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11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1)

农村建筑与城市确实存在差距,经常受私人利益的影响,只注重外观形势、规模、结构等,节能技术的应用十分匮乏,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损耗自然也就无法控制。

(2)政府支持不够。

农村一级的乡镇政府,对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政策与资金扶植,节能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要比正常成本多好多,在农村大多数人还不具备长远的经济眼光,只看眼前成本多少,因此,他们自身还不具备这种经济能力,节能技术应用也就十分困难。

(3)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筑节能的应用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制度,导致农村建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建筑节能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建筑主要的能耗包括建筑的护结构、用电、暖通等,在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这些方面节能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高新技术成果,更应该要快速的应用在建筑中,高效节能的建筑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快速提高。住宅房屋的护结构的能耗占供暖能耗的30%,热传导和冷风渗透是造成建筑能耗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隔热性能、保暖性能俱佳的材料,使我们建筑内部一直处于恒温状态。

(1)建筑外墙

空心砖施工技术应用:正常情况下建筑外墙都是用整块砖平砌、长圆孔顺着墙长的方向设置,空洞要垂直,空心砖不可砍凿。整砖数量不足时要用实心砖外砌,并用实心砖砌筑预埋件和管道的洞口,在进行砌筑时注意不要将凿孔掩埋,避免造成通缝,冷热桥,不密实的现象。用空心砖砌成的墙体,隔热、保温效果非常明显,是现在建筑施工的首选。保温材料的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指的是除实心粘土砖以外所有墙体材料的统称,是新型节能材料中的一种。是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制成的符合现代建筑要求的建材,最大优点是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此类材料保温效果非常好。在实际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对外墙基面的处理,清洁-润湿-修平,再有涂胶要均匀,最后安装要整齐,注意边角缝隙。墙体材料的选择和外墙色彩的应用对改善室内环境和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寒冷地区建筑外墙色彩应以深色为主,以获得太阳的热量。

(2)门窗

门窗是建筑的通风及照明主要组成部分,在隔热、保温的同时,还要具有降噪、透明的作用。目前我国已近推出了最新型的、低辐射的玻璃,其特点反射率低,透光性、吸热性强,保温效果极佳。尤其是我国北方应用和推广极快。窗框首选是比较经济的单框塑钢窗,经济耐用,密透性能佳。窗户的大小是与房屋面积成比例的,我们必须要按着国家的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安装。

(3)屋面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屋面的节能技术应用是多元化的,目前最具代表的是“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建筑与绿化相结合。屋面建筑分为几层,第一是防水层,第二是保温隔热层,第三是绿化土壤层。这种屋面经济、实用性极强,在城市中个别的建筑屋面也有人开始这种屋面设计。屋面的绿化可以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恒定屋内的温度,绿化设计的房屋建筑环境温度比正常的要低3-5℃

3未来发展

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节能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人们最新的理念,现在普遍关注的是建筑材料是否环保、是否节能、有没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如何等等。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应用和推广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技术,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技术、先进的防辐射材料、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等等。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2)

摘要:针对村镇领域农房建造节能减排的客观要求,以绿色建筑构成原理为依据,从技术性、社会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构建绿色农房建造标准指标体系。选择灰色聚类评估法中的三角白化权(TWW)函数的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评价,设立评价等级,以实例通过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计算,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村镇地区推广绿色农房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绿色农房;灰色聚类;三角白化权函数;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52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62

Evaluation on Green Farmhouse Construction Based on Grey Clustering Method

LIU Hui-ying,SU Yi-kun,GONG T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objectiv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the energy-saving farmhous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t up the standard index system based on green building principle in techn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By using the gray system evaluation of trigonal whitening weight (TWW) function of the Grey clustering method, we set up the ranking system for the green farmhous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The valid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re test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rigonal whitening weight function so as to offer provi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green farmhouse promotion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green farmhouse; grey clustering method; trigonal whitening weight;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4-12-02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9B00)

作者简介:刘卉颖(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电话)13946113649(电子信箱)508454943@sohu.com。

公 婷(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通信作者,苏义坤(1972-),男,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

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电话)1594518673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与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建筑界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近年来绿色建筑模式的发展与研究已然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节能与环保方面的压力已逐年增加,建筑业结合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相关耗能比例已达到40%,而其中95%以上的建筑属高耗能建筑。因此,打造绿色建筑已刻不容缓。我国村镇建设规模正日益扩大,但是大部分农村住宅建设为自建房,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很多耗能高、不环保的住宅。所以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评价研究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以及推进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标准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灰色聚类法中的三角白化函数为评价方法进行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研究,建立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模型,以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为村镇地区推广绿色农房提供有效依据。

1 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

1.1 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首次把建筑理论与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概念进行整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型建筑”的新兴理念[1]。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2012年在国家“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建筑是“以人文本”的思想下转变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2]。绿色建筑的标识工作也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353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共计2 674栋,总面积达到3 488万m2。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国内的学者也对绿色建筑做了深入研究。李道增[3]认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应注重实效性,要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应主要从节能、减少资源的利用、场地影响最小化、艺术与空间形式的新主张、智能化、可持续等几个方面进行定义。高升[4]总结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提出在建筑发展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实现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理想的绿色建筑不仅是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而且也应该把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结合起来,使其具备一定自我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Edwin等[5]建立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绿色建筑投资决策模型,并采用模糊识别计算出了目标成本与功能系数,为绿色建筑实际实施方案的优选提供了评价标准。侯玲[6]基于费用效益理论,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应用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估,提高了评价的效率与准确度。姚润明等[7]论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点,回顾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评估方法、激励政策等,展望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1.2 绿色农房建造研究现状

我国在农村和乡镇的新建住宅中,绿色建筑的实践较少,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处于初级阶段。2005年,金虹等[8]从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的角度对比评价了传统的住宅和“生态屋”的各项指标,为绿色农房的建设作了早期探索。2006年,孙佳媚等[9]介绍了绿色村镇住宅从节约用地规划和住宅单体设计的角度进行建设节能、低价、环保的实践情况,为大规模的绿色村镇住宅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吴庆驰[10]对乡村绿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乡村的绿色建筑在我国仍然处于概念炒作阶段,工程理论研究多,建设实践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研究、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评价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局限性。绿色建筑的理论在我国已经开始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但由于绿色建筑的建设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适用于村镇的绿色建筑少,有关绿色农房的相关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基于灰色聚类法中的三角白化函数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研究,建立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模型,以实例为基础,为村镇地区推广绿色农房提供有效依据,使得绿色农房建造标准得以实施。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要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进行指标的选取。本文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已经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等相关规范为参考对象选取评价指标。根据绿色农房建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绿色农房的技术性、社会性和经济性三大方面出发,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决定,形成了评价指标的集合。通过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预处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发放80张调查问卷,其中选择20位农房建造方面专家,20位标准体系设立研究专家,20位绿色建筑方面专家,20位经济研究方面专家。要求各专家对现有评价指标的集合进行打分,通过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得分高低,选择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指标。在筛选指标时依据时效性和适用性原则,最终得到综合得分较高的40项评价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以全寿命周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生态性、技术合理性以及与国内外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最终得出我国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方法选择

灰色系统评价可以对被研究对象的相应样本观测值进行灰色聚类,通过计算被研究对象关于灰类k的综合聚类系数判断被研究对象的优劣,实现对被研究对象的评价。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其中的每一项指标都是一个灰数,其评价因素的TWW函数具有线性变化的特征,采用由梯形分布函数简化而成的三角形分布函数,并通过白化权函数的选取使得模型定量化,从而增强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因此选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3.2 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域的确定

根据上文已经建立的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分为三个灰类,也就是s=3,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每个级别的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

所对应的等级灰类k(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则为所评价对象——绿色农房建造标准的等级。根据绿色农房建造标准的等级情况,可看出所评价的农房在初期选址、设计、施工以及后续的运营管理中对各项指标和要求的实施情况,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4 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的实证研究

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某地区绿色农房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绿色建筑评价等级》、《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以及《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对各项因素划分具体的评价等级标准。得出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等级标准的具体情况。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级标准后,根据来自节能、环保、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的打分情况,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现实值,并标出其所属等级,如表3所示。

根据公式(5)计算各项指标的三角白化函数,将各指标的实现值带入三角白化函数,算出最后结果。根据计算所得出的各项指标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值以及公式(6)求得该项目关于灰类k的综合聚类系数,经过计算所得结果如下:

通过对该项目的各项指标的白化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可看出该项目的技术性指标和社会性指标得分较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该项目得知通过三角白化函数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评价是合理的、可行的。

5 结论

随着我国村镇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村镇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对村镇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和节能环保提出了现实要求,基于此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级研究刻不容缓。以此为背景,本文对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进行评价研究,构建了建造标准评价模型,为我国村镇地区建设绿色农房的工作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技术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的参考价值。但是绿色农房建设领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因此,如何建设一个绿色农房建造的全面的标准体系,完善评价模型将是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HIKMAT H A,SABA F AL NSAIRAT. Developing a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ool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Case of Jordan[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9,44(5):1053-1064.

[2] 燕军委.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 李道增.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 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11会议文集,2011:55-69.

[4] 高 升.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的国外经验借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53-57.

[5] EdwinH.W.Chan,Queena K.Qian.The market for green building in developed Asian cities——the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designers[J].Energy Policy,2009,37(8): 3061-3070.

[6] 侯 玲.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9939-9941.

[7] 姚明润,李百战,丁 勇.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2006(11):27-32.

[8] 金 虹,赵 华.严寒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J].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2007:43-46.

[9] 孙佳媚,张玉坤.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研究现状[J].建筑技术,2008:63-65.

[10] 吴庆驰.乡村绿色住宅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64-265.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3)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到了总人口数的8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的得到提高。同时,农民在外务工过程中也极大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他们对自身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农民在进行自有住房的建设过程中,已经不再满足传统平房的追求,而是更加需要具有优异环境、功能齐全以及节能舒适的新住宅。这其中,随着能源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住宅的节能问题成为了农村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要因素。

1 当前农村地区建筑能耗方面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住宅建筑主要是以单层,或者是两层的单体建筑为主,而墙体的结构主要是以砖砌墙为主,一般是采用240 mm的实心黏土砖,然后采用内外抹灰的方式进行砌筑。一部分农村建筑是采用“一砖半”的外墙砌筑方式,其厚度为370 mm。同时,外窗主要是采用单层的塑钢窗来建设的,具有气密性较差、散发热量较高的特点。而户外门主要是采用普通的木门,采用预制板、焦渣以及SPS防水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砌筑,一般都没有在屋面填筑保温材料。下面对农村住宅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1.1 房屋的热舒适度不足

根据GB50019-2003中相关规则的规定,冬季住宅的采暖温度应该高于16℃。但是,当前很多农村住宅根本不能达到这个温度,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冬季没有取暖管道的地区,高于65%的农村住宅建筑冬季的温度都在16℃以下。同样根据GB50019-2003中对于住宅舒适度的规定,当前农村地区80%的建筑夏季室内温度都没有处于温度适宜区。

1.2 房屋的能耗过高

与城市地区的住宅建筑相比,农村地区的住宅主要是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存在,其体形系数一般在0.7以上,部分建筑甚至高于0.7,根本达不到城市建筑的平均形体系数0.35以下的标准。同时,在对农村住在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选材、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达到节能相关方面的要求,导致其采暖能耗量达到城市建筑取暖能耗的三倍以上。

1.3 太阳能利用严重不足

农村地区在利用太阳能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当前农村地区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却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利用太阳能取热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城市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别。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居民对卫生条件的要求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生活过程中对热水的用量不断上升。这时,若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热水,在保证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消耗。

1.4 供电设施较为陈旧

农村地区供电设施的陈旧以及供电网络的混乱一直是造成农村地区电能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加上农村地区的用电设备历史一般较为长久,设施既陈旧又落后,电网混乱,加之长时间使用老旧电器致使农村电能大量损失。虽然农村电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依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对能源利用率的需要。

2 农村新建住宅节能的几个主要策略

2.1 住宅建筑的合理选址

在进行住宅建筑的选址时,从某中意义上来讲,我国传统的“风水”问题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科学性。例如,在选址过程中要选择向阳的地方,诸如背山面水、背风向阳以及山环水抱等说法,这些对于住宅建筑的节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处于北半球,绝大部分都属于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以东南风为主,而冬季则是以西北风为主。这样,当在冬季时,住宅北面的山可以很好的挡住西北的寒风,便于建筑的节能取暖。

2.2 进行合理的规划及平面布局

为了满足建筑节能方面的要求,住宅建筑在进行平面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平面的外形要尽量减少凹凸部分。因此,在在进行平面布局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保证其完整性,通过减少凹凸的数目来降低住宅建筑的体形系数,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农村的住宅建筑一般都是以低层的住宅为主,对住宅建筑的体形系数的控制就尤为重要。

2.3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整体热阻性能

(1)提高外墙的热阻性能

在住宅建筑中,外墙的传热面积占到了整个建筑外层围护结构的65%以上。尤其是在冬季,通过墙体散失的热量占到了建筑总体散热量的20%以上。而在夏季,通过外墙吸收得到的热量则占到了建筑总体吸热量的35%。从这个方面来看,在进行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外墙热阻性能的增加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采用保温措施来提高外墙的热阻性能。

(2)提高屋面的热阻性能

住宅建筑的屋面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部件。它承担的重要的节能以及改善建筑的整体热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提高门窗的热阻性能

在农村的住宅建筑当中,透过门窗以及其他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到了建筑整体耗热量的30%左右。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门窗的气密性,可以通过将建筑的换气次数降低到0.5次/小时的方式。这样,住宅建筑的热耗量可以降低到20%。同时,使用三层的中空玻璃可以比有效的减少大概20%的太阳辐射热量,同时减少10%热量的向外辐射,有效的节省能量的耗散。

(4)积极做好地面处理工作

通常而言,农村地区一般都没有采用地面处理策略,导致建筑地面的保温、防潮效果都较差。因此,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采用适当“架空”地面的方式来进行地面处理工作,诸如在垫层上设置防水层和保温层等。这对于农村地区降低冬季的取暖负荷、夏季的制冷负荷都有重要作用。

3 结语

本文对当前农村地区建筑能耗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住宅建筑的设计、规划、施工以及使用等多个环节探讨了农村新建住宅节能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切实、实用可行的节能策略,给提高农村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起到了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4)

【Abstract】Developing low carbon building is one of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the targe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in 2020. By discuss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application value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of the new material of energy conservation――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ural house in our country,then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strategy in rural house of our country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problem which we must solve in future.

【Key words】rural house;low carbon building; building of structureal insulated panels

引 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涵盖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村住房建设无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1]。近10年来,每年新建的农村住宅为6亿~7亿m2,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农村居民采暖能源消耗量占到其建筑总能源消耗的52%左右,成为能源消费的主要负担,因此应将探求农村住宅的节能技术放在节能战略的重要位置[2]。

1、我国实施农村建筑低碳化的必要性

1.1 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需要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在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在200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再下降40%~50%。而2010年我国农村居住面积约为250亿m2,占全国居住总面积的78.1%,农村建筑能耗占了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7%(本文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住宅建设将会不断扩大,因此重视农村的住房建设,利用政策、经济、科技等途径,推动农村建筑向低碳建筑转型,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我国减排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2 是解决农村建筑存在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农村居民房屋翻新和新建以每年5%~12%的速度快速进行着,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2.1 资源浪费严重

住房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砖瓦、沙石及其他装饰材料等。在技术不够发达的农村,为了满足住房的安全功能,许多人一味地增加结构的承载力,以提高其安全度。农村住宅85%以上是砖混结构,房屋保温性能差,且分散供暖,利用率低、热能损失大、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详见表1。

表1 单位墙体材料在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情况[3-5]

1.2.2 不安全因素多,耐久性差

据部分凋查,农村住房未经正规、有资质人员进行结构设计的占97%以上,未经有资质的施工队施工的占99%以上。所建房屋很难满足使用功能、安全可靠性等质量要求,施工人员人员凭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来进行住房建筑,其质量及耐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很难得到保证。

1.2.3 人们“低碳”意识薄弱,经济条件限制

在思想认识上有很多人还不能够正确和充分的理解低碳建筑的概念及其宗旨,其次是经济条件所限,还不能够去真正地考虑低碳。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低碳”离他们的距离似乎还很远,并不富裕的农村老百姓只能把钱放在解决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1.3 是发挥农村住宅低碳节能建筑作用的需要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5)

前言: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时代也在不但的更新和变革,能源的短缺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如何节约能源的问题已经收到了世界性的关注,人们更多的对于几月能源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从能源的额消耗角度来看,全世界的能源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均消耗与建筑方面,长此以往下去,这种建筑消耗会严重的对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产生威胁。而中国在与能源短缺的作战中更多的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减少建筑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同时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国家对于农民建筑农村住宅十分重视,每年的新兴建造的农村住宅在于六到七亿平方米之间,大约相当于全国的新建住宅的总量的一半以上,我国需要进一步的降低建筑能耗,而如何让建筑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能量以及大多数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和节约能源消耗,同时营造舒适健康异界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需要我国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因此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成为了关系我国民生问题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农村住宅的现状

我国的优势便是地大物博,能源储量大,能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均能源的不足,我国的能源消耗一直在不断的增大。我国目前已经查明的能源中,煤炭储量为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十一,水资源储备粮占据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十三,而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仅是世界水平的一般不到,而石油资源、天然气等资源则更少,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平均水平,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比例。同时我国资源短缺和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到目前为止仍然长期存在,更大的问题在于我国的能源消耗水平高,但能源的利用率却更加低,经过有关部门的进行调查和计算统计到我国的能源系统总效率仅仅不到百分之十,甚至到不到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五十,火电的标准煤平均耗量更是国外先进工业的一点二五倍,更具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问题已经十分严重,需要家大解决力度,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害。然而我国却并不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工业国家,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进行发展,农业方面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大约有九亿的人生活在农村,这部分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而传统的耕作方式更是形成了村落的形式以及落后的农村低俗文化,农村的住宅在长此以往的演变下逐渐成为了落后的象征。大多数建筑均依靠这当地的天然资源作为基础进行建造,十分落后,在文化的不短进步与革新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产生严重的破坏,能源更是与日俱增的消耗和浪费,当今的问题是,中国的农村住宅需要巨大的变革。

二.传统民居的住宅特点

农村的住宅多为规模较小的大量村社几何,一部分的山区农民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生产和劳作,大多数农民会选择沿河、靠近山脚下进行建造住宅,而随后随着交通道路的出现,村民们又考试沿着主干线路进行房屋的建造,我国的初期,提地的归属权问题十分不明确,农民们害怕村委会会随意调整手中的土地,大多数人都会把房屋建造在自己的土地上,在自己的田地上居住,这样以此来证明土地的归属权力,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农村的一部分会出现空心村,同时农村村庄的面积会极大的扩大,到了今天,不少村落甚至形成了靠山路为轴心的带型构造,同时由于农村的机械化水平极其低下,不少人为了便于自身进行生产劳作,将住宅建造在自己的天地附近,导致自然村落的规模越来越小,村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资源消耗偏低并且人均居住环境的质量也不甚高。

而由于历史原因,一大部分的自然村落分布十分零散,缺乏正确的土地使用意识,更别说是耕地的节约意识了,农村的住宅面积极大,产生严重的浪费,许多农村出现了严重的浪费,这种浪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的迅速发展,不断的加剧。同时我国农村的住宅躲在建筑的时候才用原始的建造方法,导致农村的住房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对大自然产生极大的破坏,造成自然灾害,同时住宅的建造技术差,会导致房屋抗灾害能力差,采用的粘土、木材等传统材料,无法抵挡灾害的侵袭,产生恶性循环。

三.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1.LED节能灯的使用

农民在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照明能源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自从照明产品发明之后,人们对于照明灯具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LED节能灯主要原理是使用白道题的固体照明技术取代传统的照明方式,这种节能灯具的使用会大幅度的减少农民使用的照明的能源消耗,在庭院中使用太阳能电池会让能源节省的幅度更大,白天使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充电,为夜间照明提供能量,在夜晚的时候才用LED节能灯具来进行照明,不断的重复使用,会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同时这种节能灯的价格也十分便宜,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推荐长期使用。

2.墙体建筑材料创新

我国目前农村建设通常使用粘土砖进行建造,不但占地面积巨大,更加爱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每年要消耗14.3亿立方米的粘土用来农村的房屋建造,这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可以选择使用新型的墙体材料进行建造,例如用粉煤灰、十分、炉渣等材料变废为宝,就地取材进行混合之后修筑墙体,不管具有轻量化、隔热、隔音、保温等优势,更加可以大幅度的节省建筑材料,减少农民的成本,可谓说是一举多得。同时这种材料属于绿色的建筑材料,种类较多,选择多样,农民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制定不同的墙体材料配比,省时省力,更加易于环保,这种材料的结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改变,对于节约能源保护农村生态平衡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农村的建设需要我国不断的进行改善和提高,不断的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才能更好的对于农村的环境以及多方面问题进行修正,农村住宅建设的节能,便是一个相当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冀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分析《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6)

绿色是自然界植物的颜色。绿色的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绿色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象征着自然物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绿色”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人类按自然生态的法则,创造有利于大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新农村绿色住区可理解为就是要在农村住区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农民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健康、舒适、便利和安全的住区环境空间。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7)

绿色是自然界植物的颜色。绿色的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绿色象征着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象征着自然物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生。“绿色”作为一种理念,是指人类按自然生态的法则,创造有利于大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新农村绿色住区可理解为就是要在农村住区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农民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健康、舒适、便利和安全的住区环境空间。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社会的热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推动农民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为也有利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的设计是农民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设计要点极其重要。

1农村居住建筑现状分析

随着近些年来的建房热潮,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农村居住建筑也随之向前迅速发展。对照前面两次出现的建房热潮,农村的居住建筑发展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分别从最初的生存型逐渐向生活型过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走向了生态型住宅的发展阶段。再结合近些年新建的农村住宅可以发现,从建筑的形态上,逐渐向城市住宅靠拢,在平面的布置上,可以明显的发现城市住宅的影子。在这些显著的变化中,农村住宅逐渐城市化,很好的体现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一味的模仿而缺乏对自身条件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是不可取的,在农村住宅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模仿的同时应注重农村特有的自然发展规律、结合实际从而有效的扬长避短。未来的农村住宅,应在结合城市住宅优势的同时更应传承农宅的传统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设“生态型”农宅。

2国内外村镇建设经验借鉴

2.1日本民居建筑选材

日本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且由于木材可以吸收并沁出潮气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室内湿度,且在继承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木材成为日本居住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首选的建筑材料。综观日本建筑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1)由于目前成为其建筑的首要选材,因此在成本上更为经济。另外木材自重轻.富有弹性和韧性,对地震有很强的抵抗力。程序相对简单,因此工期相对较短;2)为与现有建材有效的结合与补充,更好的体现建筑的生态与环保,日本研发了几种如降噪音吸音板、硬质吸音板、水泥稻草板、稻壳轻质砖建筑材料;3)再说日本农宅的布局形式,首先不像我国住宅用厚厚的水泥墙做成围墙,相反,日本农宅几乎没有围墙且是独门独院,由厚实的绿篱将住宅包裹的严严实实。院内院子是没有围墙的。厚实的恰到好处地将房子围了个严严实实:院子里也没有敞露的院墙,有的是千姿百态的花卉盆景和奇石怪树、有的农家在这花果绿树之间,再造一座小小假山。主楼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有长方形的,也有方形的。虽造型各异.但其风格透露着传统古典的神韵;呈斜坡的屋面,覆盖着纹路衔接的青色瓦,竖看成行,横看成排,纵横交错;4)从房屋的细节设计观察,大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如门口的对讲机应连通两代人的房间,双方都能控制门的开启,楼梯的灯光楼上楼下都能控制。另外还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如老年人生活起居不便,将底层作为老年人的活动层,且少做台阶、卫生间设在离奇卧室较近的地方等。另外,在进行设计时充分结合自然环境的特点让各层均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上层的优点是阳光充足,通风流畅,但缺乏室外活动空间。

2.2华西村模式农村建筑建设经验借鉴

华西村建筑设计再农村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华西村的建筑类型一应俱全,比如学校、剧院、商店、书店、体育场、宾馆、农民公园等,在农村建筑建设中当首前列;2)不光如此,华西村建设中将不同的建筑类型相对集中布置,初步具备功能分区的雏形,如西面已发展成为相当集中的工业小区,东面是集中的居住区,南面有农民公园,北面则是观光游览与公众集会空间;3)基础设施完善。在村落的基础设施上面,华西村建设达到了几位完善的程度。户户实现“八通”,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热水、通煤气、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路乃至于通风雨长廊,也在没有居住迁移的情况下,村民在本村企业实现了非农就业转移;4)很好的体现出了建筑发展长廊的特点。和其他村落一样,华西村的建设同样经历了草房--瓦房--楼房--别墅的发展历程,但与之不同的是,该村采取的是集体统一建造的方式,因此具有很强的联建效果。即使是90年代的独立别墅也由无处不在的风雨长廊联成整体,反映了村落一种基本的营建思想。

3农村居住建筑设计要点

3.1农村建筑要体现实用性

近些年,随着农村环境的逐渐改善,农村家庭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人口的增减、家庭组成和经济的变化、居住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因此在设计的同时应该重视民居内在功能的变化,相应也必然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比如老房子的扩建、改建或重建等方式,建筑设计应该延续其内在的生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另外,翻新改造是民居持续存在的物质前提;功能使用上的适用、如何做好适度是民居存在的保证;在使用得度,新与旧功能良好相容,使历史的住居为现代生活服务,是民居存在的和谐体现。

3.2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节能,在新农村的建筑中应该严格限制粘土砖的使用,同时大力推广粉煤灰制作的免烧砖材、空心砖等的应用,并在整个总图布置中应该尽量考虑节约土地及能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相应的施工技术,提高工匠师傅对新材料的掌握能力。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加强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制作新型环保材料,例如水泥稻草板、稻壳轻质砖等。最好针对房屋布局的集约化发展趋势,建议房屋的结构采用370mm墙体,或者是240墙体加保温层的做法,内部墙体仍为240墙体,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效果。

3.3优化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时,应该考虑当地的设计方位,尽可能注意使道路走向平行于当地冬季主导风向,这样有利于避免积雪。另外与以上布置形式相结合的小范围布局中,可采用前短后长的布置,有利于整个建筑的通风,当整个建筑处于在迎风面时,建筑的布局应该采用由低到高的布置。在建筑做点、条组合布置时,建议将点式住宅布置在好朝向位置,此外,如果条状住宅布置在其后,有利于利用空隙争取日照。

3.4防风

农村建筑很多是在山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防风,因为气流受山地的影响很大,基于节能的考虑,防风成为建筑节能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一般而言,主导风向直接影响冬季住宅室内的热损耗及夏季居室内的自然通风。从住宅群的气流流场可知,住宅长轴垂直主导风向时,由于各幢住宅之间产生涡流,从而影响了自然通风效果。因此,应避免住宅长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即风向入射角为零度),从而减少前排房屋对后排房屋通风的不利影响。考虑到冷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节能建筑应该尽可能选择避风基地建造。基地环境中现有的树丛、小丘等也可以被用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挡风屏障。

3.5护结构节能设计

必须将窗墙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满足基本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窗墙比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应对南北向窗墙比作适当调整,外窗的节能设计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提高。首先是窗墙比,确定适当的外窗洞口面积。其次是玻璃,选用导热系数过大的玻璃,热量很容易流出或流入,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低辐射玻璃等保温性能较好的玻璃。第三是外窗的框材也要加以考虑,否则会形成热桥,严重影响窗户的整体节能性能。

3.6反应当地农村的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要求建筑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特征性因素,将其转化为建筑的组织原则及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建筑的演进能够保持地域文化上的特征性和连续性,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

4结语。

总之,农村建筑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居民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论文再借鉴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农村建筑的设计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农村建筑的设计的要点,希望对同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9)

1前言

为了提高农村建筑节能水平,必须要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综合考虑建筑能耗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建立示范性工程,切实加强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强化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才能既满足新农村建筑功能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节能功效。

2加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夏热冬冷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农村消费能力也已经达到相当程度,市场上许多高能耗商品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涌入广阔的农村市场。纵观当前浙中新农村建设,空调安装比例接近1台(套)/户,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对能源的要求将会更高。从宏观上看,由于“节能减排”政策宣传到位,家家户户基本能做到随手关电、关水,为节约能源资源奠定了基础。但是,纵观农村建筑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铺张浪费现象,人们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建筑也能导致大量能源、资源浪费。相关数据显示,农村能耗占比达三分之一以上,且60%以上的建筑属于农村住宅建筑面积,其产生的建筑能耗无疑给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全面认识到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全面推广建筑节能理念,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做好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各个工作环节,才能为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3浙中地区当前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经过对金华大市范围多个村庄的调研,对农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围护结构等建筑节能设计以及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3.1规划及单体设计不够合理

在农村建设方面,一直来没有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和科学严谨的规划设计指导,村庄及农宅的建设基本处于基于历史遗留的自发建设状态。近些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建立农村建设的规范标准,并予以政策完善,但由于推行力度不够,使得当前诸多的规划设计成果其含金量并不高,很难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另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从村庄规划到建筑单体的体系设计以及政府管理到个人服从的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不同地域的农村其自然、人文环境也有所不同,地貌及文化差异较大,加上相关的设计部门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导致农村建筑设计随意性较大,政策的执行存在难度。农村绝大部分住宅单体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或建造时对设计公司图纸随意改动,致使建筑空间联系性不强,建筑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室内空间结构不合理,采光不好,即使是在艳阳高照的白天,室内也必须依靠电灯来照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建筑的窗墙比极不合理,大空间小窗户或小空间大窗户,同时由于室内空间组织不够合理,室内通风不畅,即使是在夏季,自然风也不能正常的通过窗户,使得室内空气污浊,达不到降温、换气的基本目的。

3.2节能设计理念缺乏

我国农村建筑格局,缺乏统一的设计是较大的问题,在节能设计上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不重视,农村住宅不像城市建筑节能设计受到各项条款的制约,导致在农村房屋建筑的审批过程中,随意性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第二,没有专门的设计团队来进行农村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设计。优秀节能设计人员的缺乏是主要原因,即使有一些团队可以做设计,但因没有深入进行实地调研,没有相关经验积累,更没有足够投入,导致其做出的节能设计也缺乏科学性;第三,农民自身对于建筑中的节能思想认识不到位,加上节能措施的实施将带来一部分建房成本的增加,这更制约了节能技术在农村的推广;第四,与第一、第二气候区农村相比,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舒适性改善需求滞后且不够强烈,这有待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在落后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条件的影响下,村民在进行住房建设时,对于建筑材料没有过多的认识,往往选取一些较为落后的材料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三大块维护结构设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常规能源的浪费。根据实验数据,外墙、外窗以及建筑屋顶面积三者之间的散热量比例如下:外墙,25%-28%;外窗,30%;建筑屋顶,15%。经调查,浙中地区农村住宅建筑顶层只简单的浇筑一道混凝土或简单进行了瓦屋面防水处理,虽夏季通风性较好,但冬季的保温性能较差,而且屋顶作为热能主要的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通道,如果其面积过大,则会影响到热能的集散,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的保温作用。外墙通常由普通红砖砌成,且不粉刷,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往往难以意识到外墙的节能保温作用,导致墙体单薄,导热系数大,不利于热能的收集,散热速度很快。门窗往往都是采取的单层铝合金玻璃窗,窗户的密封性也不够好。一到冬季,要么靠电暖设备、空调等取暖,与城市居住建筑相比,农村建筑单位面积的耗能情况为城市同等建筑面积的2至3倍。

3.3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落后

当前,浙中地区农村旧房改造及住宅新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这类建设工程大都只是表面的改造,简单的加宽、增多住房,没有真正将节能意识与住房的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建造,不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烧结砖,对于那些保温效果更好,节能较好的材料利用较少。农宅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关的质量监管部门,不能在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节能工作的开展。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相对较差,再加上建筑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不利于发展新农村建筑节能事业。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建筑的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建筑质量普遍低下。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存在许多问题,这就导致了在建筑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再加上施工技术的不严谨,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使得农村建筑往往只停留在设计表面,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偏低。一方面,农村房屋的建设施工,缺乏监控。一般村民在准备修建自家房屋时,往往会请当地或附近的施工队来施工,由于自身技术的缺乏,对于施工进度的监控往往不到位,只能由施工队把控技术,当整个建筑竣工后,也缺乏相应的质量检测手段,从根本上降低了建筑质量。对于节能材料的使用,更是缺乏相应的检测,不能科学的保证节能建筑材料的正规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即使是现有的技术人员,其施工技术也普遍低下,加上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材料的使用、新技术的运用等认识不够。

4浙中地区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示范性工程

农村地区建筑缺乏统一的设计,建筑材料大量浪费,很少采用建筑节能技术,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对建筑节能的理念不了解。因此,要大力宣传建筑节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认真落实节能法规,务必保证每家每户都能了解建筑节能重要意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落实中,要科学设计,对于那些严格按照建筑节能理念进行的工程,可以适当的给予补偿,从思想上提高百姓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对部分较好接受建筑节能理念的居民住宅,将其建设成建筑节能的示范性工程,起到一定的英灵作用,才能逐渐形成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良好风气。建筑节能示范性工程的建立,必须从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适合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的新型技术,科学完善当地的节能体系,保障建筑节能的规范性,完善其标准,并编著一套适合推广的建筑节能图集,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的能力与水平。

4.2综合考虑建筑能耗,加强宏观调控

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会产生较多的建筑能耗。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节能建筑更多的应该考虑建筑能耗问题。可以有如下具体做法:第一,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合理利用太阳能。夏季要尽可能减少阳光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的凉爽;冬季要全面增加室内阳光的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设置南向采光窗,严格控制窗户比例,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作用,从根本上减少人工照明,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第二,改善建筑自然通风能力。良好的通风能力是保障建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都属于较为密闭的空间,良好的通风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还能更好适应季节变化,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三,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传热系数低的材料,就能达到提高建筑隔热保温能力的根本目的。为了增加墙体的隔热保温作用,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节能材料,从而提高墙体的保温作用。另外,在窗户的构建中,要选用新型玻璃材料,不仅可以增加密封性,还能起到保温作用。各级地方政府要增加与农户沟通交流的渠道,才能不断完善其设计设计、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建筑。具体而言,可以做好村庄(集镇)的区域定位,集中设计功能区、居住区、农副业生产区,在保证分区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卫生环境,进一步提高公路等设施的利用率。另外,还要注意农村地区的绿化设计,要严格结合村庄的分布形态,划分出专门的绿化带,为改善其生存环境、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环境夯实基础。

4.3适时改造既有建筑,强化新型节能技术应用

从微观上而言,在农村建设中,为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从旧宅改造做起,在征得农户同意,并适当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对既有建筑进行科学改造,从新完善建筑设计,处理建筑构造,根本提高建筑的功能与作用,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具体做法如下:为了增加房屋建筑的保温作用,可以加厚房屋外墙的粉刷层,综合运用墙内外保温技术;对于坡屋顶,为了达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增加木望板或吊顶,既满足了功能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对于木制结构的门窗而言,为了增加其使用寿命,保证其不变形,可以利用贴脸板等来加强其密封性。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在节能设计中尤其注重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比如屋面种植技术、地热技术、太阳能技术等均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在建筑布局与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供暖通风系统、照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不断的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水平。

5结语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设中,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在这个区域,农村住宅建设很少考虑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利用,居住生活环境舒适度不佳,建筑技术手段贫乏,逐渐增多的也以空调取暖为主。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绝大多数为非节能建筑。农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切实注重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农村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生态技术的落后问题,以及集约化利用农村地区环境资源,将大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旧建筑”生态更新改造技术以及对新建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使农村传统的营宅模式与新材料、新技术利用模式得到有机结合。通过改变乡村建设“同质化”现状,发掘各乡村独特内涵,在分析农村个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建筑环境资源节约利用技术,以期通过生态建筑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今后农村建设的各项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育春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建勇.农村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研究[J].江苏建筑,2012(6):104~106.

[2]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砖瓦世界,2014(1):45~56.

[3]解万玉,蒋赛百,鲁闻君,盛利,鹿鹏.农村住宅节能现状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2014(4):53~55.

[4]徐星.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建筑节能设计[J].价值工程,2014(19):129~130.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94-0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反映了农村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状态,新农村的建设应该符合各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符合国家对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据统计,到2012年,北京实有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为11313万平方米,占北京市居住建筑的50.5%,占北京市民用建筑的29.5%,由此可见,北京的农村住宅占北京市居民住宅的一半以上,因此,要想加快北京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必须加快农村住宅的优化设计。

1京郊新农村建设中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地域特色不明显

在传统的古代,农村居民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北京有四合院,安徽有徽派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住宅设计的追求程度大大下降,认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才是最好的,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乡土的生活习惯,为了体现现代化,农民在房屋设计中往往照搬大城市内国际化的设计理念,一味地追求花园洋房,导致各地的房屋设计大同小异,没有地域特色,这与古代建筑设计相比,甚至有一些退后。同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房屋建筑的外观,还蕴含着地域文化,建筑还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传统的建筑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被摧毁重新建设,都市化、国家化的建筑风格反而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

1.2布局不合理,功能性不强

农民在建筑房屋时一般都不去专门的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只是依据一个提纲、一份简图这种老方法来建造,虽然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房屋建筑提出了要求,都有标准图纸来依照,但是很多人感觉这些图纸与自己的希望值相差较大,不愿意依照图纸进行建筑,传统方法建筑起来的房屋一般不能与北京城郊人们的家庭结构、产业结构相结合,没有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仅结构过于简陋,功能性也不强。对郊区农村而言,住房不仅是一处居所,不仅供人们居住,农村住房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的作用,住房的农业生产功能对农村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房屋建筑中往往没有对产业化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设计的房屋缺少家具气息,空间没有变化,样式单一,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根据传统观念建筑起来的农村房屋一些功能都不能再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3忽视对老年人口的居住设计

人们在追求自我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老人的感受,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乡土观念的影响,在北京郊区还有我国的很多地方,子女与老人同住的情况十分普遍,但往往老人的居住条件要比子女的居住条件差,有些是由于子女对老人不够重视,有些是因为老人愿意把更加好的地方留给子女住,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老人居住条件较差,都说明了在建筑设计上缺乏对老年人口的居住设计。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多数农户家中都有一位老人,其次是有2位老人的,很多农户家中有2个50~60岁的家庭成员,说明老年化的农民人数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会针对老年人建立长效的社会养老机制,但在这之前,老人主要还是靠家庭养老,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针对老人设计他们适宜居住的空间。

2影响京郊新农村建设中住宅设计的因素

2.1国家政策

从2005年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村事业的支持,增加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逐渐建立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促进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家帮助北京城郊农村改善了居住环境,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村居民都安装了太阳能,旱厕、火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造,国家还组织北京内高校教授与建筑设计人才对新农村建设做出指导,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改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口结构很不合理,依靠自身发展很困难,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也为农村住宅设计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2.2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们居住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产业也间接地对住宅设计产生影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郊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第一产业扩散至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阶段,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也逐渐改变了手工劳动的方式,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在北京郊区农村也得到了发展,据调查,农民家庭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人数达到42.9%,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占31%,单纯从事农业的人数仅占11.9%。农民的生产分化逐渐明显,有很多农民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劳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家庭经济状况,人们有了较高的收入之后,就会提高生活质量,对居住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村家庭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建筑设计也逐渐朝城市化方向发展。

2.3家庭观念

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农村家庭喜欢住在一起,几世同堂的现象十分常见,家庭人口的数量众多,通过对42个农户的调查发现,家庭人口数量普遍为5人,占被调查农民家庭总数的l/3,人口数量3到4人的也比较多,总数超过5人家庭数量,三代家庭超过了被调查农户总数的一半,两代家庭占23.8%,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占11.9%。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减退,家庭人口的数量逐渐减少,传统的宗族观念也逐渐淡化。但是传统观念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家庭成员虽然表面上分开了,实际上并没有分散,有一部分兼业家庭的存在,子女和老人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物质上都需要密切的联系,虽然年轻人在结婚之后都愿意和老人分开住,但实际上不希望与老人分离的太远,方便对老人的照顾,年轻人喜欢追求城市热闹的生活,老人们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也放不下长久以来生活的环境,这才使老少分离,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不适应大城市生活,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物价不满意,不愿意去市里居住。

3京郊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优化设计

3.1住宅设计应该体现地域特点

农村住宅建筑不仅仅是房屋形态的展现,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北京城郊农村住宅设计应该体现出地域特色。农村中很多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有的还具有历史文化,农村住宅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的优势,在利用自然、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设计住宅,在建设中应该保留原来的地形结构、历史遗迹,使自然环境、人文建筑、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和谐之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产的建筑材料,在住宅建筑中不妨利用这些本地的建筑材料,结合传统的建筑手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还能够节约外运建筑材料的费用。

3.2住宅设计应该满足人们居住质量的需求

对农村进行住宅设计首先要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特点,一般农村家庭的住宅具备生产劳作的功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小规模的种植、生产活动,还要方便邻里之间的聚会,因此,住宅中一定要有院落,可以利用屋顶或者底层空间设计室外庭院。另一个较多行为的发生地是炕上,炕在农村住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起居、睡眠、用餐、待客的作用,人们普遍喜欢在炕上聊天,因此,对炕的设计也应该重视。住宅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农村居民一般相处比较融洽,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在住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为人们的交流创造足够的空间,在对住宅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让农民参与进来,这不但更能够满足农民对住宅的要求,也能够使住宅更具有个性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3.3住宅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大量采用节能设计,节能设计主要是针对冬夏两季的节能,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冬季的保温可以采用设置门斗的方式,用北向墙体做保温墙体,南向墙体做集热墙,南向窗户与温室结合,尽可能多的收集热量,并使热量尽可能小的散失,可以在传统火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新型火炕;夏季的降温主要是增加穿堂风,可以在南院种植乔木,达到遮阳、净化空气的效果,从而控制了气温。农村地区的建筑密度比较低,自然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自然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3.4住宅设计应该重视对空间功能的设计

住宅空间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针对目前农村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应该增强空间的功能性,农村住宅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功能、社交功能、环境与文化的功能上。随着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住宅在承担传统农业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副业生产、旅游接待等任务,在住宅设计上要考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居民重视人际交往,无论是亲戚之间还是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较密切,农村住宅的空间分隔能够反映出家庭成员关系,同时满足社交活动的要求;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同时应该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为人们设计出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

4总结

北京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受到很高的重视,也有很多的设计师、建筑师参与到新农村住宅的优化设计中,但是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设计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反复的拆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因此,应该在分析背景城郊农村住宅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重视人为住宅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农村建筑节能论文篇(11)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墙外保温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shape coefficient;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29-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然而在一些地方住宅建造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之显富、攀比等心理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乱,造成土地和金钱的极大浪费。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型农村建设要改变以往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现象,坚持开展建筑节能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所遇到的问题

1.1 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 不论是农民本身还是政府机构,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新村”,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没有村庄规划,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新楼的建设没有合理选址,没有保护耕地。

1.2 对建筑节能建设能力不足 农民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政府包办代替,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不足。农户们处于经济的考虑,在建造中随意取消节能设计的部分内容。如将铝合金窗的双层中空玻璃更改为单层普通玻璃,将断热铝合金更改为普通铝合金等,这样做加快了建筑室内外热量的传输。为了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取消了外墙的内保温做法,外墙的隔热保温作用大打折扣。

1.3 发展建筑节能的制度措施落实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基本缺乏对建筑节能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正确认识,只注意了建筑节能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10%),忽视了建筑节能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1日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设置合理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即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的重点是平面设计。当平面凸凹过多,建筑物外表面积就会增加。如住宅建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卧室及卫生间开窗问题,由于卫生间靠内开窗要凹进平面很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物外表面积,另外还有飘窗,晒台等构造对节省能源很不利。所以在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将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

围内。

2.2 加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2.1 控制窗墙面积比 门窗是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隔热保温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分析和试验表明,门窗占全部热能耗的50%左右,对门窗进行节能设计就会明显提高节能效果。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如可以选择热阻值高的门窗框材料,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立面效果,许多住宅建筑采取大面积窗户,在无法减小窗户大面积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措施:如尽量把窗户安排在南侧,增加窗户的固定扇,加强框及扇边缘的密封,外飘窗要采用上下挑板及侧板,凡是遇外界接触的板都必须进行保温节能处理。根据规定进行权衡判断计算,以达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

2.2.2 加强外墙保温隔热设计 外墙面积约占整个建筑物护结构总面积的66%,因此,通过建筑物外墙传递的热量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外墙保温主要有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方法。相较于外墙内保温不利于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墙体易出现发霉、发黑、水印,影响室内美观和房屋的舒适度等缺点,提倡做外墙外保温,既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还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左右。冬季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温度过低,外墙表面会冷凝,所以要使外墙内表面附近的气流畅通,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夏季要采取增设墙面遮阳及绿化、或设置隔热层来保证外墙隔热。

2.2.3 注意热桥处保温设计 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就会造成表面结露,在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2.3 新能源与建筑有机结合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自然通风就是风能利用的最常见形式。

3 结语

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宏.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J].节能技术,2002,3:65-66.

[2]张伟,陆海梅,嵇银行.试论我国建筑物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08,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