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的困难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7 15:03:21

劳动教育的困难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区计生委安排,我街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了慰问计划生育家庭和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双慰问”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一)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

  我街计生办在春节前夕,积极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向一年来辛勤工作计生主任们进行了慰问,大家畅所欲言,总结一年来取得成绩及对今后计生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对今后做好计生工作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座谈会受到了很好效果。

  各社区计生协会召开由协会会员、楼门长、志愿者参加新年茶话会,对一年来协会工作给予肯定,并感谢协会会员对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大家纷纷表示在新一年里,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好人口计生基础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我街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更好,并对协会会员进行了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增强了协会凝聚力,拉近了我们与协会会员距离,对协会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二)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慰问困难家庭活动

  我街各社区计生协会充分利用春节有利时机,结合 “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与民政、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入户走访社区计生困难家庭、单亲困难家庭,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等,送去了党和政府温暖。共慰问困难家庭700余户,其中计划生育伤残家庭2户、单亲家庭150余户、低保边缘户320余户、新生儿独生子女家庭50余户,送去了米、面、油,吊钱、福字、对联、计划生育宣传品、儿童小围嘴等,并带去区政府对困难家庭关怀及慰问。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3

  春节来临之际,按照地委和自治区总工会《关于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通知》要求,哈密地区工会于1月13日至21日开展迎新春劳动模范及困难职工座谈会及走访慰问活动,现将慰问情况总结如下:

  一、慰问活动开展情况

  1、春节前夕,由地委、自治区总工会领导亲自带队,地区工会领导陪同走访慰问10户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

  2、1月21日地区工会召开困难职工及劳模座谈会。来自11家企事业单位的53名困难职工和来自各行各业的30名自治区级以上劳模相聚在这里,以座谈形式感恩社会、畅谈梦想、展望未来,共同表达对祖国的感恩、对梦想的期盼、对前景的憧憬。座谈会由地区工会党组书记劳尉然主持,地区工会主任李梅彩向困难职工和劳模介绍了哈密地区上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和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鼓励劳模和困难职工要顺势而上,继续当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时代进步的先锋队,秉承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传统美德,自立自强、树立信心、爱岗敬业、争做贡献,共同为建设最美哈密増光添彩、再创佳绩。

  这次座谈会共慰问困难职工53名、劳模30名,共发放慰问金及特殊困难帮扶金12.5万元。

  3、两县一市总工会分别在春节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二、慰问人员及慰问金发放情况

  (1)本次全地区共走访慰问400名困难劳模及职工,其中:地直55户(劳模2户)、哈密市125户(劳模25户)、巴里坤县176户(劳模48户)、伊吾县44户(劳模0户)。将发放慰问金27.4万元,其中:地直6.1万元、哈密市7万元、巴里坤县10.7万元、伊吾县3.6万元。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3

  

  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局、镇党委重要指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和困难教师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春节期间,我校把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困难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自接到县教育局、镇党委要求后,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认真安排,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对于发扬我党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排出离退休教师、特困教职工名单,并成立走访慰问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做好组织慰问的具体工作。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我校离退休教师虽只有两人,但居住分散,针对以上情况,校领导对慰问小组明确分工,利用春节前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慰问。

  第一小组由校长带队到沈庄村对教师进行慰问,向他传递了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温暖关怀,组织对他以前所作的贡献是肯定的,对他的付出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简单的向他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真诚的希望他对我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小组由副校长带队对峰山村沈志民教师进行慰问,送上微薄的礼品和温暖的关怀,了解实际困难,能当时给予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带回经校委会讨论寻求方法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情况说明,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的的心坎里。

  第三小组由后勤主任带队对在岗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对他们一年来克服家庭困难、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学校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真诚的希望他们照顾好家庭,理解党和学校的温暖,继续努力工作。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2)

我国高校教育资助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资助体系。然而目前高校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将工作重心放在资助工作的各项资助管理,对如何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则关注较少,缺乏对贫困生应有的鼓励与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只是资助工作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才是资助工作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诉求。因此,高校应该通过精神帮扶、调整资助结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来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必须在学生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对资助学生的情感关怀,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举措,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加强“育人”,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育人功能

1.注重精神帮扶

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因经济上的弱势引发的相关问题。就需要各高校积极创新帮扶手段,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各种能力,达到育人的目标。要提升受资助学生的各项能力,首先要注重对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在“物质扶贫”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扶贫”。有的学生虽然得到了资助,但是内心任然有挫败感和失落感。这种心理,使贫困生不易养成自强拼搏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有的贫困生得到资助后仍不奋发努力,很难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也很难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因此,学校一方面用经济手段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详细掌握贫困生的总体情况和个体情况,注重精神帮助,引导贫困生正确的对待逆境,克服依赖性、养成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要把国家的、社会的关爱帮助,化为自己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要在贫困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抗逆”教育,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以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自己的现状,正视生活上的困难和逆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认识到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只有知识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应珍惜贫困生活为自己带来的精神财富。同时,学校、社会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勤工助学等各种渠道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帮扶理念,不仅给贫困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和能力上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调整资助结构

学校在奖学金评选过程中,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奋发学习,获取奖学金为自己缓解家庭的困难;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助学金发放中,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树立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在各项资助工作中,要特别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实践,不仅提高了勤工助学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方法,改变了大学生们过去对体力劳动的偏见,同时也增强了对同学劳动成果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了勤工助学学生敬业爱岗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

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心理上不再有被施舍的感觉,有利于克服自卑感,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勤工助学,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立、自强意识以及感恩意识。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其日后走向社会就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增加其自信心。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生由于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经济状况各异,必然导致学生中容易出现贫富差距、消费差距与心理差距。这些差距使经济困难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产生消极的思想,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冲击他们经过多年主流教育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校园现象,特别是它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实施弱化差距感的措施,实现“环境化贫”。

高校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把“全面发展,全体成才”的全员育人目标融入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中,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向学生提供和谐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使经济困难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可通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带动校园的学风建设;通过经济困难学生的勤俭节约的风尚,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念,让经济困难学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还要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加入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让他们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理解资助育人内涵。注重精神帮扶、调整资助结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具有健全而独立的人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少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3)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4)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52-0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扶贫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职教扶贫作为扶贫的重要措施逐步受到国家的重视。据研究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作用,平均回报率约27%”[1]。在此意义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促进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功能。民族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以脱贫与防止“返贫”为终极目标,构建有效的职教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重要路径。职业教育本身是以学员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因此立足民族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现实境况,从劳务输出视角构建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愿景的实现。

一、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起点

职教扶贫并非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宏大叙事,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实践审思。尤其把其置于精准扶贫政策境遇中,其实践导向尤甚。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解决民族地区农民收益的问题,而增收的潜在假设是民族地区具有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潜力和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现实需求。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内涵诠释

精准扶贫是有别于传统粗放式扶贫的新概念,其不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否定,而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新要求。《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是运用统筹、协调、分类的科学方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全过程责任式管理,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综合治理贫困新方式。”[2]精准扶持是对扶持方法有效性的规约,强调“精准扶贫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帮扶,而且要有教育、技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帮扶。”[3]其“是为了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4]然而,就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而言,当前的贫困主要属于相对贫困,造成这种贫困的原因除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外,人口的教育水平、人口掌握技能专业性与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提升教育水平与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就业的长效方式,与精准扶持具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因此,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推动二者的相互衔接与支持,是把民族地区潜在劳动力转换成现实劳动力,促进民族地区人口经济收益增加,推动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二)民族地区居民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

民族地区贫困的本质问题表现为财富的创造与实际的财富消费不对等,即实际消费需求大于创造的财富总值。职业决定着居民的收入,因此为摆脱贫困,求职与转岗问题的解决是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必要途径之一。“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认为,“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完成的。”[5]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促使推力与拉力共同增强,因此民族地区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已成为常态。然而,在这种“候鸟式”迁徙的背后,缺乏技术支撑的体力型职业的不稳定性使得多数民族地区居民收入不稳定,容易造成“季节性”贫困。如在建筑业不景气的境况下,依靠在建筑业做体力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很多民族地区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季节性”贫困成为多数民族地区家庭贫困的常态。鉴于此实况,通过职教扶贫的方式促使民族地区靠出卖体力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获得专业性技能,以此谋取相对稳定的职业,这有助于脱贫与防止“返贫”。

(三)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

据研究显示,全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提高到2012年的0.474,不平等程度增加了65%。农村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24提高到2011年0.3897,增加了83%。不平等程度的扩大意味着处于收入分配底端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即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下降[6]。具体表现为“遗传性”贫困,即贫困基因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呈现出家族特征。遗传性贫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家庭因经济收入偏低,无足够的资源用于子女教育,从而使得子女只能“遗传”祖辈的“体力活”职业,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贫困的生活,这属于教育上的“遗传性”贫困。二是因缺乏现代教育,贫困家庭的文化属于“享受型”阶层认同文化,他们认为贫困属于自己家族的“命”,因此家族愿意接受现有的贫困生活方式,这属于观念上的遗传性贫困。三是民族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难以消耗现有的劳动力,因此大量劳动力常年漂泊于城市,贫困的相关政策其完全不清楚,加上部分农村富人阶层与村委力争占有扶贫资源,因此在外务工人员很难被识别为贫困对象。这属于政策落实错位导致的“遗传性”贫困。四是现代社会的“职业遗传”性贫困。因缺乏教育,民族地区的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外出务工人员通常是先外出的带后外出的,因此其从事的职业单一,致贫风险高。如贵州省S县的贫困村M村,全村1921名成年劳动力中有85%从事建筑业,其中,有50余羰且患胰代人同时在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遗传”既降低家庭乃至村庄的抗贫困能力,也使贫困在代际间传递。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减轻遗传性贫困的恶化。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结构

劳务输出本身属于民族地区实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传统的扶贫模式也认同职教与劳务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缺少精准管理致使职教促进劳务输出的效率不高,因此以劳务输出为导向,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构建职教扶贫的理论框架是研究的核心任务。

(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内涵解读

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探讨的逻辑起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扶贫与劳务输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民族地区劳动力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与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在此基础上,职教扶贫目的在于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转岗就业,减少或防止“遗传性”贫困问题以达致减贫与脱贫的效果。就研究的核心词汇而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词汇,即劳务输出、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劳务输出是该模式构建的目标导向,职业教育是该模式所蕴含的方法或路径,扶贫模式是对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在该模式中所发挥的功能的规约,而且最终目的促进民族地区脱贫。三个关键词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职业教育促进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推动“脱贫”与防止“返贫”,这即是基于劳务输出职教扶贫模式内涵解析的内在逻辑。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

职教扶贫本身是指向扶贫的实践路径,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思路的明确性,这是职教扶贫模式指导民族地区扶贫实践工作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民族地区现实境况的研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设计出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何人接受职业教育、怎么培养人才与怎么实现脱贫。

1.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实施职教扶贫模式的首要环节。劳务输出模式之所以适应于民族地区,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致使其劳动力“自消耗”能力较差,因此民族地区劳务输出的潜能相对较大。劳务输出是输出方与接收方的双向行为,因此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应从输出方与接收方同时着手。接收方即劳动力市场,需要对劳动力市场展开调查,确定现实的劳动力市场需要何种人才。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劳务输出潜在对象展开学习评估,评估其适合接受什么类型与层次的学习。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评估结果之间寻求契合点,处于契合点的劳动力即可归为职教扶贫对象。此外,关于劳动力市场真实需求的调研要对职业具有预见性,尽可能避开短期即会消失的职业,因民族地区人口本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其在城市求职存在困难,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职业对其尤为重要。

2.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

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属于职教扶贫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职教的规律,在对象识别清楚之后,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已确定的对象制定人才培养培训的标准与规格。人才培养培训规格的确定需扶贫主体、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与相关职教专家三方参与,以确保规格的实效性。根据确定的人才规格,培养培训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即基地培训模式、驻村培训模式与职校培养培训模式。基地培训模式即扶贫主体把培训对象直接送到未来的生产与工作现场进行培训的模式,在培训期间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驻村培训模式指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技术人员聘请到学员居住地开展职教培训的模式。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监督者与资源调配的任务,这种培训模式的成本消耗较基地培训模式低,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易于组织与实施。职校培养培训模式指把学习者直接送到职校或技校参与培训的模式。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职校培养对象主要指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的青年,他们可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已难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或不愿意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口,通过短期培训,他们可以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职教模式。基地培训模式通常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但可能在现代职业理念的引领上较为缺乏,且培训成本较高。驻村培训模式实施较为便利,成本也较低,但从劳务输出的视角而言,学员最终需进入发达地区就业,因此相关的技术性培训在居住地难以获取实践训练资源。从理论上而言,职校培养培训模式专业性较强且培训效果较好,然而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职校能否有足够的模拟训练场所或其实践基地能否满足短期培训的需求。

3.职教成果的现实转化

职教成果转化的过程即职教达致脱贫目的的过程。职教成果可视为学员掌握了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了解现代就业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掌握相应行业所要求的员工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实现职教成果的转化即学员顺利走上与其职业学习相对应的岗位,且此类岗位具有相对稳定期。这样培训学员才不至于劳命奔波于各就业岗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依次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宿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稳定的就业带来的是稳定的收入,基本的衣食得以保障,同时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社会归宿感,生活的自信心得以提升,相应地其才能得到同辈群体的尊重而非怜悯。在此意义上,职教扶贫成果的转化是解决农民物质与精神贫困的重要路径。职教扶贫要达致扶贫的目的,最后的环节则是协助参训学员走上相对就业工作岗位,甚至可能的情况下协助其构建自身的职业愿景,这样职教扶贫的使命才算基本完成。

三、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保障

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是职教扶贫的理论构架,是对基于职教扶贫的民族地区长效扶贫模式的探索,然而落实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与资金支持:职教扶贫模式的资源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7]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作为智力帮扶模式,是国家关照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一种方式。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是该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政策支持既表明国家对职教扶贫的重视,能提升职教扶贫的社会认可度或“正式”性。民族地区扶贫本身是资源消耗的事I,从职教扶贫的规划、实施、监管与后期的就业等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况且民族地区经济条件本身不好,扶贫对象难以自身出资参与学习,因此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需要充裕的经费支撑,否则职教扶贫目的难以实现。

(二)施与监管严格:职教扶贫模式的过程保障

实施与监管严格同属于过程性保障的重要内容。精准扶贫的实施要突出“精准”,要求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职教实施过程要精准与就业支持要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指帮扶真正的贫困户,尤其是已在职教扶贫行动计划中的贫困人员。职教实施过程的精准指职教目标确定要精准,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符合学员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特点。就业支持的精准指职教扶贫主体要帮助学员走上符合其自身水平、与其学习内容对应的就业岗位。监管是从管理的视角而言的,要求职教扶贫模式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管。监管包括从职教扶贫计划的制定直至就业追踪的全过程,就业前的监管在于监管职教扶贫的计划与实施质量。就业后的监管重点在于评估,即通过就业后的工作情况反思与审视职教扶贫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以便后期的改进。监管除扶贫主体外,建议由第三方实施监管,这样能保证监管的公正性与实效性。

(三)保教与保职有效:职教扶贫模式的质量保障

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保职,保职才能保证工作稳定、保证收入,保证收入的前提是保证教育质量。保证教育质量需重视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确定定向培养的规格与内容,确保定向培养成果“出口顺畅”,提升定向模式的整体水平[9]。二是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的水平、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类材料,从资源配置上满足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三是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细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标,加强目标的监管与调适,提升培养培训质量。职教扶贫不仅重视教,也必须重视就业,只有把职教与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职教扶贫的内涵才得以体现。一是通过各种形式促进职教学员走上适合其自身职业发展的就业岗位。二是建立职业追踪机制,对就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进行定期的了解,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的职业。尽可能减少其失业“返贫”。

参 考 文 献

[1]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围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2]阚枫.报告析精准扶贫内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EB/OL].http:///gn/2016/10-17/8033781.shtml.

[3]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4][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5]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第4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264.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

[8]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8.

Labor Services Exporting Orientation: Rational 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Yang Zhi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5)

一、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现状

按国家公布的新扶贫标准,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94万,其中扶贫对象462万,占农村户籍人口的9%。由于多数贫困地区耕地不足,所以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这些劳动力大部分选择了外出务工,但是留下来的其实也有相当数量,这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隐性的人力资源。他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据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河北全省还有4.25%的人口为文盲、26.84%的人口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了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过去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另一方面可能是受传统观念或家庭困难等个人因素影响,贫困地区的农村有很多人都没有正常完成学业,受到系统教育。所以,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不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是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主要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包括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农民,除了对长期从事的传统农耕技术较为熟悉外,很少接触系统的科技知识和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对其他技能基本上处于“茫然”状态,所以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转入其他行业进行重新就业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转移基础并不十分稳固。

三是对外部信息和新技术不敏感。由于受通讯等条件制约,贫困地区对外部信息和新技术的认识和运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些新事物既不熟悉,也不敏感,甚至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一些人因年龄、性别、伤残等原因外出务工困难外,大部分都认为外出务工是唯一出路,很少有人会想到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等平台和手段,对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潜在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四是流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贫困地区农村的市场发育一般相对滞缓,一些经济性或社会性中介服务组织很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大都是靠自发完成。政府职业介绍部门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也缺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进行本地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的指导和帮扶。这种情形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资源包括老年人等一些半劳动力资源,通常则是处于未被充分开发与利用的闲置状态。

二、利用和开发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对策

面对着河北贫困地区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如何将其盘活,实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要把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现实的发展动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必须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

一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要多方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同时,要采取多元化培训模式,积极发展各种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职业和技能培训。要普及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努力使他们掌握一到两门符合当地实际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二是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群体来说,除了因自身知识、技能等因素无法正常到外地转移就业的年轻人以外,家庭妇女或60岁左右的老人等半劳动力也占了相当比例,对于他们这部分人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是一种相对合理有效的方式。家庭手工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通过基本的业务培训,就可以让这些农村劳动力掌握工作技能,并开始加工生产。而且在自家庭院里就可以完成生产,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生活。这方面,河北的不少地方已经有了成功典范,比如,阳原县的农民在家里搞皮毛加工、平乡县的农民在家里生产自行车零部件、定兴等几个县的农民在家里为白沟制作箱包,这些都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组建农民股份合作社。单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虽然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却很难产生规模效益,与外部销售市场的对接也会困难重重。因此,要鼓励贫困地区的农村组建农民股份合作社,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集中起来,实现劳动的联合和资本的联合。比如,可以成立某一家庭手工业的股份合作社,具体产品加工由一家一户分别负责,然后由合作社组织对销售市场相对熟悉或者能够在互联网供销平台上交易的专门人员负责产品订单和销售,以更好地开拓手工产品的销路,抵御外部市场的风险。

四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指导和帮扶。各级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一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和指导。要破除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帮助当地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积极调整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为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思路。

总之,河北的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优势,只要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就一定会在加快河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实践中释放出积极效用,从而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6)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发事件等因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用于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比例为6∶4;国家助学金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按3∶7的比例分担;市以下分担部分,按照学校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财政隶属关系,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由市财政负担;县(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由县(市)财政负担。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提供户口本原件,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家庭所在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第六条每年元月五日前,各县(市)和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本县(校)中等职业学校本年度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向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设在市教育局)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于1月20日前报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于1月底前报省财政厅、教育厅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核。8月20日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省财政厅、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核下达的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国家和省、市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下达到各县(市)和各市属中等职业学校。8月底之前,各县(市)财政、教育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经费预算和本级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以及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下达到所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开始发放国家助学金。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和县(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于11月10日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见附件4)上报至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于11月底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上报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并报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全市使用国家统一建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

第十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学费标准、扩大招生就业渠道、完善学生资助措施。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公办学校每年应提取不低于事业收入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鼓励各地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7)

1.勤工助学的定义和特点

1.1 勤工助学的定义

勤工助学最早由复旦大学科技咨询开发中心提出:“勤工助学,致力于自立成才,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自立素质提高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育与心理辞典》给出的定义是:“勤工助学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包括研究生)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已的劳动,促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增长才干,并取得一定报酬,用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行为。”《教育大辞典》指出:“勤工助学又叫勤工俭学,指学校组织的和学生个人从事的有酬劳动,用以助学。”上述定义所反映的勤工助学均涵盖两种含义:一是泛指学生个人以劳务赚取金钱的行为;二是特指高校组织学生进行有酬劳动的行为,即作为高校资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资助手段,这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国家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在2007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对勤工助学的概念界定为: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1.2 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特点

从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勤工助学”是一种资助手段,与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手段并列,共同组成高校资助体系,但与“奖”、“贷”、“减”、“免”、“补”等直接给予经济补助的输血式助困措施截然不同,它是一种造血式助困措施,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取经济报酬。作为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勤工助学所提供的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帮助,而是获得劳动和报酬的机会。可以说,它所给予的已从资助学生上升到了学生自助。对以育人为最主要功能的高校而言,勤工助学不仅可以发挥解困助学的经济作用,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更为重要的是它具备了其它助学方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即有“实践课堂”的育人功能,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励志成长,有效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勤工助学活动必须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作为高校资助手段的勤工助学所具备的特点应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从学生自身来讲,勤工助学是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们主动地通过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馈赠。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在解决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避免精神上的压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广泛性。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以直接经济资助的方式不能解决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部问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更广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机会。

(3)双效性。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劳动报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而且还可以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解困和锻炼的双重效果。[4]

2.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院校勤工助学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是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这是对大学生,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8]相对于其他助困措施而言,勤工助学不仅发挥了助学解困的作用,还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2.1 具有锤炼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8)

  一、  人口与人力资源     二、  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四、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五、  人力资源开发与扶贫开发     六、  扶贫开发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七、  加大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八、  搞好劳务输出产业开发     九、  加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实际和发展阶段,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振兴贫困地区经济的关键,在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充分考虑当前利益和将来发展的关系,使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与开展素质教育、普初教育、学习型社会统一起来,走出一条人力资源开发促扶贫开发的创新之路。     一、人口与人力资源     我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温总理所说的乘数效应和除数效应。人口多是我们的潜在优势,但由于相对过剩,其质量相对不高,限制了人口要素潜能的发展。人口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策。     人口增长周期长,  发展惯性大,  人口压力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释放,  同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承受许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中的重要方面。把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把人口压力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的有效资源是摆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的课题。     人口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口问题不仅涉及人口再生产问题的本身,  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问题。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分布人口,开发人力资源,纳入到扶贫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贫困地区人口建成强大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扶贫开发和脱贫致富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要。     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是互不可分和互相联动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的过程。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使人口压力转化为有效资源动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进而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二、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     贫困山区由于生育观念落后,子女的养育成本较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十分突出,人口数量难以控制。在人口结构方面,一是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二是年龄结构仍然较轻;三是女性初婚年龄下降,早婚早育妇女增多。人口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集中反映在人均经济指标上。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是人均国民收入这两个指标均比全国低,且增长速度又较慢,反映出贫困地区人口与经济不相适应的状况比较严重,人口与经济的矛盾比较突出。     贫困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贫困人口素质差,文盲率较高。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集中又零星。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贫困。     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商品意识薄弱,竞争观念淡漠。贫困地区的人口负担已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务输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重要障碍。在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文化素质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和农业科技利用率低,不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不利于人力资源开发。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地广人稀,生产技术简单,每一个人只要有了相当的体力就极易学得生产技术而从事生产,而且农人的生活水准低,也容易满足生活的要求,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了人便等于有了人力资源。但在工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决不是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得到的,即就工业社会中的农业生产技术而言,亦日益复杂,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了人未必就是有了人力资源。     将人由非资源变为资源,这就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也就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是随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不同的,在各阶段中,生产技术、生产力和经济结构都不相同。从而所需的人力资源在量和质的方面也有差异,大体说来,经济发展所到达的阶段愈高,所需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愈高。所以现代各国的教育都无不力求与经济发展相配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常发生两种现象:一是原有的人力资源逐渐落伍,有被淘汰为非资源的趋势;一是对新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迫切,常感供不应求。这种现象就是反映教育与经济发展尚未能相配合,其结果将使一部分人被摒弃于人力资源之外,这一部分人不但不能成为生产的资源,且仍须继续消耗其它资源,成为社会的负担,阻碍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教育能与经济发展配合得宜,预测经济发展的进度,事先对于即将被淘汰的人力给予再教育的机会,使其能适合新的需要,对于经济发展所需新的人力预为培育,供应无缺,则可加速经济之发展。     四、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因素是人。“治贫必先治愚”,人力资源开发旨在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同时还包括生态意识、环保知识的普及率等方面。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我国的一些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劳务输出等形式也是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贫困地区培养人才要因地制宜,贫困地区现阶段所需要的与其说是“高精尖人才”,还不如说是用得上、留得住、养得起、作用大的“乡土人才”。事实证明,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培养“乡土人才”是富有成效的。1986年到1994年,国家科委拨专款在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培训累计达120余万人次,使科技扶贫联系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科技扶贫计划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以上,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转变观念,确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改革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通建立专家型人才库、用好现有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育各级人才市场以及做好智力引进和人才引进工作等来合理开发人才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扶贫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开发式扶贫。贫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较为复杂。简要说如生存环境、条件和生存能力等,既有外在的条件,又有内在的因素。历史发展规律证明,内在因素又是发展的诀定因素。若扶贫重物不重人,重人则不重人的技能开发,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扶贫效率和质量,已取得的扶贫效果  也难以维持和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贫困者的综合素质,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由不会脱贫到有能力脱贫。若如此,会大大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赖廉价的低素质人力资源以及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劳动力密集和物质资本高成为传统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一方面在短期内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因过度开发等原因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农村扶贫攻坚力度,采取经济、科技、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多种手段,改变并扭转贫困人口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少生快富。以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和主要目标,重点扶持低收入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业开发科技含量,拓宽市场,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普及教育,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降低返贫率。六、扶贫开发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贫困地区多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土地生产率低下的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区,农村贫困地区精神贫困,思想意识和观念陈旧,科技利用率低,造成经营的粗放,经济的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低下,导致物质贫困,同时粗放经营又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即生态贫困加剧;而物质贫困,资金不足,收入低下,无力去投资教育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其它地区相比,精神贫困和生态贫困进一步加剧。这种恶性循环同时也告诉我们,单一的扶贫措施,即使某一方面或两方面暂时缓解,也会受另外一方面的影响,导致扶贫效率的不经济。因此贫困是精神、物质、生态均有待提高的集合体,必须从三个方面综合治理。  过去反贫困只注重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或生活条件的相对提高等物质贫困,但如果只注重物质扶贫,则极易造成一些政府的短期行为,个别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只追求脱贫的数量,而忽视脱贫的质量,盲目上马扶贫项目,管理粗放,造成扶贫的泡沫经济,加剧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损坏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而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增加经济财富,同时还加强精神扶贫和生态扶贫,而精神扶贫和生态扶贫比物质扶贫更长期、更艰巨、难度更大。  在扶贫效益评估上,过去我们一直将生产总值、总收入或平均收入值等作为主要指标,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层和增加幅度,农村贫困线以下和以上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等指标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这些经济指标都注重扶贫的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注重社会精神财富的增加,包括社会结构的改善、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积极变化等方面。帮助他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这样才能自立和发展。

    七、加大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农民进镇“门槛”。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转移、吸纳农业人口,解决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有效载体作用,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真正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变传统农民为农业工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加大对原有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坚持民营化的改革取向,改制成混有民营或民有民营的公司制企业,搞好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等创新,进一步增强乡镇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入增量,围绕农村特色资源,通过引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  农业企业,培育一批新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的广阔空间。     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推出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辟“返乡创业园区(特区)”,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  ,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对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信息,引进外资的,按照招商引资政策予以重奖。     坚决废止不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法规,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保证了农民增收,减轻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压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但是,在发展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纠正和疏导。如有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鼓励外出务工就是放弃农业,因而态度消极,工作被动。有些致富的群众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长远打算。目前,农村的市场中介组织稀缺,劳动力流动盲目无序,有些外出务工者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另外,农民外出务工流动机制不完善,导致劳务输出成本增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机制不活,束缚了农民工进城的步伐;二是进城门槛高,特别是在城市失业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农民向城市流动难度更大,办理相关手续的费用也很高。     八、搞好劳务输出产业开发     劳务经济以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为主要特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劳务经济已成为贫困山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是农村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特别要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劳务输出的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  宣传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高频率、多批次地劳务信息,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决策层的关注,形成重视劳动力转移,关注打工者生存状态的浓厚氛围。  要总结交流打工经验,表彰回乡创业典型人物,把劳务经济的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加强引导力度,促进大循环,实现大转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工作。巩固和完善市、县(市)、乡(镇)、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条,实行目标、利益捆绑考核运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确定专人专施劳务信息搜集、传递,本地劳务人员管理、维权等事务,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尽快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     要强化劳务输出市场管理,坚持劳动力市场审批制度,净化劳务输出程序,规范劳动力市场、社会中介组织的运作行为,坚决取缔非法中介组织和“地下”网点,严厉打击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打工人员的行为。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打工人员;定期交流劳务信息,形成纵横交错,  四是加强劳动力输出服务保障,改进服务模式。及时调整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向劳动力就业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延伸,开展打工人员社保工作,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保障。  实行扶贫式培育劳务经济,鼓励扶持劳务输出。绝对贫困人口,他们有外出打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力支付打工的基本费用。各级政府要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外出打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劳动部门实行信息收集、考察、、人员招聘、护送、跟踪服务管理一条龙服务,输出质量高,信誉较好。能人带动主要  依靠当地经济能人通过承包性质,在外招揽劳务后,组织本地农民外出打工,外出风险不大,但整体收入不高,大多数从事建筑等重体力劳动,自发外出打工,他们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九、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001一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立了走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之路。要求把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这是国家从脱贫致富的源头,以持续发展的理论,确立的国家10  年扶贫工作战略和任务目标。     当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包括各类培训和劳务输出以及信息化、学习型社会培育多个方面,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教育的方方面面,人口质量和结构的变动、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开发。只有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观念,人力资源开发才可以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  即人力资源开发不力造成的。提高人口素质是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要性。通过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使得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根据贫困地区经济、资源和人口现状,  把控制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源开发和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就业、人口迁移、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问题综合加以考虑,  制定和采取积极有效的计划和措施,切实地解决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真正地将充沛的人力资源转化成能适应社会发展有效资源优势。     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必须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职业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加强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重视开展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体系,为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供动力。     把小城镇发展同乡镇企业的改造提高结合起来,以城镇化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业内部和农村地区就业。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将扶贫和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途径。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9)

一、 人口与人力资源 二、 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四、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五、 人力资源开发与扶贫开发 六、 扶贫开发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七、 加大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八、 搞好劳务输出产业开发 九、 加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实际和发展阶段,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将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振兴贫困地区经济的关键,在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充分考虑当前利益和将来发展的关系,使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与开展素质教育、普初教育、学习型社会统一起来,走出一条人力资源开发促扶贫开发的创新之路。 一、人口与人力资源 我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温总理所说的乘数效应和除数效应。人口多是我们的潜在优势,但由于相对过剩,其质量相对不高,限制了人口要素潜能的发展。人口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策。 人口增长周期长, 发展惯性大, 人口压力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释放, 同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承受许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中的重要方面。把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把人口压力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的有效资源是摆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的课题。 人口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口问题不仅涉及人口再生产问题的本身, 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问题。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分布人口,开发人力资源,纳入到扶贫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贫困地区人口建成强大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扶贫开发和脱贫致富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要。 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是互不可分和互相联动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的过程。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使人口压力转化为有效资源动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进而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二、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 贫困山区由于生育观念落后,子女的养育成本较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十分突出,人口数量难以控制。在人口结构方面,一是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二是年龄结构仍然较轻;三是女性初婚年龄下降,早婚早育妇女增多。人口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集中反映在人均经济指标上。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是人均国民收入这两个指标均比全国低,且增长速度又较慢,反映出贫困地区人口与经济不相适应的状况比较严重,人口与经济的矛盾比较突出。 贫困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贫困人口素质差,文盲率较高。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集中又零星。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贫困。 许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商品意识薄弱,竞争观念淡漠。贫困地区的人口负担已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务输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重要障碍。在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文化素质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和农业科技利用率低,不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不利于人力资源开发。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地广人稀,生产技术简单,每一个人只要有了相当的体力就极易学得生产技术而从事生产,而且农人的生活水准低,也容易满足生活的要求,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了人便等于有了人力资源。但在工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决不是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得到的,即就工业社会中的农业生产技术而言,亦日益复杂,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了人未必就是有了人力资源。 将人由非资源变为资源,这就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也就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是随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不同的,在各阶段中,生产技术、生产力和经济结构都不相同。从而所需的人力资源在量和质的方面也有差异,大体说来,经济发展所到达的阶段愈高,所需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也愈高。所以现代各国的教育都无不力求与经济发展相配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常发生两种现象:一是原有的人力资源逐渐落伍,有被淘汰为非资源的趋势;一是对新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迫切,常感供不应求。这种现象就是反映教育与经济发展尚未能相配合,其结果将使一部分人被摒弃于人力资源之外,这一部分人不但不能成为生产的资源,且仍须继续消耗其它资源,成为社会的负担,阻碍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教育能与经济发展配合得宜,预测经济发展的进度,事先对于即将被淘汰的人力给予再教育的机会,使其能适合新的需要,对于经济发展所需新的人力预为培育,供应无缺,则可加速经济之发展。 四、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因素是人。“治贫必先治愚”,人力资源开发旨在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同时还包括生态意识、环保知识的普及率等方面。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口。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我国的一些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劳务输出等形式也是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贫困地区培养人才要因地制宜,贫困地区现阶段所需要的与其说是“高精尖人才”,还不如说是用得上、留得住、养得起、作用大的“乡土人才”。事实证明,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培养“乡土人才”是富有成效的。1986年到1994年,国家科委拨专款在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培训累计达120余万人次,使科技扶贫联系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科技扶贫计划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以上,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转变观念,确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改革传统的人才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通建立专家型人才库、用好现有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育各级人才市场以及做好智力引进和人才引进工作等来合理开发人才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扶贫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开发式扶贫。贫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较为复杂。简要说如生存环境、条件和生存能力等,既有外在的条件,又有内在的因素。历史发展规律证明,内在因素又是发展的诀定因素。若扶贫重物不重人,重人则不重人的技能开发,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扶贫效率和质量,已取得的扶贫效果 也难以维持和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贫困者的综合素质,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由不会脱贫到有能力脱贫。若如此,会大大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赖廉价的低素质人力资源以及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劳动力密集和物质资本高成为传统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一方面在短期内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因过度开发等原因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农村扶贫攻坚力度,采取经济、科技、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多种手段,改变并扭转贫困人口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少生快富。以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和主要目标,重点扶持低收入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业开发科技含量,拓宽市场,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普及教育,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降低返贫率。六、扶贫开发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贫困地区多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土地生产率低下的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区,农村贫困地区精神贫困,思想意识和观念陈旧,科技利用率低,造成经营的粗放,经济的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低下,导致物质贫困,同时粗放经营又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即生态贫困加剧;而物质贫困,资金不足,收入低下,无力去投资教育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其它地区相比,精神贫困和生态贫困进一步加剧。这种恶性循环同时也告诉我们,单一的扶贫措施,即使某一方面或两方面暂时缓解,也会受另外一方面的影响,导致扶贫效率的不经济。因此贫困是精神、物质、生态均有待提高的集合体,必须从三个方面综合治理。 过去反贫困只注重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或生活条件的相对提高等物质贫困,但如果只注重物质扶贫,则极易造成一些政府的短期行为,个别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只追求脱贫的数量,而忽视脱贫的质量,盲目上马扶贫项目,管理粗放,造成扶贫的泡沫经济,加剧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破坏,损坏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而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增加经济财富,同时还加强精神扶贫和生态扶贫,而精神扶贫和生态扶贫比物质扶贫更长期、更艰巨、难度更大。 在扶贫效益评估上,过去我们一直将生产总值、总收入或平均收入值等作为主要指标,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层和增加幅度,农村贫困线以下和以上的贫困人口数量变化等指标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这些经济指标都注重扶贫的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注重社会精神财富的增加,包括社会结构的改善、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积极变化等方面。帮助他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这样才能自立和发展。

七、加大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农民进镇“门槛”。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转移、吸纳农业人口,解决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有效载体作用,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真正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变传统农民为农业工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加大对原有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坚持民营化的改革取向,改制成混有民营或民有民营的公司制企业,搞好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等创新,进一步增强乡镇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入增量,围绕农村特色资源,通过引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 农业企业,培育一批新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的广阔空间。 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推出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辟“返乡创业园区(特区)”,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 ,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对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信息,引进外资的,按照招商引资政策予以重奖。 坚决废止不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法规,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保证了农民增收,减轻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压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但是,在发展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纠正和疏导。如有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鼓励外出务工就是放弃农业,因而态度消极,工作被动。有些致富的群众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长远打算。目前,农村的市场中介组织稀缺,劳动力流动盲目无序,有些外出务工者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另外,农民外出务工流动机制不完善,导致劳务输出成本增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机制不活,束缚了农民工进城的步伐;二是进城门槛高,特别是在城市失业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农民向城市流动难度更大,办理相关手续的费用也很高。 八、搞好劳务输出产业开发 劳务经济以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为主要特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劳务经济已成为贫困山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是农村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特别要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劳务输出的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 宣传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高频率、多批次地劳务信息,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决策层的关注,形成重视劳动力转移,关注打工者生存状态的浓厚氛围。 要总结交流打工经验,表彰回乡创业典型人物,把劳务经济的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加强引导力度,促进大循环,实现大转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工作。巩固和完善市、县(市)、乡(镇)、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条,实行目标、利益捆绑考核运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确定专人专施劳务信息搜集、传递,本地劳务人员管理、维权等事务,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尽快实现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全国范围内劳动力转移渠道。 要强化劳务输出市场管理,坚持劳动力市场审批制度,净化劳务输出程序,规范劳动力市场、社会中介组织的运作行为,坚决取缔非法中介组织和“地下”网点,严厉打击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打工人员的行为。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打工人员;定期交流劳务信息,形成纵横交错, 四是加强劳动力输出服务保障,改进服务模式。及时调整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向劳动力就业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延伸,开展打工人员社保工作,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保障。 实行扶贫式培育劳务经济,鼓励扶持劳务输出。绝对贫困人口,他们有外出打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力支付打工的基本费用。各级政府要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外出打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劳动部门实行信息收集、考察、、人员招聘、护送、跟踪服务管理一条龙服务,输出质量高,信誉较好。能人带动主要 依靠当地经济能人通过承包性质,在外招揽劳务后,组织本地农民外出打工,外出风险不大,但整体收入不高,大多数从事建筑等重体力劳动,自发外出打工,他们靠“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打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九、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001一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立了走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之路。要求把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这是国家从脱贫致富的源头,以持续发展的理论,确立的国家10 年扶贫工作战略和任务目标。 当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包括各类培训和劳务输出以及信息化、学习型社会培育多个方面,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教育的方方面面,人口质量和结构的变动、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开发。只有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转变人口观念,人力资源开发才可以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 即人力资源开发不力造成的。提高人口素质是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要性。通过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使得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根据贫困地区经济、资源和人口现状, 把控制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源开发和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就业、人口迁移、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问题综合加以考虑, 制定和采取积极有效的计划和措施,切实地解决人口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真正地将充沛的人力资源转化成能适应社会发展有效资源优势。 教育是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必须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职业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加强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重视开展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体系,为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提供动力。 把小城镇发展同乡镇企业的改造提高结合起来,以城镇化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各种制度,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业内部和农村地区就业。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将扶贫和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途径。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10)

许多孩子学习条件不错,本身素质也好,但学习成绩不佳。究其原因,多数是怕苦怕累,欠勤奋好学所至。在一个家庭中,家长除了营造一个勤奋好学的氛围外,还要精心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比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认真落实。如果家庭没有严格的生活制度,父母约人在家里打牌至深夜,早晨睡懒觉,不能按时开饭,家里的东西摆放杂乱无章,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能的。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进取心。面对当今世界人才的激烈竞争,尽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才能、用知识武装孩子头脑势在必行。所以要培养孩子树立起永远进取、追求竞争的思想,最后还要给孩子以具体的帮助。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走出困境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的道理,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并耐心的鼓励:困难是暂时的,战胜困难就是胜利。孩子遇到失败而灰心丧气时,家长要及时的伸出热情之手,鼓励他:失败是成功之母,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当孩子见异思迁,不愿做艰苦努力时,家长要以长辈的经验告诫他们:见异思迁、半途而废,最终将一事无成。当孩子因某种挫折感到气恼或沮丧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和迁移其消极情绪,尝试着把它转化成中性的甚至积极的体验。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看看其中是否也包含了一些有意义的因素,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想要在学习上获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朝着既定的目标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杰夫说:“平静的湖水,练不出强悍的性格;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历史上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名人,在困难的环境里,不但没有泯灭成才的意志,相反,使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环境并改造了环境。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处处充满阳光。

2、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孩子

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可谓尽心尽力,成了孩子发展的总导演。在中国,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家长就对孩子持否定态度。“学而优则奖”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鼓励孩子学习的常用手段。而美国家长给孩子的奖品从来不以考分来衡量,美国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是通过“按劳取酬”的方法刺激孩子做家务的。所以美国的孩子参加劳动从不厌倦,而是表现的异乎寻常的积极。中国的孩子并不比美国的孩子差,他们也有劳动的渴望,对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都想动手做一做。一个男生曾经这样对我说:平时在家里大人们总不让活,说是好好学习就行了,有时也真想尝试劳动是什么滋味、想体会一下劳动的乐趣。由此可见,中国的家长让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太少了,以至于出现家务劳动“理所当然”的由父母包办代替的不正常现象。他们认为孩子参加劳动,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在家里不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家长也不支持,寻找理由不让孩子参加,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可见,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必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家长应该清楚,劳动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休戚相关。试想,看着用自己的双手洗干净的衣物、餐具、打扫整洁明亮的房间;望着校园中用自己的双手栽培的花卉、小树,孩子们心中那份对于“劳动创造一切”的情感体验,不是会远远胜于滔滔的说教吗?实践证明,在家里获得正确的劳动教育的儿童,以后会很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专业教育。凡是在家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经验的儿童,则会遭到各种失败。所以要培养孩子在良好的劳动习惯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劳动教育的困难篇(11)

__同志于**年11月走上劳教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劳教工作战线上的人民警察。从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党的劳教事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年4月,__省女子劳教所建立,34岁的__被上级任命为副所长并主持行政工作。上任以来,她坚持以德治所,勤政务实,使女子劳教所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她身体力行,奉献爱心,用慈母之情感化劳教人员,使劳教人员安心改造,再铸新生;她心系群众,务实为民,为构建平安、和谐的劳教场所做出了突出贡献。

__有一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拼劲”和勇气。她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现了新时代母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

建所之初,上级决定以该所为试点开展“创建”工作。面对场所设施简陋,基础薄弱的困难,__毅然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决心用2年时间建成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定下目标后,她牵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以“创建”带动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思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准则,并以身作则投入创建工作。她带队组织骨干民警到省外参观学习,大胆借鉴、引入成功经验,主持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她深入基层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亲自参与建章立制,设计制作规范的上墙图表、标示牌等具体工作。为筹集资金,她多方奔走,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该所存在的困难,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经过她的努力,该所的实际困难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大了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场所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新建了劳教人员宿舍、教学楼、习艺楼、帮教中心及家属会见厅;安装了场所监控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场所收容规模由最初设计收容800人逐渐发展到实际收容**人的规模。**年5月,该所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

建所时,女子所设施简陋,无固定生产项目,原有果茶园老化,农业生产萧条,加工生产项目单一且效益低,场所基础薄弱,加上仅有在职民警60人,可以说,女子所是白手起家,缺人、缺财、缺物。面对困难,__没有胆怯、没有退却。她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女人,决心迎难而上,摆脱困境,改变建所初期的落后面貌。于是,她与所领导班子成员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室内加工业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发展”的目标。为引进生产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她组织人员到省外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女劳教人员生产的项目,与厂方洽谈、协商,签订合同。在她的努力下,该所先后引进了鞋帮、玩具、电子原件等加工项目。为发展劳教所经济,她立足实际,加强生产经营内部治理,先后建立了20余项治理制度,使治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信赖,稳定了生产项目。为增强发展后劲,她加强财务治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加大生产设备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建所以来,该所产值逐年增长,劳教生产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__时刻想着群众利益,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作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建所初期,由于收容人数增加,场所拥挤,生活垃圾排放量大,场所环境受到污染。为此,她多方奔走,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在场所内安装输水管道,修建储水塔,进行排污治理,改善场所环境,解决了场所居民饮用水困难和排污问题。建所以来,__坚持从优待警,为民警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她多方奔走,积极寻求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想尽办法解决场所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在她的努力下,民警职工看病就医、子女就学及居住条件等逐步改善。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建了入所公路,开通了交通车,为民警职工及场所居民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解决民警职工的福利待遇,她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使民警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得到了兑现。她勤政务实,忘我工作,心系劳教所的发展和群众利益,在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为群众办了一桩桩实事、好事,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__提倡人性化治理,坚持用真情和爱心去教育、感化劳教人员。她经常深入到劳教人员中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她利用自己曾从事医务工作的临床经验,经常为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救治。面临流行疾病的时候,她不分昼夜地和民警们一起对患病人员进行医治,保证了患病人员得到及时治疗。每逢节假日,她坚守在工作岗位和民警们一起组织劳教人员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在对“”类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她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促使劳教人员幡然醒悟,重新做人。她奉献爱心,以德育人,用慈母之情感化劳教人员,关心和爱护年轻民警;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组织的信任。她重视抓基础工作,规范治理制度,为确保场所安全持续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年以来,该所连续七年实现了“四无”劳教所,多次受到部局、省局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