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效的课堂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1:55

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1)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愿意走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快乐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使学生从情感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以二年级上册《东南西北》这堂课为例,由于低年级儿童空间观念差,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认知,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手段,制造认知冲突的场景,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东南西北》一课中,首先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老师从谜语引入新课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太阳东升西落,向日葵向太阳等自然现象,感受身边的数学,在诗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的儿歌中,体验不同的方位,让学生从辨别自身的方位开始,认识教室的东南西北面,描述操场周围的物置。以学生看得见的、熟悉的自身方位,教室的各个方向,等大量的生活情境,作为认识体验的平台,这些活动都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同学们学得亲切、自然,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建立起认知的起点。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2)

怎样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在不断探索的课题。通常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往往重复着“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才上好这堂课――课后反思”这一流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教师普遍接受了新理论、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能够很好地抛弃了过去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路子,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的理念和方法。但为什么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效率不高或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呢?在我看来,除了教师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外,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些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关系。

1、讲授教学与探究教学并行不悖

讲授是教师善于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系统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探究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有趣、自主地学习。所以这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并行不悖的,各有运用的对象和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们重视了探究教学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探究教学的“泛化”现象。例如,不适合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探究,浪费了学生学习时间;无需探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探究,导致浅层化、庸俗化。对于听讲、记忆、练习等特征的陈述性知识完全可通过讲授来完成,不需要去探究。因此,新课程强调探究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教学,两者之间不能截然分开,应该交替应用,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正确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实际教学中已基本得到体现。但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体,一个过程两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主体理念的要求,教学活动往往放得很开,课堂气氛表现得比较活跃。但同时却出现了教师不敢管,不知道怎么管的问题。例如,为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节奏把握不住;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不知如何应答;学生自主学习成了放任自流;课堂上,教师常跟着学生走等等。这些问题或现象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把握和处理不够。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不能有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极大地制约课堂教学的效率。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密不可分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模式。旨在克服长期以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不良现象,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自主学生重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合作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运用,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高效。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往往会对两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例如,把没有难度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合作流于形式。又如有的老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学生满堂看;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等。这既没有自主,也没有合作。如果每节课都这样下去,谈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课堂气氛活跃与严格要求并不冲突

以往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些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学习感觉苦和累,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基本规范不知如何要求了。例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创设了较好教学情境,一味只顾营造气氛,而忘却了基本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有的学生可能一时兴起,违犯教学纪律,做一些不适当的小动作,干扰了他人正常学习,有的老师怕被说是对学生积极提出要求。实际上,教学气氛活跃与课堂教学纪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即使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自由,学习纪律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纪律,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所以,既要把学生看成学习主人,认真为他们学习服务,又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和严格课堂纪律,以便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众所周知,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优质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受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迫在眉睫了。想一想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激情和活力。老师以“一支粉笔,一张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地听、拼命地记如同机械一般。如此这样,何谈教学效果和质量?面对这种现象,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高效,让自己的课堂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且影响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有数据调查表明,学生若喜欢某学科的老师,则这个学生的这一学科的成绩往往较突出,否则学生该学科的成绩较差。

首先尊重学生。学生虽然是孩子,其实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学生会信任老师,会向老师倾诉心声,这为老师与学生以后的相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熟悉学生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时代在变化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发生了改变,与我们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了,我和他们之间有了“代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走进学生,与他们谈心,就会更多地了解他们。试着听一些学生喜欢听的歌,争取看一些学生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剧,恰当地说一些学生常说的“时髦词”。这样我们和学生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共同的东西,也就有了一定的共同语言。

第三关心鼓励学生。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通过谈话、调查和分析得知,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不自信。针对这种情况,我便找他们谈心,尤其在每次考试后把成绩不理想或进步不大的学生分别找来,帮他们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教之恰当的学习方法,同时指出他们的优势所在鼓励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四严格要求学生。以上的三点可以让我们与学生“打成一片”,但这不等于是纵容他们,相反要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待人接物得体大方,懂得感恩等等。希望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高尚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旋律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可见,万事“趣”为先。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老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下一字不差地记。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久而久之,作为交际的英语成了“哑巴”英语,学生也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表演法

(1)自由演说(Free talk)。利用每堂课的前3-5分钟,让3或4名学生到讲台上做一分钟演讲。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也可以老师限定题目,如:My Family,My School,My Friend,My Dream ,Music 等等。无论是什么话题,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无妨。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害怕,反而兴趣盎然,踊跃发言,课后积极主动的寻找话题,准备第二天的演讲。

(2)表演课本剧。例如在教授模块8 Unit2 Reading “Turandot in Beijing”我发动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按照课本的内容表演了一遍,这节课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兴趣盎然而且对课文了解地很好。

2. 讨论法

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主动性有效途径。在习题讲解时,我采用pair work 或group work让学生讨论,开始时学生还比较腼腆,不好意思说后来习惯了,均争先恐后讨论热烈,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此时教师的相机点拨往往是“拨开乌云见青天”,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学到“真经”。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游戏法

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设计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轻松达到了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图片猜谜、词语接龙等。

三、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 彰显魅力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要得到儿童发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对儿童的态度啊”。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2. 运用语言

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老师的语言要像魔棒一样具有神奇的力量,吸引学生,使他们兴趣不减全神贯注。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4)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03-01

新课标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呢?

1.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强化整体设计

1.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应树立学生观,为学生而设计。为学习而设计是课堂教学诸环节设计的基点。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即平常所讲的备教材、备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教材要求了解每个章节内容的编写意图、目的和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综合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将教材与课程资源进行恰当地有机整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删减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备学生要求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设计教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除此之外,还要了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学校教学设备是否跟上、教学材料能否找到等等。

1.2 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处理设计教材.教材的内容是既定的、现成的,要做到用教材教,肯定涉及对教材安排的内容取舍、整合、拓展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拓展,需要教师的经验,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如:可以把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和《致同学们》合并学习,作为生物课学习的绪言,让学生知道生物具有什么特征,学会怎样判断生物后,再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作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如: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观察植物细胞》和第二节《观察动物细胞》两节内容可以合并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更容易加深学生记忆。同时,也可根据课程标准拓展教材的内容,如:探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时,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外有目的地通过网络、报刊、报纸等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认真准备演讲比赛稿,课堂上每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比赛。通过这种自主学习、上台演讲,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圈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好,并且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的自觉性。这样处理教材,不但提高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使他们在学到了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2.体现课程理念,关注过程流畅自然

2.1 优化导入,激发兴趣,一个精彩的情景导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从上一节课的内容中走出来,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然引出课题,把学生的思绪吸引到本节课的教学中。情景导入的方法有许多,如:故事导入、谚语导入、诗歌导入、设疑导入、复习导入……等等,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生进行设计。如:在探究《水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中茎的输导作用时,可以设计如下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导言:俗语说:"人要脸,树要皮",这个"皮"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还有一个俗语:"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有些老树主干大部分空了,却仍然枝叶繁茂呢?通过这样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令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新、奇、疑的心理,迫切想通过学习解开这些奥妙。然后,教师顺着学生的"思"序,引导、提示学生阅读课文,共同探究,使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能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能力。

2.2 巧设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然而,教学调研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存在问题,也总有"看书总是简单,考试太难"的感受。这"简单"和"太难"既透视出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的"尴尬",也折射出学生在阅读策略方面的缺失[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在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导入:

(1)、冬季几乎看不见苍蝇、蚊子,为什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了起来?

(2)、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环境中蚊子多?

(3)、食用的面粉中如何长出"肉虫子"?"肉虫子"又如何变成蛾的?

(4)、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提出问题后,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然后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其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一起去探索,去追根寻源。这样,不仅突出了课文阅读重点,而且使阅读内容更加条理化,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更使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2.3 ""回归,培养"小老师",优化学习小组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漠视学生主体性,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参与,那就只能是动听的说教。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主动权交还给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是非常必要、重要的。当然,可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验探究、设"小老师"……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调控,实现""回归。如: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可让一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学生们进行课前导

入和课后小结。那谁当这位"小老师"呢?课前,先让学生们预先"申请",让"中标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准备,课堂上"中标者"到讲台上成功导入和小结后,他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因此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他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更浓了;其他学生也因此受到同龄人的感染,激起了争强好胜的心理,暗下决心,伺机待试,心想:如果我能上讲台,一定会做的更好。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情趣和情感,促其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更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5)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我在上《唱脸谱》一课时,当学生一开始听到是戏歌显得都没精打采。然而当我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许多生动的脸谱图,一下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又给学生范唱A段的旋律,学生一听歌曲中还有英语单词加之歌曲变化的节奏,在我范唱第二遍时大多数学生就跟着模唱了。在表演这一环节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我在引导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中我利用讲故事、猜谜、游戏等,加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的让学生编一编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自主深入课堂学习。其次,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最后,我有效组织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表演创作、节奏创作、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三、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上《牧场上的家》一课时,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最多的是“老师听到几句唱得很不好”“还不太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学生在这种语言的引导下变得有些失去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欣赏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歌曲没学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因此在上人教版第12册《三拍子舞曲》一课时,教师充分就了解六年级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教师通过“谁敢来试一试”、“老师想请一个舞伴”等各种引导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最终,学生放下了羞涩跟着教师一起舞起了三拍子的华尔兹,学习欧洲宫廷中王子与公主的礼仪,感受不同三拍子舞曲的风格。整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6)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以“满堂灌”的形式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应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展示、自主归纳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高了要求,使教学成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行为。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灵魂是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二、敢于更新教法,传授学法

叶圣陶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将学过的内容综合融合贯通,进而明确“教”与“学”的主次关系,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彻底摒弃课堂“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即“授以渔”而“不授之一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领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磨刀”,就不怕“砍柴”。

三、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抓两头,放中间

教师应学会重新分配时间和精力,课堂的高效性并不是以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代价的,所以教师不能畏首畏尾。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做好课堂教学的方向盘——导学案。导学案是为了使学生会学和能学,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源头。课后通过课堂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对导学案进行完善和修补,并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

教学高效性除了上面所说的课堂准备、反思,重中之重还是课堂的实施,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应该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或主演。大胆让学生进行讨论、讲解、质疑、展示、总结、归纳。教师成为导演、编剧、配角,由原来的台前变为幕后指挥。

总之,教与学奥妙无穷,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敢于创新,不断学习,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施展才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没有课堂的根本改变,全人教育就无从说起,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应从核心入手,从课堂入手。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7)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阅读画角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画角的步骤,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画,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又例如:教学“认识四边形”一课,老师让学生观察所有的四边形,问对于这些图形还有什么疑问,一个学生就问道:为什么都是四边形而形状不一样?”学生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说明这个学生已经积极思维并养成了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四:“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得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⑴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⑵思考讨论:

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

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⑶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⑷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地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果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

(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应该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而且要有拓展性的问题设计,要提供优秀学生的发展空间。

(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应关注练习中快速反馈,教师要当堂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五、规范作业书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我在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高效教学作准备。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数学味”。

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到位。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8)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0-01

要上好美术课,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老师专业水平有限,而是美术课堂本身的特殊性所导致困难。因为美术课程里有绘画课、手工制作课、泥塑课等等不同领域中不同类型的课。所以在课程实施中,课堂组织成了首要问题。没有好的课堂组织就会使课堂混乱,学生有的领会了、有的在动手、有的干脆没动手,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更谈不上高效率课堂教学了。因此,必须加强课堂组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加强美术课堂组织教学?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效率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同样,美术课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才能“活而不乱”,学生才能安心学习。习惯的养成就促进了课堂的组织,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1.课前准备好美术工具材料,是学生必须的,学生能自己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材料,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在美术课上向其他同学借用美术工具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也充分的显示了学生做好了上好美术课的心理准备。请家长督促和帮助孩子备齐美术用品。材料的充分准备形成习惯,有利于课堂组织,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2.爱惜自己的美术工具用品,学会收拾,有序整理。美术课上,由于经常使用各种颜料,各种纸张等材料,稍不注意就可能是颜料溅上墙壁,碎纸落于地面。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向的指导,示范,让他们正确操作,不破坏教室卫生。

如:国画课上,倒出墨汁后要马上盖好瓶盖,毛笔用了要及时洗干净放在笔架上,挤颜料要适当,用力要均衡,洗笔桶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轻易挪移,以避免把水洒在桌上或地面上,作完画后轻走到水池边清洗工具,要小心轻放瓷盘,以免破碎。手工课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剪刀,注意用剪刀、小刀的安全,多余的碎纸不能丢在地上。善待手中剩余的各种材料,收拾在自己的专门的塑料袋里,在以后的作业中可以变废为宝。永不放松的是教学常规管理。课堂常规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

良好的习惯养成促进了课堂组织效果,也就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这些习惯在于平常教育教学的细节之中,教师可能要多费精力,但学生一旦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就能活而不乱。良性循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基础。

二、精心设计、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中各种要素有序的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教材教活,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了备课时的充分准备,教学时才能真正做到“活而不乱”。教师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底,当然有利于课堂组织教学,学生也很信服老师,教学秩序很井然。美术教师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认知、思维等特点认真思考,认真钻研教材,注重选用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知识,促进能力的形成。同时,我在备教材的同时,更关注教材外且与教材有联系的课外知识,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延伸学习空间,提高美术素养。

2.精细制作的课件是课中直观的表达。小学美术课由于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个性化教学而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而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使课堂更直观的展现,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我会提前进教室,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或者歌曲,让学生心情很放松很愉悦。铃声响时,音乐声音变小,学生安静下来做好了上课的准备,课中使用课件等媒体手段,学生整堂课都是饱满的情绪。

3.系统的单元教学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小学美术教材每册中有绘画课、手工课、泥塑课等,根据这些所学内容的倾向不同可以系统学习。

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堂取决于教师的充分准备工作。教师从各个层面考虑好了课堂,课堂就会取得高效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强大动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生为本,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1.注重学生中差异,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小学生在能力、气质和个性等方面千差万别,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中的差异的个性。否则,效果不好。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最终达到差异发展。这也保证了教学的灵活性。同一个班也有许多的差异,老师在课堂里要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在鼓励与鞭策中,让学生都往最好的方面发展。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9)

如何使教育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教师在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其学习能力。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自导自演,唱独角戏,让学生坐在下面当观众,课堂演出的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而今在高效课堂的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重点在导字上下功夫,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调动和激发学生演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演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历史课堂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略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以丰富新颖的教学材料,采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简洁的教学语言,都能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无论教师采取哪种形式,都离不开一个宗旨,那就是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达到激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还要从整个历史角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各个阶段发展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自觉分析历史,从而得出较为独特的命题。比如,在讲完《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一下唐和西汉以前的历史,这样,学生就有可能惊奇地发现,从春秋到西汉初年和从东晋到唐朝前期的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大分裂趋于统一,暴政二世而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暴政为什么不会长久”……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设疑解答,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或考察,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访问,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实际,受到生动而具体的历史教育和实践锻炼,各地中学都应充分利用各地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活动,参观要有明确的目的,严密地组织,参观后要在教师指导下及时总结,写出观后感,也可组织座谈会、讨论交流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历史考察主要指对历史文物、古迹的考察,中学生的历史考察不是专门的历史研究,只是一种学习活动。但历史考察实践性很强,学生想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会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这将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追求和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10)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常说:“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教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这几位教师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说的话,学生说的话,可能遇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等等都一一想到。特别是上新课前一晚发给学生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学生用导学案学习,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方面的一个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从一年级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苦干组,每组六人,一般小组成员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固定不变,组与组之间的力量均衡,每组均有组名、口号。能讲、敢说的当组长,即X1,是最棒的,X6最弱。哪组做得好的,老师都有记录,给加分,甚至是物质奖励(多用于低年级)。为了小组的成绩,每个组都竞相互相学习,以求共同进步。低年级段,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多由老师给纸条,分配学习任务。到中高年级,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轮流当组长,达到我的课堂我作主。例如,学习一道应用题,哪个读题,哪个找已知条件,哪个找问题,展示时,谁讲解,谁板书,谁检查补充等,组长都能安排得具体明确。比如六(4)班黄老师上的《比的意义》,每组学生都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当堂掌握。到精彩展示环节时,确实很精彩。黄老师选其中一组展示,该组派三名组员上台,一人讲解,一人板书,一人协助、检查、补充。黄老师在一旁组织课堂纪律,必要时给他们一些提示,其他同学则聚焦聆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想象不出,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不禁感叹,是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一样精彩,数学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高效的课堂教学篇(11)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问题的思考才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角色,那就是首先必须给出思维空间.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独立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因此教师在给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在这干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思考:(1)信息结合,了解题设条件和结论,列出此类问题有哪些常规方法,此题与哪些典型题接近,旧题的解题技巧可否移到新题上来,优秀学生可能会发现多种解决方案。(2)化整为零,即把一道综合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题来解,使无序思维变成有序思维。学生的该思维过程并未浪费时间,实质上是原认知结构转化新问题的过程。

二、因势利导,详细分析解题思路

教师的分析,必须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步,要善于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位置与学生一道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介绍思路。这一过程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重在通性通法的讲解,若教师置学生水平于不顾,一味求巧,学生会感觉到“教师讲得很巧,我们想不到”。一题多解时,通法应先讲解,巧法铺垫,得出结论,做到“水到渠成”。第二、依不同层次学生多角度分析,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新的收获。第三、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题型很多,题海茫茫,但数学思想不多,数学思想是数学本质的体现,能用数学思想指导解题,实质上是数学素质提高的表现,对指导今后进一步学习具有永恒的意义,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价变换、化归等数学思想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当中,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向。

三、总结解题规律,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在解完例题后,不应匆匆草率地结束例题教学,而应对例题作一番仔细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思路整理

一道题目从条件和结论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其解法各异,殊途同归,其思路多种多样,这些都在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解题后重述思路,整理该题所涉及的概念、定理公式、知识点、方法、技能、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有助于以题带概念,复习旧知识,为评述解题方法的优劣奠定基础。

2.解题评价

在思路整理的基础土,以解题过程的简繁、常规与独特、方法的巧妙与笨拙等方面,对一题多解的不同解法加以比较与评价,不仅能从中总结出好的僻法,而且有助于弄清知识间的联系。

3.规范教学,找出易错点

一道题目的解题过程写得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正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多种解法的同时还要强调书写规范,找出每一具体步骤的易错点。审视解题易混淆的概念,易忽视掉的隐含条件,逻辑问题与运算的合理性,有时有意识地进行错题错解辨析;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4.教学解题后注意的问题

适当引申,注意变式教学解题后要注意将问题进行变式教学,或把特殊问题进行一般性的研究和引申,学生便会举一反三,从一题而引出一类题。

5.思考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

许多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它的结论或解此题本身所用到的性质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只满足解答题目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探索,那就可能会“捡一粒芝麻,丢了一个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