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9 15:55:33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29-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告、动漫、艺术设计等行业对具有扎实美术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美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美术成为高校和社会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美术专业的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化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总体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需要;教学中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三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

2.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高校美术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美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基本建设任务繁重、建设资金紧张,对美术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在教学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培训资金上投入不多,导致学生实践教学分组率不高,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二是美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美术教学改革必须紧跟形势。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法,只是在教学和工作中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甚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目前我国教育考试制度还是“严进宽出”,这就造成了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家长和考生面临高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有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选择美术或者音乐,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美术或音乐这类专业。另外,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对艺术考生放宽上线分数,艺术生相对于普通考生更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种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把美术专业课学好了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美术的内涵和精神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理解,美术的创造力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只有绘画技巧而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不是新形势下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术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训练,但是有些高校缺乏美术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4.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大多数高校把办学效益放在首位,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生源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而且,受到社会功利性和浮夸之风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90后”学生的非主流思想的广泛存在,导致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追求另类和独特,忽略培养扎实的绘画功底,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高校美术教师很多时候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对学生的个人内涵、品德和思想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风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如课堂上使用手机玩游戏、沉迷网络等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共性问题,高校和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在完善人格、提升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一是教学思想的改革。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思想的改革要求师生首先要共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如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学生能熟练搭配色彩后再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高校在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跟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行业、企业的技师和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学生授课或者做学术讲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要想提高美术学生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国内外研修和项目支撑,培养国内知名的美术专业领军人物;二是通过选送美术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轮训、实训和顶岗,提高教师美术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实施校外美术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校内专任美术教师“结对子”,兼职教师全程参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以上三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使美术教师成为具备深厚艺术知识底蕴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传授者,并使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教师可以借助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华。

3.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实际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一是高校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美术专业基本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学校设计的课时量是有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决不能泛泛而讲,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因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4.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专业学生由于从小就侧重艺术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学习,导致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不好。但是,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感受领会高雅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寓意,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因此,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

结束语

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是推动美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美术教学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科学设计、有序推进,需要高校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不断探索实践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艺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生.论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J].山东电大学报,2008,(3).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2)

前 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教育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这一大的教育环境之下,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不得不反思陈旧的教育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美术教学改革将走向哪里,是对现代高校美术教师乃至整个高校教师的考验。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社会和市场对于高素质美工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迎合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很多高校开始扩招,甚至开设了美术系部,在不断摸索中寻求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完美教育方案。这是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同时,我国很多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探索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比如,由于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学分制,很多高校学生为了得学分才选取美术这门课程,这是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的,被动的学习必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大一部分学生本来没有打算报考美术专业,然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专业调剂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才勉强选择了美术专业,导致在日常的美术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

二、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方向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面,具体说来,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教学目标综合化。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也比较纯粹,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专业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目标逐步综合化,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开始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认识美术艺术的现代性,使学生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作品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内容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美术教学课程规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内容必须进一步实用化,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环境,将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市场发展环境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社会和市场紧缺的现代化美工人才,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比如,将家居美工装饰、市容美工装饰、服装美工装饰等细分开来,以满足不同行业及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去,先进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加了美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单调乏味的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教师认识到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课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外课堂的开展不仅包括室外风景写生,还包括外光静物、人像写生和市场实践、课程调查等,这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

三、现代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现代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高校美术教师的角度分析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就认为美术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可有可无,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作为高校美术教师,首先应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同时用自己的观念思想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高校美术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端正教学态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每一节课都认真负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专业素养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积极融入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教学紧跟时代,不给学生产生教师观念落伍的思想,师生之间那种年龄之间的所谓代沟尽量减小或消除,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更多、更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学生就会尊重你、敬仰你、学习你,对你所从事的美术课程自然而然从事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术典故,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有趣的灌输美术史理论知识,把中国历史典故和美术典故加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采用一些幻灯片把生动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边欣赏边讲解美术史论,学生一定会在生动的讲故事当中欣然接受美术史知识的熏陶,从而不自觉的喜欢美术史的学习。同时,应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美术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种有实质教学作用与深远意义的美术学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刻了解到课堂上的实际美术运用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这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客观作用。

(三)改革美术考核制度。如何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是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题。美术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平时的出勤率、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考试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等,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当然,为了更加公平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划分不同的百分比,如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教学改革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现代高校美术发展的必然。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大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才能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大批市场紧缺性高素质美工人才。

【参考文献】

[1]贾霞.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3)

二、美术专业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

在美术专业设置中,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而且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还不够。中国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全新的教育改革制度开始颁布,作为该项制度的有力执行者,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要能够把握机会,充分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制度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建立美术领域发展的新篇章。美术专业的设计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分析美术专业学生的对口专业和不同岗位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就目前来讲,社会整体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但人们同样能够看出,在经济水准日益提升的今天,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有着显著提升。就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改革来讲,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根据教学制度改革的具体规划,不断深入推动美术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高职院校美术人才进行准确定位,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培养优秀的美术专业教师

对于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实践发展来讲,对应专业的教师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不管是教育制度的改革,还是教材的安排,优秀教师都具有独特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师在普通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仍然进行教学理念的不断探索和进步,教师的科学合理性想法,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根据。所以,高职院校在满足美术教育实践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带动美术教育工作团队人员的增加。美术作为一门富有艺术气息的学科,不能够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充分摆脱以往僵化的思维模式,专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以学生为教学主题的发展思想,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魅力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发展中,应该不断发挥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魅力。美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形式教学,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中,要进行美术意识和美术思维的思考,对学生进行美的培养。美术教学同样不能够只以理论教学为主,随着美术教学改革制度的进行,教师应该不断挖掘全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该类专业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同样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认识到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身潜能,通过自身对美术专业的爱好来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促进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加强教学理念的深化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五、注重美术教学技能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活动中,关于学生教育活动的形成,不光是对学生绘画功底的培养,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加富有情感的艺术创造。学生要能够将美学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展现自身特色。所以,美术教学的改革,应该重视美术教学技能的培养,以独特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美术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创新精神,有发散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才能够激发学生独特的个性。而在传统的美学教学中,关于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就略显缺乏。这就导致了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失误。进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课余时间入手,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个性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爱好。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化无疑对学习美术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职业水准的提升。

六、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改革实践当中,其根本目的是给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美术人才。在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动漫、互联网等行业都对高等级的美术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美术专业的发展,要结合时代的特色,进行深化改革,不但创新发展,将更多具有建设性的人才培养出来。而充当着这个任务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在美术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入全新的发展道路。在本文的分析中,对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的改革探索,希望能够给中国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一定帮助,给社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作者:刘大喜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冉冉.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探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66-68.

[2]戈璇.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考高职院校美术课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47.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广告、动漫、艺术设计等以美术为基础的行业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有了飞速发展,这些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社会对应用型和创新型美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美术专业也成为了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虽然美术行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但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后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校的扩招,使得美术专业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绘画技能参差不齐,再加上不少高校的美术教学还沿用以前的模式和方法,导致美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高。因此,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学应当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优秀美术专业人才。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的就业选择也更多样,以往,高校美术教育以培养美术精英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动漫、广告、艺术设计等新兴行业的崛起,社会需要人才已经由精英型转变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因此,深化高校美术教学改革,首先要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确立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首先,高校在制定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前,要展开深入而详细的调查研究,把握好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用人要求,不能闭门造车,应当邀请美术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设计师、工程师等来共同协商和制定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划、教学方案,以及就业指导方案等。同时还应当邀请有深厚文化修养、高超绘画技能、丰富实践经验的美术家、设计师等为学校的客座教授,或者邀请他们来学习开展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增加他们的经验积累。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使得美术创作和艺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因此,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现代性,也就是美术的多元化和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色彩静物写生训练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能、色彩运用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先让学生描摹静物,掌握色彩的搭配,之后在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对静物写生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促进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善课程结构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我们还应当根据美术院校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趋势来确定教学内容,因此,要实现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就要对以往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这样才能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人才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时展的步伐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及时调整美术专业的课程,同时要认识到课程调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教学科目的调整,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调整,但是各项调整都要有一个立足点,即不能忽视和脱离基础课程,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美术教学的原理,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革。其次,当前,现代美术正在朝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美术专业人才。表面上看,分化和综合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事实上,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容的。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就必须做好课程的分化,让学生通过分科学习深入掌握相应的美术基础知识。但是美术知识是相通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把这些分科知识掌握主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不断寻找分化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切合点。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好选修课必修课的结合。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为主要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掌握;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标,同时决不能因为是选修了就降低了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另外,选修课的设置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选修课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在课程设置得到完善之后,教师还要不断做好课堂教学改革,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艺术与文化是相通的,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鉴赏水平,但是受当前教育制度的影响,艺术生在高考中的文化课分数较低,很多艺术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侧重于绘画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到了大学,他们仍然认为把专业课学好了,以后的就业就不成问题。事实上,很多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历史、文化、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要真正理解这些作品所传达的内涵、思想、意境、精神,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更需要创作者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后盾和支撑,这样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如果只是掌握了绘画技巧而缺乏文化底蕴,那只能称得上是“匠人”。因此,实现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学校和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促进他们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在做好美术学生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重点加强学生文化国学等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启迪、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想象力,这是教师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总而言之,如果高校美术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考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那么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将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他们以后的就业将面临很多的困难。因此,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课程结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大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才有可能提升高校美术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羽田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39-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近几年,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每年选报美术类的学生都逐年增加,在这种新形势下,许多综合类的高校也纷纷设立美术学院,各种美术专业也不断涌现出来,其专业规模的层次也在逐渐扩大,比如视觉传媒、动漫、艺术设计等等,这也体现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人们对美术类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在给高校美术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力量的同时,也给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噶培训美术类教育工作者不断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努力探索,为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探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实用性美术人才。

一、要把社会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就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模式来看,大多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出现美术高考热,高校美术生源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毕业生质量却整体呈现下滑,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遭到新的质疑,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任务,只能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何更好的展开高校教育,培养出技能和素质同发展的学生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

因而,在新的时期,各大高校应鼓励教师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去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并分析各个岗位对美术技能要求的各项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课堂的教学规划,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接轨和同步发展。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进行示范、讲解、指导,学生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其基础得到了一定的巩固和提高,这种培养的模式,从当前的美术教育来看,其传统教学手段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成为这些专业课堂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美术教育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室教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信息,为其传授新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便利,而且还为教师教学创造生动、形象、互动、开放的新模式。现代化的教学同时也要求美术教师积极的去学习更多的现代化技能,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达知识。

三、充分利用课外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实践。我国的美术教育从创立开始就非常注重教学以外的实践,从我国传统花走进西方写生课,从美术展览的举办,使得美术教育逐渐的大众化,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却往往被忽视,多媒体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艺术作品赏析,但是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网络科技所无法替代的,新时期课外美术教学资源丰富,其实践方式有很多,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课外资源,这是目前高校美术教育面对的新课题之一,本文认为,在课外实践教育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充分利用展览馆的各种资源,并告知学生从网上看到的和在实际中看到的是不同的,组织同学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让她们和优秀的艺术作品近距离的管控,培养学生的审美基本功,也为以后的实践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所组织的活动进行点播和引导,促使学生成长,具体做法为:首先,教师要做好课题备案,收集课题资料,并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课题任务,让他们形成讨论小组,通过媒体资料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使得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并让学生能形成自我见解;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对同学们存在的疑点和新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分析、点播和讲解,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最大限度的调动美味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索,也将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于实践,并且互动的学习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们的成长。

四、教师要尊重艺术规律,注重个性的培养。新时期的美术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特征、个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每个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自身的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而教师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审美艺术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指出他们因个性差异而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化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及时寻求突破口,注重放飞学生的思想,有效的将艺术审美意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情况,不断的认识自我,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自主实践个性审美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高校美术教育更是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高校专业化程度更高,综合类等院校也尝试设立美术专业。高校的美术专业规模层次扩大,传媒、艺术设计、动漫等各种新的专业也蓬勃发展出现。参与报考美术的大军更是逐年增加,学生的基础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就给当前高校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探索,通过改革课堂逐渐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培养人才的途径。

一、发现问题,深入研究,科学定位

进行高效课堂建设,首先要进行当前课堂教学总结反思,瞄准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努力寻找出科学思路,课堂改革,改什么?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反思课堂现状,发现了多个制约影响质量的课堂问题。当前的教材太单一,教学过程功利化,考什么就叫什么,照搬教材,依葫芦画瓢,机械重复,不太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勿庸质疑,学生思维缺乏真正的投入。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把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的问题,有忽视教育规律的问题,但本质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观念。针对这些问题,就要科学设立课堂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内涵,应体现出关注知识、能力、情感。首先,表现在整体设计上,学生与学习环境要融为一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次,表现在达成的情感目标上,课堂必须极大地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减轻学生学习心理的压力,真正唤起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积极地开拓思维,展开丰富想象,完全投入的艺术享受当中,唤起内心的灵感。再次,课堂必须充满活力,真切自然,必须体现“例子比法则更重要”的思想,课堂轻松愉悦,学生学习是一种享受。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得苦,教师教的累的局面。当前高校的美术教学就应面对现实,根据各个学校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以后发展的方向不同,科学规划设置灵活的培养目标,课程开设要丰富些,多尊重学生的选择,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学生主体,小组互助,有效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坚持“讲台是学生舞台”的理念,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与组织学生,并不时地从思想与方法的等角度进行点拨与提炼。探寻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

(一)收集资料、明确目标:

教师在课前要要求学生针对某个课题进行资料收集,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形成目标。如“建筑艺术欣赏――北京故宫”一课时,教师要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通过媒体资料,课下同学交流,整理关于北京故宫的资料提前打开个人思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展示课下整理的资料。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搜索引擎,通过网站和资源库等途径进行研讨,并发表个人的见解。

(二)情境预设、探寻新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通过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并适时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如介绍盘泥条方法时,让学生自己结合本课知识点动手进行泥土实践制作。自己发现问题,此间尽可能地让其它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陈述,并及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而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新知识得到合理的消化,进一步得到巩固,从而夯实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小组研讨、合作提升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教既有利于引人竞争机制,更有助于合作互助,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对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生活,打下基础。小组的划分要对全班学生按性别、基础、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确保组内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性。一个同学展示自己的思想,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完善、补充。这样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师生的情感和思维通过亲密接触、碰撞,学生实践中进行思考,灵动的课堂自然会大放异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

三、尊重规律、培养个性,完善修养

美术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个性思维模式放在首位,尊重艺术规律,鼓励学生探寻生命中美感,让学生明确审美意识存在个体的差异,唤起他们因个性差异而被忽略一些个性化细节问题。现实生活中千人千思想,个性差异构成了每个鲜活的个体。从艺术规律上看,传统艺术教育是一个由被动地模仿去感悟美感的。如何让艺术教育一开始就显得充实、鲜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应变的因势利导,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因材施教,及时地找准突破口,把丰富而鲜活艺术审美意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汲取,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修正,调整、完善,根据内心需求,让学生以艺术的角度认识自我。这需要在教学中提供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式宽松教学氛围,让放飞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立的审美情趣。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美术学的规律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提示,为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逐渐修正自己原有的片面的一些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修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神奇的殿堂。

总之,教师要不断加大课堂教学研究,革新课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提供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扬起艺术风帆,成为新时期有用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7)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是艺术设计理论、技艺与电脑操作技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势必成为设计教育之举足轻重的专业。高职学院电脑美术设计应根据高职学院的教学要求及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和教学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充实、改革、提高。

1.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的特点,作为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入校学生自身艺术水平良莠不齐,面对一门全新基础设计课程,存在着很大的思维转换适应性,最困难的转换过程,即从一般常人所具有的互相思维转换到设计所需要的抽象思维上,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有的学生能较快领会适应且思路正确,有的则反映相对迟钝,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整个构成课程需要设计平面,色彩,立构三个领域,表面内容庞杂,重复性较小,但实则内部联系紧密,层层相扣,造成有些学生直至课程结束,仍然云里雾里,不太清楚自己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没有起到培养基础设计能力的作用,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补上艺术修养课,提高学生对形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构成作为一种造型概念,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它自产生之日起,就广泛地被用于各类设计学科的基础设计教学中,各类设计可按照本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其引入,作为一门基础设计课程,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构成教学模式,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实践,最终以作业形式表现出来,由教师课程品评。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手工绘制工具的熟练掌握,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由于手工制作的费时性,造成教学时间拖拉 长,一部分学生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作上,忽略了对造型的研究与探讨,是一张作业虽也随谈经历了较长的绘制时间,而结果却不十分理想,一旦完成,改动困难,造成教学上的遗憾。电脑美术辅助构成教学模式与之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节省制作时间,扩大学习范围,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与造型训练上,而这正是构成课程的宗旨所在。

2.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2.1顺应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紧密的专业,以市场为导向,该专业以从事艺术设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各相应行业培养设计师和电脑设计制作人员。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外装饰、广告专业、印刷业及各种商业宣传、社会宣传以及部分互联网与影视行业的专业需要。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①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以适应现代特性,并为将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②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③掌握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能熟练运用电脑进行艺术设计,并达到相关行业中级技工以上的技能要求,同时做到一专多能。④具备较强的转岗适应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或转产对职工的转岗要求。⑤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以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既是“技术”又是“艺术”的特点。⑥掌握相关行业标准,熟悉广告、建筑、装饰等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

2.2改革电脑美术专业教研室的运作模式

结合专业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尝试将电脑美术教研室对内为实训工作室,承担专业课教学实践及培训任务;对外为设计工作室,采用公司运作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并将有关设计与教学紧密结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专业、走向社会的练兵场,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岗位,而且搭建了电脑美术专业教研室对内、对外开展教学研究与技术合作的平台。

2.3电脑美术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

新世纪是一个技术化的时代,谁都不能否认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作为一种高级的设计工具,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缩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更有着创作方式的改变,甚或是创作思想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的是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或者说是设计实现手段的变革。以平面设计为例,可以说一部平面设计史伴随着的是一部印刷史,伴随着的是印刷工艺的发展与变革;从铅版刻印到数码彩印,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几乎已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发挥。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经典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电脑美术是传统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它更有赖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以,电脑美工需要电脑技术与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电脑技术是表现手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得快、精、准、美、特;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的表现设计艺术。电脑美术设计有别于纯艺术,一些效果用电脑技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技法、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4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拓宽学生发散思维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突发其想、出其不意。要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洞察和感染能力,特别是在最富活力和表现欲的青少年时期,抓住眼前的机会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创造性的成长就开始了。人的主体性或说是个形是与生俱来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对人作为创造性个体的肯定与欣赏。在电脑美术教学中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而学生越是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就越能激发起个人的成就感。因此,尊重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艺术创新性思维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电脑美术教学中,本身就是一个以科技为载体的事物,留有很大的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电脑美术实例,会有多种操作方法做出多种视觉效果。鼓励学生这种艺术表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是致胜的法宝,它贯穿于设计艺术的整体脉搏,不论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都一样。

2.5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电脑美术设计是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教师想给学生一瓢水,那么首先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脑美术教师,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走在学生的前面。教师平时要注意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不断地进行充电。在工作之余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从多种渠道收集整理资料,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与美术知识紧密联系。目前,很多的中职学校的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以前都不是美术专业毕业,这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水平,要加强相关的学习,把美术与电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电脑美术设计教学。

3.结语

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面对一种新型的教育途径,迫使教师重新拟定新的教学目标,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主的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超越学术上的技能,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满足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海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1):45-46.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画教育反而日益衰落,其中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生源素质比较低。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艺术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比较低,或者这些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比储备不够,有一些学生之所以上艺术院校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文化课成绩比较落后,不得已才选择学习美术专业,通过短时间内的美术学习和“突击”培训,就能够拿到所谓的合格证书,随着高校门槛的放低,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也逐步放低,加上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就会使得当前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自身的素质出现滑坡的现状。

(二)我国艺术教育基础薄弱。高校美术专业的国画教育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状况的影响,但是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走形式,这些美术课程的开设也只是一些形式或者是摆设,很多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国画。

(三)我国美术高考内容缺少对国画教育的考察。在我国的高考内容中,尤其是美术专业考试中,往往没有对国画教育的考察,只是对西洋画有相关的考察内容,这样就不知不觉慢慢走向了西洋画教学的途径上,但是对我国的国画教育却缺少足够的重视,从我国最近几年的美术考试内容上来看,很多都是水粉、水彩、速写以及素描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西方绘画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我国的美术教育逐步引向了西洋画的教育轨道上了,继而无疑会对我国的国画教育带来极大的阻碍。

(四)高校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合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对艺术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完善和合理,很多课程在设置上比较落后以及陈旧,教师在国画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也比较老化,有些教师甚至是习惯于采用西洋画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国画教学,没有国画基础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意识严重脱离实际的,会使得很多学生最终对国画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很少有学生会选择国画进行学习。

二、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国画教育改革的措施

从上述对我国国画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国画教育进行改革,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一)我国的国画教育要注重基础性教学。对于我国的国画教育来说应当从基础来抓,要从最为基础以及最为底层的教学抓起,国画是我国民族的灵魂之一,学生对文化精髓的热爱应当是从小就应当进行培养,对于那些已经有一些艺术兴趣的小学生,教师应当对其进行集中培养,建立一些兴趣班等,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就应当对这样的人才进行挖掘,从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挖掘我国中小学生自身的兴趣以及特长,同时也能够为我国高校国画教学打好基础。

(二)对我国现有的美术高考进行完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喊了许多年,也下了很大决心,但任重而道远,在美术高考的过程中加入我国国画的创作或者是临摹,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国画的重视以及学习,因此要呼吁在未来的美术高考内容中,应当将书法或者是国画当成是我国美术高考以及高考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多有关国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线描的创作或者是临摹,逐步将水粉画以及水彩画弱化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提升社会以及学生对国画的重视程度,这样无疑有利于我国国画的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三)加强对高校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国很多高校的美术专业在大一以及大二专业课程设置上完全是水粉、水彩等西洋画的教学,只有到了大二下学期或者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就专业进行细分,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到毕业的时候所掌握的真正的专业知识也只有一两年的储备量。学到最后学生甚至觉得自己学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已。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7-02

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研究“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包括美术史在内的美术理论课程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一是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且与实践脱节而显得枯燥乏味;二是美术理论课程特有的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却没有多少实用性。因此高校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太理想。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文修养的美术专业人才,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习惯,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艺术历史观和文化观。

一、开放的解读:将美术史研究纳入教学框架,引入争议与质疑

传统的美术史论课程往往遵循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讲述着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美术史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一般来说涉及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庞杂,且无论是在编排内容上还是对具体作品的阐述上基本都大同小异,教师则以传道授业的方式传播着这些预设的、似乎已成定论的阐释。这种预先给定的解释制约了学生对图像及作品本身的视觉理解与理性思考,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的,“无论何时,只要某事物被解释为某事物,解释就将本质地建立在解释者的前有、前见与前设所构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1]而长此以往,学生也将习惯于这种坐等正确答案的教学方式,从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不仅有悖于美术教学的初衷,也无益于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深化和美术史学科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既给美术史课程教学一个开放的环境,也赋予美术史教学内容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解读方式。近年来,随着美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一些已盖棺定论的作品也逐渐被一些学者重新审视、质疑与思考,如霍去病墓,中国美术史教材的传统解析是霍去病墓及墓前石雕象征祁连山的环境,而最著名的马踏匈奴则代表霍去病的显赫战功。贺西林先生却对这种固有的解释提出了疑问并结合汉代神仙思想、图像学考证,“认为‘祁连山’上散置的动物石刻如马、虎、牛、象、鱼、蟾蜍等动物及力士抱熊都是汉代神仙世界中常见之母题。它们在‘祁连山’上与竖石错落散置,景象酷似汉代的博山炉或其他博山形器。由此,与其说这座土丘是‘祁连山’,不如说它是一座墓葬,抑或就是霍去病墓。那么,其功能和思想性的主旨亦肯定不在纪功,而在于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神仙世界,以此来表达不死和永生的观念。”[2]将新鲜的美术史研究成果纳入到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中,用不同学者的不同声音打破传统美术史教材的单一结论,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程度。

二、将理论诉诸实践,把课堂交给学生

传统的美术史课程教学一般以教师讲述为主,虽也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但这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作品介绍、艺术特征等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好的提问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观点进行反思,进而逐步训练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虎食人卣为例,虎食人卣不论在工艺技术、制作水平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堪称殷商青铜器的典范,而对其造型意义的解释在史学界却众说纷纭。如统治阶级象征说(虎象征奴隶主统治阶级,人则代表奴隶)、人神合一说、人虎交欢说、上帝与祖灵升天说等等,每一种阐述都有各自的论述逻辑和论证史料,当然也有可以质疑和再推敲的地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虎食人卣的造型有什么含义)作为一个课余作业,让学生先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各种途径了解这件作品,并形成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以及具体依据。不同观点在理论依据上有针锋相对之处,教师可以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自由辩论,并在辩论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将作品的时代、宗教、环境等因素适时加入辩论过程中,还原已经逝去的历史语境,并指导学生撰写相关学术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作品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重新考量。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3-01

一、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术教学的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将模型画到逼真的程度。这样的反复临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学生变得不感兴趣。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很多学校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反复示范,枯燥地讲解,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也只能被动地跟着模仿。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国很多美术专业在招收学生时要求不高。有部分美术专业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才来就读,而是因为自己文化课基础薄弱,于是在高中时期匆匆找一个培训班,学一点美术基础知识,然后报考美术专业。这样的学生内心不喜欢美术,因此在学习中积极性难于提高。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国素质教育没有从小学抓起。目前我国很多小学中都没有认真开设美术课,有的开设了,也没有认真教学生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一些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是在校外培训班学来的,而美术培训班大多不是正规教学。

二、多媒体对高校美术教学的影响

而电脑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教学的手绘方式带来了冲击。而多媒体对于高校美术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改善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声音、图像等多重感官刺激,能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知识和一些美术大家的作品,拓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美术教学涉及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些立体图形因传统的方式很难表现出来,也难于用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点、形、色、线上给人生动的视觉感,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艺术氛围,体现美术作品要表达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师讲解需要费很大时间去演示,在多媒体上,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要掌握的步骤表现出来,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尤其是工艺制作,这是美术专业必须要掌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能详细而又多方位地进行演示,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就能掌握。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还在于对软件的运用,可以大大减少手工绘制的时间。

三、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学生、教师、学校和教学方式。

学生方面要提高入学门槛,不能为了招到生源而降低学生素质要求。美术是一种艺术,要具备一定的天赋,更要有一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品德。那些为了逃避文化课要求而仓促补习的学生由于缺少学习动力,是无法学好美术这门艺术性强的课程的。因此在招受学生时,要将兴趣放在第一位。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美术人才。

教师方面,除了要加强个人修养之外,还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同时,在教学观念上也要改变,要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才是学习美术的最终目标。纵观世界,无论是成功的画家,还是各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工作者,他们成功的前提就是想象力丰富,因而才有所创新。

学校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教学设备上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加强投入。在教学方式方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让学生通过画面来学习国内外大家的优秀作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教育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和社会脱节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更要走进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美。因此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外出写生关键是要让学生能真正了解生活,不能流于形式,让外出写生成为变相旅游,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进度,也浪费时间和金钱。

美术教育也不能光顾着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反而忽视了民族文化,我国的美术种类繁多,民间工艺丰富,应当在教学中多学习民族文化,这样在创新中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对于美术教学尤为重要。

四、结语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要建立在创新和保持民族特色这个基础上,结合世界的先进教学理念,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需要高校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佳卿,兰娟.高职美术课程教学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浅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

[2]吴莉杰.谈美术课程的改革[J].才智,2008(16).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篇(11)

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这就要求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应该把现代文化、艺术、社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融合为一体。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实用性和应用型上,与时俱进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这对建设工艺美术专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其职业教学特色,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对高职工艺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的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在很多地方不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如下:

一 课程结构不合理

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性不好,所设置的专业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接不上轨;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是从绘画专业分离出来的,其很多观念、训练方法大多是延续了绘画专业体系的教学模式,缺少特有的教学理念、方法。

二 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滞后

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领域,例如: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随之,工艺美术设计的观念、方法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当前的教学对类似这样的新兴的专业内容涉及很少。

三 教学设施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虽然开设电脑美术课,但由于受到教学设施、教学课时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与时代需要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四 做不到因材施教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我们的工艺美术专业基本上都是以同一个标准来教全体学生,这种方式不符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这种现状必须要进行改革。

五 产教没能进行有效结合

教育部原张天保副部长指出:“产教结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产业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产业办不好,学生实习受到制约,我们必须拓展产教结合的路子。”而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对与工艺美术人才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岗位对工美人才的业务素质需求情况调查、研究深度不够,导致教学缺少与实际产业关联的模块,产教还未有效结合。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想要办好工艺美术专业必须得通过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计划强化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工艺美术领域某项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口专业就业率,为学生打开就业、创业的大门。通过改革求得发展,通过改革创造品牌,是建设好工艺美术专业的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

(1)调整课程结构

传统的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课(造型基础课和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课、专业设计课三部分,我们要根据传统课程结构和社会需要,应当对传统课程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三者之间的课程结构相互转换功能。要以实用、应用为原则,可以设置以电脑美术课作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作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设计中,要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社会适应性以及突出的专业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对部分专业课进行改革,例如对于工艺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课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力、概括力、表现力和艺术处理能力。但这种训练缺乏必要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意能力,因此,可把速写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写实的、意象的、想象的手法均可采用。除此以外,图案课、色彩课等也有必要结合各自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等对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的相应改革。

(3)完善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高职工艺美术专业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应当根据各种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现代教学方式可创造出生动灵活的教学互动性氛围,例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其与传统的手工艺教学模式(例如:实验教室、专业教学工作室等模式)相融合的基础上, 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4)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校、企结合的合作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实习场地、创造了实习条件,充实了教学内容, 从而使得教学课程在内容、结构、作业的程序及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均强调了社会任务的可行性,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技能、社交能力以及展现自己的能力,促使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一个专业学科的发展,都要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而对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的教师来说更是势在必行的。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再教育,从而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师资的培养可以采取教育培训、到企业参观实践以及团体的调研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在教与学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整合教学理论与课题实践的系统性。

总之,工艺美术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备高文化素质综合性的设计人才。只有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无论从教学的结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要遵循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职业和专业特点,要以二十一世纪工艺美术行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为出发点,既要考虑服务于社会大众化需求的职业的社会属性;又要拓展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独特的融合创造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性质。改变过去以培养既定岗位的专业技艺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设计能力为主体的综合能力教育,以适应广泛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各种专业岗位,将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领域里富有就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走向社会的求职就业中可以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