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血压治疗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5 16:20:14

高血压治疗建议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1)

肥胖 肥胖是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儿童期肥胖是成年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的强预测因子,直接导致学龄阶段和成年早期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所以关注心血管健康应从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开始。在我国,儿童肥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与1985年相比,男女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增加了4~6倍,尤以大城市突出。在肥胖儿童人群增加的同时,儿童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人数显著增加。

儿童肥胖是多因素作用导致的疾病,尽管遗传因素导致个体对肥胖普遍易感,但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喜好零食、低纤维膳食、西方快餐文化的蔓延,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肥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少,由于电视、电脑、游戏机的普及,儿童坐在屏幕前的时间大大延长,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静坐时间也大大增加,导致体力活动相对减少。研究显示,每天热卡摄入量比消耗量多出1%~2%即可导致肥胖。所以,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重要方法是均衡膳食,加强体育活动。

建议

改变生活方式

均衡膳食: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35%(其中饱和脂肪摄入<总热量的7%,反式脂肪<总热量1%),胆固醇摄入<300 mg/日(相当于1个鸡蛋黄)。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食物和软饮料。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每日摄入盐量<6 g。

教育青少年从不沾染第一口烟草开始,拒绝吸烟。

坚持体育锻炼:鼓励每天体育活动至少1小时,尽量减少看电视时间。

控制体重

超重儿童控制体重增加的速度,肥胖儿童每月减轻体重1~2 kg。

监测、控制血压

建议>3岁儿童,尤其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肥胖儿童,至少每年测量血压1次。

《2009欧洲青少年和儿童高血压治疗建议》定义儿童高血压:正常血压低于其所在年龄性别的第90百分位值,正常高值血压在第90~95百分位值之间或血压>120/80 mm Hg但未达上述标准,1级高血压≥第95百分位值+5 mm Hg,2级高血压≥第99百分位值+5 mm Hg。由于血压在不同地域、种族、年龄、性别和身高的儿童有差异,该标准仅供我国借鉴。我国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在制定中。

高血压患儿以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为主,减轻体重。观察半年,血压未达标时,建议专科门诊应用药物治疗。

监测、控制血糖

儿童血糖正常值:空腹<5.6 mmol/L,餐后血糖<7.8 mmol/L。

有高危因素(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女孩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儿童或青少年,应每0.5~1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1次。

糖尿病患儿以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为主,观察2~3个月,血糖仍未达标时,建议专科门诊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糖尿病患儿控制HbA1c<7%。

监测、控制血脂

儿童血脂正常值:TC<5.2 mmol/L,TG<1.7 mmol/L。

改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TG>1.7 mmol/L且伴肥胖或TG>7.93 mmol/L时,给予饮食控制和加强体育活动;如仍未达标,给予贝特类药物口服。TG>11.33 mmol/L时,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同时,给予贝特类药物口服。

糖尿病患者

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200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ATPⅢ)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荟萃分析显示,HbA1c水平>5%的个体,HbA1c水平每升高1%,心血管危险增加2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以及DCCT-EDIC研究证实,随着HbA1c的降低,微血管并发症显著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有降低趋势。但VADT、ACCORD研究显示,与标准治疗组(HbA1c<7.5%)比较,强化降糖(HbA1c<6%)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目前认为降糖治疗有个底线,即HbA1c≥6%。严格控制血糖是否使心血管获益,有待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获益大于单纯控制血糖。Steno-2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多种危险因素综合强化治疗(调脂、降压、降糖及抗血小板),与单纯控制血糖相比,全因死亡绝对风险下降20%,心血管死亡的绝对风险下降13%。ADVANCE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同时严格控制血压,把血压降到<130/80 mm Hg,与单独控制血糖相比,使心血管死亡降低18%。CARDS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将LDL-C降到≤2.60 mmol/L,可以使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37%,脑卒中风险降低48%。

有两项经典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有独特作用。HOPE研究糖尿病亚组应用ACEI进一步降低高危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卒中和心肌梗死25%,降低脑卒中33%。LIFE研究糖尿病亚组应用ARB使主要血管事件和脑卒中进一步降低21%。

建议

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非空腹4.4~8.0 mmol/L,HbA1c≤6.5%。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130/80 mm Hg,首选ACEI或ARB。

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使TC<4.14 mmol/L,LDL-C<2.6 mmol/L(100 mg/日l);如TG>5.65 mmol/L,首选贝特类药物,使TG<1.7 mmol/L。

治疗初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达到治疗目标后每6个月检测1次HbA1c。

鼓励血糖自我监测:2~4次/周。

女性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女性健康的最大杀手。女性冠心病发病年龄一般较男性晚10年,较男性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病死率相对高于男性。

目前研究提示,女性冠心病患者预后差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女性胸痛症状不典型,发生心肌梗死后常被误诊,女性对冠心病认识不足,患病后就诊时间晚,导致治疗不及时;对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缺乏重视,很少给予干预所致。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BRI G)调查显示,我国女性接受再灌注及血运重建治疗率明显低于男性,女性服用阿司匹林、降脂药的比例均低于男性。可见,对女性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重视和干预力度亟待加强。

此外,中青年女性常出现类似“心脏病”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和轻度心电图ST-T改变等。临床证实,这部分女性没有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很低,花很大成本做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冠状动脉CT检查,不但浪费卫生资源,还可明显增加年轻女性发生癌症的风险。对这部分女性应注意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

2007年《女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女性有1个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即视为有危险,包括吸烟、食欲不振、无体力活动、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性亲属<55岁,女性亲属<6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冠状动脉钙化、代谢综合征、踏车试验运动耐量下降,这部分人群按Framin gham评分标准是冠心病低危,但实际是未来心血管病事件的中危或高危患者,应制定积极预防性治疗决策。

建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低危女性,有不典型症状或心电图轻度ST-T改变,要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注意识别有“心脏病”症状女性的抑郁或焦虑症状,若有指征,转诊或进行治疗。

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①>55岁女性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如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获益大于出血风险,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日;②不建议<55岁的健康女性常规服用阿司匹林。

不推荐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或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不推荐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E、C和β胡萝卜素)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不推荐叶酸或与维生素B6和B12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患者

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是指下肢没有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但静息踝臂指数(ABI)<0.90,或运动后ABI下降20%。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与心血管病死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70%的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和脑卒中。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肥胖是其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有利于降低总心血管风险。

目前有两项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益处。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CAS)随访5年,医学研究委员会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研究(ACST)随访7年,两个研究得到的一致结论,即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获益与手术风险密切相关,当围手术期并发症在2.7%~3.1%以上时获益程度降低,提示该治疗对手术技巧要求很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临床已应用多年,目前的临床研究有限,不能证明该方法优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建议

应用ABI筛查下肢动脉病变,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筛查颈动脉斑块。

改变生活方式:平衡膳食、戒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

如无禁忌证,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如无禁忌证,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目标值:TC<4.14 mmol/L,LDL-C<2.60 mmol/L。

控制血压<140/90 mm Hg。

控制血糖,使HbA1c≤6.5%。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75%且病变不断进展,如手术风险<3%,可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剥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无症状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治疗前仔细评估获益和手术风险。

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疾病患者

2006WHO《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将肾衰竭或肾功能受损定义为心血管高危状态,无需进行危险分层来制定治疗决策。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轻度CKD,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已明显增加。

微量白蛋白尿(MA)定义为尿白蛋白滤过率(UAER)在30~300 mg/日(20~200μ g/分),或尿白蛋白肌酐比(Alb/Cr,UACR)男性2.5~30 mg/ mmol,女性3.5~30 mg/ mmol。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MA都是心肾靶器官损害的标记物,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2008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病史>5年、2型糖尿病一经确诊时即应检测MA,之后仍需每年复查,以期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2007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MA应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

建议

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检测MA,如非同日2次检查结果阳性可确定诊断,每年复查1次MA和血肌酐。

有MA的糖尿病患者应:①强化生活方式干预;②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HbA1c<6.5%,血压<130/80 mm Hg,血总胆固醇<4.14 mmol/L。

除禁忌证,有MA或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ACEI或ARB治疗。

高龄(>80岁)老年人

建议

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2)

目的 了解湖城中老年人居民高血压患病与社区生活方式的干预情况。方法 根据自制《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3 157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男性居民1 175名(37.15%),女性居民1 982名(62.66%)(P=0.000);②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③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1 270人(40.8%),不同的街道比较差异显著(P=0.007);④“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的膳食处方”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P=0.771);⑤“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不同街道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8)。结论 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在社会需求方面值得关注,应当提供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

【关键词】 城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生活方式干预;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1〕。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梗死、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为此,本文就湖州城区中老年高血压患病与生活方式干预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自制《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湖州城区年龄在55~75岁女性和年龄在60~75岁男性以方便抽样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对象3 157人。主要涉及3个街道(其他街道的部分居民也参加了调查,这部分对象被给予另外的代码编号),分别为爱山街道、飞英街道和龙泉街道。其中,男性1 175人,平均(66.33±8.83)岁;女性1 982人,平均(64.06±9.25)岁,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t=6

.70,P=0.238)。

1.2 调查问卷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阶梯监测》〔3〕调查自制而成的《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主要针对高血压患病与生活方式干预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1.3 调查方式

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班和社区班在校大学学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3000,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压升高或患高血压情况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

剔除42名无效问卷,共有3 115名调查对象提供了有关信息,占99.1%(3 115/3 157)。其中血压不高或未患高血压为1 841人,占59.1%(1 841/3 115),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1 270人,占40.8%。不同街道比较差异显著(χ2=17.56,P=0.007)。见表1。表1 血压升高或患高血压情况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略)

2.2 “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的膳食处方” 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

不同的街道之间无显著差异(χ2=1.125,P=0.771)。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1 259中,有505人告知医务人员给过自己膳食方面的指导性建议,754人告知医务人员没有给过自己膳食方面的相关建议。见表2。表2 “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膳食处方”的比较分析(略)

2.3 不同街道“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比较分析

不同街道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差异(χ2=9.118,P=0.028)。在纳入分析的1 249名调查对象中,医务人员给过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有238人,仅占19.1%,绝大多数未给过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见

表3。表3 不同街道“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比较分析(略)

3 讨论

本文讨论的是调查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资源利用情况。根据调查,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40%,基本反映湖州城市社区本调查年龄段(女性:55~75岁,男性:60~75岁)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这一数据提示应加强中老年人群血压状况的检测。除了城市社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应引起很多相关部门的重视之外,本部分在着重调查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情况,如给高血压患者有关饮食、减重和加强锻炼方面的指导等工作显得不足。医务人员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膳食方面的指导性建议的占40.1%、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的仅占19.1%。说明社区工作者可能对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治疗的认识不够。

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对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在饮食、减重和加强锻炼等方面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充分的指导,加强健康教育,使全民认识到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达到预防高血压,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缓高血压的进展,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3)

Du Fangfang

【Abstract】Hyperten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kidney disease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known as the" invisible kill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ased on its origin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proposes 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ontrol strategy.

【Keywords】Hypertension; community preven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中图分类号】R1;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37-01高血压的危害已得到广泛认识,但资料表明:全球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仍不太理想,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也不容乐观,因此,针对目前严峻的高血压治疗形势,开展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影响本地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及其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和伴随疾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三级预防策略,是遏制高血压病高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措施,从而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开支。目前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人群较多的原因主要有:居民膳食热量摄入较高,运动量不足,高血压预防知识教育不足,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依从性低等。近年来,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可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并发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及其老年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要兼顾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血压的选药疗面要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针对其适应症进行选药和治疗,更加强调高血压防治的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龄较轻的群体,由于其健康状况较好,大部分为上班族,工作压力较大,对高血压一级预防的措施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因此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要加大,特别对于其不良生活方式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宣传,以提高思想上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加强生活方式改变的督导力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因为如果这一群体的高血压一级预防措施的实施不好,这一群体就会成为末来高血压患者的强大的后备军,就不能有利地遏制以后的高血压高发势态,将来就要面对庞大的不断增大的高血压群体,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就不可避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的制定:1.切实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系统。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过去的经验,社区防治通常的组织形式是由当地政府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以及基层社区组织和卫生人员组成三结合的防治网。各社区人员组成相对单一,每一社区都有至少一家主要服务于本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卫生机构在业务上统一归属于卫生处管理,各医疗机构根据服务范围的大小,下辖有若干卫生所。已经具备防治网络的组织框架,因此建立由卫生处统一管理,各医疗机构从事专业防治工作,以及和单位工会和社区老年站共同参与的防治系统是行之有效的。2.建立基础资料:包括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各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防治前后疾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的资料建立,特别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危险因袭和什况要记录准确,各种随访资料,政策的制定和工作开展情况.干预效果的评价等。3.专业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最新进展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一项社区控制计划的领导人还应掌握更全面的防治技能,如:对社区基本情况和人口、疾病以及危险因素的了解;制定防治计划,内容包括背景、目标、策略、干预活动、评估和经费预算等;宣教材料的设计和制作;调查统计方法;计划效果评价。对非专业人员要重点讲述防治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及教给他们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以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具体工作的思路:开展好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的防治工作,以三级预防为主线。一级预防措施:1.合理调整饮食;2.戒烟和限酒;3.减肥;4.开展体育锻炼;5.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6.从儿童期就要开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高血压预防的教育。二级预防措施: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及管理率,由于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因此早期检出高血压并及时给患者治疗和健康指导,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发现高血压病人,由值班大夫填写高血压报病卡,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三级预防措施:对于已经确珍的高血压群体,除了针对于一般人群的健康措施外,要根据其伴发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肾脏病等选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治疗随诊,监测病人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病人了解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意义以及终生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按时服药以及平稳降压的重要性,了解自己服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出现副作用及时报告,利于及时处理,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参考文献

[1]徐姝迪,丁红,乔莎.新疆医科大学维族、汉族大学生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的分析[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郭玉麟,崔铁琦,王心祥,林建平,于绍轶.沿海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4)

2006年之前本社区未开展慢性病的管理,2006年结合农民健康程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体检、35周岁以上人群进行首诊测压,对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卡管理,然后将此项工作制度化、正常化进行,每年对新发现的现患患者进行建档、管理,要求每季随访一次。

2 管理现状

本社区累计发现高血压现患患者4896人,占总人口的5.95%,凡发现的患者全部建卡进行管理,全年共随访16670次,管理率达85.12%,高血压患者规则服药率25.25%,高血压控制率32.18%。

3 存在问题

3.1 患者发现率不高,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2],我县流行病学调查农村为12.10%[3],而本社区的报告率只有5.95%,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差甚远。

3.2 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较低,在平时督查工作中笔者对本社区某村3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只有5人知道高血压须终身服药,12人认为只要头不晕就不需要服药,只有2人知道食盐过多可引起高血压,25名患者认为高血压管理就是社区医师帮他们量量血压而已。

3.3 乡村医生的随访质量不高。由于高血压患者较多,乡村医生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乡村医生只有初级职称,业务水平较低,因此随访时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药物的调整和相对应的健康教育,致使被管理者认为随访医生的水平有限,从而不接受管理,使依从性下降。

3.4 管理形式比较单一,以医师上门随访或定点测血压随访为主;健康教育形式不多,以发放宣传资料、授课等为主。随访的卡片填写质量不高,信息不全,对今后的电脑录入造成很大的麻烦。

3.5 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病本身认识不足,根据笔者对100名社区医生的调查,有50%的医疗卫生人员不知道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血管事件,只有55%的医疗卫生人员知道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医疗卫生人员没有危险分层的概念;只有10人能对高血压患者建议非药物治疗,因此本社区医疗卫生人员无论高血压的防治观念,还是在高血压检出、诊断、评估、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及控制目标等方面的知识极其陈旧、落后,与先进水平均有巨大差异,不具备应有的防治能力。人群极低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不断上升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与之不无关系。

4 讨论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除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业务知识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来参与高血压的防治,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4.1 通过与街道、居委的合作,共同开展了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了社区居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减少患者的失访,提高了高血压管理率并节约人力资源。探索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为宗旨、以医院人力资源为保障、以患者需求为根本的适宜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是我们今后的重要课题和工作重点。同时可利用各种传媒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自编宣传册、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周、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组织人员开展大型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扩大控高力度;利用政府有关会议,见缝插针,开展控烟、合理营养等保健知识讲座;开发领导层工作;将控高知识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群众性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使更多的群众加入宣传行列,解决“低知晓率问题”。

4.2 加强患者的发现和干预,坚持35周岁以上人群就医首诊测压制度,必要时可通过普查来发现社区的现患患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好多高血压患者起初并无症状,往往是因为就诊其他疾病而发现患有高血压,因此首诊测压制度十分必要。建议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增加高血压普查项目,及时发现患者并加强管理,降低脑血管发病率,从而可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全科医生可通过机会性筛查、重点人群筛查、健康体检筛查,或建立健康档案和基线调查等手段,能够在社区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每一位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内容包括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分级、危险度的分层,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非药物与药物干预方案。

4.3 开展双向转诊,保证医疗质量。按照高血压初诊转出条件和随诊转出条件,全科医生及时为确诊有困难和随诊治疗中治疗不理想和处理有困难的患者转诊到上一级或对口支援医院,保障不贻误病情。当上级医院对高血压已有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已确定、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已控制稳定的患者及时转回社区全科医生时,社区全科医生又接着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疗。这样就能保证高血压患者的连续不间断地治疗干预。利用家庭资源,全面系统干预。社区全科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及时地给予非药物指导和药物的规范化治疗,保障了患者的血压长期得到控制,从而减少了对靶器官的损害,减少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4.4 加强实施多形式、多途径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社区医生业务知识水平和技能。今年本社区参加了卫生部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对部分从事高血压管理的社区医生进行了相关培训,但临床一线人员都未能全部参加培训,对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还不了解,因此建议凡是医疗人员都要进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培训,做到防治知识人人皆知,治疗规范个个了解。

4.5 教会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让病了解高血压病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患者学会自测血压,及时向管理医生回报情况,及时进行治疗药物的调整等,可减轻管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6 实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成熟的高血压信息管理软件是做好社区慢病管理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发现问题及时与软件公司沟通,不断完善管理软件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帮手。希望无纸化的高血压管理成为我们主要的工作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总之,高血压的预防,要坚持规范化、制度化,贵在坚持,只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才能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真正收到“防大于治”,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5)

《建议》提出,清晨血压的定义,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24小时血压的风向标。

由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经常甚至每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获得了《建议》的优先推荐,成为观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的最佳方法。

《建议》给出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法:(1)应在起床后0.5~1.0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2)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3)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采取坐位。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6)

高血压治疗形势严峻

据估计,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众所周知,降血压治疗是保护肾脏的关键环节,可是,其中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 000万人没有进行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患者的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1999―2000年,全国肾实质性高血压调查协作组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24家医院1 604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示,接受治疗率为78.2%,高血压达标率(<130/80 mm Hg)为11.8%。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基层医院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率可能还不足40%,达标率可能更低。因此,我们医务工作者面临高血压的治疗达标形势还很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高血压降压目标

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对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 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对于伴有肾脏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对于尿蛋白>1 g/d者,血压需要降至125/75 mm Hg以下。但是,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不宜低于110 mm Hg;对于伴有冠心病的患者,舒张压不宜低于60 mm Hg,否则易诱发心绞痛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作。

非药物降压治疗不容忽视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患者容易忽视限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对高血压的治疗意义,过分地依赖降压药物,导致相当多的患者血压难以达标,甚至出现难治性或恶性高血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非药物降压治疗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限制食盐摄入

美国政府于2003年向所有美国市民发出限盐倡议,建议减少盐摄入量一半,以预防或治疗高血压。中国高血压联盟于2009年也发出同样的限盐建议。在临床上比较实用的限盐方法是:(1)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无论患者盐摄入量为多少(绝大多数患者盐摄入量超过3 g/d的标准),首先建议减少烹调用盐一半的量,一个月后复查24小时尿钠排泄量,如果尿钠>100 mmol/d,在没有使用利尿剂的前提下,往往说明患者饮食中盐摄入过高,需继续减少盐摄入量,必要时可使用定量的盐勺帮助限盐。(2)炒菜时,不要放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3)不吃或少吃含钠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和香肠等。(4)炒菜要后放盐。

控制体重

肥胖(BMI≥28,或者腰围超标者,即男性≥90 cm,女性≥85 cm)可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又可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促使肾脏损害发生或恶化。因此控制体重非常重要。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如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含糖饮料及酒类)的摄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蔬菜和水果平衡膳食的原则。后者指规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等,如选择快步走、骑自行车、慢跑、做健美操、跳舞和游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每周减重0.5~1.0 kg为宜。

戒烟限酒

吸烟和长期饮酒均可导致血压升高,戒烟和限制饮酒则可明显有助于控制血压。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100和300 ml/d。

注意事项

降压疗效是否有差异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临床上有一种偏见认为,某一种药物的降压疗效最好,应该优先选用。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到目前为止,临床研究显示这五种药物的降压疗效相似。针对高血压患者,只要是血压能够达标,无论使用哪一种降压药物,都可以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降压药应用原则

降压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原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临床上有50%~60%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单用一种降压药物是不能够达标的,需要使用2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优势是既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对于血压≥160/100 mm 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 Hg或高危级以上患者,起始治疗时即可采用小剂量2种药物联合治疗。

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ACEI或ARB联合噻嗪类利尿剂:ACEI和ARB可使血钾升高,能拮抗噻嗪类利尿剂导致的低血钾。(2)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合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抵消。ACEI或ARB也可部分阻断钙拮抗剂所致反射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这种联用方案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3)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具有的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可被β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及减慢心率的作用抵消。若血压仍不达标,则在上述联合方案基础上还可以加用其他种类药物。

优先选用的药物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7)

关键词 降压药物 饮食治疗 高血压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ombined with diet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Liao Dujin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Baota Street,Xiangtan City,Hunan 4111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ombined with diet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21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08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diet therapy,including health propaganda,giving up smoking and drinking,dietary recommendations and so on.After 4 months of treatment,we measured the blood pressure 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ower blood pressure;Drugs Combination Treatment;Hypertension

高血压的患病人数逐年递增,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和饮食结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降压药物联合饮食治疗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综合疗法,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因此,本文对降压药物联合饮食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16例,男138例,女78例,年龄32~86岁,平均(51.9±16.3)岁。纳入条件:①患者的诊断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3次以上静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②入选病例为我院所在街道的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年。③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合并冠心病58例,脑梗死13例,糖尿病42例。自觉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合并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使用二联以上的降压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活血等对症治疗。对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降血脂、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了饮食治疗方案,具体包括:①健康宣传:为患者发放低钠饮食和健康膳食的宣传手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脂肪和热量的摄入,不要摄入饱和脂肪酸。②嘱患者戒烟戒酒。③建议患者食用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芝麻酱、适当的瘦肉、豆类等。提倡患者以素食为主,多摄入蔬菜和水果。建议患者食用芹菜、木耳山楂粥、香菇、首乌、泽泻、荷叶、醋花生、元葱、橘皮,以扩张血管、降压调脂。同时嘱患者低盐饮食,严格计算钠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4.5g,不要食用腌制食物,如咸鱼、腊肉、咸蛋等。对照组仅在患者咨询时给予饮食建议,不提供系统性和有计划的饮食治疗。

疗效评价方法: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重复测量,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包括有效率和达标率。有效的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20mmHg,达标的定义为收缩压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两组血压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有效率及达标率进行比较。P

结 果

治疗4个月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达标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及达标率均显著升高(P

讨 论

高脂高盐饮食和吸烟饮酒是导致人们超重、肥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3]。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利尿剂等。临床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控制血压,但需要患者多年坚持服药。除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以外,其他的高血压患者一般都会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单独使用药物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且多年使用药物治疗会加重患者的肝肾负担,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部分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不能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以免引起尿酸升高导致痛风[4]。因此,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控制、早期诊疗、规范化用药三者密切结合,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根本环节。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饮食治疗是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经济安全的优势[5]。我们通过为患者发放低钠饮食和健康膳食的宣传手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意识地安排合理的饮食结构。饮食中的钠盐摄入过多会升高血浆渗透压,引起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加重肾脏负担,增加血液循环的压力[6]。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个成年人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g,我们根据本地区的饮食摄入水平,以及患者的餐饮习惯,建议观察组患者的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

高脂血症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密切,较多的血脂沉积于动脉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了动脉壁的弹性,使血压出现物理性反弹升高。我们嘱观察组患者在食用降脂食物的同时,也多食用降血脂的药物,如洋葱、香菇、木耳等。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形成血栓,对血压的影响是导致血压一过性的升高,还可对机体形成慢性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此,医生嘱观察组患者戒烟忌酒,消除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对此的依从性也较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较好,基本已达到正常血压水平,观察组的有效率67.59%,达标率64.81%,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坚持饮食治疗可从中获益,较好地辅助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华,刘延香.23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11(2):60-61.

2 周玉杰,马长生,霍勇,等.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44.

3 王根凤,刘振功.包头市林荫社区高血压病560例治疗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4):472-473.

4 刘国仗,马文君.从ALLHAT结果看利尿剂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地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25-626.

5 张萍.低钠饮食联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22-23.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8)

ABPM相关问题

ABPM的一般概念

ABPM是指患者配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连续24 h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测量的数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日问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较日问血压平均下降的百分数等。ABPM在临床上可用于了解血压昼夜节律,检测其晨峰现象及变异性,评估血压升重程度,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

进行ABPM的注意事项

所使用的检测仪应符合国际标准如英国高血压学会(BHS)、美国医疗器械检测协会(AAMI)或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验证标准。ABPM在佩戴设备时需要按照规范操作,注意袖带位置与松紧度等。日问测量间隔以20~30分钟为宜,夜间测量间隔可适当延长以免影响患者睡眠。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在血压监测过程中,嘱患者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但在袖带充气时需立即停止上臂运动,使其充分放松,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ABPM的正常值

ABPM的正常值推荐以下国内参考标准:平均值

ABPM是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最佳方法,大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ABPM比诊室血压对预后评价的价值更高。应用ABPM来调整方案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理想有效结果应是24 h均有效控制血压,而ABPM能帮助了解药物是否24 h有效及有效的时限、强度,是否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

HBPM相关问题

HBPM的一般概念

HBPM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如家庭环境内所测量的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和检出隐匿性高血压。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患者在家自测血压;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中也认为,自测血压对患者有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认为,HBPM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HBPM注意事项

由于HBPM简单易行而且更加经济,因此近年来在广大人群中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需要指出的是,HBPM多由非专业人员完成,因此正确掌握血压测量技术和选用合格的血压测量设备对于获得真实的HBPM数值至关重要。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1~2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2~3遍,根据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 h,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者,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需注意的是,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过于频繁的测量血压可能会因不易察觉的心理紧张而造成血压升高,因此对于有焦虑或抑郁倾向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血压测量次数。

HBPMiE常值

HBPM对于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与诊室血压测量标准有所不同,2010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HBPM≥135/85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ABPM,HBPM及诊室血压的比较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9)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90 mm Hg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视初次测量血压水平而定间隔时间,如血压水平高,时间隔时间短,如间隔1周;如血压水平不太高,则间隔时间较长些,如间隔2周或更长些。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及干预流程见图1。

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基层指南的血压定义和分级与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完全相同。基本定义的稳定,有利于基层高血压的管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为120~139/80~89 mm Hg;但130~139/85~89 mm Hg的血压可理解为“高值血压”,此范围患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增加,是高血压预防的重点人群。初诊高血压后,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为了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进行以下基本检查:尿常规、血液血红蛋白、血钾,有条件尽可能完成常规检查;血肌酐、尿酸、血脂、血糖、心电图、眼底、超声心电图等。

鉴别继发性高血压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转上级医院诊断。

高血压治疗

治疗目标基层指南指明了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总危险。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有明确规定,老年(指年龄≥65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收缩压目标

血压达标时间基层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但患者耐受性差或老年人(≥65岁)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血压尽早达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这里强调的是,在能耐受情况下,血压尽早达标。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血压诊断后,3级高血压或高危人群立即药物治疗。1~2级高血压伴头晕等不适症状者,考虑小剂量药物治疗;如无症状,则进行危险评估,属中危者,随访1个月内,2次测量血压,如平均血压≥140/90 mm Hg则开始药物治疗,如

基层指南提醒,注意鉴别1级高血压中的“白大衣高血压”,并注意隐蔽性高血压的检出。这就需要进行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

经随访观察后,一般高血压的血压水平≥140/90 mm Hg,高危患者血压水平≥130/85 mm Hg,即开始药物治疗。

自测血压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部分,一定要长期坚持。非药物疗法见表1。

常用降压药基层指南推荐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阻滞剂为常用降压药。以上5类降压药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的种类更重要。

降压药的选择基层医生首先要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结合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患者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则禁用ACEI或ARB;痛风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哮喘、慢阻肺、高度传导阻滞者,禁用β阻滞剂;心动过速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无明确禁忌证,降压作用较强,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故推荐基层医生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一般高血压患者。ACEI、ARB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明确,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故推荐基层医生使用ACEI/ARB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心力衰竭、肾脏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降压作用明确,适用于老年人、心衰患者,也是联合治疗的基本药。β阻滞剂降压作用明确,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稳定性心衰患者。α阻滞剂的禁忌证是性低血压及心衰,但仍适用于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或难治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低剂量复方制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单药治疗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但要注意相应组分的禁忌证。

联合治疗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钙拮抗剂+ACEI/ARB,ACEI/ARB+小剂量利尿剂,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小剂量β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小剂量β阻滞剂,α阻滞剂+β阻滞剂。前4种组合较为合理,后2种组合应当慎用或必要时采用。利尿剂+β阻滞剂联合长期应用,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不利影响。α阻滞剂可能增加心衰危险,故α阻滞剂+β阻滞剂联合应用时注意心功能变化。

初始小剂量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对血压≥160/100 mm Hg或高危患者,起始用小剂量2种药联合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血压达标率。

我国常用固定复方制剂我国大部分高血压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必须考虑的。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尽管其组成成分的合理性有些争议,但其有明确降压作用,且价格低廉,故仍可作为基层(尤其农村)降压药的选择。使用中注意相应组分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高血压疾病相关治疗基层指南对高血压的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及降糖治疗做了简单提示,具体方案参见基层指南。

降压药的一般用法,维持和调整强调尽量选用长效药;血压长期达标;轻度不良反应的,可将药物减量;明显不良反应则停药,换另一种药;血压稳定达标的,不要随意停用降压药,可谨慎减量。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妊娠,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进行简述。

高血压社区防治方案

基层高血压降压药物适用参考方案是范例,不是全部,第1套方案价格相对较低,第2套方案价格中上等。3级高血压2套方案的价格相近。该方案主要是方便基层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选用降压药。

高血压预防和教育基层指南强调高血压的预防,面对公众,高血压易患人群,开始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分级管理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1、2、3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定期随访,目标是血压达标。重点管理高危患者,每个月至少随访1次,因高危患者10年内有20%~30%的人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病。科学管理,既可实现治疗高血压的目标,又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单纯的无目标的随访,缺乏科学依据,起不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管理级别调整,对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危实行三级管理的,在其血压平稳控制6个月后,可考虑降低管理级别。

倡导患者自我管理。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10)

降压达标 最为关键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血压达标。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收缩压目标

关于血压达标时间,基层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用药4~12周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但患者耐受性差或老年人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血压尽早达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基层指南建议,老年人高血压的收缩压目标为150 mm 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降至

降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血压的控制,因此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以低盐、减重、戒烟、限酒为基础,再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症是否存在,个性化治疗,合理选择不同种类降压药物。

结合指南所提倡的药物治疗原则,老年人高血压药物治疗策略可总结如下。

降低总外周阻力,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量,预防或逆转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

初始小剂量单药或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如第一步药物治疗后血压未达标者,可在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另加一种降压药。如果血压达标,则维持用药。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平稳有效控制血压。对2级及以上高血压一开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实施个体化治疗。

应用新药或增加剂量前后,均应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以警惕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基层指南中建议,使用1次/日给药,药效可持续24 小时作用的药物,其降压谷峰比值应>50%。以保证全天24小时平稳降压,防止晨起血压骤升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及猝死。保护靶器官,同时还可增加患者依从性。

常用降压药:基层指南提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五类降压药物,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ACEI(依那普利)及ARB(替米沙坦)、利尿剂(氢氯噻嗪)和β阻滞剂以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前四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有较强的证据。

降压药的选择:基层医生首先要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结合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由于老年人合并症多而且复杂,注意多药合用时的药物选择。

高血压治疗建议篇(11)

【摘 要】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产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0 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解痉联合降压的产科综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科治疗;效果探讨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该类患者行产科综合治疗的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建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 例,年龄分布为22~37 岁,平均年龄为34.1±3.9 岁,孕周分布为28~38 周,平均为29.9±2.5 周, 包括29 例初产妇,16 例经产妇,其中,18 例存在轻度高血压,15例中度高血压,12 例重度高血压;观察组45 例,年龄分布为23~38 岁,平均年龄为33.6±4.2 岁,孕周分布为29~37 周,平均为28.7±2.6 岁, 包括27 例初产妇,18 例经产妇,其中19 例为轻度高血压,12 例中度高血压,14 例重度高血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利尿、扩容、镇静、降压、解痉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产科综合治疗: 将20ml25% 硫酸镁同10%葡萄糖注射液按照1:1 的比例混合,肌肉注射,之后取25% 硫酸镁溶液60ml 同500ml 5% 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每日1 次。同时取肼苯哒嗪25g 同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以20 滴/ 分钟的低速静脉滴注,将患者的血压水平保持在140~90mmHg 之间。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硫酸镁进行解痉治疗,用法与用量同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给予患者白蛋白和平衡盐溶液进行扩容,并采用利尿治疗促进患者多系统功能的恢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2)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压明显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范围;

(3)无效:患者治疗结束后其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恶化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2 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分娩方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共计11 例行剖宫产,34 例自然分娩,包括1 例早产,4 例产后出血,未发生胎儿死亡;对照组中共计15 例行剖宫产,30 例自然分娩,包括3 例早产,3 例产后出血,1 例新生儿死亡,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主要进行降压、解痉、镇静治疗,其中硫酸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解痉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进而对神经和肌肉传导进行阻断,从而避免发生子痫,并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合成前列腺素而消除小动脉痉挛,起到降压效果。相关研究指出,硫酸镁除可用于解痉治疗外,能够促进机体钠泵运转,进而帮助消除水肿。肼苯哒嗪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降压药物,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降压治疗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解痉联合降压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部分研究指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压的下降,但是会造成机体器官血流量的减少,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1]。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和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解痉联合降压治疗并不会给妊娠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的风险,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