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家庭教育的感想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55

家庭教育的感想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1)

人格素质修养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高校一直立足于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独立人格的培养、诚信教育等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Freud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5~6岁是人格形成的时期,此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对于人格已经形成的大学生来说,高校的人格素质修养教育只能起到完善和健全的作用,对于人格已经发生扭曲的大学生来说,高校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将其完全重塑与构建。因此,出身和成长在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修养,而生活在愚昧无知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畸形人格,具有过激、偏执、孤僻等行为。这样的孩子进入高校后,势必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影响。

(二)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业教育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大学阶段的学习明显不同于大学入学前的学习。高校学习要求学生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为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要有较高的自控能力。然而,受传统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束缚的家庭,要求孩子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全部,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遭受挫折时,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还有的家长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尤其是刚刚离开家进入大学、自制能力差的孩子,没有了来自家庭的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哪种家庭教育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业教育的负担。

(三)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强但情绪化倾向又非常明显的教育群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即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使其彼此信赖、彼此尊重,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高校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的情感教育、社会责任感、美感教育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教育。当学校对孩子爱情观等情感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时,有的家长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认为爱情是孩子完全独立、走向社会后才能涉及的领域,在校期间就应该好好学习,学校对此也应该跟家长一样坚决地反对。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使情感脆弱、不稳定孩子更加叛逆或行为消极,甚至泛化到其他情感领域,从而走向极端。出生在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为更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失去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甚至出现性观念的偏差。因此,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情感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家长和学校都不能回避的、共同的责任。

二、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引发家庭教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有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功能的变化以及高校与家庭沟通机制。

(一)家庭成员的素质

家庭成员的素质是家庭教育好坏的主要原因。家庭成员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品位的文化素质通过言行举止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榜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将会是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开展各项活动时,会积极配合,从而促进学校的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相反,出生在一个家庭成员素质不高、有不良习惯的家庭中的孩子,长期受到有形无形的影响和暗示,耳濡目染地刺激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阻碍了他们积极向上地健康成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势必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难以改变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婚姻观念的改变,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等很多特殊的家庭结构形式。离异单亲家庭多是因为争吵、甚至肢体冲突、一方出轨等原因而出现离婚,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健全、人际交往封闭、情感关注较少,使得他们在个性发展方面容易出现自卑、孤僻、敏感、暴力倾向,对现实不信任,缺乏安全感;在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学业成绩低下;在情感方面容易失去对爱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生活在重组家庭的孩子由于继父或继母的特殊角色,并存在传统偏见,给继父母增添许多麻烦,使他们无法按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容易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4-2-1”式的独生子女家庭迅速增加,物质条件优越,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家庭教育不到位,致使孩子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专断、多疑、抗挫折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主见等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三)家庭功能的变迁

现代家庭基本上都以孩子为家庭中心;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家庭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越来越完善,老人离开子女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传统家庭变得越来越小,这些变化使家庭中心下移,家庭的教育功能出现分化。一是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淡化,过分娇宠、溺爱,使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独立生活能力下降;二是由于家长言行不一,口头要求严,但遇到实际问题却一再宽容原谅,甚至有布置无检查,或者误导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使孩子在形成道德情操的积极方面被异化;三是家庭人口减少,成员关系简单化,使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使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许多孩子身上逐渐减少甚至失传。这些本应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却被拿到高校中来进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偏颇,加大了学校的工作难度。

(四)家庭与高校的沟通机制

由于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与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高校缺乏与家长的主动联系,大多数情况是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育工作者才与家长主动联系,告知其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仅限于就事论事,对于问题之外的方面则很少谈及到,这导致无法从根本上了解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可高枕无忧,对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不管不问,极少主动联系学校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甚至都不与孩子联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就将所有的责任全部归于学校,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而忽略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与家庭的沟通机制不畅,导致出现问题时高校与家庭相互推诿,学生、学校和家长谁都不从自身找原因,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更不利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首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家庭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作为家庭成员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立场坚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切实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处处做到表率作用,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敢于面对现实,承认错误,在孩子面前树立崇高形象。同时,作为家长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思想,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和心理状况,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真正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把关心和爱护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结合起来。因此,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对孩子实施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伦理道德是指家庭成员、亲友之间共同生活及交往等应该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要规范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觉培养责任心,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懂得做人的标准。对于家庭成员年长者要注意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家风;对于家庭的核心———父母要注意加强孩子的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的教育;对于与孩子平等的兄弟姐妹来说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共同成才;对于单亲家庭或组合家庭来说家庭成员要注意建立以爱情为婚姻基础、以道德责任为保障的婚姻观念,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高校与家庭长效沟通机制

努力探索高校与家庭统一和谐的教育方式,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途径。高校和家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双方摆正心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经常地、全面地相互沟通,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掌握学生真实有效的家庭信息,通过书信、电话、网络、公开课堂等手段定期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状况;家长也要将学生在入学前和在家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家庭状况等情况对学生的辅导员予以真诚地沟通,辅助高校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2)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3-0029-01

家庭教育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接受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从不亚于学校教育,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形成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

目前,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还有一定的缺陷,家长的学历不同、阅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对于知识的讲解能力有差异,对于学生的生活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家长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孩子的性情秉性都会因家庭教育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具体,笔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述:

(1)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家长的文化水平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水平会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育体验,有的学生的家长是本科,有的是硕士,有的是博士,而有的是高职、中专甚至更低,有的学生家长的工作是国家公职人员、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大学老师,而有的学生家长可能是从事商业,有的家长可能仍然是农民,学生家长学历水平参差不齐,这不能一定决定孩子的学习能力,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不同的文化、不一样的知识储备会形成不一样的价值观,这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

(2)家长教育方法有待提升

“教无定法”,和教师教学一样,家长的教育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是严格的家长,会为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生活规划,每一步都依据家长的想法来,有的家长是“散养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不会进行太多的舒束缚,给学生的自由度非常高,当然,也有一部分会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对学生的爱更没有原则,这样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他们有不同发价值观,一些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2.提升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基于目前学生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优化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不断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1)注重亲情教育,要有感恩之心

亲情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将家长与学校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学生懂得感恩有利于他们提高品德修养,我国古代讲究“忠孝仁义”,讲求礼义廉耻,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弟子规》就是讲解德育最好的著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德育主任可以通过开展班会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感恩教育,父母首先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德育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身边人的感恩教育,感恩思想将为他们提供新的价值目标,从满足自己的追求向回报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转换,从而提升他们的价值和品味,开拓他们的人生境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2)注重挫折教育,要有坚强性格

挫折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培养起远大的理想,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都是正常的,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抗挫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在平时为学生渗透挫折教育。社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父母坚持“成绩高于一切。”家长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有时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而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以理想来指引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将生活很好的融入进理想,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拥有良好的应对方法,拥有自信的心态,而不是一味的退缩和惧怕,德育主任可以为学生进行榜样性的示范教学,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名人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在班级树立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优秀榜样,以激励全班的学生。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3)

再婚家庭包含多种形式,包括双方无子女的组合形式;男方或女方带一子女的组合形式;男方和女方均带一子女的组合形式;双方无子女,再婚后再育子女的组合形式;男方或女方带一子女、婚后再育子女的组合形式;男方和女方均带一子女,婚后再育子女的组合形式等等。在多种形式中,本文重点研究的是男方和女方均带一子女,婚后再育一子女的组合形式且前夫、前妻建在的家庭组合形式。

一、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

(一)概念界定

1.“伦理学”“伦理”指的就是为人处事应该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学实际上是关于道德的学科,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育道德人格、建立人的道德主体性、处理人际关系等。广义的家庭教育伦理问题指的是家庭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狭义的家庭教育伦理问题是指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2.“再婚家庭教育”再婚家庭中的家庭教育与正常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再婚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延续性和权威性相对较弱。因为再婚家庭夫妻关系的复杂性,使得教育主体在对教育客体实施教育活动的时候,存在着很多诸如情感、能力、精力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即便如此,再婚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育人成才”的责任也不能减弱。

(二)再婚家庭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青少年必将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再婚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样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必须注重人格、价值观、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子女正确处理好与亲生父母和继父继母的关系。具体来看,再婚家庭子女教育的内容是与再婚家庭生活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

(三)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自古以来就承担着教育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1.再婚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意义再婚家庭的子女经历了两个家庭生活和两种家庭教育,两种家庭教育模式自然就会在青少年心中形成对比,那么哪一种家庭教育相对科学,哪一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最深刻就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青少年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力素质的培养,最后决定了青少年的发展前途和人生高度。2.再婚家庭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与转型,特别是人们的思想“抵抗”能力经不住多元思想意识的冲击,表现出了动摇和迷茫,自然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危险的思想状态毫不掩饰地暴露在未成年人的眼前,再通过潜移默化的强大作用,使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无力抵抗,如不及时引导纠正,就会造成家庭中代际的恶性循环,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二、再婚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在家庭中的直接表现就是离婚率的提高。父母离异对子女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昔日亲密的父母关系的决裂,直系亲子关系的变迁,重组家庭后,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现,使生活于其中的子女心理活动复杂。

(一)教育主体

再婚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实施家庭教育,对再婚家庭中教育客体施加影响的主要力量,主体主要有亲生父母和继父母四种角色,这四种角色同样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主要依与子女日常生活的远近不同,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机会有多和少的差异。由于再婚的婚姻现实,很多继父母出于责任感和道德感,希望能够弥补青少年受伤的心灵,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关系和疼爱。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理念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急切补偿的“好意”事实上违背了家庭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无论是再婚家庭还是传统的婚姻家庭形式,都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的敏感性和可塑性。此外,更多的是亲生父母和继父母由于家庭关系的变更,无视或者推卸教育子女的责任、对于两个及以上子女实行差别待遇。不平等的教育观念即使对于受“优待”的子女来说也是一种误导,对于受歧视的子女带来的更是心灵和情感的伤害。家长能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没有任何的硬性资格考证,只是由婚姻关系所决定,也就使得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有高有低,而家庭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性,家长的消极情绪和错误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家长把自认为有益的东西强加到青少年身上,或者自认为青少年能够“自学成才”,使家庭教育成了无稽之谈。在再婚家庭的子女教育中,由于重新组合的家庭关系不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存在隔阂,家庭关系紧张,内部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家庭教育的又是以简单粗暴的单向性为主要形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子女必定是充满了问题与矛盾的。

(二)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即家庭环境中的被教育者,一般指的是青少年群体。再婚家庭中的青少年被动地接受父母关系的破裂、家庭关系的重组,家庭结构的变迁,这需要很大的内心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一般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家庭的变故都会给青少年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证明,巨大的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父母关系的疏离、陌生监护人的出现,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使青少年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常表现,比如被忽视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展现出不愿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对事偏执的状态,出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恐惧,他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还有很多青少年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温暖的家庭环境的丧失,使他们把失落和愤怒的情绪转移给周围的人和事,对周围的环境态度冷酷无情,内心敏感,从伤害他人、虐待自己中寻找快感。在重新组合的家庭环境中,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很难正确对待新的家庭成员,给家庭气氛加上一层无形的压力,长时间的压抑和抵抗就如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这是对继父继母角色的考验,也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巨型障碍。如果继父母能力素质较高,有耐心教导子女转变其不良心态,将对家庭建设和青少年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继父母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就使这种个人问题、家庭问题扩大为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和谐埋下不良的种子。

三、解决再婚家庭子女家庭教育伦理问题的对策

再婚家庭子女家庭教育伦理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再婚家庭就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的家庭组合形式。换言之,传统的家庭模式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伦理困境,家庭幸福与否的衡量标准是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主观感受。

(一)优化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知识能力、理想信念的培育、传授过程,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思想价值观多元化的交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必要条件,重要的是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正能量,消除歧视和冷漠的路人立场,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给再婚家庭子女更多的理解、关怀和帮助,营造积极的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要完善保障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使法律法规具体到事、落实到人,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效性;相关的社会机构和社区组织要深入细化责任范围内的工作,相关机构工作人员深入家庭了解再婚家庭子女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状况,帮助甚至强制性使青少年的法定监护人履行好教育子女的义务,对无视非亲生子女教育、歧视虐待非亲生子女的行为进行处罚;贯彻实行家长资格认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长素质,为子女的受教育权提供政策上的保障。

(二)加强学校指导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4)

裴斯泰洛齐作为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改善瑞士平民的教育现状,在教育的革新实验和理论探索方面贡献巨大。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也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他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适应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客观现象和人的心理过程探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以此来组织课程与教学。据此,裴斯泰洛齐提出了“要素教育”的理论。

一、裴斯泰洛奇的道德“要素教育”思想

“要素教育”主张找到教育领域内最基本的要素,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循序渐进地接受更复杂的学习内容,促进儿童和谐发展。裴斯泰洛奇认为德育中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爱的感情”。母亲哺育和抚爱婴儿,使婴儿感到愉快和满足,爱的情感得以萌生。儿童惊讶、恐惧和哭泣时,母亲给予保护和抚慰,信任的情感得以萌生。服从和爱,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起,就萌发了良心。从母亲开始,这种爱扩展到家人,进而扩展到邻里、社会和全人类,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就由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道德教育任务的实现方法上,裴斯泰洛齐认为,应首先重视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但二者应密切联系。他主张把学校的道德教育建立在类似家庭生活关系和亲子之情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都要以母爱的精神去感化学生,对学生要给予充分的爱心。重视道德说理和道德行为练习相结合,不能空谈也不能体罚,同时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才能帮助儿童的道德发展。

裴斯泰洛齐用一生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用母爱感化着孤儿和学生,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孩子们。

二、当下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

我国历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新课程改革更强调课程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影响。德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却面临着许多困境。

(一)学校道德教育应试性强,教育性弱

当下中小学的开设的德育课程,小学阶段称作“思想品德”,中学阶段统称“思想政治”。课程定位理论性强、脱离生活的现象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表现的愈发明显。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其“政治”成分远远大于“思想教育”的部分。开发德育课程对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但德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往往以讲授为主,评价方式上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的培养。我国当前的德育教材偏重理论讲解较多、社会实践较少,内容也较为陈旧,未能反映新时期的社会要求。整体看来,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试性强,教育性较弱。

(二)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遭到忽视

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重大。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的言行举止都是儿童观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然而我们却发现,当下我国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家长往往将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学校,认为通过高价花费择校,让学生进入好的“名校”,孩子就可以放心成长了。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无论智育还是德育,学校负责一切。事实上,家庭教育并非不重要,而是特别重要。对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影响道德的发展与再塑造。

(三)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的脱节

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和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翼,只有朝着同一方向才能够产生德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单凭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是学生高效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则能给予学生来自亲人的温暖,使他们真切的体验到爱的存在,在被呵护下学会关怀和付出。没有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学校教育便会失去其本色。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脱节不仅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效应,而且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三、裴斯泰洛齐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下道德教育的启示

统观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重新理解和认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深刻的意义,我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应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危机。

(一)德育从家庭教育开始,从父母做起

裴斯泰洛齐的德育要素中,他十分强调母亲的作用。在著作中《林哈德与葛笃德》中,“葛笃德”作为母亲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化着子女。在她的教育下,子女们都乐善好施,心地善良。裴斯泰洛齐重视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将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模板。儿童出生伊始,父母就在孩子的面前树立起了各种示范。儿童会观察、模仿学习父母的言行举止,这些学习在儿童的成长中印象深刻而持久。父母以身作则,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儿童产生道德影响,使德育溶于生活之中。因此,德育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开始,要求儿童的父母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子女做出表率。

(二)改革学校道德教育,从情感开始,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衔接

当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表现出应试化倾向,教育性较弱。在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中,充斥着理性的教化,偏向认知领域。与之相反,裴斯泰洛齐将德育的最基本要素归结为“儿童对母亲的爱”,侧重的是情感领域。相对规则和道理,儿童更容易接受情感体验和感悟。改革学校道德教育,从情感开始,儿童感受到真切的爱和温暖,才能更好地付出爱。我们改革学校道德教育应注意将它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衔接。教师要向母亲一样给予学生以母爱般的情感,用母爱的精神去感化学生,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89.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3.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5)

(一)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都无例外地收到家庭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影响是普遍的。同时,人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家庭,因而家庭影响又具有长久性。普遍性和长久性的特点要求我们要充分注意家庭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相一致。

(二)家庭教育具有渗透性。

家长的日常言行、家庭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生活习惯等,都会通过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这种影响虽然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如春雨般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家庭成员。

(三)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和权威性。

它主要是通过情感的影响和经济的制约来实现的,具有特殊的亲切感和依赖性,并使子女和双亲的联系成为利益一致、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在教诲子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权威性。

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培养

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还很不成熟,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不知所措。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求助的就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于推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推动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培养

人格素质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而且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埃里克森人格把阶段发展论中强调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主要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此时除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华民族更离不开各领域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要从青少年抓起,家庭教育无疑在青少年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父母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引导孩子个性发展。

三、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提高家长素质,还要改善教育方法。

(一)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直接作用,所以家长既要重视子女的学业学习,又要注重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长要言传身教,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与社会要求发展一致的教育理念,培育青少年正确的社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明辨是非,给予青少年积极正面的影响。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把法制理念深入青少年的思想中去。

(二)家长要注意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家长作为教育者,不要搬出“家长制”,对青少年实行专制教育。家长要允许孩子拥有说话的权利,拥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双方要学会倾听。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思考,学会理解对方,学会用心的沟通。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6)

关于家庭教育的界定每个学者因其角度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采用了邹强在《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中提出的家庭教育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环境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著名的教育和文化学者杨东平说过“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格做成一样的标准件。”那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做最好自己的人。也就是萨提亚所说的个体达到表里一致的状态。表里一致是萨提亚提出的五种生存姿态中唯一健康的一种。生存姿态是萨提亚总结出来的关于人们在压力下,对他人、情境、自我的应对方式。这些生存姿态包括: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这些生存姿态生存姿态反映了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程度。表里一致的姿态是萨提亚治疗模式希望实现的积极地应对方式。“这种模式基于高自尊的内心价值,从而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表里一致的人在沟通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内在的觉察,无论是表情、行为还是言语都具有一致性,由内而外达到平衡,自我价值感较高。他们既可以觉察到压力的存在,又可以为应对压力进行有效的努力;既可以接纳、表达自己的感受,又可以给予他人及他人的情绪以关注,从而真正达到真实的情感交流额沟通。”萨提亚认为个体最初的基本三角关系对人们是否能形成表里一致的健康平衡的生存姿态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最终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随着人类家庭文明形态产生和确立,家庭教育活动也随之产生,我国学者在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基础上,积极地探索与思考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一)中国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马会兰在《道家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中提出道家思想中的“顺应天性”、“不言之教”、“自由精神”等观念对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引导孩子自然成长具有启示作用。墨子的“染丝说”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肖庆庆,冯文全按照“染丝说”的提法,认为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品德。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的许多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具有启示作用,赵丽臻在一文中提出胎教早育,爱教结合,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注重孩子天分,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位学者曹麦玲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培养孩子以勤为本的习惯。赵霞通过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在其文中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爱教结合,教育子女做人、注重道德培养及平等对待子女,不强迫他所不愿意干的事。学者蒋梅芳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在具体的家庭情况中,父母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教育融入生活,家长和孩子之间互教互学,民主平等,鼓励孩子去实践,体验生活。从以上国内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文献研究中可以总结出,我国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是通过一些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性思想,主要侧重于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品德教育等一些比较具体的行为,缺乏理论上的支持。

(二)国外思想对家庭教育启示的简述

聂娟通过对阿德勒的一些理论如安全感、自卑感—优越感、爱的能力和社会兴趣的介绍,强调给予孩子适度的爱和关注,尤其是具有器官缺陷忽视或遭遇遗弃的儿童。《客体关系理论对家庭教育启示》一文中刘华,提出了在亲子互动中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在儿童前语言期给予关爱。高丽和高美在《洛克的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中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原则,把健康放在教育的首位原则、快乐原则、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和以理说服与榜样示范原则。蒙台梭利的自然教育、自由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周姝琼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和其他学者不一样的观点,认为家长要树立正确儿童观念,相信儿童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有无限的内在生命力。引导孩子自我教育,使得孩子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作用与地位,逐渐形成自己独立、自信、努力等健康人格。古淑青根据Kohut的自体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人格健全的重要性,父母应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的需求,使孩子产生轻松,安全而易于接受或者必须接受的感觉。总结以上的文献,现在的早期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注重父母作为家庭主体自觉地、有意识地、有形地对子女的规范和塑造子女健康人格产生影响。如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教育,培养孩子的习惯或者利用奖励惩罚措施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等等之类的教育行为。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现状和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父母作为教育主体如何在早期非自觉地、意识地,无形地对子女培养一致性健康人格。

三、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一)萨提亚的基本信念

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是由相同的生命力量所组成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永远根植在我们的心底,我们培养的是如何去发现它、承认它并体现它,达到表里一致。这也正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标,而这一艰难旅途的就从最初的基本三角关系出发。

(二)萨提亚基本三角关系理念

从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了某个基本三角关系的一部分:父亲、母亲和孩子。“我们日后感知世界的方式最初来源于这个基本三角关系,它对我们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长大。因此,萨提亚对个体的原生家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萨提亚提出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所有信息,没有任何保护,我们会通过照顾者的呼吸、触摸和各种动作中进行学习,相反,照顾者也会通过我们的哭喊来揣测我们的需要,正是这样的互动,孩子的脑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就不加区别的积累起来了,形成了有关自我的意象。当我们在学习走路时所获得的经验,会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躯体感受。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需要外界来肯定自己,在我们做一件事时,父母会根据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经验肯定或者否定我们并传授给我们知识。正是这样的反复实践,我们了解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对自己的期待等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就这样通过非自觉地、意识地,无形地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传授给孩子,教给孩子行为的准则,在这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学习情境中,孩子有了或高或低的自我体验,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个体在最初的基本三角关系中的经历可能会对他产生持续的影响,长大之后的我们,也许不需要旧的应对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处理问题,但有的模式在我们生命中已根深蒂固,这就可能导致我们出现情绪困扰、内心困惑,最终引发心理问题。

四、个案分析

案主,女,23岁,大专生毕业,现于家所在城市的一家公司从事会计行业。父母经商,家中有三个孩子,姐姐、弟弟和她。案主从小就不喜欢父母,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现在总想离开这个家,经常闷闷不乐的。案主在儿童时期中得知自己曾有被父亲送走的经历,案主并没有区别信息的能力,父亲也没有给予正确的解释,使得案主得不到父亲的肯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产生低自尊的体验。父亲年轻时的经历使其觉得应该对孩子严格管教,以实现他早年没有达到的愿望,所以父亲采取了强制性教养方式,规定案主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案主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在父亲的掌控之中,案主一旦有自己的声音就会被打压下去,案主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父亲的一句赞扬和认同。母亲也是站在父亲一边,经常说案主的不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案主很快地发展出了应对父母的一种比较安全舒适的反应,即不向父母说关于自己的感受,因为案主始终觉得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案主对于改变现状的方式采取了逃避式的应对方式,即离开这个家,案主不愿意改变,她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变。这正是萨提亚所说的那些应对方式存在问题的人,常常会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到遇到困难。这个家庭的基本三角关系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案主的父母处于权威地位,没有看见案主自身的价值,忽视案主的个人感受,不让案主有表达自我的机会,使得案主感受不到家庭的爱,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压力面前不能很好应对,而是采取逃避的消极应对方式,没有达到表里一致的健康状态。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7)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群体的典型特征

(一)自卑

一方面,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有更多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离异家庭的大学生由于过早失去来自父母双方的关怀,长期处于一种父母之间关系不融洽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内心极其压抑,这也导致了这类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尽管离

婚率呈上升的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是人们追求婚姻自主及捍卫人权的具体体现[2],但一直以来社会投向离婚家庭的眼光多数是持有偏见的,使得离婚家庭的孩子多数认为父母离婚是不光彩的,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害怕别人因此而看不起他,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卑心里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源于此。另一方面,父母离异后,家庭的经济情况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在经济上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刚刚进入大学的校门,融入集体的生活,难免会不自觉与周围同学在物质上产生比较,这时他们又会因此而陷入自卑的心里。

(二)心里压力及负担过大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婚姻破裂后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创伤,他们会在离异后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标和动力,对他们非常严格,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让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学业上承受着很大的负担与压力;经济上,比起正常的家庭来说,父母离异后一方来抚养孩子显得更加困难,一些懂事的孩子看到父母一方为自己操劳,很想尽早为父母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这就致使离异家庭大学生在经济方面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及负担。

(三)性格敏感与多疑

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得一直处于自卑情绪的他们很容易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想复杂,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得不自信,不信任身边的同学朋友,对别人说的话总是很敏感,常常误解他人的言语。性格的敏感与多疑导致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失败,更加剧了他们自卑的心理,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四)焦躁

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相比,离异家庭大学生由于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有父母关怀的完整家庭,也得不到一种安定温馨的生活,这种心理上的失落在进入大学过集体生活后,因为有身边同学作比较而显得更加严重了,这种严重的心理上的失落便让他们滋生了焦躁的情绪。

(五)内向

离异家庭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不能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馨与幸福,反而一直生活在一种父母无止境的争吵中,这让他们经常感到孤单与失落,加之前述的自卑感,一系列因素致使离异家庭大学生性格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

三、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某些形式、手段向教育对象传导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3]。离异家庭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很典型的特征,导致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一)自我教育中的被动低效

离异家庭大学生典型性格特征的形成与自身的思想方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这就突出显示了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多数离异家庭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低落、消极的情绪中,使得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且自我教育的效果也不佳。

(二)实践锻炼中的消极情绪

离异家庭大学生由于性格上比较内向,对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但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自卑心里又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实力,因此他们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用实践锻炼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三)咨询辅导中的交流困难

咨询辅导的基础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而前述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敏感与多疑使得教育者与离异家庭大学生群体之间很难建立良好的互动,他们往往紧闭自己的内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很被动,而且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防卫意识,阻碍了教育者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四、对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途径的探析

(一)“四箭齐发”――打造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营造一个轻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起到推动的作用,更能促进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进行。

1.家庭氛围

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家庭对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性格特征有最重要的影响。离异家庭大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虽不能像完整家庭那样很温暖、很和睦,但学校的教育者可以在了解他们具体的家庭情况后,针对不同情况主动积极与离异家庭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沟通,一方面告诉家长虽然父母离婚了,但是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关爱,更加不要把双方的怨恨发泄在孩子身上,让他们了解到父母的关爱及其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告诉孩子,让他们正视父母离异这件事情,让他们们理解父母,虽然父母离异了,但是对他的爱依然没有改变,通过交流消除他们对父母的怨恨。综合这两方面,虽然父母离异了,但依然可以为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

2.学校氛围。

学校可谓是每个孩子的第二个“家”。由于学校的教育更具目的性与计划性,如果能够对症下药,为离异家庭大学生打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的氛围,那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就更加顺利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主动承担起“家长”的职责,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社会氛围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中介,为离异家庭大学生提供更多到社会上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这些社会实践中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事,在提高他们处理事务能力的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友情的力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能为他们带来正能量的社会氛围。

4.群体氛围

大学是集体生活,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是与他们的室友与同学在一起,如果能让身边的同学与朋友将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到离异家庭的大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群体氛围,无疑会促进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三管齐下”――深化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和谐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不断深化将为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锦上添花。

1.加强自我教育

当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升华,他们便愿意去主动接受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观念,积极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便在这种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活动中突显出来。

2.深化实践锻炼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8)

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家庭教育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益补充,是改进和提升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助推器,他们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教育过程上也是连续的,在作用上更是互补的。

一、高职生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现状

1.家庭教育不能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轨

据调查,87%的家长在学生的小学及中学阶段,为了能够让孩子考上理想中的高等学校,会主动地与教师及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以期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同时,92%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会非常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当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家长思想上有所松懈,认为自己的教育任务已经完成了。首先,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已经是成人了,具备了成人应有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以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态度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认为没有必要继续施加教育。其次,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学识、修养、生活经验不足以影响子女,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能代替家庭教育。再次,由于许多父母忙于生计,无暇施以教育,特别是众多的农村家庭,赚钱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对子女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各种原因,促使两种教育不能有效结合,学生也在中间无所适从,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就被削弱了。

2.学校未把家庭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日程

虽然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并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日程。据调查,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的不足15%,有的辅导员管理学生一年了,还不能准确地叫上每个学生的名字,更不用说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与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关系,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了。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安排中,一般都没有把家庭教育纳入工作范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业绩评估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要求。

3.高职生本人也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许多高职生不主动也不愿意接受父母们的教育指导,这是高职院校家庭教育缺失的又一个原因。许多高职生认为自己在外求学,父母也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有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说不出什么道理来,于是和父母的联系就少了。其实,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和睦带来的快乐,为他们受挫时提供一个必要的缓冲。对于在外求学的高职生,父母的教育也会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4.家庭教育基础不一、参差不齐

有些家庭的综合文化水平和素质都比较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正面的、优良的氛围;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专门训练,缺乏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能力差,许多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一般经验教育孩子,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不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难以做到科学育人;有的家庭长辈之间关系紧张或者长辈有严重的过错行为,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势必会产生消极作用。

二、加强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迫切性

1.实现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构建文明校园的需要

由于目前在校高职生中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缺少生活的磨炼,怕苦、怕累、怕难,往往存在自理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缺失、诚信意识薄弱。在构建文明校园的进程中,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务必做好。

2.实现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作为刚刚迈人成年的高职生,还处于一个心理断乳期,思想上还很不成熟,他们既想摆脱家庭的束缚获得独立,同时又对家庭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一方面,表现为抗挫能力低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理性、容易冲动;另一方面,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对自我的驾驭能力不足等。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高职生心理健康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务必做实。

3.实现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需要

上了大学后,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一些学生往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表现为无所适从或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网络游戏中,导致生活不规律、学习成绩下滑。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逃课弃学,欠费欠学分;第二,延期毕业,无证无工作;第三,学校劝退,毁己毁家庭。

三、家庭教育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发挥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作用,为高职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对新时期的高职生来说,在思想上还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容易产生行为的偏差,需要有人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指导,而在现有的辅导员制度下,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一个人需要面对的是300多名学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异常现象。而作为家长,子女上大学之前的陪伴者,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当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发挥家庭教育的监督性作用,为高职生全面发展献计献策

日常教育管理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涵盖了学习、生活和工作,诸如上课、考试、请假、纪律、卫生、实习等。各项工作由学校的校纪校规来规范,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和监督。第一,在学习方面,家长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对于收到学籍预警的学生,家长务必要及时与学校、学生本人沟通,共同商定帮扶计划。第二,在纪律方面,家长要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协助执行外出及假日的请假销假制度,并同时做好安全提醒工作。

3.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性作用,为高职生素质提升树杆立标

对于每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感恩是人之常情。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高职生中,不诚信、感恩意识淡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假贫困、知恩不报等。家庭作为教育实施的载体,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树立典型,营造诚信感恩的环境。此外,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诚信、不感恩现象,家长有责无旁贷的教育引导责任,要认真对待,坚决制止,防微杜渐。

4.发挥家庭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为高职生就业择业把脉问诊

目前,许多家长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他们主要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影响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这与大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一定的分歧,教育观念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不利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其表现为大学期间的学习唯一目标就是为了毕业找个工作,导致学生对学业没有理性的规划,对就业也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家长务必转变观念,结合孩子的实际,根据行业的发展,参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为孩子的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并督促付诸实施。

5.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作用,一对一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认为,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辅导员为主进行管理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和管理的学生比是1:150,但在现实中根本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比例甚至达到1:400,这使辅导员不能够关心到所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中国有句俗话:“知子莫如父。”所以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向学校及时反映学生的状况,以便于辅导员和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与此同时,学校也能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地反映给家长,使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四、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建议

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经常交流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学业情况,听取家长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实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

1.增强家长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意愿

在进入大学以前,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一般比较密切,但进入大学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就相对会比较缺乏,而这对高职生的思想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事实上,高职生本质上仍是未完全独立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尤其是大学新生。学校与家庭教育只有很好结合,才能提升高职生的情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不应只是双方教育方法的一致统一,更应该是双方合作教育意愿的增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次要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美国著名教育专家范德格里夫特和格林曾提出,“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内在的积极态度。这个内在的积极态度,应当是共同服务于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积极主动的伙伴关系,才能促进双方的积极沟通,使双方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高职生家长的素质

高职生家长的自身素质如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良好素养、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引导高职生积极进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家长要不断充实学习,用最新的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其次,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再次,对于大是大非问题,要坚持原则,不能颠倒黑白,唯唯诺诺。最后,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意自己言行对高职生的影响。作为父母,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重视对家长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

父母的文化背景、家庭收入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结构关系等,都会影响着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言行。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教育中,处于不同阶层的家长在行为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受教育经历,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如何与已经是成人的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如何处理好和家庭成员的关系等。

4.建立学校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互动机制

我们要探索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以及方法上和谐一致的互动机制,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切实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1)建立动态的学生档案,获得有效的与学生家长联系的第一手资料

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档案,了解学生详细的家庭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父母的工作单位、主要的社会关系等情况,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解读学校教育管理规定并告知相关联系方式

在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向家长宣讲学校的校规校纪,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指出家长在高职生教育管理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同时,告知家长相关联系方式,诸如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电话、辅导员联系方式、学校校院网址、成绩核查路径等。

(3)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通报相关紧急事宜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情况,负责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分类进行,主要有如下形式:其一,对于学生正常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及综合表现,可以以信函的形式告知家长;其二,对于突发性或者意外事件,以电话的形式在适当的时间告知家长;其三,对于情况较特殊的学生要密切跟踪,除了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家长联系,有必要时还要深人家庭,以家访的形式实现,以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和教育,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9)

“恩即恩惠,就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现代汉语词典》)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为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感激之情的一种心理体验。会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家庭是“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尤其在感恩教育方面,家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家庭是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父母是孩子感恩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最初的教育发生在家庭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成的习惯也将伴随孩子一生。”

其次,家庭感恩教育效果明显,是由家庭特有的优势决定的。

1.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母与孩子长期、全方位密切接触,可使感恩教育渗入生活,随时抓住生活点滴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2.庭教育具有亲缘性。父母为孩子提供帮助最多,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孩子对父母的情最深,意最切。感恩父母,往往是许多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起点。

再次,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道德教育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二、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家庭感恩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养而不教,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更多地停留在智力和成绩方面,片面求智,很少涉及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成因有三:

(一)家庭感恩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现代家庭中爱的错位及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1.错误“养育”观念的影响。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无私地为子女奉献,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对长辈的付出有所回报;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也学不会感恩,等孩子大一些再教育也来得及;一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归于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从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

2.片面成才观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少家长在“分数第一”思想指导下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缺乏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强调,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忘记了还应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传统“荣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灌输“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的思想。还有些家长爱攀比孩子的成绩,使孩子长期在攀比的环境中把自己误解为满足父母虚荣心的工具,认为自己只要成绩出众,成就非凡,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就是对得起父母,就是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而遗忘了本应尊重和感恩父母的那份真情。

(二)家庭感恩教育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1.感恩教育方法呆板陈旧。家长们在教育时往往采用空洞的自上而下的说教、灌输方式,如“你应该学会感恩”、“你必须这样做”。这种强势呆板的说教,吸引不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童;容易引起处于叛逆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反感。感恩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2.感恩教育形式化。一些家长往往重口头教育,而忽略孩子的行动锻炼。由于缺乏体验感恩带来的快乐感受,孩子很难将感恩情怀内化为自身的需求,缺乏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容易出现“说的比唱的好听”现象。

(三)家庭感恩教育环境欠佳

1.家庭缺乏感恩教育氛围。

有些家庭,父母回避感恩话题,对感恩行为嗤之以鼻;有些家庭,父母对自己的长辈怨这怨那,恶语相向,家庭成员之间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常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长此以往,孩子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感情受到伤害,感恩之心也会减弱甚至泯灭。

2.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及错位。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响最大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然而,一些家长借了他人钱物之后,故意躲避债务,借而不还,不知感恩;还有一些家长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不以为然,甚至吝啬说声“谢谢”。孩子长期耳濡目染,想要建立感恩意识实属难上加难。

(四)家庭感恩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

一些家庭过多地从功利层面强调感恩的意义。曾听一位母亲对上大学的儿子说:“某某领导对你很关心,你要多联系,说不定毕业的时候对你找工作有帮助。”这种感恩教育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这会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利己观念呢?难道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值得我们联系和感恩吗?

三、加强家庭感恩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家长应树立“养”、“育”结合的全面教育观。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衣食住行这一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孩子精神及道德方面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育”。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引导孩子对他人的帮助道一句真诚的“谢谢!”,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竭尽所能帮助对方,为辛苦劳作归来的父母端凳倒茶等。

2.家长应树立多元的成才观。树立多元的成才观,要求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在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读书的首要价值不是“升学”,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身份,而是提高能力与素质。不仅因为孩子的优异成绩而自豪,当孩子乐于助人,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孝顺长辈时,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家长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他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孩子是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二)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家庭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应做到以情动情。感恩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面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说教灌输的方式必然行不通,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谈心,让孩子体会他人的付出,从而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应做到“知行合一”。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即感恩教育应以孩子形成感恩观念和行为为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讲求“知行合一”,引导孩子将感恩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可以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为劳累的父母做一次家务;为辛勤付出的老师倒水擦黑板;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道谢等。把“感恩”的种子植入孩子心灵深处。

(三)家长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1.家长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感恩教育氛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孩子的爱心不需要刻意培养。家长给孩子讲知恩图报的小故事;登门感谢“恩人”时尽量带孩子前往,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到爱与恩的交融,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爱与关心。

2.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在假期带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处处感恩,特别是孝敬长辈的言行,定能达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润物于无声的理想教育境界。

(四)施恩不图报,家长应防止感恩教育功利化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出自对生活及他人的感激,是非功利的,它不是投资,应该不求回报。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千万不要亵渎感恩的内涵,把感恩教育庸俗化。感恩教育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即“施恩不图报”,这才是感恩以及感恩教育所应有的高尚境界。

法国杰出的雕刻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以家庭为感恩教育的起点,让孩子怀着感恩之心,去迎接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10)

“恩即恩惠,就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现代汉语词典》)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为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产生感激之情的一种心理体验。会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家庭是“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尤其在感恩教育方面,家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家庭是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父母是孩子感恩教育的启蒙老师。www.133229.cOm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最初的教育发生在家庭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越早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由此而形成的习惯也将伴随孩子一生。”

其次,家庭感恩教育效果明显,是由家庭特有的优势决定的。

1.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母与孩子长期、全方位密切接触,可使感恩教育渗入生活,随时抓住生活点滴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2.庭教育具有亲缘性。父母为孩子提供帮助最多,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孩子对父母的情最深,意最切。感恩父母,往往是许多孩子养成感恩意识的起点。

再次,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道德教育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即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二、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家庭感恩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养而不教,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更多地停留在智力和成绩方面,片面求智,很少涉及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其成因有三:

(一)家庭感恩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现代家庭中爱的错位及感恩教育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1.错误“养育”观念的影响。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宝贝,不少家长无私地为子女奉献,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对长辈的付出有所回报;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也学不会感恩,等孩子大一些再教育也来得及;一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归于学校,家长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从而忽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

2.片面成才观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少家长在“分数第一”思想指导下只注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缺乏对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强调,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忘记了还应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传统“荣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灌输“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的思想。还有些家长爱攀比孩子的成绩,使孩子长期在攀比的环境中把自己误解为满足父母虚荣心的工具,认为自己只要成绩出众,成就非凡,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就是对得起父母,就是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而遗忘了本应尊重和感恩父母的那份真情。

(二)家庭感恩教育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1.感恩教育方法呆板陈旧。家长们在教育时往往采用空洞的自上而下的说教、灌输方式,如“你应该学会感恩”、“你必须这样做”。这种强势呆板的说教,吸引不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童;容易引起处于叛逆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可能导致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反感。感恩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2.感恩教育形式化。一些家长往往重口头教育,而忽略孩子的行动锻炼。由于缺乏体验感恩带来的快乐感受,孩子很难将感恩情怀内化为自身的需求,缺乏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容易出现“说的比唱的好听”现象。

(三)家庭感恩教育环境欠佳

1.家庭缺乏感恩教育氛围。

有些家庭,父母回避感恩话题,对感恩行为嗤之以鼻;有些家庭,父母对自己的长辈怨这怨那,恶语相向,家庭成员之间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常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长此以往,孩子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感情受到伤害,感恩之心也会减弱甚至泯灭。

2.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及错位。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影响最大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然而,一些家长借了他人钱物之后,故意躲避债务,借而不还,不知感恩;还有一些家长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不以为然,甚至吝啬说声“谢谢”。孩子长期耳濡目染,想要建立感恩意识实属难上加难。

(四)家庭感恩教育出现功利化倾向

一些家庭过多地从功利层面强调感恩的意义。曾听一位母亲对上大学的儿子说:“某某领导对你很关心,你要多联系,说不定毕业的时候对你找工作有帮助。”这种感恩教育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这会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利己观念呢?难道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值得我们联系和感恩吗?

三、加强家庭感恩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家长应树立“养”、“育”结合的全面教育观。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衣食住行这一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孩子精神及道德方面的需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育”。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生活时,引导孩子对他人的帮助道一句真诚的“谢谢!”,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竭尽所能帮助对方,为辛苦劳作归来的父母端凳倒茶等。

2.家长应树立多元的成才观。树立多元的成才观,要求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在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读书的首要价值不是“升学”,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身份,而是提高能力与素质。不仅因为孩子的优异成绩而自豪,当孩子乐于助人,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孝顺长辈时,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家长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他人”作为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孩子是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二)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家庭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应做到以情动情。感恩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面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说教灌输的方式必然行不通,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谈心,让孩子体会他人的付出,从而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应做到“知行合一”。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即感恩教育应以孩子形成感恩观念和行为为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讲求“知行合一”,引导孩子将感恩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可以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为劳累的父母做一次家务;为辛勤付出的老师倒水擦黑板;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道谢等。把“感恩”的种子植入孩子心灵深处。

(三)家长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环境

1.家长应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感恩教育氛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孩子的爱心不需要刻意培养。家长给孩子讲知恩图报的小故事;登门感谢“恩人”时尽量带孩子前往,使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到爱与恩的交融,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爱与关心。

2.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无论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在假期带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选购礼物。家长若能以身作则,处处感恩,特别是孝敬长辈的言行,定能达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润物于无声的理想教育境界。

(四)施恩不图报,家长应防止感恩教育功利化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出自对生活及他人的感激,是非功利的,它不是投资,应该不求回报。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时,千万不要亵渎感恩的内涵,把感恩教育庸俗化。感恩教育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即“施恩不图报”,这才是感恩以及感恩教育所应有的高尚境界。

法国杰出的雕刻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以家庭为感恩教育的起点,让孩子怀着感恩之心,去迎接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家庭教育的感想篇(11)

德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中学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如基本道德品质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和信仰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等。中学德育就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把德育内容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准则,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科学文化和道德品质都达标的目的。

学校德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和健康的人。但是目前的实际教育中,家庭教育“重智力、轻道德”的现象非常突出,而且,父母越是年轻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的道德教育成分就越少。因此,要呼吁更多家长提高对孩子进行家庭德育的重视程度,珍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亲情、感恩教育和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是,如何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明确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仅凭学校一己之力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以往的德育教育,总是把家庭教育做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一个补充,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从而忽视了家长监督、以身示范的作用,使得德育工作没有有效的展开。针对现在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的特点,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转变只以学校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制度上和观念上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建设体系。

家庭教育的重心在家长的引导和规范,这就要求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这就要求家长们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会克制和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其次,要注重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现在的教育,多是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而忽视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感恩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情感教育,也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最后,注意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家庭教育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培养学生责任感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让其在关乎前途命运的大事上,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无论成功与失败,他们都能从中的得到深刻的体验。真正领悟“责任”二字的分量,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二、完善体制,制定合理有效的家庭学校二元互动的德育规划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学生德育建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体系之内。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或者是开办大型讲座的方式,向家长、教师、学生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共同携手,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规划。比如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都制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德育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内容包括每学期分班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通报相关学生的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等。家长也要积极按时的与学校相联系,联系学生的相关情况,掌握学生动态。

三、拓宽渠道,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合力

从学校方面来说,进行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学、其他各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会和学班会、大型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心里咨询等。而学校单方面的进行这些是不够的,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拓宽德育途径,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可以组织家庭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创办家长联系活动,学校要求家长定期举办德育主体的家庭教育等。这样的话,家庭教育不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做的针对性的教育,学校也可以建立家长群,方便了解家庭德育教育方面的进展和动态,这样才能双管齐下,共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四、有效实施,以对学生德育的正确引导为重心

家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要明确把学生做为主体地位来对待。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觉得只有压力,而没有动力,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中由于各个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思想认识水平也不一致,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纵容,而有的家长则是要求过于严格,这样的引导都是不适宜的。

作为德育教育的主力,学校要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对学生进行家庭德育教育时,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学生向善向上的主动性,而不仅仅只是批评。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积极主动的与学校联系,扩大家庭教育的效用。如家长在发现孩子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之后立即戒了烟,这件事情可以与学校联系,学校可以请这个同学在班上现身说“法”,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戒烟的成果,而且也会对其他几个吸烟的同学起到示范作用。

五、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的实施要求

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在实施上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第一,学校和家庭沟通不力。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则,但是平时与家长很少联系,一学期就一两次的家长会,无法谈及与家长的合力。第二,有些家长比较忙,加上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有些家长热衷于打麻将、,漠视社会的约束,平时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等。

针对上述的情况,需要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地注意效率性,各科教师、团队、学生会等学校德育负责人,要有效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并对各项活动进行记录,并且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记录学生的成绩之内。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建立家长清单,对学生和家长的信息追踪记录。通过以上各种努力,尽力的是的学校德育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六、小结

中学德育始终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社会性课堂,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标志,抓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国家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这不仅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提高重视、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更需要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支持、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合力,共同营造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形成健康的思想、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来共同推进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从而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