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与教育

时间:2022-10-17 03:28:36

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与教育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对就业的影响

(一)经济新常态概述

在刚提出的报告中,我们国家的经济正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转化成为“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正处于换挡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处于阵痛期,前期刺激形成的现有成果处在政策消化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正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由中低水平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水平,资源配置的转变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上升成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的大学生了解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之下经济发展的方向,并结合此背景开展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

(二)经济新常态对就业环境的影响

1.新增就业岗位减少。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从以前的一路狂飙变为了缓步增长阶段,进入经济增速的换挡期。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大量供给是以往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只要我们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可以迅速的投入生产,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目前,经济增长状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中逐渐趋于平稳,与此同时,从规模速度型粗放的增长状态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状态。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和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要在下降,同时我国的人口控制和资源管配让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加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经济增速的换挡和外需输出的减少,使得我国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新增的就业岗位少而原有的岗位人员更迭频繁。

2.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暴风疾雨式的高劳动参与率和收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已经渐渐走向过去时,当前的经济发展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转向生产要素以外的新驱动力———创新驱动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促使现在劳动力市场渴求高素质人才的程度不断增加。然而,受教育程度偏低和专业素质能力不强仍旧是我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呈现的现状,大部分缺少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被淘汰,使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方面的竞争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生同样缺乏专业技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并没有体现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自20世纪末期起,我国高校经历了多次大规划的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的数目在逐年增加。同时,伴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的增速趋于平稳,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在也从以前的“量大从优”变为“宁缺毋滥”。目前社会新增的就业岗位并未大量减少,只是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在提高,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并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现今劳动力市场紧缺高素质人才、技术专才、创新型人才等,因此我国就业环境呈现出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特点,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一)“我高兴”的理想化择业取向

“90后”大学毕业生中的较早一批于2012届迈出校门,走入社会的这几年,他们直接反馈出这一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改变。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择业的标准有着“我高兴”的理念,对于就业单位更多关注于岗位带来的福利而非上升价值。根据广州日报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关注点方面数据统计,公司是否有充足的年假、工作制度是否弹性、单位所在区域交通是否便利是现在大学生面对就业最在意的因素;与学生的聊天中也能够发现,工作中能否获取发言权、老板的包容度也是他们判断一份工作好坏的直观条件。

(二)“间隔年”代表的慢就业方式

现在的大学生出生在祖国正发展的时代,大多是“2+1”家庭模式的独生子女出身,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切顺理成章,父母提供所有物质支持凡事依赖心理较重,很难认识到自身奋斗的价值,独立自理的能力普遍偏低,不能很快适应独立的工作环境。中国青年网的调查数据显示,现在48%的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年选择不就业,并在“间隔年”的处理中里有76%的学生选择做教育义工或学习深造的备考;14%的学生选择先考取特岗、大学生村官等可二次就业的岗位;7%的学生选择创业或等待就业机会。

(三)“高期望”带来的矛盾就业心理

尽管现在的学生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时候较多表现出对于“铁饭碗”的不认可,但是在实际就业选择中可以发现稳定的工作如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选择仍是占据近60%的大比例,明确表达要选择私企或民营企业的同学较少,可以看出以稳为主的思想仍在心理,毕竟现实而言国企、公务员这类工作还是有很大的稳定性,工作后的心理压力较小。但同时内心又不安于现状,希望通过自身拼搏取得不断提升的经济价值,实际却害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难以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就业现实的角度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给自身造成较大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不成熟的个人心理建设

90后大学生本身处于心理较不成熟的年级,对于事物的认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心理建设不完善。对未来的憧憬是美好的,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不健全。在进入大学后,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大学中学习到一些社会经验,加之“打工”经历使得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会人”。家境较为殷实的同学在择业时会觉得自己目前没有必要着急去工作,还可以再继续玩两年,甚至有人会有觉得一旦工作就没有空去玩了,所以要把握机会再“浪”一段时间。这一系列的情况使得他们在面对就业的时候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的选择标准,“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已经较为普遍的存在于毕业生中,而择业的标准也悄然向“我高兴”的畸形择业标准转变。

(二)家庭传递的就业观念

“望子成龙”的就业期望是绝大多数家长的终极愿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读完大学后便能够出人头地。偏向把更多的社会期望寄托于自己的子女身上。甚至把子女的教育付出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投资的成本,更有甚者将其比喻为“无形资产”。目前我国的年龄结构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从小“掌上明珠”般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吃苦耐劳的经历较为欠缺。一些毕业生因为受不了实习期或试用期的苦头以致半途而废,一系列情况导致家长对子女的社会期许值、就业期望值过高。家庭传递的就业理念影响着大学生的选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择业选择时更热衷于国企、事业单位等岗位,创新观念缺乏。

(三)传统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多少代的读书人深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每一年的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们在择业时习惯把工作分为等级评判,例如:坐办公室的是白领,从事技术工作的是蓝领等。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大学生认为工作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保洁人员的和办公人员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宁愿在竞争力大且工作压力大的外企、国企中做一名普通的职员,也不去需要人才的西部发挥自己的才干。

四、就业观的教育

(一)重视艰苦奋斗的心理建设,开展职场模拟

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不成熟原因来源于方方面面,首先要做到的是要自强自力,不要认为大学生金贵受不得苦,更不要因为从未受过磨炼就逃避艰苦。在就业观教育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无论多么优秀的人都会是经历一些难事才能真正成熟,毕竟,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在大学管理期间,严格考勤,树立学生责任意识,面对学生出现的不正常择业观时学校要及时干预,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一部分同学端正就业观。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运用,通过模拟职场或实训教学的建设,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环境,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加强技能水平和职场心理建设。

(二)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在择业方面,引导学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先应该提升自己,让自己有配得上这份工作的能力和条件,不要一开始将自己的定位过高。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加一些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学生会、社团等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参加一些礼仪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提升自己。就业本身不只是理想的开端更是自身独立、供养自己和长辈们的必要条件,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端正心态接受每一份工作。

(三)强化家庭教育,培养终生发展观念

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正确而及时的家庭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的关键因素。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家庭选择的重要性尤为的凸显,该选择怎么样的工作,在面对一份不顺心的工作时是否放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完成的。让学生明确可以承担个人未来的只有自己,鼓励学生在找工作时更多听取自己的想法,结合自身优势,不要依赖于家庭的力量,在就业中放低期待值,更多关注于工作可提供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可能,树立终生发展观念。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等程度上影响着当前的年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造成了深远影响。目前纠正“90后”大学生的错误的就业观念成了促进其就业率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念使其将自身所学投入社会实践,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