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政治文化的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1 14:42:13

政治文化的发展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1)

1.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传统习俗B.传统思想C.传统道德D.传统习惯

2.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3.下列不属于传统思想范畴的是

A.理论观点B.学术思想C.道德观点D.古代文学

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这说明

①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7.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8.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媒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儿读经(典)热”的报道此起彼伏,仿佛让人感到“复兴传统文化”热浪袭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这种行为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B.这是对传统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

C.这是一种复古主义,在今天不值得提倡

D.有利于文化的创新

9.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1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

A.对我国传统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

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民间传统文化部分化为乌有。自然的名山被改造成了经济的名山;古建筑陷入了“开发性破坏”的怪圈;名人故居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成一堆瓦砾;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12.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传承的重要性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保护的重要性D.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3.为此,我们必须

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14.韩再芬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珍藏。与时俱进地采用创新手法,走人市场,走近群众才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这表明,要真正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必须

①好好珍藏,细心呵护②走进市场,走进群众

③勇于创新,勇于开拓④加大研究,加大保护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15.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

16.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A.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了文化的向前发展

D.文化运动也影响了思想运动的开展

17.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③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变化④运动中都宣传了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形式,它集中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①是由古代先贤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越不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可使中国人民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0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

2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②传播文化的功能③创造文化的功能④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3.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24.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共30分)

2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

C.科学完整性D.落后腐朽性

26.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艺的有

A.古代文学B.传统戏曲

C.传统绘画D.传统建筑

27.由于不少地方的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几近“濒危”。现文化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A.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8.2005年5月6日,宋楚瑜率领亲民党访问团祭拜黄帝陵,在祭文中宋楚瑜庄重地读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面对黄帝陵那些超过千年的古柏,宋楚瑜不由地感慨:“这些千年古柏就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印证!找到了“根”,不忘“本”,两岸问题就非常容易迎刃而解。”上述事实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C.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29.“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2)

一、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和延续的过程,其中“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 [7]。作为人类历史上有着两千多年深厚历史积累的、成熟的并富有渗透力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演变发展中所形成的政治规范、价值观念和政治生活准则,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与浓厚的臣民意识严重地制约着民众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责任感。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使得“封闭与保守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接受政治信息的有限性和选择性。” 同时,在长期以专制集权和礼治伦理为基本特征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形成了对政治的绝对服从而无权利意识的一种臣民意识。这种意识引发的政治效应就是民众毫无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盲目崇拜权威,对政治权力有着严重的依附。今天,这种意识仍残留在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中,它常常会导致一些民众在政治认知上的盲目、在政治情感上的冷漠,以及疏远政治、欠缺政治参与和政治责任感低下的消极效应,而这种现象有悖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所倡导的参与型的公民文化建设。

二、西方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西方政治文化所内涵的民主、自由和法治精神已成为当代人类共同的政治智慧,也是当代中国实现政治进步和发展所需注入的政治因素以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政治文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它的一切政治主张都是与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相适应的,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虚伪性。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成果却包含着许多具有社会性以及普遍性的科学内容,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政治思想,人民、法治和权力制衡的政治精神,以及在政治体制与政治运行机制上一些合理制度。这些原则和制度在数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得以完善,并形成了比较真实地体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机制。而中国的现代化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起点很低,经验不足,在自身现代化的发展中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客观上也需要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移植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尤其迫切。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十分缺乏民主文化资源,存在着许多与当代政治进步和发展极不相容的落后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因此,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吸收西方政治文化中合理的政治因素和优秀成果,培育公民科学、理性、法制、自由的政治精神,以消除自身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推进政治的民主化,促进中国政治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看,西方政治文化在某些方面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产物。它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的新型政治文化。作为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它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观和发展方向,已成为我国综合国力中文化力的最核心要素。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科学性、现代性、进步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增强,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带来了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的进步状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执政党的政治理念日趋科学务实,国家政治行为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政治系统功能得到增强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主流政治文化。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极“左”政治思潮进行了全面的否定,摆脱了长期影响中国政治生活的各种“左”和右的非理性观念的束缚;纠正了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倾向,跳出了过去习惯在“阶级和阶级对立”中看待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思维框架,政治价值观由“政治挂帅”转向“政治为经济服务” ,从而实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在探索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注重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强调政治决策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导向性,推进政治决策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基于这种政治思维,党的职能从过去“统包一切”的领导方式向“有所不为”的执政方式转变,国家职能也由单一的政治职能向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党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的创造性诠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市场经济、依法治国、政治文明被纳入创新性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当中。” 针对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为落实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思想,并确立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构成的衡量中国政治文明的客观标准;在借鉴人类历史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逐步“扬弃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行之有效的`政策治国’范式,转向`法治国’范式”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方面在全社会倡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各项政治制度的民主法治化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司法公正的保障制度,使国家政治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政治系统功能得到了增强,国家政治行为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正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日趋成熟,近些年来中国政治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而这些成就又进一步提升了现实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增强了民众对现实政治系统的高度认同和对现行体制的热爱,国家政治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3)

1.1 顺应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要求,促进民主政治生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发展,与计划经济年代相联系的政治体制已有不少变化。时至今日,新的体制正在成长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成型,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化出了较多的利益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一些新兴社会阶层已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话语权。而对于传统的工人农民群体来说,他们期望党和政府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公平,这种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自然也在情理中。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政治领域的改革变得既迫切又敏感。以和谐社会为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化解民主和稳定悖论找到了答案,因为它善于根据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务实理性冷静的思考。这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认同新的政治规则,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为一个“隐性的政治制度”。反映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体制内表达利益诉求,使社会民主生活畅通,破除对西方民主的盲目崇拜,引导社会各阶层在民主法治规则中生活。

1.2 撇开左的右的干扰,形成理性认同改革发展的政治氛围

我们知道,政治改革最根本的东西首先就是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有助于人们从僵化的意识形态枷锁中解放出来,破除旧有的体制阻碍,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新的思想僵化。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良性的政治文化,可以创造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促进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作为面向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及时直面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做出正确的理论阐释,引导公众舆论,引领话语主导权,及时疏导人们的思想问题,澄清了对改革开放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这样的政治文化对大部分阶层的人来说,能够理性看待改革,对改革充满信心,即使是在利益调整的时期,对改革也有一个比较理性的看法而不是简单否定了事。对于改革中局部利益调整,有一个较为平和的心理承受力,而不是简单诉诸于抵制和否定。

1.3 塑造新型的“政治人”,培育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于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大力培育与传播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强化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构建,培养出大批具有现代政治素质、脱离封建专制文化影响的现代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建设型执政党和参政党;受到法治约束和较强民意监督的民主共和政府;宪法和法律权威成为政府与人民的共同价值等等。在现阶段,特别是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党、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以说,如果这些思想观念在国民中,在执政党与政府中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立个性的现代公民是否得到健康成长。在当前,民主法治意识的培育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培养,对于广大公民的平等、民主、守法、独立的人格意识的政治社会化起着积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民主法治社会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政治变革,甚至激进的流血政治;但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宽松稳定的条件下长成。

2 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

2.1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全民族前进发展的的主流价值,政治文化的内涵也包含其中,基本特征是它受到党和人民认可,基本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以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于整合思想,凝聚民心具有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兴的、促进我们这个民族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柱。它包含着与时俱进的、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成分,通过它,可以从不同方面理解到共产党人和亿万群众变革中国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和务实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必然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们的执政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合乎实际,拥有更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对社会各阶层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能够凝聚各阶层人心、增进构建和谐社会共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让民主法治这些东西有大的发展。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当前,网络文化方兴未艾,为我们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提供了新的途径。重视并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充分重视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具有开放、迅捷、扁平化等特点。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更迅捷地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息。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使党和政府的信息层层下达,使群众的意愿层层上传,信息传播受到一定局限。互联网是分布式结构,依托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可以实现全方位、跨时空、多形态的传播。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基于资源共享理念而形成的互联网呈扁平化形态,具有内在的平等性。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广大网民在民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民主意识,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再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效率。长期以来,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定时定点会议、传递文字材料等途径进行政治参与,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而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网上调查、手机短信等“在线参与”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民主参与的效率。

积极探索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实现途径。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当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资源库。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资源库。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应定位准确、设计科学,畅通信息采集渠道,及时整理分析信息,以便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建立网络平台。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需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水平。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建立信息的网络平台。平台应以党和政府网站设立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栏目为主导、以商业网站为补充,同时积极发挥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三是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应重点建好两大平台:党和政府与普通群众的交互平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与普通党员、群众的交互平台。

努力消除网络文化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网络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看到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消极影响。比如,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可能导致民主的非理性,网络传播的盲目性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数字鸿沟可能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等等。因此,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前,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加强网络立法。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网络发展,这些法律法规的部分条文已显滞后。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确保网络文化有序发展。二是缩小数字鸿沟。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差距,造成民主政治参与的不均衡。因此,必须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遍服务政策,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以缩小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创造机会均等的网络平台。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5)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西方哲学思想在我国迅速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高校大学生们也接触到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思潮涌入校园,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尼采超人哲学等,在校园中引起了波澜和震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政治文化在我国社会逐步的渗透,从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以《河殇》为代表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校园文化在“河殇热”的影响下,也掀起了不小的震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增强,大学校园又悄然出现了“经商热”,校园文化出现新的特征。从这一个接一个的热点的形成和变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主题思想、主要内容的变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实现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范围不同。校园文化表现于学校内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社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般文化。二是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活动方式、活动产品不一样。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环境;社会文化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活动产品,同其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要达到新的境界。社会文化的活动产品,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且物质产品是其主要的和基本的产品。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联系,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之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因此,一般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性质,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个性与共性的性质。综观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具有从属性。

二、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渗透和制约的关系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虽然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子系统。这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开放的,是动态的系统。社会文化如是校园文化系统的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输入也不总是强制性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益,能为其所用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的发生、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社会文化提供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脱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能给社会文化以丰富的营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不管它们如何相互渗透,都是在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从这两种文化形态各自的主体来看,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自己的对立面于自身,都不能把外在的对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对立。

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向外辐射,输出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对社会文化的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是知识和智力的密集区,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新文化的聚集和发散地,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对社会文化发生影响。高校师生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他们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能够更快地接触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他们的思维个性、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在整个社会中都属较高层次。因此,以高校师生为主体构建的校园文化往往要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校园里的一些思想有时会成为社会思潮的预演。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如此影响,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着眼于未来,教育的超前特征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的超前性发展。校园文化的最终成果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输出给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成为发展社会文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当然,校园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中,一方面使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充分展现,这种先进性和优越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开拓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冲突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其运动过程中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阻碍。造成二者相互阻碍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校园文化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文化的需要,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校园文化作出相应的重大改革,否则校园文化就对社会文化形成阻碍。二是社会文化对相对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文化的现实状况,而社会文化如不作相应的变革,社会文化就对校园文化构成了阻碍。除这种知识内容方面的不同步之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在生活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情趣、情感意向、心理积淀等文化因素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否定、阻碍和冲突的趋势,从而使它们之间的排斥和阻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既有大量的正剧上演,也有不少的反剧出台。学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会吹进校园,校园里的文化垃圾也会危害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重要方面。

五、社会政治的发展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

社会政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上层建筑内容起主导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再加上政治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校园文化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会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刻。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6)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西方哲学思想在我国迅速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高校大学生们也接触到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思潮涌入校园,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尼采超人哲学等,在校园中引起了波澜和震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政治文化在我国社会逐步的渗透,从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以《河殇》为代表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校园文化在“河殇热”的影响下,也掀起了不小的震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增强,大学校园又悄然出现了“经商热”,校园文化出现新的特征。从这一个接一个的热点的形成和变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主题思想、主要内容的变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实现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范围不同。校园文化表现于学校内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社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般文化。二是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活动方式、活动产品不一样。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环境;社会文化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活动产品,同其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要达到新的境界。社会文化的活动产品,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且物质产品是其主要的和基本的产品。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联系,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之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因此,一般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性质,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个性与共性的性质。综观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具有从属性。

二、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渗透和制约的关系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虽然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子系统。这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开放的,是动态的系统。社会文化如是校园文化系统的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输入也不总是强制性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益,能为其所用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的发生、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社会文化提供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脱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能给社会文化以丰富的营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不管它们如何相互渗透,都是在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从这两种文化形态各自的主体来看,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自己的对立面于自身,都不能把外在的对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对立。

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向外辐射,输出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对社会文化的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是知识和智力的密集区,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新文化的聚集和发散地,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对社会文化发生影响。高校师生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他们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能够更快地接触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他们的思维个性、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在整个社会中都属较高层次。因此,以高校师生为主体构建的校园文化往往要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校园里的一些思想有时会成为社会思潮的预演。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如此影响,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着眼于未来,教育的超前特征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的超前性发展。校园文化的最终成果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输出给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成为发展社会文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当然,校园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中,一方面使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充分展现,这种先进性和优越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开拓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冲突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其运动过程中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阻碍。造成二者相互阻碍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校园文化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文化的需要,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校园文化作出相应的重大改革,否则校园文化就对社会文化形成阻碍。二是社会文化对相对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文化的现实状况,而社会文化如不作相应的变革,社会文化就对校园文化构成了阻碍。除这种知识内容方面的不同步之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在生活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情趣、情感意向、心理积淀等文化因素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否定、阻碍和冲突的趋势,从而使它们之间的排斥和阻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既有大量的正剧上演,也有不少的反剧出台。学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会吹进校园,校园里的文化垃圾也会危害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重要方面。

五、社会政治的发展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

社会政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上层建筑内容起主导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再加上政治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校园文化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会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刻。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7)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政治工作

一、企业要摆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两者目标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大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两者都要紧密围绕这个目的去开展各自的工作,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政治工作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的支持,是难以体现其价值的,也难以维持和开展其工作。

二、企业文化需要组织领导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各自担负的任务开展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单位经营活动中,两者都与党的目标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内涵与要求比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还要高。再有也需要领导率先垂范,引领群众一起来打造品牌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塑造企业形象上下功夫,无论是设计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标志,提炼企业精神,还是规范企业行为,都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采用一部分人带动全体职工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形成领导重视,率先垂范的良好局面,塑造企业凝聚人心、奋发进取的灵魂形象,打造服务品牌,增强社会效应,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

三、工作对象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强调协调企业员工都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共同出发点来协调人际交往,重视提高职工素质,树立团队意识,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并推动企业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员工,而企业文化要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任务,同样要通过职工去展现,所以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立足单位、面向员工,根据各个时期企业经济工作的任务、要求,以及职工队伍的实际素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实现内求团结开拓,外求支持发展,促进各个时期企业经济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思想工程,无论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企业精神的弘扬、优秀传统的传承、还是典型模范的塑造,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支持和观念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五、注重道德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一般由党组织负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职工由于思想基础、价值取向、从业心态的不同,再用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现实环境联系不够紧密,是不太切实际的,因此,必须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注重职工道德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利益成为调节人们行为的有效杠杆之一。职工工作为一个社会人,追求物质利益无可厚非,但需把握一个度。正确地对待物质利益,除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品性,外部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悬崖勒马,为时不晚。企业要联系社会实际,把贯彻物质利益和提倡奉献精神结合起来。在肯定职工物质利益价值观的同时,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引导职工,形成道德文化机制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推动企业发展。再一个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我们强调的“以人为本”是离不开企业环境的,大量事实表明,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除了营造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靠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因此,在企业文化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从提高企业员工的主观自觉性入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企业活力。若职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那么他们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8)

关键词:政治文化创新 可持续发展政治 经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必须为其寻求更加广阔的资源与支撑要素。政治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阶级、民族、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既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又渗透于政治系统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发展与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加广泛的资源,提供一种持久的动力支持,更好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政治文化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而且具有深层次的实践价值。

创造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政治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一个国家的阶级、民族、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渗透于政治系统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政治文化作为在一种文化资源,其发展与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加广泛的资源,提供一种持久的动力支持,更好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政治文化有利于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社会稳定则首先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政治稳定对于我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谈到“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政治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突出作用表现在能够支撑社会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政治秩序的稳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序性、社会生活风气的正常化、公民对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满足感等等,其中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度,也即公民对政治文化方面的支持与适应度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

政治文化制约着人们参与政治的行为方式与动机,影响着人们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的先进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实现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增强政治系统存在的合法性,维护政治系统与社会的稳定性;先进的政治文化通过对社会政治统治系统提供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使全体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及执政党、政府及公务人员产生普遍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意味着社会成员对自己与政治系统间的归属关系以及政治系统所确立的行为规则的承认,使得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自愿地为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和资源,从而实现政治秩序的稳定。

如果政治文化陈旧,不符合民众及社会整体利益,甚至损害民众和社会整体利益,就会使公民政治信念缺失,对政治参与和政治活动持消极、冷漠的态度,就难以形成或降低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最终会导致政治系统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我国“期间”,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度个人崇拜的狂热的非理性政治文化理念占主导地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结果我国丧失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理性政治文化新理念的确立,公民个人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被确认并得到保护,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逐渐增强,社会政治秩序日益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确立起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必须创新政治文化,使其始终符合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并始终具有先进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创新政治文化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也是经济秩序稳定的前提。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受一定政治文化的影响会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这种观念不仅直接决定他们的政治行为,也会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经济行为。

人们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接纳程度、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可度、对现任政府的信任度等政治心理和政治信念,都会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接纳和信任度,他们的经济活动是否遵纪守法,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接受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体必然会接受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并将自己的各种经济活动纳入国家的政策、法规的约束之下,自觉维护经济秩序。

如果民众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可度较低或不认可,那么他们对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也不容易接受,国家的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冲击,经济秩序就会遭到破坏,经济混乱将不可避免,可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创新政治文化,使广大民众始终对主流政治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可和接纳度,增强他们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信任感和接纳度,自觉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一)创新政治文化可以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政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阶级、集团利益的集中反映,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最充分地反映着社会经济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而且也最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内在要求,成为社会进步和意识形态变革的先导力量。先进的政治文化往往代表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潮流,是一种先进的政治价值观念,符合民众的根本利益,能够鼓励和引导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成为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先导,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之后,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国的政治文化开始遵循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价值观念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所代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深入人心,由此开始了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程。这个过渡历程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政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

伴随着创新政治文化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比如由单纯局限于对所有制的判断标准的认识,发展到对所有制的实现手段与资源配置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由对公有制经济单一所有制结构的认识转向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念,推进了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由政企不分、权责不明开始向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转变,从微观基础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等等。伴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政治文化得到不断创新,党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执政理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创新政治文化可以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创新政治文化,努力为民众提供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政治参与途径,能够促进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的觉醒,提高公民的政治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这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一方面,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及参与的扩大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维护了公民的政治权益,增强了公民的主体责任意识,这必然能够激发广大公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任何政策的制定,如果有公民的广泛而有效地参与,就可以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从而可以有效地克服政策制定中的信息资源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支持。

培育法律、道德观念,减少非理和伦理失范行为

(一)创新政治文化可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治观念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健全的法制体系和良好的法治观念的支撑。经济活动主体的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直接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法治化程度。政治文化可以通过长期的灌输和积淀,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把法治意识反复作用于经济主体并逐渐转化为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准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出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传统,再加上法制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还存在着执法不力等问题。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法治环境还不完善,经济发展中社会信用危机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经济诈骗不断出现、资本市场信用不佳等,严重影响了经济秩序的稳定,成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障碍。因此,创新政治文化,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运用政治文化的作用塑造法律契约观念,有效地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目标,这对于在我国重建规范有序的信用体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政治文化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培育经济主体的道德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利益普遍觉醒,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拜金主义、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非理开始凸显,有些经济主体为了个人利益无视社会整体利益,随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非理破坏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政治文化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因为政治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道德调控作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的政治文化,能够引导经济主体确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克服经济活动中的非理,从而克服可持续发展在道德领域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所以,创新政治文化可以提升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操,为经济发展中利益的协调与非理的克服提供一个强大的道德支持系统。

总之,创新政治文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只有创新政治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政治文化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政治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单纯是基于文化层面的变革,更是一场制度或体制的演变。要实现创新政治文化的目标,必须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创新政治文化提供制度基础与保障;同时要积极推动政治文化内容的创新,既要实现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又要吸纳借鉴世界政治发展中的先进政治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9)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形资产,但它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向社会各界展示一个企业对外的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现阶段,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就必须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只有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将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的发展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一、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性分析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内涵,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物,因此,对市场经济的建立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果想不断得到扩大,不断发展,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信誉、人员素质、发展战略、精神面貌等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社会,取得广大用户的认可。企业如果想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发扬自己的企业精神。

1.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性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都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激励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工作积极性为目标,以协调内部人际关系加强企业凝聚力为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文化是通过建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培养员工对企业的热情,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为了解放员工的思想,使员工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企业团体观念与自身的人生价值。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一种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形式。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进行的,都是企业进步的出发点,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 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分析

首先,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确保企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每一个企业发展政策、改革措施出台前,都要首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搞好思想政治的宣传引导,通过企业文化引导,才能正确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职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一个企业的管理要靠员工,企业的发展要靠员工,企业的创造也要靠员工,因此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这是完成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第一步。企业文化是企业展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企业的形象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创造完美的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创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道德观、行业标准。通过这种企业精神的熏陶,可以让每个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最后,在企业内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可以确保用统一的文化思想去管理企业,使企业的管理、环境、人际关系顺利有序的进行。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而且也是创造企业成功的必要手段;只有正确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二者的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企业的和谐完美发展。

结语:

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与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发展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为切入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思想政治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24-05

Abstract: China’s pres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displays new features: coexistence of plural cultures, foregrounded post-figurative cultural mode, diverse channel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author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power-dependent authority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inuously declines, the theoretical authority, course-related authority, discipline-related authority and organizational authority continuously weakened. Hence under the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author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being mandatory into modern prestige featuring self-initiative.

Key words: cultural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uthority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环境也表现出深刻的变化。文化作为一种外部环境,总是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道德规范,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际遇下,随着各种权力的被消解,过去那种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权力型强制性权威遭遇了挑战。新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由传统注重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向现代注重威信型自觉性权威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实践中,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关注更多的是权力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而威信型自觉性权威关注更多的是主体威信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一、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内涵

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是人,人的实践存在和文化蕴涵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建构的切入点。2014年10月中央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建构应该与文化发展相契合,在动态调整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发展已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几种状态。

1.多样性文化形态并存。文化的多样性是指“在承认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的前提下,在坚持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允许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发展的态势”[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样文化并存是一个历史传统,也是一个客观存在,只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这种趋势显得越来越明显,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等。在这些文化中,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受到的关注显著提升,非主流文化的变现形式也日益丰富,面对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必须认清文化发展的形势,坚持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兼容并包积极的多元文化。

2.后喻文化模式显著。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提出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同辈人之间的相互学习;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其实质主要是年轻一代向年长的一代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文化影响的过程”[2]。当今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的各种社交网络的泛滥,各种信息的开放化,年轻一代凭借对新事物的快速接受能力,能够自如地享受信息网络带来的便捷,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相比之下,年长一代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难以灵活运用这些新媒体获取信息。因此,在年轻一代比年长一代更能敏锐地察觉到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时候,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对年长一代进行“文化反哺”的话语权,年长一代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这些新事物的使用。

3.文化传播渠道宽泛。今天的信息技术正伴随着全球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到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对文化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也促进了各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使文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多样化、无缝化和无障碍化。不同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这类线性方式,现代文化传播载体十分丰富,只要通过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文化可以无穷地发散,向各个方向无限地延伸。近几年,微博和微信等成为大多数人追捧的社交平台,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的社会化新媒体扩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使人们能够平等、全面、实时获取信息,是当今文化发展一个显著趋势。

4.文化作品关注生活。文化作品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展示,现代社会一切的思考都是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升华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成了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一切为人的需要与发展而服务是文化发展的目的。因此,文化作品的内容充满思想和生活化,开始反映与生活有关的、有意义的主题,它的思想内容使人亲近,更多反映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文化作品提出的问题,开始涉及广大群众的利益,反映群众的夙愿和希望,代表广大群众的心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文化作品的这种生活化走向是紧跟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的,文化在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越来越“接地气”,实现亲民化、生活化。

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3]权威作为共同体的人、事、组织、理论等,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与威望。表现为以强制力为依托,把某种意志强加于人;以感召力为基础,以某种理论学说、道德人格获得人们的敬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可使处于权威影响力以及范围内的成员(包括主客两方)形成共同的意志,使这一范围内的人们接受统一的价值标准,并提供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4]。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威在现代社会的运行结构中正日益取代权力的强制性机制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机环节”[5],强制性权威会越来越少,非强制性权威会越来越多。

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是指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或社会组织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通过一定的权力体系,如理论体系、组织体系和课程体系等,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通过灌输、教育、传导给教育对象;同时基于教育主体自身的人格魅力因素,受教育者因为内在认同而服从,接受知识与价值的传递,并内化为自觉性精神而显现出服从的一种自觉性权威关系。通过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特征表现为一体两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具有强制性,权威主体通过权力把意志强加给权威客体,权威表现为一种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又是以其客体的自愿服从为前提,表现为一种威信型自觉性权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权威主体和客体的相统一,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只有在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发生,一方面是权威的拥有者占有特殊地位的强制所致;另一方面是权威主体具有较高的内在素质。

现代社会环境下,随着政治民主化与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不少人认为“权威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学科而言。但事实上,即使是在文化发展呈现各种新状态的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权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支点。”[6]即使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切阶级、剥削甚至国家也消亡时,权威仍然会继续存在于社会生活管理和思想文化领域,并发挥着维持秩序、稳定社会的作用。更何况,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有着内在的文化根据,思想灌输目前仍然是文化传承及传播先进思想的主要机制,因此,还是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作用。把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联系起来,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内涵的特殊的文化性决定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权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障,权威主要方面的转向是文化发展的自然逻辑,尤其是在现代文化发展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主要方面由权力型向威信型转化,更需要把握了解文化发展的现状。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功能的弱化

自从1984年我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以来,通过三十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过去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学科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这些都属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内涵,主要依靠一定的强制权力进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种外在权力型权威。这些权威在特殊的历史时段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增强了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但是随着文化的迅速发展,造就了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新的文化环境,新的文化环境反过来又开始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权威,因而在新时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性权威出现了功能弱化的现象。

1.理论权威的弱化。“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理论在实践中的突出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价值保障,这种理论权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方向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当前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西方一些社会思潮不断挤兑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主流意识形态,使教育对象在追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过程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死板、无用,甚至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严重威胁并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权威。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畴与研究价值等等,必须具备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党的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或借鉴引用其它学科的理论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乏扎实的自身专业理论体系。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权威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一些冲击,逐渐呈现弱化的趋势。

2.课程权威的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一个显著标志,课程权威的消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现实困境。“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要素和构成质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基本抓手”。[8]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特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时展,遵循自身科学化和学科化发展的规律,是反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的本质特征,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威不仅值得一提,还应给予相当的重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调整,以及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立和200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带来不断创新与完善。但现阶段,面临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受教育者更偏好国外的一些课程设置,尤其是公民教育的课程,大多数人认为相比较而言,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人性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不能够吸引受教育者,缺乏新意,不够贴近生活,且受后喻文化的影响,受教育者获得的信息甚至比教材和教育者多,不愿意接受死板的课程教育。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困难重重,学生对课程不敢兴趣,部分高校对这些课程也不重视,削减课时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该课程的考核也简单马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权威遭遇挑战。

3.学科权威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十几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分散到整合、从弱小到强大,实现了由“工作”到“科学”、由“专业”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2005年颁发的64号文件,即《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迈入了作为一门独立二级学科的新的发展阶段。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持续增长,在院校层次分布方面更加平衡,博士生导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学科研究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不断回应现实,拓宽研究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也为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9]。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有了提升,但在社会实践中,其学科合法性与价值经常遭受其它学科的质疑与嘲讽。主要是因为在新的文化发展环境下,各种文化交融状态使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就是与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着密切联系,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学科属性不科学、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科理论不专属等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权威的发挥。纵然有相关法律文件规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运转,现阶段还未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自觉认同与接受,学科不被重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现状之一。

4.组织权威的弱化。权威总是通过一定的个人或组织体现出来的,它集权力与威望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展开的教育活动,组织体系很严谨,大致包含了三层组织,首先是是党中央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其次是高校的党委及其领导下的行政单位;最后是直接执行的院系党政机构及其具体的组织者。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性在于它的政治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组织的角度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从组织的架构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的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强制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但随着文化发展,这种组织的权威却呈现式微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面临着科层困境,繁杂的组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达;另一方面,频频被曝光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内部成员的一些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组织权威的发挥;再次,基层群众的需求增强,自上而下的传声筒模式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亲近性体现的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难以获得群众的认同,从而动摇了其权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威信型自觉性权威功能的彰显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强制性权威功能,在现代文化发展际遇下已遭遇瓶颈。现阶段,在谈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建构问题时,随着文化发展与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增强,权威主体的自觉性层面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建构,更应该关注建立在权威主体威信基础上的自觉性权威建构。

1.道德表率的权威。多元文化的发展也使得部分教育者的道德遭遇滑坡,价值观念腐朽,在生活中缺失了理想与信念,说教与言行不一消解了教育者的道德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建构不能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质不仅是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吸引受教育者,被受教育者所尊重的关键所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期待首先是一个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践行者,是教育对象的道德楷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时刻都应该以道德人的要求严于律已、表里如一,是值得敬重和效仿的对象。教育者具有的道德表率使得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会服从教育者,自愿接受教育者的意志和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权威。

2.知识蕴含的权威。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把知识的蕴含摆在突出的位置,必备的知识储备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魅力就在于教育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知识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10]。在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权威建设中,通常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拥有绝对的权威,尤其在传统课堂中,教育者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受教育者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拥有掌控这个课堂的权力,受教育者也从内心对这种魅力产生尊重与敬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使教育者除了要掌握专业性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等,还需要通晓相关学科知识,如社会学、政治学等,受教育者通常会对这样广博的知识库心生敬畏。因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建构中应突出知识权威的作用。

3.价值判断的权威。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出席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时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中国高校的课堂”。他还提出三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这些要求深刻地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建构需要一种价值判断来保障,尤其对于青年而言,急需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权威的人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在接受信息时应经过筛选和判断,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挑选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求的信息,尤其是积极向上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教育者应准确判断受教育者的观念和行为是否恰当,之间的矛盾在哪里,为受教育者及时提供建议,将误入歧途的受教育者导入正确的路途。教育者拥有的判断技能使受教育者产生依赖,产生信任,确信自身所接受的信息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判断权威就牢牢的树立了。

4.表达方式的权威。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者传播的专业性是其身份具有令人信服的权威性,它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发言行为两个方面”[11]。也就是说除了知识蕴含的权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表达、阐述时要准确,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也并不是一味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意识形态等内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传达相关信息时,需要运用技巧和艺术,使表达的内容在正确的基础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内容和思想抽象并且枯燥,但是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采取创新的表达方式,如除了简单的语言表达,还有实践的表达;除了书面的表达,还有面对面的表达等等。教育者在表达方式上的多样化吸引了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者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强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认同。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离开整体的文化发展环境,不可能游离于文化发展格局来进行封闭式的设计与规划,而只有在整体的文化发展格局中去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文化发展虽然给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带来挑战,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权威遭遇困境,单纯依靠强制力已不能发挥权威的作用。挑战与机遇并存,现阶段我们应转变以往以强制性权力维持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单一模式,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心认同,遵从意志的施加者与服从者之间辩证统一,注重自觉性权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由注重传统的外在强制性权威,向注重现代的内在自觉性权威转换。

参考文献:

[1] 王亚杰,郑瑞君.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与认知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11.

[2] 廖颖.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理论观察,2012(2):144-14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24.

[4] 薛广洲.权威特征和功能的哲学论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 (3):27.

[5] 薛广州.权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

[6]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27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8] 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现状、问题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4):27.

政治文化的发展篇(11)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动力,在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与现代文明保持着协调,保持着统一性与民族性。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同时,也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善[1]。总体而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中,需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五年前的文化成就了现代文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情怀

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同时,将人的气节以及品质看做最为主要的文化精髓。其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阳刚之气,能够鼓励人们树立坚强的品质,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奋勇前进。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类型对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理论性与指导性。

(二)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众所周知,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追求和谐,其中,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协调,并且也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状态,是一种对事物的包容力与渗透力[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与其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便是整体意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大学生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需要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整体意识,积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从而促使大学生从整体利益以及国家礼仪角度出发,具备天下为公的情怀。

二、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传统文化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衔接

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在积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出现两种衔接问题,其一是机械融合问题,其二是过度转化问题[3]。对于前者而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将传统文化深入其中的时候,往往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甚至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样一来,便无法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有效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后者而言,在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利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畏惧感日渐式微。此外,现如今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恶搞传统文化以及戏说传统文化的现象,这样一来,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中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失真的现象。

(二)教育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对其进行传承的时候,要充分开率到社会环境以及历时因素。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会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并且会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这种只注重传统文化灌输以及情感说教的模式,会导致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并且会出现“走形式、摆样子、拼噱头以及争荣誉”的现象,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无法对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产生影响,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内心产生抵触,难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让广大大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网络文化的兴起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过于滞后

现如今,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中,网络文化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不仅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新的文化平台,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种不良文化的出现。其中,网络文化中会带有各种糟粕,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对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如果无法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则会出现各种不良信息。此外,在网络文化兴起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过于滞后,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质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体现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底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性。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所带来的作用,对其中融合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保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联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资源优势,将教育效果进行提升,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以及爱国情怀进行融合,在利用理论阐述、典故介绍等方式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多认识[4]。当然,还要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备敬畏感,不会因为各类“恶搞”、“解构”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变化。

(二)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并且要使用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需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积极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中,要避免利用死板、生硬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递[5]。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从根本上激发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其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灵活以及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发挥,此外,还可以利用朗诵会、竞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并且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中,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赋予它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成.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1:134-135.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