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9 10:03:17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素质,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在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要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个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整合资源,加强协调。从我市实际出发,充分整合利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现有设施、教学资源、管理队伍、师资力量、站点场所、技术和资金等,做到勤俭节约,避免资源浪费。

3、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进度与当地的基础条件结合起来,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不增加农民负担。

4、建管结合、学用结合。坚持边建设、边管理、边使用的原则,特别要在“用”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开展教学活动,依托农村中小学建立的终端接收站点要把中小学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时间,做到“两结合,两不误”。建在无校村的终端接收站点,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因人施教,按需施教,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5、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克服“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

6、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针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积极研究探索,切实加以解决。在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典型,年底在全面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重点选树培养2个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50个示范终端接收站点。以点带面,不断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我市实际出发,总的工作目标是:从2007年7月开始,到2008年底,利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市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力争到2008年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全市78个乡镇,112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站点全覆盖。在此基础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城市街道社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使远程教育逐步延伸扩大。

主要工作任务:

1、采取互联网传输模式建设市、县(区)两级教学平台和终端接收站点。我市除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站点外,还有454个无校村站点建设任务。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采用电信宽带网络终端接收系统(宽带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机)模式。今年年底前,由市财政投136万元,县(区)财政分别投19万元,建设完成市、县两级教学播出平台。2008年底全市计划建成并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1412个,今年底建成完善823个,其中乡镇78个,无校村166个,依托农村中小学建成并完善终端接收站点579个。明年建成并完善589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其中无校村288个,依托农村中小学建成并完善站点301个。

2、整合开发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教学资源整合开发规划,力争整合多方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切实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数量充足、通俗易懂的教学资源。

3、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管理、技术服务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党校、农委、教育、文化、广电、科技等部门和单位优势,建立一支教学资源整合、开发队伍;充分利用广电、农委、教育、农广校等相关力量,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依托乡(镇)中小学、文化站、广播站,发挥村“两委会”、农业信息员、“大学生志愿者”作用,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管理员操作员队伍。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利用教育、党校、职教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层层培训骨干力量。根据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进度,把乡镇、村站点管理人员作为培训重点,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为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运行维护、教学管理提供保证。

4、探索建立一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探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紧密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探索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整合开发乡土教材,满足教学需要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与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效果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一个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

三、实施步骤

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从现在开始到2008年底结束,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调查摸底准备阶段。在市、县(区)两级组织部门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拟在9月下旬,召开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方案,各县(区)参照市里的工作方案,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报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审核。

(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今年建成市、县(区)两级教学平台,终端接收站点计划一年半完成,即今年完成166个无校村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明年年底前完成288个无校村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按照全省远程办总体技术方案要求及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协调市、县(区)两级教学平台设备招投标,乡镇、无校村和农村中小学终端接收站点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完善所有终端接收站点相关配套制度和规定措施。

(三)组织教学阶段。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站点和在乡镇及无校村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及时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培训,把农村党员干部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定期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要因人施教、按需施教,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四)总结评估阶段。省远程办将于2007年11月份对市、县(区)两级平台建设、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教学和管理模式、工作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上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报告。10月上旬县(区)远程办进行自检,并上报自检报告。市远程办10月下旬对全市教学平台和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总体情况进行验收。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从加强远程教育工作需要出发,市里成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绍俭同志任组长。领导协调小组成员相关部门和单位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团市委、财政局、教育局、信息产业局、发改委、民政局、农委、科技局、劳动保障局、市广播电视大学、市网通、科协、文化局、广电局。领导协调小组下设松原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层层抓好落实。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2)

(1)数据平台是新评估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评估方案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反映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状况,该平台的出台也改善了以往评估的工作模式,让专家更清晰明了地分析学校的问题,是评估专家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2)数据平台不只是为了应付评估,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个信息化的公共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定期更新,实时添加高职院校各种数据信息,向教育部和社会开放,是让外界了解各个学校的重要窗口,接受社会监督也是主管部门进行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今年开始推行的网络版数据采集平台,对数据采集更是实现了科学有效的管理。(3)数据平台建设同时也满足了高职院校内部发展的需要。为体现高职院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每学年高职院校利用数据平台采集的机会,认真剖析数据平台的数据,发掘本身办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更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

2.数据平台的主要特点

(1)数据平台采集的真实性。根据教育部采集平台相关文件的精神指示,要求数据平台采集高职院校的真实的、原始的数据,不得掺假虚报数据。(2)数据平台采集的即时性。由于数据平台的数据多为动态数据,采集的各类指标数据时时更新变化,所以只有即时信息才能反映学校的当前状况。(3)数据平台数据的公开性。建立一个开放性公共平台,将高职院校的数据平台公开变成一种常态,接受教育部和社会的监督。

3.数据平台的功能作用

(1)评估功能。人才培养评估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而数据平台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评估工作的重点参考依据和主要评估手段,评估专家通过对数据平台数据的查看分析,结合现场考察、访谈等多种方式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2)管理功能。数据平台不仅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及时、准确、规范及真实、完整的报送数据,而且促使高职院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发现本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3)监督功能。通过数据平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各企业等单位、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了解的更全面、更具体,高职院校与上级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更直接,通过这个数据平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开放性的特点。

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1.我院数据平台的建设及成效

(1)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福建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是我国首次批准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的前身为福建船政学堂,是1866年我国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实业学堂。学院于1999年由原福建交通学校、福建船政学校、福建交通干部学校及福建省公路技工学校四所学校合并升格而成。2011年6月28日,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2003年10月,我院通过第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准备2015年12月参加福建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2)数据平台既是高职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最主要的参评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的实时监测,通过其发现自身办学的不足之处,实施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的主要方式。我院为保证数据平台的有效采集,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已形成我院独立的数据平台管理体系。一是以我院院长为总负责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组长,教务处牵头,各部门部门长和系部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部门和系部采集员为成员的数据平台采集工作小组,该体系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数据修改、数据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分工,为数据平台的顺利采集提供有力支持;二是我院现实行一人一责的上报管理方法,数据采集前,每个采集部门和系部须提交自己部门信息采集人员的联络表,采取谁上报谁负责,各部门长和系部主任把关自己上报的数据,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三是经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结合办学指标进行审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院领导决策,完成数据平台最终上报。(3)目前我院在每年数据采集工作布置上,都会下发“关于填报数据平台工作的相关通知”“数据平台采集分工表”“数据平台采集分工细表”“数据平台注释”“数据平台参考指标”“数据平台项目负责人联络表”等相关文档,顺利完成每年的数据平台采集工作。对数据平台数据的分析,可发现学院的办学问题。例如,2012年,对数据平台的分析报告中,我院就发现应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加大校园基本建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坚持学校教育与各类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等。2015年我院即将迎来第二轮评估,我院以评估为契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评估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相关迎评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2015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我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3)

虹口区委与天台县委两地党组织针对党员经营分布散、活动范围大、工作业务忙的实际,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交流、研讨,并由区综合党工委落实双月指导会制度,逐步达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时间与地点固定,坚持“”制度

根据经商党员高度分散、流动性大、业务繁忙的实际,为保证他们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党总支对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做到:内容事先预告、时间相对固定、场地专门设置,并通过指定的联系人提前将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学习资料送达每个党员,以便于他们参与讨论和交流发言。在场地设置上,分别在党总支和6个党支部各建立党员活动中心和活动室,使党员参加“”有了相对固定的场地,并将每月10日作为党的生活日。现在流动党员们都能妥善安排经营业务,确保按时参加活动,有的党员甚至花去一百多元的车费从分散在各个区县的经商地赶来参加组织生活。

(二)考察与审批衔接,严格党员发展制度

虹口区委与天台县委组织部共同协商制定了《天台县外出流动人口发展党员工作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发展党员审批权归天台县直机关党工委,考察审核权归所在地党组织。各党支部按季上报积极分子名单,对具备发展条件的则先由党支部集体讨论通过、经所在地党组织考察同意并“公示”后方可召开支部党员会议履行手续,由天台县直机关党工委审批。此外,还探索开展党员发展“两票制”工作,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接受预备党员、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上,已正式转接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行使表决权、投表决票,未转接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行使评议权,投评议票。几年来,天台驻沪党组织先后发展了40多名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党员与群众互动,完善民主评议制度

天台驻沪党总支始终坚持抓好每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会,并从三方面抓评议效果和质量:一是抓参与率。要求每个党员将参与评议与否作为党性观念强、弱的标准,要求党员自觉参加,对无故不参加民主评议的党员作为违纪处理;二是抓参与面。每次评议都发动党员和群众互动,将有关党性观念、模范作用、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凝聚群众等评议内容具体化,让党员自查互查、自评互评,并发动群众参评,形成党内外互动的氛围;三是抓满意度,在评议的基础上,由各支部汇总党内外群众意见,经综合分析评定好中差,并向党员逐一反馈,肯定成绩、指出差距、提出建议、完善目标,从而提高党员群众对评议质量和效果的满意度。

(四)离乡与进沪把关,严格“持证活动”制度

天台县委根据驻沪流动党总支规范管理的要求,安排每个流动党员在离开天台进沪经商前,都必须到原籍地党支部领取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到上海的支部报到(无论是否转移组织关系)。多年来,驻沪办党总支始终坚持执行“持证活动”制度,将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情况逐次记录到证上,作为两地党组织了解党员党性观念的途径,也作为管理党员的有效手段。

(五)组织与个人结合,完善目标管理制度

党总支及每个党支部年初根据每名党员不同情况,每年都有个人和组织结合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内容包括党员的先锋作用、经商和诚实守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推进上海和天台两地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年中对目标完成情况组织党员自查,党支部予以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年终对目标管理情况进行总结,组织讲评。

(六)奖优与惩劣并举,始终坚持奖惩制度

虹口区委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中,将实施“双重管理”的党组织也纳入评选范围,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天台流动党总支除积极主动参与虹口区委“两优一先”评选活动外,还结合自身建设实际,每年评比表彰“好党员”,激励流动党员们在上海的经营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个别不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有不文明经商行为等情况的党员进行组织谈话批评、告诫乃至通报批评,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流动党员争创先进、自我约束的热情和自觉性。

二、拓宽教育渠道,注重异地经营流动党员的党性塑造

流动党员的党性教育已成为“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后的紧迫问题。近年来虹口区委在开展流动党员教育活动中,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方法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建立党员活动中心,抓好阵地教育

在虹口和天台两地党组织关心和支持下,天台驻沪办党总支在虹通便利的曲阳大柏树地区租用场地建立了宽敞的党员活动中心,8个党支部也依托经营场所分别建立了党员活动室。活动中心、活动室设置开展“”、组织培训、举办讲座、电化教育、文化娱乐等设备功能,活动中心提供了聚集党员开展活动的固定阵地,党员都把每一次到活动中心参加组织生活或党员活动看作是接受组织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的最好机会。在这里大家把商情、乡情、党情融为一体,做到在商言商、在商言乡、在商言党,活跃了党内活动气氛,真正做到“人散心不散,离乡不离党”。

(二)依托经营地党组织,抓好系列教育

虹口区委将实施“双重管理”的党组织纳入区参加党代会代表选举的范围,天台驻沪办党总支连续两届有党员当选区党代会代表。虹口区综合党工委把对天台驻沪党总支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区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开设每季一次的“两新”组织党建论坛,为流动党员开设国际形势、对外关系以及上海和虹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定位、十一五规划、投资政策和守法经营等讲座,还免费为天台党员活动中心订阅10余种党报党刊供党员们阅读和了解信息。

(三)组织参观学习考察,抓好形象教育

每年“七一”前夕,党总支都要组织流动党员到革命根据地、“一大”、“二大”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陵园等进行参观;每年党总支还适时组织党员对上海和天台的城市建设、企业发展进行考察,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大家参观鲁迅故居和纪念馆、“四大”会址、多伦路文化街等虹口的红色旅游地,让广大流动党员在生动形象的教育中,坚定党的信念,继承革命传统,增强发展信心。

(四)围绕经济抓党建,开展互动教育

为营造“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良好氛围,虹口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还分别就投资环境、投资政策以及“打造航运虹口,创建文明城区”等虹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流动党员作专题报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区综合党工委牵线、组织党总支与所在地的曲阳社区综合党委、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党总支、民营和平眼科医院党支部等党组织“结对共建”,举办题为《党员创业者的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等一系列开放型组织生活,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对发展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促进作用,从而自觉地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社区的大发展中。

三、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异地经营流动党员的模范作用

虹口区委将增强流动党员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建工作重点始终抓住不放。近两年来,我们在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做了许多新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引入“服务”理念,增强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

虹口区委根据党员来沪创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指导天台驻沪办党总支,以“服务”为切入点,寻求党建工作与上海、天台经济发展、与党员个人事业发展相结合。提出了“服务绩效有多大,组织凝聚力就有多强”的观点和要求。区综合党工委还把党员创业领头人纳入区“两新”组织人才服务范畴,提供党建理论学习辅导、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解读、开展“走向新的成功”企业发展研修项目、搭建企业家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等,为党组织有效发挥组织、社会等资源优势,服务党员、服务经济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组织“联摊包片”活动,引导党员做文明经商的带头人

天台县流动党员党总支着重引导广大党员做文明经商的带头人,做守法经营的带头人。在天台人集中的市场、商店,党总支要求党员挂牌经营,开展党员“联摊包片”活动:“联摊”即每个党员要联系5到10户摊位,实行帮思想、帮技术、帮守法经营、帮传递信息;“包片”即党员对周围摊点包管理、包卫生、包安全、包按时缴纳税费等,从而真正起到“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作用,做到一名党员带出一批文明经营者,一批党员带出一个文明市场。

(三)开展“双带”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天台驻沪办流动党员党总支副书记王平才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始终把带领群众致富视为自己的责任,根据多年来在沪经商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优势,10年来“传帮带”天台进沪务工青年50多人,并主动帮助这些青年租店面、跑业务、垫资金,使这些青年在上海扎根、发展。经他帮助的务工者中,已有7人成为党员,还有26人的资产已达上百万元。

(四)举办“建言献策”座谈,架起上海天台“连心桥”

党总支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定期召开党员建言献策座谈会,派党员回家乡参加举贤大会,为天台经济发展出主意提建议。积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立足上海,弘扬“同心、求是、自强、争光”的天台精神,宣传、推介天台产品,提高天台在上海的知名度,同时在每年春节期间家乡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天台驻沪办党总支的党员都能积极把上海的好经验、好技术、好信息传递给家乡各级政府和人民,让家乡尽快与大上海接轨,架起两地发展的“连心桥”。

(五)实施“回归”工程,致富不忘回报家乡

多年来,驻沪党总支已有26名党员回乡担任了村主要负责人,“回归村官”不但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而且给农村带回大量致富信息、致富能力、开发项目和资金。党总支还鼓励和推动大家回乡投资,发动党员扶持家乡弱势群体,捐款家乡修路建桥、发展文化事业。据统计,在上海的流动党员每年为家乡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300多万元。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4)

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的基础,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完成“校校通”工程,所有学校校园网和中心机房建设基本完成,100%的学校接入互联网,50%的学校不同程度进行了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虽然海淀区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国际视野、长远发展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基础网络建设的统筹和引领需要加强;区校基础网络信息系统在系统选型、数据交互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统一同步管理;网络和信息安全存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此外,学校带宽普遍偏低、网络设备更新滞后、无线网络未能全面覆盖、网络认证未做区级统一管理,等等。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海淀教育效率提升与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海淀区教委对全区312家单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勘测,提出建设架构为“一个核心四个汇聚二十三个接入”的海淀教育光缆专网,光缆专网万兆骨干千兆上联、普通校8芯接入、2400人以上学校和考务考点校16芯接入的容量设计得到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光缆专网建设将分三期完成,一期建设为主干网络及81个单位接入,铺缆258公里;二期建设网络安全和190个单位接入,铺缆282公里;三期建设主要为辅助环网和41所他办、民办学校接入,铺缆108.8公里。建成后的光缆专网将形成分校本校、集团学区、区校通体的智慧教育互联互通体系构成,为教育管理、办学组成和机构工作模式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架设区域无线网络,搭建泛在学习空间

在建设海淀区教育光缆专网的同时,海淀区教委加快推进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2015年下半年,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对全区248个校区174所中小学进行项目调研及设计筹备,对全区648栋楼房、4270间平房、14448间教育教学总房量及11421间普通教室做了覆盖结构和覆盖比率分析,对全区43204台台式机、21616台笔记本电脑、10634个教学平板电脑、约17500余部移动电话等抽样数据进行了组网模式和应用测评分析。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根据测评分析结果,提出了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采取区校两级控制、两级认证、市区校三级管理的搭建方式,分三期完成,一期建设涉及57所学校3122间室,二期建设涉及75所学校5138间室,三期涉及57所学校5205间室,三期投资估算总计1.7亿元。项目建设方案经智慧教育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区经信办专家评审一致通过,专家完全同意项目设定的三期建设目标,同意无线网络控制、认证和管理方式,对项目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暂不进行全区100%无缝覆盖的建设决策表示肯定。无线网络建设工作将突破教室、办公室和场馆的空间限制,为我区推行移动学习、师生上网行为管控、教育信息免费推送、教育传媒移动覆盖,城域网内免费电话、人员定位、移动监控等应用打好基础。

架设视讯服务平台,推进在线教改发展

视讯服务平台是海淀区面对不断扩大的跨校区网络化、可视化交流沟通需求采取的一大举措,是利用网络视频、移动通讯等新型技术,将海淀区教委所属学校的会议室、场馆、教师桌面终端及个人移动终端连接,构建覆盖全区的网络化视频业务支撑环境。继而,基于该支撑环境建立网络视频互动、移动个人终端业务交流、多媒体点播直播、综合管理等可视化教学综合应用,开展教研教学视频活动。为跨区观摩、全区协同、校间交流、校内沟通、对口援助提供统一平台,有效提高海淀区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视讯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视频教学、网络电话、多媒体点播直播、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是教学资源共享。视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满足学校教学业务的多样性:(1)全校日常工作开展。当召开全校大会时,各分校参会人员无需到本校集会,通过视讯服务平台就可以实现日常教学会议内容汇报和工作安排。(2)教学资源的深入应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是视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之一,将本校或协作校的名师教学课堂通过远程互动的方式与目标(学校)教室实现互动教学。(3)录课教室转播。通过录课教室转播后将图像视频源信号由管理员接入到视讯服务平台中,实现本校分校、本部分部,甚至全区范围内的师生观摩学习。二是协助完善教学业务。视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支撑更多的应用场景:(1)快速灵活多样的快速响应方式。平台建设完成后,校领导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通过主控中心的视讯设备快速接入到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实现远程指挥与远程互动的功能;领导之间还可以召开小范围内的视频会议,方便工作交流和工作指导;教委各部门(科室)可以通过主控中心及桌面视讯终端系统召开中小学校领导的会议。(2)召开应急视频会议。平台支持以海淀教委总部为主控中心的调度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同时也支持中小学局点作为临时主控中心,支持召开教委总部、其他中小学局点参与高清会议;支持通过教委总部的授权可以任意一个中小学校作为主控中心,召开部分系统高清会议,整体系统能够稳步提高海淀教委总部与下属各中小学校的信息沟通效率,保证上传下达的速度。(3)远程应急指挥。通过视讯服务平台可以对前端中小学校的工作,进行远程遥控指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突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从2015年5月开始,对全区在会议、培训、教学等工作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梳理。对312家单位、区教委所属17568名教师、204227位学生和我区648公里教育交通路线进行了行政距离、业务距离和机动距离等多方面测算,设计设定了4个中心30个校级集会分中心的视讯平台建设框架。其中,30个校级集会分中心由14个学区集会会场、10所中学和6所幼儿园组成,成网状覆盖全区教育单位。就其经济性而言,由于三网一体的自建特性,全区每年教育系统内电话通讯将实现免费互通,教师个人和教育办公经费共节约资金至少600万元,其他相关的会务费、燃油费、餐饮费、课时费等累积节省至少1200万元。2014年海淀区教育系统各单位申报的软件开发项目资金总计为5.5亿元。就开发内容和结构而言,成本高、产出低、重复性和技术面窄等问题十分突出。有鉴于此,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在指导学校使用生均经费以满足当前应用的同时,着手创建两大智慧平台,以之为枢纽激发我区教育智慧迸发。

构建智慧教育云中心,推动区域教育整体跃升

“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是带动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飞跃发展的关键,对突破教育信息化中普遍存在的“系统难整合”“应用难推进”“共享难实施”等瓶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教育云中心”包括以下三项建设内容。一是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云计算技术,聚集和整合基础硬件资源,实现动态调配和按需使用,解决硬件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以虚拟化技术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灵活分配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并统筹管理,形成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撑能力,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云应用支撑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定制和研发各种教育信息系统与开放的各种中间件平台,为统一数据管理与应用研发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教育服务总线平台集成各平台的服务,并统一进行服务的调度、事件感知、服务感知、质量保证,统一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内容聚合、在线分析挖掘等的标准和接口,为各类智慧教育应用提供支撑平台服务。围绕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的业务需求,以推进有效应用为核心,在已有各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互联与整合为突破口,建设区域智慧教育云应用服务平台,为学校、社区提供公共性的教育信息与软件服务。三是教育内容库建设。高度重视智慧教育系统、平台中内容和数据建设的重要性,开展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可进化的开放课程库和学习资源库等基础性的数据建设。采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数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和管理,形成相对完备和稳定、面向管理的基本数据库;加大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不同的教学维度建设优质在线课程库;采用购买与建设并重的方式,建设多种技术表现和教学形态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办公室目前正在进行美丽园、健翔桥两地机房的利旧评估和相关建设论证工作。“智慧教育云中心”将为我区两委一室、直属单位和各中小学提供更优、更快、更稳的系统应用和计算应用,将全区的课堂教学、课业作业、测评考试、政务总务、电视电话等多种应用接入平台子系统,逐步在我区真正实现资源流通、资源均衡、资源共享,打好区域集约型教育公共环境建设基础。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5)

面对这些教育难题,我国迫切需要教育手段创新,教育卫星是其中最有效途径和最有力保障。教育卫星面临极好的发展契机。2004年开始,中国教育台在CEBSat基础上,专项开展利用“直播星”服务“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专项研究。2004年10 月,教育台向国防科工委正式提出了“公益性教育直播卫星”项目需求,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同志高度重视,指示国防科工委积极配合并立项研究;随后,在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同志的领导下,在部科技司领导下,我台立项启动“公益性教育直播卫星”专项研究。2005年4月,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委紧密协作,成立教育卫星立项申请需求论证领导小组,组长为科工委系统一司司长张伟同志和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同志,组员包括教育台台长康宁,科技司副司长娄晶,科工局系统一司李国平等。随着近期卫星技术发展,教育卫星定位“双向宽带学习卫星”。

双向宽带学习卫星立项申请调研

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终身学习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汇聚平台和高效分发平台,也是新的终身学习方式下的新媒体教育应用服务平台。多部委调研表明,我国面临巨大的卫星双向教育需求,必须发射独立的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才能满足长远需求。当前教育卫星网络尚未根本改变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状况,“数字鸿沟”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卫星体系。

我国未来庞大的教育需求和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教育手段创新,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措施。诸多国家纷纷发射教育专用卫星,卫星轨道资源日益稀缺,且不可再生,我国未来卫星教育信息意识属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多元化自主需求十分突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机制缺乏有效载体,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选择。

“公益教育卫星”需求论证

“公益教育卫星”需求论证执行于2005-2006年,由于当时双向宽带卫星技术还不很成熟,因此主要局限于窄带Ku频段卫星教育需求带宽论证。2005-2006年,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联合调研论证,我国窄带广播卫星教育需求巨大,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访谈、估算分析,未来5-10年需要500-943M带宽(不包括卫星双向通讯带宽需求)。先期所设计的“公益性教育卫星”为窄带通信卫星,单星总带宽约500M。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四大远程教育工程已建集体注册卫星单向接收站点70万个, 200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调研显示,广大西部地区仅有5%的卫星站点连接互联网;70万个站点中70%站点对卫星双向有强烈需求。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3.84亿人,网络普及率仅为28.9%,未普及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接入限制。已接入的网民中有10%近3800万为低带宽接入,3800万*5%=190万用户(按照Viasat-1应用模式),按照下行1.5M,上行256K计算,约需要双向卫星带宽100-200G。相当于2颗Viasat-1卫星。

“公益教育卫星”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第一,定位。双向宽带卫星容量大、接入方便,是国家地面DSL网络补充,可重点服务中西部和边远地区互联网接入。兼容现有四大远程教育工程,同时服务互联网业务。结合教育需求,大力开展非对称教育业务 :流媒体视频、多媒体下载学习业务, 语音和对等互联网业务。可与国家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平台和CERNET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可服务于灾害应急、远程医疗等需要。

第二,卫星数量和覆盖需求。如果包括Ku 广播频段,建议分期分步发射3-4颗,覆盖全国,在保障2020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基础上,发挥长效。学习卫星必须覆盖全国,特别是边疆海域地区,鉴于我国国土广大,建议先期发射2颗,既协同覆盖,又有备份作用。先期发射的宽带卫星确保2020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由于卫星寿命一般在15年,为确保长效发挥作用,建议总体考虑,分步实施。在前2颗卫星寿命中期,立项后续发射第3、4颗宽带卫星,满足2020后我国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教育需求。

第三,不建议租用我国现有或即将发射的窄带直播卫星。直播星为窄带卫星,如中星9号和鑫诺4号,整星带宽在1G以下,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直播卫星采用点波束上行,无法开展全国性双向业务(只能试点和过渡)。同时,直播星是广播电视卫星,安全级别高,不宜与教育业务混用,否则管理成本高,教育业务受限,直播星带宽早有规划,绝大部分将应用于广播电视。

第四,不建议租用国外宽带卫星。租用国外宽带卫星先期投入小,启动快,但是后续每年租用费用高,总体综合效益低。国外宽带卫星设计以覆盖亚太地区为主,并非针对我国需求定制,尚不确定能否全面覆盖我国,对我国西部偏远地区覆盖效果不能保证。另外,国外宽带卫星Ka资源所有权不属于我国,存在安全隐患。目前Ku频段资源已几近枯竭,国际上已展开Ka频段资源抢夺,我国必须尽快发射卫星抢占Ka资源。发射自有宽带卫星先期投入大,启动较慢,但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后续费用低,总体综合效益高

第五,经费建议采取“三三制”。即国家财政投入三分之一、各省市区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三分之一、市场运营投入三分之一。其中市场运营可由卫星公司在核算运行成本后采用国家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后续运营逐步偿还。

第六,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建设。建议成立由教育部牵头的多部委联合的双向宽带学习卫星运行管理机构,国家分别建立公益性业务管理机构和营利性管理机构。教育部可总体负责卫星应用开展、内容规划、内容管理、内容审查和技术传输标准的制订,国家卫星业务管理机构代管卫星整体运营,其中卫星轨道监控委托卫星公司负责运维管理,建立卫星技术服务体系的构架。

第七,总体运营和发展机制建议采用“三三制”原则。鉴于学习卫星具有极高的综合效益,建议总体采取政府主导、国家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业务种类和带宽资源分配总体按“三三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公益和市场运营,实现卫星可持续良性发展鉴于学习卫星具有极高的综合效益。中央财政支付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国家统一购买的教育等,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地方政府财政支付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各省市区的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等地方教育需求,由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转移分摊支付,特别是边远省份;市场化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广大企业和教育服务机构,由企业和教育服务机构支付费用。

第八,现有卫星单向站点可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设备浪费。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可结合采用Ku和Ka频段,使用若干Ku转发器(3-5个)就可完全满足原有远程教育业务需要,与原有远程教育业务并播一直到顺利过渡。现有站点可兼容选择接收原有卫星内容或宽带卫星内容,完全可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设备浪费。现有单向站点根据需要可在国家统筹协调下进行双向改造,新建站点可直接接收宽带卫星,可直接建设双向站点。

第九,现有的卫星教育转发器带宽可供广播电视通讯使用,不会空置浪费。目前利用Ka频段开展双向业务是技术发展趋势,目前Ku频段资源已几近枯竭,国际上已展开Ka频段资源抢夺,我国必须尽快发射卫星抢占Ka资源,而Ka频段终端也是产业发展方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广电系统对现有窄带直播卫星带宽使用有相应规划,其后续带宽需求很大,现有教育应用部分将直接用于广电后续发展,比如说应用于高清和3D,不会空置浪费。目前卫星教育所用带宽很小,与广播电视使用带宽相比,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小。

基于“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我国经过十多年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所提高,但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一方面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可连接多种网络,包括卫星网、互联网、数字有线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3G、4G)等,多网融合实现广泛覆盖。另外,以卫星双向终端为接入点,支持多样化终端接入,包括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手持式设备,可以实现广泛接入。因此我们需要以双向宽带学习卫星为核心,构建一个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同时,建立国家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兼容各种资源标准的新媒体教育资源规范,整合我国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库,形成海量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国家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成为全民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门户。

2009年下半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决策,也为了向全世界所有希望学习中华文化的受众充分展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就已经开始打造一个能实现全球华人共享的部级教育新媒体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超市”。“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正是基于双向宽带学习卫星的一个国家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它是我国首个天地网相结合的、兼顾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更适合非正式非正规教育的新媒体教育服务平台。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2-0100-07

一、引言

终身教育作为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推崇,许多国家不仅在法律上和政策上确认了终身教育的地位。而且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指导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通过学界的引介与研究,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广与实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终身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传统文化渊源深厚,对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与借鉴,将有益于促进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共同发展。

随着终身教育的不断拓展,它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有关它和学习型社会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从现有文献看,国外尚未有人对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进行专门性的比较研究。中国大陆学者郝克明、陈乃林、吴遵民、陈宜安及台湾学者黄富顺、胡梦琼等,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终身教育发展均做过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主要涉及终身教育的内涵及理念、终身教育立法、终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终身学习学分积累与学分银行、终身教育政策保障等方面,但从区域角度看,对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实践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由黄富顺、陈乃林等合著的《比较终身教育》(2003年)一书中介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终身教育发展情况,其中就两岸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特色方面作了专章专节的阐述,其主要观点见表1。

其分述显示,由于海峡两岸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海峡两岸在终身教育的政策与实施上有着实实在在不同的需求与模式,简言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据了解,2002年前两岸终身教育的资料较为翔实、丰富,但略为遗憾的是,该著作未能直接地、整体性地比较两岸终身教育发展情况,较少探讨如何推动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对大陆终身教育发展主要特色的总结还显得过于笼统、空泛,在比较分析中尚需深入探究。沈光辉等在《海峡两岸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对两岸社区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述评,并从扩大范围、营造氛围、多方投入等三方面对大陆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中可以看出两岸终身教育发展的缩影,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黄京钗在《闽、台、港、澳四地终身教育比较研究》一书中从行政组织管理制度、实施途径和模式、经费筹措和资助政策等几方面比较了四地在开展终身教育工作方面的异同,对进一步了解其终身教育的情况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两岸终身教育或社区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如何从两岸终身教育发展的差异与特色研究中进行借鉴,如何从发展趋势研究中获得启示,以此共同推动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还缺乏全面与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为个案,概括并评析海峡两岸终身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体制机制、法规政策、拓展实施、特色以及启示等问题,学习借鉴台湾地区发展终身教育的有益经验,总结、审视大陆在推进终身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促进中国大陆终身教育的构建与发展有所裨益。

二、海峡两岸终身教育发展比较

(一)海峡两岸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1.大陆地区

新中国成立前,大陆曾盛行的成人教育主要有补习教育、社会教育、通俗教育、民众教育等形式。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素养,实施了工农教育、业余教育、扫盲教育、干部教育等形式的成人教育,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受到关注与推广,至今终身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见表2:

这些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大陆地区终身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教育领域,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台湾地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社会民众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提高公民素质成为社会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为此,台湾地区政府先后实施了扫盲教育和普及国民教育,随着70年代终身教育思潮的引进,台湾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步受到重视,终身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事件主要有如下五件,见表3:

虽然海峡两岸引介终身教育的时间有所不同,但若追根溯源,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就已倡导了终身教育理念。有关这方面的讨论收录在《论语》中,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以各阶层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空间、方式的开放性为特点,立足于德行修炼,强调文史、术科知识、技能学习而进行的各阶段、各层次的终身教育。孔子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他所提出并付诸实施的“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理念,无不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相通相合。可以说,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推展终身教育的先辈,其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价值。因此,从现代终身教育发展背景来看,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承袭了从古至今的终身教育思想,可谓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二)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发展阶段

1.大陆地区

如图1所示,大陆地区终身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大陆终身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理念的引介。引介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民间学者的引介,如翻译出版的《终身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国际教育思潮》、《回归教育: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终身教育引论》等有关终身教育的理论专著;二是通过创办《中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等探讨终身教育的近百种专业学术刊物,借助于这些平台开展终身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三是建立多种组织,推广终身教育发展理念,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1981年成立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以此作为推动中国成人教育、职工教育及终身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13,第二阶段主要是酝酿规划期,通过相关法规政策确立终身教育的地位,如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使用并认同“终身教育”概念,在理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9年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出目标要求。在第三阶段实施推进期中,把构建有中国特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列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大陆终身教育的全面发展。

2.台湾地区

如图2所示,台湾地区终身教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成人教育,大多数成人教育宣传活动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初习教育、继续教育和进修教育,主要通过补习班、补校初级部、广播学校、空中补习学校方式开展,其目的是降低文盲率、普及国民教育和推广大学教育。在第二阶段台湾政府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的发展规划与推展工作,1986年成立了空中大学,这对扩展台湾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在规划、政策、法律层面对终身教育的地位确立与推广予以保障,如在90年代连续多年出台了相关的推展纲要、计划、报告书、白皮书,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有效地确保其终身教育发展的前瞻性、连续性、均衡性与本土性,2002年《终身学习法》的标志着台湾终身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第三个阶段主要通过持续成立终身教育相关的推动单位: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激发社会的参与投入:施行“331”行动计划等方式积极推展终身教育。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已基本形成一个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形态多样和方法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

从发展阶段上看,海峡两岸的终身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并为民众所接受和认可,终身教育发展有规划、有保障、有措施、有进展,在实践中都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终身教育活动,对提高全民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陆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引介与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早,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但对终身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还不能更好地促进终身教育的实践推展。台湾地区在引介终身教育理念时则更多地注重基于本地区实际的终身教育发展规划,较早地从规划、政策、法律层面对终身教育的地位确立与拓展予以保障,致力于促成终身教育制度的巩固与体系的形成。当然,台湾地区在终身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不足,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过程。

(三)海峡两岸对终身教育内涵的理解

1.大陆地区

大陆学术界对于终身教育的理解及其表现形式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理解为“教育思潮”,亦有理解为“教育哲学”、“教育理想”,抑或看作是“一种教育革新原则”、“教育制度或框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陆对终身教育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得到丰富,目前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统合,是社会所提供的一切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总和,它始于人之初,终于人之末,包括人生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品质。

2.台湾地区

台湾学术界对终身教育亦有不同的理解,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黄富顺教授的观点。黄教授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种单一、完整而贯彻一生的教育体系,是适合每个人从生到老持续地受到全面的教育。它涵盖所有教育,包括婴幼、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所有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领域。终身教育实施的目的在于社会变迁中,促进个人的成长,促成自我实现,进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增进社会的福祉。

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使得海峡两岸对终身教育特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完善中,见表4:

虽然海峡两岸对终身教育内涵的理解和特征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认同终身教育包括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它超越了阶段性、制度化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加能够显现人的个性。均强调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活动的作用,并将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规定为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终身教育的深入实践,终身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愈加丰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将愈加深刻。1996年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其基本任务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此时终身教育的意义已超越了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国界、种族等范围。

(四)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

1.大陆地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年)》把“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大改革试点,针对制约终身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大陆的终身教育法尚未出台,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的相关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大陆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开放的教育制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其表述见表5:

2.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和《终身学习法》中得到了较好的规定和体现,其内容见表6:

总之,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管理体制中组织的架构上,大陆终身教育委员会主要由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相关人员组成,在终身教育事业发展上更多地依靠政府的推动,通过相关政策导向来体现政府的主体意志。而台湾“终身学习委员会”则相对多元,它的主要成员除了有终身学习机构和“政府机关”人员外,还十分注重吸纳相关学者、专家的参与,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注意吸收作为终身学习参与者的意见和立场,从体制机制统整的角度看,海峡两岸基本上是遵循着“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分级分类推进、各级教育协调、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五)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法规政策

1.大陆地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大陆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以教育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相对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体系,不仅为终身教育奠定了法律地位,也为《终身学习法》的订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陆终身教育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内容见表7:

2.台湾地区

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是台湾终身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主要内容见表8:

依表可见,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立法的时间、切入点不同,构成体系各异,但都在推进,不断规范完善。大陆的终身教育立法尚在调研论证阶段,地方性的终身教育条例,也因国家立法尚未出台而缺少相应的准绳与依据,影响终身教育的广泛开展和实施的效果。台湾地区虽有相关的立法,法规基本上也明确了涉及终身教育的各类事项,但是内容划分的清晰度欠佳,相关的职责未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致使有关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离、打折的情况。因此海峡两岸终身教育法规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六)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推展

1.大陆地区

大陆终身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方式方法体现在五个方面,具体见表9:

2.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终身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方式方法也可总结为五个方面,见表10:

总体而言,海峡两岸推展终身教育的方式、途径和措施较为相似,主要通过正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制度体系)、非正规教育、社区教育等方式推展终身教育,多元化促进。海峡两岸完善各自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与引导不断地扩大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断增强民众终身学习的意识:二是通过建设基于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的终身学习信息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丰富、方便、灵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条件:三是通过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学习活动,推进终身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努力促成社会学习化:四是通过科教场馆、活动中心和各类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开展社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相关公益性教育,形成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海峡两岸终身教育的主要特色

通过多年的推展,海峡两岸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终身教育发展模式,对推进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大陆地区

1.理论研究氛围浓厚,成果丰硕――终身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

大陆较早地开始引介终身教育理念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形式多样,有个人单独研究,有组织团队研究,内容涉及应用理论、实践、决策咨询等,涵盖面较为广泛,如内涵及理念、立法、评价指标体系、学分积累与学分银行、政策保障等,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前瞻性、指导性较强,为后续的实践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2.国家统整,地方百花齐放――终身教育发展地方特色纷呈

从宏观层面,制定了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对各地区实行宏观指导。这不但有利于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区域推进、差别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各地区的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终身教育,形成各具省情特征、地域特色与路径的终身教育发展格局。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学习型城市创建为龙头,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也有以福建省为代表,出台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成立终身教育委员会和促进会,推进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经验等等。

3.自下而上,在实践中酝酿提升――终身教育立法民主科学

大陆终身教育的发展并非无法可依,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中均可找到相关依据。为更好的指导大陆地区终身教育发展,国家已启动专门的立法工作,进行前期大量的调研与论证,并鼓励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福建、上海等地已出台),旨在条件与时机成熟时出台一部真正能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较强法律保障的专门法,

4.以点促面,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终身教育网络基本形成

社区是民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实施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开展社区教育则是促进民众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大陆地区的社区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全国已建成社区教育示范区、试验区共有136个,加上各个省市自治区确定的一批试验区和示范区,现在全国拥有约600个试验区和示范区。同时大陆还依托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电大系统,成立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社区教育机构已基本覆盖各地区的城乡,构成较为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

(二)台湾地区

1.较完善的法规制度――终身教育地位的法制保障

台湾地区重视终身教育的立法工作,有关法规、政策、制度比较完善。1953-2003年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规划、计划就有10余项,其中对终身教育地位的确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三项,即《终身学习法》、《社会教育法》和《家庭教育法》,它确立了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与政策,为台湾终身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提供了法制保障。

2.人性化的导向措施――终身教育发展的政策保障

其主要的政策支持措施有六项,一是支持非正规与正规教育学习活动互认的非正规学习成就认证机制:二是发行终身学习卡,激发个人参与终身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倡导各类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四是员工带薪学习制度:五是开展回流教育:六是实施弱势族群(含高龄人员)的终身教育专项计划。

3.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终身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

台湾当局为推展终身学习活动,近年来均编列有相关的经费支持,并逐年增加经费,仅2002年政府支持终身教育方面的经费即达12.13亿新台币(约3亿人民币),另有各地方政府编列的相关配套经费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社会终身学习活动的普遍发展。此外,还有一股强大的民间资金的投入和民间组织的大力赞助,成为台湾终身教育活动得到普遍开展的关键因素。

4.多元化的推展组织――终身教育推展的重要力量

终身教育理念已在台湾地区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参与终身教育的组织、机构除了大学院校、职技学校、中小学、空中大学、社区学院、文化教育中心外,还有社会教育馆网络、公立社会教育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电台、剧院等)以及民间组织(如社会服务团、读书会、协会、扶轮社、教育基金会等),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发展格局。

5.实用性的内容体系――终身教育亮点

为满足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台湾终身教育十分注重开展受众面广、适用性强的教育活动,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公务、企业、兼职人员的培训,各种证照培训、外语培训、扫盲及外来劳工语言培训,还有面向特定人员的教育,如“社区大学”、“妇女大学”、“老人大学”、“长青学苑”等。

6.常态化的主题活动――终身教育发展的助推剂

除常年坚持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外,基本上每年都举办大规模、多场次、有明确教育主题的讲座、论坛、竞赛等理念宣传及学习活动,得到了民众积极的响应。每年开展终身教育的主题都不一样,仅2004年就策划启动了11辆终身教育学习列车,共执行320项计划,7万场次活动,约有10万人次受益。

7.现代化的技术网络――终身教育全民化的平台

为方便民众参与终身教育,台湾地区大力开发简便开放、资源丰富、实用有益的终身教育技术网络,如终身学习资讯网、继续学习网、GEPT全民英检学习网、中小学师生教与学共享资源网、终身学习人口网等等。

四、台湾地区终身教育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终身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本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复归,开展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经途径。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终身教育的实践历程和特色,我们从中可以把握一些发展趋势:重视立法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法律依据和行动保证:建立完善领导体制与管理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是终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关键:建立以财政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是终身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促进学习网络形成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是终身教育普及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广泛接受终身教育机会的重要手段。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终身教育的起步较晚,公民的终身教育意识还不够强,也没有专门的法律保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支撑也不够到位。借鉴台湾地区发展终身教育的有益经验,当前应着力从以下方面人手,推动我国大陆终身教育的发展:

(一)尽快立法,为终身教育发展奠定稳固的法律基础

虽然大陆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多项法律,并在这些法律中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但尚未形成关于终身教育的专门性法规,有关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力度、速度、规模与进程。因此,推进大陆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加快终身教育法的起草、研讨工作,制定一部具有统筹和指导作用的广泛适用的终身教育法,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规范、约束和指导终身教育的开展,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制度,修订和增补相关法规,建立和完善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所必需的法律保障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二)以人为本,为终身教育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终身教育的推行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终身教育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推动。终身教育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以人为本则是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出台政策时除继续将扩增民众学习机会和渠道纳入考虑范畴外,还应致力于制定为民众终身学习扫除障碍、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质量与效益的综合性规划。要加强调研,定期调查民众参与非正规学习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规定,尤其要重视制定弱势群体的终身教育活动的推动策略,并保持相关政策的连贯性及延续性。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实施效果回馈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规划、实施和评估的检核系统,了解实施成效,作为政策方案持续、修正或废止的依据。

(三)多元投入。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这个多元投入的动力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推展终身教育主体和相应经费筹措与资助的多元化。就主体而言,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机构、组织、群团社团、个体等力量协力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的协同配合、个人的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合力。鼓励地区政府、居委会(街道)、行业、企业、文化教育与培训机构、群团社团等组织联合成立促进会,协调、指导、推动地区终身教育工作,形成国家、省、市、县相互融通、相互渗透、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良好格局。就经费筹措与资助而言,应形成政府拨款、部门(单位)筹款、社会力量捐助和受益者适当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终身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尤其是民间教育资源应成为终身教育经费的重要补充,支持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费资助重点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终身教育阶段性发展特点和社会民众的学习多样化的需求综合考量确立,制定市民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多元化、全方位、综合性资助方案,不断提高经费投入力度与资助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注重需求导向研究。适应地方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50-01

职业教育在台湾地区被称做“技职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直译,笔者在下面尝试将台湾的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总结为台湾模式,并结合大陆的职业教育提出一些思考:

台湾模式――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技职教育)定位明确,体系合理,学制灵活。

1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定位明确

台湾的职业教育特点首先是定位明确,这表现在两个层面,(1)它与普通教育定位的鲜明区别;(2)它的培养目标定位亦明确。

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第二条通道。两者是教育类型的差别而不是层次的差别。技职教育同普通教育力求鲜明的差别(台湾称为区隔),而且是由相应法律保证。

如新颁布的《大学法》规定:“大学以研究学术、培养人才,提升文化,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为宗旨”。而在《技术及职业校院法》草案中规定:“技术大学教育以研究发展高科技,培养高级的技术人才为目标”。

这符合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类学校应有不同取向。大陆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被定位于大专层次,这必然使职校学生面临着要提高学历必须在学习上另起炉灶,补习理论化知识,影响其技术和实践能力地学习。

纵观世界在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也都有本科以上层次得职业教育,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2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合理

2.1 纵向通达、层次完善、自成体系

目前台湾职业教育层次比较齐全,由高职(相当大陆中等职业教育)、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五个层次组成,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反观大陆的职业教育在高职(大专层次)甚至中职就成为终结式教育,学员失去在本身知识基础上继续提高的机会,而不得已选择从学术化的角度重新开始,这造成多大的技术浪费暂且不论,就从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上来讲便不合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反思这种人为的按知识结构对人进行层次划分是否合理,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在大陆教育界的思想认识中已经取得一定的共识.

2.2 横向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后分流进入高一级中学或五年制专科;在高一级中学毕业后,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流:普通高中毕业生既可以进入普通大学,也可以进入二年制专科、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四年制本科(四技班)学习;而高级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进入二专、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四技班学习,还可以进入普通大学本科班学习;综合高中前两年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第三年根据升学和就业意向,进行分流,毕业后再进入不同的高校学习或就业;二专毕业后可以进入技术学院或普通大学附设的二技本科班学习;五专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院二技本科班学习。

我们从台湾现行的学制可以看出:1)台湾的高职(高级职业学校)是高中层次教育相当于大陆的中职定位;2)台湾所有的专科学校都属于职业教育,这点不同于大陆的专科定位;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交叉的立交桥体系,而并不是简单各自发展的双轨制;当然其具体还不如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模式那样完善,但已经具有实际可操作性;4)职业教育的联考(相当于大陆的高考)与普通教育的联考分开,单独进行招生,并且考察实践技能,此举确保了台湾高职层次教育的生源。

3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制规范且灵活

学制的规范:

在学制上,高职为初中后三年制,专科分高中后二专、初中后五专,本科层次分二年制和四年制,硕士班学制1-4年,博士班2-7年。不同学制的设立,既有利于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

学制的灵活:

(1)学习形式多样

台湾各级各类学校中,不仅有全日制学校,也有各层次的补习学校;各类全日制学校中,也办有各种形式的、补习性质的班级形式。

一般有五种办学形式:①日间部即全日制,②夜间部即夜间上课③建教合作班④实用技能班⑤补校。

这些办学形式,都严格按规范运作:在教学要求上,全日制与补习班没有区别,但在学习时间上,全日制是白天,补习班是晚上和周末。通过规范办学,促进了各类学校共同提高,保证了教育有序发展。

这种灵活的办学模式打破呢过去“直达车式”的终结性教育制度,(一直不停歇地学习然后工作)代之以“多轨式的区间车”升学通道(学习-工作-再学习提高-再工作的循环),为营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2)学校办学自主程度较高。

从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考试录取,到教学计划、专业设置,以及毕业证的发放,都由学校自主决定和安排。教育部门只作宏观控制,如招生计划备案、课程设置原则、毕业生名册备案等。

大陆地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作为一家之言,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作为并应该作为的方面有:

首先是引导观念的转变和实际的扶持。政府一边要积极宣传和提倡职业教育,引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观念转变,营造技能人才成长和成功的和谐氛围;一边应通过具体的措施,把政策落实到实处,在人、财、物和态度上都要支持和鼓励,吸引优秀的人才、多渠道的资金和设施都能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其中政府要重点扶持精密制造等设备资金投入大、学习周期长的专业建设。

其次,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从目前的终结性走到终身性发展,梳理和完善职业分类和职业证书制度,真正树立职业证书的关键地位和核心价值,统整各地的证书标准,按行业确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真正落实和完善证书与上岗、加薪、升学、提拔等环节的关联度。

第三,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劳动和就业保障部与教育部之间如何协调,技工教育、高职高专以及中职之间的联系和区分等,希望这些问题能早日解决,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

第四,政府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调动全社会的资源,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和谐发展。

第五,政府通过立法和发挥税收等灵活因素,促进产学结合,加强学员的实践素养教育,实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台湾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马庆发上海教育科研,1996/8.

[2]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3]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徐国庆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版.

[4]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孙仲山.赵育玄.刘金泉(高雄师范大学, 科技学院.台湾高雄.000802).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72-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

一、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内涵分析

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实质上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全面提升计划,所以理清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十分关键。工程教育认证是指由专业性的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1]。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其内容包括学生培养目标、质量改进、师资队伍、课程、支持系统等等,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新的通用标准有七个要素,涵盖了国际通行的12条毕业生能力要求,重点考察学生产出成就、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通过工程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应该掌握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12项核心能力指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了解工程教育的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12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比对出5大项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达成标准。除此之外,工程教育中大学生的核心能力还有诸如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等都可以在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培养中有所体现。

二、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研究意义

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将工程教育能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工程教育看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工程能力的培养,认证时对大学生的12项核心能力指标进行达成度分析,可以看到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评价是十分全面和严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2]。最终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在目标和途径上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抓手的。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单列构建培养体系。学术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改革,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软实力如管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都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和必要能力,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三、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

1.打造创新创业竞赛维度的层次化建设。更加有针对性地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建设就必须对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化划分,使“软实力”提升呈阶梯式、连续性的特点。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适合自我知识素质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当今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是以科技竞赛为基础的,由于科技竞赛平台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各异很容易诱使学生参与到不适合自身现状的竞赛中,从而打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分级整合,最终形成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实战训练体系,使创新创业工作更具科学化水平。例如:第一层级,以初级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积极性为目的的针对新入校学生开展的诸如“甜点大赛”、“嵌入式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创意产品;第二层级,借助教师的科研便利,开展针对较高年级学生的多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大赛,做到规范赛制,赛训结合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第三层级,以“挑战杯”和国家小平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倡导高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与全市、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发掘自身潜能、开阔学生创新创业视野。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分层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落实成为制度机制,并在学生中进行调研,通过对分层次前后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群体变化和素质达能情况,分析整合实战训练平台的意义。科技竞赛平台的分层次培养,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业水平、素质能力等因素有区别的参与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锻炼其项目管理能力、个人和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实现以创新工作小组为导向的层次化建设。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中创新创业平台层次化的建设是一个体系工程,层次化建设要分层级更要分类别,将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划分后要对每个层级的竞赛进行类别的划分,达到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核心的创新协会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竞赛项目培育相结合的有力载体。在长期的创新创业工作中发现,人才的培养和项目的培育大多情况下出自朋辈和师生间的传帮带,是一种粗放式的自发的培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全员创新创业素质,打造精细化的培育、管理模式。以食品专业为例,根据创新创业竞赛需求的不同,重点打造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和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由食品创新工坊进行管理,并为每个协会配备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专业和实验技能支持,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认知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协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优化[3]。

3.完善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通过对工程教育的梳理,我们得出大学生毕业必须达成的五点创新创业能力要素,根据能力要素的要求通过对教育平台的层次化建设完成全员“创客计划”。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要突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造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建立教学引导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首先,建立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实验设施和仪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技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并修订完善大学生实验室使用管理规程。其次,与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联合优化产品开发、创新创业素质养成类课程,修改课程教学大纲适应工程教育相关能力达成度,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同时,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考核评定标准,逐步完善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实践相挂钩,凸显教学与创新的实效性。最后,探索和完善全程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分配教学阶段全程导师,为学生量体裁衣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构建学院教师参与到科技创新教学培养的激励机制。

4.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模式。将企业式社团的建设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体系,以企业化的模式令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创新创业运行模式,“企业式”社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特点,搭建企业组织架构,公司在原社团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由学院辅导员担任的董事会,负责监督工作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经理全部由学生担任,以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理念,切实发挥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每年由总经理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由财务部根据计划审订年度预算、决算,以上均由董事会审批通过,联络部主要负责与企业接洽开展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生产部负责管理社团自主实验室的使用与安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实施,人事部负责招收员工和对员工进行创新创业基本技能的培训。完善社团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人员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机制以及员工激励机制,“员工”可以通过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按比例获得利润分成,荣获各类创新创业奖项赚取企业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累积可换取创新创业经费、创新材料以及校内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三类虚拟币无障碍兑换,根据级别、类别、虚拟货币、贡献大小发放“工资奖励”。企业员工晋级评选将以客观评价与主观审评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从社团原始资料的记录、获得的奖励和虚拟货币、为公司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细化客观晋级标准。主观审评通过个人工作述职或晋级业务报告,由部门经理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审核批准,最终上报董事会决定。建立激励机制,结合薪金激励、公平激励、目标激励、认可激励等。此外,对违反学校及公司规定的员工,对其进行扣企业币等处分。“企业式”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平台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通用标准[R].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9)

一、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概述

中国远程教育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远程教育体系。1910年7月,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师范讲学社标志中国函授教育的起点。、辛亥革命和促进了中国新文化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推动了早期远程教育的发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中国远程教育的起步期,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作为第一代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在中国各地推广。此后,远程教育进入成长阶段,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快速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形式重建,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确立并得到社会认可。1998年,远程教育走向转型期,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双向交互的远程教育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和44所省级电大、94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852所县级电大工作站共同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最成功的巨型大学系统,累计培养毕业生约907万人,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约6000万人,成为中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主力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充分依靠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由总部(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分部(原各省级电大)、地方学院(原地市级电大)、学习中心(原教学点)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其总部与分部按照“统一战略、共同平台、资源共享、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原则运行。(一)基于计算机的学导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虽已正式挂牌,其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名称仍然保留,原在校生仍然采用传统“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即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配合,由集中讲授转变为多媒体的自主学习、由单一课堂互动转变为课堂与双向视频、网上论坛混合互动、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变为注重实践,课程资源分为中央电大建设和省电大自建,课程评价方式由形成性考核(课堂表现、出勤、网上学习)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的进行,课程形考比例逐年上升,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个性化的考试服务。(二)基于云平台的三维协同教学模式国家开放大学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云平台,实现总部与分部、学院、学习中心之间网络的高速连接,集教学、管理、科研、服务于一体,能够满足各种终端设备、系统平台、通讯网络的自由接入,支持百万级用户并发访问,形成覆盖全国的网上校园。这是中国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一次巨大变革,在云平台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PC、iPad等各种移动终端进行师生及生生交互的移动学习。云平台摆脱专业限制,提供学历、非学历的各类泛在信息,同时取消学习时限,创造真正的终身学习境域。另一方面,基于云平台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形成以协同性、跨学科与分布式教师团队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共同体,以专业为基础,以课程为单位组建网络教学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案例式教学,提供全程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在线开展教研、管理等活动。以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线,搭建具有课程、公告、作业、测试练习、虚拟实验、预约考试、成绩查询等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1],将“教、学、管、考”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考核评价上,以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为目的,推进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注重学习过程测评、结业能力测评、教学参与测评、作业自我测评、实践活动测评等[2]。同时,建立了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积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相应证书。

三、结语

利用云平台开展远程教育,不仅是在探索和实践一种更具优越性和灵活性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而且为“学分银行”、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寻求一种更适合的途径,标志中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0)

一、各级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

市委对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强调,各级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市远程教育工作走在前列。市委常委会多次开会,听取汇报,专题研究,明确要求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目标考核的重要部分,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先后4次召开全市远程教育工作会议,动员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进工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市委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朱报春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副市长孙景淼任副组长,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办、市财政局等2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成员单位联系点制度等。各区、县(市)也及时建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落实领导责任,签订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地普遍对远程教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明确未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不得参加党内各类先进单位的评比,相关责任人不能参加年度工作评优和年度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的评比。三是加强督查指导。市委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督查指导的重点。市委副书记朱报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多次深入全市各地农村、社区、非公企业调查研究,面对面指导远程教育工作。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经常到各自联系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区、县(市)也都加大了抓落实的力度,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了远程教育周报制度、月报制度、简报制度、工作台帐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市远程教育办公室编发简报76期、要情周报21期,及时交流各地进展情况,推广特色做法,促进面上工作。临安市把全市远程教育工作进度上墙公布,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检查,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下村蹲点督促,帮助解决问题。富阳市对远程教育建点工作情况和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对工作实、进展快的镇村及时予以表扬,对无故拖延的予以批评。市远程教育办公室印发了20000余份远程教育知识宣传手册,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多方位的宣传报道,为远程教育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

全市13个区、县(市)自然条件不同,工作基础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全市各级经济状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现有基础资源可利用的现状等,制定出切合杭州实际的远程教育工作方案。一是摸清底数。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县、乡三级联动,共组织1500余人次,前后3次开展调查摸底,采取逐村走访、实地勘测、汇总核实等形式,发放调查问卷13430份,对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以及现有课件资源情况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摸,对远程教育如何建、有何困难、如何适应基层党员干部需求、如何组织教学管理等问题,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摸底,掌握了丰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制订工作方案提供充分依据。二是制定方案。结合杭州实际和前期调研情况,认真制定《杭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重点环节等。制定《杭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方案》,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浙江大学、省科技厅、省广电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我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系统功能、站点建设、投资预算、设备选型、项目组织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认真的评审。各地各单位根据省市实施意见和技术方案,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确保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统筹规划。在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技术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了“三平台、两中心”,即:市级前端播出平台、数字电视播出平台、辅助教学平台、中心资源库、中心课堂的技术规范,为远程教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积极筹措资金,提供有力保障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课件制作、技术支撑系统的建设、管理与日常维护等,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为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筹措建设资金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市里补一点、县里拨一点、乡镇筹一点、帮扶集团助一点、整合资源省一点,切实解决好建设资金问题。一是迅速安排专项资金。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一启动,市级财政就迅速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市级“三平台、两中心”建设,以及补助欠发达地区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各区、县(市)和乡镇(街道)两级共筹措远程教育专项资金4193万余元,其中,上城区50万元,下城区142万元,拱墅区90万元,江干区116.7万元,西湖区190.6万元,滨江区100万元,萧山区840万元,余杭区760万元,富阳市584.7万元,临安市618万元,建德市236.2万元,淳安县387.6万元,西湖风景名胜区25万元,经济技术开发区39万元,钱江经济开发区13.5万元。二是积极落实帮扶资金。市委专门召开会议,发动全市38个帮扶集团支持欠发达乡镇开展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市级各帮扶集团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把支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帮扶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主动前往结对帮扶乡镇调查研究,注重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帮助解决结对帮扶乡镇远程教育资金问题,共落实远程教育帮扶资金1669.5万元。特别是萧山、余杭、江干等地,在自身远程教育工作任务很重、资金投入很大的情况下,仍为结对的淳安县界首、白马、王阜等乡镇落实帮扶资金139万余元。三是整合资源节约资金。全市各级党组织把远程教育与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相结合,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相结合,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场地、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共建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市远程教育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全市远程教育所需的4426台台式电脑、4004台彩色高清电视机以及419台投影仪等设备进行统一招投标,与市场价相比,节省资金320万元,节约率达到10.15%;在设备的质保期、服务响应时间、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上对经销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节省了大量的设备后期维护资金。通过“五个一点”的办法,全市共筹措远程教育专项资金6747万余元,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勇于自加压力,确保走在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全市各级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和终端接收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网络改造。各区、县(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铺设、改造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宽带网络2638公里。淳安县针对221个边远山村未通有线电视光缆的实际,组织300余人的工程队,日夜奋战,“五一”长假也未休息,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立杆12000余根,架设了总长度791公里的有线电视光缆。建德市为31个未通有线电视光缆的行政村架设了330公里的光缆,对5个确实难以完成线路铺设的偏远山村,通过采用卫星接收的方式实现信号传输。富阳市、临安市、西湖区针对有线电视网络铺设年份较长,部分地区网络信号较弱的问题,及时选调精兵强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5月底前全面完成了网络改造任务。萧山区、余杭区为使远程教育功能更齐、效果更好,由区政府投资建设了从区到乡镇、村(社区)的光纤专网。二是快速推进站点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速度。省里要求杭州市10月份完成,我市自加压力,按照“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要求,力求8月份完成。为指导帮助基层做好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市远程教育办公室制作终端接收站点设备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的教学光盘,下发全市各个基层终端接收站点,切实做好站点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省里DVB卡5月底下发后,全市各级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组织169支共计800余人的施工队伍,抓紧设备安装和调试,确保了我市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比省里要求的时间提前了3个月。同时,在硬件配置上,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有台式电脑CPU为Intel赛扬2.93GHz?512M内存,160G高速硬盘。有关区、县(市)还主动提高标准,如萧山区、余杭区和桐庐县结合远程教育,开通了县-乡-村视频会议系统,滨江(高新)区为所有终端接收站点配备了投影仪,拱墅区为所有站点配备了空调。三是扩大延伸建点范围。远程教育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的覆盖面越广,利用率就越高,效果就越明显。鉴于杭州市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全市农村(社区)站点建设顺利推进的良好势头,综合考虑我市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市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重点抓好农村、社区站点建设的同时,乘势而上,将站点建设扩大延伸至市、区(县、市)两级机关、学校、医院以及县(处)以上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党总支建制以上的非公企业以及本人自愿安装的党员家庭等。全市共扩大延伸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328个,其中255个党总支建制以上的非公企业实现了全覆盖。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高新)区、桐庐县还将建点范围进一步延伸至78个党支部建制的非公企业。市文广集团利用我市数字有线电视广泛覆盖的有利条件,开辟了远程教育互动电视栏目,实现远程教育进入家庭8万余户,这些用户将免费收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加强教学管理,丰富课件资源

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教育课件,是远程教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为了使党员群众愿意看、乐意学,学得会、用得上,我们着重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丰富课件资源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设了一支过得硬的骨干队伍。全市各级信息、广电、电信、农办、党校、科技、团委等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通过层层选拔,严格培训、规范管理,组建了一支9656人的远程教育骨干队伍,乡镇、行政村站点管理普遍实行了AB岗制度,要求每位管理员基本实现“五会”目标,即会基本原理、会基础操作、会利用平台浏览点播、会日常维护、会组织教学。市远程教育办公室会同团市委、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联合开展了“技术服务下乡”活动和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发挥426名志愿者和3684名驻村指导员的作用,为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二是制定了一整套管得住的规章制度。市远程教育办公室对全市终端接收站点实行统一标识,下发了《杭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管理手册》,制定了《远程教育播放点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远程教育节目学习收看制度》等。全市各级党组织针对教学组织、站点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教学效果评估等问题,建立了规范严格的学习制度,使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站点的管理与维护有章可循,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设备、管学习培训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和站点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把党员学习积分制、学习培训考核激励等原来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方法应用到远程教育中来,努力实现“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目标。三是制作了一大批用得上的教学课件。市委组织部、市远程教育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通知》,召开全市课件资源建设协调会,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收集、制作适合党员干部群众收看的教学课件。各区、县(市)和市级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充分挖掘优势资源,组织制作了一定数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全市共收集、制作远程教育教学课件300个小时。市远程教育办公室及时将1000多部电教片进行流媒体格式转换,实现教育平台的实时点播,基本满足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需求。

六、注重发挥作用,努力取得实效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1)

培养自主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目标,素质教育深刻融入高等教育的理念中是大势所趋,我国已加大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途径和对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还相对缺乏。当前,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联络的重要空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校园新媒体也突出重围,在校园传统媒体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引领青年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素养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媒体环境也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新途径。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措施

1.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开展素质教育,既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要根据高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特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专业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2.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措施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首位,树立素质教育全面化的理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向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高质量、多覆盖的素质教育网络;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高等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素质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大舞台的作用;健全制度,形成合理的素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

二、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国内外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现状

国外高校素质教育地位重要、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如美国高校,学分制及选修制十分成熟,一般每个学校每学期要安排1000门左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各类素质教育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已经实行了素质教育学分制。国内高校,目前素质教育工作主要由团委等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负责,武汉科技大学等较多本科院校已经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制,高职院校方面,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实行“社团活动学分制”、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德育学分制”、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大学生文明修身学分制”等,都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某一方面的积极探索。

2.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是共青团的两大战略性课题。团委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多年来,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如何宣传、如何认证等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工作难题和重点。如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主旋律的思想性活动,主动参与的学生寥寥无几,团委也时常为“组织观众”而苦恼。各级团组织也通过贴海报、拉横幅、发传单及QQ群、微信、微博去消息,但是效果一般。

(2)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困难

虽然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学分制也体现出了其实效性,但学生素质学分如何认定,仍是目前各高校工作的一个难点,因为高校类型和办学实际情况不同、学生生源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互相之间很难原原本本复制,教育部门也无法出台统一标准,量化考核更难以实现。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是“自订办法、证书记录”的模式,素质学分认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2012年学院下发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规定了第二课堂学分的考核办法,学生参加活动需携带《素质拓展证书》,参加一次活动盖一个章,但是很快发现,仅仅依靠团委工作人员、基层团组织书记和学生干部来完成数据审核和数据汇总,工作量巨大,及时率和准确率都比较低。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素质学分认证探索

素质教育学分认证的瓶颈,归根到底,是在服务青年学生中没有新载体,素质教育宣传是一套系统,认证是另外一套系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知道第二课堂活动?如何在“新媒体”“大数据”环境下的素质学分量化认证中体现科学性、便捷性?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1.PU平台的开发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载体、智能手机和电脑(PC)为终端的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手机报、人人、QQ群、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交流工具和生活方式。高校共青团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引领青年。2013年9月,江苏团省委依托社会专业力量,启动建设了“PocketUniversity――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U平台”),近三年来,分三批在91所高校进行了试点运行。PU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PC端和智能手机端均可操作,是一个集信息、活动发起、工作展示、沟通交流、考核记录,并最终完成大学生实践学分考评发放的团学工作平台,依托平台的素质教育活动发起、审核、签到、完结、考核评价等功能完备,平台根据每名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自动结算并记录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

2.PU平台的主要特点

PU平台能为广大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个人可打印的素质成绩单。依托PU平台建立的学分认证系统,在“发起活动―活动开展―活动完结―考核评价”素质教育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级团组织或学生组织、社团组织作为活动发起者,都可以实时监督并进行过程管理。每一名学生通过PU平台,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已经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获取奖项情况、获得各类证书情况,并可在学期末、学年末、毕业前打印出自己的素质成绩单。

PU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拥有网络版和手机客户端,集活动参与、校园部落、课件分享、娱乐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时尚性、便捷性、交互性的特点,因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可以极大地提升素质学分认证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覆盖率,搭建学生社团建设风采展示新平台,更能够实现基层团支部、学生组织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3.PU平台的使用现状

目前,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已将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学分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全部通过PU平台进行认证,其中苏州大学要求每位学生完成6个素质拓展学分,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明确了具体时间;南京工业大学专门发文规定本科期间必须修满第二课堂的3个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第二课堂学分认证领导小组,规定了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0个第二课堂活动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第二课堂学分为12分,其中必修6分、选修6分。

4.PU平台的使用实践

PU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平台,其板块、功能、界面等并非一成不变,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拓展定制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等功能,这就为高校根据自身学生生源、培养目标等办学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制提供了可能。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对其功能开发进行了有效探索。

(1)一个建设目标。实现通过PU平成学生素质学分考评体系的建设,是PU建设的最终目标。使用PU平台记录大学生的实践成长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赋予学生以素质学分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难的问题。同时,完善“积分商城”“校内通知”“问卷”“课件”等特色项目,细化成职来职往、失物招领、讲座来啦、安全讲堂等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版块,融学习、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引领学校“朋友圈”。

(2)两项考核评优。修订《二级院系团总支考核细则》和关于推进PU平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补充规定,使PU建设与相关考核评优实现挂钩。团委通过PU平台直接掌握各团总支以及基层团支部的基本建设情况,对各基层团支部发起的活动,经初审和终审及时影响和干预活动的策划和开展,从而提高基层团支部举办活动的水平,同时通过在PU平台上的相关表现情况,作为团学系统评优的重要依据,一项是五四红旗团总支、支部、优秀团员和团干等“五四评优”,一项是星级社团、十佳女大学生、校园之星等各类先进评选。通过这两项考核评优,调动二级院系、社团等学生组织和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种校园部落。即院系学生会、社团、团支部。根据相应学生组织的性质和层次,分别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活动,在PU平台建设上的着重点也略有不同。校级学生组织作为校团委承担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助手,在PU平台上以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为主,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社团作为具备某种共同兴趣的成员聚集体,既有向更广阔范围宣传各社团工作的需要,也有社团成员聚集交流的需要。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最基层的团组织,具备直接组织、引导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重任,对团支部在PU平台上的活动发起、主题选择、活动完结等工作加以规范。三种校园部落的建设,极大地拓展了PU平台在广大学生中的覆盖面。

(4)四级管理层面。学院PU平台采用院团委、二级院系团总支、部落、学生四级管理层面。团委负责全院团学工作的PU平台整体的管理工作,并对团总支、部落和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团总支负责各自院系的相应团学活动以及院系下辖部落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负责指导本院系学生PU平台的使用。各部落则负责自身的管理。学生则根据赋予权限的不同,有参与活动的权限,部分具备发起活动的权限。团委利用PU平台及时了解基层团支部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PU的校内通知功能,及时将校团委的各项工作安排直接点对点地告之每个团支部。通过加强对基层团支部的垂直管理和促进二级院系团总支以及团支部之间横向联合的运作,形成纵向直通流,横向扁平化互动的组织体系,实现把工作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的工作目标。

(5)具体推进措施。一是着眼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就业见习、社团管理等重要品牌与PU平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活动和项目体系。二是突出素质学分认证这一重点,通过召开推进会、培训会、交流会,推动素质学分认证工作,并努力提升学分认证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集成省内大学教育资源,通过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完善PU平台在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功能,科学设计平台栏目和页面,全面服务大学生第二课堂和日常生活,切实增强PU平台的客户黏性。四是依托PU平台的实名制优势和全院学生的实时活动数据,发挥“学生活动数据分析中心”功能,按需形成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分析报告,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分析报告和决策依据。

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是服务和满足大学生群体多样化需求的便捷通道,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素质学分认证体系,作为专门针对高校团学工作开发的信息交互平台,把握了新一代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的新特点,一方面,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信息的平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网络平台、第二成绩单科学化考量的认证平台,能为广大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个人可打印”的素质教育成绩单,丰富和完善了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可以满足团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集合新媒体的各项功能,实现相互绑定和有效集合,最大限度地覆盖全体学生,成为继微博、微信平台之后,学生组织活动新阵地和学校特色服务的新阵地。通过将基层团支部和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建设与平台部落相结合,打造成为交流、展示工作的新阵地,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通过发起的活动,展示其工作内容与思想动态,促进良性竞争,在网络时代逐步构建快速、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的渠道,将日益成为大学生新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