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大全11篇

时间:2024-02-18 15:59:09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1)

一、前言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造福于国民,在这几十年里,在我国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等,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得到了世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根据2011年7月份我国水利工作会议的思路部署,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已经逐步从原先的开发阶段上升到综合治理阶段,因此,更加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力度,尤其在水利会计管理方面,更应该适应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态势,做到根据现代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规范水利工程方面会计的管理流程,确保会计账务的清晰、准确、真实、完整,不断创新先进的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关于如何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会计管理水平的研究和分析

由于现阶段我国对水利水电建设投资巨大,使各个水电工程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日趋激烈,许多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需要有规范、高效的财务会计管理作为有力地支撑。以下就如何有效的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会计管理水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具体如下:

(一)水利工程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2011年7月份我国水利中央工作会议方针政策的有关要求和部署,以及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工程的发展局势来看,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我国水利建设行业正在面临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水利建设施工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改制的状况,我国的水利行业正在朝着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方向发展,将水利工程逐步推向市场化,为了快速适应目前的发展局势,在水利会计管理方面应当根据工程单位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水利工程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相接轨,有效的确定目前水利会计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水利工程会计管理的制度。建立水利建设工程集中支付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将水利事业的资金通过国家财政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集中支付的形式,保证了水利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利建设的预算,减少了中间的不必要环节,提高了会计管理的效率,同时建立关于水利建设方面的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确保对水利工程会计财务管理的审核、考核以及监督,使其更好的发挥财政集中支付的作用。此外,在水利工程会计改革中,要加强对水利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对水利财政的资金使用状况、去向、产销信息以及效益状况进行核实,为工程的全面管理和进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有利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但是,对于水利工程所涉及到的预算单位过多,工程规模较大、资金变动频繁施工单位来说,水利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不适合采用,因为这样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成本过大,降低了水利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控制的研究与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对水利工程资金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资金的合理利用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安全管理呢?我认为需要从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控制做起。水利工程项目会计控制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建设单位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在建设生产中出现资金运行的危机和投资风险。目前,根据我国的水利发展状况分析,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水利建设事业,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投入资金很大,为了适应新形势,需要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加大对内部财务会计的控制管理力度。从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整体情况看,在水利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截留、挪用水利管理资金、私自改变水利工程投资计划和预算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违规举动,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进展和资金安全。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规范我国水利工程会计管理,2001年期间,我国财政部制定并下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为更好的对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进行会计控制管理提供了规范机制。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职能,水利施工企业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程序,确定水利工程造价分析,预算编制、款项支付状况、工程决算资金等方面的会计控制要求,设立完善的会计账务凭证,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环节的资金走向,进行如实记录,从而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缜密的控制。此外,在会计控制环节中,会计管理人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控制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控制,以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核心环节为主要控制的突破口,提高会计控制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水利工程会计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会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为了更好的适应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局势,在水利会计管理方面应当对现有的水利工程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与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相接轨,做好水利工程的会计控制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为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2)

一、水利水电工程财务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该原则中的全面性主要是指,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应当涵盖从工程开工到工程最终完工这一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同时,成本控制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参与,还需要整个工程项目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个部门共同的参与。并且在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保证连续性,强调中间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化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确保该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开展。所以,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科学控制方法的不断引入。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预测与决策、目标管理以及价值工程等多种科学方案。

(三)有效性原则

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管理有效性是该工作效益的重要体现。其主要是指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当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产出。要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施工指标制定,监督体制制定,经济与法律手段应用等方式来实现成本控制。

(四)目标管理原则

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时,应当加强目标管理原则的实现。其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之前,首先制定施工期望值,即施工目标。在施工目标制定时还应当遵循详细具体以及切实可行的根本原则,并将该目标的实现具体落实到部门甚至人头上。并在施工进展过程中定期对各部门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检查,及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性,同时还能实现控制工作的良性循环。

(五)责任制原则

在施工目标制定之后,为督促相关工作人员的目标完成,还应当进一步实现责任制度的制定,以此作为施工目标完成的保证。其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施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将施工责任明确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上。其还需要将工人利益与施工目标进行关联,以此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六)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问题主要是指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不能提前预见的问题,例如材料价格的突然上涨,造成成本控制工作的失控。而现代化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可以利用例外管理来进行避免。其主要是指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科学的进行市场分析,并进行成本预测,避免由于价格的突然波动或其他难以预料的问题所造成成本上涨,导致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提高。

二、水利水电工程财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成本管理模式与市场脱节

目前在工程成本环节中,工作人员对于国家编制的相关资料依赖性较强。但这些资料由于编制时间过长,后续更新慢,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很多省级地区也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关的定额,但这些资料与现实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出入,其往往多符合较大城市的情况,在偏远地区难以适用。此外,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即便是当前市场上各种物资流转速度很快,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这种与市场实际情况相违背的定额势必会对整个工程成本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二)财务成本控制理念比较淡薄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避免有任何疏忽,还要具备很强的观察意识,能够及时发现水利水电施工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然而从工程实况来看,部分财务管控人员还是采用以往的财管机制,对于财务成本控制理念不够重视,以至于不能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财务管理活动。

(三)未强化资金管理环节的规范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造成其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产生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管理的不规范。一方面,资金管理过于放权,未严格规范办公费及会议费等各项费用的管控。另一方面,水利水电企业未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管控不及时,工作状态较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成本控制不科学

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管理的稳定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成本控制密切相关,如果管控不科学,就会制约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常出现这些现象,首先是存在劳务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在劳务人员的资金分配上,相关项目负责人给予的资金很少。其次,财务审核存在问题,例如资料不齐全,审核达不到相关要求等。

三、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财务成本控制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相关财务管控人员的专业技术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是其重要组成成分,强化财务成本控制及财务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地位以及工作效率。而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则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所以要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及素养。

(二)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建立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

一方面,应不断加强水利水电财务管控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资金能够有效控制和节约。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真实反映水利水电企业的利益问题。

(三)强化成本控制及资金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其资金流动性相对较大,且易导致浪费。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时候,应不断强化本控制及资金管理。1.完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首先,设置专门部门与岗位,对管理职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结构组织网络,推动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协同操作,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全面展开。另外,在制度中还要对工作程序进行明确,其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体系与考核奖惩制度,规范工作。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保证内部数据信息的交流畅通,建立相关的专业系统,对市场数据、对手数据以及业主数据进行数据信息整合,为实现高效科学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2.严格把控会议费预算在水利水电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施工协调会议制度,对参加协调会议的人员、地点、时间以及会议重点事项进行确定,在会议过程中,对于各自的工作任务要进行明确,做好交接工作,深入探讨财务管控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会议结束后要确保会议内容能够有效执行。3.严格把控业务招待费预算在企业的招待费管理中,相关单位必须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并设置一定的招待费管理制度,对于招待费的开支范围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在报销招待费发票时,一定要有付款单位、收款单位财务章和发票专用章,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的招待费管理。4.严格把控材料成本的预算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材料资金占有关键地位,因此要不断健全材料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材料成本的预算。在实际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领取、退还及收发要进行严格记录,有效填写材料的相关证件,在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核之后方可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在存放相关的施工材料时,一定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切忌乱投乱放,以免造成浪费,使企业成本增加。

(四)建立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制,加大对资金的监督力度,有效控制现场资金流动。而且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财务管理环节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时间较长,且复杂多变,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做到完善和仔细。总之,当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实际建设中,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加强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建立监督体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3)

我国水利水电产业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摸索和创新。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程序及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传统管理模式与缺陷

1.1 传统管理模式

DBB模式是水利水电行业的传统管理方法,它是一种设计、招标和建造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业主、承包商和监理方。其中监理方是业主委托,对工程在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进度监控、费用控制、合同、信息资料的管理。现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第三方监理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实施初期,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工程监理的重点,参与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它的一般体现。在我国,工程监理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工民建领域,它出现了两种新的发展方向。即监理开始从施工阶段介入到工程的设计工作,还伴有融资咨询等工作;监理工作细分化,业主除了聘请监理主要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之外,还聘请投资监理负责管理工作。

1.2 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传统工程监理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咨询、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二是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三是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施中的种种原因,目前工程监理单位除了在施工阶段介入外,还重点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其存在监理单位介入项目管理的阶段过晚,实现不了真正的全过程管理;监理单位未实现全要素管理,只注重对质量的监督,忽视了对投资和进度的管理;监理制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对监理单位的职责要求太高而其待遇又过低的矛盾关系,导致了监理单位不能切实履行职责的这三种缺陷。

2 新型管理模式的建立

2.1 新型管理模式建立的条件

新型管理模式的建立是由业主方自己组建从事工程管理业务项目的管理企业。原因是:(1)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平行发包模式存在着设计与施工脱节现象,即使在设计阶段也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互分离。目前在国内,也还不存在同时具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的地质、水工、金属结构、机电等多种技能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在我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推行,但其还存在一些弊端。(2)在我国,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业主方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涉及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业主、承包商、监理和工程咨询机构等方面。与其对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包括参与各方的项目管理,大致分为业主方和承包商方项目管理这两大类。

2.2 新型管理模式的组建

新型管理模式的组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不断壮大充实水电水利工程团队中的人员,可以从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公司等单位聘用专业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引进多专业、高层次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等类别的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通过他们可以形成一支带领式的独特人才梯队。其中助理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可以通过业务考评和理论考试这两种形式。(2)建议采用矩阵式来建立水电水利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矩阵的水平方向代表项目进程,包括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等阶段;垂直方向代表各个专业,包括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水工、结构等多个专业领域。企业的资质机构和管理模式都要适应项目管理的要求,原因是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对象是具有一次性特征的工程项目。矩阵制适用于一般规模的企业,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可以按地区实行事业部制,在地区内仍然采用矩阵制。(3)制定项目管理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控制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根据业主的要求和项目的客观情况确立项目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制定目标计划和时间目标对策措施的管理,在实施中运用控制原理,确保目标的实现。

2.3 新型管理模式的组建实施

水电水利工程是一种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委托—合同的一种方式,采用完全市场化的一种运行模式,它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业主代表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派,跟水电水利工程企业进行合作,承担原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和负责现场管理、协调。其中,项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分别签订承发包合同,它由水电水利工程企业负责代表。水电水利工程企业实施自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完成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项目管理。

2.4 新型管理模式的发展

在我国当前水电水利工程未能完全落实监管机制、实施水电水利工程的主流程,垄断地位相对稳定、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上下游供应链保持稳定的阶段,以跑马圈地、画地为牢营销模式中谁能最先在技术层面上占有优势、在资质认证上占有优势,对水电水利工程上全程进行有效监理,在实践中锻炼,在经验中总结,积极与国际专业性监理公司进行高效合作与竞争,在企业发展、转型、转变上才能有质的飞跃。专业的水利水电监理公司与大多数监理公司除在监理的工作任务上一致外,还具有工程前期设计监管的功能。新型管理模式的发展首先,专业的水利水电监理公司要注意自身培养人才、高薪挖掘人才,其次,取得较高的监理资质,将单一的业务模式转向到多元化的咨询模式上去,完成企业的业务转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专业的水利水电监理公司还可以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寻求合作,通过与国际交流、服务、合作,筑巢引凤将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经验理念、与国际接轨接轨。

3 结语

虽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管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管理方面、经验模式、管理经验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水利水电工程在监管方面对内认真履行、对外吸取经验,并在思想上给予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监管基本条件要求进行,才能保障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方国华,刘芹,张劲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J].人民长江,2007(02).

[2]李兵.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水利经济,2008(01).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1999〕16号)指出:“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都要依法订立合同。”水利部《关于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指出,项目建设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显然,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全面实行合同管理制,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参建各方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参建各方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合同法规的贯彻实施等一系列活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活动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工程参建各方不但要熟悉国家基本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而且要掌握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知识,要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严格履行合同,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以达到预期的合同目的,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的基本特征

合同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法制化在经济活动中的反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是运用法律法规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活动的必要手段,有着自身的基本特征:

1.合法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既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也受到技术规范和工程定额的约束。在合同拟制、谈判、签约、履行等过程中,有关参与人员必须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预算定额,要依法办事。首先是合同主体要合法,《建筑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款》规定,工程承包人要具备法人资格;其次是合同内容要合法,不能有违反国家法律、政策、计划的条款;再次是形式要合法,符合《合同法》的形式要求。

2.目的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工程建设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只有工程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和施工等有关各方有组织地实行合同管理,分别实现各部分的合同目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合同目标才能实现。

3.真实性。合同的真实性要求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一致,内容是可行的。即是说所订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双方都有能力全面履行,并且要按照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全面履行。

4.严肃性。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切实制约作用,所以要严肃对待,不能单纯把合同当作信任凭证。订立合同要严格合同审查制度,要有专人管理和解释,促进合同全面实现、全面履行。

5.预见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到气候、地形、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施工难度较高。这就要求在订立合同时,尽量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同类型情况,特别是不可抗力方面的条款要作出明确的表述,使合同双方在发生不可抗力的灾害时,有据可依,不至处于被动局面。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的种类及范本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必须依法订立合同,项目法人与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监理单位等分别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工程承包施工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和工程监理合同等。目前,勘察设计合同的范本是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工程承包施工合同的范本是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包括《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GF-2000-0208)和《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监理合同的范本是水利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从计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到运行管理,都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都需要用合同的形式注释这种关系。因此,合同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标阶段的问题

招标阶段的问题多发生于施工合同,主要是招标不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由于施工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存在互异性,必然产生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并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顺利承包到工程,且迫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多数承包人面对不够公正的合同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二)签约阶段的问题

1.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首先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例如,某大 (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项目法人未经招标与某丙级资质监理公司签订施工监理合同,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规定》,丙级仅可以承担Ⅲ等以下水利工程的施工监理业务。该监理合同因此出现主体不合格问题。

2.合同文字不严谨。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依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合同文字不严谨、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例如某水电站在与施工单位签订的三通一平工程承包合同中,对工程属性划分并不十分明确的项目,合同条款也未给予明确,仅在计价方式中写道“本工程项目总价暂定xx万元。其合同价款按四川省九二定额执行”。这一条款的缺陷较大:首先是适合工程的该省九二定额有市政与建筑之分;其次是合同未对工程的类别和相关配套文件加以注明。到底该按何种定额、何种取费标准执行,缺乏可操作性,结果就严重影响了合同的顺利履行。

3.合同出现违法条款。合同违法条款无效;若违法条款属于合同主要条款之一,将导致整个合同无效。例如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有一条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大小伤亡事故,建设方概不负责,由承包人承担全部责任”。该条款显然违反《劳动法》、《民法通则》等有关责任事故、劳动保护和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

4.合同内容有缺陷。《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内容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按法律法规要求签订合同,就会出现内容缺陷,从而影响合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例如某堤防工程施工合同签约七日之内,项目法人就按总价30%支付给施工单位1500万元的预付款,后因施工单位把资金挪作他用,造成该项目后续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5.合同与结算分离。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执行合同不严格,对竣工期限和罚责的履行不真实,出现了按合同无法结算的情况,于是只好合同归合同,结算归结算,相互分离,失去应有的作用。典型事例是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结算条件约定不明确,施工单位拖延建设工期达两年之久,最终仍无法按合同条款的罚责进行工程结算。

6.合同形式有缺陷。一些重要的经济合同的签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执行标准合同文本并经公证或鉴证才有效力,没有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鉴证就开始履行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7.国际间合同疑问。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涉及国际间合同。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加上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出现不少疑问。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弄清其含义,或堵塞其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三)履约阶段的问题

1.违法转包或分包。根据法律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但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非法转包或分包的行为仍然存在,造成合同履行起来困难重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出现一些债务纠纷,造成工期拖延,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不全面履行合同。全面履行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履行义务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以及履行的方式、地点、期限等,都应当遵照合同约定。某些工程出现合同部分履行,部分不履行,就是不全面履行合同问题。

3.出现情势变迁没有及时变更合同。合同成立后,非由于当事人自身的过错,而是由于某些意外情况致使合同目的难于实现,需要对原合同进行适当修改,便于继续履行合同。有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经济损失。

4.缺乏必要的签证和函件往来材料。履约过程中的签证和函件往来是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有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对此不够重视,当发生纠纷时,经常由于无法举证而败诉。

5.缺乏及时沟通。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缺少沟通,各自为政,给合同全面履行造成困难,也经常致使有关问题的处理出现相互推诿、难以解决的现象。

6.诉讼时效问题。我国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履约中出现了应该诉讼事件而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

7.不注意随附义务的履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负有一定期限的质量保修义务。如在质保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处理解决,这也是全面履约的要求。

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作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用计划经济模式的手段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办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法律手段的管理方法不断地被引进到各项管理中去。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传统手段,忽视法律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们应当充分重视合同管理的作用、认真对待并严格执行各类合同,从而达到高效的管理目的,为工程建设争得时间、赢得效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管理环节。多年以来,我们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使得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扯不完的皮、开不完的会,造成质量难于保证,进度难以按期完成,奖惩无标准,管理无章法。运用合同管理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严格按照合同约束和调节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行为可以简化建设管理的诸多环节。

2.减少工程结算纠纷。工程结算,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后一道关口,工作程序较为复杂。由于某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无视合同的存在,随意修改设计、增减子目,结算时仅凭现场代表的一句话就给予办理,一方面为极个别施工人员钻空子提供了机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甚至产生工程经济纠纷。唯有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才能制约管理人员的行为,给工程结算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框定方案。

3.规范甲乙双方行为。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都较大,参与建设的现场管理人员手中直接掌握着支配工程建设资金的权力,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特别是在用行政手段的方法管理工程建设时,往往某位领导、某位管理人员的一句话,就可以任意变更设计、任意改变取费标准,任意签署结算单据。通过合同管理,明确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相互监督,以确保合同顺利实施。

4.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在以往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缺少对工程投资情况进行经济分析研究,使得某些项目投资金额不断追加,工期一再延误,以致严重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造成国家财政或者企业资金的极大浪费。只有严格执行合同的工期条款才能切实保证工程进度。在工程质量方面,也只有严格按合同的质量要求办事,才能够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质量事故。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多起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无不是未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技术规范和合同要求执行而引发的。

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合同管理制,是建设管理体制在改革中迈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关键,是建立法制经济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有利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切实保障工程参建各方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1.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当前我国建设行业法律法规日趋完备,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的颁布实施,对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水利系统也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有关政策、规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水电工程参建各方要加强法律学习和法制宣传力度,促使全体员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用法律武器维护单位合法权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等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2.强化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管理体制。遵循合同管理的法律程序,要从根本上改变那种靠行政手段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陈旧方法。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合同不同于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是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因此,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组织机构,例如设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者设置法律顾问,来专门审核合同的签订和监督合同的履行。此外,也可以探讨建立单位计划、财务、质监等业务部门,以及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监督部门共同把关的合同会审制度,以期减少合同内容的盲目性。

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应选派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对于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合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

4.严格合同的预管理,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对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谨、公平,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的前提与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同签订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签定是否具有完备的手续。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投标单位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财务经济状况、设备及技术条件、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中标单位的内在质量。

5.积极推广使用合同范本,签约之前广泛协商。使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范本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合同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有关各方应积极推广使用。每一份合同签订之前,合同管理部门对于合同文本要严格把关,必要时请有关业务职能部门进行会审。合同双方针对合同条款特别是主要条款进行全面、深入、详尽的平等协商,在签约阶段解决双方分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减少合同履行的难度。

6.加强合同实施监督,及时全面履行合同。合同实施监督是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及项目法人应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合同实施监督和检查考核制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以合同为准绳。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以及其他参建单位,都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对于设计变更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依据合同条款规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纠正,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的合同管理防止因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7.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随着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与速度也在增加。电子信息化手段给工程合同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签订、履行乃至终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既是现有合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合同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信息管理,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项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把整个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监理咨询等合同文本存储在计算机内,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编码,对有关信息进行链接,随时掌握各个具体合同的实施动态,针对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应有对方的签字,要及时处理对方信息的流入。

8.完善合同清算工作,加强合同索赔管理。合同履行结束,要逐一对合同进行清算。一方面合同竣工资料要求齐备并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字认可。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经常出现索赔的问题。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加强合同索赔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参建单位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未来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叶阳,何建新,刘建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履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工程咨询》.2006(7)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5)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比一般的工程建筑要求安全系数和难度要大得多,而且也更容易出现更多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时下主要在工程建筑方面管理不当,以大单位式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容易疏漏。大规模的工程量,施工方面由很多单位来承担施工环节,各环节间管理不统一,存在单位与单位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差误,故而,容易出现工程管理方面的不足。

2、工程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问题难以解决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方面大多是以很大的工程量来实现工程建筑发展的,资金之大,财务管理之难显而易见。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单位多,工程施工部门多,资金管理容易出现漏账或冗账乃至死账等情况发生,给工程的经济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给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和总体建筑进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工程建筑材料进购方面存在的不足

建筑材料进购方面由于受到建筑成本方面的影响,建筑工程承办单位往往在建筑材料购进的时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由此就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方面埋下隐患。加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员工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必然给总体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不等同于一般建筑工程,质量是先决条件,同时受人文、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往往会高上许多。

4、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接触炸药雷管,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潮汐,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必须保证洪水和潮汐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海涂基础、基坑开挖处理(如大型闸室基础)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备施工的使用,更应保证驾驶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导流隧洞,防空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易造成安全隐患。如隧洞洞身钢筋混凝土衬砌,特别是封堵段的混凝土衬砌,采用泵送混凝土,模板系统的安全。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问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不足的改进措施

1、变大为细,精干管理

本来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大工程,要求精干地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分散管理为统筹管理,实现各部门精诚合作,团结奋斗。注重各环节的管理,从科学发展的原则出发,实现从源头上解决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例如要在一个地方建立一座电站,同时要实现当地的水路枢纽作用的要求,就必须建立这一工程的建筑区划设计,从人力、物力、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电资源建设和水利枢纽工程等两方面的统筹管理。

2、财务明晰,精简财务

建筑工程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企业们难以解决的诟病。主要是因为经济利益所诱使财会人员冒险以身试法,从而导致不少财务问题发生。为了实现财务账目明晰和尽量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方面的安全问题,建筑企业应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大力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方面和会计方面的高级人才,在管理制度上要实现严格的财务管理责任制,分权管理和明责管理,并建立专门的财务监督队伍,实现账目笔笔清,管理步步到位的财务管理目标。

3、质量监督,标本兼治

实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立质量监督专业小组,建筑工程企业高层之间授权,实现质量监督小组从人力、能力、专业以及职业素质人才方面的全面配备,实现标本兼治。例如在材料选购方面,有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多重检查,要求质量和规格一定达到建筑设计的标准。在混凝土配备和搅拌方面,配有专业的质量检察人员不定期地实现混凝土标号的抽样检查,并实现分离式的调查管理,以免相关部门和相关环节打关系走后门。对于员工安全施工管理方面,质量检查小组从员工进入工地时就组织专业质检人员对相关作业人员的作业标准每天检查记录,实行员工安全上岗作业和健康上岗作业标准。在其它生活时间里及时对建筑员工实行安全教育,不断培养建筑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技能,实现员工从体格、人格、素质等多方面的不断提升,从源头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工程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6)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不清,权责不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机制不活,水管单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供水价格长期低于运行成本,水价严重倒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工程设施设备超期服役,老化失修严重,隐患增多,运行困难;水管单位职工收入过低,职工情绪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管理水平下降。因此,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二、改革目标

通过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初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

──建立“一聘三转变”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

──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三、改革原则

(一)坚持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社会、生态效益的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相统一。既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又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更新改造与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工程管理的投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既要明确市、县(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

(四)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统一。既要从我市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水管单位职工、灌区群众的承受能力,把握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五)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统一。既要努力解决水管单位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于建立促进水管单位走向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改革内容

(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跨县(区)的水利工程原则上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县(区)行政区划内的水利工程,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各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

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其他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

(二)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定性和定编定岗

1.分类定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2002〕45号)规定:“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将水管单位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承担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第二类是指承担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中,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事业单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企业。第三类是指承担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

依据以上规定,我市符合水管体制改革条件的26家国有水管单位分类定性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准公益性事业单位。

(1)对目前已实行全额拨款的6家水管事业单位,即西固区工农渠电灌站、西固区张家大坪电灌站、西固区张家台电灌站、西固区青石台电灌站、西固区范坪电灌站和市中川上水绿化管理处,因其主要承担农业或生态灌溉任务,维持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不变。

(2)对目前承担防洪调蓄任务的1家水管事业单位,即榆中县高崖水库管理所,定性为纯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3)对目前主要承担农业或生态灌溉任务,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19家水管事业单位,即永登县西坪渠水管所、永登县河桥大渠水管所、永登县登丰渠水管所、榆中县三角城电灌管理处、榆中县青城电灌管理处、榆中县和平电灌管理处、榆中县七岘口电灌管理处、榆中县兴隆水管所、榆中县龛谷水管所、皋兰县西岔电灌管理局、红古区谷丰渠水管所、红古区湟惠渠水管所、七里河区彭家坪电灌管理处、红古区海石水管所、红古区窑街二渠水管所、七里河区西津电灌管理处、七里河区沈家岭电灌管理处、城关区皋兰山电灌站和市大砂沟电力提灌管理处,定性为准公益性财政差额补贴事业单位。

(4)对国有水管单位的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国有水管单位运营情况每年核查一次,随着水管单位收益状况的变化,对个别设施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达到自收自支条件的,要积极探索事业转企业的改革路子。

2.定编定岗。按照2004年7月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规定,对水管单位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定编定岗,结合水管单位工作实际,科学、合理调整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从严控制压缩管理人员,充实生产一线人员。

3.水管单位的类别性质和编制,县(区)所属的水管单位由各县(区)编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报市编委审批;市属水管单位和2万亩以上灌区水管单位由市编办会同市财政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市编委审批。

(三)落实“两费”财政补贴政策

根据我市水管单位定性,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对全市26家水管单位的经常性经费和日常维修养护费(简称“两费”)补贴,提出如下原则:

(1)对目前已经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的水管事业单位,仍执行现行财政支付政策不变。财政承担必要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

(2)根据省政府关于水管体制改革方案意见,水管单位的“两费”缺口资金,由市、县(区)两级财政负担。市属直管的水管事业单位由市财政负担;各县(区)所属的水管事业单位,由各县(区)财政负担。

(3)鉴于高扬程提灌工程运行成本高、问题多和县(区)财政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市上对榆中县三角城电灌管理处、榆中县和平电灌管理处、皋兰县西岔电灌管理局、七里河区彭家坪电灌管理处、七里河区西津电灌管理处、七里河区沈家岭电灌管理处等6家灌溉面积在2万亩以上的电力提灌水管单位的“两费”缺口资金,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其中,榆中、皋兰两县由市、县财政按6:4比例分担;七里河区由市、区财政按4:6比例分担。

(4)对水管单位的“两费”补贴资金,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分别列入市、县(区)财政年度预算。

水管单位的“两费”核算由市、县(区)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定。同时,对“两费”资金的落实、使用、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四)全面稳步推进水管单位内部改革

积极推进水管单位人事、劳动、分配等内部改革制度,全面实行水管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

1.在水管单位内部全面稳步推行“一聘三转变”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即:水管单位所有生产性和管理工作岗位,全员实行合同聘用制,打破事业单位用人终身制,实现职工身份由“国有制”向聘用制转变;用人制度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水管单位人员的现有身份、任职年限及工龄作为档案留存。

2.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在总量控制、分级管理,明确岗位标准、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按岗选人聘人用人。

3.水管单位除领导班子以外的所有干部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干部和职工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

4.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定领导班子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通过公开选拔的选人用人机制,把群众公认、以身作则,年富力强,创业实干和富有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

5.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岗位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不降低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空缺岗位实行缺岗激励政策;逐步实行上水与非上水期间不同工资报酬的季节性工资分配制度,上水运行高峰期工资可适当上浮,非上水运行季节在解决好职工调休、换休的基础上相应下浮工资。

各水管单位要在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和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本《实施意见》和《*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管理改革实施办法》,制定本单位内部改革实施细则,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年内基本完成内部改革的主要任务。县区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抓好落实和督察工作,确保水管单位内部改革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五)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

1.重新核定供水成本。根据《甘肃省农业用水价格改革指导意见(试行)》,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由同级物价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定供水成本。

2.合理确定供水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不同对象实行分类定价,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按补偿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绿化专项供水价格按成本水价定价。

3.水价的审批程序。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在县(区)物价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水价调整方案,广泛听取灌区群众和用水户意见,征得所在县(区)政府同意后,报市物价部门会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4.由于高扬程提灌工程运行成本高,灌区农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价暂维持现行供水价格不变,以后情况变化,逐步进行调整。按照基本稳定、小幅调整的原则,今后对电价上涨造成水价成本上升的问题,政府将探索通过价格补贴的办法解决(具体办法另定)。

5.自流灌区要遵照群众能够承受、有利于灌区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可以先行适当提高水价。

6.强化水费计收。积极探索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加强收费监督,提高水费收取的透明度;加快推行按方计量收费;逐步推行超额累进加价、季节水价、浮动水价等,促进节约用水;加强末级渠系管理,推行配水到户、收费到户的终端水价制度,减少中间环节,严禁乱加价和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7.做好水价调整宣传工作。水利部门、水管单位要积极加大对水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坚持公开透明的水价调整原则,取得用水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六)稳步实施管养分离

积极稳步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对工程维修养护任务重、有专业维修养护队伍的水管单位,年内完成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管养分离。逐步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企业化运作,将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所属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企业,实现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使维修养护企业逐步走上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县区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隶属关系全面抓好落实。

(七)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各类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1.目前已经实行全额拨款的水管事业单位,执行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2.本次水管体制改革定性为纯公益性全额拨款的水管事业单位,执行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3.本次水管体制改革定性为准公益性差额补贴的水管事业单位,已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继续执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参保手续。

4.水管单位计划内临时用工,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统一参加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缴费手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水管单位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由市、县(区)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八)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新建水利工程要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新建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与工程运行管理有机结合,在编制建设方案的同时制定运行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明确工程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经费来源,对不符合要求的可研报告不予立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九)改革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改革的目的是解决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产权主体不清、管理责任不实、运行机制不活、资金投入不足和工程效益衰减的问题,通过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和挖潜配套。

1.以明晰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建立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效益为落脚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各类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所有权,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

2.坚持政府扶持与群众自助兴办相结合,通过政府对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3.坚持因地制宜、先行试点、全面推行的改革步骤。对一些工程设施条件较好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先行探索竞价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总结经验,全面推行,力争在4年内使全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走上产权明晰、自主管理、社会参与、良性发展的轨道。

4.坚持奖优助先,实施激励政策。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选择一批基础良好、管理完善、决策民主、服务优良的供水组织和供水户进行重点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县(区)在水利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

(十)加强水利工程的国有资产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水利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主体,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国有水利资产管理的规定,切实履行好对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调配、占用、处置的审批职责。水管单位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按照“谁用谁管,管用结合”的原则,加强资产形成、维修养护、信息统计和配置处置等管理活动,确保工程安全和保值增值。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防护林草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

水管单位要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水利工程管理秩序;搞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安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市、县(区)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持和督促水管单位尽快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干旱少雨,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利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水利工程是农村群众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是灌区群众的命根子工程和发展致富工程。但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提高水利工程服务“三农”的保障能力,是关乎民生、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水管体制改革既是行业改革,又是一项社会改革,涉及诸多部门,组织协调任务重、难度大。为此,市上调整加强市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机构和成员,由省政协副主席、市长张津梁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全市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实行每月1次例会制度,研究协调解决全市水管体制改革重大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7)

一、导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和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和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国际上通常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施。结合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针对国内不同

类型水电工程,研究适合我国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电工程项目分类

近10多年将是我国大型水电项目开发的黄金时期,随着三峡、二滩、雅砻江、金沙江等一批大型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形成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加入,竞相掀起了水电开发的热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必将成为此领域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它也将使我国现有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在借鉴国外通行项目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三、不同规模水电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采用的不同承发包模式

我国水电建设中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都采用平行发包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现行体制环境下的主导模式,它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竞争不激烈,人力资源不紧张的市场环境还算适应,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自营式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本身也表现出一些主要缺点,如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需要协调的方面较多,项目业主机构庞大,人力资源成本高,项目建成后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平行发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对项目业主的不利情况,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工程参建各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可能会导致投资增加甚至失控,工期延长甚至不确定等情况。但在目前情况下,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

EPC模式适应了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成化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能够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总承包商,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有利于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有利于工期。我国的水电设计、施工企业在几十年的水电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也有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只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并对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整合,就能够创造出更适合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

PM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与项目定义,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项目管理公司是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永久性专门公司,具有与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机构、功能、经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项目业主所期望的最佳项目建设目标,这是项目业主直接进行项目管理无法实现的。我国相关企业曾有过与项目管理服务类似的如咨询、监理、招标、协助业主进行设备采购,设计企业一直都在做河流规划和单个水电站项目的经济分析比较,这些服务工作的组合,就是项目管理服务的大部分内容。应该说,应用项目管理服务承包有基础条件。

(二)不同时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总结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蒙、随后逐步发展成型的平行发包模式,仍然是当前的主导模式。但是,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这一主导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在此简要回顾一下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在1994年正式开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在3个主体工程的国际招标中,承担大坝、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企业分别为XLD/IC-1标承包商黄河承包商(YRC,中国和意大利的联营体)联营体、XLD/IC-2标承包商中德意联营体(CGIC,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联营体)、XLD/IC-3标承包商小浪底联营体(XJV,中国和法国的联营体)。

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分公司,深溪沟水电站建设管理局,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猴子岩水电站建设分公司,双江口、金川、巴底、丹巴、枕头坝、沙坪等水电站建设分公司筹备处以及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筹备处和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筹备处等,形成了以流域开发为中心,电力生产、流域开发、综合发展“三线并进”的发展格局。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大型水电建设管理目前正在出现一种发展趋势,即逐渐放弃由自己投资、再由自己组建队伍具体管理项目建设的模式,转而由项目管理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

四、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水电项目的工程规模正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投资额越来越大,业主需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业主不仅希望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而且需要承包单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对承包单位的综合实力、规模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型工程公司,将不仅会大大提高工程总承包服务的技术含量,体现出一种服务水平的差别,而且,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将会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大大增强,将有利于促进国内水电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水电工程承包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8)

一、导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和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和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国际上通常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施。结合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针对国内不同

类型水电工程,研究适合我国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电工程项目分类

近10多年将是我国大型水电项目开发的黄金时期,随着三峡、二滩、雅砻江、金沙江等一批大型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形成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加入,竞相掀起了水电开发的热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必将成为此领域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它也将使我国现有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在借鉴国外通行项目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三、不同规模水电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采用的不同承发包模式

我国水电建设中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都采用平行发包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现行体制环境下的主导模式,它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竞争不激烈,人力资源不紧张的市场环境还算适应,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自营式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本身也表现出一些主要缺点,如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需要协调的方面较多,项目业主机构庞大,人力资源成本高,项目建成后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平行发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对项目业主的不利情况,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工程参建各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可能会导致投资增加甚至失控,工期延长甚至不确定等情况。但在目前情况下,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

EPC模式适应了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成化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能够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总承包商,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有利于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有利于工期。我国的水电设计、施工企业在几十年的水电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也有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只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并对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整合,就能够创造出更适合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

PM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与项目定义,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项目管理公司是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永久性专门公司,具有与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机构、功能、经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项目业主所期望的最佳项目建设目标,这是项目业主直接进行项目管理无法实现的。我国相关企业曾有过与项目管理服务类似的如咨询、监理、招标、协助业主进行设备采购,设计企业一直都在做河流规划和单个水电站项目的经济分析比较,这些服务工作的组合,就是项目管理服务的大部分内容。应该说,应用项目管理服务承包有基础条件。

(二)不同时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总结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蒙、随后逐步发展成型的平行发包模式,仍然是当前的主导模式。但是,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这一主导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在此简要回顾一下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在1994年正式开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在3个主体工程的国际招标中,承担大坝、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企业分别为XLD/IC-1标承包商黄河承包商(YRC,中国和意大利的联营体)联营体、XLD/IC-2标承包商中德意联营体(CGIC,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联营体)、XLD/IC-3标承包商小浪底联营体(XJV,中国和法国的联营体)。

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分公司,深溪沟水电站建设管理局,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猴子岩水电站建设分公司,双江口、金川、巴底、丹巴、枕头坝、沙坪等水电站建设分公司筹备处以及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筹备处和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筹备处等,形成了以流域开发为中心,电力生产、流域开发、综合发展“三线并进”的发展格局。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大型水电建设管理目前正在出现一种发展趋势,即逐渐放弃由自己投资、再由自己组建队伍具体管理项目建设的模式,转而由项目管理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

四、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水电项目的工程规模正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投资额越来越大,业主需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业主不仅希望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而且需要承包单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对承包单位的综合实力、规模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型工程公司,将不仅会大大提高工程总承包服务的技术含量,体现出一种服务水平的差别,而且,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将会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大大增强,将有利于促进国内水电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水电工程承包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9)

1.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面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现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强烈缺乏专业性。这样就使企业的财务方面疏于管理,因此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2.管理层对于财务问题不够重视

水利水电工程的是一个对施工相当严格的工程,这种工程管理到我国的民生问题,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在面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时,没有积极的解决对策。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财务管理是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的,而现在利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明显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财务管理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就是企业的管理层将工程的施工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财务的管理状况。现在的财务管理方式依然沿用这种管理状态,所以说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信息化社会。

3.财务管理没有跟上时代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许多企业已经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并不完善,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就更加不完善了。在现代高科技的促使之下无论是经营管理模式还是财务管理模式都应该尽快向信息化过渡,以此来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财务管理方面本来就是一个极其烦琐复杂的管理,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应用到的技术也是较为复杂的,以此,运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为企业和工程的成本管理带来许多便利。

4.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不合理

许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控制都十分不合理,其中比较常见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就是劳务的资金分配得不合理。在分包的过程中,工程项目负责人给劳务发放的资金较少,导致施工时出现资金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另外一点就是在审核的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过多。在水利水电工程送财务审核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审核不合格,审核的资料不齐全等等问题。而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此类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常见问题。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还需要与先到化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合同项结合,才能进一步地优化和完善。

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财务管理异界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1.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预算

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控制受限要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控制管理。要对这几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将施工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施工单位的定额进行结合,从而建立起一套高强度操作性、高合理度的成本预算制度体系,之后就可以分别对工程的成本进而分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准确的预算,并进行切实的管理。同时,要分别对不同方面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核算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机械费以及材料费等等费用,然后将这些费用平均分配到个人,做到均匀分配;而在人工的方面,还要将相互结合的效益、产值以及资本等等各方免费仅仅进行管理,得到实际的工资。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及安全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资金占据之重要的位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需要严格地控制材料的使用,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在财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清点,对于施工材料的退还、领取以及手法都需要记录在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将材料的有关证件进行严密的填写,只有得到项目负责人审核之后签字批准才能够使用施工材料。这样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利用企业的施工材料谋取利益,杜绝滥领材料和滥用材料的情况。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相关规定,不能乱投乱放,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从而使企业和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加。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的现象,为企业树立良好的风气。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则应该更加注重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流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和各种问题,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如果不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那么如果一旦在使用时出现了问题,就要返工,重新修葺,这样也就相当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也就是在浪费企业的成本。最后,还要注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系数,消除安全隐患,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顺利开展。

3.合同索赔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在市场上的竞争正是非常激烈的,施工企业在投标时通常只是关心是否中标,却不会真正关心竞标的内容。很多企业中标但是却没有能力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整,这样就会使很多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办法建成,形成了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且在竞标的过程中是无法预防场地价格的竞标的,这样就会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无法进行。所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不仅是要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还要多合同双方的工程索赔条款进行有效地控制。在提出索赔条件时,要根据施工合同内的具体条款进行相应的商磋,以达到双方妥协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工程的索赔强度,研究出合理的策略。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10)

一、导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和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和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国际上通常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施。结合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针对国内不同类型水电工程,研究适合我国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电工程项目分类

近10多年将是我国大型水电项目开发的黄金时期,随着三峡、二滩、雅砻江、金沙江等一批大型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形成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加入,竞相掀起了水电开发的热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必将成为此领域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它也将使我国现有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在借鉴国外通行项目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三、不同规模水电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采用的不同承发包模式

我国水电建设中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都采用平行发包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现行体制环境下的主导模式,它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竞争不激烈,人力资源不紧张的市场环境还算适应,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自营式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本身也表现出一些主要缺点,如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需要协调的方面较多,项目业主机构庞大,人力资源成本高,项目建成后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平行发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对项目业主的不利情况,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工程参建各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可能会导致投资增加甚至失控,工期延长甚至不确定等情况。但在目前情况下,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

EPC模式适应了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成化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能够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总承包商,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有利于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有利于工期。我国的水电设计、施工企业在几十年的水电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也有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只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并对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整合,就能够创造出更适合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

PM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与项目定义,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项目管理公司是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永久性专门公司,具有与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机构、功能、经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项目业主所期望的最佳项目建设目标,这是项目业主直接进行项目管理无法实现的。我国相关企业曾有过与项目管理服务类似的如咨询、监理、招标、协助业主进行设备采购,设计企业一直都在做河流规划和单个水电站项目的经济分析比较,这些服务工作的组合,就是项目管理服务的大部分内容。应该说,应用项目管理服务承包有基础条件。

(二)不同时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总结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蒙、随后逐步发展成型的平行发包模式,仍然是当前的主导模式。但是,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这一主导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在此简要回顾一下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在1994年正式开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在3个主体工程的国际招标中,承担大坝、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企业分别为XLD/IC-1标承包商黄河承包商(YRC,中国和意大利的联营体)联营体、XLD/IC-2标承包商中德意联营体(CGIC,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联营体)、XLD/IC-3标承包商小浪底联营体(XJV,中国和法国的联营体)。

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分公司,深溪沟水电站建设管理局,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猴子岩水电站建设分公司,双江口、金川、巴底、丹巴、枕头坝、沙坪等水电站建设分公司筹备处以及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筹备处和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筹备处等,形成了以流域开发为中心,电力生产、流域开发、综合发展“三线并进”的发展格局。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大型水电建设管理目前正在出现一种发展趋势,即逐渐放弃由自己投资、再由自己组建队伍具体管理项目建设的模式,转而由项目管理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水电项目的工程规模正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投资额越来越大,业主需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业主不仅希望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而且需要承包单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对承包单位的综合实力、规模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型工程公司,将不仅会大大提高工程总承包服务的技术含量,体现出一种服务水平的差别,而且,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将会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大大增强,将有利于促进国内水电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水电工程承包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篇(11)

若想对工程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就必须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以管理制度作为切入点,构建一套与概算互相对应的财务核算体系,利用多方面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区属国有企业的甘肃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河水电”)从2003年起,在短短7年时间里,先后投资14.5亿元,在我国西部的甘肃省黑河中游修建了装机10.2万KW的小孤山水电站、装机5.05万KW的二龙山水电站、装机6.5万KW的大孤山水电站、设计总发电量7.71亿KWH,目前实际发电量达9.47亿KWH。从小孤山电站作为甘肃省第一个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清洁能源项目开始,三个电站利用亚行贷款总额8500万美元,并成功在全国率先进军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获取国际市场交易份额,为企业发展创造效益。通过走出去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使企业在机构加强、工程施工、财务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我们以解决水电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为文章主体,结合黑河水电工程财务管理实际进行如下细致的分析。

一、面对管理松散,我们应树立起财务意识,提高执行的能力

在现阶段的水电工程财务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理松散的现象,然而面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加强,进而带动执行能力的提高,具体我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在核算职能方面进行强化,规范会计程序,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劳动成果能够进行客观的记录与报告,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在管理职能方面进行强化。从现代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随着我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各种机制的调控作用也渐渐的被充分挖掘调动起来,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企业又以经营为主,所以必然受到各种调控机制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内部管理与外部竞争的需要,会计人员除了要及时提供可靠完整的信息外,还必须履行其对经营决策、预测的职能。会计人员应该于核算的同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研,并根据各种市场信息为企业提出优化经营的备选方案。

3.强化监督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的监督体系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二是单位外部的会计监督。进而形成了由内而外的完善、系统的经济监督体系,大大增强了会计的监督力度。

二、强化预算方面的管理,进而确保投资的可控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管理手段,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能够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做好工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构建不同的预测模板,进而减低决策的风险。

2.加强预算的精确度与灵活性,比如建立滚动预算的模式。

3.对预算的编制方法进行完善,提高其可执行性与合理性,例如将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互结合使用的编制方法。

4.将预算作为标准,对资金的实际支付进行事前的实时控制,进而解决控制滞后的问题。工程建设资金的支付具体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统一核算会签,最后交财务部结算。

5.将预算作为标准,对相关的责任部门实施绩效考核,进而提高预算执行的能力。

6.利用预算管理中信息化的手段,进而实现由战略规划—业务计划—预算编制—预算的执行控制—预算考核—预算调整而形成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企业的预算管理真正变成日常管理核心。

7.实施有效的预算分析,进而提供准确的决策,对全面预算的管理体系实施进一步的完善。

三、注重资金的管理,确保工程的资金需求

资金就相当于企业自身的血脉,若是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就不能根据市场发生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应变,也不能运用实际且有效的措施对现实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若是失去了资金的补给,那么必然造成停工的状况出现,最后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

近年来,我国不断的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在货币政策上不断进行的调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控制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与投资之间存在的矛盾凸显。由于融资难以及资金成本与降低资金风险等矛盾,因此要求企业能够进行多元化的融资。黑河水电在建设初期也受到同样问题的因扰,但公司领导一方面积极与市、区政府汇报沟通,同时与银行及上级财政等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多方筹措资金,最终利用亚行、国内银行、自筹资金完成了项目的建设,并且项目被亚行给予了最成功项目的高度评价。

四、搞好工程的核算,为竣工决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基建工程的日常管理与核算工作,对其整个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从工程的立项报告,到工程的编制预算,从工程设计,再到工程施工,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施工安全、对工期的有效管理以及材料的选用与采购等等,都应该拥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进行严格的规范。

加强工程建设审计工作,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对于重点施工的工程都要进行严格的审计,不仅仅是要做好竣工之后决算审计的工作,对与施工过程中的单项审计也要进行加强,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发现问题,及时的对漏洞进行补救。黑河水电新建的三个水电站由于使用亚行贷款建设,每年都由国家审计署委托甘肃省审计厅对项目建设利用外资情况进行年度例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建设单位整改,对工程建设施工和管理实行了长期有效的监督。

将日常台账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例如需要对设备进行购进日期的设置,采购的厂家,设备的规格与型号,安装的位置等等,从设备投资到交付使用资产,以及待摊投资按规定在有关资产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均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给竣工决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在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促进其建设效率,工程效益以及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与手段。细节决定成败,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任何方面,今天一个财务小问题,可能变成今后的大问题。因此,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只有抓住管理的要点,构建系统而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水电工程建设实施全面的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促进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