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55

教育系论文

教育系论文篇(1)

柏拉图是古希腊屈指可数、名闻遐迩的大哲学家,他既是苏格拉底的直接继承者,又是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重要影响者.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领域均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近现代的几乎所有学术思想均可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找到源头,因此,说柏拉图是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实不为过.柏拉图思想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其哲学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教育、女子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及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早期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国家篇》377B)他甚至主张胎教,“我们同时应该甚至在孩子出生以前就着手这一工作:待产的妇女必须接受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种训练.”(《法律篇》789D)他认为,孩子出生后,必须确保护士甚至在他能走路之前给他有益的运动和空气,尤其不许他由于过早走路而伤害自己(《法律篇》789E).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应该把他上下摆动,给他唱歌,以便使他免受惊吓(《法律篇》790C—E).这是为发展勇敢和坚定性格的首要的准备工作.当孩子3岁或更大一点,我们可以开始审慎地纠正他,让他开始玩游戏,最好让孩子发明自己的游戏;在6岁时,就要认真开始授课,随之把女孩和男孩隔离开来,应当教他们骑、射、投、掷,应该注意把孩子们训练成左右手并用(《法律篇》793D—794D).现代脑科学表明,儿童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柏拉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小孩的肉体和精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提出了早期教育的思想,我们不得不为柏拉图的睿智所折服.

二、音乐及体育教育

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国家篇》376E)古代希腊重要的文化生活是听民间艺人弹着竖琴演说史诗故事,故“音乐”一词包括音乐、文学等义,相当于现在的“文化”一词.

他认为儿童阶段的文艺教育至关重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国家篇》401)他认为,一切种类的音乐、诗歌和艺术的教育目的都在于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品格,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国家篇》403c)因为音乐诗歌由于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幼便会把真、善、美同假、恶、丑的区别注入人心,使儿童“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国家篇》401D)正因为他对儿童的音乐文艺教育非常重视,柏拉图主张对音乐文艺教育的内容应严加审定.“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国家篇》378E)因此,“我们首先要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国家篇》377C)他提出要制定一个限制音乐、诗歌的法律,规定哪些内容的音乐、诗歌可以提倡,哪些内容的音乐、诗歌必须取缔,以“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那些已经审定的故事,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灵.”(《国家篇》379C)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体育方面,我们的护卫者也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国家篇》403D)他认为,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使护卫者的身体状况能适应护卫者的工作,“他们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国家篇》404B)因此,他要求护卫者必须戒除酗酒,食物应当简朴,不能嗜睡.

柏拉图认为应将音乐教育与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过度软弱”(《国家篇》410D),因而应使音乐和体育良好地配合,使“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国家篇》412)

三、女子教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不仅非常重视对男子的教育,而且提倡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他是西方第一位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他用动物作比方,以此来证明男女应受同等教育.“我们除了把母的警犬看做较弱者,公的看做较强者以外,应当一切工作大家同干.”(《国家篇》451E)“那么,如果我们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样,我们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国家篇》452)他提出应该同样用音乐和体操来教育女子,并且还要给她们军事教育.他认为两性之间惟一的区别不过是生理上的区别,在一些方面如织布、烹饪、做糕点等,女人比男人更擅长,在诸如行军作战方面男人比女人更擅长,因此,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女人男人可以有同样的才能和禀赋适宜于担任国家保卫者的职务,分别只在于女人弱些男人强些罢了.

四、城邦护卫者的教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直接为其所构建的理想国服务的.他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即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良好的教育和培养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这除了有利于别的目的外,也有利于人种的进步.在这里,柏拉图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富国强民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最高知识的真正的善良的城邦护卫者,这一目的进一步体现了他的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思想.

关于护卫者的学习内容,柏拉图认为应先学习五门预备性学科:数学、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他认为,治国者之所以应学习这些知识,是因为它们不仅在军事作战上有用,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人的心灵,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些知识的对象都是不能用感觉来触摸的,“只能用理性去把握,别的任何方法都不行.”(《国家篇》526A)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将治国者的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最终达到最高知识——‘善’”的理念.他认为,所有这些预备性科目应趁护卫者年轻时教给他们,不能用强迫的方式进行传授.

柏拉图认为,在学完预备性学科之后,要想达到“善”的境界,还必须接受“辩证法”的训练.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辩证法”,他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加以详细的阐述.他把洞穴内的世界称为“可见世界”,把洞穴外的世界称为“可知世界”.在洞内看到洞壁上木偶的形象,相当于认识的“猜测”阶段,转身看到木偶的实物相当于认识的“相信”阶段,及至走出洞穴到光天化日之下,认识便进入“理念世界”(“知识”的阶段).而洞穴外的太阳则喻作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善”的理念.他指出,正像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就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一样,我们必须“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使学习的器官——整个灵魂(它类似看物的眼睛)转离变化世界的个别事物,正面观看实在世界的理念.这种“灵魂”转向的技巧或学问就是他所说的“辩证法”.

关于学习前面提到的课程的对象,柏拉图认为必须挑选出最坚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围内也最有风度的人,此外,他们不仅要性格高贵严肃而且应具有适合这类教育的天赋,如必须刻苦学习,强于记忆等.

柏拉图不仅对护卫者的教育目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还就教育的时间安排及人才选拔作了详细论述.他将护卫者教育的时间安排分为六个阶段:(1)童年——青少年时期.护卫者自幼接受音乐和体育教育,目的是照看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的学习和哲学功课应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2)十七八岁——二十岁.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必要的体育训练,为哲学研究准备体力条件.(3)二十岁——三十岁.进行第一项选拔,把那些在“劳苦的身体锻炼、学习和战争恐怖中总是表现得最能干的孩子挑选出来”(《国家篇》537A),对他们施以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辩证法”预备性学科的教育.(4)三十岁——三十五岁.进行第二次选拔,“选出其中最富这些天赋条件的青年,在他们年满三十的时候,给以更高的荣誉,并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国家篇》537D)凡经过考试的,可让他们“用六年或者四年”(后“定为五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国家篇》539DE).(5)三十五岁——五十岁.用十五年时间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强迫他们负责指挥战争或其他适合青年人干的公务”,目的是“让他们在实际经验方面不低于别人”(《国家篇》539E),同时还可以在公务中继续考验他们的素质.(6)五十岁以后——去世.他们必须接受最后考验,使他们最终达到“善”本身,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及他们自己.在剩下的岁月里用大部分时间研究哲学,在培养出国家的继承人后他们便可辞去职务,进入乐土,并安居下来.

五、柏拉图的学园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诸实施,柏拉图在雅典的阿卡得穆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关于学园建立的确切日期无从查考.“从建园的纲领和柏拉图说起曾在40岁那年访问意大利和西西里时确立的信念之间的明显联系来看,我们自然应该设想建园大概是在这个时期(公元前388—387年).”[1]学园的活动以“讲学”为主,学习和研究几何学在学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园入口处悬挂的“不懂几何学者,请勿入我门”的名言充分说明了柏拉图对于几何学的重视.除几何学外,柏拉图学园对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宇宙学等学科也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与研究.学园除重视文、理科学习之外,最重要的,凌驾于一切学科之上的课程当属柏拉图的哲学,他将哲学之前的各门具体学科称为“预备性学科”,而将学习哲学作为通向最高知识的“善”的理念的惟一途径.阿卡得穆学园作为教育科学中心虽然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但它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柏拉图创办学园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新的结合,培养一批既精通哲学、自然科学又善于治国的政治人才,为他心目中的理想国服务.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其教育思想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其关于教育的许多主张与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但其教育思想如同其他思想一样,也或多或少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为其乌托邦式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城邦护卫者,因而其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过分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而且他这种培养护卫者的教育只能是极少数人享有的教育.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倡公共学前教育,重视女子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但他认为对儿童的游戏故事,唱歌的内容必须加以选择,进行严格审查,原则是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他关于妇女儿童社会公有的思想更是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而应加以批判的.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与他的人性论思想是密切结合的.他认为,上帝造人分为三等,即金质、银质和铁质.他认为,“一个人属于哪一种,他所生下来的子女就属于哪一种.”[2]其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实质是论证奴隶社会阶级统治的合理性.

柏拉图的教育旨在与智者教育对城邦所造成的离心力相抗衡.对柏拉图来说,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孩子们身上培养音乐的机敏与身体的灵巧,也不是通过在神话和诗歌中所反映的人类生活来培养政治的和实践的智慧,真正说来,它是一个人灵魂的内在和谐的塑造,即内在于人的不和谐因素的协调一致.教育是人身上难以调和的东西--野兽性与天使性--的统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这种统一,使人既不变成一头驯顺的绵羊(奴隶),也不变成一头贪婪的狼(僭主).[3]人变成一个政治存在的潜能依赖在他之中这种哲学本性与尚武本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并不是对某种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

教育系论文篇(2)

1.2教材和教学方法落后,“大学语文”很可能是教成“高四语文”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本和教科书有相当程度的重复,被讥笑为“高四语文”。个别院校没有专门的教研室,而是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这样,授课效果和水平可能会好一些,但老师各讲各的,课程没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人文教育的实施认识不足人文教育体育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很多人对体育的发展,经常进行体育教育的发展,教育和文化,如缺乏教育和社会意识和参与感之间的关系,往往照搬别人的经验,或任务似的做一些表面文章,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难以深入。

2.2办学条件局限性,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体育院系以“体”为主,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图书信息、师资、专项资金等难以令人满意。人们普遍认为,体育院系就应突出“体”的突出特点,专业课的重视,在资金师资方面备受关注。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不受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资金,师资队伍考虑甚少,教育效果不佳。

2.3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师生积极性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体育院系大学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对待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态度显得尤为突出。对于技术科目和课程更注重基础理论,而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课程的实践部分,知识为混及格或凑学分。再加上广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落后,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冷落。

3.大学语文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大学语文课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太乐观的,在大学语文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层次是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因此,他们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强调人整体素质的现代社会,他们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对培综合性体育指导人才来说,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被忽视,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大学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体育指导人员来说,大学在上语文课的学习能力,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等方面的品质是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替代的。总的来说,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3.1培养体育指导者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知识信息发展迅速,新型知识理念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代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即使是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教授一辈子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快,新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来说格外重要。综合体育指导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运动训练和理论基础,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培养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培养指导他人正确运动健身的教练员。

3.2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开阔眼界,增长智慧人文素养对体育指导者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院系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其人文素质低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水平,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教学对象——学生。目前目前各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存在体育人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现象。

教育系论文篇(3)

1.澳大利亚资格证书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Frame-work,简称“AQF”)

澳大利亚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得益于国家统一主导的资格证书框架。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下的培训不仅包括职业教育证书和文凭的培训,而且包括普通教育证书和文凭的培训,是一种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有效衔接与沟通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一资格证书框架的特点重点在:它允许学生在获得某一种文凭或者证书之后,在不同的教育系统间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转学,并且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未来的职业生涯领域得以拓宽。在就业市场的规范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机关最先规范、管理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标准,明确规定就业者须凭职业证书或相关文凭方能就业。就好比一个电工,要想就业就必须具备电力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拥有相关的文凭。就算你是一名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也需经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方能就业,这使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地位得以提高,发展道路也得到了延伸拓宽。这跟澳大利亚政府机关提倡“以能力为本位”这个理念标准有着直接关系。“以能力为本位”理念下的就业体系,不仅明确说明了各行各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应用,还对各行业之间差异性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为其提供了一套贯穿于整个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测试标准。正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使职业教育跟培训教育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只有在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在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中,一共包括十五种资格证书,与教育相关的有八种:证书(I半技术人员)、证书I(I高级操作员或服务性工人)、证书II(I技术工人)、证书IV(高级技术工人或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或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或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或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或经理),以上证书是以能力为划分依据进行分类的,同时结合了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行业的发展需求之间也是相符的。

2.关于培训包(TrainingPackage,TP)的内涵

所谓培训包其实是对就业人员技能的认证及评估,须参照一定的标准,最终目标在于:针对就业者的工作岗位培训其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包的开发费用由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署(AustralianNationalTrainingAu-thority,简称ANTA)进行提供;其内容的制定、颁布,乃至实施者均为澳大利亚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AustralianNationallyIndustrySkillsCouncils);至于各行业的相关课程,被称之为“授权课程”(AccreditedCourses),统一由各州行业培训局(StateIndustryTrainingBoards)开发。公司或企业专门为员工所开发定制的培训课程,被称为“客户化培训”(全称“CustomizedTraining”)。此外,一些注册培训机构也会为当地的行业、社区定制授权课程。1998年开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在本国内大力推广其开发的“培训包(TP)”。“培训包”内容,经过了接近二十年不断的实践与创新,已逐渐成为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开发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以“能力本位”为标准的认证问题;(2)以“评价指南”为标准的认证问题;(3)以“资格证书”为条件的认证问题。此外,它还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科技信息得以快速发展的今天,“培训包”为了适应各行业的发展,在每经历三年之后都会进行更新,它是以动态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

3.关于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TrainingFramework)

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简称AQTF)于2001年6月开发后并实施,其主要内容是开发了一整套标准,通过这些标准对注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使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的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培训框架的要求来办学,并获得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作为培训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对学习者进行先前学习认定(RecognitionofPriorLearn-ing)。所谓先前学习认定,其实是将学习者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考核通过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学分。无论是国外学习获得的成绩,还是通过企业获得的工作经验,都可在通过审核之后换算成学分或者学习时间,使后续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学习的成本,为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关于澳大利亚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机构———TAFE学院

所谓TAFE学院,其实是指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其英文全称为“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它是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最重要的实施机构,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下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包括:私立教育机构、公司或企业教育机构和一些公立大学等。从规模和影响力来看,TAFE学院最大,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独立学院,在澳大利亚本国内设立了很多独立的TAFE学院;(2)在本科院校或职业院校内设的学院。TAFE的办学理念强调,应明确学生(客户)的核心地位,在充分考虑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切实提高就业者的工作技能,并为从业者的就业转岗提供必要的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动态调整发展过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形成了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下推动产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TAFE学院遵循的教育理念是:“即满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用人标准的需求”。

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启示

1.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职业培训以及培训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邦政府在许多州建立了公立的TAFE学院,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投资逐步加大,为其创造了宽松、安定的学习环境,充分给予实施技术和继续教育的自由选择权,有效地保证了各类型学校实施教学活动。且还加强了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估认证体系,从多方面去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澳大利亚,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的从业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不仅需要提供文凭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及行业证书,对从业者的工作经验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至少三年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即便是成了一名合格的职业教师之后,也需深入企业实践过程,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确保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到最新的行业技能。同样的,对兼职老师的聘用也是相当严格的,兼职老师一般都是从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挑选的。他们完全有能力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革等理念,快速而准确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在这样一种严格选拨和管理制度下,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才可以和企业技术发展一致。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行业信息技术,以便于在就业时能学以致用。在国内,高职院校的准入门槛设置太低,师资培养模式也与高等院校的相差无几。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即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没有任何的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性能力差,在技术实践教学中明显不足,以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从企业聘请了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但因为准入程序的不规范,在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教学水平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许多高职院校在聘用、考核专任或兼职教师的时候,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当下而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都能有所提高;(2)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教师主动深入各行各业进行实践学习;(3)利用一种有效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4)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真正培育出“双师型”的教师。

教育系论文篇(4)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政局1866年附设的船政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教育系论文篇(5)

民主作为一种进步的价值观,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而当教育遇见了民主,必然碰撞出教育民主的火花。“教育的民主化程度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民主”必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教育民主的内涵

民主最早出现在政治领域,教育民主,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它往往更多的是指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态度。在论述教育民主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与教育民主有关但不同的概念。

首先是教育民主化,它是与教育民主最接近的一个概念,“教育民主化使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1]可见教育民主化是一个动态的动词短语,它强调转变的过程,而教育民主则是一个静态的名词短语。因此,教育民主化强调演进的过程,而教育民主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结果,一种目的。

其次是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用“民主”去更新“教育”的内涵,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或者说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适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民主的教育。因此它更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民主性,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民主思想,并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要进行民主意识、民主精神的教育,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教育民主丝毫不涉及教育内容的民主,但是从实践层面上看。教育民主更加强调的是教育的普及、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尊重和民主态度以及民主的管理方式等等。最后,我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整理一下三者的关系,教育民主是目标,民主教育是方法,教育民主化是进程或者说是评价。

理清了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教育民主的内涵,众所周知,教育民主来源于政治民主,“政治民主最根本的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社会的权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个性等等)的尊重”[2]在这一点上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是相通的。尊重意味着没有歧视,是平等,所以民主与平等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3]平等,即等同、均等,指人人都有等同的受教育的权利,都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什么阶级,都要有受教育的机会。”[4]平等是基础,是前提,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认识到平等,人们才相信发展。当然,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均等,但不是说人人都受一样是教育,差异原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是有特色的,有个性的,教育就应该提供多种选择。民主就意味着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自愿的选择,因此,教育民主不是所有的都相同或一致,而是提供多样的选择,真正的教育平等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的选择,真正的教育民主是将多样性视为平等,视为合理,并尊重多样,最终提供多样的教育,使人人真正可以享受教育的民主服务。教育民主不是呆板和一致的同义词,它是尊重多元的自由选择的民主。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这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笔者认为,在教育民主的内涵中我们不应该忽略教育效率的作用,没有效率的教育民主又怎么能真正促进社会的民主呢?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民主呢?民主就是关注全体人民,使最广大的人受益,而受益就表现为一种效率观。因此,兼顾效率的教育民主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在教育民主中教育效率与教育平等并重。

二、教育民主不能忽视教育效率

“教育民主并不是单单表现在增加学校,扩充各个阶段的入学机会,延长学习的期限等方面。”[5]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主要方面,平等与效率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效率衡量平等。教育效率这个词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它将教育视为生产或经济活动,指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之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教育自身并不能说明自己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教育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手段,作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其效率取决于它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教育效率高意味着在单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内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学生。质量高是指教育对于促进受教育者个人素质全面提升、人生成功和幸福的贡献,是指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贡献。前者是对教育效率的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个人的发展贡献率来衡量;后者是对教育效率的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贡献率越高则教育效率越高。教育效率是教育规模(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6]可见,教育效率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的发展需要教育效率;二是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效率。并且教育效率还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数量维度,另一个是质量维度。我国现在所实行的义务教育免费,加大办学数量和丰富办学层次,以及大学的扩招显然都是一种教育民主化的努力,但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质量的被不断否定是我们面临的尴尬,这正是我们在推行教育民主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效率中更重要的质量维度,而质量维度才是衡量贡献率的主要标准。教育民主是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对社会的推动就要看教育的效率,要看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

首先,每个人都期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都希望能够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衡量就要看效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希望能够通过最少的投入而得到最大的回报,这也就是效率的最大化。教育中有了民主,人人都可以受自己需要的教育,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成功,就在效率,因此只有有效率的教育民主才能是成功的教育民主,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

其次,从社会民主需要来讲,也需要效率。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育民主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的一个体现就是学校的大量增加和入学率的不断翻升,但是数量的增加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教育民主呼唤质量的同步提高,或者说是更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才应该是民主社会所追求的民主教育。

再次,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前进,一种进步,就是水平的不断提高,衡量有没有发展,就要看效率。同理教育的民主发展水平有没有提高也要看教育效率,发展就是追求效率。效率,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多的产出。无论整体的发展还是个体的发展,“如果没有效率就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何谈发展。”[7] 最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教育民主是民主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而教育效率与教育目的有内在的联系,教育效率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的衡量。相对于教育效率的数量维度而言,教育效率更本质的方面是教育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有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高贡献率。在我国,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低效率的,因为“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未兑现的承诺”。[8]

另外,在把握教育效率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事业,但又不完全是生产性事业,它更是一项社会消费性或福利性事业。因此,我们既追求教育的高效率同时又把促进教育平等作为价值目标。阿瑟?奥肯认为: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相互作出一定的牺牲,而牺牲的一方,必须是公正的,而且是能够促进另一方的发展和提高的。最终应达成在一个有效率的团体中增进平等,或在较高平等水平上增进效率。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在达成妥协,相互作出有限的牺牲,保持二者之间一定度和张力。在教育平等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具体的教育效率的价值目标追求中促进教育平等水平的不断上升。[9]

因此,教育民主不仅应包括教育平等还应包括教育效率,可以说教育平等可视为民主教育的最根本出发点,而教育效率则可视为是教育民主的成果展示。民主不仅仅是平等的,有数量的,同时也应是有质量的。理念的平等必然导致作为的平等,效率则是平等理念下的收益,促进平等的深入及完善。所以,真正的教育民主是兼顾效率的民主,是平等与效率并重的民主。

三、平等与效率并重下的教育民主尝试

如前文所述,教育民主既包括平等的理念又有着效率的诉求,因此,我们在实践教育民主时可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从宏观的教育观考虑,我们要建立终身教育体制,“教育如果要成为真正民主的教育,就应该有这样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使个人准备好自己将来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才能经过考验之后仍有受教育的机会”[10]这正是人的终身教育需求,更是社会的终身发展需求,可见,终身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民主的基本精神,终身教育体制可以成为教育民主很好的实现形式。

其次,从微观的教育即教学来考虑,则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将会成为教育民主的微观成果体现。不论是有效教学还是有效学习,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民主的核心概念。因此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当然如前文所述,平等并不与因材施教矛盾,有差别的教学反而是平等的另类体现,那么平等的师生民主关系,因材施教的方法,高质量的学习效率便构成了有效课堂。

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先进的价值观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主也不例外,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通力合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教育)民主的洪流,浪头已经到来,没有力量可以抵抗它。”[11]我们只能迎浪而上,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1,342。

[2]李镇西。民主教育论连载二[J]。路径,2003,8。

[4][11]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10]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103,104。

[6][8]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的双重追求[J]。教育发展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73。

教育系论文篇(6)

2学籍管理“随到随学”学生将参照国家开放大学学籍管理条例进行学籍管理;新生在通过入学资格审核后,省校按临时学号发放学生证,以便学生参加课程学习及考试;同时,分校需对学生手工建档进行管理,并在学生取得正式学籍后按系统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3教学管理由于“随到随学”学生入学相对较晚,且其所修专业规则实际是下一学期取得正式学籍后的专业规则,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及防止下一学期专业规则出现调整的情况,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只能选取2~4门必修(省)课程进行学习,或选取统设必修课,如《英语Ⅰ(1)(2)》、《英语Ⅱ(1)(2)》、《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学习,不能开设其它中央电大考试的统设课程。

4考试管理“随到随学”学生的考试组织严格按照国家开放大学考试管理要求进行;学生进行报考时,按照省校统一设计的excel格式报考表填写报考数据,考点严格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考试安排手工进行考场编排,即手工编制考场签到表和考生考试条;考生考后试卷按科目单独装订,并在试卷袋上标明“随到随学”字样,以便省校将成绩录入到excel成绩表中进行。

5成绩管理考试结束后,省校对“随到随学”试卷进行手工登分;成绩以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随同当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起;在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后,省校再将学生成绩补登录到电大教务系统(CPS1.0)。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1技术架构本系统具有用户分布广泛,涉及省校、分校、教学点各级管理人员,采用分级管理模式;系统建设规模中等,属于部门级管理系统,业务需求较为繁杂,具有使用简单、易扩展、易维护、开发周期相对较短等特点。所以系统开发采用当前流行的用于开发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B/S结构模式,利用ASP+Sqlserver2005作为开发工具,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进行开发。

1.1B/S模式学生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主流模式是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也称瘦客户端模式,系统主要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三个层次组成。B/S模式无须为每个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用户使用通用的web浏览器(如IE、Firefox)即可进行所有的操作;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其中web服务器连接web浏览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在后台处理用户的各种操作请求并将结果通过web浏览器呈现给用户,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系统所需的各类数据供用户访问。这种模式具有界面统一、使用简单、易于维护、扩展性好等优点。

1.2程序文件组织方式无论使用何种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功能完善、易于使用、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应用系统,都会生成较多的程序文件,如何组织这些文件,使开发者或维护者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系统结构、功能,并根据功能快速地定位到相应的程序文件,避免在今后的维护或扩展过程中,过多地纠缠于程序文件组织和分析,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本系统利用asp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将实现系统各个功能的web程序文件(.asp文件)通过sqlserver2005数据库表进行组织,系统通过访问数据库表列出所有功能供用户操作。在进行维护操作时,通过数据库表即可清晰了解系统结构并快速定位到所需进行维护的web程序文件,进行系统扩展时也只需开发新的web程序文件,并将新web程序文件属性插入到数据库表中即可,而不需修改原有的web程序文件。同时,通过数据库表来组织web程序文件,也可以达到控制访问权限的目的,该功能将在后文进行阐述。

2业务架构开放教育“随到随学”学生的管理涉及到省校、分校、教学点三级管理人员,各级人员操作功能既有统一性,也有特殊性,即某部分功能是所有用户都可使用,某部分功能只提供给某一级的管理人员使用。同时学生分布在全区各个教学点,各个教学点之间的学生数据应具有独立性,教学点、分校、省校之间的数据又应具有从属性,即教学点只能管理本教学点的学生数据,分校可管理所属教学点的所有学生数据,省校可管理全部学生数据。开放教育“随到随学”学生管理的这种业务需求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2.1功能访问权限控制系统功能的访问权限应是省校权限具有所有分校权限、教学点权限及其自身的特殊权限,分校权限具有所有教学点权限及其自身的特殊权限,教学点只具有相应的教学点权限。为满足各级管理人员访问权限的统一性和特殊性,本系统使用web程序文件数据表来管理各个web程序文件,并为每个web程序文件分配相应权限,即通过字段“yhgs”赋予每个web程序文件相应的访问权限,如某个web程序文件(.asp文件)权限为“1”,则表示该文件只能由省校用户访问,权限为“2”则可由省校和分校用户访问,权限为“3”,则可由所有用户访问。同时,在特殊功能实现的程序文件内进行代码级的权限匹配,如该功能与用户级别不匹配,则即使用户访问到该程序文件,也无法执行其功能。

2.2数据访问控制开放教育的办学特征和“随到随学”学生管理的业务流程决定了系统中各教学点、各分校之间的学生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教学点与分校、分校与省校之间的学生数据又具有从属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数据在系统中既不相互混淆,又能进行统一管理。系统通过为每名学生设置一个三级学校代码来实现数据的控制访问,学校代码设置规则如下:3位省校代码+2位分校代码+2位教学点代码,如某学生所属学校代码为4500001,则表示该生是广西电大总校直属学院的学生。3级管理人员分别在对学生数据进行访问时,系统通过比对用户级别与学生学校代码的匹配程度来决定该用户是否能访问该学生数据,从而达到控制数据访问的目的。

2.3功能架构经过多年的实践管理发现,“随到随学”学生的管理虽然在业务上具有其特殊性,但其在招生、学籍、教学、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管理大多与正式取得学籍的学生无异,基于这一考虑,系统在保证开发实现“随到随学”学生管理特殊的基础上,其他通用功能的开发和设计都力求使系统界面、功能、业务流程、使用习惯与电大教务管理系统(CPS1.0)相同或相近,并尽量使之符合以往按excel方式进行管理时的习惯,使用户工作过度更加自然,更加简单易用。

2.3.1系统管理用于维护和设置系统的基础数据,如添加和查询省校、分校、教学点等各级用户;添加设置考试学期,使后期的考试报考及成绩数据能按学期进行管理;设置学校地址,以便在考生的考试条上显示考试地址。

2.3.2学籍管理本模块为整个系统的运转提供了数据基础,用于录入或导入新生信息;生成新生的临时学号;并在学生取得正式学籍之后,通过录入学生的正式学号,使学生的“随到随学”成绩能与电大教务系统(CPS1.0)对接。其中导入新生信息功能通过excel格式进行导入,以便于将以前按excel方式进行管理时的新生数据导入系统。

2.3.3考试管理用于给考生进行考试科目报考或通过excel方式导入考生的报考数据;对报考数据进行考场编排后,通过系统即可打印考场签到单和考生考试条,解决以往手工报考、编排、打印材料时工作量大、容易错漏的缺点。由于电大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为保证系统考试安排符合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要求,本模块涉及到的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核方式等部分基础数据需从电大教务系统(CPS1.0)数据库中获取(通过系统管理员导出后再导入本系统)。

2.3.4成绩管理按照国家开放大学成绩管理规定,主要采用按保密号不拆卷登分的方式录入成绩,对部分特殊考试成绩实行按学号拆卷登分的方式录入成绩;查询、导出考生成绩;对历次“随到随学”且成绩仍未录入到电大教务系统的成绩采用成绩顺延的方式将其顺延至当前学期,以便省校管理人员将其录入电大教务系统(CPS1.0),解决以往需经多个学期才能取得正式学籍的学生成绩管理繁杂的缺点。

教育系论文篇(7)

一、重视语文课程资源――报纸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资源做了如下规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从新课标我们可以看出报纸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对语文课程起着补充的作用,弥补我们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新课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主要方法途径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从新课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看出报纸教育顺应新课改而产生,有利于推动新课改的进程。在新课改中,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教育来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生语言文字的交际能力、应用能力。报纸教育实际上就是对语文课程课外资源之一――报纸的开发和利用,以报纸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阵地,逐步地创造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报纸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乃至走出社会,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练并重的报纸教育实践的锻炼,以致使学生学会学语文、用语文,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学生的新媒介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将报纸教育贯穿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以培养具有现代语文素养的学生

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利用报纸这种语文课程资源,将报纸参与教育,引导学生将教材与课外材料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对比阅读手段来帮助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作者的主观评价,朝着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的方向努力,并且增加纸质媒介(报纸)识读能力与纸质媒介(报纸)制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传媒能力并最终提升他们报纸素养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意识到并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表述的笼统和零散使其可操作性不强,而报纸教育可以弥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足。从根本上说,一个具有纸质媒介(报纸)素养的人,在面对书籍、报纸等以及新出现的传播技术时能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思考其所见、所闻和所阅读的内容。而批判性是作为纸质媒介(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贯穿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就是将这种批判眼光、批判意识、批判的自觉全面地渗透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在中学生每一个成长的步伐中,真正实现素质的超越。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李海林先生在著作《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实现人际交往的能力,也即“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达,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它需要的只是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理解。”媒介素养重点在于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且使这种能力在实践中形成、运用和接受检验。这就将语文课由室内转向丰富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生活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突出其现实中的实用功能,批判性作为纸质媒介(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将报纸教育贯穿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就是将这种批判眼光、批判意识、批判的自觉全面地渗透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在中学生每一个成长脚步中,真正实现素质的超越。

新的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更新与开发。随着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书面的和口头的语言交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沟通和表达的需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视像语言的解读也应成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语文素养。作为一种基于母语形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贯通课堂与课外”“兼顾理论授课与实践反哺效应”的开放平台和体系,报纸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入,将拓展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平台、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表达和道德素养的追求。而这与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殊途同归”。报纸教育的突出作用在于有效地培养中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有效地提炼、分析、评价信息,这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语文能力,而报纸教育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报纸教育包括报纸识读能力和报纸制作能力的培养,它需要听、说、读、写活动的综合参与,需要批判地观看并解读报纸所传输的各种信息,还需要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报纸上的信息。其涵盖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在传媒时代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当代中学语文教育是以素质培养为指向的教育,而纸质媒介(报纸)素质是当前一种很好的能力展示和培养平台,而语文教学的效果更是以整个社会的运用和评价为舞台,应该说,媒介素养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分野、一种语文教育指导思想上的革新。因此报纸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媒介素养之一的报纸教育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致培养具有现代语文素养的人。

世界NIE专家把报纸称为“鲜活的教科书”“架起学生课堂教育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报纸,促进学校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而且可以为报纸培养未来潜在读者,也扩大了报纸的现实发行量,所以是个双赢策略。

三、报纸教育要加大力度融入语文教育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所必备新的语文素养

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之一的报纸教育是语文素养在信息时代的扩展和延伸,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也就是说“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教育面临不断的挑战,因此,课程内容应根据当时社会的需求来选择。”由于现行研制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完美,造成学校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严重脱节。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适宜,直接影响到学生现代语文素养的形成,我们所期望学生所达到的语文素养也就落空了。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较薄弱,以致很难培养国家实用性人才。语文素养在信息时代应当包括媒介素养,尤其是报纸教育十分重要。而在我国,报纸教育没有进入语文课程,学生就不可能有适应将来信息社会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着重应用于各种文本,从各种文本特别是媒介特殊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媒介特殊文本之一的报纸也不例外,对各种文本(报纸)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实现交际功能,所以语文素养与报纸教育有重合部分,我们可以把媒介素养教育之一――报纸教育看作是语文素养在信息时代的必要延伸。因此,我国语文新课改课程内容的研制自然要包括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之一的报纸教育也应该属于语文新课改课程内容研制的范畴。西方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把报纸教育纳入到语文课程当中,他们的语文课程对“文本”概念作出了延伸:“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获取、分析、评价、(交流)能力提高的任何物质载体形式,都可以成为文本。”西方发达国家不再将承载大众文化的“媒介文本”排斥在语文课程之外,而是以主动的姿态把媒介文本之一的报纸融入语文课程,开始关注学生对媒介(报纸)文本的选择、解读、批判及鉴赏能力的培养。媒介文本融入语文课程中,作为媒介文本之一――报纸文本也应该融入语文课程中,这意味着媒介素养尤其是报纸教育融入语文课程中,导致报纸教育与语文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互相融合、互相支撑的局面。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作为语文教材内容之一的新闻报道只是孤立地按选文的方式呈现,特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只有《新闻两篇》两篇新闻,报纸新闻少得可怜,课程内容也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一直不按照报纸教育的目标、方法进行教学,以致学生现代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和发展。现在有些试编的语文教材自发地融入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而报纸教育的内容也包含其中。实际上有些也是报纸教育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看是要培养学生如何阅读新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合理接受)和写作能力。不过,媒介素养的内涵除了以上的报刊素养,还有其他媒介素养等。阅读这些以报纸为媒介文本的能力属于媒介素养,更属于语文素养。在新世纪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中,报纸教育将会被更大力度地融入语文课程中,从而成为培养信息时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新的语文素养的更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媒介素质”:开放性、国际化视野下的语文能力培养[J].江西教育,2004(10).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赵渊,林玲.媒介素养教育: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全新视野[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08).

教育系论文篇(8)

比利时北部地区主要使用荷兰语,南都地区多用法语,东部一些地区多用德语。虽然比利时不同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有所差别,但比利时全国都十分重视国民的英语语言培养。比利时全民英语语言素质都比较高,笔者在比利时采访过许多当地人,谈到其学习英语的情况时,了解到比利时对英语学习的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创建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不仅在学校里学,在课堂上学,在进口英美电影时也保持原声。比利时人认为他们在通过观看英美电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熏陶。在比利时,英美电影占据了很大的传媒市场份额:除了在电影院上映外,下档后会出DVD,影片在各大超市均有销售,购买极为便利。电影上映一年后在电视台里就有播放。比利时的欧美电影无论是在电影院、DVD还是在电视上放映,都有一大特点:保持原声,不用本国或本地区语言配音,而同时配上英文字幕和本地区语言字幕帮助理解。比利时民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触并学习英语,因此,即使是没有开始英语课程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都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在课程教学方面,英语是比利时中学的必修语言课,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虽然比利时的英语教师也和中国一样,多是由本国人而不是来自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担任,中学的英语学习课程不仅仅关注学习语言本身的学习,还注意到学习的配套工程,如开设相关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课程,所用教材都采用外语原文文本。让学生从语言、思维、历史、文化、经济等对英语世界有各方面全面的了解。因此,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可达到熟练掌握与运用的程度。在这样的机制下,比利时国民的整体英语素质较高,虽然比利时的母语非英语,但到比利时留学的各国留学生,即使不懂其母语(荷兰语、法语、德语),也能够与当地居民沟通上并无太大障碍。良好的基础教育机制,使专业的大学新生英语基础打得较好,大学学习不再囿于语言形式,而是直接学习专业知识,为教师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1.2重视教学实践培训,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

教学实践培训,是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利时的高等教育分为正规大学教育和大学外高等教育,提供长期与短期两种训练课程,两种课程均设有英语专业。学术与实践并重,学术性的讲授课程也是面向实践的。比利时注意英语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要再接受一年的知识课程和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师职业培训方可任教,教师们要工作若干年后才能在学校取得固定职位。英语教师的工作量适当,国际交流项目较多,多数教师都获得到英国等国外大学深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职任教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比利时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采用了资源激励机制。2002年,比利时弗兰芒教育部门建立了唯一的开放资源门户网站———KlasCement,作为教师分享学习材料的主要平台。网站资源均为免费享用,没有任何商业利益。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获得文章、档案、网页、软件等学习资源,网站服务质量依赖普通参与者的贡献和反馈,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点数”系统作为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的参与。这样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英语学习资料和经验的交流。

1.3客观有效的教师能力评估机制。

比利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甚至写进法律。根据1991年7月第24条法律要求,所有的院校都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政府有组织事后评估的义务,可以就现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运行良好进行评估。比利时注重以评估为手段的质量监控。员工的素质都要接受这种评估检查。评估有校内自己的评估,也有社会方面的评估。政府成立评估团,还有学生评估、大学委员会评估、研发委员会评估以及同行评估等。除正常在录、续、升等环节评估外,对差的还要进行跟踪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对教师及研究人员都有相应的指标和考评点,教授若3次评估结果不佳会有暂时解除教授职务之虞,研究人员一年不发表成果也会受到警告。比利时有的高校实行合同制,按照聘用合同规定,所有教师每5年至少评估一次,对于不称职的教职员工,可能被裁减。评估体系的健全让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规范有序,让教职员工不断成长成熟,让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2比利时英语教师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作为和中国一样同属英语延伸圈国家,比利时英语教师的培养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基础教育阶段,国民英语的培训就基本完成;重视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实践培训,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实施客观有效的教师能力评估机制。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培养机制,在借鉴比利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以期提高我国英语师资水平。

2.1重视英美影片的原声播放,注重英语基础教育,提高全民英语素质。

电影电视剧具有很强的寓教于乐性,英美大片和连续剧深得中国受众的喜爱,现在网上也陆续出现专供下载外语原声影片和连续剧的网站,并形成一些自发的字幕组制作团队。但这些多属于民间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团体,我国在引进在电影院上映的英美电影和在国家电视台(如CCTV8等)播放的连续剧时,都是经过中文配音处理,这样一来,虽然方便了广大群众对影片的理解,扩大了影片的接受面,但对于培养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情来说却是大打折扣。对此,如果能够适当地引进英美原声电影和电视剧,不做译音处理,只加上中英文对应的字幕,对于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接受将大有裨益。在教学方面,可以从英语流通广,母语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这两大特点入手,在进入大学前的学习阶段,除了开设基础的英语课程之外,适当地开设一些与英语相关的,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等内容的课程,丰富英语学习内容,让这门活生生的语言真正地“活”起来。

2.2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加快英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融合。

在自我进修方面,要发掘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可以像比利时高校一样,加强校际联合,增加校际交流,建立网上学习室,形成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模式。

2.3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与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虽然有一定的规范性,但存在着行政化倾向,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考核制度。如英语教师的考评应在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体系。考评要涵盖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学科理论与实践基础等。在比利时,存在着许多教育协商、咨询、协调和合作机构,它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类组织一般具有独立和权威两大特点:尽管它也接受联邦政府拨款、资金的资助,有的主要成员也是由政府任命的,但它的运作方式是独立的;同时,这类单位得到了政府、学校、教授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种中介机构实际上充当着学校和政府的“缓冲器”,既有利于维护高校的自由,国家又能施加影响。如果评估是由政府委托中介机构操作,并采用标准化的评测体系,这样既有助于克服评估的行政化倾向,又有利于增强评估机构的责任感和权威性,提高评估的可信度,值得我们尝试与探索。

教育系论文篇(9)

二、关注生活,开阔视野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6~12岁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孩子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生本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仅着眼于条条框框的文字和句子学习,更在乎学生知识的灵活贯通与自我建构,发展感悟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并不是作文难写,而是孩子们不知道素材从何而来,更不知道素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语、名人名言或者古诗固然是孩子要积累的内容,可是在我看来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观察与见解。作文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缺乏对美的欣赏,胸中没有素材,就算有再优美的词语句子,也写不出真情实感。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观察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从小积累素材,让孩子写作的时候有事可叙,有话好说,有感而发!生本教育鼓励学生用生动活泼、主动自然的本性进行积累和感悟,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考试成绩。但是这种积累与感悟并非单单停留在一个学科,而是多个学科相互整合所得。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投诉,说我布置的书面作业太少了,学生晚上没事做。我反复思量,还是认为不应该让抄抄写写的作业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书面作业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家长通过家庭旅行、观看影片、亲子游戏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开阔孩子视野。游山玩水固然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感悟,但是吃完饭逛逛超市、散散步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与感悟。没有尝试就没有感悟,这样的生活视野比待在家里对着书本把《桂林山水》课文读数次,把《生活中的小趣事——逛超市》的优秀范文抄数遍来得真情实意,有利于孩子从多方面的视角产生问题与联想,更有利于孩子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情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构建平台,合作成长

生本教育倡导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前搜索课外资料和关联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通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认识。正因如此,生本教育为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打造了一个现成的平台。孩子要做到先学,就必须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候无形中给了家长一个亲近孩子,树立威望的好机会。与其端着架子让孩子反复地诵读课文和签名,倒不如和孩子一起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让孩子通过课文这个载体,与家长一起发掘课文背后的各方面知识,这样孩子既对课文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拓展了知识面。在教授四年级语文的《秦兵马俑》一课时,孩子只是关注到课文中兵马俑的种类和特点,很快他们就会把课文忘记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孩子课前自学的时候,家长能引导孩子搜索兵马俑的历史,给学生讲讲秦始皇的故事,陪伴孩子自学,和孩子一起增长见识,那么家长就能更加亲近孩子,树立起威望,也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依靠学校教育建立亲子平台,我们还需要把握时机与火候,事前给予学生鼓励和动力,事后及时让学生感悟人生的道理,这样的家校教育相结合才能把教育的效果推到极致。仅仅靠学校教育建立的平台远远不能满足生本教育的知识需求。家长应该多抽空余时间,自己构建家庭平台,与亲友一起组织家庭辩论赛、百科知识比赛、才艺小晚会等活动,寄学习于娱乐,手把手地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平台中充分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收获知识,这样的“财富”能让孩子终身受用。

教育系论文篇(10)

2如何对教育技术中的设计进行研究

教育技术中的以设计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近年来的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追捧,学者认为设计即将成为教育技术的新方向,同时有学者称设计研究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具有直接关系,设计是对教育技术的一种新型驱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明确设计与研究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结合的一个整体。学者对研究设计进行总结指出教育技术中的设计研究应当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再遇到问题时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重视现实也至关重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应当重视与情景结合的具体解决方案;传递性在设计研究中最为关键,设计研究的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高效率的进行属于自己的使命。目前众多的研究者表明在进行教育技术设计研究是应当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对于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要进行不断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所以说教育技术的关键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需要在不足中吸取经验,不断对方法进行改进创新。

教育系论文篇(11)

(一)生源竞争

生源是教育发展的命脉,直接关乎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竞争最突出表现为生源竞争。作为管理部门的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千方百计的采取措施推进各自学校的招生工作。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将招生任务分配到中学,做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将技工学校排斥在中学之外;不将技工学校纳入招生平台中,或者限制其招生。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则利用分布广泛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发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招生,从根源上抓生源。在学校层面,许多学校将招生任务分摊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并配备相应的奖惩制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专门的招生,帮助学校招生并收取费。由于归属两个系统,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实力等各方面缺乏横向比较,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对不同系统的学校甚至恶意中伤。同地区的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更是由于生源压力,原本应该组成职业教育同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势同水火的局面。

(二)经费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同,除少数地方外,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的政策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落实。以广东为例,2003年广东有技工学校186所,全省总的财政投入是3.73亿元,而中专共有170多所,财政拨款达到8.08亿元。技工学校生均财政拨款1559元,中专学校生均财政拨款3579元,差距悬殊[4]。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对职业教育做过一个专题调研并在报告中指出,由教委主管的学校可以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学校很少或没有这种拨款[5]。在经费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展开激烈搏弈,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

(三)政策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同属于“大职业教育”范畴,但二者却享有不同的政策待遇。技工教育因属于人社系统管理,很早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技工学校学生培养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大多可以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但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学生无法直接晋升本科院校,也享受不到诸如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等方面的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的政策待遇。与职业院校教师不同,技工学校教师至今仍不能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走向:并流或统一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历史上有分有合,在当下的关系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张力。从整体来看其未来的关系走向,无非一种是依然维持双方分头管理现状或者适度变革,姑且称之为并流;还有一种是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双方统一起来。

(一)并流

“并流”是指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维系现状,或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加以统筹协调。“并流”的支持者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适度竞争有利于保持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危机感,有利于保持职业教育整体的活力。长期从事技工教育研究的黄景容先生在其论文《职业教育的路向之争》中也认为,技工教育一以贯之的“培养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定位更贴近于职业教育本质,也有利于扫除弥漫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化”倾向。随着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竞争的加剧,完全维系已有的双雄并立的生存格局已经十分困难,并且这种教育生态所衍生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维持两种教育体系独立的基础上,统筹两者的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更加妥当的道路,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的战略目的。如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的核心内容为“五个统一”,即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招生平台、统一经费投入、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培养标准。《纲要》的主要目的是统筹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促进双方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

(二)统一

“统一”派坚持的最基本的观点是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并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产物,必须予以革除。但是对于合并的路径和统一的形式又各不相同,可以简单归为三类: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双方独立出来组建新部门。

1.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是三种声音中呼声最高的,其最主要的支撑观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有利于理顺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水平高的社会活动,与其他领域的管理存在本质不同。人社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其主要的职能在于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社会保障,因此把技工教育移交给教育部门更符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部壁垒分明,条块分立一直被人诟病。经过一段时间改革,教育系统内部体系已经逐渐理顺,中高职衔接逐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立交桥已经初步搭建。因此,把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从而理顺教育体系已经顺理成章,并且在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2009年,山东省曾经试图把技工学校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管理,实现普通职业教育与技工职业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尽管最后没有完全实施,改革中途停滞,但也成为一种勇敢尝试,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