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03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1)

1.“一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之根本。

着眼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2.“三化”:教学模式科学化、教学管理规范化、课外活动多样化。

教育模式科学化:教学过程中,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教学管理规范化: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方法,要用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

课外活动多样化: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能面向全体同学,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五性”:方向性、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全体性。

“五性”:评价“一本、三化”的理论依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的原则。第一,把握方向性,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突出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坚持全面性,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四,注重基础性,必须做到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第五,体现全体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二)实施“一本、三化、五性”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握教育规律,着眼于使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要由身体发展教育转向身心素质教育,由重技能传授向培养体育能力转变,由共性教育向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加强健身、健心等理论的传授,突出体育的愉悦身心功能,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和激励。

2.转变教育目标、更新教材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转变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个性,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改变,选择以健身体育、终身体育为中心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为中心”转移,将“技能论”、“体质论”、“娱乐论”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3.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全面意识、重视个性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每一堂课的时间表及教学内容、环节,力求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在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的过程中把握时机,抓住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育体与育心共同发展;重视教学中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美的素材,让学生体验体育美,在体育美的熏陶下,产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美学素质。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中的独立人格。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学生积极去吸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发展与提高。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与评价,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合作学习,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结语。

近年来,围绕“一本、三化、五性”进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方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革,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才能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摘要]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摆脱旧的教学思想束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本、三化、五性”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云.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8,(9):45~47.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2)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当然,法律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法制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功用与现代学校教育忽视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必须着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大力倡导“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全部途径,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对多所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调查和思考,认为法制教育活动应该可以是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效的,除了正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包括:1.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协会,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4.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等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对建设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童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6]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3)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也是课堂教学互动的进一步深入和延伸。其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1.网络技术发展对物理教学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网络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网络技术与教学手段的结合,都是教育教学,特别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体系下的物理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内涵、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技能基础。

1.1运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对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1.2运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而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所以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借助多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1.3运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物理审美能力

物理审美教育要以抽象思维形式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等;物理美所提示的“美”,呈现为感性,主要以形象思维形式表现为美感直觉、形象等。物理美的展示,需要借助图像、模型、标本、形象化语言、非言语行为、实验、音响、电视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化学教学媒体并借用艺术创作的表现技巧及手法,而这些正是以形象、情感、创造为特征,与形象思维密切相连的。

2.网络环境下物理自主性学习的原则

2.1发展性原则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物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形成科学发展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主体性原则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自主性学习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和理解学生,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协作交往中获得自由发展。

2.3交互性原则

网络技术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它即时的信息交互性,网络技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和学支撑平台中的两个或多个因素链接在一起,使交互者之间同时进行双维或多维的参与,这一方面是满足学习者学习交流的需要,另—方面也是满足学习者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协调学习者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3.网络环境促进自主性学习的方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借助实践教学和学习评价手段,科学地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自主性研究学习中。

3.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调动他们的思,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3.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多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学生在亲自动手解决某一相对实际的问题后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为社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3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所谓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意识,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特别是有创意且意见相反的问题。

3.4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艰难之苦,注入自主学习以新动力。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物理的教学实践

4.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物理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注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实践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造性。实践教学告诉我们,设计情境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有以下途径:从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物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现有物理演示和学生的实验,创设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创新设计入手,创设情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外在矛盾入手,创设情境。

如高中新课程中的《力》教学中,可以将运动员的单双杠比赛情节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感受到惊险、刺激、好奇的同时,深入剖析运动的平衡、受力情况,特别是运动员与杠的接触,并由此引入力的概念,就是情境导课的一个特例;讲授磁场的概念时,先指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特别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电荷与电荷之间的作用性质,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思考电场中电荷间作用的情形,以此将电场这个重点,也是教材难点进行分化,突出新旧教材的内在联系,显示自然的美,也是创新教学的一个特例;讲授电磁波时,借助数学中曲线的内在联系和特有的性质,引入高科技手机信号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联系收音机串台、屏蔽的现象,赋予电磁波教学以曲线美的享受,一种高科技并不神秘的感觉,激发起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也是激趣,改进教学,唤醒意识,横向联系,以趣激情的教学方法。

4.2分析起疑,提出假设

教师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后,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类比等不断地提出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索提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假设,然后进一步进行研究。物理教学的分析起疑,提出假设,必须符合物理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个性化特点,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如讲授《力》时,在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运动员的单双杠比赛情节”后,教师应抓住学生良好的动机和兴趣点,提出带有前瞻性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起疑。如假设设有单杠运动员能否停留在某一点上?由此可知构成力的要素或基本条件有几个?请参照此例做出必要的说明,通过这个实例你能否例举日常生活中有关力概念的例子,并剖析之。

又如,通过《磁场》教学的情境导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给出电场能,尤其是点电荷的势能,就方便的多了。特别是由万有定律类比得出为库仑定律和电场势能的计算公式使复杂的问题形象化,为揭示电场的本质,特别是电场的性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磁场、电磁波、量子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自然规律,尤其是数学的运算、推理、演绎、比较和综合的知识,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规律的总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个性特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学习,敢于学习的拼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3讨论探究,丰富感知

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践,独自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对探究过程中的不同见解、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逆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有好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讨论、探究和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讨论、研究及时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因势利导地调控讨论过程,潜移默化地进行研究能力的培养。

如物理学中的《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然它抽象,但却有广泛的应用。力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深入到自然、社会、人生、生产、建设、流通、服务等各个行业之中。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点拨,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如,组织学生通过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进一步认识力的内涵;组织学生参观大坝、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建设、高架桥结构等,加强理论性巩固,并进行爱国主义和热爱劳动的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经济建设的实用技术,如蔬菜大棚、蔬菜保护地栽培、旅游景点建设、自然风光、奥运会场馆、机场、码头、车间等,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同时,强化质量观念,经济意识,民族责任,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创物理教学新的局面。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物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其团队意识和精神;组织学生参与电视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破解难题活动,锻炼学生的胆识,引出学生逆向思维,生发科学意识,凸现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4)

一、体育的产生

就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等。

二、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研究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体育思想、体育理论和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体育本质特征,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先秦时,《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阴康氏之始由于阴雨积水,气候潮湿,影响人们气血不活,肌肉肿胀,而采用“舞”的办法,使气血疏导畅通。相传尧的时代,这种以肢体活动来消除病痛锻炼身体的思想已经出现。荀子有“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学说。

2.西周时有文通武备的思想。《说苑君得》记载:周武王对伯禽说:“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威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孔子曾说,“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备”。这就说明培养人才必须文武兼备,这样才能治国安邦。

3.战国时期崇尚射御。《墨子尚贤》中墨子关于射御之事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罚贱之。”

4.秦汉时的道教导引,东汉时期的华佗《五禽之戏》,说明“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5.明末颜元主张人人能兵知礼乐,“凡礼必射,奏乐必舞,使家有弓矢,人能干戈,成文治之美,而具武治之室”(《习斋言行》)

6.到了近代军国民体育,提出:“军人之知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质,不独限之从戌者。凡全国国民,皆亦具有之。”主张全民学军练军具有军人的气质。同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制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

193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制定学生义勇军教育纲领,规定:“各校组织青年义勇军及童子义勇军,实施军事训练,冀达雪耻救国之目的。”

195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制”。1982年教育部何东昌部长提出“要坚持三个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

2007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三、体育本质

日本学者前川峰雄说:“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作为手段、媒介)所进行的体育”。美国学者布拟尔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在培养身体、精神、情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在世界上极有影响的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也有类似的界定:“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在我国,“体育,一词最贴切的解释就是,身体教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中对体育作了如下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刘德佩认为:“体育是人类为促进自己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高级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以各种身体运动形式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体育的理论、思想、发展来看,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首先是人的肢体活动。没有肢体活动,又何谈身体发育、体格健壮。单纯的脑力活动不应在体育其列,如:各种等。其次,应有一定的强度,只有通过一定的强度练习,才能起到呼气器官、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脏器的锻炼效果。另外,通过强度练习,产生的汗液起到排毒的作用。第三,必须有一定的锻炼手段,在体育表现为一定的运动项目,通关对这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达到科学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效果,并且掌握“三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体育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塑造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之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强身健体,终身受益。

四、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说:“面对当前的高校体育状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努力实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对接,让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生活。”

认为,“体育者自养其生之道也”,运用各种技艺手段,进行“有规则,次序”的目的,“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在论述体育价值作用时说:“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以转强;身心可以并完。”同时他认为:“坚定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

我认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保持体育本质的基础上去改,可以从项目上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等时尚前卫的体育项目,在增加体育项目时,必须修订好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方法。不能一味的将体育作为娱乐、游戏、玩耍、百戏等形式,实际是将手段当目的,缺少了体育应有的使命,从而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6.

[2]鲍冠文.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3.

[3]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6.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06.

[5]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续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6]亚里士多德(出隆译).形而上学.岩波书店,1962.

[7]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

[8]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1).

[9]李桂玲.学校体育本质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4).

[10]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5)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但是精神文化水平相比较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理念以及创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不相符,因此有必要针对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加强培养和研究,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培养主体,对于提升全民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以大学语文教学为突破口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才的高素质和人文化为契机实现全民精神文明整体素质的提升,但是纵观当下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这一要求和目标还很不相符,存在教学观念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教育考核未涉及人文素养内容以及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争取早日实现国民高水平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

1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是我国目前普通教育阶段中最高的教育阶段,也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因此高校教育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成长的主要目标便是学习知识,这三个阶段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较远,不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虑过多的社会因素,但是大学教育阶段,毕业后要切实面临就业以及展现自身所学的问题,因此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绝不能像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一样,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因为人文素养的优劣在未来步入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个人价值能否正确实现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了学生职业观念、社会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养成,决定了学生今后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与研究。

2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教学观念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1]。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2.2教育考核未涉及人文素养内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三十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2],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课堂教学培养的过程。2.3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不足的问题。对于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基础的教学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都具备,能够胜任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大学教师也是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人才,因此难免在素质培养的教育技能和能力上有所欠缺,这种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间的职业道德感以及自身素养参差不齐,许多导师存在利用自身教育权限以及职位权限胁迫学生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目前许多高校暴露出的“教育丑闻”便是例证;二是高校语文教师有时即便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条件,导致无法开展和缺少相应教学环境支持的情况产生,最终人文素质教育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发挥实效,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有名无实;三是在高校教师队伍内部并未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内容,教师也并未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重点放在了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职称的提升之上,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技能的提升,导致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较弱,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家对于大学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3提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3.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入手。唯有先转变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提升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当前大学教育阶段人文素质培养能力不足的现状。为此,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在全校大力宣传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学教育不仅成为教育的圣地,也成为学生培养生活乐趣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乐园,让学生在彼此的观察和集体生活中互相良性影响,从而无形中起到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教育实践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摒弃以往的“PPT”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会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言传身教,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三是要注重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增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加积极主动的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3.2针对人文素质设置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纵观目前搞笑对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考核,几乎绝大多数学校并未针对人文素养设置相应的考核和毕业要求,这种办学现状不仅导致学生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还造成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这种不足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表现在自身的教师道德观念当中,目前高校频发的各种关于师生关系的丑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缺少了高校人文素质考核而造成的,因此需要在高校中针对人文素养设置相应的考核目标,正式纳入大学教育体制当中。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也要注重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考核,双管齐下,以此从整体上形成大学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在行为考核以及业绩考核中加入人文素养部分,以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生客观评价、同事客观评价以及在校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引起其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对于学生而言,要在部分有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中加强素质实践方面的考核,如在《道德经》选修课程、《思想政治品德》选修课程结束后,除了传统的考试之外,还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考核来验证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3.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人文素质培养教育技能。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人格魅力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3];二是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三是学识方面识。学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高校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是实现和谐社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举措,也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是实现途径和方式,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总结现阶段高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设置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以及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人文素质培养教育技能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提升,实现我国高校发展的教育目标以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目标。但由于本人时间以及工作经验有限,本文内容并未过多涉及与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措施。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7)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教师的重要基地,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田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

1.1田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的能力、掌握田径教学目的和原则的能力、挑选教材的能力、制定田径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田径教案的能力等。

1.2田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讲解与示范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突遇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负荷能力、纠错与指导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1.3田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成绩评定能力、裁判能力、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能力等

2.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2.1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田径教学能力是体育师资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在现今的考试中,我们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才能得以提高。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中,要合理确定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比重。转变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而体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把提高教学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很重要的。

2.2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现代人要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否则,必然会落后,而被逐渐加快发展的社会淘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田径教学力求适应体育大市场,发挥其锻炼、健身、教学和竞赛的作用,立足基础教育,丰富其运动内容形式,把民族的、本土的运动项目融入到田径课堂中,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对象复杂且富于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而教学能力则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途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未来体育教师的岗位也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经历,所以,完善田径运动教学是很重要的。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3.2丰富拓展教学内容,适应社会新形势。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大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在田径课内容的设计中,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能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得繁荣发展。]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普通体育院校体育育专业是培养合格标准,面向现代化的全面、系统、新型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有实战的空间去发挥和探索,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使学生在课前要去翻阅大量的资料,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是指导一线教学的重要文件,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也同样需要从教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以实现教学能力形成的。鉴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课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适当调整田径课教学计划,在技术课教学前安排基本理论课讲解,进一步加强理论课同技术课的紧密结合。将教育实践课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及个性能力的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质量与社会的不相适应性,体育院校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做好一切工作。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8)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充分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优良的品质、健康的心理、较强的适应力等方面。在实际的外科临床中,如果医生的思想不正或工作疏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外科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和科学素质以及较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和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手段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探索分析,培养和创新自身严谨的科学意识和态度,全面提高想象、思考、观察、分析等能力,进而真正的实现当前教育的目标[1]。第二,患者的客观需求。患者生命是宝贵的,医生对于人类的研究和服务的责任非常重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医学校的学生一定要全面具备良好的人文和医学素质,才能有效够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权利。另外,有关研究提出,学习人文知识不仅有助于医学生快速成才,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方法

第一,规范教学方法。医学院要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坚持“强化基础、提升素质、注重培养、优化创新”等原则,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融入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程序更加规范。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外科总论的学习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学科的内容繁杂以及学生的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教学程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内容,提前合理的安排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取到更加多的知识。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地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实施讨论式、辩解式、启蒙式等教学手段。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前的电子教学优势,对于部分用语言不好表达的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片对学生进行讲解[2]。第二,提高老师的素质水平。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的强弱可以直接反映该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我国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老师由于受到来源广、流动快、年纪轻、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学院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于老师素质水平的培训,比如加强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等方面。具体有以下措施:(1)每半月或每月对老师进行一次集体的老师学习教育。(2)老师之间相互监督并实行自查。(3)建立考核、考查制度,成立相关的督导组,不定期对老师进行督查。第三,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由于当前外科学总论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水平有计划、有针对的实施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质。第四,开设讲座或选修课。医学院教研室要结合相关教授或品质优良的学生及老师的先进事例,不定期的为学生开展以人文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或讲座,使其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和接受人文教育,医学院要开设相应的人文教育选修课,为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水平提供有利条件。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综上所述,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更主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素质高、能力高、意识强的医学人才。因此,在实际的外科总论的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渗透关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知识基础扎实、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9)

其实,现代英语是世界上最简单易学的语言,二次大战后英语能在全球迅速推广,成为世界15亿以上人口厂“泛使用的国际性通用语言,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英语并不难学。英语是表音文字,由26个笔划简单的字母去拼写所有的词句,可以以少生多、以简驭繁,在简明易读,简单易学,简便易用等方面远远忧于汉语等表意文字。表音文字的最大美点是词形变化多,不易掌握。但在所有的西方拼音文字中,英语的词形屈折变化却是最简单的,它只有四种基本词形变化。因此,英语主要靠词序和功能词来组词成句,表情达意。这恰好与汉语的特点相一致,汉语正是完全由字序和虚词组字成句的。更难得的是,据丹麦著名的语言学家耶斯帕森(0.Jespersen)统计,英语中竟有多达9l%的句子结构与汉语句式相吻合、同属SVO句型,即主语——谓语——宾语。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与英语亲缘关系很近,同属日耳曼语族的法语中只有约64%,德语中仅有的30%的句子属这种句式。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显然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已经掌握了汉语这个世界上最复杂难学的语言,中国学生在语言学习上都是有天资的,学习现代英语时更具备明显的优势。事实上,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历来都是快速高效的,早在建国之前,多数学生就已达到了中学六年英语基本过关的程度。许多文化名人和学者如朱生好,葛传粱、肖乾等,竟都是自学英语成才的。所以,举世闻名的英语教学法专家理查兹(A。Richards)和吉普森(CaCJibson)都说过:“中国学生是世界第一流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也说,“我走遍了世界各地,英语说得最好的都是中国人。”

(二)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育长期以来费时低效?通过全面深入的反思,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在放我们的外语教学思想受到了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严重的思想束缚,深深地陷入了盲目性:

-、凯洛夫的“三个中心”论建国之初,我国教育界举国一致学习、贯彻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凯洛夫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论统治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并主宰着一切教学活动。英语课成了教师照本宣科一言堂讲解教材内容的场所,学生则成了被动地接受灌输、强记硬背教材内容的容器。便英语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应遵循的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目的性、主动性等一系列根本性原则。

二、盲目照搬国外外语教学洁学法半个多世纪以从,从翻译法、法接法、听说自觉对比到、视听法、情景法、交际法等国外外语教学法都被走马灯似地引进,照搬放我国的英语课堂上。我们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外语教学法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受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师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任何一种国外外语教学法都不是为我们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学英语而设计的。因此,不宜盲目照搬。更何况它们各自都有局限性,并非十全十美。

三、功利主义的应试教学拔茵助长式的应试教学导致了英语课上“详讲知识、细抠语法、死记硬背、题海应试”等典型错误的语言教学模式,几乎是“怎么错就怎么教”,造成了听说方面的“聋哑英语”,读写上的“文盲英语”及交际运用时的“痴呆”英语,致使师生双方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过重。

正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思想束缚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偏离了正确的途径,深深地陷入了久学不通的泥潭之中,今天,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所以首先就要摆脱种种错误的思想束缚,否定墨守陈规。须另辟捷径,走创新之路,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创新教育,努力探索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学情与教情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快速高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

英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必须遵循正确的外语教学原则。我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速高效的英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科学性原则遵循正确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包括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交际理论与语言认知理论等。遵循正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如认知心理学等。坚持科学的语言教一学观点,即英语语感是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培养并获得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核心。

二、实践性原则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言在社会实践中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中学英语课程既不是理解型课程(如数理化),也不是知识型课程(如史地生),而是技能型课型。英语语言和语言能力只能通过语言实践练习来培养。

三、综合性原则语言本身是复杂的,具有多元综合统一的特点,如语言结构方面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综合统一,语言能力的听、读、说、写综合统一。语言内容的语句、语段、语篇、课文综合统一,语义结构的形式、规则、内容、功能的综合统一等。因此,英语教学应坚持综合性教学。

四、目的性原则语言是认识工具、思维工具、交际工具,而工具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是使用英语:为使用英语而学习英语,为运用英语而掌握英语。同时,在使用中学习英语又是最为快速高效的学习途径。所以要努力做到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五、主动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处放主导地位,“学”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快速、高效地学习英语。

(四)

遵循上述英语创新教育教学原则,我们放1四o年创立了“英语语感学习法”,指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法。随后在1992年又创立了“英语语感教学法”,并从1994年起,在普通中学开展英语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英语语感教学祛”运用以下教学模式:

1、学法先导,调动潜力方法就是效率,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所以,教学的涵义是“教会学习”,首先要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调动学习潜力。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反映了英语教学的主动性原则。

2、认识规律,突破关键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认识英语的规律、特点,掌握学习英语的关键,帮助学生突破关键,提高学习效率,稳步提高。这体现了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原则。

3、扩大输入,听读领先始终重视大量系统的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优先培养听、读理解能力,确保英语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在听、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稳步提高说、写表达能力,这遵循着语言发展的科学性原则。

4、高效实践,培养语感重视朗读与背诵,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进行各种高密度、高效率的课堂语言实践练习,促使语感的生成、发展与提高。这符合语言发展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原则。

5、学用结合,协调发展师生均努力使用英语双向交流信息,运用英语扩大视野,学习文化,增长知识。·努力达到学用统一,综合提高英语水平,全面协调发展英语语言能力。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目的性原则。

“英语语感教学法”是一套完整式英语教学法体系,由30多种具体、实用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方法组成。它的教学措施是:

1、指导英语学法,培养学习习惯开学初,向学生和家长介绍“英语语感学习法”,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介绍该内容的具体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使用,形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多种教材并用,扩大语言输入使用引进教材、听力教材、课外阅读教材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扩大语言输入,提高听读能力。

3、课堂英语交流,创造英语气氛用英语组织教学,提问回答,双向交流,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之中(immersedinEnglish),促进英语语感的生成与发展。

4、坚持听读结合,重视朗读背诵要求学生在听录音的基础上模仿读熟课文,进一步背会课文,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规范、+记忆牢固,为课堂综合实践练习,发展语感打好基础。

5、分解能力层次,突破难点关键对初、高中阶段的语言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明确提出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逐项过“五关”,即初中阶段:音节拼读关、语音语调关、单词记忆关。听力理解关、朗读背诵关;高中阶段:扩大词汇关、速读理解关、口语表达关、语篇写作关、自学提高关。

6、集中识记生词,分散巩固掌握开学初集中词汇教学,将全册生词按读音规则、构词规律等特点分类组合记忆。并要求学生勤查词典,通过围绕课文进行的实践练习分散巩固单词,达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7、重视课前预习,保证高级实践j对课前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即熟记生词、读顺课文、发现问题、准备实践。确保课堂上高密度实践练习,达到当堂练会、练熟,掌握新教材内容。

8、感性先于理性,实践先于规则“英语语感教学法”反对详讲规则、知识。主张“语法句型化”,即化抽象的语法规则为具体的句型公式,在提供典型例句并初步理解语义后就开始模仿造句操练,在练会之后再适度总结语法规则,以练会、练熟为目的。

9、优化习得环境,综合培养语感尽量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家庭英语实践活动,如学唱歌曲、英语竞赛、课外阅读、英语板报、英语晚会等,使学生频繁接触英语,增加实践,浓厚兴趣,促进语感。

10、反对题海应试,集中培养能力“语感法”反对功利主义的题海应试,认为它肢解英语,不利于提高语言能力,无助于培养语感,更是造成师生双方过重负担的根本原因。“英语语感教学法”致力于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在所有现行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作为素质教育的“英语语感教学法”,其创新思维表现以下八个方面:

-、创新的目标致力于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实际水平的提高,力争中学六年英语过关(即超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水平)。

二、创新的思路认为教学首先要教会学习,从一开始就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三、创新的要求主张流畅(fluency)先放准确(accuracy),语义meaning)重淤形式(form).在流畅的基础上求形式的准确。

四、创新的观念运用综合性教学,突出语言功能,创造语言情景,进行双向交流。避免单一项目的分析性教学。

五、创新的认知重视语言的结构与规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的规律与特点(如读音规律、重音规律、词汇特点,句型特点等),提高学习效率。

六、创新的语法运用语法句型法、课文串讲法、集中识词法、五项同步法、句型结构法、词组组句法等一系简明、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七、创新的程序创立全新的课堂教学程序,(即:值日生表演,检查预习效果,热身练习、熟练运用、归纳总结)达到当堂练熟、当堂掌握。

八、创新的途径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交际运用为主要形式和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以说,“英语语感教学法”正是创新教育的产物。

(五)

自1994年5月运用“英语语感教学法”在石家在市第32中学开展创新教育教改实验以来,己有七年了,教改实验范围从一所中学、四个教学班扩大到四百多所中学,六千多个实验班级,均取得了以下令人鼓舞的实验成果:

1、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普遍做到坚持课前预习,课上积极练习,课后及时复习,常听录音,模仿朗读,努力背诵,积极实践,主动阅读,勤放动笔,科学记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普遍明白英语课不是知识课、理解课,而是技能课。懂得学好英语一靠扩大输入,二靠勤放实践,三靠学用结合。树立了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养成了一系列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3、顺利通过了语言语泪夫坚持听录音与朗读相结合,理解与背诵相结合,学唱英语歌曲与学习英语相结合,保证了学生语音纯正标准,语调自然规范,很快地、顺利地通过了英语语音语调关。

4、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力强坚持听读领先、英语授课、朗读背诵、课堂实践等,使学生有大量提高听力的机会,听力理解能力迅速提高,能用英语接受信息,能迅速理解所听内容并发现口语失误与错误。

5、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高多套教材并用,泛读与课外阅读起步早,阅读量大、要求高,使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数倍增加。不但扩大了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了英语水平,而且培养了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语感。

6、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强坚持朗读背诵,增加课堂实践练习,组织创造性的口语表达,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很快,初二学生都普遍具备了连贯性的口语语篇表达能力。

7、具备了自学词汇的能力学生认识到词汇是学习英语的难点与关键,掌握了系列记忆、学习词汇的方法。“集中识词,分散巩固”使学生善于大量扩充词汇,广泛阅读使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以每年1000个以上的速度积累。

8、英语教学步入良性循环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听力、口语流畅,反映敏捷、言语准确、记忆牢固、运用熟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越学越爱学,教师越教越顺利,整个英语教学形成了良性循环。

9、教师业务水平同步提高实验教师逐步掌握了正确的英语教学途径、方法与技巧,英语教学法素养迅速提高,越教越感到轻松自如。彻底摆脱了题海应试的繁重负担,有时间与精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

10、学生英语水平数倍提高“学法先导,掌握规律”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扩大输入、高效实践、学用结合.又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不但消灭了“聋哑英语”,而且消灭了“文盲英语”与“痴呆英语”。虽然实验班从不搞题海应试,但在现行的各项笔试统考中,实验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首届实验毕业班、石家在市第32中97级两个初中班在97年度全省中考里平均100.3%分(满分120分),及格率达91.9%,优秀率达62.5%,分别比全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别高出20.9分、21.3和33.8个百分点,第二届实验毕业班,32中98级两个初中班在98年度省中考里平均101.2分,及格率达98石多(仅1人不及格),优秀率55石%,比全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别高出17.7分,289和22石个百分点。石家在第32中学是全市生源与办学条件最差的初级中学,能连续两年取得中考优异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随着教改实验的深入进行,实验班的成绩越来越突出:石家庄市41中99级初三两个实验班六个学期在全市期末统考中及格率均达l00%’优秀率一直在86%以上。98年全省统一中考的第二无,这两个班136名初二学生答中考笔试题全部及格,平均分达835分(满分100分),说明他们仅用两年就全部出色地完成了三年的英语学习任务。该校初一年级四个实验班在期末统考中竞取得优秀率达100%的惊人成绩。石家庄市43中学99级高中两个实验班从96年秋高一年级才开始运用“英语语感教学法”,仅经过两年实验航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统考,79名学生中55人成绩合格,达到了英语基本过关的程度,通过率达70%。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1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冲击,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辅助教学模式、网络资源整合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等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上。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在这样的集体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学生得到的是动态的,多方面的解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强了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互联网,教师的教学也因网络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而变得容易,方便,图文并茂,生机勃勃,教师能充分的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把各种网络技术手段融合到课程中去,这将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环境下适合中小学未来发展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网络环境(信息技术组)

2、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教学模式(各科教师)

3、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各科教师)

4、理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理科教师)

5、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信息技术组)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1、建立新型的学科教师队伍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与网络化教学研究;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

3)在各个学科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骨干队伍

2、建立多功能的网络型的教学系统

1)学校信息化设备的规划、建设和使用;

2)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

3)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资源,各科的优秀教案、课件资源等等;

4)教师进行网络备课模式的确定,即如何实现教师通过网络进行集体备课。各个学科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一种方便有效的备课模式;

5)开发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6)几何画板在理科教学的使用。

五、课题预期成果

1.研究计划、方案、总结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11)

以“语文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的2006—2011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论文主要有22篇。这些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但对学生的研究和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一文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与问题作了掘进式剖析,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阐述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思维,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架构、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前景三部分。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探讨了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和总体概况。沿着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发展的脉络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做了全面的研究。

2 语文课程的研究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首先阐释了汉语口语与汉语口语课程的概念,介绍了汉语口语课程的功能,对汉语口语课程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其次将国内口语课程和国外母语教育中的口语课程进行了比较;最后,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汉语口语课程进行了建构。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从文化的视角关注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百年语文课程的反思、语文课程的文化诠释、语文教材的文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郑飞艺《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一文研究了课程的组织方式。从识字、阅读、写作、综合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进行了研究。朱建军《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中外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厘清新形势下阅读观、写作观各自的取向,确立在此基础上的“新读写结合”观。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是关于语文知识观的探讨。对于“动姿化”知识体系,本篇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释、历史研究。最终得出语文建立“动姿化”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做法。

3 语文教材的研究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六种教材对模式编制背景、模式结构、模式编制理论基础、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一文从教科书发展史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从课程层面,对两国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立了当代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最后着重对当前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中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4 语文教学研究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一文从“对话”角度研究阅读教学,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从理论上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有效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这篇文章分别从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及阅读教学对话的实践两个主要层面展开论述。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分别从关键词内涵的定位、学习、教学等多种视角试图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进行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以期对方兴未艾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这篇论文在关于“学”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教师的“学情分析”为切入点,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层面入手,考察了在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李先锋《全球语境下的实用文章研究与教学应用》立足全球跨学科的语篇研究,以实用文章为切入点,对全球实用文章研究和教学应用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多维多角的梳理、探讨和初步的理论建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相关研究与教学应用提供较为宽广的国际前沿视野和理论拓展思路。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乐中保《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定位、目标指向、课程取向、要素和层级、表征,对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的结语部分阐述了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的构建与发展,为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6 语文教师研究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试图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构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基本框架,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进行实际观照,强调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7 语文教育家研究

程稀《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以夏丏尊为主体研究对象,论述了一个时代的语文教育。全文分六部分,以夏丏尊国文课程、教材、阅读作文教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主要内容,以其“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其中,尽显语文教育大家的风采。

8 语文德育美育研究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学理分析的方法,对语文学科所蕴藉的德性内涵和价值进行认真的探讨,从而确定语文学科的德性品质和德性教育价值,主张树立语文课程德性观,提出完善语文课程的理论构想,以此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

9 其他相关研究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从三个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第一,从理论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理论建构。第二,从实践的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多重层面。第三,从价值层面探讨语文网络教研的影响。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作者认为,语文文本解读的历史状况是从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到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再到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三种形态的演变。而这三种形态都造成了学生性格的自我扭曲。作者认为通过凸显自我、教育自我和自我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

(二)其他学科专业论文

1 语文教育宏观研究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从语言哲学视角来反思语文教育。在语言哲学视角下观察并重估了语文教育“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并通过中西语言哲学的比较视阈来看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最后,回眸百家争鸣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我国语文教育思想发展方向的影响,呼唤语文教育现代价值观的确立。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根源在哪,它的出路在哪,来研究语文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2 语文课程研究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主要研究语文课程内容中文学课程的确立,探讨了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问题。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首先对语文课程本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然后通过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分析了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经验和不足,并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分析了当代我国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最后,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主要探讨课程实施从普适性转向真实的学校情境——关注学校,关注教师,关注课堂的问题。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中外课程中的文化选择,从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几个方面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课程中的文化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课程编制时文化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

3 语文教材研究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从中小学语文教育视野中的老舍作品切入,梳理了老舍作品在解放前后几个时期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老舍及其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视野的深层动因,并探讨老舍文学作品在语文经典化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时代价值、文化取向及同时代教育机制间的关系。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选择了民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语文教材来进行研究。介绍了小学语文教材演变过程和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历的三个阶段即“草创期”“探索期”和“成熟期”,然后对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与组织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教科书的争鸣意见,最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教材进行个案分析,揭示民国时期的教材特色及其编制经验。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探讨如何在语文教科书编制中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这一问题。论文在考察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历程基础上,提出我国百年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的问题。同时参照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对国内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典型案例作了评析,最后,论文提出语文教科书设计的若干策略。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重点对1978年—2008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考察。论文将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分为恢复期和素质教育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并结合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案例研究,找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取得的一些经验、成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语文教学研究

魏巍《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是采用生活体验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论文主要从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生活和专业成长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新界定真实写作的内涵,阐释了理性认知在写作中的作用,摆正了写作主体的位置。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制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以各类语文教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参功能问题进行了考察。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发展史,然后,从多角度分析我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应然功能,接着,分别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深度访谈三种调查方式对语文教参功能作了实证考察,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参的主要缺陷。最后,从多层面考察了语文教参编制体例,研判我国语文教参编制的总体状况,提出改进教参编制的建议。

5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为依托,在中外阅读目标对比和百年阅读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内容框架,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阅读学业成就提供了评价方案。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主要论证表现性评价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能。论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据何在?设计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是什么?该程序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探寻了表现性评价的理据并开发出评价程序,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验证所建构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6 语文教师研究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以新课程语文实验为例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基本认同新课程理念,但是,具体到课程内部,教师课程理解状态复杂多样。作者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复杂因素,以教育学原理视角,揭示教师课程理解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最终提出课程专家、课程政策制定者与课程实践者,尤其是中小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共同发展的建议。刘竑波《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以“教师知识与技能”为研究对象,回顾了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史,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探究了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现实。同时揭示出历史上教师知识技能的形成背景和构成当代教师知识技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当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勾画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的“树形图”并提出促进我国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发展建议。

7 语文教育史研究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批评的作用效果作了分析和对比。同时,力图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根源作初步地探究,从而更加清晰地反映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以此来指导语文教育改革。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先从“历史立场”阐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路向发生转变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然后围绕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发展的三个“路向”即“大众化”“人本化”“科学化”展开论述,最后对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早期路向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有力地反思。耿红卫《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从科学主义视角出发,对1904—1949年近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系统分析科学主义对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确立、语文教育目标科学化、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语文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语文考试的科学化、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的影响。最后得出语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科学化,必须恰当定位语文学科的性质、妥善处理传承与借鉴的关系。

8 德育美育研究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首先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进行了理论阐释,然后从语文的文化存在、语文“一体多形”的文化构成和教材中的文化传播三个方面对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作了内容透视,最后提出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系统构成及其传播的基本模式和形态。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以初中语文课程为研究载体,从语文课程的三个部分即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层次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运行的情况,探究其产生落差的原因,尝试建构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为我国语文课程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9 其他相关研究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学校语文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论述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探讨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实施心理辅导。从理论角度阐述看语文教师实施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及优势;并从实践层面,运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行动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语文教师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辅导的看法和态度,与他们共同探讨和改善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STHZ〗三、 2006—2011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STBZ〗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

理论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视角,视角选择的突破往往能够让研究有着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上,这五年开拓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新的理论视角上也给语文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如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放在语言哲学上,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文教育上的不同体现,主要有“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缺乏对彼岸的真理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意识,更关注对现实人生的体验性思考;在语文教育功能上,对语文教育的情感的唤醒与伦理的规范力量有着更为深刻的意识,因而更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教化与伦理传承价值,忽视语文教育的认识论价值;在语文教育方法上,反对理性主义的分析精神与精确观念,采用模仿的、感悟的、实践的学习方法。”

(二)关于语文课程的研究

近五年在语文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上注重对语文课程本体的研究,力图在对本体有了清晰的本质的认识基础上来探讨课程内容独立构建,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探讨口语的课程化与独立化;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探讨文学教育的独立化和课程化等。在研究一个事物时,由于事物的抽象性,我们往往就会去关注事物实践层面的一些诸如目标、表现、实施步骤等因素,而忽视了本体论的理论研究,构建本体严密的理论体系。如新课程标准中正因为忽视了口语的本体研究,而自发地将“口语”与“口语交际”化为等同语。实质上,“口语交际”只能是“口语”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口语”本身。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各个阶段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混在一起罗列也是十分模糊、不恰当的,口语课程本身应该从口语知识、口语知识与运用技巧、口语表达所蕴含的文化、口语实践等维度构建独立化的口语课程。因此,先对研究本体进行深刻认识这样的研究思路,能够给新课程的深入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作用,给研究者以清醒的逻辑起点。

(三)关于语文德育、美育的研究

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语言教育。叶圣陶先生为语文下过一个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的本体是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不仅承担着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教育立人”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近五年的博士论文中在研究文化传播和教育立人这方面收获颇丰。如胡绪阳《语文德性论》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又如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一文中总结我国语文教育从单纯注重道德教化到为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价值取向再到文化意义逐步被发觉,文化意识逐步被唤醒这一发展过程,揭示出文化传播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人文精神普遍缺失、传统文化不断弱化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语文教材的研究

有关语文教材的研究有很多,既有关于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和国外教材比对的比较研究。对国内语文教材的研究既有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也有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又包括了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方面,有历史研究也有现状问题研究。例如现状研究包括: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对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的背景、结构、理论基础、评价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习活动设计的历史、意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对老舍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及解读、接受情况进行分析。

(五)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阅读教学、文言诗文教学、实用文章教学、写作教学。其中阅读教学是研究的热点,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了阅读教学对话研究、阅读教学生活体验研究、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三个方面,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将对话的理念应用在语文学科中,对阅读教学与生活、审美结合作了很细致的研究,对语文教学很有意义。例如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基于“现代阅读教学应该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观上”这一问题,探讨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体内涵,指出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个依靠审美体验来唤醒主体精神世界的过程,揭示了阅读对学生人格完善的意义。

〖STHZ〗四、 2006—2010年度语文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特点〖STBZ〗

(一)论文内容方面

近五年语文教育研究博士论文研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语文教育宏观研究、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语文教师研究、语文教育家研究、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德育、美育研究,另外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但惟独没有涉及对学生的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五年的博士论文中是一个空白。此外,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基础,而具体到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却也是这五年博士论文中无人问津的话题。

(二)论文形式方面

论文形式方面的主要特点是这些研究在提出自己的研究对象之后先对他们的本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通过回眸历史发展,挖掘出这一研究现象的历史源流,必要时通过中外相关研究的对比,深刻分析中西方的区别,总结西方经验中值得借鉴之处。最后,试图建构理论模式。如: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一文就先对口语本体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阐明当前汉语口语课程缺位的现状,同时挖掘汉语口语缺位的深层根由,并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下,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力图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维度模型,为口语课程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重建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思路。再如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同样也是先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研究,在通过历史研究,探明我国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形态,接着对比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总结经验,试图从目标、要素、类型、特点等方面来设计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

(三)论文研究方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