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4-12 15:35:49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99-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育领域空前繁荣,但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环境,国内的培训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构想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育研究者、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对培训学校的战略管理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或正在被许多国家教育政策制定者们所参考和采纳。Stevenson和Beeker对课外辅导补习活动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并提出“影子教育”概念。“影子教育”存在于学校教育时间之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学习成绩,以帮助这些学生能顺利进入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Bray对课外辅导做过系统的研究。他将课外辅导理解为:课外辅导只有当学校教育存在时才会出现,它的规模和形式会因学校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它所受到的关注会比学校教育少,辅导教育不应包括公共财政投入和对学生义务辅导的部分,它主要是由机构或个人所提供的具有赢利性的教育服务构成。

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西方的学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被逐渐引入到中国学校管理的研究中,但对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如何制定战略规划方面。21世纪初,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环境、资源、核心竞争力等因素被开始引入到中国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针对当前教育行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环境,学者们纷纷对学校的竞争战略进行探索和研究,如郝义鸿的《知识管理与高校竞争力》、余南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竞争的战略管理》、孙达林的《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战略模式分析》、项宝华的《关于增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战略思考》、青平等的《企业竞争方法对高校竞争的启示》等。

但对中国民办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战略研究仍然很少。张社梅的《中国培训市场研究》一文使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培训市场的定义、特征、规律以及绩效评价作了系统的研究,客观分析了中国培训行业的供求状况、机构划分、所处的产业发展周期及发展趋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朱雁群的《中国培训产业发展障碍研究》运用系统理论呈现、提取我国培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要素,追寻障碍根源,提取发展障碍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梁常勇的《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李晓冰的《我国培训业战略模式选择与比较研究》等。

有些论文以培训学校的营销战略管理为重点,详细探讨了培训学校如何确立自己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相关问题。如王立军的《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营销策略分析——以长沙金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熊盈的《南昌市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郑功伟的《环球亚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少儿英语培训业务营销战略研究》,张晞的《培训机构的品牌战略》、刘娟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品牌管理研究》,叶英华的《科学构建我国英语培训行业营销体系策略的研究》,鄢闻天的《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语培训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等。

针对各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差异,对于各地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颇多,这些研究都是以具体的学校为样本,探讨了培训学校的战略管理实践。其中董兵的《关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的个案分析》一文利用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初步研究,并对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调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的策略和对策。其他的相关地方典型培训学校战略管理的文章有麻金钟的《北京汇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罗昌萍的《青岛市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王芸的《沈阳广泽教育学校的市场战略研究》,罗洪奔的《长沙市茁葭文化培训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等。

私立培训学校的典型成功案例——新东方教育集团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许多文章针对这个成功的案例从各个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给其他培训学校提供了借鉴意义。如吴博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研究》,应光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分析》,蔡万刚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竞争力研究》,肖诗平的《新东方网络课堂(四川省)营销策划》,关旭的《新东方教育闽南地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等。

参考文献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2)

1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条件下,“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教育培训行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始终处在稳定增长阶段,总体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各教育培训企业有了更广阔的产品营销渠道和发展机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近些年来,通过互联网发酵蔓延的“教育焦虑”也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极大的市场机会与发展机遇。教育培训逐渐覆盖了全年龄各阶段,为各个群体的受教育需要提供对应的服务产品,助推了知识付费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理念思维以及发展模式。一方面是对各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影响,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了机构或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推送形式与呈现模式,比如线上教育、OMO模式、电商平台推广、APP推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受众的影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可以更大程度地了解教育培训提供方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比较,从而做出最优化选择。互联网的发展缓解了教育培训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教育培训服务的生产模式以及实际价值相较之前更加透明公开,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但这也使得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综上,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来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下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呈现传统机构与新兴机构并存的业态。一部分传统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缺乏敏感度,保持着一定的行业惯性,总体运行的市场营销模式基本不变,试图固守原有市场份额。这一类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受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强烈冲击。它们所受到的冲击一方面来自市场同质性以及优秀新兴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对培训机构产品及服务日益提高的满意度标准。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形势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步自封的企业终将被市场逐渐淘汰。而另一部分新兴机构则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有力支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分析,准确地细分市场并进行有效定位,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数据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以及国民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性决定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动能。近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光明。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其中K12教育市场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并且在线教育呈现出了十分亮眼的发展势能。疫情时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提前促进了教育网络化转变发展。总体来看,教育培训行业的总体营销状况良好,市场发展潜能巨大。回望过去,教育培训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阶段,逐步脱离了政府和国家的庇护,走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寻求新发展的境况。互联网技术助力教育培训机构改变市场营销理念,发展新型市场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智能交互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多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使得市场营销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总体来看,“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市场营销理念缺乏创新。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智能性,给予了市场微观主体无限的可能性与发展潜力。但是“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中仍有教育培训企业存在营销理念较为落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组织的盈利状况与市场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忽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细分市场与客户需求进行分析,而是依靠历史数据与习惯思维对客户群体进行主观臆测。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固守原有的营销发展理念,实行较为保守的营销模式,没有将原有的市场营销思路与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思维进行有效结合,使得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缺乏针对性,错失潜在客户。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落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仍存在固守传统营销模式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智能技术使得培训市场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企业所能争取到的顾客有效注意力逐步碎片化甚至于粉尘化的情况下,打印发放传单、人员推销、促销会议、街头拦访等过分依赖线下的传统营销形式不仅营销成本过高,而且总体营销效用较低。无论是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企业,还是作为接收方的消费者,都极大程度地受到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影响。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渠道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移,KOL、KOC等意见领袖对顾客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线上转流量竞争趋势逐步凸显。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保留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难免处于竞争市场的下风位。营销渠道有所限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来说,有效的渠道是高效市场营销的关键所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拓展业务渠道是“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都在推动业务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过分依赖某些营销网点,轻视或者说缺乏能力和资源对线上新媒体渠道进行有力的开拓和发展。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建立了官方网站,认为有了这个网站就可以了,并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甚至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上的基本信息填写得都不够完善[2]。这些企业缺乏对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及合理的资金配置,直接导致各个渠道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缺乏均衡性,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体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运用现代营销学7PS理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行业进行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原有营销策略的适用范围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所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的适用性、创新性、智能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将自己的产品输送给细分顾客群体,将顾客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本文通过现代营销学的7PS理论,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提供一定的创新型营销策略加以参考。

3.1产品策略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应当贵精不贵多。“互联网+”背景下,产品、服务的高性价比以及凸显的品质优势是企业有效的竞争力。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应当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提高优质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开发特色服务产品,淘汰弱势项目,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时代脚步,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教育培训企业应通过领先、跟随超越和系列延伸的新产品开发策略,重点关注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各教育培训企业应准确分析所属产品的生命周期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优质产品给予资源倾斜,对劣势产品进行资源削减。

3.2价格策略

互联网时代使得市场上的价格趋向透明化、公开化,使得价格竞争战愈演愈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计算的方式在各方面压低成本,低价多销,争取市场份额,打好“红海”价格竞争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锁定有效的细分市场,着力为特定市场提供优质高价的有效针对产品,从而赢得忠实顾客群体,进而影响其他潜在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知名度,打好“蓝海”差异价格战。

3.3渠道策略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分销渠道更多的拓展可能性。当今时代,各教育培训行业选择分销渠道时逐渐呈现从线下向线上倾斜的趋势。互联网平台造就渠道多样性与多元化,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比较与选择,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约束、激励和评价渠道成员。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各教育培训企业的渠道长度,拓展了渠道宽度,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比如可以通过教育网站、百度搜索引擎、大众点评等渠道扩大销售面,提高营销效用。同时,各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互联等信息技术加强与相关合作人以及推销商的有机联系,使得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大的营销渠道规模,提升销量。

3.4促销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度碎片化使得企业获得顾客有效注意力的难度大大增加。教育培训企业应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方面技术提高新颖独特的宣传广告质量,重视针对不同顾客群的有效关系营销,推行时机合适的销售促进活动,最大程度地将顾客的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比如在微信开展朋友圈点赞营销活动、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等平台加大宣传投入、在官网提高信息全面性和品牌美誉度等。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好项目、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3]。

3.5人员策略

人才是引领企业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的产品服务会因不同的教师及相关服务人员产生不同的价值表现。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相关体系建设,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内部人才队伍智能发展。有效的管理与激励体制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重要保障。各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监管激励体制,更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且教育培训行业企业总校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与分校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帮助其明确管理方法、管理重点,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性[4]。

3.6差异化策略

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了其必须进行市场细分与选择。“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以及电子算法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对于企业的产品而言,“差异化”也就意味着区分其他品牌产品的独到之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入分析市场现有的产品,进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本品牌特色的差异化产品。综上,各教育培训机构应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针对所选择的各个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在其经营领域形成产品特色、差异化以及品牌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7过程策略

市场营销的整体过程应具有较强的有机性和流畅性,从而形成较高的整体营销优势。有机的整体所发挥的效用可以大于各部分之和。课程的整体氛围、老师的整体表现、课堂的基础设施水平、员工对消费者的关切程度等细节都对于整体服务过程的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忽视整体过程服务的重要性,则会造成服务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顾客的满意度。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观测整体服务的进展过程,从而及时发现并修正整体过程服务的脱节点。立足于过程策略,教育培训行业应高度重视过程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品质与顾客感知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0(18):80-82.

[2]周倩.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79-80.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53-01

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更多的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服务型人才,职业学校应具备双重身份: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融合。短期培训因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尤其是实践性教育的特色,短期培训以“实用”、“实效”为原则,讲求简明实用,并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不同类型、职业能力和学历层次灵活配置,保证办学目标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保持同步。

职业学校的短期培训,通过灵活的确定培训专业和期限,初、中、高级职业培训协调发展,搞好实作基地建设,突出技能训练,逐步形成占据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的主要地位,覆盖城乡职业培训的网络。重点研究短期职业教育,围绕当地地域、资源优势,特别是市场优势,拓展培训目标,形成多向化的社会服务格局。结合我校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社会优势,在十堰地区及周边开展汽车产业职业培训工作的经验,个人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做好劳动市场需求分析,确定培训主题

劳动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发生关系的场所,包含企业行业需求和培训机构的供应两大信息。通过劳动市场需求分析,了解市场缺口较大的职业和工种,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和确定培训项目的主题,即“我打算培训什么?培训多少人?为谁培训?” 。

做好需求分析的途径主要有:

1.掌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调查、汇总、分析用工单位空岗信息、劳动者求职需求信息等定期公布的供需缺口较大的职业信息;

2.了解社区及街道部门拥有的本地区的劳动市场共需信息,规划针对本地区经济特点和结构的培训目标;

3.收集其他职业介绍机构的用工需求;

4.深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所得的用工需求。

注意:劳动市场需求分析受时间和数据等因素影响,在确定培训主题前做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十分必要。

二、做好用人单位需求分析,选择培训内容

在确定培训主题后,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和岗位的素质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培训内容与要求,保证培训对象符合企业对该岗位的素质要求,即“培训哪些岗位?达到什么标准?”。

确定培训内容的方法:

1.了解用人单位对岗位的职责要求,现岗位从业人员的不足,重点加强或提高的素质和技能;

2.了解用人单位提供实习机会的可能性,便于制定培训计划和寻找实训单位;

3.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注意:培训项目应尽可能安排较长时间让学员到用人单位去实习,保证学员接触潜在的用人单位,提高就业的可能性。

三、做好培训学员需求分析,设计培训活动

职业学校短期培训要了解培训学员的现状、兴趣与愿望,融入培训方案的制定中,保证培训内容与学员实际情况、需求及兴趣相融,便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减少学习障碍,达到培训目的,即“如何培训?”。

做好培训学员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学员个人信息、当前知识与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学习风格、影响因素和条件等。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获取到职业介绍机构寻找工作和登记在册的求职者、街道和社区推荐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的老学员的相关信息,作为制定培训方案的参考。

注意:短期培训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劳动市场需求分析、潜在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和潜在学员需求分析,由于各自分析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因此在分析调查结果时,应综合考虑。

四、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

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结论、详细的调查报告、培训目标、职业学校、学员及筛选、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后勤安排、质量检测与评价及预算。

好的培训项目规划围绕如何达到培训目的为中心,希望学员通过培训能理解、评价和运用培训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培训目标一般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方面,通过确定培养目标悬系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目标来构建培训体系,即选择职业学校、完善评价机制、学员筛选、选择教师、选择或编写教材、制定经费预算等。

五、设计培训实施方案

积极的培训项目不是无序的活动,而是具有严格逻辑关系的活动。如何将各个活动很好的组合在一起,对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至关重要。

培训活动的三大要素:目标、方法和形式决定活动设计的成功。在设计培训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基本问题:能否实现制定的目标,了解对学员知识技能的要求,合理设计培训周期,依据学员规模设计培训活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选择培训方法,布置培训环境等。

六、加强岗位实践培训

岗位实践培训是实施培训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使学员掌握实践经验,加强学员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高在培训结束后就业的可能性。

职业学校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阶段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时,应把“是否愿意接收学员在企业实习”和“是否有可能接纳合格学员在本企业就业”作为调查的一个内容,找到潜在的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并在培训开始后及时将实习计划和相应要求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了解企业状况与愿望。

此外,职业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建立联系。

不同职业领域的培训研究发展不平衡,受职教体制、教师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培训的组织实施没有统一的模式,作为短期培训的主体人物――职业教育教师应当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正确评价该领域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和较广泛的职业实践能力,能按职业教育规律正确分析、评价、设计和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乌美娜 . 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赵志群 白滨 .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12-15

[3] 许凡丁 . 培训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4.7

[4] 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 . 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评价[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4)

1 前言

体育舞蹈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但由于市场竞争的矛盾,使得体育舞蹈的发展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对成都市5所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现状进行调搜芯浚旨在了解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状况,分析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现在或将来想从事体育舞蹈培训行业的人提供一点帮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抽取了成都市5所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中的200名学员、28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3.1.1 培训机构的办学形式

本文所研究的成都市5所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主要包括体育舞蹈培训学校、体育舞蹈俱乐部。其办学形式都是私人办学,在私人办学中又分为独资办学与合伙办学。

调查可以发现,200名体育舞蹈学员中,7岁以下的学员有30名占总数的15%,7-10岁的学员有68人占总数的34%,11-15q的学员有50人占总人数的25%,16-20岁的学员有20人占总人数的10%,20岁以上的学员有32人占总人数的16%。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年龄在7-15岁的学员共有118人,占总人数的59%,可见成都市学员集中在7―15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也是学习拉丁舞、标准舞人数最多的。

3.1.2 学员的学习动机调查

调查发现,有137人占总数的69%,都是把体育舞蹈的学习当做一项强身健体和培养兴趣和爱好的运动项目,只有5%的学员是想今后从事体育舞蹈专业的,这一结果与我们在调搜г蹦炅浣峁故俏呛系摹5鞑橹谢狗⑾钟80%学员每周参与学习次数都是在1-3次之间,有45%的学员参加过1-3次的体育舞蹈比赛。

3.1.3 教师学历调查

调查发现,成都市体育舞蹈师队伍中研究生有4人占总人数的14%,本科有17人占总人数的61%,大专生有5人占到总人数的18%,大专以下有2人占总数的7%。从表中可以看出成都市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学历以本科的学历为主。

3.1.4 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情况

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次数很少,有65%的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从未参加过任何的进修培训,只有14%的教师从执教以来会定期参加进修培训,21%的教师会不定期的参加培训。而有80%的老师都表示定期参加进修培训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78%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培训机构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3.2 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不完善、教师流动性大、场地设施匮乏、宣传方式单一、场地闲置现象严重。

3.3 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的主要对策

3.3.1 改变管理制度,完善培训体系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管理者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组织教练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 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增强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3.3.2 完善工资体系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教师。只有完善工作制度才能够留得住教师,拥有稳定的师资,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3.3 完善教学设施

培训机构应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应具备相应的不同条件的场地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不断的完善场地设施。

3.3.4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

培训机构应加强宣传,用多种宣传方式。鼓励和引导男生的加入,以平衡性别比例失调现象。

3.3.5 充分利用场地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还可以通过租赁场地,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等其他的方式,进行多元化经营,使场地充分利用以来增加培训机构的收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办学形式主要是私人办学。

4.1.2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场地规模和硬件设施总的来说还不够完善。培训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不够多样化,在面对人群招收学员时也不够全面,未充分开发老年市场。

4.1.3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男女学员比例差别明显,没有让男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大多学员都把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作为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学习动机。

4.1.4成都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教师主要以年轻教师兼职教师为主,同时教师从执教以来参加培训、参加继续教育的次数很少,教师的流动性也比较大。

4.2 建议

4.2.1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发展加盟连锁,以成都市带动周边地区,走连锁经营的发展之路,将成都市的体育舞蹈培训事业做强。

4.2.2各培训机构加强宣传,用多种宣传方式,改变大众的观念和意识,以平衡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拓展培训机构的经营业务和增加招收对象。

4.2.3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拓宽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技术培训的渠道,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是提高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核心。

4.2.4完善教学实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投入。

【参考文献】

[1]秦莹.安庆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连锁经营模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

[2]丁丙霞,曲家林.淮北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博览,2011(16)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5)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 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从当前的学生就业来看,会计类专业已成为就业市场存量最大的专业之一;另一方面,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良莠不齐,未能达到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实战能力的初衷。本文立足于高校,面向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借鉴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用SWOT分析方法,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希冀为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n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students employment, accounting specialty employment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professional stock; On the other hand, the good and bad are intermingled in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market, which fail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work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ctual combat ability. Based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d the whol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arket and drew on the thinking way of marketing and sal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nalysis method of using SWOT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thou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task as center, grasp the two mainlines that i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accounting continue educ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to hope to provide a new thought for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SWOT 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

Key words: SWO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continu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3-02

0引言

近年来,高校会计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会计教育的教学观念,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认为由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只针对在校生的培养,系统相对封闭,造成这些研究多偏于高校本位、教师本位,是基于高校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而人才的市场评价才是最有实践意义的评价,相关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应围绕企业需求展开,将在校生的培养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本文以高校为中心,从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角度,提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

1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对象界定

本文中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面对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主要指面临企业招聘的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两个市场。高校把由此形成的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首先能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市场意识;其次能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企业动力不足;再次高校教师的参与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2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角色定位

2.1 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形成会计人才市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展开,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要素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一种方法。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视角,首先要识别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找到机会、发现威胁,结合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企业需求的评价,进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定位和会计人才市场细分,进而确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入SWOT分析可以帮助高校把资源和行动聚焦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寻求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合理匹配。

2.2 SWOT分析法的角色定位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主要“生产者”,首先需要了解高校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如何能够扬长避短;其次需要了解市场,了解作为会计人才的“消费者”的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再次了解竞争者(本文中把市场上同样提供会计教育及培训的高校以外的培训机构作为竞争者),分析竞争者能够为有会计教育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什么样的特色服务,希望藉此发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盲点和不足。

3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高校是企业会计人才的主要提供者最庞大的会计职业教育市场“产品”(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由高校生产,另外高校还拥有数目惊人的潜在需求者(对于相关会计继续教育有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信息资源优势。

3.1.2 高校具有最强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高校的层次性使得高校拥有各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另外高校还拥有会计以外不同领域和类别的专业教师,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多方面系统性要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软硬件资源优势。

3.1.3 各大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培养要求中都越来越关注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如近年来,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在教学中提出了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法、工作过程导向法等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3.1.4 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从“智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发展已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能够考虑结合会计需求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2 劣势分析

3.2.1 在校生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会计教育作为传统学科课程设计,通常采取三段式(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即使在实践课程中也主要是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上机,案例教学。实习只是模拟案例,这些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岗位工作无法深入。另外各个行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具有一定差别,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初级会计岗位行业针对性都比较强,而长期以来本科教学上是以工业会计为基础进行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岗位特征,也是造成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难以马上胜任工作的现状。

3.2.2 教学社会参与程度不够高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是理论研究界的专家、知名企业财务主管、财政部门等政府官员。专家们所处的角色和面临的工作与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实在没有可比性,他们的意见指导教学效果可想而之了。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还会受到原本的研究型教育形成的研究型知识架构的影响。来自企业的教师基于各方面原因难以真正有效承担实践环节教学任务。

3.2.3 培训机构市场上的培训机构林立,一类会计专业培训机构,有的为了针对某方面的资格证书、等级认证培训,有的是担任会计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都是短期教学,针对性强;另一类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和礼仪等培训,主要针对面临毕业的学生,培训目标明确、内容新颖,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较好。

3.3 机会分析

3.3.1 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会计人才需求趋向系统性近年来我国会计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要求明显增多,对会计实务操作层面的能力需求有所下降,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高校一般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全方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有能力按照不同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能力模块,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符合这一市场变化。

3.3.2 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开展和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办学单位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1]上述规定无疑是对高校以参与社会培训为切入点,提升在校学生培养水平的支持和鼓励。

3.3.3 会计人才培养市场巨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作了如下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2]会计是个终身教育的职业,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光要着眼于在校生的专业常规教育,同时应逐渐将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会计人员准入和资格认定等培训工作纳入考虑范围。

3.3.4 财政部对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安排财政部负责制定并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大纲,体现了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最新要求,不同行业企业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具有不同的要求,形成了统一规范要求下的众多会计继续教育细分市场。对高校教师来说,参与其中对于自身更新知识,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会计处理的差异,提高业务水平是个难得可贵的机会。

3.4 威胁分析

3.4.1 高校在会计培训市场上长期以来份额不高,对于培训工作经验欠缺主要表现高校对市场需求变化不敏感,在实务操作能力的欠缺上和市场需求把握的欠缺上。

3.4.2 竞争者长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熟悉市场和操作流程

竞争者对未被满足的培训需求者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招生中更能把握住需求者的需求心理,促销推广方式多样,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短期效果。

3.4.3 高校缺乏相应机构和机制现阶段高校还难以直接与会计人才培养需求者有效对接,未能有效占有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培训市场;现有教师评价体系难以针对满足该类型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师,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4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思考

会计类专业在校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分别形成两个细分市场。在校生市场人才培养中,高校缺乏的是与企业的合作和对相关行业岗位的了解,导致企业的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高校具有广泛、综合和规范的教学资源,未能与继续教育共享,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高校有必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两个市场结合起来,两者各有重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1 在校生的培养思路

4.1.1 引入“整体产品概念”思路本文认为把市场营销中“整体产品概念”引入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中,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三重特征:①核心产品: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②形式产品:具备一定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专业知识能得以更好发挥;具备组织行为和管理知识,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和信息知识,为会计从业提供深厚的技术背景和提升空间。③延伸产品:对于毕业生从学生身份到职业身份的转换,学校应“扶上马,送一程”,毕业后应与毕业生和企业做互动沟通,帮助做好身份转换的磨合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

4.1.2 岗位人才培养思路在高校教师参与会计在职人员培训中,掌握企业不同岗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不同行业会计处理的差异性,在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做有针对性的专业岗位辅导;在了解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和毕业生就业辅导中,进一步完善在校生人才培养方案,在项目教学和实训环节中更贴切的模拟实务场景,提高教学水平。

4.2 在职人员人才培养思路

4.2.1 从人才需求来看,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人员能力框架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分为高级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和初级会计人员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会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要不断更新能力要素,随着职业层级的升高,大多数能力要素的等级都会随之而有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层级的升高,还可能淘汰某些仅适用于基层职位的能力要素,而增加某些新的要素,去除某些不需要的要素。高校在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需注重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框架要求和培训的层次性。

4.2.2 不同层次高校各有优势,发挥高校教师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以高级会计人员为例,作为企业团队合作者、全局管理者,对于宽厚的职业知识、广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而高校的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都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供给。同时,这样的培训也能促进高校教师开阔视野、提高层次。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解决当前会计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面临的不同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6]19号2006年11月.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6)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湖南省2009年体育高考的学生;湖南师大体育学院高考培训部;长沙的专职体育高考培训机构以及参与高考培训的部分老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近期国内外体育市场及培训市场方面的文献资料,从中提取相关材料进行参考,从而对湖南省体育高考市场进行研究。

对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等相关上级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并登陆其网站了解相关信息,获取相关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湖南省体育高考所在地周边若干体育高考培训机构,湖南师大体育学院体育高考培训部门以及参与高考培训的部分老师和学生。了解各种形式培训的人数以及所占整个体育高考生的比例。共发放400份考生问卷,回收396份,有效回收率99%。发放教练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专家访谈法:采访某体育高考培训学校胡校长以及师大主管培训招生的专家张老师,了解相关培训生源、培训人数、培训方式以及他们对整个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现状和前景的看法。

1.2.4逻辑分析法:从调查结果中进行逻辑的分析,推测市场现状及以后的发展前景。

1.2.5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形式

湖南省目前有体育高考培训组织机构53所,主要有三种形式:专职培训机构2所,占3.77%;师大体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机构1所,占1.89%;高校师生个体培训机构50所,占94.34%。见表1。

2.2体育高考培训的形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有数量质量兼备型、游击灵活型、高效品牌型等三种形式。

2.2.1数量质量兼备型。有相对固定的训练场地、器材和经营管理人员,有较高水平和责任心的技术指导人员,硬软件等各方面条件均达到一定要求。长年开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和技术指导、场地适应等服务。由于此类培训是传统老牌的培训场所且在招收人数上不加限制,故此可招收较多的人参与。在效益上可得到保证。基本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计划,还可培养和输送部分体育运动专门人才。

2.2.2游击灵活型。常年或在空余时间内开办小型的培训班,有较为过硬的技术和认真态度的教练进行专项指导。以小班进行教学,对培训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地反馈与教学的及时调整。他们并不以高考培训为主要职业,而是在特别的时期(以体育高考前一段时间为主)依靠相对固定的关系零散地拉那么一两批考生过来培训。由于其参与的个体较多,在整个市场仍占有一定份额,但其零散游击的形式使得其无法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所作为,只能是凤毛麟角。由于此类培训既无任何正规手续,又无法定责任人,故不仅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且还可能造成某些隐患,扰乱体育培训市场秩序,是有关部门管理的一大难点。体育技术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经营主体性质不明确。二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法规。由于体育培训市场涉及面广且松散的特征,使之对其管理难以归口,因而需要教育、体育、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和管理办法,将其纳入正常轨道。

2.2.3高效品牌型。无场地、无器材,都要靠租用或借用而来,实力上比体院差。但部门分工很细,有宣传招生部专门的招生宣传人员下到各地各学校去做宣传工作。有专门的教学部,专管培训教学工作。在教学上又有体院师生的开小班的优点,教学有计划,教师较认真负责。还有食宿部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对来培训的学生的服务周到,效率高,使学生花同样的钱可以得到较多的收获。考生和教练满意率较高,靠树立自己的品牌,有长远的发展目标。

2.3湖南省各类培训机构人数比例及比较分析

2009年湖南省体育高考生在上述三大类培训机构中培训的人数,师大体院占绝大多数,而高校师生的培训由于没有一定的统一组织,属于星散零乱型,在培训人数上较少,并且始终不能成为市场的主力军。而专职培训机构由于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在场地、器材、师资和知名度等方面不及师大体育,所以人数比例上暂时无法与之抗衡。见表3。

2.4湖南省体育高考考生、教练对培训机构的选择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学生中,有342人,占86.36%,会随学校安排。除少数因某种原因不能参加之外绝大多数会参加高考培训。但不乏一部分已经有自己独立培训去处的考生,占3.55%。从表5可看出教练选择师大体院的培训占70%;选择专职机构次之占15%;选择高校师生个体培训的占10%;还有5%的教练另有选择。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

首先,体育高考培训市场主体缺陷。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学校和考生,在湖南省现阶段,考生这一主体功能不健全,除了一定的体育消费外,几乎没有自主的体育高考培训投资行为。而且,接受体育高考培训消费行为也是在约束性很大、选择性较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市场主体缺位主要是体育高考培训产业未成为体育高考市场主体。这一现象主要和我们体育高考环境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有关,还和过去的体制有关。现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高考培训产业没有真正成为体育高考市场主体。

其次,体育培训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培训市场发育本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较低层次的市场起步,然后形成较高层次的市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统一的体育市场体系。[5]这本来是一个市场体系发育的正常过程。然而,在湖南省,这一过程受到特定体制的制约,表现出特殊的矛盾和问题。在传统体制下,低层次的体育培训市场产生和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等上级部门的约束。另外,受旧体制观念的影响,未把体育高考培训纳入产业化、市场化轨道,缺乏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控。

第三,体育高考培训市场机制作用弱小,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在传统体制中,体育高考培训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自身的特点:其一,体育培训的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由于体育培训市场范围很小,市场含量不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不能不受到很大限制。其二,体育高考培训市场调节的间接性。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机制中,市场调节的力量应当是直接的,而上级部门的影响力应当是间接的,而我们恰好相反。其三,市场调节的补充性。由于上级主导部门的影响力居主导地位,市场机制作用则自然只起补充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的多元化主体开始形成,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体系已初具雏形。但是,与其他物化与非物化市场比较,体育高考培训市场的发育显得落后,这需要加大体育市场改革的力度,需要各类相关部门行为的积极介入和干预[6],以及以学校、考生为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能力。

对考生和带队教练做的问卷调查由于地方性差异可能与表3中的数据有一定出入,但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大部分首选湖南师大体育学院组织的培训班,相当一些考生与教练开始转向正在兴起的专职培训机构了。在今后的发展中专职的培训机构应会逐步占有市场。

2.5湖南省体育高考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表6可看出,从2005年到2009年短短的五年中增加了四成,由此证明,今后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将会是整个体育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必须尽力挖掘其潜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南省目前体育高考培训市场主要三大类别和三种形式。三大类别:专职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大体育学院组织的培训、高校师生个体培训;三种形式:数量质量兼备型、游击灵活型、高效品牌型。

3.1.2湖南省体育高考培训市场主体缺陷,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高考培训市场的市场机制作用小。

3.1.3湖南省体育高考考生逐年增加,培训市场已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2建议

3.2.1湖南省体育界应充分认识体育市场化的历史必然性,顺应发展的潮流,学习成功经验,研究探索符合湖南省省情,具有湖南特色的体育市场化发展道路。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7)

五力竞争模型是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的,也称为波特五力模型。波特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决定的。这五种竞争力量是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了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企业要想打败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必须科学地分析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英语培训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解当前我国英语培训市场的竞争态势,为英语培训机构的战略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行业进入障碍、行业产品价格水平、行业对入侵者的报复能力以及入侵者对报复的估计。首先,我国的英语培训市场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达到300亿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英语培训市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其次,由于现在的英语培训机构都是先收钱后培训,第一期资金回笼后就可以扩大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能够获得高速增长并产生高额回报。再次,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培训业的市场混乱,发展不规范,进入门槛很低。此外,尽管我国目前的英语培训机构参差不齐,数量众多,但是形成品牌和连锁经营的并不多,缺乏绝对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对业务拓展的渠道和市场份额的垄断性不强。因此,巨大的市场和较低的进入门槛、市场存在进入的空间、现有竞争者未形成很强的进入壁垒,这些因素吸引了许多新的进入者。

二、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是指来自其它企业或产业的能够满足顾客类似需求的产品。如果一个产业的产品几乎没有替代品或者替代品的竞争力很弱,则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业内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提高价格并赚取更高的利润。英语培训的替代品是人们能够选择的替代培训机构的新的英语学习方式。在目前条件下,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多媒体学习软件和在线英语培训。这两种学习方式以其价廉、方便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的学习者。

(1)在线英语培训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的增加促进了在线英语培训的产生。这种培训形式使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以及低廉的价格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在线英语培训发展迅速。《中国远程教育》对在线英语培训产业的调查表明:在线英语培训的现实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亿元。在未来若干年内可能增长至50亿元,占整个英语培训市场总额的16%至20%。在这方面做得最早的是新东方。2000年10月,联想出资5000万元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开始涉足网络教育。同一年,全球最大的培训机构英孚进入中国,并开拓了英语在线业务。这些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培训机构进入在线培训的市场,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品牌优势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它英语培训机构的市场份额。

(2)学习软件

学习软件是指可以替代培训教师引导学习者达到使用目的的电脑应用学习软件。培训机构通过将课程刻录成多媒体教学光盘直接在市场上向培训对象出售,相对而言,这些软件的价格是很低廉的。这使得培训者不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就可轻易获得培训,从而影响了培训机构的市场份额。

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是向产业提供资源的人或者组织。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指供应商抬高投入价格或通过降低投入和服务的品质来增加产业成本的能力。强大的供应者是产业的威胁性竞争力。在英语培训行业,供应商是为培训提供资源的人或者组织,主要包括培训对象、教师和培训用的书籍、资料。

(1)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即英语学习者,他们付了学费,既是消费者又是供应者,具有双重的身份。目前在英语培训机构众多、培训项目繁多的情况下,培训对象的选择余地很大,同样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他们不满意,就会转向其它的培训机构。

(2)教师

我国目前的英语培训机构参差不齐、部分机构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大部分培训机构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通常雇佣的是兼职人员,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这部分人员通常不具有讨价还价能力。但是对于那些高素质的并且熟悉培训机构教学的培训教师来说,他们的需求很大,但是供应不足,这部分教师则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3)书籍、资料的提供者

我国的大部分英语培训机构没有自主研发的课程,没有自己的核心教材,一般都是直接采用现行的教材或者是向其它机构购买。因此书籍和资料的提供者是英语培训机构的供应方之一。目前一些连锁的教育培训机构拥有自主开发的标准化课程和一整套连锁的加盟体系,他们向加盟者提供教学资源,并根据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确定加盟的费用,如EF和洋话连篇。这些书籍和资料的提供者拥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加盟的培训机构通常不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指购买者与产业内生产产品的公司的砍价能力,或者是购买者通过要求更好的品质与服务提高这些公司成本的能力。通过压低价格和提高成本,强大的购买者可能使产生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因此,强大的购买者是产业的威胁。英语培训行业中的主要购买者就是培训对象,目前的英语培训对象涵盖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在职人员以及待业人员,与此相应的培训内容也很广泛,培训项目众多。这样,同一个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培训机构,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此外,培训对象的讨价还价能力还取决于英语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培训的费用。一般来说,我国数量众多的中低端英语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相似性很大,替代性大,层次不高,培训机构较为集中,培训机构间的价格竞争很激烈。这也使得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五、行业内现有的竞争者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常常会通过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售后服务、增加性能等一系列手段展开竞争。研究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目的是找出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的决定因素,以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现有英语培训机构间的激烈竞争,主要围绕学费、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等方面展开。在本文中,把英语培训行业内的竞争者按构成主体分为以下三类。

(1)民办英语培训机构

民办英语培训机构主要是个人办学或社会办学。虽然和高校下属的培训机构相比,我国的民办培训机构拥有的既有资源有限,但在培训市场上却是最具有活力的培训机构。这些英语培训机构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市场经济特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了他们的迅速发展。新东方可谓是国内英语培训行业的“巨头”,也是国内发展迅猛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办英语培训机构,从1993年的30人左右发展到2006年的80万的学员。但是,市场上也有一批起点低、数量庞大的民办培训机构,有些是在夹缝中生存,有些则在不断发展壮大。那些发展起来的民营英语培训机构间将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加剧整个行业的竞争。

(2)境外英语培训机构

境外英语培训机构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主,主要涉足高端的培训,但是也开始进军本土英语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场。这些外资培训机构在资金实力、规模化和核心课程方面远胜于国内的培训机构,并且普遍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占领中国英语培训市场,极大地冲击国内的本土英语培训机构。以EF英孚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英语教育机构,它所采用的外籍教师“辅导员”,以及二十四小时网上英语课堂的学习系统,让学员真正实现了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与外教的无限制沟通,这些新颖的教育理念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发制人”的法宝。

(3)高校下属的英语培训机构

高校下属的英语培训机构主要凭借高校拥有的师资、硬件设备等资源,占据了很多民办英语培训机构无法具备的优势。虽然由于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跟不上市场的需要,高校下属的培训机构在英语培训市场上并不占主导。但是部分高校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迅速拓展英语培训。这样高校下属培训机构的发展加剧了英语培训行业的竞争。

在奥运会的成功推动下,我国的英语培训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行业内竞争将越演越烈。在这样的形势下,英语培训机构应该通过战略环境的分析,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战略。本文结合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英语培训行业的竞争态势,对英语培训机构未来发展预测和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敏.高等教育竞争态势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的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9).

[2]崔瑞国,焦丽芳.规范国内英语培训市场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8).

[3]吴蔚.资本时代下的教育培训业[J].教育与职业,2007(3).

[4]余姿.英语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5).

[5]《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在线英语培训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4).

[6]马慧敏.我国的英语培训现状及主要经营模式[J].商场现代化,2006(7).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培养造就好干部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干部教育培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培训内容滞后、忽略公务员特殊群体的特点、培训方式固化、评价僵化、培训效果不佳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背景下,作为培训机构的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在干部教育培训行业的SWOT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而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作为一个培训机构,在新的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环境,下面就对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在干部教育培训行业的SWOT进行剖析:

(一)优势――依托政府平台

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隶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广州市公务员、军队转业干部、人事干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上岗前培训主要基地,是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有政府作为发展平台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通过交换渠道发文的权利,这是最好的宣传方式,这样生源就有了相对稳定的保障。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或者550学时以上的培训。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做出规划,统筹安排。其他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则是广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认可的培训机构,承担处级以下正科、副科、初任公务员等干部任职培训。可以申请到公务员二类学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在政府的平台下,招生有保障,长期有培训任务,这是机构生存发展的一大优势。

(二)劣势――课程设置瓶颈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开拓市场上机构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研究性不够,这突出表现为习惯于依靠“红头文件”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传统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是政策性的培训比较多,大多数的学员的心态不一样,学员学习的动力不足、压力也不大,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并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公务员干部常常把政策性的培训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培训,虽然嘴上说重要,但是一忙起来就应付了事,甚至缺席,不能做到真心地学习。这跟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师上课的方式有些很大的关系。这些现象导致虽然学员能按时上课,但是教育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效果不佳,培训质量也不高,也对我们的培训机构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提高培训质量是干部培训的生命线。

(三)机遇――培训热潮

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我们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一个历史新起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的重视,这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大发展机遇。国家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尤其是党的十以来,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对干部教育培训进行科学阐述,并发表了重要论断,同时还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另一方面,广大干部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需求。干部培训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四)威胁――竞争者多且强大

在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有很多,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还有各种层次的培训机构。作为公益二类,隶属于人社局下的培训机构,广州市政府系统培训中心有着很多的外部竞争者。

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培训对象本身就是政策的制定者或者执行者,在政策循环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就政府支持力度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纯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脱离了政府的束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迎合各级培训者,不断优化自己的课程,创设培训品牌,占据市场的最佳位置。

在这样的SWOT分析下,我们充分意识到了要在竞争中有生命力地成长,树立自己的培训品牌尤其重要,而干部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置是品牌发展的灵魂活动,它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是否能有效而顺利地举行,对整个干部教育培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所有干部培训教育机构应该重视的环节。

二、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置的特点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9)

如果说,国内教育培训市场 20世纪90年代是杂牌混战的时代,那么,进入21世纪则是名牌对杂牌的淘汰战,品牌已经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塑造高校教育培训品牌,不断提高高校教育培训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高校在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力,更多地获取外部支持,以及增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与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体现在: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跟踪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把握国际流行的发展趋势;聆听国家机关的权威声音;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满足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潜在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继续教育培训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有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以及把这套计划付诸实施的执行力。

一位著名的大师讲过一句话,叫做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有资源优势,对于这些资源优势如何开发、利用,制定一个品牌化发展战略极为重要。高校制定一个品牌化发展战略极为重要。这个发展战略宜在对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充分调查、深刻感悟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它应包括: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环境评估(培训市场分析)、发展战略规划(含制定规划的目的、培训机构的使命、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和时间跨度、对关键活动与资源的战略安排、可行性分析――财务与资源等、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控等)、专项战略规划(体现教育培训业务特色、主干培训业务布局、人力资源计划、财务计划、方法与手段等)、战略行动计划(将培训机构的战略目标分解成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测量、可行和及时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这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

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建设品牌化培训机构,要通过制定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思路,科学规划业务战略布局,制定战略发展策略,适应培训发展大势。特别是对于立志成为一流的品牌化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说,要通过品牌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搞清楚品牌培训机构的标准是什么?成为品牌化培训机构已经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继续教育培训外在环境变化是什么?怎样能真正成为品牌?如何打造精品培训项目群?如何处理好培训机构整体品牌(整体形象、员工品牌意识)、培训项目品牌(学科方向)、课程品牌和师资品牌的关系?如何实施品牌保护策略?如何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上科学定位和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有限资源,设计包括培训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品牌定位的战略规划,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拓展培训价值链等等。

二、规范流程,完成培训项目战略布局

培训项目体现了培训机构的品味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培训项目布局要科学,有利于培训机构的持,续性发展和滚动式发展。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于培训项目的设计,宜按照以下四个主要流程进行;一是培训需求评价(TNA):深入了解培训市场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通过系统评价确定培训项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二是培训课程定制:根据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培训课程:三是教学模式多样化;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四是战略联盟/价值共享:发展与客户、同行和传媒共同双赢的价值观:五是客户关系管理:在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不断吸引潜在客户,培养忠诚客户。通过这规范的流程,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继续教育培训业务板块,完成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战略布局。

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看,可依托的专业学科、师资力量都比较优越,可开展的培训项目也很多。但是,在选择、研发、确定培训项目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一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维护和扩大所在高校的声誉,提高所在高校的社会形象;二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很好地体现出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是否有可支配、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的市场前景是否广阔,是否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四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为行业发展所必须;五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群,六是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是否符合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方向。

三、突出特色,形成精晶培训项目群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不能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方式,而必须考虑培训规模、培训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培训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要依托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精品培训项目,加强研发,开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训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序列)。一方面要在学员定位、价格体系上形成合理的层次,比如对于某些管理类课程,既可以有针对高层学员、企业老总的培训项目,也可以有针对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做到推出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就象汽车产业一样,不同层次的产品并存,在不断研发和深入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合理地安排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近几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运作的培训项目很多,涉及现代管理、工程与管理、金融、公共事业与卫生管理、传媒与会展、法律、信息技术、语言文化、艺术与考试辅导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特色项目、精品项目群。如何依托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培训项目,我们认为,宜重点在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依托高校工程技术学科优势,加强高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研发;二是依托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优势,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研发、推广特色明显的综合型、复合型培训项目;三是依托与政府、行业联系密切的优势,开发认证类培训项月。从培训动力来说,专业技术人员与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相比,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要维护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除了政策上支持、制度上保障外,最重要的是制定行业、岗位的强制性资格标准,以激发其参加培训的热情。高校要依托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积极与政府、行业合作,开发、制定行业、职业、岗位标准,研发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资格认证培训项目,并有效组织认证培训。对于高校来说,这既是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也是开拓教育培训市场的有效途径。

要建立品牌培训项目保护与发展制度。一是对于已经成功的培训项目品牌,要实行保护政策。相同的培训项目,尽量集中到一个部门,不要遍地开花。二是对于品牌项目要滚动式发展,但不要拆分成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小项目。三是对于有前景的行业、培训业务增长点,要整合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切有效资源,全力研发,形成“拳头产品”,培育、打造品牌项目。

四、加强合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各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的公共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有效开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积极走出校门,与各方展开合作,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对于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合作模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是与政府部门紧密联系,开展长线培训项目合作。政府是培训市场的大客户,从培训需求来说,政府的培训项目具有需求稳定、培训对象稳定、培训项目内容稳定等特点,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培训,重点在于针对特定对象,如党政领导干部、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研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把普遍化培训与个性化培训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

二是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职业、岗位资格认证培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监管职能越来越大,对于本行业中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中的各种联系,积极参与各项认证标准的制定,根据标准研发培训项目与课程,并有效开展培训。有关院校及培训机构的经验证明,与行业协会合作,研发职业、岗位、技术认证标准及培训课程和教材,往往能创造出新的培训需求和培训市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与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认证培训。一些考试认证机构对一些认证培训项目具有垄断权,若获得其授权,可得到较稳定的培训收益。

五、拓宽视野,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模式

国际合作教育是增强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教育培训国际化视野的重要途径。从实践来说,国际合作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展学历学位,如专升本、专升硕等,二是与国外有关协会合作,引进有竞争力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三是移植新理论和新课程;四是出国进修。

六、创新制度,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科学分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坚持“量力而为,量入而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有的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效开展培训业务。

其次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培训资源使用效益。重点考虑三个环节:一是机制和环境,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内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二是投入产出,在配置资源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三是资源共享,对于培训机构所掌握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一个组织内,资源共享体系;对于培训机构外的教育培训资源,也应该尽量挖掘,建立一个宏大的资源共享体系。

七、完善机制,建立高校教育培训研发和市场推广体系(机制)

一是建立院级和部门二级研发和市场推广体系,学院负责政府、行业等大客户开发,部门负责课程研发和市场推广。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广告投放机制。把整体形象塑造、项目推广与个别培训项目的市场宣传分开。整体宣传与个别宣传有机结合,学院重点抓整体形象塑造和项目推介,个别项目由各培训业务部门根据需要适度宣传。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 教育培训机构 海外上市 盈利 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教育培训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注册教育培训机构超过10万家,并且不少实力雄厚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走上了海外上市的道路。2006年9月7日,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拉开了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海外上市的序幕。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成功海外上市,激发了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进军海外市场的雄心壮志,许多资金雄厚的教育培训机构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将要进军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分析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及原因,对于提高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

(一)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以登陆美国市场为主

自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我国先后有诺亚舟、双威教育、弘成教育、ATA、正保教育、中国教育、安博教育等十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或与教育培训相关的教育机构在海外上市。在所有登陆海外市场的教育机构中,以登陆美国市场为主,其中双威教育集团、弘成教育集团、ATA、环球天下等教育机构在纳斯达克上市,新东方教育集团、诺亚舟、正保远程、中国教育集团、安博教育集团、学而思、学大教育集团等教育机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外,在所有的海外上市教育机构中,大多数教育机构的注册地址为开曼群岛,并且大多是红筹架构。

(二)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上市后表现各不相同

尽管近年来我国远赴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但是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在海外上市之后的表现却各不相同,在所有的海外上市教育机构中,除了新东方教育集团表现较好外,其他海外上市教育机构大多不理想。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便有了不俗的表现,股价上涨幅度高达46.6%,以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股价也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集团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也和股价一样呈上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其他的海外上市教育机构表现却各不相同,诺亚舟、学大教育、学而思、环球雅思、东方纪元红盘报收,安博教育、正保远程、ATA、弘成教育则以破发收盘,其中学大教育、环球雅思等上市教育机构的股价始终在10美元左右,东方纪元由于财务造假问题申请了暂停股票交易的报告。

二、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的正面原因分析

1.上市可以为教育机构募集大量的资金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远赴海外上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为教育机构的发展和扩张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教育机构可以使用募集到的资金不断加大在办学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从而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培训服务。

2.上市可以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能力

通过上市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上市教育机构的管理能力,规范经营行为,为维护上市教育机构的股东、教师、普通员工以及学生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

3.上市可以为教育培训机构创造名牌效应

在对于教育机构的评价过程中,教育机构是不是存在过硬的品牌常常是人们重要的评价条件,也是人们选择教育机构的重要条件,而上市正好为教育机构带来名牌效应,提高了教育机构的知名度,这样不但提高了教育机构的招生能力,同时还可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参与,使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中国海外上市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的负面因素分析

1.上市活动耗资巨大

上市活动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活动,特别是远赴海外去上市,这样消耗的资金远比在国内上市消耗的资金要多得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教育机构必须缴纳巨额的审计费、中介费、律师费上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少则几百万美元,多则高达几千万美元。

2.上市会带来巨大的业绩压力

教育培训机构在海外上市后,购买教育培训机构股票的股民都会期盼着股票快速升值,而股票要想快速升值必须使教育机构的业绩大幅度上升,这样就给教育机构的管理层带来巨大的压力,使管理层过于关注教育机构的成本控制、收支水平、是否能够达到盈利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放松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管理,这样就会使教育教学质量显著降低。

三、小结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培训机构远赴海外上市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机构必须认真分析海外市场的特征,分析海外上市给企业带来了利益和风险,从而恰当制定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海外上市教育机构才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不断创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21-01

羽毛球运动在全国普及程度很高,当前各个大城市羽毛球场地都异常的火爆,羽毛球爱好者想要打一场羽毛球,往往需要电话预定。本文通过对当前广州市羽毛球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全面研究找出当前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促进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广州市羽毛球运动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的现状

1.1 规模情况

据有关调查统计,羽毛球场馆遍布广州市的12个区域。但绝大多数羽毛球培训机构都是采用租借场地进行培训的方式开展。这些培训机构规模大小不等,人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室内场和室外外场两种,数量在2~20片左右,每个培训机构所具有的人数也不尽相同,从50~500人不等。

1.2 经营管理情况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大多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精确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计划,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也比较模糊。培训机构的经营主要内容大多是场地出租、教练指导、技术培训等。在市场营销方面,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大多没有重视市场宣传这一重要的营销手段,基本上是开门坐等顾客。内部的管理方面,主要采取散客消费和会员制混合使用的管理模式。从经营状况上来看,绝大多数的羽毛球培训机构都有盈利,亏损的只占一小部分。这说明当前广州市羽毛球培训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如果培训机构能够采用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将会实现更大的盈利目标。

1.3 教练员情况

当前绝大多数培训机构教练员情况不容乐观,会员指导主要采取一对一进行指导的方式,但是教练员自身的水平并不高。教练员主要来自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和教员,也有一部分退休的专业运动员。专业的体育教练员非常少。并且各个培训机构教练员数量分布很不均衡,小型的培训机构只有1~2名教练员,大型的培训机构有3~8名,还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没有教练,主要采取老会员带新会员的方式进行。各个培训机构的教练员绝大部分是兼职,专属的教练员非常少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虽然广州市羽毛球市场非常繁荣,前景也很广阔,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羽毛球的大众普及事业,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对行业进行管理。因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羽毛球培训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2.2 教练员素质不高

羽毛球是一向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项目,想要提高自身的水平就必须通过教练员的指导。但是当前广州市羽毛球培训机构的教练,大多自身水平并不高,并且基本还没有相关资格证书就在培训机构兼职上岗,因此培训效果很不理想。从第二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培训机构教练员素质不高,教练员数量也不足,但是当前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教练员素质和数量都跟不上,导致了培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就极大的挫伤了消费者前往培训机构消费的积极性,长远看来,对于培训机构自身的发展十分不利。

2.3 设施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羽毛球运动的场地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场地的需求问题已经成为羽毛球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很多培训机构没有自己的羽毛球运动场地,因为羽毛球运动场地要求面积较大,因此很多培训机构采取租赁专业体育馆和高校体育场的方式进行培训。另一方面,由于租赁场地费用较高,并且很多高校对于羽毛球场地租赁的次数和时间做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很多羽毛球培训机构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羽毛球场地来对会员进行培训,这大大的伤害了培训机构会员的培训积极性。

3 发展对策

3.1 完善管理体制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管理,制定出善的管理政策。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对羽毛球培训行业进行监管管理,加强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羽毛球培训机构可以和高校建立双向互利合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高校具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其科研成果也十分明显,如果高校能够将其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运用到羽毛球培训机构中,那么对于促进羽毛球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另一方面,羽毛球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的实践服务,对于高校开展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两者如果能够建立起双向合作机制,将会实现双赢态势,促进羽毛球培训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3.2 提高教练员整体水平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增加教练员的数量。在培训机构当中,教练员起到核心的作用。前来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羽毛球爱好者,往往都是希望得到专业化和高水平的指导服务的,如果教练员自身的水平不高,肯定会削弱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进而影响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因此,培训机构应该以培训为核心,加强教练员的业务训练,引进高素质人才,重视资格证明的使用,不断吸引高水平的教练员加入到培训机构教练员队伍中来。同时,还要对教练员执教方式加以指导,在消费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识进行普及,使得教练员成为会员健康方式生活的引导者。

3.3 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利用

为了解决当前场地限制羽毛球培训机构发展的现状,培训机构应当加大场馆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场地建设的质量和数量,这样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羽毛球培训消费者的需求。

一是政府应该对场馆建设合理规划,根据人群特点和消费实际建设羽毛球场馆。二是可以对一些闲置的场所进行改造,如厂房、车间、库房等,使之建设成可以被利用的羽毛球场馆。三是学校的羽毛球场地应当充分利用起来,利用节假日对外开放,建立起与培训机构相互合作的开发制度,促进良性循环和资源节约。四是应当建立起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羽毛球场馆,满足各种类型的培训人员对于羽毛球场所的要求,并且应当做到科学化管理,适当延长开放的时间,满足培训者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