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7:59:22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1)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项目(201202033)和2012 年山东省教改一般项目“新课改视域下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01-2

班级管理学以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性,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取得其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轻学生”、“重形式,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很好将教学跟实际结合起来,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课程讲完以后,学生也就很快忘了所学内容,不能很好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应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以此来推动教学法改革,这既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采用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将学生置于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讨论、启发方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基本的特征。第一,生活情境性。在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基本上是选取跟教学主题高度相关具有真实生活情境的案例,引入课堂,营造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能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分析甚至论辩,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主体性。案例教学法一改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第三,内容综合性。教学使用的案例比一般的举例内涵更深刻更丰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四,深刻的启发性。对于选取的案例,一般都没有标准和正确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性和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自己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第五,过程动态性。使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跟学生、学生跟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正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得以养成,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得以呈现。

二、在班级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的起点,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选择应兼具针对性、时代性、启发性。在班级管理学课的教学中,可以选为教学案例的材料和资料很多。具体而言,可用作案例的资料有以下几种。

(一)文本类

文本类的案例主要指的针对我国有关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文本资料等,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之友》杂志上面的典型案例和一些论述班主任工作出版专著等。

文本类案例资料在班级管理课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讲授班级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时以具体现实的案例为素材进行论述。班级管理学的核心是探讨班级中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主观性,如何将这些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来解释理论运用与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涉及班级管理理论教学需要以具体的实例或者特定情境为蓝本,才能使教学生动和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二,在讲授班级管理的原则、内容和设计方案时以文本为案例。在班级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案设计时,需要讲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设计方法等,这一切的教学需要进行训练,可以以基础教育的实际作案例,阐述班级管理的方案设计,否则很可能纸上谈兵。

第三,在讲授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时选用经典的教育案例。如以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案例来设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此加深理解,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第四,在考试时也可以案例内容作为考试题目。在班级管理学的考试中,我们可以在试题的设计上做了尝试,将以往的偏重理论和记忆的题改为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具体案例内容来设计题目,改变以往学生只背答案的局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视频资料类

我国的大学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采用了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实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等政策,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好的视频资料在网中得以呈现。在教学备课过程中,笔者就不断搜集这方面的质量优良的视频资料,为班级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再如,在讲授班级管理学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方法时,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加以阐述。

教学案例的选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紧密相关,不能选择与教学主题关系不大或者没有关系的案例材料,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案例选择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是指选取的案例在班级管理的教学中具有代表性,能真正反映价班级管理的本质属性。教学中以典型案例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让设计的案例能涵盖所要教学的知识,呈现与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班级管理情境和事件,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对案例的共同研讨。

第三,案例选取要有实用性。案例教学选取的案例必须切合时展的主旋律,必须将具体的班级管理内容跟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跟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班级管理学的理论、方法或者观点来深入分析教育发展中的评价问题。除此之外,选取的材料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案例必须是师生都能驾驭得了的,教师能娴熟和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学生也能将这些案例材料作为训练的材料。

三、案例教学在班级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在导言课中的使用

每一门课的前言或者导言部分对师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导言课讲授得好有利于该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讲授和展开,导言课上好了,能让学生产生悬念,诱导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后续课程的进展是否顺利和课堂教学有效性。

按一般的常规教学来说,大多数老师在讲授班级管理学的导言课时,基本上是先介绍班级管理学的概念,再讲班级管理学的的主要内容,然后讲学习班级管理学的方法和意义,最后强调学习班级管理学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没有什么新意,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导言课则会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堂课,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资料――《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艺术》,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视频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和启发,希望以此来完成班级管理学的导言课的讲授。魏书生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家,其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思想很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借鉴,魏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根据教育规律和班级管理的理论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将一个大家认为是后进的班级带成现金班级。这样的案例切合学生的关注点,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提起学生兴趣。看完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并告诉学生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讨论,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针对讨论结果趁热打铁引出班级管理的概念问题,跟大家一起归纳出班级管理的内涵和核心,告诉大家班级管理的目的是教育的发展。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不会觉得突然和乏味枯燥,大家也乐意参与讨论,课堂也充满了活力。接着,笔者又讲了这门课的教学环节与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看一看班级管理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班级管理学的作用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要通过班级管理学来促进教育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呢”……就这样,班级管理学的第一节导言课在师生互动和理解中过去了,笔者感觉这样的上课方式是成功的,学生也很认同这种教学方式。

(二)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在讲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具体的基础班级管理过程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和课程特点使用教学案例。第一,在讲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方案设计时候,选取一些典型的成功班级管理设计教材上提供的案例跟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怎么设计班级管理方案;第二,在讲授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的时候,以《班主任之友》上面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首先了解评班级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使用设问诱导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思考,让学生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等;第三,在讲授班主任工作时候,选取正反两方面的班主任工作教育现象为案例,例如,最近几年的最牛高考班等来解释说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等。通过这样的案例设计,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通过让学生根据案例设计各种基础班级管理方案的内容、方法和原则等,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案例一旦选取,就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师生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案例解决教学中各种班级管理问题,教学案例不在多,而在精和透。第二,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第三,教师对所选取的教学案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好像对某一个问题有一定的答案一样,惟其如此,才能完成对学生有效指导。

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践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然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因此,上述的班级管理学中案例教学就是在寻找理论与实践相接触与相互联系的一种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3.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73-02

教育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纯粹讲解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会由于缺乏面向实际工作的专业素养而有诸多的不适应。为了改善教育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必要在教育管理专业的高年级阶段开展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教育管理知识、技能和理论来分析教育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案例教学法来自于20世纪初的哈佛大学,是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适合于管理者、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主要是用于提高他们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教学案例选取的原则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丰富的案例,有必要开发出来,使这些案例经过加工后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素养。面对大量的实际案例,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选取原则,精选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从而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典型性原则。教育管理实践中有大量的相关案例,但对于案例的选取,首先要遵循典型性原则,即案例的选取要少而精。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选取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即所选取的案例要能代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相关事例,能反映教育管理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是针对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和典型事件来选取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能有针对性地面对和反思这些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实际事件。

2.问题性原则。对于案例的选取要基于问题的原则,即要选取的案例都是教育管理实践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增加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在案例教学中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真实性原则。对于案例的选取还要注意真实性的原则,不能进行虚假的虚构,案例一定要来自于教育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件,要贴近真实的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只有保持案例的真实性,学生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实际的锻炼,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专业素养。

4.实用性原则。对于案例的选取还要注重实用性的原则,即要面向教育管理的实际来选取案例;要面向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景来选取案例。这样,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就能得到实际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就能较快地适应相关的工作。

二、案例教学呈现的模式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呈现案例和发挥案例的作用呢?案例呈现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先案后理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或书面材料向学生出示案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相关的教育管理原理。这种方法在教育管理的案例教学中最为常用。同时,教师也要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表现出分析问题的技能与技艺,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从实践分析走向理论归纳。

2.先理后案型。即教师在案例导入环节先讲解教育管理的原理,再出示相关的案例,运用有关的原理来分析这些案例,用相关原理来解释和论证这些实际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又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案理同步型。即教师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根据教育管理原理知识体系,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地解析案例。开发这种综合性的案例,应该包含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多个方面,对于案例进行分阶段地剖析,对于不同阶段的事例采用不同的原理来进行分析,由浅入深,逐步向学生展示逻辑与推理的力量。对于案例的分析还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来进行,展示不同的教育管理原理在分析问题中的逻辑力量。

三、案例教学的环节

要使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

1.明确讨论规则。为了使案例教学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务必向学生讲清案例教学的讨论规则,安排好讨论时间、讨论顺序、发言时间、发言顺序等事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要遵循有关的规则,语言要简练、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

2.阅读案例。以书面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案例,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仔细阅读案例,关注案例陈述的事件和反映出的问题,并以自己的视角对案例所表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于案例的阅读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基础,它涉及到下一步小组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也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

3.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合或临时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并指定其中一员为讨论的组织者。各小组针对教师呈现的案例和提出的问题,结合所学的教育管理原理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小组较为一致的观点,并确定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观点整理成简短的讨论报告。

4.小组间辩论。各个小组呈现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成员针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是不同意,并阐明本小组的理由,各小组可以就本小组的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成基本一致的观点。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极其重要的,要把握讨论的节奏,指引讨论的方向,要使学生基于问题来讨论,要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四、案例教学的反思

教育管理的案例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对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改进案例教学。

从学生维度来说,案例教学的反思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案例教学的成败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判断,用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学生不愿意或被动地参与案例的讨论,这说明案例教学起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这需要教师去反思其中的原因,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或者是案例本身的原因,这需要作出深入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二是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是否观点鲜明,呈现给学生的是相同的案例,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去分析它,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同一案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形成鲜明的观点,这说明案例教学是成功的,达到了锻炼学生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教学目的。三是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是否具有比较一致的判断。一方面这种比较一致的判断表现在讨论小组的内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讨论小组之间。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不同的观点中找到平衡,从而达成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案例本身的维度来说,案例教学的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案例本身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吸引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需要,尽量选择与学生能力相当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本身是否能激发学生的理论思维,如果把案例教学停留在举例的层面,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不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而是要通过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理论思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逻辑的力量,使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考更具有深度。

从教师本身的维度来说,案例教学的反思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呈现案例的方式,呈现案例的方式反映了教师对于案例理解的水平和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呈现案例的方式;二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引导案例的方式,案例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经常反思引导的方式;三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不断反思案例教学的效果,发现案例教学效果不佳的话,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是衡量案例教学成败的标准,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实际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3)

    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不同,本科的工商管理课程不可能完全照搬哈佛商学院的做法.本科工商管理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受教育群体主要为没有实际企业管理实践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就决定了案例教学在应用于本科教育时,学生通常难以承担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即使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组织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也会发现案例讨论的深度与期望值相去甚远.二,施行案例教学的教师群体商业经验较为欠缺.管理学院或商学院的教师是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的学术环境中训练出来的,大多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分析案例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弱化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三,案例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讲授方法的补充.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某一理论、观点或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课堂讲授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在传授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存在劣势.这决定了案例教学很难作为本科管理教育的主要方法,只能作为传统课堂讲授方法的重要补充.基于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案例教学的应用基本上停留在第一阶段,即作为概念或原理的例子、说明来使用.当然,如果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案例研究也可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总体来看,案例在本科工商管理教育中的作用更接近于管理情境模拟文本的解读而非讨论,案例教学的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案例教学的创新模式

    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有必要根据本科管理教育的特点创新案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在本科管理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的目标.与MBA教育期望学生实现决策模式的转换不同,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应当强调对概念或原理在真实管理情境中的还原.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情境中某些现象、问题的抽象概括,剥离了理论或概念发生的具体情境.没有商业经验的学生通常难以迅速地将管理理论与现实情况对应起来,感觉“书上一套,现实一套”,不理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实践价值.而案例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为例,倘若学生能够拿到一个企业管理者每天真实的行程表,就会理解管理者看似普通的工作安排实际上是在履行不同的管理职责.当意识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紧密关系之后,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

    其次,应当选择适合本科教育的管理案例.针对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能力,案例材料应当过滤干扰信息,如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次要信息,有偏差的、误导性的信息等.案例应描述本科学生易于理解的情境,与所服务的理论情境相近.这使学生易于应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得出一个全面、清晰的结论.以哈佛商学院的案例《阿伦敦物资公司:电子产品分部》为例,本科生通常很难跳出案例叙述主角———总经理罗杰斯的观点,审视案例的叙述材料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客观、正确地诊断企业产生问题的原因.因此,当这一案例应用于本科教学时,有必要改变叙述主角,删减有误导性的信息,适当减低案例分析的难度.最后,设置有利于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自发组织案例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案例讨论专用教室.丰富教师的商业经验,也可以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课堂讨论.以较为简单的问题开始提问,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开始前告知学生案例分析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重,案例教学结束后及时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对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成绩反馈越及时、准确,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就会越高.

    3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观念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历程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然而真正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并大量用于教学实践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1919年正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学教育,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MalvinT.Copeland)撰写并集结出版了商学院的第一本案例集,由此奠定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长达一百余年的MBA教育中,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管理学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制度引用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又受之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应试教育”体制。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出访美国,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中国,案例教学法从此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生根发芽。经过35年的发展,案例教学已经运用到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中医学等众多领域。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国国内起步较晚,但是三十余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可改进,需要推陈出新的地方也很多。

国内外对案例教学的定义层出不穷,其表述方式也各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定义案例教学,它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掌握理论,总结管理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了,大学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不一,学生的基础各异,如何在案例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呢?换而言之,不同层次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案例教学观就应该有差别,这种“差别”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高职教育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它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不系统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学科的老师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就应该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就需要树立崭新的,适合高职教育管理学科特点的案例教学观。

二、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

笔者曾在《科教文汇》2015年第10期下旬刊上发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现状研究》一文。此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何种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发现现有的高职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了固态,管理学科中的案例教学在固态的教育形式下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构架,要进行彻底的修正和改变还任重而道远,例如转变对待案例教学的态度,促进学生参与的状态,完善基础设施等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脚踏实地,按步奏计划整改才是务实之举。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促进案例的编写和对案例教学观念的理清。在这两项之中理清并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的观念又是重中之重。

什么是案例教学观?高职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观?所谓案例教学观,就是你想通过案例教学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当下中西方共同的案例教学观就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决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实用性方向是无可异议的,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案例本身的局限性问题。案例虽然是真实事件的反映,但与实际情景任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它是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的实时记录,就算这个案例本身被我们分析清楚了,然而同样的问题又将在什么时间发生呢?换句话说,一件事情的重复出现其几率是比较小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案例自身的实用性大大减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仔细考虑,我们想通过案例分析找到什么,得到什么?换而言之,我们需要的,属于高职教育的案例教学观是什么?笔者认为,绝对不只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总结中国人的人性特征,只有把握住这点,才能够真正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此我们就可以树立一个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了: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得出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并且总结归纳案例中所述事件的文化背景与当事人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观念中了解文化背景总结人性特征尤为重要。因为管理的方法、理念是千变万化的,管理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事件背后的文化依托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人性特征。孔子曾说“智者知人”,能深入地了解人,懂得人,其管理也就会因此而顺利。将梳理文化背景以及总结人性特征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项任务,是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施管理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选择。

三、新观念下的案例编写建议

有了上述案例教学观,再来编写案例就有的放矢了。此时我们会非常明确,案例编写不仅仅是要求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等问题,还要看能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性。这里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从中国人文名著中选取片段编写案例。案例教学法其实在我国古已有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传道授业之时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故事,例如我们今天还常说的“塞翁失马”“暗度陈仓”等成语都是曾经被使用过的教学案例。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已然成了中国传承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渠道。像《论语》、《庄子》、《春秋》、《战国策》、《史记》等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案例库。虽然我国的古圣先贤们并没有把这套教学理念总结归纳命名为“案例教学法”,然而以真实、生动、可听的故事作为例子解析事理并吸纳经验,其本质思想已和西方的案例教学法并无二致了。为什么从人文名著中选取案例是一条捷径呢?它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人文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承载着华夏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对学生了解固有文化背景铺垫了道路。第二,人文名著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是其中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人物,这些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虚构的人物身上却有着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与人性特点,这为总结案例背后的人性特征提供了捷径,为了解中国人的“存在样态”提供了详案。

在树立了新的案例教学观之后,有一点也需要正视和面对,任何学术理念,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劣势,优点需要发扬与利用,劣势需要屏蔽和化解。例如我们讨论的案例教学法,西方的理念是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归纳管理的一般方法上,它是以案例的真实性为前提。我们树立的案例教学观念是以突出人性与固有文化背景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为出发点。它是建立在虚拟的环境中。两种案例教学法之间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主要看使用的对象能不能接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文化氛围里选取哪一种更为合适。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5)

 

在当前电大开放教育发展重点转入内涵建设的形势下,黄石电大积极响应上级电大号召,着重加强了资源建设,试点了11门整合课程教学,鼓励专兼职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目标。本人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工商管理等专业中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教与学反思”。

我们在电大的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网络案例、师生利用课堂讨论、小组学习、黄石电大在线平台、电子信箱、QQ群等多种交互手段进行案例分析来完成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背景

从教学对象来看,我们在几年的教学中了解到,工商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黄石本地或者附近国有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员工,其中许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管理学知识或正在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来电大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管理理论知识和文凭,更有提高管理能力的愿望。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同,在教学辅导中学生较为认同重难点讲解和专题讲座方式,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很欢迎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对于学习内容,他们不但重视考试重点内容,而且希望更多地了解各个行业的管理特点和方法,以及管理学界最新动态和成果。

从教学手段来看,目前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这已成为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他们既掌握管理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面对现实需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电大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改善电大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提供的资料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在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往往没有唯一答案,而是会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最佳答案,因此,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开发潜能。电大的学生面向的是企业管理实际,一般不会是科研人员,所以对知识和技能提高的需求是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创新,以及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当其回到工作岗位时远程教育论文,能够更好胜任工作。

2.有利于提高电大教师的素质。由于电大发展的历史原因,电大教师与普通全日制高校教师相比,学历起点要低些,平时的专业科研工作也薄弱些,这些弱点不符合电大内涵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式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熟悉业务的实际操作,还要熟悉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现实经济情况变化,以便给学生提供最及时和最生动的实践案例。因此,通过案例教学,特别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使教师把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升华到理论高度来认识,这样,一方面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从而提高了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三、要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案例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之一在于案例的选择设计。有效的教学案例既能很好地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目前适合教学的、高质量的现成案例不多,因而有效的选择设计案例则显得尤为重要。

1.增广案例来源。我们黄石电大因为并入普通全日制高校,在资源获取方面获得了一定好处,我们案例原型的收集基本来源于图书馆各种教材、专门的专业案例库、专业期刊杂志等。另外,我们也注重平时积累,珍惜交流的机会,与同事、同行共享一些精辟、有价值的资料。自己也尝试编写案例。多渠道收集案例进而才有可能从中挑选高质量的案例。

2. 案例要注重经典和时效性。经典案例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能被长期、广泛的采用。同时,也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应把握时代脉搏,紧跟行业发展,选择一些反映时代、行业发展的新案例,这样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行业以及学科的发展。

3. 案例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选择的案例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方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运用相关的概念、原理论文格式模板。因而,需要我们在所收集的案例原型上根据电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才能满足课堂案例教学的需要,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4. 设计的案例要便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失败”的案例,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将其当成一则故事或企业的传奇在浏览。阅读完毕,常常不知案例的思考点在哪儿。因而,可以针对特定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启发学生从这些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和改善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实施包括案例导入、讨论、控制、点评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成功实施案例教学都很重要,而且实际操作中也都存在相当难度。实施的好,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反之,案例教学则是失败的。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要成功实现案例教学的效果,要注意和改善以下几点:

1. 要注意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定位为参与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而教师要定位成导演,对案例的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和统筹。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一般是在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或者省市电大的论坛中,以及班级教师的QQ群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解阅读案例,要求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思考问题,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再提出看法和观点,并要求论证可行性,最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包括事实分析、可行性论证、具体操作、预期效果等)。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再组织进行全班(全群)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宣读各自的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和答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担当好导演的角色,必须有效地控制讨论过程,提示思考线索,引导讨论内容,提供分析方法,随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适时加以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活跃讨论气氛,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有倾向性的评论。

2. 要重视教师引导讨论进程及点评工作。案例讨论中,如何通过讨论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并在讨论过程中获得提升,是教师引导的关键。首先我们通过事先对案例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取案例中重要环节;其次,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思考,大胆地交流,不怕犯错远程教育论文,成为案例讨论的真正的主角。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案例讨论方向,不要出现大的方向性的偏差。在学生完成一般问题的分析、思考后,可以通过反复诱导、启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案例分析对象是某行业一家中小型企业,可以首先让学生对企业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的经营策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分析基于该企业的策略,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或者该企业运营上的成败对同行业、同规模企业有何借鉴等;最后的一点,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评判,但可以对学生做适当的提示,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方法,鼓励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更正以及客观评价他人方案。等待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点评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着重对本次课的核心问题、代表性问题进行剖析,指出案例中容易出错和跑偏的地方,同时分析学生分析过程中的优缺点。教师不要对当事人在案例情境中应该如何行事给出标准答案,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将案例当事人事后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及其结果通报给学生,但一定要对学生强调: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案,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会只有惟一的方案。其二,点评应当就事论事,不要单就某个学生或某个案例小组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以避免挫伤学生自尊心与学生积极性。

五、进一步建议

1.加强电大系统教师案例教学培训。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改善案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案例教学的培训。培训可以先在本校、本土开展,如果条件具备,可以选派教师到案例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进修。电大学校有系统资源优势,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展这些工作。

2.发挥电大学生在岗特点,联系建立实训基地,深入实践。由于电大的学生大多在岗,我们可以和学生所在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并且这些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以建议在电大系统内共享,类似电大的网上文本课件资源共享一样。希望能更多地组织电大的教师与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对教师而言,能更好地收集多样化的、贴近现实的案例教学素材,也能提高自身对实践的感性认知,进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对学生而言,既能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电大学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秀英.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成人教育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冯风平.案例教学的角色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

[3]陈妮.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研究[J]. 科技信息,2007,35.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6)

本文以笔者多年从事《体育媒介经营管理》的案例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了《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和讲授原则。

《体育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案例选择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案例的类型、内容和特点决定了教学的过程。因此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是对案例的开发研制,建设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库是推广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复杂的体育媒介经营实践中,如何根据教学需要和课程重点收集案例,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一)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每个案例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有所侧重的。案例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同时也要根据体育媒介本身的优势来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来讲授中国体育电视的组织结构变迁、选择CSPN体育联播平台来讲授体育媒介的价值链整合、选择《体坛周报》的市场开发来讲授体育媒介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用性。案例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要符合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即适合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二是要符合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教师是采用公开发表的案例,还是自己收集的教学案例,都必须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案例分为描述型案例和分析问题案例,不同性质的案例针对的是不同级别的学生,像描述性的案例就比较适合没有媒介经营管理经验的本科生,教师在讲述这些案例时,要多让学生去观察问题、探索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加深对媒介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新颖性。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具有时代性的媒介经营管理中最新的案例,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媒介经营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新特点、新方法。案例收集和案例教学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过程。案例的收集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及时调整,教师不能固守以前收集好的案例。不管是案例教学内容还是案例教学方法,都应该随着不同的教学对象而变化,这需要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案例的收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通过这样的最新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国外,一个小型的案例教学库数量通常在200~800个之间,案例的年更新率在15%左右。

(四)本土性。案例的本土性是指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最好选择贴近地域的案例。现在一些《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中出现了一个不太好的倾向,教师选用的案例大多是国外的有关媒介,这些媒介集团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它们的经验在国内的媒介制度下难以复制,从接近性的心理特征来说,学生对国外媒介的兴趣不会太高。因此,在媒介案例选择中最好是选择地域性强,有一定特色的典型媒介案例,笔者就收集了《扬子体育报》、南京体育台两个地方专业体育媒介,因为这两种媒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会大大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

《体育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案例讲授原则

从教学结构上看,案例教学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案例的标题、案例开场白、案例的背景介绍、案例事件中的主要决策者、有待决策的问题、教学注释;案例的教学应遵循如下步骤:阅读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总结述评。

(一)以实践为导向的课题研究原则。《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该课程以培养决策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旨,专业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训练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媒体实践,体现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4~6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分析的选题,通过这些实践,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专业化的思考和分析,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小组课题研究通过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下进行资料收集、选题论证、调研分析和报告撰写,学生主动探求某一媒体经营管理的新现象,为学习过程增加一定的压力和活力。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内容的了解,还可以省去不少课堂讲授案例的时间。在学生收集案例时,教师提供案例的选题方向,学生可以自主确立选题,学生在选题确立或分析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就各队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内容就是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二)教师主导下的互动教学。在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时,还应该以教师为主,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或者点评学生收集的案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并不仅在于表面上有案例参与其中,而在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

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的,他的主要角色是提供案例资料并组织所有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学以讨论为主,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处于次要地位。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智慧分享,在教学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自己。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挑战不仅仅是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有难度,还对教师的责任心、专业水平、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归纳总结理论知识模块。《体育媒介经营管理》实行案例教学并不是不要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把过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容量做适当拆分和重组,在保留课堂讲授主体地位的同时,把实践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模块化、集中化,使得体育媒介的最新实践不局限于课堂讲授的举例子,学生可以全面地“浸泡”在媒介运营的情境中,对跨学科和实践性强的《体育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有真切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简略的讲解是有必要的,这样通过教师对案例和课程内容的讲解,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文获江苏省第27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为2010年南京体育学院教改立项课题――《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案例教学实践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①王斌喻国明:《媒介经营管理课程包建设:实践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3期

②刘友芝朱江波:《“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在媒介经营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7)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熟练、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加上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传统的纯理论讲授未必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对于大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研究,比较详尽的当推沈阳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论文李谧的《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研究》。此文以案例教学为核心,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作了历史考察和系统分析,旨在透过这种考察和分析,得出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查找,检索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所显示文献64条,这说明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关注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课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探讨。从现有的文献来分析,对于本主题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于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内容的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杨海光在人力资源杂志发表的《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一文,他在介绍和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后,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刘的《浅析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主要阐述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作用、方法和组织过程。另一类是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曾晓勇、杨祥芳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特点,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本土化案例缺乏、课堂案例盲目堆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案例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法。罗珊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困境与突破》,通过案例教学的实践,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案例的选择、课时的安排、教材的运用、教学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展开分析,从实践中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中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而提出解决对策[1]。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但是由于其固有特性,成人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缺乏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案例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于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是运行案例教学的关键,所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与授课内容相吻合,而且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及社会发展相联系。有些案例正文内容冗长,缺乏针对性,有时候教材内容过于粗浅,这种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课外选择合适的案例。鉴于种种因素,有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往往比较随意,认为课堂上随便出示一个与教学内容稍有一点儿联系的案例就行,而不注重案例的典型性。这种做法虽然花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益处。

(二)课时少,案例多,忽视理论教学。

成人高教在课时安排上课时总量偏少,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案例展示环节、案例问题引入环节、案例探究环节、案例评价和总结环节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多个章节板块都运用案例分析的话,必然导致理论教学课时的减少,从而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会使学生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上,忽视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实际上是对案例教学的扭曲。案例分析必然要建议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知识迁移的基础上。

(三)案例教学组织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组织互动难度高。

使用案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实景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应该在案例分析中发挥主动作用,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而不是为了塑造学生。但是在成人教育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领悟力差,讨论不充分,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必然导致无效的课堂教学,达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探索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

在成人教育课程案例教学中,某些教师对案例选择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在案例选择上把握一定的标准,熟悉案例选择的方法。教学案例的选择可包括案例标题、正文、案例问题、案例来源或案例出处这几个方面。其中案例的标题必须言简意赅,一般来说,可以透过标题便可知晓理论出自于那个章节。案例的征文要精练,符合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内容控制在两个PPT展示版面以内。案例的问题要从简到难,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进行问题升华,同时也要标明案例的出处,有待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和学习。

选取适宜的教材及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让教材不单单展示应用性、专业性和适宜性、适用性,更要难度适合、架构分明,能够多元与多维彼此贯通,使实用性教学能够系统化与相互贯通,便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工作分析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效果[2]。

(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案例讨论阶段,老师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老师要融入学生群体中,和学生共同思考、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主动、有效”的课堂氛围[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首先,课前的预习。教师在每次课前须提前让同学们知晓所学理论章节和案例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分小组教学,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积极作用,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相互启发,借鉴别人的智慧,共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4];再次,要有一定的奖励措施,在成绩评定的时候,对那些表现积极的同学应给予较高的评价和分数。

(三)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实施案例教学。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选择与讲课内容有关的典型案例;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课后,教师要及时对案例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不仅要熟悉课堂讲述的内容和选用的案例,而且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案例教学知识结构[5]。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到熟悉教材,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掌握从多种渠道摄取知识的能力[6]。

总之,案例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创新的产物,要使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思考,需要教学实践者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接受这种方法所带来的帮助,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慧.上海电视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cn.

[2]曾晓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理科研究,2008.7.

[3]周琼.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浅论[J].高职专论,2003.7.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8)

 

在开放教育中,工商管理专业具有涉及行业广泛、理论联系实际紧密、注重综合技能培养等特点,因而一直对以成人在职学员为主体的广大学习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上海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立足于培养既能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又具有处理实际管理问题技能的基层管理人员和知识型员工。目前的生源以未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企业在职员工为主,这些学员一方面具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构架。对于这一类学员,在教学中通过讲授企业实践案例引起他们的共鸣,并进而促使他们探索蕴含其中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教学过程中,学员对案例的学习意愿无疑对其学习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强烈的学习意愿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育管理论文,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因素。”(李向红,2009)。学员的案例学习意愿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提升教学效果,有必要调查和分析学员案例学习意愿的现状,找出其影响层面及各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增强学员案例学习意愿的途径。

本文以上海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教育学员为研究对象总体,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学员案例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期望以此为依据指导开放教育教学实践,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更好地进行案例学习。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态度量表中普遍适用的李克特式量表法(Likert-type Scale),量表填答方式选用5点量表法中国学术期刊网。根据问卷内容,对部分题项设计了反问题,在项目分析时对这些题项进行了重新编码,以确保题项计分方式的一致性。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使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

本研究的样本为上海电视大学系统的开放教育学院、徐汇财贸分校、普陀工作站、杨浦工作站、虹口分校等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开放教育学员,涉及到的课程分别为专科层次的《中小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和本科层次的《公司概论》、《小企业管理》。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问卷发放和回收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一 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员工商管理案例学习情况问卷的样本分布

 

问卷涉及的课程

教学层次

发放问卷(份)

回收问卷(份)

有效问卷

中小企业管理

开放教育专科

50

45

41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开放教育专科

50

48

41

公司概论

开放教育本科

50

43

37

小企业管理

开放教育本科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93-02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管理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符合管理素质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新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教学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于是,案例教学成为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将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学生在案例的讨论、角色的扮演中,对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常见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在理论依据的选择漫无头绪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凭直觉入手,使得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大打则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案例选择出现了问题。案例选择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选择不科学,不仅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思考。案例选择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 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 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 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 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 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 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 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 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 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 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 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

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10)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然而通过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贴近实际。对于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于某一具体经营或管理案例的模拟或描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主动融入案例情境当中,积极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二)符合特点。高职教育在选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方法、原则等多种元素融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大有裨益。

(三)符合兴趣。案例教学通过情境模拟和分析来调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平衡关系。在高职教育中引用案例教学法,并不代表要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教学。比如讲授法在理论讲解过程中还是具备相当的优势,可以将知识系统、细致的传授给学生。反之,如果单纯使用案例教学法就难免产生遗漏和偏颇。因此,我们必须要协调案例教学法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每堂课的第一阶段,建议教师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方法,讲授理论基础和重点难点;当学生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后,在教学的第二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进而重新梳理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可以让课堂免于传统理论教学的枯燥沉闷,又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

(二)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应该经历“提升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三个阶段,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当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目前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分为两类:

1. 基础理论类。这一类案例属于教学中相对基础的内容,有程式化思维规律和标准答案。例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某推销员如何提高牙膏销售量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利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对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一类案例的情节比较简单、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也比较单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

2. 综合体系类。这一类的案例一般来说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教师让学生分析2008年可口可乐对于汇源果汁进行收购这一案例。这一案例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比较复杂,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案例选择。在引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真实性。教学所选案例必须是源自现实生活中的管理学案例,基本情节、事件背景和企业关系符合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场景,向学生展示管理类学科的复杂性和生动性,进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兴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启发性。教师选用的案例以及通过案例引出的问题必须具备吸引力和启发性,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性。每节课的教学案例应该与本课所讲的理论内容相呼应,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到对所学重点、难点的消化理解。

4.参与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所选案例必须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兴趣。

(四)评价标准。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很难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标准。只有对案例教学有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继承优点,摒弃缺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是否收获了预期的课堂效果;3.是否得到学生的喜好和好评;4.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5.是否对以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当中的应用,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希望广大同行能够重视案例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案例论文篇(11)

一、加强案例教学对于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2]研究性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质疑求知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与问题求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技能,形成学生学以致用与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和创造创新的意识”[3]。在研究性教学改革过程中,参与探索和实践的学校与老师越来越多,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共管理研究性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成为老师们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虽然案例教学与研究性教学在思维、能力和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目标趋同、手段兼容[4]。研究性教学可以基于案例驱动来开展,但不限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也可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但也不限于研究性学习。 

在公共管理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强化案例教学的重要地位,其意义体现在: 

1. 案例教学契合了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教学与研究的有机融合。1998年,博耶委员会出台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5]。高校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为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而案例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公共管理理论,而应该服务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形成基于案例研究的案例教学法。 

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民主政治建设状况来看,公共管理教育担负着提供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时代使命,既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要应对风险社会来临的挑战。因此,公共管理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应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应当知道公共管理是什么,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哪些?第二层次:知道了公共管理大概是什么后,还要了解公共管理为什么是这样。既要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公共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又要了解这些理论、制度、程序背后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观,更要知悉决定这些价值观和公共精神的社会背景及相关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等。第三个层次:通过研究性学习与思考,提出适应时展需求的公共管理应当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应当如此的理由。这是在对已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综合集成基础上的创新,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这样的案例教学就是研究性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多向度融合。

    2. 案例教学体现了研究性教学的“学习革命”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学习革命”的理念,是以教会学生“会学”为己任的[2]。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导入与一定公共管理实际相联系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公共管理情境,分析问题,研拟解决方案。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由单纯记录变应对思考,有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6]。 

3. 案例教学着眼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是研究性教学实施的最好途径[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对包括案例教学在内的九种教学方法在分析能力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结论显示,案例教学法对分析能力的培养高居首位[8]。公共管理案例来源于实践,“作为对于特定公共管理情景的描述,公共管理案例一般是以管理中的事件和问题为素材,以陈述的方式来制成的。”[9]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与分析,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养成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教学强调参与、合作、互动、交流,有助于构建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性教学过程即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彼此之间在尊重独特性、欣赏差异性的过程中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2]。而案例教学强调师生良性互动,造就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10]。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生则“既当学生又当老师”,通过交流互动,不断激发思维火花,师生关系达到真正的交互、平等,实现教学相长。 

二、研究性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公共管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 教学案例因素。案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案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是“公共管理实践中真实、典型、矛盾突出的事件提炼。”[11]能否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真实情境、能够引发争论的教学案例,进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是研究性教学取得实效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目前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有时变成了“举例”教学。“举例”是为了陈述、说明或印证已讲的理论知识,而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表现出明显的问题意识,虽然案例情境是真实的,但通过合理的编排,案例本身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效果等可以广泛深入地加以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11]。 

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都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这对案例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些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教材、案例汇编等出版数量持续增多。但从目前情况看,本土化案例数量仍显不足。由于国情、制度等不同,引进的西方公共管理案例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很难紧密关联。案例质量也参差不齐,高水平的案例编写与开发队伍缺乏。相当多的案例选材不准,案例应具有的典型性、时代性、冲突性不够,问题意识不强,启发性引导性不高。 

2. 教师自身因素。研究性教學指向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这是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应转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2]。 

案例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内驱力,就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建构起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案例情境的教学过程。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是筛选与编撰教学案例的能力。选择教学案例,应考虑质和量两个方面,包括与教学目标和能力标准的关联度、案例的大小与复杂程度、与学生知识背景的匹配度、时间安排等等。除了现成的可用案例外,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开展公共管理实践调查,以第一手材料为基础,自己编撰案例。编写一个合适的案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需要认真思考案例主题、谋篇布局、问题设计,也要同时编写教学手册,构思整个教学过程,细化每个教学环节。当然不需要每个任课老师都有较高的案例编撰能力,现在不少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案例研究与编撰机构,由专业人员开发案例,供教学使用,案例编撰也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其次是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虽然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但教师仍是对整个案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并对课堂节奏加以控制的主体。“教什么”很重要,“如何去教”更为重要。案例教学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互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而巧妙的教学设计。有时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时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很少留出教学生成的空间;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反馈,而没有根据课堂讨论情况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内容和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教学现场的把控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机智,随时调整教学思路。 

3. 学生自身因素。案例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研究性学习。一个真实的、紧密结合实践问题的、具有较强启发性、争议性的案例,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研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是研究性教学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 

教学案例应尽可能基于学生经验,贴近学生实际。但学生的知识背景、社会经验等差异较大,对于案例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嵌入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合适的公共管理理论工具和恰当的分析框架去研讨问题,才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4. 时间与空间因素。案例教学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在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安排要有合理的次数,不能一味强调案例教学的课时数量。案例教学过程耗时较长,而总课时又有限,如何妥善安排,充分保证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相互支持,需要认真思考与设计。

     开展案例教学,空间因素也很重要。学生分组讨论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室,桌椅最好是能移动的。有些案例教学需要布置一定的教学场景,这对教室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推进案例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应用需关注的重点 

1. 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应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研究性教学的目标。但案例教学需要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案例的挑选、教学过程的设计、讨论问题的提炼、教学场景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花费的时间也较多,付出的精力也多。案例教学也面临着理论的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质疑。案例教学拓展到课后,也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的复杂性。很有可能,案例教學费时费力却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这些方面都使得案例教学在具体应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引发了不少争议。这就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动积极地应用案例教学,持之以恒地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 

2. 注重提升教师案例编写与教学设计水平。无论是案例选择与编写,还是案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师都是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案例,在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逻辑构架等方面都很有讲究,这需要教师有挑选或编写合适案例的能力与技巧。这种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实践才能形成,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案例编写与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与交流。案例教学重在互动,难也在互动。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驾驭课堂、掌握讨论节奏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对案例教学过程各环节各阶段事先进行认真思考和设计,还要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走向准备好不同的预案。因此,教师既要当好“行动者”,又要当好“研究者”[11],不断增强管理实务经验,并对实践观察的现象进行深刻思考与分析。 

3. 注重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案例教学完成后,应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应用案例教学究竟好不好,应该最终由学生说了算。应贯穿学生学习效果导向的评估原则,着重分析案例对培养目标达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分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他方面素质(如合作精神、沟通技巧等)等的影响效果。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案例教学质量实施持续改进。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永远“在路上”,案例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应用的规律也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深入认识。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是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范守信.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8):27-30. 

[2]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3]高辉,郭文善,严长杰,等.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讯,2014(22):141-143. 

[4]王海兵.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的耦合及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7-121. 

[5]伍红林.从《博耶报告三年回顾》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2005(1):79-82. 

[6]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新视野,2006(1):34-36. 

[7]刘伟.以“问题”为着眼点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0(1):48-49.

[8]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