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8:07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1)

1999年我国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小国逐步跨入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就业形势“一岗难求”的局面也日趋严峻,人们对高学历也开始了盲目的追求,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2009年起连续4年增长超过10万人,仅2012年一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就达到了51.7万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物理学、传播学等学科背景掌握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技能,“万金油”就业方向口径宽。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打破了金饭碗、铁饭碗的传统观念与局面,就业方向由教育行业逐步转向了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毕业生选择在公司、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工作。

本文总结教育技术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面的有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公司中人力资源的培训方式,提出目前教育技术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育技术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近年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方面取得了整体性的进展,但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怎样进一步推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论文是对目前教育技术学应用研究文献的一种充实,是对高校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积极的探索。

1 教育技术在学科建设中已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储备了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以能力为导向,符合企业挑选员工以能力为导向的需求。位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具有学术和地域代表性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八所高校。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中都明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利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进行组合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参与企事业单位或培训机构中的管理工作。

2 教育技术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培训,可使教学更加接近工作实际。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中用现代教育技术思想为指导,能提高HR充分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还可实现即时培训和终身培训的无缝结合,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创造令企业员工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之获得与环境相互体验的虚拟世界,形象生动地表现企业培训内容,让HR培训经理能更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育技术人员还可利用VR技术根据不同的企业培训要求,按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市场运行价值规律以现代教育技术思想为指导,创建模拟市场让企业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验、发现、探索利用,巩固员工的专业知识,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2.2 利用计算机仿真实训软件,如: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仿真实训软件、商业大亨软件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模拟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企业技术培训实训环境,问题解决情景设计等,让员工通过输入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实训操作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由计算机仿真系统运行生成各种评价结果,通过人机互动模式,让员工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或问题处理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运行结果,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实践能力。

2.3 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践性的研究方法,解决企业培训过程中的教学与员工实践的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内在联系达到和谐统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估。这与的传统教学方法不约而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因行业、职业而变得多种多样,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应切合转变,才能培养出“用得成”的人才。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将培训“形而上”的理论引导与“形而下”的实践研究相结合,将教育技术深厚的教育学、传播学、教学设计、媒体技术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进行深度结合,厚基础、重实践,讲效率,人力资源培训将会事半功倍。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技术的专业教育更专注于本专业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人力资源方向课程,人力资源知识基础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鲜见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这为下一步两个学科的深度结合与研究埋下了隐患。

3.2 企业对教育技术学了解不多,很多人将教育技术理解为“教育的技术”,教育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断被泛化和分化,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甚多。无形中减少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者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部门深入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了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到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朱红春.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结构与培训研究.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

[2]赵登攀.关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探讨[J].企业观察.2011(2)

[3]陈韩梅.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2)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发展都比较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都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被调查高校已经具备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高校教师的教学应用情况要落后于学生。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使用PPT的比例最高(96.8%),其次为计算机课件(69.0%),电子邮件(65.5%)和使用网络资源(55.1%);比例较低的有网络教学(30.5%)和BBS讨论(19.7%)。这说明,高校教师们使用信息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是利用常规的幻灯演示、单机课件和电子邮件等,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而在大学生调查问卷中,73%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是图书馆去查找各种学习资料;42.6%的学生经常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32.8%的学生经常利用在BBS上发贴的方式来向其它同学请教疑难问题。这说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要远比高校教师积极和充分。

二、 我国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构建分析

我国由高教司主管的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组织的大学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标准分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原理与基本技术、网络课程开发三级共31个模块。

南国农教授早在1998年就提出的:“在科学文化方面,具有‘士’字型的知识结构”。包括:一般基础知识―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社会辩证法)、三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物理学、工艺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等;专业知识―电教基础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与应用、教学软件编制理论与实践、媒体教学法、教学设计、电教管理等。

从不同层面分析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综合国内外多种标准的长处,重新思考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要求与构成,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构成与标准体系,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发展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建立一套培训与考核体系,使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更加标准化、合理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加快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结构体系构建

(一)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术技能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既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推进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应掌握最基本的媒体与操作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等媒体的软硬件知识及网络资源的基本知识与维护技能;相关的教学系统与设备维护技能;多媒体综合使用的知识与技能;多媒体信息素材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提出支持学校发展的有关技术实践的策略;能发展、实施、维护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能设计和进行教育技术的相关安全程序或工作等。

(二)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技能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64一04

一 引言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命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支持与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因此,近年来,我国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包括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体等,这些动力主体分别在政策驱动、市场利益、社会文化及价值实现等动力来源的驱使下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再一次将优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推到了一定的高度。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2]因此,研究如何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展开主题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该规范中的CELTS-4l便是教育资源建设规范。(2)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开发研究。研究者大多是基于某种新技术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设计研究。如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基于Web Service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库体系。(3)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何克抗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对我国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祝智庭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动力来源、动力作用模式、实现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4)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研究。研究者从政策性调控机制策略、科学的投入规划机制策略、技术保障技术策略、质量监控机制策略、管理服务机制策略及应用创新机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5)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如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资源在高等学校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等。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究。但是已有研究大多数是单纯地从教学资源建设的这一具体内容切入,较少将教学资源建设置于教学系统甚至是教育系统中进行审视,即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教学资源设计的研究。ACTION模式是系统地指导远程教育中媒体选择与技术应用的有效方法,因此,论文提出在ACTION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开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工作。

二 ACTION模式

1 ACTION模式的基本内涵

ACTION模式是由托尼・贝茨在《技术、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一书中提出的,其中A(Access)一方面是指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是指机构和学习者角度考虑媒体使用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c(COST)是媒体和技术应用的成本效益;T(Teaching and Learning)是指在某种技术支持下会发生特定的学习活动,以及技术如何支持这些教与学的活动;I(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是指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O(Organizational Issue)是指在技术和媒体应用中组织与机构的协调:N(Novelty)是指技术的新颖性;S(Speed)是指技术应用中,内容传递的速度。

本文主要选取ACTIONS模式中的A、C、I、T四个部分,即分别从教育资源获得的便利性、成本效益、教与学因素及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

2 ACTION模式之于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

(1)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由于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基于一定的媒体技术开展的,因此,技术的可行性及便利性是ACTION模式中的基础条件。同样,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中所涉及的技术及平台的便利性同样重要。

(2)强调教学资源的成本效益比

ACTION模式的提出者托尼・贝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便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远程教育研究,因此其提出的ACTION模式中也突出了成本效益这一经济学元素。这说明,ACTION模式是从教学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教育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因素,确定如何在教育中采用媒体技术。将成本效益的理念引申至教育资源的设计中,其成本便是教育资源设计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而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该教学资源开展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学资源的覆盖面等多个方面。

(3)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是ACTION模式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媒体和技术如何支持远程教学活动。对应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就是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充分分析该教学资源可以应用于哪些教与学活动之中。这点突出了媒体、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与学这一理念。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从如何实现教与学最优化的角度进行。

(4)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

ACTION模式强调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技术及媒体所能提供的师生交互,这是对由于师生分离状态引起的学习者缺乏学习支持及归属感等方面的教学及情感补偿。数字化教育资源虽然并不是完全面向远程学习者设计及开发的。但是混合学习已经成为我国从高等学校到中小学普遍采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强调资源所能提供的交互,为混合学习中的在线学习部分提供良好的交互支持。

三 基于AOTION模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策略

1 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

根据ACTION模式中的“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国的各类政策性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一系列“十二五”质量工程项目,更是在践行者教育资源共享这一理念。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及便利性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提高其可获得性及便利性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分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播对象

根据教育传播学相关理论,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及受教育者是组成教育传播过程四个基本要素。而教育资源则涵盖了教育信息与教育媒体两个方面,即教育资源是面向受教育者的教育信息及相关媒体的集合。因此,明确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受教育者的教学媒体偏好等设计与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教学应用,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浏览学习与教师的编辑再利用。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阶段,要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资源,以保证学习者获取资源后浏览的便捷性,同时教师获取资源后能够较方便地进行编辑再利用。如,SAP、MATLAB等软件是土木工程类课程进行工程建模分析及工程绘图等常用的技术工具;统计类课程常采用SPSS、SAS等数据处理及统计软件。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优先选择相关专业、课程常用的软件。

(3)开放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方式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呈现要体现开放性,即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需注册登录、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便可以方便地访问教育资源,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全面共享,而不是处于条件性的、半开放共享。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资源中部分资源未能做到开放与共享。如,2009年度的726门部级精品课程中,有37门课程因为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找到网页、网址修改、用户没有被授权等原因而无法正常访问。因此,完全开放的教育资源呈现环境与方式,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2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最小代价率原则

ACTION模式强调成本效益比,而我国目前的教学资源设计中出现的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就是由于没有系统地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所致。因此,根据ACTION模式中的强调成本效益比,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要体现最小代价率原则。根据媒体选择的最小代价率原则,一种媒体或者信息被选用的可能性与其能够提供的效能成正比,与使用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因此,在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所要开发的教育资源的成本/效益比,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教育效果。如开发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案例,若将其作为网络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其受益面则会大大超过单独的视频案例本身。因此,同样的一段视频案例,当其融入开放的网络课程中时,则具有更高的效益/成本比;再如在进行动作技能教学时,开发动画资源要比拍摄动作视频付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效益/成本比相对较低。

3 数字化教育资源要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根据ACTION模式中“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如何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1)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Content Knowledge,TPACK)是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最新阶段采取的整合模式,是整合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后的新知识,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必备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教师具备TPACK知识,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连接体的教育资源,必然要掌握TPACK知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并不是指三者的分别罗列及简单叠加,而是要体现每个学习内容如何与技术及教学法融合起来。

(2)加强教育资源评价和审查标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根据上文中的同类研究述评,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教育资源的技术规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实践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在如何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方面仍需加强。这方面较为突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精品课程等综合性的教育资源的评价,而对于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验资源、媒体素材等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中对各类资源的基本要求属于此类的研究,但仍需深入、细化。因此,建构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是提高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强调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协作共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从独立开发走向了协作共建,从小部分人的设计开发走向了凝结群体智慧的设计,群体动力在其中得到了最大限度发挥。群建共享的特质也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资源永远在不断被修改、更新与完善。这与之前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旦开发完成之后,便长时间固定不变不同,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多元的交互原则

ACTION模式提出要加强“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体现多元交互原则:

(1)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者之间的交互

我国的教育资源开发者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中大多起政策性引导的作用。因此,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开发质量,首先在源头部分进行强化。加强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各方机构的之间交互,建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的建设质量。

(2)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交互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开发者可以为学习者利用教育资料进行学习提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注重师生交互功能的设计,如常见的课程论坛、留言板,或者引用Blog、Wiki、SNS等Web2.0工具为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创设交互的平台。

(3)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4)

1研究目的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目的在于弥补传统体育教育中的诸多不足,在促进学生运动动作形成的规范、运动技巧的完美、运动理论的形成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应用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努力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二者的结合应用。

2.2研究方法

2.1.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参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2.1.2逻辑分析法: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有关论证及结论进行推导。

3 结果与分析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综合来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而建立一套全新的学习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观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必须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基础,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

3.1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3.1.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所学到运动技能进行锻炼,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因而,在知识爆炸、信息载体更加多样、通讯手段更加先进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育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给学生呈现出更为直观的知识信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在体育教学中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1.2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形势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基于“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故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时数安排较少,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主要是在实践课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结构,可以有效规避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与理论课时数不足的现象。

3.1.3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其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向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5 罗燕. 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模式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9).

6 詹崇将,陈小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1(3).

转贴于

3.1.4能够有效地改进体育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走进了体育教学之中,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正逐步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的状况。通过CAI、摄像机和摄像仪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使学生接触到更为直观的运动技能表象,充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5能够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强调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发展前提,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更为直观的动作技术和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丰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加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学习者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往往掌握得迅速、准确而牢固。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在普通高校学生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或是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技战术视频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刺激的探索。

3.2.1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学会运用不同体系的知识,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方面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既不但可以突破体育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丰富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手段、突破体育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向由“跟随模仿”向“探索研究”方向转变,教师教学则向“研究突破”方向转变,起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体的创造性、促进教师与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2建立和优化体育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改善体育教学管理方法。

普通高校必须建立大型的网络数据库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各种多媒体体育教学资源,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备课平台及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利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可使体育成绩能够实现技能成绩、理论成绩、体质测试和体育综合成绩的输入方式选择、规则设定、成绩修改、成绩查询及导出打印等功能。为学生在大量的教学资源中快速地搜索、浏览所需的体育知识信息提供便利的条件。

3.2.3、利用体育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体育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应用于体育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利用各种体育教学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领域,从而弥补课本知识更新缓慢的缺点 。

3.2.4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准确掌握动作技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个新的动作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它能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响效果优化教学过程,降低教学组织的成本,扩大信息传播的渠道。

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体育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将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图象、声音、动画、文字、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这些素材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交互性,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的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这样就更便于学生看清楚每个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从而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缩短学校技术动作的泛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技术,这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3.2.5 提高教师的信息网络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教育技术。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的功能,通过体育网络资源整合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或在课外通过网络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文字、图像、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材以外的内容或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

4 结论与建议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体育教学,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是传统教育技术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有助于教师结合动作讲解示范,突出动作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

在此本人建议,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应当加快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体育教学之中的步伐,用用更加现代化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应用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步取代以往传统单一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适应于时展的需求。最终达到能够更好地完成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实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万清华.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现代营销·营销学苑 2011(6).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5)

“十三五”的开局,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啸,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调整期。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因素,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发展具有先天条件,可以为地方经济在原区域位置、自然资源、制度文化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兼顾提供支撑。

一、“软条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区域位置、自然资源、生产环境等硬性条件,二是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软性条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软条件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区域环境以及制度等条件相对固定,如何在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条件下,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关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原因之一。因为生产要素保持一定量的情况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人力资源的提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其中包含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能贡献的经验、技能、体力等因素。本文重点从后一层含义来探讨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人力资源决定生产效率。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长(社会总增长)是通过社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体系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在一定量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的。产出效率越高,经济的产出总量就越大。微观经济理论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收入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的。显然,对于既定的生产要素量,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不同,将决定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及水平。2.人力资源的提升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索洛最早发现了投入产出中的“剩余”现象,他在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时,发现去除资本和劳动力因素产生的产出,有很大的产出“剩余”无法解释。舒瓦茨后来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用来解释投入产出的“剩余”。人力资源属于隐性条件,一旦形成经验或者专业技能,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流程优化和创新管理方式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3.人力资源的提升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的提升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也有显著的效果。教育与经济属于间接联系,中间的联系即为人力资源,张晓秋等在其《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为了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对于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选择人力资源中的“技术”来作为中介,得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结论。科技技术的创新一定是在研究和一线中诞生,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技能性人才,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明上,具有很好的优势,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提升的意义

人力资源中的技能、经验等要素,是推动经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获取则是来自于教育和实践。1.成人高等教育能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成人高等教育通过专业理论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拥有某一专业技能的人才,直接与生产结合,在专业理论学习中配合专业的社会实践,达到学即用的效果,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效果显著。杨雪祥在《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一文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增加,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而普通高等教育能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这意味着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侧重于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即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2.成人高等教育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创新”水平。成人高等教育既有实践的操作,更有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基础,可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申报项目,联合政府、企业和高校进行专业研究,培养实践和研究双高的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升软实力。成人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专业理论的学习,对于人才接触实践操作之后的“经验”和“创新”,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学习,以理论提升实践操作和创新,从而培养人力资源的“创新力”。

四、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属于协同关系,成人高等教育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而地方经济发展则制约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发展。1.成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2.地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上;二是软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源的吸引力及就业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优势学科以及就业效果,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寻找能够提升人力资源效率与质量的方法,而成人高等教育对于人力资源的技能性和创新性培养也是其主要目标,并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地方经济的支持,双方要互相接力,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祥.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58-63.

[2]王超,罗然然.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18-23.

[3]张晓秋,冉茂盛,徐磊.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从出现开始,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诸多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04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应该包含教育理念和技术,是教学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共同组成的系统。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教育效果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

1 现代教育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

学校教学往往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支配下进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双主”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的构建都完全与人的认知特性相适应。两种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这就激励着人们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丰富和提高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教育在理念、模式,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教学建立在简单教具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上,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则是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黑板讲台,出现了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展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2 合理完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为现代教育提供技术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资源为条件,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持。但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然而却常常忽略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的建设。如今一些学校购置诸多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人的恰当运用就只能形同虚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学校在购置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以防在设备购置后出现不能使的闲置,在硬件投人时,更应注意软件建设,加大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利用、网页的制作,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更新。

所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3 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并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7)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of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8)

教育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般认为教育技术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当时人类科学技术得以空前的发展,摄影、幻灯、电影等技术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随后的一百年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显著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视觉教学经历几次更名,形成今天的“教育技术”。如今,受新媒体、视觉艺术、学习理论与程序教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影响,教育技术学科已经发展成为集教育、技术与艺术等相关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与革新淘汰的方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在视觉性为主导、强调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当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看到现实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需求,从专业课程的教学着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发展。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特点

 

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在时代变革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几经变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架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或称选修课程)。除了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专业特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指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多次研讨结果,教育技术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8门主干课程;除此之外,还推荐10门主干课程,包括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教育与游戏设计与开发、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教育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远程教育应用等。同时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或自主发展课程。总体而言,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在学科视野上体现了融合与渗透的特点,在培养目标维度上则呈现出实践与应用的特点,从学生主体来看则凸显出自主与多元发展的特点。

 

1.学科视野:体现融合与渗透

 

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教学幻灯片的设计与制作到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再到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媒体与技术的身影无时不体现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因素成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合理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是能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教育与技术这两个因素是教育技术学科始终关注的焦点。而在后工业时代,“艺术”因素也在影响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如何将“观看”的行为艺术化,符合受教育者的观看习惯与心理,提高观看与受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也必须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教育+技术+艺术”三要素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在教育与艺术类相关课程中,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技术类课程也需充分吸纳丰富的教育价值与艺术性。

 

2.目标维度:强调实践与应用

 

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即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在2005年AECT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从这两个定义来看,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和绩效,而其实现手段在于一系列实践性的创造。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应当体现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也逐渐呈现注重设计与开发的趋势,如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类课程、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等。

 

3.学生视角:注重自主与多元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课程的实践与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与创新能力。由于课程实践性的特征,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需要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侧重技能与方法的课程不仅要求显性知识的记忆与存储,更多的默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需要动手实践才能领会掌握。创新的实现则是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而获得的质的飞跃。同时多元的课程类型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多元的方向与可能。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专业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规定了教育技术专业必须选修的课程。自主发展课程,也可以称为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的具有鲜明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夯实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科基础;同时突出自主发展课程,根据学生个性与多元智能,提供多取向的课程类型。多元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选择提供自主与自由,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二、“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融合与综合性的特征为实现教育技术创新夯实了基础,而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则为实现创新提供了场域,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则为创新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保障。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单向知识传播,注重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讨论、创造与思考;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要“发言人”,教师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中间人”;课堂也不再是砖瓦、墙壁塑造的封闭系统,打破时空界限的第二课堂的拓展,成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就是立足于传统课堂,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在网络空间构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研讨的第二课堂——论坛,继而达成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作品的新型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学生自主学习理念

 

“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自主学习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由来己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流行之时,强调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在真实情境中自主探究以获得知识与技能,这种共识一直影响着实际教学。随着在线课程与移动学习的兴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特别是近年来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出现,契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特点,倡导动手实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主动权,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寻求多门学科知识的给养,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创新实现提供了可能。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是美国两位中学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考虑到运动员学生因为参加比赛缺课而创新的一种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学习课程内容,而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解答及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的理念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在群体中建构个体知识。“混合学习”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初,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于2006年在他的《混合学习手册:全球化视野、本地化设计》(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一书中提出,混合学习是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Online Learning)。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都是在在线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拓展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帮助、答疑的作用。“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理念与方式,在网络空间构建第二课堂,以论坛为平台,引发学生自主研讨与共享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创作的作品。

 

2.基本思路:“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将课堂、论坛与作品相结合。具体而言,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提高传统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在线“论坛”开展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资源,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与答疑,同时提供面向集体展示与分享的机会;在论坛上,师生共建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有任务的、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并展开主题讨论,畅所欲言,将课堂与课外教学及学习紧密联系;通过课堂与论坛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实现等形式,最终形成课程学习的作品,以展现学习者的学习绩效(见图1)。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在课堂与论坛两个时空内,围绕学生创造性的作品形成,进行多次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与自我实践创造,分工协作完成个人课程作品与集体课程作品。课堂开展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部分。课前,教师在“论坛”上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为课堂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课中,教师在有效讲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探究学习的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个性发展,并及时答疑与给予指导,搭建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共评共建课程作品;课后,学生在课程论坛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并积极集体研讨任务与问题,围绕作品的呈现形式与内容开展自主创作,完成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师生在论坛上频繁、及时互动,开展在线自主学习。而后又回到课堂上,进行集中的答疑、讨论、展示、点评活动,学生再根据评价意见进行再次修订,在课堂上和论坛中寻求帮助,如此反复,最终将每节课所学知识与技能不断积累、融合与深化,最终形成创作成果。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见图2)。

 

3.培养目标:从共享到共生

 

“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拓展到论坛第二课堂,延伸了课堂的时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空,围绕课程的最终成果——学生作品,在课堂与论坛中开展混合学习。课程的培养目标实现了“从共享到共生”,将学生个性与多元的个体智慧与师生的群体智慧、多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再造课程学习资源,形成课程资源与集体智慧的从共享到共生,再从共生到共享的良性循环。

 

从学习资源维度来看,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开发初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是传统课堂的必然要求,尽管在网络学习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教师仍然需要结合课程主题及内容设计与开发合适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上精心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然而通过“课堂-论坛-作品”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的问题提出、分析与解答过程,以及相互研讨形成的解决方案,包括最终的课程作品都将补充并构成新的学习资源,丰富了该门课程以往单纯依靠教师设计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时,共同分享现有的学习资源,而后通过学习与讨论,共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实现了从“共享到共生”的升华。经过多轮学习过程的发生,从共享到共生的利用与生产方式将极大丰富该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师生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不断互帮互助互惠,形成相互的启发,可以为教师的教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学生的学提供宝贵的方法与成果。在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个人智慧共同分享,互相激励,激发新的问题与创作灵感,为生成新的教学思路、创作方法提供帮助。个人智慧的汇聚形成学生个人作品与集体作品,将生成强大的集体智慧。因而,从共享到共生,再从共生到共享,以此循环反复,不论是学习资源,还是师生的成长都将从“共享到共生”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与提升。

 

三、“课堂-论坛-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案例剖析

 

“课堂一论坛一作品”三合一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中已经有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理念,将传统课堂延伸到网络空间,在论坛或博客上形成“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为学习成果,并通过集中汇报与展示,开展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反复修改,形成最终学习成果并习得知识与技能。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育技术“Desk Publishing”专业课程一直以类似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展到“博客”中,以学习作品创作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专业课程也开展了相似的教学改革,结合论坛和博客,围绕作品创作,产生了大量学生作品,在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从共享到共生”的良性循环。

 

1.“Desk Publishing”课程的“课堂-博客-作品”教学改革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桌面排版”(Desktop Publishing)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可以选修。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设计原则与视觉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以Adobe InDesign为主要工具软件,综合使用多种平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等,制作不同主题的平面作品,以达到提升学生审美与视觉素养的目标。该课程设计主要是以AdobeInDesign为教学内容,强调动手实践与创作,融合技术、设计、艺术等多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Adobe InDesign软件是一种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常用的专业排版设计工具,用以创作海报、宣传手册、杂志等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在此平台上进行作品创作,需要系统的设计理念,并综合使用其他平面设计软件,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从实际创作中提升视觉表征能力,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如对学习者作品的生生互评,能够运用美学、设计、视觉等多种理论进行视觉解读。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创作+作品评价”,不仅提升视觉表征的技能,同时提升视觉解读能力与创作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课堂一论坛一作品”教学模式相似。通过固定每周的面授课堂,与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教学,以及每个学习者个人的博客(Blogfolio)展示学习成果与反思,构成混合学习的情境。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创作所需的工具软件的掌握都是在面授课堂之外完成的。在自主学习期间,学习者通过Blackboard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程要求学生自行完成教科书AdobeInDesign,CS5:Classroom in a book中的所有实例与规定的课程项目作品,并将练习与作品展示在Blogfolio中,辅以文字形式的创作说明、技法运用以及反思。同时要求学生之间互相阅览并给出具体评价意见。而在面授时间内,进行师生、生生作品评价,以及技能交流与反思,以此形成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混合学习。学生的课程成果围绕制作宣传单、菜谱、光盘封面、电子小报等作品,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有些作品直接用于现实需要,如在制作宣传单时有些学生以介绍本专业的招生情况而被直接选用为招生宣传资料。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风格自行开展学习,并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作品修订。学习者的视觉作品可以进行两次修改,最终作品的评价结果在前两次作品的基础上的,充分尊重个体学习与能力的差异,体现了多元与开放的评价理念。

 

2.“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课堂-论坛-作品”实践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是一门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文化为开发内容资源,从“视觉观看”与“媒介理解”两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和应用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博雅气质。该课程融合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内容,重点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衣、食、住、用”等素材为视觉符号,以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理论为依据,采取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揭示生活家园中令人有所感悟的文化真谛。该课程围绕作品开发,在提升学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早在2005年即初步尝试采取“课程-论坛-作品”的教学模式,在原创的“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平台的论坛中,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并积极研讨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体课程作品。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生课程作品的内容以关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开发,旨在从生活家园的素材挖掘中,构建受众的精神家园,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从技术手段的形式上来看,学习者主动创新开发的课程作品形式逐年更新,从最初的演示文稿(PPT)、网站平台到现在的视频制作,丰富了该课程的学习资源,汇集了师生的集体智慧。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9)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引进教学领域,为特定的教育目的而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资源,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的过程。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变得非常普及,并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学校以教育教学为改革出发,狠抓网络教学建设,以为学生创造先进高效的学习环境和优化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为最终目标,努力探索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网络教育教学体系。

1、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开发

1.1 构建基于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新技术,教育学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体系可以将现代教育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整合,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的学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也利于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基于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现将教育学、网络技术、网络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等领域和环节的基本理论和课程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实践、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在教学设备资源的使用和维护、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的研发和实现、教育多媒体的制作和设计、教育辅助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1.2 建构主义理论与基于资源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互助、会话、意义建构这四大要素是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构成部分。基于该理论模型的网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构建,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们的协作和会话,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也使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习,到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实现对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某一项任务的解决通过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然后进行资源的检索、学习、评价和重组实现对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全过程。

1.3 网络学习环境的搭建

从系统应用的角度来看,网络学习环境的搭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即:资源层、功能层和管理层。资源层主要是一些电子数据资源,这些基础性的学习资源是网络学习的基础和凭借;而功能层的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友好个性化的用户界面,通过人性化界面的设计来提供友好的查询界面,实现用户对系统的访问;二是表现为系统的架构设计,即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系统的架构体系既能高效率地实现数据的检索和查询,又能满足网络学习环境的功能需要。

1.4 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分类管理

根据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情况,以课程的对象类型、媒体类型和课程资源方面同,对资源进行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实现不同的资源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和资源价值。根据对我国资源属性的分类标准,主要是参照LOM模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等方面的数据规范进行规定。同时参照CELTS-31对于资源属性的界定情况来实现对数据类型和元素的合理界定,便于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数据资源的利用。

2、网络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

2.1 网络教育教学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支持

在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以及角色是关键而又重要的,相应地教师的承担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了准备好课程教育就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就涉及到实验设备、仪器、场地和资源的管理。而网络教育教学突破了以上资源的范围,借助网络教育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专注于对授课内容和技巧的应用,使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同时通过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等资源的灵活运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之间,课堂内容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

2.1 网络教育教学成为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重要推动力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教学的活动主体是教师,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到知识水平、授课技巧、道德素质等影响,会对教育质量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影响;目前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致使我国教育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网络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应用,可以打破这种不利局面,借助于其自身在教育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等方面占有的巨大优势,已经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改革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力量。

2.3 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支撑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式比较单一,由于是被动式地接受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往往会受到很大限制。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式”学习为“交互式”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趣味性大大提升,这些都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别于传统教学,它开创了新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知识面,突破了教学活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藩篱,促使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了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学习要与实践结合的理想境界。从长远来看,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是教学方式和形式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和实现。而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必将对现行的教育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和挑战,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并将显著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10)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学习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一些特点,即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专一性与广博性、研究性与创造性。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要抓住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习特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一个环境来促成这种整合。本文将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出发,分析构建这个环境所需要的功能模块,从而搭建一个适合教育技术学学科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

2 教育技术学学科内容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年轻的新生学科,其学科特点主要有:

(1) 发展性特点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可能对教育技术学带来深远的影响。教育技术学要不断吸收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来促进自身理论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就,开辟了很多新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教育技术学只有不断吸收各种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才能保正自身先进性,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这就要求这个网络教学平台有与时俱进的功能。需要不断关注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是否有可被本学科利用的可能及方式。

(2) 综合性特点

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其理论基础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和人文科学等。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是在综合以上各个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技术性深受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学科和基础学科,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美学、哲学、生物学等等。

(3) 应用性特点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育技术的教学和学习中应该创造这样一种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让学生应用教育技术。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领会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技术。

(4) 工具性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研究与符合道德伦理的实践。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为了促进学习和绩效的提高,所以说,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习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只有在实践之中这些理论才能被检验、强化。

(5) 实验性特点

教育技术学的很多理论、技术都来自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到底效果如何,还需要来自实践的检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也需要在教学中检验。

3 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设置

本平台由四个模块即人才库模块、资源库模块、网络协作学习室模块、BBS模块组成(如图)。

人才库:主要由在校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各学科专家、学校一线教师组成。他们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是资源的维护者。

网络协作学习室:由网络协作项目发起人、网络协作组成员组成。网络协作项目发起人首先提出一个网络协作项目,网络协作组成员既可以由发起人发出邀请来组成,也可以由感兴趣的人毛遂自荐组成。网络协作组的成员,通过站内通信的方式相互交流信息,召开网络会议,讨论协作课题。

网络学习室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充分,渠道单一;(2)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沟通不畅,效率低下;(3)个体指导任务的特殊性得不到有效的关注;(4)缺乏资源的交互与共享;(5)缺乏过程性评价。

BBS:个人随意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以及由这些观点看法引导的讨论。它与网络协作学习室相比而言,较为自由随意。

资源库:主要由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以及期刊论文组成。学生、教师、学科专家都可以是资源库内容的上传者。

4 结束语

本平台以网络协作学习室为核心,以资源库和人才库为支持,为研究生的学习创造一个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资源论文篇(11)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成熟,教学资源的使用成为新的焦点。在常规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海量的教育信息无从下手,或是资源建设匮乏,无资源可用。各种关于资源的问题困扰着学校、困扰着老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建设和完善科学、合理、特色、符合课程理念、适合本校教师使用的资源库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课题。

一、资源库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逐渐发生着更大的改变,教育硬件设备的不断建立和功能的完善,学校校园网能否提供更适合学校教育管理、教学发展、各类教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资源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校园资源库建设的种类与作用

1.教学课堂应用类

学校教育最基础的阵地就是教学课堂,是资源库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类课堂教学资源。上课的教师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来调用学校资源库中的诸多教学素材,制作出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育课堂应用主要的优点在于教师很方便地利用校园网所提供的各种素材,集成各类资源,形成自主的教育课件。

2.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类

在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前提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室内组织教学,从而可实现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在网络环境中,可自主学习到由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各类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3.校本课程类

这是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开展的适合本地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具体课题设定与研究是利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时间来完成,各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环境的开放,使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在课题的研究、讨论、合作中得以查询资料,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4.校园电子图书馆类

学生可以利用阅读时间,通过校园电子图书馆来阅读广阔的教育资源。随着资源的不断升级,图书馆电子图书会逐渐增加,丰富学生的阅读条件。

三、建立、健全校园资源库建设规章制度

1.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2.建立各种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

3.让学校每一位教师深刻认识到,校园资源库建设是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与维护的。

四、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有力保障

教师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资源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以及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校利用周三教研活动以及校内教研大会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教育技术能力、课程资源整合的培训。利用国家、省、市各种教育培训机会,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感受新的教学理念,始终与崭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接轨。

积极参加由国家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校本课程,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培训,教学课件制作平台的培训以及先进的信息化理念进校园培训等等。

五、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资源库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资源库主要包括各教材配套的相关教育资源,教学用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2.学校资源库的相关教育资源内容主要包含高中所有学科的试题、课程、教育理论、教案、论文等。多媒体素材一般为积件、图片、动画、音效、视频、文字等。

3.校园资源的建设主要有政府采购、网络资源、自主研究开发三种方式。采购资源较方便,需要很高的经费,而且随着教材的变化,资源与教材对接会出现不及时情况。利用网络资源平时多注意收集优秀兄弟学校的资源,教师使用比较方便,但是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利用校本课程自主研发,根据学校教师的能力、学生的教学层次,开发适合学校教师使用、学生接受的资源。积极调动教师建设资源的积极性,采用奖励等激励方式,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每学期教师都会研发出适合本学年的配套课件或教育素材,长期坚持会逐步形成学校的资源特色。

六、学校坚持长期对资源库的更新维护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但需要教育理念发生变化,资源建设的设备也需要更新与发展,不断淘汰的信息与新增加的教育信息会充斥着教育资源。教师应适合新教育理念,不断地增加、修改、删除资源,使教育资源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