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36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1)

中学创设劳技学科,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心和文化素质,并且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素质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劳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劳技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但是相关资料表明:中学劳技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以至于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因此,对劳技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建设,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一、劳技教学概述

劳技教学将技术教学与艺术相互结合,学生通过对劳技学科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总结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并且还能拓宽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也能为我国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

中学劳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基础教育中,劳技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并且具有综合性质,同时也承载了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任务。由于多数中学劳技教师同时兼任科普、科技等工作,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环保等竞赛辅导和课外兴趣小组工作,因此,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影响劳技教育的质量。提升劳技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仅是为了社会进步,更是时展的要求。

二、中学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组织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但是劳技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面临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开展校本教研具备一定难度。但是劳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些许差别,具体体现在:科任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劳技教师两者都不能胜任。因此劳技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闭门造车”的问题,从而影响劳技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经验,组织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写作片,从而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使劳技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发展,为劳技教师创建了一种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增强业务培训

劳技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学劳技教育专业性较强,并且设计面也很广,但是师范院校并没有劳技专业,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都与劳技专业不符,改行任教,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评,应将劳技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制订具体制度,有效建设劳技师资队伍,将劳技教师专业培训作为重点,落实劳技教师薪资待遇,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使其加入劳技教师队伍。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课题研究需要教师花费些许经历和时间来查阅和论证文献资料,并且按照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从而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并且对课题展开研究。教师应通过实践,拓展自身知识领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例如:我校申报校级课题“中学劳技学科会记电算化实践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收集一些关于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从而全面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前景,并且通过调查,明确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得越深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也就越增多。因为将培养学生劳技兴趣与课题研究两者之间相结合,课题研究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4.展示公开课

目前,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是各项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平台中最典型、最常见。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可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推进新课程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教师对公开课进行精心准备的过程,是教师反思自身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理念的过程,并且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日益增进的过程。公开课是教师反思的对象,并且也是同行之间争议和探讨的领域,以此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取得实质性效果。

例如:开展“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公开课,将培养学生自主理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分析理财在线手册,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还能从中学习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列举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等。根据对学生询问、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中的理财常识、投资理财方法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之,劳技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应加强劳技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持续提升劳技教师教学水平,使中学劳技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丰富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23-0072-05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0日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备受关注,这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职业师范院校是培养一线学前教师的摇篮,职业师范教育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职业能力,增加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比重,推动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质量。但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未获得独立地位,在职业师范教育中对此也关注不足,这些不足导致幼儿园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弱化,进而导致幼儿出现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分析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可实施的解决路径,是提高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

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能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2]另有学者强调:“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3]本文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和劳动技术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劳动行为习惯。

2.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4]劳动教育的具体价值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劳动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古至今,很多教育都是单一地从思想意识层面来增强人的知识,遵循身心二元论的思想,这完全割裂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全面和谐发展则意味着要达成一种身心的和谐,劳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劳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智育、体育、美育也都能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渗透。

第二,劳动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有很多学生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况,这表明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学生没有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影响其人生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要通过劳动育人,通过劳动教育感化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诉求

1.从单一走向全面

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单一方面的,而是整体意义上的,即对其能力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要有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能力,更要具有卓越的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的能力。教师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在不断的“实践—沟通—评价—反思—实践”循环中,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

2.从感知走向实践

劳动教育需要基于儿童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具备实施劳动教育的能力,在入职前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课程,在入职后给儿童提供“做中学”的机会,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机会,适时开展劳动教育。

3.從预成走向生成

过往教育过程中更强调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之前的预成能力,提前设计好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甚至是教育情境。预成能力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的学,忽视了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使教学变得僵化,很容易造成教师的“一言堂”,儿童不易对教育内容形成深刻认识。而新时期劳动教育更强调教师的生成能力,教师要在实际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意义的对话教学,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及时捕捉到教育机会,对教育内容作出灵活适宜的调整,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儿童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达到深度学习。

二、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开展现状

(一)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偏差

劳动思想观念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观,是对劳动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它决定着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于劳动技术知识的态度及能否形成正确的劳动行为习惯。当前很多学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学生轻视劳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成长过程中缺少劳动。从社会背景来看,新生代大学生从小物质生活优越,大多没有劳动体验,因此没有对劳动形成正确认识,对劳动教育不理解、不认同。第二,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有些贪图享乐、急功近利、好逸恶劳的人,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就会盲目跟从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第三,社会普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在“唯分数至上”的社会观念里,一切不量化成分数进行评价的或与考试等无关的教育内容都是无用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都更重视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劳动教育的观念较为淡薄。第四,很多教师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如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罚他负责值日、搬东西等。惩罚的目的是对学生的某个错误行为的控制和抑制,惩罚给人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情绪体验,是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强化,这样会使学生不能感悟到劳动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学生就会逐渐地反感劳动、厌恶劳动、逃避劳动,那么学生自然地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判断。总之,当前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不理解、理解偏差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措施不足

在师范教学质量评估、学前专业学生就业需求强劲的背景下,如何达到质量评估的量化结果以及如何提升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各职业师范院校关注的焦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教育,职业师范院校鲜少关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处在被边缘化的位置。

第一,培养标准中少有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培养标准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前职业师范院校培养标准大多涉及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但很少体现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如果说课程设置是弓箭,那培养标准就是靶子,没有明确的靶子作为目标,箭就会射偏。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的培养标准,那么要培养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技术知识、行为习惯就更无从谈起。

第二,课程教学体系中较少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其一,关于课程内容。目前学前职业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中鲜有单独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种:一是基于学校统一安排的劳动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二是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但时间短、内容少、效果差,而且有些劳动教育内容已经变得陈旧,背离了时代要求,但教师却没有对其及时更新和创新,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专业性实践课程,例如幼儿园实习、见习等。其二,关于教学过程。现有的劳动教学过程缺乏难度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教师设置的教学过程没有难度、不够深入,就会导致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在劳动学习中并没有获得思想、知识、行为方面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认为劳动教育没有用,总是处于“应付”劳动教育的状态,进而影响其正确劳动思想观念的形成。其三,关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判断。在教学评价方面少有针对劳动教育的评价,缺乏劳动教育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现有的劳动教育评价还存在论断主观、形式单一等问题。不适宜的劳动教育评价势必会影响学前专业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其劳动素养的形成。据此可以看出,当前职业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体系比较固定,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不系统不连贯且缺少时代性,缺少关于劳动教育的适宜的且具有操作性的过程安排以及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

(三)缺乏劳动教育实践

目前学前职业师范学生普遍缺乏劳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劳动教育技能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课时安排来看,缺少劳动教育实践课时。目前职业师范院校培养方案整体上缺少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已有劳动教育课程中也呈现出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的态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教育中缺少了实践,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它应有的效果。

从实践时间来看,劳动实践时间短,无法将内容深入内化。时间是进行深度学习的有力保障。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5]。深度学习要求在实践中逐步加深理解,再通过反思以发现新旧经验、知识间的联系,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但由于目前的劳动教育实践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内容还停留在浅层的学习阶段,不足以深入提升劳动技能。

从教学方式来看,缺少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技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做中学”的独特价值。技能是一个在教师指导和不断刻意练习下,通过同化、顺应,从“不平衡”慢慢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建构过程。由于学生就业需要,很多院校把职业教育技能作为培养的重点,没有凸显出学生实践劳动技能的培养。

综上所述,职业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就更为必要和急迫,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其劳动教育仍亟待加强。

三、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开展策略

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当前,针对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劳动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強化理论、提升标准、系统培养、重视实践等方面促进劳动教育和学前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强化理论,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理解与认识的偏差。针对观念上的问题,重点是要强化理论。学前职业师范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学前职业师范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劳动教育观念在学生心中扎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进一步认识到劳动教育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只有学前教育师范学生形成了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才能在入职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提升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企业号等学生热衷的社交媒体在学校范围内宣传劳动教育,报道相关劳动模范人物事迹,开展朋辈交流会,组织“劳动月”“劳动日”等活动,为有劳动经验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劳动,感悟劳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内心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前职业师范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劳动教育。

其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教育实习、勤工助学等社会劳动。新时代倡导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农民、学习工人等,更重要的是树立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理念与认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只有将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反思劳动教育理论,才能将其反馈到对劳动的认识上。

最后,教师应该时刻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指导。部分学生之所以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就是因为受“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职业启蒙教育与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重视劳动与实践的地位,扭转关于劳动教育的错误观念,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取得高分和成就,而是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提升标准,构建专业劳动教育培养体系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没有构建专门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针对开展形式上的问题,重点是要制定标准。在学前职业师范教育过程中确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不僅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更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还能有更充足的教育依据,为后续开展的劳动教育提供方向。学前职业师范教育构建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才培养计划。职业师范学校要从政策、培养计划等方面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制定可实施的教学计划,并设置劳动教师岗位,聘请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场地。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应在劳动教育理论指导下,涵盖特定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等,应是一项涉及多项工作的系统工程。

其次,要形成完备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教学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等充分结合,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劳动教育评价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具体劳动两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法手段等的评价,以保证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师范生参与劳动的态度、行为等。多元主体评价,既能保证评价的结果公平,也增强了评价的深度和广度。

(三)系统培养,构建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

当前学前职业师范教育中没有构建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针对这一问题,重点是形成课程教学体系,落实系统培养。课程是开展教学的载体,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并规定学时与学分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模式。但对于劳动教育来说,不仅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还应该让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体系的每一个过程,让劳动教育课程既有理论根基,又能落地生根。

首先,根据学前职业师范学生的特点和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设置基础性劳动课程。课程实施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可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如建立虚拟仿真平台,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并从仿真实验中体验到劳动与实践的意义。

其次,多为学前职业师范学生设置专业性劳动课程。专业性劳动课程具体包括学前专业启蒙课程及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实习、幼儿园顶岗培训实习等课外实践环节。只有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性劳动素养培训课程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将劳动教育放在与其他专业课同等的位置。开展专业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职业的兴趣,磨练职业意志力与责任感,增强对未来即将从事职业的信念。

最后,为学前职业师范学生设置拓展性劳动课程。拓展性劳动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文明程度,主要包括道德修养、创新创业、艺术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该类课程可以与“第二课堂”结合,如可将个人文明行为、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及寝室卫生情况等纳入到评价考核中,达到考核目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4

Reform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LIU B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emerging specialty involving multipl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hile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 1998 in the university opened it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ere analyzed, and innovative ways to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reform

1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学素养以及经济、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①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等具有一定的掌握,掌握牢靠的管理技术,对相关的事务要具有处理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希望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步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的公共管理部门等,或者从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1.2 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等相关活动。在理论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②通常公共课程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根据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文化知识来进行课程设定,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在专业课程的设施上主要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2 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

从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但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正是这样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或者学校觉得哪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比较有利就开展哪些课程,这样的情况常常造成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教师很难快速适应课程的变化。长久以来缺少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当走向社会时仍然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无法适应岗位需要。③

2.2 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上通常是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设置,然后再由自己的院系来进行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保证基础课的教学,但院系部没有过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保证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程设置上总是设置比较多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实践只能通过对课程的压缩才能实现。

2.3 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强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性,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④虽然一些院校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够成熟,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理论课教学中概念、原则性的内容比较多,可操作的理论比较少,理论教学可以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没能体现出与世界形势接轨,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4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更多地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⑤但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常常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专业课中,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社会,与人沟通困难等情况。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途径

3.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是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作为参考,专业建设也是根据相关专业来逐步开展的,因此缺少课程特色。在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了十几年的学科基础上,怎样彻底改变现有状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的重点。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渠道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毕业后进入相关的教育或者科研机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再深造。第二类是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三类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共组,从事宽口径劳动人事工作。一般来说从事前两类工作的毕业生不多。⑥也就是说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就业趋势和情况。

3.2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使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所提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上,应具有培养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多种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此外,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文化素养,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都能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赋予专业课更多的自

为了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够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应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该重视也专业知识和特色课程的教育。在课程设施上应适当减少对专业课程的束缚,以专业课作为教育的中心,然后根据专业课来安排其他的基础课和选修课。⑦专业课是本专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中意的一部分,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按照专业发展的方向来制定专业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专业内涵,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岗位。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新专业、新教师来构成的,使得专业教育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专业教学的现状,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引进相关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强化实践课程

要想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领域。⑧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进行操作,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积极的合作,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单位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为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4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仍然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等进行努力。当前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手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很快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需要。

基金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A201301

注释

① 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6-69.

②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1(9):45-48.

③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6):110-113.

④ 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2(4):30-36.

⑤ 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4)

一、劳动法课程介绍

劳动法课程是教育部法学专业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中,它是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秘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全国各类成人法学教育已将劳动法学纳入法学教育体系中。本课程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立法简史部分(外国、中国、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理论部分(劳动法概述、法律关系、劳动法主体)、劳动关系协调部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劳动基准部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部分(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和劳动执法部分(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督)。本课程的重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调解、仲裁、诉讼);难点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及社会保险的争议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明确劳动权利和有关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维权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劳动法法律体系,掌握劳动法的概念、产生,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基准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规范;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劳动法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劳动实务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辩论能力、沟通能力和书写能力;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教育不仅在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更着力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校童国梁校长的调查发现,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占选拔比重的70%,另外30%才是职业技能。因此在劳动法授课过程中,应坚持把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的锻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文化化人、文艺养心的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狠抓纪律道德教育,包括礼貌修养,感恩教育,尊重他人,团队协作,珍惜生命,心理健康等等。

二、劳动法课程教学宏观教学设计

1.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法律教育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见习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司、企业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真实案例,先由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具体步骤与方法,然后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对案例进行共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聘请校外专家定期来校讲座、授课。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将来毕业后走入社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真正实现高职高专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2.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法律教育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教学方法与其他文科类科目有共同之处,如,课堂讲授、谈话答疑、指导阅读、作业练习、课堂讨论、指导论文撰写、社会实践和实习等,就上述内容人们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常见的法律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模拟教学法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模拟审判、模拟听证。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

劳动法既有理论课又有实践课。理论课应以系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要教学环节,辅之以案例分析和讨论。高职法律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理应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案例是说明理论和加深理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有效的教学材料,为我们理解法律打开了一扇窗户。案例教学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恰当地使用案例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使用案例或使用案例不当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它包括观摩和模拟两部分。观摩是组织学生旁听司法审判和听证会。模拟是学生自己充当诉讼参与人进行模拟审判或者举行模拟听证会。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活动,亲身体会司法、执法活动,产生直接的感受,使教学与司法实际接近。所以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但它只适用于诉讼性内容的课程,对于纯理论性或非诉讼实务的教学内容就不宜采用模拟教学法。

3.遴选优质教材进课堂

目前已出版的适合高职法律课程的教材不多,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法律教学规划”教材共13部,但令人遗憾的是该套系列教材并未涵盖劳动法。由于没有统一的高职高专劳动法教材,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本科教材或校本教材。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定位,高职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要求,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原则,能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便于在教学中边讲边练,教授、示范、练习相结合,既够用又能兼顾学生多方向发展需要。同时,高职教材必须区别于本科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高职教材的应用性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材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深度。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理想的教材体系应当是一个总的任务囊括一个个分任务,整本教材是一个大任务,每个模块(单元)是这个大任务流程中的子项目。

三、劳动法课程微观教学设计

1.精挑细选案例,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气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而案例是法律适用的结果。在劳动法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通过案例分析或者案例讨论来辅助教学。如何使用案例是一个科学的操作过程,精挑细选案例是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案例,必须是有“教学价值”的典型案例、疑难案例,即能够升华理论、说明法律问题、容易造成错误理解和判断的案例。特别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如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案例的认识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法律,运用法律。这样,通过把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放到具体案例中,实现法条、法理与实例无缝接入,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当然,也需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要围绕法律、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法律服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合理展开;以典型案例引领工作任务,构筑学习情景,不断探索“情境设置,任务引领,真实载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劳动合同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把劳动合同设计为一个项目(模块),该项目又有劳动合同订立的争议处理、试用期争议处理、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的争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争议处理等不同的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下列流程实施教学:教学目标―案例导入―工作任务―案例解析―实务训练―重点法条。通过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可以为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

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有力手段,成绩考核也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在劳动法教学中,对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单纯的“记一记,背一背,考一考”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加大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过程评价,它能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调整活动计划,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

当然,要使劳动法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以一定的保障机制如师资保障、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等为依托。

参考文献:

[1] 服务校企合作政府应当“媒婆”,企业与学校可跳和谐的“双人舞”[EB].

[2] 马善红,赵胜营,邱志强.高职高专法律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8):29-30.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5)

中图分类号:F240/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211-02

同志在全国科技会议上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和面向2l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迫切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创造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目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专业设置划分过细,造成课程体系明显出现“专才教育”模式。由于过细的专业设置,导致很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专业特色不突出。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目标,造成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能力,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以案例教学为例,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时,学生思维活跃且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但最后却变成了应付式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用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没有分析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没有深入分析案例教学与学生渴望提高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特别强调实用性。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从国外引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难以使学生在4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并且我国高校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统一的教材,对公共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主干课的重视大大超过专业选修课,必修课比重较大,一般占到总学分的70%以上,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较小。约占20%,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等问题,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容易造成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和特长的人才用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所谓合格人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而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看先进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另一些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又不能较快增设,其结果是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展的要求。程式化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总之,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仍然局限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四)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我国高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基于这一前提,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很多的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膨胀,而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据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性质及对人才的要求,从以下四方面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按照新时期创新型劳动社会保障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贴近学科前沿,贴近市场需求,重新构建符合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自身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祛除一些陈旧的、不合适宜的课程,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以社会需求为设置导向,将现行的课程划分为如下:

整个课程体系由两大模块组成:基础能力培养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每一模块又由诸多小模块组成,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每一环节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应该体现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顾及劳动与社会保障教学的能级累进特点。在这一体系中,人才培养在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应有新的提升,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能力培养部分中课程突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阶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要增大,必修课的比例要减少。设置较多的选修课的原因是这样做易于调整专业组合。变换专业方向,拓宽就业门路。同时,专业必修基础课少而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质量上都要保证高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自

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与创新。应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并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也有利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找准创新的切入点,并加以创新研究。

(二)提倡参与式教学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应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热点性社会问题。采用案例教学,运用专业理论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模拟教学。所谓模拟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针对客体的特点,设定管理情境,给学生分派角色,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模拟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6)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未来适应可能从事工作环境和具备特殊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院校,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对身体方面的需求,开展与未来职业相结合的实用性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用性体育、体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成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开设的各种专业上千种,针对每一个专业都设置专门的岗位实用体育课程工作量巨大,在实践操作层面可行性不大。本文以“业群式岗位体育”为出发点,探讨如何针对业群设计体育教学内容问题,以期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一、“业群式岗位体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体育运动训练学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认为许多运动项目具有相似的特点和属性,我们把具有相似特征和属性的项目归属为同一类属项目,称之为“项群”,而把揭示和反映项群运动训练规律的原理称之“项群训练理论”。

任一职业劳动岗位的劳动者,为了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所有的人体活动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表现出一定的身体活动特征。根据职业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运动负荷和身体活动特征,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规律性,把劳动时所有表现出来的相似运动负荷属性的和具有相似的身体活动特征的,归属为同一类别的职业岗位群,从而把当前职业技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准职业)对应未来的第一职业岗位,划入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称为“业群”。

业群式岗位体育是指在“业群”的理念指导下,从体育学视角,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当前职业技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准职业),按照对应未来的劳动岗位划分,把他们在劳动时,具有相似身体活动特征和运动负荷相似的准职业组合到一起,以专业群形式,对他们进行各种体育教育活动,以及保障其正常运行的手段和机制等统称为“业群式岗位体育”。依据“业群式岗位体育”岗位群的划分标准,可分把现各行专业为三类:体能主导类、心智主导类和灵巧主导类。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依据一定的标准把这三类再进行细分。如,根据劳动时的身体形态,可以把体能主导类划分为静态坐姿类、静态站姿类、流动变姿类、工场操作姿态类和特殊岗位姿态类等五种,以便设计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二、业群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1.一般性内容

开展业群式岗位体育,本质上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运用体育手段达到体育课程目标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双重效果。业群式岗位体育内容的设计,是对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的再选择、再编排。它的基本素材主要来源于各种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一般性的内容是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中最基础、比重最大的内容。一般性内容包括体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等。如培养一般性跑跳投能力的田径项目,培养综合运动能力的各种球类项目,各种体育文化知识及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等。

体育除了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自救能力,避免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它能使人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和应变能力,避免或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面对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第一线的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能强化和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和谐地成长。

2.拓展项性内容

拓展性的内容主要是指通过选择特定体育内容,在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又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和劳动技能。如,体能主导类的建筑工人需要娴熟的攀爬能力和高空平衡能力,那在体育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体操相关内容,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发展学生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在船上作业的从业者需要学会游泳的技能,那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游泳、水球等项目;野外勘探的从业者需要很好的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选择户外、拓展运动等。因此,根据不同职业群对准劳动者提出的不同要求,在校期间需通过选择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发展运动能力的同时,职业体能和技能也获得较好发展。

掌握适当的运动技能,还能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如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掌握网球、高尔夫、游泳、保龄球等运技能,就能给某些客人提供好的服务。

3.补偿性内容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y射线、细菌、真菌,以及长期强迫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还要传授相关职业病发病原因和规律,预防相关职业病的方法,这些对预防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一些应为局部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导致的肌肉和关节劳损,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起到缓解病症和辅助治疗的作用。职业劳动身体各部分的负荷往往不平衡,这种长时间局部的、大负荷的劳作往往会同时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对身体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某些疾病;二是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在日常劳动中运用少,甚至不用的肌肉会逐步萎缩。因此,体育教学内容需要针对这些准劳动者设计和选择相关的体育锻炼手段,一方面锻炼身体相关部分器官,让它们更强健、更灵巧,另一方面做好均衡发展。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同时由于会计从业者工作时会长时间坐,因此,身体大肌群的运动比较少,而颈部的负担却很大。根据这些劳动特点,会计专业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是,选择一些些发展学生灵活性、特别是发展手指灵活性的教学内容,如排球、乒乓球等项目;让他们懂得参加一些全身性的运动的重要性;一些预防和治疗脊椎病的医疗体育内容。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

1.确定内容开发的主体

首先确定内容开发的主体。业群式岗位体育开发的主体包括体育专家、体育教师、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和医疗保健专家等。开发主体分为三类:体育类——体育专家和体育教师;行业类——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保健类——医疗保健专家。体育教师单方面无法完成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

2.岗位群未来劳动特点分析

分析该岗位群中各专业未来从事工作的劳动特点,从中找出与体育的链接点。以体能主导类中的护理专业为例。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其工作类型主要为站立型,主要从事为病患者注射药品和临床护理等工作,对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协调能力需求较高。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选择相关项目或者设计特殊的锻炼手段或方法来提高相关的身体素质。

3.确定业群体育目标

建立课程目标是构建课程内容的前提。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目标应以体现体育教育的多功能为出发点,实现体育教育与专业能力发展的融合,以最终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归宿。

4.整合学校体育资源

业群式岗位体育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各个学校具体实际的基础之上。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涉及人——体育教师、体育专家、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和医疗保健专家等提供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物——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业群式岗位体育课程开发要突破传统体育资源的界限,开发、整合各种显性和隐形的体育课程资源和个专业课程资源,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课程目标的融合。

5.确定教学内容

业群式岗位体育教学内容包括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理论涉及健身方式(一般健身方法和促进职业体能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般运动损伤和工伤)、健康常识、体育文化和体育欣赏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体育)。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运动技能和体能的锻炼。在运动技项目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兼顾未来职业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既要有选修又要有必修,做到个人爱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现在和将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文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职业技术院校“业群式”岗位体育研究,2011(7).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30.

[3]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内容选编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60-961.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7)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豍

一、理工科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不足的现状

(一)“2+1”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大幅压缩。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高校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个课程。豎受“2+1”教学模式的限制,“法律基础”内容多,课时少的弊端更加凸显,大学生从该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的法律知识只停留在概念的熟悉上,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

(二)高职院校对法制教育教学力度亟待加强。

除了政法院校,大多数理工科高职高专院系只有少数专业开设跟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基础课,却忽略了其它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众所周知,法律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了解得越多,对社会的“合法与非法”辨别能力就越清晰。按照国家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法律基础课教师配置的要求配齐专、兼职任课教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仅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法制教育水平。豏但是受学校专业设置特殊性限制,理工科高职院校本身比较缺乏具有专业背景出身的法制教育教师,对国家法律法规修改颁布信息缺乏敏感性,很难达到国家要求的不断提高法制教育水平,导致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呈现出单一性,教学与实际相分离,产生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弊端。因此,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或者主题班会上开展法制教育,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法制教育的课程开设相对少、知识结构层次性不明显。

目前我院开设的8门任意选修课程,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学校开设的课程数量明显太少。此外,任选课的授课班级安排参照专业课的“按专业按年级编排”的方法,学习主体之间难以形成不同专业、高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层次性地教学交流,缺乏不同系别之间文化与思想的交流,难以激发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存在学生对任意选修课不够重视,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安排的6个学分而“应付性”学习,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高职高专生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维护高职高专学生合法权益的现实选择。

现实中,由于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知之甚少,又缺乏社会实践及工作经验,大学生陷入就业陷阱的案件时有发生,比如将用人单位的广告内容直接认为是单位的承诺,任由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或任意约定违约金,大学生在就业时享受不到正式员工的待遇或明显处于弱势和被动状态。

(二)择业、就业、创业的需要。

毕业生的择业、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做好毕业生的择业、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稳定和毕业生顺利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指导教育,提高毕业生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毕业生法制观念、增长毕业生法律知识,更是毕业生择业、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未来的前途和发展。

三、加强法律基础教育改革,增强《劳动合同法》教育实效性

(一)开设法律选修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任选课口径宽,给了学生发现自我、挖掘自己的潜能的良好机会。选修课的学习不一定都是与众不同的新课程,某个专业的必修课为另外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系列选修课,其目的在于实现不同专业(通常是文、理专业) 知识的交叉和互补。豐目前我院任意选修课也没有涉及法律知识的课程,因此可以借鉴其它高校的做法,在开设任意选修课的时候考虑将《劳动合同法》、《经济法》、《建筑法》等法规的课程学习纳入任选课的选修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修,满足不同的要求,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活,增强我校学生对人文科学知识类的学习。

(二)寓教于高职生们离校前的就业指导教育中。

每年我院在5-7月份都要迎来学生回来交实习材料、实习岗位应聘的大潮流。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社会福利保险难以得到保障,或者实习期内工伤难以认定责任方等问题经常发生。任课教师善于总结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结合这些典型案例讲解《劳动合同法》中与毕业生密切相关的法条就显得更加直观、易懂,融入学生们离校实习前的就业教育指导中,做好预防教育。

(三)抛开传统的理论教学,寓教于学生的实践知识积累。

任意选修课的考核形式多样,而大学法学教育多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进行课外练习。在学习该门课程中,布置课后作业或者期末考试不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要求学生积极开展校园内的劳动合同法知识宣传、咨询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开展相互交流、咨询和教育,完成课程的自我考核。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将要细化《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 。综上所述,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从业人员,学习和运用国家前沿的法律进行自我教育,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不相违背的。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

注释:

豍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的通知,1995-12-28.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8)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而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呢?据专家介绍,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9)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过程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其中每个阶段包含若干小的步骤或环节,这些阶段、步骤或环节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如在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中就存在着分析与评估,而分析与评估又会反馈到目标的修订和确定,目标的修订又会重新引起标准方案的变动。因此,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分阶段进行阐述是对其实际过程的一种简化,目的是便于对每一具体阶段作更详细的分析。

(一)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了解社会与经济的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新的职业的产生。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当我国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在社会就业人口的结构比例中,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将跃居第一位,工业劳动者的数量居第二位,而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则会退居第三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决定了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而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性。因此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育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高职教育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二)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作业任务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的逐一列举剖析,从中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对各种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具体要求。职业分析是比工作分析高一级的程序分析。职业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该种职业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

职业分析的基点是职业岗位。职业分析应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基本原则。职业分析人员应是长期从事该职业的具有本职业岗位全面工作能力与良好行为方式的行家;应具备能准确阐述该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来自该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行业部门和不同类型企业。职业分析通常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在准备阶段,一般是根据职业分析的具体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选定最具职业典型特征的产业部门,确定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查的对象,编制职业分析需要的调查问卷。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和对调查问卷加以回收、整理和归类。内容包括职业所包含的相关工种,职业活动的主要产品,职业活动的职责范围、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工作、工具设备,职业活动的环境条件,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技能、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为方式,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生理素质要求等。在结果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应具备的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行为方式等进行分类排序;按照职业活动所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使用频率次数,确定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对于同时分析的若干职业活动,按照职业活动中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同程度或重叠度,确定职业之间的类似程度;对于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组织变化而出现的新兴社会分工,则须根据其适用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与现有职业活动的相对特殊性与独立性进行职业内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的职业。

工作分析是为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以及对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分析活动,主要是剖析某项工作的特点,详细、具体、系统地列出职业的业务规范和所需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分析的重点依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高职教育,工作分析的重点在于工作阶段的划分、知识技能的构成、教育教学步骤的拟定,以便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分析。高职教育课程是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高职教育都应该注意职业能力,即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具体而言,职业能力包含四个要素,即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技术期望是指特定职业角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每个职业角色的技术期望都不同,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指在工作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独立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决策、选择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实施结果等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指根据实际情况对面临的各项任务进行协调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指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及时进行角色调整或工作方式变换的能力。

(三)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

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所得出的职业规范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等的要求,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质量标准方案的大概轮廓的过程,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这些设想只有在标准方案形成以后才能得到实现。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就是把这些设想发展为在逻辑上清晰、在科学原理上可靠的具体的能够实施的方案。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为毕业后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以及作为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高职教育学生而言,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能力。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或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普适性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与知识范畴的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叫做普适性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这种能力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可迁移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促进另一种能力的获得,工具性是指这种能力是实用的,与职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学术的。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劳动者不会因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岗位不适用而发愁。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能力是学好某些基础科学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主要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能比较出色地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习任务,获得出色的成绩。语言智力是指人类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数学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两种智力的开发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与课程提供

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确定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标准是设计合适课程的指南,课程是标准的具体化。因而,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现有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多采用以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常常是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设计与实习课。这种课程模式因过分强调分阶段,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重复或割裂。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的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采取这种课程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课程模式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的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体现新标准与能力观的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新质量标准中,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其不同的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不同的能力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能力组合要求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高职教育能力组合的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学术能力中的基础学科能力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来提供,应用学科能力主要由应用学科课程来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相关学科的纯科学、纯理论问题,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文学理论等课程,或者是向高职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某些重要内容,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职业能力中的专门职业能力由专门职业课程提供,工作实践经验能力由职业实践课程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性课程,主要提供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准备或适应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普适性能力则主要由某些通用课程来提供,这种课程的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玉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职的课程改革已经从宏观发展到中观和微观,其中微观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瓶颈,基础教学明显滞后。这种做法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把普通高中的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此中职“体育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融合”成为新的课题,依据职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设计课程,安排教学。在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职业性的基本活动能力、操作能力、防治职业性劳损能力和选择最佳操作方法的能力,在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人才上下功夫。

二、按学年(2008—2009年)形成的阶段性实践总结

1.实践内容

(1)融合职业性的基本活动能力。普通学校体育教材中,十分强调发展学生走、跑、投、攀登、爬越、支撑、推、拉、举、搬、平衡等基本活动能力,这对中职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结合职业性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将教材变通一下,既遵循原教材中的动作规定,又移植生产劳动中的典型动作,更有利发展职业性的基本活动能力。例如结合汽驾修理专业的特点,围绕发展学生走、跑、推、拉、举、搬、平衡等基本活动能力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

(2)融合职业性的操作能力。为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中职体育教学必须重视专业生产的操作训练。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动作同体育锻炼中具有操作要素的动作高度相关。选择操作中的灵敏性、力量性、协调性、准确性、耐久性等素质练习,有利发展职业性的操作能力。如依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创编手指运动操,依据财会专业珠算演练特点创编手眼协同操作的练习。

(3)融合防治职业性劳损的健身能力。单一生产劳动,身体会产生职业性劳损。有的久站、久坐、久蹲,有的手、脚、腰或眼的工作强度、密度过大。有的久在潮湿、寒冷或闷热条件下工作。因此,发展防治职业性劳损的健身能力,既可以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又可以振奋精神,提高工效。如计算机、财会、美术、缝纫、烹饪都属于久站、久坐的专业,手、脚、腰或眼的工作强度、密度过大等特点教学中增加了脊柱保健操、武术健身操、生产操、五禽戏。

(4)融合选择最佳操作方法的能力。同一生产过程,往往可以采取许多操作办法,但比较起来总有最好的方法。职业性的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选择既快速又准确,既省力又确保质量的操作方法。

2.说明

中职教育中体育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融合,不是简单地用职业性体能替代体育教学,而是在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全面发展身体和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遵循体育课程、体育运动规律,将专业技能中的典型动作,经过加工、改造,移植到体育教学中来。其操作本身,具有十分鲜明的职业思想教育因素及职业技能提高空间。

3.结论

(1)“体育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融合”教研课题,对提高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

转贴于 http://

作用,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教研、教改大方向,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学生专业素质有一定积极作用。

(2)学生对“体育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融合”的认识程度很高,积极配合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对体育课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3)教学实践中融合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个别内容有牵强附会现http://象,让学生感觉到活动起来不舒服。

(4)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多样化,缺乏科学性。

(5)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显著,专业体能的发展不明显。

4.应该注意的几点

(1)安全第一。安全操作、文明生产是职业教育很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

(2)创编的练习要体现健身性、职业性、趣味性、科学性,要专业对口。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篇(11)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身体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应当使年轻人在参加生产活动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具、掌握工艺、适应生产条件。但是,这一切只有在他们具有职业需要的身体训练水平,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能够灵活节省地完成必须的动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体育锻炼对人的肌体有着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很少生病,对生产活动的适应比一般人快,能够态度正确、意志坚定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为了顺利地掌握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具体专业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在劳动过程中也发展和提高着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素质和技能。因此,有经验的车工工作起来就比年轻的等级运动员有利得多。但在劳动过程中这些素质要达到所需要的水平需要靠年复一年的努力。此外,年轻人在适应工作阶段由于较低的身体训练水平,常常会导致他们从所选择的职业中改行,或者延误工作进度,造成损伤和残疾。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的手段,可以采用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职业运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针对性地训练对于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正是这些练习直接决定着具体职业活动的效果。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应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肌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由于职业的不同,运动行为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注意开发学生的运动行为,实现动作的精细度,降低劳动损伤率,提高劳动效率。目前,欧洲流行“新体育”,澳大利亚流行“澳式体育”,日本则有人提出“托罗普斯运动”,均是力图通过改变、修正原有项目的规则与条件,使这些运动项目的难度和运动负荷降低,使之适应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在时间上、空间上、组织形式上应实现重新组合、重新开发,开设多种运动项目,对运动项目和运动技术进行分化和重组,创造新型的体育项目,对正规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适合学生需求的运动项目,进而达到开发学生运动行为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想

1.完善高职体育常规课程

(1)是必修课。体育必修课教学内容过于“统一”、教学过程过于“规范”、教师对学生过于“捆绑”,均是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也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给学生主体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扩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时的自主选择性,必修课要打破专业和年级、班级界限,按项目分级别教学,使课程的针对性更强,使学生的认同感、兴趣更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主选课程要分为各种层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课。必修课内容的设置可以根据学校人、财、物的实际,安排学生喜欢又能够开展的运动项目。

(2)是任选课。任选课从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出发,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提高专项技能。体育选修课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实行“三自主”选课(即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自选教师)。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体育文化欣赏、民族体育、裁判、娱乐体育及新兴的拓展类项目,各种课程又可分为普及和提高两种档次。

(3)是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课。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对体能的需要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高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针对在职业劳动中人体局部重复操作的负荷强度,选用对应肢体活动的保健体育教学,使身体全面协调发展。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搞技术设计外,还可能长时间站立于机床前工作,经常接触各种一定重量的机械零件;纺织专业的学生经常要站立操作,进行一定的手工或电动裁剪。在体育运动训练课中,就应结合这些专业要求,发展学生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力量,发展一般耐力和下肢静立耐力,增强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加强目测力和注意力的培训。又如建筑专业和美术装璜专业,都有高空作业和在特殊环境下的创作与工作过程,这对人体的平衡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在体育运动训练课中,必须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增加有关实践性的练习。

2.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