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7 02:00:33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篇(1)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属于全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如古 代西方文化是在近东文化、希腊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它吸收了古埃及的自然科学、近东 的宗教观念和希腊的爱智思想,在罗马帝国众多地理资源、众多民族精神基础上发现了 适用于各民族的科学、道德、法律、哲学及宗教观念,抽象出“七艺”的课程体系,成 为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中世纪后期,西方人巧妙地运用从阿拉伯和中国传来的技术,对 自己原先由犹太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进行思考,革新宗教,创造了有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伦理;17世纪开始,西方的传教士更是发现了中国的“精英政 治制度”——科举制,并将其改造成为英国的文官制度,使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因官僚 体制的运转而得到巩固。相比之下,中国虽较早的形成了多民族的中原文化,但由于地 域原因,使二千多年以来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儒家学说革新不大,照西方人的说法 ,“中国人追随其先辈的足迹,一直平静地生活着”。[1](P48)在17世纪开始的中西文 化交流和碰撞中表现出退缩、拒绝的态度,使一度领先的中华文明开始落后。

文化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文化,如传统 习俗、语言文字、价值体系,对个体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规范着社会成员的思 想和行为,这就是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有目的、有组 织、有计划地传递、传播某种文化,就是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任务。文化既是民 族精神的表现,又是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活动;文化因一代代人的理解和诠释得到 发展和更新,因而呈现出丰富和不断进步的态势。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文化教育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更新和前进。

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开始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 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及价值领域的理性化、教育领域的普及化 等互动的过程。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科学革命获得对环境不断增强的控制能力, 从而引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变革。它从西欧的法国、英国开始向整个欧 洲和北美、澳洲扩展,20世纪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也开始了现代 化的进程。从总的方面看来,它是传统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对现代社 会需要所作的功能性适应和调整。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溯源于17世 纪的“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有的学者回溯到更早的文艺复兴,他们都指明现代化的 发展与西方文化和传统有关。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传统文化的 消失,但是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确实也是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考验和做出反应的过程, 应当区别哪些传统在新的时代和条件下应当保存,哪些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因素。甚至 现代化也不能看作主要是由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兴起而导致的社会运动,因为在彼 得大帝时期俄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现代化了。现代化的定义应当包括技术、经济、社会 、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中所能包括的其他方面,事实上人们在欢呼科学技术带 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同时,也没有忽略现代化过程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无论在西方或 非西方,都有专注于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的“反现代化”思潮,他们指出,理智化、效率 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现代民族国家官僚制度的建立和国家主义的隐患,以及科技与人 性的矛盾等等,成为近二百年来文学艺术和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哲学 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教育普及是现代化的关键。工业化、科技发展和民主政治都离不开现代化所需要的人 ,如果忽视人的教育水准、心理特征能否跟得上时代步伐的问题,即使从发达国家引进 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民主制度,甚至教育课程,也无法在发展中国家结出硕果。“如 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的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 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化的转变,那 末失败和畸形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2](P2)参与性、独立性和向一切经验开放, 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而这一切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现代化,基础 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如法国大革命后1791年的《宪法》宣告:“普遍地废除侵犯自由 和平等权利的制度,再也不存在贵族、爵位,再也不存在世袭的差别,等级的差别,再 也不存在封建制度”,“社会差别只能视其对公共利益是否有益来证明其正确”,但法 国并没有在《宪法》公布以后就成为现代国家,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观念; 必须在大多数国民都对封建制度引起怀疑并提出挑战,亦即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情况 下,才能促使社会转化和新制度的建立。而这只有教育才能办到。只有教育才能使民众 理解现代化的必要,掌握现代化所需的技能,才能使民众成为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在现 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类因城市化、人口流动和大众传播的复杂性而有种种的反应并 付出一定的代价,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或心态才能适应,如乐于接受新事物、关注地区 和国家的公共事务、能理解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有能力从一个部门转 到另一个部门工作、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并很好地适应,缺乏这些就会使人 产生困惑甚至迷失人生方向。尤其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组织和跨国体系对经济、政治 和文化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现代化的进程处于更为激烈和复杂的背景之中,教育现 代化的程度更是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和体制的变化,表现为教育规模 的扩大、教育思想和价值观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等等,集中表现为教育的普及 和民主化。

教育普及不仅造就了现代化所需的经济、科技和管理人才,而且造就了现代化所必须 的社会基础。西方从16世纪开始大规模的扫除文盲和国民教育运动,至18世纪制定义务 教育法令,有效地提高了民众的素质。如1770年的英格兰农村中男性青年中能读写的人 数比例已经超过51%,苏格兰合理、实用的教育制度更是为维多利亚时代造就了大量的 技术和管理人员。[3](P330注13)19世纪末,西方新教国家的文盲率仅在5%~8%,而德 国更是只有6‰,高等教育无论在数 量或质量方面都居于欧洲前列。美国从1890年开始 大规模地发展中等教育,1920年14~17岁青少年在公立中学就读的人数比例从6.7%上升 到32.3%,居于欧洲之上。尤其是现当代美国和英国的公立中等教育发展很快,与有关 欧洲国家相比,中学适龄人口每千人中比例如下:

年份

美国

德国

瑞典

英国

1980

32

74

42

1990

68

89

42

1910

99

99

57

1920

247

117

61

83

1930

388

179

65

115

1946

581

205(1950)

267

283

1960

571

231

278

673

中等教育的扩大,成为20世纪初美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4](P267),尤其是二战以后 美国在中等教育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扩大高等教育,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其经 济持续高速发展。

但是,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之间并非对应的关系,这不仅是各国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快慢程度造成的,也是与不同文化对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相联系的。

英、日两国由于文化教育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发展。17世纪就开始工业革命的英 国,并没有很快地实现习惯和制度方面的变化,这是因为上层阶级崇尚古典文科学习,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历史、文学、建筑和艺术方面有很深造诣,但并不重视更现代、更实 用的科学课程;大批有聪明才智的贫苦民众子弟被排斥于文法学校和大学门外,因而学 校只是培养了一批“绅士”,而不是有助于现代化的社会民众基础,直到1890年建立奖 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才使英国的科学教育和普及教育加快发展。日本从公元6世纪起就 向中国学习,建立起以儒教为中心的学术体系和官学系统,与英国都铎王朝同时的德川 幕府为上层阶级开设的武士学校和藩校里,1855年开始除了继续学习中国经典之外,也 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和数学、科学;1869年成立的东京大学,目的就是把儒学伦理与西 方技术相结合,在十年左右时间里成为铸造日本民族精神的熔炉;而私立的庆应大学则 实行更实用的课程,培养了大批促进日本工商业发展的人才。总之,当时的武士阶层中 已经形成勤奋学习和模仿西方技术的新精神。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民众教育与国家 富强关系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确,他们全心全意地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取得经济和军事的优 势,热衷于学习外国经验,政府制定的第一次教育预算就把12%用于派遣留学生,同时 文部省预算中还有16%用于支付语言、医学、科学,甚至哲学和法学外籍教师的工资。1 871年,文部省技术训练局全部工作人员都是英国人,直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籍教师 的数目才逐渐减少。相比之下,英国议会虽然也曾邀请新教教育家夸美纽斯访问过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家们也曾聚集于牛津大学制定过普及初等教育和创办第三所大 学的决议,但始终缺少日本政治家那样的学习外国的决心和热情,如文官制的推行就遭 到长达15年的抵制。原因十分简单,因为“这个计划是中国式的”,他们认为自己是优 等民族,不屑于向其他的民族学习,导致的只能是落后。至1900年,英国的高等教育已 经落后于法国、美国和德国,化学家、工程师也远远少于它的主要经济对手;而日本的 武士却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的古典教育制度,短时期内成为亚洲强国。这一切都说明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同时,教育现代化也必须建立在社会现代化,尤其是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基础上。教育 规模、受教育对象的扩大是近代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进入20世纪以来,一些先行的 国家已经陆续普及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同时也由“使 所有的人都受到平等教育”的阶段进入了“根据能力和努力接受相应教育”的时代,进 入了普及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的时代。如英国、法国在二战前后确立了“分流教育” 政策,并逐渐影响到美国的教育;尤其是国际范围内竞争的加剧,使停留在“平等”基 础上的教育观念向“公平”教育观念发展,在世界上形成“资优儿童是人类共同财产, 他们有权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观念;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应受政治或经 济条件限制,也已经写入了国际公约,可以说,英才教育和分流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国家 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当代的日本,与一些教育先行国家一样已经实现了初等教育和中 等教育的普及,他们的适龄人口中,高中普及率已经达到98%,大专以上适龄人口受教 育比例为60%以上,但是并没有实行分流教育,甚至认为提出这样的建议本身是不应当 的,这就导致了日本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始终处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下,使一些资优 儿童和能力强的学生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浪费了他们的人力资源;而一些迟钝的 学生又不适应划一的教材教法,在激烈的“学历社会”竞争中厌倦和逃避,有近三分之 一的学生晚上不能入眠。这种矛盾的现象,只有用日本文化本身才能解释。在日本文化 中,有一个的重要观念“和”,它有赞同文化多样化的一面,也有缺乏竞争和批判的因 素,他们的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使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 实施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日本虽然早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也曾在近代作出过学习 西方的决策,但是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大踏步地前进,根本的原因是过分的群体观念 和认资排辈观念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文化、教育与现代化之间是多向交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 展进程中,传统教育观念、教育规模和国家教育政策决定着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也直 接影响到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教育、文化及现代化之间需要

探讨以下问题:

(一)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以符号系统物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经历史演变和选择保留下来的知识系统和价值观 念,它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构成社会成员的习俗、知识、道德、法 律、信仰、艺术等。任何教育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任何教育又都是在 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中发展的。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他种文化的态度也不同。一种态度是将与自己不同的文 化一概斥之为异端,称之为不开化民族,希望用自己的文化去改造他种文化,甚至征服 、消灭他种文化;第二种态度较为宽容,用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承认任何文化都有其合理 性和存在价值;第三种则是尊重并理解他种文化,将其精华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在民 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并存、影响和渗透不可避免,无论个体还 是社会都会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比较,有选择地吸收和扬弃。作为一个国家的教 育政策,决定采用哪种外来文化,采纳的程度和原则如何,是受引进者的权力意志、与 传统文化相关的有效成分,以及大众对革新和保持传统文化的普遍态度制约的。国家可 以通过入学要求、教学用语、教学内容及设计要求、学生的出路来控制文化发展的趋向 ,而父母和学校也可以或者促进对其文化的宽容态度,或者培养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 优越的信仰来左右个人文化态度。

多元文化政策指的是一个国家因多种文化的存在而采取的文教政策,它一般有以下几 种方法:(1)平行顺应。保留各种文化的原先特征,使之平行发展;采用两种以上教学 用语,每种语言或民族都不应凌驾于另一种语言或民族之上;(2)消除。在竞争过程中 使一种文化有效地消除另一种文化的做法,如通过战争、兼并,甚至种族灭绝的做法, 或要求较弱民族采取统治集团推崇的文化;(3)控制。当两种文化在发展上处于不平衡 和不协调的状况时,控制一种文化的发展使其处于不利状况,从而达到使之逐步消失的 境地。通常人们倾向于平行持续的看法,然而一个已经取得相对协调发展的多元文化总 是实质上朝着某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发展,这种文化变得如此完善,以至于可以在文化 竞争中消除较弱的竞争者;而文化的对抗也并非完全有效,更普遍的是新文化吸取了某 些文化的特质,而另一些则不被社会成员所采纳,或者被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种选择或生 活方式而被保留下来。如古希腊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罗马教育却吸取了希腊文化的一 切成果,他们采用双语政策,主张先学希腊语,吸收希腊学问,然后再学拉丁语,因为 必须发展统一的罗马文化。这一思想在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明确地表露出来,他 多次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文化的伟大贡献,但同时又批判当时社 会追求奢华,强调重振罗马的朴实、勇敢作风,反映了当时的文教政策。再如罗马帝国 的后期,希腊人关于宇宙有序的观念与犹太基督教的一神论相联系而被保留下来,罗马 人的理性法律体系与日耳曼习惯法相结合而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这些都与后来十字军 发现古代文化并发展起自然神论,乃至科学、民主的近代文化有联系。当然其中缺少不 了教育世俗化和普及化的作用。尤其在现代世界,文教政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例如在新加坡,华人占72%,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7%,为协调国际关系,为民族共 存,同心建设国家,采取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政策,结果形成以英语带来的科学文化为主 体、吸收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新加坡文化”,而不是华族文化或者马来文化,有效地提 高了国家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实力。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应当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遗产以利用现 代知识呢?还是促使自己制度方面的遗产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历来经验证明,使本国的 传统制度适应新的功能比照搬西方制度更为有效。

文化发展具有融合、排斥种种特点,但向现代化发展则是必然的趋势。每一民族文化 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都会出现冲突甚至对立的状况,必须意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 趋势,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能不能回避,也不在于种族或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尽 快地吸收其他文化中的进步因素,实现从观念到制度的变革,以适应如布莱克在《现代 化的动力》中所说的“只有一万年以前游牧民族向定居居民转变才可与之比拟的”人类 生活方式大转变的形势。

在国际政治影响、资本流动、军事占领,社会变动的复杂环境中,很难说是某一种因 素决定了现代化的快慢,但公认的是,社会意识中某些新的文化教育观念的出现是其中 重要的因素。这里包括:

1.对普及教育的重视。文化传播与世俗教育的推广,形成以知识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系 统;兴办以培养人才和提高专门化为任务的学校,使国家教育的观念开始形成,义务教 育的措施逐步落实。

2.强调进步和个人价值的新的文化观的出现。进入近代以来,按身份等级决定个人价 值的制度逐渐让位于按社会贡献决定个人地位的观念,强调对个体贡献及尊严的评价系 统的建立,从而使社会竞争进入公平阶段,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

3.出现新的人格定向。人们再也不满足终身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活一辈子,而是 要求扩大眼界,提高灵活性,发展起与他人或环境共生的观念,同时要求建立有关的管 理部门和法律制度。

正是在以上观念和制度的形成和建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调整和重组的必要,只 有这样,民族文化才会获得新的生命,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分外珍惜 而缺少远见卓识,那就可能出现民族主义;只有理性地分析传统文化中哪些因素是阻碍 现代化发展的,哪些是可以在现代化社会中保留并有其存在意义的,才能使民族文化成 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现代化的需要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方面,整合并 创造出一种更为合理、更为进步的新文化,才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例如,中国是一个 很早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国家,但是清末统治阶级 在外来文化面前以传统文化而自居,看不到现代化已经迫在眉睫,结果是错失了发展的 契机,未能在尊重知识的传统和具有严格选拔文官制度基础上发展科学,更未能形成崇 尚能力和贡献的现代观念,因而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

(三)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教育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情况看,文化教育与历史转型相适应,它既是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 的反映,又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不断地应环境挑战而应战,这就 发展了文化,包括对自然改造的物质文明和对世界理解的精神文明;宗教是一种对世界 认识和解释的系统,从最初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与哲学结合的高级宗教,不仅关乎 人类本性、宇宙奥秘,而且对教育理论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以前的漫长 岁月,人们被保守的精神所主宰,认为教育无非是通过经典文献的学习保存既存秩序, 培养的是因循守旧、不敢越出常规的人;而在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教学目的 在于验证知识、发展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个体的独立判断力、反思力,做前人从未做 过的事情,因而与古代教育的死记硬背有很大不同,要求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事学习。这不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步。

但是,在人类文化由宗教向科学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科学教育存在着许多尚待解 决的问题。17世纪初,笛卡尔在《方法谈》中指出,西方的许多人出于对宗教狂热和宗 教战争的厌恶,将理智活动转向世俗学术和经验科学,使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应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立起各方面的联系,如世界贸易、移民潮等,工业革命和科 学技术使人们感到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正是由于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效, 使教会放宽了对科学的限制,技术专家被越来越偶像化。然而在科学教育普及和提高的 同时,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出现问题,诸如自我中心、利己主义、人生迷失等 ,虽然科学也努力进入人文领域, 探索心理及社会问题,但事实表明科学并非万能;19 45年的原子弹应用更使人们对科学产生怀疑,技术专家也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益于人类 失去自信,纯粹的科学不再成为有思想、有良知的人的追求。一句话,人们对科学的乐 观态度开始转变,要求理智向人文科学倾斜,加强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以避免将可 以毁灭人类的力量交给不负责任的人。也有不少宗教界的人士指出,宗教对于人的本性 、对于纠正自我中心具有权威作用,为了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有必要恢复宗教教育。 更多的人是从完善科学教育出发,要求将完整的科学精神交给民众,使追求真理、集思 广益成为社会普遍意识,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可以说,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必须 与文化中的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探讨教育与宗教、科 学的种种关系。事实上,现代许多教育哲学流派对此已经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与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过程相联系,某些反现代化的思潮也在起作用,如许多后起国家 针对先进国家的“自强运动”、民族国家主义对世界主义的抵制、宗教对现代化的批评 等,固然有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嫌疑,但是其中也有“文化建设”的价值,对教育思想 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1.现代化与民族国家主义及“自强运动”

在西方现代化运动之前,个人对地域性权威力量的依存早已存在,但直到18世纪,“ 国家主义”才成为政治学的名词,它要求个人必须向民族国家效忠,而不是以宗教或者 组织为归属。18世纪末,英国和法国首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它们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 量,较好地发展了经济和科技。国力相对落后的东欧及其他国家,如德国等都向法国引 进启蒙运动的观念,向英国学习工业,开始了“自强运动”,创建起民族国家。在德国 ,马丁·路德创办的新教学校,首先使用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德文《圣经》,作为读写 教育的教材,从而第一个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发展起民族意识,后来这种民族意 识为统治者所利用,发展起民族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建立起国家教育的体系。例如,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主张的民族“社会主义”,希望由国家政权控制经济生活,由国家提 供给个人经济、社会和精神上的种种需要,由国家决定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由此实 现国家的富强。然而很不幸,这种国家主义的教育主张最后被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形成一种叫做文化民族主义的东西,最终造成人类的劫难,这是马丁·路德所始料不及 的。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也将启蒙运动的宗旨与现代化的经济、军事力量相结合,据以 横扫全欧洲,使法国大革命的世界主义转为法国国家主义,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文化民族 主义反应。

2.现代化与宗教

从启蒙运动欢呼理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胜利,声称基于经验的自然科学是取得知识 的唯一可靠方法和“控制自然”的力量以来,科学作为“进步”的文化在技术、经济和 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一种相信无论在什么地方科学都是人类 学习的基本内容的观念,使历史和地理的差异失去其重要性;同时科学本身不仅限于自 然科学而向研究全体人类道德、历史、宗教和社会背后的“理性原则”发展。但是,这 种转变却是在宗教界的“反现代化”思潮出现后,才注意到现代化初期那种崇尚个人才 能、勤勉的社会意识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功利主义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之间的冲突,人 们才重视研究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道德系统与社会规范的“相对性”问题,才导致了对 “理智精神”本身的不断批判,才有可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现代化与传统

在宗教界批判现代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同时,世俗的社会批判也不甘寂寞,一些思想 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从不同的方面指出现代化导致的道德、社会问题。如英国思想家、 文学家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对当时社会弥漫的无知、自 私自利进行批判,他奚落法国的“法理社会”和“掠夺的道德”,认为文明应当建立在 人性的基础上,建立在“善”“美”的教养基础上;华兹华斯(Willian Wordsworth,1 770—1850)、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等浪漫诗人也从庸俗的“精打 细算能力的无限运用”着手批评人性的失落,文化的危机;孟加拉诗人泰戈尔指责国家 主义是“巨无霸的自私自利”,“道德死灭的亡命”[6](P101),他说:“目前是人类 文明最黑暗的时期,因为每一种族都封闭在自造的局限中,自称为‘国家’”,“以爱 国主义之名行世,高举叛离天国的大旗”;要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克服功利主义,控 制新武器和机械;当代哲学家罗素、怀德海也提出了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 方,其中主要的方法是教育。

总之,仅现代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经济方面,它通过教育手段实现传 递和传播,并且为形成新的文化意识、新的人性特点,建设新的文化做准备;固然有的 时候看起来反现代化的思潮太保守、太不自量,但是它们从另外角度提出的问题未免不 是建设新文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已为许多学者所关注,“九五 ”期间对教育与现代化关系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 教育论》,力图从现代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顾明远教授主持的“文化传 统与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国家课题、刁培萼教授的《教育文化学》和石中英的《教育 学的文化性格》从不同角度关注文化教育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张瑞fán@①、王承绪 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融比较教育和教育史、科技史于一炉,在研究方法上有重 大创新;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田正平主编的《中国教育近代 化丛书》等,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多方面的基础。但是,研 究尚有疏漏的问题,某些专题尚待深入,尚待吸收哲学、社会学、史学、宗教学的成果 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使有关的教育哲学思想得到准确的阐释,如文化与教育的深层 关系、中西教育立法比较等。

我们认为,在教育与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文化的了解和理解问题

人们在了解和理解他种文化时,往往会按照自己原先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来加以选择、 解读,这就容易造成文化误读现象。如18世纪的莱布尼茨从白鲁神父给他的“八卦图” 中看到了“上帝与虚无人间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二进制的算术;而西方的传 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看作是“真正按柏拉图精英政治思想设计的模式”,都是以自 己原先的文化背景为解释他族文化现象的基础,结果造成文化误读现象。这也说明,要 了解他族教育现象,必须先理解它的文化背景,尊重文化的差异,而不是要证明他们与 我们相似;只有在超越具体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对普遍人类具有意义的抽象原 则。也就是说,学者们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很可能从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待其他的 文化现象,因此,一方面需要具有全球观念,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具体文化实质,这样才 有可能在客观描述各种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 律。

2.历史比较的办法

马克斯·韦伯指出,社会科学之所以葆有“永恒的青春”,是因为社会科学的历史“ 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试图通过概念的构成去分析性地理顺现实的头绪,通过科 学视野的扩大和转移而使已经构成的分析式概念结构解体,并依据如此转变的基础重新 构成概念。”[7](P104)各种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和道路,同时也有某 种共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只有在它们与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时才表现出来,如社会转型、 文化演变等。现代化是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的社会变迁,它首先在西方发生并且扩展到 世界各地,以科学知识的积累、理性态度的形成、社会流动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治民主化和以个人对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观念为特征,这些现象与文化教育之间的 联系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了解,必须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才能揭示其中的规律。

3.未来教育 的展望

如果说现代化对近代教育的要求是普及初等教育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化就 要求教育满足科技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表现为教育的提高和分流,如中等教育的普及、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英才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结合等等。同时,由近展而来的教育立 法,在现代进入完善阶段;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使人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发展起以科学、人道主义为中心的全球文化,提出要求培养具有全球观点、能从全人 类长远利益出发的“国际人”的教育目标。尤其是20世纪此起彼伏的战争和民族纠纷, 更使人们认识到全球意识和文化理解的重要。这一切,都是未来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是人类文化教育朝着和平和进步发展的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是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有效途径,愿我们用自己的菲薄力量来 为文化的理解提供一些资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和 其他文化,从而在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合作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西对话·潜能问题[A].独角兽与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克尔斯,史密斯.走向现代[M].坎布里奇:1974.

[3]钱伯斯.有关苏格兰中部人口和经济的论文[A].见:格拉斯,埃维斯.历史上的人口 [M].伦敦:1965.

[4]埃德尔.美国教育二十五年[M].纽约:1924.

[5]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屋 ,1993.

[6]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现代文化篇(2)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科学规划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用先进的文化培养公民的现代化公民人格,以文化和人的品质的现代转型,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小农人格向公民人格的嬗变,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一、先进文化和国民现代公民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和信息社会跨越式转型的剧烈嬗变中,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内部和各领域相互间思想、制度和机制的冲突和错位,孕育了社会生活中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感性和理性、垄断和竞争、强制和自由、腐败和廉洁、人治和法治、蒙昧和科学的冲突与矛盾,阻碍着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和谐发展,显示着社会和谐发展对先进文化和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急迫需要。

(一)文化和先进文化

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为人的衣食住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给养;制度文化调整和规范人的行为,为社会生活的有序展开提供各种组织制度和机制;观念文化包括思想、艺术、科学、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宗教和神话等内容。文化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应用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文化和人的密切交融与相互作用中,文化哺育着人类心灵的健康发育和茁壮成长,塑造着人的生活方式、人格品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先进和科学的文化是“真”的发现“、善”的积累“、美”的创造。先进文化是推动人与社会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动力、智力与思想源。先进文化引领正确价值追求、规范优良道德实践、确立民主制度和法治机制、繁荣科学理论和思想、孕育健康社会风气、塑造公众完美的主体人格。善于吸收人类的先进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是领袖们一贯倡导的。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P299)毛泽东也说过:“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还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2](P706—707)今天,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即是推进社会道德思想、文化哲学、经济制度、政治文明、法制文化的积极变革与发展,培育社会和公民现代化的科学精神、健全的民主法制和广泛的政治参与制度与机制、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义利兼顾的价值追求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二)人格和现代公民人格

人格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是人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知识积累、思想素质、政治修养和心理健康等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代表主体的知识、文化、审美、道德修养及实践理性等素质同社会要求相吻合与协调的程度,是主体社会价值的客观表现和评价标准之一。构建和谐社会,亟需用先进文化营造蕴含丰富先进时代性文化内涵的社会有机环境,定向培育国民现代化的公民人格——习惯公平竞争、密切合作;尊重知识和人才;奉公守法、合法取利;崇尚民主与法制、积极参与政治,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习惯社会变革、善于接受新事物;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及要求;守时惜时、对个人和社会充满信心、办事讲究效率;善于制定和实施计划;信任并善待他人与社会;善于扬弃传统的思想和智慧;积极沟通、相互尊重、自信,善于保护弱者和地位低的人的自尊和权利;了解社会生产、教育、政治运行过程,能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纪律与自由、生产和效率、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具备良好的文化生活、物质消费理性;能实际体现优良的家庭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具有爱国、艰苦朴素、注重环保的情感和行为习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功能对人的养成教育,善于以优良的文化价值、文明习惯、正确方法教育人,引导公众做正确的事、健康的人。

二、塑造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宏观文化战略选择

塑造国民的现代公民人格,需要从宏观层面确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育全社会共同的现代化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梁漱溟先生认为,社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国民共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化变革,也需要首先从这里着手。“概人类文化占最大部分的,诚不外那些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技术、组织制度等。但这些虽极占分量,却只居从属地位。居中心而为之主的,是其一种人生态度,是其所有之价值判断。——此既是说,主要还在其人生何所取舍,何所好恶,何是何非,何去何从。这里定了,其它一切莫不随之。不同的文化,要在这里辨其不同。文化之改造,亦重在此,而不在其从属部分。否则,此处不改,其它尽多变换,无关宏旨。此人生态度或价值判断寓于一切文化间,或隐或现,无所不在。而尤以宗教、道德、礼俗、法律,这几样东西特为其寄寓之所。”[3](P297)因此,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科技、道德、政治、法制、经济文化建设,培育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文化审美追求,是国家文化战略的合理选择。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培养人的现代化人格品质

解思忠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对中国教育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如下的概括:近乎空白的人格教育、乏力的精神教育、被功利熏染的道德教育、偏废的文化教育、倾斜的科学教育、落后的健康教育、薄弱的职业教育、狭隘的审美教育。这些不足,揭示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教育包含教育设施和设备等物质条件,教育体制、制度和结构等制度体系,教育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师队伍的职业修养与人格品位等文化思想内涵。相应地,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科技和经济现代化的先导,也是政治和文化现代化的前提,还是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必要科学食粮和人文基础,培养人的各种现代化素质和能力,塑造国民健康的多元现代人格。

(二)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应当循序渐进、文化养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教育孩子和学生如何尊敬师长、爱护环境、团结同学、认真学习、讲究卫生、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入手,促进他们的成长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自强自立、养成良好习惯、自爱、爱家、爱校、爱国等。家长与教师依据感性经验与目的教育孩子和学生,忽略健康人格、习惯、实践理性的养成,会损害他们的人格、身心健康,破坏他们的全面、自由地和谐发展。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只养不育,代劳一切,纵容放任,不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不培育孩子健康的人格、自立的能力、做人和做事的良好素质,违背科学、文明教育的要求,其结果是不道德的。

(三)普及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和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4](P184)、“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4](P184)、“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P184)受传统人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与素养,社会和公众极度缺乏对科技的自觉向往和强劲追求,这造就了中国社会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普及和强化各种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塑造公众自觉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培养公众积极学习并善于运用科学技能的实践传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崇尚科学、积极学习科学、合理地利用科学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循序渐进地积累公众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相应地实践精神,是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四)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营造崇尚民主法制的社会文化环境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促进国民对政治的广泛有效参与,让各种社会组织获得充分发展并分享部分社会管理职能,鼓励各种工商业、金融业、教育和公益服务类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循序渐进地加强权力监督,促进政府职能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不断获得完善与发展。彻底改造官僚文化,“官文化”造就了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因循守旧;顺上欺民、当官弄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官官相护、徇私枉法;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的异化人格,这些是民主法制现代化发展必须根除的绊脚石。促进法制文化、民主制度和行政道德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而言,没有政治和法制的现代化,不能彻底改造官僚体制,不能确立现代化的行政道德规范,不能培养公众优良的现代化政治人格,中国的现代化最终就不可能彻底实现。按照专业过硬、政治合格的标准,对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和公务员进行考核、任免、奖惩,使之在专业素质优良的基础上,做业务过硬、政治合格的掌权者。他们应当能自觉将优良专业能力和合格政治素质统一起来,正确、高效地履行职责,推动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切实保障行政官员和公务员懂法、守法,依法行政,培养党员干部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有坚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尊重知识和人才,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崇尚公平竞争,具备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和下属大胆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善于和观点不同的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精神追求和人格健康等,能够依法行政、奉公守纪、恪尽职守,做到向上对党负责、向下为民尽职。

三、以文化养成教育,培育社会和公众健康的社会实践理性

“文化养成教育”,就是通过营造具有积极文化内涵熏陶的生活、学习、社会环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审美、做人、道德实践、交往、合作、竞争、守法等环节中,贯穿寓教于乐的指导思想,以循序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为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蕴含正确的价值和行动导向,训练和引导公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认知、价值选择、道德实践习惯,不断提升主体的社会实践理性,塑造主体的健康人格和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群体,以有效地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

(一)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

在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耐劳、崇德尚和、爱国奉献、探索求知的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民主法制、公平竞争、尊重知识和人才、诚实守信、善于创新、习惯变革等先进文化内涵的同时,注意摒弃传统重义轻利理念的束缚,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注意克服和纠正市场经济下唯利是图的自发行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协调,是人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彼此相互促进的文化保障。

(二)培养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提高公众和社会的环保理性和能力

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商业经营和生活消费,对环境产生了无情污染和巨大破坏,导致了资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矛盾的层出不穷。如土地的沙漠化、淡水资源的枯竭、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的愈演愈烈、各种食物中农药的高残留、农药和化学制剂广泛使用对土地和水源以及人的肌体的潜在毁灭性伤害等。培养人和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克服和纠正商品经济自身无法抑制的非理性功利追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兼顾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属于子孙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无法回避的艰巨任务。

(三)重塑和弘扬社会人文精神与理想

市场和资本势力的异常活跃、感性生存的自由与疯狂、市场经济原则的独步天下、实用主义的大行其道、政治现代化的艰难爬坡、社会法制的极端疲软、高尚审美的普遍劣质蜕变、信仰和理想及归宿感的丧失、心灵世界的空虚,导致了文化生活的极端多样和感性、文化价值的异常多元和无序、文化人格的严重落后和畸形、文化环境的“合法”污染和混乱、文化继承的群体消极和无为、文化变革的普遍自发和无序、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庞杂与唯利是图、文化建设的无序和制度管理的严重滞后、健康平民文化的销声匿迹和“精英文化”的畸形繁荣等。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用丰富的时代性先进文化精神与品质,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广泛的政治参与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习惯平等竞争的主体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价值取向、义利兼顾的人生追求、文明礼貌的良好修养等,是培养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实际需要。

(四)塑造公众和社会健康的生活理性

通过制度化、量化、操作性强的制度建设,及时考评奖惩,培养公众简朴、实用、科学、合理消费的实践理性,杜绝铺张、浪费、奢侈、攀比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道德,引导公众追求健康、文明、淳朴、真诚、相互帮助的价值追求和交往道德,循序渐进地培养公众自由、快乐、简洁、文明、义利统一的生活理智和生活道德,弘扬爱岗、敬业、创新、合作、讲求效率、注重质量、乐于自我完善的工作观念和职业道德,等等,是丰富时代性先进文化内涵、建设文化养成有机社会环境、培养国民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五)有效增强和普遍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

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制化变革,是国民文化心理和人格的现代化转变过程。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文化现代化的方向、培育公民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的制度保证。只有民主法制观念和习惯深入人心,公民理性的民主法制人格才会逐步形成;只有民主法制成为社会和公众普遍的意志要求和实践行为时,才可以说民主法制建设已经熔铸成了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心理中的意识形式,成为了培育人与社会的民主法制能力和促进民主法制传统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良田沃土。

因此,丰富先进的时代性、民族性文化内涵,全力塑造文化养成教育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贯彻文化养成原则,用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塑造公民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意志结构和行为习惯,培育国民健康的主体人格和文化生活理性,形成国民普遍的现代观念和现代公民人格,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现代化要求协调一致,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制度、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现代文化篇(3)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科学规划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用先进的文化培养公民的现代化公民人格,以文化和人的品质的现代转型,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小农人格向公民人格的嬗变,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一、先进文化和国民现代公民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和信息社会跨越式转型的剧烈嬗变中,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内部和各领域相互间思想、制度和机制的冲突和错位,孕育了社会生活中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感性和理性、垄断和竞争、强制和自由、腐败和廉洁、人治和法治、蒙昧和科学的冲突与矛盾,阻碍着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和谐发展,显示着社会和谐发展对先进文化和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急迫需要。

(一)文化和先进文化

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为人的衣食住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给养;制度文化调整和规范人的行为,为社会生活的有序展开提供各种组织制度和机制;观念文化包括思想、艺术、科学、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宗教和神话等内容。文化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应用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文化和人的密切交融与相互作用中,文化哺育着人类心灵的健康发育和茁壮成长,塑造着人的生活方式、人格品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先进和科学的文化是“真”的发现“、善”的积累“、美”的创造。先进文化是推动人与社会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动力、智力与思想源。先进文化引领正确价值追求、规范优良道德实践、确立民主制度和法治机制、繁荣科学理论和思想、孕育健康社会风气、塑造公众完美的主体人格。善于吸收人类的先进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是领袖们一贯倡导的。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P299)也说过:“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还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2](P706—707)今天,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即是推进社会道德思想、文化哲学、经济制度、政治文明、法制文化的积极变革与发展,培育社会和公民现代化的科学精神、健全的民主法制和广泛的政治参与制度与机制、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生活方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义利兼顾的价值追求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二)人格和现代公民人格

人格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是人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知识积累、思想素质、政治修养和心理健康等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代表主体的知识、文化、审美、道德修养及实践理性等素质同社会要求相吻合与协调的程度,是主体社会价值的客观表现和评价标准之一。构建和谐社会,亟需用先进文化营造蕴含丰富先进时代性文化内涵的社会有机环境,定向培育国民现代化的公民人格——习惯公平竞争、密切合作;尊重知识和人才;奉公守法、合法取利;崇尚民主与法制、积极参与政治,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习惯社会变革、善于接受新事物;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及要求;守时惜时、对个人和社会充满信心、办事讲究效率;善于制定和实施计划;信任并善待他人与社会;善于扬弃传统的思想和智慧;积极沟通、相互尊重、自信,善于保护弱者和地位低的人的自尊和权利;了解社会生产、教育、政治运行过程,能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纪律与自由、生产和效率、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具备良好的文化生活、物质消费理性;能实际体现优良的家庭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具有爱国、艰苦朴素、注重环保的情感和行为习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功能对人的养成教育,善于以优良的文化价值、文明习惯、正确方法教育人,引导公众做正确的事、健康的人。

二、塑造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宏观文化战略选择

塑造国民的现代公民人格,需要从宏观层面确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培育全社会共同的现代化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梁漱溟先生认为,社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国民共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化变革,也需要首先从这里着手。“概人类文化占最大部分的,诚不外那些为人生而有的工具手段、方法技术、组织制度等。但这些虽极占分量,却只居从属地位。居中心而为之主的,是其一种人生态度,是其所有之价值判断。——此既是说,主要还在其人生何所取舍,何所好恶,何是何非,何去何从。这里定了,其它一切莫不随之。不同的文化,要在这里辨其不同。文化之改造,亦重在此,而不在其从属部分。否则,此处不改,其它尽多变换,无关宏旨。此人生态度或价值判断寓于一切文化间,或隐或现,无所不在。而尤以宗教、道德、礼俗、法律,这几样东西特为其寄寓之所。”[3](P297)因此,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科技、道德、政治、法制、经济文化建设,培育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文化审美追求,是国家文化战略的合理选择。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培养人的现代化人格品质

解思忠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对中国教育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如下的概括:近乎空白的人格教育、乏力的精神教育、被功利熏染的道德教育、偏废的文化教育、倾斜的科学教育、落后的健康教育、薄弱的职业教育、狭隘的审美教育。这些不足,揭示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教育包含教育设施和设备等物质条件,教育体制、制度和结构等制度体系,教育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师队伍的职业修养与人格品位等文化思想内涵。相应地,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既是科技和经济现代化的先导,也是政治和文化现代化的前提,还是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必要科学食粮和人文基础,培养人的各种现代化素质和能力,塑造国民健康的多元现代人格。

(二)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应当循序渐进、文化养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教育孩子和学生如何尊敬师长、爱护环境、团结同学、认真学习、讲究卫生、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入手,促进他们的成长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自强自立、养成良好习惯、自爱、爱家、爱校、爱国等。家长与教师依据感性经验与目的教育孩子和学生,忽略健康人格、习惯、实践理性的养成,会损害他们的人格、身心健康,破坏他们的全面、自由地和谐发展。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只养不育,代劳一切,纵容放任,不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不培育孩子健康的人格、自立的能力、做人和做事的良好素质,违背科学、文明教育的要求,其结果是不道德的。

(三)普及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和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4](P184)、“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4](P184)、“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P184)受传统人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与素养,社会和公众极度缺乏对科技的自觉向往和强劲追求,这造就了中国社会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普及和强化各种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塑造公众自觉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培养公众积极学习并善于运用科学技能的实践传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崇尚科学、积极学习科学、合理地利用科学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循序渐进地积累公众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相应地实践精神,是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四)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营造崇尚民主法制的社会文化环境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公民社会,促进国民对政治的广泛有效参与,让各种社会组织获得充分发展并分享部分社会管理职能,鼓励各种工商业、金融业、教育和公益服务类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循序渐进地加强权力监督,促进政府职能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不断获得完善与发展。彻底改造官僚文化,“官文化”造就了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因循守旧;顺上欺民、当官弄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官官相护、徇私枉法;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的异化人格,这些是民主法制现代化发展必须根除的绊脚石。促进法制文化、民主制度和行政道德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现代化过程中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而言,没有政治和法制的现代化,不能彻底改造官僚体制,不能确立现代化的行政道德规范,不能培养公众优良的现代化政治人格,中国的现代化最终就不可能彻底实现。按照专业过硬、政治合格的标准,对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和公务员进行考核、任免、奖惩,使之在专业素质优良的基础上,做业务过硬、政治合格的掌权者。他们应当能自觉将优良专业能力和合格政治素质统一起来,正确、高效地履行职责,推动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切实保障行政官员和公务员懂法、守法,依法行政,培养党员干部的现代化素质和能力:有坚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尊重知识和人才,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崇尚公平竞争,具备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和下属大胆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善于和观点不同的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精神追求和人格健康等,能够依法行政、奉公守纪、恪尽职守,做到向上对党负责、向下为民尽职。

三、以文化养成教育,培育社会和公众健康的社会实践理性

“文化养成教育”,就是通过营造具有积极文化内涵熏陶的生活、学习、社会环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审美、做人、道德实践、交往、合作、竞争、守法等环节中,贯穿寓教于乐的指导思想,以循序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为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蕴含正确的价值和行动导向,训练和引导公众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认知、价值选择、道德实践习惯,不断提升主体的社会实践理性,塑造主体的健康人格和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群体,以有效地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

(一)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

在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耐劳、崇德尚和、爱国奉献、探索求知的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民主法制、公平竞争、尊重知识和人才、诚实守信、善于创新、习惯变革等先进文化内涵的同时,注意摒弃传统重义轻利理念的束缚,塑造义、利兼顾的人生和社会理性,注意克服和纠正市场经济下唯利是图的自发行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协调,是人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彼此相互促进的文化保障。

(二)培养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提高公众和社会的环保理性和能力

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商业经营和生活消费,对环境产生了无情污染和巨大破坏,导致了资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矛盾的层出不穷。如土地的沙漠化、淡水资源的枯竭、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的愈演愈烈、各种食物中农药的高残留、农药和化学制剂广泛使用对土地和水源以及人的肌体的潜在毁灭性伤害等。培养人和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克服和纠正商品经济自身无法抑制的非理性功利追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兼顾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属于子孙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无法回避的艰巨任务。

(三)重塑和弘扬社会人文精神与理想

市场和资本势力的异常活跃、感性生存的自由与疯狂、市场经济原则的独步天下、实用主义的大行其道、政治现代化的艰难爬坡、社会法制的极端疲软、高尚审美的普遍劣质蜕变、信仰和理想及归宿感的丧失、心灵世界的空虚,导致了文化生活的极端多样和感性、文化价值的异常多元和无序、文化人格的严重落后和畸形、文化环境的“合法”污染和混乱、文化继承的群体消极和无为、文化变革的普遍自发和无序、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庞杂与唯利是图、文化建设的无序和制度管理的严重滞后、健康平民文化的销声匿迹和“精英文化”的畸形繁荣等。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用丰富的时代性先进文化精神与品质,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广泛的政治参与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实践理性、习惯平等竞争的主体人格、追求道德完善的价值取向、义利兼顾的人生追求、文明礼貌的良好修养等,是培养国民现代公民人格的实际需要。

(四)塑造公众和社会健康的生活理性

通过制度化、量化、操作性强的制度建设,及时考评奖惩,培养公众简朴、实用、科学、合理消费的实践理性,杜绝铺张、浪费、奢侈、攀比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道德,引导公众追求健康、文明、淳朴、真诚、相互帮助的价值追求和交往道德,循序渐进地培养公众自由、快乐、简洁、文明、义利统一的生活理智和生活道德,弘扬爱岗、敬业、创新、合作、讲求效率、注重质量、乐于自我完善的工作观念和职业道德,等等,是丰富时代性先进文化内涵、建设文化养成有机社会环境、培养国民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五)有效增强和普遍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

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法制化变革,是国民文化心理和人格的现代化转变过程。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文化现代化的方向、培育公民民主法制意识和能力的制度保证。只有民主法制观念和习惯深入人心,公民理性的民主法制人格才会逐步形成;只有民主法制成为社会和公众普遍的意志要求和实践行为时,才可以说民主法制建设已经熔铸成了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心理中的意识形式,成为了培育人与社会的民主法制能力和促进民主法制传统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良田沃土。

因此,丰富先进的时代性、民族性文化内涵,全力塑造文化养成教育的有机社会文化环境,贯彻文化养成原则,用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塑造公民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意志结构和行为习惯,培育国民健康的主体人格和文化生活理性,形成国民普遍的现代观念和现代公民人格,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现代化要求协调一致,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制度、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现代文化篇(4)

杂志收录

现代文化篇(5)

外来文化的输入,表面上好像代替了儒家思想,推翻了儒家思想,使它趋于没落消灭的运动,其实正是促使儒家思想新发展的大动力。……“五四运动”以后所输入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儒家思想汇合,在历史上曾展开了一个新儒家思想运动,造成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由这看来,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不是建筑在排斥外来文化上面,而是建筑在输入吸收外来文化上面。[5]

从这个意义上说,袁良骏先生的观点可资我们借鉴,他在《“五四”· 新儒学 ·道德重建》一文中指出:

“五四”的局限正是当代新儒学的光点,当代新儒学的局限恰恰也正是“五四”的光点。因此两个局限的排除和两个光点的融汇,正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大发扬。[6]

而台湾旅美学者张灏也在《新儒家与中国文化危机》中提倡:

应该沟通新儒家和‘五四’的思想,才是我们未来文化发展的应有基础。[7]

事实上,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文化场域中,文化现代化主要分成了三种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文化派、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派。现代新儒家之一贺麟先生在发表于1940年代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一文中,认为“广义的新儒家思想的发展,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就是中国现代思潮的主流。我确切看到,无论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各方面的努力,大家都在那里争取建设新儒家思想,争取发挥新儒家思想。”并将“发挥新儒家思想,蔚成新儒学运动”视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8]他指出:

现代文化篇(6)

3.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

4.花纳税人的钱,应该更慎重一点柳传志

5.互联网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商业张朝阳

6.新希望不能让农民亏损刘永好

7.危机没什么了不起宁高宁

8.未来30年,住宅行业仅仅只是开始王石

9.第一人物新闻会

10.《新青年》背后的创意湘军——访"奥马奖"组委会秘书长欧阳国忠先生黄伟祥,黄仁泽

11.环球活动网:"活动超市"的领跑者黄仁泽,杨剑

12.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欧阳国忠

13.为没学华尔待庆幸张敬伟

14.学习华尔街远未结束刘靖华

15.用艺术的方法管理王建国

16.寻觅全球危机中的亮光罗伯特·佐利克

17.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李永田

18.又一场奥运开始了李光斗

19.从曾国藩治军看企业文化的"落地"张华强

20.缔造强势品牌的"四部曲"王征兵,汲剑磊

21.别陷入伪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孙绍涵

22.品牌"健身"的立体竞争力唐文龙

23.任何成功的企业北后都有伟大的策划——访中国博采咨询策划集团董事长李德怀田宝国

24.王永庆赢在战略上现代企业文化 曹东霞

25.百年哈雷,文在消费者身上的品牌王新业

26.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因何长盛不衰曾宪蓉

27.卓越的品牌战略成就三星杨兴国

28.耐克的故事会唐山

29.三年时间,从零到无处不在霍华德·布朗

30.奥克斯手机:踏平坎坷成大道田国垒

31.倾情打造"闽铝"品牌文化董丽娟

32.企业文化引领核心竞争力杨佑田,杨秉毕

33.竞价排名:百度的双刃剑李勇

34.事故之源:"意识形态错位"曾水良,齐永全

35."空降兵"与企业文化王吉鹏

36.政工干部不能像"六王爷"那样玩虚招唐宗礼

37.做学习型的新员工刘文通

38.看完奥运看"奥马奖"环球盛典榜中榜黄伟祥

39.博客换VC:遭遇浙江女富豪朱威谦

40.长安画杰何海霞百年回眸博雅

41.从"超级女声"看1P理论

42.金融危机下,关于中国经济的思考

1.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卢国杰

2.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刘勇

3.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林小晶

4.信息产业融合与反垄断政策王科

5.酒店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罗家丽

6.浅谈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宋保军

7.浅析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朱延滨

8.交通行业组织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宾海鹰

9.浅谈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石良

10.浅谈制造业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白向辉

11.搜索引擎Google与百度的比较研究岳国庆,彭少杰

12.浅议广西国有外贸公司的衰败原因与发展方向李振海

13.浅议企业负债经营任富利

14.现代企业文化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思考杨兴田

15.民营企业培训风险及有效防范研究王春敏,师云涛

16.中小企业筹资风险之浅析与防范程丽

17.浅析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赵佳燕

18.浅析中国移动企业的执行力姚科春

19.谈知识经济管理吴少华

20.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田仁霞

21.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问题与对策于善甫,毛瑞娟

22."直觉"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刘晔

23.新时期股份制企业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的探索龚家达

24.浅谈企业文化的创建黄倩

25.警惕"工作经验论"张真

26.企业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胡宝娣

27.创特色企业文化建和谐家园梁玉风

28.浅议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何柏略

29.试论用企业文化理念塑造员工行为顿洪亮

30.谋求企业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张广东,杜生

3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议开会的技巧刘汉柏

32.道教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以《太平经》为例宋跃华

33.浅谈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司可HtTp://

34.浅谈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李春霞

35.构建和谐党支部的作用分析陈美爱

36.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朱锦

37.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冯彦

38.浅谈如何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王凤宝

39.基于职业发展的我国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张雁琳

40.以创新精神务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冯爱民,戚亚茹

41.国企党组织政治优势如何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刘晓晔

42.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对策研究彭巧胤

43.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重要意义现代企业文化 佘斌义

44.浅析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林靖

45.关于新时期下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殷万良

46.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蒋晓红

47.创新移动通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李爱平

48.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浅析史文江

49."效益本位"下的企业工会工作探析丁巧玲

50.浅谈学校工会工作如何适应时代要求郭小平

51.关于发挥企业工会小组民管会作用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贺同玖

52.对美国医疗体系中若干问题及相关政策的探讨代兴

5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谢月玲

54.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司法改革的几点思考曹云鹰,温文治

55.大学生维权及其运行机制构架初探王兰,瞿晓玲,罗思

56.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井玉春,郝喜友,钱凤林

57."论赏当吝"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高立

58.行为面试法在招聘人力资源经理中的应用潘建勤

59.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吴永兴

60.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几个趋势黄蓉

61.试用"双因素"解析西部人力资源建设问题黄岩

62.高职高专数控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张福荣

63.膨胀管套管补贴技术应用王岷君,张超群

64.机械冷藏车抱闸预警系统设计熊小青,刘汉威

65.数控车床螺纹加工指令在生产中的应用张添孝

66.张河湾水库高水头平面定轮闸门制造方案李学敏,关卫国,郭庆

67.ASP+Access数据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书清

68.液压自动抓梁水下电控系统防水密封郭庆,王平,关卫国,尚嘉峰

69.现代企业文化 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马超

70.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刘高波

71.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陆丽奎

现代文化篇(7)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现代文化篇(8)

后现代

文化异化

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9―0028―05

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詹姆逊,不仅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作出了总体的、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研究,而且作为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通过对后现代文化泛化现象的分析,指出后现代文化已发生审美变异成为大众文化;通过分析后现代文化的空间特性,揭示出后现代文化已成为失去历史感和深度精神的平面文化;通过分析后现代文化的形象化表征,指出后现代文化失去个性和创造力;最后,通过分析后现代文化境遇中主体精神分裂的状态,深刻揭示出后现代文化主体的消解和乌托邦精神的消失。詹姆逊不仅全面批判了后现代文化自身的普遍异化,而且深刻批判了后现代文化异化境遇中人的全面异化和主体的最后消解。

一、文化泛化与审美变异

詹姆逊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或者说60年代初期开始,文化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表现为与现代主义文化的彻底决裂。这种断裂的原因应归结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状况的变化,即社会性质由垄断资本主义转型为多国或跨国资本主义,也被称作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媒介社会、消费社会、景观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或高技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跨国资本的扩张,跨国资本取代垄断资本向全球纵深和大规模发展,成为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一切都以它的资本增殖和再生产为转移,换言之,随着跨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种难以察觉的资本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将成为社会的支配力量。”资本运作的这种新特点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并反映到文化领域中,资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依据和合法性的标准。由此,文化生产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自然、审美和人的潜意识等领域。

正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逻辑中,詹姆逊发现了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文化的泛化与去边界化。后现代文化出现了与经济交融、互渗与共谋的现象,一方面经济进入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甚至理论都成了商品;而另一方面文化逐步经济化,文化商品在后现代社会的市场和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他说:“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詹姆逊透视到文化打上经济烙印后的泛化含义。他指出,在后现代社会里,“文化”的疆界被大大拓展,与以往侧重于精神特征的文化观念有了很大的区别。过去狭义的文化常常被理解为知识、价值、观念、思想等精神性的存在,是与日常生活相对立的。是逃避现实的去处,是诸如音乐、绘画或纯文学之类高雅的事情,这样便形成了文化圈层的独立性和自律性。但在后现代社会,由于作为全自律空间或范围的文化黯然失色,文化落入尘世,普遍渗透或移人各种事物之中,文化的扩散使文化与总的社会生活享有共同边界。

“如今,各个社会层面成了‘文化移入’,在这个充满奇观、形象或海市蜃楼的社会里,一切都终于成了文化的――上至上层建筑的各个平面,下至经济基础的各种机制。……‘文化’本体的制品已成了日常生活随意偶然的经验本身。”这就是说,文化已不再是一个纯粹而独立的概念,文化泛化使自身发生内爆,在社会结构中超越自我边界,从而与经济共谋、与政治同语、与意识形态同构、与生活失去距离和边界。

文化的泛化与去边界化开启了文化异化的大门。后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化已经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文化物化成为产品,在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在市场上出售,后现代文化成为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商业价值成为衡量文化价值的绝对标准,文化的内在规律衍变为市场规律。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的霸权地位,以复制或剽窃方式广泛满足大众的需要,以拼凑与戏仿手段恣意制造娱乐性,而使受众获得即时。文化成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文化成为一切。当一切都冠以文化之名或打上文化标签之时,文化不仅物化和表层化,而且世俗化和功利化,成为达致政治和经济目的的工具,成为资本运作的内在逻辑。

文化泛化与去边界化,致使后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发生极大变异。文化表层化,物性张扬,审美性失落,失去精神内蕴。詹姆逊在分析后现代社会典型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时,也同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一样,采取了批判态度。他指出,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消解力,整合了媒体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多种样式,形成以趣味为核心,兼具重感性、简单化、同质化等特点的新的文化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大众文化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感官刺激与精神抚慰的需求,丰富和滋润了人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依赖大众媒介所具有的痼疾,恰恰导致了人的异化倾向。拉扎斯菲尔德早在20世纪40年代对大众媒介列数四大罪状:使大众丧失辨别力,安于现状;导致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剥夺大众的自由时间;具有麻醉精神。詹姆逊认为大众文化也必然因这些固有缺陷导致大众的异化,从而使人失去最宝贵的本质。

二、文化时空逆转与深度消失

不可否认,文化是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积累。时间是线形流向的,它一刻不停地从过去、经由称作“现在”的点、不可逆地指向未来,时间正是在历史中生成和存身的。但在生产力尤其是尖端技术、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时间观。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时间是线性时间崩溃后的时间碎片,是零散化的失去向度的时间概念,时间存在的唯一标识是现在。这种新的时间体验使人们感到自己生活在永恒的现在之中,区分过去、现在、未来已没有任何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对于未来,已丝毫点燃不出激情,自然也谈不上未来感了。于是,“我们整个当代社会系统开始渐渐丧失保留它本身的过去的能力,开始生存在一个永恒的当下和一个永恒的转变之中,而这把从前各种社会构成曾经需要去保存的传统抹掉。”在后现代的时间意识中,现在与当下成为时间存在的惟一标识,过去和未来从时间的链条上消失了,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显然,在这样的社会,时间意识丧失了,历史意识淡化了。后现代时间观消解了人们的历史意识,使人们忘记了如何去历史地思考。历史意识是人类对于自身和历史事件的看法。个 体的历史记忆与集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出某个时期人们的历史观。现代主义文化注重现时与文化传统和个人记忆的密切关系。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个人记忆和文化传统逃遁出文化层面,呈现出与过去断裂的类似于精神分裂的体验,人沉醉于现时体验的欢悦中。因此,历史成为纯粹偶然的片断。历史规律即人们借助权力话语虚构出来的幻想之物。后现代文化已失去历史维度。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参照,也是塑造人的感观方式的重要因素。时空关系一般认为有三种情况:时空分离、时空一体、时空互换关系。时空分离与时空一体关系建立在自然时空特性上。而时空互换关系则是建立在社会时空的特性上,并把自然时空的特性作为自己的前提。詹姆逊从社会时空观的视角对后现代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进行了考察,并由此断言后现代文化是一种空间文化,是一种缺乏深度精神的表层文化。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发生了时空逆转,即时间变成了空间。后现代社会以快速变化掩盖了停滞,“社会生活各层面空前的变化速率等同于一切事物空前的标准化”。当剧烈变化以标准化的形态出现时,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停滞或僵化,詹姆逊把这种停滞表述为“时间变成了空间”。正是由于后现代的时间成为了永远的现在,才使得后现代的时间被空间化了。空间在后现代社会中占据着主宰地位,它否定、压抑了时间性,必然影响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对未来的想象。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注重空间的文化,“空间”是后现代文化存在的主因。他把空间分为欧氏几何空间、帝国主义空间和后现代空间,分别与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对应。在欧氏几何空间里,个人经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适应的;在帝国主义空间里,已呈现出分裂性的特点,即个人经验与体验环境的适当方式之间出现了断裂;在晚期资本主义中,这种分裂更为严重。詹姆逊所谓后现代空间即鲍德里亚所定义的“超空间”。它是“一个充斥幻影和模拟的空间,一个纯粹直接和表面的空间。超空间是空间的模拟,对它而言,不存在原始的空间;类似于与它相关的‘超现实’,它是被再现和重复的空间。可以说,超现实比现实更现实;它没有事物本身肮脏的物质性,却可传达对事物的感觉、事物的‘物性’”。詹姆逊认为后现代超空间开创了一种新的空间范式。而我们作为主体迄今还没有与之相配的任何感觉或感觉器官。在后现代空间,我们的身体丧失了掌控自己的能力,从而迷失于跨国的、全球化的偌大网络空间中。更为可怕的是,“超空间”比实际存在的空间还要“真实”,处于这样的空间,人们的主体、感知方式和经验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要受到“超空间”的重新塑造。“后现代空间都让我们终止期望,终止一切的欲求。”我们当前现实的认知,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投射都在巨大的空间中被弱化得无能为力。在后现代时空中,我们失去对过去的历史感,失去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也失去对未来的乌托邦理想。我们似乎不再记忆过去,也不再思考未来,只在当下的后现代空间中,快乐着并痛苦着,狂欢着并迷失着。

后现代文化是缺乏时间维度和历史意识的表层空间文化,詹姆逊就此断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首要典型特征之一是“深度消失”。所谓“深度消失”是指后现代主义力图前现代、现代一切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即从哲学上试图消除现象(phenomenon)与本质(essence)、表层(sur-face)与深层(depth)、真实(truth)与非真实(truthlessness)、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对立关系模式,把本质推向现象、深层推向表层、真实推向非真实、所指推向能指。詹姆逊据此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解构了人们探究本质、深层、真理、真实以及所指等有关“意义深度”的思维定式,不再追求现代、前现代经典作品具有的深度价值和意义,没有潜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深层寓义,因而是一种无需解稗的丧失深度精神的表层文化。

三、文化视像化与创造力枯竭

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的发展趋势早在匈牙利电影理论学家巴拉兹理论中就曾有预言。视觉文化的内涵由本雅明进行了拓伸,他认为电影凭借一些技术手段,把现实世界尚未出现的东西在电影中超前呈现,从而把一种新的文化带人人类社会生活。加拿大历史学家麦克卢汉根据传播媒体的不同将人类历史分为口头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时期。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强化了视觉文化的主题。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和法国学者利奥塔也关注视觉文化的转向。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发现借助电子媒介和计算机模拟,视觉文化便进入了“拟像年代”,在这一时期,形象与现实的关系断裂了,从互联网到卫星电影,从好莱坞到迪士尼,拟像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詹姆逊与这些理论学家一样,也敏锐地感受到了文化的视觉转向。他从现代传媒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对这一转变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迈进阅读和书写以后的全新境界了,整个文化正在经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即以语言为中心转到以视觉为中心。当代社会空间被视觉文化充塞着,所有真实的、未说的、未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都已经成功地被渗透和殖民化,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由于电影、电视、电脑的发展,以及后现代社会独特的时间性,“现在开始感觉到的东西――作为后现代性的某种更深刻、更基本的构成而开始出现的东西,或至少在其时间维度上出现的东西――是现在一切都服从于时尚和传媒形象的不断变化”。

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定位为一种视像文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人和事物皆异化为一种形象,无处不在和一统天下的形象改变了人们认知事物的传统方式。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下,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形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感兴趣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外观形态,人们需求或喜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种商品的外包装或者广告代言人,这就是说形象代替了“真实存在”的事物。同理,人(明星)异化为形象。詹姆逊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体制中明星影像的变体和艺术创作的实例,认为明星是在媒介大力渲染和烘托中被塑造出来的。明星成为商品化过程的产物,因商品物化而衍变为自身的“形象”,恰如德波在《奇观壮景的社会》中所描述的状况:“形象已经成为商品物化之终极形式”。

如果说形象还有真实模本(copy),形象之“物”还接近真实,那么,当形象发展为类象时,则连原来的模本也抹去。詹姆逊借用了鲍得里亚的“类像(Simu-lacrum)”概念来反映后现代文化的客体表征。类像是“没有本源、没有根基”、缺乏客观实在性的虚幻模拟,类像之物是远离真实的幻像。类像文化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在这里,作者通过中立、僵化、物化的“媒介物”,惯用复制(剽窃)和拼凑(戏仿)的技法,而使文化文本失去了思想意义和价值。类像文化正是一堆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拼凑物,“拼凑是一种空心的摹仿――一尊被挖掉眼睛的雕像”。通过复制与拼凑,后现 代社会被类像包围,致使原品失去存在意义,现实和幻觉失去区别,包围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失去真实性。后现代文化越来越看不到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劳动痕迹,在这里,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主体性、独创性、情感、真理、终极意义等文化精神纷纷消失。

四、文化主体消解与精神分裂

詹姆逊认为,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人相比,后现代时期人的精神状态在异化的路上走得更远。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残片化,主体不是异化,而是消解和彻底精神分裂。

第一,后现代社会主体死亡。詹姆逊认为,“伟大的现代主义是一如你的指纹般不会雷同、你的人身般独一无二的个人、私人风格的创造的必然结果。”现代主义美学是与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概念根本相连的,但在后现代主义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个体主义已经终结,个体或个体性主体已经死亡。主体死亡可作两种理解:其一,在古典资本主义及传统核心家庭的社会文化中,曾经有过被置于万事中心的个体主义、个体性主体。但在后现代社会,现代主义意义上的主体已瓦解、消失在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网络中;其二,如果从后结构主义激进立场来看,资产阶级的个体性主体只是一个神话,它从未真正存在过,仅仅是一种哲学和文化的迷思,对它的建构是企图说服人们要“具有”主体性并且拥有独特的个人身份。总之,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资产阶级独立个体主体已经消解。

现代文化篇(9)

二、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保护民族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是要科学地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不可一味地排外和排现,也不可一味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在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其一,要对文物典籍、传统艺术样式等进行整理和保护。我国十分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例如,近年来多项民族文化申遗成功,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在进行文化保护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民族的文化典籍等进行必要的搜查挖掘和整理工作,以便后世阅读参考。贵州省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大省,该省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的各项典籍进行整理存档工作,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文献资料的整理收集,不仅能为当地文化发展保留一定的依据,也能促进当地文化在世界文化范围之内的发展和传承。例如苗族的《苗族古歌》,布依族的《布依古歌》,水族的《水书》,仡佬族的《仡佬古歌》,土家族的《土家族哭嫁歌》等,这些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存档的过程,是促进不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二,要大胆地借鉴其他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一个保持原有文化精髓,吸收其他文化优秀之处共同发展的过程。其他的现代文明和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文化发展应该大胆地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才能产生新的文化形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使得传统文化发展成为现代文明。文化的创新有时可以和实际的产品结合起来,在产品中融入文化的元素,通过宣传的方式,能使得传统文化被更多人认识接受。因此,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只有不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在现代化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弘扬和发展。其三,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模式。人是文化的创导者,也是文化发展的促进者,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教育密不可分。很多时候,发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临一定的难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上缺乏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程度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可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为民族文化培养继承人和传播者。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有很多传统技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的,但由于当前很多民族区域教育稍显落后,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导致民族文化传统失传现象频频出现,因此,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需要加强现代化的教育。

现代文化篇(10)

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现代化

在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将发生冲突和变革。如果依据计划经济时代的既定价值观念出发来评断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变化,是不可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必须走向现代化,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从变革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来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大致包括(1)充分肯定个人欲望的合理性,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2)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培养自由竞争意识,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4)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追求现实利益与维护公平公正相结合;(5)关注生命个体存在,坚持关心自我与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相结合;(6)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义利兼顾与义高于利相结合;(7)形成知识的价值观念,坚持反对封建迷信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8)重视培养个人理想,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有机结合。

三、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要求打破传统以培训、岗位、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开放性的多维网络结构,这样,企业文化建设与家庭、社会就会有效连接起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建设教育合力。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出自我封闭状态,而成为真实社会的一部分,避免了企业文化培养的片面化、畸形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怎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张扬人的个性,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成为文化建设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维护领导尊严,实施专制式的文化建设模式。它要求员工对领导的服从,轻视员工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定员工的个性发展,这种模式很显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而又迫切的需要。因此,建立“以员工为中心”的民主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充分肯定员工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提倡人的个性张扬,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客观需要,重视每个员工个体潜能、思维创造、自主创新等各方面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现代文化篇(11)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将起到越多越重要的作用。

一、全球化对世界、对中国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化始于近代,至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国家、民族、国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和个人,发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结果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全球化的目的就是推动全球的一体化,因此,统一性是其主要特点,同时全球化也为参与主体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特点的条件,从而又表现出多样性。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出现冲突的原因是新旧事物和意识的矛盾以及多样参与主体问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为对抗,直至冲突。世界由此也变得更加不稳定,聚散离合的现象频频发生,世界格局的变化已难以预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对中国来说,全球化浪潮已无法躲避,并已深深卷入其中,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纳入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一进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上,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缓和了关系。在经济上,一是大量吸引外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主动加入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思想上,解放思想,打开禁区,为国外先进思想的引入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改革开放既使中国深入全面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同时也使其从全球背景中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知识以及变革的思想。”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沉重压力,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全球制约,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制定。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不断强大,已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西方国家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忧心忡忡,各种遏制中国的理论纷纷抛出,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对西方构成威胁的是中国,并断言儒家文明必将与伊斯兰文明结盟,共同对抗西方。由此,他提出要对中国采取遏制策略,这一理论似乎在西方国家引起共鸣。我们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一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宣传中国的政策,展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自己,明确确定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放宽视野,树立全球意识,即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

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全球化是以世界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为特征,推动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静止走向依存互动的客观进程。冷战之后,两极世界不复存在,全球化进程由此而加快,文化取代意识形态的对立而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化具有交流、吸纳、扩散、涵化和融合等功能,以此构成了全球化的动力和内容。

冷战后,文化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冷战后国际关系意识形态著篱的拆除,使不同文化交流、磨合、融通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世界化趋势的加深构成了推动全球化的动力;第二,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使文化的交流面和交流量不断扩大,并使人们对人类共需的文化进行取舍和选择,而这势必通过文化认同及其对世界的文化整合推动世界的全球化进程;第三,伴随经济的国际化,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与融通,使不依地理环境、社会体制、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为转移的全球文明的生成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偏于一隅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认同将为脱胎于各种文明体系的全球文明所取代,并且日益在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尺度和调节机制;第四,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使人类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进而推动不同文化体系的融通与认同,并孕育出具有人类共识色彩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全球问题的不断加剧呼唤着关注人类命运的全球意识及国际协调机制的形成,而这无疑将以文化的认同和融通为基础。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来看,人类以许多小的文明地区逐渐融合交流,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地区文明,到了20世纪,实际上非走上一条人类共同的文化途径不可了,这里并非是说取消了文化的地方特征,而是指人类文明在越来越多领域找到了共同点和运用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可以想见,进入21世纪,文化的全球化落是全球化的综合表现,文化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成为阻碍全球化进程力量。因为文化都是某一民族的文化,文化的民族性使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与其他的民族文化发生碰撞,产生矛盾,甚至会发展为对抗,导致冲突。冷战后,两极世界崩溃后,一度被压抑下的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出来,民族主义又在世界上形成强大的思潮,霸权主义者利用它去搞文化扩张主义,落后国家利用它与西方抗争,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文化的侵蚀,由此,便会形成一种文化民族主义,从而堵塞了文化交流的渠道,对全球化进程是不利的。

三、中华文化与全球化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参与主体已进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作为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量愈发显示其重要。中华文化因此而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又是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首先突出的中华民族的特征,塑造的是中国的形象。其次,中华文化要吸纳、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构成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动力。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至今唯一不曾中断而一脉相承的最古老的文化。正是依靠这种充满永恒生命力的维系,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分裂,对那些叛国分裂之人永远不予原谅。可以说,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当然,不容讳言,以儒学核心的中华文化在整个封建社会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建构自己的体系的,它适应的是封建统治者专制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处于封建专制下顺民的要求。近代以来,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并被胁迫着加入了全球化进程,“中体西用”是中华文化不得不选择的形态。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中华文化选择了阶级斗争的形态,而且脱离了全球化进程的正常发展轨道,形成了只与虚拟化的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因为几乎完全拒绝外来文化的涌入,但又批判外来文化。改革开人之后,中华文化才真正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参与是以独立而且不依赖任何国家和个人的身份进来的。在这一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正处于不断的建构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将处于快速变化中,中华文化将在这个背景下建构起来,也必将适应这一全球化浪潮。

第二节 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球化为中华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国际背景,同时也给中华文化的建构提出了世界化的要求。但归根结底,中华文化的建构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的,这个基础是:中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要在下世纪初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华文化建设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建设的未来属性。

一、初级阶段是中华文化建构的现实基础

中华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现实的基础,这个现实的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方面发展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走向比较富裕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也必须以此为依据,如此才能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中华文化体系。就中华文化的核心道德建设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要肯定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要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我们反对的是损人利已、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否定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决不能把平均主义当作我们社会的道德准则。因此,思想道德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来看,中华文化的建构必须适应中国初级阶段的要求,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要求,离开了这个现实的基础,中华文化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也就不会它应发挥的作用。

二、中华文化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

1.市场经济发育的文化动因

市场经济是现今人类社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最高阶段。根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在它的背后,必然矗立着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需要沉淀为社会的文化精神的支持和驱动。市场经济产生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并非局限在经济领域,它内蕴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包含着顺应时展要求的文化人文指向。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它也带来了社会主义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自身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对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一种文化和价值层面的分析和考察,以便在更宽广的人文背景下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它。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文化力的配合和启动。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宗教观念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动之间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以表现在欧洲改革后面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支撑的,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

总之,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新教伦理,共同构筑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为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为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奠定了观念基础。

2.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与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

(1)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

市场经济在各国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属性:第一,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方式。第二,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第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四,高度开放,反对一切地区封锁和行政垄断。第五,资源的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第六,肯定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七,竞争中各经济主体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第八,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是其核心。第九,经济主体多元化,要求整个市场体系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2)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念

与中国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诸如重农主义、循环观念、恒久意识、变易观念、务实精神、平均主义、中庸之道、安上乐天、君权主义、民本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的形成又反过来说明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即它是一个农业居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的相对停滞的农业文明。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基本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与自然经济和自然经济决裂,因此它需要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第一,平等观念。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提供了一个客观化的统一尺度,消解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依附关系、奴役关系及种种超越经济的特权,经济主体在等阶交换面前人人平等。这里,平等不是指对物的平等,而是指一种关系,是指机会平等,不是结果平等。

第二,独立的观念。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的,主体的价值、尊严、个性和人格是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的。

第三,自由的观念。

市场主体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可以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和市场选择,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自由实施自己的经济行为。

第四,能力本位观念。

市场经济不承认任何意义上的长官意志和权威,只承认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主体能力的差别。能 力本位的精神实质,不是推崇个人利己主义,而是注重发挥个人的能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文化发展,主要是以人的能力发展为基础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而保证效率的最根本方式就是提高和运用人的能力。

第五,主体观念。

人的主体性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正因为市场经济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承认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鼓励主体实现最大利益的追求,它才构成了现代社会进步最深刻的历史基础。

第六,人道主义的公益观念。

公益原则并非平均主义,其实质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公益矛盾的关键是发挥国家的作用,明确国家的职能,宏观调控社会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在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中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七,法治观念。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市场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法律的保护,以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主体的自主性、经济活动的契约性、经济的竞争性、经济的国际性、经济裁判和仲裁的必要性等都需要法律进行规范,一个秩序稳定的经济社会才能建立的法制原则在文化人文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的真正确立,可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生活健康有序的运行。

3.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追求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是一种互动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文精神,是对计划经济下人文精神的否定,实际上是一种扬弃。

何谓人文精神呢?一般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之生存的价值、尊严、权利,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着眼于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完善的思索,它更多地属于人的终极关怀,因而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现代人文精神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需要,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人是社会的人,而不只是自然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人文精神,是个不断追求着的世界主义精神,它反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狭隘性,宣传人在具有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是世界公民,是世界历史的主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本上不只是一种纯体制、纯经济性的运作,而是人文精神一种新的价值观,亦即新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它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是:

(l)把人从一切非经济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还人以独立自主的现实存在,从文化观念上确认了经济活动的独立价值。资本主义首次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它利用物的联系,货币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超经济的统治和奴役关系不再成为主导形式,“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以了,被粉碎了。”

(2)现代市场经济具有普遍的社会化品格,对自然经济小而全的模式给予了历史的摒弃,使自然经济及其思想观念失去了最后的依托。现代经济在开辟世界市场的同时,也使社会经济文化的普遍交往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 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市场交换进入了一切领域,整个人类文化在普遍 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冲突和刺激、借鉴和补充中,开始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3)现代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它使效率与公平的传统格局重新定位,培养出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新人文精神。

(4)现代经济特别注重物质利益,去掉了以往利益主体的虚拟性,使利益主体具体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5)现代经济在刺激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多的人可以从物质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更丰富,更有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这带来了人类社会价值和行为方式的突变,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市场经济所凸显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它对人文的追求,使中华文化的建构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节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体系建构

21世纪对中国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华民族应该坚信并努力将新世纪创造为刻有中华民族特征的世纪。中国已不再孤立于世界之外,全球化进程已将中国纳入其中。因此,中华文化的建构必然要打上全球化的印记。中国要在下世纪初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华文化也必然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价值观念和人文追求。这些就铸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规定了它的性质和方向。

一、中华文化建构的意义和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可归结为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因为现代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l.文化建设对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的巨大意义,就在于至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才资源,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应该看到,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迎来了一个文化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因此,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的素质,即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精神、意志、智慧、能力在内的民族文化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在教育程度、科技水平、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格修养乃至风俗习尚、言谈举止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如何,对于这个民族的强盛与衰弱,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相伴随、相促进,现代化的进程就延缓。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华文化的建构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从事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需要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和智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靠着强大的凝聚力抵御了无数次的外国侵略,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仍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它的巨大作用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也包括文化力在内。西方国家往往利用思想文化的方式干涉别国的内政,人道、人权常常成为西方大国干涉别国的借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是借人道主义的旗帜而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的。在当今世界,文化的渗透与扩张往往是其国家强盛的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往往表现出一种弱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华文化建构就是要显示出这种综合国力的强大。

二、中华文化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中华文化的体系要能体现它的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中华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在分析和概括中国文化的特点时,人们总是要列出一条,封闭性。对于这一特点,似乎不存在分歧,不同的是对造成封闭性原因的认识。如有人认为,群体本位的文化模式派生出传统文化的封闭性特征。因为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必然造成对其他群体文化的排斥。排外的文化意识使中国人讲“严夷夏之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形成“民族本位偏见”。“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使其成为超稳定的结构,它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加以排斥,同时又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使外来文化变形,服从传统文化模式。几千年来,虽然没有完全断绝与海外的文化交往,但吸收的多为物质文化,而佛教等精神文化也完全被改造、同化(禅宗),文化结构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超稳定性一方面保证了它不致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溜灭,同时也妨碍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它的现代化。”①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中国正处在由农业经济形态向工业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因此,形成于农业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化的封闭性特点仍然会存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民主法制尚不健全,传统文化模式仍在起着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不是局部的、个别方面的,而是全面的、整体性的。在经济上,我们引进了市场经济,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政治上,我们批判地吸收西方推进民主化进程的经验,确定了建立高度民主政治制度的目标;在文化上,我们提出要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确定了建设高度文明国家的目标,当代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开放的形象,一个充满自信的形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中国勇敢地迎接挑战。而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这种挑战,中国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总协定,中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忠实地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在人权问题上,积极与国际人权组织开展对话,我国在1997年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受到联合国和西方国家政府以及舆论的高度评价。中国全方位与国际组织对话,与西方对话,交流和交换彼此间的意见和观点。坦率地表达我们自己的人权观、价值观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异和分歧,从而达到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不难看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出开放的姿态,重新塑造了开放的形象,支撑这一开放态势的基础和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中国开放的文化。当代中华文化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它与传统文化封闭性实行彻底的决裂。

2.中华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文化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通讯交通手段日益先进,地球在变小,民族与民族之间天然距离没有缩短,但心里的距离在缩小。各个民族的文化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是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的潮流中。未来的新文化将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从全球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去建构。

中华文化的世界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首先是它的定位的世界化,就是说,中华文化的建构一开始就要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轨道中去,要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融为一体。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并非完全的同一化,而是各种文化的交融、交流,并达到理解和沟通。亨廷顿预言,未来冲突是文明的冲突,我们的预言,未来的文明将是多种文明融为一体的文明,文明的冲突不是主要的,文明的融合才是文明发展的主流。

第二,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表现为中华文化创造主体的开放性。能否建成世界性的中华文化体系,关键在于文化创造主体是否具有开放性的品格。文化创造主体必须具有世界意识或全球意识,如此才能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和自觉自愿地接纳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地选择和吸纳。文化创造主体如果长期处于优势或封闭状态,对外来文化必然缺乏敏感性和消化功能。处于优势的文化创造主体往往漠视其他文化,造成与其他文化的隔膜。处于封闭状态的文化创造主体,往往不能正视和客观地对待其他文化,以免受到冲击,由此造成自大或自卑的文化心态,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文化的封闭和衰落。

第三,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还表现为中华文化体系的开放性。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的民族所理解和认同,就必须具有其他民族能够理解的内容,具有与其他民族交流和沟通的基础。这就需要中华文化体系:一具有与其他民族共同认同的思想内容;二要不断吸纳世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紧追世界文化的潮流;三要富有创造性和现代性。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所要展示的是它对世界文化潮流发展方向的影响力,即它对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性、前瞻性和示范性。

文化的世界化标志着一个国家开放的程度,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以及它是否为国际社会所接纳,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中华文化必须努力走向世界。

当然,中华文化在世界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的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首先是一种民族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发生演变的。它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各民族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精神便无从反映。中国未来的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如中华民族的刚健奋进、沉毅坚韧、礼让互助、克己奉公的精神;团结凝聚精神;不尚玄虚、直面社会现实生活的精神;启蒙、革新、民主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都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应具有的内容。同时,中国文化本身固有的家族本位主义,宗派等级制度和观念,以及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等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仍会有残留和影响,这些优点和缺点共同铸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构成丰富多彩、色彩斑澜的世界文化。文化愈是民族的,才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将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当代中华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指由中国远古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构成的中国文化的总和。它是当代中华文化建构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灿烂文化。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也是中华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只是到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扼杀了中华文化的豪气,遏制了它的开放性和吸纳性。中国在近代落后了,中华文化开始衰落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文化显得软弱无力,毫无抵挡之力。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文化才开始复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文化才开始真正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才开始被置于科学理性基础之上加以反省和检讨,批判与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含有优秀的传统,它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是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许多内容得到人们的认同,取得共识。

(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中,有许多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优秀内容,有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层面,主要表现在:

(2)市场经济凸现的文化精神。现代市场经济是高文化经济。在其发展中,不仅是以其含有的一系列经济原则、规范来调节经济活动,而且还以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原则影响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科技的竞争。商品的质量、管理营销的能力及企业的组织形式,都显现出一定的文化,都取决于一个社会或集团的文化价值原则的实现程度和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可以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着差别而千姿百态,关键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但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形态各异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存在着共同的内容。这是市场经济的共性所要求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属性凸现了它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如平等、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市场经济凸现出崭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原则。中华文化应该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要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原则吸收进来,以此才能显示出有中华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国情的客观正确的反映。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目前,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深层次的改革正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各处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不断涌现,旧思想、旧道德、旧观念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被淘汰。旧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在新的改革实践中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并逐渐失去其存在价值,过去曾被奉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等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彻底摧垮。但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属于相对稳定的精神领域,是不可能跟上社会变动节奏的;另一方面,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建构者需要对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升华,新的思想和观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概括和升华,同时新的思想和观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才能逐渐被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这些思想观念一旦被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就会逐渐内化为人们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主导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如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民主、自由、平等、独立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华文化的建构首先应该立足于现实,它是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华,它决定着我们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说,当代中华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统一。

4.当代中华文化是主流主化与非主流文化统一的文化

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它们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经济风险。从其凸显的人文精神方面看,它要求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承认主体的合理合法利益,主体应该努力追求最大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是独立自主的,主体的价值、尊严、个性和人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这些不同的主体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为了显示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必然选择与其他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就决定了现代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改革开放的中国,给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以及自由选择的空间,多元文化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宽容和兼容性。

当然,多元文化共存并非多元文化平行,没有主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然有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没有主流文化就不成其为民族文化,是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体现和引导一国一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根本方向,规定一民族文化的性质。所谓非主流文化,是指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它是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

一国一民族要有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其中就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这里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依据及其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在当代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了这一思想,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主流文化,它引导整个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宏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作为主流文化,它必须具有引导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功能和作用,给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塑造伟大的形象,树立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如此,才会塑造出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社会,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

一个开放的社会,独立的主体具有选择任何文化的机会和权利。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必然是多元的,社会也由此显得丰富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一民族要有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而且还应有虽未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但都是国家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其他文化内容,如心理模式、习俗惯例、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等,不仅要有本士文化,而且也还应有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以及西方文化都应是社会主义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主导文化的补充,起着综合协调平衡作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是相容、互补、协同、合力,共同组成文化的生命形态。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架构,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或基本原则,也是基本的依据,它包含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点。

4.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大众性

毛泽东同志在从《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有过明确的论述,指出:“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仍然适有于今天的文化建设。首先,中华文化要充分吸收当代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要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支持、鼓励各种科学实验、发明、创造活动,在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工作、生活方法,消除愚昧,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在文化的物质设施方面,要日益走向现代化,向着当代世界的先进标准、科学标准看齐,总之一句话,要建立起一种能够与人类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相契合的文化。

其次,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第三,要科学地理性地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正确地协调民族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无论是古人的东西还是外国人的东西,都只是在新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工的原材料,要区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即使对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应为了保持民族特色而全盘继承下来,要从今天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淳朴、进步、文明、科学的方向去“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