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科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6 14:38:16

体育科技论文

体育科技论文篇(1)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基本是课前教师做好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课中教师讲清实验操作要点,适当演示,学生“按方抓药”;课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由于过分强调教师主导,忽视了学生主体,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生物技术创新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准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开放实验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科技论文篇(2)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体育科技论文篇(3)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体育科技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81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9)04-0004-04

A Study on Modernization of 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DONG Yuhua, LIU X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Sports values greatly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repres ents an important index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In constr 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eijing, the national capital, makes the modernizat ion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 of its indispensible goals, and the Oly mpics provide a timely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propel this modernizing process.Hence,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modernization of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Delphiapplication and interviews. Apart from the index system, the study also describe s the situation of the 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ac curate database and proposes relative devel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technician pe rsonne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curit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 nt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 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体育既是国民经济与社 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构 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在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也必然包括体育科技现代化的内容。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这不仅使奥运会绽放出科技的光彩,而 且也必将极大地推动北京体育科技的发展,深化科技在体育产业、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 校体育中的普及与影响。为此,在《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中设有《体育科技专项规划》 ,为北京市体育科技发展设定了总体目标。值此宝贵的历史契机,研究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 现状水平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特尔非法、个别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为获取本研究相关的数据信息,本研究访问了国家相关机构的官方网站;为获得研究的理论 支持,本研究还查阅了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文献内容涵盖了科技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化 研究、体育学研究等多学科、多领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制定体育科技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中,采用了特尔非法。在总课题组的指导和组织下, 本子课题共进行了3轮座谈,每轮座谈共计14位学者。座谈主要围绕着各项指标的操作性指 标的确定和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论证。

根据研究需要,部分数据无法从官方网站上获取,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个别访谈的方法,对相 关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访谈对象主要为具有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资格 的部分高校以及在京部分体育科研机构。

2 结果与讨论

2.1 首都体育科技的发展现状

2.1.1 体育科技人员

2.1.1.1 专职体育科技人员调查显示,2004-2006年间,北京市专职体育科技人员数分别为1 011人、1 148人、1 262人 。其中,专门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数分别为213人、238人、256人,占北京市科技人员总数的 比 重分别为0.53%、0.38%、0.40%,占北京市文化、体育、娱乐领域科技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1.33%、52.89%、53.67%;体育院校(系)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98人、910人、1 0 06人,占北京市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8%、1.9%、2.0%。

统计分析显示,每10万从业人员中体育科技人员的单位数分别为20.11、22.71、24.56人, 逐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1.45%、7.5%,3年来平均每年每10万从业人员中专职体育科技人员 的总数为22.46人(表1、表2)。

2.1.1.2 体育专业在读研究生数量表3、表4显示,2004-2006年间,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总数(含硕、博)分别为1 646、2 19 6、2 407,占北京市在校研究生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14%、1.33%、1.35%。每10万人口在 校研究生数分别为10.94、1430、14.04,逐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0.71%、-1.82%,3年 来平均每年每10万人口中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数为13.09人。

在被调查学校中,北京大学是从2005年才开始招收第一届体育专业研究生,此外,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也相继从2007年开始具备了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资格。可见,在 京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在校学生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也表征了首都体育科技潜在人力 资源较为充足。

2.1.2 体育科技保障

2.1.2.1 SR&D占体育总投入的比例2004-2006年间,北京市SR%D经费支出情况分别为400万元、300万元、1 000万元,占当年北 京市体育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59%、0.36%、0.97%。年均值为0.64%。投入比重很低, 是制约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表5)。

资料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体科所。体育总投入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5-2007》 “文体广播事业支出”的数据估算而出。

2.1.2.2 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仅为1所,即国家运动医学研究所所拥有 的国家“兴奋剂及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获国家科技部批准。

2.1.2.3 体育科研机构数量截至2006年,在京体育科研机构数为17个,其中隶属于高校的研究中心(或基地)为13所, 独立的省级以上机构数为4所。后者中,隶属于中央单位的为3所,隶属于北京市的为1所。 独立的省级以上机构数占全国同等级别体育科研机构(35所[4])总数的比重为11.43%。可见,在拥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的数量上,北京与同类地区相比,居于前列。

2.1.3 体育科技成果

2.1.3.1 每年部级科研奖项统计显示,2004-2006年间,体育科研获得部级奖项的情况不容乐观。除2005年获得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当年获奖比例为0.57%)、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占当年获奖比例为0.5 0%)之外,其它均为空白。三年累计获得部级奖项为4项,年均值为1.33项(表6)。

注: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科技部官方网站以及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此外,国家教学成果奖因 每两年评奖一次,本课题统计年内仅逢一次评奖,因此调查结果中只有2005年的数据。

2.1.3.2 每年被国际期刊收录论文数量根据调查统计,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科研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的情况为累计2 8篇(含摘要),其中被SCI收录24篇,被EI收录4篇,年均值为9.33篇。据《中国科技统计 数据(2006)》显示,我国2004和2005年全国科技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总数为213,46 5篇(国家科技统计数据默认的三大国家检索系统为SCI、EI、ISTP,后者与体育科学无接轨 ,故忽略不计),体育科技论文仅占其0.01%,产出量较为微弱。

2.1.3.3 部级体育科研项目立项数调查显示,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科研立项的情况分别是69项、145项、208项,逐年 同比增长分别为52.41%、30.29%,年均值为14067项。体育科研立项中,国家体育总局 的 立项课题占全部立项数的比例分别为79.71%、87.59%、95.67%。可见,大部分体育科研 项目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

在全部科研立项中,获得部级体育科研项目的立项数分别为7项、12项、8项,占全部立项 数的比例分别为1014%、8.28%、3.85%。这一结果显示,首都体育科研缺乏高端项目, 缺少与其它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表7)。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科委、国家体 育总局等机构的官方网站。

2.1.3.4 体育专利授权数量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专利授权共计48项,年均值为16项。按年度计,则分别为22项 、17项、9项,占当年北京市专利授权总体情况的比重分别为0.24%,0.16%,0.08%,其 所占比重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表8,表9)。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专利信息网。以下各表同。

2.2 首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综述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可见,借助于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契机,北京市已经加大了对体育 科技的投入力度,北京市体育科研队伍也呈现了逐步扩充的良好态势,科技成果逐年上升。 与国内同类地区比较,北京市的体育科技发展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总体来说,在北京市区 域现代化进程中,首都体育科技发展仍呈现较为滞后的状态(表10)。

2.2.1 体育科技队伍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整体能力尚需提高虽然北京市相对于同类地区,已经拥有较为充足的体育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的数量规模也 逐年增长,但科技成果产出能力的薄弱,却反映了体育科研队伍整体能力的问题。如高水平 的体育科技成果数量较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每年能在国际体育学术刊物上发表 的论文不多,而能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或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几乎凤毛麟 角;在部级的科研奖项和科研立项上,表现出了较为弱势的研究力量;所授权的体育专利 在众多授权专利项目中比重微弱,等等。这些充分显示了目前北京市体育科技队伍的创新能 力与自主产生体育科技知识的能力不强。

2.2.2 体育科技投入逐年增长,但仍相对滞后体育科技作为我国科技的一部分,资金投入不足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纵向比较看,北 京市体育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较快,但从横向比较看,经费投入的总量与发达国家的发 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科技资源国际流动市场化的今天,充足的资金是吸引体育科 技知识和人力的重要条件,是开展国际体育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础。长期科技经费投入的相对 不足,造成北京市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2.2.3 体育科技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问题是我国体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目前科技体制中条块 割据的现象造成科技单位各自为政,限制了体育科技系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体育资源 无法实现共享。因此,系统内部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整体的合力。现有体制 还限制了体育科技系统与外界发生的联系,社会的科技资源难以介入体育科技活动,影响到 体育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

2.2.4 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尚待完善调查发现,北京市目前的体育科技研发经费仍以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科技成果的产出途径也 多限于科研机构与高校,而科技研发与企业的合作相对薄弱。由于受限于当前的科技管理体 制,科技立项的途径多以政府为主,有偿性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种状况不仅阻碍 了体育科技与体育实践的紧密结合,阻碍了体育科技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合作,也使得体 育科技自身的造血功能低下,体育科技与体育产业之间难以实现顺利接轨,也必然影响到体 育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2.3 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对策

2.3.1 全面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由于管理体制的局限,部门分割的状况已影响了我国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体育科技的发展。因此,我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另一个任务是整合体育科技资源 ,解决科技力量分散的问题。在目前我国体育科技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只有根据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需求,合理整合资源,才能使我们在全球体育科技的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此外,还应将体育科技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予以理解和把握,使体 育科技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多学科、面向体育运动实践,以取得多方面的支持 。

2.3.2 积极进行国际间体育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体育科技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首先应从加强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做起,采取派出去 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保持体育科技交流渠道畅通。其次, 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光盘检索、图书报刊等等资源,广泛地收集体育科技信息,并尽 快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科技资源,迅速在国内推广应用。此外,还应加强与国外科技研发项目 的合作,以此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科技成果,同时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体育科技人 员的研发能力,对促进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3.3 培养、挖掘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体育科技人才21世纪的体育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 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体育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北京市体育类研究生 的培养规模急剧扩大,但培养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目前要特别重视提 高体育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立足于培养高起点、高标准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外向型 人才。为此,体育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为我国体育科技顺应现代化发展需求输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的优秀科技人才。

2.3.4 加强科技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尽快建立完善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一步加强体育信息化工作 ,加大体育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建设力度,加强先进的电子科技成果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 ;加强体育科技服务,加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发挥体育科研机构与重点 实验室的作用,加强科技出版工作,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力度等等。

2.3.5 抢占世界体育科技发展制高点,提高首都体育科技国际竞争力 加强体育科学技术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引进现代高科技研究成果,在世界体育科学 前沿领域 占据发言权,在国际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要制定有效措施,鼓 励北京市体育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在积极申请国内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同时,努力扩大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提高在SCI等国际检索机构的文献收录比例, 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 周威,熊国庆.现代科技对中国体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2):16-18 .

[2] 王会寨.卢石.SCI与中国体育科学研究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 74-475.

[3] 张忠秋,刘文,等.对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山东体育 学院学报,2002(2):3-10.

[4] 陈俊钦,黄汉升,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J],中国体育科技,2005(1):7-10.

[5] 关朝阳,马红棒.科技全球化与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思路[J].辽宁体育科技,2005(6 ):3-4.

[6] 吴凤起,孙新荣.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4):17-20,30.

[7] 彭杰.论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的评价尺度[J].安徽体育科技,2003(2):1-3.

[8] 张继忠.体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1(3):66-68.

体育科技论文篇(5)

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工作平台(教研工作平台)创建以来,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有了国家层面的管理和评选机制,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可以得到社会承认,也为我们天津市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以教研工作平台的运行机制激励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教研工作平台已成为激励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推进器,引领研究方向的指示灯,进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资源平台。自2004年起,通过教研工作平台开展的论文、课题评选和展示活动,不仅使广大技工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技工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通过申报参加评选活动,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下,天津市参加市级评选的作品由起初的100多篇逐年递增至近5年的年均600篇左右。说明技工院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参评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和课题在教研工作平台上获奖。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普遍树立了“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的意识,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技工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组织好每年度的教育教学论文、课题评选和推荐工作是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和各技工院校开展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作用,达到推动全体技工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现将我们的一些思考梳理出来,供大家指正。

一、引导教师明确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

要实现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要实现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事研究、探索,才能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消除从教的疲惫感,改变教书没有乐趣的心理,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在研究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使教师不会像蜡烛那样,燃烧之后毁灭自己。但是,在过去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的心理,认为搞科研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认为从事科研工作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技工院校教师主动从事科研的意识不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必须明确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既有教育科研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技工院校教师,研究的对象是技工教育规律,研究的内容是技工院校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技工院校健康发展。因此,技工院校教育研究的特点是: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当技工院校教育科研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才能吸引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参加;参加的主体是全体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科研繁荣发展。为此,我们提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是:以当前正在应用而又急需补充完善的教学管理问题为对象;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科教学遇到的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

我们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利用jnpx网站以及召开相关的工作会议,将教研工作平台上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的信息理念及时向各学校宣传讲解,使广大教师基本消除了教育科研神秘高深以及教学、科研冲突论的原有观念,普遍树立起正确的科研意识。

二、引导教师培养锻炼教育科研能力

通过前几年的论文、课题评选工作,我们发现教师在树立了正确的科研意识后,要达到科研活动出成果的目的,还必须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技工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对教育实践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针对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应当从以下方面培养和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

1.提高选题的能力

教育科研的宗旨是为技工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从事教育科研首先遇到问题是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因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具有选题的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出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现象都能成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选题。只有技工教育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现象,才能成为教育科研的选题。所以,对教师选题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选择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选择具有新意或有新知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创性的题目,对同一题目的不同方面作补充研究,对已有题目进行补充完善等。技工院校教师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适合自身的研究能力

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国内外的职业教育某一领域的问题展开研究,往往得不出创新性的结论。因此,选择题目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择的题目不要超出自己实践和可以观察到的范围,课题的主攻目标要明确,研究的问题难易要适度,研究的范围大小要适度。选择的题目要适合自身的研究能力,就是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主要有,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将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反思发现的问题。

(2)要发挥教研工作平台选题指南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选题能力,我们倡导教师要关注教研工作平台公布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选择恰当的研究题目提供依据;要关注以往已经研究过并取得相应成果的问题,以避免重复研究。我们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根据教研工作平台公布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拟定出每年度的重点题目,为培养锻炼教师的选题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2.要培养锻炼理论思维能力

开展技工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专业等理论对教学实践过程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进而推导、论证出相应结论的过程。因此,理论思维能力是从事教育科研的必备能力。我们倡导教师要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锻炼和提高。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从事教育科研必须具有理论修养,理论能够为从事教育科研提供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教育研究是难以得出创新性结论,甚至是主观臆断的结论。可见,对教师来说,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

(2)要强化信息资料收集的意识

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是做好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重要保证。只有收集和占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才有可能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论思维过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做到心到口到的同时,还必须做到手到,及时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事实记录下来,把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保存起来,为从事科研做好资料准备。

(3)要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理论思维对所积累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新知、新论,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挑战过去的思想观念,转换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创新指导意义的教育科研成果。

3.要注重提高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是要以规范的文体和规范的文字为载体,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教师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成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这需要教师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注重培养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 。针对论文、课题评选过程中存在的写作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相关的培训讲座,同时倡导教师要仔细研读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及写作方面的书籍,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成果总结概括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评选激励机制

要切实发挥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作用,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要消除“为科研而科研”“为评奖而科研”的旧观念。积极创造为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而开展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提出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

1.坚持同行评审制度

在组织论文、课题评选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对评审专家进行培训,以统一标准。对各技工院上报的论文、课题,要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分类、编组,坚持由同行专家对各类成果进行集体评审,最后得出综合评价。避免“外行审内行”的现象发生,确保评审结论经得起考验。

2.建立反馈修改机制

对于不符合评奖标准的作品,要写出具体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作者,帮助其进行修改、提高。

对于获奖但仍存在需要补充完善的作品,也要将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帮助其继续提高科研质量。为其作品能够推荐到教研工作平台参加评奖和展示创造条件。

通过反馈修改机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科研氛围。使广大教师深切体会到,开展论文、课题评选工作是为了引领他们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

体育科技论文篇(6)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等中的规则。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社会性。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发明和发现(包括科学中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提出),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几乎都是在他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来的;几乎都是与他人合作的结果。绝大多数也都要使用公共资源。即使是完全由个人辛勤探索获得的成果。要成为被他人承认的知识,也需要一个由人们进行独立判断并决定是否接受的过程。这种社会本性决定了毕业论文研究的基础在于公认的学术规范平台上。

2.学术规范可以减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易错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之所以容易犯错误,一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极为复杂,且又不断发展变化,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因为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都受着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思维方式、知识背景、个人情感等等的局限,这就使得个人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把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因此需要相应的规范,需要学术共同体来共同努力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偏差和错误。

3.学术规范可以消除个人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必要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不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可能想方设法地去走捷径、去投机取巧地多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甚至会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如伪造、作假、抄袭、剽窃等等,必将严重地损害个人、单位以至整个研究领域的声誉。

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规范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目的,导致研究过程差别很大,但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毕业设计还是有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行的毕业论文研究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或确定研究对象;文献研读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围绕文献进行综述,论证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起点;(2)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模型构建,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案;(3)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分析,解答各研究问题;(4)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由此可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必须应该将毕业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过程的方法介绍等,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但在国际、国内引用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所用得研究方法不明确,所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就很难判断,只有清晰合理的研究过程才是证明其研究结果有效性的主要尺度。

2.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至少应包括:(1)选题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对于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着眼于选题的质量,主要是看选题是否有新意。(2)观点规范。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3)论据规范。论据是否充分、翔实,论据要具有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要能有力地阐述观点。(4)论证规范。论证是否严密,富有逻辑性。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言之有序。天衣无缝。做到概念判断准确,有层次、有条理地阐明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5)结构规范。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绪论、本论、结论各部分的主次详略要得当,段落划分要合适,全文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6)语言规范。语言是否符合论文的语体风格,是否准确、简明、平易、通畅。(7)格式规范。格式是否规范、项目构成是否完整。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项目构成: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每一项目都应符合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3.加强指导,实施指导教师责任制。职业技术教育指导教师责任制是指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1)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2)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查阅方法,搜集该选题前沿资料及相关信息;(3)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分析等;(4)负责设计调查(实验)大纲、实施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5)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本科生立论和分析调查(实验)结果;(6)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按规定格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如毕业论文结构规范,中外文摘准确,参考文献引录正确等;(7)本科生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毕业论文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写出有针对性的鉴定意见;(8)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论文答辩,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指导本科生进行修改;(9)通过答辩后,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按考核标准和答辩情况评定最后成绩。

4.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过程制度的规范建设。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由评阅人和专家共同构成学位论文评阅组,评阅组人员的组成中通常至少应有一名同一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送审到提交评阅意见应保证评阅人有充分的时间仔细评阅论文。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聘请同行专家和校友作评阅人,增强了论文的认同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体育科技论文篇(7)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与成就相伴而生,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从目前有关研究成果看,对职业教育价值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性较差。笔者从基本概念人手,尝试构建职业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以期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有所贡献。

一、什么是价值

在价值的本质含义问题上,理论界提出了多种意见。从价值的存在、功能、发展、结果出发,价值界定的模式大体有四种,即“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和“意义说”。在这里,笔者同意“从实践中主客体的关系去理解价值”的观点,即认为价值是客体属性的人化、需求化和主体化,又是主体需要和能力的对象化、客体化和现实化,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价值的本质是实践中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关系。一方面,客体的属性或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改变了主体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主体的属性(实践能力)维持了客体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客体的属性。这两个对象化过程在实践中是同时发生的,但从逻辑上看,第二个方面发生在前,是实现第一个方面的支持性条件,称之为“手段性价值关系”;第一个方面发生在后,是第二个过程的结果逻辑的延伸,是实践的根本目的,称之为“目的性价值关系”。价值是“手段性价值关系”和“目的性价值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存在的形态是十分复杂的,结合上文有关价值“手段性价值关系”和“目的性价值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至少存在着三种价值形态:职业教育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职业教育的价值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通过对人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求职和就业的需要,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的用人和人力资本价值积累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价值包括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种,即职业教育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内在价值和价值主体对社会的间接性的工具价值。

从目前有关职业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以职业为载体促进个体社会化、以专业选择为中介促进个体个性化和职业教育从个体谋生到自我实现的价值;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本体价值向外推进的表现形式,是人的本质向外推进的结果。职业教育必须牢记其“育人”的本质,通过本体价值的实现来实现其工具价值。

(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

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主要是从“手段性价值关系”的角度来思考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它与职业教育的价值主客体关系相反,是指职业教育的客观社会环境、发展职业教育的物质基础以及人的主观认识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影响和意义。从整个运行过程看,现代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精神和主观条件都需要社会、个人以及教育系统来提供。这些条件包括师资、校舍、实训基地、经费以及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等,这些因素一起构成了对职业教育的价值,离开了它们,职业教育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正常运行。相对于职业教育活动而言,社会和个人必须呈现出它们各自对于职业教育潜在的或者前提性的意义和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概念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从理论上讲,它补充了“职业教育”价值概念的逻辑结构,使其更加完善。从实践上讲,它有利于职业教育评价的实施和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促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

(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主体根据特定时期人们需要的类别力量的变化对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或核心地位的职业教育价值重新选择的过程,即打破旧的价值结构中各要素比例的均衡状态,重新组建新的价值结构的过程。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也决定着各级职业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厘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它起着规范、统领和指导的作用。

事实上,人们关注职业教育价值,包括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重要的不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静态的研究和分析,而在于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或者合适的教育价值的选择。因此,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核心,它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价值研究的中心和焦点。从静态上讲,由于存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两类,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教育价值的取向”两类。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这些不同因素发展的不均衡性通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制动机制,转变为职业教育的主导价值或价值取向。但是社会规律从本质上说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不同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物自体”的过程。因此,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中包含着主观上的职业教育意识的“认识论”问题。有关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职业教育理论假设是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中的重要因素,它使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由客观规律制约下的盲目运行成为主体自觉把握的能动的实践过程。它体现的是人们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工具。从逻辑上讲,“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手段和工具。

三、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一)本体价值的沦落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职业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这种功利性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体现的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工具价值无限放大的结果遮蔽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本体价值在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笼罩之下日渐式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仅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工具化的“单面人”,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思想界兴起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大讨论。教育界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大讨论的结果是形成了较为普遍的“整合论”的观点。整合论反对片面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虽然整合论的观点得到了职业教育理论界的认可和赞同,一些职业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开始在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了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但简单地把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相加起来,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仍然没有解决分科教育的缺陷,职业教育本体价值的实现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STS教育:合理性的构建

从“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职业教育取向”二者关系来看,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解决的手段,对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而言,审视当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潮,借鉴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益的相关理论,即发挥对职业教育取向中的主观因素是促进职业教育取向“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STS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交叉学科。STS即英文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首字母的缩写,它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史和技术史等一系列亚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其核心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STS的一般规律有三点:(1)关系律: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具有整体性,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从中分离出来。任何部分的性质主要有整体关系及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定;整体关系的性质由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定。(2)价值律: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具有价值关系。每一部分对其他部分都有价值,但价值具有双重性,即正价值和负价值,而且总有不可预见的负价值。(3)和谐律: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具有和谐关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评价、调节、选择和处理要依据和谐原则。和谐包括差别、对立和斗争,是在实践和观念上的不断变革、发展的过程。

STS教育是指以探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与社会(Society)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提供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整体化理解,并且使学生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背景联系起来,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促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处理高科技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复合型人才。STS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征。

从STS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来看,STS教育的综合化的课程特点有利于降低与职业相关的理论课的难度,有利于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STS教育克服了分科课程的弊端,在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技术教育的同时,融人社会与文化理解的教育目标,包括相关职业或技术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价值关系等,使他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局限性,了解技术的运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职业道德。从文化层面上看,STS教育源于对现代科学观以及异化的科技理性的批判,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两种文化”分裂所带来的危机的反思,它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中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存在的问题,必将成为对职业教育取向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雷鸣强.论“教育的价值”与“对教育的价值”[J].江苏高教,1995(3).

[2] 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4] 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5] 邬昆如.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吴黛舒.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2(1).

体育科技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42-02

赫钦斯曾说过:“任何社会都应有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经过基础的义务教育和提升的高中教育后,学生们都会形成自我的哲学观念,并不经意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需完善学生们的科技哲学体系,才能更积极地投入科研活动中去。

一、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表明了问题本身比答案更重要的观点,因此,对于哲学而言,探讨问题的共同基点比探讨答案的共同基点更为关键。若想寻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真谛,就要着手于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而在布鲁贝克的观点里,高等教育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

布鲁贝克在汇总了其他学者高等教育哲学的观点,归纳出两种最肯定高等教育的存在并可能促进其发展的哲学,即“认识论”和“政治论”。前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本身,认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正是高深的学问,也可称之为“学术派”;后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目的,认为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所服务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因此不能把学术作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布鲁贝克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识论”和“政治论”都存在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单一地判定孰优孰劣。布鲁贝克认为,最佳的方法是将“认识论”和“哲学论”合二为一,取长补短,并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各自摘取适合实际的闪光点并有机融合,才能达成真正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科技哲学视域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是高等教育学与科技哲学两门学科共同建构的逻辑起点。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科技哲学作为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就如“旗帜”和“标语”一般引导和指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进方向,并以“理论”矫正“实践”;同时,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可以总结实践经验,并反馈于科技哲学,改正理论错误,修补理论漏洞,完善理论发展。二者都可以以对方为模板,摸索并创造出己方的新发展道路。

那么科技哲学为何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下面则分别从学理和事理的角度回答并论证这个问题。

(一)学理上的论证

1.高等教育的“亲”“疏”有别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科技哲学较之于一般哲学具有更为亲密的连接关系。就如“张力作用”,高等教育与科技哲学存在相互渗透的联系。以整个大环境为背景,高等教育是一个全面的人文社会体系,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学科。而科技哲学是一门以“科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的“科技”较之其他学科对于高等教育能够更为直接、客观地引导。科技哲学对于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和指示意义最为客观和直接,使得它在诸多哲学基础上脱颖而出。

2.“高深学问的客观性”问题本身就是科学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说道:“构成高深学问的专门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其中追究“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回答了“高深学问的客观性”也就回答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而这两大基础的实践根源则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显而易见,布鲁贝克在他的论点中直接以科学哲学的目光探讨高等教育基础。不难得出,布鲁贝克早已站在“科技哲学”的位置来研究“高等教育的两大基础”。

(二)事理上的论证

1.科技哲学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科学和哲学密不可分,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完善哲学体系,而科学也在哲学的指导下完成了具有逻辑性的实践。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更需要深化科技哲学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的科技哲学体系,并体现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同时还能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总结经验以迎接下一轮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2.科技哲学对于大学科研成果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

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堂过程,科技哲学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评价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人事决策和决定教师职业规划的客观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对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考核制度缺少科技哲学的指导,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考核的一般程序为课题、论文、成果,再通过相关指标评判最终的绩效。但人文教学等无法量化、同一考核标准无法对不同科研方向的教师考核进行评判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绩效考核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无法保证质量的缺陷,最终造成学术腐败、科研落后的局面。

由此可见,科技哲学对于大学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质量科研活动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若忽略了科技哲学的正确指导,将会导致人才流失和科研落后的结果。

三、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局限与突破

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完全适合情况更为复杂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特质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哲学也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学科,两者的结合更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研究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需以客观的现实条件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和教训,批判地看待外来先进哲学理念并将之超越,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体系。

(一)《高等教育哲学》的背景

1.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困难时期,同时种族和人权运动、侵越战争、经济衰退及校园学生运动都加重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正是基于此种背景完成的。他的创作目的重在论文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意义,从而引起美国当局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因而,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尽管具有重大贡献,也无法否认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2.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误区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但对于我国来说,完全照搬这一立足于当时美国各界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方面认识下完成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是不可取的。同时,在我国最初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存在着将布鲁贝克的理论认为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性著作的误区。这都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

(二)科技哲学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在认清了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初衷,再应解读其核心所在。如上文所说,科技哲学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的基础,他的“认识论”、“政治论”都是在科技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另外,布鲁贝克在著作中追究的“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综上所述,科技哲学就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三)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1.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对待任何经典,一旦被局限于其中,都会桎梏自己的前进脚步。尽管布鲁贝克在著作中并没有确切地提出科技哲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但我们完全可以意会其内涵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科技哲学基础。除此以外,历史残留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科研活动的缺乏、科技人才的不足都阻滞了科技的发展。因此,作为输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认识到科技和科技哲学的重要性。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但一旦打破原有的落后局面,确立科技科学基础,定能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新天地。

2.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基础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哲学,都存在多样性。那么其多样性是否会影响科技哲学的基础地位?这个问题无须担心。科技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存在着必然性,它与高等教育的紧密关系不再赘述。一旦缺少了科技哲学的指导,高等教育中的科研活动等实践都难以真正落实。

3.确立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来超越布鲁贝克经典

科技哲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只要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现实状况,确立科技哲学基础,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布鲁贝克理论中的局限性,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并实现超越布鲁贝克经典的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体系是在布鲁贝克式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的辩证性拓展,是一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而开辟出的新道路。这不仅对以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哲学,更是对世界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发展具有全新的借鉴意义。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为我国的教育、科研创造了新的前进方向,也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带来了更先进的理念。除此以外,科技哲学以其人文论为高等教育标榜前瞻性的理念,而高等教育又可为科学哲学的可行性完成了实战经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学茭,陈伟.《高等教育哲学》的方法论启示[J].高教探索,2011(2).

体育科技论文篇(9)

今天的教育技术学因为新技术的突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已知道,教育技术学有过坂元昂1971年设定的研究领域,米切尔1978年提出的研究内容和AECT1994年的定义。但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定义和提法不尽切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现状和这一学科在有利的时代背景下急速的发展态势。作为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试图提出一种符合国内研究现状的定义和领域框架,并提出一些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一个解释性定义

1.关于技术

在我们探讨“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之前,首先要澄清一下“技术”的概念,这是对“教育技术学”进行定义的一个关键所在。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τεχγη”,它既指人造物品、精巧的器具,又指人的创造天才和能力,即经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人们在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时,把它看做是能够达到目的的手段。我国古代也有类似说法:“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其基本存在形态被认为包括抽象形态(或知识形态、信息形态)、物化形态(在技术知识指导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功能形态(应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三种(见图1)。

图1 技术的三个层面

对于“技术”,各国学者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德国的邦格认为:“技术是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过程并受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和。”美国的H·A·西蒙认为:“技术是关于如何行事、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技术不是物体,而是知识”,“把技术看成是机器或有形的物体,犹如错把甲壳当作蜗牛,把蜘蛛网当作蜘蛛一样是大错特错了”。阿根廷的A·O·赫里拉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并保证对这种集合的控制优于其自然的环境”。[1]

2.一个教育技术学的一般定义

今天,AECT(美国教育技术传播协会)的教育技术94定义在国内已广为流传,并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但这一定义上还存在着至少这样一个缺陷:这个定义显然是一个“科学定义”,而不是一个“一般定义”。在美国,教育哲学家谢菲尔(Scheffler)提出的在教育中进行定义的框架中指出:科学定义是建立在特殊知识基础上的,用来定义理论结构,而一般定义则仅仅描述术语的意思是什么,把一些附加的说法包含进术语,或从术语中排除出去。[2]我们可以看出,要理解教育技术94定义,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而为了向普通的教师解释“教育技术学”是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一般定义。正因为一般定义的缺乏,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遇到“请您解释一下教育技术学是研究什么的”这一问题时,往往茫然无措,因为在短暂的思考时间内,他无法把学到的科学定义一下子转化为一般定义解释给一般人听。他总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一般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3]这显然过于宽泛了。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个向普通民众解释的一般定义,这一定义我们试图定义如下:教育技术学是改造技术使之适合教育用途需要的科学。目前阶段下,这些技术,包括理论(抽象形态的技术)、工具(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方法(功能形态的技术),往往是已经存在的,但并非专门为教育用途而发明的,需要重新加以整合和移植,以方便教育工作者使用。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曰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举例来说,在录音机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在其理论层面,教育技术学研究并发展听觉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理论(如“经验之塔”理论);在其工具层面,教育技术学把录音机加以改造,组成语音实验室;在其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些使用录音机辅助英语和音乐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纲领性定义

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渊源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其前提。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1920年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起步,其标志是无声电影和广播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杜威、帕特里克和查特思这些教育学家则为教育技术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战中,美国政府招聘霍邦等视听教育专家参与制定作战人员培训计划,来解决战斗人员紧缺和受训人员文化程度低下两个矛盾,视听设备被广泛利用。军方购买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10亿美元制作培训胶卷,培养了大批军事人员,以至1945年德国投降后,他们的总参谋长说:“我们精确计算了战争中的每一件事,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人所用来把他们的老百姓培养成战士的速度。”[4]教育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之后,人们公认,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戴尔(Edgar Dale,“经验之塔”理论的提出者)和芬恩师徒二人在本世纪60年代的倡议。芬恩强调,视听传播要想成为一个行业,就要发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并把这一领域命名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视听传播作为教育技术的雏形,这一观念极为重要。此后,媒体技术确实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也是很多学者把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一种解释性定义的原因。直至今天,教学技术是三个研究分支的汇合:教育中的媒体、教学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Seels,1989)。这一看法仍然主宰教育技术实质上的研究行为。[5]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有的术语涵盖的范畴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拓宽,或者变窄,但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仍然不出这三者窠臼。

2.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

今天,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孕育着一场变革,很多专家学者在试图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定义一种新的理论框架,这些行为值得我们赞赏。我们认为,在已经界定的原有领域定义的基础上,已经存在大量研究成果,出于便于和国外学术界交流,在利用其成果的时候,对现有研究框架不需要作大幅度的修订。但是,依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程度,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现状做一个澄清,我们也表示认同。

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界定,实际上是对它做一个纲领性的定义。我们用图2表示这一看法:

图2 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框架

对于这一理论框架中所提及的各领域,我们需要详述如下:

·教育中的媒体

教育中的媒体研究可再分为媒体艺术和媒体技术两大范畴。

媒体这一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计算机成为媒体家族的新成员。英国开放大学的著名教育技术学者Diana Laurillard把媒体作了这样的分类:描述性(Narrative)媒体、交互性(Interactive)媒体、通讯(Communicative)媒体、可适应性(Adaptive)媒体和产出性(Productive)媒体。描述性媒体包括过去的传统媒体(印刷、电视、视频、DVD),它只进行描述,不同学习者发生交流行为;交互性媒体包括实验室、DVD和网络,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行为作出反应;通讯媒体包括论坛、在线邮件组,通过通讯媒体,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协同合作;可适应性媒体包括实验室和仿真,它对学习者的特定行为作出特定反馈,以帮助学习活动进行;产出性媒体包括生产论文、产品和模型的媒体,应用软件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都属于这类产出性媒体,学习者利用这类媒体可以进行深程度的学习。[6]著名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学者贝茨也强调说:四种主要的媒体是文本、音频、电视和计算机,各种媒体对知识的表现力各不相同,建构知识、帮助发展不同技能、帮助通讯交流时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媒体选择以实现最佳配置。[7]并不存在某一种超级媒体。

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视角出发,计算机技术被包含在媒体技术中。我们所关注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媒体功能,而非其技术本身,在研究中应注意杜绝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同时其他媒体设备在高校和中小学中也有广泛的配置,对这些媒体和新信息以及通讯技术的结合使用也不应偏废。

在媒体技术研究领域中,传播理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都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视频媒体、教育电声、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职研究者还可以追踪最新的媒体技术,如虚拟演播室、智能技术、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媒体艺术研究领域中,视觉文化、美学、音乐、美术理论是研究的内容在教育技术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体现为摄影艺术、幻灯投影片制作、课件制作、艺术基础等。无论位于研究前沿的用户界面友好技术,还是普通课件的界面设计,都需要具备媒体艺术基础。

·教与学的心理学

教与学的心理学研究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流,一个例证就是近年来引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研究者普遍的重视。同时,旧学派的影响仍然在起作用,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学习、操练和练习式课件等应用,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现学习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锚定式学习和微世界等,都得到研究者的注意。这种理论的开放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学仍然是正处于发展期的交叉学科,对来自心理学的理论还没能完全整合,还没有自己原创的理论和形成统合的框架;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一个新特征——个性化教学,不同学习风格和习惯的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于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点,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远程教育,都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远程通讯成为可能,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学心理学的部分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学论、学习论、教学策略、教与学的心理学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而每门理论都有着众多流派,给予研究者充分的发挥空间。

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往往也得到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关注,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等。这种关注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的研究有着一致性,都体现了研究者对在今天的社会中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现的思考。

·教育系统方法

教育系统方法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表现为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教学设计的重视,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都把教学设计作为核心课程教授。教育中的媒体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系统方法相整合,才能发挥作用。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目前,国内需要应用教育系统方法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资源(主要是网上资源)的建设、绩效技术等。

在信息教育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编制可能成为教育系统方法的用武之地。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公民的信息素质进行培养,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和学科如何整合,国内还缺乏经验。如何根据教育中的媒体理论和教与学的心理学,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使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亟须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投入力量解决。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编制也属于其他学科研究的盲区,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者责无旁贷。

3.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放性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开放性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生命线,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保持活力的原因所在。

这体现在除了上述主要的三大研究领域之外,教育技术学对技术和理论都保持开放态势。新技术不断被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并很快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如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等的应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都置于同等地位加以研究。其他的相关领域,如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社会学、营销、推广和组织开发经验、商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都对教育技术学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这种开放性的原因在于,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本身对上述三领域——教育中的媒体、教与学的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难以作出超越本学科研究者的突破,因而引入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为必要。其次,作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技术,将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要素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而且在不同学科中,需要不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因为开放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往往来自多个领域的研究专家,如音乐硕士、计算机硕士、物理硕士等。

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理论革新都可能成为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动力,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突破也很可能来源于其他某种学科理论的引入。

三、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及建议

1.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层次和职能

按照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划分,国内教育技术学不同层面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职能。高校中的专职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包括学术论文、课题、政策性研究和跨学科的集体研究,需要较强的学术攻关能力才能胜任,理论的突破必将带来应用上的巨大进步。普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层面的研究,这一层面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理论推演能力,研究人员的身份主要是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公司培训人员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研究技术如何和具体教学过程以及其他教育实践相整合。

理论层面的研究是学科的基石。在理论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不应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以致与应用研究混淆。如同狄德罗所说:科学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果说科学有目的,就是一个总目的——追求真理。而技术则是有目的的,有着明确的针对性。过于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容易使学科研究缺乏深度。教育技术学作为新兴学科,尚缺乏大量的理论基础研究。

应用层面的研究可以使得学科获得认同。在应用层面研究中,应注意研究成果的实证,实证研究能够赢得一般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同。此外还应注意研究成果的交换和共享,避免各地的重复性研究。今天处于一场技术革命期间,新技术层出不穷,大量的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仅靠学术期刊已经无法容纳,有必要通过网络期刊、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组或者网志(Web Log)的形式进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2.对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建议

·今天各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教育技术学的统合理论框架尚有待形成,今天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不可能和社会分开,在引进国外的理论时,应该注意和国情结合。

·研究者手边研究资料匮乏。国外教育技术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大量成果,而这些成果翻译的还不足,导致研究重复性强,研究者引证资料困难。可以通过教育技术本科生通过专业外语课翻译,并在各高校间交流来解决。

·有必要向普通教师普及教育技术学常识。除了有限的教师培训之外,还应编写一本面向普通教师的手册、指南形式的教育技术普及读物,注意其实用性。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信息素养,势必影响信息教育进程。

·普通教师需要的是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把某种工具或软件直接交给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负担。如前所述,技术绝不仅仅是物化形态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方法和理论。

·在重视计算机技术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其他媒体技术,如广播电视技术;在重视新理论研究的同时,不应回避或遗忘经典传统理论。

·教育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很可能不在算法领域,而在应用理念的突破。比如Internet和www都不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创造出来的,而是分别由一名管理人员和物理学家提出并实现。今天国内很多教学软件公司都把目光对准教育这个大市场,可是产品却难以得到教师认可,原因就是理念和技术没有得到较好的结合。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和产业联合造成突破。

·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做成精品专业,把本科生培养成研究生规格。中国的情况和国外大为不同,通晓现代技术的专家数量本来就不多,但毕业生就业的门径,还需要高校进行一番挖掘开发。本科生精品教育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提高本科生研究能力。

·教育技术的教育硕士培养可以通过和学科教育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比如数学教师想进修教育技术学硕士,可以选修数学课程,最终培养出数学方向的教育技术学硕士。同时由于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学不可或缺部分,普通教育硕士也应选修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前景

技术(广义的技术是包括教学论、教学设计等理论的技术)是全球化的通行证。技术是超越各种语言的世界语,人才通过技术这种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碍,加速全球化进程。技术又是经济转机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教育决定人力资源的质量;发展知识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而教育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技术还是文化融合的钥匙。东方文明存在技术发展的先天不足,西方文明则出现技术发展的弊端,把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改变原有文化形态,产生新文化。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制高点这一论断出现得十分及时,切中要害地指出了今天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技术是教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术整合进教育学,是未来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了解教育技术,无以从事教育学研究。而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技术应用于生活,融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推动新文化。

技术的进步,可能造成教育的革命,而并非专为教育而出现的新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些技术转化的工作,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历史上造纸和印刷术取代竹简和帛书,促成教育的革命,今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同样造成教育革命的契机,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着巨大突破的可能性。

今天,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体系理解呈现发散性,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的回答,有一个教育技术学者,就代表着一种不同的观点,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带着不同教育技术学者的个性特色,还没有普遍承认的知识总体。我们所提出的观点,仅只代表一家之言,难免存在视野及思路上的局限,仍期待得到进一步修订。

[参考文献]

[1]腾福星。科技进步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5]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体育科技论文篇(10)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成人电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体育科技论文篇(11)

目前,教育技术学界形成了有关教育技术学科的三种认识,具体如下:

(一)教育技术学是跨学科领域

关于教育技术学是领域还是学科的争论由来已久,并持续到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既不可能也不宜作为一门学科,而只是把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由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传播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图1)。这种观点完全否认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学科,也不认可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应用学科,而只是把教育技术学作为各门学科共同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原因在于有关教育技术活动的研究难以形成确定性的知识及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这实际上是否定了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的可能性。

(二)教育技术学是应用学科

在一些学者看来,教育技术学的任务不是构建完整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而是利用诸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去解决教育中的技术应用问题(图2)。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虽然也承认理论的意义,但却否认教育技术学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认为构建系统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是徒劳无功的。这种把教育技术学仅仅视为应用学科势必会导致教育技术学失去其本应有的作用而对教育实践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甚微的根源也恰恰是把教育技术学只作为应用学科而忽略理论构建的重要性。

图1 教育技术学的跨学科性

图2 教育技术学的应用学性

(三)教育技术学是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应是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图3,或者如焦建利教授所言“教育技术学是兼具科学与技术性质的学科”[1],其实质是一样的。)在这种观点看来,教育技术学不仅是应用程度高、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而且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自身的理论建构,并且运用理论来指导应用,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变革教育实践的目标。

图3 教育技术学的兼具基础与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之所以是相对独立的学科,那是因为涉及教育技术研究的学科很多,比如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传播学等,虽然有交集,但是,专门而系统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则只有也只能是教育技术学。

在这三种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认识中,笔者赞同第三种,因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能产生真正效果的是第三种。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成为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基于这个目标,笔者试分析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内在危机。

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危机分析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技术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讨论成为教育技术学界的热门话题。其实,教育技术学只有在真正成为一门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之后,才可能实至名归地成为一级学科,然而,潜伏着的许多危机在妨碍着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一)技术应用主义的强旺

当被问及什么是教育技术的时候,除了“不知所措”地搬出AECT94定义,大多数的回答是“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2]。关于教育技术学定位的主流认识是:教育技术学定位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视听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3]“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应该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的学科。”[4]

从电化教育的“媒体应用论”到教育技术的“信息技术应用论”,技术应用主义一直统治着对教育技术本质和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强调教育技术学应该面向实践,通过应用来体现教育技术学的价值,这当然是正确的,也是教育技术学应有的价值取向。但是,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是贫困的,因为它毫无知识生产能力。”[5]正因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无法产生关于自身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所以就不得不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所需要的知识系统作为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媒体理论,乃至技术哲学等知识。这种用其他学科的零碎知识拼凑成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就如同用不同的布头拼成的布袋,无法全面覆盖教育技术实践。真正的办法是,必须用整块布料去缝制布袋,用关于教育技术自身的知识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或移植的技术及其体系,是“一种与教育教学系统同质的知识技术”[6],而不是各种媒体技术本身或它们的教育应用。相应的,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教育技术的技术体系的创建。”[5]

(二)独立个性的缺乏

第一,教育技术学缺乏自己的话语系统。一方面,我们说的很多话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的话语;另一方面,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着述,虽然用中文来写作,但研究视角、概念系统、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都来自西方,其结果正如一位学者评论教育学研究一样:“连篇累牍的文章、着作充斥着新术语、新概念、新体系,……思辨的目的不是研究教育,而是研究西方的话语,以本土的教育论证他人理论思想的合理性。在这里,由于西方话语脱离本土,语言由交流的工具变成了书写的工具,失去了真实生活的意义。”[7]

第二,教育技术学也缺乏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许多后现代主义的支持者常常把追求独特的研究方法视为追求唯一的研究方法加以批判,认为强调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传统学科框架下的弊病,是画地为牢,应该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其实,多元与独特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独特就很难理直气壮地强调多元,没有多元的基础也很难形成真正的独特。目前的现状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余,而独特性不足。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大多借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以及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方法作为通用性质的方法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如果长期停留在借用上就不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

第三,教育技术学亦缺乏属于自己的一般理论。教育技术学的综合和交叉的性质使其作为学科的合法地位常常遭到来自学科内外学者的质疑。质疑的关键点在于,如果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剔除出去,教育技术学还剩下什么?教育技术学的文本本应具备一种思想张力和某种叙说的结构来激发批判性的反思,可由于缺乏自身的一般理论而成为一种具体阐述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 设计、管理的程序的技术手册。不可否认,教育技术学欲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用和移植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部分理论、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多学科的整合或跨学科的研究不应该导致其他学科对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限制,而且,如果一直没办法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教育技术学自身独特的对象域反而被遮蔽,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理论就永远不会得到彰显。

(三)理论研究的贫困

一方面,确实有一批杰出的学者在教育技术学理论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何克抗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李克东教授的“数字化学习理论”,桑新民教授的“创新学习方式观”,祝智庭教授的“协同学习理论”,杨开城教授的“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另一方面,每年在教育技术类的期刊上发表关于教育技术的论文数千篇,此外,每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硕士论文亦是数以千计。但整体来说,关于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探索远远不够,有学者分析后指出,国内教育技术界“系统化地对教育技术学本体论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8]也有人就对2001-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679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是应用和实践谈得多,而理论的东西谈得少。”[9]

不仅是关于理论研究的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以目前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教育信息化为例,有学者就分析指出,“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关于领域、名称、定义、定位、逻辑起点等问题,至今在理论建设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0]这显然与教育信息化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以及有关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汗牛充栋是极不相称的。

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贫困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首先,教育技术学的跨学科性质使人们自然地认为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构建自身的理论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不现实的。有学者就曾指出,“教育技术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征,……教育技术学不具有一个统揽全领域的一般性理论。”[11]其次,教育技术学强烈的应用取向也让人们倾向性地认为教育技术学就是应用研究,就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动力不足。诚如桑新民教授指出的那样,“教育技术学在中国至今还是一个‘重技术,轻理论’的领域,基础理论的研究被边缘化,并常遭冷嘲热讽。”[12]思想的贫困导致理论研究的贫困,继而阻碍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实际进程。

(四)实践影响力的微弱

来自两个方面的责难足以让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忐忑不安,一是学术界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深度不够的指责,二是基础教育界对教育技术实践影响力不足的非难。教育技术学要想获得更高的公众认同度,就必须在实践应用上取得突破,教育技术学的危机和希望均在于教育技术理论对于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之实践的实际效果。事实上,目前教育技术的实践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如投资100多亿元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饱受批评,巨额的投资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轰轰烈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亦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甚微,这个悖论的存在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本应有的影响力为何未能发挥出来呢?其原因是:第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中话西说”导致了理论话语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相悖离的不良后果,也拉开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过度诠释西方教育技术理论(对AECT94、05定义热火朝天的争论就是其中的一例)、乐此不疲地脱离中国教育实践引进所谓西方教育技术理论前沿(似乎越是西方的理论越是得到研究者的青睐,而这种研究也似乎更高深)是教育技术学实践影响力微弱的重要原因。第二,扎根不够是教育技术学实践影响力微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像何克抗先生及其学术团队那样扎根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验研究太少了,离开了实践或者不能持续地深入实践都不可能产生有实践影响力的教育技术学理论。

三、危机应对策略

技术应用主义的强旺、独立个性的缺乏、理论研究的贫困以及实践影响力的微弱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危机,我们只能从学科内部入手,综合性地寻求解决之道。

(一)树立学科信念

任何学科都存在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有时这个基础就是一种信念。坚持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学科取向,并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科而努力就是一种学科信念。有人把“学科取向”和“问题取向”对立起来,这是极为不妥的。在“问题和主义”这个经典论题面前,更为积极的态度是既扎实地研究问题,也积极地构建主义,最好还能形成不同的理论流派。事实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既缺乏深度的问题研究,亦缺乏成型的主义或流派。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学科取向的教育技术研究的正确性。实际上,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正是基于学科立场,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学科建设道路。一般的情况是在学科内在观念建制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再来建设学科的外在社会建制。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外在学科建制已经基本成熟,有自己的学会和数量庞大的分会,有数量可观的CSSCI学术期刊,有200多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100余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10多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现在的艰难任务是学科的内在标准建设,主要指教育技术学的话语系统、研究方法和一般理论等。

教育技术研究者应有构造独特话语系统的信念,即语言自觉。一个成熟的学科须具有一个自洽的概念系统,一套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相适应的话语系统。在本土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概念系统、思维逻辑、言说方式和话语系统,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理论自觉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

教育技术研究者应有探索独特研究方法的信念。尽管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综合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趋势,但多元和综合的背后仍然有自身的独特。在教育技术学研究和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或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回事吗?可以肯定的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多元化方法本身应是独特的。在独特的多元化基础上,教育技术研究者继续探索适合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域的开放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研究者应具有构建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的信念。很多学者放弃了构建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的努力,但“教育技术学确实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并具有和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13]教育技术学不能满足于借用、移植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现状,而要构建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并争取让其他学科在研究中借用和移植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不能仅成为其他学科理论、思想、方法的消费者,而应成为自身理论、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生产者。只有真正的生产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而要成为生产者,教育技术学就不能停留在技术的教育应用这个层面,即要打破技术应用主义的禁锢,把教育技术本身作为一个生成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从形成教育技术而不是技术教育应用的一般理论。

(二)强化主体意识

所谓的主体意识是指在教育技术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反思—批判意识、伦理意识和竞争—发展意识等,并以此来消除对西方教育技术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依附,从形成一种学术自觉和学术自强的心理状态。

强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反思 —批判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和西方教育技术学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厘清现有教育技术学理论中的错误观念、思想以及批判对西方教育技术学理论的依赖心理,继而达到提高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质量和本土适应性的目的。反思—批判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学术起点,是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前提。总体来说,国内教育技术学界的反思—批判意识不强,反思—批判性或争鸣性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国外研究引进、借鉴得多,反思、批判不够。

强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伦理意识,首先,教育技术研究最高的善是对真理的虔诚,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质不能成为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借口,不能为了迎合应用而放弃对更深层次理论的追求甚至弄虚作假,只有具备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才能让教育技术研究的道路更宽阔、更深远。其次,教育技术研究者应具有超越功利的心态。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是精神生产,它产生理论、思想和观念,这种生产应只有在不受物质利益需要的影响下,才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再次,就是要增强教育技术研究者所具有的服务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教育关联性和实践影响力。

强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竞争—发展意识,就是在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本土研究中以国际教育技术学界公认的学术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能与国际教育技术同行进行对话、交流甚至商榷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竞争的意识要求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摆脱对西方教育技术理论“先进性”的盲目崇拜和仰视状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西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和本土研究成果,并努力形成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

要实现与西方教育技术研究的竞争,并从竞争中求发展、实现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目标,就必须认识到在西方教育技术学术体系上建设教育技术学学科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至少在三个方面会遭遇到文化的冲突和矛盾:第一,西方的教育技术实践与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不一样;第二,西方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差异明显;第三,西方教育技术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亦存在巨大差别。那种热衷介绍、诠释,甚至赞美西方教育技术理论而不加以消化和本土化改造的教育技术研究文化无益于教育技术理论的进步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

因此,首先需要倡导一种扎根本土的教育技术研究文化,要研究和解决生长于中国教育实践土壤上的教育技术问题,而不是通过介绍他国的教育技术问题、概念和理论来人为地制造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表面繁荣。其次,立足于我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再次,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这一点,南国农、何克抗、桑新民等诸位先生不仅作了大力的倡导,而且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创新,如何克抗先生通过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而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教育思想基础,桑新民教授在挖掘我国古代学习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学习进行了创新研究等。

(三)构建良好机制

第一,构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互动机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有的研究者自身就是实践者,有的实践者本身也是研究者,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一当然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汇通。但是,更多的情形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分离。教育技术作为一项面向实践的活动与事业,其学科建设的宗旨在于为变革教育实践服务,而教育技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互动、沟通是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重要保障。教育技术研究者尽可能主动走近教育技术实践者,通过观察、聆听、参与、对话、合作等方式与实践者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缩短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距离,让教育技术学理论焕发实践理性的光辉。

第二,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对话机制。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与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都在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而辛勤耕耘,但由于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取向不同而各自为政,缺乏基本的共识,甚至于出现搞应用研究的看不起搞基础理论研究的,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不理会搞应用研究的,这样就导致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相脱节,不仅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很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学的内部分裂。教育技术的研究机构、管理部门或民间组织必须组织基础研究者和应用研究者的深层对话,并逐渐形成稳定的对话机制,从而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理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