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绿色消费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5 10:35:32

绿色消费趋势

绿色消费趋势篇(1)

一、绿色消费

所谓绿色消费,就是提倡消费者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上,进行科学并且合理的生活消费,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提高消费道德、规范消费行为。其意义共包含三层:首先是提倡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的或者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次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处理垃圾的方法,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最后是引导消费者对以往的消费观念进行转型,使其能够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消费上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消费的原则

1、适度消费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2、反复利用、重复使用原则:尽量避免一次性产品。

3、回收再生原则:避免消费不可回收再生的产品,尽量选择玻璃、纸、金属等可再生原料制成的产品。

4、谋求经济原则:不管是商品还是服务,尽量选择消耗材料少、制作程序简单、包装简易、使用过后便于处理并且不会造成污染的产品,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5、生态效益原则:讲究生态效益,选购时力求环保。

6、平等原则:在进行消费过程中,尽量考虑对人性的尊重,讲究平等。

(二)绿色消费的意义

1、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升级优化消费结构,从而促进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利于经济增长,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的污染。

2、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在社会发展史上分别经历了原始采集和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及工业文明几个阶段,其中工业文明是建立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上发展的。而当今时代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爱护自然,生态文明自此而生。而绿色消费所倡导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等方面均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而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三)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城市化与工业化大国的转型阶段,而且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方式 ,污染物排放量大,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所占比例很大;这使得绿色生产变得尤为重要,而绿色消费又能刺激绿色生产的发展,因而绿色消费成了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带有绿色标示的商品,人们也愿意去消费这些商品,但是这些商品仅占一小部分,因此我国绿色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倡导的绿色消费主要内容包括:节约资源,避免污染。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尾气排放等;选购时注重环保,尽量选择那些无污染低消耗的产品;尽量选购能够重复使用的产品,购物就餐时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制品;垃圾分类处理,以便循环回收。生活垃圾尽量分类回收。以上只是绿色消费中非常基础的内容,因此我国在绿色消费的拓展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四)我国发展绿色消费面临的问题

1、从消费者方面来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到位,消费时对生态环境负责的观念还没能建立起来。目前,虽然有一些消费者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并没能真正转化成行动。其次,消费者当中还有一部分对绿色消费存在着误解。多数消费者还不能正确并且充分理解绿色消费,只是局限在对绿色的产品的消费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处理垃圾的方法也不尽科学,消费还很盲目,比较被动,这导致绿色消费在我国还不能得到彻底的实行。

2、从企业方面来看:首先,由于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比传统产品高,而且投资也比较大,再加之获利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有所缺失,从而使得绿色产品供应不足;其次,对于那些已经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来说,企业对绿色市场的调研不够充足,在没有充分了解绿色产品市场的情况下去盲目生产,从而对绿色产品的销售留下了后患;企业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落后的管理水平,过低的技术水平,使之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进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缺乏宣传理念,使得消费者无法了解其绿色产品,导致消费人群流失,或者是过分宣传,导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信任。

3、从资源环境方面来看:首先,我国资源环境的污染抑制了绿色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现象尤为严重,加之长久以来的水污染等导致了大量农副产品遭到了不同层度的污染,而且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不强,再加上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使得绿色产品面临污染的不确定性;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因此宣传普及绿色消费观念的难度很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区别都很大,这都相对的影响了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个别地区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还保持着节约就是绿色的观念,这更加大了倡导绿色消费的难度。

绿色消费趋势篇(2)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32-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酒店行业一次性日用品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酒店业面临的节能环保压力,一方面来自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调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市场消费的需求导向,更是企业内部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使得传统式酒店营销模式已不再具有优势,其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这些都内在的要求传统酒店企业进行营销模式的转型,实行绿色营销。

一、酒店企业传统的服务营销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酒店的“粗放式经营”和消费者的奢侈型、炫耀型消费心理,酒店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酒店宾馆往往是和挥霍浪费联系在一起的。在那里,每天有难以计数的食物被倒掉,宝贵的水电被空耗,各种洗涤用品被大量地浪费……在全球环境问题困扰人类、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这种大手大脚浪费资源的做法更加显得不合时宜。

根据资料,中国酒店业的综合能耗系数为0.117335,即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消耗1173.3元的能源。单位产值消耗标准煤数量为330.99千克/万元,得出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据统计,酒店业对能源产品的消耗系数非常高,比全部产业平均值高出52.6%,甚至比第二产业平均值还高39.4%。而从单位产值消耗标准煤数量分析,酒店业对于能源产品的实物消耗要低于货币消耗水平。但从第三产业内部分析,酒店业的指标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在第三产业40部门中处在第9位,甚至在全部产业135部门中也处于靠前的位置。数据表明,酒店业仍处于高能耗水平。

以德州美丽华大酒店为例,酒店靠近市中心,2003年12月重新装修,楼高10层,共有客房总数180间套。据统计,全国酒店年平均入住率不到50%,相比而言,德州美丽华大酒店130间中等客房的月入住率在85%以上,在行业内居于领先水平。但是入住顾客中选择使用免费一次性日用品的占到60%,这样一年粗略计算,此连锁商务酒店每年一次性用品的成本约在20万元上下。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这些产品的配送费用和房间清洁员清扫、摆放这些物品时的人力成本。

减少一次性日用品的使用仅是绿色营销具体的管理方式之一。所以对德州美丽华大酒店来讲,进行转型绝对是利大于弊。“绿色营销”,呼之欲出。

二、美丽华大酒店营销模式的转型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一)酒店绿色营销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由图1可知,支持酒店实行绿色措施的顾客占70%以上,顾客为绿色部分愿意承受的支付意愿总计50%以上,酒店行业绿色消费市场初具规模。

(二)酒店绿色营销的目标群体与定位分析

1.目标群体。基于酒店顾客性别差异的目标群体分析。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商务会议酒店安排上往往由女性决定。据统计,女性对绿色环保要求高于男性,因此酒店要考虑女性有关绿色服务的需要。

基于酒店顾客年龄差异的目标群体分析。根据调查,70%的酒店入住者年龄在30~50岁,而40岁以下顾客注重绿色体验但迫于收入,往往花费较少。对此,酒店可以采取促销手段,激发购买欲。而40岁以上顾客往往更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对此,酒店需要引导其购买绿色服务行为,满足其绿色愿望。

2.市场定位。不同的社会经历、职业、年龄都会影响顾客对产品的选择。因此酒店对市场的定位格外重要。图2可知,商务人士对服务价格承受能力较强,而医生、专家等对绿色环保意识较强,选择高档酒店的较多。其他顾客容易选择经济型酒店。

德州美丽华大酒店兼具经济型与高档房型,因此需要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区别对待。需要重视的是,消费者需求是变化的,酒店对其市场定位也需要变化。

三、美丽华大酒店绿色营销的组合策略分析

酒店实行绿色营销关键在于和服务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运用服务营销的7P理论进行充实。

(一)绿色产品的设计

从酒店用品来看,未来酒店用品的趋势之一是节能环保。在当前降低碳排放的趋势下,酒店节能环保成为一种新趋势,低碳绿色的酒店用品也受到了众多酒店使用者的认可。节能环保型酒店用品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酒店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大大节省了酒店的经营成本。从长远来看,这将是酒店用品不可逆转的新趋势。

(二)绿色价格的制定

价格的制定需要根据成本进行,制定绿色价格时要考虑因实行绿色营销而造成的绿色成本。另外,依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差别定价,针对不同顾客采取差别定价策略。例如,对于低收入者采用低价促销,高收入者提高服务区分度,激励其接受高质量绿色服务。

(三)绿色渠道的抉择

酒店餐厅产品的物流应满足绿色食品包装储运标准。例如,尽量选择采购有环保认证供应商企业的产品,并通过对供应链上企业进行绿色宣传,以及考虑到上游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加强渠道成员的绿色意识。

(四)绿色促销的实行

包括两方面,一是广告策略中对受众加强绿色产品宣传,绿色酒店宣传;二是公关策略中,通过与社区、环保部门等保持良好关系,提高本酒店在其心目中的绿色地位。

(五)绿色人员的培训

聘请绿色营销方面专家对酒店高层和一线员工进行绿色营销的培训。对于高层,应从营销战略上指导;对于一线员工,应从现场管理方面加强绿色理念的运用。

(六)绿色概念的有形展示

可以通过制作酒店形象、酒店服务的绿色宣传片,通过画面让顾客清楚感受到酒店的绿色理念。

(七)绿色服务过程的进行

服务过程指产品的交付,绿色服务要求酒店对最后一个服务环节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绿色营销基本理念,并使顾客参与过程,提高顾客感知的绿色满意度。

四、结束语

绿色营销对酒店企业是一种机遇。酒店绿色营销的施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必将成为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绿色消费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需要识别自身特点,努力实行绿色营销,并将其作为酒店市场营销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汪晓凡著.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5).

绿色消费趋势篇(3)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何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动机?面对这些问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一、我国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我国居民消费心理的总体特征。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扩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总体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无论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1.个性消费的复归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段时期内,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淹没于大量低成本且单一的产品中。当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无论数量或品种都已具备让消费者能够按个人喜好和意愿来挑选和购买产品或服务,消费者选择的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它的“延伸价值”,个性化消费正在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小,转换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飞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受此趋势带动,稳定性必然降低,在转换速度上与社会趋于同步,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品种花样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

3.消费主动性增强

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市场复杂性的增强。人类天生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的心理需求却日益增强,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种类与样式的增多他们的选择也随之增多,为了挑选最满意的商品,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最好的商品,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风险感和减少购后的抱怨。

(二)我国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趋势。

1.消费层次上升,消费领域扩大

21世纪初,我国城镇已完成以耐用品为代表的第一次消费革命,农村正在进行第一次消费革命,城镇将进入第二次消费革命。目前,我国居民实物性消费的比重在减少,耐用品的消费比重不断加大,整个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社会正处在消费转型时期。

(1)衣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颜色单调,样式呆板,服装市场和人民消费总在低谷徘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转变。衣着消费由一季多衣向个性化、时装化发展,人们的衣着消费越来越讲究高档、美观、大方。西装、名牌皮鞋、裘皮大衣等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有,如今漫步街头,映入眼帘的已不再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而是一幅艳丽多姿、色彩斑斓的画卷。

(2)食

现代人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消费观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讲究质量、营养保健,由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消费继续向追求多种营养成分合理提取的食补型转变,高营养、高蛋白的食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3)住

人类有一项重要的生活需求——安居。现在由于中国的住房改革建设,人们对房屋各方面要求的提高,开始讲究宽敞、美观,营造温馨舒适环境已成为越来越多居民家庭的消费时尚,国民人均用于住房装饰、装修的消费逐年升温。

(4)行

古时人们把马当做车,现代人把以车代步作为生活的追求。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的建设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汽车消费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水平的一大标志,拥有轿车的消费者在逐年增加。

(5)玩

娱乐也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内容,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商业、服务业以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吸引着消费者,休闲消费的投入比重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人们通过娱乐休闲活动提升个人的素养;凸显自己的个性;享受愉悦;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美好。

2.个性追求、情感消费

(1)个性消费

个性消费是指人们要求他们所使用的产品能贴上自己的标签,让产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情趣和心情。消费者通过“个性化”选择来加强自我地位的优越感,提升个人魅力。如今,个性化消费正在我国悄然兴起。

(2)情感消费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疑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但其非人性、虚拟性的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购买的目标将转向能够满足情感与精神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最简单和直接的就是赠送礼品,由此可见礼品行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3.绿色消费,商机无限

在国际上,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在中国,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目标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绿色消费所提供的商机是多样化的: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家居装修等等。

4.消费观念,趋于多元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

我国消费观念的变化趋势:由温饱型到享受型;由积蓄型到信用型;可持续发展消费观念日益受到重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二、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消费误区

(一)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现代型过渡阶段,但是目前消费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居民消费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地区之间在消费水平上有较大差异。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其中以东西地区尤为显著。

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消费差距。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尚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开始普及时,家用电器才刚进入农村家庭,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只相当于城市十年至十五年前的水平,而家用电脑、空调、移动电话、轿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更是微乎其微。

2.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事实上,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国内市场消费阻塞的问题。国内相关行业由于没有及时地针对消费升级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致国内的部分消费需求要有国外满足,即使调整了也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使产品的竞争力远不如人,许多市场利润空间拱手让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今的电脑、手机、汽车,居民所认同的大多都是国外品牌,而国内的同类产品却少有能与其抗衡的。

(二)我国居民的消费误区。

消费误区是指消费者采取错误的、甚至违法的、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现实或潜在危害的消费行为。消费误区的出现来源于全球资源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社会消费越来越不平衡的背景之下。

我国居民的消费误区主要表现在:消费格局的不公平;非持续性消费浪费;毁灭生物多样性;个人消费的非理性;个人消费缺乏社会责任。

面对以上这些消费误区,国家应对消费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费知识传播,培养消费技能,提高消费质量,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三、绿色消费心理与行为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与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21世纪的社会经济与生活消费,更多的开始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与消费模式。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对绿色的关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与实质。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理性消费行为。它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是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

我国消费者协会参照国家标准,将绿色消费行为及理念概括为5R原则,即节约原则,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二)绿色消费的心理特征。

1.绿色需要

所谓绿色需要,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人类的永续生活和发展;从狭义上讲,绿色需要是指由于人类生理机制中天生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与不可分割性而产生的需要,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

消费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已满足的绿色需要;尚未满足的绿色需要;人们尚未意识到的和潜在的绿色需要。

2.简约主义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雕塑艺术形式,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着单纯的选择发展。由于绿色消费理念的兴起,简约主义被消费者认可并利用,从而转化为以简约为荣,偏好适度、理性的消费方式。就是花尽量少的钱,获取更多的愉悦,过着更有品质的生活。

3.引致效应

在人的行为方式中容易出现各方面趋于同一方向的特点。在绿色消费行为中这一特点会明显的表露出来,我们称之为引致效应。即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会引起他们对其他同样具有引起该种态度因素的事物产生相同的反应。

绿色产品涉及多个消费领域,引致效应可以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从一个领域扩展到另一个领域,从而加深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

(三)绿色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

与普通消费者相比,绿色消费者在其消费行为上也带有明显的特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消费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偏向于理性化消费

消费者的“攀附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减弱,“前瞻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增强,这是消费者理性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消费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经过深思熟虑,抱着对社会环境负责的念头选择。

2.注重产品的绿色价值

绿色消费者会尽可能多的搜集绿色信息,希望买到真正的绿色产品,一方面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一方面又不断汲取新的信息,让自己能在消费中随时接收到绿色信息。

3.价格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绿色产品的定价必须要设定在消费者能接受的心理界限内,如果定价过高,消费者将无法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市场上也会出现绿色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此时价格就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4.产品的期望值更高、选择上更挑剔

产品的种类层出不穷,消费者一方面期待新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希望原有的绿色产品能够有所改善和提高。这就迫使厂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结束语

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了充分展示个性化的阶段。因此,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正处于转型期,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关注人们新的生活主张与方式,将会给营销者带来更多崭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绿色消费趋势篇(4)

与传统的竞争力相比,绿色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1)是消费者识别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绿色竞争力能够创造顾客可以识别的和看重的且在顾客价值创造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价值。(2)塑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壁垒。企业独特的绿色竞争力与众不同,具有不易被其他企业轻易模仿和掌握的独到之处,使本企业形成比竞争对手较长时期的战略优势。(3)可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标准。全球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准即绿色认证,表明绿色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将逐渐被淘汰出国际市场。

二、企业打造绿色竞争力的缘由

欧盟已经施行的WEEE和ROHS两个环保指令已经开始考验中国企业,“绿色大棒”向“中国制造”发起了新的挑战,对我国企业来说,构筑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1.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要求。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们向自然界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同时还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灾难,现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承受着这些苦果。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环境污染的源头,必须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随着政府和公众对待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没有“绿色”的企业将难有市场。实施绿色战略,打造绿色竞争力,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适应现代消费观念的必经之路。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从仅仅考虑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到开始追求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绿色意识日益增强,绿色观念日渐普及。人们出于对生存环境和自身将康的考虑,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于是,以适度地禁止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在各地兴起。消费观念的“绿色”趋向,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打造绿色竞争力,开展绿色战略规划,以适应市场要求。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趋势。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全球绿色意识不断高涨,世界经济发展朝着更加绿色的方向前进。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企业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构建自己的绿色竞争力。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显得极不协调,因为从长远看来,这必将损害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构造自己的绿色竞争力。

4.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具有国际竞争力。WEEE和ROHS的施行已经对我国电气设备出口企业造成了影响。据中国机电商会预测,我国至少有300多亿美元产品将受两指令直接影响,占对欧洲出口机电产品的70%。2007年欧盟能效指令(EUP)又将逼向中国企业。指令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最迟在2007年8月11目前制定对相关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并转化为本国法规,以确保EUP生态化设计指令得以有效运作。事实上,类似于WEEE和ROHS这样的“绿色壁垒”并不只在欧盟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只不过欧盟的标准更为严格罢了。这样的“绿色壁垒”对于现阶段利润微薄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就是“贸易壁垒”。如果不突破绿色壁垒,则中国很多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出口无门的窘境,绿色壁垒会一票否决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构建绿色竞争力的五步法

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本文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虽然现在我们也倡导绿色消费,但内容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大众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食品等行业,停留在安全、健康等低级层面上。事实上,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又有益于自然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凡是推行绿色消费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以政府为辅。因此,要改变社会公众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创造绿色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绿色产品才有市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才有动力源泉。

2.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我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生产提高绿色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推出绿色GDP试算、施行绿色采购等,但政府对于绿色竞争力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必须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将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与可持续发展同等的高度,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绿色竞争力不足不仅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而且其已经影响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唯速度论”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绿色竞争力就没有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这已经成为不容置辩的道理。

3.完善绿色管理体系。绿色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国际通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评估、环境意识培养、机构和职责制定、环境指标计划等内容。目前在国内,家电和电子消费类企业推行较早。如联想已经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计划、绿色商务管理计划等,推动国内PC行业环保标准的提升。

4.开展绿色营销。这是企业获得绿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环节,要通过相关营销活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引导消费者重新识别品牌价值,并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这样,企业可以巩固其绿色产品市场地位,开拓绿色市场容量。

5.提高绿色检测技术水平,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对于什么是绿色产品、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是绿色产品,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这需要国家和相应的行业协会根据相应的绿色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加大对绿色检测技术的研究,尽快修订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的绿色检测技术力量与设备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绿色认证机构,并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黎冲森,陈振烨.绿色盈利法则[J].经理人,2008,⑶.

[2]杜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2000,⑷.

[3]梅莉,左鹏,绿色营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绿色消费趋势篇(5)

一、绿色营销观念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适应21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2.1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意识到使用绿色产品、采用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在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

2.2采用绿色标志在绿色市场发展期,使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在企业的产品上贴上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产品,保护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压力,有利于绿色市场尽快成熟起来。

2.3培育绿色文化绿色营销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要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

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3.1设计绿色产品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在英国,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在德国则高达98%;在美国,在1990年就有26%的家用产品都是在“绿色旗帜”下推出。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3.1.1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要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更要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

3.1.2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的废弃物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

3.2刺激绿色需求营销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营销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并从不同层次的需求上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才能为进一步的绿色营销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所谓绿色消费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意愿。绿色消费需求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比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时已经在考虑排放标准,无氟冰箱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对人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安全保护。

3.3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的价格因其技术、原料等原因造成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商品高,而在我国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企业可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

3.4绿色营销的渠道策略营销渠道是绿色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渠道。

3.4.1慎重选择中间商。中间商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在产品分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选择中间商时,要不断发现和选择热衷于环保事业的营销伙伴,启发和引导中间商的绿色意识,建立与中间商互利、互惠、共赢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网络。

3.4.2注重营销渠道有关环节的工作。为了真正实施绿色营销,从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认真做好绿色营销渠道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3.4.3尽可能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减少渠道资源消耗,降低渠道费用和绿色成本。

3.5绿色促销策略绿色促销是通过绿色媒体,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绿色促销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方面:

3.5.1绿色广告。广告是产品促销最有利的武器之一,绿色广告的创意在于突出产品的绿色要素,可以有效地消除消费者的一些顾虑,并产生试一试的念头。绿色广告旨在推介产品的绿色因素,就有可能营造出一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认同里,消费者与生产者容易达到最好的沟通。人们在认同某一产品的同时,也会认同其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一旦在消费者心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其产品也就不愁没有销路了。

3.5.2绿色推广。通过营销人员的绿色推销和营业推广,直接向消费者宣传、推广产品绿色信息,讲解、示范产品的绿色功能,回答消费者绿色咨询,宣讲环保主义,激励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通过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兴趣,促成购买行为。

3.5.3绿色公关。企业通过一系列开放性公关活动,使社会公众与企业广泛接触,了解企业供、产、销各环节的绿色作业程序与制度,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为绿色营销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促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总之,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更需要实践,只有坚持绿色营销理念,才能使企业、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万后芬等著.《绿色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马俊平.实施绿色营销现状及对策初探,经济师,2000(2).

[3]魏玉芝.浅谈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王慧红.试论绿色营销策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2).

绿色消费趋势篇(6)

1绿色营销观念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适应21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2绿色营销的特点

2.1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意识到使用绿色产品、采用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在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

2.2采用绿色标志在绿色市场发展期,使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在企业的产品上贴上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产品,保护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压力,有利于绿色市场尽快成熟起来。

2.3培育绿色文化绿色营销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要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

3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3.1设计绿色产品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在英国,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在德国则高达98%;在美国,在1990年就有26%的家用产品都是在“绿色旗帜”下推出。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3.1.1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要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更要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

3.1.2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的废弃物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

3.2刺激绿色需求营销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营销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并从不同层次的需求上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才能为进一步的绿色营销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所谓绿色消费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意愿。绿色消费需求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比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时已经在考虑排放标准,无氟冰箱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对人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安全保护。

3.3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的价格因其技术、原料等原因造成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商品高,而在我国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企业可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

3.4绿色营销的渠道策略营销渠道是绿色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渠道。

3.4.1慎重选择中间商。中间商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在产品分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选择中间商时,要不断发现和选择热衷于环保事业的营销伙伴,启发和引导中间商的绿色意识,建立与中间商互利、互惠、共赢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网络。

3.4.2注重营销渠道有关环节的工作。为了真正实施绿色营销,从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认真做好绿色营销渠道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3.4.3尽可能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减少渠道资源消耗,降低渠道费用和绿色成本。

3.5绿色促销策略绿色促销是通过绿色媒体,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绿色促销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方面:

3.5.1绿色广告。广告是产品促销最有利的武器之一,绿色广告的创意在于突出产品的绿色要素,可以有效地消除消费者的一些顾虑,并产生试一试的念头。绿色广告旨在推介产品的绿色因素,就有可能营造出一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文化认同里,消费者与生产者容易达到最好的沟通。人们在认同某一产品的同时,也会认同其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一旦在消费者心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其产品也就不愁没有销路了。

3.5.2绿色推广。通过营销人员的绿色推销和营业推广,直接向消费者宣传、推广产品绿色信息,讲解、示范产品的绿色功能,回答消费者绿色咨询,宣讲环保主义,激励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通过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兴趣,促成购买行为。

3.5.3绿色公关。企业通过一系列开放性公关活动,使社会公众与企业广泛接触,了解企业供、产、销各环节的绿色作业程序与制度,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为绿色营销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促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总之,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更需要实践,只有坚持绿色营销理念,才能使企业、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万后芬等著.《绿色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马俊平.实施绿色营销现状及对策初探,经济师,2000(2).

[3]魏玉芝.浅谈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王慧红.试论绿色营销策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2).

绿色消费趋势篇(7)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绿色消费趋势篇(8)

        1 绿色营销观念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适应21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2 绿色营销的特点

        2.1 倡导绿色消费意识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倡导绿色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意识到使用绿色产品、采用绿色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在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

        2.2 采用绿色标志 在绿色市场发展期,使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在企业的产品上贴上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产品,保护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非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压力,有利于绿色市场尽快成熟起来。

        2.3 培育绿色文化 绿色营销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要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

        3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

        3.1 设计绿色产品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

从国际市场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在英国,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在德国则高达98%;在美国,在1990年就有26%的家用产品都是在“绿色旗帜”下推出。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3.1.1 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要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更要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

        3.1.2 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的废弃物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

        3.2 刺激绿色需求 营销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营销就是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并从不同层次的需求上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趋势。有需求才有市场,我国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查国内消费者需求特征,引导我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才能为进一步的绿色营销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所谓绿色消费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意愿。绿色消费需求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比如,人们在购买汽车时已经在考虑排放标准,无氟冰箱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对人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安全保护。 

        3.3 制定绿色价格 绿色产品的价格因其技术、原料等原因造成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商品高,而在我国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企业可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

绿色消费趋势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49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1- 0078- 02

1 绿色消费引领当代消费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消费者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的享受,逐渐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社会环境自然、健康开始成为消费者的市场消费需求,成为了一种消费现象。基于这种原因,绿色消费转化为市场发展的趋向。绿色消费开始转变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也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营销策略,由此产生了企业的绿色营销。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市场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我国消费者协会将绿色消费定义为,消费者在社会消费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消费需求,还能满足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因此,无论是绿色消费的市场需求变化,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企业都应该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实施绿色营销。

2 绿色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绿色营销对企业在市场的生存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领新世纪营销的发展。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

2.1 绿色产品策略

结合产品层次结构,分别就核心产品层次、形式产品层次和扩增产品层次实施不同的绿色策略。如,核心产品层次出于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绿色产品购买需求,可以重点突出核心产品层次的绿色优点;形式产品层次结合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将清洁生产融入到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实施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在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使用综合资源,采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包装产品,减少稀缺资源的耗费,减少产品的不可再生包装,尽可能降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扩增产品层次结合消费者对售后的需求,实施绿色产品的绿色服务。在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后,可以结合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为消费者设计折扣回购的服务,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支出,还提高了绿色产品的使用率。

2.2 绿色价格策略

绿色产品刚投入绿色市场初期,其生产成本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是较高的,具体表现为:在绿色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为增加绿色产品的环保功能而增加的研发成本;在绿色产品生产制造阶段,为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而增加的生产流程成本;在绿色产品生产制造阶段,为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而增加的绿色资源成本;在绿色产品营销阶段,为实施绿色产品市场营销策略而增加的销售成本。

绿色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在市场上势必反映为较高的绿色产品价格。在绿色产品刚投入绿色市场的初期,为了与传统同类产品相区别,符合消费者评判绿色产品的品质,绿色产品往往采取高价策略。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市场的成熟,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市场价格也将趋于稳定。

企业在实施绿色产品的价格策略时,不仅需要考虑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盛行,消费者从对产品价格的关注逐渐转移向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因此,企业实行较高的绿色产品价格,消费者还是能够接受的,企业不仅可以弥补增加的生产成本,还可以获得绿色利润。

2.3 绿色渠道策略

绿色渠道策略是指绿色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所涉及的通道,企业实施绿色渠道策略需要构建从以下3方面入手:第一,与渠道中间商构建共赢营销关系。渠道中间商在企业的分销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和消费者在进行产品交易时的沟通。因此,企业要慎重选择渠道中间商,尤其要选择忠于环保事业的中间商,引导中间商以绿色营销的意识,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不断完善绿色渠道营销网络。第二,注重对渠道绿色工作环节的建设,如绿色仓库、绿色运输、绿色装卸、绿色存储以及绿色管理办法等,为真正实施绿色渠道策略做好基础工作。第三,构建绿色短渠道和绿色宽渠道,不仅可以降低渠道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渠道成本的耗费。

2.4

色促销策略

绿色促销策略是指企业为了构建绿色形象,符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采取绿色广告、绿色营业推广、绿色员工推销和绿色公共关系等手段实施的市场活动。具体的实施手段如下:第一,以绿色广告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在绿色广告中,要以绿色产品的真实性唤起消费者的环保行动,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环保利益。第二,采取绿色营业推广策略,占据市场消费份额。如,以赠品形式和有奖销售形式,让利于老顾客群体,稳定市场份额。以免费试用的形式,鼓励新顾客群体,扩大市场份额。第三,绿色员工推销,与消费者实现双向沟通。员工在开展绿色推销工作时,可以和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将真实信息反馈给企业,以指导营销工作的开展。第四,构建绿色公共关系,塑造企业形象。绿色公共关系手段是绿色促销策略中高层次的手段,可以培育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感,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总之,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是绿色营销的产生基础,企业想要顺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就必须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以绿色营销理念指导策略实践,促进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绿色消费趋势篇(10)

从绿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绿色营销留下的痕迹。与一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一样,绿色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大致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部分。但在这些过程中,绿色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又直接反映出绿色消费的个体心理特征。

1.绿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绿色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构成了消费者对所购商品的认知阶段和知觉阶段,是购买行为的重要基础。在认识的开始阶段,消费者从广泛的途径获取有关绿色商品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如“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等。在心理上产生刺激,从而形成对绿色商品片面的和表面的心理印象。随着绿色商品和绿色知识的不断传播,完成记忆、学习、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产生信任情感,在购买中消费者借助于记忆,根据过去生活实践中感知的商品、体验过的情感或有关知识经验做出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消费者要了解和掌握大量的绿色知识和有关绿色消费和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定量的信息储存,以便在以后的购买活动中随时提取作为分析、比较、判断乃至决策的依据。

2.绿色消费者的情感过程。消费者对绿色商品和绿色消费的认知过程,是实施购买行为的前提,但并不等于必然会采取购买行为。因为消费者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也是容易受影响的个体。因此,他们在购买时将必然受到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支配,两者构成了其物质欲求的强度。由于生理欲求和社会欲求会引起消费者不同的内心变化,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映,如果情绪反映符合或满足了其消费需求,就会产生愉快、喜欢等积极态度,从而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强烈需求,导致购买行为。反之则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会产生购买欲望与购买行为。这种情感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往往以鲜明的突发性情绪表现出来,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如“绿色蔬菜”指不用化肥、农药、不受其他污染的蔬菜,“绿色食品”指不用防腐剂及其他人工色素和化学品的食物,这些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身体健康,可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绿色消费者的意志过程。绿色消费者往往是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表现为有目的的、自觉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情绪障碍,实现既定目标。这一过程就是绿色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购买目标;二是排除干拢和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二)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消费者自身的因素,每个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程度和·消费行为模式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年龄、收人、教育水平、生活方式、观念和爱好等诸多方面都会大大影响着绿色消费者行为的发生,其中对绿色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因素。一个社会及其文化的绿色程度,会直接影响着该文化群体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思想,进而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模式,绿色消费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容易形成社会性的潮流趋势,其具体的消耗模式会被绿色社会文化所带动,或者说被绿色时尚所带动。一个社会的绿色文化和环境意识强烈,该社会群体的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就会越成熟。

2.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是指对公众进行的生态环境意识普及和教育,也包括通过公共关系,广告、产品说明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环保观念的灌输。绿色产品大多采用较为高新的技术和材料做成、成本和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开拓费用相对高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所以价位也较高。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初次接触时可能感到难以接受,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他们了解绿色产品的实质,即为什么是绿色,有什么优点、优势,有哪些好处等。就社会层面而言,绿色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社会自然环境的改善,从企业层面看,绿色教育则积极引导了绿色消费,为绿色营销创造更好地环境。绿色教育重在一种观念的灌输,而人的行为是受观念指导的,所以可以说绿色教育是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先导。

3.消费者自身的因素。绿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主要还是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包括年龄、家庭、生活周期、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概念等等,其中收人、生活方式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尤为突出。

(1)收人水平。收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费者的购买实力。由于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那些“价格因素权数”大于“绿色因素权数”的消费者而言。收人在消费方面的分配对于其绿色消费而言是一种制约,“实用主义”对大多数理性消费者来说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居民整体收人水平还不算高的国家,价格和效用仍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

(2)生活方式。根据阿诺德·米切尔的VALS划分法,有9种生活方式群体:求生者、维持者、归属者、竞争者、有成就者、我行我素者、经验主义者、有社会意识者、综合者。在各种方式的人群中,求生者和维持者处于需求驱使阶段,他们缺乏经济资源。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所以不可能有实力关注环保实施绿色消费,归属者、竞争者和有成就者处于符合客观外界标准的阶段,受客观外界影响颇大,所以其绿色消费行为与所处环境的绿色化程度有关。我行我素者、经验主义者、有社会意识者和综合者已进人有自我看法的阶段;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假如是环保者一般来说必是积极的绿色消费者。

(3)教育水平。通过全社会的绿色教育,对绿色消费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从消费者自身而言,一个人的观念行为等大多是后天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教育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方面对各方面知识有深人了解和正确认识(包括环境和地球生态),另一方面有较高的素质,往往会采取明智的行为,所以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

(三)绿色消费行为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出现由低层次、简单稳定向复杂多样化的转变。总的表现为:人们在购物过程中更注重物品是否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和偏好,消费者绿色心理方面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其消费行为上。与普通消费者相比,绿色消费者在其消费行为上也带有明显的特征。消费物品时,更注重物品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是否破坏环境与生态,是否污染环境。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偏向于理性化消费。消费者的“攀附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减弱,“前睛性”消费行为在逐渐增强,这是消费者理性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者趋向成熟的标志。绿色消费从根本上说,是消费者从预期持久收人和生命全程来考虑消费支出,追求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但绿色消费又是以保护环境,保护社会的长远利益为基本点的消费,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时,要经过深思熟虑,抱着改善环境的念头去购买,这种消费是对社会环境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它具有周密、谨慎和客观的特征。

2.注重产品的“绿色”价值。绿色消费者会尽可能多的搜集绿色信息,希望购买真正的绿色产品,在了解过程中一方面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一方面又不断的吸取新的信息,让自己在消费中能够及时地掌握绿色信息。

3.绿色消费行为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消费者能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他们不仅能作出选择,而且渴望选择,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纯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包括其它“延伸物”。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两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品牌和产品决策时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将成为消费主流。

4.消费主流性增强。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和专业化的趋势下,一方面消费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厂商单方面提供的信息,他们会主动的了解有关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方面的信息,当得到足够的商品知识时,对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鉴别和评估,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也不再是被动和无能为力的,消费者对真正能够带来环保的产品也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往往会选择对环境危害最小的产品,根据这一特点,厂商应适应消费者主动性增强的趋势,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多种信息,供消费者选择比较。

5.产品的期望值更高、挑选更挑剔。现代社会中,消费者一方面期望新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希望原有的绿色产品能有所改善或提高。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加快的趋势,迫使厂家不断推出新产品,去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新需求。

绿色消费趋势篇(11)

中图分类号:TK41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71-02

1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引起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统计,建筑业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全球40%,排放的CO2占全球36%。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8%~30%[1],CO2排放量占社会总排放量的40%左右[2]。因此,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对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及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宁省是一个建筑业发展迅速的工业大省,“十一五”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8%上升到6.6%,2014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87万人,比2011年增加43万人,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2009年以来,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品种增加了煤油和燃料油,因此为了分析过程的一致性,选取2009~2014年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数据,对这一时期辽宁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及趋势分析,并进行建筑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建筑业总产值的关系研判,进而提出未来辽宁建筑业碳减排的途径和策略。

2辽宁省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分析

2.1范围界定

(1)建筑业范围。建筑业研究范围依据我国投入产出表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指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

(2)能源种类范围。根据辽宁统计年鉴(2010-2015年)中的“分行业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建筑业能源消费种类包括煤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6种能源。

2.2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测算

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中的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公式如下:

C=∑ni=1Ri+Ti(1)

其中,C为建筑业碳排放量,单位为万t;R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为万t标准煤;T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为吨碳/吨标准煤,i为能源种类。根据辽宁统计年鉴建筑业能源消费种类,选取煤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6种能源品类进行分析。为计算需要,先将各类能源消费量的单位对标准煤进行折算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所列,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1。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依照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volumeⅡ》整理,结果见表1。计算结果如表2。

2.3辽宁省建筑业碳排放特征及趋势分析

将2009~2014年辽宁省建筑业总产值、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绘制三者在这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曲线,如图1。从图1可以看到,2009年以来辽宁省建筑业发展迅速,到2014年建筑业总产值比2009年增加了1.3倍,但同时建筑业能源消耗随之增加,2009~2013年碳排放量的增速达到了7.4%,2014年稍有回落,而碳排放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高度正相关性。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趋势高度吻合,两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2)弱脱钩状态。从辽宁省近几年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来看,一直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建筑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呈现弱脱钩状态,表明辽宁省建筑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继续加大减排力度有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和碳排放的完全脱钩。

出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经济活动频繁必然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建筑业产值的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增加密切相关;第二,辽宁省近几年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加大了力度,减少了能源消耗,正在向着绿色、低碳、高效、环保的集约化道路前进;第三,在建筑活动中进行技术创新,碳排放强度不断减少。从长远来看,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而建筑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也将存在持续走高的风险,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辽宁省建筑业碳减排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3辽宁省建筑业碳减排对策

3.1推行绿色建筑发展

为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切实转变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辽宁省于2015年出台了《辽宁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对辽宁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建设污染)的特点,因此,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对建筑业实现碳减排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绿色建筑应涵盖到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大型公用建筑、民用住宅,还要在城郊及农村推行绿色保障房及绿色民房建设等[3]。

3.2优化建筑业能源结构

建筑业的低碳发展,不仅需要在建设阶段实行生产方式的调整来减缓碳排放,还要在使用阶段减少能源的消费强度来降低碳排放。因此,需要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大风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进一步优化建筑业能源结构,通过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来实现建筑低碳化。第二,结合辽宁省产业空间布局和能源平衡,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供应和运输渠道,减少运输压力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3.3提升建筑业的产业技术升级

优化建筑设计,加强源头的材料消耗控制和末端的建筑垃圾处理,降低单位面积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对废旧建筑的施工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建筑业能源结构碳强度[4]。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推动辽宁省建筑业的绿色转型。

3.4转变居住观念

居民的居住条件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但在现今低碳社会发展中,要摒弃追求超大居住空间的观念,尽量选择中小户型的住宅,减少建筑使用阶段的住宅能耗碳排放。住宅使用阶段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和依赖,同时降低火力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从而减少电力的碳排放系数。

参考文献:

[1]2013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8%以上[N].人民政协报,2014-05-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