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12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1)

学校的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和“清洁卫生”两大根本,按照“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从“学生样子”到“文明”再到“优雅”,从“不乱丢乱扔”到“懂规则”再到“感恩回报”,逐级提高要求,并通过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形成习惯。学校提出:学会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学会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会健身,从学会做操开始;学会礼貌,从学会问好开始。比如学校对学生问好的具体要求是:在校内遇见成年人时主动、热情、大声地用普通话问“老师好”,学校挖掘出“老师好”三个字背后至少有以下德育功能:克服“盆地”意识,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体现棕北学子热情好客、彬彬有礼;让来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学校以行为习惯和礼仪教育为主线,针对行为习惯和国际礼仪开发了《学生成长指南》和《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读本。学校通过开展“学雅规、立雅标,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颂雅德”的雅言雅行系列教育活动实现养成教育规范化。结合国际交流的需要,在班队课中强化对国际礼仪和国际规则的学习从而使习惯内化为素养。

在劳动服务课程中成长

为破解“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缺失和城区学校缺乏劳动教育基地”的难题,学校将一个学期的劳动技术课集中到一个星期,推行周劳动服务班制度,各班轮流承担劳动及服务两大任务。承担劳动服务的班级,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和下午第一、第四节课对校园公区进行清扫和保洁,学生还要负责所在岗位的纪律、秩序、安全管理及礼仪示范服务,学生还要将劳动服务延伸到家务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中。

由于劳动服务班有固定的时间,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和明确的目标任务,学校逐渐将劳动服务作为一门特色校本课程来开发,具体做法是:按照“总分结合,分层实施”的思路设计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拓展,校内+校外”两类,在课程实施中注重“过程指导和整体推进”,在课程评价上“立足发展,激励导向”。

劳动服务课确实用去了一些课时,但是,它的价值却不是同等时间的课堂教学所能比拟的。学生在劳动中改变态度、习得技能,在劳动中养成和做人,在劳动中学会管理与服务,在劳动中融入集体、展示风采,在劳动中懂得尊重和感恩。十八年来,棕北学子学习质量和劳动能力比翼齐飞。

2003年,《劳动・服务・养成・做人》德育创新案例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程――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

在主题活动课程中感悟

学校以开发劳动服务课程为契机,理性思考如何以课程来统领德育工作,最终确立以“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关系为纲,从七个维度(自我观、亲情友情观、环境观、集体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确定德育课程目标体系,以“学会各种道德关系处理”系统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学校尝试以“学年度”为周期,按月分年级设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构建德育课程的实施体系。如:2月强化规范巩固标准月 、3月文明礼仪评优选先月、4月聚焦课堂高效学习月、5月拓展素质艺术活动月……

在“我爱我班”主题德育活动月中,学校将国旗护卫队和升旗仪式任务承包给四个班级。学校派专人协助班主任在固定的时间训练国旗护卫队,班主任负责落实升旗仪式的相关任务: 主持人、音乐指挥、护旗方队、我爱我班文化建设展示和国旗下讲话等。在执行完升旗仪式任务后,学生要写出感悟,德育处要将相关文字、图片整理,汇编成升旗仪式校本课程读本,供其它班级学生传阅和借鉴。

每年11月是体育活动月,学校首先对大课间进行课程设计,主题确定为“强身健体大舞台,自主自信展风采”,在日常体育锻炼中融入“国际礼仪培养和团体操训练”内容,并在活动月中检验和展示课程效果。

在国际理解课程中浸润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2)

1952年,我国全面照搬苏联的经验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造,经过几年实践,发现完全照搬不适合我国国情,存在许多问题。如过分强调统一,专业划分过窄;过分重视课堂知识学习,忽视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教学内容搞一刀切,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办学形式单一,地方积极性不高等。当时教育内外强烈要求反思苏联的经验,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而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学校的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劳动”成为新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政策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这一观点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曾指出:“教育(或学习)是不能孤立地进行的,我们不是处在‘学也禄在其中’的时代,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5]而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既需要发展生产,也需要发展教育,而半工半读能使二者兼顾。为此,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同时,也对“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作出了详细说明。

(三)缓解教育和普及初中等教育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

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在一段时间内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逐步做到一般的乡都有中等学校,一般的专区和许多县都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关;提出了教育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全国各行各业开始,使刚刚开始恢复的国民经济面临着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教育领域的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由于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拥有较好的实验、实习和实训设备,既能够满足学生实习,也能生产产品或设备,可谓一举两得的事情。“半工半读学校,由于学员在学习期间不脱离生产劳动,继续为国家创造财富,这就能减轻国家和学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做到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像我们拥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要普及教育,光靠全日制学校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半工半读(半耕半读)这种教育制度,才能使工人、贫下中农和他们的子女有更多的入学机会,也才有利于更快地普及教育,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6]

(四)解决生产与技术人才、生产技术和设备不足之间的矛盾

1958年,我国各行各业出现了的局面,生产领域的实质就是短期内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必然要求教育的;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张需要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支撑。1958年5月,在中共二次会议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说:“现在已经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务的时候了,已经是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革命相辅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时候了。”并确定了“文化革命”、“技术革命”的具体任务。当时,许多生产搞得十分出色的技工学校,生产水平一般不低于同类型条件相同的工厂,这客观上为职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提供了用武之地。据1958年初估算,如果把技工学校所有的生产实习设备都充分利用起来,用之于生产普通车床,年产量约可达到一万多台[7]。以天津市工厂办学的实践表明,据当时报纸报道:春和织布厂开展半工半读半年后,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飞龙橡胶厂实行半工半读后的1959年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同季度提高了60.7%[8]。天津市劳动局所属的第一、第二两所技工学校,1959年生产的各种机床,占全市全年机床生产总数的12%;第一航空技校一年中就生产电动机3000多台,车床200台[9]。

二、半工半读的主要形式

(一)厂办学校的半工半读

由于当时我国工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又少,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强调采取在工厂开展半工半读的学徒制,对在职职工开展文化与技术教育,对新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开展技术教育等措施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的指示精神,1958年5月27日天津国棉一厂工人半工半读学校正式开学,招收51名工人,每天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实行“六二”制半工半读。这是全国第一所工人半工半读学校。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举办半工半读的工人学校》的社论,指出:“半工半读的工人学校是培养工人成为知识分子的主要形式,它代表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中的一个新方向,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方法。”此后,厂办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以天津为试点,逐步向全国推广。7月10日,刘少奇在天津召开半工半读座谈会。他在讲话中除肯定工人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外,又提出了试办新建扩建厂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半工半读的意见。他说:“老厂子困难大一些,新厂子还没有招工,准备招工实行半工半读。新开工厂除师傅外,都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六班制,四小时作工,四小时上课,三年毕业。”“工厂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工厂。”8月10日,天津市制定了《工厂办学校(半工半读)规划草案》,规定:“今年有6000名初中毕业生分配给属于‘高、精、尖’的工厂,实行半工半读。”在市委半工半读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教育局会同有关局、委,确定了感光胶片厂、制药厂等19个单位招生,共招收初中毕业生4050人,举办了青年学生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开始阶段,学生半天在课堂学习,半天在对口车间劳动,角色转换过快,后来改成一周学习,一周劳动,学生随工人倒班,确定师徒关系,本着“工种轮换,一专多能”的原则,在几个主要工种上基本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后,固定在一个工种上[10]。从天津的实践来看,当时厂办技工学校有三种类型,据1960年9月统计,全市厂办青年学生半工半读学校20所,学生5200人,一般工人半工半读学校26所,学员7800人;调训老工人半工半读学校64所(班),学员3400人。全市共有半工半读学校110所(班),学员16400多人[11]。

(二)城市职业学校的半工半读

1958年,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提出“不要国家一分线,每年照样为国家培养出300名合乎标准要求的技术工人”的倡议。西安第一航空工业技工学校勤工办学的先进事例在报纸上受到公开表扬后,在年初的工作指示中也肯定了这一做法,全国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1958年3月20日,在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上,劳动部部长马文瑞发表了“勤俭办学,勤工俭学,为培养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新工人而努力”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西安第一航空工业技工学校的做法。会议一致认为,今后技工学校必须坚决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新工人。“凡是有条件附设生产单位的学校,应当力争在一定时期以后使学校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者部分自给,以便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技工学校的半工半读,一般采取“三三制”(三天上课,三天劳动),少数采取“四二制”,也有随年龄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课时分配的[12]。三个学年教学过程的安排是:第一学年每周三天理论三天实习,理论课与实习课可按隔日间倒或三日间倒等办法进行授课。第二学年每周二天理论,四天实习,其中下学期每周也可组织连续实习,连续实习的课可采取昼夜三班轮流授课的方法;如果因设备条件限制,也可以与第一学年相同。第三学年除每周保留5~6节工艺课和政治课外,应全部在校连续实习或进企业生产实习[13]。从实施半工半读职业学校的外部条件来看,不仅每所技工学校都有一定的生产实习设备和技术力量能够参与生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工农业领域生产的,生产设备短缺,为职业学校生产的产品提供了社会需求。为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当把学校所办的工厂和农场,纳入地方的生产计划和商业销售计划,对它们供给原料和推销它们的产品,派技术工人去传授生产技术,并注意指导和组织他们的生产。”同时,许多学校都主动争取为生产部门加工订货或共同协作制造机器部件。如天津市第一技工学校和十几个生产部门签定了合同。仅河北省农业厅等部门就向该校订购了100余台C615车床、皮带车床和皮带牛头刨床;天津市第一机床厂也要该校代为配制车床零件10000多件[14]。

(三)农业中学的半工半读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等待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大幅增加。当时全国每年13~16岁的高小毕业生共有3700万人,正规初中只能容纳700万人,缺口很大而且大多在农村。1957年春,全国高小毕业生大约有4/5不能升初中,初中毕业生大约有2/3不能升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高中毕业生有将近一半不能升学。为解决生产和升学的双重压力,1958年3月8日,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乡农民用4天工夫创办了海安县双楼乡民办农业中学,3月17日,江苏省委召开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座谈会上指出:“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学校特别是农业中学,使不能进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是一个好办法。”[15]3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要求。随后,江苏、浙江、河南、辽宁等省都举办了大量农业中学。1958年4月21日和1960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分别发表题为《大量发展民办农业中学》和《又多又好地办农业中学》两篇社论,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中学,多办一些农业中学,进一步把农业中学办好”。农业中学创办的目的是为农业培养技术人才,实行群众办学,农忙劳动,农闲学习,半耕半读,为农业生产服务,并采取谁读书谁出钱的原则。农业中学是民办中学,学生缴费上学,但由于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既参加劳动获得了劳动报酬,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一级教育的需求,又满足了刚成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全国得到了普及。农业中学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农业知识和政治四门课,学制二至三年,招生对象以25岁以下的高小、初中毕业生为主,同时,招收一些不同程度的青壮年,25岁以上的一般不收,以免影响生产[16]。农业中学普遍设有农场和试验田。当时农业中学仍以提高学生普通文化知识水平为主,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实践,开展一些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科学种田知识和技术培训,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田间教学、书本知识和老农经验相结合的办法,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锻炼了工作能力。当时有人提出“教学超普中,生产赛老农”的教学目标。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3)

“学导式”是建立在目标教学与自学辅导基础上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课堂教学结构可表述如下:

(1)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要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对知识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要求,体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个层次,点明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观点等。

(2)出示阅读提纲。阅读提纲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而定。阅读提纲是学生自己读书的指挥棒,它的设计要具体、清楚,不宜太笼统,要能使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提纲可视具体情况一次性或分阶段使用。

(3)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借助导读提纲领悟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然后,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可组织小范围讨论。

(4)教师精讲点拨。即根据学生自学和讨论情况进行重点提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注意板书的条理性、系统性,加强对教材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及对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5)课堂小节。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结合教学目标系统知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并且指出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共同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个目标。

(6)学生依据教师的小结回扣课本,重点阅读、记忆、理解。这实质上是对课文的“精读”,体现课本由厚变薄的思想,切不可在讲授完之后让学生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地看书,以增加课堂的有效时间,防止造成时间及学生精力的浪费。

(7)课堂练习(达标训练)。当堂达标训练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式要多样化,诸如提问、抢答、学生自拟题目互相测试、黑板板书等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景中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广度,以增加课堂实效。

(8)课后作业。教师可视当堂的达标程度,围绕重点、难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强化,使学生牢固、准确、熟练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总之,“学导式”这种课堂教学结构适应了当前的教改形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2.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结果。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是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体,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认知领域应体现为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在情感领域应达到对某种观点或规范的爱好、赞同、信服三个梯度,进而在行为领域能达到仿效、主动、自觉的结果。这既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目标而进行。作为教学目标的实施,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看,可分为密切关联的四个环节。即:

目标设计、目标达成、目标测量和目标信息反馈。

这四个环节联接起来便构成一个先后相继、环环紧扣的教学过程。该过程同时也是定标、达标、测标、再达标的过程和信息的收集、输出、获取、反馈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指在某一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它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端。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课前在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及学情的基础上提出对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状态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便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表述,既可以通过提纲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形式来体现。所谓“双向”:

一是指教学内容(原理、概念、观点、规范等);

二是指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识记、理解、运用、觉悟、行为等)。

目标达成(达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它是在提高教书育人效益的前提下为了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那么,如何达标呢?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列出教材内容的导读提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导读提纲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初步领悟教学目标,对难度稍大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加深对目标的理解。

(2)师生共学,双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达到教育性的目的;通过情境设置,以境育情,在对立感情的比较、正确感情的流露以及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中,让学生明白道理,理解观点、规范并形成正确的信念,进而通过教师的“表率”和“榜样”作用的引导以及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获得有效的行为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标测量就是依据正确的知识,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水平用数据加以描述,以反映学生经过教学后所发生的认识水平的变化。

其方法是:

依据教学目标,拟定一定量的达标测量题,对照评分标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量化;也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某一问题作出分析、表明态度或提高解决方法。

这样,通过情境状态的测试,对学生的能力、觉悟和行为状态进行综合评判。

目标的信息的反馈,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以上测量手段的实施,系统地收集信息;然后通过对反馈信息的简单分析,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弥补在目标达成度上的不足或偏差;并辅以适量的巩固强化练习,真正将知识、能力、觉悟落到实处。

总之,加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在“学导式”课堂教学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纠正政治课教学中目标不明确的盲目性,目标不全面的片面性,目标不具体的笼统性。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有有了明确、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及课堂实效,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加强教学目标的研究,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学导式”模式在初中政治课中的运用

“学导式”教学形式是在自学辅导和启发式教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学入手,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浙江苍南县金乡镇第二中学王大裕老师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特点:

(1)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把学习和质疑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把重点、难点设计成几个思考题,上课之始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完成,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从而借助思考题领悟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掌握教材内容。

如在讲授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时,打破教材内容顺序布置以下思考题:

①什么是生产关系?它包括哪些内容?

②根据生产关系的内容去分析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且举事例说明。

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又如讲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历史进步性,打破内容顺序设计几个思考题:

①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是什么?

②奴隶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思考题既抓住了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也能给学生造成悬念,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同时,这些思考题之间逻辑严密,便于层层诱导。

(2)教师的“教”集中在“导”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理解问题创造条件。如讲授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样诱导。

师问: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为什么必须公有?

生答: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工具落后,个人力量非常渺小,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共同劳动,才能生存;而生产资料是劳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有些生产资料是他们共同的劳动成果,因此,生产资料必须公有。

师问:在劳动中他们怎么会形成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呢?

生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他们必须协同劳动,才能获得劳动成果,并且在劳动中实行自然分工,所以形成平等互助合作关系。

师问:劳动成果为什么平均分配?

生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成果很少,原始人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只能实行平均分配,谁占多一些,另外的人就要饿死。

师问:决定这三方面生产关系内容的是什么因素?

生答:极低的生产力水平。

师归纳: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学生听了以后豁然开朗。因此,教师的“导”时要注意导向,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3)学导结合。教学相长,学在导前,学导结合。教师在上课前设计思考题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要心中有数,并考虑到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诱导,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做到教法学法同步、学导统一。

例如,讲授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时,学生可能会反问:

社会主义终究替代资本主义,为什么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

针对这一反问教师应作出回答并进行引导。

这样“导”:“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的时间比社会主义早,起点高,发展时间长,约比社会主义国家早二三百年时间,这犹如早出发的汽车。而社会主义好比火车,迟出发,但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快(这可从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中得出)。社会主义终究会赶上资本主义社会,且替代它。当前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而暂时领先于社会主义,这只是暂时现象。”

这样,学生就好理解了,既掌握了课文的理论知识,又解决了现实问题。

王大裕老师还运用“学导式”教学形成的课结构主要有四个环节,即设疑——自学——精讲——演练。其中演练是“学导式”综合开发智力与能力的主要环节。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板书,解答题目,教师能在学生的演练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整。

“学导式”教学形式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第一,“学导式”是学在导前,把政治教师从重复叙述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改变“满堂灌”局面,改变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4)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的课程,除了“知”这一所有课程所具有的共性外,其“情”“意”方面的个性特征尤为显著。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应承担起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落实,如果仅仅体现在理念更新和目标制定上,是不可能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把理念和目标融化成具体的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收到实效。而我们在考虑教学策略时,是一如既往地以学科为中心来筹划,还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筹划,不仅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而且会直接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培育出质量不同的人。

中国的语文教育有过许多痛苦的经历。进入新时期,总算迎来了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天,也曾涌起过语文教育史上空前的教改浪潮,但最终还是在现行考试模式这块高耸的崖壁面前后退。甚至偏激一点说,许多的所谓教改也还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是属“应考”的改革,并非“树人”的改革。进入21世纪,站在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得不理性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围绕的是“文”(文字、文章、作文等等)而非“人”,这就颠倒了本末。属人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的发展来进行!所以,语文教学策略的基点也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课题。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使个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有个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逐渐习得并掌握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与能力,而且还要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蔡元培先生称前一种教育为“现象世界”的教育,它着眼于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功利性、工具性方面的需求;而称后一种教育为“实体世界”的教育,即“世界观”的教育,它致力于满足人的审美体验、精神发展、人格建构和人生信仰的培植等非功利性方面的需求,而这种教育应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 语文教育遵循“美的规律”

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目的性、工具性和创造实际产品的特点,符合实践的一般本性。

既然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特殊实践,它就要遵循实践创造的一般规律即“美的规律”。

蒋孔阳先生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直接谈到美的,总共只有两处: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人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塑物体”。蒋孔阳先生分析了蔡仪、朱光潜、李泽厚、朱狄、陈望衡、周来祥等人对“美的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至少包含下列几层意思:(1) 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的一个基本特点。我们不能离开人类的劳动实践,来抽象孤立地谈美的规律。(2) 美的规律应当符合不同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人的生产是自由的,多种多样的,因而人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3) 美的规律与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 美的规律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的规律应当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规律性,结合人们富有个性特征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客观世界,不仅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这一本质力量自由地转化为能够令人愉悦和观赏的形象。”“由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哪里有人与自然(现实)的关系,哪里有劳动,哪里就应当有美的规律。”

任何一种实践,都只有遵循“美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美的规律”是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一般规律,也是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当人类劳动实践遵循了“美的规律”的时候,实践活动本身和实践产品都是善的目的性与真的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因为它们都显示了人的自由,因而都能表现出美的形式。

教育遵循“美的规律”,就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把社会目的性(善)与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真)高度统一起来,能够自由地掌握和驾驭规律,以此来规定教育主体的操作行为,引导主观的目的顺利地到达现实的彼岸。遵循“美的规律”的教育,能够创造出自身的美即“教育美”,它主要包括教育活动美和教育产品美。

教育活动美是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活动以人的塑造为目的,这是它固有的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美的性质,就要看这种合目的性的活动形式是否具有合规律性(也就是真)的内容,并且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善与真)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教育产品美是在教育产品上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产品最初作为教育对象,是合规律性的自然存在,这是他固有的真。教育对象经过教育是否变得美,就要看这种合规律性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是人的发展,所谓存在的形式就是发展的形式)是否具有合目的性(也就是善)的内容,并且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语文学科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曾洁、余应源语),朴实语文是真实扎实的言语生命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学语习文、消化内化成自己言语素养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掀起的一系列文化热潮,也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育实践的探索。但是,由于升学与就业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现象的出现则相继暴露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文教育,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越来越忽视了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审美品位,变成了琐碎的技术之学、推理之学。丰富的文体被僵化为权威的注释,多元的解读被溶解为唯一的所指,人物奥秘无穷的魅力被肢解为片面单调的阶级意识,个性消失了,个性教育也丧失殆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朴实语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

真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价值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是洗尽铅华、尊重语文的本来面目。朴实的语文课堂的显著特征是返璞归真,反对矫情做作和弄虚作假,主张为教研提供原生态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所以,朴实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不仅有学生的顿悟,也有学生的困惑;不仅让教师有教学引导的机会,也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仅解决问题,也产生新的问题。这里,上不完课属于正常,教师被学生难住属于正常,甚至出现不精彩也属于正常。

扎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目标追求。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于传授语文知识,而重在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只能在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叶圣陶先生在《略读学习国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就理解方面说,是习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形成一种技能。两种必须联成一贯,知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会运用。形成语文的运用能力必须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而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失的恰恰是深入文本核心的扎实的言语实践。文本解读浮光掠影,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的言语实践形成能力,落实人文性,而是把教参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宣读给学生;课堂诵读蜻蜓点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涵泳逐渐深入文本,而是徒有表面形式的变花样的一味读。诸如此类的课堂就是不扎实的课堂。

三、 “朴实语文课堂”审美理念举隅

(一) 价值观

真,朴实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求真”就是返璞归真,探课堂本质之真,寻学生认知规律之真,求师生、生生互动之真。 “真”是课堂教学之“根”。“求真”课堂真诚地面对学生,真诚地面对问题,真诚地面对差异;“求真”课堂呈现教学理想的至诚品质,彰显教学行为的至善魅力,展示教学规律的至美境界。

实,朴实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求实”就是通过教师实实在在的讲解、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变教师忙碌不堪为学生习得不断,变教师精彩表演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角,变过眼浮云为丝丝入扣;把课堂目标、教学要求、过程设计落实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以学生的习得量、内化水平、迁移程度作为课堂效能和课堂评价的核心指标,努力做到“大道至简”“大技至纯”“大教为学”。

(二) 教材观

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几乎成为一种公理,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对这种公理解读的误读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名目,弱化甚至抛开对教材本身的钻研;二是对教材编制缺乏科学的解读和认同。朴实语文课堂教材观的要义在于教师首先要有对教材本身的深入钻研,从教材模块设置到专题练习编排,都要有扎扎实实的钻研,实现师本层面的深度解读;其次,对教材的使用要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详略得当,轻重得体,铺陈得法,教材处理生本化、结构化,以利教,利学,利考。

(三) 课件观

朴实语文课堂主张合理使用课件,反对滥用课件,反对课件决定论。事实上,学生的感悟是充满挑战的高级思维活动,课件使用不当会损害理解质量,影响教学效果。朴实语文课堂明确课件的作用是辅的。课件不能干扰课堂教学的主题,不能滞阻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弱化师生的主动地位;课件应在恰当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出现,努力拓展课堂的时空,拓宽资源的维度,以彰显课件辅助教学的精妙价值。朴实语文课堂真切呼唤教师的本真功夫:一支小小的粉笔、一句巧妙的点拨,都能演化出激情智慧,都能演绎出无限精彩。

(四) 过程观

从课程角度看,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从教学操作角度看,教师既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又要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

(五) 评价观

朴实、生态、求真、唯实是朴实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朴实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朴实不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而是扎实有效,是将教学内容精简凝练,力求“简而精,单而丰,智而实,慧而德”,并以简练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实化教学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并自觉减省 “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让每一课都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 管理观

朴实语文课堂是生态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认可、一以贯之的常态课堂。实施课堂教学管理,重在走进每一位教师最真实的课堂情境,真切地感受每一位教师的原生态课堂,不断总结提炼朴实高效课堂教学的性质要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必然是真实的、有效的,也更具针对性。

(七) 质性标志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5)

农村小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师资队伍薄弱、留守儿童较多,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大形势下,三间堂小学在镇教委辛俊魁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徐培杰校长带领其班子成员,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勇于挣脱身上的枷锁,从办学理念上寻求突破,大胆实施了“高起点跨越、高水平创新、高标准培养”战略,全面推进“我是课堂小主人”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农村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小学发展之路——办中国农村小学最优质教育。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源泉

“打铁先需自身硬”,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首先要让教师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教师工作当做自己毕生事业,要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工作激情,唤醒和启迪育人者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人生最大幸福的高尚幸福观。为此,我校领导班子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努力为教师营造优越的工作环境。第一,我们定期为全体教职工的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第二,我们运用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第三,我们为每位教师都提供能展示智慧才华的舞台,使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的价值。

二、打造高效课堂是优质教育的主载体

1、积极开展“我是课堂小主人”课堂教学改革。2012年9月,我校在市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面向所有学科开展“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课堂小主人”课堂教学改革。成立了以徐培杰校长为组长,以12名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课改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论辩、研讨等活动。我们大胆尝试课堂小组教学,学生捆绑评价,宝塔式奖励机制,探索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关斩将”模式。学生在课下查资料进行备课,老师只是提纲擎领,点拨重点、难点。课堂上,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登台讲课,老师只是组织和引领,学生们分组互助,自主研讨,自主进行课堂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过关即为学习层次性的逐步提高,研讨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课堂展示的逐步完善。斩将即为课堂学习效果的当堂检验,大家互相提问,书面检测,形式灵活多样。为了更深入的开展课堂改革,我校先后邀请乐陵市教研室吴健老师、齐鲁名校长乐陵实验小学李升勇、山东创新教育主编陶继新等专家亲临课堂进行指导。

2、创设多种课型展示学生课堂小主人的风采。为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展示的机会,我们创设了故事课、读书交流课、作文自评课、新闻综述课、导游课、解说课等课型。学校每学期都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歌唱比赛、演讲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优质教育的主渠道

1、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独有的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我们利用农村学校面积大,种植花草树木种类多这一优势,在校内建设了劳动实践蔬菜园,在校外建设了苹果园、桃园、葡萄园等多块劳动实践园,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践园中劳动,观察花草树木的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赋予花草树木以文化内涵,让学生去生动解说。这样即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学校设“农具展示园”一处,收集一些曾在人类劳动史上起到过不可磨灭作用的农具,如石碾子、石砘子、木耧、水车、木车轮、木犁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发展演化过程,挖掘各种农具的深层文化。在感受古代劳动者艰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意。

(3)为留守儿童构建温馨乐园。学校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75%,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因为留守儿童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当爱心妈妈或爸爸。我们要把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温馨乐园。当他们心情失落时,有老师的关心与疼爱,有同学们友好的呼唤与帮助,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精心呵护,健康成长。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站,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制度,通过亲情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让留守儿童定期和在外务工的父母交流。以缓解他们思念父母的心情,从而能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2、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构建“书香校园”。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打造书香校园,学校组织语文骨干教师,精心编制了1―6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拓展阅读教材》、《经典诵读教材》各一套,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定了每学期应读的书目,并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规定每班每周都要上读书交流课,交流读书心得,以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反思的好习惯。

3、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编著成书,涉及礼仪、卫生、行为、学习等方方面面,以周目标形式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夯实学生习惯养成,使其受益终生。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6)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中结合母语外的其他语言或者教材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国际知识的融合,能更真实地“还原”原有知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吴平,2007)。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以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劳动者资源配比如何达到资源最优化的一门学科。劳动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都以国外研究为主,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是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本文拟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双语教学形式四方面对劳动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教学结果,是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所设立的教学目的,预期学生在授课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发生的变化。Bloom(1956)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认知目标,但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定义、识别和区分等具体行为上,而应该让学生通过现实中的现象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寻找、掌握多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规律。比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规律。[1]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陈琦等,2009)。学者们将教学模式归纳为直接教学、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等。劳动经济学属于一门现象科学,是从现象中探索规律的学科,问题导向的探索学习方式更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学习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刘儒德,2005)。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归纳规律的能力,教师在探索性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提出问题在课堂之初提出授课内容的关键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该问题所辐射的社会现象。在后续课程都围绕如何解读问题、解答问题、提炼答案、上升经济学规律进行讲授。如在讲授劳动力供给章节,提出“是什么决定一个人是否工作以及工作多少时间”的问题,启发性地向学生呈现关联的社会现象,比如,啃老族、富二代、家庭主妇、学生兼职等。问题提出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2.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还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证据。教学中数据收集的原则是,以课堂学生样本为主,若学生样本不符合调研对象要求,则再选择课后以小组形式向外收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收集方式,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将数据收集的问卷制作完成,并在课堂上完成预调研与问卷调整。这不仅利于小组间的沟通交流,也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如在“生育决策”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可能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因素进行归纳,列举出来的影响要素不得少于五个,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获取,研读相关书籍理论提炼,也可通过身边切实案例有感而得。每组形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后,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调研,调整问题的提问方式、提问次序等。问卷调整结束后,要求学生组间调查。由于课堂调研学生多是未婚未育,所调研出来的数据是预期行为数据,需要补充现实行为决策数据,故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所属家庭的已婚人士进行数据采集,形成最终的所需数据。3.形成解释引导学生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或案例方法,利用收集的数据,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以课堂演讲的方式,每组陈述自己的问题解释,陈述内容包括问题与现象的关联,数据收集的情况,论证科学性与有效性说明等。要求学生以PPT展示的形式对小组形成的结论进行解释,尤其需要锻炼学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的能力。小组陈述结束后,鼓励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可以是反驳,可以是某一疑点的追问,也可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在提问和回答的时候,要求陈述小组作答的同学不一样,以此保证每位同学的实际参与。在一问一答间,很多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得以体现。4.评价总结教师对小组陈述进行点评,点评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针对小组陈述内容点评,小组在此次问题探讨中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下次改进之处。对小组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扰要及时解答。比如学生较多疑虑的是,理论上应该是有影响的要素,为何通过实证数据无法得到论证。此时教师需点明,实证结果与数据收集的数量与质量有关,数量太小,或者收集数据之间的离差太小都可能造成结论的不显著。二是针对小组之间结论进行比较点评,授课老师对组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归纳总结,以某一逻辑对所有汇报组的结论进行整合,完成学生作业的点评。5.表达结果教师在表达结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将整合后的学生结论引入课本理论知识,通过问题探索过程,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二是将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知识运用领域。教师向学生陈述知识的科研前沿进展,尤其需要注意知识约束条件放松后的突破运用。此外,可推荐相应的书籍给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巨著为推荐重点。[3]劳动经济学问题导向的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设置,以高度指导探索为主。一方面,授课对象多为高年级的本科生,已储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经济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现象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特征也适合高度指导的探索学习,即以学生为主的问题探索,训练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

三、教学环境

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合宜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情景效应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空间、教学组织与教学媒体。1.课堂空间设置一般按照两种原则来划分:一种是领域原则,即学生按照自己喜好选择教室位置,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这种空间划分适合直接教学内容的布局,保障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下,吸纳教师的授课知识。另一种是功能安排空间,即以某种分类标准对学生进行群体划分,通过调整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布置,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设置。在劳动经济学问题探索教学安排中,通常选择功能安排空间方法。以小组形式形成小组空间,利于小组之间进行问题探讨和数据收集。组与组之间分割一定空间,形成较为独立的思考环境。教师在小组之间走动,掌握每组的研究进展,并进行适当的指导调整。[4]2.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实施教学计划的设置,一般有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三类。劳动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前两种为主。在普适性知识讲授时,以全班教学为主;在探索性问题设置时,以小组教学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分组造成的思维定式以及逻辑定式,需要强调每次分组要具有差异性,且上台陈述小组成果的学生要有差异。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目前教学手段多为板书、文字、图片、音频等。板书的特点在于推导性强,能较好引导学生的同位思考,但速度较慢,信息量较单一。电脑多媒体具有信息多元化、信息量大且丰富的特点。如何分配传统板书与电脑多媒体的教学比例,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发现,对于经典劳动经济学知识的传授,适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以板书为主,尤其注重推导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应用和理解性的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加深、拓宽学生的思维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是板书与多媒体交叉运用,只是以谁为主以谁为辅的分配权衡。比如,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需求章节,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推导需要以板书为主,让学生明白何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受到什么要素影响。然后用多媒体通过在不同经济62背景下的产业需求变化,相同经济背景下不同产业的需求变化等,形象化地呈现需求弹性的知识。[5]

四、双语教学形式

双语教学形式即教师在教学中对中英教学的比例安排。国内有按照教材和语言选择分为全外型、混合型、半外型和引导性(曲燕等,2014),也有按照语言程度分为侵入型教学、保持型教学与过渡型教学(张惠玲,2006)。劳动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建议,教材选用全英文,授课中英结合。全英文教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国外劳动经济学的逻辑结构,还能通过教材中大量的案例描述了解国外的劳动经济学发展历程。授课中,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建议选用英文讲授,在问题讨论中使用中文。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与理解,建议在板书以及多媒体运用中,使用全英文。劳动经济学双语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双语教学的速度控制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该门课的授课中要把握双语授课的节奏,遵循先慢后快的节奏。在学期之初,学生对全英文教材、专有术语、专有名词并不熟悉,同样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并不熟悉,建议前期放慢授课节奏,慢慢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对专有词汇的解读。中后期,可以提高授课速度,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承担部分章节内容的讲解。2.考核方式的选择基于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与经济学逻辑解释力,故以平时考核结合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中文试卷和中文作答为主。平时考核包括小组汇报成果以及对教师指定文献、书籍阅读后的评述,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为主。

参考文献:

[1]曲燕,王振波,王建军.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104-108.

[2]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62-64.

[3]BloomBS,KrathwohlDR.HandbookI:cognitivedo-main[J].NewYork:DavidMcKay,1956.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7)

2011年北师大版新《语文课程标准》33页第四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其中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和自然风光等”。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极为重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不仅来自于信息技术、书本,还来自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教师就好比一方清池,唯有多“渠道”的引进“活水”才能保持者池水的“清如许”。借鉴他人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是“活水”,“借鉴的渠道”则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自己备课时,通过信息网络结合自己教学特点,学习一些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及理念,大大地提提高了教学实效。

在研读课文时,以前采用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问多了不仅繁琐且趣味性不强,通过网络多方寻求一些名家的教案学习他们的备课理念后,再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进行整合和修改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楚记得在教授《慈母情深》之前,自己怎么备课都觉得教案环节之间设计得很散,没有一个能统领全课的问题,通过网络接触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教案,发现王老师只抓住了“鼻子一酸”这个词,就把全文的统领起来了。结合本班实际,我把王老师采用“慢镜头”的方式来体会“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环节改成了与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作对比并让学生做动作的形式来体会,学生也能快速直接地领会到原句这样倒装的好处!通过网络的力量使我们有时可以轻松走出教学中的瓶颈,找到突破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一、在校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和利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三年级的时候学习《画杨桃》这一课时,就可以把语文教学与美术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美术课时按《画杨桃》中设置的情景一样进行教学,那么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后一定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作者会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而更容易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第五册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就可以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相结合,这是教师就可以把教室搬到机房来,可以布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搜集信息或者与亲戚、朋友通过网络交流,通过亲身经历后,学生会更加容易感受信息传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能让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这样学生就能在更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合理整改利用校园建设

(一)在绿化带上做文章

“学校处处皆教材”。实用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应该体现学习的需要,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为了一切孩子而服务。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牵涉到了一些城市孩子不熟悉的植物,比如:四年级的《爬山虎的脚》,五年级的《落花生》等等。作为城市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花生”原来是长在土里的。怎么去体会“爬山虎”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如何做像“花生”一样实实在在的人,更谈不上理解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摇桂花雨的快乐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假如我们在学校种植一些四季变化明显的树木,那么孩子们在学习关于自然风景的课文时就不会问“春天在哪里了?”,他们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春天就在校园,在自己的身边。 在《秋天的雨》里,孩子们就能更直观地明白为什么“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把红色给……”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了,也会明白什么叫“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等难理解的四字词语了。当你在布置关于“校园”话题的作文时,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利用有限的校园环境为孩子创造无限的学习资源,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提出教师“回归教学,朴实教学,自然常态教学”,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回到一个“自然”的环境――自然才是最美的。

(二)有效利用图书室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孩子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就得广读书,要想孩子们走得更远就得多读书。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美读习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吸取养料就应该合理利用图书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假如图书资料缺乏,我们还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三、开发利用校外基地

这么多年来,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可听到的更多的却是如“现在的孩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的抱怨声。当然这里的不如并不是指智力上的差距,而是说孩子们在“德体美劳”等方面与上代或上几代的差距。究其原因: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130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忽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或者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记笔记、做练习的“知识容器”,唯独不善于提问,一节课中教师滔滔不绝、无的放矢,学生昏昏欲睡。为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一直提倡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做到“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下面以《观刈麦》为例谈谈做法。

一、教材简析

《观刈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首叙事诗,选取典型人物来表现主题、由“观”到“感”的清晰结构、卒章显志的写法,都是本诗的鲜明特质。立足本诗的学习,引领学生理解这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而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同时理解作者不仅同情劳动人民,而且富有“兼济天下”的博怀。

二、教法实施

(一)自学质疑,把脉学情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预习案,引导学生写出自学能够学会的内容,以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班里共39名学生,提问64人次。

1.本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33人问)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15人问)

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5人问)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人问)

5.本诗分为哪几个部分?(3人问)

6.“悲”的原因是什么?(2人问)

7.“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是什么?(2人问)

笔者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梳理归纳,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起点,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思路。

(二)合作解疑,有的放矢

1.读通诗歌

安排3个学生到本组展区展示字音、字形,其他学生补充、纠错或质疑。在这一环节中,发现“左臂悬敝筐”的“敝”字书写出错率较高,容易把中间“一竖”误写成“两竖”。读音上出错率高的是“闻者为悲伤”的“为”,经过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可知“为悲伤”:为,介词,表示行为的对象,如为人民服务。“为”在读二声时,共8个义项,其中第5个义项为“介词,被”,如“为人所嗤笑”,“为……所……”结构。经过查阅、比较,可知“为悲伤”中的“为”应读wèi。

2.理解诗歌

因为注解详细,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几乎没有什么困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理清本诗的结构层次,于是笔者从帮助学生解决第5个问题入手,这样一番引导:作者“观”到了什么?学生浏览全诗后,很快找到作者“观”到了“景”和“人”。那么结尾“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还是写作者所看到的吗?学生回答:“这几句是抒发作者的感受。”这样一番启发后,学生明白了本诗的结构:由“观”到“感”,“观”是“感”的基础,“感”是对“观”的深化。

笔者进一步引导: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自然背景下观刈麦?(板书“景:南风、小麦”)作者看到了谁在刈麦?(丁壮)是他一个人在忙碌吗?(还有“妇姑、童稚”)让学生明白第一个劳动场景是全家出动收割麦子。这里重点通过朗读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反复读,让学生谈读中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抓住“蒸”“灼”“尽”“惜”等字,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师还出示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两者异曲同工,都表现了劳动者的矛盾心理。由此师生共同解决了学生自学时提出的第4个疑难。

比这更可怜的是“贫妇拾麦”的场景,人们为她感到悲伤,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至此,帮助学生解决了第6个问题,两者相比,后者倾注了作者更多的心血。作者有感而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找3个学生分别解释这六句诗的意思,师生互助解决了自学中学生提出的第7个疑难。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六句诗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集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说作者为自己不劳动却年底有余粮而愧疚,有的说委婉地批评了当时繁重的赋税制度。经过师生的深度交流,学生理解了本诗的主旨,解决了他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

3.读懂作者

由“吏禄”一词,引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这是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任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所写的一首诗。当时作者主管当地治安和催租,有更多机会体察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身为九品官吏,他把自己和农民对比,深感愧疚,他关心民生疾苦,曾在《新制布裘》中大声疾呼“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曾在《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吟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这充分表现了白居易当时作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博怀,他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病、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由此帮助学生解答了第2个和第3个问题。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44-02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为职业教育规划了培养对象及目标:“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是:低分入学、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对理论课学习有畏惧心理。对机械行业和现代加工方法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本课题研究的目是:采用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教法以期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教法一,将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使职前教育与职中技能操作零距离接触,缩短从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过渡期,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法二,将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内容相融合。充分发挥受教育对象动手能力强和技能鉴定课题综合性强及多变性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互促进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创造一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动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2 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必要性

所谓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法,是指“以能力为本位”指导理论学习。依据职业标准、借助技能鉴定试题,实现练习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其必要性。

2.1 机械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必要性

《纲要》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当前职业学校均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理论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要求是:“顶岗实习”期满后,应基本达到初、中工技能水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对中级工的工作要求是(以铣工为例):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零件图、能读懂简单机构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铣削加工部分的工艺规程、能制定中型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能正确使用夹具装夹工件;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合理选用铣削刀具;能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调整、及时发现自用铣床的一般故障;能铣削以下工件:平面和连接平面、台阶沟槽和键槽、分度头应用及加工角度面、花键轴的加工、坐标孔的加工、圆柱齿轮及齿条的加工、锥齿轮的加工、离合器的加工、成形面和螺旋面及凸轮的加工、圆柱面齿槽刀具的加工;能使用量具对平面、斜面、台阶、沟槽、特殊形面进行检验。为能培养出基本符合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能型学生。为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有必要采用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教法。

2.2 机械课程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必要性

《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的要求。而《机械工业从业人员操作技术培训与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规范实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规定了:“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者可申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这就明确规定了职校生的技能鉴定等级为中级。《手册》同时还制定了中级工考核鉴定内容为(以车工为例):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读懂简单机构的装配图;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能制定较复杂零件加工顺序;能正确定位与夹紧工件;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要求,正确选择刀具并刃磨;能根据加工需要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调整、及时发现故障;能车削轴类、偏心、曲轴、螺纹、蜗杆、大型回转表面等零件;能正确使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为使学生能掌握中级工的操作技能达到上述鉴定标准,顺利获得“双证书”有必要采用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法。

3 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教法策略

3.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衔接

职业教育是学生职前的准备教育,准备教育的内容与质量密切关系到学生就业的前途与发展。而《纲要》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融合指明了方向:“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然而,在机械专业课程中要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的“衔接”,最基本的条件是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职校生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教师要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为切入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心精设计的导语适时设疑,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例如,在讲解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前可首先设问,各位同学:想知道你的头发丝有多粗吗?学生答:想。师问:我帮大家来测量好吗?在测量过程中同学好奇地看着,但心里已在蠢蠢欲动了。师再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习测量?学生非常大声地答: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堂课不但顺利的学会了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课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课程中“常用量具使用方法”与职业标准中“能正确使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内容有机、有效地结合。又例如,职业标准中要求中级工: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能制定较复杂零件加工顺序。可通过机械专业课中“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的教学将两者进行衔接。具体案例如下:试制定(如图1所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并完成轴承套的加工。

实践性教学中可首行让学生依零件图独立思考:如何制定加工工艺过程?如何加工零件?之后,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讨论加工工艺过程合理性及可行性,经讨论后制定出小组轴承套加工方案。并由学生按加工方案实施零件加工。最后,对零件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前二项由学生完成,最后一项由教师完成)。各小组推优,班级评优。评选出最优加工方案和工件,并评选最佳操作能手。通过教学与生产零距离的操作煅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进了职业学校机械专业课和职业标准有效衔接,并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3.2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融合

在全社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制度,是中央确定的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又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在2010年,《纲要》再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同时提出“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措施。因此,以技能鉴定为导向,将机械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内容融合为一体进行实践性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根据机械专业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助式教学方式。所谓互助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实践性的学习条件习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仅仅是学习引导者、辅助者。具体方法是:首先,学生以职业技能鉴定题目为课题进行独立思考。之后,提出需要决解的问题,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探讨找出解决课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自身实践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机械制图》读零件图的教学内容时,可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职业技能鉴定图样让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开展生生间的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性的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读零件图的方法。再如,在讲解《机械加工基础》中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工件装夹、车外圆、车锥面、铣平面、分度铣削等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完成下例技能鉴定试题:铣八棱锥。考件图样如图2所示,考核要求:(1)考核内容36±0.08 mm、14.9±0.50 mm、40±0.50 mm、顶尖相交作为评分主要项目,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图样要求。(2)工时定额:10 h。(3)安全文明生产: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的规定,做到工作场地整洁;工件、工具摆放整齐。(4)考件有严重缺陷不予评分。(5)夹具机床用平口虎钳。

将该试题的分为以下步骤完成训练。首先,可让学生在车床上完成车外圆、车锥面,并自检。然后,讲解分度的原理及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公式:

n= (1)

式中:n为手柄的转数;

40为分度头的传动比;

z为工件的分度数。

将试题已知条件z=40代入(1)式得

n===5

即每铣完一边后,手柄应转过5r。

最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分度头的分度操作方法,并按(图2)要求进行铣削加工,且按图样要求进行测量。通过上述技能鉴定实例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要领,学会了正确使用刀、夹、量具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委员会融合。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为后期学生技能鉴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学实践证明,机械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为师生创造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平.机械工业从业人员操作技术培训与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规范实用手册[M].安微:安微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2] 张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致公业出版社,2003.

[3] 张梦欣.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10)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和开发,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重构国家课程,形成学校课程体系。德润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体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德润园小学校训是“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的课程目标体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构建,尊重每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

点面结合:德润园小学根据学校定位、教师特长、学生需要设置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项目,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文明”、“感恩”、“自信”、“健康”、“乐学”、“创新”等优秀品质,点面结合,为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搭建舞台。

螺旋上升: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反复,即使是同一育人目标也应该在反复中递进。我们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对小学三个学段分层确定培养目标,既符合儿童素质发展规律及要求,又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呈螺旋式上升形态。

德润园小学“做最好的自己”课程目标体系

(一)文明:习礼仪,做讲文明的自己

低年级

知:知道与父母、老师、其他长辈以及伙伴交往的基本礼节,懂得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行:能在家庭、学校适当地运用礼貌用语。

中年级

知:能在不同时间、场合适当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行:在生活中懂得礼貌待人。

高年级

知:了解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交往的基本礼仪。

行:能够与同学、师长、陌生人进行礼貌友好的交往,交往中能顾及他人的感受,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会倾听别人的想法。

(二)感恩:知回报,做懂感恩的自己

低年级

知:能懂得父母、老师、长辈和其他人劳动的辛苦和付出,能体会、感受他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学会珍惜和感激他人的付出。

行:为他人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人。

中年级

知:了解弱势群体、了解公益设施。

行:成立爱心小分队,帮助弱势群体。

高年级

知:能够尊重生命,节约资源。对亲人、朋友、老师,对生命,对大自然怀有感激之情。

行:用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世界。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三)自信:展特长,做有自信的自己

低年级

知:知道音乐、绘画、书法和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培养自己多种多样的爱好。

行:能在他人面前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中年级

知:学习欣赏音乐、绘画和书法作品。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行: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并有所收获。

高年级

知:深入了解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中外艺术杰作。

行:能够进行一些艺术表现。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

(四)健康:常运动,做最健康的自己

低年级

知:了解一些常见的健身活动及做健身活动的注意事项。

情:培养不怕困难,坚持锻炼的信心和毅力。

行:积极参加小型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中年级

知:懂得身要健,需锻炼。

情:喜欢参加体育锻炼。

行:按时作息、合理饮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高年级

知: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情: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行: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五)乐学:会读书,做最乐学的自己

低年级

知:能阅读一些合适的绘本读物,背诵一些古诗及儿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坚持每天进行阅读。

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年级

知:能阅读一些适合中年级的经典读物,背诵一些古诗。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愿意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行:坚持每天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默读。

高年级

知:拓展阅读面,广泛阅读科普类读物。

行: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能根据所阅读内容写出读后感,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

(六)创新:爱科学,做会创新的自己

低年级

知:培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行:愿意自己动手去实践。

中年级

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质疑。

行: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主动实践。

高年级

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了解科技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科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

行:熟练地掌握网络或一种数码产品使用方法,运用网络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懂得利用科技丰富生活,促进学习,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没有通过课程落实的人才培养计划是虚浮的,只有把学校培养目标构建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地特色发展。德润园小学根据本校的场馆设备、教师资源特点,确定学校课程体系的内容为以下六个方面。

1.学科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在“乐学”、“创新”等课程目标中体现,主要是国家课程内容。

国家课程:全部。

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一,即必修课程“软笔书法”、“日有所诵”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即选修课程“阅读指导”、各类竞赛活动辅导。

2.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在“文明”、“健康”、“感恩”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即“感恩节”、“礼仪节”;校本课程,即“心理团辅”、“德润园小学‘温暖1+1’志愿者活动”。

3.劳动及职业活动。在“文明”、“乐学”、“创新”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即“感恩节”、“科技节”、“艺术节”;校本课程,即劳动技能培训、茶艺等。

劳动教育课标解读篇(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绿祖国万里河山换新颜,改革开放政策中州大地生机勃勃谱华篇。我一九七九年八月参加了生产大队组织招收的民办教师考试,以数、理、化各科第一、总分又第一被选为民办教师,担任初中数、理、化教学。劳动报酬是工分加每月六元钱,热爱学习的我省吃俭用自费订阅《教学通讯》、《河南教育》等刊物,常步行到书店买回自己爱读的书。本人自一九八一年以来,参加过数学专科函授学习、中师函授学习、中文专科成人教育,二零一零年五十岁的我参加河南省成人高招考试,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录取。

崇尚学习,尊重科学,重视教育,感悟人生。我先后教过小学语文、数学,初中数、理、化,后来从事初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学,在偏远的农村片中任教多年,艰辛岁月磨练了意志。思想品德课教材就讲授过河南省版本、广东省版本、人民教育版本、人民教育新版本、人民版本等。各种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长处和优势。农村初中而言,我认为还是人民教育版本内容丰富详实、阅读量大、说理充分、证据凿见,可读性强。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薄弱,书店少,供初中学生读物就更少,教材中大量空白要求学生填写,学生就无从着手,在教学中我们要解决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机的结合。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中,依据课标和课本进行有目的教学是必须的。同时也须将课标、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时事政策联系起来,与习题训练联系起来,与中招考试联系起来。精通课标、教材,熟练掌握本学科各年级教材结构体系,举一反三,做到一个知识点联想到许多知识面。例如讲倾听,就应该联想到倾听意义、作用、益处、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受人尊敬,倾听是美好关系的赠礼,是叩开他人心扉的钥匙。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有博古通今的阅历,引经据典的口才,既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又要了解现在的学生心理,研究学生心理,解剖学生心理,做位心理医师。同时还要学习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加强语言修养。二零一零年我通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二零一一年我再次阅读《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演义》,接着进一步阅读易中天著的《品三国》,赵玉平的“麻辣说三国”系列,我非常崇敬诸葛亮的智慧、伟大和高尚。诸葛亮像一盏明灯,穿越了历史的阴霾,照亮了普通人的心灵世界。司马懿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时常看到真实的自己,有所反思,有所感悟。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还读过阎崇年的《康熙大帝》,从中感悟到兴衰成败皆由人,天下的事有难易,思考后确定做下决心,再难的事也能办成,不愿做再容易的事也有困难,落后挨打,被动挨揍,多读历史使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