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国教育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5-05 08:55:34

中国教育史论文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1)

【内容提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发展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过去的发展历程、现今的实际状况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晰而深刻的认知。文章正是适应这一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互联网调查方式,收集到这方面诸多最新资料,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向多模式、高层次、专业化和现代化等方向顺利发展。【关 键 词】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发展/中国【 正 文】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在过去的20年间,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紧密相关。如今中国又要进入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就需要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以弄清其来龙去脉,理清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学校(注:具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5月。)和一些专门行政学院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量最新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门的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的是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为规范和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虽然有时会涉及有关行政学院的教育问题,但主要探讨的则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层级的行政管理教育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自战国时代起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古训,它强调要肩负国家管理大任需从个性修养开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入手。后来(隋唐至清末期间)由于科举考试在中国很是盛行,中国便更重视“治国平天下”(国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种教育都以此为核心。应当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国家管理教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它们毕竟都是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封建皇权服务的,崇尚集权专制、追求特权地位,因而必然与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远。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从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3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高等院校就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黄达强、刘怡昌,1988年,第17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郭济,2000年,第3页)。 建国以后,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从1952年院校及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注:60年代个别院校也曾经给予政治学等学科院系以短暂的恢复。如北京大学曾于1960-1963年间,恢复了政治学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参见“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系况概览·历史沿革”,http://www.pku.edu.cn/ac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实践发展迅猛,开设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000所,但当前广告设计实践发展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丛生。目前我国虽然拥有10万多家广告公司,但是广告产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至今没有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进入世界级跨国大型广告公司的行列;虽然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但是尚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引领世界广告设计教育的学术潮流……这些广告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广告设计教育中找到回应。新一轮产业竞争环境下,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何去何从?其中,重要的经验,来自对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的总结。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高潮。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3)

2012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长沙麓山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正平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成宪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国骥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的研讨。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转型期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与新问题”,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共345人,其中教师181人,研究生164人;收到论文236篇,其中16篇进行了主题报告讨论会。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或观点鲜明,或理论扎实,或慷慨激昂,或内敛沉稳,整个过程现场气氛活跃,会议进程的圆满成功。研讨内容总的来说,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史学的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作了题为《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的发言,认为在急剧变化的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史学的工作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教育史学科的华丽转身,已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从教育史学学科发展、功能发挥、未来前景来看,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周教授明确提出,教育史学科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体系、研究体系与服务体系,其各自体系的功能与任务分别是培育人才、学术积累、普及知识,并指出未来教育史学工作者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任务是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全面而充分的发挥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和履行教育史学科的任务。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一文以李弘祺的著作《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为例考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到书院的兴盛、大众教育的开展,均有论及。并高度称赞李弘祺先生为中国教育史研究走向国际化、将国际上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本土化架起了一座学术桥梁。刘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的国际化与学术活动的国际化,并指出教育史学的研究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来选题、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周采教授《论全球史视野下的教育史研究》一文提出开展教育史的研究可以通过全球史视野来推进,这是一个有别于旧的世界史的史学流派。随着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们对跨国的、全球的研究方法的持续关注,全球史在价值观、历史观、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并对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提出了诸多挑战和启示。最后,周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得推进中国教育史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教育史研究》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史研究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的特点,但是对人文价值研究的反映显得相对不足。因此,于教授以孔子之“学”的阐释为例,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说了“学”的韵味:

1、“学”之一字,于孔子重莫大焉。从于教授引用的大量原始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为他所特别看重、极其自信而又终身奉持的“学”。这个“学”到底是什么?紧随其后,于教授又全面解剖了何谓“学”?

2、“学”:学事乎?学道乎?明心乎?通过于教授向我们展现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详细的解释,孔子的“学”似可向我们进一步敞开了。

3、“学”:充满张力的乐境。于教授从“学”境中的时空张力和乐感韵律两个维度阐释了为“学”之境的极致。

4、“学”与“诲”:在境中言且引人入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提出让世人永远记住了孔子,因为他最早道出了为师的真谛。

最后在余论中,于教授把孔子的“学”引申到了教育史的研究,这不失为一个创新的思想角度研究。

二、中国教育史的研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方晓东研究员在其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提出与进展》中从宏观的视角向我们论述了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处于21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以总书记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为楔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的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

在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特征之后,作者向我们抛出了关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进展与问题,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即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正规学历的教育规模、普教与职教的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但是面对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教育体系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我国教育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教育体系还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学习的的学习需求;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尚有沟通与衔接的障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均衡问题仍旧突出;教育体系的开放型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作者从宏观的视野向我们论述了实现目标的七大战略任务,分别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的对外开放七个维度进行了论述。总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需要全国人民为之共同努力奋斗的。

与上文方晓东研究员宏观的研究视角相反,陕西师范大学栗洪武教授则从微观的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的教育,即《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教育学意义》。本文以历史的脉络来追溯学校教育的意义,作者从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的发展两个维度来论述学校教育高于生活的品质及其意义,然后作者指出了学校教育高于生活品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中,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既然六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以及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整体把握教育活动,以期在教育实践上不会迷失道路。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那么关于“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早期论争就形成了“社会教育”与“教育社会化”的缘由。沈阳师范大学王雷教授《转型期中国“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及其破解》一文分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作者首先从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开始行文,在考察与分析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之后,作者指出“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社会的教育”逐渐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的一种流派,而“社会教育”则在实践层面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作者又探讨了论争的特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再次,阐述了论争的形态:“社会即教育”与“教育即社会”。最后,作者指出全社会为什么关心教育即是论争尚未破解的难题。

三、外国教育史的研讨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赵厚福(1980―),男,山东历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E-mail:。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电化教育研究进入了多元发展阶段[1]。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在不断增多。这就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现有的研究,找到划分不同研究的标准,理清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以便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象

一个学科的成立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有相应的研究人员、组织和刊物;三是有相应的研究方法。在这三个方面中,研究对象是最根本的,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电化教育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子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教育现象[2],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即“借助现代媒体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有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学习、教学、教育” [3]现象,笔者将其称为电化教育现象。

现象可以从形式上分为实践和理论两种,电化教育现象也不例外,即电化教育现象包括电化教育实践和电化教育理论两部分。

1.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实践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去分析。微观的电化教育实践就是有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活动。当然这些教学活动所属的教育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也包括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既包括传统围墙学校教育,也包括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既包括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包括企业员工的数字化学习。

宏观的电化教育实践在很多场合都被称为电化教育事业,其实它还包含电化教育产业和电化教育专业。电化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有目的、有组织开展电化教育活动的统称,主要指各电教系统,包括为保障电化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而设立的电化教育机构及其相关制度。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由早期的学校电教系统、党员电教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扩展到现在的网络教育系统。设立的电教机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教馆、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和山东教育电视台,以及现在的68所网络教育学院和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

电化教育产业也是电化教育实践的重要领域。电化教育产业既为电化教育事业提供物质基础,也需要与电化教育研究、电化教育专业相结合。例如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成立了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就是要把电化教育产业和研究结合起来。还有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筹建类似的工程中心。

电化教育专业是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微观的电化教育活动,还是宏观的电化教育事业和电化教育产业,都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从事和发展,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就需要社会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这就是电化教育专业。

2. 电化教育理论

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角度讲,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电化教育理论则是对电化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知识体系。通常将某一门类的知识称为学科[4],因此也可以把电化教育理论称为电化教育学科。我国著名电化教育学者南国农先生之问“电化教育事业红红火火,电化教育学科举步维艰”的意思就是电化教育的知识体系的建设没有跟上电化教育实践的步伐,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对电化教育专业建设的担忧。图1是对整个电化教育现象的总结。

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的分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变成了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称为科学研究。现在的理论大多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出结果。电化教育的理论自然也是电化教育研究的结果,更具体地说是对电化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结果。因此可以根据前文对电化教育现象的分析来对电化教育的研究进行分类。

首先,从对电化教育现象的分类出发,可以把电化教育研究分为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对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1. 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

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就其研究的问题而言,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种。不管是宏观的电化教育事业、产业和专业,还是微观的电化教育活动,如果不把实践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是着眼于具体的实践问题,微观方面例如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宏观方面例如电化教育制度和法规,都属于具体研究。具体问题的研究构成了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主体部分。

如果把电化教育实践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类似“电化教育究竟是什么”,“它的价值和作用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抽象的研究。这类研究可以从时间、空间和思维等三个纬度分为史学研究、比较研究和哲学研究等三类。

电化教育的哲学研究已经被提出多年,并构建了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研究框架[5]。也有很多属于哲学研究的问题,例如本质问题和定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并一度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但总体来看,电化教育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还不系统,至今没有一部正式的学术著作问世。

电化教育的史学研究以前少有研究者问津,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全国电化教育教材审编组组织,吴在扬编写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部史学著作[6]。2008年,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先生从学科发展的全局角度提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组织开展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正式掀起了大规模的史学研究。目前这一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一套电化教育史丛书以及一本教材正在出版中。①

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一直在积极吸收国外的相关经验,从早期的视听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引进等,这些国外经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却是真正的电化教育比较研究的缺失。比较教育研究通常分为四个步骤进行[7]:第一步是通过文献或实地调查来了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情况,并进行整理和描述,这是一个陈述教育事实的过程;第二步是探讨教育事实和当地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解释教育事实的过程;第三步是对收集的其他地区和本地区资料进行系统处理,确立统一的比较标准,进行并置,这是一个并置比较的过程;第四步是根据比较结果,对本地区的教育提出借鉴建议。根据这个研究过程,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教育技术定义的引进以及对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介绍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比较研究。

2. 对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根据前文的陈述,电化教育理论是对电化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而产生的知识体系,而电化教育现象又包括电化教育理论。严谨的研究者不难发现这里存在一个看似错误的循环定义,即“理论是对理论进行研究的结果”。而事实上,确实存在这种研究理论的理论,通常人们将它称为元研究。

在电化教育的母学科教育学领域,元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8],称为元教育学。广义的元教育学是对教育学自身的研究,包括教育学发展史、教育科学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狭义的元教育学则是对教育学基本问题,例如对象、范畴、性质、定位、任务、体系等的研究。

在电化教育领域,把电化教育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从哲学研究、史学研究和比较研究的角度进行分类。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哲学研究,就是狭义的电化教育元研究。同电化教育哲学研究一样,很多电化教育元研究的问题,例如逻辑起点、学科性质、定位问题也一度是理论论争的焦点,并有相关的著作问世[9] [10],只是尚未正式提出“元研究”的名称而已。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史学研究,主要是指电化教育的思想史研究,即探讨电化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又通常称为学科,因此电化教育学科发展史也是电化教育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后文将详细讨论电化教育的思想史研究。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不同地区电化教育思想和学科的比较研究。同对电化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一样,我国对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思想和学科进行介绍的多,进行比较的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之外,还有一类研究比较特殊,它是为电化教育研究活动提供方法的,这就是电化教育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上讲,它不是对电化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而是对电化教育理论形成过程,即电化教育研究活动的一种研究,也属于广义元研究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从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纬度对电化教育研究进行分类(见表1)。

三、走向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

根据前面的讨论,在当前的电化教育研究中,比较缺乏的是比较研究和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比较研究中,无论是对电化教育实践的比较还是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比较都很欠缺。问题不是对国外关注的少,而是缺乏规范和正式的比较,也就是没有从对其他地区电化教育的描述介绍,走向分析解释,并进一步走向并置比较,最终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而正是比较研究的缺失,使得我们盲目引进国外理论,才导致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的自我迷失,这也是南国农先生一直提倡“中国道路”的原因所在。

1. 电化教育史学研究的现状

在电化教育的史学研究方面,可以分为制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这里的制度史是与思想史相对的一个概念,泛指一切电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而不仅仅指电化教育制度或者行政的历史[11]。

在制度史方面,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吴在扬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12],主要介绍了1920年到1990年间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过程。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研究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投入比较多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教育技术史”课程,并在科学技术史博士点内设立了“教育技术史”方向;阿伦娜主持了电教发展史研究的子课题,发表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13];赵惠康、贾磊磊出版了专著《中国科教电影史》。

2005年11月6日,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14],并在辛显铭、桑新民教授的积极推动下,及时挖掘和抢救了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珍贵史料。孙明经先生的儿子孙健三先后也发表了多篇介绍有关电化教育史的文章;朱敬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15]。

2007年,在南国农先生主持下,“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近五年的工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脉络,反思了其中的经验教训。这项研究汇集了全国数十位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公开发表37篇学术论文,编写专著8部。这项研究基本完善了中国的电化教育制度史方面的研究。

思想史以理论思维为研究对象,是对理论形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以主要学术人物的思想为主,也兼顾其他历史人物、社会阶层、学术团体和流派的思想。目前只有少数人做了一些电化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南国农先生关于发展史研究中的成果,例如南国农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朱敬的《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其经验体系》、《“经验之塔”首介者杜维涛之电化教育思想研究》;李龙等人的《晏阳初: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践行者》等。

此外河南大学汪基德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对民国时期的陶行知、郭有守、舒新城、孙明经、徐公美、杜维涛、陈友松、赵光涛、谷剑尘、刘之常共十位重要学者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发表在《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12期上,这也是目前电化教育思想研究方面规模较大和较集中的一次。

上述这些思想研究尚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讨论思想的渊源和演变,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思想发展脉络,可以称为“思想”研究,但还谈不上“思想史”研究。相反,中国人却研究了美国的教育技术思想史,代表性的是张祖忻的专著《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以及宫淑红的博士论文《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16]。从这些意义上讲,思想史都应该走上系统研究的道路。

2. 走向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

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打基础阶段(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立框架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世纪初)、重构阶段(2005年以后)等四个历史阶段[17]。

在早期阶段,中国正处于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社会转型期,在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等教育理念影响下,电化教育活动主要是利用电影、广播、幻灯等进行民众教育,普及识字和科学常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学术活动却异常活跃,涌现了蔡元培、郭有守、陈礼江、晏阳初、陶行知、魏学仁、孙明经、舒新城、徐公美、杜维涛、陈友松、赵光涛、谷剑尘、刘之常等一大批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他们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翻译国外著作,编写了《电影年鉴》论文集,出版了《电化教育》、《电影与播音》等学术刊物,著有《有声的教育电影》(陈友松)、《电化教育讲话》(舒新城)等学术著作,他们的很多学术思想至今依旧熠熠发光。

建国以后,北京、沈阳、上海等地陆续开始设立电化教育馆等电教机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金陵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电化教育、影音教育专修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各级电教馆相继成立。从1979年开始成立各级广播电视大学,1987年成立中央教育电视台,1979年7月成立“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1991年在电教司领导下成立了“全国电化教育教材指导委员会”。 1999年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进行网络教育试点。从“九五”开始,全国开始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随着电化教育事业和专业的蓬勃发展,学术活动也异常活跃,定期举行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年会、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和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等学术会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萧树滋、南国农、李龙、梅家驹、李运林、李克东、辛显铭、何克抗、张增荣、谢百治、徐福荫、潘克明、詹道佳、祝智庭、黎加厚、杨改学、桑新民等一批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于1985年、1998年和20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教材编写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的繁荣,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产生了许多新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思潮[18]。

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国的电化教育几经周折,各个时期产生的学术思想是几代电教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结果,特别需要进行挖掘和提炼,使它们能够得到保护和发扬;另一方面,在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更需要从我国电化教育的优秀学术思想中汲取智慧。因此,以史为鉴,进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势在必行。

从这些背景出发,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主要以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学术组织、著作、教材、学术刊物、学术活动和专业建设为依据,以具体的学术思想为对象,旨在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术思想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为新时期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作为学科基本理论的史学研究非常重要,而目前教育技术的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并集中在制度史方面,思想史的研究还很缺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深化和拓展教育技术史学研究。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思想史进行梳理,可以厘清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理论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历程,反思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最终促进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四、走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

1. 研究界定

首先从时间上讲,我国的电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早在那时金陵大学就建立了“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正式诞生。1936年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金陵大学理学院合办“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从此“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在官方文件中对内对外公开使用。1986年国家学位办将电化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向定名为“教育技术学”,此后逐步实现了从理论、实践到组织机构等各个层面的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转向。所以研究中国的电化教育思想史应该研究“从1915年的影音教育和视听教育,再到电化教育,一直到今天的教育技术”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

其次从对象上讲,思想史是“思想”的历史,而不是“发展”史或者“制度”史,因此其研究对象应该聚焦在思想上,而不是列举历史事件上。思想本身是无形的,对思想的研究主要从诸如学术著作、学术刊物、专业教材、音像资料等文字或者音像形式的思想载体上把握。

再次从内容上讲,从史学的角度,不仅需要总结陈述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主要电化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思想的渊源流派及演化脉络,进一步还要从当时的哲学思潮、教育思潮等思想背景,社会、教育、电化教育等实践背景挖掘其产生形成的影响因素。

最后从地域上讲,限于史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研究人员的组成等因素,可以先从大陆开始。后期可以根据研究条件的日趋完善,再拓展到香港和台湾地区。

2. 研究目标

研究思想史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系统梳理自1915年至今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系统而又真实客观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另一方面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道路,为促进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3. 研究内容

可以从两个纬度来概括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一个纬度是时间,即包括打基础、立框架、多元发展和重构等四个阶段。另一个纬度是研究性质,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在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也存在相似的文本、论争和语境的研究路径[19]。

描述性研究是一个“读入文本”的过程,主要是对史料进行定量的描述统计,包括著作、期刊、会议、教材。这样的研究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某个时期整体的学术活动的活跃程度和学术成果情况。描述性研究还包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学术著作、论文、教材进行的分类和统计,这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有哪些活跃的研究者,有哪些理论研究热点和研究取向。

推断性研究是一个“读懂文本”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描述性研究的结果,对某一时期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突出主要的理论争鸣,理清主要的学术流派,探寻思想理论的演变。在推断性研究中,可以运用录音、录像、访谈的方法,借助当事人、相关的知情人的口述来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

解释性研究是一个“读出文本”的过程,主要是挖掘不同时期的实践背景、思想背景和个人背景,阐明思想产生、形成和变化的动力和原因,也称为思想语境研究。实践背景方面包括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情况,大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以及电化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基础等;思想背景方面包括当时的哲学思潮、教育思想和理论等;个人背景方面包括个人的教育和学术经历、从事的电化教育活动等。表2列出了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在上述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是基础,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重点。

4. 研究取向

为较好的开展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应坚持以下几个研究取向。

第一是整体性取向。在进行思想研究时要避免限于单个人物思想的简单罗列,造成研究的貌合神离、散乱无序。应转而通过分析个人思想是否具有代表性,找出不同研究者之间思想的契合和承接,进而理清不同的思想流派,彰显整体的学术格局。

第二是比较性取向。通过比较不同人物或不同论著的观点,可以找到理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把握了思想的争鸣和学术的争论。对话和论争是促进思想的萌发、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动力,从中也可以揭露出涌动的思潮和思想史的变迁。

第三是内因性取向。研究者个人和学术团体在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学术背景下,会产生研究旨趣方面的转向或者重要观点的产生,这就需要深入剖析研究者个人和群体的心态,以及产生这些内隐的心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四是动态性取向。思想同其他事物一样,始终处在不停的动态演化中。破除固定思维的禁锢,从动态的视角考察某一思想的前继和后续,才能准确把握思想的内涵。另外造成思想演变的现实原因也很值得分析。

第五是去精英取向。重要或者精英人物的思想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去精英取向不是不研究精英人物,而是避免只谈精英人物,还要关注普通大众的思想。在电化教育领域就是要关注普通教师和普通研究者的思想。

5. 研究方法

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是计量史学的数理统计和内容分析法。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称历史计量研究或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用作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依据[20]。在教育技术的思想史研究中,计量与数据统计的方法是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包括文献的数量、年代分布等,从而把握研究活动的规模和变化规律;二是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主题进行提取和校对,再运用聚类、相关和因子等分析方法探究某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和学科结构[21][22]。

定性研究方面首先是口述史学的访谈法。口述史是以面对面交流、笔录、录音、录像为手段,对历史亲历者或见证人进行的,采集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历、见闻和看法的历史研究方法[23]。口述史研究具有弥补历史文献不足和印证史料真伪的作用。由于我国的电化教育历史不长,诸如南国农等一大批老先生都亲身经历了几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为开展口述史研究提供了绝佳条件。在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中,口述史研究是进行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用于收集史料,通过访谈挖掘历史亲历者的记忆,还原更多电化教育研究细节;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被访谈者的渊博学识和深邃思想,探寻思想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为研究者提供启示。

此外历史研究中传统的文献和归纳法在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中仍然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的反思和思辨也仍然是进行解释性研究的重要途径。

6. 研究路径和安排

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史料的收集―史料的整理―史料的分析与解读―反思和借鉴等四个阶段。

思想史作为史学的一种,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是研究最根本的基础和依据。可以从两种途径来获取:一是通过查阅图书馆、档案馆、数字资源库以及探访相关历史人物的后辈亲属来获取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著作、论文集、期刊、教材等;二是通过访谈重要的历史亲历者及相关见证者,来获取口述史料。

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文献资料方面,对破旧或者难于辨认的史料及时进行复印和鉴别,并整理成现代文字内容。对与其它内容相混杂的史料进行判读和提取。口述史料部分,要整理录音稿,形成文字资料,并交与被访谈者审校。

第三步是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定量方面包括对各种文献资料的归类,对主题内容和关键字的标注,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总体的研究概况。再进行推断性统计,得到研究热点、学科结构、重要人物等信息。定性方面结合口述史料通过归纳找出不同的流派,通过比较找到争论点和主要观点,并通过前后关照考察思想的演变。

第四步是考察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教育、电化教育实践,哲学、教育思潮以及个人的教育学术背景,探寻理论争鸣、学术流派和思想演变背后的实践、思想和个人动因,寻找规律和启发,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电化教育思想史是一项重要但艰巨的研究。一方面系统地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进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可借鉴资料少;另一方面史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很大,非研究者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大家携手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 [3] [17] 南国农.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88,97.

[2] 胡德海. 教育学原理[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

[4] [9] 汪基德.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5~8.

[5] 郑旭东. 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5,(3):14~17.

[6] [12] 吴在扬. 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 卢晓中. 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

[8] 唐莹. 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7~28.

[10] 刘美凤.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1] 杜成宪,邓明言. 教育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2~75.

[13] 阿伦娜.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2):6.

[14] 朱敬,刘永贵. 我国早期电教史研究取得新突破――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5,(12):6.

[15] 朱敬. 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6] 宫淑红. 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8]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报告[R].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9] 唐绍芳. 文本・语境・论争――教育思想史研究路径的探析[C]. 重庆:西南大学,2010.

[20] 侯艳. 浅谈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C]. 重庆:西南大学,2010.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5)

星期五(10月21日)

星期六(10月22日)

星期日(10月23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科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41语言学概论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600高级英语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6日语  00603英语写作

会计

020204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76国际金融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 0015英语(二)

国际贸易

020110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 0015英语(二)

物流管理

020229  00067财务管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 0015英语(二)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0015英语(二)

法律

0301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57票据法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015英语(二)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0420物理(工)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37 C++程序设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33软件工程

00015英语(二)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6建筑设备

03347流体力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0420物理(工)

00015英语(二)

护理学

1007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24普通逻辑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540外国文学史

0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037美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英语教育

050206  00087英语翻译  00831英语语法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地理教育

070702  0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  0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02105中学地理教育学

02102遥感概论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历史教育

060102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6427西方文化史

05632中学历史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015英语(二)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进化生物学  02088生物教育学  02085 细胞生物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76 遗传学(一)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

02077 中学生物教学法  00015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27公司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信息技术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与研究方  电视编导与制作04340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4338音响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科学教育080745    微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06518)  多媒体教学系统(00441)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数学教育

07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02010)  抽象代数(02009)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0320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物理教育

070202  06437物理学创新思维  02036量子力学  06438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5中级有机化学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5543中学化学专题选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美术教育

050410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0745中国画论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1体育史  00495体育保健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6159教育社会学  00451教育经济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教育学

040108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159教育社会学  00469教育学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00399学前游戏论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

04011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民商法

030116  06455社会保障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558侵权行为法  05559海商法

05557物权法  05561世界贸易组织法

应用化学

08120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2521食品分析与检验

基础教育

040120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06420中文工具书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80高速公路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79城市道路  06078交通工程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英语翻译

050134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4461汽车营销与贸易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药学

10080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义务教育

040125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0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0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监所管理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6)

教育史学界一般认为,由“黄绍箕草创、柳治微辑补”完成于1910年的《中国教育史》为我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本国教育史专著。如杜成宪等编写的《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中即认为:“中国教育史学科的诞生有两个标志:一是学校中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了‘癸卯学制’,规定经学科大学堂和师范学堂的教育类课程中,均设有中国教育史课程。二是有了对中国教育历史的专门研究,主要是有了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国第一本教育史著作是由‘黄绍箕草创、柳治微辑补’,起撰于20世纪初、完成于1910年的《中国教育史》。类似的研究,忽略了蒋黼于1905年连载于《教育世界》杂志上的10卷本《中国教育史资料》。该书后收人《教育丛书·五集》,并有教育世界社单行本行世。笔者认为,蒋氏《中国教育史资料》乃是由我国学者自主撰写的第一部本国教育史,早于黄、柳合著的《中国教育史》5年。由于是首部,影响中国教育史学创立的起点年限的界定,且该本各大图书馆较少收藏,甚为稀见,本文对之进行简单的介绍。

《中国教育史资料》的作者蒋黼(1866-1911),字伯斧,吴县人,金石学家蒋清朔(字敬臣,著有《纬学源流兴废考》三卷、《洪遵泉志集证》十五卷、《选泉丛说》四卷,曾注《王子安集》)之子,与晚清著名教育家罗振玉相交好,罗氏之孙罗继祖教授在《庭闻忆略》记载其事甚详:“祖父和蒋先生订交也较早,蒋先生初字觑康,后改伯斧,在上述诸人中,祖父和蒋先生的踪迹最密。并提及罗振玉曾为蒋黼撰《墓志铭》,记述相交经过及评价曰:“予交君垂二十年,出处与共,方在淮安寓居,过从无虚日,在上海居比舍,日数见,当时贤达以人才询予者,必首举君以应。故予客粤中、客吴下皆与君偕,出则连较,居则接席。及君来京师,住于吾家者半岁。罗振玉给蒋黼写《墓志铭》时在辛亥革命之后,其时罗氏已甚不愿再提及自己以及同僚好友诸如蒋黼于教育界的贡献。事实上,蒋黼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其行迹多与教育有关。1896年,蒋黼协助罗振玉创办了农学会,作为该会的骨干,于1897年参与创办了《农学报》,出刊至1904年末,1898年至1900年,以农学会名义参与创办了南洋公学东文学社,培养出了诸如王国维、樊炳清(字少泉、抗甫,古文家、商务印书馆编辑)、沈绒(字伯听,翻译家、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萨端(字均坡,翻译家、革命者)、朱锡梁(字梁任,南社诗人、东南大学教授)等一批人才。1901年,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社,编译出版教科书及我国最早的教育类杂志《教育世界》(刊至1907年末),蒋黼参与其事,且分期刊登《中国教育史资料》于其上。1904年与罗振玉等任职于两广学务处,参与兴办学堂等事宜。1905年至1906年,与罗振玉、王国维、樊炳清等任职于江苏师范学堂。1906年后,任职于晚清学部,与罗振玉同为四品咨议官,后担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至1911年病卒。这样一位深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学者,蒋黼起意撰写《中国教育史资料》便在情理之中。至于其著述,罗继祖说“著作都未能成书”,现只知在敦煌学方面与罗振玉合辑的《敦煌石室遗书》,内收蒋黼辑《沙洲文录》、《老子化胡经(残卷)》等,此外撰有《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略》等论文以及一些跋文。罗继祖教授因资料所限,所叙蒋氏著述颇有遗漏,据笔者调查,蒋黼名下论著尚有数种:据罗振玉在《国粹报》所言,他还有《中国货币史》(乃中国第一部货币专史,见金品元《历代钱谱目录》著录)等著作。他有关教育学的著述,除《中国教育史资料》之外,有考察日本教育的笔记《东游日记》,另据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查《蝉隐庐新板书目》尚有《蒙学修身书》署蒋黼编撰,《教育世界》1904年第1期(总第69号)上载有《修身教科书编篡略》,与《蒙学读本编篡略》一起只署“两广学务处稿”,应为其所撰写,《蒙学读本》未署名,疑亦为其所撰。另蒋黼在学部任职时,曾在学部图书局出版《中国教育史》,时间当在1908年左右,亦早于黄、柳合著的《中国教育史》,该本仅见著录,依理而推,或为《中国教育史资料》同书异名之作,或为其修订版,总之与《中国教育史资料》不无关系。

在已知的蒋黼署名或者未署名的教育类著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10卷本的《中国教育史资料》了,因其成书于1905年,堪称“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但最近出版的纪念柳治微的纪念文集中有论文,否认蒋著《中国教育史资料》为“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而认为完成于1910年“黄绍箕草创、柳治微辑补”的《中国教育史》才是“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理由是:《教育世界》上的大多数篇目为译稿,依次类推,刊登其上的《中国教育史资料》亦为翻译之作,译自日本,而不是原创的中国教育史著作。至此认为《中国教育史》本系原创,故为第一。那么,《中国教育史资料》是不是有日本原著在的二手的译本呢?经笔者仔细查阅《教育世界》及《中国教育史资料》,认为:第一,《教育世界》杂志上多有译篇,尤其在1901年至1903年所谓“前期《教育世界))’’,但并不能以偏概全以印象代替事实而认为《中国教育史资料》是译稿。其次,《中国教育史资料》连载于1905年,属“后期《教育世界沪,其时编译者比较集中,仅罗振玉、蒋黼、王国维、樊炳清、罗振常等数人,且经多年编辑杂志,《教育世界》杂志上篇目署名的处理还是比较规范,至少有规律可循,即:如果是译本或者节译本,不在题下和目录署原著者及译者,就附《译者识》或《编者识》之类注明;如果是有原著可依的改写本,则不署名;如果仅署中国学者之名的篇目,则一概为其著作而非译本。以上三种署名的处理情况,例子甚多,恕不举例,读者一览1904年至1907年的近100期《教育世界》杂志便知。《中国教育史资料》题下署“吴县蒋黼”,与《红楼梦评论》题下署“海宁王国维”同,又《总目》之《中国教育史资料》署“蒋黼撰”,同目《论近年之学术界》等署“以上王国维撰”,而《叔本华之思索篇》则署“译稿”,整伤如此,可证《中国教育史资料》乃蒋黼所撰而非译稿。第三,从《中国教育史资料》中的一些用词,比如“中国”、“我国”、“国朝”等来看,《教育世界》杂志上的译本中一律保持日文原样为“支那”等字样,故《中国教育史资料》非译稿。再者,蒋黼通不通日文,有无能力进行翻译还是个问题。当然,从逻辑上讲,日本早于国人捷足先登著有中国教育史之类的著作,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蒋黼,蒋黼在多大程度上依之进行改写、资料的搜集等等都是可以存议的;虽然笔者手中并无相应日文中国教育史之类的著作可供参照,但经仔细阅读《中国教育史资料》,从其内容、体例、行文,以及它与罗振玉相关教育史论文的关系(下详)等方面来看,实非翻译之作。

《中国教育史资料》与现在通行的章节编排不同,而是分成十卷,连载于《教育世界》杂志1905年第15至22期,总第107至114号,连载时间农历为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相应公历时间为1905年9月至12月,其时蒋黼任职于江苏师范学堂,该学堂开设教育史课程,蒋黼是否讲授中国教育史课程,((中国教育史资料》是否为学堂讲义,由于资料匾乏,我们不得而知,但与之有关则可推想而知。《中国教育史资料》发表于“教育史”栏目,此前《教育世界》杂志并无此栏目,看来是为蒋黼的这个著作特开辟的一个栏目,也说明“中国教育史资料”与“中国教育史”相比多出“资料”二字,实是被当作不打折扣的“教育史”看待的,前述蒋黼有学部图书局版《中国教育史》亦可佐证。笔者所读《中国教育史资料》为《教育丛书·五集》中所辑,页眉署“教育史”字样。事实上,《教育丛书·五集》乃《教育世界》杂志第五年即1905年全年的分类汇编,《中国教育史资料》因篇幅较大单独成册,页码内侧亦保留诸如“第十五期七十一”等字样,即丛书本与原刊杂志版一样,内容一般无二。又据((教育世界》杂志所附《本社(教育世界社)编译及经售书目》及《蝉隐庐新板书目》所载,《中国教育史资料》另有单行本行世。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7)

本译丛是国内首套翻译出版的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目的在于通过向教育界推介西方教育史经典著作,使教育学者尤其是教育史学者在教育理论素养上有所提高,在教育史学观念上有所感悟,在教育史研究方法上有所启迪。

译丛的入选书目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经典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学界流传较广和影响较大,具有形成智慧的教育价值。二是代表性。入选著作在西方教育史领域代表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其中既有通史,又有问题史;既有制度史,又有思想史;既有古代史,又有近现代史。三是独特性。入选著作体现不同的西方教育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国家教育史学家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其中既有传统史学研究的成果,又有当代史学研究的成果。

教育史蕴藏着教育智慧,教育史经典名著闪耀着人类教育智慧的光辉。本译丛将有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开阔教育视野和拓宽教育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分册介绍: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和方法》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美]布里克曼(William W. Brickman)著 许建美 译

《教育史学:传统、理论与方法》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比较教育家威廉・W・布里克曼(1913~1986)的代表作,1982年出版。第一版以《教育史研究指南》为书名,于194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在此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虽然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但仍然没有出现一本与《教育史研究指南》研究范围相似的著作。该书脱销后,从美国、欧洲、南非、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传来重印的要求。于是,布里克曼于1973年将内容拓展后的修订版命名为《教育史研究》,在宾夕法尼亚州诺伍德出版。1982年,他又出版了增加在《教育史》上发表的4篇论文的新版本,并更改为现名。

《希腊的学校》

(Schools of Hellas)

[英]弗里曼(Kenneth J. Freeman)著 朱镜人 译

《希腊的学校》一书是英国青年学者肯尼思・J・弗里曼(1882~1906)的教育代表作,其副题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1907年在英国伦敦出版。该书是弗里曼的学士学位论文,也是他为争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候选人提交的论文。该书研究的是公元前6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希腊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问题。

《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英]科班(Alan Balfour Cobban)著 周常明 王晓宇 译

《中世纪大学:发展和组织》一书是当代英国知名历史学家、研究中世纪大学的知名学者艾伦・鲍尔弗・科班的一本学术专著。1975年出版。该书重点考察大学的历史,诸如与其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文献、欧洲的学院运动以及中世纪学生权利等。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

(Studies in Education During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英]伍德沃德(William Harrison Woodward)著 赵卫平 赵花兰 译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1400~1600》和《维多里诺与其他人文主义教育家》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哈里森・伍德沃德(1855~1929)在西方教育史研究领域、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研究领域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重要著作。前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07年(1924年重印),后者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897年。

《教育学史》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法]孔佩雷(Gabriel Compayre)著 张瑜 王强 译

《教育学史》一书是法国教育史学家加布里埃尔・孔佩雷(1843~1913)的代表作,副题是“主要教育家及其理论;重要著作分析”。出版于1881年,原书名为《十六世纪以来法国教育理论批评史》两卷本,出版于1879年。1886年,《教育学史》一书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密执安大学教授佩恩(William Harold Payne)翻译成英文。

全书除“英文本译者序”和“前言”外,共22章。其特点是:第一,资料丰富且文献详实。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其中包括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法令、教育历史事例、教育实践情况等,甚至还有中国老子《道德经》、《犹太法典》以及佛陀与他的弟子的对话。第二,论述简明扼要且分析精辟中矢。该书尽管出版时间较早,但与它以后出版的西方教育史著作相比,它在分析力度和行文流畅上一点也不逊色。尤其是每一章最后面的“分析性总结”,不仅是言简意赅,而且是画龙点睛。第三,凸显法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该书可以被看做是一本法国教育学史。第四,整体论述采取分节的方式。全书的论述共分667节,而且每个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非常清晰明了。

《西方教育文化史》

(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美]伯茨(R. F. Butts)著 王凤玉 译

《西方教育文化史》一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R・弗里曼・伯茨(1910~2010)的代表作,其副题为“它的社会和智力基础”。1947年出版。

《教育问题史》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美]布鲁巴克(John S. Brubacher)著 单中惠 王强 译

《教育问题史》一书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高等教育家布鲁巴克(1898~ )的代表作。1947年出版,1966年再版。这是西方教育史学界第一本以问题为研究主线的教育史。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

(Doctrines of the Great Educators)

[英]拉斯克(Robert R. Rusk)、斯科特兰(James Scotland)著 朱镜人 单中惠译

《伟大教育家的学说》一书是英国教育史学家、乔旦希尔教育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罗伯特・R・拉斯克(1879~1972)与英国教育家和地方戏剧家、阿伯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兰(1917~1983)合著的著作。该书1918年第一次出版,先后一共出过5版。在每一次再版时,作者对内容都作了重新修订,并根据自己认识的变化对人物作了增减。

《学校的变革》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

[美]克雷明(Lawrence Arthur Cremin)著 单中惠 马晓斌 译

《学校的变革》一书是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劳伦斯・阿瑟・克雷明(1925~1990)的代表作。副题为“美国教育中的进步主义”。1961年出版。1964年,该书荣获“班克罗夫特美国历史奖”。

《教育、权力与个人经历:当代西方批判教育家访谈录》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8)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计算机及其应用080702

02324离散数学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26操作系统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2通信概论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198线性代数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442钢结构

00015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9训诂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31英语语法  00832英语词汇学

00016日语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会计

020204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61国家税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60审计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8资产评估

00015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10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61国家税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3质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78银行会计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79保险学原理

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3消费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844国际商务英语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99涉外经济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9 国际私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险法

00167 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0015英语(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逻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561世界贸易组织法  00865证劵法  05557物权法

05560破产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监所管理

030109  00929劳动教养学  00931矫正教育学  00934中国监狱史

00930监所法律文书  00927中国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逻辑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学

0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

00015英语(二)

教育学

040108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1认知心理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

040112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00542文学概论(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72比较教育  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

040102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24普通逻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会学概论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15英语(二)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0015英语(二)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201护理学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学概论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04577中国通史

应用化学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与检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306环境分析与监测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41语言学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5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0高级英语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2遥感概论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历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00775历史教育学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组织胚胎学  02088 生物教育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81进化生物学  02077 中学生物教学法  00015英语(二)

02076 遗传学(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规概论  00227公司法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制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方  01141信息技术与当代社会  0434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  05181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080745    0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0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02326操作系统  02336数据库原理  00015英语(二)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数论  02011复变函数  02014微分几何  00015英语(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数学物理方法  03218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6仪器分析  00413现代教育技  02059化学教育学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00732简明配器法  07976音乐欣赏(二)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3体育教育学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015英语(二)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9药剂学  03026药理学(二)  07781药事管理(一)

药学

10080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义务教育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9)

一、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

我们党素有重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就对历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抗日战争爆发后?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历史教育的特殊功能?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体系?对历史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民主革命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历史教育置于它应有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抗日战争是需要动员千千万万民众共同参与的伟大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负有领导全民族人民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利用历史知识的教育功能?动员广大民众奋起抗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针。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段话?把革命的理论、历史知识、对实际运动的了解摆在相同的地位?使历史知识这一要素与革命运动胜利联系在一起。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1]刘少奇曾经指出?“所谓中国党的理论准备?包括对于马列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及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21他要求“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二十二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2]。针对党内一些人不注重学习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现象?在中严肃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他要求在全党形成学习研究历史的浓厚风气?使全党同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E“。

中国共产党的经典作家们对历史及历史教育功能的精辟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对于促进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从理论上奠定了历史和历史教育在我们党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二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国情?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是革命党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法宝。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1]因此?要想认识中国的现实?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号召全党?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只有充分深入地认识了国情?才能找到现实中国社会“内部联系”这个中国革命之“的”。找到了中国革命之“的”?才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于这点?陈云曾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4]在中国共产党内?既是倡导学习研究历史的典范?又是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在党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和贡献最大?这与他深厚的历史科学功底密不可分。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指出的那样?“的著作有不少篇幅是讲历史的。读的著作也得懂得历史。”[5]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成果作为革命事业的有益借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党在整风中加强了党史教育?目的是使全党“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3]。经过认真系统的党史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以往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有了深刻地体会?从而把思想统一到思想轨道上来。对于这点?邓小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凡是研究了一下党史的人?一定会深感整风的重要的。”[61在中还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文件?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吸取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因胜利而犯错误的深刻历史教训。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教育中所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对这份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要求全党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因为“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坚持抗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是学习研究历史科学?应该着重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特别注意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是民主革命的需要。在党的七大召开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刘少奇也指出?“为了要使我们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我们就必须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2]在革命实践中?既要“根据群众斗争的经验?同时也要参照历史上、各国的经验”[2]。

认真学习研究中外革命史?把重点放到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更是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针对当时党内不重视学习历史的现象指出?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还就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作出过很多精辟阐述?例如“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提供了正确的原则和法。

二、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的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独特教育功能? 动员更多的人投身到神圣的抗战事业中去,中国共产党在重视历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又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活动。

首先,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学工作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培养更多的十部,我们党加快了建立干部学校的工作步伐。1940年底,强调:

“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各个根据地的各类干部学校不断涌现。在革命圣地延安,更是集中办起了一大批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按成立时间为序,我们党所开办的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学校是:193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党校、193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的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人学、1939年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等。另外,中、小学教育.农民夜校等也广泛发展。

各类学校都对学员和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和时事政治教育,特别要求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例如,延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等。大学的教育原则是强调为抗日战争服务,培养一大批能做事、了解中国国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的革命青年。十部学校的领导人多为久经革命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教师多为富有革命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也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术界的名流;学员多为全国各地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先进青年。

其次,在中,我们党把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列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七大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活动。

在运动中,、等高级领导干部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的政策,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国情,结合学习对“三风”进行整顿。1940年前后,写了大批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文章,例如《<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对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经典的分析和评价,成为运动中对全党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党的七大召开后,、、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报告和发言,在对国家前途命运、战争形势、党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同时,也对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从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

再次,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党领导和影响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外的东北沦陷区、重庆等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教育活动,涌现出一批革命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文学作家。

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我们党领导成立的培养东北军政千部的基地。该校在教学安排上,不但系统讲授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而且还专门开设红军长征史、《八一宣言》、东北的历史和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及的卖国行径等专题课程。著名历史文学家郭沫若在重庆坚持以笔作刀枪,写出《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五部大型历史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人们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起到激励人心、焕发民众抗战热忱的宣传效果。

1944年,郭沫若还以历史为依据写了《甲申二百年祭))一文,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末农民战争予以分析评价。由于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被我们党作为运动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文献,列为整风文件之一。另外,革命史学工作者李平心、韩启农等也编写出版了一批史学著作。李平心所著的《中国现代史初稿》、《论新中国》两部历史著作,运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运动近百年的历史事实,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新中国成长的道路,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批驳了政府在皖南事变前后的倒行逆施。韩启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讲话》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历史知识普及读本,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列为历史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在对群众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战必胜的昂扬斗志。

三、党在抗战时期历史教育活动的特点

党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广泛参与性花大特点,为我们今天开展历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10)

教育史学科的未来,是与教育史学科百年历史和学科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从学科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出发,去考虑和推测学科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个人近来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把所想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讨,以利于集思广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预做一些必要的思想准备。

一、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加坚实

教育史以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其考察研究的对象,掌握真实而充分的教育历史资料,是开展研究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教育史资料(包括文献、文物、档案、图像、录音、访问记录、调查报告等等)的广泛收集和整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学科基础建设工程。有些研究者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投身于教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纂,或是汇编成专题性历史资料,或是汇编成断代历史资料,先后出版,公之于众,为学科的实证研究创造条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也提高了研究工作效率,他们无私的贡献不可低估,应该向他们学习。

教育史基础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工程,只有小部分先觉者的努力显然不够,还需要较多的志愿者参加,使这一工作系统化、全面化、持久化,有一定的组织、有一定制度来加以保证,努力为后人留下完整的真实的教育史资料。至今为止,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在资料搜集、整理、编纂方面都分别做了一定工作,成果颇为可观,但还不完整,与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现代教育史部分因条件限制,只能提供已公开文件的汇编,档案没有开放,事情具体的因果发展过程未能了解清楚,进行研究有很大局限。所以教育资料还要进一步扩展挖掘,汇编成多种专题史资料,为教育史研究建立坚实的研究基础。

教育史基础建设虽不能一时就成功完事,但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逐步推进,终归会接近预期目标。相信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建设,以后中青年从事学科课题研究,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辛苦,工作效率会更高,出成果会更快,达到的水平会更高,因缺乏历史资料观在没有条件谈的问题,后人会有条件谈,现在未能有结论的事,后人会得出应有的结论。

二、要进行教育史学科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建设

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存在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学科设置和学科研究相互推动,有了学科设置,首先就需要教材,进一步还要充实教材内容,这就促进了学科研究,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丰富和更新教材内容。由于各历史阶段行政当权者对教育史学科价值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认识深浅不同,思想控制放松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大些;思想控制收紧之时,内容选择、分析、评论的自由度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学科发展的道路比较曲折。随着形势的变化,文教领域出现不同的潮流:如保持中华文教传统、主张思想信仰自由、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阶级斗争理论、实行兴无灭资、开展文化革命等等。随着这些潮流的更替,教育史学科也大大改变面貌,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有些研究者对教育史学科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理论水平不高,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理论指导。这一批评是很中肯的,促使人们加以反思,呼唤加强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有些研究者有志于改变教育史学科的现状,并且开始行动起来,对教育史学科的有关理论问题开展逐个研究,有的已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需要一个由探索、逐步加深认识、总结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比较可行的是两途并进:一方面是借鉴和运用现代人文社科等学科新理论来研究教育史;另一方面是认真总结教育史学科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教育史基本理论问题。两途结合的结果是形成教育史学,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方法。教育史学既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反转过来又对教育史学科研究发展起一定的规范作用。

我们期望教育史学的创建,它将成为教育史研究者入门的必读书,借以提高专业素养,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史学科整体的研究水平,对于评估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亦将会有共同的标准和尺度。

三、确立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和扩展生存空间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史学科不像外语或政治理论,成为本科不分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不像教育学成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它只是师范专业之一的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传授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形成历史发展的教育观,养成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这门课程在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现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各级领导,因专业素养不同,对教育史学科在师资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差别,在教育改革中对教育史学科就有不一样的态度:有的采取压缩教育史学科的措施,一年的课程缩短为半年;有的把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门课再合并为一门,为的是腾出时间用于增开引进的技术性、实用性的新课程。在全国性高师改革浪潮中,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地位不稳,往往成为改革试验的牺牲品,到了阶段检查整顿时,又要求恢复原样,待到下一轮改革时,教育史再次成为主要对象,又压又砍,造成肢体残缺不全。教育史的基础课地位动摇,生存空间因减少课时而缩小,学科的特色难于体现,学科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不能发挥,这种

状态实在让人担忧。

造成教育专业教育史课程地位发生重大变化,有其现实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之后,教育改革就倾向学欧美,向欧美看齐,唯恐学得慢,欧化美化不够,改革中注重学习实用技术,忽视人文学科,淡化民族文化,放弃中华教育精神,用实用标准衡量教育史学科,视教育史为无用,作为被改革的重要对象。

要消除高师课程改革中忽视教育史课程的作用所发生的偏差,只有期待高师领导提高认识,端正指导思想,才有条件进行矫正。教育史研究者要自强不息,不懈地争取教育史学科在高师教育专业中确立基础课程应有的地位,并尽可能开设选修课,扩展教育史学科的生存空间,教育史学科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才会有光辉的前景。

四、重视教育专史的研究是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希望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以期对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有所启示。这种需求不是局限于领导层对宏观教育策略历史经验方面,而是各个阶层各种职岗的人对教育历史知识经验都有需求,但具体需求则因职岗的实际需要而不同,这种多方的要求,是多卷本教育史满足不了,也是高师教材教育史或教育简史或教育史纲要满足不了的,这一现状势必促使教育史学科更细、更专业化,分化出更多二级、三级分支学科,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有专史,教育的各组成部分、各方面的关系、各种重要问题也都有专史。各种职岗的人希望教育史结合他们专业需要,研究和编纂出分门别类的教育专史。专史不是小项目,但也不是大型项目,从规模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型项目,与上下都有密切的关系。重视专史,就会带动与专史内容有关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这类研究成果,会丰富专史的内容,实际上这是专史的基础。专史能形成系列,又为系统的全面的教育通史进一步再提高创造了基本条件。专史的研究有较大的灵活性,联合三五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协作也可,个人自愿独立承担也可。专史由于规模不是很大,参加人员不太多,较易于调度,也可能在一定时限内见其成效。专史是由“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研究者来参加撰写,是专家写专史,保证研究是专门又是深入,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考验。教育史学科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研究者投入专史研究,为教育史学科整体水平提高创造条件,这有待于教育史研究者的继续努力,不断贡献。

五、对儒家教育思想需要再评价

儒家思想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主流,而百年来成为批判的主要对象,这就影响了教育史学科对人物学派的评价。教育史存在着如何评价儒家教育思想的问题,从20世纪延续到21世纪,想回避这个问题总是回避不了,今后还得对儒家教育思想再作评价。

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儒家是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主张走社会改良路线的一个学派,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虽然依靠私学传授扩大社会影响,也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并未居统治地位。但儒家对促进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宣扬民本主义,主张仁政德治,重视农民生活,建立社会秩序,有重要贡献。有人抹煞儒家对历史发展有积极贡献的一面,而抬高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或以赞扬佛学而贬低儒学,说儒学只讲伦理政治,哲学理论粗陋,不如佛学精细。这些评价因脱离历史实际,存在一定片面性。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儒家有不同的认识和对待。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曾对儒家实行,进行严厉打击,儒家被迫潜伏以求生存。西汉初,儒家虽可恢复活动,实际上还是受冷落。直到汉武帝时,国家达到相对富强,才由“无为”转为“有为”,利用儒家学说,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加以利用,因人而殊,并非持久一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曾多次受到冲击,几度起伏,这是政策变化造成的,要利用就加以尊崇,不利用就加以打压。二千多年来,经受无数的批判,结果是批而不倒,或倒而不亡,在民间继续流传,待时变境迁,重新振作,再登统治地位,受到罢黜和受到尊崇相互更替,这就是儒家在古代的经历。

20世纪的中国,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中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重大变革过程中,儒家思想包括教育思想总是争议问题之一,不同地位不同立场的人,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态度:一是完全否定,资产阶级西化派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儒家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儒家是旧时代的产物,不能适应新时代,应该批判并抛弃,彻底决裂;二是基本否定,认为儒家对社会历史发展功不抵过,负有历史罪责,因它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保守,不能创新,阻碍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落后,要加以贬责;三是有否定也有肯定,认为儒家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虽在近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加以扬弃,但也有些宝贵的思想可以继承改造,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发扬优良传统,也要适时创新,以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百年来,儒家的处境多变,由受批判被否定到受尊重再被利用,曾有几度反复。之后,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面临不少问题,都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关联,如普及教育、因材施教、尊师重教、做人诚信、修养道德、以德治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都继续利用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这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一批了之,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再评价。

六、面对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中国要有独立自主的研究

中国教育史论文篇(11)

G529

20世纪90年代初,丁钢教授从文化史研究中开辟出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在对传统文化留存与传递过程的考察中,将教育研究的视野从学校空间向民间社会转移,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关注社会性教育或教育事件,以叙事方式呈现生动、丰富的教育历史场景,而形成一种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研究是一种将教育历史研究内在于文化经验或情境之中,把实践场域中的文化体验、经验感悟、事件见证带回理论场域,通过对教育经验的故事性讲述来赋予其意义的学术实践。

一、文化史联姻教育史

从长时段的学术实践来看,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经过了一个积淀与转向的过程。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丁钢教授的治学路向与学术关注点的变换。就积淀而言,它指的是在自觉的叙事史学术实践形成之前,既已通过各种方式先行存在的学术累积。丁钢有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这从其求学经历中可见一斑。丁钢1978年至1982年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此期间在“康德热”、“李泽厚热”的学风中储蓄起人生第一笔学术资源;1982年至1985年间他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期间师从国学名家潘雨廷、苏渊雷等人,夯实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功;1985年至1988年间他又转入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史博士学位,师从教育史学家张瑞教授,从传统文化转入传统教育领域,初步形成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学术路径。就此求学经历,丁钢自言:“哲学给予我智慧,文学赋予我情感,教育学对我的人生注入了无限的意义。”[1]也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但这只是三个不同的学位而已,真正懂得关注的乃是丁钢在求学期间所接受的学术熏陶以及由此养成的学术志趣与思想方式。”[2]丁钢接受高等教育的十年间,正值恢复高考后中国思想界最活跃的一段时光。一方面,受外在的诸如“文化热”、“西哲热”、“美学热”等学风的引导,另一方面,自我对知识的极度渴求,丁钢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地积淀着自己的知识储备。攻读博士学位之际,他第一次使自己的学术积淀转化为现实的知识成果――《中国佛教教育》,并提出应从儒佛道三家文化语境共同体中总体考察中国教育[3],也是其跨儒佛道传统文化与教育积淀而转化的认识结果。尽管这些成果与认识还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但它所迸发出来的学术前景是极其广阔的。丁钢通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课题,先后形成《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1990年版)、《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2002年版)、《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2009年版)等代表性成果,构成了一幅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整体图景。

丁钢的叙事史学实践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积淀、转向而形成的。首先,文化史研究的学术积淀。叙事史与文学史具有天然的学缘依附性,这为丁钢的文学史研究转向叙事史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积淀。章学诚曾言:“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必出史学,其源本于《春秋》‘比是属辞’。”[4]44孔子主张文辞与内容相结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论语》便是一部很好的教育史叙事分析作品,它已将教育生活实践、教学实践与交往实践融为一体。最早把叙事视为一种方法而强调的是刘知几的《史通》,以叙事来纠正追求文辞靡丽的文风,“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不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返,百遍无,自非作者曰圣,其孰能与于此乎?”[5]49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是最重要的两种叙事范式,杨义认为此两种形式以前者为骨干,二者“一实一虚,亦高亦下,互相影响,双轨并进”。[6]18

丁钢对杨义的《中国叙事学》进行了研究与阐发,提取出叙事方法在结构上的“顺序性”、“联结性”和“对比性”,并重点关注到“人物”和“事件”在叙事结构中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在时间上的“整体性”关注,以时间整体涵盖部分的思维方式;在视角上的“全知性”与“流动性”的关注,他将这种流动性过程与中国传统书画中的“散点透视”比对,用于描述结构复杂、场面广阔的历史场景;在方式上的“意象性”表达,在“暗示”和“联想”中将意义蕴含于某种社会或文化事物之中。[7]68以中国传统的叙事风格和方法为本,结合西方学者如拉博夫(Willam Labov)的结构主义叙事分析模式以故事的形式叙述经验或事件并理解行动的意义;里斯曼(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的经验叙事分析模式以进入经验、讲述经验、誊写经验、分析经验、读取经验建构事实;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和克兰迪宁(Jean Clandinin)的三维叙事探究空间从时间、个人和社会、情境的维度构建富有情境性、连续性和交互性的经验叙事文本,通过进入“现场”而获得“现场文本”,最后“研究文本”,完成叙事的过程;马尔库斯(George E. Marcus)的文化人类学通过“田野工作”进入现实的文化生活场域之中,用现场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教育中真实的生活,将在实践场域所获得的洞见带回到理论场域之中。[7]56

这样就从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与西方叙事理论及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之中,建构起叙事范式的教育研究模式,从“文化语境之中解读日常教育的实践意义”[7]56,从实践中填平“你―我”、“理论―实践”之间的鸿沟,叙事范式便可以建构一个生活的、经验的教育世界。叙事范式的教育研究进入的是一个现实的教育世界,但此种研究一旦完成,它所提供的文本必然已经完成了对历史的构建。

其次,文化史与教育史联姻后的转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丁钢即已在探索传统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过程中,发现了应加强以文化观照教育功能。这种认识打破了传统的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功能,进而从政治史、经济史的变迁中去总结教育史变迁的思维方式,而确立了一种从文化史变迁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史的变革。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核,无论政治、经济形态如何变迁,一个地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性格不会轻易随之改变。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保存、传递与嬗变,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性具有一定的自为性,即作有目的的选择与重组,这正是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在。因而,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文化热”渐趋平静,但丁钢指出:“在这场讨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关系的研究成果,或者未尽的思索,更是耐人寻味……文化史与教育史研究的联姻,教育史研究范围的扩大,是这场文化讨论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最积极的影响。”[8]1

文化史与教育史的联姻,为教育史研究确立了一个大文化背景。丁钢认为教育活动“不是生物水平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8]1。这种认识与李泽厚将基于心理形式的积淀视为人性与动物性本质区别的认识一样,将教育视为人类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无可避免地受着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这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而始终能保持本土性的重要原因。这种从文化积淀的视角解释近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变革,可以更清晰地解释近代中国教育在西方现代教育“冲击”之下而迟迟未作“回应”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那种“中国中心”的传统文化心理观念,并未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下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就将现代化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所主张的从社会变迁看教育变革,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经济所带来的变革可能只是一种为求生存而作出的实用性回应,等经济达到某种程度之后,还是会回到文化的传统之中。因而,文化心理的变革才是真正能带给教育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教育史研究被置入一个大文化背景之中,这是教育史与文化史联姻所带来的视域转换。如何探究教育史与文化史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文化史与教育史联姻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叙事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方式,它经历两次转向而确立了教育历史叙事的研究范式。

在文化史与教育史联姻过程中,内置于文化视域与情境之中的教育,在文化教育互动结构中演绎着角色变迁,由文化功能的阐释走向文化内涵的提升、再到文化性格的塑造,最终成为文化创造的核心。基于文化关怀意识,丁钢在文化史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即对文化层次作了“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分,指出以往“人们的眼光过于集中于上层文化,而忽略了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实际作用”[8]5。以此来看待教育研究,他认为,“我们不仅应看到上层、官办的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也必须注意到下层民间的教育对于文化传递与变迁的实际功用。”[8]5这种对于下层、民间教育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向叙事史范式教育史学的第一次关键性转向。眼光向下带来了研究视野的下移,诸如村落、宗族、基层群体、个体教育生活与经验成为考察中国教育“现代性”的新视角,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对立、冲突,在实际的教育经验中找到了缓和的中间地带。在基层的教育实践领域,传统总是保持着巨大的张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向村庄推进时,势必会被村庄的传统文化所包围,要“与传统的民间力量进行博弈和互动”,这便是“嵌入村庄的学校”[9]1所面对的现实文化处境。在这里,经验比理论更有实效。教育经验与现象成为叙事学范式教育史学实践的考察对象。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方法的运用,是向叙事史范式教育史学发生的第二次转向。“在大量的教育叙述文本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比较叙述,以及思辨逻辑的叙述已经成为一种叙述样式。在这种宏大的叙述中,直接关注现实和实践细节的变化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过滤掉了。”[10]1与现代化范式的宏大叙事不同,教育叙事从社会文化情境、教育生活经验和事件等细节入手,通过叙述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教育意义。叙事方法的引入,使“教育叙述何以可能”作为一个基本问题被反思。传统教育叙述文本中,那种以探寻规律性、确定和发现真理为主旨的宏大叙述方式,遭到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质疑,而微观叙述以一种非思辨而看似零碎的方式,被置于一种“非合法化”的地位,“经验叙事”使教育叙述成为可能。[10]2对于教育史而言,教育意义的呈现是最重要的目标,而这正是经验叙事的追求。

在文化史与教育史联姻结构中,经验叙事成为构建文化与教育世界的主要叙述范式。这样,在文化史的积淀及与教育史的联姻中发生转向,教育叙事最终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应用于教育史学实践中。正如丁钢所指出的,从叙事的视角解读教育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现象及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意义不仅在于变迁教育史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在于如何把人的活动置于教育史研究的中心地位,并以此强调教育史的历史感知及其人文蕴意。由此,历史叙事便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研究取向。[11]将人的活动置于教育史研究的中心地位,是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在教育经验叙事过程中,对实践领域的流动着的教育声音、行为、经验、生活等真实的历史的发现。

二、教育历史叙事研究

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是一种教育历史叙事研究,它的核心是“叙事”。就叙事本身的存在而言,它不是新事物,而是在东西方史学史上都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在今天,叙事史学作为一种范式的复兴,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也是一种返本与开新的学术实践,它将历史叙事、文学叙事的方式引入到教育史研究之中,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之外,建构全新的指向教育事件、教育经验的叙述体系,进而提供更富生活化、更接近真实的教育历史。教育历史叙事研究是一种将教育历史研究内在于文化经验或情境之中,把实践场域中的文化体验、经验感悟、事件见证带回理论场域,通过对教育经验的故事性讲述来赋予其意义的学术实践。它有如下几方面的学术特征:

首先,眼光向下的研究视野。社会史最先确立了一种“眼光向下”学术视野,英国历史学家塞缪尔把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课题,认为“社会史的活力在于它关心的是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着眼于普通老百姓,而不是权贵名流,侧重于日常事物,而不是耸人听闻的重大事件。”[12]299教育历史叙事研究最先是通过确立眼光向下的研究视野,而逐渐确立起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叙事的关键问题在于让谁来叙述?叙事史范式主张把教育历史叙事的话语权交给“下层群体”。对宗族教育的关注,是较早地以眼光向下的视野考察基层教育组织的学术实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在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上,官学制度以及由一些杰出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向来受到关注,至于乡里民间的宗族教育则往往被忽略。”[13]14在学校教育制度之外,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晋商、徽商、闽粤商人、江浙商人的宗族教育,可能是最好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关系的教育组织。司洪昌对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则是比宗族教育更加微观化的教育历史叙事研究。教育历史不再只是属于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也属于某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坐标的微小村落里的普通大众。但他们一样有教育实践,一样有生活实践、交往实践、文化实践,而且这种实践承载着比现代化城市中更为厚重的文化与教育传统。从这里看中国教育,能提供更为真实的现实参照。而对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女知识分子的研究则同样体现的是将研究视野关注到以往很少关注的基层群体身上,而再现社会系统中的个体真实的教育文化生活。然而,仅有视野下移是不够的,是否能够融入其中是视野下移的关键。

其次,叙述故事的研究方法。叙事史学仅仅把视野下移视为范式变革的前提,而叙事的运用才是范式变革的核心。叙事是什么?有研究者指出,叙事指的是一种话语模式,它将特定的事件序列依时间顺序纳入一个能为人理解和把握的语言结构,从而赋予其意义,通常被等同于“讲故事”。[14]2此间的 “话语模式”应该就是怀特(Hayden White)所言的“历史场”,包括各种原始的史料、历史叙事以及后世对历史著作的诠释三种历史文本。在《元史学》中,怀特将话语模式分为五个重要方面:(1)编年史;(2)故事;(3)情节化模式(4)论证模式(5)意识形态蕴涵模式。[15]6叙事史学主张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建构历史,并将“事件”作为教育历史的实质性存在。在叙事史范式的实践中,“故事”是指一系列教育“事件”的发展过程,往往要从社会和文化的源头和流动中去追溯这一过程,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编排来叙述故事。如司洪昌在其研究中这样叙述事件,“之所以说事件的不同寻常,是因为一个乡村的医生突然宣布:要开办一所家庭学校。在这个义务教育和公共教育机构大行其道的年代,在现代新式学校推行了一百多年之后,而在私塾基本被消灭半个世纪之后,一个酝酿中的现代学塾要着手开办了。这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其背后却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6]在这份文本中,作者所提供的事件是可供证实的真实存在,但事件发生本身并不构成文本中的事件,“一个医生开办家庭学校”,只是一个生活事件。每天发生在村庄里的事件很多,作者要对这些事件进行甄选、归类、重组,将“事件”转化为“故事”。那么,读者所从历史文本中所看到的“故事”,也就是作者所讲述的故事中的“事件”,并不完全是作者“发现”的那个事件,也是他加以“创造”的结果,这样才使“事件”在向“故事”转化的过程中具有了“叙事性”。正是这种“叙事性”赋予了这一事件以意义、连贯性和历史性本身。如果没有将这一事件置于这个村庄的社会和文化历史的背景之下,单纯只是“记录”这一事件,那可能和在这个村庄增开一家小卖部没什么任何的教育意义一样。因而,眼光向下也是有选择性的,意义的阐发是叙事史学的价值诉求。

再次,获求真相的研究观念。教育史研究为何要眼光向下?为何要叙事?这是叙事史学存在意义的追问,也是它的基本观念与立场所在。叙事史学将接近历史的真实或真相,作为自我存在的意义。“我们引入教育叙事乃是为了接近在中国教育空间里发生的各种‘真相’,在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声音与经验,它们会聚在一起,构成了等待我们去考察的教育事件,而这些事件的流动性及其复杂意义常常只有通过叙事方式才能表达出来,尤其是事件中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也须教育叙事的理论方式是最为合适的方式。”[17]2如是理解,叙事史学并不排斥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家在教育史叙述体系中的位置,它所需要获得的是实践性的、流动的、丰满充盈的经验,而不是理论化的、僵化的、没有血肉的史料。叙事史学“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贴近经验和实践本身”。[17]2历史的真相是复杂的,并非靠进入一个场域就能获得的,更何况作为叙事者的教育史学者,并非只是让人物、思想、声音与经验自己说话,难免会有叙事者本人的主观性。研究者指出,“只有当我们把这种叙事看作我们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这种叙事就不再仅是主观意义上的产物。”[14]57其实,在任何的史学实践中,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想要做到纯粹的客观叙事几乎不可能,即使那样,也只是“记录”,而非“叙事”。追寻真相始终是历史学的意义所在,教育叙事通过进入教育活动的发生现场,通过与教育中的人物交往、晤谈,而直接获得感性的教育经验、思想、声音、事件等,它的教育史价值在明天。

正如安可斯密特所意识到的,“历史学在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在大多数时候的话,并不具备讲故事的特性;叙事主义所可能导致的与讲故事有关的一切联想因而都应该避免掉。叙事主义更应该与历史解释联系在一起。”这似乎是历史学的叙事主义转向之后,对自我未来出路的理性认识。毕竟,历史关注的眼光更多的是过去,而非现在。但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对于事件、生活与实践的关注,却是教育史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敏,陈德云,熊建辉.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上)[J].世界教育信息,2010,(7).

[2]周勇.丁钢教授的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世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丁钢.中国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与特性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教育研究,1987,(12).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刘知几撰,黄寿成校.史通(叙事第二十二)[M].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6]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丁钢.声音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9]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0]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J].教育研究,2009,(5).

[12]王学典.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4]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6]丁钢.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N].中华读书报,20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