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7 20:51:17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18-02

系统化分析就是将完整的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对其展开精确的设计分析、综合考察,并使其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详细的掌握与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整体的系统管理任务。相对来说,流通管理工作是图书管理中最为复杂的内容,其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管理大系统的管理秩序,是对图书管理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因此,将系统分析法用于流通管理工作,能够使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图书馆流通管理的内容

作为当前图书馆中主要的流通部门,其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维持图书馆中图书的基本流通, 进而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阅读生活,从而建立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1]流通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分为四点,第一,制定图书馆中书籍流通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阅读者的需求调整工作计划,进而编制出完善的图书馆工作规章计划。第二,组织图书馆中的读者交流活动,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读者对阅读的要求,更加明晰图书馆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第三,对部门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第四,通过各个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使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得到持续更新,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

二、图书馆流通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中的流通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由于每日的阅览借阅人数较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图书馆的书籍有时会出现无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现象。其次,在多数的阅读室中都有自助借阅书籍的相关设备软件,能够使读者的书籍借阅工作更加便利,但在实际的设备使用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如设备自身出现故障导致读者借阅书籍的存档内容丢失,且没有工作人员在一旁对机器进行监督,则会使机器故障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扩大。另外,若是图书馆中的管理设备不够完善,读者在阅读中还会遇到图书借阅信息无法查询等情况。最后,由于这一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较低,工作也较为清闲,在多数院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多数是学校退休教职工或是教师家属,在工作中缺乏认真专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具体开展

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从流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第一,制定工作的最终目标。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规划,也是体现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系统分析法的开展应具体体现在综合的系统设计规划上,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并在后期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目标。[2]

第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设定具体的目标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对计划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减少影响总目标的不利因素,使流通工作更加顺畅。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模拟测试,将测试结构用于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第三,有效评价。根据模拟工作的结果可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其中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运行方案。建立模拟系统的评价结果,对系统的方案比对修改,最终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四、图书流通管理业务中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1.系统分析法在图书馆上下架管理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的图书管理就是图书上下架中的系统化过程管理,应当在管理中做好图书的分析及数据统计。图书上架工作应当做好入库图书的登记,对图书的馆藏分类和已经著录好的一一进行记录,系统应当精确记录图书馆藏地的编码,更加方便图书的控制借还,防止图书由于记录不准确难以找到造成丢失。其中,整个系统共用的代码是馆藏地代码,在图书馆中的期刊、流、典、编、采等业务模块都与馆藏地代码有所关联,需要在系统设置时就进行馆藏地代码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分类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之后的阅览环节,不然会在工作中造成管理缺失、图书遗漏等现象。馆藏地代码的编制要增设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两方面内容,对图书的流通环节有效控制,若是追查图书的去向也有据可依。另外,对书籍下架工作应当有流通部门进行记录,将书籍名称信息等从数据库中删减,并将馆藏地中的代码著录等信息剔除出来,后续工作移交至其他部门处理。

2.在读者系统化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分析法还能够进行读者的阅读信息管理,并对借阅的读者进行综合整理,其中包含读者证挂失、读者信息查询、读者证注销、停用、办理等各类工作。在系y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在流通环节中的权利,管理工作通过读者的代码信息管理分类,读者能在借阅的过程中了解到之前的借阅者,建立兴趣相同的读者群。图书管理工作还可对不同读者群的不同借阅规则进行处理。

3.在图书借还管理中的应用

图书的借还管理是图书流通中重要的管理过程,先将读者的借阅时间信息进行登记,后期就能通过检索条码得到读者的阅览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将读者与图书互相关联,再进行之后的借书工作。[3]通常情况下的借阅信息是还书后在数据库中消除,将图书中的读者信息删掉,从而让图书进行新的入库流通环节。

4.在维护管理中的应用

为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系统人员可在工作中加强对数据、参数的维护管理。参数维护就是对图书馆中的各项管理目标设定参数,进而使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的管理更有方向。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尽量达到设定的目标值,从而使借阅工作的规则制定与借阅工作相互结合,数据维护工作还应当对流通数据定期修复检查、更新异常的数据,进而使系统运行更完整准确。

5.系统分析法在流通统计中的应用管理

这一管理工作热葜饕有工作量统计、分类统计、读者量统计,在系统化分析后,可以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参数设定,从而使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更加详细,流通工作的质量效率得到提高。

五、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使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实际就是通过借阅、内部阅读等形式向读者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图书阅览过程。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管理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也是重点内容。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应当面向每一个读者,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当前高校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图书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使图书馆的系统流通更加高效,对其今后的工作转变应尽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构建更加科学的流通管理工作内容。

当前的系统分析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体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进而深入到其中的各个工作环节。流通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工作模块,即信息查询、流通打印、 图书上下架管理、流通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管理。[4]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它能够对工作的流程作出更为有效的安排,也能够实现工作各个环节的梳理安排。图书馆中的流通系统一般按具体部门的具体职能划分,通过对业务工作的明确划分,使工作部门更加协调合理,日常工作分配更加均衡,系统运行更加顺畅稳定。

2.提高图书利用率

系统分析法使图书馆中的书籍利用率有很大提升,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中的图书利用率,图书馆中标准利用率提高,则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会提高,利用率越低则质量越差。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流通系统管理,结合系统分析法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提升。首先可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简化借阅书记录的工作流程,使图书馆里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分析和流通管理,对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即读者能够实现自由查找自己想要阅览的图书,若是没有还可用内容相似的书籍替换,能有效减少拒借率。最后可以进一步落实计算机的系统化管理工作,进而使图书管理的工作更加有序,通过计算机记录借还书籍的时间信息,也会减少工作中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并对读者的借阅时间进行规定,使得好书的流通率得到增加,加速图书馆中的书籍流通,相对来说也提升了书籍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对读者借阅较多的书籍和较少的书籍进行统计,如冶金工业、金属工艺学、动力工程学等过于高深的专业书籍在图书馆中乏人问津,借阅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就提示图书管理工作,如何使图书利用率得到提升,拒借率进一步减少。可从系统化的分析角度对工作进行细化:首先,书籍的内容结构应当与借阅人员的知识面、兴趣点相契合。第二,图书馆的书籍种类应尽量齐全,完善各方面的书籍类别。第三,可用信息化检索帮助学生更快获知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类别,能够对借阅书籍快速检索。第四,通过读者之间的调查研究,将图书的采购情况同实际的借阅需要结合起来。

六、结语

作为图书馆基础管理系统的流通管理,对阅读人员和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的现象,使服务水平得到良好的发挥,使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进一步扩大,推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同时,广大图书管理人员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解决流通管理的各项问题,将系统分析法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制度的探索发展,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长远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明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25(7):20-22.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2)

作为当前图书馆中主要的流通部门,其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维持图书馆中图书的基本流通,进而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阅读生活,从而建立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1]流通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分为四点,第一,制定图书馆中书籍流通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阅读者的需求调整工作计划,进而编制出完善的图书馆工作规章计划。第二,组织图书馆中的读者交流活动,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读者对阅读的要求,更加明晰图书馆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第三,对部门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第四,通过各个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使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得到持续更新,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

二、图书馆流通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中的流通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由于每日的阅览借阅人数较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图书馆的书籍有时会出现无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现象。其次,在多数的阅读室中都有自助借阅书籍的相关设备软件,能够使读者的书籍借阅工作更加便利,但在实际的设备使用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如设备自身出现故障导致读者借阅书籍的存档内容丢失,且没有工作人员在一旁对机器进行监督,则会使机器故障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扩大。另外,若是图书馆中的管理设备不够完善,读者在阅读中还会遇到图书借阅信息无法查询等情况。最后,由于这一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较低,工作也较为清闲,在多数院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多数是学校退休教职工或是教师家属,在工作中缺乏认真专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具体开展

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从流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分析法的应用。第一,制定工作的最终目标。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规划,也是体现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系统分析法的开展应具体体现在综合的系统设计规划上,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并在后期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目标。[2]第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设定具体的目标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对计划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减少影响总目标的不利因素,使流通工作更加顺畅。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模拟测试,将测试结构用于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三,有效评价。根据模拟工作的结果可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其中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运行方案。建立模拟系统的评价结果,对系统的方案比对修改,最终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四、图书流通管理业务中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1.系统分析法在图书馆上下架管理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的图书管理就是图书上下架中的系统化过程管理,应当在管理中做好图书的分析及数据统计。图书上架工作应当做好入库图书的登记,对图书的馆藏分类和已经著录好的一一进行记录,系统应当精确记录图书馆藏地的编码,更加方便图书的控制借还,防止图书由于记录不准确难以找到造成丢失。其中,整个系统共用的代码是馆藏地代码,在图书馆中的期刊、流、典、编、采等业务模块都与馆藏地代码有所关联,需要在系统设置时就进行馆藏地代码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分类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之后的阅览环节,不然会在工作中造成管理缺失、图书遗漏等现象。馆藏地代码的编制要增设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两方面内容,对图书的流通环节有效控制,若是追查图书的去向也有据可依。另外,对书籍下架工作应当有流通部门进行记录,将书籍名称信息等从数据库中删减,并将馆藏地中的代码著录等信息剔除出来,后续工作移交至其他部门处理。2.在读者系统化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分析法还能够进行读者的阅读信息管理,并对借阅的读者进行综合整理,其中包含读者证挂失、读者信息查询、读者证注销、停用、办理等各类工作。在系统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在流通环节中的权利,管理工作通过读者的代码信息管理分类,读者能在借阅的过程中了解到之前的借阅者,建立兴趣相同的读者群。图书管理工作还可对不同读者群的不同借阅规则进行处理。3.在图书借还管理中的应用图书的借还管理是图书流通中重要的管理过程,先将读者的借阅时间信息进行登记,后期就能通过检索条码得到读者的阅览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将读者与图书互相关联,再进行之后的借书工作。[3]通常情况下的借阅信息是还书后在数据库中消除,将图书中的读者信息删掉,从而让图书进行新的入库流通环节。4.在维护管理中的应用为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系统人员可在工作中加强对数据、参数的维护管理。参数维护就是对图书馆中的各项管理目标设定参数,进而使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的管理更有方向。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尽量达到设定的目标值,从而使借阅工作的规则制定与借阅工作相互结合,数据维护工作还应当对流通数据定期修复检查、更新异常的数据,进而使系统运行更完整准确。5.系统分析法在流通统计中的应用管理这一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工作量统计、分类统计、读者量统计,在系统化分析后,可以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参数设定,从而使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更加详细,流通工作的质量效率得到提高。

五、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使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实际就是通过借阅、内部阅读等形式向读者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图书阅览过程。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管理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也是重点内容。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应当面向每一个读者,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当前高校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图书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使图书馆的系统流通更加高效,对其今后的工作转变应尽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构建更加科学的流通管理工作内容。当前的系统分析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体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进而深入到其中的各个工作环节。流通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工作模块,即信息查询、流通打印、图书上下架管理、流通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管理。[4]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它能够对工作的流程作出更为有效的安排,也能够实现工作各个环节的梳理安排。图书馆中的流通系统一般按具体部门的具体职能划分,通过对业务工作的明确划分,使工作部门更加协调合理,日常工作分配更加均衡,系统运行更加顺畅稳定。2.提高图书利用率系统分析法使图书馆中的书籍利用率有很大提升,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中的图书利用率,图书馆中标准利用率提高,则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会提高,利用率越低则质量越差。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流通系统管理,结合系统分析法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提升。首先可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简化借阅书记录的工作流程,使图书馆里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分析和流通管理,对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即读者能够实现自由查找自己想要阅览的图书,若是没有还可用内容相似的书籍替换,能有效减少拒借率。最后可以进一步落实计算机的系统化管理工作,进而使图书管理的工作更加有序,通过计算机记录借还书籍的时间信息,也会减少工作中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并对读者的借阅时间进行规定,使得好书的流通率得到增加,加速图书馆中的书籍流通,相对来说也提升了书籍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对读者借阅较多的书籍和较少的书籍进行统计,如冶金工业、金属工艺学、动力工程学等过于高深的专业书籍在图书馆中乏人问津,借阅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就提示图书管理工作,如何使图书利用率得到提升,拒借率进一步减少。可从系统化的分析角度对工作进行细化:首先,书籍的内容结构应当与借阅人员的知识面、兴趣点相契合。第二,图书馆的书籍种类应尽量齐全,完善各方面的书籍类别。第三,可用信息化检索帮助学生更快获知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类别,能够对借阅书籍快速检索。第四,通过读者之间的调查研究,将图书的采购情况同实际的借阅需要结合起来。

六、结语

作为图书馆基础管理系统的流通管理,对阅读人员和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的现象,使服务水平得到良好的发挥,使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进一步扩大,推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同时,广大图书管理人员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解决流通管理的各项问题,将系统分析法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制度的探索发展,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长远进步。

作者:杨爱琴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明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7):20-22.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8-0071-03

作者简介:冼丽莹(1986―),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采访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采访计划又是采访工作的起点,制订好采访计划是做好采访工作的第一步。采访人员必须运用调研、统计、分析、总结等手段,根据本年度经费情况、藏书比例、借阅比例、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动向等,充分围绕读者需求,制订采购途径及采购时间计划表、各类图书采购比例、核心出版社、各专业涉及主要分类号等。

1 高职院校读者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和掌握一种技能,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相对本科学生来说少了一年专业学习的时间,加上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且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因此,他们更需要基础性、实用性较强的图书[1]。

2 采访计划的制定

2.1 采购途径及采购时间计划表

目前,图书馆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招标采购主要有现采、订单和外采。非招标采购主要有网上采购、直接与出版社联系、接受捐赠等。

现采是指直接到书商展厅现场采购,这种方式比较直观、配货速度快,但受采访人员的专业知识等限制,无法采购到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订单是指根据全国书目、出版社、书商书目来整理书目订单,再由书商根据订单来配货。这种方式选择范围全面,采访人员能根据本馆需求选择基础性、实用性强的图书,但配货速度较慢,不够直观。外采是指书商有目的地组织采访人员到书市、书展、书店、出版社等采购图书,这种采购方式选择范围大、精品图书多,但仍会受制于采访人员的专业知识,且配货速度较慢。笔者所在图书馆的非招标图书主要是指网上采购,采访人员定期收集读者通过各种途径推荐的图书、时下热点图书等,在亚马孙、当当等大型网上书店购买,是对招标采购的一种补充[2]。

采访人员应灵活运用以上各种采购途径,根据上一年采访进度,合理安排本年度采购工作。由于在年底前需要年度统计、总结、报账等,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一般安排采访人员上半年完成总采访任务的60%,下半年完成40%。具体安排见表1。

2.2 各类图书采购比例

通过分类统计前一年馆藏及馆藏借阅情况、新书及新书借阅情况,在前一年新书采购比例的基础上,调整当年各类别采购比例。[3]以笔者所在图书馆为例,2014年馆藏、新书借阅比例见表2。本馆馆藏及新书主要集中在B、C、D、F、G、H、I、J、K、R、T这11个大类,除D、F、G、I这四个大类外,馆藏比例和借阅比例基本保持一致。D、F、G类借阅比例明显低于馆藏比例,I类则相反,借阅比例远超馆藏比例。因此,在做计划时可根据借阅比例及学校专业需求适当调整这四大类的采购比例。如F类,借阅比例明显低于馆藏比例,但本校的专业主要以经济类为主,因此,采购时依然需要保证F类的数量。各类新书采购比例可调整见表3。

2.3 核心出版社

现采与外采是采访的两种主要模式。现采与外采图书都是按出版社排列的,而非按学科排列的,因此,采访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图书涉及的主要出版社,进而了解每个出版社主要可以采购哪些类目的图书。

以笔者所在图书馆为例,笔者首先通过书目系统统计主要类目涉及的核心出版社(见表4),再统计各核心出版社可采购哪些类目的图书(见表5),争取做到采访时清楚了解每个出版社主要采购哪些类目的图书。

2.4 学科专业范围

作为高校图书馆,采访时除了需要考虑借阅率以外,专业学科设置和学科发展动向亦是图书采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采访人员必须紧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购符合学生需求的专业基础理论书籍和实际操作强的案例图书。

在制定采访计划时,采访人员可将本校专业涉及的主要分类号统计出来。如笔者所在学校共有六个院系――外语外贸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法律与公共事业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旅游管理系。以旅游管理系为例,可先把旅游管理系四个专业涉及的分类号统计出来(见表6)。采购时,特别是做订单采购时,向出版社或书商索取书目后,可根据统计出来的分类号采购专业图书。

3 结语

高职院校读者具有自身的阅读特点,采访人员在制定采访计划时必须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统计馆藏、新书借阅比例,确定下一年的采购比例;分析核心出版社涉及的主要类目,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统计各专业涉及的分类号,订单采购时应按类采购。采访人员如能遵循以上三点,就能保证一年中采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采访任务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4)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多读书多看报,认清形势,端正思想。对一些新同志进行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培训和有关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纸质建设。纸质文献依然是师生主要利用的文献形式,逐年增加新书购入数量以及扩大期刊品种,11年购入图书12万册,期刊1180种。

2、电子资源建设。电子资源以其新、快、方便下载利用等诸多特点,已经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011年计划购买电子图书20万册,中国知网数据库(8个专辑)。

三、继续加强读者服务工作

1、规范借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及时为遗失借阅证的读者做好补证工作。

2、在工作中要“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要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印服务、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报导服务等方式,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综合,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

(3)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及时报导文献信息、图书布局、揭示馆藏,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每年入学后的新生,我们要利用图书馆宣传栏进行图书馆概况、地位、作用、藏书情况、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

3、继续延长周开放时间,保证在74小时以上。新馆:8:00——21:30(冬),8:00——22:00(夏);书库周二——周六正常开放外,对于双休日,老馆书库周日全天开放,新馆书库周一全天开放。

4、组织开展“读者评馆”活动,促进图书馆建设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请读者来评议图书馆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设立评议箱等多种形式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四、日常事务

1、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贯彻执行细化后的各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任务分解,建立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

2、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各借阅室图书、期刊摆放整齐,录入图书数据、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保证质量。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5)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66-02

1 开展正式与非正式调查,建立中心组反馈机制

NLB经常在公共图书馆开展正式与非正式调查,收集公众对客户服务、图书馆馆藏与设备、试运行新服务的反馈,然后认真地处理这些反馈,并把它们作为评价员工行为的一个标准和以后改进的材料。

NLB为了从所有部门听取员工对服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中心组反馈机制。它能触发读者反馈,促进NLB服务与馆藏的改善。例如,根据大多数用户倾向于利用主题目录浏览图书这样一种行为知识,NLB对图书馆馆藏分类系统进行调整,按照10个广义主题目录(艺术、商业与管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烹调术、住宅与花园、养育、宠物与动物、娱乐、新加坡珍藏、旅游指南)排列图书。

2 建立一站式中心网站,引入多媒体终端

NLB建立了一站式中心网站,网站上集成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联机目录和传统借阅服务如续借和预约。图书馆引人多媒体终端后,既可以把数据库和互联网中存贮的信息揭示给公众,也可以使公众方便地访问这些非印刷信息资源。

3 建立学生虚拟社区、新闻资讯和方案广播数据库

为满足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需要,NLB开发了学生虚拟社区(student virtual community,SVC)。SVC作为一站式信息馆藏,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资源和尾随学校课程的方案技巧。“商业虚拟社区”和“中国虚拟社区”分别用来满足商业团体与说中国话团体的需要。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与节省劳动时间,NLB创建了新闻快讯(InfoXpress)数据库。它是一种从公众获取常见问题解答(FAQ)的数据库,已经根据主题对答案与参考源进行了索引。员工利用此数据库可以快速回答读者咨询,提供深层次的客户化参考咨询服务。

为促进最佳实践、操作程序和方法在员工间流动,以保证员工主动获取他们所需的知识。NLB还建立了项目广播数据库。它被用来记录团队员工的贡献和项目的完成情况。这在评价员工行为和跟踪各种计划的成功与失败,并为某个项目所取得的成功建议与工作程序如何应用于下一个项目是颇具指导意义的。

4 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更新计算机管理系统

从调查结果来看,读者对借还书高峰期必须等候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最不满意。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计算机终端数量和人员的不足。为解决此问题,NLB采用了3M公司的自检机器,它能允许读者完成自借还手续。即使在高峰期间,列队时间减少到10分钟以内;在还书过程中,NLB采用了红外线技术自动处理还书箱中图书的还书手续。借阅者咨询工作站的引入也减少了柜台前的等候,因为这些终端可以帮助读者检索他们的流通记录并支付任何罚款或引起的费用。另外,NLB用600万美元更新它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了一种容易使用的视窗界面,不仅能提供简单有效的联机目录系统,而且可以帮助读者执行自制式(do-it-yourself)检索。如今读者在借还书时不需排成长队,非高峰期间的等候时间实际上降低到零。

5 成立图书馆发展组。实施工作团队改进建议方案

NLB成立了图书馆发展组来监督新建图书馆计划。过去。新建图书馆计划要一年时间,这个组却只用3-6个月的时间,因为从一个图书馆计划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可以经改进传递给下一个图书馆计划,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大量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为了了解客户背景,并利用这种知识来确保服务的快速传递与发展,需要加强内部员工的交流与反馈,为此,NLB实施了工作团队改进建议方案,它对所呈递的每条建议都给予一定的奖金。通过共享员工的创造力和最佳实践,可以改善员工行为,制定一致性标准,并缩短产品开发与进入市场的时间。

6 实行业务外包,加入新加坡服务质量组

在如今大多数加工已经外包给出版者和卖主的情况下,分编加工人员用来处理新文献的时间明显减少,因为到达图书馆的现架图书已经加入条形码并贴上了分类号码与磁条,而且外包卖主可以把具有相关兴趣主题的资料推荐给图书馆,从而使新文献的选择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NLB加入了新加坡服务质量组,对客户服务、馆藏建设、管理与财务、装饰、项目、职员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建立并实施了规范的服务标准。它确保了:(1)工作流在部门间是一致的;(2)可以考核传递的服务效率与效力;(3)所有部门的产出维持在高水平。

7 推广终身学习和知识交流

操作技能可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与工作效率。为获得这些技能,NLB实施了终身学习计划,开展诸如“学习无止境”的研讨会。在这些学术研讨会上,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来共同探讨NLB在21世纪如何克服各种障碍与保持自身竞争能力等各种问题。NLB通过两星期一次的公共图书馆馆长会议、简报和部门管理者与部门员工间的对话等知识交流方式来共享新加坡17个社区图书馆和正在兴建的图书馆的最佳实践经验。

8 评价知识管理工作

NLB利用知识审计、知识地图和方案设计工具来评价知识管理事务。知识审计包含图书馆知识资产的识别与审计,可用来评价战略开发能力和目标实现能力。其评价依据包括客户称赞、外借的增加、图书馆主持的公开讲演与专题讨论会的出席人数等。

知识地图是一种用树或图的方式表示组织无形资产的方法。NLB利用知识地图建立了NLB目录,它详述了员工的技能与知识,是员工寻找特殊类型信息的有用工具;它还可把员工各自的专长介绍给专家,个人声誉也可从个人拥有知识的免费宣传中获得。

方案设计工具如TANGO是第3种用来测量知识管理工作的方法。它可帮助管理者懂得如何管理知识型组织,如建立知识管理中心、任命知识主管、实施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等。

9 结论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交流来传递知识与最佳实践,实施知识管理,取得了许多进展。它下一步旨在建立一种鼓励员工间非正式知识共享与传递的方式,设计一种能激励与培养这个共享系统的财务系统,最终使知识管理程序变成一种自运行与员工驱动型系统。

参考文献:

[1]杨玉花,新加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及其借鉴[J],东南亚研究,2006,(5)

[2]常琍,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系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S1)

[3]张忠民,新加坡图书馆事业发展见闻和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6)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 促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功能、 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服务手段已从手工操作逐步转化为自动化、网络化; 服务方式由全封闭到全开放, 用户甚至可以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 信息服务的变革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了图书馆用户新的需求意识、 需求特点的产生。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借助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处理功能,也给我们读者借阅数据信息分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为更有效的分析读者需求以及为读者提供深层次、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保证。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优化读者服务工作,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分析挖掘系统数据资源、总结规律、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和借阅动向,将更有利于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分析我馆近两年的数据,从中寻找借阅规律,来进一步优化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

二、系统数据分析

1.各类别读者年度借阅情况

按读者属性统计年度图书借阅量,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读者群体的借阅数量,分析各层次读者对图书的总体利用情况。以下收集了2006年至2007年两年期间借阅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图书馆最大的读者群是本科学生,所占百分比为:53%;其次是教师读者,所占百分比为:8.3%;在次是实验班学生,所占百分比为:4.2%;研究生读者占0.8%。以上数据说明:本科学生读者依然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主要围绕专业课程及喜好,成为我们最忠实的用户。我们读者服务工作做得成功与否,这些读者给我们的工作以直接的折射。教师读者,主要围绕专业课程建设和科研需要来馆查阅资料,所以也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对象,我们服务的水平和深度在他们身上能直接的体现。对待这些读者,需要我们进一步跟踪分析,以提供其更好的个性化需求服务。

2.月图书借阅情况

表2中可以看出:以月为时间段,我馆每年有三个借阅高峰时段,分别是1月、3至5月、9至12月。1月份正逢放假,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广大同学们终于可以换换脑子为自己的兴趣阅读,所以也导致节约量攀升。3月或9月是开学初期,为新学期的准备阶段,学生在经过一个较长假期的调整后,精力充沛,急需还回假期借阅的图书,重新借阅新开课程的图书资料及其它课外书来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这两个月图书的借阅量较大。另外,每年10至12月图书的借阅量也较多,有时甚至超过放假始或者开学初,这是因为除正常的借阅外,还有一支考研的读者队伍在进行最后的强化阅读,有了他们的存在图书馆的整体借阅量凸现高峰。

3.各类图书借阅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近两年我馆外借图书数达615464册,其中以文学类居多,占总借阅册数的27.8% ;其次是数理化学类图书,占总借阅册数的12.4% ;位居第三的则是语言文学类图书,占总借阅册数的10.9%,这几类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一半。可见,我馆各类借阅量基本上形成以文学、数理科学、语言文字及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社会经济、一般工业技术等相关学科为辅的借阅格局。

3.1 文学类图书过热

从表3可以看出,文学类图书是大多数学生读者借阅首选。由于文学作品具有调节精神和消遣作用,它在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类图书所无法取代的。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学生过于在这类图书方面牵扯进太多精力,势必会对影响对专业学科的钻研。特别是对于一些沉溺于言情、武侠小说等方面的读者,图书馆员还应加以正确引导。

3.2 计算机和外语类图书依旧成为借阅热点

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自身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的强弱,成为了学生毕业后求职的重要砝码和考评标准。而此类图书均已以英语、计算机教材教学参考书为主,与研究生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当代大学生热衷或必备的,自然这两类图书也就成了大学生的借阅热点 。因此,这两类图书的借阅量较大,尤其是在英语与计算机考试前,相关的图书成为了最大借阅热点,刚刚还回即被借出,同时也颇感此类图书的副本量不足,而使广大学生们的满意度降低。因此,如何优化配置相关的文献资源,应引起图书馆采购人员的重视。

3.3 哲社类图书及自然科学类图书倍受冷落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大学生追求知识方面更注重社会的实用性,他们对基础科学理论、政治理论类图书如:马列政治类、自然科学类等兴趣十分冷淡,这使得我馆哲社类及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借阅量相对较小,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仰缺乏以及学习目的性及功利性很强,对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尤为不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依据分析数据所要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读者群体、月份借阅规律、类别借阅统计分析,从不同程度上也能挖掘出一些潜在规律。即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为我们读者服务工作提供指导,进而优化读者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读者来馆借阅,也是我们工作细化、深化的一个重要参考和依据。

1.分析流通借阅高低峰时间段,合理安排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分析掌握读者借阅特点和规律,图书馆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当借阅高峰期到来之时,图书流通部门应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一方面搞好人员调配,组织好书源,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热情接待读者,认真解答读者的咨询,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当借还书处于低峰时,应抓紧时间开展内部图书整理工作,以迎接下次借阅高峰时段的到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流通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2.定期分析读者各种借阅数据,做好读者需求调查。

读者借阅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挖掘是图书馆一项不可缺少的业务性工作,它不仅能客观、如实地反映读者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同时也为加强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通过分析读者层次和外借的统计调查,将有助于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变化,从而可有针对性地改善文献结构,提高办馆水平和读者服务质量。如不定期地向学生、教师等读者发放图书需求情况调查表,及时了解师生的阅读倾向和需求。同时利用好购书经费,有效合理地补充藏书,尽最大可能满足全校师生读者的借阅需求。

3.设定合理的借阅参数,最大发挥图书使用价值。

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读者群,图书馆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出借期限。对于教师读者借阅期限和借阅量不宜太长、太大,太长、太大都会导致一些图书长期积压在教职工手中,影响了学生的利用和图书的有效流通。如果量太小、时间太短则会影响教职工的正常工作。反之,对待学生读者(包括研究生、试验班学生、普通本科班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设定一个合理的借阅权限和借期,只有设定合理,才能更充分发挥图书的使用价值。

同时对于一些书目的借阅参数的设定也要周全考虑。比如社科类书,文学类书,外语类书,计算机类图书流通率很高,借阅期限过长容易使一些书在读者手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浪费,不利于图书的流通。专业性的书籍在学校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借阅时间短又不利于读者利用,不利于文献资料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情况,我馆调整了借阅期限,文学类借期为半个月,社科类和专业类借期为一个月,学生、教师都可以续借一次。同时我馆实行的预约借书制度和超期罚款制度,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图书的有效流通。

4.培养一支过硬的服务队伍,加强借阅引导工作。

一支过硬的服务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学校和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校的专业状况,图书馆的资源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通过前面的统计分析,文学、外语及计算机类图书的借阅量占有较大比重,这对于提高读者自身的外语、计算机及文学修养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部分学生读者过于沉溺于休闲娱乐、文化快餐等方面的读物,从而忽视对名著经典、哲社类、科普类读物的阅读,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修养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图书馆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读书计划,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大学生读者借阅科技图书少的现象,图书馆要大力加强科普科技方面好书、新书的宣传,根据读者对文学知识的渴求,聘请优秀专业教师举办中西方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知识系列讲座,介绍国际国内的各种文学流派,增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读者在阅读与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能获得较完整的文学修养,真正达到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美化心灵的目的。

5.加强文献资源评价,优化藏书结构。

加强文献资源评价与使用效益评估分析对文献资源及其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对于合理的丰富馆藏资源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对文献资源采购中的问题进行纠正,调整文献资源采购计划,加强图书订购的针对性和计划性。近年来,随着高校专业自的提高,为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开设了新的相关专业,因此图书馆在馆藏结构中应根据专业设置情况适时配置新专业图书,以保证读者需求。做到突出重点,照顾一般,重点收藏与学校专业设置、所开课程、科研及所对应的学科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保持其系统性、完整性。对于读者借阅频率较高的热门图书(如英语及计算机等方面指导书),要加大复本量,充分满足读者用书需求;对于消遣性图书,可适当增减复本量,采购时严格把关,确实采购那些文学艺术思想水平都较高的书籍,使广大学生读者在欣赏图书的同时能够不知不觉地吸收精华,提高文学修养与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创新服务、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使读者真正爱上图书馆,离不开图书馆,这才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艺群.独立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2]李艺群.优化创新服务,提升独立学院图书馆流通部建设浅析[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3(4)

[3]宋丽花.数据挖掘技术在读者服务优化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

[4]蒋祥春. 基于web的读者数据统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

[5]王晓晖. 优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3(4)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7)

图书馆阶段性采访统计凸显文献建设和利用的不平衡。笔者首先统计了图书馆2007—2012年这一时期的到书分类外借情况,选取了合校后图书馆重点建设的3个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和经济,连同我馆读者借阅量较大的医学、英语、文学等类作为统计对象,在医学生中已普遍形成专业+外语+计算机的阅读倾向。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实行现采为主、书目订购为辅的采购模式,尽管新建学科文献增长迅速,但是到书最多的还是医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计算机类等,采访复本率有降低的趋势。外借比例体现文献利用情况,是评价采访质量的重要指标。法律类和医学类图书外借比率较低。以医学为例,文献入藏1年内零借阅比例占30%,统计6年综合外借比例仍为68%。尽管医学类文献存在馆藏量大、增长迅速的特点,但不是高比例零借阅存在的原因,需要从相关统计分析研究。

1.2采访质量评价内容和分析统计方法

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如何建立与读者需求利用信息间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医学图书馆阶段性采访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专业文献借阅比例不高、各类目文献建设和需求不平衡等。笔者通过阶段性文献建设和文献需求的分析研究,将流通统计与采访统计结合、手工统计与系统统计结合、数量统计与内容分析结合,来探讨医学馆向综合馆转型过程中医学文献信息保障问题。医学院图书馆是以医学文献资源为特色的学科分馆,馆藏医学资源丰富,读者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含附院医生)、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4类读者人数(2007—2012年)累计占比分别为6.5%、5%、88%、0.5%,本科生是图书馆主要读者对象。多类型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内容和层次上的差异。借阅统计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系统统计实现,例如有研究从阅读量分析,得出读者借阅最多的图书是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和语言类图书。研究特点是针对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完整借阅情况作统计分析,数据源于笔者参与的图书卡清退注销工作,需要从图书馆管理系统做大量数据和内容统计工作。

2通过统计分析反映医学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

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在校期间总平均借阅量分别为113册、46册、16册,医学文献平均借阅量为36册、28册和16册,约占总平均数的1/3、1/2和1,说明本科生专业外阅读比研究生广泛,而研究生读者更专注于专业学习。值得关注的是,留学生5年学习期间只借阅了少量医学文献,因此,应加强留学生文献建设。另外,医学院的学生性别借阅差异方面,本科男生、硕士女生医学相对专业借阅量大,女生阅读文学图书较多。

2.1本科医学生R类和H类及I类文献借阅不平衡

笔者利用本科生的信息进一步做了系别平均借阅统计。中医系本科生人数和借阅量都是最多的,专业借阅与研究生比例相当,护理系学生专业借阅量最少。RHI占比表示医学、英语、文学类图书占学生总借阅量的比重,各专业都很高,预防医学甚至达到91%,说明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阅读面窄,主要是英语和文学。这一倾向在本科生中普遍存在,在研究生和教师群体中不明显。图书馆需要反思资源建设是否平衡。笔者通过系统统计2012年资源建设状况,英语、文学、医学3类图书分别占图书采购总量的12%、18%和52%,合计82%,略低于流通借阅占比,说明除了借阅制度等原因,文献采访工作是形成借阅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现的采访工作中,采访人员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和工作模式,遵循一定的采购次序:医学、小学科专业、英语、文学、计算机及其他类目文献,馆藏建设比例容易失衡。今后需要加强采访质量控制,完善馆藏体系,引导学生读者综合借阅,提升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2医学生专业借阅内容分析与采访工作重点

主要是医学生借阅的数量统计,而借阅内容分析应更深入读者的专业信息需求。我馆医学文献建设经费占经费比例的一半,客观细致的文献需求分析可以提高文献采访质量。鉴于本科生数量庞大,笔者只对医学文献借阅量总和大于50册的254名本科生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生和留学生全员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类R1至R9共有17个二级类目,分散的类目统计过于庞杂,而R1~R4、R5~R9的两分法可以粗略划分出学科需求,体现读者在基础医学和临床专科医学文献借阅需求上的差异,不同读者类型在借阅区间对比明显。集中度是指不同读者按种借阅量大于3册的文献占总借阅文献量的比例,反映文献需求的共性。本科生在基础医学文献的借阅量较大,借阅集中度高;研究生学习目的性和方向性较强,对临床专科医学文献需求较多,集中度低;留学生主要利用图书馆的基础性双语教材和英文医学图书,借阅集中度最高。学科借阅排行从借阅量角度能更直接反映学生读者学科主题借阅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借阅主题内容存在阅读层次上的差异,而本科生和留学生借阅学科内容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系统统计教师的文献借阅排行(口腔科学、中医学、医学统计学、妇产科学、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流行病学),可以发现教师借阅内容既有独特性,又与其他读者借阅内容有关联,说明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对学科文献需求的统一性;进而可以推断,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借阅内容更侧重于临床专科类文献,与研究生的专业文献需求有交叉,包括执业职称、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及科研论文等类。

3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质量控制与改进

高校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十分重要。医学文献采购是由图书出版发行因素、当年采访计划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采购比例只有与不同读者类型需求比例相匹配,才能降低文献零借阅比例。图书馆基础医学文献占比高基本符合读者文献需求现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采购比例和重点有待进一步优化。文中的流通统计是一组典型性医学生借阅统计研究,与图书馆采访统计的结合对比充分展现了我馆近期馆藏建设和读者利用情况,形成针对医学生的文献采访质量评价,对统计中发现的借阅不平衡问题,需要图书馆认真审视和反思,在图书馆管理、流通、采编、参考咨询等各部门工作中调整改进,合力解决。对照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图书馆采编部需要对2013年度文献采购经费比例、采购方案和采购实践做出调整,并希望能促进今后一个时期采访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学科分馆在没有综合馆信息保障情况下,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和体系;医学类重点学科文献建设方面,要结合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读者比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大学级或研究级藏书级别,采访工作要调动教师关注图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让这些专家学者真正参与到图书资源的建设中来,提高图书采访的质量。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8)

大庆市图书馆于2013年11月开始搬入现在的新馆址。新馆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藏书百万余册,期刊800余种,报纸50多种,有采编部、阅览部、流通部、少儿部、读者服务部、辅导部、技术部、地方文献部、资源建设部、信息部组成。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直接影响新馆能否尽早投入使用,馆藏文献资源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和读者见面。

1.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1.1合理规划书库的布局

搬迁之前要了解新馆的设计,根据新馆面积提前规划新馆布局,确定各库分配方案。大庆市图书馆新馆有少儿部、文史类图书借阅部、科技类图书借阅部、密集书库、调节书库和期刊阅览部、专题阅览大厅、地方文献阅览部、古籍阅览室、盲文阅览室十个藏书地点。文史类图书借阅部主要存放文学、艺术和历史类(即中图法的I、J、K类)图书、科技类图书借阅部存放除文学、艺术和历史类(即除I、J、K类)以外的图书、密集书库一半存放2000年以前出版的社会科学类图书,另一半存放的是供流动站、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车定期更换借阅的图书、调节书库存放的是2000年前出版的自然科学类图书和2001年至2012年间采购的图书。专题阅览大厅存放的是2000年到2013年间采购的图书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

1.2清点工作

搬家前应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摸底,包括已经外借的图书,在搬迁前必须下发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让读者所借图书全部归还。这样可达到清欠长期失落在各类读者手中的馆藏书,以便达到对馆藏书科学管理的目的。

在图书馆搬迁期间,可以对馆内常年不用,时间久远,利用率低,已无利用价值,陈旧的、复本量过多的、内容重复和破损不能修复的图书进行剔旧,为借阅率高的图书留出空间,使新馆有充足的架位引进读者需求的专业书籍,但在剔旧前应征求专家和科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图书清点时,对错库、错架、错类、错号的图书在迁入新馆后应及时校正、归位。并对保存书进行核查、对账,做到心中有数,账物相符。

2.书刊搬迁工作

2.1图书下架和打包

图书打包前,要做好除尘工作,否则会使搬迁后期整理图书时会增加许多工作和困难,势必会影响部分工作进度。所以无论是以后对读者正常开放的藏书,还是进入密集书库的藏书,都应借此搬迁机会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除尘,确保搬迁后的图书以洁净的状态面向读者。

图书下架、打包是一项基础、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继搬迁工作的效率。在图书下架时要做好书面记录。对下架的所有书刊要严格按照顺序排列,图书应按照分类号分组下架,捆绑并统一编号,每捆上面都应有分类号、序号、馆藏地,如少儿部文学类第一捆,就在左上角标“少”,在中间标“I(1)”。将打包好的图书分类堆放,分类统计,方便运输。

全馆人员分成若干个组,将藏书划片到组,包架到人。把下架图书打捆,要求做到整齐结实,大小均匀,每一捆图书都要系井字花扣,并且系紧打牢。从书架拿书时,图书封底都要朝下。要求每捆图书的标准一律高30厘米左右,不能超过这个限定。同时注意区别图书的开本大小问题,类似32开本的图书和16开本大小的图书尽可能捆在一起,够一捆时,就按顺序捆;不够一捆的图书就把大开本的图书放在每一类或每一小类后面打捆,避免搬运过程中散包。

2.2书刊运输

为使搬迁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在图书、设备搬运之前,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搬运计划,内容包括搬运日期,需搬运图书包数,装卸车地点、行车路线等,并对人和工作对象进行科学划分、组合,做到各司其职。出馆点数、装车、押车、卸车、归位等过程均要有专人负责。

图书搬运是搬迁工作中劳动强度最大、节奏最紧张阶段。这项工作要请专门搬家公司协助完成。图书馆应严格把住“首尾”关,即负责出馆点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清点图书出库包数,种类,装车包数和起止号。按包上的编号顺序装车,保证装车时不出差错。运输时,有专人跟车押运,严禁扔包,防止散包、掉包现象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卸车时,工作人员要事先清楚到达图书的存放地点,清点包数,核对装车时所登记的种类及数量。确保准确无误后组织人员把图书搬到相应地点。

2.3设备搬运

设备搬运时,应提前将设备归类,按类别装车,计数要准确。重点是装卸车,要有专人盯死,防止设备在装卸车时损坏。

3.后期工作

3.1图书上架

图书上架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经历了繁杂的准备过程。因为少儿部、文史类图书借阅部、科技类图书借阅部、专题阅览大厅四个地点都存放2013年新采购的图书,所以我馆对这四个库的图书都是先分大类,分小类,分细类,排架的过程进行的。其次对书架进行统计和编号;最后对图书进行分架,根据图书馆资源建设部的图书采购策略,估算出各类图书上架的饱和率,为未来图书的采购预留出合适的架位,并计算出每类图书在书库中的起始架和终止架,再利用累计测量法,测量出每页图书的厚度,结合每类图书分配的书架总数计算出每层书架存放图书的页数,然后计算排序结果与书架编号进行匹配以得出每本图书的精确上架位置。

3.2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他收尾工作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主要是新馆工作用机和读者检索用机。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工作专业性强,因此设备到位后,技术部的同志应积极配合厂家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尽早开馆、正常接待读者。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9)

首先,我们到有搬迁经验的兄弟院校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借鉴他们成功搬迁的经验,制定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搬迁规划,来进行图书馆的搬迁。

1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图书馆搬迁工作一经开展,就要闭馆,不能正常开放,会给读者带来不便,应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告知读者搬迁的时间和相关借阅工作的安排,以得到读者理解和支持。图书馆搬迁是一项繁琐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校职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策群力,使大家都参与到图书馆的搬迁中。

2 搬迁的准备阶段

2.1 家具、设备的清查

家具设备的清查主要是对旧馆所有的办公家具、书架、期刊架、电脑、桌椅等物品进行逐一的清点、登记。对能用的设备要详细登记并标注搬迁后放置到新馆的位置,对不能用的设备也要详细记录,并等搬迁结束时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移交或报废工作。

2.2 对馆藏图书的清查

搬家前应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清查,对已经外借的图书在搬迁前贴出通知告知读者,在规定时间内把借阅的书籍全部归还。这样既清理了滞留在读者手中长期借阅的书籍,又避免学生读者在搬迁过程中把借阅的书籍丢失,也利于今后的管理工作。

在对馆藏图书清查之前,首先把书库内破损或模糊不清的索书号重新更换了一遍。按照中图法对所有图书进行顺号,把一些乱序、错位的图书放回到原来位置,这样便于打包及重新上架。

藏书的清点主要是对馆藏15万册图书进行分类统计,明确每类书有多少种多少册,共有多少个架位,便于到新馆后对书架数量进行分配。在数据核对时要逐一检查的正题名、著者(编者)、版者、1SBN、单价等基本信息,并对录入错误的信息进行纠正。根据各类图书借阅的次数统计出各类图书的流通率,按照流通率由低到高按类下架、打包的原则制订出图书整理计划。对馆藏图书资料逐类逐册清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时间较长,过程比较繁琐、枯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借搬迁的机会对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是非常必要的。在资产清查完成后,要写出书面的搬迁计划、具体实施的时间,呈报主管领导审批。计划主要包括旧馆可用家具在新馆的摆放,新馆还需的书架、阅览桌椅、计算机等设备的规格、数量、馆藏图书清查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3 搬迁

3.1 图书的下架与打包

根据书库中图书的多少及每包可装多少本书的平均量来购买袋子、包装纸等包装工具,包装纸和包装袋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结实耐用的,这样在搬迁过程中不易破损、散包。同时要购买打包机、打包绳、打包扣、手持式缝纫机以及记号笔等工具,还应该给工作人员准备口罩、手套、毛巾、肥皂等防护用品。在打包前,要做好书籍的除尘清洁工作,否则在整理图书时会给工作增加难度,将影响到工作的进度。无论是以后对读者正常开放的藏书,还是其它书库的藏书,都应利用这次搬迁机会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工作,确保搬迁后的图书馆以干净、整洁的面貌向读者开放。图书下架、打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以后搬迁工作的效率。对下架的所有书刊要严格细致地按照中图法的顺序排列,图书应按照分类号分组下架。打包后,每包上面都要用记号笔写上分类号、序号,如文学类第一包,就在编织袋两面的中间或用包装纸打包的每一面(共六面)写上“I1”,第二包写上“I2”,以此类推。将打包好的图书分类堆放,分类统计,方便运输。

3.2 运输

为了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在图书、设备搬运之前,要制订出相关的搬运计划,内容包括搬运日期、馆内物品搬迁的顺序、需搬运图书包数,装、卸车地点、需要的车辆及出车次数等。出馆点数,装车、押车、卸车等过程均要有专人负责。图书搬运是图书馆搬迁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最为紧张的环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严格把住出、入关,即负责出馆点数的人员要认真清点图书出库的包数、种类、每车的包数和起止号。按包上的编号顺序装车,确保装车时不出差错,严禁扔包,避免散包现象发生。运输时,有专人跟车押运,以防出现掉包现象。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工作人员要清楚到达新馆后图书存放的地点,卸车时要清点包数,核对装车时所登记的种类及数量后,组织人员卸到指定位置。

3.3 设备搬运

设备搬运时,应提前将设备集中、归类,按类装车。对重要设备如服务器等,要在包装时需增加减震措施,对设备的数量要详细记录。在装卸车时,要有专人负责,防止设备在装卸车时受到损坏。由于该馆用的是图书馆内部的局域网,所以要特别保护服务器中数据库的安全,对重要数据要进行备份,避免服务器出现意外情况时造成数据的丢失,给工作带来不便。

4 图书上架及后期工作

4.1 图书上架

图书运至新馆后,要进行上架工作,图书上架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在工人师傅对书架进行拆迁、安装、刷漆、晾干后,首先对书架进行统计和编号,按类进行分架,根据记录精确标注出每类图书在书库中的起始架和终止架的位置。其次对搬迁过来的书先分大类,然后按编号排序、开包、排序上架。

在搬迁之前,该馆新进了一批图书,这批书只进行了编目处理,没有上架。因此在上架之前要详查数据库,了解新书的数量、类型,统计、预留出每类新书所占的架位,以便于新书上架。上书时,书架的每一格不能放满,要预留近二分之一的位置以备将来新购图书的上架,以避免倒架的麻烦。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10)

大庆市图书馆于2013年11月开始搬入现在的新馆址。新馆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藏书百万余册,期刊800余种,报纸50多种,有采编部、阅览部、流通部、少儿部、读者服务部、辅导部、技术部、地方文献部、资源建设部、信息部组成。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直接影响新馆能否尽早投入使用,馆藏文献资源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和读者见面。

1.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1.1合理规划书库的布局

搬迁之前要了解新馆的设计,根据新馆面积提前规划新馆布局,确定各库分配方案。大庆市图书馆新馆有少儿部、文史类图书借阅部、科技类图书借阅部、密集书库、调节书库和期刊阅览部、专题阅览大厅、地方文献阅览部、古籍阅览室、盲文阅览室十个藏书地点。文史类图书借阅部主要存放文学、艺术和历史类(即中图法的I、J、K类)图书、科技类图书借阅部存放除文学、艺术和历史类(即除I、J、K类)以外的图书、密集书库一半存放2000年以前出版的社会科学类图书,另一半存放的是供流动站、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车定期更换借阅的图书、调节书库存放的是2000年前出版的自然科学类图书和2001年至2012年间采购的图书。专题阅览大厅存放的是2000年到2013年间采购的图书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

1.2清点工作

搬家前应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摸底,包括已经外借的图书,在搬迁前必须下发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让读者所借图书全部归还。这样可达到清欠长期失落在各类读者手中的馆藏书,以便达到对馆藏书科学管理的目的。

在图书馆搬迁期间,可以对馆内常年不用,时间久远,利用率低,已无利用价值,陈旧的、复本量过多的、内容重复和破损不能修复的图书进行剔旧,为借阅率高的图书留出空间,使新馆有充足的架位引进读者需求的专业书籍,但在剔旧前应征求专家和科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图书清点时,对错库、错架、错类、错号的图书在迁入新馆后应及时校正、归位。并对保存书进行核查、对账,做到心中有数,账物相符。

2.书刊搬迁工作

2.1图书下架和打包

图书打包前,要做好除尘工作,否则会使搬迁后期整理图书时会增加许多工作和困难,势必会影响部分工作进度。所以无论是以后对读者正常开放的藏书,还是进入密集书库的藏书,都应借此搬迁机会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除尘,确保搬迁后的图书以洁净的状态面向读者。

图书下架、打包是一项基础、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继搬迁工作的效率。在图书下架时要做好书面记录。对下架的所有书刊要严格按照顺序排列,图书应按照分类号分组下架,捆绑并统一编号,每捆上面都应有分类号、序号、馆藏地,如少儿部文学类第一捆,就在左上角标“少”,在中间标“I(1)”。将打包好的图书分类堆放,分类统计,方便运输。

全馆人员分成若干个组,将藏书划片到组,包架到人。把下架图书打捆,要求做到整齐结实,大小均匀,每一捆图书都要系井字花扣,并且系紧打牢。从书架拿书时,图书封底都要朝下。要求每捆图书的标准一律高30厘米左右,不能超过这个限定。同时注意区别图书的开本大小问题,类似32开本的图书和16开本大小的图书尽可能捆在一起,够一捆时,就按顺序捆;不够一捆的图书就把大开本的图书放在每一类或每一小类后面打捆,避免搬运过程中散包。

2.2书刊运输

为使搬迁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在图书、设备搬运之前,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搬运计划,内容包括搬运日期,需搬运图书包数,装卸车地点、行车路线等,并对人和工作对象进行科学划分、组合,做到各司其职。出馆点数、装车、押车、卸车、归位等过程均要有专人负责。

图书搬运是搬迁工作中劳动强度最大、节奏最紧张阶段。这项工作要请专门搬家公司协助完成。图书馆应严格把住“首尾”关,即负责出馆点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清点图书出库包数,种类,装车包数和起止号。按包上的编号顺序装车,保证装车时不出差错。运输时,有专人跟车押运,严禁扔包,防止散包、掉包现象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卸车时,工作人员要事先清楚到达图书的存放地点,清点包数,核对装车时所登记的种类及数量。确保准确无误后组织人员把图书搬到相应地点。

2.3设备搬运

设备搬运时,应提前将设备归类,按类别装车,计数要准确。重点是装卸车,要有专人盯死,防止设备在装卸车时损坏。

3.后期工作

3.1图书上架

图书上架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经历了繁杂的准备过程。因为少儿部、文史类图书借阅部、科技类图书借阅部、专题阅览大厅四个地点都存放2013年新采购的图书,所以我馆对这四个库的图书都是先分大类,分小类,分细类,排架的过程进行的。其次对书架进行统计和编号;最后对图书进行分架,根据图书馆资源建设部的图书采购策略,估算出各类图书上架的饱和率,为未来图书的采购预留出合适的架位,并计算出每类图书在书库中的起始架和终止架,再利用累计测量法,测量出每页图书的厚度,结合每类图书分配的书架总数计算出每层书架存放图书的页数,然后计算排序结果与书架编号进行匹配以得出每本图书的精确上架位置。

3.2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他收尾工作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主要是新馆工作用机和读者检索用机。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工作专业性强,因此设备到位后,技术部的同志应积极配合厂家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尽早开馆、正常接待读者。

图书馆外借工作计划篇(11)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29-01

作为我国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为传统和常见的一种服务形式,图书馆的外借服务主要指的就是读者通过办理相关的手续或证件,在特定的时间内将书籍借出馆外。在对于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外借,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图书的出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上的分配,让广大读者更好的对馆藏文献进行利用。这种借阅方式需要读者对图书进行合理分配,在这个基础上保证图书外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这种工作方式也将对不方便进行到馆读书的读者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1]。可以说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外借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对读者进行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这种服务形式对读者的自由阅读更为便利,因此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图书馆外借服务展开研究,全面探析其人性化和特色化的表现方式。

一、将读者放在工作环节的首要位置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任务和主题,如果没有读者,那么图书馆的生存就将失去意义,更难以为国家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可以说读者是图书馆主要工作价值的体现。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工作观念,树立起“以读者为首要任务”的工作理念和思想,保证对读者在工作中多一份关心和尊重,并将对读者的服务和帮助体现在实际工作和行动中。所以,图书馆外借部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仪容仪表,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良好行微笑服务,注重日常工作的态度和方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性化服务,将这种工作方式融入到实际服务和工作中去[2]。

二、实行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方式

图书馆在进行外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了解,时刻掌握和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将被动式服务工作逐渐转变为主动服务的工作方式。将传统的“为人找书”逐步转变为“为书找人”,利用当前图书馆中较为丰富的馆藏和舒适的阅读环境,恰当利用图书馆中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更好的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在日常的工作环节中可以适当的开展一系列的讲座知识和宣传栏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好的对图书馆的工作职能进行拓展,帮助读者对图书馆中的馆藏进行掌握和了解。通过日常的工作,要想更好的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就需要在服务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3]。同时馆中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和读者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这就要求馆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读者的服务方式和态度,通过这种方式为广大读者营造和建立起更具备人文气息的图书外借环境,从而充分体现图书馆有的人文精神。

三、对图书馆中的藏书结构进行优化以便提升藏书活力

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主要指的就是图书馆按照自身发展的任务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对图书馆中的多种素材进行划分和区别,也就是人为的对其进行框架设计和系统性的图书组织。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明确,充分掌握和认识读者的需求,从而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尽可能的满足。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为单一的认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图书馆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只有将工作的具体环节放在对读者需求的满足上,才能更好的将工作规划进行合理统筹,详细的对其进行安排,将资金更好的进行运用,让图书馆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提升[4]。可以说读者的实际需求也是对图书馆藏书进行调整的主要依据,所以,更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敏锐的头脑,全面分析和掌握读者阅读的实际需求,将读者的长远需求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实际目标和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藏书的管理,以便良好满足读者的实际阅读需要。

四、对图书馆外借制度进行改革

对图书馆外借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是将之前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摒弃,让其向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对借阅对象上应该适当对外借条件进行放宽,从而让更多读者能对图书进行阅读。比如国家图书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借还能力问题的影响,明确的规定外埠地区的读者对图书只有阅读权但是没有外借图书的权力,但是现代的图书馆基本做到了向全国读者进行开放的模式。因此不管是在当地的读者还是在外地的读者,只要符合借阅条件,都可以向国家图书馆申请,办理中外文图书的借阅功能[5]。

其次,还需要适当增加外借图书的数量,适当延长外借的时间。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书籍都是图书馆的瑰宝级图书,因此很多图书馆为了保护自身馆藏资源的完整性,严格的控制外借图书的数量,这就使得很多优秀的图书难以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因此在今后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当对外借图书的数量进行增加,并合理的延长外借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推进图书馆和读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应该做到为读者进行考虑,在工作过程中将读者作为基本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向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化的图书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身发展特色,最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德焱.公共图书馆在边境文化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04):206.

[2]邱建丽.浅析图书馆外借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4(2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