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乡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4 08:48:33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篇(1)

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关中乡土建筑受到严重的冲击,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一个必须面对的考验。了解关中乡土建筑的现状、面临的冲击,加强保护关中乡土建筑的思想观念,保护原有的乡土建筑,开发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乡土生态建筑。

一、关中乡土建筑的特征与现状

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的传统风土建筑物经过历史的沉淀所形成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是关中传统民居的独特空间布局形式。其建筑是以整体群落形式出现,平面布局规整,主次分明,且排列严格有序。在建筑造型和材料运用上以木构架为整体承重结构体系,以砖土木为主材,在建筑部件和门窗样式上,融合了民间艺术特有的淳朴、厚重的装饰技巧。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进步,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乡土建筑正在逐步消失,一部分原因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造成了传统建筑物被拆除和废弃,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乡土建筑虽然得到了保留,但由于长期废弃无人维护仍旧毁坏严重只能任其消失。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关中乡土建筑的冲击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关中地区乡土建筑遗产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首先,对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现代化建设导致人们追求新型建筑类型摈弃传统建筑类型及其繁杂的装饰,加上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已经感觉到麻木开始出现可悲的破坏现象。保护不力,放任自流居民各自为政混乱发展,传统的四合院如今已变得满目疮痍,老宅废弃的现象随处可见。其次,乡村城市化建设迅速;在建设中,一些古老民居和特色建筑被强拆,明显忽视了改和增之间的问题,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流失。再次,传统技术的流失;一些老工匠和技术人员,因为依靠传统技艺已经不能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去打工,还有一些老工匠对自己的手艺不愿意外传,或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工艺的漠然,使木工,砖雕,石刻等传统手工工艺后继无人成为保护传统居住文化要素的致命伤害。

三、关中乡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中传统建筑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具有建筑艺术的形式美、韵律美、意蕴美。关中乡土建筑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了的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1)关中乡土建筑体现了中华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传统建筑形式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礼制思想和宗族观念,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乐观积极向上的崇生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乡土建筑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是象征性艺术,是通过建筑的多种外在形态和形式综合结构体现的。如建筑的造型、序列、环境、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建筑使用的色彩,数字,形状等,都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2)关中乡土建筑蕴含着关中地方历史文脉;关中乡土建筑作为地域鲜明的文化传承,曾经有过强势文化的辉煌历史。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强大的本土文化势力近两千年来,一直左右着世人的思想意识和世俗生活。关中乡土建筑如寺观,民居等在布局、结构、形式、和细部装饰方面体现了宗法社会礼制秩序。耕读,商儒,仕宦文化等丰富内容也是地域鲜明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地方历史价值。3)关中乡土建筑表达当地民众审美特征;建筑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表现,关中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形态特征规矩严谨且空间布局外窄内敞,结构朴实大方。装饰主要以木、砖雕刻、和石刻为主并加以色彩装饰,装饰部位主要为入口梁枋,斗拱,屋檐,壁面,山墙,马头墙,屋脊,门窗,屋内陈设装饰及家训题刻等凸显出了关中地区装饰艺术,使我们不仅获得感官层面上的审美愉悦,而且获得精神层面上的审美慰藉。4)关中乡土建筑展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乡土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体系,记录了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关中乡土建筑多显王侯气息,关中传统建筑的总体形象是各种居住建筑组群围合而成的形形的院落,院落是家族凝聚亲情沟通,天人合一、亲和自然、韵味深厚,魅力独特的空间组织和建筑形式,是地区建筑文化的遗产和永久的财富。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反应了人们全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传统的乡土建筑更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事实见证者。乡土建筑代表了过去,又体现了当前,人们在追求信息时代的同时,更应该停下脚步去感受时代精神的意义。在进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传统的建筑元素,积极的探索,推动形成建筑符号的表达和象征意义,促进一体化的建筑的地域文化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城乡文化篇(2)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23%,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在长期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却是一条低速爬坡的曲线。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中部地区由于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众多,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此外,“中部塌陷”,还由于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2006年9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部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中部六省的主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均参加了本次论坛,这标志着中部六省的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部六省首次通过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共商中部崛起大计,充分显现出了中部六省对于加强区域合作的高度重视。几年间中部六省结合本省实际一直在践行中部崛起,而且亮点频闪。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徽在体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江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第一农业大省河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湖南从打基础做起,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为加快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

2对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道路的认识

2.1城乡关系现状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中部省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以山西太原市为例,太原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部省份来说,长期以来,各省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

2.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后援,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

2.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以郑州为例,郑州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虽然郑东新区建设已经开始,但真正解决问题还需时日。

2.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在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

3促进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

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中部省份各城市和乡村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它包括城乡之间各类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是否充分,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资源分配上是否平等等各种因素上。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度创新。

首先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土地地价管理,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建立城乡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配置机制。其次,加快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变固定户籍制为城乡一体的身份制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顺利流动。同时,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小城镇在乡村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2)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民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主体建立了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统一发展,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3)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属于城市范畴,同时它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以郑州市为例,2002年6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提出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着力抓好重点村镇的建设和发展,用3~5年的时间建成20个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镇。其他中部省份也都有相关的政策出台。

(4)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事关中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部地区联动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宪建.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J].广西社会科学,2007,(08).

[2]陈学华.城乡一体化动因及结果[J].农村经济,2007,(08).

城乡文化篇(3)

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带头作用,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辖区思想文化阵地。以街办党委和区文化局为核心,在基层文化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推选政治素质高、热心文化活动的党员担任党支部成员。近年来,我们先后在群众文化队伍中成立了11个党支部和20个党小组,有800多名离退休党员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这些党员既是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辖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组织者,他们经常组织辖区文艺爱好者用各种歌舞、健身操、文艺竞赛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为我区争回了不少荣誉。正是在他们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全区近10万名文体爱好者活跃在辖区,宣传在社区。

专业带业余。为了解决群众文化活动表演水平不高,节目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我们将专业剧团节目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邀请市歌舞剧团、市群艺馆的专业文艺表演者参与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近几年,我们经常邀请资深专业文艺工作者来我区为文艺骨干讲课,系统讲解文艺节目的创作、组织等专业知识,为我区群众文艺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扶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带动下,我区的文艺创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先后从国家、省捧回不少文艺大奖,仅去年就获得部级文化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市级奖励47项。区政府与市文化局联合创作的少儿音乐电视片《鸽子花》已被团省委推荐参加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省文化厅和广电局已将此节目申报参加全国广播新歌大赛。同时,我们还根据群众文化基础较弱的实际,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广泛开展了“五送五进”活动,即送电影、送戏剧、送图书、送设备、送健康;进社区、进乡村、进广场、进企业、进军营,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近两年,我区共为基层送戏300余场,送电影200余场,送图书3万多册,送全民健身路径13条,装备健身房4个。每年还组织一届电影节、一届社区运动会、每月举办一次广场文艺活动;为农民送致富科教片、农业科普书,为民营企业送商品信息、计生常识、安全生产知识,为困难职工、下岗人员送再就业信息等。文化工作已形成了由区文化局、街(乡)文化站(室)、基层文化团体组成的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全区共设立文化活动室(中心)48个、村级图书室15个、文化中心户30户、文艺培训基地7个、文化广场8个、晨晚练点61个,群众自发组织各类歌舞队、艺术团100多支,各类群众文体队伍200余支,百人以上的文体骨干队伍达42支。通过专业带业余,不仅提高了群众文化的档次和水平,也促进了文化成果的转化,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城乡文化篇(4)

今年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的朋友家做客,当越野车奔驰在曾经崎岖的山路上,我们一家人都陶醉在乡村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中。当年仅够两人走的黄泥巴路已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代替;过去那些破旧肮脏的农舍早已不见踪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崭新的小洋楼。走进爸爸的朋友家,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地板是光滑的大理石铺成的,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摆设着各式精致的家具,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更是令人垂涎欲滴。过去臭气熏天的猪圈、鸡舍已被修葺一新。门前的绿篱被修整得像一排齐刷刷的小战士。远处还有一些健身设施,有几位老大爷正在那里锻炼身体。“这哪里是农村啊!这简直就和城里的公园差不多!”我不禁赞叹起来,听爸爸的朋友说,现在的乡下人已经不喜欢去城里了,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缺,乡下的环境比城市还更加环保、健康。我边听边想:是啊,乡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舒适,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哟。这一切可都得归功于党的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

城乡文化篇(5)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47-02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和乡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一体化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倡导,其主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这五个方面的一体化也达成了共识,在城乡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特性,势必会在各个方面产生冲突,这其中,尤其以文化冲突为重,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因此,解决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其达到良好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意。

一、乡土本色与城市文明

(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实质是乡土社会。从中国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城市化在大力推进和日益加快,但是乡村仍占有重要的比重和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乡村文化又是乡村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民在乡村环境的大背景下长期存在和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乡村文化是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它以农耕文明作为基础,以家庭、家族文化作为核心,以乡土本色作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具有积淀与传承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包含制度、知识、习俗、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复合体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典章、民风民俗、生活器物以及乡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处世态度、情感心理等方面,是乡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由于土地孕育了乡村文化,所以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乡村文化的基础,因而表现出对土地无法割舍的情感。生产力水平影响着文化发育的过程,也限制其发展的水平,因此盛行了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也催生了村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同时,自给自足的生产限制了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导致了乡村的封闭性,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也得以在这片地域中保留和完善,传统乡村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也更深地渗透在乡土社会中。

(二)城市文明

城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另一种新的人类聚居方式。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英文单词“文明”(urbane or urbanity)就是从“城市”(urban)这个词演化来的。城市文化是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人类在城市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状况、行为方式、精神心理特征以及城市风貌,包括制度、物质、行为和精神层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城市文化在其产生初期就表明了其代表了人类文明进行的方向,而城市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代表着人类文化,同时反映着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特性,是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因此,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是文化实体,又是文化形态,更是文化精髓。

二、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

由于城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其文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而这种差异在二者触碰时表现出了其存在的冲突性。

(一)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城市文化在其出现的开始就带来了文明与创新,其开放的特性更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的真实显现。乡村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化,而农业文化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因为它必须通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过程。”[2]乡村文化由于自身的相对封闭性及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一些特性,较城市文化更加传统、守旧。因此,现代性与传统性表现在文化上就产生了冲突与矛盾。

(二)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冲突

城市的发展及壮大使得其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更由于其便利的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文化的中心地位得以巩固和发展,城市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也更好地得到传播。乡村文化,其闭塞的地理位置加之经济与交通的落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也开始向城市转移,使得乡村文化得不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日益边缘化的特性,这种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也是情理之中的。

(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根据文化的传播来源,我们可以把文化划分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多指西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大发展,西方的文化也随之传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中,伴随着其发展一起发展起来,西方文化在传入的过程中就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对于这种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要找到其积极的一面,借鉴西方文化中优质的文化养分,去除其糟粕的部分,始终坚持中国的优秀本土文化为核心,这样才能在各国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和水准,更好地完善中华文化。

三、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市民与农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日益凸显,中国要发展,必须要切实解决好城市与乡村的问题,其中,文化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不断的接触和交流中更好地吸收、调和,最终达成趋于一体、共生共荣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推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一)相互尊重――城乡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互尊重是解决矛盾的基础,对于城乡文化的融合来说也是如此。文化融合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体对不同文化的心理认同,社会主体的心理认同程度越高,文化融合程度就越高。提高心理认同程度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城乡文化的冲突,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相互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减少文化歧视才不会产生文化抗拒,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相互尊重这一基础作用必不可少。

(二)相互包容――城乡文化融合的前提

解决城乡文化的冲突,破除地域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形成共同的文化圈,其前提就是相互包容。包容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相处的秘密武器,也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存的良方之一,城市文化要包容乡村文化中几千年保留下来的传统与精髓,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一味舍去,同时,乡村文化也要包容城市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要想解决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矛盾和问题,相互包容是前提。

(三)相互补充――城乡文化融合的实质

城市文化虽然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文化的侵入,也存在了一些糟粕,而乡村文化其中也蕴含了人类传统文化最本质、最精华的成分,城乡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的部分,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接触、交流、碰撞中,应该各取所需,各去其弊,消除差异,形成互补。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既保留其几千年的本质与精华,又能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最终立于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中不倒。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统筹城乡文化、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存包容之心,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学习和借鉴彼此的长处,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城市文化与乡村的文化融合。

四、总结

如果说政治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的阶级意识形态,经济水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那么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的所在,它是一种隐性的,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凸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本质的力量。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的体系范围中,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有过撞击和摩擦,但大的方向还是不断地整合和交融的,但是,城乡文化融合并不是指城市文化完全取代乡村文化,而是指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吸收对方健康和先进的文化,摒弃落后和病态文化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在这种融合中,城乡文化各自得以丰富和发扬,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富含现代文明的精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必须是在承认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文化统一起来,把现代城市文明和乡土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江波.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Culture and Rural Culture

HE Yanfei

城乡文化篇(6)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城乡文化篇(7)

(一)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同步性和协调性。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乡的联系,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破解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增收途径单一等问题。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更多的经营活动,从而多途径地获得收益,提高农民收入。

(二)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外部市场需求不畅,投资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和影响,唯有拉动内需是最具潜力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统筹谋划、高标准规划,可以使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环境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一步拉动各类投资向农村聚焦,扭转过去那种投资过于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可以进一步释放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传统作业模式和习惯的影响,农村活力不足、作业方式粗放、稳粮增产的压力比较大。坚持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推进城镇化,可以使广大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使农村的经济模式更加多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供选择,也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趋势。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个世界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镇化也开始破题起步,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步伐更快,积累了丰富的城镇化发展经验。但整体而言,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农村基础薄弱,吃饭问题与城镇化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多是自主城镇化我国城乡的区分最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土地性质的不同,城市的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村镇的土地多属于集体土地,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已经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沿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的许多村镇,发展成为在居住、生活、生产等方面与城市相似的人口聚集的社区,已经消除了城乡差距,实现了自主城镇化,这种现象在南方发达地区非常普遍,在这些地区已经很难区分城市与乡村。然而这种城镇化并非以先行将土地征为国有为前提,而是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的城镇化,这种发展明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局限性很大,潜在的问题也很多。

(二)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较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起步晚,走的弯路较多,特别是由于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分治的政策,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层次。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比世界发达国家滞后了近半个世纪。

(三)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早在改革开放早期就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明显的是工业得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有待解决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上楼,简单地把农民户籍变为城镇户籍,城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和农村的公共服务,打破城乡间的固有障碍,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让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生存有保障、挣钱有门路、生活有面子,使进城农民能够与城市市民一样都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化”待遇,逐步消除因农业户籍与城镇户籍不同而存在的公共服务差距。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中央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镇化也不同于城镇建设,是一种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城镇建设,也包含以改善农村民生。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城镇化,可以使农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城市文明、生态文明、乡村文明相融合的城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准确把握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原则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找准方向,走对路子,才能不造成历史的遗憾,留下历史的包袱。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等方面四个方面,这就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想过好日子、能过好日子的愿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主要任务,扩大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城乡文化篇(8)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管理水平和社会组织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国外没有城市和城镇之分,除农村外,其余均称之为城市,而在中国,除了城市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小城镇。“城镇化”是中国的一个概念。中国为什么要称之为“城镇化”,主要是当今中国大中城市发展趋向较为突出,“镇”的发育不足,城与镇级别不同,均在“下管一级”的体制之内。“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城镇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四是城市文明、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状况。中国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城镇化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这根据的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当然,这个统计是有缺陷的,在统计的城镇人口中,包括了2亿多的农民工,但这部分人在城镇中享受的是不完全的公共服务。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平均是52%,所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十二五”伊始,中国城镇化遭遇了“瓶颈”——城镇化率需要提高与城镇品质提升的压力日益凸显。因为,在中国城镇化所谋求的,不仅是以工业化、信息化来发展经济,还承载着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目标。由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国家财政向中央集中,而作为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果:地方可以搞土地财政。

英国的城镇化:城乡同步推进、工农业现代化相结合。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1%。这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国家。1760年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把发展毛纺织业和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第一位,从而使得大量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中去。与此同时,英国也推动了农业技术革命,农业机械化的开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样既满足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发展对工人的需求,又解决了第一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保证了第一、二、三产业能够协调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拉美:无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低质量的、不可持续的城镇化。上世纪50年代,拉美地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适时,为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拉美国家将资本集中布局于几个比较大的城市,在农村地区,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土地与资本的集中程度。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低投入使得第一产业衰退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恶化,农村大量人口不得不涌入城市,而且是发展较快的几个大城市,这造成了拉美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率远超其他国家。到上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的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城市产业不能很好地吸纳这些人口,造成城市居民的贫困化,在工业部门就业的人口比重只有20~30%,以至于城镇人口贫困化比重已超过农村人口的比重,这被称为“过度城镇化”。

城乡两元文明的城镇化释义。中华五千年文明属于农业文明,其根基在农村,不在城市。在这个层面上讲,中国乡村文明是中国传统文明的载体。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明必须继承乡村文明。这与西方则正好相反,西方文明属于工商业文明,其根基在城市,城市的发展与西方文明的兴盛衰微紧密相联。欧洲农业文明发展较快的中世纪,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因此,西方的城镇化道路,则不必担心其文明传统被中断。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统筹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即应该成为关注人民诉求的“社会人”,而不应成为单纯追求地方政绩的“经济人”,因而政府工作的重心应该在着力解决民生上。撤县建区,镇改街道,推动农民上楼,通过这些行政手段推动的城镇化使城镇人口增多了,城镇变大了,城镇化率提高了。但这种表面的城镇化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进程,而且也应该是一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进程。要警惕人为的,运动式的城镇化,严防对耕地的乱占、对自然的破坏、对农民的掠夺。

城乡文化篇(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4-02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相对先进,农村相对落后,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其中的课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党和各级政府逐渐将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针对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进一步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从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更快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1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源于中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当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发展方式的共同性质。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当时的“城市工业现代经济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统治。传统的农村经济由封建地主所统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形成中国经济显著的二元分化。但这个过程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逐渐生成和逐渐固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确定后,由于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技术含量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我国当时工业比重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农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供积累。于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跨越了以轻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而将农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与此同时,国家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最终确立。1978年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5年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起伏和波动。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1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结构畸形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实现均衡增长,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联系较以前实现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的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政策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1.2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要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有一些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例如,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无法依靠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是需要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全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1]

2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李秀忠(2009)认为,城乡统筹必须是经济和文化的统筹,因而必须让农村拥有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而进行文化创造,最终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高善春(2010)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朱敏(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制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出路。赵光元(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的有效途径。刘文俭(2005)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李云(2007)在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认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把握好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避免城市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侵蚀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赵家国(2012)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群众文化活动贫乏、公共产品稀少、文艺人才匮乏,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推进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

众多学者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虽然从各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分析,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理论结构、研究机理和方法,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极少,存在诸多理论盲点,迄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的统筹城乡文化必要性的论证、内容和方式的概括以及理论意义的说明,甚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概念也有待于进行深入拓展和规范精确的提炼。总之,对于这一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不足,大多停留在空泛谈论的层面。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因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并在借鉴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属性规律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

3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措施

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迫在眉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弘扬各地农村的乡土特色文化。广大农村地区往往拥有大量历史文物古迹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蕴藏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如果再配上现代城市的科技、资金、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就可以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二是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各级官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渐改变重视城市文化事业建设、轻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思想,在城乡建设规划的制订中着重考虑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树立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思想,确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投入总量偏少、人才奇缺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的客观现实,坚持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政策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总之,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来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体制创新。首先,创新文化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及其配套的评价机制。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制订合理的长远的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广大干部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其次,建立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各社会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重点支持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科技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娱乐节目和文化活动。再次,实现文化投入机制的创新,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方式,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吸引各大中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兴建乡村文化组织和活动设施,经营农村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城乡文化篇(10)

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从总体来看,文化投入的整体水平还低,且资金大多都投向了城市,投向农村的资金寥寥无几。2012年2月20日,人民网发表评论,题目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别忘了农民》。评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但是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

(二)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当落后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全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则由农民自行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城乡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群众文化需要。而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公共文化资源极为短缺,有的地方文化设施几乎还是空白;有的地方文化设施破旧不堪;有的地方虽有相当好的文化设施,但由于缺少设备维修费、活动经费和内容建设费,这些文化设施也是形同虚设。农村文化活动仍然无法有效开展,无法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

(三)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在农村,日渐富裕的农民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满足这种需求必须以足够的、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及良好的文化服务为前提。然而,现实却是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农村公共文化边缘化,文化机构虚设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严重不足且供需不吻合现象突出。在知识需求方面,农村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农民需求难以满足。在娱乐需求方面,农民对电影、电视、综艺演出、民俗文化活动等需求强烈,但这方面的文化产品有效供应严重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近年,我国广泛开展了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等,但存在着供需不吻合、供非所需等问题,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四)城乡文化消费失衡,文化消费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和不公。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文化消费结构单一,看电视基本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在一些贫穷的农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然是那里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另外,我国有近2.6亿的进城农民工,他们身处城市之中,但被隔绝在城市生活之外,生活处于“孤岛”状态。农民工劳动强度大,但收入微薄,既没有时间又没有条件去享受城市文明,他们与城市居民缺少交往,形成封闭的群体,过着单调的生活。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农民工从不看电影或参加文体活动,大多靠打扑克、看街景打发时间。当城市居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享受多彩的文化生活的时候,看电视、看电影却成了农民工深切的渴望。一边是城市文化的热闹非凡,另一边是城市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严重匮乏,两者反差极大。

(五)城乡文化人才分布失衡,大量文化人才集中在城市,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奇缺

文化事业发展的好坏与文化工作队伍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大量优秀文化人才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一般都配备有文化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相当缺乏,阻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虽然近年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但是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编制被挪作他用,农村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文化专干干而不专,不懂文化的干部却被分派到乡镇文化站。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普遍没有专门负责文化工作的管理人员,有的干部身兼数职,而其文化职能往往排在最后。

二、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城乡文化二元体制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总根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这种体制剥夺了包括文化权利在内的广大农民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城乡二元体制反映在文化资源的分配上,主要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政府投资倾向于城市是政府的惯常行为,因为中国历来的治律显示的均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均集中在城市之中,城市文化日益发展,而农村文化不断被边缘化,不断衰落,从而形成了发展相对分割、互动机制缺乏、体系严重失衡的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而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几乎都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当薄弱,农村文化资源相当匮乏,农民文化生活相当单调。

(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物质根源

经济在文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城乡收入差距看,1978年城乡之间名义收入比率为2.56,2005年城乡名义收入比率达到3.22,若把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大概在五六倍,居世界首位。城乡收入差距大在城乡文化消费上表现得相当充分。例如:2006年,河南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为129.9亿元,其中城镇居民为90.1亿元,农村居民为39.8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分别为423.9元和50.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3%和2.3%。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加之农村文化基本要靠农民自己来办,而农民又无能力去办,因而农村文化自然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自然拉大。

(三)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

发展农村经济、轻视发展农村文化,是我国城乡文化严重失衡的思想根源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存在着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缺乏城乡文化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思想。有人认为,城里人有时间、有能力去从事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文化建设重点在城市;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从事文化活动。一些地方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没有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一些官员眼中,GDP就是一切,文化建设是“软”的,短期难以产生实际效益,同时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又都需要财政投入,而且文化建设并非考核官员的指标。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是中心工作,发展农村经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出政绩。因此就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

(四)城市偏向型的文化供给制度和城乡分割的财政分配制度直接造成城乡文化投入失衡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城市偏向型的供给制度,公共财政对于农村的投入比例一直较低,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则更低。2006年,全国文体事业费地方专款中,直接用于农村的专款所占的比例仅占24.88%。近年,此种情况虽有好转,但仍不能弥补多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缺乏所累积的欠账。这种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远低于城市,从而造成了城乡公共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此外,除去上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外,城市政府公共财政和乡镇集体财力也是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主体,而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财力相对充足,乡镇政府的财力则非常有限,致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处于低水平状态。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长期偏向城市,农村基层政府财力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了差别化配置,成长为非均衡发展模式,并逐渐固化为现实的利益分割体系。

(五)“输入偏好型”的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供血不足

“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造成农村公共文化生产不足,进而导致城乡公共文化非均衡发展。所谓“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是指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支持走的是一条只“送”不“种”的路子,注重的是“输送”而不是“培育”。“输送”对于基础设施、图书资料等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来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是对于人才、文化意识、文化观念等软件的培育来讲,则收效甚微。长期“输入”的结果是农村公共文化供血不足,真正扎根在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人才不足,一旦外部力量从农村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很容易“凋谢”。

(六)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阻碍了农村文化发展

县市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文化站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为了摆脱财政压力,20世纪80年代县级政府对文化站实行“三权下放”,文化站的人权、财权和物权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县文化局同乡镇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这种条块关系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两种后果:乡镇政府为了开展具有“硬指标”的中心工作,往往把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抽调到其他业务上来,导致乡镇文化站虚置;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失去监管和约束,甚至失去联系,无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具体业务指导。这种分割的条块关系无法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监督,也不利于开展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推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措施

(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文化由二元结构

向一体化发展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城乡文化差距扩大的总根源,因此,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将城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进行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由二元到一体的转化。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彻底改变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牢固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和城乡文化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规划城乡文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要坚持城乡并重、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原则,将城乡文化发展纳入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的轨道,早日形成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以资金投入为保障,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根据城乡文化资源分布现状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整体规划,调整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缩小城乡文化“剪刀差”,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特别要向远离城区和经济薄弱的乡镇倾斜,有重点地帮助欠发达乡镇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第三,以双向对接为路径,推进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一体化。在坚持文化公益性的前提下,要积极培育城乡文化市场,把城乡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通过加快城乡之间的市场对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和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鼓励城市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各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时送到农民身边,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二)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农村文化多元投入机制

第一,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变城市偏向型为城乡共进型财政支出体系。中央财政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文化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并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市、县区要设立扶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第二,增加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模式。打破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唯一的供给者这个桎梏,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探寻农村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道路。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市场化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进行投入和供给。要放宽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门槛,在国家没有明文限制的投资主体项目上,支持和促进各种所有制文化单位、外来资本、民营资本或公民个人以合资、合作、独资方式兴办农村文化实体,投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帮扶力度

第一,加强城乡文化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向农村流动。首先要用待遇、用感情、用事业留住农村文化人才。有关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向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倾斜,要给予农村文化人才合理的甚至比城市文化人才更优厚的生活待遇,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愿向别处“飞”。其次要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去。要加强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通过实施优厚的文化人才政策,吸引城市文化人才自愿到农村去。在城市文化人才基本饱和、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城市大学生的文化优势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发展农村文化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结合政府的各项政策,做好引导和培训,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返乡建设,这是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第二,加强文化设施共建,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要加强以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纽带、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区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设施残缺不全、功能单一、管理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依托城市文化资源的优势,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功能全、设施齐的农村文化阵地,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功能,协调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文化设施共建,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第三,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文化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是加强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措施,是一项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文化单位,覆盖地域广,要充分体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现有的文化艺术资源来实现共建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城乡文化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有很强的互补性,要彰显各自的特色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必须开展双向互动与交流,既要加大城市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城市文明深入农村,又要使农村民间文化大胆进城。在信息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络等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加之城乡联系通道的畅通,城市的物质文明以及城市人的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向农村快速扩散,以现代都市文明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和以传统乡土文明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在不断冲突中走向融合。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使城乡之间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减少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了城乡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可见,信息化对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之。必须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加大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支撑;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便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第四,加大城市文化对农村的援助力度,创新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2]。一要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坚持“三下乡”与“三贴近”紧密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三下乡”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对重要项目和产品实行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直接送到农村,常年贴近农民群众开展“零距离”的文化服务活动。二要实现农村支教活动制度化。统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积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等活动,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同时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并逐步使这一活动制度化,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三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拔科技人员到农村工作,能实现科技与农业生产的“高位嫁接”,将大量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生产开发性项目快速导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应突出市场机制,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为“三农”服务的效益和效率,使这一制度成为城市反哺农村,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四要继续开展下派村支书工作。选派一批有才干的优秀干部下到基层工作,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五要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继续选聘优秀大学生服务农村,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通过人才回流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六要开展“一帮一”文化对口帮扶活动。开展城市单位对农村的文化帮扶活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大力支持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解决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相对匮乏问题;同时动员城市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出版物等。第五,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农民工文化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1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的文件。文件指出,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建设农民工精神家园,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是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还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乡文化篇(11)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