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9 10:36:45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1)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24-02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实现资源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成为体育课堂的小主人,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转变观念,科学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历史的必然。多媒体技术具有独特的视频、音频展示功能,呈现的资源可以图文并茂,交互性、灵活性很强,大大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在讲解有关体育的发展历程、体育设备的参数、体育测试的标准和规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示,使学生对每组数据或者规则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极佳。如在讲解篮球的发展史、篮球的直径、篮球场的长度和宽度、篮球架距离地面的高度、篮球对抗赛的比赛规则时,均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链接相关网页,或者是引用动画视频课件进行展示说明。课件通过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的信息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为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去网上查询,通过小组汇总,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汇报交流,组间可以相互更正或者补充。这样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学更应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了解体育发展史,理解学习体育的用途,掌握操作的技巧。这样学生自觉理解强身健体,弘扬体育运动的深刻内涵。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加有效地优化了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2.1 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平台,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在常规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事先给学生演示或者强调,之后大胆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能让学生完成的任务或动作就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不包办学生课堂上的一切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录像片,让学生自己领悟,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习新操的时候,那些示范动作也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体会动作要领。在跳远、投篮等项目训练时让学生先看视频范例,再由学生去训练,教师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校正。这样教学使学生学习印象深刻,愿意接受新知,避免体育教学的枯燥无味,极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兴致勃勃、充满活力,大大规范了学生的体育行为。

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处理体育信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体育教学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按新课标的要求,开全训练项目,搞好专项训练,把每一个知识点科学准确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掌握的参数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该熟练掌握的动作技能必须掌握到位。学期初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利用Excel的分析和统计功能,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的测评成绩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找出学生的弱项,再对症下药。如在100米、跳单双圈、掷准等项目中,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3 科学介入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对连贯性强的动作进行指导时,由于那些动作时间短、连贯性强、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有危险性的动作,教师都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做出规范的示范动作,学生理解就较为抽象。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技术动作的视频,并控制播放的速度,使之变慢,或者在制作课件时增加动作按钮,需要暂停时进行暂停设置,使学生对某个动作观察得更仔细,体会得更深刻,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例如,在进行团体操训练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动作协调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学生很难规范自如地完成整套体操动作,好多拍节的动作做不到位,整体效果很差。如果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训练之前给教师录制规范动作视频,在训练时展示给学生,对繁琐的动作逐个拍节地给学生展示,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各拍节的要领,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改进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21世纪是人才竞争和科技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小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引导,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渗透自主创新的意识,学会利用已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改装和完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和完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产生创作的冲动,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方法的保障。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2)

二、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建共享举措探索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基础。开放教育是否成功,不只在于开放教育机构是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受教育者,更在于这些教学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从以上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可知,听任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内部各单位各自投资、自主开发各类教学资源,却不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调控,势必导致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闲置浪费等情况,影响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为此,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的探索和构建是当前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建共享:1.成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协调中心机构教学资源的整合,包括使用的整合和开发的整合。目前,我国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上,缺少一个统一的整合协调中心机构。针对此现状,笔者建议在开放教育各机构中抽调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组建一个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协调管理中心机构。该机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突破教学资源开发彼此独立或小范围内合作的方式,构建教学资源的申报审核机制、投资机制、监管委托机制、评价机制和共享机制。具体实施如下:(1)进行教学资源的战略性、统筹性开发,整合资源开发的计划编制,依据优势互补原则统筹安排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力避重复建设;(2)对各学科资源申报工作进行审核,避免相同资源的重复申报;(3)赋予申报单位对教学资源的监管权,但明确其不具有整体版权,并明确规定申报单位应虚心接纳同行的优秀成果及好的建议,不得对开发权进行垄断,更不得垄断教学资源的使用权;(4)对素材资源、网络课程标明著作权,要求使用者与作者进行版费协商,使用时须标注出处及作者信息,保护作者权益;(5)对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权益纠纷进行调解和仲裁。开放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协调中心机构的构建应以以上内容为工作中心,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法可依,有组织地进行协调,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共享问题。2.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制度首先,建立和完善开放教育教学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制度。要确立评价的方法、指标,根据各学科教学资源的特点和评价进行开发设计。并形成与之相应的评价分析报告,既有结果的分析,又有原因的探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其次,建立和完善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的评价制度。建立教学资源利用率衡量的科学性指标体系。此体系也应有定性的原因探求和定量的结果分析。再次,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过程监测制度。过程监测制度主要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过程实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整合与共建共享的顺利进行。此外,还须建设和完善评价结果的相应反馈制度。反馈制度的构建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工作具有激励作用,是确保工作持续顺利进行的激励机制,它能调动各部门整合共建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整合与共建的效果。3.发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系统优势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机构,应该发挥自身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系统优势。由中央电大带头,对开放教育开设的所有课程、尤其是非统一开设的课程及各门课程所需的主要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布置安排,安排组织各省市地区各专业教师分别负责、分头开发。同时,分省市区域按协作区落实责任,分别负责相关课程教学资源的更新、整合、及时上报,由中央电大审阅修定后进行分发公布。4.构建开放教育系统内教学资源的中央信息库应尽快构建专门用于开放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宣传的中央信息库,将国内外的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教师信息、品牌讲座、图书资料信息等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收纳于其中,并设立和开放相应的网络检索程序,以利于各教育者和学习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整合与利用。此外,各级各类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也应将自主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自觉及时地纳入到这个中央信息库中,早日实现开放教育机构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和共建共享局面,减少并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和闲置浪费现象。5.具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技术,开发标准化资源共享平台毋庸置疑,现代教育技术是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的主要手段与先决条件。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的缺失,导致了教学资源的不能共享。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各机构间因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造成了目前资源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杂、功能殊异、互不兼容的情况。国家虽颁发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但此标准较为宽泛,主要重心在于对资源开发行为、资源开发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规定,而缺乏对网络平台建设的具体化的可操作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对于素材资源和网络课程开发者而言,意义不大,操作性不强。因此,相关的国家教育部门要集中力量研究资源共享技术,吸收和引进那些优秀网络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成熟技术,参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推荐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周立元等,2008)进行开发设计,由国家出资建设通用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教学平台并向全国免费推广。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技术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辅助手段,通过这些媒体手段的应用,能生动形象地把数学素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形成表象思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新型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一些应用软件平台的使用,对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处于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育教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拓展教学途径,优化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其中,利用网络进行数学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教师可以在课上给学生展示自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的改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时,这些纯数字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材上设计的训练方式也比较死板。因此,笔者利用网页小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在讲完基本知识点后,让学生打开习网网站,进入高效课堂模块,选择智力游戏功能区,打开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智力游戏了。通过对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企鹅乐园”进行习题训练:网页上临时出现加减法训练题,学生拿着小木棒砸带有正确答案的小企鹅,砸对了会给予加分奖励。学生可以一关一关往下闯,越是到后来题目越难,看哪位学生做得又快有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式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运算能力,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

2 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

数学知识很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发挥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作用,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是数学。这样教学,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能力。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的教学时,这个概念虽然很简单,但学生接受起来也很模糊,尤其是在对具体方向的描述上,学生总是不能准确地说出,以至于做题时漏洞百出。于是笔者在课前将学校内的建筑物照成照片,再把这些照片放到Flash课件里,让学生按照学校的布局把图片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位置”的含义。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附带软件里的刻度尺、量角器等工具按钮,测量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方向和距离等,从而使学生准确体会“方向和位置”的含义。比如:针对示意图中的教学楼、办公楼、小卖部、厕所、小花园、大门口、礼堂、司令台等,让学生到前边来,在大屏幕上指出那个建筑物相对其他建筑物的具体方向和位置,如小卖部在小花园的什么方向上,距离有多远?教学楼在办公楼的什么方向上,距离有多远?……学生通过对图上信息的理解,结合具体情况说出具体的方向和准确的距离。这样教学,有效灵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可以叫学生自由结组,相互练习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知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学习效果极佳。

3 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特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多,纯数学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对小学生来说接受起来较为困难,还有的知识点需要向学生展示其形成的过程,尤其是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的推导,更使小学生感觉头疼。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利用图表功能、绘图功能、动画效果等方式,直观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本质,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大脑构图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正比例”和“圆锥”等知识点的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授课,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利用白板调出来,用电磁笔直接拖动相关素材,就能绘制出相关图形或图像,绘制结果直观形象,生动说明所要讲的数学概念、规律等。通过电子白板的应用,大大节省了绘图时间,提高绘图的精确度,使教学行为更规范。学生通过体验教师绘制的过程和图像生成的过程,深刻体会了有关概念或者规律的含义,对数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再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灵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巧用教育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综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丰富的课内外资源,存储的知识形式多样,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图片资源,或者是视频等形式。这些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教育技术装备手段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数学广角”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训练。如用地图上的比例尺理解“比例”的含义,用统计的知识了解日常人们出行方式,利用百分比学会进行银行存款“利率”的计算等。另外,学生在练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如遇到难解的问题,可以去网站里查询相关信息,那里有很丰富的资源供学生利用,学生可以在线收看视频讲解资源,有效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通过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总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装备和课程资源的科学整合大大促进了新课改的步伐,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受益匪浅。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全面落实了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4)

网络作为信息发展的产物,在新课标背景下很受推崇,学生也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网络进行情境设置和信息查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笔者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把那些有轴对称特点的物品或者图片拿出来,用实物展台展示给全班学生,增加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如教科书、圆柱形水杯、光盘、蝴蝶图片,以及M、V、O、W、A、T、8、、∩等字母、数字或者符号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其特点,从而轻松发现规律,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学习效果极佳。课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看一些有关轴对称的物体或者图片资料,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运用。

二、 发挥现代教育资源优势作用,科学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中绝大多数知识点是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很多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图形的变换、线段的移动等,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从本质上揭示数学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展示,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进行“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时,开始师生共同截出几种简单的几何体,但由于学生个性水平的发挥,在截取几何体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复杂情况,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要操作的过程制作成Flas,课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抽象的几何体有了直观的认识,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再如,在“概率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一个抓球小实验:黑盒子里盛有黄、红、白三种颜色的同样大小的乒乓球各3,让学生从黑盒子里一次抓出3个球,总共抓90次,看一次抓出来的都是红颜色的次数,红黄白各一个的次数,两个红色一个白色的次数……这个实验由于课上实验时间、实验场所的限制,学生实验内容、次数不够充分,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和预想的结果有较大的差距。笔者运用Flash课件模拟这个实验,使学生对概率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笔者设计一道有关概率的习题:“假如有这样一份试卷,120个选择题,每题1分,大家都不会,答案随机选择。那么,请思考下列问题:我们班同学得72分的概率是多少?96分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大家进一步思考,一个同学得了86分,能说明他会86分的题目吗?”笔者可以利用课前制作好的Flash课件进行演示,有效解决概率这个难点。这样的趣味题目使学生对概率知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整合现代教育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现代教育技术能展示大容量的数学信息,拓展信息来源,能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教师直接在课堂上画出相关的几组图形,会大大浪费教学时间,还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为更好地优化教学结构,教师通过Flas手段让直线移动起来,从而展示直线和已知圆的位置关系,深刻理解相离、相切、相交的几个概念,学生通过动态观察,理解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值关系,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这些关系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5)

关键词: 汽车专业;教学资源;整合

Key words: automotive professional;educational resources;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80-02

0引言

职业教育中的汽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①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跟不上急剧增加的需求量。②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教材、教具和实验设施不可能及时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③汽车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本本教学不利于教师汽车教学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发展。④由于地方经济的差异,各地汽车专业教学的发展很不均衡,很多地方急需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是指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汽车专业的教学资源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物力、财力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人力。较好的优化了人力资源后,才能去更好的整合其他资源。

1人力资源的整合

1.1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首先,普及教学新技术扩大了教学容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轮训。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特别是汽车知识。每年大量新型汽车层出不穷,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除书本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果光凭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枝粉笔一张嘴巴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知识量的教学;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型和实物在贮存、携带和使用上存在很多不便,且难以实现动态工作仿真,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带来难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准备使教师付出了大量重复备课劳动,使教师难以腾出时间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参加科研活动,使教师难以自我提高。此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在授课方式上“双师型”教师可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法,使教学环境职业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凡是能在现场组织教学的,绝不在教室讲,我们有汽车实验室,合作企业,驾校等,例如在讲变速器总成时,有挂图,有实物,也有透明演示教具,让它们各尽所能,在该起作用的时候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以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彻底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这种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情况下,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下厂锻炼是职业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亲临生产一线,才能把理论与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市场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1.2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要为目,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护,汽车修理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汽车总成折装能力;一般总的修理、维护能力,一般全车线路铺排,以能维修汽车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体系,强调实践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训作用。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顺序,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渗透于各个环节。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是先学基础再进行实践练习。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变传统的“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的教学顺序为“实践认知一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一再实践”的顺序,所以在教学中体现多实践、早实践、实践教学不断线的方针。注重“创业”培养,体现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的特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满足社会需要。

2物力资源的整合

2.1 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公共实训平台”的功能是开放型、能够面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源共享的实训平台。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可以弥补汽车专业设备更新快,价格高等缺点,避免主要车型实训设备的重复建设。主要可以承担以下任务:一是对各类院校实训提供平台;二是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实训提供平台;三是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鉴定提供平台;四是为复转军人技能培训和鉴定提供平台;五是为大学毕业生岗前实训提供平台;六是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供平台等。与此同时,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同业交流活动,推动高技能人才宣传等工作。

2.2 应用工学模式教学工学模式教学在思想层面上,体现了一种注重实践与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在机制层面上,它是一种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办学制度,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 “企业行为”来看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在模式层面上,它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调、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既能解决一部分实训教学,又可以让汽车专业人才顺利地与企业进行零对接。

3财力资源的整合

3.1 政府主导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充分增取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大力发展汽车专业,就投资回报而言,相比于其他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或者说教育投资的收益较高,事实上汽车行业是国家支柱产业,也是最高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30%至40%。这也就是说,剔除性别、工作经验、地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就业者每多受一年教育将来就可多增加30%至40%的收入,可以拉动内需,振兴经济。

另外,把政府达到报废年限的汽车捐赠给学校,给汽车专业学生提供试验和练习试验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学校财政支出,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再利用。

3.2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办学是对公办学校有益的补充。企业冠名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能让学生早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并为其就业做好准备。“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明确了各方职责,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做到了学生定心、家长放心、企业省心,上级满意。学生通过“定位教育”模式的教育,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学校承诺的“保证就业”,改变为学生凭自己的能力真正实现“无忧就业”。民办学校的加入可以使教育教学更富有活力,作为对公办学校的补充,可以缓解社会上一部分汽车技术服务的需求矛盾,对社会、对市、区的汽车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对汽车教学资源的不同组合,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汽车专业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完成推动社会汽车行业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6)

主题式读写结合训练是在主题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择取自己喜爱的表达方法,就某一主题进行自己的表述。而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大量阅读相关文本。这是信息社会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的典型方式,也是开展科学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这种技能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从小培养。

由于信息的繁杂,在这种主题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丰富的主题中进行合适的选择,而且要注意量的控制。主题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切不可漫无边际。要认识到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典型信息,要细致解剖,促进学生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和对典型信息的微观性掌握。

2.声像语境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中介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往的读写结合训练中,由于中介物往往就是语言,学生由读到写迁移的困难很大,出现了语言虽有积累,却无法内化、不会运用的现象,这显然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要让学生将能理解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运用的“积极语言”,就要模拟语言环境。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创设语境带来了许多便利。以声像资料的引入而言,在阅读中,通过声像资料可以及时把课文中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使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通过对课文主体的介入,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声像资料可以弥补学生平时生活的局限,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通过处理的声像资料还可以增强信息的典型性,而反复再现的声像信息又有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

值得指出的是,语境的创设同样要注意适度,它必须是为文本内容的学习服务的,语文课不能搞成了录像课或音乐课。阅读时的语境创设要为学生的想像留有足够的余地,避免以所谓的科学性扼杀学生的阅读个性、情感个性。

3.以语文课文内容为中心,拓展研究主题

在学习了古诗词单元后,老师以古诗词为中心点,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古诗与数学、地理、音乐、美术的联系,然后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表达这种内在联系。

诗中有数。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几位同学检索了“电子图书馆”里的几百首古诗词,找到了许多诗中都包含着数字的诗句。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音乐、美术的联系。还有一些学生研究出诗与花的联系,他们以花为题材,在网上广泛收集到了带有花名的诗句。教师以此为契机,可以引导学生按更多的类型对诗歌加以归类整理。通过这样的整合课例的实践,落实了网络阅读教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思想,在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即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网络教育资源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1.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甚至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优质“示范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与教师一道观看这些名师所授的课堂实录,教师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去授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从“示范课”中的学生听课中获得启示,学会如何学习。

2.运用网络资源中的“同步课堂”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7)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其没有分数的约束和传统教学模式框架,学习内容颇为广泛,不但涵盖运动技巧、游戏和身心健康教育,还能够锻炼学生适应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既能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又能与课外资源相结合,是拓建校园内外生活学习的桥梁。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笔者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体育教学中多种资源整合做了具体分析。

1体育教学与多种学科整合

多种学科与体育学科整合指的是将学科之间界限淡化,例如:体育教学跳绳时,若仅是练习简单的甩跳动作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若是与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教学相整合,让学生按照音乐节奏起跳并控制跳绳速度,既能达到腿部练习要求,又能在跳绳的同时锻炼学生音乐节奏感,加之小学生本就对声音甚为敏感,这样能充分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需注意的是,利用此种方式进行整合教学时,音乐的节奏感切不可过于强烈,以免适得其反,学生跳绳的步伐无法跟进强劲的音乐节奏,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跳绳练习和音乐学习。组织学生拔河比赛时,可结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学会合作》一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涵,激励学生参加拔河比赛,在实践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切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以此类推,整合各个学科深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不但能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还能在运动的同时动脑思考。课本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来自人类自身活动,这样既能使课本知识回归学生,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2整合教师资源

小学生的年龄段大多处于8到1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生性好动、活泼、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也具有极为强烈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未来身心发展的引导者。教师应以身作则,坚持体育锻炼。整合教师资源可理解为对每个个体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和素养等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教学方式和教材优化中。近几年,新课标不断改革,不少学校已经一改传统教育,向新课标标准努力。但由于学校和教师在这一目标上都没有经验,因此经常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尽管新课标对小学教育改革起到了较大改观,但是新课标附加给教师的局限性过高,受各种标准制约,教师无法进行大规模改动,且教师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现代教学方式,虽说小学体育相对宽松却也无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改观的就是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因为各个学科教师生活经验、特长和自身素养不同,所以,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加强自身不足,提高文化素养,寻觅最佳体育教学方式。例如体育课中接力比赛练习,其它学科教师可各抒己见,使接力比赛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教师可提出让学生在接棒时对成语接力,成功对答后方可继续比赛;英语学科教师可根据自身特长提出:接力比赛途中告诉每个小组一句英语对话或是一个单词,让学生参赛之后分别说出自己小组词汇或句子。这样既能丰富比赛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赛制难度,促使学生积极参赛。

3体育教学中学生资源整合

学生资源整合,主要是为了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体育课堂有生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可体现在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比赛和练习项目等,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与此同时,学生思维奇特、灵活,可以自己开发出更多好玩、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和锻炼项目。

4整合健康知识融入体育课中

体育教学本身便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科,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肢体协调能力等皆为小学体育中重要的教学知识点,让学生从小便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加上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野外生存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生活,更能接近小学生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上学生难免会由于运动过激受到伤害,或是皮肉伤、或是由于身体原因出现晕倒、呕吐的现象,这都是体育课堂中最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在体育课堂讲述一些简单的包扎手法以及救急方式,提高学生自主生存能力,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学生也能根据所学知识从容面对,将伤害降到最低。

5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小学资源整合方式较多,其中教材是关键,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方式,健康是基础,唯有将这些资源与体育小学合理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意义。小学阶段的家长和教师都非常重视学习过程,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身心愉快的条件下学习、运动,体会生活的美好,成为新一代社会栋梁之才。

作者:杨志刚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8)

在语文教学中,将图像、视频、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电教媒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与渲染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边演示动画边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新课。三幅动画依次演示:山坡上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山坡变绿了;小河边柳树吐出了一粒粒新芽,柳树渐渐被绿色渲染……配着欢快的歌曲,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春天优美的意境中。

二、运用网络技术,使语文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思想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网络技术教学,我们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核舟记》时,无论教师用多么准确生动的语言对核舟的状貌加以描述,学生对核舟的印象还是模糊的。如果课前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核舟图片,配合课文内容,按空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画面可大可小、可远可近,那么,核舟的布局自然就清晰明朗了。很多学生看了图片以后才知道,核舟原来是一枚立体镂空的工艺品。核舟精巧的造型会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雕刻艺人的高超技术也不言自明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易于突破靠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在分析“看电影事件”时,就播放了课文插图“鲁迅愤然退出教室”的场面。这样图文对照,让学生去想象鲁迅当时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获取“象外之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源。

再如学习《出师表》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课文内容,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出示互联网上搜集的相关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历史事件的原委,学生学习《出师表》时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一片忠心了,也能理解杜甫诗中所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了。

四、灵活运用幻灯片,增加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我们的教学因为有了网络资源平台的辅助,使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声、色、形、态的大融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紧凑。很多原来需要抄写和板书的内容可以使用投影出示,原来只是单一听觉传授的信息,现在可以将他们变化成视觉和听觉并重的传输方式,课堂教学的容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就有了更好的保证。

如在教《故乡》一课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学生能够把精力放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和对文本的理解上。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时,教师以幻灯片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快了好几倍,教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前后变化的原因。这既增加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机会,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合作学习,拓展探究课文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9)

【Abstract】Investigation type teaching be with stir up a student independence the study aggressive for foundation, with development student study research process and method ability for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arget, is also currently education realm aggressive initiate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Key words】Strongly initiate; Aggressive investigate; Introspect with feeling Wu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并应用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

1.大力倡导和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大力倡导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在讲授、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生第二课堂、社会调查等各个教学环节。探究式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讲授中。教师的讲课内容以及讲授的方法要有探究的价值和含量,有扎实的科研积累作基础和支撑,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力求从理论上做出回答。教师必须对所教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既要对教学内容本身有研究;又要对学生对象和讲授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内容的取舍、讲授的重点、授课的方法和时间分配等。

2.积极探索实施探究式教学

2007年圣诞节前我们在学习Public Holidays 一单元时,我们围绕圣诞节这个主题设计了一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不同资源收集素材,介绍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训练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2.2 给学生提供展示其自主学习成果的机会。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把他们的自主探究的成果展现出来。

2.3 创设课堂情景剧。要求:A、情景真实,语言真实,表情真实;B、自主组合分工,小组合作探究; C、设计评价工具、推荐最优情景剧组。 结果,所有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学生间还有主动的协作行为,团队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学生从情景交际中获得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

2.4 表演和评价课堂情景剧。首先自评,然后小组互评。

课堂情景剧表演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出下列评价工具表。这样,学生学会了用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语言去描述、反思和评价自己以及别人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调整今后的学习策略的目的。

表一 :

小组自评、互评表

A

B

C

D

备注

1、表演主题内容的意义

2、人物角色协作的效果

3、角色口头语言的应用(得体、有创造性)

4、肢体语言的表达(自然、表情达意)

5、舞台环境布置的效果(有创意)

6、最觉成功之处

表二:

小组合作学习表现评价表(由教师评价)

出色

良好

不错

待改进

小组1

小组2

小组3

小组4

小组5

小组6

3.反思和感悟

3.1 通过这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进行适时指导,激发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为终身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最大的创意找到了一个极合时宜的教学切入点,使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了可感的相关联系。现实生活发生的事情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课文内容则升华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分析和探究。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等优势,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从教师或课本获取信息的较单一局面,还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尤其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习背景由教室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认识与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再次,本节课以课堂情景剧的独特方式激活了整个课堂,这种做法使学生创造力在协作学习中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情景交际的努力使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最后,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学会了用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语言去描述、反思和评价自己及别人的学习,养成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的习惯,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从而真正做到了学会学习。

3.2 课堂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创新理念的主渠道。因而课程创新首先看到的是课堂教学的变化。

3.2.1 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过分依赖课本的做法,注重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教材教具的丰富和多样化。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10)

随着农村人口基数的下降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的学生数在日益减少,农村教育资源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而教育资源的整合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对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历史沿革、学生就学的可行性、成本等问题,下面针对我校整合两所初中校的运作的实际情况,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的方法和途径谈如下几点看法。

一、认清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统筹兼顾,合理布局

农村教育资源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整合时,应充分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认清教育发展的现状,本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进行学校的合理布局,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倾听民意,搞好调研,制定可行性计划

撤并一两所学校容易,但是要促进教育均衡有序发展就需要有通盘的考虑,不能盲目进行布局调整,应搞好调研。调研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实际情况的调研,而且还要考虑到当地民情与民意,农村不同于城市,农村就近读书的意识比较普遍,因此在统筹基础上,应充分重视调整布局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我校在整合两所初中校过程中,教育局在对学校充分调研上形成整合的方案,但在具体实施时遇到了初中校所在的村民反对,学校在推行过程中及时调整学校的工作方案,对村民反映的路途远的问题,学校耐心做工作,动员其子女寄宿,并对宿舍进行重新装修,从而留住学生的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二)前景展示,搞好宣传,稳步推进工作

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发展,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应搞好宣传,展示整合的前景,让当地百姓充分认识到整合的意义,例如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宣传整合的意义,明确整合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形成新的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好了前期的宣传工作,就能稳步地推进整合工作。

二、协调农村教育发展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好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特点,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搞好教育资源的统筹及资源配置的优化。

(一)处理好被撤并校的教师的工作分配工作

教师是教育资源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现实利益,制定合理分配方案,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整合的目标。教师分配不合理,就有可能造成教师的不满情绪,甚至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被撤并学校老师的工作分配上采取“自愿和调节”的政策,原则上两所初中校的老师分配到撤并校工作,愿意回到自己乡镇的中学工作的由教育局进行调节和统筹安排。

(二)搞好学校和村镇的关系,对被撤并校的财产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学校资源配置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初中校和村镇关系较为密切,许多教育设施是由村镇和当地社会贤达投资建设,因此在撤并后如何分割原有的财产显得非常重要。我校在撤并两所初中校时对两所初中学校采取不同的分割形式,其中一所的财产归划入中心学校,改制成一所公办的幼儿园,理顺当地老百姓要求改善幼儿教育的条件的迫切要求,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配置;对另一所初中校进行财产交割,并对财产进行国有资产拍卖转移,以加强我校设施的完善,由于我校是一所省二级达标中学的独立高中,恢复完中建制需完善初中部教学设施,因此对被撤并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盘活,有助于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我校教育辐射的广度和宽度。

三、加强学校的大融合工作,稳步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教育资源整合,除了学校建制上的撤并以外,尤其要加强学校内部的大融合,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创造良好的办学氛围,才能稳步提升办学质量,从而提高学校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巩固整合的成果。

(一)传承被撤并校的优良传统,促进教师的大融合,提高学校工作的向心力

我校撤并前是一所福建省二级达标中学的独立的高中,办学理念鲜明,而被撤并的两所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因而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教师的教育观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撤并后要加大学校教师的融合工作的力度,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而在形成统一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应注意吸取被撤并校的原有的好的办学理念,重新建构撤并后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在撤并之初提出“入我新侨门,就是我新侨人”的整合理念,在撤并的过程中注意促进教师的思想融合,强调保留原有两所学校的校史;注意归纳和整理两所学校的学籍档案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并在尊重和吸收被撤并校好的教育理念及充分论证基础上,形成“规范、人文、超越”的办学理念。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篇(11)

一、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了许多颇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信息。有了它,教师无需再用干瘪无味的语言文字来上课了,只要将远程教育资源中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进行有的放矢地选择、剪切、组合、加工整理,就能创造出最佳的素材来上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查找、选择、组合、加工、创新,然后把它们分别存放到指定的课件、论文、教案等文件夹中,在上课时就可以快捷、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远教资源上大量的图像、文字、视频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通过观摩示范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接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学得轻松活泼。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巨大投资效益、提高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

二、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1.展示性教学

教师利用计算机或网络以一定的文档形式展出教学内容,如文本文档的输出、演示文稿的放映、一段视频或者音频文件的播放等。它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以恰当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使之更加形象生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2.拓展式教学

把在课堂内还没有完成或需要拓展的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予以解决。例如教师在上《长征》一课之前,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学生可利用远程资源中的“拓展资源”或网上搜集材料来完成。

3.有机性的融合

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合”。将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和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有很多,如情境法、探究法、调查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事例说明法等一系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说课有其特殊的价值:是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1.拓展教学,提升能力

利用网络优势归纳整理,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景,具体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拓展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2.优化教学,全面发展

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让信息技术广泛进入各个学科,使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3.激发兴趣,主动求知

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兴趣,让各层次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化解抽象知识点。同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演示,参与交互,来把握演示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