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旅游的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11-30 10:17:49

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1)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

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2)

(一)慢旅游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慢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人们对慢旅游的本质和内涵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慢旅游定义为:游客以一种悠闲的旅游心态,根据兴趣自主安排时间和行程,采用低碳、慢游、慢品的休闲旅游方式,深度体验达到愉悦身心、回归自然、解放灵魂的旅游目的。慢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两个条件和要求:旅游时间要充裕,旅游内容需丰富。二者互为需要,相互依存,游客旅游时间充裕,则要求有丰富的项目和多样的行程。旅游地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则需要游客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品味甚至发现、挖掘。

(二)慢旅游的内涵

1.慢旅游是旅游本质的回归。慢旅游不是单纯地倡导游客放慢旅行的速度,它鼓励人们更加深思熟虑地去体验旅行的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是对旅游本质精髓的回归,是对现有旅行方式的一种修正。

2.深度体验是慢旅游的核心理念。慢旅游强调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的深度体验,是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后的产物。游客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参与,重视环境对旅游主体的影响,由追求尽可能多游览景点转向放慢旅行节奏追求身心的放松和自由。

3.低碳、生态是慢旅游的基本要求。慢旅游强调游客在注重旅游体验的同时应关注交通方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尽可能选择火车、公交、自行车、徒步等低碳出游方式,加强对旅游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的关注,重视旅游目的地原真性和生态性的保护。

4.慢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慢旅游是游客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实现休闲旅游平衡的内在需要。它要求充分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在诸多的旅游选择中,追求亲自参与,有意识地放慢旅行节奏,深入体验旅游对象的内涵,用心去品味旅游的过程和意义。

总之,慢旅游是游客为了获得深度体验而故意放慢旅行节奏,采用低碳、生态的休闲方式来感受旅游对象的内涵,回归传统,并在此过程中追求旅行最本质的乐趣,是一种个性化的休闲旅游方式。

二、慢旅游理念在旅游地开发中的运用策略

慢旅游为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也对旅游地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休闲文化氛围

据调查,慢旅游目的地中的自助游人数占到了72%,这样的游客比例对了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应在把握区域地脉、文脉及基本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慢理念,突出旅游地的慢文化内涵,重视地方元素在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环境标识、生态测试、交通工具等方面的运用,尽量就地取材,凸显地方原真性和原生态,增强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注重地方特色的保护,抑制过度商业化,营造出地方感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特色慢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开发慢旅游休闲文化项目,加强体验空间规划

旅游地应依据慢旅游内涵,结合旅游地特色,开发出符合游客需求的休闲文化项目。慢游休闲文化项目主要涉及从慢行、慢餐、慢邮、慢学、慢疗、慢运动、慢读、慢聊、慢睡、慢购等方面。项目设计应引入多种本土元素,采取整合开发的思路,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利用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多系列特色休闲慢旅游产品,扩展游客的慢生活游憩体验空间,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探寻真实的自我,获得新生。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慢旅游提供基本保障

慢旅游讲究的是细细品味、慢慢享受,这离不开旅游地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地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公德来提倡,增强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规划、合理功能分区、加强污染源治理,把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建立由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共同参与的旅游地管理体制,协调好旅游开发、保护与运营之间的关系。

(四)加大旅游地治安环境治理,营造安全和谐环境

旅游地政府应在提高游客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重点完善旅游地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当地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大力打击非法犯罪行为,为慢旅游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3)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①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②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在巩固哈尔滨、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如参加2010年中国国内(重庆)旅游交易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等行业会展。③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10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明显上升。

旅游者结构改善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①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②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的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④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长。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长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伊春市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却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县、区和企业自行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在伊春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前期,景区建设是混乱无序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建设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考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的有314d,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d,2010年为252d,空气质量下降明显。随着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外来车辆和本地车辆逐渐增多,伊春空气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页标题#e#

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建立与服务的提供等形式体现出来,并不会以独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给市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且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9],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③本地导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素养不足。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④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发展对策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应立足生态旅游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设施配备与服务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并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经济条件制约生态环境的建设,但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注重体现生态理念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经验,生态展览馆建筑本身要体现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绿色环保的标准施工,并运用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减少能耗、水耗,展现先进的环保生态理念。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4)

乡村旅游,英文为Rural 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a,也有些国家将其称为Agritourisme(农业旅游)和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人们曾提出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比如: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与乡村旅游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进行辨析。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英文为Ecotourism,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自然之旅”、“绿色之旅”、“健康之旅”等。至于其表征形式更为繁多,以下列举较具代表性的几种: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1992年所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3.Erlet Cater (1994)所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是由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政府、民众的旅游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

4.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 )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保护及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5.中南林学院的吴楚材教授定义为:城市人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二、农业旅游的涵义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在2001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和有关领导在2001年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2001年旅游的工作要点。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解释,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严艳(2000)所下的定义为: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将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三、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

关于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可以参考王德刚的《农业旅游与旅游农业》以及舒伯阳的《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都给出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定义。这两位专家所指农业旅游的内涵并不包括到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旅游活动(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金色麦浪、累累硕果、渔歌唱晚、牧场风情等;

二是农事劳作,包括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

三是农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另外,也有人把农业观光旅游定义为: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农业效益为主,旅游效益为辅,并相对稳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农业。

四、农家乐的涵义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成都市旅游局对农家乐的定义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

王秀红(2005)所下的定义为: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群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

五、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关系

由于乡村历来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乡村旅游的活动也就与农事难以分割,正是因为如此,农业旅游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必不可少的供给。实际上就旅游的形式、内容、分布地域来看,乡村旅游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要比农业旅游要广阔得多、宽泛得多,乡村旅游的活动也比农业旅游的活动更成熟,内容更接近自然,分布地域更广泛,因此,农业旅游只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类型。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良好、更高级的层次。相对于时下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主要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旅游更强调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它既包涵生态体验类的乡村旅游,也包涵不含生态旅游产品但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

A、生态旅游 B、乡村旅游C.农业旅游

参考文献:

[1]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

[2]rw.njau.省略 ,中国乡村旅游网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5)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逐渐兴起,其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类自身处在后工业文明时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迫切需要到自然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其次人类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自下而上和发展;而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动;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Brouse(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范内尔(Fennell,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0a)提出只有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且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虽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是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它两个标准也是为这一核心标准服务的。这一点既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样生态旅游也是人们在认识到传统大众旅游不能完全解决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

要准确地认识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系统除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外,还可以加上一点,即生态旅游环境。因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尤其要着重关注社会环境,即社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这四个组成要素中,生态旅游资源是客观要素,而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这三者是能动的,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有所不同,大众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备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就可以了,而生态旅游者除此以外,不仅需要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还需要有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生态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层次,生态旅游也就是一种较高级的旅游活动。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Mmintosh,1995)中严格规定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而生态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适,规模小,对当地的负面影响也极其微小,在活动中,生态旅游者还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这无疑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极好的印象,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观念也会逐渐深入到社区居民心中,使当地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态旅游景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6)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世界旅游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我国旅游界人士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及其价值。许多地区纷纷开发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然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恶化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甚至有些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这完全违背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初衷。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我国,世界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了解生态旅游本质特征,并据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逐渐兴起,其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类自身处在后工业文明时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迫切需要到自然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其次人类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自下而上和发展;而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动;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Brouse(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范内尔(Fennell,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0a)提出只有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且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虽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是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它两个标准也是为这一核心标准服务的。这一点既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样生态旅游也是人们在认识到传统大众旅游不能完全解决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 要准确地认识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系统除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外,还可以加上一点,即生态旅游环境。因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尤其要着重关注社会环境,即社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这四个组成要素中,生态旅游资源是客观要素,而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这三者是能动的,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有所不同,大众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备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就可以了,而生态旅游者除此以外,不仅需要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还需要有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生态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层次,生态旅游也就是一种较高级的旅游活动。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Mmintosh,1995)中严格规定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而生态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适,规模小,对当地的负面影响也极其微小,在活动中,生态旅游者还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这无疑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极好的印象,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观念也会逐渐深入到社区居民心中,使当地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态旅游景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景区是生态旅游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其功能是提供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等。生态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产业部门能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运用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生态旅游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严格地管理,将会对旅游景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实际上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更为有害的是有些旅游业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然而实施的却是大众旅游,这不仅对旅游区资源产生破坏,更导致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误解,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p#分页标题#e# (三)社区居民与可持续发展 使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受益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众旅游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大多数人只会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和对旅游的厌恶情绪。另外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社区参与是影响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建萍在分析肯尼亚发展生态旅游成功经验时指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有几个突出优点:从经济方面看,社区的参与可使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从旅游方面看,可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从社会方面看,可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社区参与为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有必要在规划的初级阶段就强调居民积极参与,首先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的好处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另外要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使他们了解旅游规划和发展的进行情况。还可以让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以谋求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7)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8)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9)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10)

在全球面临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绿色运动、绿色消费等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环保运动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便是绿色旅游消费的实践活动之一,亦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在我国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它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生态旅游”概念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同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实践中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也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自此,在国内全面展开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传播以及战略实践应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旅游市场显示出人们对生态旅游强大的需求量。Patrick・Carson和Julia・Moulden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5%的工业化国家居民认为与环境相关的问题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在旅游市场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未带来“市场的变绿”,即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环境的质量,旅游观念向回归自然、自我体验转变。生态旅游正是基于其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本,注重对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符合这一转变后的旅游观念而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因此,自二十世纪末,生态旅游便迅速兴起。

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目前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已有上百种之多。“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名词诞生于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去往相对原始的地区或未被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1991年,BooE・Planning for Ecotourism则提出生态旅游是指去往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以欣赏、研究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目标,并能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从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旅游活动。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的内涵一直随着其市场开发的深入在不断被拓展和丰富着。在中国,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是开发丰富的旅游市场,更是在传播环保理念、推进环保行动。它涉及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甚至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市区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土迥然各异,具有极其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复杂性等天然的旅游环境优势,在此情况下,如何保障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生态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

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界定,中外学术界历来莫衷一是,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把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系统地归纳为五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负责任说”、“回归自然说”、“原始荒野说”、“居民利益中心说”。

保护中心说的实质就是观光旅游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旅行者在旅游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文化。从旅游需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界定有本末倒置之嫌,旅游者不但感受不到生态旅游的真正快乐所在,也是为旅游强加内容,更显辛苦与多余之感。

负责任说是在保护中心说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地认为生态旅游的行为本身是每个有能力的公民应履行的环境维护义务与责任,是与其遵守法律、法规等同样的对环境负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极大的偏离了生态旅游最本质的“旅游”目的,其与公民责任义务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回归自然说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凡是走进自然怀抱的旅游都被叫做生态旅游,泛化了生态旅游的界限,将其与其他户外旅游混淆,造成大众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识别的混乱。近年来,旅游经营者借助这样的认识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意使用,这也正是造成生态旅游不规范的根源所在。

原始荒野说是在回归自然说的基础上,更极端地认为生态旅游便是到人迹罕至的原始荒漠区域,例如大沙漠、荒野、戈壁、雪原、原始森林、孤岛等。生态的内涵是会涉及到较原始、原生态的地域及生物,但其核心内涵并非如此极端,这样的定义太过空泛和夸大,不具普遍性和科学性。

居民利益中心说是指生态旅游包含了旅游、环保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其中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核心价值取向。毋庸置疑,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内涵来讲,所有的旅游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因此,旅游业作为地方创收的必要形式是无可厚非的,但生态旅游有其不同与传统旅游模式的特殊之处,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开发其独特价值,那便可说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也无二致。

综上,生态旅游是指城市或者其他集中居住区的人们为了暂时摆脱长期生活的相对拥挤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追求健康、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户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休闲娱乐,体验返璞归真的自然之旅,同时实现了从认识、了解到享受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旅游创新形式之一。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是旅行者追求良好的生态旅游地最理想的空间,因此,生态旅游区的品牌文化内涵要素应指各种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广袤的自然原野、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丰富的植物树种配置、没有噪声的环境以及原生态的地方文化特色等。

“1-3-l”模型在生态旅游品牌构建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品牌已经从一种所有权象征演变成为了左右消费者思想、行为、决策的文化符号。人们在面对同类型的产品时,其品牌的独特内涵与影响力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个产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长期占领所属市场,就必须要在品牌构建上下功夫。

目前流行的品牌构建理论有,美国学者Kevin Lane Keller提出的“CBBE模型”(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奥美广告公司的“360度品牌管理”(Brand Stewardship)思想,萨奇广告全球CEO Kevin Roberts提出的“至爱品牌”(Love Marks)思想,窦均林副教授结合上述品牌构建思想与品牌构建众要素提出的品牌构建“1-3-1”模型等。下面将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开发为例,从品牌构建“1-3-1”模型的五要素出发,分析生态旅游品牌的构建。

生态旅游品牌的产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产品命名、一系列的VI系统设置以及选定最符合产品气质的形象代言人等途径首先建立品牌目标。品牌目标包括核心产品价值以及预期品质两方面内容。同一个旅游地点,除了核心旅游资源的体验,不同旅游者对其预期品质的追求是不同的,生态旅游品牌目标的确立要一方面丰富旅游资源的核心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努力满足每一个旅游者的预期品质体验。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品牌目标的确立为例,其核心产品需求是体验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态资源,其预期品质包含了感受天堂草原的广袤、纯净、物产丰富之美,还有当地极具特色的地方风俗、美食、历史等人文情感的诉求。

设置独特的区域生态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虽然一看到美丽的草原、奔驰的骏马都会联想到呼伦贝尔草原,但其作为一项生态旅游的品牌项目并没有设置统一的视觉标示系统。例如设计草原的形象LOGO,再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可并统一推广运用;设立草原旅游形象大使,例如歌唱家腾格尔,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篮球明星巴特尔,凤凰传奇等都兼具健康的形象气质以及草原出身的身份特征,非常符合草原生态旅游品牌构建的形象要求。

生态旅游品牌传播推广策略―广告、营销活动、公关等。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四大媒体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卫视频道投放介绍呼伦贝尔草原的宣传片,广播、杂志、报纸以事件报道和人物访谈的形式间接推广;借助互联网设置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微博账号,进行专业的运营维护,形成固定的草原旅游参与、分享区域,定期组织线上互动活动,并结合线下旅游行动展开;不定期开展各大城市的户外广告投放,大型户外LED屏广告投放,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主题的数字互动橱窗展示等极具创意的户外互动活动体验。与政府部门合作,在草原旅游的旺季六月推出,草原生态旅游月,设计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进行传播推广。

生态旅游的内涵篇(11)

1引言

长白山休闲旅游地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来自原始的自然景观所拥有的独特的科学内涵,来自历史悠久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来自令游人满足的商业化旅游服务,来自游客休闲旅游体验所获得的地方形象。休闲旅游业的首要贡献是区域形象的贡献,继而才会产生持续稳定的经济贡献;长白山休闲旅游区是“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统一体;长白山休闲旅游的形象定位应该由火山奇观-森林生态-民族风情三大要素共同支撑;长白山独具特色的科学文化内涵,是长白山景区形象定位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要素;提升导游产品的科学性与文化性是树立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形象的保障,是进行长白山旅游地旅游形象传播的关键性因素。树立长白山休闲旅游目的地积极的旅游形象,是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

2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与价值

休闲旅游业在很多经营者的认识中首先是经济产业,借此获取经济效益。而事实上,一个地方的休闲旅游业首要的贡献是对景区旅游形象的贡献,并以此对区域形象产生影响,继而才会派生持续稳定的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因此休闲旅游业不仅具有经济产业属性,而且首先表现为形象产业的属性。

关于旅游形象的定义早有人从不同角度做出多种释义。笔者认为,旅游形象是指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留下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文化、旅游服务所形成的总体感受。因此,所谓旅游形象对旅游者而言是“印象”,对景区与地方而言是“名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阶段,我国通过旅游业不仅打造着中国的旅游形象,而且展示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总体形象,打造着中国的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把中国推向世界,使我国强有力地在各个领域开发国际市场。

国家形象的展示,是“软实力”的展示。旅游业日益与一个国家的人文、社会、历史紧密结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已经从硬实力的较量,发展到文化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国际旅游是输出国家文化、形象和影响的重要渠道,通过举办国家主题文化年、体育赛事、盛大展会等活动,可以更广泛地吸引国际游客,可增进各层面、各领域的国际交流,扩大本国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有利于传播价值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1]。

2014年2月26日,中国外文局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报告指出:“中国文化具有较大的国际吸引力”;“来中国旅游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在国家形象的诸因素中,62%的受访者认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吸引其来华旅游的最主要因素”,61%的受访者表示“乐于了解中国文化”,1/3表示对学习汉语有兴趣。

由此可见,旅游业不仅仅是传统的服务业,不仅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具有政治、文化等多重功能,并以此反馈于旅游经济。也不难看出,国家形象的塑造,其核心在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让外国游客到中国来,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全面、发展的中国,是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可以打造国家的形象,旅游业自然可以打造和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

长白山休闲旅游区通过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打造景区积极的旅游形象,与此同时也在打造地方形象,打造吉林省的整体形象。旅游业的这种展示和打造地方形象的功能需要我们自觉认识。

在经济大潮汹涌的时代,往往使人忘记了形象的价值。一个地方虽然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恰当的旅游形象定位、没有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忽视旅游形象传播,那么,这样的旅游地就很难独树一帜,释放引力;一个没有形象的地方虽然张开臂膀做出欢迎的姿态,却难以迎来如潮人流和物流,难以产生各种效益。因此,景区形象的打造、区域形象的打造和资源特色的传播就成为区域旅游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只有对景区资源特色有透彻认识,只有对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变化有深入了解,只有对景区形象做出准确定位,并加以多渠道的旅游地美好形象的传播,才可能在国际、国内打造积极的区域形象、积极的地方形象和景区形象。良好的区域形象一旦树立,就会带来人流、信息流,带来物流和资金流,休闲旅游经济随之得以发展。

因此,认清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是正确把握和促进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功能来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和地区形象,是扩大对旅游客源吸引力的前提,只有产生旅游的人潮,才可能带来信息流,才可能带来物流、资金流,从而利用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并对第一二三产业产生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实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所以,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具有无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景区和地方不能忽视的建设内容,是将旅游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的前期工程。

3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

休闲旅游者最大的需求是在放松身心的基础上,获得审美的情趣、文化的感染和知识的补充。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但决定其品质的是科学文化。有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旅游地就会凭添无限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休闲旅游的普遍化,旅游专业化服务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所以应确立更广泛意义上的旅游产业价值观和发展观,正确把握当前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探索发展旅游业的健康之路。

进入21世纪后,旅游者队伍中出现了不同定义的高端旅游需求,于是引导许多旅游地高度重视高端旅游设施的筹建。事实上,高端旅游的内涵绝非仅限于物质层面。旅游需求的高端化,不仅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设施高端化,尤其体现在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体验的高品位需求和导游产品的高品位需求。不论高端旅游或大众性旅游,许多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来扩展眼界、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体验。这使得休闲旅游景区必定要与科学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科学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只有抓住长白山科学文化的特色,才能明确长白山旅游形象的定位,才能把握旅游传播的策划方向。

2010年3月20~22日,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做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主旨演讲。他深刻地指出:“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文化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文化交流是旅游的重要功能;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需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2]”。

长白山休闲旅游地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不仅仅来自原始的、外在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来自它所拥有的独特的科学内涵,来自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来自令人满足的商业化的高品位的旅游服务,来自游客休闲旅游体验所获得的地方形象烙印,来自游客亲历旅游服务后对景区形象的自主传播。

长白山区是世界著名物种基因库。1960年我国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0年长白山成为我国最早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的保护区”;1986年长白山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长白山被确认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3年长白山被中华十大名山评审委员会选入中华“十大名山”之列;被中国旅游百科全书列为我国31个山岳“旅游精品”之一;2009年被授予部级地质公园资格,命名“长白山火山地质公园”。由此可见,长白山属于“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统一体。

作为旅游景区,长白山独具的地文科学文化内涵是核心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它神奇的火山地貌展示着它的形态之美,吸引了大批审美游客;它神秘的地质科学原理,它复杂多样的地理学过程,它壮美的森林生态系统,如幻多变的水文景观,显示它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吸引着众多科学爱好者。因此,长白山的火山地质、森林生态、水文奇观成为长白山旅游形态定位的主导因素,长白山旅游资源拥有的科学内涵成为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3]。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长白山旅游景区在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景观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长白山旅游资源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开发,可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生态旅游知识,获得求本探源、体会人地关系、享受自然情怀、感知天人和谐的生态体验,享受科学文化的激情。所以发掘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是展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科学本源,是满足游客探求知识欲望的重要因素,是广泛吸引中外游客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长白山休闲旅游文化开发与休闲经济发展关系的需要。

从人文科学角度上看,长白山旅游区具有多元性文化内涵。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肃慎、挹娄、勿吉、秽貊、扶余、高句丽、、渤海、女真等民族在东北地区生存与迁徙,到今天长白山区满族、朝鲜族、汉族等的聚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将给人以精神食粮与创作灵感,是长白山休闲旅游业能够得到发展的优势之一。

从审美角度上看,长白山火山地貌的神奇多变、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化、高山苔原的美丽新奇、天池-瀑布-白河激流,从形态上给人以自然美、艺术美,给游客以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由此可见,长白山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应该是神奇的火山地貌、多重的森林景观、漫长民族演化历史所蕴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交织的多层次的科学文化留给游客的全方位的身心体验。因此长白山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应该是从有形的旅游资源到无形的文化体验,而其价值则是从无形的文化体验到有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所以,长白山休闲旅游的形象定位应该是由火山奇观-森林生态-民族风情三大要素共同支撑[4]。当然长白山休闲旅游地良好的旅游形象也离不开一流的旅游环境和一流的旅游服务。

所以,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到长白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休闲体验。在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应一致,这种特色一定体现在长白山景区所开发的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和民族演进的历史文化中。长白山旅游文化品牌要由长白山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科学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学文化内涵,是长白山景区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4长白山休闲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传播

4.1导游产品与长白山旅游形象传播

国外对于旅游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形象感知类型、形象感知行为模式、形象感知营销的研究等方面;国内则主要是对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研究,但旅游形象的传播研究却很少[4]。而旅游地要赢得游客青睐,旅游形象传播是必不可少的。

在长白山众多的旅游产品中,尤其要提升导游专业产品的科学性与文化性。导游产品既要有独特性、新奇性,更要有科学性、知识性。这是树立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科学文化形象的关键性因素。

导游服务是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渠道。长白山休闲旅游活动的科学文化传播服务,旅游景区景点科学内涵的外在呈现,景区科学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度与诱惑力,游客对景区科学内涵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产品和导游服务。

而导游人员是景区与游客情感联系的纽带,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长白山景区形象的直接展示者和传播者。对展现和宣传景区形象和地方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导游工作者及各项导游产品,要能够结合长白山各个景点为游客简要生动地介绍长白山地区沧桑巨变的地质史,能够介绍火山活动对长白山现代旅游景观塑造的科学原理,介绍自然地理过程对长白山现代地貌奇观的雕琢,讲解长白山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组成和演替规律,介绍茂密的原始森林的生态学意义;我们的导游工作者和导游产品,要能够结合长白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史,简要生动地介绍历史上东北居住的各民族对长白山的景仰和神化,要能够介绍东北地区及长白山地区各民族发展、迁移与征战的历史,要能够介绍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给长白山旅游形象带来神奇与奥秘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将给长白山旅游区带来无穷的神奇魅力,将给旅游者留下启动心灵、感概万千、流连忘返的深刻印象,这就是景区形象在游客心中打下的深刻印记,这种形象印记将给中外游客带来自主传播的动力,将给潜在游客以巨大的吸引力,也为树立吉林旅游形象起到传播学作用。

所有这些源自长白山旅游景区的科学、文化内涵,不仅支撑着长白山旅游休闲的形象定位,而且显示着长白山休闲旅游科学文化内涵的高品位,支撑着长白山旅游品质的提升,支撑着长白山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力图将长白山打造成国际休闲旅游名山,发掘其丰富的,多方位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关键因素,是长白山地区旅游形象传播的核心内容。

长白山作为部级火山地质公园、作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应该在景区内、在景点处、在旅行社、在酒店内、在康乐区、在道路边,在所有合适的旅游服务场所利用有线网络、通过影像资料、动画演示、图版说明等从宏观上介绍长白山地质演化史、介绍长白山自然地理过程、介绍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知识、介绍长白山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等;要通过解说系统不失时机、不失空间地进行旅游景区科学知识的展示。所有这些旅游环境建设,都渗透着长白山景区科学知识的内涵,给游客以科学感染,提高景区知识品位与科学文化层次,体现长白山景区的科学文化形象,树立积极的地方文化形象。

4.2游客与长白山旅游形象传播

旅游形象传播的目的是促使现实的和潜在的游客了解和信赖本区域旅游产品,传播旅游景区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提高区域旅游产品形象的认知度,扩大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销售。

当前的旅游形象营销手段多样,如形象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传播、网络传播等。其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电视媒体等形象广告传播以其直观性、实时性、普及性而成为当前效果较好的形象广告载体;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得到了飞速发展。而网络传播的快捷、全面和高效能够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因而网络传播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中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智慧旅游系统的营建,是其发展的结果。

目前,各旅游省份和旅游景区的影像与赞誉之词充满可利用的媒体。策划者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利用汉字丰富无比的情感内涵和极为灵活的组词功能,不无夸张地运用秀美、壮美、柔美、娇美等创造出很多的美的词汇来为景区形象传播服务,许多景区的赞誉之词和诱惑之词高度概括了旅游地的科学文化内涵,发挥了旅游景区形象的传播作用。然而也有一些景区形象概括显得过度抽象,无法使潜在游客及大众获取丰富多彩的、全面具体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科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性,难以拨动大众前往旅游的心弦。

真正能够全方位的、具体的传播旅游景区体验的是广大的旅游亲历者。旅游亲历者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体验、人文环境的体验、文化熏陶的体验、科学启迪的体验、服务质量的体验、娱乐参与的体验、康乐服务的体验等等多方面的感受,是形成旅游形象的构成要件。因此,有学者从游客的视角出发,把旅游目的地形象细分为自然形象、人文形象、服务形象、价格形象、娱乐形象等五个维度[5],他们若在长白山休闲旅游生活中获得了导游教师般的温情讲解服务、获得了景区美好景物的感染、获得了科学知识的启迪,获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获得了娱乐参与的快乐、获得了震撼心灵的感悟,总之获得了满意的吃、住、行、游、购、娱系列,那么,长白山旅游地将在现实的休闲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美好的、具体的旅游形象;那么,这些现实的休闲旅游者,将成为旅游景区形象的最忠实的、义务的传播者,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传播的“义工”,他们的传播内容将是具体的、形象的、真实的、可信的、有成效的。

因此,吉林省和长白山景区必须结合自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下决心、花大力气培养自己的,具有景区特色的导游人员。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众多的高智能、高水平、高技巧导游专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培养出熟知长白山景区旅游地质学知识、旅游地理学知识、旅游生态知识的区域导游“专家”,结合他们已有的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知识基础,成为长白山景区旅游形象的代言人,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传播者,成为能够自觉传播旅游形象的“义工”培养者。以此树立长白山国际休闲旅游名山的科学性形象、文化性形象、诚信友善的形象、舒适周到的形象。

长白山景区要从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显示和传播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所内涵的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以此彰显长白山火山地貌景观下蕴含的科学神奇与稀有,以此扩大长白山在旅游世界的影响,以此坚挺长白山的休闲旅游地位,以此创建长白山休闲旅游的高端品牌和高品位形象。

5结语

长白山是“自然保护区”、“火山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统一体。作为旅游景区,其地文科学的文化内涵是核心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

长白山休闲旅游地的经营若能够在科学、文化层次上满足游客的多方位需求,在旅游服务领域使游客获得满足,就会巩固游客对休闲旅游地的忠诚度,成为游客主动进行形象传播的驱动力。获得丰富科学文化体验与热情周到服务的游客将是景区形象忠实的传播者。

高水平的导游和导游服务是树立长白山特有的旅游形象、加强长白山休闲旅游形象传播、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度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文海.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市场,2012(7).

[2] 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J].光明日报,2010-0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