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2:50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起步较晚,尤其是在与市场经济并行模式下,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并不显著,对高教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相对处于弱化地位。纵观社会环境、大学教学主体以及创业教育的实际现状,我们发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方向偏差,需要全社会合力,构建万众创业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活动向市场经济靠拢。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衔接问题

1.万众创业尚未形成有利的社会影响。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视自主创业为读书人谋求生计之下策,以出仕从政报效邦国方为上等的儒学观念,在人们的价值观中根深蒂固。因此,很多大学生以出国深造、进入政界、科研界或者考取公务员为光耀门楣之举,高校求学期间的个人志向沿袭传统,对于当今社会、国家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未纳入考虑范畴。其次,宏观层面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律规制,在制定和实施上未形成有效影响力,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之间缺少有效的实现途径和保障体系。此外,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机构不完善,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创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不能显著体现。

2.创业教育未体现出市场经济导向。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教育主体活动应以市场经济发展运行及其客观规律为依托,进行策略性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调整,从目前高校教育体系来看,与市场经济并行的就业教育、??业教育中,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未得到明确体现。首先,在教材上表现为过于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停留在理论知识研究上,很多学科对此更是一笔带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市场经济的阐释、应用均倾向于理论化、书本化,缺少鲜活的案例和比对分析。其次,创业教育中的市场经济认知部分,内容设置较为肤浅,未触及根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竞争机制,讲得过于笼统,使大学生对市场经济无法形成全面的、生动的了解,从而削弱了创业教育的经济效能。

3.创业教育脱离了市场需求。创业是一项具体的、具有实践性质的经济活动,在此之前,高校教育注重知识性、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深度教育,人才的技能培育和能力转化相对薄弱。在万众创业背景下,创业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立项,创业立项决定着创业的方向,并对创业过程的顺利与否产生影响。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对经济活动缺少了解,因此,在立项上普遍存在着盲目心理,大多数人会选择听取家人意见,或者涌向热门投资行业进行创业,忽略了市场的考察和调研,未能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在立项选择上很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经济主体需求的片面、盲目现象,致创业难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规划。

二、构建高校教育的经济发展方向

1.多方合力,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高等教育人才进行自主创业,构筑高品质创业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可行性路径。以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富强、经济强盛的民族复兴梦,从本质上说,离不开经济实体的大范围创新、大幅度增加知识含量,以及高新产业的迅速崛起,高校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意义。因此,无论是大学生群体还是家庭和社会,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人才投身创业领域对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改变旧有观念成见,在意识层面形成万众创业的认识。其次,国家宏观政策、法律规制以及地方政策的扶持规划,都应体现出鼓励高素质人才自主创业的政策氛围,政府部门需完善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创业扶持、优惠政制,为创业行为提供宏观调控上的支持。

2.结合市场经济,改进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应与市场经济密切结合,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经济知识,对市场经济有相对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市场经济进行专业分析,并将相关知识融进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规律,为创业行为储备必要的经济基础知识。高校教育在提供创业指导时,应使创业活动与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相契合,尊重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增加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教学内容,增设实践环节和调研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知市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凸现创业教育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促进教育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实际,突出创业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实性,使高校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性、适用性增强。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2)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方面,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众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创新的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创新本身具有风险性。

第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回报性。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保护政策将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科技创新将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其高回报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不断进步的结果。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农业增产;以杂交种为重点,生物技术开始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全面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的综合运用,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标志。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动性,同时,转化劳动者的技能;科技创新加速了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资料的物化,使生产工具更加便捷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劳动对象的效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科学更先进;科技创新还可以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经营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使单位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并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农业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下大力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和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农业科技基础和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166公斤/公顷,总产达到57121万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多种途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科技产业化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科研与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增强了科研单位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适用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可行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4]。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方面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出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1)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4]。这又归结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不是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于农业科研中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就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2)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本身来讲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如果太高,他们也会消极对待农业技术科技成果;此外,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耕种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3.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和方向

3.1.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借鉴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当前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既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成本最佳。(3)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推广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又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3.1.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形成适应各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向综合化迈进。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作物、林草业、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以及挖掘生产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目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要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不断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农业的领域。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农业知识经济领域的扩展。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产生一批新的高技术产业群。

(3)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主导21世纪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相互渗透,齐头并进的新局面,而生物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个支柱产业。

(4)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兼顾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性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体系,能围绕防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再生潜力,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技术体系。

(5)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大大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愈来愈频繁,协作攻关的项目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式能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术交流和新技术转让将会更加制度化,将建立起更加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3.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体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确保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各级科技三项经费的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政策应确保落实,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总量[7]。再次,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应向具有研发能力的优势机构和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导向,引导研发机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8],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开设一些农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利用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中等农业教育要重点扶持农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专业技术教育项目;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业技术人才。

(3)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及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在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8]。同时要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说是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组织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途径、提高农业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文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型龙头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企业和龙头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3)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9-0040-05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农村科技创新不仅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持续支持,还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2011年的53.5%,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党中央连续出台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战略规划与政策引导,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的应用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策执行氛围和环境。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于2012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方式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将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正向作用在各国的农业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据美国农业经济研究局推算,在农业科研上每投入1美元可在生产上收益30美元~40美元。而对我国来说,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作用体现在诸如促进持续发展、在市场上形成优势竞争地位、保护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以粮食产量为例,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达85.8%。从宏观角度来说,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支撑,也是突破自然环境约束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

1.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要保障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必须依靠新的科技创新技术。首先,科技创新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次,农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而科技创新是减小这一制约因素的有效手段。另外,科技创新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热情。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民因为在农村得不到良好发展,为增加收入,不断涌入城市。科技创新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农民有了种植热情,农业发展人力有了持续供给,有利于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2.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与市场衔接的关键环节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是要保障自身国内的粮食安全,也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以国际农副产品市场需求为依托的农业发展思路。农业科技创新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广泛开展与国际创新活动的合作与交流,密切注意世界范围内最新科技创新在农业基础上的应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及流通和农副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对以高效、安全、优质、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推动农业在流通环节的持续性,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持续动力

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是沿着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的思路,科技创新则是实现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的发展要素,具有客观规律:依靠科技创新提供的新型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以水稻为例,对于优良水稻品种的抗旱能力的提高,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凭借国内农业科技进步,能够实现粮食的稳定增长。其次,科技创新以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为发展重点。对于产前农业种植种子技术的创新、产时施肥技术的改善、后期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和贮藏和运输技术的提升与优化,都有利于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最后,对于农业机械设施的创新,一是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农业机械的更新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促进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实现。

4.科技创新是协调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4)

作者简介:张磊(1981-),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职业指导;张弛(1981-),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讲师,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和职业院校互动发展模式研究”(编号:SQ141051),主持人:张磊;201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的教育学分析”(编号:HB14JY072),主持人:刘奉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80-04

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环境,根据再社会化理论,笔者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存在“进”与“退”的双向路径选择――城市融入性就业与返乡创业,职业教育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有效路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与特征

农民工是一个极具有时代特征的称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下,农民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规模以亿为计量单位。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但他们是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的相关职业,务工工资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轨迹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往返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子代,是指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具有农民工性质的年轻群体。他们的户籍在农村,自幼跟随父母在城市生长,或者在农村生长,成年后进入城市就业。2000年以来,新生代农民工初具规模,成为重要的流动人口,逐渐涉及到社会认同以及城乡融合等诸多社会性问题,愈加得到多方关注。

新生化农民工的特征表现为进步性和城乡双重性。首先,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诸多方面的进步性特征。其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他们基本上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或者高中教育;其二,“农民工”角色的自我认知较为明确,并导向一定的职业自主意识――理性憧憬城市或农村的双向发展;其三,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望较高,表现为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待遇以及相关权益的综合考虑和理性要求;其四,对职业发展中现实壁垒的认识逐渐理性,意识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欠缺,进而产生了接受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的诉求[1]。

其次,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长环境不是单纯的城市或者农村,他们具有城乡双重性特征。一方面,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各方面趋同于城市中的同龄人,同时具有农民的部分特点并有机会从家族成员的联系中得到间接的务农经验。另一方面,在农村中成长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具备农民特征的同时,兼具城市就业者的时展性。具有城乡双重性的新生代农民工,难免处于城市或农村的边缘化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再社会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2]。

二、再社会化双向路径:理论解释框架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的交互融合过程中,通过诸多社会要素的综合作用,渐进发展个体的社会共生性人格特征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促进个体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的历程,是社会结构维护和改良的行程,是社会人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健全与升华的长期过程;对个体而言,涵盖了整个生命过程。在社会学视域中,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五种型态[3]。

其中,再社会化是社会化分类中的重要类型,又被称为社会教化,以个体接触的初级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为基础,完善与发展个体的行为方式,认同和建构价值体系,适应新型社会环境。再社会化的发生条件,一方面是个体主动改变自身的生活情景,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宏观社会生存环境发生了客观变革。在行动层面,再社会化涉及到个体从心理、性格以及思想认识到行为的一系列的社会性同化过程,据此,再社会化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其一,主动再社会化是主体自觉地再社会化,原因是主体担任的社会角色层级提升或移居(客居)到社会文化差异度较大的地区;其二,被动再社会化是主体对新环境的被动式社会适应,原因是主体社会层级降低,或作为主体的个体违背社会秩序以及大众利益而被强制执行相关措施[4]。

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缘于城乡在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等方面差异性。在城市或者在农村成长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模式,并构建符合新的生存环境的价值认同体系,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具有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大强度的再社会化行为特征。首先,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稳定或提升个体的社会层级,需要进行主动再社会化。新生代农民工通常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其再社会化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需要个体付出强烈的、主动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其人格的再社会化改造与完善。其次,国家政策层面以及社会力量积极营造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社会治理环境,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成为幸福的“被动”过程,即拟合自身契合性元素适应社会新环境。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历史使命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跨越者。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格局之下,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双向发展维度――城市或者农村,其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需要逐渐进行融入性改善,将传统的世袭式视野和价值观念改良为适应城市或农村现代化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构建[5]。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集聚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特征,逐渐强化该群体的整体进步,增进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行为能力,利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沟通与和谐发展。

(二)“进”与“退”: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双向路径选择

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双向路径是理性选择“进”与“退”:以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的城市为区域线,选择不同职业发展方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进”是指选择城市融入性就业,“退”是指返乡创业。

1.“进”――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市融入性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路径之一是“进”――选择城市融入性就业为职业发展方向。“融入”是个人或小众群体调整传统的生活劳作方式以适应大众主导者的秩序系列,并成为其中一部分[6]。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移民的后代,希望在父辈的城市中实现就业以及理性的职业发展,进而逐步实现城市融入并成为市民成员,这成为他们的首选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是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起步基础,涉及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融合。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出现了非协调,产生了社会流动惰距现象[7],职业角色发展领先于社会角色的变迁。在城市中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的同时,却未得到相应的权利、尊重和自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是适应城市秩序的理性就业,以市民化为目的,以社会保障为过程追求,其职业发展的目标是提升从事职业的技术技能含量与经济收入,提升城市融入能力。

2.“退”――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路径之二是“退”――选择返乡创业为职业发展方向。城市的约束性条件与农村的发展性条件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以退为守、建设家园、理性返乡创业。一方面,城市融入性就业的约束性条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鉴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之下,城市就业岗位的提供能力有限,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有助于缓解城市内部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发展性条件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动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新生代农民工将习得的技术技能及相关管理理念施展于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文化生活等亟待完善的领域都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因此,国家政策和法规优势导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形成工业促进农业、城市促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在此大环境之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不失为良举善策。

三、职业教育: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必要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跟进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提升关于职业的外在行为能力、内在思维能力以及整体精神面貌。因此,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必要路径是面向并完善该群体的职业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双向发展与进步,需要借助教育力量才能够顺利开展。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合与向上流动的必要推力。首先,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与社会的融合需要职业教育。个体的社会融合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需要个体改善自身的元素特质,与社会的相关元素匹配共生。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与社会的融合过程,实为通过个体接受职业教育,将劳动力转化成为社会中可用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培育[8],使他们顺利实现与社会的融合。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层次确定与升迁有赖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激励他们产生向社会上层流动的诉求和动力。进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又正向促进其社会资源的获取,即文化资本的增长积极影响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和层次逐渐确立并产生向上的社会流动。

(一)职业教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的必要路径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的困境。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实现城市融入性就业,关键是自身文化、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据相关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技术技能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满足城市就业岗位要求,但是目前仅有30%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技能培训经历,其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20%左右[9]。如今,职业能力成为劳动力市场中职业选择的标准,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受到自身素质所限,在城市中欲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可谓困境重重[10]。

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实现城市融入性就业的困境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与进入城市中的非农行业的从业者标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次,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不足,其就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职业,薪酬和发展空间的不利状态导致就业稳定性降低。再次,低层次就业未能有效积累职业知识与技能,对职业能力的提升产生负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再社会化过程中的“同质性社会融入隐形梗桔”[1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的始端是基本生存就业,以此为途径,以市民的社会性特质为标准,突破并修正自身与市民的多重差异,实现身份角色的市民化转变,逐渐全方面的融入城市社会领域,适应并展开职业和生活,进而实现再社会化。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空间的城乡跨度,更包含了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再社会化影射力,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活方式、能力和价值取向等进行市民同质化,这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的职业教育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在于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科普教育、法律援助与保障以及终身教育等多重需要。

其一,技能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对职业教育的关键需求。就业竞争力是关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开端与发展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特有的技术技能培训优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具有关键性意义。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职业教育提供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具有强烈需求,而且诸多潜在职业发展诉求也逐渐寄希望于规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12]。

其二,获得职业资格,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鉴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劣势,他们很难在城市中能有效达到技能标准认可并得到基本就业机会,获取职业资格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13]。职业教育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入门条件资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产业工人[14]。

其三,科普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对职业教育的优势需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使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并可持续性发展,推动职业进步并提升软实力。职业教育开展的科普咨询教育活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科学、文明的城市现代化意识,如生态环境保护、心理与生理健康等知识的普及,综合提高城市融入性就业的优势和后劲。

其四,法律援助与保障,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对职业教育的必然需求。现代社会是以法律契约为秩序规范的,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是实现城市融入性就业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能够提供相应的法律学习和援助机会,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实现个体权益的保障。

其五,终身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就业对职业教育的长期需求。

(二)职业教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必要路径

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创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路径之二是返乡创业,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创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能力是个体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综合调配能力,表现为个性素质与能力、专业技能、经营组织以及社会交往等基于经验的创造性能力[15]。

其一,自身素质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根本。主要包括交流与人际关系能力、远见与洞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突破意识等。自身素质是新生代农民工对返乡创业环境的个体适应与发展的能力,表现为道德层面的诚信意识、心理层面的自信、进取和冒险精神以及创造能力[16]。

其二,专业技术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必然需要专业技术的强力引领。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强化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其一,关于现代化生产工具方面的专业技术,如播种机、收割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其二,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筑业和制造业技术知识。其三,面向农村建设的服务型技术技能,如餐饮、美容等。

其三,经营管理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关键。根现代经营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新生代农民工经营管理能力涉及到个体资源与社会的整合能力、审视自身与外部资源并作出决策的能力和执行能力。

其四,社会交往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基础。社会交往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寻求并依托社会资源支持力量的必要措施。新生代农民工应突破地域限制,广泛构建自身的资源联系结构,而且需要建立诸多异质性的互动关系,克服社会中同质性人脉关系的互动[17]。新生代农民工应在创业过程中,横向联系个人关系(如亲友等),并纵向联系社会关系(如客户等),进而构建广泛的社会交往网络。

2.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职业教育需求。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将农民工向新型农民的转化培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列为重要议题。2009年,《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9]5号)指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工作。基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政策设计,2010年六部委全面启动国家层面的重要举措“阳光工程”,重点关注农业重大项目并积极扶持和服务农民创业,重点围绕职业农民的创业发展与创业能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此后,全国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返乡创业培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能力进行有计划、成规模的职业教育[18]。

鉴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现状,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以提升面向现代化农业的开拓能力。创业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需求。

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困难集中于知识技术的匮乏,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环境,具有农村职业教育实践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并吸收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形式,高效提升创业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经营管理方面的创业能力。首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技能科研能力;其次,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交往,新生代农民工全方位的感触到企业创业文化引领下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塑造过程;再次,校企合作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具体的生产项目实践与工艺过程中,训练并培养创业方面的经营组织管理能力,如设计、组织、风险预判与控制、制度规范、组织决策、创新机会识别等;此外,职业教育的教学中设立了模拟创业环节,将创业行为的目标性进一步强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领导决策能力、技能与技艺创新、交流谈判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强化[19]。

参考文献:

[1]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

[2]曹丽丽.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3][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1-85,91-96.

[5][英]韦伯斯特著.发展社会学[M].陈一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2.

[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1.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5.

[8]张弛.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31.

[9]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1).

[10]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 中南大学,2010.

[11]马建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7-14.

[12]夏扉,陈江南.论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66-170.

[13]冯虹,沈自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青年研究,2014(3):5-10.

[14]马树超,范唯,郭扬.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1(21):1-6.

[15]丰志鹏.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16]郭平.农民创业能力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1.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5)

建设世界城市为北京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北京市的农业面临资源要素的制约。一是水资源匮乏。全市年降水偏少,2009年降水量仅为480.6毫米。与此同时,农业用水量却在不断下降。2010年,水资源总量23.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仅有11.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44.6%降至2010年的32.5%。

二是耕地资源日趋紧张。全市山区面积约占62%,耕地资源并不宽裕,而且由于城镇化速度较快,耕地呈逐年锐减态势。2009年,北京市耕地面积为23.1万公顷,比1999年的33.8万公顷相比已减少10.7万公顷。

三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2009年,北京乡村就业人数为3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为66万人,仅占总数的19.5%。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6686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7326.2元,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仅有1540.0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5倍。农业就业比重不高,同时农业经营比较收益低下,自然会抬高劳动力成本。四是农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过小。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进入1.0%。随之产生的是“轻农”的思想,甚至有人主张应放弃农业,这显然会对支农、惠农的政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探索:用科技服务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受到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北京农业,也必须在农业之外寻找出路。

与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同步的是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升。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5.1%。北京要想扬长避短,要想跳出农业而发展农业,那必须用全新的视角去发展现代农业。对此,学者们纷纷展开了探讨。

有学者认为,当前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迫切需要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而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有学者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创新农业发展的观念和模式,而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农业技术服务、营销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仅可以增加就业,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学者则强调,农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它既拓展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也能够有效地通过产业路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

中央也明确了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服务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中提出,“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不断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作为主管全市科技工作的政府部门,北京市科委着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用科技服务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破题:以现代服务引领

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中央强调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北京市要想彻底突破资源瓶颈,就应当探索新的发展理念。

国外经验或许值得借鉴。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已经社会化,服务内容由单纯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向产前生产资料供应、资金信贷和保险服务以及产后收购、运输、销售、加工、储藏乃至产品广告服务扩展,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全程服务。

“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有着大量诸如农业机械公司、农业化学公司、种子公司等专业化农业服务企业,能提供由产品供应、田间作业到产后销售的全程专业服务,所以,要管理一个上百公顷的农场,一个人足够了,他只需要给这些服务公司打电话就行。”大北农集团副总裁宋维平不无感慨地说。在他看来,现代农业就是一条食物生产链,现代服务业则是卡合在这个链条每个节点上的齿轮,驱动着它不断前进。

这就意味着现代服务业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原来的“支撑”农业发展变为现在的“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这种发展理念同样适用北京。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指出,首都的现代农业应大力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种子种苗、设施园艺、高中档花卉、无公害蔬菜瓜果、水产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科技型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构筑物流、会展、科技、信息、农产品质量检测五大服务平台,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成为服务全国农业的桥梁和纽带。

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启动农科城建设,这无疑为实践“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契机。市科委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专业化的服务企业为现代农业服务,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指出,农科城是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通过物联网运输、高科技育种、信息化融合、农产品配送等多种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使普通的农业生产增值,打造农业高端产业。

农科城建设的核心是“一城、多园、五中心”,其中,“五中心”分别是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实际上,这“五个中心”正是现代服务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五种服务业态。

一是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就是要通过搭建平台和研发应用先进设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引领现代农业向着“精准生产、精准管理和精准营销”的“精准化”方向发展。一年多来,农科城已经围绕农业信息服务相继启动“农业智能装备系统化集成研究与产业化”、“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等项目,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建设也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等服务内容,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可引领现代农业向着“大规模和高效率”方向发展。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是农科城农业金融服务的载体。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多家单位共同出资成立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将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国内外基金等社会力量参与农科城建设。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瞄准世界农业科技高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市场化、产业化研发活动,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从而引领现代农业向“高端、高效”方向发展。依托中粮、首农、新发地等龙头企业建设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研发服务平台,开发营养健康、高附加值产品,建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服务二产发展为主,带动一、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引擎。

四是种业高端研发服务。种业高端研发服务业要加强育种技术研发攻关,推动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引领籽种产业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除启动实施“首都现代农业育种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外,市科委引导成立良种创制中心,启动建设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探索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启动实施“首都现代农业育种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牵头制定《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开展科技支撑与成果惠民工程的意见》,实施“科技支撑籽种产业发展工程”,实现了对发展模式多个方面的创新。

五是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农科城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来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国外高端农业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引领现代农业向着“高辐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科城国际交流合作纽带作用,目前已与81个国家、3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如国际农业生物峰会、球根花卉国际论坛、中外花卉企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英国际农业技术转移论坛等,充分发挥农科城对接国际、交流合作的纽带作用,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服务,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六是农业现代物流服务。农业现代物流服务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实体相关服务及信息从供应源到消费源的组织、控制与管理,从而引领现代农业向“安全、快捷”方向发展。农科城建设启动伊始便开始实施“新发地国际绿色物流区建设”项目。项目通过应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检测和追溯管理技术系统、食品与农产品进出口“一站式”服务和电子交易技术系统、IC卡会员管理和交易结算技术系统以及交易数据综合处理技术系统等先进科技成果,实现农产品安全保障、食品与农产品国际化流通贸易、信息决策与安全预警等功能。《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开展科技支撑与成果惠民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科技支撑农产品物流提升工程”,旨在依靠现代物流科技与服务创新,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打造首都农产品现代物流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终端消费的高效流通。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6)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物业服务行业的竞争性日益加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科学需求”为导向,搭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平台,建立更加柔性化的服务机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一方面,当前的物业服务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主动权,关键在于如何立足于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客户构建更加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应以品牌战略发展为驱动,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进而在客户心理形成信任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物流服务企业的创新性发展,要着力于走出服务同质化的瓶颈,转而以创新性发展为导向,逐步优化服务品质,转变服务模式。塑造好企业品牌形象,培育更加忠诚的客户群,为企业业务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契合物业服务的发展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物业服务形态,显然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物业服务需求。特别是近几年,“个性化”物业服务日益受到“宠爱”,并逐步成为物业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菜单式的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现代人的物业服务需求,也进一步“以人为本”,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且人性化的服务。因此,相比于传统物业管理模式,“菜单式”的个性化服务无疑是创新性发展。首先,菜单式的物业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物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能在附加服务、管家服务等菜单中最大程度的得到满足;其次,当前的物业服务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显著特点。“菜单式”的服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业主的不同弹性的服务需求;再次,客户就是上帝,与业主构建和谐稳定的关系,对于物业服务至关重要。“个性化服务”的搭建与推进,让业主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特别是在这样的买方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都十分之重要。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使单位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并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农业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下大力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和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农业科技基础和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166公斤/公顷,总产达到57121万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多种途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科技产业化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科研与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增强了科研单位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适用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可行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4]。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方面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出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

(1)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4]。这又归结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不是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于农业科研中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就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

(2)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本身来讲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如果太高,他们也会消极对待农业技术科技成果;此外,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耕种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

(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3.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和方向

3.1.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借鉴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当前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2)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既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成本最佳。

(3)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推广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又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3.1.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形成适应各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向综合化迈进。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作物、林草业、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以及挖掘生产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目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要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不断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农业的领域。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农业知识经济领域的扩展。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产生一批新的高技术产业群。

(3)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主导21世纪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相互渗透,齐头并进的新局面,而生物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个支柱产业。

(4)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兼顾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性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体系,能围绕防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再生潜力,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技术体系。

(5)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大大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愈来愈频繁,协作攻关的项目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式能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术交流和新技术转让将会更加制度化,将建立起更加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3.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体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确保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各级科技三项经费的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政策应确保落实,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总量[7]。再次,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应向具有研发能力的优势机构和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导向,引导研发机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8],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开设一些农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利用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中等农业教育要重点扶持农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专业技术教育项目;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业技术人才。

(3)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及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在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8]。同时要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说是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组织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途径、提高农业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文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型龙头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企业和龙头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8)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不仅是必要的,在目前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下,由于铁路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具有较强的设施设备基础和运力资源条件、拥有广泛的客户联系和业务基础、拥有有一定素质的营销及管理人才队伍,近几年拓展物流服务已取得一定的运作经验,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也是可行的。

(一)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

1、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战略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技术装备,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能为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综合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2、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指导原则。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整合企业运输物流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拓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务,优化运输物流组织,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益,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念创新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将物流各功能要素进行系统整合的新兴产业,铁路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转型,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而首要的是理念创新。

1、树立“企业设计创新”理念。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在不恰当的企业设计之下对市场份额和业务数量增长的热切追求可能是经济中“无利润区”产生的最大根源。企业在新的环境下要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一定要树立企业设计创新的理念,主要包括客户群的选择、价值的获取、业务范围定位与战略控制等四方面的战略要素。

2、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认为,“高度竞争的市场和大量的信息已使客户处于工商领域的中心,只有充分认识到客户关键需求并以新的企业设计来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把价值链的方向颠倒过来,从分析客户的需求出发,研究和发现可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最好方案,据此确定企业所需的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

(三)体制创新

1、铁路物流企业的构建。随着铁路“政企分开”的实施,铁路运输企业除应注意大力向现代物流领域实施有效拓展外,更应考虑铁路物流(货运)企业的构建发展问题。

2、铁路物流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改革发展模式。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铁路物流企业须探索各种有效的融资筹资、企业购并、重组,实现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构建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3、铁路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及其它物流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模式。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发展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铁路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各类工商企业用户及其它物流企业开展提供部分物流服务、互相委托、租赁经营、联合经营、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有效地拓展现代物流业务。

(四)管理创新

铁路必须根据客户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和提高现代物流活动组织管理水平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物流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基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物流运作过程的集约化管理;面向客户的及时制物流配送管理;对整体物流成本的动态跟踪管理;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

(五)技术创新

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拓展,应注意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传统货运场站向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转型升级;适应现代物流服务需求的铁路货运(物流)系列新产品的开发;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整体运输物流解决方案咨询设计;构建覆盖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系统优化技术提高运输物流系统效率。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9)

一、引言

企业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课题,在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催生了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在学术界也出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这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又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果逐步退出市场,而这往往以大量企业管理的惨痛失败为代价,总体说来,创新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条主线,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现代化,没有创新,企业管理就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企业永立时代潮头,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管理创新促使企业从以逐利性为唯一发展目的逐步转化为兼顾社会责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的,这一转变本身就是企业管理的创新,这一创新,是企业步入了现代企业的行列,不但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助力,最终使企业的发展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企业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创新

企业管理是通过对本企业所处的市场、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有着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协调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文化等内部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通过协调、控制、计划实施等一系列博弈,使企业达到良性、协调运转的方式方法。而这样的企业管理,必须符合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顺应潮流达到企业各体育社会的互利共赢。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创新,只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管理才有生命力。

(1)企业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法人治理机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要有完善的、运作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中外大量的企业管理经验证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具有发展生命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建立健全了完备的、协调运转的法人治理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法人治理机构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法人治理机构的构建,要充分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过程中,在这个分析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和宏观市场以及微观市场情势的变迁随时对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因素包括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企业所处地域的政治性倾向、区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可能对企业带来的社会任务、企业所处地域的原材料、燃料、交通、劳动力费用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微观因素包括企业所在市场对本企业的需求,同类企业对本领域的供给等,通过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探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法人治理机构,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

(2)企业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流程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要实行现代化的流程管理体系,流程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的一大特色,欧美国家对企业的流程管理有了相当成熟的研究,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反复予以实践并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流程管理理论,如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等,使流程管理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在企业管理方面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流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标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企业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企业管理的创新正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潮流。但是,企业管理的创新并不会因为流程理论的完善和应用而停下脚步,由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的大量采用,企业管理的创新又不断丰富着企业管理流程的内容,而企业管理流程又不断丰富着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流程管理强调统筹计划、指挥、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和财力以及社会资源,突出企业管理的重点部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障碍因素,在加强企业部门内部协作和决策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创新进一步推动流程管理明确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管理的核心利益,通过企业内外部各个层面,以及各层面之间的不断博弈,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的均衡状态。

三、企业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本身就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杀鸡取卵式的发展,这就促使企业在管理上抛弃其逐利性的唯一特性,转向关注民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事在社会各界的协作下,完成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现阶段企业的发展并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自然灾害救助、突发社会公共事件中的配合,贫困人群的救济等诸多方面,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壮大吸纳社会资源。可续发展观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是新兴领域,必须有所创新,并在创新中探索出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理论,用来指导企业管理的创新。

(1)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科学发展观引入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观点重新审视企业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对企业所处领域、地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有一个明晰的、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企业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主动调整企业管理战略,统筹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的对象员工,作为每一个员工个体,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有主见的思维,往往会因为客观世界的影响而表露在具体的行为中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对每一个人个体的人文关怀,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管理创新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重视员工个体的人文关怀,能够充分预测到员工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管理者可以通过这种心理状态的预测,准确把握全体员工思想及工作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管理的实效。而员工通过管理创新,学会了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本职工作以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协调本职位、本部门、部门之间、企业与周边的关系,从而减少企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配置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是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应。而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配置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能否实现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这个企业能否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从而使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固定的市场份额,保持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够不拘泥于企业资源配置的形式,大胆探索新的资源配置途径,使企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有效遏制低产出、高耗费的资源配置形式,及时创新高产出、低耗费的资源配置形式,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控制,不断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采取得力措施解决企业相对有限资源与各部门对资源需求的矛盾,根据企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资源利用的程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不间断的人员培训、引进高新科学技术、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手段,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搞好现有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潜力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3)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探求企业管理内在的规律,使企业管理达到最佳效果。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规律决定着企业管理创新理念的发展和形成,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既依赖于经营管理人员的心理发展规律,又依存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既依存于企业管理决策层的引导,又依存于企业管理个体的自我体验。所以,企业管理的创新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把握,通过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充分把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引入使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更加明晰,目标非常明确,企业管理创新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创新的认识,促进管理人员将管理创新自觉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实务中去,有了符合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管理创新理念和认识,掌握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人使企业管理创新的规律并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

四、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取得发展是任何一个企业唯一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企业发展的这个中心,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体现在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企业的管理创新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能不能在企业管理创新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路径,就不能同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企业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才能赋予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只有管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管理创新,才能带给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1)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到企业的合作方式。企业管理创新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自身要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能够通过网络等形式跨越企业经营领域和经营地域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合作共赢,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向国际战略联盟、网络合作、虚拟企业、供应链协作等合作方式方面进行转变,这种转变,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不断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不断研究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合作的新情况及发现的新问题,研究开发企业管理的新路径。

(2)企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将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就是要充分激发企业员工身上潜在的能够促使员工与企业管理流程、职工与各个企业内设部门、职工与相互协作单位、职工与社会管理诸多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是企业的管理与各个层面的协作成为运转协调的一个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整体为企业的吸金能力,从容应对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为企业谋求更大领域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3)企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全面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都要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但是在如何进行绩效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绩效管理往往只是单一的绩效考核的形式,由于在考核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考核的量化指标有时不能充分表明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在实行时缺乏必要的组织改善手段,从而遭到一些员工的抵制,弱化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企业管理创新促使企业的绩效管理向全面实行绩效管理方向转化,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绩效管理模式,就是企业需要的绩效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僵化的、固定的绩效管理为动态的绩效管理,及时创新绩效管理标准,甚至根据不同的岗位、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对绩效管理的量化指标进行必要的修正,确保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真正能够从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为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学。

参考文献

[1] 朱宏任.完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在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0.

[2] 邹光国.加快企业管理创新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A].现代企业,2010,第7期.

[3] 张德政,田蓓.企业管理创新原理与计算机辅助创新实现技术研究[A].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3)[C].2010.

[4] 蒋丽萍.论民营企业管理创新[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

[5] 熊国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第4期.

[6] 蒋黔贵.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在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0.

[7] 邵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在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0.

[8] 肖晋,李欣,黄志健.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问题把握和解决思路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第3期.

[9] 王蓓.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0)

产业政策理论已形成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古典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产业政策曾一度被视为影响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障碍而饱受批判。然而上世纪末,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在解决拉美经济危机及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无所作为,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希望通过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并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推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政策,使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相关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置,并使资源按照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重新配置,是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目标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传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挑选赢家、严密保护、直接干预三方面。在执行产业政策过程中,政府往往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针对特定产业乃至特定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在对外贸易方面,为改善国际收支,政府往往会制定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通过选择征收高额关税及推行非关税政策对本国市场实施严密保护。早期的产业政策帮助一些国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在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产业或企业产生较为明显的租金,导致政府及其机构出现普遍的寻租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陷危机中的拉美经济是最鲜明的例证。因此,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遭遇普遍的怀疑,这直接导致“华盛顿共识”的产生。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对产业政策的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以贸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终结。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日本、东亚、拉美等国仍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针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直接投资、本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等方面设置种种限制,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的加速,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所设置的限制。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也摆脱了单纯以要素禀赋为标准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转而考虑不同国家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这方面来说,现代产业政策理论也必须克服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着眼于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特定产业升级,实现特定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动态调整,从而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世纪末,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研发与营销等非生产环节成为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在这阶段,创新与研发、区域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这两方面在产业政策理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不断产生的各项新的要求,导致近几年西方经济学中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

三、现代产业政策的新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业政策的拉美国家与东亚诸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的困境,这就把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推向灭亡。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举措,也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的产生。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现代产业政策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现代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创新经济学及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摆脱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方面,欧盟产生之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明确规划了欧盟各国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随后的《博洛尼亚宣言》以在民族国家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更是明确了欧盟各国要通过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确立欧盟各国在国际领域的整体创新竞争力,保证欧盟能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围绕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政策则更鲜明的揭示了能力建设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现代产业政策打破了传统产业政策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传统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挑选赢家的机制,通过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改变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与供给水平,从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在传统产业政策阶段,政府采购固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其更多是满足政府自身的消费需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在现代产业政策阶段,公共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各国政府可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其所占有的知识存量对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期后,就可以明确向各市场主体,也就是公共采购活动的供应者提出其创新方案的具体功能、成本及质

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指明方向,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这样,公共采购就可从需求的角度着手,起到引导创新行为的作用。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许多领域,公共采购比直接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更能激发创新。在目前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时期,利用产业政策手段,从需求角度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各国尽快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

再次,现代产业政策更关注在wto规则的限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产业政策框架下,一个国家无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往往选择严密的措施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通过紧密的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金融交易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存在已经不再可能。wto的相关规则也限制关税、配额等传统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就必须在wto及其他多边或双边协议的许可下,充分发挥全球市场的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集群及区域经济协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一体化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促进具有规模效应的技术交易。同时,欧盟范围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协作能力的加强、公共与私人部门研发行为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全欧洲层面金融体系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像欧盟这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产业分工,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后,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内,政府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直接管制转向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传统产业政策模式下,政府管制的功能往往会使其行为获得巨额的租金,而一旦政府机构的委托机构没能得到合理设置,或缺乏足够的监管机制,就容易诱使普遍的寻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行为的效率,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攻击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主要理由。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并不否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而且在一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还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来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后,政府的功能将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指定具体的保障机制,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现代创业发展方向篇(11)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以下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说明。

1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称的现代农业。以色列是个资源贫国、人口小国。2005年,农业总产值为4亿美元,占经济总产值的6%,从事农业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以色列在农业资源及其匮乏的条件下,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农产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领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领先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高产种养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多倍体繁育技术及光热网膜技术,等等。

2美国——人少地多的大规模集约化兼世界领先生物科技并称的现代农业。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农业的生产率极高,农业高生产率的坚实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以确保其农业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发达农业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地处沙漠荒原还是丘陵山地,无论是地少人多还是资源贫乏,其现代农业发展都离不开以生物科技为支撑。所以,借鉴上述两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同经验,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正确选择。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选择

在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方向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机制选择问题上。我国在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政企和农业组织是处于研发和推广的主动地位,而广大农民则处于接受的被动地位。高效的创新、推广的农业科技队伍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从政府、企业、农民组织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机制。

1政府与农民

要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现代农业的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直接体现在农业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的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成果出现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国的科研成果上,同时,也反映在农科的推广程度及农民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企业与农民

企业可以分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科的创新企业来说,通过独立自主的研发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销售新产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通过其对农产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上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的有效补充,可以看出农民在接受应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