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石油化工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4-04-22 15:34:08

石油化工类论文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1)

我国的石油地质研究起步较晚,民国时期才有了初步的研究学科和相应的技术人员。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地质学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而逐步发展起来。它研究的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质年代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规律额。石油地质的产生不适突兀存在的,而是通过地壳的变迁、矿物质的富集和运移来形成的。

1 石油地质产生、富集作用及石油物质基础的来源

通常情况下,石油地质的形成由以下几种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生油层的具备条件、地质储集层条件、地质盖层维持条件、运移条件、地质圈闭条件和地质历史保存条件等。相对应来,石油地质生成的满足条件和长期有效的地质圈闭条件是最主要的。不同的区域,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矿藏的储存及开发条件也是不同的。由此而形成的勘探开发工作和开采后地壳的安全维护、环境的次级保护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我们要进行更精细的划分。

在地质学理论中,石油形成物质的基础是远古的生物尸体,这些远古的生物躯体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脂肪。远古生物死亡以后,它们的尸体被埋藏于古海洋或者古湖泊的淤泥中。随着地质的变迁,油脂和脂肪中的氧离子分解后析出,而碳离子和氢离子则形成碳氢化合物。埋藏这些物质的岩层被称为“石油源岩”。又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变迁,在地球热力和岩石压力的作用下,这些物质最终变为“石油”。之后,随着运移的发生和地壳的变迁,单独的石油生成区域变成了油田。简单的来说,这就是石油矿藏的地质富集。

2 石油地质的演变同古生物活动和板块运动的联系

石油矿藏的形成物质,主要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在地质学理论中,这两种物质是并行存在的。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还无法确定那种物质居于主流。因此,石油地质矿藏应当分类为陆生生物类型和海生生物类型两大类。大约200万年前至4亿多年前是陆生石油矿藏产生的活跃期,而4亿多年前至原始生命的产生则是海生石油矿藏的形成的活跃期。原始的石油矿藏生成比今天理论蕴藏量要大得多,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自然或者其他地质原因而消亡了。现存的石油地质矿藏大多形成于200万年前至1.7亿年前之间,属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的产物。在石油地质学中,这种观点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现代石油地质学的发展。

38亿多年前,古海洋中产生了最基本的生命物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生存于海洋之中。寒武纪时期,海洋生物“大爆炸”,陆地上开始有了生物的生长。大约9000多万年前,陆地上的生物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并成为石油矿藏的重要物质来源。在地球的发展进程中,板块运动是石油矿藏形成、富集和运移的主要因素。在板块运动的过程中,频繁的地震、猛烈的火山爆发、海洋陆地的沧海桑田等因素都成为石油矿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生物的塑造,地质时期的石油矿藏的来源成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石油、天然气等石油地质矿藏更加丰富起来。随着大陆板块的运动漂移,近海大陆架地区越来越成为石油矿藏储藏丰富的地区;而深海地区因为勘探、开采技术的落后,还未有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

3 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研究的困难性和复杂性探析

在石油地质学发展过程中,关于解析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困难非常多,而且相关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这些困难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油区域和储藏区域的界定、运移过程中组分和性质的变动差异、科技条件的局限性、研究过程的有限推断等等。人类社会的历史相对于石油地质历史来说短暂的难以形容,因此人类只能借用推断来想象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也许有人说,石油地质产品的化学分析以及矿藏化石的能够决定一切。但是,我们却又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演变信息和矿藏化石。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不过,这项技术我们也不能确定百分百的准确。

在计算机模拟推演的过程中,根据石油地质形成的条件要素要求,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是符合我们石油地质学的推断的。我国的石油地质工作者,先后完善了陆相生油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古潜山油气藏理论等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地质学说。在石油矿藏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石油地质理论――实际勘探开发――完善石油地质理论的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理论和学说。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程序,并指导了我国的石油地质工作生产。

4 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展望

随着人类高科技的发展和实验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的推演将会越来越符合石油的实际形成地质情况。从沈括《梦溪笔谈》的“此物后必大利于世!”到大庆油田的建设,再到“春晓”等油气田的开发,我国的石油地质演变过程研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我们必定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石油地质的演变过程研究。

5 结束语

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扩大、提高,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剧了石油资源的需求。因此,地质工作者更要进行细致化的石油演变过程探究,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N09,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46-02

作为科学技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石油科学技术史是石油类高校根据行业特色所开设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主要研究石油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预示未来石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石油类高校尝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石油科技史的教育,并逐渐在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中开设石油科技史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打破专业的局限,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这些尝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肯定。具体来说,石油科技史教育在石油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一方面,通过了解中国的油气开采技术曾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光辉成就,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具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石油科技史也不例外。我国曾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自秦汉时期起,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开始采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以钻井技术为例,西汉时期 “世界第一井”――邛崃火井是世界公认的开发天然气的第一口井。进入宋代庆历年间,四川的少数民族发明了卓筒井,其“冲击式顿钻凿井法”领先美国750余年,开创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是世界钻井之父。中国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就在乐山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而在300年后的1859年,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第一口工业化油井――德雷克井才开始开凿生产石油。通过古代石油科技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油气井开发技术曾经独步全球,必然会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忱。

另一方面,系统讲述在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中,石油科技人才历经艰辛和曲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热情,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的传统。油气资源开发无疑是个艰苦的行业,然而,石油科技史上翁文灏、李四光、孙越崎、黄汲清等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在国外完成学业后,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献身石油事业,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做出了表率;解放后,为了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中国石油工人和科技人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教学实践表明,石油院校的学子们正是受到这些石油事业先辈们的鼓舞,才有今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响亮口号,真正体现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后化石能源时代”的今天,油气的需要不断增长。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对外能源依赖越来越大。面对这一挑战,在石油类高校中进行石油科技发展史的教育将会激励学生把爱国主义热忱转化到实际的专业课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去,依靠以石油地质为中心的一系列相关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采收率,减缓油气资源的枯竭的过程。

二、有助于把人文精神融入石油专业教育

在实践中,石油科技问题往往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相关联,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几乎不存在,学科体系的割裂及对人文精神的漠然将成为石油人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的“短板”。近年来,以工科为主的石油类高校十分注重将人文精神融入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体系之中,通过石油科技史教育力争在两种文化之间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避免成为马尔库塞所言之“单向度的人”。

正如美国在《2061计划》中所提到的“科学不只是大量知识的凝聚,也不只是一种积累知识、验证知识的方法,而是一种融入了人类价值观的社会活动”,石油科技史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强调科学技术不仅仅是智慧上的训练,它还是精神上的训练。在石油科技史教育中,要求学生既要学习石油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发扬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技伦理观念,又要对石油工业形成和发展中的科学技术进行自我批判,接受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石油工业诞生以来,涌现出大量中外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他们为科学事业不畏艰难的卓越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承,还要领悟包括求真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在内的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使得从事科学技术的石油人才把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石油科技史教育学生要重视人的价值,在进行科学实践时,要意识到自己从事工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责任感,致力于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平衡发展才能培养出钱学森所说的“政治可靠、道德纯洁、文理兼顾、古今融会、中西贯通的全才”。

事实上,科学本身也来自于人文,只看到科学技术的成果,却没有看到人文价值之所在,与其说是科学与文化分裂,不如说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培养21世纪石油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既要努力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要重视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石油类高校中,石油科技史课程就担任了这一文理交叉的教学任务。实践表明,科学与人文只有并驾齐驱,才能有创新人才涌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有助于形成“纵向认识”,总结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创新精神

大学生通过专业教材习得在当前语境下已经“定格”的客观真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勾勒出石油科学技术知识“进化”的完整路径。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知识的演进,“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性的规律了”。石油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体现了知识的流动性。通过石油科技史的讲述,突出知识更替的阶段性,让学生认识到曾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在解释问题上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在后来知识体系间的竞争中,一种理论如何完全或部分取代之前的理论。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石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纵向认识”。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生成模式并非是单一的,科学界普遍认同的是“有机成因说”,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发生在地壳深处的油气无机合成机理具有很强的可信性。“无机成因说”若成立,石油和天然气将不再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引发世界石油科技人员的广泛兴趣,投入到幔源油气的研究工作之中。在实践中仅凭教材的规范去探索自然界,必然带来僵化而片面的认识,是知识的进化的阻力。

学习石油科技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形成的脉络,在形成“纵向认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有效的科学方法,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这也是石油科技史现实意义的体现。石油科技史通过宏大历史场景的展现为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想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丰富的例证和生动的说明。20世纪,石油工业迅速从“煤油灯时代”跨越到“汽车、飞机时代”,进而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这其中,石油科学技术功不可没。在学科发展的幼年时期,引入其他学科创立起石油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石油地球物理学,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一大批背斜油气藏;板块构造理论的引入石油勘探,发现了一批新油田;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准确地搜集、处理和分析地质信息,有效认识“地下黑箱”的复杂结构。这说明,新技术的出现不是单一技术的成就,而是以“学科群”的组合为特征取得突破的,在未来的石油科技发展中,大学生的眼界不应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内,而应当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研究,为未来的石油科技革命打下基础,而这正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训练和掌握的科学方法。

创新能力的出现得益于纵向思维的形成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同样的资料由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大学生能够通过重复使用前人的办法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程度的专业素养,培养常规性思维能力,夯实学科基础。但石油科学技术自诞生以来就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断打破前人论断的年轻学科,我们必须从科技史教育中了解创新的生成、发展和实践过程。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认为在研究问题时,我们应当超出系统的部分特性,而从整体上综合地理解、掌握系统。在今天,这种理论创新的勇气和传统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应当把过去的“显微镜”改换成“望远镜”,地球系统科学要求与研究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从微观转换到宏观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地球,才能认识到整个的地球系统,才能更为透彻地了解油气的生成和运移的全过程。地球科学所研究的物质世界具有漫长历史,只能依靠不完整的地质数据和现存的地质现象去探索、推测和重构,在这一过程中,常规性思维常常会陷入僵局,众多地质理论都是创新性思维的硕果。

石油科技史充满了科技方法和科技创新的丰富史料,通过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回到科学技术创生的语境中探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轨迹,挖掘宝贵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再回归到现实语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这些方法进行整理,在实践中加以利用,是石油科技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有助于认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石油科技史教育并不仅限于“内史”的考察,石油科技社会史、“外史”的研究同样重要。象牙塔内埋头书本的石油学子也应反思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石油科技史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为什么中国石油技术领先于世界,而近现代的石油科技成果较少?油气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健康、伦理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害者。

以环境问题为例,新的事实表明,随着石油与天然气的需求剧增、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增大,油气资源开发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力也随之加大。有些技术事故的发生甚至是科研人员无法控制的,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正说明了这一点。这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征在石油科技领域中的反映。科技发展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两难进行反思,并结合自己的学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知识就是“权力”,今天的大学生们即将接力未来的石油科技,他们该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对于这一问题,石油科技史同样从正反两方面给出很好的提示。在美国,一直大力推行能源独立政策的奥巴马政府于2011年重新开放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东部及阿拉斯加部分海域多个油气田的开采,然而,石油勘探会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破坏原始海岸线,国家也没有应对北极发生重大泄露的措施,因而陷入了经济利益与生态平衡的困局。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可燃冰被封闭在海底的低温高压环境下,采掘时一旦甲烷气体喷出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开发和利用可燃冰也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温室效应、海底滑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我国决定在技术成熟之前暂停可燃冰的开采。比较中美两国油气资源开发中的战略选择,启发学生思考未来的油气资源开发科学和技术的趋势。通过教师对于石油科技发展利弊的分析,学生对科学技术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分辨科学技术的价值偏向,理解国家大力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石油科技”的政策,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

综上所述,作为科学技术史和石油工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科技史教育绝不仅仅是石油科技相关课程体系的丰富或者对于其他主干课程的补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将其列为石油类高校专业基础课之一,并不断寻求与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接轨的有效途径。在培养石油人才的过程中,石油科学技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对于石油人才培养和石油工业发展必将产生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1).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3)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关于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石油热转化与催化转化的基本化学原理,并培养其将化学基础理论与石油加工的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课程内容 石油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及其馏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并对石油化学组分的分离分析方法及石油成因等作一般介绍,此外也重点介绍了石油加工过程的化学原理,包括热转化及各种催化转化过程,并简要介绍了从石油及天然气制取石油化学品的过程。课程中同样涉及到了部分石油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如环境保护基础;石油生产大气、水污染及防治;石油生产固体废物处理等。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不加深入,就难以突出石化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亦是一带而过,不予重视。因此,建议在石油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结合石化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石油化学与环境问题石油加工带来的环境问题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包括烃类及非烃类。

主要元素包括C、H、S、N、O,此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S、N、O为石油中的非烃组成元素,也称之为杂原子,它们组成了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虽然这三种元素在原油中的含量并不高,但是含这些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在原油中的含量却相当可观,对石油加工过程和环境的影响也相当大,例如:硫在石油中以单质硫、H2S、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形态出现,进入环境后,不仅是有毒及臭气污染源,还能加剧酸雨效应。

如催化裂化工艺,若以减压馏分油为原料,原料中的硫大约会有10%~15%会进入到焦炭中,焦炭在再生器中燃烧,其中的硫转化为SO2和SO3,这些硫化物随再生烟气排入大气,产生大气污染。此外,硫还易产生硫化氢、硫化铁、硫醇铁等物质,对生产装置产生腐蚀作用。

氮在石油中的含量为一般为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存在形态如吡啶、喹啉、异喹啉、吡咯、吲哚等,当油品沈瑞华,199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2010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讲师,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重油加工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

石油化学是高等院校石油、化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文章从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结合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阐述了石油化学课程中应有的环保理念,并讨论了如何将这种环保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加以灌输的方法。

作为化学学科之一,是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在石油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石油炼制、石油工程、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该课程主要研究石油的组成、性质及其加工成为发动机燃料、剂和石油化学品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的学科,其范围大体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与性质、石油热转化及催化转化的化学原理、油及添加剂化学、石油化学品合成化学原理等。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关于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石油热转化与催化转化的基本化学原理,并培养其将化学基础理论与石油加工的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据统计,1995、2003、2005、201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分别是15.6%、34.5%、48.1%、55.14%。其中在2004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超过了日本,消费量居全球第二。由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推测2015~2020年我国对外石油进口量将为2010年的两倍,届时对外石油依存度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中国有着巨大的石油需求量,可是就中国石油企业的石油资源占有量来看,中国石油企业占有全世界石油资源仅5%。形势严峻,加强中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尤其是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跨文化管理及相关理论

1.跨文化管理

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业务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在对外拓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异域文化的冲突。怎样应对文化冲突、减少文化障碍因素、高效的管理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业务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那么,何谓跨文化管理?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管理,包括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事和物资的管理,是母公司对散布在全球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子公司的管理,强调适应性和动态性。管理主体需要有着全球化的眼光,根据各地的不同文化因素实现多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化解因文化差异因素引起的困难和障碍、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最终使企业能够适应当时当地的文化环境。

2.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关于跨文化管理,目前理论界存在两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第一个是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由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创立,该理论注重价值观的多元化。六大价值观取向主要包括:人性善还是恶或者其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目标方向;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成为跨文化管理探究的重要理论前提。第二个是国家文化模型理论,由霍夫斯泰德创立,该理论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霍夫斯泰德在国家文化模型理论中阐述了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女性主义这五个方面。霍夫斯泰德的理论超越了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成为理论界的新宠。

二、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跨文化管理问题分析

1.文化习惯方面的不同

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正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集体高于个人的文化习惯,与之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强调个人的利益追求。总的来说,中西方的文化习惯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国人在思维习惯方面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综合考虑、全盘分析;西方人在思维习惯方面突出个人需求,强调分析和考量。中国人在行为习惯方面主张不损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西方人在行为习惯方面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方面,更加突出个人利益的实现。

在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中国石油企业人员和西方人员追求的主要目标不同。这种不同尤其表现在管理者身上。为了使工作按照预订的计划进行,中方管理人员即使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也会正常工作,西方管理人员却认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西方管理人员会严把质量关,如果在工作中出现纰漏,他们会认真检查、多次重做,在他们看来过硬的质量才是安全的保障。

2.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同

西方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比中方人员要更加注重标准化问题和规范化管理。在这一点上,中方人员还有欠缺,需要向西方人学习。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西方人员重视生命的权利,细微的安全忽视是不被允许的。中国人在搭建辅助设施的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够细致,西方人却能够在多数情况注意到细微的安全隐患,能够防微杜渐。

3.行为举止不同

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难免会出现行为举止的冲突。具体来说,中国员工与西方员工在手势、面部表情、脸部神态、语言等会出现差异。由于受特定的文化的影响,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等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中国员工领导不在场时,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交流,一旦领导在场就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以客套的方式进行交流。然而,西方管理人员对这种现象并不理解。中国员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底层员工在遇到领导时,心情起伏较大,有时甚至表现出胆怯和害怕,在领导面前惊慌失措。以上这些行为举止的不同直接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中国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并进行有效地应对。

三、解决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经营中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建议

1.创造融合型的企业文化

中国国际化经营石油企业的员工存在文化习惯不同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人类社会也有着自身的普世文化习惯。不管是中国石油企业员工还是西方员工,他们同样注重生命安全的保障等。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建设内部共同文化习惯。为此,我们在认识到文化习惯差异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中西方人员共同的文化习惯,并通过领导的不断强化,使之内化为公司员工的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石油企业有了共同的文化习惯之后,需要将其制度化以固定下来,成为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习惯。石油企业员工有共同的文化习惯,就好处理因文化习惯差异引起的矛盾和纠纷。石油企业要善于用企业共同建立的文化习惯来引导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增进合力,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另外,石油企业要着手建立一定的融合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召开例行性的工作座谈会,定期了解员工工作状况,收集工作反馈信息。石油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运营网站,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多数员工具备一定的上网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将企业近期情况及时向员工和外界公布。石油企业也可以借助传统的布告法将企业内部的运营等情况进行公布。其次,允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些信息,不便直接表露,员工往往会在一定的非正式组织内进行传播。员工因情感、兴趣等因素会建立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他们更愿意将企业内部的情况在非正式组织内进行交流。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而不是对其打压,从而使非正式组织健康发展。

2.严格要求、实现本土化管理

规范化的管理是重视生命的体现,有效的规范管理能够增进石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的人本思想就是一种尊重生命的体现,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跨文化管理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更高的标准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化管理要求企业的管理接近国际化标准,全方位做好生产经营管理管理。同时中国石油企业可以考虑石油企业所在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将本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所在国的管理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达到文化的和谐。通过吸收所在国的管理理念以减少中国石油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业务中的不必要的冲突。

3.增进交流、相互理解不同的行为举止方式

员工语言方面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减少这方面的差异。中国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应该举办多次语言学习班,让员工掌握基本的用语能力。石油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员工对不同行为方式的理解能力。

建立书面报告制度,鼓励员工对业务方面的情况进行正式报告;建立研讨会或例会制度,收集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进行集中处理和经验总结,同时也为员工构建了相互沟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搭建员工交流的平台,增加员工沟通交流的机会;石油企业组织一定数量的联谊活动,给员工工作之余以轻松快乐,让他们相互交流感情,产生归属感,理解彼此的行为举止方式。

四、结束语

本次研究顺应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趋势,研究中国国外石油企业遇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并尝试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还有不够深入的地方,需要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以达到研究的深刻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刘梅英;;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2010(6).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95-02

“地质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一方面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然而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地质类”课程是地质专业学生学的课,与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很多学生的这一想法,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越是这种情况,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紧迫性就越迫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探讨了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地质类”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该类课程目前我校设置了油田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三门课程,从不同侧重点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油气藏特点与分布规律,油气层综合识别与评价,储层研究与评价方法,各类地质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基本方法等。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油田地质方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三、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

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

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

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认识

“地质类”课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给他们传授的是找到自己生活之路所需要的才能与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1]徐波.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续践[J].石油教育,2009,(1):79-81.

[2]聂翠平,李琪.石油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认识[J].石油教育,2006,(4):89-90.

[3]王凤琴.“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09-111.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E624.82 文献标识码:A

Production of API Ⅱ Group and API Ⅲ Group Lube Base Oils by Isodewaxing Xinjiang Paraffin Base Oil

CAI Lie-kui, LUO Lai-long, WANG Xue-mei, CHEN Zhi-qiang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Karamay 834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hydroisomerization dewaxing process of Shell Company, APIⅡgroup and APIⅢgroup lube base oils were produced by taking VGO No.4 and DAO from Xinjiang Karamay paraffin crude oil as raw materials after a series of lab tests and commercial tri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ed oils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HVIWH300 and VHVIH90BS respectively. But all the haze points of the two products are about 16 ℃, and the floccus will appear in these oils with the time going by. The problem of haze point in high viscosity lube oil will still need to study continually.

Key words:hydrogenation; isodewaxing; catalyst; lube oil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油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高档油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40万t/a。高档油基础油要求有更好的粘温性能、更低的蒸发损失、更优异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传统的油生产工艺已难以满足高档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1993年,Chevron公司成功开发了油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并在Richmond炼油厂得到工业应用。1997年,Exxon Mobil也推出了自己的异构脱蜡工艺MSDW,应用于新加坡的Jurong炼厂。此后,很多催化脱蜡工艺都被加氢异构脱蜡工艺所代替[2]。异构脱蜡工艺能使原料中的大部分正构烷烃转化成异构烷烃,在加工相同原料时,异构脱蜡工艺生产的油基础油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生产的基础油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基础油收率高、副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分别于1998年、2003年引进了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成套技术,主要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APIⅡ、Ⅲ类基础油指标见表1。

2006年,为了生产更高粘度指数、更低倾点的油基础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第二套油高压加氢装置采用了Shell公司以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全氢型油加氢技术,是我国的第三套全氢型异构脱蜡装置,以生产光热安定性极好的150BS光亮油为主要产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异构脱蜡的工艺优势,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决定以石蜡基原料试生产一批APIⅡ、Ⅲ类基础油。在实验室采用凝点高达35 ℃以上的石蜡基减压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了三段加氢试验,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大生产试验。

1 原料油性质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输石蜡基原油主要由石西油田、陆南油田等原油组成,由其混合原油得到的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性质见表2。

2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小型高压加氢试验装置上,采用Shell牌公司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进行了三段加氢工艺条件试验,并对生成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2.1 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加氢试验

对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选择两个不同的加氢裂化反应温度,异构脱蜡选择三个不同的反应温度,加氢补充精制温度固定220 ℃,并做了两组不同空速的加氢试验。考察反应温度、空速对主要产品性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表4。

结果讨论:

(1)由表3数据可知,在体积空速0.4 h-1,异构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减四线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粘度指数增加了5个单位,收率降低了7%;在体积空速0.4 h-1,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倾点下降了6 ℃,收率下降3%。

(2)对比表3的7SN42B和表4的7SN43B数据,表明三段加氢空速同时降低25%基本等同于同时提高裂化、降凝段反应温度5 ℃左右。

(3)调整工艺条件,由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可以生产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指标的基础油,其性质可以分别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中HVIH200、HVIWH200、HVIWH300的技术指标的要求。

2.2 轻脱油加氢试验

采用石蜡基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试验,加氢裂化选用三个不同反应温度,空速选择0.4 h-1和0.3 h-1,异构脱蜡选择两个不同反应温度,后精制反应温度固定220 ℃,数据见表5、表6。

结果讨论:

(1)当加氢裂化温度为基准温度、空速0.4 h-1时,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温度以上时,≥460 ℃馏分产品质量可以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标准,其粘度在90BS的范围。

(2)当裂化反应温度降低3 ℃、空速0.4 h-1并调整切割点到470 ℃后,重润100 ℃粘度超过24 mm2/s,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5 ℃时,≥470 ℃馏分可以满足HVIH120BS对倾点的要求,收率在50%左右。

(3)当裂化反应温度为基准温度-3 ℃,空速由0.4 h-1降到0.3 h-1(异构脱蜡、后精制空速同比例降低)时,≥470 ℃馏分粘度指数接近120,100 ℃粘度在18~20 mm2/s之间,收率在40%以内。

3 工业试生产数据

依据试验室研究结果,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石蜡基油的大生产试验,数据见表7、表8。

结果讨论:

(1)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1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HVIWH300的指标要求。

(2)以石蜡基轻脱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1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2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VHVIH90BS的指标要求。

(3)异构脱蜡生产高粘度基础油的浊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两种目的产品的浊点都在16 ℃左右。

4 结论

(1)以克拉玛依石蜡基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采用Shell牌公司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全加氢油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满足APIⅡ、Ⅲ类油基础油,其性质同时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相应产品各项指标的要求。

(2)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采用全加氢工艺生产高粘度基础油出现了明显的浊点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玉章,祖德光,王子军 .加氢法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J].油,2005,20(2):15-20.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7)

基金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39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资助。

摘要:除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等传统石油工业上游学科外,石油工业学科群亦涵盖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以及化工

炼制等众多的下游学科。针对这些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质学科存在的差异性,笔者深入探讨了其

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石油工业下游学科《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

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实验课程将更好的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科;本科教学

目前,国内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已近 20 所,为了突出石

油专业特色,常常为一些非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也开设了《石

油地质学》课程,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工业中下游学科。

这些学生专业背景跨度广泛,求学目的迥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

实践中发现,针对此类人群,必然要采用差异性的授课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油气储运

及化工等四个版块,这四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多进入油田从事一

线生产工作。除石油勘探专业外,其他三个学科的学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大量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工作内容。由于

在本科阶段《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等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因此,石工、储运以及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地质学

基础与地学思维方式。此时,通过《石油地质学》的课程学习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质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体

流程,将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此类学生《石

油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为 40 个学时,含 6 学时的实验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石油院校地质专业学生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授课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学时左右,对于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授课时间为 30-40 学时。授课学时数由被授课人群的学习目

的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决定。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应合

理安排其授课学时,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学时过少将导致学生

无法充分把握课程的主线,且过少的学时意味着授课内容的压缩

或删减,这将使学生很难对于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然

而,过多的学时同样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专业基础有限, 无法参照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此时,

过多的授课学时意味着相关知识点的深入,但在专业知识背景相

对薄弱的基础下,这必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并沉重的打击其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把握学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针对不同授课人群应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更适用于每类学生

的教学方法。

针对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石油化工等石油学科,笔者认为

现有的 40 学时教学量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对于石油工程专业。

传统石油工业分为“勘探”(石油地质)和“开发”(石油工程),

但随着油气工业的深入发展,勘探和开发逐渐归为一体,两者之

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新世纪的油气工业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

一体化”时代,因此,石油工程专业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作

为支撑。此时《石油地质学》40 学时的教学设置显然已经无法满

足当前油气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地质学》课程涵盖了“生、

储、盖、圈、运、保”等多种地质要素,课堂讲授的学科知识包

括:储层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田勘探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类学生,其《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安

排不仅不能少于地质专业,反而应该在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多增加

16-20 学时,即达到 86 学时左右。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专业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课程较少,而《石油地质学》

的各章节内容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地质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此时,

对于每个章节适当增加 2 个学时是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细

化授课内容,还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纲

领。

三、以实践为基础,加大实验改革

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科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实践类的学

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石油地质学》课程共 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仅 48 学时,而实验和习题学时为 18 学时,

另外还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质综合大作业。与之相比,目前长江

大学《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标准实验设置为 10 学时,包括油气

物性观察、干酪根地球化学分析、镜质体反射率观测、圈闭与油

气藏的识别、TTI 的应用等 5 项,且综合大作业(课程设计)仅

为 1 周。事实上,早在 1988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经对

石油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课的实验教学,从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实验于一体的《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课程

[1]。因此,在针对非地质专业学生《石油地质学》的教学中,必

须要进行实验改革,特别是要对于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进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将现有的 10 学时增加至 16 学时,用于补充 3 个实验或

习题。考虑到石油工程等专业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内容:第一,加入储层观测内容,这一点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经开展;第二,加入井位设计习题作业;第三,加入野外生储盖

组合观测。

结语

“因材施教” 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内核。 而能否科学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授课目标求学目的以及未来应用等

多方面的准确把握。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针对石油工业的

下游学科,应采取更加优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并有针对性的加大

实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1]宋丽, 胡书毅.改革石油地质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8)

一、 理论概念介绍

1.1 技术创新概念及理论

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

在这里认为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开始, 经过研究与发展、工程化、商业化生产, 直到市场应用,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是当今促进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技术创新成功指成功的技术创新必然加速推动长期盈利增长,在一定评估期限内,具体表现为在经济收益、市场状态和主体素质等方面单独或同时取得较高的期望效益。

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及其成功的标准不同的是,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油气能源产业,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仅在于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还在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效益。因此石油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被经济效益决定,更受到社会效益的左右,在我国尤为明显。

1.2 石油峰值概念及争议

全球石油供给能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2]。

对石油峰值问题的研究始源于1949年,以M.K.Hubbert的论文Energy from fossil fuels为标志[3]。美国著名地质学家Hubbert在上世纪50年代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48个州的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前后达到峰值,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有限的资源都会遵循一个基础规律:生产由零开始,然后产量逐渐增长,直到一个无法超越的峰值(Hubbert peak),一旦达到峰值,产量逐渐降低,直至该资源被采尽。此外Hubbert认为地质学家对油田内石油分布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生产者总是先生产容易得到的油,因此在油田生命周期的青年期,产量快速上升;但不久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容易开采的石油逐渐变少,要开采剩余石油储量的难度越带越大,油田产量开始下降。

石油峰值研究协会(ASPO)创始人科林.坎贝尔关于石油峰值的定义是: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油田、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石油产量在逐渐增加到最大之后都会开始递减,这个最大值就是石油峰值[4]。

当然并不是所有专家学者都认同“石油峰值”理论,世界能源巨头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戴维斯就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资源极点。沙特阿拉伯国有企业、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高管表示,全世界之开采了一万亿桶原油,约占地球5.7万亿桶的总开采原油储量的18%,所以他认为石油产量即将到达峰值的理论站不住脚并且宣称全世界至少还有100多年的充足原油储量。此外不少反对“峰值论”的人士坚持认为世界石油资源是很丰富的,北极,深海以及各种非常规油气资源都存在人类可以利用的大量石油资源,不必为此忧心忡忡。美国地质调查局也乐观认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量为33450亿桶,剩余石油储量可轻松满足2020年前的需求[5]。

二、 技术创新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2.1 技术创新对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20世纪石油工业突飞猛进,在东亚、中亚,北美、中东先后发现了一批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这些成果基本都源于高新技术或高科技的发展,如高分辨率和四维地震技术,欠平衡钻井和完井技术、测井成像和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面对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必须有新的更大的发展。石油产出量增长是石油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在历史上科学技术进步为石油储量增长提供了巨大动力。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曾流行石油储量短缺,石油工业很快步入穷途的预言。然而1970年后,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完全否定了这种悲观的论调。1971―1996年的26年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806.4亿吨,但新增储量达到1610亿吨。到1997年初,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已由1971年的729.4亿吨上升到了1537.2亿吨,石油储采比由28.3提高到了43.1。1980―1999年的20年间,全球石油产量基本保持在30亿吨左右,期间累计采出原油600多亿吨,而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980年仅为880亿吨,到1999年增加到了1386亿吨。2000年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分别为1409亿吨和149万亿立方米,可谓“越采越多” [6]。

世界石油工业储产量的稳步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世界石油勘探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勘探向深层、深水和边远地区、极地地区等地下和自然地理条件困难的地区发展。勘探成熟度越来越高,已发现油气田的勘探成熟区仍然是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由寻找巨型油气藏向同时寻找中、小型油气藏的方向发展。

石油工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许多技术,比如仿生井、纳米机器人、千兆级网络模拟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虽然已经起步,但仍然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技术创新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2.2 技术创新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影响

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页岩油、超重油、油砂矿、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及让天然气水合物等。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最为现实的接替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7]。国家在2008年对全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进了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全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万亿m3,页岩气资源量是26万亿m3;估计致密砂岩气资源量12万亿m3;页岩油资源量是476x108t,超重油和油砂资源量超过59.7x108t,天然气水合物70万亿m3。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力[8]。

这里简要介绍下页岩油、超重油和油砂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页岩油资源在我国十分丰富,按已探明的油页岩资源统计,全国油页岩资源储量为7199.37x108t,我国储量位居世界第四。根据最新的油页岩资源评价显示我国油页岩资源规模大、分布广、勘查程度低、含油率中等偏好。目前我国有页岩的开发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据悉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2005年产页岩油约20x104t,2009年产量接近40x104t。我国油砂资源也比较丰富,其目前正处于规模化开发的前期试验阶段。此外重质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已在15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地区发现了近百个重质油油气藏,成带分布且规模大。我国的重质油、沥青主要产于中、新生代的陆相地层。预计我国未发现的重质油资源约为250x108t,沥青资源潜力更大。

作为重要的接替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油气工业中心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过渡只是个时间问题[9]。但是由于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往往存在于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中,部分开发技术适用性差、不成熟,开发成本高;低渗透储层单井产量低,缺乏有效增产技术;综合利用率低,所以政府应尽快组织和引导跨部门、跨学科的全国性系统资源评价与研究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铺平道路。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将可以弥补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常规油气资源的不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10]。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大有可为。

三、 技术创新――石油生产系统模型建立

技术创新对石油工业的影响应该是显著的,在这里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讨论技术创新对于石油峰值的影响。

3.1 Hubbert SD模型[11]

图1是一个最简单的Hubbert曲线SD模型流程图,模型中有两个存量,分别是累计产量(cumulative-pro)和累计已探明储量(accumulative-proved-reserves),还设计了四个流量,分别是实际年生产量(actual-production),由Hubbert曲线公式算出的年生产量(Hubbert-prd),已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s)以及每年增加的探明储量(annual-proved-reserves-addition)。模型还包括五个辅助变量,它们包含成长系数(a),历史年生产量(prd),最终可采储量(ultimate-reserves),年探明储量(actual-proved-reserves)和储量年增加量(delta-reserves)。五个辅助变量中只有储量年增加量(delta-reserves)是内生的,它取决于流量已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s),其余四个辅助变量皆是外生变量,外生变量中历史年产量(prd)和年探明储量(actual proved reserves)是表函数。

3.2 技术创新――石油产量关系分析

石油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往往技术创新的影响十分显著。首先表现在技术创新所引发的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尤其在地质勘探领域的每一次理论突破都会带来石油工业的一次进步,从历史来看一些大油田的发现总是伴随着地质理论的更新,如何保证理论紧随步伐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企业对各个研究机构研究中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急功近利。

理论的突破可能使最终可采储量有所增加。国外石油公司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太大,所以技术创新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基础理论抓起,坚持不懈[12]。20世纪20―50年代石油勘探方面,由“前期地质时期”进入到背斜理论时期。重力、地震折射波和地震反射法开始使用,使人们在平原和盆地地区都能从事油气勘探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地质理论方面诞生了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勘探技术方面出现了叠加技术和数字记录仪;数字计算机也开始应用于石油行业。80年代以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艺,主要有:盆地模拟、油气藏描述和数值模拟等,同时还有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小曲率半径水平井、连续油管钻井、自动化钻井等。

技术创新引起的油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取得往往作用于采收率,间接影响石油年生产量,或者由于新的技术是原来不易开采的储量得以开采,由此直接影响实际年生产量,比如仿生井技术。当然技术和成果不能立刻就转化为产量,期间可能需要逐步的实验逐步的普及,因此需要一定的延滞才能发挥作用。

技术创新带来的尤其勘探核心技术和成果的出现,比如地球科学物理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兴的千兆级网络模拟技术都将使探明的储量有所增加。

技术创新还能促进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如前文所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往往存在于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开发技术落后,开发成本高,综合利用率差,而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又十分丰富。因此技术创新引领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进步必然能够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铺平道路,立竿见影的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年产量的快速增加。

总之,相关关键技术、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或者设备上的创造改进都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到石油产量。

现考虑技术创新的对石油工业的影响后,在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流程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建立如下所示的关系图。

图上容易看出这里新增加了若干指标,从而将技术创新对产量的影响引入了石油产量系统。结合上文分析,简单列举技术创新影响石油产量的几条因果反馈回路。

(1)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基础理论突破――最终可采储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2)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油气开发核心技术和成果――采收率――实际年生产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3)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油气勘探核心技术及成果――年探明储量――已探明储量;

(4)技术创新资金――各类科研机构、研究中心、高校研究院科研强度――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及成果――非常规油气年产量――实际年生产量――年油产量――收入――技术创新资金。

从图中还可以清晰看到石油产量被各种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所决定,而技术创新则被社会需求,企业意愿以及国家意志等多种力量所决定。可以说,正是这多种力量的存在迫使石油工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保证石油工业稳定发展。

模型的程序请参见Tao的论文[13]。对图1的流图输入我国石油工业的相关参数,运行后得出下图。

从图中看出在这个模型(成长率a=0.057,最终可采储量ur=140亿吨)下我国石油峰值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且峰值产量不超过2亿吨。

从图中所显示的关系看到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我国石油峰值绝对不是2亿吨,应该远高于此,而且在技术进步,非常规油气等联合影响下,峰值到来时间也绝不是图3所显示的2020年。且可以预见我国的石油产量应呈现下图所示趋势。

由图4可以看到在技术创新作用下石油峰值并不是简单的钟形曲线,也不简单只是发生――发展――兴盛――衰减――消失的过程,而将是一个发生――发展――兴盛――开始衰减――再发展――再兴盛的波浪式反复过程,其形状将是类似于若干个小钟型曲线叠加在一起波浪。虽然不否认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最终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本文看法仍与传统的峰值理论有显著不同。

传统的“石油峰值”理论是用静态的片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忽略了事物的动态发展的规律,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忽略了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创新,人类对化石能源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完善,石油峰值会尽可能晚的到来而且处于峰值的时间会很长而不是到达峰值后就迅速显著的下降。曾经有学者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峰值,峰值产量为每年 1.9x108t[14]。但是国家统计局1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原油产量为2.03亿吨,同比增6.9%[15]。这一产量远高于所谓的“峰值产量”,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产量会进一步增加。

四、 结论

诚然事物一般会经历孕育、生长、成熟、衰老及消亡的过程,本文也不否认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纵观世界石油工业发展,技术创新多次打破了石油储量短缺石油工业穷途末路的预言。目前石油工业所面临的困境在于技术和理论瓶颈的限制,一旦打破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因此本文认为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石油峰值并不会很快到来,石油产量在社会需求、企业意愿、政府意志等多方力量的作用下呈波浪式的向前发展,石油峰值的到来是需要过程的。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1-13.

[2]李明玉,李凯,郁培丽. 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分析.系统工程,2009.2,2:102-108.

[3]张映红,路保平,尹秀琳. 修正Hubbert模型及世界石油产量临界点预测,石油学报,2009.1,30(1):108-112.

[4]熊倩,冯连勇,唐旭,胡燕.全球变暖认识历程对石油峰值研究的启示.学术探讨,2008.8:47-49.

[5]汪孝宗.“石油峰值”之争.中国经济周刊,2009,34:27-28.

[6]董秀成,刘炳义,高建.中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1-10.

[7]翟光明.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几点思考[J].天然气工业, 2008, 28 (12): 1-3.

[8]胡文瑞.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业务发展与展望[J].天然气工业, 2008, 28(7): 5-7.

[9]胡文瑞,翟光明,李景明.中国非常规油气的潜力和发展.中国工程科学,2010,12(5):25-29.

[10]张杰,金之钧,张金川.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当代石油石化,2004.10,12(10):17-20.

[11]李明玉,李凯,郁培丽.hubbert曲线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分析.系统工程,2009.2,27(2):102-108.

[12]关德范.油气勘探,从“洗脑”开始.石油科技,2000.8:48―19.

[13] Tao Z P,Li M Y.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Hubbert Peak for China’s oil[J]. Energy Policy,2007,35(4):2281-2286.

[14]钱伯章. 我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峰值产量.26(2):4.

[15]凤凰网.中国2010年天然气原油产量2.03亿吨.finance.省略/news/20110120/3263088.shtml,2011-1-20.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3-0105-01

1 概述

石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相关人员比较多,而石油设备较大而杂,消耗巨大,环节繁杂这是石油工程项目进行定额计算的显著特点。为了能够在正常石油工程实施环境下,通过科学的劳动组织和材料设备的采购调用,完成石油工程对设备资源的最低消耗以及对石油的最高采量,降低成本,这是石油工程定额结算的最高要求。

石油工程项目的定额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3类方法,它们分别是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这三种分析方法中,趋势分析法主要是对石油工程项目3年或者3年以上的工作量数据以及石油工程造价和工程指标进行的统计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拟合来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的相关性推断,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解。在本文中主要是对分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进行论述。

2 石油工程定额对比分析

石油工程的对比分析是以石油专业技术为基础,首先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对分解单元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包括对实际结算与报送值的对比,工程造价预算与实际造价的对比分析。

1)石油工程项目分区域对比分析。石油工程具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地域分布比较广,分区域对比分析是将整个工程项目集体模块化,将子公司或者是分公司的进行不同区域划分,对其石油工程工作量,上报工程预算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以及分公司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反映出各个子公司的实际造价情况,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点,通过对这些差异性进行数据分析,就能够准确判断出不同区域内的实际工程造价情况;

2)石油工程项目分时期对比分析。分时期是以石油工程项目周期为线索,对石油工程项目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其主要是差额和增减幅度的计算,而计算对公司的对象主要是单位或者是子公司的报告工作量、造价指标以及实际结算数据。在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分时期对比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工作量差额、工作量增减率、实际结算差额。

工作量差额指标,是以公司为单位,计算该单位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量的差异性。其数据的绝对值大小反应了石油工程量的差异性变化。工作量的差额一般是报告期工作量与基期工作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工作量增减率是一个百分比指标,其主要反应的工作量的变动情况。计算方法为(工作量差额/基期工作量)×100%,该值越大,说明石油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幅度变化越大;

3)石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预算与实际结算的对比分析。该项对比分析是建立在预算值与实际值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对实际值与预算值之间差额度进行的分析,二者的对应关系是建立在定额计算之上,其差值能够反应工作内容的变化。在计算时,预算预结算差额为公司石油工程预算值与实际结算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如果该值过大,说明工作内容变化巨大,或者是预算不合理,石油工程临时变更频繁,作业计划性不强。

3 石油工程定额因素分析

影响石油工程定额的因素比较多,但是主要因素包括石油项目构成要素、价格指数以及石油工程的专业分类,它们在石油工程造价中占不同的比例,而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有效的探析出石油工程定额对石油工程项目的影响。

1)石油工程项目分类分析。石油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领域比较广,范围比较大,在进行定额计算时,应该根据专业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定额计算,比如说钻井工程、测井工程和录井工程,石油工程项目应该根据专业不同而进行分类处理,分类项目应该具有针对性,比如说上述工程,应该对不同井别、不同井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的对象是不同类别和不同工程项目的单位造价情况;

2)石油工程费用构成分析。对于工程费用的工程,本文以钻井工程为例,根据国家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工程造价采取直接费与间接费分列的方法,将工程项目的造价划分为六个部分:直接工程费、间接费、风险费、定额编制及使用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直接费与间接费分列就是将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在预算定额中分列。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和其它间接费。其中,直接费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人工费、折旧费。其它直接费,是指除直接费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发生的其它费用,主要包括修理费、运输及车费、土地征用及补偿费、动迁费、保险费、新技术研制推广费、健康安全环境费(HSE)等,其中保险费、新技术研制推广费和HSE是按照国际惯例首次设置的费用。间接费,包括施工管理费、财务费用。风险费,是考虑到石油专业工程施工所具有的高风险的特点,参照国际惯例而新增的费用。计划利润,编制中适当考虑了施工单位扩大再生产等问题。定额编制费和税金执行现行有关规定;

3)石油工程主材价格因素分析。石油工程项目根据项目不同,需要用到的项目材料也不相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动,这些材料也会发生着变化,材料的变化势必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以往价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到石油工程项目材料的主要变化趋势,其主要做法是以各专业为单位,对该单位的主要材料建立价格指标库,通过分析价格,来判断影响造价指标指数,除此之外外,石油编制石油专业工程造价综合的主材价格影响指数。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10)

1 背景

自1998年教育部制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有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调整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普通高等学校一直都在执行这个专业目录。然而,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与用人市场的差别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改造成为必然。于是,一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大专业下分离出更具体化的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积极探索专业改革与改造方案。从2004年起,就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状况、专业发展战略思路、专业规范、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核心课程实施方案、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建议采用“分类培养”的方式,并确定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4个培养方向。即少数高水平大学按照科学研究型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大部分本科院校按照工程应用型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为了配合专业改革,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从全国高校中确定了14所高校,作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试点高校,长江大学成为“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学校之一。

长江大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背景。如果将计算机专业与石油专业充分结合,培养能够在石油信息化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能为石油行业输送大批懂得石油专业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与北京侏罗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2009年起,学校从大二学生中抽调部分学生,成立了软件工程专业(石油应用软件方向)实验班。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探索专业培养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以求办出专业特色。同时,也希望将该班级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辐射到所有班级,让学生全面受益。

2 改革的基本原则

2.1 按照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满足企业需求,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公司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提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商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实验班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公司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现一种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多元培养方案”。

2.2 通过理论实践结合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用人单位看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职业素养、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符合企业最终的用人要求。在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用人单位不仅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而且对学生的专业实践经历也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可以满足用人单位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合乎情理的选择。

然而,在目前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较少,其后果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经历。校企合作教育方式是一种既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能使学生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教育模式。从过去简单的“教”和“准实践”,转变到满足企业具体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真实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按照计算机和石油专业复合型人才规格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对教育部98版专业目录中的规定课程进行适当突破,保留计算机软件类的主干课程,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进行压缩和裁减,增加石油类主干课程,开设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题讲座、专题培训、实训、参与实际项目等多种教学方式,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3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具体要求

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也需要众多专业化的系统软件。上至高端的图像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系统,下至低端的数据信息化服务,都需要既懂计算机又懂石油的专业人才。此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能从事石油信息化软件和石油勘探开发软件开发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3.1 培养目标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石油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从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软件开发、信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石油行业或其他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研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2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知识,接受从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专门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特别是具有开发石油勘探开发方面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专门能力。本专业偏重于石油勘探开发软件开发、应用领域,要求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悉石油勘探开发信息应用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专有知识。

3)掌握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

4)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了解软件开发工作过程中各种文档的书写规范和要求。

5)熟练使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具软件。

61熟悉IT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工作方法,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7)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课程、石油知识课程、人文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将成为专业(计算机、石油)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复合型人才。即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本专业将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磨合”期,达到现有本科毕业1年以后的实际水平。

3.3 课程体系设置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公共课和基础课外,我们设置了4大模块课程:

1)计算机课程模块。

C/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

2)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模块。

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Web及BS软件开发基础、软件设计、XML解析与应用、.NET架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常用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文档编写、石油业务流程分析、石油数据管理技术。

3)石油专业课程模块。

考虑到石油专业的两大领域:勘探和开发,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的侧重。2009年,班级设置课程侧重于勘探,包括的课程有地质学基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岩与沉积相、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物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原理;2010年,班级设置的课程侧重于开发,包括的课程有油藏工程基础、地质学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物理、渗流力学、综合物探、地球物理测井、油藏工程原理、完井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

4)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类模块。

现有的教育体制往往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到企业上岗以后,短时间内很难融入企业。为了加强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理解、对企业的认知,缩短将来到公司的文化认同时间,有利于其在企业稳定、持续地成长,我们专门设置了职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类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概论、职业发展规划、石油软件技术和石油软件专业知识等,此部分课程委托公司开出或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设。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5类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计算机类有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石油类有综合地质实习、油田认识实习;综合应用类有石油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设计;实习与实训类为专业实习,基本覆盖一学期,以公司已完成的项目作为实训内容,来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类为毕业设计,覆盖一学期,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达到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思想和掌握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基础知识,能够开发通用系统软件和石油领域专用系统软件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其中石油专业的理论课程有7~11门,其他课程基本按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来设置;在实践环节,以软件企业需要的、先进的、流行的开发工具为基本语言,以石油行业软件作为实习和实训案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另外,我们还设置了软件文档编写、企业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了职业素养,体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

4 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4.1 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专业改革成败与否,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参与制订,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供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及建议设置课程,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完善课程体系,达到既能满足专业培养规格,又能适应企业需求的目的。

4.2 教学组织和管理

实验班单独编班管理。实验班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定期来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公司动态、企业理念、技术前沿等。学校和公司不定期邀请油田企业的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行业动向、勘探开发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等,让实验班学生扩大视野、增强信心,及早进行职业规划。学生在大一学年学完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后,进入实验班的学生于大二、大三学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四学年在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提高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为实际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4.3 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对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有实践部分的课程,要求教师结合石油软件开发案例授课,而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石油领域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长期或短期的科研合作,学院每年选派3~4位教师到企业,完整跟踪至少一个项目,积累石油软件开发和数据信息服务的经验、案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安排公司有实际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参与部分教学。

4.4 教学效果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优良的教学效果,学院和企业分别为实验班配备了一名班主任,实行双班主任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管理制度、课程设计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工作条例、学生管理制度、班级量化考核管理条例等。实验班配备专用实验室,由公司配置软件开发平台,提供部分项目案例,供学生平时学习和训练,便于学生及早地熟悉和适应公司的开发环境。

4.5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验班学生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在创新意识、文字书写、口头表达、业余特长、组织协调等能力的提高上,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班级也定期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中得到训练和锻炼。

5 结语

专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学院、公司、学生等多方的合作和积极支持,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也都要打破常规。我校开办的实验班还只有两届,很多工作还只在探索中。但我们相信,实验班培养模式、教学形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将对计算机类专业产生辐射作用,必将推进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进展,同时也让计算机类专业的更多学生受益,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石油化工类论文篇(11)

1引言

石油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消费品,其不仅提供了生产塑料袋、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而且是能源、工业、供暖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燃料。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与石油密切联系的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石油化工项目的合作日益增多,石油化工英语翻译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科技领域下的一个分支,由于石油化工英语的专业性和读者的特殊性,本文将目的论[1]作为指导理论,探讨石油化工英语的翻译技巧。将目的论应用于石油化工英语翻译将扩展目的论的应用领域,促进目的论的发展。同时石油化工类的英汉翻译文本也将促进东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为今后相关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目的论下的石油化工英语翻译

2.1目的论及其应用

石油化工文本的翻译有很强的目的性,基于这一点,选择目的论作为翻译指导理论是合适的。与许多现代文学理论源于欧洲类似,目的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目的论是将目的概念应用于翻译的一种理论,其认为整个翻译过程中翻译行为的目的是最核心重要的。也就是说,目的论强调所有翻译活动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通常目的是指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目标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明确自己在特定翻译语境中的具体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采取具体的翻译方法。除了“目的原则”外,目的论还包括“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构成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文本内连贯性的标准,也就是说,译文须符合目的语的文化和表达习惯,能够被接受者理解,并且在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意味着原文和译文在语篇内具有一致性,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目的论在认知模式上为翻译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并在克服纯粹的文本认知模式中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因此目的论在翻译研究中具有广泛运用,且近十年与目的论有关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2]。同时目的论不仅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读者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错误思想的束缚,这对译者提升在翻译实践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将翻译置于更为宽广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等方面有重要帮助[3]。侯易婕[4]指出石油英语中存在非常多的专业词汇、公式和数据,客观流畅地呈现出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让专业科技人员接收与原文相符的信息,这符合译文期望达到的忠实目的。化工英语的翻译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目的论的原则,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不仅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以达到科技英语传递信息的目的,而且能在当前日益频繁的翻译交流中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性[5-6]。

2.2石油化工英语翻译技巧

不同语言在词汇、句子、语法、时态、语篇衔接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是导致不同语言风格和语言民族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关注的内容。例如石油化工英语多名词、而汉语表达多动词;句子层面英语多被动句,汉语多主动句;句子结构上英语修饰结构多,犹如“参天大树”,而汉语修饰语则少而短;语篇转接上英语多使用代词或者同义词,而汉语则更多的通过词汇重复来实现;此外,石油化工英语具有语言凝练、逻辑严密、文字表述客观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理上述语言差异是保证石油化工英语译文质量的关键。“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最基本的原则,该原则强调所有翻译行为都必须遵守目的读者的语言习惯,为了使译文达到这一要求,译者可使用转换词性、重组句子结构等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一定的逻辑转换,使得译文在逻辑表达上更符合汉语习惯、可读性更强。除“目的原则”外,“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石油化工英语翻译的指导也很重要,为了满足译文的连贯性和忠实性,明确指代词、增译和减译、直译结合意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将有助于平衡译者与原文和读者的关系,确保译文在句内、句间和段落之间内容的有机衔接,使得整个译文形成一个有逻辑的、语义完整的单元。接下来,本文将通过个例的形式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部分翻译技巧在石油化工英语翻译中的应用。2.2.1明确代词石油化工英语文本中常使用代词来替代某些信息,且越复杂的句子使用的代词更多,而汉语表达更倾向于将代词指代明确,如下表所示。例1中原文前半句为theprocess引导简单句,withtemperature……at80℃(180℉)做状语,如果将theprocess翻译为“该过程”将导致读者不理解本句主语具体是什么。在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的指导下,本句很有必要翻译时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指出theprocess指代的是水热提取工艺。由于石油化工英语存在许多专业术语,英语为了书写方便常将其缩写,而翻译时译者应将其明确化。例如例2中CHOPS指代的coldheavyoilproductionwithsand、例3中VAPEX指代vaporassistedpetroleumextraction、SAGD指代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因此例2、例3翻译时明确了缩写词的具体意思,这有助于目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2.2.2转换词性顾名思义,转换词性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完全遵循原文词性进行翻译,而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一些转换,常见的包括动词转换成名词、副词转换成名词等。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能使语句达到凝练的作用,因此单个化工英语中常出现多个动词并列作谓语以达到客观抽象、静态的特点。针对此现象的翻译时可化静为动,将其保留在原文中做偏正结构或者是将其转换为汉语动宾结构.例4中非谓语动词determiningthepositionofonewell做主语,其中的atapproximatelythesamepressureasthereservoir作条件状语限定主语,翻译时把非谓语动词部分转化为汉语偏正结构,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词性转换实现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下的沟通目的。与例4类似,例5在翻译touching引导的非谓语从句时将其译为汉语动词“涉及”。此外,creation、development和empowerment在英语中是名词属性,如果译文不改变其名词属性,直接翻译jobcreation、economicdevelopment,theempowermentofwomen将导致译文不符合中文习惯。考虑到英语多名词表述、而汉语多动词表述的特点,这里给出的译文将三个名词转换为对应汉语的动词,这样使得整个译句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2.2.3重组句子结构重组句子结构指的是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为了使译文的表达更加流畅和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捋清原句语篇的结构、弄懂原句意思的基础上,彻底摆脱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翻译时对句子进行的重新编排。在例6这种含有被动语态、方式状语从句、以及“in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复杂长难句中,应先划分清楚句子的结构,主句是“Propaneisrecoveredfromthetwostreams”。在明确句子主句后,处理被动语态“Propaneisrecoveredfromthetwostreamsthroughtwo-stageflashsystems”的翻译时将其方式状语提前翻译,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处理“in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时将“which”指代明确,翻译为“汽提过程”;处理方式状语“bycoolingathighpressureinthefirststageandatlowpressureinthesecondstage”提前到“condensedandremoved”前翻译。例7是含有被动语态、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以及“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复杂句,与例6的处理类似,译者先划分句子的结构,提取主句“Thepressureinthesoakerdrumcanbeadjusted”,由于主句中含有被动语态,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将其译为无主句;此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实际是修饰限定“heavies”的,因此将“that”引导的后置定语从句在翻译时前置,以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译者也通过重组句子结构将介词短语“toreachoptimumselectivity”后置修饰“thepossibility”。由此可看出,在对于石油化工英语长难句的翻译处理过程中,句子结构重组法是非常具有实用性意义的。2.2.4增译和减译由于石油化工英语在表达上与汉语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常使用形式主语“it”,冠词“a”“an”“the”等;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句排布方式以及句法结构上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词组常在汉语中可有可无。为了满足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翻译时需要采用增译和减译的方法。增译即增加原文中已省略或者不存在词语,以达到与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相符的目的,而减译则相反。例8讨论了石油裂解原理,在翻译时增译了形容词“裂解反应的”修饰inasinglestageunit,而将reducescosts翻译为减少投资成本,通过使用增译技巧后,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例9中,原文真正的主语是petroleum,而“itappearsthat”为形式主语,这里对其翻译采用了减译的技巧。2.2.5直译结合意译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有相似之处,翻译时可以直接翻译,即“直译”——这既保证了译文的文体结构与原文一致,又符合了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但与此同时,英汉语言的差异性会导致完全直译时出现“生硬的英化汉语”。因此注重原文意思表达的“意译”在石油化工英语翻译中至关重要,只有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才能既满足忠实原则、又符合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如例10所示,该句是由两个“where”引导的长难句,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若仅采用直译,将难以表达原文意思。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汉语语言习惯对句子前半部分采用直译,而后半部分用意译,这样译文就避免落入“生搬硬套”的俗套。同样的,例11也应用了直译结合意译的方法,译者应该明白意译和直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过分主张意译或直译都是较片面的,只有将意译与直译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3结语

基于目的论,本文通过多个案例分析研究了石油化工英语翻译,指出“明确代词、转换词性、重组句子结构、增译和减译、直译结合意译”等翻译技巧的应用对保证译文逻辑表达清楚、语句连贯和译文可读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充分证明目的论对石油化工英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的撰写也促进了译者的文学素养养成、英汉翻译技巧提升等方面的长足进步,但本文在专业知识表述和文学修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赵静.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刊),2016,13(01):33-34.

[2]王军,陈诗月.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7(18):102-103.

[3]胡桂丽,张君.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追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3):65-66.

[4]侯易婕.目的论视阈下石油工程英语的句法特征及翻译技巧[J].广东化工,2021,48(05):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