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17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3-0075-02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tending Nursing Service in Pediatric Care in the Hospital/LIU Q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33):75-76

【Abstract】 Objective: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clinical effective overall quality of pediatric care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prognosis.Method:88 pedia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Decem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chose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and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ake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taken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usual care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were compared.Result:(1)The health knowledge excellent level of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字2=4.7679,P=0.0290).(2)The total satisfaction level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level of the total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extended care servi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sual care interven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字2=6.0647,P=0.0138).Conclusion:In the practice of pediatric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are,the use of extended care servic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grasp the situ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health care of clinical knowledge for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to help children recover soon.

【Key words】 Pediatrics; Discharge care; Extended care services

First-author’s address: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Luzhou 646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3.035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于健康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激增[1]。相关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所关注的重点从仅注重医院治疗和护理,已经发展成为同时希望在家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健康指导。尤其是针对儿科患儿来说,如何能够在出院后给予患儿更加全面的护理已经成为患儿家属的关注焦点问题之一。

既往文献[2-3]报道中显示,护理延伸服务在儿科出院保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整体质量,改善患儿临床预后的可靠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儿科出院保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依据,笔者所在医院在积极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对儿科出院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了尝试,提出了采用护理延伸服务的干预措施和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治疗的儿科患儿88例,对其临床相关经验资料进行了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均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临床收治的儿科患儿。入选本次研究的病例对象共计88例,男58例,女30例;平均年龄(7.34±2.41)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10.23±4.32)d,最长15 d,最短5 d。88例儿科患儿被随机分成了常规护理干预组和护理延伸服务组,均44例。常规护理干预组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7.77±2.67)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10.76±4.76)d,最长15 d,最短5 d。护理延伸服务组男31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1±2.11)岁,最大13岁,最小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0.11±4.11)d,最长15 d,最短5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组 本组患儿在出院以后均第一时间建立回访制度,统一采用回访登记本,在其中详细记录个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具体的回访情况。通常情况下,回访资料中都包括:回访人姓名、联系方式、疾病类型、出院具体时间以及药物治疗等信息。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出院前均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给予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并要求其仔细填写回访登记,并定期查看[4-5]。

1.2.2 护理延伸服务组 本组患儿在给予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护理延伸服务,一般每7天就采用电话的方式对家长以及进行一次集中沟通交流,这对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患儿个体的状态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积极解答患儿家属的相关疑虑,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对于护理延伸服务的相关工作者,一般而言均从业务骨干中选择,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些从事护理延伸服务的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为专业的知识功底,在沟通与表达能力上表现优秀[6-7]。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属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 for Windows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护理延伸服务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4.09%;常规护理干预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3.64%。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水平组间比较,护理延伸服务组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679,P=0.0290),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延伸服务组总满意度为97.73%,常规护理干预组总满意度为97.73%,总满意度组间比较,护理延伸服务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647,P=0.0138),见表2。

3 讨论

在护理工作和相关观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于出院护理保健的健康需求也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儿科患儿家长对患儿出院后的保健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关注。对于出院后的健康指导需求不断增强。因此,相关的护理工作者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护理延伸服务的观念和方法逐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被提出和发展起来[8]。

特别是在儿童出院保健领域中,相关护理实践过程中的要求和难度更大,护理工作不仅要以“患儿为中心”有序组织开展,同时还要顾及相关家长的需求。笔者所在医院在积极探索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护理延伸服务模式。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综合干预效果显著[9-10]。

从本次研究的比较指标情况上分析:一方面,采用护理延伸服务患儿家属,对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另外一方面,采用护理延伸服务患儿家属,对于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更高。

因此,综合以上阐述和分析,在儿科患儿出院保健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儿出院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贺芝兰.护理延伸服务在儿科出院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82-84.

[2]钱英.护理延伸服务在儿科出院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148.

[3]吴筱筱,陈京立.出院计划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2):1473-1474.

[4]翟晓晴,李卉青,黄敏,等.居家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870-3872.

[5]何新,冯亚蔚,胡春花.延续性护理在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17):2647-2648.

[6]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

[7]李萍,付伟.社区实施出院老年人延续性护理的SWOT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5):81-83.

[8]张玲.出院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7-8.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36-01

产褥期是指从产妇分娩到全身器官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8周。该阶段也为新生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应给以产妇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产妇预后。产后护理延伸服务对产妇康复具有关键作用,扩展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护理措施,为产后护理的发展趋势,能帮助产妇恢复健康[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无妊娠合并症、精神疾病、严重心肺功能和其他全身性疾病,且产妇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25.6±4.4)岁;妊娠36~41周,平均(38.9±2.1)周;产后住院时间3~8d,平均(5.5±0.3)d;其中18例剖宫产,12例经阴道分娩。对照组年龄为22~31岁,平均(26.1±4.0)岁;妊娠37~40周,平均(39.1±0.8)周;产后住院时间4~8d,平均(6.1±0.8)d;其中17例剖宫产,13例经阴道分娩。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给以其对症、饮食、生活、环境等护理措施,产后没有实施任何康复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延伸康复治疗措施。产妇分娩24h后,通过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实施子宫恢复和催乳等康复治疗,每日治疗2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持续治疗3d。产妇出院7~10d,对其实施回访或是电话预约,携带便携式康复治疗仪上门对产妇实施护理服务,同时,用手法按摩方法对产妇实施内分泌调节、子宫恢复、乳腺疏通和腹部形体恢复等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项治疗时间为20~30min,间隔15d进行第二次治疗。并对产妇泌乳量进行详细记录。

1.3 判定标准[2] 泌乳量多:不仅能满足新生儿需要,还剩余乳汁;泌乳量适中:正好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泌乳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相比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基于分娩时耗费体力和会阴口疼痛等原因,产妇极易出现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生理功能不协调,出现泌乳量不足和子宫恢复不良等现象,影响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产后护理措施在产妇康复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促使产妇尽快恢复形体,同时,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血液循环,对局部水肿具有良好消除作用,提高泌乳量。因医院和家庭的脱节,导致一些产妇出院后出现身心健康问题,此时,产后护理延伸服务措施具有一定的意义,将医院功能、职责和服务理念普及到家庭中,为产妇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产妇在家也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服务,促使其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通过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低频脉冲刺激内部,其能模拟婴儿吮吸,但刺激强度为新生婴儿的10倍,便于产妇结缔组织运动,调节神经放射机能,反射性的促使泌乳,改善微循环和乳汁瘀积状况,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3]。研究中,通过实施产后护理延伸服务措施,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产后护理延伸服务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妇泌乳量,促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汪忠意.产后护理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5,35(1):91-92.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3)

关键词: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延伸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45~75岁,平均(59.16±1.12)岁。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干预),每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加患者对疾病及用药注意事项的了解,并在患者服药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释放其内心的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主要包括:①成立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组员的专科技术及知识,定期为患者安排健康知识的讲座,免费发放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强化训练,鼓励患者彼此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答。②加强患者的健康指导: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及技术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原因、治疗方法、用药方法等,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提高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③运动指导: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训练程序,如刷牙洗脸、慢走、上下楼等,逐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告知其出院后按计划进行锻炼,告知患者医院联系电话,方便出现不适时及时咨询或求助。④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或者家庭访视的方式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指导其纠正,针对执行力度不够的患者,应加强监督作用。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其中遵医依从性的评价根据科室自制量表,包括自测脉搏、自测血压、自测体重、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范运动、避免危险因素及定期复查8个方面,均采用1~4分制,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采用WHO提供的住院精神卫生服务满意程度量表(患者版本和家属版本)[1],本量表共21个条目,采用1~5分制法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遵医依从性各方面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93.02%,对照组86.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延伸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是患者出院后依然获得健康指导及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疾病的最新动态,掌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并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陈志花等人的研究发现,在给予50例观察组患者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进行1年的随访发现,该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护理实现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持续性和延续性干预,有助于患者得到持续的专业指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延伸护理,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的遵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伸护理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延伸护理应用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有助于患者遵医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医学的进步,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因救治及时而存活,但他们在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家庭仍需要连续性治疗、康复及护理,否则可能使已取得的疗效减退[1]。由于脑卒中患者病程较长,往往需要家庭护理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护理延伸服务是指除常规的医院内的护理服务外,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的服务,其对于疾病的复发、预防及后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积极的意义[2]。既往家庭康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患者康复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院神经内科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为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9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1.2±6.3)岁。两组患者的出血与缺血脑卒中比例、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主要包括出院时进行疾病和并发症的预防、必要的康复训练、饮食和药物指导等。而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2.1建立健康档案 责任护士对自己床位上出院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外,还包括患者存在哪些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情况,定期随访的内容等,所有档案统一管理。

1.2.2制定延伸护理计划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表格,由护士长组织,科室统一讨论制定可行有效的计划,主要包括健康饮食、合理用药、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护理原则。

1.2.3延伸护理的实施 通过电话随访、患者或家属到医院随诊和护士家庭随访等多种指导手段完成延伸护理的实施,对患者随访半年,随访患者饮食、药物、肢体功能训练等情况,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和护理技巧,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重点为患者解答疑问、解决问题,再次强化患者康复锻炼的信念、信心和意愿。

1.2.4心理护理指导 脑卒中患者由于偏瘫、失语等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并且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关怀,容易导致出院后各项康复训练不能顺利有效进行[3]。通过延伸护理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指导,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病情,如何预防,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等,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早日得到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

1.4评价标准

1.4.1 Barthel指数 使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3个月、半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独立:96~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4分;重度依赖:25~49分;完全依赖:0~24分[4]。

1.4.2满意度的评定 自制满意度评分表,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分,主要分为4个等级:①非常满意:≥95分;②满意:90~95分;③一般:80~90分;④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的对比 出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出院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6%,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出持续攀升及低龄化趋势,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大量的卒中后残疾患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精神负担[5]。延伸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指让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让病人真正能够感受到护理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通过延伸护理的开展,明显提高家庭护理的能力,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顾叶,刘玲,敖丽,等.以家庭为单位的医院社区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89-91.

[2]王娟.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4-75.

[3]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6-148.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5)

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对产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认知缺乏,加上产科工作琐碎、护理工作量大、陪护多、风险高,传统的“院中”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孕产妇孕期药物使用、饮食营养、产后护理、心理调节等需求。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实施,为了实现“以孕产妇为中心”、“关爱女性,呵护新生”的服务理念,2009年至今,我们不断探索产科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实施方法

1.1 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加强专业素质培训

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开展“假如我是产妇”大讨论,让医护人员站在产妇角度思考问题,使产妇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院中服务”延伸为“院前+院中+院后”服务,真正体现全方位优质护理。有计划地派助产士、护士外出进修,参加高级育婴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婴幼儿抚触、导乐陪伴分娩师等培训,目前有15人次已具备相应资质,为主动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

1.2 建立“围产期保健本”,规范产前检查

从初次产前检查开始,建立“围产期保健本”,包括孕期9~11次的产前检查,都要了解孕妇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情况,测量宫高、腹围、体重、血压、胎心等,筛查高危孕妇,指导孕妇饮食、保健与活动、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并记录分娩情况、出院医嘱、新生儿计划免疫、产后42天回访复查情况。

1.3 开展“孕妇学校”大课堂

自2009年12月开展孕妇学校以来,每周六上午的免费讲课风雨无阻。讲课内容涵盖优生优育、孕前、孕期保健与营养、胎教、用药、分娩期知识、应对分娩期阵痛的方法、产褥期护理与康复保健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方法、婴幼儿护理与早教、超声在孕期的应用等,并组织听课人员实地观摩新生儿洗澡、游泳、抚触,参观产科病房和产房,提前熟悉住院环境。截止目前参加人数达6500人次,做到了由院中服务向院前服务延伸。

1.4 创建“义马孕妇沙龙”

2012年7月创建“义马孕妇沙龙”QQ群,现有三个500人的群,目前在线人数达1300余人。在线专家有产科医生、护士、助产士、儿科专家、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B超专家等。加入对象:计划怀孕的、准爸妈、新爸妈及家属等。目的:为孕产妇及家属搭建交流平台、解疑答惑,做到了由院中服务向院前和院后延伸。

1.5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

院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每个护士“包”4~6名孕产妇。除每班进行治疗、护理工作外,重点加强健康教育、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指导,保证每班和产妇交流不少于10分钟,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关爱女性,呵护新生”。

1.6 拓展新生儿洗澡、游泳、抚触、理发等项目

住院期间新生儿洗澡、游泳、抚触时,让新爸妈参与并互动、教会他们洗澡、抚触、脐部护理技巧、早教知识等,进一步解除他们院后之忧。开展出院后0~1岁婴幼儿洗澡、游泳、抚触、理发、脐部护理等,自2010年2月起,这些项目由原来的只对住院新生儿转为也对院后婴幼儿,做到了向院后服务的延伸。

1.7 建立温馨提示卡制度

根据孕产妇实际需求,科室制作了“住院物品准备清单”、“出院提示卡”、“出院联系卡”,建立母乳喂养、营养咨询热线等。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新生儿计划免疫、复查内容及时间等制成“温馨提示卡”送给产妇,对新爸妈的院后需要给予进一步指导。

2 结果

2.1 产妇选医生、选助产士的现象普遍发生

通过院前孕检、参加孕妇学校、QQ流,孕产妇不但结识了医护人员,还提前掌握怀孕及分娩相关知识,减少了紧张、恐惧和焦虑,从而使产妇选医生管床、选助产士接生的现象普遍发生,医患、护患、关系更加密切。

2.2 孕产妇从医性高,剖宫产率下降

孕产期健康教育不到位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1 ]。充分的分娩前准备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应对分娩过程中的压力,有助于孕妇正确看待分娩过程和应对分娩时的不适,并在分娩过程中加强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开办孕妇学校以来,提倡并鼓励阴道自然分娩,使孕产妇提前了解医院环境及分娩过程,减少了恐惧心理,从医性明显提高,能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由原来的58.69%降为48.39%[2];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的潜在隐患,减少了综合失调发病率。

2.3 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提高

母乳喂养是国际社会倡导的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大技术对策。通过孕妇学校,使孕妇了解母乳喂养、早吸吮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挤奶手法,结合产后助产士的具体指导,主动实施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率达90%,与林先凤报道的88.6%接近。

2.4 护患沟通效果好,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

开展主动延伸护理服务,提前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指导,对一些不适当的行为进行调适和矫正,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分娩期;提前讲解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置方法,减少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病变时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充分沟通造成的误解;天天指导,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了孕产妇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愿望,使孕产妇倍受关怀,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3.06%,提升到98.88%。

2.5 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主动延伸服务,尤其是免费孕妇学校、QQ流、院后婴儿洗澡、游泳、抚触、理发及包教包会的承诺,超出了产妇的期望值,许多在其他医院出生的婴儿也慕名而来办卡洗澡游泳,不但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而且增加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体会

孕产期保健是一项利国利民、风险性高的工作,护理观念要由“院中”服务转变为“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变“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为 “按需延伸”的主动服务,由“以孕妇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3],从产前检查、孕妇学校讲课、产程观察到母乳喂养指导等,助产士是孕产期的主要照顾者[4],对产科质量及母婴安全健康影响较大,主动延伸服务更适合目前我们的国情。

参考文献

[1]张育苗.偱证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河南省外科学杂志,2011,17(6):152.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6)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7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extended service i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for lithangiur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lithangiuria patients receiving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servic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nursing extended service on nursing service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dischar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ment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substance function respectively as (87.86±8.57), (78.86±6.34), (91.32±7.03) and (84.44±6.58) points,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80.47±6.33), (69.79±5.18), (85.85±4.68) and (72.26±5.71)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Lithangiuria;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Nursing extended service; Application value

近年恚 我国卫计委在全国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 2], 大大促进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改革。而护理延伸服务作为常规护理服务的拓展与补充[3], 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十分重要, 尤其是尿路结石患者。鉴于此, 本研究就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以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科学的借鉴价值。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的90例尿路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45例。对照组:男28例(62.22%), 女17例(37.78%);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6.23±10.22)岁;输尿管结石24例(53.33%), 肾结石17例(37.78%), 膀胱结石4例(8.89%)。研究组:男25例(55.56%), 女20例(44.44%);年龄20~72岁, 平均年龄(45.87±10.05)岁;输尿管结石26例(57.78%), 肾结石14例(31.11%), 膀胱结石5例(11.11%)。两M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均为成年患者, 且经临床证实为尿路结石[4];②均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且术后B超、X线检查确认已将结石排净;③临床依从性较高, 谨遵医嘱, 积极配合;④后期容易随访, 不易失访的患者;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复发性结石者;②复杂性结石者;③感染性结石者;④并发心血管疾病者;⑤并发消化系统疾病者;⑥恶性肿瘤者;⑦精神异常者;⑧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 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相同的常规护理服务, 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辅导、饮食干预、运动指导、康复锻炼等[5, 6]。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在出院后再给予院外护理延伸服务, 具体内容为:①由医院牵头、科室协助、社区支持, 成立一个专门的护理延伸服务小组, 并根据尿路结石院外护理的需求开展专业性技能培训, 以确保小组成员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②依托这个护理小组为出院后的尿路结石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健康指导、知识宣传等院外护理延伸服务, 同时, 还可及时跟进患者的预后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及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③仔细阅览患者的病历档案, 确定患者结石的类型、大小及形态, 分析尿路结石形成的可能诱因, 并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对于结石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 如结石复发的预防知识、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生活质量的预后影响因素等;④充分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预期目标及碎石效果等, 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情况, 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出院时间、预留复诊、随访方式等信息, 建立个体化服务档案;⑤根据患者的诉求及反馈信息, 归纳汇总, 护理小组开会讨论, 综合评定分析, 完善服务计划, 以便及时改进, 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延伸服务。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 4. 1 生活质量 出院后2个月,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7]对两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个方面, 每项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 表明其生活质量恢复得越好。

1. 4. 2 并发症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后2个月, 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分别为(87.86±8.57)、(78.86±6.34)、(91.32±7.03)、(84.44±6.58)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7±6.33)、(69.79±5.18)、(85.85±4.68)、(72.26±5.7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出院后2个月内, 研究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穿孔、膀胱黏膜损伤、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尿失禁、血尿发生率分别为4.44%、4.44%、0、6.67%、0、2.22%、2.2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7.78%、13.33%、22.22%、15.56%、17.78%、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8], 尿路结石的患病率可占泌尿外科疾病总数的三成以上,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年轻化的倾向。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方式对尿路结石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利用体外碎石机瞬间释放高压电流而产生冲击波, 经多次冲击波的瞬间动力将患者尿路结石击碎, 在后期排尿过程中, 自行将碎石排出体外,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 也有部分研究指出[9, 10]:虽说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尿路结石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但是出院后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因此, 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预后康复, 才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

一直以来, 常规护理服务多局限于院内, 往往忽视了院外[11, 12], 而针对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而言, 其实大部分康复过程都是在院外完成的, 故对这部分特殊患者提供科学的院外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本研究对其患者在常规院内护理服务的基础上, 再加用院外指导、健康宣教、随访督促、康复跟进等一系列院外护理延伸服务。此外, 护理延伸服务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3-15], 从而为其患者的预后康复提供保障。这与本文数据具有一致性:研究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 其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护理延伸服务具有安全性高、投入少、回报高、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 将其应用于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 可谓恰如其分, 对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 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凝芳, 陈石苇.术前饮食指Ф蕴逋獬寤鞑ㄋ槭术疗效的影响.中外医疗, 2013, 32(12):177, 190.

[2] 金爱玉, 朱勤.综合护理干预对尿路结石保守治疗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9):103-105.

[3] 曲宪东, 何文强, 彭林, 等.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个体化预防指导.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1):36-38.

[4] 嵇雪芹, 李咏梅, 程志新,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路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3):137, 141.

[5] 焦银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598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32):73-74.

[6] 嵇桃瑛.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护理杂志, 2015, 32(1):62-65.

[7] 李小峰, 陈敏.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护理研究, 2015, 29(5):1657-1658.

[8] 刘成山, 周签, 夏慧, 等.下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报, 2012, 19(12): 35-36.

[9] 刘霞.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z2):89.

[10] 陈惠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护理.护理与康复, 2011, 10(2):119-120.

[11] 郑琴琴, 王勤.尿路结石患者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 3(11):284-285.

[12] 洪金凤, 李艳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1364例的护理.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11):431-432.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7)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3(a)-0166-03

Effect of quality life with different care patterns 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FU Jing TANG J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Hainan Province, Haikou 57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 of quality life with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 and extended care services 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 Hainan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6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64 cases) according to the envelope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discharge mission when discharge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xtended care services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The follow-up time was 1 year.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chang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lianc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xtended care service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ompliance behavior; Quality of life

慢性萎s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病情长,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1]。尽管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日常生活的调理及保养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性护理指导及干预,会导致患者遵医行为下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2]。延续性护理服务是指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的健康指导及家庭指导,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本研究通过探讨延伸性护理服务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8~72岁,平均(48.2±3.4)岁,病程1~5年,平均(3.2±0.7)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28~70岁,平均(48.9±3.2)岁,病程1~6年,平均(3.4±0.8)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4]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为首次确诊;③临床以腹部隐痛、不同程度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④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⑤经钡餐或胃镜确诊;⑥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③临床资料不全无法随访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内科常规性护理,出院时接受出院指导及教育,并为患者建立个人资料档案(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家庭成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用药情况及与患者共同生活相关人员资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伸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成立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 选择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士2名组成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经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承担延伸护理服务工作。

1.2.2 延伸护理服务实施方法 ①短信随访:出院后每周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向患者发送慢性萎缩性胃炎健康知识;②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对其随访1次,以后为每月随访1次。③微信平台:为患者建立微信群,让患者加入群内,每天早上8∶00~晚上8∶00上线回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④上门随访:出院第1个月对患者上门随访1次,以后改为每3个月上门随访1次。⑤集中授课:每3个月为患者集中授课1次,时间为1年。

1.2.3 延伸服务内容 ①短信提示:内容包括指导患者规范用药、规律饮食、戒烟戒酒及保持良好的心态等。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在家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用药、饮食、休息,是否存在不良情绪,能否自行排解,是否定期回院复查,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③微信平台:每天在微信平台上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方法,并与患者进行平台互动。④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合理膳食、规范用药、调节情绪、戒烟戒酒等,同时指导患者行常性体格检查。⑤集中授课:向患者讲授胃炎相关知识、治疗概况、疾病管理方法及复发预防等。

1.3 评价指标

①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慢性胃炎遵医行为量表对患者遵医情况进行评价[5],内容包括:规范性用药、合理膳食、定期检查、情绪控制、戒烟戒酒。②生活质量:分别于出院时及干预1年后应用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6]进行评价,量表内容包括: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共4个维度合计2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③记录两组1年内复发率、再住院率及满意率情况。满意率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观察组规范性用药、合理膳食、定期检查、情绪控制、戒烟戒酒等方面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再入院及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医学观念及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不仅关心住院期间是否活动精心的护理,更注重出院后能否获得来自医院方面的照顾及关心,尤其是是饮食、用药、生活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延续护理是通过健康教育、直接护理、心理支持、信息支持等方式直接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的连续指导及护理,从而促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患者出院后通过对其进行护理延伸服务,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可对其进行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指导[10-11],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拉近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7]。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及预后与不规则的生活习惯、饮食、细菌感染、吸烟酗酒、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2-14]。患者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护理指导,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护理指导容易导致患者忽视胃炎相关诱发因素,从而影响患者预后[15]。榇吮狙芯慷月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结果表明观察组规范性用药、合理膳食、定期检查、情绪控制、戒烟戒酒等方面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表明延伸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遵医行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其可能原因:延伸护理服务定期利用短信向患者发送疾病相关知识及提示患者按时服药,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并为患者制订健康体检[16-17],为患者制订健康指导方案可让提高患者疾病认识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自觉性[18-19]。通过延伸护理服务纠正了患者出院后不良的行为及习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及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20-21],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出院后应用护理延伸服务将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可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建红.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4(2):401-402.

[2] 王可,张金波.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5):209-210.

[3] 王萍,冯晓东.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4(20):43-46.

[4]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5] 刘嘉欣,夏萍.WHO生存质量量表在我国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3):203-206.

[6] 陈文辉.护理干预对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4(23):3231-3232.

[7] 熊秦,周保利,王莉,等.某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下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 30(12):952-954.

[8] 高伟娜,侯芝玲,王利.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39-40.

[9] 郑传娟.浅析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254-255.

[10] 刘庆娥.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迁延性胃炎方面的临床运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0):137-139.

[11] 于占花,王伟华.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0):56-57.

[12] 李福荣.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159-160.

[13] 谭福碧.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90-91.

[14] 杭嘉敏.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94-97.

[15] 刘春兰.试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23):4652-4653.

[16] 刘冬平.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01-102.

[17] 胡秋珍,肖迎春,郭艳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2014,25(11):150-150.

[18] 王秋香,刘丽霞.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解析[J].医学信息,2014,(38):182-183.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 of case management in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Methods:From Octo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150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n=75) and study group(n=75)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filing.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implemented case management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ance behavior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care scores and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 and 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 scores before and 1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complia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6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2.67%(P<0.05). 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 the ESCA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BI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eliability, empathy,tang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assurance scores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 of case management to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 can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reduce the pressure of family car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care.

青少年眼球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电脑、电视等,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可引起一时性视力减退,即青少年假性近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于院外缺乏有效科学指导、护理,对于假性近视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有效防治近视为现阶段医院眼科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为新型护理模式,是由医院至家庭的延续,可针对性给予患者长期优质护理服务[1,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5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其遵医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间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150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女39例,男36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10.26±1.38)岁;患眼位置:左眼29例、右眼31例、双眼15例;近视度:59例<-1.00Ds,16例-1.0~-1.5Ds。研究组女37例,男38例,年龄8~14岁,平均年龄(10.47±1.18)岁;患眼位置:左眼31例、右眼30例、双眼14例;近视度:57例<-1.00Ds,18例-1.0~-1.5Ds。两组性别、年龄、患眼位置、近视度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7~14岁;经云雾法、睫状肌麻痹法、动态检影法诊断为假性近视;眼压正常;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家属不愿配合本研究者;伴有精神系统疾病;伴有眼部炎症;药物刺激形成假性近视;免疫力低下;参加过类似研究方案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就诊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保持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日常用眼习惯,并对用眼不当行为习惯进行指出、纠正。同时发放《青少年假性近视健康指导手册》,并对内容进行口头讲解,嘱患者保持用眼卫生;通过门诊随访形式了解患者遵医行为、近视现状等,每2周随访1次。

1.3.2 研究组:

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1)成立干预小组,由6名具有假性近视护理经验护士、1名护士长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2周内完成延伸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培训;建立个人管理档案,借助电话、微信等辅助软件及工具开展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2)以微信为平台开展延伸护理,于患者就诊时邀请患者或家属通过扫码形式,进入我院“青少年假性近视延伸护理服务”平台,患者登陆后可获得个人管理信息,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微信平台各个功能,确保患者或家属可根据患者自身护理需求熟练查阅相关内容。(3)个案管理内容,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个案管理具体措施,如(1)用药管理:眼压正常患者,遵医嘱于睡前滴托吡卡胺2次,每次间隔5~10 min,具体方法(采用动漫视频演示),由家属轻拉患者下眼睑,将药液滴入患者眼内,并轻压泪囊3~5 min,完成后打卡记录。(2)耳穴护理:具体方法(由2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情景演示,1名护理人员负责录制视频,添加字幕、独白),患者取坐位,选取耳穴中眼穴敏感点,75%酒精棉球消毒选穴位置,选择1块0.7 cm×0.7 c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中间,再将王不留行籽紧贴眼穴,患者采用食指、拇指轻按耳穴数次,以感酸麻胀痛为宜,2次/周,完成后打卡记录。(3)用眼健康管理:于每天19:00推送健康管理宣教内容,如看书学习时需确保光线充足,坐姿恰当,身体同课桌保持10 cm,眼睛同书本保持30~35 cm,间隔50 min休息1次,眺望远方绿树青草,尽量少看电视、电脑等。(4)饮食健康管理:注意营养摄取均衡,过度摄入糖、蛋白质,或铁、锌、铬等微量元素缺乏,均不利患者视力健康,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动物内脏、蔬菜、鱼等食物(患者或家属也可点击文章右下角喇叭图形,播放健康管理内容)。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评定内容包括合理饮食、坚持用药、保持用眼健康、坚持耳穴护理4项。1个月内坚持4项者即完全遵医;坚持2~3项者即部分遵医;≤1项即不遵医。完全与部分遵医相加之和占总例数比为总遵医率。(2)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照顾者压力量表(CBI)评分。其中评估患者ESCA由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概念4个方面组成,共43个条目,总分范围0~172分,得分越低,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差[3]。采用CBI进行照顾者总压力负荷评价,总分0~96分,得分越高,说明压力越大[4]。(3)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包括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每个条目分值0~5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好[5]。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研究组总遵医率94.67%较对照组82.67%高(P<0.05),见表1。

2.2 ESCA、CBI评分

干预前两组ESCA、C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CB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家属对SERVQUAL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3 讨论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9)

2003年我们只收取物业费263 万元,完成实际指标的96 %。当时,对于刚刚成立一年的达源物业公司来说,真是无措是从,举步为艰。2004年初,李国清任经理后,马上着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物业公司本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房屋出现问题,个别房屋漏雨严重,物业公司维修不及时出现问题;二是物业公司的防范管理存在问题; 三是公用设施不到位;四是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对以上这些问题,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党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集思广益,采取了实行四项服务的举措。

二是推行亲情服务。将人性化服务融入服务的全过程,实行重点业主重点服务,用亲情服务感动业主。服务人员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标识、统一着装,选树岗位服务明星。卫生不留死角,区内设施达到物见本色。龙南管理处奔三小区居民周喜武、苑国华、韩保军、延辉、邢晓明等代表全小区居民,给公司联名写感谢信。反映公司保洁员桑柏荣工作热情高,认真执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她管理的区域内设施摸不到灰尘,看不到任何杂物。夏天,她经常顶着烈日蹲在地上除掉地上的垃圾。冬季她经常冒着寒风默默地清扫积雪。她视院内居民为亲人,她看到谁家的活忙不过来就主动帮助干,老人妇女从市场买东西多时,上楼不方便,她就帮助拿。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业主的信任,有些老人把她当成了亲儿女,年轻人把她当成了亲姐姐,有什么家常嗑都愿意跟它聊,很多业主说:这样的保洁员难找呀!。

四是推行延伸服务。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业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让业主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就不仅要做好合同约定内的服务项目,还要做好合同约定未的服务工作。

一是延伸服务时间。长期以来,有一种现象被我们一度忽视,那就是“业主上班我们上班,业主下班我们下班,业主到家我们回家”。我们的作息时间与业主相同,双方见面的机会少,因此,我们的劳动时间往往不被业主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调整了保洁员和保安演的作息时间表。从周一到周五,实行提前延后1小时的工作制度。从表面上看,我们只是打了个时间差,可实质上却体现了我们物业管理工作者时时处处为业主着想、为业主服务的宗旨,并在工作上真正方便了业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延伸服务内容。在物业小区里,我们除了承担房屋及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楼道和共区域的保洁,小区环境配套建设及绿化养护,保安巡逻等日常物业服务外,我们公司还根据业主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如:为业主义务送纯净水,免费管护户外停车;投入部分资金,组织业主参加文体活动;成立了产业服务部, 联通收费站、民航机票代办处等引进了小区,极大地方便了住户。通过延伸服务,不断拉进与业主的情感距离,推进和谐小区建设进程。

三是延伸服务对象。在服务对象上,我们不仅做到为广大业主服务。而且对到物业小区的所有客人提供向导、咨询等服务我们都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按接待礼仪准则,使用文明用语,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尽管这些服务是义务的、免费的,但它却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宣传新添品牌提供了机会,我们就不看成是额外负担,高高兴兴去做。

四是延伸服务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按物业岗位工作标准去做,而且创造性延伸这些标准。有人说,要把业主当成上帝。上帝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究竟怎样对待上帝也没有什么标准。因此,我们说,把业主当成上帝不科学,要把业主当成亲人,当成父母和细姐妹。因为亲人之间可以沟通、可以交流,感情血浓于水,比较容易接受。我们不断拓宽为业主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把工作标准从以前死的教条,变成我们自觉地行动。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icacy of extended care in the nursing of pediatric pneumonia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hildren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admit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 60 patients,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patients, extended c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icacies, complications,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ime of breathlessness relief and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xtended care; Pediatric pneumonia;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Gongren Hospital, Wuzhou 54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27

小儿肺炎为临床较常见病症,好发于婴幼儿群体,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报道发现,每年我国小儿肺炎住院数约占45%[1]。临床研究表明,因婴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主意识,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方法的意义重大[2]。本院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旨在提高护理效果,使患儿更好地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3岁,平均(1.8±0.4)岁;病程7~15 d,平均(9.3±2.6)d。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4岁,平均(2.1±0.5)岁;病程8~16 d,平均(9.8±3.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流鼻涕、咳嗽、发热、打喷嚏等症状;(2)均符合小儿肺炎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3]。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2)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4]。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1)日常护理:适当开窗,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维持环境的整洁、安静。病房湿度应控制在55%~60%,温度20 ℃为宜[5]。注意患儿的保暖,勤换潮湿衣物,以免加重病情。根据小儿缺氧情况给予适当吸氧,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达到有效吸氧的目的。(2)饮食护理:肺炎患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下降,如果饮食不当易引起腹泻和消化不良,应根据患儿年龄特点选择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喂食时需将患儿头部抬高,以免呛咳。由于患儿呼吸频率过快,导致机体水分蒸发过多,因此,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食用鸡、鸭、鱼等高蛋白食物和辛辣、生冷、酸性食物等。(3)用药指导:服药较困难者,可分2~3次服用,且服用药物时应避免喂水过多,以免呕吐。服用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以免降低药效;禁止滥用退烧药[6]。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伸护理。(1)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疾病、诊治内容、性格特征、年龄等进行充分考虑,采用温柔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交流、沟通,充分利用聊天、游戏、动画片、玩具、电视节目、讲笑话、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治疗对患儿的刺激和疾病疼痛;适当改进病房环境,可放置儿童漫画、玩具等,提高病房舒适度,缓解患儿抵触情绪。(2)因担心患儿病情,其家属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仔细讲解小儿肺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病情、治疗相关信息等,使家长积极配合,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告知患儿家属自我护理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端正自身心态,消除其担心、焦虑情绪;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沟通交流、按摩、抚触。(3)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征询专家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延伸护理计划,包括延伸护理实施方案和延伸护理内容两部分,了解患儿及其家属康复期间的健康需求,评估患儿具体情况,从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指导患者顺利完成延伸护理措施。(4)定期安排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个性化家庭随访,帮助患儿家属解决相关疑问,利于家庭护理效果的提高;组织患儿家属互相交流,让治疗效果良好的家属做经验介绍,使家属自觉采取有利于患儿康复的行为。(5)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特点,定期电话随访并登记,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具体状况,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家庭护理方法、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醒复诊时间,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建立健康档案,在不同阶段追踪回访,详细记录每次回访情况,有效促进患儿康复。(6)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及患儿基本身心情况,安排延伸护理进程,可邮寄、每月1次专题讲座、每周2次电话随访,视患儿家属需求预约复诊、上门服务等;多提供小儿肺炎宣传资料和相关手册,强调要点、重点[7]。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气肿、呼吸衰竭)、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0~100分为十分满意,80~90分为满意,70~80分为基本满意,少于70分为不满意)等。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为(3.2±0.4)d,对照组为(5.9±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6,P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肺气肿1例,无呼吸衰竭病例;对照组肺气肿4例(6.7%),呼吸衰竭4例(6.7%)。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2, P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85.0%,其中十分满意20例(33.3%),满意12例(20.0%),基本满意19例(31.7%),不满意9例(15.0%);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6.7%,其中十分满意40例(66.7%),满意15例(25.0%),基本满意3例(5.0%),不满意2例(3.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90,P

3 讨论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篇(11)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出院后父母护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新生儿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新生儿出院指导是教会父母在出院后如何科学地护理新生儿,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父母的育儿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新生儿家属大多数会从书刊杂志、电视及网络上获取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往往理论性强而实际操作性不强,在应对各种实际问题时比较教条。在与新生儿家属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普遍不知道如何护理、照顾新生儿。为了使新生儿在出院后得到正确的护理,我们在新生儿出院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新生儿均来自我院儿科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出生后 1 d~20 d新生儿120例,其中男婴55例,女婴6 5例,住院天数为6~10d,平均为7 d。

1.2方法 出院时给予照顾新生儿的家属讲解并示范动作:护士在患儿入院时告知我科的联系电话及一些护理新生儿的宣传教育知识。

2 护理指导

2.1 新生儿的保暖 新生儿的衣物应以棉质、柔软、舒适为宜,新衣服一定要洗过后再给孩子穿。经常摸摸新生儿的小手、小脚,要保持手脚的温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新生儿的穿衣、盖被。通过三句宝典判断新牛儿穿的衣服是否合适 ( 三句宝典即宝宝手脚是暖的,背上没有汗,衣服是合适的;宝宝的手脚是凉的,背上没有汗,衣服不够,要添加衣服;宝宝的手脚是凉的,背上有汗,衣服穿多了,要减衣服)

2.2 新生儿的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是目前新生儿健康宣教的必须内容[2],向家长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建立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母乳营养丰富、方便,且能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喂奶后给婴儿拍背,吃奶后给予右侧卧位,夜间将新生儿放置在母亲身边,防止吐奶后误吸。指导选择人工喂养患儿家长喂奶时试温的地方是手掌的大鱼际, 不是手心;喂奶过程中奶嘴要充满奶汁,避免吸人过多空气。同时告诉家长正确的配置奶液浓度,并教其学会奶具的清洁和消毒。一般母乳喂养 2 次奶要间隔 2~ 2.5 h,配方奶喂养间隔 3 h左右,如果喂奶次数频繁,会消化不良,新生儿吃奶一般需要3 0 min左右, 如中途休息时可给拍背, 打嗝后再继续喂奶,如果吃饱了,这时就不再吃了。

2.3 沐浴及脐部的处理 沐浴时室内温度要达到30℃ ,先洗新生儿头部,然后依次洗新生儿的颈部、上肢、腋窝、躯干、下肢、会阴及臀部;沐浴后可用安儿碘棉签(或浓度为75%的酒精)对脐部进行消毒,如脐部有渗液,为防止感染,每天需用安儿碘棉签(或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脐部 2 ~3次,直到脐带脱落结痂愈合为止。

2.4 臀部皮肤护理 现在多数父母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纸尿裤,最好提倡使用柔软的棉质尿布。大小便后更换尿布要及时,每天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每次清洗后,易被尿液浸湿的部位可涂上少许婴儿润肤油,这样不易刺激皮肤。如果发现臀部皮肤发红,可涂护臀霜或紫草油保护皮肤。

2.5 新生儿哭闹时的处理 新生儿大声哭闹,首先要检查新生儿是否有大小便,如有大小便要及时更换尿布,其次检查新生儿所穿衣服是否松紧合适,再看看是否要吃奶,体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总之,新生儿当有不适时才可能出现啼哭不休的症状,如无原因的哭闹不止,安抚无效,则有可能是生病了,及时去医院就诊。

2.6 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抚触是科学规范的对新生儿全身进行按摩[3]。向家长宣教新生儿抚触的好处,告诉家长抚触存家庭同样适用[4]。护士示教抚触的手法,首先抚触的环境在 2 8~3 0℃,有条件者可以播放轻音乐,抚触者要洗净双手,不戴首饰, 宜选择在两顿奶之间或者是沐浴后,充分温暖双手后涂满油,依次按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和背部的顺序轻轻按摩,每个部位按摩 3次,抚触的时间控制在 1 0min左右。

2.7新生儿房间的管理 新生儿出院后会有很多亲戚朋友来到家里探望,尽量减少与新生儿接触,并且有固定人员护理婴儿,防止交叉感染。婴儿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温度在 24 ℃左右,湿度55%~65%为宜。

3 结 果

出院时对家属做好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指导,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有 120例家属都能正确地护理好新生儿,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也能自己正确处理,只有 8例产妇由于知识水平、智力因素、身体因素等不能完全掌握。做好新生儿出院时延伸护理指导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家长育儿自信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4 讨论

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丰富了家长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了出院指导的效果,提高家长对新生儿护理技巧的认知,增强他们护理新生儿的信心,保证护理质量。通过1月后的电话回访,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全部掌握的有112例新生儿的家长,占93.3%。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通过示范性操作的指导,让家长在实践中学到护理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并在实践中纠正错误之处, 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程度, 使家长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巧,从而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使专业的护理从医院得以延伸到患儿家中。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延伸式的护理服务形式,是医院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的手段之一[5~7],是出院患儿家属及时获得康复保健指导与咨询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出院患儿开展电话回访,使患儿家属更愿意与医院保持长期联系,不仅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而且使人文关怀得到延续,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做好新生儿出院宣教[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 0 0 6 ( 8):8 5.

[2]张素珍,孟永勤,丁焱.新生儿出院前健康教育需求比较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J].2008,23(16):2208- 2210.

[3]黄河清,洪琦,李仪风,等.新生儿抚触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 (3):203 -204.

[4]卢林阳.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综述[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 4 (1):85- 87.

[5] 刘素娥,覃桂荣,麦蔚莹,等.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5,(11):977 -978.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