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8 15:09:45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48-02

【关键词】 人格评价;儿童,留守;儿童抚养;农村人口

随着务工农民大量拥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笔者对广西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河池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农村非留守儿童为对照进行比较。共选择该地区4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179名,农村非留守儿童222名。经问卷调查后,获农村留守儿童有效问卷160份,农村非留守儿童问卷213份。

1.2 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等[1]修订的卡特尔14种人格问卷,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该问卷简称CPQ,适用于8~14岁的中小学生,被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儿童人格测验量表。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 卡特尔14种人格因素,标准分为5分和6分的因素可以不做解释。由次级人格特征得分而划定的类型,以3分以下和8分以上为标准,3~8分之间的为中间型。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轻松性、敢为性、自律性因素上得分在4.5以下,而忧虑性因素得分高于6.5,其余因素得分都在4.5~6.5分之间。次级人格特征的3个因素也都在3~8分之间,属于中间型。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严肃审慎、寡言、行为拘谨、任性、矛盾冲突等性格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缺乏自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 遇事往往不顾大体,不拘礼俗和规章,易冲动行事,而并非故意;或凡事持观望态度,遇到威胁容易畏缩退却,处理事情显得幼稚,易动感情,忧虑不安,抑郁,好冲动。

2.2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比较 由表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敢为性、充沛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素上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忧虑不安,抑郁、易心烦意乱,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遇到威胁容易退缩;而农村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自信、热情,更乐于与人交往,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另外,在次级人格特征上,农村留守儿童显得激动、焦虑,比较内向。

3 讨论

研究结果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敢为性、充沛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素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冷漠、孤僻、敏感多疑、易感情用事,自卑感较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有较大的依赖性,遇事焦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2-3]。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交流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冷漠、孤僻、敏感多疑、自卑感较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等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都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与教育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他们人格品质的形成[4]。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温暖与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对代养人的情况调查发现,代养人大多数为老人,精力和能力有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更多的关注孩子吃、穿,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很少给予他们这些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有相当一部分代养人的养育方式不当 ,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表现过于宽容、溺爱;或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 ,在教养过程中有所顾忌,不敢严格管教,放纵孩子;或缺乏教育责任心 ,使孩子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管教的状态。代养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有较大的依赖性,遇事焦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等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品质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其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4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卢寄萍.CPQ测验指导手册:中国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2] 彭金兰.对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透视.农村•农业•农民,2005,2(6):36.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34-01

“留守儿童”专指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提到的“留守儿童”确切的讲应当称作大龄“留守儿童”,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12―16周岁的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他们又是一群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却又远未成熟、十分需要父母关爱和引导的群体。远离父母的生活状况,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于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处于的这种尴尬的境地,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12-16岁的年纪,正值从青春期到青年的过度时期,恰好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段时间大多数又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就给中学教育提出了一个难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从正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始。这类留守儿童的普遍特征是:

1、易出现心理问题――缺少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的内心痛苦,看上去冷漠、自闭。

2、自律能力较差――这些留守儿童多在自己的祖辈身边长大,多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和管教,因此他们多是一些纪律散漫的、道德品行较差的学生。

3、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上述两个特征同时又是这一特征的原因,一部分留守儿童自闭、孤僻,家庭给予的压力大,一心只投入学习,学习成绩好;而另一部分则因缺乏管教,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很差。

二、解决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短板已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阻碍,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

1、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改变以往学习导向的教育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至于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实施寄宿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给这一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思想教育引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拓展到课堂以外,通过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2、家庭方面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长的缺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鉴于此,家庭应在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目前短时间来看,要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还不太现实,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出打工的服务可以将孩子带到自己的身边进行学习。 退一步讲,如果上述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家长可以再监护人方面进行仔细的筛选,同时经常与孩子进行联系,进行思想指导,确保孩子茁壮成长。只有通过加强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才能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关爱,从而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父母以及祖辈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在孩子精神出现困扰时应及时的给予引导和帮助。

3、政府方面

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就是对于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而言,应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举例而言,地方政府可以在文化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方面进行投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外出打工父母所在地的政府而言,应在教育管制方面进一步放松,为留守儿童来到城市读书创造条件。政府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会不断的考验着相关群体的智慧,对于此项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来加以推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4、社会方面

社会氛围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农村目前整个社会风气不良的情况,政府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来将各种不良社会风气消除,为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想尽办法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给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暖的活动场所,让留守儿童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心获得思想层面的健康发展。当然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需要整个社会舆论营造出一种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使得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关心这一群体,为这一群体思想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解决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而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问题适当、合理解决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难以绕过的难题,鉴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香.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J].云梦学刊,2007(6).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3)

本次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第一,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第二,深人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特征与需求差异;第三,认真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一一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一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合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农村构建意义重大。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元经济体制是关键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该体制对于特殊历史时期发展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正是这种体制,造成城市和农村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差别――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从体制发展的历史时期来看:

建国初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很难自由流动,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困难,国家将大量的优惠政策给予城市,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其中,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力量也来源于农业生产,这种体制下的工业与农业“剪刀差”,导致农民在收入和产出环节相比与城市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各项政府福利保障很难覆盖农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结构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加深了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城镇与农村发展结构不平衡、社会阶层结构不平衡、城镇与农村组合结构不优化、社会文化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引发社会结构动荡必然出现,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链条被打破,各生产要素间的对称关系丧失,城市和农村原有发展结构和阶层结构将处于失衡状态。从发展结构来看,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起源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引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产生并不断催化,城镇高费用让外出人员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各种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严重不足,户籍制度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难、升学难矛盾凸显,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难。从社会阶层结构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更加明显。外出务工的农民失去原有社会关系网,需要重新确立和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行业特征的需求,导致他们很难自由发挥,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有所增加但生活负担较重,迫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对孩子的关注度日渐下降。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外出就业政策导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穷则通变”,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大多会选择其他增加自身经济的新途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推动农民外出务工最直接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就业结构调整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必然造成城市资源的紧张,导致农民自身压力巨大,迫使农村留守儿童不流动,这是大多数外出务工家庭的基本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流入与流出,农村是留守儿童选择生活的第一区域,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和谐程度,当农村发展条件利好时,农村社会整个链条处于优良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得以改善;农民是主体,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关键。可见,“三农”问题的衍生效应影响巨大。只有“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增加社会和谐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

(1)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增多,农民工常年外出务工,与子女的交流长期缺失,最直接结果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危机和亲情危机,这些都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城市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权衡带领与留守的经济成本条件,农民工会自发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不仅不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对于孩子的忽视所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呵护,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造成孩子生活认识偏差;孩子对于监护人的疏忽或者是过度依恋,导致孩子的个性、心理发生扭曲、变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脾气古怪、心浮气躁、自信不足等情况,心理越封闭,孩子的心理问题便会不断的增加。

(2)学校功能减弱,学习情况欠佳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学校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应试教育,更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当前兰西县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育功能不断弱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功能不断丧失,监管不力现象长期存在;农村教育意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对于学校资金支持短缺,教师福利配套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解决。

(3)监督失位,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外界良好的环境做基础,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安全氛围。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内部环境的不断丧失,外部环境危险引发留守儿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从家庭监护来看,监护家庭存在安全忽视,造成监护管理的失位,监护不足,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安全系数低;自我防范意识较弱,造成留守儿童人生安全受到威胁,溺水、自杀、斗殴的现象常有发生。留守儿童长期监护不足,孩子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行为上出现偏差,犯罪问题时常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经常成为犯罪分子侵略对象,拐卖、拐骗、猥亵留守儿童现象时有发生。

(4)关注不够,农村留守儿童边缘化人的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本质特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虽引起国家重视,但关注仍有不足。这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主要精力放在自有土地耕种和经济物质增长,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不断丧失;兰西县现有农村儿童负责部门主要设置在妇联管理体制下,这种依附体制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难得以重视。通过兰西县实际调研发现:兰西县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服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机构,现有的服务场所仅是在乡镇文化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一处办公用房而已,这些场所有的处于停滞、有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基层社区组织对留守儿童服务工作处于真空状态,通过以上社会关注分析发现,社会组织并没有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是综合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处于边缘化。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5)

乡党委、政府召开了两委扩大会议,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活动的开展落实。首先,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定“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家庭道德实践活动,活动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家长的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儿童和家长资助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为特征,强调家长、监护人和儿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弃耻,见贤思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做出努力。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6)

二元经济体制是关键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该体制对于特殊历史时期发展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正是这种体制,造成城市和农村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差别――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从体制发展的历史时期来看:

建国初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很难自由流动,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困难,国家将大量的优惠政策给予城市,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其中,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力量也来源于农业生产,这种体制下的工业与农业“剪刀差”,导致农民在收入和产出环节相比与城市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各项政府福利保障很难覆盖农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结构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加深了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城镇与农村发展结构不平衡、社会阶层结构不平衡、城镇与农村组合结构不优化、社会文化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引发社会结构动荡必然出现,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链条被打破,各生产要素间的对称关系丧失,城市和农村原有发展结构和阶层结构将处于失衡状态。从发展结构来看,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起源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引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产生并不断催化,城镇高费用让外出人员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各种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严重不足,户籍制度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难、升学难矛盾凸显,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难。从社会阶层结构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更加明显。外出务工的农民失去原有社会关系网,需要重新确立和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行业特征的需求,导致他们很难自由发挥,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有所增加但生活负担较重,迫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对孩子的关注度日渐下降。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外出就业政策导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穷则通变”,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大多会选择其他增加自身经济的新途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推动农民外出务工最直接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就业结构调整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必然造成城市资源的紧张,导致农民自身压力巨大,迫使农村留守儿童不流动,这是大多数外出务工家庭的基本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流入与流出,农村是留守儿童选择生活的第一区域,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和谐程度,当农村发展条件利好时,农村社会整个链条处于优良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得以改善;农民是主体,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关键。可见,“三农”问题的衍生效应影响巨大。只有“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增加社会和谐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

(1)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增多,农民工常年外出务工,与子女的交流长期缺失,最直接结果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危机和亲情危机,这些都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城市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权衡带领与留守的经济成本条件,农民工会自发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不仅不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对于孩子的忽视所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呵护,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造成孩子生活认识偏差;孩子对于监护人的疏忽或者是过度依恋,导致孩子的个性、心理发生扭曲、变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脾气古怪、心浮气躁、自信不足等情况,心理越封闭,孩子的心理问题便会不断的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7)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取自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7个省市12个县区,样本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1.7%。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使得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变异,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缺乏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及时帮助,极易使他们产生挫折感、疏离感,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监护教育效果令人担忧。若要促使他们形成良好性格,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我们课题组借助分发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网络互动等形式,对湖南省郴州、衡阳、邵阳、永州等9个市州12个县区65个乡镇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特征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解剖麻雀”的方法,翔实访问了4个自然村的村民。此次发放调查问卷421份,含教师卷、儿童卷、家长卷、祖辈卷,有效问卷回收率61.5%。通过对有效问卷及调查表册、笔记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内向,封闭自我,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对自然村与建制班调查发现,同村或同班孩子之间,留守儿童性格呈现两个极端,或内向封闭,或顽皮捣蛋。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经常和老师、亲人交流的只占9.75%,较少沟通的达56.73%,存在一定沟通障碍的占16.38%,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有17.14%。湖南省石门县某小学五年级女生,其性格以9岁为拐点,此前开朗活泼,此后内向胆怯。究其原因,她8岁时父母南下务工,觉得父母不要她了,加上她数次受同村男孩欺负,归罪于没有父母庇护,从而变得沉默寡言。

2.性格叛逆,盲目反抗,不愿顺从师长意愿。叛逆是孩子青春期的重要表征,可是,许多远未到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却叛逆任性,祖辈监护人觉得,“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对着来,难管教”。文化程度偏低的祖辈,只能监护正值心智发育关键期孩子的安全与生活,没有能力顾及他们的学习、思想和心理问题。对成建制班级孩子调查发现,叛逆期提前或突变的多为10岁左右的留守儿童。有的留守儿童起初的反叛心理是希望得到师长关注,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有的因得不到师长的信任与理解,形成抵触情绪,最后发展成盲目反抗;有的因祖辈过分溺爱,认为孩子任性是小事,慢慢任性演变为叛逆。

3.性格自卑,缺乏自信,不愿主动追求上进。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学习不自信的占37.7%,生活不自信的占35%,想当班干部却没有勇气的占13.5%,从未想过当班干部的占22.9%。学生卷统计结果显示,23.5%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受到过歧视,26.8%的因惧怕被讥笑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42.4%的受委屈无人倾诉,37.8%的学习无人帮助,94.7%的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父母回家,在父母的关爱下学习生活。

4.性格散漫,难以自律,不愿接受纪律约束。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祖辈监护人娇惯多、严管少,学习上鼓励、引导不足,压力、动力缺乏,自由散漫,自律性和荣誉感差。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占25.2%,学习成绩优秀的仅占8%,经常违纪的占18%,撒谎欺骗老师的占22.9%,有抽烟、喝酒、夜不归宿、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的占7.6%。

二、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1.学校因素。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不良性格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薄弱及小学教师队伍力量不雄厚,加之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教师的教龄偏大,使留守儿童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情感上的交流。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问卷第13题:您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吗?20.70%选择关注,27.80%的教师选择关注并不知道怎么办,51.50%的教师的选择没留意。问卷第16题:您经常和留守儿童谈心吗?10.54%的表示经常,22.38%的表示有事就谈,21.22%的表示很少,45.86%的表示基本没有。

2.社会因素。如今,农村的精神、经济及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导致形成一股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社会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阻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例如:沉迷于用网络游戏、采取打架斗殴等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农村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监护力,使得无法更好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3.家庭因素。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性格的缺失及教育的缺失。学生问卷第3题:你长期和谁住?80%的表示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调查问卷第四题:你最喜欢和谁住?95.73%的选择父母。祖辈的封建思想观念对留守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认为孩子学习是毫无意义的,促使孩子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在祖辈的溺爱下,更容易使留守儿童养成不良习惯,长时间的积累使留守儿童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通过特殊的气质和智慧来影响人的性格。心理学上的气质主要分为多血质、黑胆汁质、黏液质。教育心理学家詹森研究证明:遗传对智力和性格具有较深程度的影响,优良的遗传基因促进留守儿童的良性发展。反之,不良的遗传基因将阻碍留守儿童的良性发展。

5.大众传媒因素。当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传递信息、学习的重要媒介之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提出儿童以视觉记忆占优势。以公益广告为例,公益广告对促进儿童的德育教育,深度唤醒儿童情感,有利于消除儿童的叛逆心理并且实现教育浅隐化。反之,不好的广告、视频等会影响儿童的情感发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性格形成的路径分析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性格,解决留守儿童性格缺失的问题,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致使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因此,为了使留守儿童性格的良性发展,政府需充分发挥其经济、政治和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乡镇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待遇。除此之外,各地基层政府也应多加关注留守儿童。

2.开展集体活动。学校应该多开展班级集体活动。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培养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以游戏、娱乐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情感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

3.设置心理辅导课程。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普遍偏低,心理健康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极为重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教会孩子心理健康知识、如何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矫正不良性格形成的趋势。心理辅导师要认真做好辅导工作,成为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4.培养留守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及其记忆与兴趣的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留守儿童的情感发展,促进留守儿童的良性发展。

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对个人的评估,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以鼓励方式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比赛环节,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性格发展得更好。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8)

【关键词】 人格;适应,心理学;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56-02

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 for Left-behind Children/ZENG Hong*,HUANG Wen-geng,LI Guang-mi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spital, Nanchang(3300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left-behind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ir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 MethodsAbout 586 students including 308 left-behind and 278 non-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four middle schools in Jiang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fill out the Y-G personality test and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ResultsFor Y-G personality test, thinking tropism, Coordination, Social tropism, Depression and Inferio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left-behind children(P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或进行其他活动而长期由长辈、亲属或他人代为照管的未成年人。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经接近2000万人[1]。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留守儿童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发展状况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解决他们的适应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日渐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2 年以后,研究者对留守儿童问题作了大量的相关研究[2-6]。为探讨在面临不协调的亲子关系时留守儿童采用何种应对方式及不协调的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不良性格的影响机制,笔者对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江西省4所农村中小学,共抽取10~16岁儿童586人作为被试。其中留守儿童 308人,非留守儿童278人。

1.2 工具 Y-G性格测验[7,8]。Y-G性格测验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矢田部达郎于1957年根据美国的吉尔福特(Guilford)的个性量表修订而成的。在我国于1983年进行了修订,制成了中文版。Y-G性格测验兼顾了类型论和特质论两者的优点,突破了各自的局限,信度和效度都较高,反映了12个特性,每个特性构成一个分量表,由10道题组成,12个特性分别是: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细致性、活动性、思考的向性、支配性、社会的向性。12个特性又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和向性。通过Y-G性格测验不仅可以显示出被试的性格特质,而且还能进一步评定被试的性格类型。

简明应对方式问卷[9]。简明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项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1.3 研究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作者本人)进行,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是否留守儿童等。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586份。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Y-G测验人格特征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Y-G性格测验上12个人格特征的得分结果见表1。

表1 Y-G测验人格特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得分比较(x±s)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人格特征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t值P值

抑郁性3.69±0.883.14±0.872.2310.042

情绪变化2.96±0.833.01±0.78- 1.4010.142

自卑感3.42±0.833.25±0.962.1080.050

神经质3.20±0.953.19±0.880.3890.708

主客观性3.28±0.973.31±0.89- 0.3270.736

协调性3.05±0.753.68±0.81-3.8200.004

攻击性2.78±0.932.73±0.890.7860.453

一般活动性2.29±0.872.30±0.86- 0.5090.540

粗犷细致性3.33±0.673.34±0.69- 0.1560.877

思考的向性3.01±0.873.37±0.86-3.6910.005

支配性2.46±0.702.47±0.630.5340.682

社会的向性2.10±0.862.34±0.87-3.3700.008

表1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抑郁性和自卑感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留守儿童Y-G测验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Y-G测验的情绪稳定性因子(包括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和神经质)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较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2 江西留守儿童应对方式与Y- G性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应对方式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一般活动性粗犷细致性思考的向性支配性社会的向性

积极应对0.120.150.160.200.38**0.29**0.32**0.48**0.230.120.160.19

消极应对0.45**0.46**0.56**0.28**0.150.140.200.170.140.160.190.21

注:**P

3 讨论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为抑郁、自卑、内向、不信任他人、人际关系较差。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在儿童最初性格形成和心身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协调的亲子关系在子女不良性格、不良行为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0-11]。而留守儿童出现的更为内向、不轻易表露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负性特点主要是由于与父母交往减少而使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所导致的。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亲子关系相对疏远,长期分离使他们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一些不良情绪如抑郁、自卑、焦虑、担忧等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从而形成了留守儿童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同时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亲子沟通,人际交往时不愿信任他人。

从留守儿童Y-G性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一些Y-G性格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相关。分析发现,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和一般活动性性格的留守儿童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相关较高,表明这些性格的留守儿童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反映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应对方式产生正向作用。但是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和神经质性格的留守儿童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相关较高,表明这些性格的留守儿童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反映出不良情绪稳定性对应对方式产生负向作用。提示一些出现抑郁、自卑、内向等不良情绪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值得关注。

4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 詹姆斯.关注留守儿童.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2] 范方, 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 心理科学, 2005, 28(4): 855-858.

[3] 程纪奎, 袁长江, 陶芳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7): 652-653.

[4] 王锋生, 孙业桓, 杨林胜.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与健康危险因素.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2): 188-190.

[5] 蒋平.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观察, 2005(4): 79-81.

[6]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7): 78-84.

[7] 孔克勤. Y-G人格测验及其应用.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127-135.

[8] 金瑜. 心理测量.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45-147.

[9]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127-131.

[10]LYTTON H. Child and parent effects is boys'conduct disorder: A reinterpretation. Dev Psychol, 1990, 26(5):683-697.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9)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大一部分农耕地由于城镇的再规划而不断被国家征用。农田被征用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员纷纷涌入各个城市,推进了整个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农村出现了大批缺少父母监管、关爱、教育的孩子,即所谓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年龄偏小,接受的文化知识较为贫乏、在生活很多方面,自理仍是问题,此外,他们的是非观仍处于塑造期。在许多留守儿童中,有的留守儿童冷漠、不思进取,甚至作出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鉴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参加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则显得较小。那么如何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提高其身体素质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的写作立足于大量有关“留守儿童”的文本和学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力图做到不停留于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更深入的分析,力争用自己的方法来整理。本文所用文献及学术期刊来自于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期刊数据库以及学术网站和信息网站。(2)逻辑分析法。本文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结合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结论。(3)访谈法。笔者通过面谈、打电话等方式及时请教、咨询了部分专家、农村体育老师、留守儿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上课情况。刘瀚文在“抚顺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认为 :(1)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与其他留守儿童一起活动。(2)很少与非留守儿童在一起活动。(3)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4)不听体育教师口令的情况。(5)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

笔者通过调查家乡附近的留守儿童,发现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与同其他同学一起活动的原因有很多。诸如,他们会受到非留守儿童的歧视,甚至出现非留守儿童侮辱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出现了排斥留守儿童的现象,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处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慢慢疏远体育课,把其当差事来应付。通过观察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体育课上可能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听教师口令等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单独活动,甚至会出现不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二)留守儿童参与体育的兴趣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留守儿童对体育课是否有兴趣,这一现状直接影响留守儿童能否投全身心去参与体育活动,亦或者其能否从中感受到幸福感。在访谈中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不喜欢团体活动。大多数时候,留守儿童会选择躲在角落里,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在进行一些集体项目时,会尽可能地采取回避,即使其参加活动,其求胜望也较小,他们认为,体育活动索然无味,不参加也罢。

三、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

人类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十分巨大,同样地,作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其健康、茁壮地成长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益处: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作用更为明显;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四、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探讨

在访谈中表明,不论是单亲监护、还是隔代监护或者是亲临监护或者是同辈监护,留守儿童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他们多是被动地与别人进行交流,在其人际交往中缺乏交主动性与积极性。留守儿童的性格多有些不好的因素,例如,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在他们面对困难时,往往缺乏勇气;更不谈不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他们处于弱势,他们,具有弱势群体所普遍具有的心理问题,例如,压抑感、孤独感等,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发生影响的。

从现实层面考虑,留守儿童在心理康复方面工作的难度颇大,仅凭一般意义上心理学原则所进行的一般性思想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特殊心理问题。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心理上面临的种种难题,我们需要做以下工作: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这一工作的具体实施,在大多数层面,需用学校生活中思想情操加以陶冶;同样地,我们还需要遵守重要的原则,即,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原则,其最终目的要使留守儿童更好地认识体育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五、建设性意见

(一)注重研究留守儿童身心特点,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加强留守儿童的体育教学。同时,我们还要把视野放到全社会,即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二)教师、班主任平时应该应当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时常鼓励留守儿童,增加其自信心;正确引导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彼此接受,实现真正的融合;同时,每个体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留守儿童将体育课当成自己学习体育知识技能、身心得到良好发展的课堂”当作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10)

(一)对“留守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

梅传强[2]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缺陷容易导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的需要和动机,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兴华、方晓义[1]通过比较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方式后发现,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10种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留守现象给上代监护和祖辈监护儿童的行为适应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他们对问题行为的易感性较高。这两类儿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使得他们在面临一些行为抉择时,常常不知所措,问题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认为在情感方面亏欠孩子太多,通常会从金钱方面进行弥补,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儿童不善于管理金钱,把钱花在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方面,甚至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父母的“金钱补偿”也为留守儿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还指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绝大多数行为上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因此需谨慎对待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普遍性问题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关注,通过研究找出有效的帮教方法,使留守现象对他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应避免人为地夸大问题行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警惕“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此外,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如欺负行为等。范兴华和方晓义[4]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上代抚养、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问题相对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为样本,分析了留守现象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黄艳苹[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蔡重阳[7]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某些心理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的留守儿童作为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存在孤僻离群、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诸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

各地区司法部门对有留守经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相关统计。例如2012年《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盗窃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年,审结19件27人,聚众斗殴案件7件11人,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盗窃案件4件4人;2011年,审结24件38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盗窃案件6件9人,抢夺案件1件2人,案件1件1人,组织妇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风险评估”课题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早年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未成年被告数量占比较高,案件种类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盗窃、等重案。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认为,留守少年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人群,并大多是团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为主,其中财产型犯罪占比60%,故意伤害、、杀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农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达到15%。安徽东至县人民法院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显示,犯罪特点为年龄趋向低龄化,其中15至16岁占比最多;案件类型多为暴力、侵财类,涉及罪名有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抢夺、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组织妇女等,且以前四种犯罪居多,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初中辍学的人数约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对于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点,冯倩[9]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数量逐年攀升;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隔代抚养宠溺、学校接纳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为惯犯的原因;社会不良诱导、欲望刺激等因素导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多为侵财类和性犯罪;“读书无用”的风气等导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辍学参与社会劳动,法制观念十分淡漠,甚至丝毫不懂法。王道春[10]认为,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即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等。王道春进一步说明,“留守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亲子联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关爱肤浅;留守儿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较高,父母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的处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审庭的实案举例中也提及此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问题行为较多;留守儿童不良交往的群体多,团伙作案态势多发;受农村条件限制,就业机会少,留守儿童闲散。聂吉波[11]对重庆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失败。所谓社会化过程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使他的行为方式符合该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从而成为他所属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过程要学习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识,二是获得专业知识,三是遵守基本社会规范。而社会化主体是对这个学习过程影响重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体如家庭、学校、同辈、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从而导致缺陷人格,而再社会化的失败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8个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雨绸缪,避免问题行为进一步质变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

二、积极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研究”项目在方晓义等的主导下研究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1]。该问卷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一阶因素组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问卷总分、各维度得分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均呈显著正相关;问卷高分组儿童的情绪、行为与学业适应水平均显著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儿童;问卷与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5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资本的测评。除上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专项研究外,国内其他学者也在留守儿童抗挫力、心理弹性等方面开展了部分探索。邓玮[12]认为,帮助面对挫折或逆境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或抗逆力,是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范燕宁[13]也作了一些尝试,从提升或恢复抗逆力的多个视角,对问题青少年、未成年劳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了实务干预工作,使这些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挫折坚忍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良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变。由于这些抗逆力研究的不断深化及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展,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的理论研究重心也在发生调整,从过去强调控制、惩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强化抗逆力的模式,重点关注高危青少年的个人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模式。刘慧[14]从心理韧性与适应性方面讨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她认为,发掘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特征和外部资源,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并提高适应能力;王淑芳[15]从心理弹性与依恋、应对方式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群体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而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

三、“问题导向”与“积极导向”的研究视角之争

(一)问题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中的诸多弊端

如若将视角一味盯住“问题”,一味用负向思维模式去反映和强调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危险性、违法犯罪高风险性等,实则现实意义不大。一则,现今对留守儿童生存问题现状的关注呼声之高近乎“过分”,再三强调留守儿童的问题,只会在学术领域甚至社会大环境下造成一种认知假象——留守儿童是身心不健康的问题频发群体。二则,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会因背负“留守儿童”标签而被定义和预言化,在公众传媒等的炒作和渲染下,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留守儿童”标签中的不良行为,不利于自身潜能的实现和身心健康,在过分关注中形成唯一的生存发展可能。三则,取长补短远不及扬长避短的效果明显,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积极心理学的思维模式。在以往长久以来的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惯常的模式是去研究问题人群,例如战争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摧残和伤害等,不管分析的维度如何精准,却始终无法突破问题;但积极心理学诞生后,这股新思潮鼓励研究者们去发现大多数以外的个别成功群体,例如虽然经历过纳粹集中营噩梦却依旧在自由后保持心理健康的人,探索他们所具备的积极内在品质才能推进人类发展,跳出问题以解决问题。

(二)积极导向在“留守儿童”研究上的建设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性中的美德与力量等积极方面能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们过上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从而有效地缓解、抵消甚至消除困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困扰;心理学家要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这一思潮影响下,Luthans等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个体一般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或能力”定义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包括韧性、乐观、自我效能感和希望四个要素。这些要素是介于特质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类状态变量,分别代表了个体凭借自身的努力和面临困境时的坚持,对周围环境的乐观评估和对成功可能性的合理预期,以及在内在动机驱使下的行为倾向。大量研究发现,在近似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条件、地区文化、成长环境下,一些留守儿童虽然也同样面对监管不力和家庭功能缺失的处境,但并未出现身心问题,甚至表现出自强不息、明理感恩、健康成长的独立自我。这其中一定是存在某些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乐观、抗挫力、希望、自我效能感等。这里的心理资本[1],就是家庭处境不利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的对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理能力。提升这些积极的心理能力才是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乃至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着力点。针对“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现象、问题行为、身心发展等方面,积极心理学视角是预防性和建设性的。而将留守儿童等同于有心理缺陷的论调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类似于此的刻板认知将置留守儿童于“转型顽疾”的处境,非唯社会变革而不可蠲除,或杯水车薪收效甚微。注:本文系2015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科研项目“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之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研究”的成果,基金项目编号:2015BKY026。

作者:徐超凡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6.

[2]梅传强,赵亮.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以重庆万州区张波、张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1:95-103.

[3]张颖.我国农村留守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

[4]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32-237.

[5]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

[6]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

7]蔡重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9]冯倩.给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多一份关爱——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J].城乡建设,2014,2(下):211-212.

[10]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3):27-33.

[11]聂吉波.“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

[12]邓玮.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84-90.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篇(11)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仍然差距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城市占有更多的就业、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资源。许多农村人口为了生活的压力而进入城镇务工,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务工人员的子女往往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在我国的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留守儿童的定义应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务工 4个月以上,且外出期间很少在家居住,而由父母中的一方、其它看护人或儿童自己照顾的 18 岁以下的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和相对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也成为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许多学者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开展了形形色色的研究。王艳波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欠佳,47%的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糟糕,74%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成绩下降。总体上学习成绩上出现两极分化,但向好的一端分化的比例偏低。王丽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中年龄越小的孩子心理问题越突出,女生又要比男生更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问题、自卑问题、交往问题等方面。另外,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P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尊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父母的评价、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及家庭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家庭、父母对儿童自尊的形成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其自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解释留守儿童的心理特质和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南漳县农村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1文献资料法

利用cnki和学校图书馆查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研究建议等提供参考,打好理论基础。

1.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尊调查问卷》对南漳县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1份,回收297份。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方式,问卷的填写由专人指导,在填写的过程中保持安静,要求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不要受到别人的干扰,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工作人员询问。

1.3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开展和问卷撰写过程中,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了解他们对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状况的见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自尊意识发展的建议。

1.4数理统计法

对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农村留守儿童自尊水平状况

本次共对321名的在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实际获得有效问卷297份,有效应答率为 92.5% 。其中留守儿童153名,占学生总数的 51.5% 。调查的297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1.6岁,最小6岁,最大18岁,男生163名,女生134名。在153名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的为75名,隔代监护的为51名,上代监护的为6名,同代监护的为2名。

在所调查的297名中小学中,儿童自尊量表平均得分为94.21分,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6个分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13.76分、9.87分、14.97分、15.12分和19.47分。其中153名留守儿童的自尊量表平均得分为93.21分,6个分量表平均得分为13.57分、9.93分、19.34分、14.27分、15.41分和19.32分,与非留守儿童自尊水平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能力得分差异显著,总分和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2.2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各变量与儿童自尊量表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母亲去世、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学习成绩、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逃课情况、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儿童自尊总得分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男生在体育运动、外表、能力及成就感上自尊水平高于女生,然而女生在纪律分量表上得分高于男生,具有显著差异,在公德和助人水平上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年级之间儿童的自尊水平变化情况为:小学三至五年级自尊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进入初中阶段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开始上升。此外,独生子女的儿童自尊水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收入高的农村留守儿童高于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村留守儿童。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儿童自尊得分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儿童自尊得分均较高。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自尊得分比成绩差的儿童高;同伴关系越亲密的留守儿童自尊得分较高。师生关系越亲密的留守儿童自尊得分较高,经常参加课外活动或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自尊得分较高。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寄宿状况、父亲是否去世和父母是否离婚等的留守儿童自尊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相关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的相关留守情况主要包括:留守类型、留守持续时间、留守起始年龄、监护人文化程度、留守监护类型以及监护人年龄等 6 个方面。对不同留守情况儿童的自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留守类型儿童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起始年龄和持续时间分别与儿童自尊水平作相关分析,结果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