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8 17:00:09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1)

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的变革,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家观察、思考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哲学家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同时也就实现了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展示给世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论文百事通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和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维方式则是对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确立了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得以集中表述,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所谓实践思维方式,简要说,就是按照人的实践活动本性及其方式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实践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实践,从而第一次还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本来面目。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必须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实践范畴的发展沿两条路线前进。一条是突出经验,突出科学实践的特点;另一条是沿突出理性,突出自主创造性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实践观是实践范畴在一次次冲突中不断展现自身的结果,同时又建立在直接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目的和结果、必然和自由在相互规定和转化中的现实统一。然而,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只能解决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认识论问题,只具备实践意义,缺乏理论意义,不能解决哲学最高层次—思维方式的问题。并且实践活动只是哲学考察的一部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将这种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即实践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实践思维方式得以体现。因而实践范畴不能仅仅停留于活动、观念层面,必须上升为思维方式的层面。只有这样,实践才能解决贯穿整个哲学理论之中,并且具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能力,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为起点,以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为手段去解释人、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首先,从实践出发去解释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最高成就,是把人性、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爱、追求幸福、理性等。这些思想对于反抗封建专制和神学对人的束缚与禁锢,无疑是进步的、革命的。但他们所说的只是一般的、抽象的人,因而关于人的自由、平等、爱等等,也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其根本特征在于把自由、平等、爱说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实践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从而使人的本质理论立足于坚实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古猿进化为人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又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因此,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劳动从来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因此,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不能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外,只有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才有人的真正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川其次,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不能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实践活动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力求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和把握客体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客体世界并不依主体的需要和意志而运动,决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主体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具、增强自身的改造能力,才能使客体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使自身不断完善。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是中心。因为从客体的生成来看,客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是由主体的对象的活动所不断生成的。从本质上看,客体只不过是主体自身的一种存在的形态,是渗透着主体的目的、需要、兴趣诸因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改造、所作用的人化自然;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中,主体处于主导、能动和创造的地位,客体处于从属、被动、被创造对象的地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即主体将客体同化,纳入自身的存在体系,并充实和扩大自身的力量。

实践思维方式不满足于正确的解释世界,而着眼于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了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狭隘范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的解释总是以超历史、超现实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追究终极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神性”或亘古不变的“人性”或“理性”。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总体上是不科学的。而且,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他们中的有些人虽然也提出过变革社会的主张,但却反对通过革命实践来实现自己的革命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首先是科学地解释世界。它立足于人的实践,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来看世界。一方面,它从现实生活本身抽象出世界的本质;另一方面,因为实践具有历史相对性。实践唯物主义放弃了旧哲学那种对世界本质绝对终极解释的企图,把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作为一种相对的绝对—自己时代的绝对和历史过程的相对,从而使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具有了科学性。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世界”的思维指向,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指导和回答“人类解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任务,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紧密结合,把解释世界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把改造世界作为解释世界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依据实践思维方式,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和设想。但他们毕竟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所以他们的预测和设想不可能是具体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特别是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俄国革命实际问题,并在坚决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俄国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潮中,形成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且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思维方式。列宁将其称为“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贯彻和应用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深刻解剖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矛盾,胜利领导了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列宁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于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把它概括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之所以必须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客观实际及人们的实际活动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理论与新实践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要求理论本身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除了客观条件等因素外,最根本的主观条件就是其本身的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总是要求从现实出发,在现实中发现矛盾,提出现实解决办法,现实的解决问题,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获得解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永具活力、不断发展、代代相承。实践思维方式,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思维逻辑,也是这一利,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2)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概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这些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与社会、与老百姓接触,从而更好的深入实际,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自觉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将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从开展的形式上来说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拓展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勤工助学、“三下乡”、科技创新、社会调查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模式的形式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首先,这些社会实践模式与特定的专业知识是紧密相关的。这就是说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为这些实践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其次,这些社会实践模式多与时代主题,与地方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风貌。至于像“抗震救灾,心手相连”交流活动,更充分的说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3、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面临的新挑战

值得探讨的是,我国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现状,地方社会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需要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趋势,尽量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如面对今年我国甘肃渝州地区遭遇泥石流一事,为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就应该适应该地的发展需要 由单纯的推广信息,提供专项服务等,还需要给予精神安慰,开展“心手相连”的交流活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影响地方社会发展

1、“三下乡”活动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下乡”活动即是“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作为前提和保证。随着“三下乡”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农村,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近些年来,外出打工浪潮的高涨,相当一部分的农村青年纷纷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劳动力。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等基础设施急需一批热血青年去帮扶创建,“三下乡”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显示了她对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间接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何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我国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而“三下乡“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间接地推动了地方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2、大学生“挂职锻炼”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挂职锻炼”这种实践模式即是一种以大学选派优秀学生到地方挂职锻炼的模式,根据地方各单位提交的岗位需求和岗位用人要求进行人岗对接,是大学生走上挂职岗位,协助所在单位完成日常工作,充实课题调研、文化宣传、信息采编、法律援助、网站维护、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扶贫帮困等工作。

大学生本身素质较好,专业特长明显,积极性高,他们能够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而且他们由于头脑灵活勇于创新,能够将新的办事理念融入到处理地方事务中,提高了地方单位的办事效率,挂职锻炼这两种社会实践模式探讨了其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影响。其实,还有许多实践模式,如实习、自主创业、资源服务、社会公益、红色教育、社会调查等,他们对地方社会发展也有同样的影响。

三、地方社会发展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1、规定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不是自发、无目的地形成的,它的建立是有一定根据的。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就是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抗震救灾,心手相连”的活动即是对遭受地震灾害的灾区人民的一种精神安慰,还有教育实习、自主创业等,他们都体现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学生就业等不同情况。

建立这样一些社会实践模式是适应了时展的潮流,更是为地方社会发展所服务的。这就是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顺应了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反过来也说明了地方社会发展规定、确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形成。

2、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形成提供平台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地方社会发展就为它的形成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践行实践模式需要广阔的基地建设,那么地方政府,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运转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除了大学生组织的一部分资金外,地方也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实践模式的运转。地方社会可以建立实践基金会,以备不时之需,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更好更有效地运行。由此可知,地方社会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它的形成和运行提供了平台。

3、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地方社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领导人也会采取新的应对措施。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就要顺应新的历史潮流,为了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推陈出新,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当地解决部分实际困难,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就会不断出现,层出不穷,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体系,共同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随着地方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就会不断完善,形成一个新的体系。

高等学校是促进地方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的人才库,智力库,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为地方提供各种优质教育服务的服务大军。而地方又包含有政府等各种机关,还有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等。所以,在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与地方社会发展的互动中,可以联系高校、地方政府、各企业事业单位等,发挥他们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密切配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运行,推动和促进地方社会发展。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把其他社会因素作为突破点,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的本质,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为途径,达到为地方社会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3)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4)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以来,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今高校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中也存在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出现,有利于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无论是国家推进方面,还是高校实施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社会经济体制、学校教育方式、家庭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素质失衡,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当代大学生多以“90后”学生为主,由于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社会思潮涌现的影响,当中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偏差,如思想道德观念淡化、追求享乐主义、奉承个人主义、欠缺奉献精神和主人翁精神,等等。

(二)人文素质贫乏,文化底蕴薄弱。

为满足将来就业的需要,学生一般热衷于专业课程,而对人文课程学习热情不高,易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知识教育,人文课程设置较少,以致大学生文化底蕴不深厚。

(三)心理素质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前大学生都面临着学习、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易出现意志消沉、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身心素质有所下降。

(四)实践能力欠强,创新意识薄弱。

“90后”的大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庭里对父母依赖性强,有的甚至对洗衣、打扫卫生诸如此类的简单家务也不能胜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较普遍,动手能力较差。而在创新方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强度的“灌输”教学方式,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严重压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导致学生创造意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普遍偏低,这些都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薄弱。

二、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学生的生活大多只局限于校门,对外接触较少,观念较单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外来社会思潮的涌入,左右着大学生对“三观”的认识,当中的不良因素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并影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走进社会,在当中接受爱国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1.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笔者所在韶关学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践行“大实践观”的育人机制,要求突破单一的社会实践,其一就是要求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每学期学校都会在相应的条件下,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组织学生到北伐战争纪念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五里亭、韶关市博物馆等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之后,以实践教学征文比赛的方式,调查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对大学生的影响,学生们都积极踊跃投稿,一致认为,大学生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补充、深化和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从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教育,形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以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庭生活及教育中处于较“核心”地位,易形成“个人至上”的思想,受这种思想影响,大学生往往摆不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继而漠视社会问题,从而产生道德缺陷。另外,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前面,常处理不好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渠道,他们可以接触到社会中不同的人群和事物,勤劳致富的艰辛、先进的人物事迹和高尚精神及反映社会真、善、美的事件,这都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在社会中的位置,看到自身道德素质上的缺陷,启发学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撇除“个人主义”,重新找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对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5)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07-0054-03

刘少奇认为,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是依据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党的政治任务来决定的,必须具有一定限度的灵活性。如果环境变更,工作条件改变,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么,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否则,旧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就要阻碍我们党的工作内容的发展与政治任务的执行。一般说来,党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类:行政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工作方式。2005年伊始,中共闸北区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决定在全区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明确了党员要在工作区、居住区、社会活动区履行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的责任要求。它是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成功实践。

一、党员责任区制度

所谓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把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划分为工作责任区、居住责任区和社会活动责任区。党员要把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要适时适宜适当地参与居住区的建设与管理,要在社会活动中展现党员形象,事事处处为党的形象添光彩。同时,要求党员在责任区中充分发挥好“三个员”,即联络员、宣传员和服务员的作用。也就是说,党员要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社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在第一时间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党组织中来;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主张,及时将上级党组织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要围绕表达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制度还落实在八项具体制度上,包括: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结对交友制度、周四联系群众制度、开设“区委书记信箱”、建立“焦点网谈”制度、定向分析研究社情民意制度、继续做好“双结对”工作、三三制等。

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三区”、“三员”、“八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发挥作用、服务群众、体现形象结合起来,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党员履行责任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起来,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

二、党员责任区制度体现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发展,我国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个相对具有自主性的社会性领域正在逐步发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不仅需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还要深入社会,开展群众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转变原有僵化的行政工作方式,将社会化工作方式上升为主要的工作方法。在中共闸北区委探索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中,就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主要形式。

(一)服务型的工作方式。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而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巩固。这就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大量工作,必然是群众性、社会性而不是行政性、政治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部分政治工作去政治性的政治策略,是由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社会性所决定。

首先,基层党的政治工作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的。例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为临汾社区建立居民网上学习圈,将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社会活动中。其次,党必须承认社会生活的多元性,承认不同的权威和组织。如在城市基层社区中,随着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会性、经济性组织及白领阶层的出现,党组织在面对这些组织开展工作的实践中不能采用原先的行政领导方式,而要灵活地运用社会化的妥协、协调等手段来确立自己的权威,进而实现对这些组织的领导。第三,作为政治策略实现的领域,维护群众利益与满足群众需求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目标与任务。去政治化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的部分政治工作中的政治策略。党组织要将政治工作寓于基层社会的各种日常活动中,通过非正式的形式达到正式的工作目标。如通过采取慈善活动等各种非政治性措施筹集资金,帮助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既为居民排忧解难,又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从而将党的政治工作深入贯彻下去。

(二)榜样型的工作方式。在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党的领导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引导过程,也就是要通过社会性的手段施加影响,使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党的各种决策。

首先,在领导原则上,更多地强调合作和协调,这是社会化工作中进行领导的基本原则。要有效地实现对群众尤其是组织的领导,不能仅仅靠形式上的行政领导,必须掌握那些拥有资源的组织间互动的关系原则并能够制定与控制互动的规则与过程。其次,在具体领导方式上,党组织要更多地采用间接领导的方式,更多地在具体活动中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群众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或领导、或长辈、或朋友,等等)进行间接领导。例如在“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共产党员刘惠成生前默默行善的事迹感染下,闸北区3000名惠成志愿者与区内的3000位残疾人开展结对活动,一对一进行帮扶。第三,在具体的领导方法上,必须采取民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用说服而非命令的态度,运用风俗、习惯等社会性控制手段、以社会性的身份接近群众,将党的决议首先作为提议获得群众拥护,在团结大多数群众的基础上,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使他们自愿接受党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时刻感觉是在被领导。

(三)精英型的活动方式。在群众工作中,党的决定仅仅是对群众的一种提议,必须在群众中通过后,才能以群众的名义去执行。党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转化为群众自身的要求,将行政性的要求转化为社会化的形式。党的社会工作往往要以群众的名义(如以一些知名人士、企业家的名义)去开展活动。社会化的活动方式是实现社会化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党组织自身的活动方式上,党的团体活动更多的采用个人的、分散的活动。在基层社会中,党组织所面对的工作对象――群众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大量居民的问题是非常零散、琐碎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开展工作时,党不能简单地采取组织动员的方式,而必须依据工作对象自身的问题,个别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从党员的活动方式来看,在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化工作对于党员活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能够参与到一些社会精英的组织活动中,还要能够利用这些社会精英开展活动。同时,党员还要善于团结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士,通过他们开展工作。在活动方式上,党组织要丰富活动方式,广泛开展娱乐性、学术性、经济性、互、社会性、公益性甚至是风俗性活动,淡化政治色彩和政党色彩,增强文化色彩和群众色彩。比如生活互的自助活动,帮助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文化娱乐性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学习性的知识型活动如图书馆、读书会、各种讲座等,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以吸引群众、组织群众。

(四)资本型的工作方式。在社会化工作中,党组织要依托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如党员的人格力量,情感交流甚至风俗习惯等。同时,党自身的组织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从党的组织形态上来看,党不可能在所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而是要把各类社会成员吸收接纳入相应的群众组织,并通过党引导制定的规则和党员模范作用来开展工作。其次,从党组织的组织运行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基层社会环境逐步复杂化,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在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时,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临时组织,临时会议作为对正式组织的补充,解决和协调近期的一些工作。第三,在资源获得上,单单依靠行政资源是不够的,党组织还需要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动员社区参与、获得居民支持,挖掘更为充分的社会资本,形成社会化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例如针对不同居民自身的技能,组织各种专业服务队,以此来构建党组织的工作网络。第四,在群众组织形式上,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组织不宜大,以众多的独立的小组为宜。在这种小群体中,党组织通过党员或者积极分子的活动,依托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以较为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党员责任区制度: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社会,党的基层组织必须转变观念,灵活地采取多样化的社会化工作方式,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闸北区委实行的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党的社会化工作的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为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化工作方式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同时,这种工作方式与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变动而通过不断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党的基层工作注入了活力。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明确党员发挥作用的责任区域来扩大群众利益表达的覆盖面。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在党的工作中应主动成为联系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员队伍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有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大量普通党员,他们本身就是党组织联系群众、表达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基层党组织能否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中去,能否把群众的利益表达纳入到党的工作中来,关键是要发挥好党员作为群众利益表达主体的作用,依靠党员管理体制和基层党的工作机制的创新,激发党员活力,使党员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近几年来,闸北区委在探索群众利益表达的途径方面,建立健全了党员责任区制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党员责任区制度以新的时代内涵。

(二)它是对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工作的创新。传统的完全依靠行政背景开展党的工作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变化的社会环境了。作为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之一,行政化工作方式曾经在党的工作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甚至一度成为党的主要的工作方式。但随着这种工作方式成为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方法,党就逐步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自身组织也逐步趋于僵化,其负面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尚不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基层社会逐步发育,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由此,行政化工作方式的作用空间急剧缩小而趋于相对化。在当前的基层社会环境中,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党的工作已经力不从心,必须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闸北区委在党员责任区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十、百、千、万”联系网,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这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的创新。

(三)它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党员责任区制度通过实施“八项制度”来探索构建群众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和凝聚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开展“结对交友”活动,全区20多名党员局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三个朋友”,400多名党员处级干部每人结对“两个朋友”,一些有条件的普通党员也力所能及地结对帮助困难群众。党员干部广泛联系困难群众、优秀人才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既访贫问苦,又访贤问能,达到了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良好效果。这充分说明,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6)

关键词 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64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LIANG Guo-long,SHI Wen-qing,CHEN Yu-lin

(Faculty of Nurs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Nanning53002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The 90 vocational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After one month of clinical practice,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was better than before practice,the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average scor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promoted.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correlated with bad mental health,while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correlated with good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level,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promoted by clinical practic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may be the promoted factor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Mental health

目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关于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较少,关注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这些应激中介因素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就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与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探索促进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2年5~6月参与某三甲医院鼻咽癌放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2010级我校高职护生9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3±2.1)岁。我校共有156名2010级高职护生报名,在接受10学时的“鼻咽癌健康教育”培训及6学时的“健康教育项目化管理”培训后,最终90名护生通过考核,参与本项目。这90名护生,在带教老师、责任护士或主治医师的指导下,一对一地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连续1个月追踪、鼓励患者采用新掌握的方法开展自我护理。

1.2工具及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1~5级评分,统计9个症状因子平均分和总平均分;均分在1.0~2.0提示为心理健康,2.1~3.0之间提示为亚健康状态,3.1以上提示为不健康。(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12项,消极应对8项,共20个条目,按0~3级评分,分别统计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值越高表示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3)自尊量表[1]。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值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所有条目分累计,得分越高表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问卷调查在项目开始前、开始1个月后,分2次进行。2次调查各发放问卷90份,均有效收回。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践前后受访护生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表1)

2.2实践前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表2)

2.3护生实践前和实践1个月后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平均分比较(表3)

2.4实践1个月后参与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相关性分析(表4)

3讨论

结果显示,实践前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SCL-90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的均分高,与王永红、高珩、邱映明和陆小兵等学者调查临床实习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相同[1-4]。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低,又与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和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实习的不同,第一次调查在完成实践前培训考核后进行,参与护生得到额外的辅导与社会支持,参与的护生都经过考核挑选等诸多因素有关。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自我能克服生活挑战过上幸福生活的肯定,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生存环境下,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缺少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时,个体面对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就会较为显著[5]。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则有负面影响[6]。在实践1个月后,SCL-90各项症状因子均分均低于实践前,自尊量表得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积极应对平均分都显著高于实践前,消极应对的均分显著低于实践前(P<0.01),表2显示,学生心理健康较实践前明显好转,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可能与护生在帮助鼻咽癌患者的实践过程中自尊的提高、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从患者身上学到更多积极应对等因素有关。

表4显示,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P<0.05),提示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能促进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消极应对方式能损害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

4小结

临床实践教学能促进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损害因素,在今后的护理教学改革中应特别重视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红,韩爱敏,王荣,等.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50-151.

[2]高珩,何英利.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7A):1696-1698.

[3]邱映明,叶小青,邹晓波.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5-87.

[4]陆小兵.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3.

[5]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42.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7)

关键词

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立体本位型;教育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已经开展了30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了他们的才干,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无形中也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社会实践本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亟须创新。

一、高校现有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局限性及创新的必要性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做中学”是他倡导并从哲学的认识中做出的推论,也是他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及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和重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亟待改进与创新。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主要以“主题式”为主,即各高校根据当年国家的重点选取一个主题,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时间较短,仅有一周或者数周,学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参与人数不多,没有达到广泛性;三是形式单调,学生收获较少。近年来,虽然各高校的社会实践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但相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来讲还远远不够,必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创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呼唤作为锻炼大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重要平台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基于此,高校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创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目前各高校施行的“主题式”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主要有纯粹精英化、时间的局限性及内容的单一性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使得高等教育必须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社会化、全员化、多样化的新型育人模式,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也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更能凸显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人才不仅在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要有突出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较强科研精神,在注重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同时培养一定的开拓意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供给的层次和类型日益多样化,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正确认识、科学设计和推进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二、“立体本位型”育人模式的构建原则

要构建新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在客观分析当前众多高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单向的学校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多边参与的双向行为,从培养精英化转变为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的培养模式,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构建包括组织方式、实践内容、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努力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程化、全员化、社会化、常态化、系统化。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诉求,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科学性,既要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实践的特殊性,创新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集中与分散的结合模式;既能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又能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地进行。“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了这一需求。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能够深化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育人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再次强调社会实践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提出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要将实践放在人才培养的高度,紧紧把握人才培养这条主线,转变旧有的传统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高校社会实践放到“关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形象的高度来认识”[1]。“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就是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针对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在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实践体系,是在总结以往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而提出的,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模式,更突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更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积极性,切实拓展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三、“立体本位型”育人模式构建思路

“立体本位型”模式是针对当前社会实践的框架结构而言的,力图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的实践育人模型和体系。与其说它是一种实践育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运行机制,即要实现活动载体基地化、组织结构全员化、实践内容多样化、实践过程常态化、运作模式项目化、导师指导制度化和保障机制激励化。活动载体实现基地化。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充分依托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提供重要的载体和支撑。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交流,积极寻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并主动与社区、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持久的联系,努力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接受锻炼,逐渐成长,同时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高校要将校外实践基地与校内的实践点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结合,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高校实践基地逐步由单纯的实习基地向教学科研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形式转化,即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创业基地、实习基地、科研基地相结合,“提升基地建设的层次”[2],从而把社会实践基地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组织结构达到全员化。组织结构全员化主要是指促使高校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全员社会实践是“高校要创设一种机制与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的内在积极性”[3],让每位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有渠道、有意愿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得到锻炼。全员社会实践是高校社会实践一直追求的奋斗目标。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远远没有达到全员社会实践。目前的调查显示,除了普遍的军训必须参加,大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的比例仍然偏低。在所调查的630名学生中,真正参与过社会实践的有386人,仅占61.3%。实现社会实践的全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社会实践的组织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都要将社会实践看作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从制度、经费和组织上给予切实的保证。学校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其次,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切实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真正懂得社会实践不是应付了事,要有任务、有要求。最后,学校要积极做好宣传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实践的意义和成果,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呈现多样化。

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之尽快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平时我们谈到的社会实践,大多指团中央号召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个系统的工程,指的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有组织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一个过程。它“较之于校内实践,除了客观现实性、创造性、社会性,还具有社会参与性的特征”[4],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含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军政训练等内容。在这些形式中,实践教学、军训、暑期“三下乡”以及调查研究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多样化实践形式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参与到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更加主动地利用资源,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实践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过程实现常态化。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暑期和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仅仅是这一过程的组成部分,仅仅局限于暑期和寒假两个阶段,这样的社会实践多是走形式、走过场,很难达到实践育人的真正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常态化、日常化,必须在时间上有所保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运行、宣传和评估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助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这样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才能突破内容、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运作模式实现项目化。运作模式项目化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从开始到结束,从设计到开展,从经费的预算与使用,从人员的选拔与使用都采用项目的方式运作。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学生及团队进行申请,提出实践活动项目方案,由所在院系进行审核,并组织相关的专家、教师和有经验的学生组成评审组,对申报活动的意义、可行性、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评审。项目组成员进行答辩,通过答辩才可实施的一种方案。这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有条理、更加规范化,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联络更多的社会有效资源共同对学生开展的活动给予支持帮助[5]。当然,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审核和拨付经费。但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有专人进行管理,要做好台账,要进行实践方案论证。社会实践活动不一定要有完整详细的方案,但要能够纳入社会实践的体系之中。以项目运作模式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6]。导师指导趋向制度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广泛开展有赖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无论何种社会实践方式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的,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建立一支“由相关教授和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即社会实践专业委员会,给予社会实践以专业和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7]。

除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还需要聘请校外人士,如在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社区的工作人员、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等,作为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的指导老师。要想实现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导师的指导就不能只是形式,而要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制度。校内教师作为导师的要进行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校外人员担任导师的要有聘任方案,更要有一定的指导经费。导师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实践的专业性和科学化,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方向,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有效展开,推动实践育人成果的转化。实现保障机制激励化。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要设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给予不同的经费,保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注重多种类型激励的有机结合,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入创新与实践学分,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把教职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计入一定的工作量,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要将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体系中。“立体本位型”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既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又考虑实践主体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将平时与假期、集中与分散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这种社会实践模式既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又能让他们积极地关注社会,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确保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地进行,是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有效模式,值得提倡。

作者:张绪忠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5):109-110.

[2]王雪,王巧玲.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研讨[J].绥化学院学报,2009(1):165-166.

[3]袁伟菊.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的现状与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69-72.

[4]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5.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8)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基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依托各高校的各职能部来组织,即由教学部门主管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团委主管的寒暑假及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等主管的有偿性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强调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区援助等;也有强调锻炼提高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勤工俭学、挂职锻炼、下厂实习;还有强调其他功能的社会实践,如创建共建、社会调查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现状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我们称之为“主题式”社会实践,即由上级部门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各高校积极动员,组建团队,进行社会实践,这是“点”上活动,同时要求其他没有参与团队集体实践的同学自己参加一种社会实践,这是“面”上活动,实践结束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至此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结束。我国30多年的社会实践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层面的团队受到重视、投入大,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受制于人数太少。而学生自发参与的涉及面大,难以调控,往往流于形式,存在重“点”轻“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实践效果不佳,与组织活动的目的相违背。

二、现有社会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社会实践模式有很多亮点和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也有许多值得反思问题。

(一)组织思想上认识不够。目前,一些学校仍然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单独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一些家长担心子女受苦、受累、受骗,因此不放心也不支持;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自己的事,这种短期活动无法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耗时耗力,甚至得不偿失,往往不愿意接待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组织方式精英化取向。由于受制于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经费不足、实践基地少且容纳量不足的问题,因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实践的同学人数就很少。同时,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获得上级肯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各高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校、院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组织上。而对于分散实践的学生只是发个文件、提个倡议、作出要求,缺乏具体有效的组织和措施。大多数学生以分散返乡、自行活动为主,这种泛化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三)形式和内容针对性不强。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往往局限于一些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义务支教,就学校内部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专门工作。二是实践的内容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三是考核形式过于简单,主要依据社会实践登记表给予简单考核,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实践教育考核办法,考核与评价未能与学生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经费投入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实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加之学校办

经费紧张,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没有专门的资金给予保障。此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离不开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社会支持力度不强也使得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有一定困难。

(五)学生参与实践的目标模糊。一般而言,学生在参与实践之前对实践的意义和目标认识也不是很清晰,不了解其本质,不了解其重要性,八社会实践当做游戏,常常应付了事,走个过场,达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思想认识是主因,创新模式是关键。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诉求,就是高校必须重构一套较为完善的、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变“主题式”社会实践,为“主题式”加“模块式”社会实践。“模块式”是社会实践新模式的突出特点。即以以现有的可以利用的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资源为依托,设计出若干个具有本校特点的、既有内在联系、又能相对独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块群”。主要体现为“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人员组成生源化、考评机制多元化。”

(一)组织指导全员化

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政府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法规。

社会参与。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各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觉把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发挥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企事业单位要转变用人选人的观念和机制,积极通过吸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来选择人才,培养人才。

学校组织。学校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者,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认真规划设计,妥善组织实施,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同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奖励等制度,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力度,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新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推陈出新。

家庭支持。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己经为社会大众包括广大社会家长所认可。学校要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家长以恰当的方式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通过了解,才能真正支持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课程化

社会实践课程化就是“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促使社会实践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当前,实现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内容向多层次、多样性转变。

社会实践话动课程化就是要把有组织、有目的、有要求、有考核的系列实践教育话动,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轨迹,列入教学计划,真正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和德智体能综合测评体系。要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侧重相应的教育内容开展话动:即一年级为第一层次,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二年级为第二层次,着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与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相结合开展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三年级以上为第三层次,与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开展科技咨询、企业帮扶等社会实践。

实现课程化还要注重指导教师构成向多渠道转变。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师资结构必然是多渠道的。在建立一支由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

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队伍的基础上,要动员每一位教师广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活动场所基地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能起到稳步推动、持续发展的作用,适应学生社会实践普及性的需要。社会实践基地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话动基地建设,要由的一体向“五位一体”转化,即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结合,提升基地建设的层次;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即由物质支持向技术支持转化,由技术支持向技术人员培训转化,实现社会实践扶贫、扶技、扶智的层层推进;要注重命名挂牌、共建合作、深度实践、示范建设、双向受益等重要环节。

(四)运行方式项日化

主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方式的项目化就是要在深入调研、重点立项、公开招募、加强培训、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等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大力推行项目申报制,实现组织方式的项目化、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等。

组织方式的项日化。为确保社会实践项目正常运作,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社会实践项目管理的机构。该机构应形成三级管理体制,即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管理的领导机构和项目审批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成员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思政教学部等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价、审核及经费划拨;项目管理办公室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团委,由团委书记兼任主任,成员由各院(系)项目负责人组成;项目负责人由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担任,这一级管理者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理人,根据每学期制定的社会实践方案,按照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具体要求进行项目的申报,并充当本院各个项目的联系人和协调人。

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由于社会实践与其他教学环节不同,常常要走出校门,必然要发生许多费用。经费支持的项目化就是要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学校增加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第二,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第三,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第四,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

(五)人员组成生源化

由于社会实践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提出新的组织模式,即以生源地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带领生源地其他大学生返回自己家乡开展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返乡反哺模式”。这种社会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一,由于带队的是项目点本地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各种情况都十分了解,在前期的协调联系过程中会免去不少麻烦;其二,因为是回自己家乡,为自己家乡服务贡献,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来说,能带着各地的大学生到自己家乡做活动做服务,对他们来说有很多不可替代的意义,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其三,由于带队的都是本地大学生,会得到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使活动顺利开展;其四,有利于实践项目的长期化,克服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运作形式,使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进行,不脱节;其五,对于支教活动,该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即有利于与当地教师进行交流,使农村基础教育正常运行。因为支教活动一般为15天左右,支教的同学年轻、有活力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9)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73-01

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但是,研究社会存在,如果不把它同实践,同人的活动联系起来,那它就是抽象的、空洞的和僵死的。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实践和社会存在,以及和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不能分离的,它和社会存在、社会有机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当然,实践和社会存在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并不包括上层建筑。而社会实践不仅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运动,而且也贯穿在上层建筑的领域中。在这一点上,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这并不影响实践和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根本上的一致性、同一性。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过程。社会存在的范畴是对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物质关系和物质过程的静态总括,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则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是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关系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物质体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关系,以及整个社会有机体,都是以实践这种方式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活动,都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同方式,它们都具有实践的性质和意义。所以,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揭示社会存在的特殊本质,就不能理解全部社会生活。

任何物质客体,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社会,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社会实践则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物质客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中,世代绵延、生存和发展的。离开实践,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当然也谈不到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呢?

第一,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把劳动实践对人和人类社会具有创造性意义活动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解。没有劳动这一活动方式,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不会产生。动物界有自己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对周围环境的本能的、消极的适应。这种本能的、消极的适应性的活动方式,还谈不上真正的劳动。但是,在高级动物(猿类)中,已能使用简单的、天然的物件,猎取食物,敲击果实等。些简单的活动,孕育着人类劳动的萌芽,我们称之为原始的劳动,如马克思所说的,是“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②这是崭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它(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为人类所独有,而一切动物,包括最高级的动物都是不具备的。所以,人类社会就是在劳动这种最初始的实践的基础上,在这种新质的存在方式中开始的。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当然,我们也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第二,人类社会不仅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实践中存和发展的。首先,生产实践是整个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基础。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③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人类社会就是以生产实践的方式,创造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生产实践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根本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不仅是因为它是社会各种活动时刻不能离开的东西,而且因为它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人类社会不仅在实践中形成也只能在实践中向前推进,向前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离开了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要停滞,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就会灭亡。

第三,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以实践的活动方式加以解决。应该看到,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产生的,即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同时,这些矛盾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加以解决。离开社会实践,既不能理解这些何以产生,也找不到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内部关系的调整、改革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双重的关系、矛盾,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矛盾,社会自身的内部关系、矛盾,以及这双重的关系、双重的矛盾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些矛盾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要靠实践,即要靠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和科学实验等方式才能得以解决。

第四,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合理的理解为社会实践在各个方面的展开,是社会实践的不同形式。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④这里进一步表述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深刻思想,指出社会实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表现在人所参加的、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中。

综上所述,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它同社会存在、社会有机体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正是社会实践给人类社会贯注以生命的活力,成为社会生活诸方面、诸领域以及它们相互联结的纽带,使社会有机体这一复杂、庞大的活的机器得以正常运转。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把人类和动物、把社会和自然区分开来,但社会实践却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的规定。没有实践,就没有人来社会;离开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极其发展的奥秘也就成了不可理解的东西了。因此,只有把实践当成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最终找到历史前进的动力和社会运动的规律,才能科学解释历史,认识社会。马克思正是这样做的,所以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这面光辉的旗帜,完成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18――119页。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1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

一、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研究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同时它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同教学实习不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在创新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才能完善其全面育人格局。在富于创新的年代,加强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也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学界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均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与社会接轨,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做出了更加充分的肯定。理论界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实践育人、探索创新实践内容形式机制、完善实践保障体系、改进实践评价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即根据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对已有的大学生社会观念、内容、开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修正、改进,突破或创立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内容、开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最终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进步性结果的活动或过程。其实质就是对原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善、推进和超越。”[2]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做到三个创新

一是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观念。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但还是普遍存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也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创新社会实践观念,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成本,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科学的内容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按照课程化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变临时考核为规范管理。把专业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组织起来,加强对社会实践内容、方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规定学时和学分,实施合理的考核和考查及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健康、顺利开展。

同时,改善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片面认识,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和重要意义的学习,全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考察、文化下乡、义务支教、科技咨询、社区援助、知识培训、科研项目攻关等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积极探索、完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模式的创新。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主要以思想理论学习与宣传实践,社会考察与调研,社区服务和志愿奉献,科技服务、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和挂职锻炼为主。面对新形势,应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校“社”共建新模式:这一模式是对美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理念的一个借鉴,更强调了大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对服务社会职能,及社会对大学生服务的相互体现。[3]学校参与社会共建,能搭建学校与社会共享的资源平台,促进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主要是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采取“走出去”战略,主动深入到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努力利用学校现有独特科技资源吸引社会力量“走进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形成联动效应,凸显大学校园和社会力量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服务终端的互动。

“项目化管理”实践新模式:邀请学校专家牵头提出部分实践项目、征集学生关注的可行性项目,进行指导老师、学生双向选择组队形成部分“项目化管理”实践团队。组队在选题、立项、答辩、实践等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亲身经历选题立项、课题实践、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过程,将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真刀真枪地运用到实际项目课题中去,能够增强实践和组织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创新精神。

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学生在外社会实践,只是通过实践总结报告是很难真正全面的反映社会实践的成效。传统做法只是简单的学生之间的互评、指导教师的意见更是无法对社会实践工作者有激励作用,当然也不能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在外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状况。由此可见,提出并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进行合理创新十分有必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实践准备情况考核、大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实践期间及时信息反馈、实践效果及社会影响、项目特色等各方面因素,设定各因素权重系数,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定计算方法,给出相对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模型。[4]同时,还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就是把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的评价也作为一个评价和考核的重要维度。

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观念,增强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增加实践的前期投入。强化实践模式的创新,精心设计实践内容、环节。建立实践评价体系,督促实践效果,将实践育人效果发挥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注 释】

[1] 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篇(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成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主要有专业实践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勤工助学模式、创业实践模式、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等。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我们针对暑期社会实践提出了“三步走”社会实践模式。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有很多种:专业实践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勤工助学模式、创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模式等。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常见的即我们通常说的“三下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包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各高校团组织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组织带领青年学生利用暑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奋发图强。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取得了很多成绩,可也存在许多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不够。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学校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高校给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经费一般在1000~3000元,要求不少于三个学生,实践时间一周左右。如此少的经费,加之实践时间又比较长,除去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基本的实践费用就所剩无几,所以大多暑期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深入细致地开展,也达不到育人的功能。

(2)社会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拿着学校的钱在暑假期间完成学校给的任务,顺便旅游一把。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一般会完成一些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地方的教育、医疗等情况,有的还有教育帮扶、科技扶贫等。但限于人们的普遍认识,这些措施并不能很好地开展。

(3)学校缺乏相关暑期社会实践的培训。现有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到一个地方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学生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前并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培训,有的甚至不知道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

(4)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认识不到位。很多学生认为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出去玩,还不用自己花钱,并没有意识到暑期实践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获得什么。

总之,暑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

针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暑期“三步走”的社会实践模式。“三步走”即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汇报。在“三步走”实践模式下,各院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运用经费,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的方式,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暑期实践,实践内容涉及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支教扶贫、科普宣传等。让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1.前期准备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出详细周密的计划,确保实践顺利进行。第一,针对实践内容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第二,与实践单位提前沟通,及时了解实践单位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第三,实践申报,确立实践课题,选定实践内容,认真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申报表》。第四,做好安全预案,有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五,组建团队,如果是个人单独实践则比较简单,个人注重形象即可;如果是团队实践则要注意团队形象,包括队旗、队服等。第六, 需要做好经费预算。

2.中期实施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实践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选取相应的指标来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根据实践所申报的主题、所列的计划来实施。第二,实施过程中各团队成员是否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实践任务。第三,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完成了实践记录。第四,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否全程及时地指导。第五,实践活动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第六,实践活动的实施保障是否完善。

3.后期汇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需要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汇报,以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首先,实践总结。实践结束,学生将实践内容、实践感悟形成书面文字,对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从实践过程中认识自我,巩固专业知识,完善自我。其次,整理实践资料。有的实践活动涉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学生能否将实践过程中的材料分门别类、系统地整理汇报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最后,实践单位的评价。学生在实践单位进行实践,实践期间效果如何,实践单位应有详细的说明。

通过“三步走”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实践前期明确了实践目的,得到了培训和指导,为中期的实践实施打下了基础。到实践中期,即实践实施阶段,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团队积极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实践后期,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汇报,学校根据学生汇报、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和实践目标紧紧相连,学生每完成一步就离目标近一步,最终实现实践目标。

三、结论

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模式,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根据实践内容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运用暑期社会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但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学校、社会不够重视,学生个体意识不强,造成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学生、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而走的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暑期“三步走”的社会实践模式。前期做好相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让学生明确实践目标,制订实践计划;中期实施计划,达到目标,并做好实践记录,教师在中期全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期让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汇报,学校根据实践单位评价、学生的实践总结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实践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