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9 14:45:06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1)

大专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素质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一线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在新的时展背景之下,大专院校要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这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重视对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研究与创新,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采取何种积极有效的新途径提升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网络发展的新要求和教师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拜金主义、攀比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的滋生,对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现阶段,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难以迎合当前信息网络化的时展要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讲授,在实践探索方面有所欠缺,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落实。

二、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

大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有教育方法落后的问题。就现阶段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教育成果水平不尽人意,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综合特点,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中并未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尚未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推动作用,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难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效性不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

大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有教育载体单一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更新,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尚未在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就目前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来说,没有形成健全化、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总体情况了解程度不足,单一化的教育载体难以充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落实强度较为薄弱。

(三)教育体制改革不健全

大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体制改革不健全的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近年来,在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扶持之下,各大专院校为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自身的教育实力,逐步实现新生扩招,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体制、管理模式并未随之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水平差强人意,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实践活动与教育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大专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探析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大专院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教育途径,为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重要的教学基础。教师要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上,构建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针对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构筑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扎实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探索提高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途径。

(二)构建多元化思政教育平台

要构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专院校要牢牢抓住信息化这一时展契机,不断迎合时展潮流,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现代化移动终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其中,保证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三)逐步完善大专院校教育体制

要逐步完善大专院校教育体制,为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外部框架的科学化管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大专院校要在扩大自身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大专院校管理模式,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大专院校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效率。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大专院校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扶持、h境创设等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并引进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形势之下,大专院校要以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及目标为基础,探索一条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新途径,从教育方式、教学平台和教育体制三方面入手,深化管理体制,落实创新策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香.谈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2)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教育途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开展教育与训练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过程。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工作方法以思想形成规律为基础,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性矛盾问题。在价值取向上,心理学理论指导的途径更注重个体价值,注重对价值获得过程的尊重,努力将外在价值、道德的需求向内在价值和需求转化。在技术路线上,心理教育途径保证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即将学习的责任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并通过学习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理解、领悟、探索到的知识和价值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教育途径指导原则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多元价值观念冲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维护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发展健全的人格。大学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的关键期,需要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给予指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可能途径的思考和践行都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下,保证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教育途径应在坚持政治教育的导向性、思想教育的根本性、道德教育的基础性、法制教育的保障性基础上,突出心理教育的前提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高社会适应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2.借鉴心理教育的过程性

任何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经过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单个心理过程循环往复的结果。因此,价值观念不能仅作为一种结果传授给学生,而应该通过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转化为其内在追求,自觉自愿的经由矛盾冲突的不平衡状态,经过顺应或同化达到平衡状态。心理教育的过程性强调教师角色定位上以学生为主体,态度上尊重和信赖学生,方法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心理教育的基本技术,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增进自我探索和体验,形成学生的自主思考、辨析和选择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努力做好一个脚手架,致力于搭建价值呈现、思辨和转变的平台,最终帮助学生确立并选择与价值观念相适应的行为。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教育与训练的途径

1.挖掘心理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内心体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促进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崇高的道德理想等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如果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价值观念的形成由说教式的被迫认同,变成团体多数人的观念展示及思辨后的自觉接受,将无形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乐趣和积极性。因此,要挖掘心理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就要加强心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等内容和教学设计上的研究,内容上突出现实性和实践性,教学设计上保证注重学生内心体验及行为训练的过程性。

2.发掘朋辈资源,构建共同成长互助模式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朋友和同辈之间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念,易于建立沟通理解信任的相互关系。朋辈辅导员在心理教育上的作用和实践方法上的开创性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朋辈互助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因此,在加强朋辈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及实现方法等,激发朋辈辅导员使命感、责任感及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班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生力量,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3.搭建平台,促进自我教育途径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自我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内在心理过程的矛盾运动,使受教育者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使得教育目标由外在规范转向内在要求,教育方法由外部输入变为内部疏导。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生参与管理事物、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服务平台,能够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通过网络公开课、开展榜样示范与教育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等途径构建主流价值观念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感染中学习,利于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思想意识的升华。通过搭建学生参与管理的平台,利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体验自尊、自强、自律、自控。通过拓展学生社会实践途径,利于学生主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病在能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和发展自己,形成较高的认识能力和执行能力。

4.全员参与合力作用途径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3)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在以美国为中心的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公共行政学发展经历了数次规模宏大的理论纷争和范式革命。短短100多年,公共行政把其他自然、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成果充分的吸收应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范式、内容和方法上吐故纳新、脱胎换骨。在这一个世纪里,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哲学途径都深刻影响着公共行政研究的演进,每一个研究路径都有数位声名显赫的学术大师和众多的追随者。18世纪著名德国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有句名言“一切知识、认识均可溯源于比较。”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罗伯特•达尔(1947)就向国际行政学界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批评:“如果不进行比较公共行政的研究,使公共行政成为一门科学就是一句空话。”美国学者罗森布洛姆(2002)提出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路径是政治的、法律的、管理的,并对三种途径在社团布局、对个人的观点、认知途径、预算、决策、管制行政以及行政责任与伦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其实在不同研究途径中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研究逻辑:一是哲学、政治、社会、法律、历史的研究路径;二是管理、政治经济的研究路径。政治与法律途径比管理、经济途径历史悠久、强调宏观、静态研究;后者非常注重角色、系统、行为环境和行为过程的实证研究。姚莉(2010)提出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的最新进展为公共行政研究打上了实证主义的浓重痕迹。两种路径都有明显的“工具”色彩,同时也都很有影响力。鉴于此,本文以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管理途径和新政治经济学研究途径展开比较分析。把两种研究路径进行全面比较,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系统的明晰西方背景下两种研究逻辑的历史演进、概念体系、方法特点、影响力等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国内行政学界推动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在中国的本土化和推广应用。

一、公共行政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途径与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具体比较

(一)两种路径发展的历史过程比较

从管理学与政治经济学两门学科的产生和演进历史来讲,现代政治经济学发轫于17至18世纪的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现代管理学出现得比经济学晚、肇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发展得枝繁叶茂。两种颇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为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化和科学化壮大注入了强大的研究能量。管理学研究路径对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贡献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公共行政范式的构建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正如威尔逊、韦伯所做的贡献,管理学路径帮助理清公共行政学的意义在于实现政府追求效能、效率以及经济的最大化;学界早期对政府内部结构的构建原则的强调、后期对治理形式私人化、公司化的建议就是为了实现治理效率。关于这一点,在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名称上可见一斑。公共行政学初创阶段的名称叫“行政管理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发展成为行政管理学、政府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管理”二字成为学科的重要标识。但是,从公共行政学近50年发展的具体历程来看,要“走得更稳健、走得更久远”确实需要借助政治经济学系统的方法和理论资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让政府高调拥抱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近50年来,无论欧美还是东亚,政府和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壮大、“经济性”越来越典型;政府越来越象企业,企业也可以参与公共资源的管理与供给。以城市治理为例,汉克•V.萨维奇(HankV.Savitch),保罗•康特(2013)提出城市的发展走向是由驱动变量(市场环境、政府间支持)和转向变量(公共控制、地方文化)决定的。一句话,公共管理主体、对象和内容曾经鲜明的关系和特征越来越模糊。这样全新的实践必定呼唤新的理论与之共鸣。具体而言,政治经济学方法对公共行政发展的贡献具体在于上个世纪60年代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和体系的注入,在传统的土壤中培育出了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制度经济、政治经济、政府经济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资源。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派别体系的比较

管理学研究途径中的核心标志是组织结构、组织权威、组织效率三个概念,他们对公共行政学的初创和“企业家精神”政府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元素和分析方法;同时对公共行政的绩效实践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政治经济学的产权、博弈、交易三个标识概念构建的交易成本、制度选择、决策过程理论为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平台。管理学路径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大师云集、领域流派纷呈;其中传统管理途径影响下的古典公共行政范式的官僚制理论;该理论第一次系统阐释了行政管理的目标、内容、对象;对现代政府的组织设计、体制规制、职能划分有重大启发,是公共管理学、政府组织学的核心内容。绩效背景下的新公共管理思潮。该流派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的国家公共行政对“管理主义”的回归。该流派的核心理念是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公共决策理论,尤其是预测方法与技术、决策方法与技术、项目管理等技术与方法风靡全球。这三大理论体系系统地构建了当前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行为指导手册,而且成为MPA学员首选的热门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路径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也独领,其代表性的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颠覆了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基本逻辑和方法体系。传统管理研究把政治与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行政改革的目标;而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中以个人主义方法为工具,从“经济人”理性假设出发构建理论;政府和政治的行为被阐释为一种类似市场和交易的活动;政府、官僚制度与行政制度等均被阐释为重要的解释变量,而政策均衡和制度选择等具体活动过程与行为被定义为公共行政领域的因变量。奥尔森与诺斯都把经济、政治制度作为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的比较

从管理路径的逻辑来看,作为管理的公共行政的目标是发现并不断完善属于公共行政独有的规律与方法,进而发展相应的行政管理技术。它认为公共行政活动是可以观察并能以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效率的测量和评估,并能通过客观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改进效率的集体行为过程。这种技术化行政的管理理论以权威和效率为基本维度,并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而演化得更精致。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该研究路径以经济与效率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与追求,以理性化的官僚制作为自己适宜的组织形式,以对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实证分析作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奎德等学者为代表的公共政策科学的迅猛发展就是管理学研究路径发展到极致的典型例子。政策制定的要素与过程被“科学性”地高度解剖;广泛普及的决策树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最佳程度曲线、分配分析等技术,使公共行政的技术主义、管理主义色彩鲜明。从政治经济研究的途径来看公共行政实践,它就是个体理性如何实现在集体逻辑中的决策微积分。该途径开创了全新的公共行政研究视野和方法。当我们回溯历史提出疑问——最早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行政问题的是谁?答案慢慢清晰:是马克思,马克思用他的资本论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的假设构建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使用的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随后100多年政治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与公共行政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脱颖而出,一系列的概念例如效用、利益、博弈、均衡成为学术界的各种理论基础。无论传统还是新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在理论假设提出来后,该路径会采用研究假设、模型设计、数据分析、验证假设等环环相扣的研究过程来支撑所研究的理论,为学界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模式。Mur-rayJ.Horn认为在实现社会目标的过程中有效的公共管理应当确保交易费用最小化。再以艾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研究理论为例。第一步:她首先在批判传统集体行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理论假设——在现实中,虽然每个人都是“经济理性人”,囚徒困境的存在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公共资源治理现实;人们的合作预期还是非常强烈的,每个地区公共资源治理存在困境的同时也存在合作的种种可能性:尤其是在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中公民自组织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很大。第二步:选择重要解释变量、构建理论模型y=f(x)。把政策选择和实施达成的利益作为被解释变量y。把社会的信任、尊重、互惠转变成基本变量x,即预期成本x1、预期收益x2、内在规范x3和贴现率x4。同时把环境变量(v):影响制度选择收益评估的v1、影响现行成本评估的v2、影响内在规范和贴现率的v3。第三步:经验检验。用土耳其近海渔场、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加利福利亚南部地下水的治理等一系列案列来验证该模型。第四步:经过修正,提出自组织治理理论的具体分析框架。显而易见,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优点是:逻辑性、推导性强,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四)研究特点的比较

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路径研究的逻辑起点都始于效率、终于效率;都是为了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治理。虽然在逻辑与方法上有诸多差异,但两种研究在边际效应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引领下,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见解,都强调目标、效率(效益)、绩效。两种路径都充分张扬了公共行政学的现性,都强调研究的科学客观性,而且实证研究的特点鲜明。借助于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逻辑,公共行政实践获得了强大的理论启发,并实现了满意的公共治理绩效。作为社会科学一方面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追求。现代管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研究逻辑与方法恰当的融合了这两点。但不同的是,管理路径传统而且注重经验归纳;政治经济路径新兴而活跃注重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梳理。政治经济研究途径“使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利用逻辑和演绎,研究理性的行为主体如何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机会最大化,是对非市场决策行为的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更强调客观性、科学性,学者们能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结构模型来论证自己的新理论假设。难怪很多学者都把经济学比作20世纪社会科学研究的“帝国主义”,这恰恰说明了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五)影响力的比较

管理研究路径赋予公共行政学以客观的管理精神和现代的管理气质。管理精神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凝聚使公共行政研究立足实践、尊重客观、遵循实用,追求效率;管理精神和现代的管理气质成为学界的共识。公共行政研究从一门课程发展壮大为一个专业。同时,实践中的管理成为一门技术,每一个宏观的政府组织、每一个微观的公务员在现代管理精神的感召下都希望能获得精湛的管理技艺。因此对管理的研究慢慢发展成为对一门技术的研究,最典型的实例是MPA教育的实施。半个多世纪MPA的发展把管理的精神充分注入庞大的公共人力资源体系,使得公务员队伍体现出高尚的管理气质,从而培养出规模庞大的、现代的、优质的文官队伍。董建新认为: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垄断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硕果累累。1986年,弗吉尼亚学派的詹姆斯•布坎南就因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中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来新制度主义的领军者诺斯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9年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2009年奥斯特罗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经济研究路径在公共治理领域开疆拓土,公共行政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都深深烙上了政治经济学的印记。

二、讨论与结论

任何一个现实的公共治理都是复杂而精细的工程系统;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时期的公共行政科学都是在吸收外部营养的基础上成长和发展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罗森布洛姆才把“公共行政”界定为运用管理、政治以及法令的理论和过程来使其成为事实立法、行政以及司法部门的指令,为整个社会或者社会的局部提供所需的管制与办事功能。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下,公共行政学平稳健康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只有30年,是一门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社会科学。与此同时,中国的行政学专业大规模地引入西方行政学经典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对西方经典模式充满了崇拜与艳羡。但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是现实的镜子,也是在现实基础上对现实的改造和超越:欧美行政学的经典范式是一次又一次“求真务实”的破旧立新、凤凰涅槃的升华;无论是管理途径的行政学研究范式、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都试图成为欧美科学客观主义与理论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欧美的经典行政理论是他们行政实践和学术专研的结晶;中国也应该立足本国的行政实践、专研自身的理论产品;中国行政学术界应该稍安勿躁、秉承平静客观的研究态度,假以时日也能发展出富有特色的管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马骏.公共行政学的想象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01).

[2]许开轶.2015年中国行政学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3]姚志友,虞炎泠.政府范式综述、比较与反思[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06).

[4]黄新华,于正伟.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范式:一个归纳性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10(03).

[5]姚莉.西方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6]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八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4)

[作者简介]张海燕(1962-),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孙志勇(1980-),男,河北隆尧人,石家庄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爱华(1976-),男,河北保定人,石家庄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010WT20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48-02

一、引言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不断加速,加之我国日益深化的改革和迅速崛起的社会经济,必然会导致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的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取向、价值观念上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向。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充分认识和有效利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资源、新载体、新途径,已经成为能否有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和新途径的全面研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时代课题。

二、传统载体与新载体融汇发展,多元化创新格局逐步形成

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领域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载体和新途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各种思想政治文化相互渗透交织,教育形态从有形扩展到无形,教育范围从有限发展到无限,工作的难度更大,面临的形势也更加复杂。因此,传统载体与新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博采众长,融合创新,才能有效地引领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河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看,高校BBS论坛、感恩教育、网络教育、心理疏导、时政讲坛等一系列新载体的有效利用和新途径的开拓已经初步形成多元共荣的发展格局。河北科技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建设,河北大学“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河北理工大学“中国报恩网”公益网站、燕山大学的“翔燕工程”等对思政教育新载体和新途径的有益探索,开拓了传统载体与新兴载体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很强,体现了鲜明的河北特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三、以地域特色为基,以新兴载体为翼,共筑河北多元发展特色格局

河北位于京畿重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文脉和人脉,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整合,文化精品工程的打造,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突破等传统载体与新载体的融合发展,是实现河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化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为了配合河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进一步加强新载体、新途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特提出以下拙见:

1.挖掘太行山文化底脉,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通过挖掘太行山文化,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逐步探索一条独具河北特色和优势品牌的红色育人的新模式,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育人模式,主要沿太行山由南向北走势将邯郸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邢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石家庄平山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保定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革命老区连接起来,充分整合老区所在地高校的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如邢台学院可重点研究抗大精神、保定学院重点研究晋察冀精神等,太行精神、西柏坡精神为其核心精神。“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育人模式主要呈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以河北省数字化战略为契机,建立“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网站,实现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当地政府红色网站对接,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丰富太行精神、西柏坡精神;二是高校围绕“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特色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太行精神、西柏坡精神。

2.走进基层,反哺建设,广泛运用顶岗挂职等社会实践工程。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缺乏实践经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的问题,为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年大变样战略为契机,引导学生到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省情和民情,培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意识,建议广泛开展学生基层挂职实践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学生基层挂职实践活动,以顶岗挂职为基本途径,“挂实职,办实事,出实效”为指导思想,坚持“办实事,务实效,受教育”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的优秀学生资源,深入基层(农村、社区)开展民生调研、科技指导、电影放映、、社区挂职服务、宣传国家新农村建设措施,讲解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具体方案,讲解低碳经济问题等实践活动。建立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部门统一组织协调,高校团委、组织、学工等部门积极配合的基层挂职领导协调机制,并长效化。

3.强化道德约束与自我养成教育,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约束与发展潜能。强调道德的管理与自我养成教育,就是改变过去在低端管理时依赖制度或机构的情况,强化人性管理意识,采用符合道德管理标准的方法,以人为中心,以院校为整体,调动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意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开发广大学生潜在的精神力。在学生入校之际,开展“学生生涯设计活动”,解决学生入校时不知所措、漫无目标、彷徨无助等情况。“学生生涯设计”亦可开展为大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并促进学生快速定位,确立自己的学生生涯目标,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绍兴文理学院举办的“五个一”活动,就比较有借鉴意义。“五个一”即“完成一个学习规划、交一位教师朋友、担任一次学生干部、参加一个学生社团、获得一项标志性成果”。在学生离校之时,开展“感恩承诺”或“爱心承诺”活动,如绍兴文理学院举办的“爱心承诺”活动,毕业生不仅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还纷纷写下“爱心承诺”书,即承诺在三到五年之内将自己工资的一部分资助给母校的特困生,“爱心承诺”活动已经成为绍兴文理学院1997年至今每年在毕业生中坚持开展的一项传统特色活动。

4.划拨专项资金,打造年度学生文艺精品工程。高校学生的文艺创作热情持续高涨,影视如湖南工业大学的《可是、青春》、河北经贸大学的《疯狂的漂移》等等,歌曲如河北大学自编自演的《四大名著串烧》等。这类作品社会关注度很高,但为数不多,精品更少,且反映青年学生的文艺作品为数不多,尤其是缺少适合青少年的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民族精神的文化产品。上述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所消费,外国的文化产品支配青少年的阅读和文化欣赏的窘境。几乎没有例外地,青少年课外阅读最多的竟是外国动漫,最爱看的也是外国电影。所以,加大对高校学生文艺作品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打造年度高校学生文艺精品工程便变得十分必要。高校学生文艺作品包括反映青年学生的文艺作品和学生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包括影视、戏剧、小说等传统形式,亦包括DV剧、手机文学等新媒体形式,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专职办公室或领导小组,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划拨专项资金,通过设立奖项等多种形式进行对口扶持,着力打造年度学生文艺精品工程。

5.策划大型主题活动,打造地域品牌或院校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通过大型主题活动打造地域品牌或院校特色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首选途径,作为政府或院校而言,打造参与性强、普及性强、娱乐性强的大型公益活动无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可以采取政府牵头、院校联动等形式有计划地策划年度或季度大型主题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式:一是主旋律文艺作品进校园活动。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性是使成为学生最乐于接受或参与的学习对象。上海市近年来连续进行的《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即是对这一模式的成功证明。主旋律文艺作品包含影视、戏剧等多种形式,重点如政府的“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等。此项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之前要宣传到位,之中要互动到位,之后要深化到位,如上海的《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活动之后有征文大赛,不失时机地把活动的内涵深化并且延续。并且此项活动易于开展,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考虑常规化、制度化,最终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大型连锁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如开展以“三年大变样同诉心声谋发展”活动,让学生、市民拿起手中的笔、相机、DV甚至是手机等,深入到市民生活中间,进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收集市民百姓三教九流的民声民言,收集他们的生活变化,收集他们的苦难与喜乐,最后通过大奖赛等形式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巡回展出等,这些收集到的一手资料,稍加打造便是对政府发展和决策最好的万言书。这样的大型公益活动,参与性强、范围广、影响大,从“诉心声”的作品到“提建议”的献言,再到“作贡献”的实践,环环相扣,连锁反应,是可以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举措之一。三是大型健身环保活动。如开展“星期三·让我们跑步上班”大型公益活动,院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宣传、引导、组织、参与等。此项活动,既环保低碳,又可以使参与者身心受益,学生又从中得到了锻炼。

6.政府引领,高校联动,切实加强新载体新途径的创新和应用。全面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健康发展。政府可以考虑由省宣传或教育主管单位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全省相关高校,进行调研、会商、研讨,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会签《关于加强高等院校创新利用新载体新途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或者化而大之,拟定《河北省国民素质民族精神教育纲要》,以文件的形式,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岗位、管理部门、奖励程序、评价标准,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和部门与高校之间协调、激励机制,以政府引领、高校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新载体新途径的实效,全面推动河北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斌.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探析[J].高教探索,2001(2).

[2]霍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顾海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5)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以及管理、政治与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协调指导下, 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直接组织通过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按照现代中国规划性社区的基本要素将广大农民的生活区域再造为物质基础设施完备、基层民主政治发达、公共管理体制健全、文化体育活动丰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治安有序、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宜居之地,将农村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轨道之中。

(二)管理、政治及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农民发展状况的基本的路径,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农村资源整合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素养低下、社区社员参与意识薄弱等等。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使其任何单一的视角或途径都不能获得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全面、科学、系统的理解,公共行政学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提供了研究公共行政问题的全新视角,利用三种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得到的观点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各个途径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一旦各种途径达成交叉一致的地方,对政策的分析和执行有很大的作用。

二、多元途径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管理途径

根据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率、效能和经济的最大化,强调其结果。效率、效能及经济是管理途径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从这一途径考量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关注其效率和效果。

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经济效应和积极效果。(1)从社区的本身意义方面来说,社区的的内涵实质是社区自治、公民自主参与等治理理念,社区在解决社区事务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积极的效果。一般来讲,社区的范围相对较小,有利于个体信息的传播和收集,这就能大大减少政府部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的准确程度,同时有效缩短问题的时间间隔,使政府部门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解决社区和社会中的问题。(2)从农村社区建设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作用来看,可以更合理的实现土里流转,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型发展,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很多农村地区,村宅基地超标准批地、一户多宅、建新留旧、长期圈而不建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社区建设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集中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

2、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和负面效应。(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维护资金匮乏。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的日常办公设施、服务设施、保障设施、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存在着地方政府挪用、克扣财政资金等现象。同时,农村社区建设尚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农村社区设施未列入社会公共设施配套规划,使社区居民点布局散乱、道路不畅, 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比较普遍,既影响了交通和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大量土地,造成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制约了以后的发展空间。(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门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无法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二)政治途径。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其主要价值取向是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从这一视角进行分析,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农村社区建设所提倡的自治、公民参与、公民意识等理念,给农村的政治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它增强了农村、农民的民主意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社区住房、道路、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而且关注社区文化、道德及公民意识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培育。另一方面,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和自治管理体制为平台和渠道,社区农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建议等,更有效的传递到政府中去,使政府更加快捷的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增强政府的政治回应性。同时,社区自治的自理体制,强调政策、决策的多元参与,政府人员通过多元参与的决策过程,能更好的关注公共利益,代表群众作出决策,从而体现政府的政治代表性和责任。

(三)法律途径。公共行政学的法律途径视角强调宪法的诚实、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平等保护及公平等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法律法治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思考分析。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自治、公民参与等能更好体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和对公民个人的自由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律现状不容乐观,法律的缺失、农民自我权利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民的法律意识、公平、平等等权利不能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农民在社区自理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

1、农村社区建设法律法规缺失。从现行《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来看,关于基层自治组织规定都是围绕着“村民委员会”展开的,并没有就农村社区或者城市社区自治制定规定。在两部法律中,“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发展”这些新生事物和提法没有得以真正体现,农村社区自治出现法律缺位;同时,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鬼发行文件几乎空白,而且规定不明确。

2、农民的法律法治意识薄弱。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二是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农民权益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宗山.农村社区建设:内涵、任务与方法[J].中国民政,2008(3).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6)

1996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历史重任。围绕“法治”,广大学者在理论上从各个角度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希望找到一种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良方。然而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建设理论重心在于正确界定法治内涵、明确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法治的途径,从而引导我国法治建设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在阐述我国所期望法治含义的基础上,试图对实现法治的途径作一探讨。

一、我国所期望的法治含义探析

什么是法治?古往今来许多法学家对此进行了引经据典的阐述。对法治作出早期经典解释的是古罗马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 其包括三层含义,即第一,法治代表理性的统治;第二,法治是以民主共和为基础;第三,法治内含着平等、正义、自由、善德等社会价值。这一解释意义在于把法治与法制区别开来。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包括立法、司法制度、律师制度等,这种法制是任何社会都可能存在的,它不含价值判断,可能是良法,也可能是恶法。法治的法则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即反映人民意志,反映自由、民主、平等价值的法。

到了近代,法学家对法治的理解又有不同。英国法学家拉兹认为,从字面上看,法治就是“法律之治”。它包括两个方面:(1)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人民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2)从狭义上理解,法治是指政府受法律的治理,遵守法律,即政府的全部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有法律授权。可以认为拉兹阐述法治的意义在于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引,对政府的行为提供有力的约束。法国法治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注重“法的精神”和“人民主权”,其中包含着法、自由和政体的关系,他们认为的法治是以自然法为基础,具有自由、平等;公意;合法政府;法律至上四个基本要素,代表着在人民主权基础上以法律至上权威为保障维护自由、平等的正义。

法治含义的进一步发展是1959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上通过的《德里宣言》。[2] 确认了法治为一个“能动的概念”,它“不仅被用来保障和促进公民个人的民事的和政治的权利,而且要创造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使个人的合法愿望和尊严能够在这样条件下实现。”《德里宣言》确认的法治原则是:(1)根据法治精神,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个人尊严的各种条件。(2)法治原则不仅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而且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来维护法律秩序,借以保障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条件。(3)法治要求正当的刑事程序。(4)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这样就给法治赋予了新的内容:维护人的尊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要求司法独立、公正和律师自由。

在我国还有的学者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对法治进行阐述。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途径治国;依法的法应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法;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是反映全体人民利益的法。“依法治国”中的“治”就是“法治”,治国的根本首先是指国家机器,然后才是指人民;不先治好国家机器和官员,人民是治不好的。[3] 这种阐述不仅对治国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是代表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法;同时也提出了法治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通过上述法治含义的比较,可以看出法治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法治具有普遍性,不同时代和国家的法治都具有某些共同意义;同时法治又具有特殊性,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精神。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各个国家,法学家虽然对法治的理解不尽相同,然而在这些解释中却孕含着一些普遍的真理:(1)法律的至上性是法治的前提。在法治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评判只有法是最终的、最有权威的价值标准。法治意味着法律要得到普遍遵守,这就要求法律具有至上的地位和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均无超越法律的权力,应以接受法的最高统治为其义务。(2)法律的正义品质是法治的重要条件。法学家们几乎都认为法治的法必须是善良正义的法律。当然在不同国家、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良法有着不同的标准。或认为良法是符合自然和永恒正义的法;或认为良法应当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或认为法律应当有效的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或主张法律应当反映现实国情和民间自发秩序。[4] 而在我国,良法是代表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法律。(3)保障公民权利、树立权利本位观念是法治的价值取向。(4)司法独立、正义是法治的有效保障。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阐述法治含义,不应当简单套用以往的法治观念与解释,而应当在吸收不同时代和国家法治精神的精髓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准确把握法治含义,为我国法治建设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笔者认为,我国所期望的法治应是反映社会法律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极大权威性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法律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着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权利本位观念深入人心,普遍实现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简短的说,我国所期望的法治是以反映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为依据,以权利本位观念为指导治理国家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相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涵:(1)以民众为基础;(2)以权利本位为指导;(3)以社会主义法律为保障;(4)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协调;(5)以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为表现形式。因此,我国所期望的法治既包括法治的普遍精神,同时又蕴含着中国特有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色。

二、我国实现法治的途径构想

(一)实现法治横向途径的选择

阐释我国所期望法治内涵目的不仅在于理论上解决了人们对法治的模糊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法治建设确立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与此同时,这也把在我国社会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有法治建设成就的前提下,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实现法治目标这一棘手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首先从选择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入手打开突破口。所谓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是相对于社会不同阶层对实现法治的不同推动作用的纵向途径而言,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整体来构建实现法治的条件和路线。

1、 选择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的指导思想

首先,选择我国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而我国依法治国理论及法治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提出和发展的。实现法治既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因此选择我国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司法制度、民主制度、法律普及等的发展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我国实现法治途径时,也必须考虑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水平,在现有基础上选择实现法治的方式和途径。

其次,必须明确我们所选择的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是一个“持久战”的路线。当前有一部分人对中国实现法治抱着过分乐观的态度,认为法治也必将同商品经济一样飞速发展,法治的理想会很快实现。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认为只要多进行制度移植、法律制定,作到有法可依,就能大大促进我国法治发展。从清末法律改革起,中国的法治发展可以说有相当大程度的制度移植。如清王朝所进行的制宪修律活动,基本上是对西方法治的移植,不仅颁布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甚至移植了在当时中国似乎没有多大存在必要的《公司律》和《破产律》。到国民党政府时期,可以说立法是较有成效的,其宪法草案、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草拟和颁行固然有维护国民党统治的一面,但同时还有继承中国法律传统、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立法成果,积极推进法治的一面。应当说在这一时期中国向西方移植和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已经不少,为什么在中国还未建立起真正的法治呢?有学者认为:关键在于当时中国缺乏建设法治的社会根基。[5] 真正法治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靠简单的模仿、抄袭就能成功的。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还远远未达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的法治社会根基的要求。而这些法治社会根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发展与完善。(2)片面理解了法治的内涵。实现法治的“乐观主义者”往往认为只有要国家领导重视、政府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就会快速发展,法治社会就能马上实现。在此,暂且不谈在国家领导重视、政府大力推动下,“大跃进”似的法治建设是否有揠苗助长之嫌,我们仅就法治内涵中法治的基础谈谈看法。法治的基础在于民众,广大民众具有要求社会实现法治的心理要求才是实现法治的根本。而在我国目前法治建设中缺乏的也正是民众基础。在长期封建思想影响下,中国民众所拥有的仅是中国传统的明君思想和清官期望,民主未能成为民众的普遍要求。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人们首先是忍让,其次是考虑以牙还牙,再次是寄希望于明君和清官。[6] 民众自己缺乏法治意识,也就不可能对社会提出法治要求。在这样的民众基础上依靠外因去强行推进所谓“法治”是行不通的,是不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作好与封建思想作斗争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准备,而这一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3)忽视了农村的法治现状。许多学者关注的是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占地区最广、人口最多的农村地区的法治状况却往往被忽视。新闻媒体不断曝光的农村法治的糟糕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农村法治状况的关注。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广大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法治观念则更加淡薄。虽然多年以来普法宣传、送法下乡一搞再搞,但许多地区普法力度不够,甚至流于形式,难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国家法与民间法、国家权威与乡土权威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的解决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逐步分析、协调,不可能凭借国家权力强行改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实现法治的道路将是艰辛而漫长的,选择实现法治的途径则是能否实现法治的关键。面对追求法治理想的漫漫征程,我们必须确立为实现法治而不懈努力的长远途径。

2、 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必须采取的措施

法治是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有机协调的法治;法治是以民众为基础的法治;法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互为依托的法治;法治更是一种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既然法治并不是某一阶级或阶层所独享,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状态,那么我们选择实现法治的途径首先应当在整个社会范畴内,把社会作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整体去选择突破口。

首先,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立法数量急剧增长,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存的问题和不足。首先法律体系尚不完备,还有不少法律没有制定出来。其次,八十年代制定的许多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要求,急需修改完善。再次,有些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不高、漏洞很多、可操作性差。最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7]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实现法治目标,就必须转变立法思想,大力加强立法工作。首先,要逐步提高立法的质量,依靠提高立法质量来完善法制。其次,逐步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社会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再次,要抱着对立法精益求精的态度,改变以往“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当前,在立法工作中还要注意总结以往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广泛调查研究,听取社会各方面建议和要求,适时制定新法,修改、补充旧法,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努力提高立法的整体质量,强化可操作性。

其次,推进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最终实现司法法治化。司法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和法治目标实现方面发挥非常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司法领域存在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现象。甚至有些学者认为“目前法治建设的最大难题是我们的司法干部队伍素质太低,严重阻碍了法治发展的进程”。[8] 这就要求推进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一,下决心整顿司法干部队伍,采取“清源治流”,把那些道德素质低下、法律修养浅薄,,甚至是“三盲”的人坚决清理出司法队伍;同时加强对法官、检察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不仅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司法法治化的关键所在。其二,要以民主、公开、高效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司法程序,以法律程序来控制和制约司法权力的行使。其三,要以加强监督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国家内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及外部的社会监督机制,把司法人员活动置于国家和社会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其四,全面推进司法改革,改变“先定后审”的审判方式,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其五,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用职权,转变司法机关行政化的倾向,防止行政权干挠司法权的正常行使。

第三,进行法治观念的革命,在社会中宏扬权利本位的法治精神。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人治历史使许多与法治格格不入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这就为法治的实现设置了许多无形的障碍。为破除这些障碍,宏扬法治精神,我们必须进行法治观念的革命。(1)要彻底铲除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培养现代法律文化的底蕴。我国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在人们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中国古已有为的“民刑不分”、“法即刑论”的传统思想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法律工具主义在人们思想中表现为法是阶级工具、法是国家工具、法是政策工具、法是司法工具等形式,这种观念导致政策、纪律甚至长官命令等“工具”与法律“工具”并存,法律价值在人们心目是愈益弱化,法律只是对罪犯进行刑罚的代名词。这一方面不利于我国法律权威建立,另一方面也妨碍了我国社会法律文化底蕴的培养。只有彻底铲除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才能逐步在社会中形成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法律是保护公民利益的根据、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权威的法律文化氛围,最终使用权法律成为大众的信仰。(2)肯定权利,在现代法律文化氛围中宏扬权利本位的法治精神。权利总是和义务相联系,在义务和权利两者中,义务总是和秩序相联系,即遵守义务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存在;而权利则总是与自由相关联,享有和行使权利意味着某种活力的存在,意味着创造和发展。如果过分强调义务则社会就会凝固,相反肯定权利则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进步。在我们推进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肯定权利则愈能显示其社会进步的“摧化剂”的作用。因此,在现代法律文化氛围中宏扬权利本位的法治精神,防止权力和义务过分扩张,在秩序和稳定中求得社会快速发展,构成了现代法治社会的显著标志,也构成了培育法治观念以推进法治发展的民众基础形成的前提条件。

第四,在利益多元基础上培育法治的民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 利益根据主体 的差异可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群体(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由于我国的人治传统和受前苏联法制思想的影响,国家优位的理念盛行,导致其他利益被忽视和遗忘。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要求多元化利益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以推动经济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在强调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形成多元的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利益多元不但为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利益多元的发展也引起利益冲突出现,这必然要求利用有效的手段来消除冲突、协调利益,从而为法治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在利益多元的基础上,国家权力,包括行政权力,要受到法律约束,以保障其他处于弱者地位的利益的实现;在利益多元的基础上,各个利益主体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平等、公正的保护,从而使它们在自由竞争状态下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多元的基础上,对于违反市场规则,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法律以仲裁者身份予以惩罚,对受侵害者给予救济。这样,市场中的利益主体-包括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将视法律为正义、公平的化身,增强法律意识,逐步地形成以广大民众为基础的统一的法治观念。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我们在利益多元基础上培育法治的民众基础时也必须关注广大农村的法治现状。首先,应切实作好广大农村的普法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也将以利益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活动,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才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逐步信任法律、依赖法律。其次,应尽早解决国家法与民间法、国家权威与乡土权威之间的冲突,实现法制的统一。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赞成苏力的主张:“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国家法来同化民间法,而应当寻求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相互妥协与合作。”[10] 在不违背现行基本法律的前提下,将某些体现农民确定预期的合适的村规民约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这一方面有力促进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交流融合,大大增强法律的现实可行性;另一方面也为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国家权威,特别是法律权威的确立,进而逐步取代乡土权威,形成统一的法治观念。

第五,在我们选择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过程中,要重视法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基础的建设。同时,在继承我国优秀法治文化遗产和开发本土治法资源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国外法治建设先进经验。

(二)实现法治纵向途径的选择

在我们选择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时,还要考虑在我国现有法治条件下用何种方式推进法治建设沿着实现法治横向途径前进,即实现法治的纵向途径的选择。学者们对此作了多种设想,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它们是“法治自然演化论”和“政府推进法治论”。

1、对实现法治纵向途径两种观点的分析

首先,法治自然演化论,可称之为“实现法治自下而上的途径”。其认为:“人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按预先设定的计划去构建完备的法治秩序。法治和整个社会进程一样,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自发演变的过程。”[11] 这种理论指出法治本身有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不完全受人的意志左右。法治的发展演进从基层开始,在法治发展规律作用下稳定升级,逐步从下到上实现法治理想,防止了由于国家权力的干预和调节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法治自然演化论”认为美国法治模式的发展、建立就体现了法治发展的“自发性”。 “法治自然演化论”虽强调法治本身有其发展规律性,却忽视了社会规律,包括法治发展规律,往往与人的能动性密切相联,忽视了法治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创设和推行。

其次,政府推进法治论,可称之为“实现法治自上而下的途径”,其认为:“中国是一个既无法治优良传统,又无生长法治广泛社会基础的国度,法治因缺乏内在动力源和生存机制,不可能自然演变成功,除非使用外力驱动-国家强行推动法治,即在充分认清法治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的把法治导入社会。”[12] 其还认为,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推动下的法治变革,才能推动我国法治进程,早日实现法治理想。“政府推进法治论”以“新加坡法治模式”为法治强制推行的典型代表。然而“政府推进法治论”把广大民众推到了被动的、被管理的位置上,忘却了法治基础在于广大民众是否拥有根深蒂固的法治观念,导致其成为了远离民众的政府一厢情愿的法治。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7)

2功能性导向改进

功能性导向是产生功能性组织模型及碎片化治理的根源,因此,可以将功能性导向转向为问题性导向,也就是在建立组织时,要以公民关心的问题为核心,而不是将特定功能当成核心。问题导向的整体政府理论是一种有意识的组织设计,它不在是独立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具有联合的特性,其组织结构形式有等级式组织结构形式和协商式组织结构形式两种情况,等级式组织结构形式是在政治、行政领导同质性的基础上,统筹协调组织的各种要素,实现权力集中;协商式组织结构形式是在政治、行政领导异质性的基础上,合作、协商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在整体政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整体治理来解决新公共管理碎片化治理的局限性,整体治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逆部门化,将功能比较相似的机构进行整合,组成一个部门;(2)重新政府化,将改革过程中,外包出去的公共部门,重新交由公共部门管理;(3)加强中央控制过程,由于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下,出现分散化竞争的无政府主义,因此,要加强中央控制;(4)重新建立具有公共支撑功能的服务链,从而提高新信息技术的生产力。由此可见,通过整体治理能有效地去除新公共管理碎片化治理的不足。

3管理途径改进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管理途径的发展体现,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新公共管理的单一化管理途径不能将公共性本质及公共行政的复杂性客观的反映出来,因此,需要对新公共管理的途径进行改进。公共行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其研究最少有法律、政治、管理三种不同途径,从公共行政的发展来看,人们经常通过单一的研究途径对公共行政进行认识,由于公共行政越来越复杂,更容易受到政治观点的影响,同时对法律的更加注重,因此,要将这三种研究途径有效的整合起来,用多元化途径改进新公共管理局限性,充分发挥新公共管理的优势,从而正确的理解和解决公共行政问题,促进公共行政学科的整合和知识增长。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8)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对全体民众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使用的渠道和路径, 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有国家政治制度作为其实施的保障,同时它也依赖于国家政治制度作为自身发挥道德教化功能的一种重要的载体,所以,由于我国和美国的国体、政体、文化、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也存在很多差异。

二、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差异

1、中国侧重于显性途径,美国侧重于隐性途径

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在现当代社会,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比较侧重于显性途径的运用,十分重视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灌输教育。我国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的途径就是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在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专职的工作者在规定的时间来实施,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组织建设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要途径,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依托党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党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平等的对话、友好的讨论,摆事实,讲道理,把是非、利害讲清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耐心说服,以理服人。也就是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用直接教育的方式把理论、观点、要求明确地告诉受教育者,更强调系统的理论的灌输,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耍求。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比较侧重于隐性途径的实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企业管理、大众服务等社会环境中。遵循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教育原则。美国的教育受到社会各方面无处不在的影响,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民主关系和平等地位,重视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巧妙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渗透教育,重视隐蔽课程的效果,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训练活动之中,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成共识,采取共同行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使受教育者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活动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美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有利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美国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像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都普遍开设了职业道德课;老师带领学生旁听当地法院的审判活动等,这些都是美国典型的隐性途径。

2、美国注重宗教的传承,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则与宗教相分离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特点。在西方,历代统治阶级都习惯利用宗教对人民群众实行牢固的精神控制。即使在崇尚科学与民主的学校,大量的宗教内容也已渗透在各门学科中,作为文学、历史和公民道德来讲授,内化了宗教精神,传授资本主义伦理道德;更别说庞大的私立学校系统,其中大部分是教会创办的,这类学校根据不同教派的教义,堂而皇之地进行着宗教教育;从社会方面看,宗教思想的传播活动更是异常活跃,教会势力一直宣称宗教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最终的真理只能在圣经和教义中找到,教会势力甚至借助于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公众施加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影响。“我们信仰上帝”,“上帝保佑”成为美国人挂在嘴边的祈祷词。

相对来说,在中国,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宗教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我国制定了非常科学的宗教政策,在最大程度上限制宗教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宗教对社会具有的积极作用。毛泽东曾说过:“我赞成有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宗教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有那么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后来江泽民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可见我国政府的一贯宗旨是以团结为重,从组织、思想等方面对信教者进行管理和教育,规范信教群众的行动,使其遵纪守法,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集中他们的力量和智慧,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积极作用。总的来说,我国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依赖关系比较小,在这方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之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具科学性。

3、中国注重教育经验的积累,美国重视科学成果的运用

古代中国没有学校,只有私塾。而公立的学校全国只有一个,是为了培养官员开办的,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途径大都是“父传子”、“师传徒”,直至今天,我国各方面的教育也还大都只注重前辈们经验的传承和积累,把阅历丰富的老教师当作学校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方法。众所周知,教育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没有经验的研究是纸上谈兵,然而我国的教育弊端在于过分重视经验的传承而忽视了科学成果的运用以及实践的探索和检验,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调查还显示即使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公民在科学技术应用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实践也很欠缺,这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不注重随着科技的运用和教育方法的创新,轻视受教育者动手参与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而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最善于运用先进科学成果和技术手段进行教育的国家。其中实证主义的教育学方法论在美国教育学的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核心观点是反对传统的哲学思辨方法,主张一切知识必须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用系统的观察、测量、实验、统计等方法对教育事实进行研究。著名的双盲实验就是实证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成功运用,使人们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教育学知识本身也得到了积累和发展。

完备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也是在美国教育领域积极运用科学的重要成果,美国对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也比较丰富,最早的心理咨询机构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类机构,约有一半的大学生在大学生都会接受这类服务。而且在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也比较普遍,这类机构有固定的财政拨款,心理咨询师也具有非常专业的水平,这在帮助公民解答各种困惑,促进公民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中国注重教育者的作用,而美国更加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建设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9)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44-01

1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是在很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很多煤矿职业在社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不仅面临新的问题出现,而且也迎来了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职工,这给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大好形势下,煤矿企业应该如何来开展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达到一个好的实效性不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深入贯彻学习领会十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对于煤矿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如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上进行思考和探索。

2 当前煤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2.1 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企业都会认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是盈利,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更多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这种难以衡量的治标,很多煤矿企业都不够重视。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一些要求和检查,没有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的开展下去,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状态也较少的去关注。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效果的,更别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了。

2.2 思政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够健全

在煤矿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不重要的非业务工作。因此,不论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上,还是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上,都没有达到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推进工作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障碍,效果也大大减弱。

2.3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够丰富

按理说,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是比较广阔的,它包含了企业职工思想状态的方方面面。但是,企业在开展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往往在内容上比较枯燥乏味,基本上都是一些流于形式的宣传,没有把工作深入地落到实处。对于工作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来完成规定动作,对于如何结合煤矿企业职工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深入的思考,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面,没有丰富起来。

2.4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

在很多煤矿企业当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基本都是雷同的,那就是照本宣科式的来宣读一些国家的政策文件,传达一些会议的精神,认为这就是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非常单一,岂不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同时,由于很多人在遇到思想上的一些问题时,企业没有能够及时的给职工合理的解释或者解决,这就让很多职工在思想意识里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形同虚设的,所以这对深入开始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利的。

3 加强煤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3.1 高度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的关键。因此,煤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认真落实和贯彻相关的政策。

3.2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煤矿企业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加大力度,提供一些制度保障,配备高素质的人来从事这项重要的工作。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以及途径上加强实效性建设,多思考一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用全新的工作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的进行。

3.3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理论的说教、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这只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方面。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工作性质以及职工的特点来开展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可以拓宽到对职工的关心等方面。多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关注和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对困难职工及时的送去关怀和温暖,切实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感受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与重要性。及时的我为职工举办一些安全知识的讲座,一些政策学习的培训,多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让职工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在职工中开展树立先进模范的表彰活动,让先进带动集体,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3.4 探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传统的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途径也不是很多。常见的就是谈话,说服教育、理论学习等。这样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多样化的途径的思考。

首先,应该做好宣传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除了利用橱窗等宣传阵地以外,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网络时代,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充分利用网站、微博等加强对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的把握和教育。

其次,召开职工座谈会、开通职工聊天室等途径。煤矿企业可以结合着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来开展职工座谈会,真正的深入到职工中,了解职工的心理,了解职工所想和所思,切实的为职工来做好服务工作,同时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也落到了实处。

最后,搭建一个企业和职工交流沟通的平台。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好自己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及时地反馈和解决职工中的一些问题,让职工和企业之间有一个良好的畅通的渠道。

4 总 结

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切实做好煤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煤矿职工的各种问题,将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10)

“网络政治参与”,即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所谓行政生态,即行政生存的生态环境,即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综合体。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加广泛,与行政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密切联系。2008年“两会”期间,央视国际频道开设一个栏目,叫做“我有问题问总理”,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网友的支持和赞同,网络成为民意直达高层的直通车。网络的发展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带来了新的行政生态环境,网络参与构建了我国行政生态的新机制。

一、从传统新闻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发展,开拓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宏观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政治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载体。据200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2006年上半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3700万人、5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4%和20.0%;中国域名总数为4,109,020个,其中cn下注册的域名达到1,803,39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4.4%;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843,000个,网页总数达到44.7亿个,网页字节总数为122,306gb。微观方面,网络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观方面,网络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图1所示。

从图一可以看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二、从网络新闻受众的小群体到网络大众的发展,扩大了政治参与的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到现在的13700万,网民人数持续增长。同时网民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加了1937万人,达到9796万人,增长率为24.6%,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增加了663万人,达到3904万人,增长率为20.5%。中高等教育者成为网络政治的主要对象,他们新闻度关注较高,政治参与热情强,社会影响力大,成为政治参与的主力军,网络参与主体具有了“特定群体,高素质”的特点。

三、从网络舆论到政治参与的发展,赋予了网络参与的政治意义

网络舆论是表达民意的一种途径,是公众参与政治的一种原始途径。随着网络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平台,公众的政治参与也从原始的舆论评论到多形式的参与,包括选举,公共事业建设投票等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基本特征,而网络政治参与本身就是民主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式,表达民生的新途径。从网络的政治功能来看,它的特点首先就在于其对象是社会广大公众,也就是受众的广泛性、普遍性和无差别性,本质就是反等级、反威权的,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网络没有层次之分。它鼓励公众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所以,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民众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政治能力和素质,这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民众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促使直接或者问接影响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更多的以民意为基础,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得以增强,民主权利得以履行,成为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成为人类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进程。因此,完善与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政治参与新形式,对于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舆论监督到政策过程,促进了公共管理的治理方式变迁

网络舆论监督在发展初期,主要是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发表意见。新闻媒体以此发现公众关注热点,确定媒体行动方向。媒体目的是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浏览量,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增加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而网络只是发泄感情的工具。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观念的变化,单纯的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演变成对社会事件的主动参与,全员互动,重新塑造了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动方式。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实现了从“受众”到对话者的转变,提升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参政,他们对公共事务会有较为丰富的了解,能够从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理解公共管理,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他们也会感到参与是一种不可让与的权利,同时又是一种不容逃避的责任。而公共管理者通过电子政务,开博客,或网上聊天,向公众传达政治立场和主张,塑造政府形象,与民众增加互动,了解民意,争取民众支持。经济学家,企业家争鸣经济问题,加强行业交流。网络正在向政府治理、经济管理等诸方面渗透,这一切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使政策信息传递变得简洁,政策监督变得有力,民意表达更加真实。2008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网上发信致谢,感谢在战胜2008年雪灾中,民众对政府政策的支持。网民成为支持政府决策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从而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混乱,攻击和低毁政府。由于公众对社会事件真相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被误导,导致网络舆论的偏激,很大程度会引起负面效应。加之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壁垒和快速性,给政府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尤其是政府会成为舆论风浪上的小船,易被舆论左右,这无疑使政府的责任更加艰巨,促使政府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因此,网络参与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管理者和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必须进一步研究网络参与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与变革。笔者浅谈一下对建设理性网络政治的建议。

五、把 “电子政府”作为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式渠道

一方面为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对既有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冲击,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体制创新,构建有效的“电子政府”,改变现在的政府网站形象,把观看型网站变为互动性网站,让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为公民从政府站上获取信息提供方便,降低公民政治信息收集的成本。同时强化政治体系的回应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体系与社会及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使政府以全而了解民众的呼声、意愿和需求,使电子政府成为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和有效保障。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把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纳入政府管理范围,指定政治参与渠道,变多渠道为单渠道,便于规范管理。

六、建立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和应对机制

公众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此外,公众也是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即政策客体。只有制定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加强规范,正确引导公民网络参政行为,才能发挥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民主。同时,政府对于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危机事件也应该建立应对机制,以便及时解决矛盾,化解舆论的负面效应,引导正确的舆论。

七、消除“数字鸿沟”,为公民提供平等的网络参政机会

网络政治作为新兴的政治参与平台,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参政渠道。但由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还受到一定限制,导致贫困者的呼声还很弱,尤其是广大农民还不能够方便的使用网络,没有受益到网络政治和网络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供免费的网络使用平台,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把网络政治作为政府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八、把握网络文化主旋律,加强先进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中国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基本因素,以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大众性为基本特征,外化为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媒介向全社会进行灌输和教育,在政治文化的系统、过程和政策等各个方面确立了全社会对重大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和心理调适标准。由于网络政治文化传播对象的特定性,把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进行传播,有利于加强社会的舆论引导,在社会较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4]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

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篇(11)

0 前言

自党的十以来,我国一直在遵循“中国梦”战略思想,构建了富含时代性的话语体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方向及规律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院校都在文化建设、教育教学中引入这一战略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更是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提升了教育效果。

1 “中国梦”内涵简述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其主要内涵包括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几个方面。国家富强主要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予以解决,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最终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和谐则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解决人们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养老等,使人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基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提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2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1 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中国梦”这一构想的融入,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中国梦”思想中包含着其内涵、意义等多个方面,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都可以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教育活动的教育资源。在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教育方式、载体等,深入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

2.2 坚定大学生信仰

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等问题,导致价值观、道德观逐渐发生偏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坚定其信仰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能够更好地改善现阶段大学生缺乏梦想、深陷物质欲望的情况,以科学的思想激发、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重新塑造其道德观、人生观。同时,“中国梦”是一种价值追求。[2]在大学生坚持信仰、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梦”会对其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巩固理想,坚定追求目标,从而完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克服信仰危机。

2.3 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直以来,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都是我国各级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其中饱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以及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而要想实现“中国梦”,其主要核心便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中蕴含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2.4 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

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形态,学生愈发注重物质方面的满足,逐渐摒弃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梦”倡导集众人之力,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不仅强调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强调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要求个人发展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3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

3.1 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要实践途径

思想政治课程是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门重要教育课程,将其作为“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实践途径,能够有效借助传统教育课程体制,实现“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有效融入。首先,高校应对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在教材中增设“中国梦”相关知识内容的专门章节,并将其渗透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使其真正进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教师应着重向学生讲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教师则应着重向学生讲解“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及地位,使这一战略思想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课程中。其次,应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利于“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渗透。因而,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创设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教师的课堂自信,提升学生兴趣和教育实效性。

3.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目前,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巨大,使其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据调查表明,现阶段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媒体,占其所有获取信息途径比例的70.6%,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视角和方式,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认知,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其生活、学习中。例如,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校可以运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向学生宣传“中国梦”战略思想,并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对“中国梦”理论的学习。同时,了解本校学生应用各类网络平台、即时沟通软件的频次,选择大学生广泛应用的平台、软件,建立校园公众号,并构建学校自己的交流平台,鼓励大学生针对“中国梦”理论进行交流探讨,形成良好的舆论气氛,从而提升“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3 增加“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提升“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因而,高校应围绕“中国梦”战略思想主题,组织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清形势,获得改造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3]例如,开展“中国梦”思想学习活动、助力大学生完成梦想活动、“中国梦”宣传讲座等。

4 结论

“中国梦”战略思想对我国人才、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媒体的利用、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构思,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