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3 23:20:21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1)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仅中心财政拨出专款大力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笔者认为,单纯发展以九年义务教育后为指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当前,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探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摘要: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摘要: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和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喜好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希奇的现象摘要: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摘要: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和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目前状况,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新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练习。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熟悉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重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新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和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摘要: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把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新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摘要:

[1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2008-1-4.

[4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新问题和发展策略[J].教育和职业,2004,(21).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2)

    一、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

    农村职业教育依存的是乡村文化根基,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来丰富传统乡村文化。我们认为,农村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特征受到自身“量变”因素的变革与外界传播的影响。教育是农村文化接受外界“嫡”的主要源泉,也是变革与校正农村不良文化的关键方法,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首先应明确农村文化的缺失问题。

    1.农村文化的缺失。当前,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正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为主要理念的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正面临被“边缘化,荒漠化”的危机。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扭曲;精神理念的沦陷及科技知识的落后。

    2.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与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同关系。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定义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娱乐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观念传授给农民,并使农民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实践技能,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能够通过不断满足农村新发展、农民新需要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这种最合适农民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是一种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与方式。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文化;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价值文化及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美德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1.传播知识信息,崇尚科学精神。教育首先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农村的关键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式,使农民养成爱科学、用技术、讲文化的习惯。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生存的本领,获取发展的源泉,并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2.传播法律法规,提倡遵纪守法。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现代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公民。现代文明是构筑在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市场化交易的背景下,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维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保持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之外,也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吸取现代法制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法制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层次。

    3.传播工业文明,鼓励科技致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推广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地融入工业文明的进步中来,但同时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以保持农业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文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农民创新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及生产要求,创造适合农村农业生产与生活,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4.传播文化理念,扎根农村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奉献农村、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给农民传输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使农民认同农村文化,扎根农村。文化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实在在整体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给农民带来实用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强化农民扎根故土、发展家乡、创业致富的情感理念。

   三、如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在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形成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1.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完善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容。农村文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践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现代乡村文化的根本内涵,弄清楚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变化的动因,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脉搏,深化农村教育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技能,会生产、甚至能自主创业的新农民,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建设者新的素质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同样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这块土地的文化活力,使得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对象的农民在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感受到现代文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新农民的要求是掌握新知识、具有新观念、倡导新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文化传播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功能,具备这种教育理念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农民文化根源的培育。

    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创新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使得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代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树立和明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终身化、素质化、持续化、信息化和公平化为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农民传授一些生产技能和知识而已,而是应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增强他们适应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能力。文化传播的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农村信息获取、知识传授和文化沉淀等等。在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可以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也会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会有相应的调整,文化传播功能更加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多种教学手段、传播工具运用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功能的创新就有了实践基础和支持系统,传播的有效性、长期性将可以得到长期的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3)

一、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

农村职业教育依存的是乡村文化根基,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来丰富传统乡村文化。我们认为,农村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特征受到自身“量变”因素的变革与外界传播的影响。教育是农村文化接受外界“嫡”的主要源泉,也是变革与校正农村不良文化的关键方法,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首先应明确农村文化的缺失问题。

1.农村文化的缺失。当前,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正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为主要理念的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正面临被“边缘化,荒漠化”的危机。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扭曲;精神理念的沦陷及科技知识的落后。

2.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与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同关系。wWW.133229.CoM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定义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娱乐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观念传授给农民,并使农民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实践技能,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能够通过不断满足农村新发展、农民新需要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这种最合适农民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是一种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与方式。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文化;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价值文化及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美德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1.传播知识信息,崇尚科学精神。教育首先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农村的关键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式,使农民养成爱科学、用技术、讲文化的习惯。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生存的本领,获取发展的源泉,并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2.传播法律法规,提倡遵纪守法。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现代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公民。现代文明是构筑在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市场化交易的背景下,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维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保持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之外,也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吸取现代法制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法制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层次。

3.传播工业文明,鼓励科技致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推广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地融入工业文明的进步中来,但同时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以保持农业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文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农民创新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及生产要求,创造适合农村农业生产与生活,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4.传播文化理念,扎根农村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奉献农村、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给农民传输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使农民认同农村文化,扎根农村。文化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实在在整体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给农民带来实用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强化农民扎根故土、发展家乡、创业致富的情感理念。

三、如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在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形成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1.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完善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容。农村文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践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现代乡村文化的根本内涵,弄清楚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变化的动因,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脉搏,深化农村教育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技能,会生产、甚至能自主创业的新农民,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建设者新的素质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同样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这块土地的文化活力,使得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对象的农民在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感受到现代文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新农民的要求是掌握新知识、具有新观念、倡导新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文化传播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功能,具备这种教育理念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农民文化根源的培育。

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创新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使得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代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树立和明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终身化、素质化、持续化、信息化和公平化为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农民传授一些生产技能和知识而已,而是应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增强他们适应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能力。文化传播的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农村信息获取、知识传授和文化沉淀等等。在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可以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也会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会有相应的调整,文化传播功能更加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多种教学手段、传播工具运用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功能的创新就有了实践基础和支持系统,传播的有效性、长期性将可以得到长期的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4)

政策就其本意来说是一种行动指南或准则,它是政府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府选择一定的社会政策,分别作用于不同的社会层面,用以规范引导各有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使复杂多变、相互冲突甚至漫无目的的社会生活纳入到一个明确、统一的目标来,从而保持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并由此推动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效益的持久增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济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达经济阶段。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段。将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农村职业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对于研究21世纪初我国农村职业育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保障

(一)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与财政保障

1.国家政策支持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第一个职业教育法。从1917年<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开始,到(2o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一工作多途径法案》,几十年政府颁布的数十部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影响下,沿着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的每一项法案都有经费支持,多年来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通过<人力发展与训练法》和<就业机会法>的实施,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准备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后来的长期努力,不断满足该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基本上走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边产生、边转移,工业化、城市化趋于同步的发展道路。

2.财政支持

美国的财政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预算制度,并依据政府间事权的划分确定三级财政支出范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分为三种:专项补助、收入分享和总额拨款。专项补助又称项目拨款,一般集中用于教育、卫生、环保、交通等公共服务。收入分享又称一般性补助,即联邦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联邦收入,并按照一定的公式对各州进行分配。公式考虑的要素包括州的人口、人均收入、税收课征率、城市人口、州所得税收入等。在各州分享到的资金中,约1/3留州政府使用,其余2/3根据一定公式分配给地方政府。这种补助有利于各州间财政的横向平衡,有利于加强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此外还有总额拨款,又称一次性拨款,主要用于重点工程建设。表l按年代表示出美国公立学校财政来源构成。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也是由联邦、州和学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的,而且州政府逐渐成为第一投资主体。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简单地说,美国对公立义务教育不分城市和农村实行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就农村义务教育而言,虽然是由学区负责管理,但其财政体制由三级构成,其中州和学区是主要提供者。联邦和州政府通过拨款补助即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对学区义务教育的经费支持。财政转移支付是一种规范的财政支出,而非一次性支出或某个时间段的支出。近年来已经超过学区通过征收财产税自筹的资金,州政府已经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第一投资主体。学区是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后支出者,有权根据本学区情况对获得的资金和学区自筹资金作统一分配和使用,包括对教师工资的确定和发放。

(二)英国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英国虽然没有单独的职业教育法,但有关的教育法中对其有明确的规定。《1918年教育法》第一次提出设立现代中.学,开设商科和工科等职业课程;开办初级技术学校或商业学校,入学年龄为13岁,并且在l2岁或13岁时可在现代中学、文法中学、初级技术学校间相互转学。《1944年教育法》提出建立继续教育系统。《1973就业和培训法》强调培训的作用。《1976年教育法》要求地方教育当局按综合中学的结构改组中等学校。《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规定了继续教育学院从地方教育当局独立出来,经费由中央政府提供。

2.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英国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简称NVQ)是指英国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英国,5至15岁的青少年,在结束11年义务教育后,约一半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预科和ALevel学习,然后进入大学学习,另一半学生则通过由继续教育学院、各种培训机构、企业进行各种技术学习培训,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就业。英国大多数行业(约占全国工作岗位的90%)包括贸易、服务、工程、建筑、制造业等11种大的行业,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英国政府1991年发表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与培训》中提出设立的,旨在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及高级水平证书相等价。1992年9月,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开始在工艺设计、商务、卫生保健、休闲旅游和制造等5个领域试点,1995—1996年又扩大到9个领域。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三个等级,即:初级、中级和高级。农业高度现代化的英国,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16个地区培训中心,目前每年约有30万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为了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还专门设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职业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机构。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政策保障

1.职业义务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促进

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1869年颁布的北德意志联邦工商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伙计、帮工和学徒,有进入补习学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的义务。1900年以前,普鲁士多数大城市实行职业义务教育。由于义务教育的推行,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基本法》确立各州拥有对学制和义务教育的立法权。因此,联邦各州的学校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年限,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原则上都得接受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限于国家办的学校或得到国家承认的私立学校。由于德国长期推行职业义务教育,使德国社会形成了一种重视职业教育和适龄青年自觉接受职业教育的习俗。因为上述原因,战后德国在普及职业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62年德国未接受职教者占职业义务教育年龄组人口总数的15.3%,1965年为13.9%,1970年为9.8%,1975年为8.5%,1978年降为6.2%。

2.职业培训促进政策对职业教育的促进

职业培训促进政策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直接为职业教育和社会就业服务的一项政策。以前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强调雇员失业前后的生活保障,而对职业培训及保留工作岗位的促进构成了目前德国国家调控政策的首要措施。在这个转变的背后显示了一种新的社会保障意识和新的社会目标。<联邦劳动促进法》是德国劳动部门实施职业培训促进的法律依据。

3.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对职业教育的促进

德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开始建设,并在短时间内重新跻身于工业强国之列,这与其注重兴办中小企业,推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这一扶持政策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地促进作用。第一,中小企业成为德国受职教者、尤其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接受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第二,中小企业缓解了失业的压力,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尤其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场所。中小企业为缓解失业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国为了有效管理和指导农村职业教育,在百余个城乡劳动局下设置了600多个村镇劳动分局,广泛开展与职业发展和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该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培训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并为现代农业提供后备力量;二是推广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教育内容切合该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有农业新技术推广、品种改良、葡萄种植与酿酒、农村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农产品经营等。

二、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保障的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这是我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新的政策和动力。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而关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讨论和实行职业义务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保障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如下几方面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一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O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二)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我国要依法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实行人头经费为事业经费全额拨款,建立职业教育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资金。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地方财政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按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特色。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5)

传统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日趋减少的农业劳动力对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培育为其创造了促进条件。截至2011年,我国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53.5%①。显然,农业科技进步和贡献率的提高,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和合理配置,对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构造务实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和农业金融服务,在新技术、新产品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基础上推动农业的高效生产,降低单位面积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与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带来大量的新型农业机械化工具、新技术的耕种方法及新培育的作物品种,而如何使用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何使用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如何对新培育的作物品种进行有效的种植是新型农民面临的技术性问题。因此,对新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机械、新技术、新品种的专业化培训势在必行,农业职业教育必不可少。

(二)农业经营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与职业教育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不再仅仅是余粮买卖以获得经济收入。我国对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基本共识是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用“农业企业化”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部分学者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上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模式,比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大户+农户”、“供销商+农户”等多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包含农业的生产、储存、加工、运输、分配、消费等纵向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食品加工、市场营销、信息分析、消费指导等专业人才加入基础工作和管理岗位,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力量来完成基层农民的职业角色转换以及人才的培养。

(三)城乡工业生产专业化、技能化与职业教育

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工业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伴随城镇周边的工业园区是城镇快速发展的助推力,是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主要功能区。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能较好形成产业的聚集,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资源共享,减少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城镇空间形态,使城市各功能布局各得其所,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工业园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两化”互动发展。所以,融合工业园区与城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在互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增加群众收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譬如城镇商贸、金融、物流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快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工业园区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心平台,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为城镇新增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增加第三方服务业从业人口的需求。工业园区的企业用工数量大,需要就地取材,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无法胜任专业化、技能化的工种,需要职业教育来帮助“脱地”农民完成从农民到技术工人的转化。

(四)新型城镇第三产业服务与职业教育

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每年意味着农村要向城镇转移约1500万的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进入当地招商引资的工厂做工,另一部分需要慢慢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型。对于脱离土地的农民来说,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导致他们在谋求新职业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即便是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业也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无疑是最佳途径。2010年至2012年,职业院校为第三产业输送了1640多万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期增长5.8万亿元。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有力地支撑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五)转移农民市民化、文明化、生活优质化与职业教育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城市化),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市民化)。提高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教育机构对农民进行辐射和影响,而贯穿整个城镇化过程的职业教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职业教育不但能够授予农民的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在授业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适应城镇新市民的要求。

二、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型构建

(一)农业生产技能的职业教育

农业生产由劳动力密集型向劳动力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目标及内容加以明确。首先,帮助农民了解农业以及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其次,重视培训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是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涉及农业的使用技术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培训,如新型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高效使用、作物新品种的种植与培育、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等等,使农民能够通过应用农业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实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意义。最后,展开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包括对农业法律的普及,对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宣传等方面,使得农业生产主体不仅能够依法保障切身权益,还能够认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主体推动作用。对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一是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的合作开展。如开设农业学历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知识培训课程、高校农作物种植课程、先进农业生产机械使用课程、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建构课程等等农业知识课程,包含短期培训课程、学历学分课程、农业进修课程。二是通过地区农业推广机构进行实地指导,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三是建立职业院校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基地,采用“校农”合作模式将职业院校学员安排到农地参加实际生产的联合培养等。

(二)农业经营体系的职业教育

现代农业对经营体系要求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与社会化,其在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供需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统”和“分”两个层次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以丰富和发展。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朝着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朝着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总结对比国外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有两种模式:其一,以良种、化肥、种植、收割、销售为主轴自始至终的纵向产业链式经营体系;其二,以农业为中心的各项农副业、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为经营体系的横向农业产业链模式。职业院校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对农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合作化组织管理、农业市场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知识进行培训,职业教育通过开设农产品生产、储存、流通、分配、销售等课程来培养众多环节的适应性人才。另外,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需要正规的金融及审计机构等对农业经济及周边产业良性发展进行规范,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和组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组织。由此,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类职业教育转化为合格的农村生产者、经营者,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人员、销售人员,维护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审计人员、评估人员等。

(三)工业生产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及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路子是必经之路,即把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村中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去。工业园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使得人口相对集中,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且工业园区继续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职业教育采用“工厂+院校”的方式进行技能工人培养,实行“厂校”合作培养各种工种,强化就业人员技能培训,为工厂初级工人培训及技能继续教育服务。“厂校”合作培养按照一对一的供需培养的要求,探索“订单培训,菜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培训”等方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城镇化过程中新建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尤其是对钳工、焊工、车床工等各类技工存在很大的需求,为农民工开展技工培训,有利于定向培训和定向输送。

(四)第三产业服务产业服务技能的职业教育

第三产业是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物流业,信息化服务及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及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及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简单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城镇化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带来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聚集,城镇人口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带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必然带来消费量的增强,第三产业服务部门需求相应提高,必然要求农村转向城镇的剩余劳动力补充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去,而从事服务产业,而餐饮、文化、金融、信息化等服务部门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自身的从业技能无疑是剩余劳动力的迫切需求。由此,职业教育通过对服务产业潜在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开展短期的技能培训、从业资格培训、服务产业章程培训等课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开进入服务业的大门。同时,工业及农业快速发展带动物流企业的兴起,而物流企业用工的专业技能极其匮乏,可以主动对接相关院校,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进行物流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为物流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人的城镇化

文化建设是党的十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缺少文化的城镇化,是失衡的、不完整的,无法实现市民化的城镇化,只是建筑物的堆积。必将影响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许多危及社会安定和谐的事端也易由此而突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传授农村剩余劳动力生存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农民”市民人文意识培养的责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精心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居民掌握生产技能的同时提升科学人文素质,为实现从农民到职业人群的转变奠定基础。譬如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中讲解相关行业的国家政策法规。二是“学校”与“农村社区”结合,开展“校社”人文素质教育、道德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坚持“校区”合作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倡导孝亲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等教育活动,形成了城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体系化的职业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职业教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在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工人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新时代要求的“四有”公民。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6)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5-0060-0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如:198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等。在“四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不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国家政策已经给予了明确、清晰、肯定的回答,学界也普遍认同。不过,也有少数研究者发出了不同声音。其中,宋飞琼教授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

《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0期发表了宋飞琼教授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三个假设》(以下简称“宋文”)一文。宋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解读和部分论者言论的分析,归纳出了被其视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三个假设:农村需要大量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把农村青年留在土地上。然后,再以其课题组对中部某省五县(市)的调研为支撑,对这三个假设予以全盘否定,最后做出论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了伪命题”。

本文认为,宋文的分析与论断,存在逻辑漏洞和理据不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是伪命题而是真命题,并就此与宋教授商榷。

一、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质疑

宋出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了伪命题”的论断,是基于对其设定的作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三个假设”的否定。从逻辑上看,如果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真是这“三个假设”,且又被否定,自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了伪命题。但问题是这“三个假设”真的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前提吗?

首先,让我们看看宋文对“农村职业教育”如何界定?对什么是“农村职业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个被政策制定者、实践者、研究者都普遍认同的定义。“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从地域、教育对象、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办学方式等不同角度理解和定义。比如,有人将其理解为狭义的“在农村、由农村人举办的、以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也有人将其理解为广义的“面向农村”的“大农村职业教育”,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尽管“农村职业教育”歧义纷呈,但有一点却几乎没有歧义,即“农村职业教育”至少包括了“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和农村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农业生产人才,也要培养其他各种类型的农村实用人才。似乎宋文有意回避了大家对“农村职业教育”共性的理解,刻意把“农村职业教育”限定为“主要由办在县域以涉农专业为主的中职学校构成”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把县域内不是“以涉农专业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非正规的农村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排除在外,这显然有混淆概念、以小指大、偷梁换柱之嫌。按宋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实际上,宋文否定的就不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这个命题,而是“在县域以涉农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教育。所以,宋文不应从一般意义上得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了伪命题”的结论。

其次,让我们看看宋文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前提如何设定?宋文通过对1980-2015年相关政策文献的解读,以及期刊论文观点的分析,归纳出作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三个假设”。在此,对这“三个假设”的对错,笔者暂时“存而不论”,重点要对宋文把“三个假设”设定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合理性提出质疑。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客观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为农村社会培养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新世纪,我国逐步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四化”同步发展的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留守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宋文的“三个假设”只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形势不同,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作用的认识和政策期许不同。除此之外,似乎说明不了太多的其他问题。所谓“前提”在逻辑学上是指“宣示理由或证据的陈述”,必须支持或蕴含结论的所有要求。无疑,“三个假设”并不足以支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了伪命题”的所有要求,所以也就不是前提。由此可见,无论是基于历史和现实考察,还是基于理论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应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农村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观诉求。尽管这种客观需要和主观诉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各不相同,但只要它们实际存在,就有继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

二、对“三个假设”全盘否定的质疑

为深入讨论问题,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追问:如果宋文把“三个假设”设定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前提并没有错,是不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了伪命题?

在笔者看来,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宋文最后结论的正确性,因为宋文对“三个假设”的全盘否定,明显存在理据不足。下文将对此一一加以分析。

(一)农村发展真的不需要大量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

被宋文设定并随后否定的作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第一个假设是“农村需要大量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宋文认为:“农村需要大量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个假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是对的。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使这个假设不成立: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农机具似“傻瓜相机”,很容易操作,一些新技术帮助简化了生产工艺。二是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科研和教育部门参与、合作组织或企业运作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该服务体系支撑下,农业生产过程被程式化,不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宋文以生产过程分析理论和对中部某省五县(市)的实地调查,为其论点提供论据支撑。

笔者认为,宋文的分析虽有一定道理,但存在以下漏洞:其一,生产过程分析理论表明的是可以从生产的典型任务、主要环节、岗位职责、从业者所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清晰地理解、认识生产过程,并不表明对农业经济主体的职业能力要求必然降低,对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必然减少。其二,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逐步转变,“企业集中养殖”“公司+农户养殖”“二者混合养殖”逐渐成为种植业、养殖业三种主要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现代农业发展初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资料还比较低端,从业者可以“干中学”,或者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照着做”,此时,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够明显。单纯利用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农业不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以现代产业的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关联关系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有机系统。”[1]随着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的不断涌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都会需要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涉农专业人才,对涉农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也会提出更新、更高要求。所以,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即使存在宋文所说的对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数量需求有所减少的情况,也不否定我国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潜在的大量需求。毫无疑问,无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如何发达、农业科学技术应用达到何种水平,其有效运作和合理应用都离不开大量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的人力支持。其三,宋文调查的只是中部某省五县(市)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的种植业、养殖业,样本数量有限。宋文忽视了我国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特点。我国幅员广阔,自然禀赋迥异,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和区域差异性。我国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山高路远、田地分散,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我国也还有许多边远、贫穷的农村地区,从业者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其小农生产意识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转变,还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给与耐心的“手把手”指导。有研究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整体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于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稳固农村物质资本投入的基础上,亟需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特别是教育人力资本开发,为现代农业发展供给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2]。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培养培训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有其迫切的现实需求。

至于宋文所说的一些农业企业不愿意招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更不能说明农村经济发展就不需要涉农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是否愿意”与实际“是否需要”完全是两回事,“不愿意”并不表示实际“不需要”。

在笔者看来,“农村需要大量的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个假设,不但在过去的三十年成立,就是再过三十年也成立。

(二)“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仅仅是一个良好愿望?

被宋文设定并随后否定的作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第二个假设是“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理由是: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的、质量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建设好农场、养殖场等实习实训基地,需要较好的办学设备、较充足的办学经费投入,等等。但是,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财政困难,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极为薄弱、教学设备非常短缺。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仅仅是一个良好愿望,更不可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宋文以此证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无异于浪费钱财、毫无意义。

对宋文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质疑:其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真的如此不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向农村倾斜、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也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在职教经费投入、职教师资培养、贫困生资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得到了普遍改善,办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3]。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区域职业教育布局的优化调整、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涌现出了大批办学条件好、办学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县域职业教育中心、农业职业学校、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也已基本形成。随着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和服务网络不断向社区、村庄、合作社、农场、企业的延伸,必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培训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尽管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岂可因此就罔顾事实,抹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抹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贡献和实际价值?其二,农村职业学校不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吗?宋文认为,具有“高素质,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宽广的视野、综合的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经营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培养目标(宋文中的“高等农业院校”属于城市职业教育机构)。因为只有高等农业院校才具有培养这类人才的人文环境和具体条件。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至少忽视了两点:一是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些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以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乡镇私营企业主、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这些人构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在主体,也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这一点从国家政策和地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实践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例如,教育部、农业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暂行)》《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安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等等。总体上看,这些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比较丰富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经验,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但文化水平不高。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如果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完全可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中的独特优势。新型职业农民有不同层次和类型,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与农村社会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比城市职业教育机构更了解农民、贴近农民、亲近土地。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组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共同体”。通过分工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以国家和地方开展的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项目为抓手,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共同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假如真的如宋文所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涉农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仅仅是“一个良好愿望”,那就更加说明我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

(三)农村职业教育就一定要把农村青年留在土地?

被宋文设定并随后否定的作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前提的第三个假设是“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把农村青年留在土地”。宋文的言下之意是:既然农村职业教育不能把农村青年留在土地,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就成了伪命题。

按宋文的叙述,其访谈对象无一例外地表示:接受过农村职业学校教育的农村青年,只要能离开农村,一定选择离开农村;农村青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实属无奈之举;农村青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后结果也是离开农村。简言之,农村职业教育难以让农村青年留在农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城乡之间缺乏人才流动,城市人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培养。尽管这种教育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不合理,但实际上也把一部分农村青年留在了农村。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逐步放宽了对农民工进城的限制,城市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工资收入,以及大量的用工需求,的确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年进城。不过,也应看到,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惠农、惠民政策。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和延伸,特别是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以及现代农业、区域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青年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一些接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农村青年开始在本地就业、创业,甚至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者也不乏其人。或许30年前,农村人接受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离开农村,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已不再只是一个充满政治激情的想象!

退一步说,农村职业教育让农村青年全都留在农村就合理?难道我们需要这种“画地为牢”的农村职业教育?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在农村“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培养实用人才,把有志于农村建设的农村青年留在农村;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帮助农民工市民化。简言之,无论是让农村青年“留农”还是“离农”,都是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两种并行不悖的价值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宋文错误地定义了“农村职业教育”,错误地设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变化,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做出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了伪命题”的错误论断。我们应坚信,只要我国农村社会还存在,“三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依旧任重道远。当然,我们要发展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村职业教育”,而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现代化的“大农村职业教育”。

参 考 文 献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8)

摘要:学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并且部分研究对该概念的界定有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理解成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二是其培养对象被限定为农村户籍的人;三是其教学内容被局限为农业技术。本文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地域包括城乡两地、培养对象包括传统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教学内容包括农业技术与非农业技术,并进一步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人才的中职教育。

关键词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三农;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26-03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并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政府针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例如,198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这是笔者能够查阅到的最早的倡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献。随后,针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拉开了序幕。三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有着丰硕的学术科研成果。然而,通过研读该领域的众多文献,笔者发现学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定义不甚相同。例如,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也有学者将其理解成以农村户籍的人为培养对象的中职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农业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职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概念的模糊不清将阻碍有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会对其理论研究的顺利推进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因此,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并对此概念进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办学地域需含城市地区,不限于农村地区

许多学者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的“农村”理解为办学地域。例如,谢革新在研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时,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为在农村地区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再如学者赵艳红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界定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指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县、镇、乡、村等地区农村中职学校提供的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此外,还有一些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题的文章疏忽于对该概念进行界定,但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文中间接地表达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农村地区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如孙连勇在研究河北省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现状时,指出目前河北省农村(含县和县以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有279所。可见,他将河北省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定义为河北省农村(含县和县以下)中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

然而,当读到研究者薛路花所著的题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办学模式改革研究——以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的文章时,笔者感到十分困惑。因为邢台是一个地级市,下辖4区、15县、代管2县级市,这说明这篇文章研究城市地区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而这一论点与前文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指农村(含县以及县以下)地区举办的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矛盾产生的起因就是按办学地域的方式来界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同时,如果“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理解为地域概念,那么其外延将难以包含城市中实际存在的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学生所接受的发生在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外延必然包含城市中涉农专业的中职教育和农村学生在城市接受的中职教育。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很多中职学校是创办于市级城市之中,而且这些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量来自农村;二是市级城市中的中职学校有一部分是招收涉农专业学生的。以上两点之所以可以成立的缘由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决定了我国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既要培养来自农村的学生,又要培养涉农专业的人才。

因此,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理解为办学地域是不妥的,而理解为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才是正解。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存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不能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狭义地解释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中职教育,而应明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举办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在这里,先要探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的寓意(对于培养服务于“农民”、“农业”人才的部分将在后文概念辨析过程中逐一说明)。首先,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农民)聚居地。然而,在理解“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时,需要将“农村”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农村。由于不同时期的农村呈现出不同形态,因此“农村”的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次,传统农村没有乡镇企业、没有农村休闲产业等二、三产业。但是,未来农村更多发展的是乡镇企业、各类休闲产业以及农业产业等。因此,在探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农村的人才时,必须将“农村”理解为动态的农村,着眼于未来的农村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服务于农村的人才。

培养对象需含新型职业农民,不限于农村户籍的人

有研究者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间接地界定为培养对象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农民工或者传统农民的中职教育。例如,学者董天鹅把所有东、中、西部农村户籍的学生在中等职业院校中接受的教育划归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换句话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认为是针对乡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只要学生是农村户籍,他们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属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又如,黎瑛指出江西省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解决好农村适龄青年的发展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见,研究者们惯于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理解为拥有农村户籍的人。

虽然上述两位学者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都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他们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却有比较一致的地方,即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拥有农村户籍的人。此种认识其实对概念内涵把握不够严密,因而缩小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外延。理由如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确实培养服务于农业的人才,并通过资助涉农专业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是农村户籍,有一部分很可能是城镇户籍,而这些城镇户籍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最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此处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来讲的,主要指从事大、中、小型现代农业的从业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传统农民了,而是各类大、中、小型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因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涉农方面的人才,就不该根据是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来确定培养对象,否则将导致概念的外延被缩小。

所以,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为培养“农村户籍的人”的中职教育不免有点牵强,而理解为培养服务于“三农”人才的中职教育将会更加合理。理由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事实上必然包括新型职业农民,而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并不一定都来自农村,通常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往往因为热爱从事现代农业而投身于农村工作。首先,随着农村的主体农民的老龄化以及大量“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农业发展。为此,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及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其次,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层面看,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接着,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其中,免费对象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含农村与城镇户籍学生)。可见,在国家政策文件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加强对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城镇户籍的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一批未来服务于“现代农业”的人才。因此,无论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农村户籍的人,还是城镇户籍的人,只要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升,都应该得到认可。为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农村户籍的传统农民(包含其子女),且要培养城镇户籍中那些能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实现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目的。

教学内容需含经营管理等

非农业技术,不限于农业技术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有研究指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进行的并且教学内容中农业技术占主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此定义相当于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直接理解为“农业中职教育”。无独有偶,皮江红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包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把普及性培训作为主要方式,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农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等。可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界定为以农业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职教育。

显然,以上两种定义都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农业技术为主,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并且长期缺乏农业技术人才,为此提倡通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紧缺的农业技术人才有其内在道理。然而,绝不能因为农业方面紧缺人才这一原因,就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以农业技术为主。农村之所以发展缓慢,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薄弱,还由于农村的经营管理等非农业技术方面人才的稀缺。此外,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急需懂得经营管理技术的人才,并且农业产业化同样依赖营销方面、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人才。

为此,“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能否理解为教学内容以农业技术为主的中职教育有待商榷。首先,从价值层面分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于农业的功能毋庸置疑,但是,也必须看到其同时服务于“农村、农民”。其次,现代农业的发展仅依赖于农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管理、经济、财会、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的人才。所以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包含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非农业技术,而不能局限于农业技术。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义

综上所述,理论界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村”被理解为办学地域,导致难以解释城市地区也存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被限定为服务于农村户籍的人,导致概念的外延被缩小;再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被误认为主要是农业技术,从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非农业技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该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寓意:服务于动态发展的农村、服务于传统及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现代农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服务于“三农”的各类人才,从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推进农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谢革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0):1-2.

[2]赵艳红.邯郸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孙连勇,刘冬,王云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作用以及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河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调查研究报告[J].社会科学论坛,2010(21):178.

[4]薛路花.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办学模式改革研究——以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3(19):42.

[5]董天鹅.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中各级政府责任分工的建议[J].教育导刊,2011(6):27.

[6]黎瑛,邓娟.对江西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3(8):59.

[7]陈胜祥,刘雅晶.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谨防若干偏见[J].职教论坛,2014(1):56.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9)

[作者简介]金军(1981- ),男,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云南文山66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08019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05-0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向农”与“离农”的选择悖论,时至今日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业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向农”论者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离农”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批判,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农村为己任,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离农”论者则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应帮助农民子弟跳出“农门”,以城镇化建设为纽带,加速转移农村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技能与智力支撑。总之,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各界莫衷一是,能否妥善解决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向农”与“离农”的两难境遇

(一)“向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对浪漫主义乌托邦的向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日渐明晰,在“工具论”价值取向的推动下,百般重视农村社会进步的教育政策与举措中涌动着“向农”的暗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政策的脉络梳理,不难发现农村职业教育总体上走的是“向农”轨迹。第一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8~1966年),我国开始探索性地试办农业中学。由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1963年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手,大办农业》的指示,农村职业中学的数量由1963年的3757 所提高到1965年的54332所,三年内学校数增加了近15倍,同时在校生人数由25万人增加到317 万人,增长了近13倍①,该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紧紧围绕“向农”方向发展。第二阶段,时期(1966~1976年),农村职业教育处于曲折发展阶段,仍以“向农”教育为主,期间农业部颁布了《中高等农业院校迁往农村办学》的通知,指出:“中高等农业院校应当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生产,有计划地迁往农村办学。”②第三阶段,1980~1989年,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在此阶段坚守“为农”教育。第四阶段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时期(1990~2001年),农村职业教育也逐步由“向农”教育转向“离农”教育,在该阶段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在《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出台了“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的政策,从国家政策上出现了“离农”的倾向。第五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阶段(2002~2009年),主要以“离农”教育为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由此农村集聚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教育部适时颁布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提出大力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第六阶段是发展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业教育(2010年至今),农村职业教育重新走上了“向农”服务的新征程,这也是在新农村建设与劳动力转移达到一定规模的背景下提出的。

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历程来看,总体上是朝着“向农”方向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城乡教育发展方向的定位各异,于是便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就是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由此针对农村职业的办学方向就会出现两种趋向:一方面,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生产劳动服务,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农村地区的学生具备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相关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在精神层面能够留得住学生,培养农村学习者热爱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以上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愿景可谓十分美好,能够纠正农村教育远离乡土生活、脱离农村实际等方面的偏颇,但却不自觉地陷入了过于“向农”的陷阱。诸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厄迪尔在其著作《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所言:“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社会不平等关系的重要功能。”③一味地将农村职业教育偏执于“向农”教育,以“社会本位论”定位农村教育,从农村的发展实际来看,这也仅仅是一种对浪漫主义乌托邦的向往。如果将农村职业教育单一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将会导致农村学生的劣势地位,从事劣势的农业生产工作,农民也将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④

(二)“离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对淳朴乡土的逃离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离农”教育在开放的城乡社会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异化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与“工具性”色彩,提高受教育水平以逃离农村成为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希望和寄托。为了迎合农村居民对于教育的希冀,农村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地走上了“脱农”的道路,大办“离农”教育,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这种典型的“社会本位”的教育取向与价值追求,仅仅重视社会发展而排斥了个人发展的差异性,从深层次来看,忽视了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对我国乡土教育城市化倾向的问题进行了痛斥:“中国乡村教育完全是走错了路,它教人逃离乡村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粮、做房子不植树、行走不造路;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农民……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更穷。”⑤因此,这种忽视学生个人差异的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尽管在某一层面上为农村学习者脱离“农门”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但长期来看也不是有效的、可持续的。

(三)“向农”与“离农”――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价值选择悖论

首先,发展取向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⑥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村学生,要求其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为农村发展奉献力量。尽管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村发展的后劲,但长期来看阻碍了农村学生向上层社会流动,也违背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公平。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学生“跳出农门、流向城市”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但也可能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疏远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个人理性层面,选择“离农”教育有利于跳出“农门”,实现个人由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转型,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在社会理性层面,“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城乡二元对立。反之,“向农”教育亦然。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其次,功能导向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导向上人们还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抑或“向农”,抑或“离农”。⑦一方面,“向农”教育倡导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直接服务,满足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离农”教育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为城市发展服务,满足其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脱离农村与农业而且能够适应城市主流文化的人才。

最后,主体意愿上存在“向农”“离农”悖论。一方面,“向农”教育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价值选择,从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能够看出,“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思想上和技能上都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广大农村居民,则偏向于“离农”教育,并且一直为跳出“农门”、改变农民身份而努力。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反映出政府与民间两大主体间的意愿冲突。

二、农村职业教育 “向农”与“离农”的选择悖论归因

(一)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⑧的阻隔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是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所致。⑨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曾指出:“二元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经济性质的国家经济结构。一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二是以现代化工业生产为首的城市经济。中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由于实施了错位的城乡发展战略(先城市,后农村),以至于形成了失衡发展的城乡二元社会”。⑩总体来看,我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外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城乡分化较为严重。以现代工业为先导的城市,集聚了优秀的产业、人才与资源,不管在生产资料,还是居民收入水平都远远超过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农村。以经济为传导体,城乡之间的二元形态还表现在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最终形成了对比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体系。另一方面,城乡二元对立还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封闭与分割。具体来看,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断层,各自成为一个较独立的社会系统,分别在各自的系统内部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代换,形成一个封闭的发展怪圈,致使城乡资源交流分化与缺失。

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价值选择上陷入了困境。首先,城乡之间的封闭与分化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功能上陷入“向农”和“离农”的悖论。在城乡各自较为封闭的状态下,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变得非常单一,农村职业教育要么向着“离农”的城市化发展靠拢,要么坚持“向农”取向。总之,在长期的博弈中,陷入了城乡二元取舍中非此即彼的困境。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的“优势文化圈”与农村的“劣势文化圈”的对立。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具有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代表着社会的优势文化,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独守劣势文化一端的农村居民难免会对城市生活产生向往,随之出现大量的农村人才和资源单一地流向城市,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个人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对立。

(二)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模式的束缚

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态制约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这是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向农”与“离农”选择悖论的表层原因,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思维才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城乡二元取舍上非此即彼的深层原因。11二元思维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将农村职业教育划归为绝对的“向农”或“离农”,完全将两者的中间地带割裂开来。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特征来看,主要以“主客、灵肉、心物、有无”等二元对立的视角共同构筑形而上学的内外体系。12以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是一种唯心的简单还原论,该论调主张将纷繁复杂的事物臆断地划归为简单的节点,以单个的节点特征把握事物的本源,这种简单的还原违背了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长期的二元思维指引下,其价值选择简单化为“向农”与“离农”,粗暴地将服务城市与农村分割开来,直接否定了城乡共处一个社会整体,将城市与农村异化为两个“世界”。同时,该思维模式遮蔽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逼入单一化,不仅造成“向农”和“离农”的悖论,也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与个人、城市与农村等不同主体间的无所适从。

(三)设计主体与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

“实际上,农村职业教育‘向农’和‘离农’教育分别是政府与民间两种不同教育意愿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对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框架内是难以消解的。”13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设计主体,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教育受众,即实施主体,两者的意愿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理解以及所处的城乡立场上的差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离农”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在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上,政府与个人也表现出两类相异的价值取向,政府以“工具主义”为支撑,更多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理所应当地担负起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工作;而教育受众秉持的是“本体主义”,将个人生存与发展作为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多强调教育的个人发展功能。

农村职业教育“向农”和“离农”的矛盾焦点在于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导向相背离。“向农”是基于农村社会的视角,关注的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离农”是建立在城市化发展的立场,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适时提出的,强调提升农村学生工作技能,服务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管是“向农”教育还是“离农”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向农”教育阻碍了农村人群向上流动,违背了农村居民的个人发展意愿;“离农”教育偏执于为城市发展服务,却忽视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违背了政府城乡统筹发展意愿。“个人与社会理应以共同的发展为目标,而不是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去实现另一方的发展。”14詹栋梁曾指出,“人不仅是具有智慧的人即‘智慧人’,同时也是能够工作的人即‘工匠人’。‘智慧人’的特性赋予了人能够利用智慧而改善个人的生活,而‘工匠人’的特性使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15因此,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在对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兼备智慧人和工匠人的特点,既要使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又要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至此,主体间的价值选择相悖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与“离农”间摇摆。

三、消解农村职业教育选择悖论的路径探索

(一)突破局限思维,科学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取向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必须突破对其发展思维的局限,系统科学地理解“向农”与“离农”教育。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对立是事物发展中所显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而是一种开放、并存的关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从对立走向协调。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向农”与“离农”是一种对立思维抽象出来的结果,并不完全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使然。寻找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具体思路,首先要树立系统化的思维,正确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向农”与“离农”问题。16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农村职业教育坚持走“三农”服务的路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也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路线实施层面,如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个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于农业,应以农业生产为根本,这种倡导貌似正确,但不经意间陷入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背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将农村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农业中心取向的思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当然,也有些学者将城市中心取向的价值观赋予在农村职业教育上,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希望不在于服务农村,更重要的是服务城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7不管是“为农”还是“为城”,都不能人为地割裂城乡之间的联系,城乡共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应树立系统化的思维,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变化,在价值选择应该定位于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

(二)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基点

“向农”与“离农”之争实质上是工具论的一种外在反映,是将教育作为完成社会义务或责任的手段,但其中忽视了“人”的存在。18总的来说,教育的首要使命和功能就是育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其他功能都要以此为先导。农村职业教育的外显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工具性”,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功能”,而忽略了应有的“本体功能”。不管是以“城市中心主义”取向的“离农”教育,还是以“农村中心主义”取向的“向农”教育,如果仅仅强调教育内容的多寡、实训方式的差异,那么不管是何种教育,其局限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对此,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将“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基点,通过合乎农村居民的发展规律的个性化教育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

在我国整个教育系统内,职业教育是最应该以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公民对其也应有充分的选择权。但是从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办学的类型、模式等过于单一,要么“向农”,要么“离农”,没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忽视了人的教育意愿与个性发展需要。对此,农村职业院校应提供多元化、适切性的教育服务,建立既能满足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又不以牺牲农村未来的发展利益为代价;既能保障那些能够升学的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又不会让无法以此为途径进入城市的农村学生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

(三)基于整体观视角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其办学质量和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以“剪刀差”的形式长期对农村进行盘剥。受此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只能以城市标准进行自我改造,并且不断在农村地区选拔优秀人才向城市输入,因而农村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向上流动平台与维护农村发展利益似乎成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框架之下,约束性教育体制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与“离农”间摇摆不定。之所以“向农”与“离农”间的矛盾很难调和,是由于人们潜在地将“向农”教育理解为“务农”教育,将“离农”教育划归为“恶农”教育,以极端化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19从理论上看,如果将“向农”与“离农”看作农村职业教育的两端,那么在其中间也就出现无数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这种整体化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选择,将有助于实现价值悖论的消解。众所周知,中国的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区域间的发展现状,选择“向农”还是选择“离农”相对应的适合点也是不同的。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如果仍坚守以往固守农村或过于强调城市的单一取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不仅不利于农村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除了应该以整体、多元的视角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之外,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动态来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艾立克・沃尔夫曾经对农民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都是依托于农村社会基础之上,乡村并不能直接从‘传统’跳跃至‘现代’,必须经历一系列持续、变迁的过程。”20以往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向农”与“离农”的价值选择悖论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偏于静止横断面的角度,未能立足于我国农村发展史与快速的城乡建设背景。新农村建设将会改变农村的发展面貌,步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民身份与职业结构也将逐渐转变,至此城乡二元结构也将逐步瓦解,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随之进行重新定位。

(四)“强农”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应然选择

“强农”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本源所在,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农村、农业与农民由弱变强。21“强农”教育将促进农村人口素质提升作为首要目标,以提升农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为根本,全面服务于“三农”,这也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与此同时,“强农”教育也是基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为农”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可以说,“强农”教育与“为农”教育在价值方向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具体到目标指向上,与“为农”教育相比而言,“强农”教育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也更为强调农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觉醒与提升,这也是“为农”教育所不具备的。

与“离农”教育相比,“强农”教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权利,这也是两者的一致性所在,同时还更为积极关注农村居民的“离农”需要与发展愿望,创造条件和平台以实现农村学习者的“离农”愿望。而“强农”教育与“离农”教育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强农”教育不仅关注社会发展需求,也关注个人成长需要,并不是将社会需求与个人需要对立看待,而是追求两者和谐统一。除此之外,“强农”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它不仅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也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农村职业教育选择“强农”价值理念,并不意味着将“向农”与“离农”对立起来,相反,是将“离农”教育作为为农服务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也就实现“离农”与“向农”价值观的有效嫁接。相关研究表明,职业层次的高低对从业者的社会阶层演变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2通过实施“强农”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为农村学习者提供多种发展选择,也使农村居民向更高层次的职业流动成为可能。在“强农”教育价值理念指引下,“向农”与“离农”都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相应地,农村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农村学子的自力更生、自尊自强,使他们在教育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81.

②曹晔.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J].职教通讯,2012(1): 32.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125.

④余秀兰.中国城乡教育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

⑤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8.

⑥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57.

⑦孙扬,朱成科.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36.

⑧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3.

⑨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不同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极端化,其实质是一个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差距的概念,而是现代与传统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结构与传统性结构的分裂。

⑩(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炜,谢兵,苏玉宏,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5.

11刘月红.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价值的迷失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2):23.

12(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72.

13周晔.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J].教育学报,2009(2):20.

14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

15詹栋梁.教育人类学[M].台北:五台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9:23.

16皮江红.农村社会“非农化”转型与农村职业教育应对――以浙江省为分析对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08.

17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89.

18马启鹏.农村学校教育如何摆脱“向农”、“离农”之争[J].教育发展研究,2010(9):66.

19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3): 8.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10)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rmers’ qualities about science,technology and cultur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points out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quality must depend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that the innovation of the education should encircle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lso has a discussion of concept innovation,system guarantee and keys of creative ideas to the research.

Key words: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innovation;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差别和分别管制,加之农村经济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分配。义务教育实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还达不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年限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到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的13.6%。而同期城市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小学文化程度是农村的18倍,高中文化程度是农村的4倍[1]。由于文化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 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生活生产状况较差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按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物的防病、防灾害知识欠缺,面对多种病虫害不知如何防治,导致农作物减产。二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不灵,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影响农民自身的收益;三是实用技术知识能力不足,进城打工的大部分属苦力作业,在同类作业中,拿的是最低工资,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属此类,大部分农民不懂技术修理技能,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目前农村建筑所用的泥瓦工,一般都没有上岗的资格证,直接影响其待遇。四是农民居住分散、地域广泛,以户为主的作业方式,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纪律松弛,法制观念淡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相对空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国农村的现状,分析起来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结构造成的。由此可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

2 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打工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而纯农业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止与萎缩状态。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财力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退耕还林和农作物补贴,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都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十分丰厚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时间的持续性、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性、建设思路的超前性、建设规模的宏大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职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发挥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适用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方向错位、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全、教师队伍薄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赖技术进步,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技术和人才。只有培养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千百万计的农村青年,就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3.1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

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以往发展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这种发展思路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从建设新农村角度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要了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人才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等。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只是盖集体农庄,不仅只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包括(1)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建设;(2)农村各种保障事业建设;(3)农业经济的增长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作业;(4)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管理;(5)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农村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7)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是农村分散经济形式向集约型经济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分析其实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进行,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3.2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3.2.1 投资与融资机制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能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中央政府投资不足;二是县级经济差别较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差距较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必须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来源体系,就是要建立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与融资体制。

中央、省和县级政府投资比例占到总资金的90%以上,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应不低于60%。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滑坡现象,是因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较少的因素所致。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可采取灵活方式,把地方经济形势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采取对经济形势差的县倾斜的办法,适当减少经济形势好的县的投资比例,达到总体平衡,从利益角度分析,在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中,国家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任[2]。

融资机制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教的资助或投资,国家对资助款应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资助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场所、师资力量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融资方面,根据“利益所得”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筹措办学资金。农民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承担部分费用[3],从企业所征的教育培训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经费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省、县级政府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捐资或融资、学生个人的学费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体创收收入、学校举办各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入等。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3.2.2 政策与管理机制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老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老师待遇不高,好的留不住,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老师队伍.、并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保护“双师”型教师的利益,提高其待遇。同时建立适应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民免费培训的管理。“十五”以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与专项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投入十多亿专款,提高了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校的服务功能,2006年有近16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或减免学费,2005-2006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2007年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免除学费的政策,要求毕业生回农村一定年限。应该说,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村城填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政策到位和经费的落实,有些地方向农民发放免费培训证的做法值得推广,其培训费用由政府转移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与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除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农、林、牧、副、渔生产中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培养新农村建设专门技术人才,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政府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3.2.3 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制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对此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应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农民从事有一定风险但潜在回报相对较高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使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参保农民54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全面建设,全国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36亿;农村社会救助也在同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384.5万个农户和776.5万个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为原则,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支撑,以低保制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配以医疗和住房救助,解决农民基本生存风险[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职业学校老师具有保障作用,使其安心工作;更能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农民子女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健全的农村保障机制不仅能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子女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使农村高职、中专和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中、广播电视学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基础教育一体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组成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职教网络体系[6]。

3.3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管理创新为龙头,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着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用性人才为目标,始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创新。

3.3.1 办学理念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新型农民的教育,不仅只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除此还应担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在城乡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夜校,延伸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应该说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差。表现在一是守着学校办学,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三是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正确认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人才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工最终还是回家建设,他们的回家是把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来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转变为城市劳动者。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办学。理念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型、技能性,懂生产、会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3.2 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教育并非学科教育,技能性人才也并非学科性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非不要理论教学,而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进,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从而消化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第一次实践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第二次实践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动手操作,考取技能证书。客观地说,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与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距,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较差,所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理解理论知识方面很有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重在教材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制适合职业学生特点需要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在教材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内容上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本,教学内容偏深,理论过多,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性、技能性人才要求,没有自成体系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重在补充实践内容,缩减理论部分,完善实践环节。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训基地和实习设施建设,使实训课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作者曾考察过多所职业院校,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教室就是实训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是实训模型,设备的结构、部件、功能和特点直观而生动,学生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课件,更能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3 办学形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办学形式不活,一是单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二是开办的短训班较少;三是学生毕业或结业时不能取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些问题进行,就是要从不活到活,以培养技术的实用性和资格证为目标,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不同规格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长远专业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办学;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招生和就业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初中与职业中学的衔接;二是职中与高职的衔接;三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7](订单式培养)。培养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一技之长的能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多方面人才。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市场从理念、教材、教学、办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加速县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职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世平,姜群英. 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04):8-12.

[2] 王清连,张社字.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7-10.

[3] 赵修文,张晓骞.创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6(10):20-21.

[4] 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J].中国农村教育,2007,(04):6-7.

农村职业教育论文篇(11)

[作者简介]陈沛酉(1990- ),男,河南潢川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陈明昆(1963- ),男,河南固始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非洲高等教育。(浙江 金华 32100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15-03

中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紧迫性的命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可贵的区域性实践探索,尤其是在2012年7月22日,黑龙江省、教育部在京签署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这一举措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在发展阶段上,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中国实业教育早期现代化以来,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路径,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第二,在教育内部,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是教育内部系统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多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革新过程。第三,在教育外部,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教育外部系统的发展转型不断调整、更新、适应的过程。

一、中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清朝末年,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间实业教育发展迅速①。随着高安蚕桑学堂、遵化农算学堂、温州蚕学堂、杭州蚕学堂等一大批实业学堂的建立,中国近代农业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始步入早期现代化。之后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跌宕起伏的中国式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的成就。实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有必要对这段曲折历史进行梳理,以史为鉴,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来,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创与完善:中国早期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1919~1949)。1919年爆发后,中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上,马克思主义、苏俄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级;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近代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文化上,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传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动主义”“自律辅导主义”等教育思想在教育界引起广泛改革。从1922年以美国为蓝本的壬戌新学制实施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前,中国步入了近代以来相对稳定的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以及农业职业教育均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当时有关资料统计,1927年,全国有大学农科和专门农业学校24所,其中本科大学院校14所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沦为敌手,职业教育事业一半以上被摧毁,农业职业教育损失惨重。但在中国的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为满足战时需要,国民政府仍出台相关法规,大力发展涉及农林、水利、兵工等多种职业教育。

中国早期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大批实业教育家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广泛的农村教育改革,从实践中发展了中国实业教育思潮;在教育体制上,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且教育形态灵活多变,正规学校职业教育和非正规的农民培训、农业推广,以及包含了农民日常生活培训和职业指导等的非正式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包括了农林专业教育、涉农工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多种内容③;在教育管理上,政府相关部门颁布了《职业学校法》《职业学校规程》《各省市县推行职业教育程序》等一系列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法律法规。

2.重构与徘徊: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197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以恢复稳固为建国的基本方针, 国家建设主要强调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意识形态的改变,试图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促进农业的增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④。通过对苏联经验和根据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经验的学习与总结,对中等农业教育进行了相关调整与整顿,在农村探索建立职业学校的途径,使农村职业学校逐步走上为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此外,教育部、农业部、林业部等相关政府机构还实施了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组织编写教材等工作。然而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政治、经济风云多变,既有符合客观形势要求的新生事物,也有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急躁冒进错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急剧膨胀、超常规发展,生产劳动取代教学的主导地位。到了“”时期,教育事业受到重创,农业中学几乎全部停办,农业中专也受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历经磨难,但是也构建了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了教学、技术推广、生产三者结合的理念基础;在教育体制上,兴办了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包括学校系统外的农村职业教育,包括学徒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学校系统内的农村职业教育,包括各级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等全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半农半读学校⑤;在教育管理上,建立了一整套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秩序稳定,教育质量普遍提高。

三、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绝非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极端,需要的是城市与农村的统筹、东方与西方的融通、现代与历史的整合。它是一种由对立走向统一而谋求新生的过程。所以,在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努力开创符合时代和国情的发展之路。

1.如何统筹城乡农村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城市与农村作为两类不同的社会生态类型,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这两个社会子系统要素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耗散关系构成了城乡关系。十六大召开之后,农业税取消,政府加大了户籍制度改革、转移财政支付、科技教育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农村发展的政策力度。建立新的城乡关系,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需要从整体上统一筹划城乡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生态结构的布局,优化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资源和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资源的配置,逐渐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体制统一、规划一致、资源共享、利益共得”。如何建立城乡关系深刻变革下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机制,近几年来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这个问题必须要深化研究下去。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本身必须担负起统筹发展的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责,必须摒弃包括户籍制度、财政金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严重阻碍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多重障碍。同时,依据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进行积极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的配置与创新⑩。

2.如何借鉴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走上快速工业化道路,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是由政府倡导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提供资助,由职业院校、企业和有关社会团体举办,农民、待业青年、失业工人均可参加,如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英国的训练机会计划和青少年就业机会计划等。尽管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是从本质上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经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第二,职业教育主体多元化;第三,职业教育体制科学化;第四,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化;第五,职业教育投入规范化11。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但是,在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如何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值得中国政府以及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本土化”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吸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以丰富、补充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可称为“民族化”12。作为后发展国家的共同经历,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基本是引进、学习西方文化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外来文化导向和外源性特征。但是新中国的发展史表明,任何国外的经验必须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否则不会持久生存下去。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既要有国际视野, 又不是抛弃民族性的西化,必须要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相结合,必须是经历从“外来化”到“本土化”的创生过程。

3.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毫无疑问,未来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将朝着现代化方向奔进,不断改变落后状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这种现代化将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进程,并且这种革新过程必须也只能建立在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批判与改造上。

纵观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曲折跌宕而又富于创新。民国期间,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等人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与乡村教育实践;新中国成立后,革新农村教育局面的不断革新,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体系的不断构建,等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经验与教训比起世界各国的农村职业教育经验显得更为珍贵。尽管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但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必须是以传统批判现代,改善现代教育局面;又要以现代化批判传统,创新传统所缺乏而又为现代转型所必需的农村职业教育。

[注释]

①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

②周邦任,费旭.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55-56.

③曹茂甲.中国近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896-1937)[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5&recid=&filename=1011198964.nh&dbname=CMFD2011&dbcode=CMFD&pr=&urlid=&yx=,2011-

11-25.

④曲铁华,王怡.嬗变与思考:新中国60年农村职业教育回眸[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7):5.

⑤王怡.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4&recid=&filename=2010177787.nh&dbname=CMFD2011&dbcode=CMFD&pr=&urlid=&yx=,2010-11-09.

⑥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17.

⑦邬志辉.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12(5):194.

⑧石伟平.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资料,1995(2):59.

⑨张玉霞,辛宇鹤,王雪梅,等.城市化进程中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