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常见的心理现象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3 16:53:30

常见的心理现象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1)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76-02

一、研究目的

中长跑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周期运动项目,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它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其特点是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它要求在维持一定速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而且具有根据情况具备加速跑的能力。影响中长跑运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对中长跑运动项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并不是那么喜欢,甚至他们参与中长跑运动的心理几乎都是消极的态度,有些学生为了课堂达标不得不去提高中长跑的成绩。为此,本文分析中长跑运动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希望对于以后的中长跑的教学或参与者提供一点借鉴。

二、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法了解教学或运动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得出中长跑运动心理培训的必要性和教学训练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教学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长跑运动属于枯燥、累的项目,除了专项的运动员和中长跑爱好者外,其他同学对待中长跑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参加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在学校教学中,中长跑运动无法形成像篮球等项目的爱好共同体,没有良好的锻炼氛围;过于注重学生是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培养,缺乏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及“健康第一”观念的培养和引导,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过多的强调体质教育,不断增加负荷量,忽视了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的作用。这就导致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恐惧、厌倦等心理的产生。

(一)忽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对中长跑不感兴趣,产生厌倦心理,不仅仅是因为中长跑教学太过于单调、枯燥,练习时体力消耗大,而且与以往练习中长跑时留下的痛苦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活动为主线,设计出丰富、趣味而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趣味性丰富的各种游戏活动,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

中长跑运动能够锻炼学生顽强拼搏、不屈不饶、用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是我们很多学生所缺乏的,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连试都不敢试着去做下。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调节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而的内容: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忽视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的作用

呼吸是为了提供氧气,只有足够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个参与运动的器官和组织,人体才能长时间的运动下去,所以说中长跑运动不只是肢体运动,内脏器官也参与了,特别是呼吸系统的关键作用。而没有计划的乱跑、不合理的分配体力,导致了很多学生中后程速度大幅度减慢,甚至是停下来用走的,结果就是成绩提高得慢。

中长跑的距离长,对于能量的消耗大,因此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也大。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要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好必须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两部两吸,两步两呼。且呼吸时采用口进行呼吸的方法,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可以有所增快。

在中长跑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前后程跑的速度相差悬殊,没有合理地分配体力,造成跑动中心理紧张,动作僵硬。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采用200米或400米重复跑练习;第二,让学生根据摸底成绩对照《达标》看自己属于哪一档次,然后根据摸底中白己发挥的情况,在原基础上提高一至二、甚至是二档次的要求。练习中采用200米或400米四至五次重复跑的方法,每练习完一次均各白记录自己的成绩。控制跑速,培养学生跑时合理分配体力的感觉,在练习中逐渐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练习难度,以达到或接近全程中长跑的要求。

(四)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现象

中长跑运动相对其他运动项目来说是一项内容单一、枯燥、体力消耗大而且需要顽强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除了对身体素质、运动技战术的训练外,心理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70%归功于身体和技战术训练,30%归功于心理训练;而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更是70%靠心理,由此可见,运动训练的水平越高,那么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但是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但是,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学生最容易产生对中长跑运动厌倦的“极点”心理、“情绪低落”心理和“畏惧”心理。

1.“极点”心理。当今大多数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中意志薄弱和怕苦怕累者不会太少,这就使得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兴趣不高,在练习中更是害怕“极点”的出现。

在中长跑项目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明“极点”出现的原因,第二次呼吸的生理学机制。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心理训练中的自我暗示法――即当出现“极点”时,使用一些激励白己的语言(如“我可以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现在跑得很轻松,节奏不错,速度亦合适”“我能跑得动”等),以避免在第二次呼吸出现时“打退堂鼓”,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或者教师鼓励学生间进行动作或者语言上的暗示,如在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时,学生之间要相互竖起大拇指、挥手加油,甚至喊“加油”“坚持”等来鼓励同学。

2.“情绪低落”心理。中长跑项目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当他们经过辛苦的努力之后,运动成绩提高得不是很明显,离达标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时,难免会有消极情绪的产生。要使这部分学生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他们在练习时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时,教师可故意地制造一些假信息反馈给学生,使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有利于继续学习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具体作法是:当学生完成一次练习以后,教师把真实的成绩告诉学生,然后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如技术错误、体力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意见。然后在学生完成第二次练习时,教师少计若干秒,让学生觉得这次的进步是由于技术的改进和体力的合理分配取得的。在最后一次练习时,教师同样少计若干秒,虽然此时学生的机体已经非常疲劳,但是当他们在看到自己的成绩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这在无形之中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白信的心理。在中长跑项目的教学中,合理运用“假信息反馈法”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运动,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畏惧”心理。一提起中长跑,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畏惧心理,而畏惧心理恰好是影响学生中长跑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在锻炼时,对于田径这能提高身体素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中长跑运动,更是缺乏热情,进而动摇学生的白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强迫学生参与,容易引起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畏惧心理;而且在完成中长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胸闷、下肢无力甚至是头晕等不适的生理现象,当他们不得不承受这种难于承受的感觉时,就容易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的不良心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内容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方法,通过使用一些具有鼓励性、表扬性和风趣诙谐等语言或者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及时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长跑训练是一项艰苦的训练。传统的训练主要是以跑为主,内容单调,训练也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现象,把心理训练运用到训练中,加强训练的趣味性,调节运动员的训练情感,这样对促进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队员成功地完成了一堂中长跑训练课,心理会感到无此的陶醉,内心也由衷的高兴,因为他战胜了自我;相反,如果没能坚持下这堂训练课,那么队员就懊悔很长时间,内心将不断责怪自己,时间一长会减弱运动员的训练勇气,导致队员心理衰竭。

总之,心理训练是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提高成绩的保证,是优秀动动员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优秀运动员对专项运动的兴趣,提高优秀运动员对专项运动成绩的情感,锻炼运动员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夺取胜利的信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教育的过程是统一认识和实施行动的过程。在中长跑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发展背景的理论认识,让学生明确练习中长跑的目的以及意义,使他们不在是消极的参与,而是积极、主动地参加练习,培养学生中长跑练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思想教育必须始终贯穿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辛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心理调节控制能力。

(二)建议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中长跑运动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增强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达到教学目的。

2.合理地、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介绍中长跑运动的特点、价值,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意识,积极参与,使体育教学朝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靠身体素质就能取胜的,更多的是靠意志品质去战胜对手,取得最终的胜利。

5.提高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正确思想认识,鼓励学生自觉地、刻苦地加强身体素质锻炼,不断强化自己。

6.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积极、兴奋的心态下参加到运动训练中。

参考文献:

[1]吕雪刚,郭力.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中中长跑运动现状及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2下):171-172

[2]路国华.高校中长跑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0.

[3]徐亮.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J]三峡大学学报,2009(31):345-346

[4]李南.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培养和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233

[5]李俊斌,陈文胜.浅析心理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5(4):56-59.

[6]卢春宏心理能力对中长跑运动员竞技的影响[J]阴山学刊,2006(2):61-62

[7]陈国成普通高校业余中长跑运动训练新思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6):85-87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2)

心血管内科即为医院重点科室,多为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及环境持续性变化的前提下,心血管内科病症患病率显著增高,且成为威胁中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基础病症。而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期间,由于患者躯体状况间的差别,导致其临床治疗各不相同,这也会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的问题[1]。鉴于此,择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包括男性患者256例,女性患者244例;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92岁,平均数为(51.47±9.09)岁;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21年,平均数为(6.47±4.84)年。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心血管内科病诊断标准。1.2方法。通过对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存在的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再依据笔者工作经验和文献研究,对用药不合理表现进行总结,再提出整改措施[2]。1.3统计学方法。以SPSS21.0统计软件为参照,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前者用(x±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结果

50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中,存在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为34例,总发生率为6.80%,依次为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诊断及用药不合理>忽视禁忌证>配伍不合理>抗菌药使用不合理,详见表1。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3)

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还有很多。

焦虑反应是人们为适应某种特定环境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方式,如登台演讲、重要考试等活动之前,会有心跳加快,坐立不安的紧张焦虑之感。担心忘了词、考不好。等事过之后,这些感觉立即消失。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最常见的是夫妻吵架,有的女性会大失常态,声泪俱下,摔东西,撕衣物,尽情发泄。等事态平息后,便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常态。

强迫现象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早晨出门,明明锁上门,可心里还嘀咕,转身又检查一遍。还有煤气阀关了吗?灯闭了吗?一般脑力劳动者尤其做事认真的人易出现这种现象。但持续时间不长,对生活、工作无碍,仍属正常现象。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4)

《医用电子仪器》是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电子学、微机原理等课程为基础,着重于医用电子仪器的构造、原理和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医用电子仪器》教学一般采用先介绍仪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后实验验证的方法,很少涉及仪器的故障维修或涉及不深。传统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但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造成学生分析、寻找仪器故障原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进行了改革,具体思路如下:明确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医用电子仪器维修工程师所“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对医用电子仪器故障现象能够分析其原因并正确解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在讲授医用电子仪器原理和电路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加入与一线岗位相关且能够解决仪器故障的内容,以仪器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对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开拓其维修思路。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以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96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医用电子仪器》课程改革。

“以现象为导向,常见

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案例的内容

我们结合教材与实验室仪器情况,收集医用电子仪器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建立维修案例库,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突出仪器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2)精选仪器维修案例,精讲并供学生讨论分析。(3)附上练习题,作为学生作业题。

(二)实施步骤

1.学生自学。课前先让学生自学讲义,然后在仪器故障的引导下,自学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仪器原理、构造的基本知识。

2.教师精讲。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围绕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讲授重点、难点,以仪器故障现象为导向,对仪器常见故障进行详细分析。要求教师对仪器的原理、结构、故障现象及故障解决方法等非常精通,能够随时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3.布置案例作业。以仪器常见故障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对教师精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班上作幻灯片演说,内容包括仪器故障现象、分析思路、解决方法以及体会。

4.教师总结。讲评案例作业,对学生维修思路和解决方法进行评价,总结仪器维修要点和技巧,给每个小组评分。其他小组听讲,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给出评价分数。最后,由教师所评分数、其他小组所评分数及组内互评分数作为小组案例作业的成绩。

(三)实施对象

选择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共96人作为实验对象,把《医用电子仪器》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脑电图机、电子血压计等,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第二部分是心电图机、监护仪等,采用“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

(四)评价方法

由两部分组成,用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考试评价,其中,期末考试分别按两种教学方法出两道大题,各为10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同时分别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学生、学院共同监督课堂授课质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结果

(一)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p <0.001),见表1:

(二)问卷调查

对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发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96份,回收95份。有86人对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该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吸引力,这部分学生占总数的90.5%。有84人认为该方法提供了自学空间,提高了自学能力,这部分学生占88.4%。有88人认为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拓展了维修思维,有助于就业,这部分学生占92.6%。认为案例教学法没有效果,没有提高自己能力的学生有5人,占5%。

(三)督导评价

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学院督导组专家多次进行现场观摩,得出结论:此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对真实的维修案例进行分析,按照岗位工作要求考核学生,学生动手实操技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追踪调查

对正在维修岗位实习的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60名学生进行调查,认为案例教学法讲授内容记忆深刻,对提高自己医用电子维修的实际技能有帮助,应该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生有56人,占总数的93%。

讨论

(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的初步实践表明,它有以下优点:(1)使学生将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探索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以现象为导向,联系常见仪器故障分析讨论,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更快、更高、更新的学习方法和目标,它既有一定的让学生自学的自由性,又有作业的限制性,能做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完成案例后,有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培养了专业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布置不同小组学习不同案例,可避免互相抄袭现象,这是传统作业难以做到的。另外,小组现场汇报案例作业,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幻灯整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评估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结合实验室仪器,个别故障需要人为设定,讲义的编写要具有引导性。(2)实验室要经常开放,方便学生课后做实验。(3)案例汇报占用时间较多,教与学进度普遍紧张,有时需要用到课后时间。(4)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需要在小组中选定能力够强的组长,带动学习兴趣较低、能力较低、自律性不足者,以组间同学互评、组内同学互评作为激励方式。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5)

[作者]李忠,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5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宁夏,750021;石文典,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生。宁夏,75002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024-006

一、偏见研究的起源

欧洲列强在开始建立各自的殖民帝国以前几乎没有什么种族主义。实际上,偶尔来自异国的客人,还会受到盛情款待,有时当地人还对他们十分敬畏。然而在殖民制度下,少数欧洲国家掠夺并控制了世界上将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并在压迫殖民地民族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伊恩・罗伯逊,1990)。

有些国家鼓励黑人和其他民族实行种族通婚,比如巴西;而有些国家则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美国白人。自本世纪20年代,由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态度概念的出现,人们开始注重研究与态度有关的课题。学者们把偏见问题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E.S.Bogardus1925年和1928年利用“社会距离”尺度测定法所做的调查,是后来偏见研究的原始依据。包格达斯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沙莲香,1987),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邵道生,1990)。

二、偏见的定义及其成分

偏见研究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宗教研究学者等都曾对偏见进行过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但是关于“偏见”这一术语的使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显得比较模糊,只是对偏见进行了含糊的阐述,而非明确给出一个定义,经常可以看到偏见、刻板印象(刻板观念)、消极态度、歧视、偏好、偏执(伊斯玛基洛娃,1994)、种族主义等术语互相混淆、交错使用这一现象。早期,弗洛伊德认为密切的群体是通过使一切敌对情绪或消极情绪外化而得到维持的,群体内部的约束感越强烈,就可能找更多的局外人作替罪羊;1954年Allport在其名著《偏见的本质》中阐述了偏见的概念:一种反感――基于错误的、不易改变的归纳原则;玛丽・乔・梅多,查理德・德・卡霍等人(1990)认为,偏见是对他人态度的失调范畴内的一种态度。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固执偏狭”、“固执行为”、“歧视”及“不容忍”等词对偏见进行任意替换。

可以看出,在偏见研究初期,有关研究维度未能明确化,标准化,“社会化―个体水平”、“团体一个人”、“行为一态度”等因素往往在研究中没有分离开来,研究者也往往只是倾向于笼统地描述偏见。随着心理科学对态度研究的深入以及偏见研究的社会认知方法的崛起,一些学者对偏见研究给予了重视并对其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对偏见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机制上的解释与探讨。

Robert和Donn(1974)在总结偏见的日常生活含义后指出,使用这一术语基本上意味着一种指向某一特殊团体成员(种族、民族、宗教团体等)的消极评估态度……它包括三部分:认知(观念、思想等)、感受(感情、情感等)和意动(行为倾向)。Elliot Aronson(2005)等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偏见进行了系统描述与探究。认为,偏见是对特定团体成员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偏见是一种普通的现象,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是双向的,它经常由强势群体加诸在弱势群体身上,也被弱势群体加诸在强势群体身上,而且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可能成为偏见的对象;偏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有三个成分组成:情感或情绪成分,代表与态度有关的情绪类型,如生气,热情等,及态度的极端程度,如轻微的不安,极端的敌意;认知成分,涉及构成态度的信念与思路,主要指刻板印象――将某群人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和动作有关的行为成分,指歧视――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者伤害的行为,只因为他们是那个团体的成员。

三、民族偏见理论及评价

1 社会认同(CIC)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Fajfel和Turner于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简称CIC理论。他们认为,偏见的第一步是创造团体――以某些特征将某些人归为一个团体,再以不同的特征将其他人归为另一个团体。第二步是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某个团体。他们借用Kurt Vonnegut于1963年阐释的内团体(Within-group)和外团体(Outside-group)的概念,认为人们所认同的团体对他们来说是内团体,而所谓的“其他”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团体称为外团体。第三步是社会比较。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自尊(self-respect):人们借助于认同特定社会团体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团体比其他团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团体,对外团体评价往往较为消极。

社会认同理论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对于研究偏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认为偏见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于社会团体的划分,目前有许多学者都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不同的团体进行了内团体及外团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偏见、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偏见及团体与团体之间偏见的研究,其中不乏由相关实证研究或实验得出富有成效的结论(MaykelVerkuyten,2005,Virginia S.Y.Kwan,Anna Cheung,Susan.Fiske,2005)。

2 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该理论代表人物J.w.Jackson(1993)、Shefif(1996)、White(1997)认为,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现实冲突理论又包括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和替罪羊理论。

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主要指由于内团体受到外团体资源及政治的竞争威胁而产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该理论假设:1 当时局艰难、资源匮乏的时候,内团体成员感受到了更多的来自外团体成员的威胁,因此对于外团体的偏见、歧视和暴力事件将会增加;2 当内团体成员处于经济萧

条的困境时,他们对外团体成员更有敌意,几乎肯定地视他们为生存的威胁。这两个假设都被学者们用相关法(Jacobs&Landau,1971;Carl Hovland&Robert,1940)和实验(Muzafer Sherif,1961)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替罪羊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或不愉快时,将产生把攻击转向被厌恶的、可见的、相对弱势的团体的倾向(Allport,1954;Gemmill,1989;Miller&Bugelski,1948)。在某些情况下合乎逻辑的竞争者实际上并不存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通货膨胀无法控制,人们极度贫困,士气消沉,当纳粹在20世纪30年代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们试图将德国人的挫折集中到犹太人身上――个容易辨认又没有势力的外团体。由于犹太人容易辨认,并且无力预防或反击,于是他们成了现实的替罪羊。

总之,现实冲突理论主要是从团体或群体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源导致了团体间的冲突并导致了偏见与歧视的增加,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团体之间发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在冲突论看来,经济不平等是种族主义的基础,群体之间的争端主要不是由于在种族或民族之间存在实际的差异,而是由于要利用所谓的差异来保持一个不平等社会(伊恩・罗伯逊,1990)。我们认为,现实冲突理论对于解释偏见产生的历史根源是非常有效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往往并不是由于资源的有限而直接导致团体间的冲突,冲突的产生可能与内团体和外团体的特点有关。

3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偏见及态度的研究从个体知觉的内部加工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其中也不乏科学的实证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偏见反应的固守伴有意识状态中平等主义观念的增长和偏见观念的消减作为假设前提。后者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印象形成观点、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佩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和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

印象形成观点代表人Solomon E.Aseh(1946)在图式及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对印象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就会导致偏见的产生。Solomon E.Asch(1946)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首次呈现的信息的确非常重要,并且有可能导致偏见。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偏见形成中的重要性。

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The ambivalence-induced behavior amplification theory)代表人Katz等发现,大多数白人自发地拥有两个冲突性价值集合――支持民主与人道主义原则的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价值集合,根植于反叛性道德(protestant ethic,诸如个人自由、自我解脱、对工作和成就的执着等)之中的个人主义价值集合,即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文化定位。按照Katz(1988)的观点,这两种价值各自以记忆表征推动着其它同类价值的发展,进而形成更多的具体态度。这种在总体上的“态度二重性”便产生了个体内在的矛盾心理。

偏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The theory of aversive racism)(Gaertner&Dovidio,1986)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具有很强的平等主义观念,他们需要支持平等、正直和无偏见的自我影象(self-im-age),并且在外显水平上表现出无偏见、无歧视态度。Gaertner&Dovidio认为人们拥有平等主义的行为特征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对种族成员的消极情感或观念,这种现象称为反种族主义。他们尤其强调某些认知加工偏差在形成与发展团体刻板印象及偏见态度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与CIC理论的偏见来源假设有相似之处。在他们看来,偏见来源于基本的社会范畴化过程及区分不同团体(内团体和外团体)的认知加工,同时一旦团体性质得到确认,则可能出现不同的态度模式。

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Dissociation model)模型又称为认知分离理论。主要探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的激发运作过程,用以解释无外显态度却有内隐偏见反应这一事实。其代表人物Devine(1993)提出了认知处理的两阶段模式:自动化处理激活信息(刻板印象),控制(意识)处理能够拒绝或忽视刻板印象。认为当认知资源和时间充分时,控制加工才可能出现对个体内心中刻板印象转化为偏见的过程进行有效抑制。为此,许多低偏见者很容易在无偏见个体观念与实际的偏见反应之间产生内心冲突。

社会认知理论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注重个体内部的加工机制在偏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为偏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思想及概念化的框架,并且个体如何处理内隐偏见皮应与外显平等主义观念或态度之间所发生的内在冲突也已形成了一些颇有说服力的观点:个体通过合理化机制――在Gaertner和Dvidio提倡的反种族主义理论中反映的认知分析策略来解决冲突;个体可能在偏见与无偏见之间存在内隐水平的替换,如Katz及其同事提出的矛盾心理模型。现代社会认知理论的起点和焦点都是外显态度减少同内隐水平偏见反应之坚守之间的个体水平的冲突,主要研究目的是要改变进入与未进入意识状态以及导致与未导致偏见反应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当社会规范变得容忍外团体时,社会认知理论则应时代要求,能够很好的解释现代种族主义(modem racism)表面上行为不偏见,但内心保持偏见的态度。然而,如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自己所认识到的,就团体中的个体而言,关于偏见的感受、动机和学习过程等因素都可能在偏见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国内外民族偏见研究现状与趋势

1 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种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种族在社会学里被定义为许多人由于社会的地理的原因而长期杂交,结果他们形成了明显相同的身体特征,并自认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统一体,而别人也认为他们属于一个统一体;民族则是指文化特征,其中可能包括语言、宗教、民族起源、饮食实践、感到拥有共同历史传统或其他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关于民族和种族偏见的研究往往混同在一起,因此我们把种族和民族偏见研究放在一起进行回顾。

蔡浩认为(2001),民族偏见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或由于战争、利害冲突、宗教、文化等因素造成的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的排斥或敌意的一种态度。主要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有某

种怀恨、戒备和神经过敏的倾向。美国学者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聚焦于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印第安人、西班语美洲人、亚洲人和“白人少数民族”成员。E.S.Bogardus于1925年和192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

目前,学术界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的民意调查及社会观察,通过深度访谈的、话语分析的(吴秀芹,2003;高素珍,2002)、相关的及实验的方法对偏见进行研究的实例很多。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自1967年以后,虽然偏见正在逐渐减少,但近几年来有回潮现象。一些观察家认为,种族偏见正在抬头,正如Dennis Coon(2004)所言:今天的种族主义采用了符号化偏见(symbolic prejudice)的形式,以一种经过伪装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偏见,他们意识到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因此他们便以含糊的形势在诸如司法程序、乘车、移民、犯罪等问题上表达他们的偏见。然而,一些学者对这种事实中的现象进行了内隐认知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种族及民族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于一些高偏见和低偏见群体中,所不同的是偏见的行为――歧视表现不同。Monica H Lin及其同事(2005)发现,美国人对亚裔美国人的偏见仍然存在于能力和热情这两个刻板印象内容维度中。

2 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的关系

由于在全球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常被主流社会视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民族文化也被归属为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从而使得许多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分化:一种是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为了摆脱社会经济地位低、教育程度低及就业率低的阴影,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强势民族的语言、习俗及生活方式,并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主流文化下强势群体中的一员。从而表现出强烈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这个群体的成员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产生偏见,也有可能仍然要求自己保留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喇维新,2003)。一种是无法面对现实,常常以逃避、消极、悲观的态度对待文化适应问题,不仅表现出对本民族的消极认同,而且在社会适应方面也显示出较强的自卑情绪,这个群体的成员大多因自尊的需要对本民族及主流文化的民族会产生偏见,以维护自己的“文化观念立场”;还有一种是强烈的认同其母体文化而排外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个群体的成员一般情况下都生活在文化交流及域外团体接触较少的地区,或者生活在宗教意识、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下,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带有民族偏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背景下,民族认同、民族偏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了一个有待于的研究课题。

五、总结与展望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6)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在诗歌《不,我不是拜伦,是另一个》中,悲怆地苦吟:“海洋啊,阴郁沉闷的海洋,有谁能洞悉你的种种奥密?谁能向人们道尽我的思绪?是我,是上帝,还是谁都无能为力!”显然,“我”(莱蒙托夫)因为自己被看作是另一个诗人拜伦,感到没有被恰当理解,引起内心深深的苦。这也涉及谁能够懂得作家的问题。令人吃惊的是,连“上帝”都无能为力!可以说把理解的难度提到了顶点。理解问题实在是非常有必要提出来。在现实(还有许多历史上的当时),常常有读者(包括批评家这些特殊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提出“不懂”的评价,也有作家认为读者对于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的评价是“不懂”。“懂”与“不懂”,常常影响作品与读者、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不懂”,可能限制了作品的传播,也鼓舞了一些有兴趣者不知疲倦、不惧艰辛的苦苦探索。不懂,对于自己,可能是一句轻松的无奈;对于他人,也经常成为没有经过分析、论证的某些“文学批评”的杀手锏,不经过宣判的致命的利器。以至于常常以一句“不懂”,就轻易地成为评判他人对于作品没有“正确理解”的最终判词,或者是判定是他人作品很“差”(难懂)的一种标准。

    当今,作家对于批评家的普遍不满,抱怨说批评家越来越不懂文学了。使得不少作家正在逐渐失去对于批评家的敬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不少作家的共同感受。事实上,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懂”与“不懂”问题,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关于“朦胧诗”的激烈论争,就是由一些读者、批评家的“不懂”一种新的诗歌作品的文学潮流所引发的。可以说,“不懂”的问题有时仅仅限于读者的难以理解,有时还可能爆发为文学史上的“事件”。就文学论争来说,关注的是“懂”与“不懂”引起的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批评方法之论,而对于文学批评理论,则注意文学批评的理解现象与理论原则。批评史上留下的空白,只能由发展的现实不断提出问题由文学批评理论予以解决。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的诗歌是不好懂、难懂的。不仅是他的诗歌作品,还包括卞之琳、李金发等人的部分诗歌。这不仅是普通读者的印象,还是有很大影响和成就的诗人艾青的意见。可见,“不懂”可以出在千千万万普通读者身上,也可以是出自名家、专门家的真切感受。“不懂”的提出,常常有三个角度。第一,出于作家,他认为读者(本文中广义的读者通常包括批评家)表达的评论自己作品的意见,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作品。第二,出于读者,他对于所阅读的作品不理解,不知道作家表达的是什么。第三,读者认为,其他读者表达的文学评论意见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没有真正的理解。可能判断为他人的理解错误。这就构成三种关系:读者-作品:读者认为作品不能懂得,难解其意(这是单向的)。作家读者:作家认为读者的理解不符合自己创作的目的、效果,作品不能被读者真正懂得;或者读者以为作品难懂,而不能理解(这是双向的)。读者读者:这些读者认为那些读者的理解不合于自己的理解,没有能懂得作品,即不符合作品本意(这也是双向的)。这三种关系基本的核心是作家、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思考。如果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因为在理解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而实质上则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学方面的相互理解与沟通,遇到阻碍。认为对方“不懂”,实质上是以作品的认知为基础的理解差异。这可以概括为以作品为中心,理解了什么,理解了多少,理解的正误等诸多问题。其中,理解得“少”,也可能是被认为没有完整理解的“错误”。

    高玉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进行理论反思的时候,提出“懂”在文学理论的认识中,前辈作家、理论家概括了“懂”两个层面:感觉的“懂”、理性的“懂”。理性的“懂”,偏重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感觉的“懂”,偏重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既提出了“懂”本身的两个层面,又提示了不同创作方法之间的异同问题。在讨论文学批评的理解(“懂”)时,我们还有必要区分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不懂”是相关而又相异。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都需要理解(“懂”)作品,感受作品的内容及形式。欣赏,可以不必把感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介绍给别人,也就不用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转换。批评,则必须形成确定性的感受与评价,并把它向他人介绍。欣赏,不论是否“懂”,“懂”多少,只要有阅读的感受就可以了。批评,则必须在“懂”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理性的讨论和表达。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

    对于文学作品及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简单的“懂”与“不懂”的内里,包含着复杂的关系。不是“一言而定之”就可能解决的。

    (一)理解作品

    对作品的理解,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和中心。作品是什么?王安忆说:“小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自己创造的心灵景象、心灵世界。”如果承认,小说是小说家创造的心灵景象、心灵世界。那么,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心灵景象、心灵世界?如果说,作家理解作品本身,甚至包括作品没有写出来的隐秘的部分,那么,作品在社会中的意义、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此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差异,也都由他来说了算吗?实际上,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使得有时评论家(包括创作者以外的其他作家)比作家本人对于作品的认识可能更复杂、更深刻。孙玉石在《一曲爱情与人生的美丽交响———穆旦〈诗八首〉解读》中,对于穆旦《诗八首》的解读,就涉及关于“理解”的许多问题。他对穆旦《诗八首》的解读,包括了作品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其中有,复杂的渊源:外国现代派诗人叶芝、艾略特、奥登与中国“无题”诗的多元影响;复杂的内容:爱情的启示录、生命的赞美诗,人类恋爱的整体过程;复杂的情感:欢笑、痛苦、绝望、孤独、狂想、惊喜等等;复杂的形式:意辞奇涩、词语变异等现象形成的多元关系与错综复杂的艺术情境。而这些,不仅普通读者难以说明白,即便作者本人也未必有兴趣把它阐释出来。更何况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阐释结果。

    (二)理解主体

    文学批评的理解,不仅在于作品的复杂,还在于理解主体的多种情况。“只有训练有素的读者,才能理解作品深层次所埋藏与隐蔽的意义”。在欣赏和评论中,单纯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方法,去欣赏与批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就非常可能会遇到全然的“不懂”。这就不能简单地责怪作品的晦涩和作家的怪异,而应当具体地分析与特别地对待。借鉴有成就的学者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可以为读者对于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提供非常有效的启示和帮助。孙玉石在评论中国现代的“象征派诗”时,概括了象征派诗人经常使用的五种方法:象征法、意象法、暗示法、通感法、省略法。其中的省略法,“一方面给象征派诗增加了晦涩难懂的毛病,造成读者理解和鉴赏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人们提高理解和鉴赏多种方法和风格作品的艺术能力”。而如果不懂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和鉴赏的方法,是难以进行恰当的文学批评的。对于理解主体来说,既要主动地理解他人,又要被他人所理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或者自以为懂得,他人却认为自己不懂得;或者认为自己懂得,他人不懂得。或者认为个人懂得,群体不懂得;或者认为此群体懂得,其他群体不懂得。

    由于理解主体的各自不同,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对于同一对象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同的。人们熟识而且被很多人认可的鲁迅评说《红楼梦》:不同的读者,会看出不同的命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当代学者谭学纯、朱玲在《广义修辞学》中指出:接受者对于表达者的修辞结果的认知,是复杂的社会活动与精神活动。修辞结果,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认知,可能是符合表达者的(大体)本意。阐释,也可能使接受者掉进陷阱,离表达者的本意及客观事实非常遥远。修辞表达与修辞接受对等的可能性绝对地小于不对等的可能性。施受对位、错位的情况同时存在。文学作品是广义的修辞成果,文学欣赏是广义的修辞接受,文学批评的成果又成为广义的修辞成果。表达———接受的不一致,是文学欣赏、批评的常见现象。这使得批评的歧义必然产生。

    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常常使得作品的呈现与作家的主观意旨并不一致。作家的主旨在此,而表现出来的却常常在彼。作品的形象越丰厚,寓意越复合,就越来越多地包含丰富的超越作家构想的更多可能。要求读者的理解与作家的构思一致,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这是给文学想象建筑起篱笆,也是对于读者的思想限制,是对于文学的根本否定。读者理解的多角度、多方法,不仅是自由的权力,更是文学的福音。只有对于文学的丰富理解,才能尊重文学的创造达到对于文学创造力的有效发掘。以单一的角度、方法理解文学,不仅是戕害文学,而且是扼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理解偏差

    理解的偏差,与理解的同一相互补充。同一,是指理解的结论与理解对象基本统一。偏差,则是指理解的结论与理解对象基本不一致。理解的偏差,几乎是必然的存在。它显示了文学创造和文学批评的复杂,表明人类精神生活的极其丰富与充满变化。在文学批评中,偏差有两个向度。由于误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洞见,真知;一是误解,错误的理解。并非一切误读都是洞见,真理和谬误有时仅仅一步之遥,却是不能混淆的。正确方向的误读,尽管在后果上,阅读者的理解与作家的本意有一定偏差,却可能是违背作家意图取得了突破原意的真知和创见。这并非是歪打正着或者误打乱撞,而是充分显示文学形象的丰富内涵的多向延展,表明文学评论主体的智力良性发挥。偏见是偏差的根源之一。偏见会使偏差向错误方向加深和固化。如果是以偏见为基础的理解,错误的偏差就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就会影响对于研究对象的正确评价。正确的批评方法、态度,应该是“偏爱而不偏颇”,扫除偏见、避免偏激和偏颇,努力获得积极的理解和良好的效果。

    文学批评中理解的确定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7)

因此单纯以幼儿是否聪明作为主要评判标准是偏颇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 (Verbal/Linguistic)、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空间 (Visual/Spatial)、身体-运动 (Bodily/Kinesthetic)、音乐 (Musical/Rhythmic)、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所以,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发现和挖掘幼儿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让幼儿的闪光点得到大家的认可,受到其他同伴的尊重,这样会大大增强幼儿的自信。当然,作为人之常情,幼儿教师自然会对某些幼儿有一定的偏爱,但一定要学会掌握“度”,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以一美遮百丑,因为某些幼儿在智商上比较突出,而忽略了情商上的培养,实际上对幼儿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在幼儿教育和管理中,光环效应衍生的“投射倾向”也是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幼儿教师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幼儿。有些幼儿教师原本自己的个性开朗大度,总是从好的一面来看待幼儿和解释幼儿的行为。而有些幼儿教师自身猜疑心较重,时常用消极态度来判断幼儿的行为,甚至有时即使是好事,她也会认为这是幼儿“别有用心”。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幼儿教师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光环效应,出现各种偏见。例如有一位幼儿教师,发现班上有个幼儿总是喜欢在课间一个人呆在教室里,甚至在户外活动时说自己不舒服就跑回教室,就猜疑他会趁老师不备偷拿教室里的玩具。事实上,根据后来的长期观察和了解,这个幼儿是因为个性比较胆小害羞,不善于和其他小朋友沟通,愿意一个人独处,并没有偷拿玩具的动机,所以我们对待这样的幼儿一定要正确对待,合理引导,消除偏见。

幼儿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因为光环效应而产生的“第一印象”。由于“第一印象”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后面也一直是这样的偏见,可见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输入的信息常常只作为解释和补充的成分,这就形成光环效应产生的“温床”,因此,在幼儿教育和管理中,幼儿教师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幼儿的第一印象,思想上要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有一个小孩在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穿得脏兮兮的,脸也没洗干净,带班教师就从第一印象中认定他是一个很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幼儿,即便后来幼儿有所改变,老师也始终保持这样的偏颇观念。另外一个案例是一个大班的老师,在学期中期阶段,班上转来了一个幼儿,幼儿在班上的第一天就表现得很调皮,不守规矩,这位老师在后来的教育教学中就一直对这个幼儿有成见,殊不知,这是幼儿在更换环境之后,对新环境不适应的一种自然的反应,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特征并加以调整,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处理方式。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6-01

一、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引入

(一)与力学有关的物理现象引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学生选择乘公交车上下学,那在乘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的身体会向前倾,而当汽车启动的时候,身体又会向后倾,把这个现象引入物理中的惯性教学,从而使“惯性”的概念浅显易懂。

(二)与热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引入

现代社会的学生,早餐都会有五香的茶叶蛋。众所周知,刚煮出来的鸡蛋是白色无味的,为什么后来会变成咸的有颜色的?教师可以把茶叶蛋和白鸡蛋带进课堂,使学生更好的观察现象,并由此引出扩散的概念。同样利用鸡蛋的例子,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有的鸡蛋容易剥壳,有的却很难,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在鸡蛋刚煮熟的时候把他们捞起来放到冷水里,这些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讲解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

(三)与电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引入

新兴的家用电器微波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它不仅效率高、发热快,而且节能环保。那微波炉工作的原理是什么?由此引入微波的相关知识,使微波的概念具体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不会吃力,并且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与光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引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俗语,像 “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些俗语都反映了有关光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光学知识的过程中依次将其引入,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知识点,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二、常见生活现象引入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回复高考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物理教育正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中学物理教育不但使广大青少年认识自然而且引领青少年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然而调查发现,中学物理成绩普遍不理想,很多学生觉得物理课堂枯燥无味,空泛难懂。影响学生中学物理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兴趣。在物理课程学习中,要求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物理课堂也变得尤为重要。这些包含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它不再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学习兴趣也会一直维持下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对于生活中的这些常见现象,学生经常接触却很少思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分析生活现象,比如在讲解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入“腌菜往往要半个月才能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我们只是把这个现象引入,学习了分子热运动跟温度有关的知识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

俗话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表明每个人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感知,只是认识和注意力上有所区别。这源于不同的人,其观察习惯不同,观察能力也有所差异。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教师在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

对于一堂课,课堂的引入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引入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使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乐意学习本节内容,并且希望通过这堂课,知道这些现象中存在的物理原理,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当然一堂课的成败不仅仅由导入部分决定,整节课下来,我们需要不止一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的其他时间内,适时插入生活常见现象,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一位老师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这样描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两类普遍的运动。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具体的运动。生活中见到的现象的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是传统的死气沉沉。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9)

一、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

面对一个事物,常识是如何看待地呢?拿一个“苹果”来说,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常识会认为:①这个苹果是一个外在之物,而不是在我的身体中或者心灵中的东西;②这个苹果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主观的事物;③这个苹果是一个独立自在的事物,而不是依赖于我而存在的事物;④这个苹果有其自己变化的法则,不会因我的身体或观念的改变而变化;⑤这个苹果有其自身的属性:红绿色、圆形、酸甜味等,这些属性是苹果自身的,不依赖于我而存在,也不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属性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⑥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本身及其红色、圆形等属性;⑦虽然我不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全部,但是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一个侧面;⑧这个苹果我在近处看起来大,在远处看起来小;⑨如果我是一个红绿色盲患者,我只能看到这个苹果的红色,而看不到绿色,不是这个苹果本身没有绿色,而是我没有能力看到它的绿色;就好比我是一个聋子,不是小鸟不叫,而是它的叫声我没有能力听到;⑩我梦中、回忆中、想象中苹果不是客观的外在的苹果,而是在我的心中的苹果,它是外在的客观的苹果的映象,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二、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常识信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赖,离开常识我们将难以生存,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但是常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从想当然出发,缺乏严密的推理,常识有时会把相互矛盾的观念、违反逻辑的思想同时接受下来。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识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对于有些现象常识无法做出回答。

1、我们能不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

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比如我们抬头直接看到的就是太阳本身,但是这种理解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太阳本身现在突然不存在了,我们抬头还能不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常识肯定会认为我们看不到太阳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但事实是,我们在8分钟之内还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这可以通过科学试验来得到证明。那么,我们还能看到的这个太阳是什么?⑴是太阳本身?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⑵是过去的太阳?过去的太阳是什么意思?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现在还会存在,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⑶是太阳的光线?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光线,一定是一个圆形的太阳。⑷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不断地把它的“像”向外传播,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实在的太阳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传出的“像”还存在,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它的“像”。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如果太阳传出的是它的像,我们应该把它接受到我们的“家里”,我们能看到它到达我们这里的全过程,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1米、2米、10米、100米等距离看到不断向我们走来的太阳,而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的挂在天上的太阳呢?按照现在科学的观点,看见就是把信息接受进来,但是我们却是看出去,向外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是看出去而不是接受进来,这如何解释?在上面这个设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太阳,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既不是看到的现在或过去的太阳本身,也不是见到的太阳的光线或信息,我们看到地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常识难以解释的现象。

与上面相同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能否看到已经消失了的星球。已经消失了上万年的星球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吗?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见到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天文学家却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在天空中看到了已经消失了的星球,这如何解释。科学的解释是,星球本身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发出的信息(通过光来携带)仍然存在,尽管非常微弱,通过先进的设备我们就会捕捉到这些微弱的信息,并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一个关于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星球的视觉映像,于是我们就会在天空中见到这个已经消失了几万年的星球。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一个正在天空闪烁的星球, 这个正在天空中闪烁的星球是什么?它是星球自身吗?当然不是,因为星球自身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它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星球,但是此时我们在天空中通过望远镜见到的星球是什么?同理,在夜晚我们遥望苍穹,繁星满天或明月皎洁,但我们真正见到的是什么?是常识认为的物自身吗,当然不是。

2、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在遥远的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那么飞机的声音在哪里呢?常识自然会认为声音在遥远的天空中,但是如果声音是在遥远的天空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它的呢?常识认为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所以听到了它。但是如果声音是在我们的外面生成的,假如有一个声音在我们之外几百米的地方生成,然后它迅速地向我这里奔跑,两秒钟后到了我的耳朵里,我获得了这个声音,也就是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此时声音应该在哪里呢?理所当然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奇怪的是,此时我听到声音在我之外,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已经跑到我的耳朵中的东西怎么还会在几百米之外存在着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声音一直在几百米之外存在,没有跑到我的耳朵中来,我又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如果它跑到我的耳朵中来,它就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我为什么还会听到它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呢?多么矛盾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常识对于我们听到声音的回答难道不是难以自圆其说吗?

3、事物是否独立于我的感官而存在?

常识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独立的,不依赖我而存在,事物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下面的试验常识就难以解释:如果我正在看我面前的一台电脑,现在我把一个眼睛闭上,用手去挤压另一个睁着的眼睛,我就会看到电脑在跳动。常识坚信电脑不会因我的眼球的变化而跳动,就是我用更大的力量去压我的眼球,电脑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它会纹丝不动;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与此正好相反,当我去压我的眼球时,我看到电脑不是纹丝不动,而是跳动起来,随着我的手的积压眼球而不断的跳动。如果我看到的跳动的电脑是电脑本身,那么常识认为电脑不会随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就是错误的,因为我确实看到了它在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化而跳动;如果此时我看到的跳动的东西不是电脑本身,那么电脑本身此时在哪里,它难道成了一个不可见的东西,那么这个可见的跳动的东西又是什么?

4、透过镜片看事物

我们可以通过镜片来看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通过近视镜、墨镜、放大镜、望远镜、夜视镜等镜片来看事物。常识相信,不论我们通过什么镜子看事物,事物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决不会因我们使用镜片的不同而变化,不论使用什么样的镜片。但是当我们真的通过镜片去看事物时,我们却发现,同一事物通过不同的镜片来观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墨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的颜色就会变成墨色;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就会变大;通过望远镜这个事物不仅会变大,而且与我们的距离会拉近;通过夜视镜,在晚上这个事物就会明亮起来。一方面常识认为事物不会因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的确通过镜片的不同看到了事物的变化。那么我们看到的有着巨大变化的东西是事物本身还是不是事物本身?如果不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事物不会随着我们所看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不对的。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常识都会处于两难境地。

5、对事物属性的分析。

常识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如树叶有绿色的属性、花有红色属性、冬天的水有冷的属性,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试验,常识陷入两难。将两只手一只放在热水中,一只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把两只手同时放进一盆水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只手感觉到水是热的,另一只手感到水是凉的。同样的一盆水,在同时不会具有既热有凉的客观属性。对此如何解释,常识无法回答。

6、事物的“远小近大”

常识相信同一事物不论与我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其大小是固定的同样的不变的;但是常识又会毫不怀疑我们见到的事物在远处就会看起来小,在近处看起来就会大;常识同样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我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不会因与我们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我们看到的事物远小近大”,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在常识那里能够同时存在,而且相安无事。常识真是有着宰相的肚量,它能容下在逻辑上不能并存的思想,而且把它们都看作是真理。

三、常识对“事物”的理解的困难的哲学探索

哲学不能停留在常识的思维来看事物、对待这个世界,哲学家可以用常识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它却需要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哲学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既要符合逻辑,又要能够说明各种现象,而不能像常识一样违反逻辑和不顾事实的存在。

1、事物的属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说苹果具有红色的属性,常识认为红色这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不依赖于“我”和我的感官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是外在于“我”的而不是内在于“我”的。但是西方哲学从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柏拉图到洛克、贝克莱、休谟再到现在,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不同意常识的看法。近代科学家伽利略、波义耳等就认为:物质世界中没有颜色,只有在人的心灵中生成颜色的能力。洛克与波义耳是挚友,它接受了近代科学家关于颜色的看法,并从哲学的角度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并认为苹果的红色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一性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它根本就不属于客观事物,它只能属于心灵,它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在人的心灵中生成的观念,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的而不是客观自在的、是在心灵之内的而不是在心灵之外的。贝克莱、休谟继承了洛克的观点,都认为苹果的红色只是人的观念,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中,这也是西方经验主义的传统思想,康德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哲学对于事物属性的这种理解与常识对事物的属性的理解相比,它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事物的属性会随着感官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红绿色的苹果,在一个正常的人看来它是红绿色的,但是对于一个红绿色盲的人看来它就是绿色的,常识可能会认为,苹果本身就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但是色盲的人看不到红色而只能看到绿色,这种解释如果能够说得过去,那么,下面的现象常识就无法回答。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我会把平时看来是红色的苹果看成是黄色的;当我带上墨镜时,绿色的树叶就会变成墨色。尽管常识坚信事物的颜色没有变化,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病变或我戴上墨镜而变化,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事物颜色的变化,这是常识无法解释的事实。但是洛克、康德等人的回答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难,洛克等认为颜色只是经过人的感官在人的心灵中生成地观念,客观事物提供给人的只是刺激或者说是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感官的转化就在心灵中产生出颜色的观念,因此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我的眼睛发生了变化,因此生成的颜色也就发生了改变;当我戴上墨镜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改变,我的眼睛也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在穿过镜片时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的心中产生的颜色也就改变了。

这些哲学家的解释,既符合逻辑,又避免了常识的矛盾,但是它从来就没有真正说服常人来接受这些观点,因为在常人看来所谓在心灵中也就是在大脑中,而大脑在人的身体中,而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苹果的红色决不会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而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尽管哲学家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是常人只要看到了苹果的红色在我们的身体之外,他就会坚信苹果及其红色等属性不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的一种观念、一种主观的精神的东西,常识就不会放弃红色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信念。

2、事物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常识坚信事物是客观的、外在的、独立于我而存在的,决不是主观的、依赖于我的心灵的、在我的心灵中存在的观念。但是当洛克说明了苹果的红色只是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观念时,也就同时说明了苹果的其他所有的属性都在人的心灵中存在,因为贝克莱的论证是:事物的属性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如果苹果的红色在人的心灵中,那么它的酸甜的味道、圆的形状也就会不可分离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因为贝克莱的思维逻辑是:事物是属性的集合,而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的观念,所以“物是观念的复合”,而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依赖于心灵的感知,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心外无物,任何事物到存在于心灵之中,不在我的心灵之中,就在你的心灵之中,最后是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之中。

这就是贝克莱的结论——心外无物。贝克莱的结论是复合逻辑推理的,整个推理过程不像常识一样充满矛盾,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我们常人可能会反驳贝克莱,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我的或者是你的,那么我的身体也是我的观念,都在我的心灵之中,那么我的心灵在哪里呢?贝克莱的回到是:我的心灵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但是它是不可见的,虽然可以体会;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实体,它们只是在心灵实体中的观念。心灵是不可见的,事物是可见的,凡是可见的东西都是事物,都存在于心灵之中。常人可能会反对说:心灵是在大脑中,而大脑是在身体中,我们的身体决不会是在心灵中,而是心灵在身体中,事物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因此事物决不会在心灵中,而是在心灵之外。正是常识与贝克莱的这种分歧,所以贝克莱的观点被常识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思想。贝克莱与常识的区别是:贝克莱认为,所有我们见到的事物都在心灵之内,包括我自己的身体,我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真正的实体——心灵——是看不到的;常识则正好相反,所有的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在心灵之外的,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心灵不是实体,而事物才是实体。贝克莱的观点对立于常识,但是却更符合理性,因为它正确的解决了事物为什么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而常识对于这一问题视而不见,武断的认为事物是不依赖于“我”而独立存在的。

3、真正的实体是什么

常识认为,事物是真正的实体,我们看到的苹果、山峰、树木、小草等都是实体,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大脑也是实体,而观念、思想则不是实体,是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心灵如果是指大脑就是实体,否则就只能是依赖于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但是康德却不这样认为,在康德看来存在三类实体:精神实体(心灵)、物自体、上帝,但是它们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直观不到的,不能认识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直观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实体,都是因为实体而产生出来的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现象,它虽然在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却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是先验形式整理来自物自体的感性材料生成的东西,它虽然依赖于精神实体,存在于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它却不依赖于自我而存在,这种客观性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自我才存在;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就是这种现象,常识所认为的客观性、外在性,只能是现象相对于“自我”的客观性和外在性,但是对于精神实体,现象却是内在的、主观的。在康德的世界中,精神实体内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现象和自我构成的,自我面对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我看到的客观事物的世界。康德的另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是观念,它不同于现象,是对想象的摹写,我们回忆中的和想象中的事物都属于此类,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对于自我是主观的,依赖于自我而存在的,在在我之内的。因此在康德那里真正的实体是物自体,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只是现象世界的东西。康德有三个世界:实体世界,包括物自体、精神实体和上帝;精神实体内的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自然界,它包括自然和自我,梦境在康德属于现象世界;自我所拥有的纯粹观念世界,它包括回忆和想象中的世界。常识不相信事物是一个非实体的世界,而只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常识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之中,自然界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康德的现象世界。

4、罗素的世界

在《我的哲学发展》中,罗素谈到了他对于世界的最后看法(因为罗素对于世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观点),下面是罗素对于世界的看法的引文:

我想,把我的意见和莱布尼茨的比较一下,就更能把我的意见说得明白。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由单子而成。每个单子是一个小的心灵,象镜子似地映照宇宙。这些单子映照的精确性有程度的不同。最好的单子所照出的宇宙图形最不模糊。由于被亚里士多德的主词——谓语的逻辑引错了路,莱布尼茨以为这些单子不互相影响,而且这些单子之继续映照同一宇宙可以用预定的和谐来解释。他的学说的这一部分是完全不能使人接受的。只是由于外界的因果性的活动施加于我们,我们才反照世界(如果我们真反照世界的话)。但是他的学说还有一些别的方面是和我所主张的学说相合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空间的。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关于这一点他从来没有说得很清楚)有两种空间。一种空间是在每个单子的私的世界里。单子把材料加以分析和排列,在材料以外不假定有任何东西,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可是也还有另一种空间。莱布尼茨说,每个单子从它自己的观点来反照世界。观点的不同有类乎透视的不同。整堆观点的安排就给了我们另一种空间。这种空间不同于每个单子私世界里的空间。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每个单子占据一个点,不然至少也占据一个很小的部位。虽然在偏私的世界里有一个私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偏私的观点来说,是极大的。当单子放在别的单子中间的时候,这个极大就缩成一个极小的针尖。每个单子的材料世界中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为“私”空间;由不同单子的不同观点而成的空间,可以称为“物理”空间。就单子正确反照世界来说,私空间的几何性质是和物理空间的性质相似的。这种说法的大部分可以不加改变地用来例证我所主张的学说。在我的知觉里有空间。在物理学里也有空间。据我和莱布尼茨来看,我的知觉里的整个空间只占物理空间的一个极小的部位。可是,我的学说和莱布尼茨的学说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和对因果的看法的不同有关,也和相对论所引起的后果有关。我想,物理世界中的时-空秩序是和因果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物理世界里的时-空秩序是包含这种有方向性的因果的。正是根据这个理由,我有一种主张,这种主张是会使所有别的哲学家们吃惊的,即,人的思想是在人的脑袋里。一个星发出的光经过介乎中间的空间,使视神经发生变动,最后在脑里发生一件事。我所主张的是,在脑里发生的那件事是一个视觉。事实上我主张,脑是由思想而成——我用“思想”这个字眼是用其最广泛的意义,和笛卡尔的用法是一样的。对这一点,大家会回答道:“胡说!我可以用显微镜看见脑子,并且,我知道脑子并不是由思想而成,而是由物质而成,就和桌、椅是由物质而成一样。”这纯粹是错误。你看脑子的时候,你在显微镜里所见到的是你私世界的一部分。你所说你正在观看的是从脑子起始的一个漫长的因果历程在你身内引起的结果。无疑,你所正在观看的脑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你经验中的材料的那个脑,那个脑是物理的脑引起的一个遥远的结果。如果象我所主张的那样,物理时-空中的事能通过因果关系而知其在什么地方,那么,在眼和通向脑的神经中的事发生以后你才有的那个知觉,其位置一定是在你的脑中。我所主张的是,我们能看到或观察在我们的脑袋里发生什么事。我并且主张,在任何别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也观察不到。一个这样的事的集合——即构成我们自己的那个事的集合——我们知道得要比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更亲切、更直接。关于我们有什么事发生,我们不仅知道抽象的逻辑结构,我们也知道其性质,也就是说,声音的特性之不同于颜色,或红色之不同于绿色。在物理世界中,这样的事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在以上所说的学说中,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物理学中的实体不是世界所由成的材料,只是构筑起来的东西。这些构筑起来的东西是由事而成,为数学家的便利而把那些实体当做单位。第二个是,所有我们不由推理而知觉到的东西,是属于我们私的世界。在这一方面,我是和贝克莱同意的。在视觉里我们所知道的星空是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相信的那个外界的星空是由推理而得的。第三点是,使我们能以知觉到各种事物的因果线(纵然处处都有这样的一些线)就如沙上的河,是容易渐渐消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并不能永远能够知觉到各种事物。

把罗素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有一个公共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实体组成的世界,我也是这个实体世界中的一员,在我这个实体中有一个私的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私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实体的世界,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与在公共世界中的实体相对应,我作为一个实体,在公共的世界中与其他实体相互作用,同时我又能看到我私的世界中的事物。

四、事物是一种结构

把罗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对于“事物”我有这样的看法:生活中的事物既不是物自身(这是常识的观点);也不是心灵中的主观观念(这是贝克莱的思想);也不是在精神实体中的行对与自我的客观现象(这是康德的认识),也就是说事物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一种结构: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理解世界往往离不开物自身、事物、表象这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一些有着不同结构的东西。

1、物自身就是物的自在状态,是物在未与主体相遇的状态,但是任何物都不是自身封闭的,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发出信息,或者说提供某些刺激。因此我把物的这种状态用结构表示就是:物自身——刺激(发出信息)。

2、事物就是物与人相遇后被表象化了的状态,它是物自身与表象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物自身与表象的构造之物,它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行为的对象,它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表象,它是这样一种结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是一个由复杂的结构生成的东西,是一个统一体。

3、纯粹的表象在这样状态下存在:刺激——感官——表象。它可以不与物自身直接对应、统一在一起,例如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一个未与物自身统一在一起的表象,但是来自境面的信息、人的眼睛、人看到在镜子里面的东西(表象)是存在的;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物自身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它的刺激还存在,所以仍然会有一个表象生成,例如如果太阳本身现在消失了,但是由于它发出的光线还存在着,所以在8分钟以内我们仍然会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航海模拟器或航空模拟器就是利用了这一道理。表象是不会自在的,它与刺激、感官同在,它的结构模式就是:刺激——感官——表象,但是这个结构中没有真实的物,也就是物自身。

用这种结构理论来理解哲学史上种种观点,就会看到他们的观点的深刻与不足:

1、贝克莱的名言:“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物”就是常识所指的事物,但是他的事物只是这样的结构:感官——表象。就是说贝克莱的事物是依赖于感官而存在的感觉的复合体——表象,没有物自体,贝克莱是否认“物质”的存在的,也就是否定物自身的存在,而只是承认表象的存在;但是贝克莱看到了表象不能自在,它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是它的深刻之处。但是贝克莱尽管思想是深刻的,但是由于它对事物的结构的理解是片面的,把事物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结构理解为“感官——表象”结构,所以它的物就成了一个无根的背离生活常识的让常人难以接受的理论。

2、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关于物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认为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感官而自在的东西,这样的物只能是物自身,不是事物。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自身看作是事物,未能看到事物的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看到表象对于感官的依赖性,是一种最朴素、最浅薄的对于世界的看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朴素唯物主义的事物就是:事物=物自身,而不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10)

怪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以其过目难忘的巨大冲击力和强大的震撼效果在审美和实用领域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并将其触角迅速伸及广告领域的各个角落,成为广告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现象。因此研究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就成为实践和理论的共同需求。

一、何为怪诞

怪诞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是一种审美形态。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怪诞”的解释是:“文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方法。以反常的不合理的形式和其超现实的表现手段创造出怪异、荒谬的艺术形象。它背离自然的可能性,但不背离内在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内在的可能性构成怪诞的魅力。怪诞在揭露外部世界的反常与病态、揭示精神的扭曲与贫乏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功能。但艺术中的怪诞如果不能配合内容而成为日的本身,就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从这一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怪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的荒诞、怪异性;二是形式的反常与超现实性。它源于生活,通过传达一般形象里无法传达的特殊的人生体验,来表达其他艺术形式下很难完美地表达出来的哲理思考,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熟悉的陌生化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又译为“反常化”和“奇特化”,是俄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就是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和别致,体验到艺术的超凡脱俗,亲历市美过程的珍贵。怪诞的形象原形都是人们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由于其表现形式总是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情背道而驰,因此,它表现出陌生化的特点。在广告创作中。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对原本非常熟悉的事物进行意象的任意组合和错位转换是实现陌生化的有效手法。

广告设计大师金特,凯泽的作品《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中将鸽子和骷髅头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虽然二者均属司空见惯的形象,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出现时,就收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即:渴慕和平。极为平常的生活元素经过打散、重新组合后便产生了新的意境。在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中有一则构思独特的牛奶广告,一排透明杯子,在里面浇注牛奶,令人惊奇的是浇入牛奶后的一排杯子的形状象极了我们口腔中的下牙床。牛奶补钙的效果和作用不言而喻。杯子和牛奶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但这两元素的巧妙结合却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由此可见,任意几种生活元素的随意组合便可形成全新意象。“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往往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熟悉的创意元素无处不在,但往往会被忽视,广告美学中熟悉的陌生化手法通过对大众习惯性的物象寓意模式进行置换,将事物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重构事物的领域,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用最平凡、最浅白、最简单的元素组合成高价值、高层次、高技艺的表现,给受众带来新鲜和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扩张了形象的内涵和品位,使司空见惯的形象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感觉与趣味,唤起了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了广告的审美情趣并强烈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2.现实的超现实化

把现实与虚幻、真与假、生与死等相反领域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这也是怪诞常用的表现形式,这样制造出来的怪诞显现出鲜明的超现实化色彩。怪诞来源于人类意识中超现实的想象,人们对怪诞想象和未知的神奇感和浓厚兴趣,使超现实化手法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有一幅怪诞画叫《蹂躏》,一个女人长着乳房眼睛,肚脐鼻子,长长的卷发盖在脖子的部位上,显然这是一个以身体的胸腹部当脸的人但画面中这种罕见的、陌生的极端超现实的场景突然出现在受众面前时,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种超现实的色彩在广告作品中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人身马腿的BIANCO鞋广告,外表凶残无比的野兽头部与人的躯体合而为一的BACARDI朗姆酒广告,百事可乐中因极度喜欢百事的口味而紧紧粘着可乐瓶不肯松开的嘴唇,因为新椅子诞生而自愧不如以致难过得上吊自杀的BAFCO椅子等等无一不令人瞠目结舌。国内广告界的超现实创意作品也是屡见不鲜。上海第十六届优秀广告展获奖作品中的3M优视灯广告,人的头部完全进化成了优视灯,原初的眼睛鼻子嘴巴全都进化成了高亮度的灯泡;足部修护液的广告干脆把手安到了腿上,代替脚走路。触目惊心,令人震撼。正如达达主义所描述的那样,怪诞“是忍受不住的痛苦的嗥叫,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广告中的这种极端反常的怪诞使得它的形态中出现了两种强烈对比:一种是极熟悉极逼真的现实世界;另一种是神奇虚构的超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们依靠正常的逻辑思维所描绘的事物本来的事物的常规形态,而超现实是现实模式的反面,它是依照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完全打破常规的变异形态。这种反向思维使得作品产生永恒的神奇感和浓烈的趣味性,使人铭刻在心,永生难忘。

3.恐惧与滑稽的震惊感

怪诞是有滑稽可笑和丑陋恐怖两种因素共同构成,它在审美中的作用是衬托崇高和优美,因为怪诞作品往往利用变形、恐惧来带出不协调,使秩序受到损害,形象受到扭曲。所以会产生很强的震惊感。

怪诞的丑恶产生的“震惊感”含有恐惧和滑稽两种混合因素。美国电影《毛骨悚然》的广告,电影院弄来了一辆殡仪馆的灵柩车停在影院门口,还安排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在影院来回走动,声称如果哪位观众吓死,其家属可领取1000美元的保险金。这种怪诞恐怖的场面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种造型令人极度恐怖吃惊。但在震惊之余又有些滑稽可笑。“与崇高艺术、悲剧艺术、优美艺术不同,怪诞艺术展示的都是极为陌生、极为罕见的反常对象。当读者以自己的正常经验为标准突然发现这些对象的反常时,他既会因为自己拥有正常正确而感到自豪自信,又会因对象的反常错谬而心生蔑视。并通过笑将这些情绪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此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情绪快乐。这是怪诞的情绪吸引力,即情趣。”在怪诞的恐惧中,滑稽有趣是对由极度反常陌生所带来的恐惧心理的轻度释放,极端反常的怪诞所产生的巨大的新奇特异感,会激起读者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从而对他们产生强劲的吸引力。使人们在恐怖、惊愕、滑稽、有趣的矛盾冲击中,在冲突、抵触、异质事物的混合中去探究潜藏在心灵深层的美——震惊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爆发力。

二、怪诞艺术对广告美学的意义

怪诞现象是当代广告美学中的一个甚为显著的现象,它是人们面对一系列生存困惑、价值取向、社会问题所经受的精神体验的艺术化表现,是人们内心的潜在感受,直接反映了人类的心灵体验,对当代广告美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弥补了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残缺。丰富扩延了广告审美的内涵。

在传统广告美学中,审美的核心是完美,而完美的本质是和谐。和谐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它强调理性观念的明确以及对感性想象的有序规范,对于社会现象,它注重德对行为的规范约束,对于自然现象,它强调道对事物的统摄贯通。在和谐的美学理想下,任何事物都表现得合乎规范几近完美。这是一种倾向于静态平衡的审美感受。广告中的怪诞现象是对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补缺,这种审美补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主体意识的崛起,在怪诞作品中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和谐,作品中内心压抑情感的挥发使事物的矛盾冲突挥发催化,扩张发散,完全冲破了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范畴。二、将传统广告美学中认为是丑的、荒诞不经的事物引入到广告作品中。广告意象的运用完全打破了传统美学的规范,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推动人们内心矛盾的深化和升华,扩展了广告美学的内涵。

2.提升了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动态观照。

无论是怪诞艺术的哪一种形态,都侧重于对人性内心的审视和关怀,广告中对现实世界的剥离和抽象变形是为了强烈的透露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实现和消费者心灵的共鸣。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而怪诞艺术旨在释放人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压抑理论认为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但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从而进行压抑。内心深层被压抑的潜伏的需求和欲望正是怪诞广告所要反映的核心内容。广告中的审美观照则是通过将这些需求和欲望通过广告作品的反常表现夸张放大,使大多数人在作品中找到被压抑的“本我”,焦虑压抑得到释放,进而对他所代言的广告产品产生好感和共鸣。广告中的怪诞现象突破了传统广告美学中的审美封闭和理性抑制,以强化地意志冲动和开放的认知形式实现了审美的统一,使广告美学转向对人类心理的审美观照和扩张。

常见的心理现象篇(11)

怪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以其过目难忘的巨大冲击力和强大的震撼效果在审美和实用领域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并将其触角迅速伸及广告领域的各个角落,成为广告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现象。因此研究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就成为实践和理论的共同需求。

一、何为怪诞

怪诞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是一种审美形态。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怪诞”的解释是:“文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方法。以反常的不合理的形式和其超现实的表现手段创造出怪异、荒谬的艺术形象。它背离 自然 的可能性,但不背离内在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内在的可能性构成怪诞的魅力。怪诞在揭露外部世界的反常与病态、揭示精神的扭曲与贫乏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功能。但艺术中的怪诞如果不能配合内容而成为日的本身,就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从这一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怪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的荒诞、怪异性;二是形式的反常与超现实性。它源于生活,通过传达一般形象里无法传达的特殊的人生体验,来表达其他艺术形式下很难完美地表达出来的哲理思考,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熟悉的陌生化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又译为“反常化”和“奇特化”,是俄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就是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和别致,体验到艺术的超凡脱俗,亲历市美过程的珍贵。怪诞的形象原形都是人们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由于其表现形式总是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情背道而驰,因此,它表现出陌生化的特点。在广告创作中。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对原本非常熟悉的事物进行意象的任意组合和错位转换是实现陌生化的有效手法。

广告设计大师金特,凯泽的作品《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中将鸽子和骷髅头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虽然二者均属司空见惯的形象,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出现时,就收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即:渴慕和平。极为平常的生活元素经过打散、重新组合后便产生了新的意境。在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中有一则构思独特的牛奶广告,一排透明杯子,在里面浇注牛奶,令人惊奇的是浇入牛奶后的一排杯子的形状象极了我们口腔中的下牙床。牛奶补钙的效果和作用不言而喻。杯子和牛奶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但这两元素的巧妙结合却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由此可见,任意几种生活元素的随意组合便可形成全新意象。“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往往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熟悉的创意元素无处不在,但往往会被忽视,广告美学中熟悉的陌生化手法通过对大众习惯性的物象寓意模式进行置换,将事物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重构事物的领域,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用最平凡、最浅白、最简单的元素组合成高价值、高层次、高技艺的表现,给受众带来新鲜和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扩张了形象的内涵和品位,使司空见惯的形象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感觉与趣味,唤起了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了广告的审美情趣并强烈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2.现实的超现实化

把现实与虚幻、真与假、生与死等相反领域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这也是怪诞常用的表现形式,这样制造出来的怪诞显现出鲜明的超现实化色彩。怪诞来源于人类意识中超现实的想象,人们对怪诞想象和未知的神奇感和浓厚兴趣,使超现实化手法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有一幅怪诞画叫《蹂躏》,一个女人长着乳房眼睛,肚脐鼻子,长长的卷发盖在脖子的部位上,显然这是一个以身体的胸腹部当脸的人但画面中这种罕见的、陌生的极端超现实的场景突然出现在受众面前时,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种超现实的色彩在广告作品中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人身马腿的bianco鞋广告,外表凶残无比的野兽头部与人的躯体合而为一的bacardi朗姆酒广告,百事可乐中因极度喜欢百事的口味而紧紧粘着可乐瓶不肯松开的嘴唇,因为新椅子诞生而自愧不如以致难过得上吊自杀的bafco椅子等等无一不令人瞠目结舌。国内广告界的超现实创意作品也是屡见不鲜。上海第十六届优秀广告展获奖作品中的3m优视灯广告,人的头部完全进化成了优视灯,原初的眼睛鼻子嘴巴全都进化成了高亮度的灯泡;足部修护液的广告干脆把手安到了腿上,代替脚走路。触目惊心,令人震撼。正如达达主义所描述的那样,怪诞“是忍受不住的痛苦的嗥叫,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广告中的这种极端反常的怪诞使得它的形态中出现了两种强烈对比:一种是极熟悉极逼真的现实世界;另一种是神奇虚构的超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们依靠正常的逻辑思维所描绘的事物本来的事物的常规形态,而超现实是现实模式的反面,它是依照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完全打破常规的变异形态。这种反向思维使得作品产生永恒的神奇感和浓烈的趣味性,使人铭刻在心,永生难忘。

3.恐惧与滑稽的震惊感

怪诞是有滑稽可笑和丑陋恐怖两种因素共同构成,它在审美中的作用是衬托崇高和优美,因为怪诞作品往往利用变形、恐惧来带出不协调,使秩序受到损害,形象受到扭曲。所以会产生很强的震惊感。

怪诞的丑恶产生的“震惊感”含有恐惧和滑稽两种混合因素。美国电影《毛骨悚然》的广告,电影院弄来了一辆殡仪馆的灵柩车停在影院门口,还安排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在影院来回走动,声称如果哪位观众吓死,其家属可领取1000美元的保险金。这种怪诞恐怖的场面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种造型令人极度恐怖吃惊。但在震惊之余又有些滑稽可笑。“与崇高 艺术 、悲剧艺术、优美艺术不同,怪诞艺术展示的都是极为陌生、极为罕见的反常对象。当读者以自己的正常经验为标准突然发现这些对象的反常时,他既会因为自己拥有正常正确而感到自豪自信,又会因对象的反常错谬而心生蔑视。并通过笑将这些情绪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此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情绪快乐。这是怪诞的情绪吸引力,即情趣。”在怪诞的恐惧中,滑稽有趣是对由极度反常陌生所带来的恐惧心理的轻度释放,极端反常的怪诞所产生的巨大的新奇特异感,会激起读者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从而对他们产生强劲的吸引力。使人们在恐怖、惊愕、滑稽、有趣的矛盾冲击中,在冲突、抵触、异质事物的混合中去探究潜藏在心灵深层的美——震惊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爆发力。

二、怪诞艺术对广告美学的意义

怪诞现象是当代广告美学中的一个甚为显著的现象,它是人们面对一系列生存困惑、价值取向、社会问题所经受的精神体验的艺术化表现,是人们内心的潜在感受,直接反映了人类的心灵体验,对当代广告美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弥补了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残缺。丰富扩延了广告审美的内涵。

在传统广告美学中,审美的核心是完美,而完美的本质是和谐。和谐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它强调理性观念的明确以及对感性想象的有序规范,对于社会现象,它注重德对行为的规范约束,对于 自然 现象,它强调道对事物的统摄贯通。在和谐的美学理想下,任何事物都表现得合乎规范几近完美。这是一种倾向于静态平衡的审美感受。广告中的怪诞现象是对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补缺,这种审美补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主体意识的崛起,在怪诞作品中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和谐,作品中内心压抑情感的挥发使事物的矛盾冲突挥发催化,扩张发散,完全冲破了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范畴。二、将传统广告美学中认为是丑的、荒诞不经的事物引入到广告作品中。广告意象的运用完全打破了传统美学的规范,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推动人们内心矛盾的深化和升华,扩展了广告美学的内涵。

2.提升了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动态观照。

无论是怪诞艺术的哪一种形态,都侧重于对人性内心的审视和关怀,广告中对现实世界的剥离和抽象变形是为了强烈的透露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实现和消费者心灵的共鸣。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而怪诞艺术旨在释放人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压抑理论认为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但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 法律 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从而进行压抑。内心深层被压抑的潜伏的需求和欲望正是怪诞广告所要反映的核心内容。广告中的审美观照则是通过将这些需求和欲望通过广告作品的反常表现夸张放大,使大多数人在作品中找到被压抑的“本我”,焦虑压抑得到释放,进而对他所代言的广告产品产生好感和共鸣。广告中的怪诞现象突破了传统广告美学中的审美封闭和理性抑制,以强化地意志冲动和开放的认知形式实现了审美的统一,使广告美学转向对人类心理的审美观照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