且并不全都是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更多的信息在大众传媒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就被忽视在其他娱乐科技等的信息中。

(二)大众传媒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环境复杂化

在大众传媒所形成的信息环境中树立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息传播理解的环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民众总是很容易被周遭的环境所影响。民众对信息的获取以及筛选有极大的盲目性,而且大众传媒受众范围广泛,形成的信息环境对受众道德观念等心理影响较大。在这样的影响下民众通过大众传媒所接收到信息形成的拟态环境成了民众主要的思想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马克思主义想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融入大众传媒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同时,大众传媒提高了民众接受信息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须在主体的认知程度上开展。所以,马克思主义不再是单纯传播信息就能见到成果的,必须在大众传媒信息环境中把握大众传媒发展的走向,及时关注民众的思想动态,了解民众的思想活动走向。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过程中所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繁多。

(三)大众传媒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馈弱化

在大众传媒普及之前的信息传递几乎是单向的,在大众传媒中,信息传递的双向性和多渠道性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反馈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双向信息传递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民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在任意传媒载体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不受地域、国家的限制,使得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能力极为有限。于是,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和多渠道性特点滋生了许多新问题,信息传播者无法对民众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对信息传递消极影响的控制弱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较之前相比急速下降等。因为新问题的出现,使得民众越来越自我意识明显,思想越来越个性化,也就很难准确把握民众的思想动态,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弱化。大众传媒的发展,令民众对信息接收、获取的选择面大大加宽,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而言,大众传媒的发展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息反馈的控制难度。只有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针对其中表现出的问题,予以纠正调整,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成果。于是,一方面,我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馈信息控制加强;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馈信息趋于弱化所产生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积极应对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

(一)政府加强大众传媒控制,注重引导大众传媒走向

中国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拥有高度组织化社会结构的国家,政府的示范和导向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利用政府的指示力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政府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在大众传媒方面的控制力。对大众传媒所携载的不良信息,应设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过滤、删除。并且政府应该注重在大众传媒的主要媒体上积极加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栏目,在表现题材和表现内涵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建设。由于我国关于大众传媒所指定的相关法规政策较为欠缺,以及对于大众传媒追求利益所做的不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不良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活动。现在我国的法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类:(1)出版管理类:《出版管理条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等;(2)印刷管理类:《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等;(3)记者管理类:《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4)广告管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5)市场管理类:《订户订购进口出版物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等;(6)广播电视电影管理类:《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视剧管理规定》等;(7)执法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行政许可实施检查监督暂行办法》,《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办法》等。

通过以上列举的传媒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政府已经有很多规范大众传媒的制度办法,但法律法规还是十分匮乏的。这就造成有较多利用大众传媒传递不良信息获取非法利益的传媒业者趁着法律空缺逃避法律责任。虽然对于他们的非法行为可能会有所惩罚,但惩罚力度也远逊于通过传递不良信息所获得的非法利益。国家应就大众传媒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等方面进行立法工作,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对大众传媒进行监控。与此同时,国家应组织有关方面进行对大众传媒技术控制的研究。总的说来,目前,政府加强对大众传媒立法监督管理,有利于净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环境,对民众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传媒工作者的传媒素养,秉持积极的态度工作

大众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消极影响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中对较多信息的糅杂携载。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大众传媒对其传媒基本单位的传媒素养有所提高。大众传媒载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是电视、广播,抑或网络等,工作在其中的每一位传媒工作者都应秉持高尚理念进行信息传递,在信息传递的源头切断不良信息产生的可能,净化大众传媒信息环境。

其次,大众传媒基本单位要提高自我信息技术控制水平。在信息传递中,明确受众群体,合理定位受众群体,针对受众群体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信息传递过程中针对民众中的不同受众进行信息分类传播。更多地传播积极、富于教育意义的信息。

最后,大众传媒的传媒基本单位要明确传媒业者应负起的社会责任。日常生活中民众都受到大众传媒信息环境的影响。传媒业者应当以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其传递信息的根本动力,对信息加以规范净化,让民众处在一个健康的信息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既能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又能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品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影响下,民众必能凝聚社会高尚品德,引领社会前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者转变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每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在大众传媒影响下都应该转变自我观念,融合于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新环境。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观念。这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要转变教导意识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的工作要贴近民众实际、贴近民众生活、贴近民众思想,为促进民众的发展努力,帮助民众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与民众共同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第二,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培养自我高尚的人格,以自我人格影响民众,让民众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的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突破与发展。同时建立新型的联络方式,在民众所喜欢的交流方式下进行沟通,让民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的友好与关爱,促使民众愿意积极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交流互动。

第三,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让民众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成长。

做好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让每一位民众在传媒信息环境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徜徉于大众传媒信息的海洋中又不脱离社会,与社会形成良好互动,在信息环境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这是现今社会对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任务目标。用积极态度应对一切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中的问题,一定可以做到完成民众思想引导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与战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海阔.关于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复兴方略[J].理论月刊,2008(8).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7)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为中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给中学生带来正面影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着当代青少年从身体到心里再到行为的各个方面。以至于有人将这些影响比喻为“天使”与“魔兽”。① 中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塑造中学生就是塑造祖国的明天,培养中学生就是培养民族的希望。

1 大众传媒与中学生的关系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是把双刃剑,部分传媒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某些大众传媒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多不利的地方。要想认清影响的关键,我们首先要深入研究大众传媒与中学生的关系:

第一,大众传媒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法回避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既有好的影响,但也存在不良的影响,应该积极认真的看待大众传媒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第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成长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是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而且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责任。

第三,中学生是新媒体的重要消费者,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在中学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新媒体在中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索,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四,中学生的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我们需要大批的适合我们国家中学生的优秀的传媒产品,这是中国传媒界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着眼建设,着眼发展,提升中国传媒产品的品质。

2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责任

大众传媒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种责任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是大众传媒应该肩负起的光荣神圣的责任。

第一、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中学生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和渴望是交往的需要和成长的本能。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正处在成长的年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高密度传播和选择难度不断加大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有责任向中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美好的世界,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资源,为他们了解环境、认知世界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他们积极地看待社会,认识自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二、大众传媒的性质和自身发展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前中国传媒正处在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这其中既包括它的产业要素的品质提升,同时也包括它的观念即职业道德的品质提升。优良的职业道德是打造品牌平台的前提,对道德尊重,对社会义务尽责,赢得社会公信力,就能够赢得人们的信任,就能赢得市场。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责任。大众传媒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为全民族提供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上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的复兴和中学生的成长紧密相连。一个有远见的民族会把目光投向未来,一个有远见的媒体也应该肩负起对学生成长的责任。

3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分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全方位、广覆盖地向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快速渗透,它打破了时空局限,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使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立体多元的世界。

第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

1、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途径。大众传媒把信息以各种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中学生检索、查询和运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多样性的学习需求。这些信息,开拓了中学生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是极有意义的。

2、大众传媒创新了中学生的娱乐形式。大众传媒包罗万象,形式上丰富多彩,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很好地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娱乐消费,有效地激发了中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和参与性。

3、大众传媒影响了中学生的个性成长。大众传媒昼夜不停地向中学生输送各种信息,如百科知识和时事新闻,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中学生参与社会的习惯,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对中学生意志品质、兴趣爱好产生影响。

第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及其不良后果。

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刺激、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文化的环境影响,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沉溺可能导致其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里。2’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具有如下特征:

1、潜移默化。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氛围,不但从客观上诱使中学生作出消极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中学生意识、思维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强,而辨别力、抵御力较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影响一旦产生,作用久远,往往很难消除;并且这一作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不为人察觉,而当发现时往往开始发生质变。

2、刺激性强。负面影响普遍具有较强的诱惑和刺激性,它比正面影响更容易拔动人们的欲望,尤其是生理心理上正处于躁动期的中学生的那种本能的欲望,因而对中学生心灵深处打下的烙印也更深刻。

3、感染性强。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通过娱乐休闲服务形式,更容易使好动爱玩、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乐于接受,甚至陶醉上瘾,不能自拔。

4 大众传媒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一、坚持正确的导向,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深刻认识现代传媒迅猛发展给中学生带来的复杂影响和诸多挑战,肩负起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使大众传媒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第三、加强大众传媒与中学生关系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学生的特点,倾听中学生对大众传媒的需要和呼声,努力为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有效的服务。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媒体的自我约束意识,增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抵制一切妨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的传播。

第五、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畅通媒体和中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发挥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第六、始终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体制、机制和表达方式创新,增强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中学生、爱护中学生、尊重中学生的良好舆论氛围。

5 学校和家庭的引导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参与和运用媒体的教育引导,增强中学生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中学生参与运用媒介的基本技能,健康利用大众传媒,主动抵御不良影响。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8)

1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影响

首先,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不可替代,具有倡导社会生活的理念、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作用,对社会个体追求真善美有积极影响。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其他宣传方式,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师讲解、名家授课等等,甚至具有积极引导功能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些类型的社会教育方式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其次,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目前,大众传媒可以借助角色示范,为人们提供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正确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及行为规范等。大众传媒视野中的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对现代人的观念、生活态度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影响十分深刻,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亲情、关爱、忠诚与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

2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负面影响

首先,所采用的宣传与引导方式存在误区。从当前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来看,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导致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一些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过于教条,艺术表现形式不当,过于简单,语言乏味,受众接受难度较大。

其次,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不清。当前,大部分大众传媒在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一些节目在宣传过程中核心思想混乱,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引导受众价值观导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次,新兴媒体的涌现使价值观念引导存在误区。近年来,影视传媒迅速兴起,在引导与塑造社会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朝着反向发展。尤其是现在的电视剧泛滥,有些电视剧不仅没有发挥积极正面作用,反而使得下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出现误区。

最后,低俗媒介不断涌现。这一现象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现在,一些媒介已经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为了吸引受众而采取低俗方式,影响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受众接收低俗趣味的内容。

二政治观念形成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及时地将精神传达给社会大众,使其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加了解,拥护党、热爱党。在国家发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传媒要发挥最大的力量让公众了解到突发状况的信息,及政府对这一事件采取的对策等等。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与新信息,对已经确定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确保传媒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维持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所谓的政治民主,就是要确保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畅通,可以及时地沟通。现代政府要确保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及时地了解政府信息,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政府要对公众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公众也要对政府制定的政策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看其是否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能否为自身的生活带来实惠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效地为公众传递了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有效平台。所以,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与公众间能否实现高效互动。

三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功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因此,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下面就对大众传媒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意义

首先,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知识面与想象力也得到了拓展。相较于传统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途径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室、书本、电视、网络,尤其是网络在今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兴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为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给孩子们展现了更加丰富的生活图画,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先进的媒体设备、现代化的媒体理念都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孩子们掌握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知识。

最后,传媒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的时代特色日益浓厚。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自我情结十分浓厚。自我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在很多时候自我意味着的是独立,这是现代社会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的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对时尚与娱乐有自我的认识,在对待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自己独特的语言。现在这一代的青少年在处世及消费理念上与上一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尊崇自由与独立,对自我的选择更加坚信。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需求,他们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的展示,在社会发展中独立地开拓出新的道路。

2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走向。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了盈利而制作,庸俗化、娱乐化、平庸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被奉为潮流经典,被认为是时尚。一些具有哲理性、深刻且崇高的内容被渐渐地遗忘在角落,乏人问津,即使有受众,也是寥寥无几,成为所谓时尚圈之外的内容。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现象日益突出,而新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诸多压力和问题,对其认识毕竟有限,同时鉴别能力不强,看见新鲜的事物出于本能就会以模仿为主,这必然会导致不良的问题出现,很多孩子不良习惯都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形成的。最为典型的当属现代的青少年相较于学习更加热衷攀比、炫富、消费,喜欢在同龄孩子间彰显自己的富有。现在的青少年中攀比风十分严重,导致中学校园的奢侈风气日益浓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对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减少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首先,商业运作的模式影响青少年对时尚的认知。现代孩子对时尚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父母及爷爷奶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商业运作融入到大众传媒中,导致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出现误区,使现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观念出现误区,认为奢侈就是时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现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商业利益驱动下使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出现偏颇。现代孩子的审美观念长辈们非常不认可,认为很多内容低俗且庸俗,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的。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孩子对世俗文化的宣传认知出现偏颇,审美情趣发生问题。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情形来看,低俗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不够重视,通俗轻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盛行,相较于深刻的哲学,他们更重视浅显直白的文化,他们更加钟爱直观形象的接受。现代孩子似乎回到小人书时代,更加钟爱看图说故事,这成为他们最喜爱的阅读方式,在某些时候,文字变得可有可无,这对现代青少年文学素质的提升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最后,恐怖文化的盛行使青少年暴力升级。在某段时期内,警匪片、恐怖电影、宫廷争斗戏盛行。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电影盛行的时期,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充斥荧屏,青少年每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尤其是随着特技技术的改进,电视剧中的表演手段更加多样,青少年受到这样的视觉冲击,在长期的熏陶下,他们的欣赏眼光就会出现误区,将一些负面人物当成崇拜的对象,将恶霸作为偶像,甚至认为黑社会是理想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类影片仍然十分受宠,由此可见,现代的青少年在教育中理想已经偏离,从青少年犯罪记录的统计来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刀枪相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3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引导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为了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要增加积极内容的宣传,树立正确的宣传理念,在青少年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化宣传,都要以积极的引导与倡导为目标,使现代青少年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独具个人特色且与社会时展相一致的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09(5).

[2]杨晓明.四书五经现代版[M].成都:巴蜀书社,1996:1-2.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9.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建设也出现摸索与转轨期。在传统社会中,社会道德生活较多地受到人际交往中的舆论压力的影响,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社会道德生活更多地受媒体舆论的压力。媒体作为舆论导向、意见领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迫使人们超越狭隘的经验,学会更多的凭借大众传媒所提供的间接信息和话题去认识世界,勾勒、修改头脑中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图。”

因此,全面理性地看待大众传媒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掌握其中规律,为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引导社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

二、传媒舆论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第一,大众传媒具有大众化、影响深的特点,因而容易形成舆论压力引导社会心理走向。一般受众都希望被周围群体所接纳、肯定,避免被孤立、否定,更希望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与舆论中的主流一致,并以此修正或坚持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褒扬性舆论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善待社会和他人,使公众具有现代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以及现代的是非观、价值观等。”媒体对“感动中国”、好人好事的大力宣扬,令受众深刻感受到社会阳光与美好的一面,并督促自己观念与行为向善;媒体在对“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负面现象进行报道时,过分夸大影响,容易使受众对社会感到失望,甚至在遇见需要帮助时,为了避免自身受害只好冷眼旁观。

第二,大众传媒并不是原生态地反映社会舆论,而是对各种社会舆论的第二次传播,具有自己的主观性与方向性。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很大程度上依靠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世界,而媒体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过滤某些信息或者扩大某些信息,对社会舆论进行整合净化,引导受众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倾向。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10)

21世纪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日益发达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依赖,人们已生活在一个媒体无处不在和“高度依赖”媒体的社会。

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凸显,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学者及家长老师的共识。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儿童频道、儿童报刊等都获得快速发展,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行为、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丰富儿童的发展环境

广大儿童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时常出入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在家人、老师的看护下,直接经验太少,对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这时他们就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儿童思想的天真,他们对传媒提供的东西常持肯定态度,这样,他们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或改变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运用多少大脑就能接受,这也会影响到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后,电视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在逐年增加,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小学生多会关注儿童频道,中学生随着心智的渐渐成熟,接受媒介信息的范围也相对大些。

在电视还没成为主流媒介时,儿童接收信息和学习实践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更多的是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知识的传授。而在现代社会,儿童接受大众媒介的年龄段在逐渐趋于小龄化,当家人使用大众媒介时孩子们或多或少就开始接触并学习使用了。作业完成后,课余时光大多数孩子还是会选择观看电视的。

电视中的多数内容是超出儿童所应接触的知识范围的。例如百科知识、名人逸事、社会要闻、经济娱乐事件等都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但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收到很多不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事物,如反叛的、情爱的…儿童还不能区分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他们比成人更多地相信并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与信息,而在大众传媒中,不少内容是不符合现实生活或不适合儿童的。

历史上每一个传媒的出现和普及都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造就着一个全新的网络受众群。其中儿童也是受众群的一部分。可是网络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这就很容易成为儿童认识领域的障碍。同时黄色信息也充斥着互联网,这很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新的社会问题也就会在此基础上滋生。

大众传媒对儿童正负方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儿童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学校就承担着儿童教育的重大责任。可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日益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电视、网络正是一种以生动的画面,辅以语言、音乐的视听媒体。其画面、动作与声音同时刺激孩子的感官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经验,提高了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儿童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和帮助孩子懂事明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存在,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杀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显而具体的语言或行为的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的情景均属暴力。口语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传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软暴力”容易给儿童形成先入为主的定性的观念,以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另外儿童还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情节、手段,因此产生的影响更甚。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不断整合多种新媒体资源服务于教育现代化,来指导儿童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首先,在家庭中应当注重大众传媒的使用。在与孩子共同享用大众传媒时,应选取利于孩子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普知识、竞技赛场、新近新闻事件的发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

其次,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关爱。儿童过分依赖某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如果儿童过分依赖媒介,对问题的思考就会产生懒惰情绪,对网络资料的查询就相应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这样既耽误了儿童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又减弱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导孩子对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和选择。指导孩子应选取知名网站去找寻新闻、资料。在阅读刊物、观看电视时应选取那些能够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东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边新闻,这些内容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记一定要正确对待媒介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最后,家长对儿童给予恰当的管束,帮助儿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训班,一方面充实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存有溺爱心理,并没有过多约束孩子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儿童不良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何自控。这点要以家庭为基础实施保护。

学校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学校可适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以减少和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首先,应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指定可实施不同体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进行说教。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信任的,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定要对儿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耐心说教,要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哪些应当摒弃、哪些应当记忆。所谓伦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锐的思维及处世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而不能一味地通过大众传媒对自己进行灌输,这样只能滋长自己的懒惰行为和不良意识。

其次,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覆盖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在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上,老师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现在社会由于网络信息冗杂现象严重,黄色信息也在侵蚀着网络,儿童对这些新奇的尚未接触的事物是带有很强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儿童树立科学的大众传播理念,坚决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儿童的意志。

总之,大众传媒虽然存在着劣势,但是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占主流地位的。它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儿童的成长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童年想象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正确引导儿童对它的接触,就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而大众传媒本身也要拥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来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轨道。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1(1).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大众传媒的影响篇(11)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大众传媒的时代,媒介无处不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网络等对日常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面前,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信息传播的强势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并渐渐走向消解。毋庸讳言,大众传媒对传统图书出版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选题、内容资源到出版物形态的变化再到宣传营销,大众传媒在整个图书出版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大众传媒――畅销书选题的策源地

在多媒介共存或者说是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传播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不同媒介间资源的共享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图书出版要面向市场,面向读者,须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做文章。而大众传媒具有广泛性、及时性的传播特征,吸引眼球的能力远远高于图书出版,所以今天的出版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大众传媒的动态。电视、网络上流行什么,就出版什么,一种大众媒体先行、图书出版紧紧跟进的生产模式正风行出版界,很多畅销书都走的是这条道路,如各种电视栏目图书、影视图书、网络图书、杂志图书、报纸图书、大众名人图书的问世。业界公认的做畅销书的最佳捷径就是与大众传媒联姻,将大众传媒的热点、焦点话题转化为图书选题。以电视图书为例,典型的成功案例当属“百家讲坛”系列图书。

因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的收视率、点击率调查,选题内容是否受欢迎得到了检验,所以图书出版紧跟大众传媒风向标,市场获胜概率比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的资源共享推动了图书出版的发展与繁荣,带动了大众图书的阅读。

二、大众传媒视觉化、图像化特征带来图书文本追求的浅化与出版物形态的多样化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引导视觉文化不断壮大,我们面临着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印刷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转型。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1]视觉文化实现了对文化产品接受的平等权,消除了文字文化接受需要理性思维的重负,它直观、快捷、刺激的特点更适合当代人的阅读需求。传播学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体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以寻求他们期待能提供某种经验的内容或获得他们期望的满足。报纸的及时性、可读性,电视的视觉化,网络的全天候、交互性都满足了受众的特定需求,媒介的互补性决定了它们在一定时间内的共存。但在音像与文字合为一体的多媒体面前,在视听一体的影视媒介面前,在便捷丰富、有着超强互动性与参与性的网络面前,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图书往往显得有些平面、苍白与单调。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与大众传媒的影响,使图书在表现形式上追求图像化与内容的轻松愉悦。

“报刊、图书的图像化与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电视和网络媒体广受欢迎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图像――实质是连续的图片为主的多元化的符号导致的视觉冲击力。”[2]在注意力资源稀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图书将网络、电视、杂志的手段运用到图书中,借助大众媒介的特点提升自身功能,以期在争夺消费者的眼球时占得先机。从图书封面、版式设计的突破传统,从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到各种“图说”“画传”等以图画为主图书的泛滥,从杂志图书以文字配合摄影或绘画引发的热潮,都足以证明图书出版在对大众媒介的优势借鉴上所做的努力:力求感性、直观、形象、通俗。即使是以文字为主的图书,如今也淡化了文本的内容深度,追求一种快餐化的轻阅读与浅阅读,让读者在轻松的浏览中获得愉悦和。更有些书,内容寥寥,只能在外观与形式上下工夫,以过度包装自己为手段,以致被业界人士戏称为“注水肉”。

大众传媒视觉化、图像化的特征影响图书的出版形态,多媒体图书出现,利用声光电技术的电子声像读物、光盘不断面世,出版物的形态从原来单一的纸质书发展出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图书在努力以变化的形态来满足受众对阅读的需求。

三、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图书的热销

“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众化、媒介化趋向愈明显,文化传播就愈会受到媒体技术和传媒策划的制约。出版策划、广告、宣传、市场炒作、品牌效应、事件效应以及媒体联动等因素,日益成为一部作品被接受与否和接受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3]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2007年新出图书为24.8万种,2008年为 27.56万种,2009年为 30.17万种,2010年为32.84 万种,2011年为36.95万种。如此庞大的年年上升的品种数字意味着我国的图书市场早已进入卖方市场,市场竞争极为激烈。

在这个消费时代,个人的消费需要诱导,媒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众媒介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现代,应选择什么、不应该选择什么。畅销书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大众传媒的信息,往往成为人们选择购买目标的重要依据。大众传媒影响图书的传播,影响大众的阅读。这种选择性的引导往往可带来大的流行阅读浪潮,但同时也会带来阅读的同质化倾向。

四、大众传媒时代,图书出版需要正确定位自己

在大众传媒时代,任何一个出版人都不能忽视,也不能无视大众传媒的存在,对它的作用与影响不可低估。大众传媒一方面对图书的出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拓宽了图书出版的选题资源、内容资源,改变了图书的表现形式,扩大了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这个过程也部分消解了图书自身的属性,带来过于娱乐化、商业化的问题,明显暴露出一些弊病。如何进行正确的定位,合理地将大众传媒的资源,是出版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1. 文化属性与娱乐化、商业化的问题。大众传媒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商业化与娱乐化。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商业化、娱乐化倾向一再被学界和观众诟病。比如王立群新解“凤求凰”,认为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追求是“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这种解读无疑投合了现代观众的猎奇心态,但脱离了史实。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双重性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引导大众的文化趣味与价值取向。何承伟在为四川出版集团所作的一次讲座中言:一本书的文化属性,在于能够为它所针对的受众群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支撑、观点支撑、智慧支撑。当前很多书缺少的正是这三种支撑,有的只是娱乐性和商业利润的驱动,要么文字寥寥,没什么内容;要么讲些离奇的故事,没什么思想。图书具有娱乐的功能,但不仅仅限于娱乐,满足受众消遣性愉悦不等于一味地媚俗、庸俗、低俗。受众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需要引导,不能因娱乐化、商业化就忘却图书应有的文化属性。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受众的素养,是图书出版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2. 资源共享转化过程中立足本位的问题。现代社会媒介的多元化,造成了众多媒介对传统图书出版市场的分割。毋庸讳言,与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相比,图书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就目前情况看,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对出版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出版对其的影响,两者间的互动很不平衡,名义上双赢的背后暴露出图书出版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各种传媒特征不同,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介,图书具有人文化、学理化的特点,内容更加稳定与系统。“无论传播媒介、接收终端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出版产业而言,永远是‘内容为王’。”[4]所以如何立足于图书出版内容提供商的定位,通过媒介互动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显得至为重要。图书出版跟风大众传媒也不全是成功的案例,电视栏目出书也有受到冷落的。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因受众的浏览方式和消费习惯各不相同,为适应不同媒介渠道下受众的特殊需求,需对同一出版作品进行差异化制作。以从电视资源向出版流动产生的图书为例,图书的内容和电视传播的信息高度相关,但并不能原搬电视中的内容。如“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转换成功也得益于转换中的差异化制作。这类图书虽以讲稿为基础,但多数添加了讲座没有的内容,在编排体例上、语言表述方式上都作了调整,充分考虑了图书信息传播的特征,体现了对电视资源的创新利用。图书出版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资源,同时又不能失去本色,一味采用“拿来主义”,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没学会别人的优点,却丢掉了自己的长处。

3. 宣传营销与炒作的问题。在一个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营销,引导受众选择,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营销不等同于炒作,产品本身才是最大的宣传点。如果脱离图书本身的价值,单纯制作卖点,去炒作作者的隐私,打口水仗,或不调查实际情况,为收视率、销售量歪曲事实真相,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失去诚信,失去关注、购买的对象。所以说如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在品质的基础上树立品牌形象,是出版中应注意的问题。“阅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从中国现实社会呈现的特点看,阅读对当今中国尤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5]图书阅读是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呈持续走低态势,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阅读倾向越来越休闲与浅化,而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迅速上升。社会的发展,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传媒时代多媒介共存、竞争、融合的特征,都对图书出版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求变,合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在多元化的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是每个出版人都应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6.

[2] 吴燕.大众“悦读”与出版的后现代转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2):112.

[3] 陈伟军.改革开放以来的图书出版与文化思潮[J].中国出版,200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