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2 19:48:49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1)

二、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

3月18日,我们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表彰xx年度**区教育系统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大会既“**区教育工会工作会议”。副局长在会上讲了话,工会主席对xx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并对xx年的工作作了布置。会上各工会主席认真学习了**区校务公开的实施细则,并对校务公开实施的具体要求和评估细则作了说明,并要求把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工作提高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

三、推行学校民主管理,开展校务公开评估检查

从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开始,区教育局以 为组长,区教育工会、基财科、局纪委等科室同志组成了校务公开评估考核组。分二组对全区 所公办直属学校和 所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校务公开评估考核,考核组根据 号文件精神,认真对本资料权属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严禁复制剽窃照区教育局制定的《**区xx年校务公开考核评估细则》对各校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根据**区xx年校务公开考核评估细则遂条进行核对打分。通过这次校务公开考核评估,极大的推动了我区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使广大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1 2 3

城市保洁管理处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

学校第一学期工会工作总结

小学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电信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度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企业工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中学学校工会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2012年工会工作总结

【返回 工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营造了人人重视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掀起了一个热潮。

五、加强女职委工作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女职委工作,较好地完成上级相关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各校的女职委组织建设,依法维护女教职工的利益,切实帮助解决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全面提高她们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女教师的积极性,使她们在教育教学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根据区委区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参加**区妇联组织的学习培训、知识讲座、 演讲比赛、读书家庭评比等活动。我们推荐的教师在区妇联举办的登山活动中表现非常好,并组织开展我区女校长参加这一赛事, 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建立计划生育档案,与各校强顶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计划生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六年的工作思路

二六年我区教育工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学校工会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具体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工会工作

1.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我区教育工会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学校工会开展学习十六大文献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十六大的主题,牢牢把握十六大的灵魂,始终抓住十六大的精髓,引导全区广大教职工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领会、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深刻领会贯彻党的十六大有关教育方针及教育发展方向的精神,全面推进我区教育工会工作的新发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推进教育工会工作。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教职员工,推动我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据教育工会的工作特点,依法履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探索履行这一职责的有效机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把教育工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工作的成效要得到群众的满意和认可。坚持工会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尤其要做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使我们的思想有新的解放,工会工作有新的创造,工会理论有新的发展,工会工作成绩有新的突破。

二、认真贯彻《工会法》,依法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依据《工会法》和“浙江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加快我区各校工会组织的建设,以教代会为载体推行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学校民主管理的实效性。凡是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方可执行。坚持一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不断完善和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贯彻省总工会《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民办学校的工会建设及建立教代会制度,加强指导,不断规范。

2.全面实施校务公开评估考核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是落实当的十六大精神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积极推动校务公开,让我区的广大教职工“知悉校务、民主监督、参加管理”提高教师的主人翁地位,维护教本资料权属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严禁复制剽窃师的合法权益,促进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有利于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通过推行校务公开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参政议政、献计献策,使所办的事公开、透明;干群之间互相理解,心气顺畅。营造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的风气;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对校务公开的评估考核形成制度,分级考核、全面考核和揪查相结合,对全区各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及时总结校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情况、实施后的效果等,使校务公开评估检查工作真正起到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全面实施。

3.发挥教育工会的监督和参与机制,当好校领导与教职工的桥梁作用。学校工会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与参与机制,对学校的重大改革包括教师的聘任、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会要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反映教职工的呼声,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使改革方案尽可能符合大多数教职工的意愿,并经过教代会审议后实施。民办学校要逐步试行工会代表职工与行政建立协商关系,要充分发挥工会在化解矛盾、监督、协调劳动关系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4.关心全区教职员工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坚持送温暖活动,积极组织对因病、困、贫等贫困教师进行慰问,增强对广大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做教职工的贴心人。积极建议和促使学校行政建设好管理好教工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城市保洁管理处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

学校第一学期工会工作总结

小学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电信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度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企业工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中学学校工会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2012年工会工作总结

【返回 工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三、以“效能革命”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为目标,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以“效能革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良好师德规范,作好本职工作。

2.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家教学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教学技能系列活动。发展我区教育事业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校工会的主要工作要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找准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拜师结对、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快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四、以学校工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工会的自身建设,增强学校工会的战斗力

1.广泛开展“教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广泛开展“教职工之家”建设活动,把建家活动与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开展“三育人”和创师德先进等活动结合起来,搞好“先进职工之家”、“先进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的评比。重点抓好民办学校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巩固成果、扩大组织、规范工作、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要求,继续推进民办学校的工会建设。

2.努力提高学校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学校工会干部要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把教职工的需要、利益、满意程度,作为工作第一标准,配好配强学校工会班子,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会的综合素质。区教育工会还要着重做好校务公开的监督工作,配合教育局做好校务公开的评估检查、考核工作,并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和经审监督工作。

五、加强开展女职委工作,充分发挥女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女教职工是我区教育系统中的一支重要主力军,是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工会要进一步健全女职委建设,要继续支持、协助女职委开展工作,依法维护女教职工的利益;切实帮助解决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帮助女教职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我区女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她们在我区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重大的贡献。

六、积极主动地配合镇、街道办事处和学校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区教育工会将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我区教职工的计划生育资料档案,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七、 协助教育系统退协开展各项工作

做好送温暖和慰问工作,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全区离退休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新的一年里,区教育工会将在上级行政部门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将教育工会建设成为一个广大教师的知心人,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凝聚和团结广大教职工的战斗力,为我区教育教学改革奉献微薄之力。 城市保洁管理处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

学校第一学期工会工作总结

小学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电信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2012年度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企业工会2012年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2)

一、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现状

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是指根据创业教育工作需要被高校聘用的、承担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且不列入学校正式编制的校外人员。为深入了解和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笔者利用参加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举办的“高校《创业基础》示范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这一契机,对来自全国参加培训的80所高校做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及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均为97.5%。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现将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状况概述如下:

1.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数量。在受访的78所高校中,“已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高校68所,“尚未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高校10所,二者分别占受访高校总数的87.18%与12.82%。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数量看,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数与创业教育教师总量之比达到1/4及其以上的高校12所,占受访高校总数的15.39%;低于1/4的高校56所,占受访高校总数的71.79%。

2.受聘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来源。从受聘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来源看,有来自政府管理部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府及高校设立的科技创业园的高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来自社会创业成功人士、优秀创业校友和教职工家属创业典型,而“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创业典型”分别占聘用高校总数的30.88%和29.41%。

3.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做法。笔者从“人脉资源”与“学校选聘”两个维度对参培高校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显示,凭借“个人关系”和“朋友与熟人推荐”聘用兼职教师的高校共51所,占聘用高校总数的75%;而通过“学校建立一套选聘录用标准与程序”聘用兼职教师的高校17所,占聘用高校总数的25%。另外,“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高校31所,占聘用高校总数的45.59%,而尚未签订书面协议的高校37所,占聘用高校总数的54.41%。

4.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任用与管理。聘用高校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任用,目前主要以“开展创业实践实训活动”和“开设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为主,二者分别占聘用高校总数的51.48%与33.82%;而“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仅占14.70%。再从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管理来看,“建立一套针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绩效考评体系”和“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分别占聘用高校总数的32.35%和39.70%;而二者“尚未进行”的分别占聘用高校总数的67.65%和60.30%。

二、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1.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所占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总量的比重偏小。1999年教育部在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依法实施用人自。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积极采取措施,面向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目前,有条件的高校顶编兼职教师一般应占到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1]从统计数据看,在受访的78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尚未聘请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细观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构成,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与创业教育教师总量之比低于1/4的高校占受访高校总数的71.79%。可见,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所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重偏小。

2.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选聘录用程序失范。综观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以及创业实践经验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为弥补这一缺憾,高校需要广开社会人才资源,通过科学规范的选聘程序,吸纳和聘用优秀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然而,目前通过“建立一套选聘录用标准与程序”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高校仅占聘用高校总数的25%,而凭借“个人关系”和“朋友与熟人推荐”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占聘用高校总数的75%。另外,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高校占聘用高校总数的45.59%,而尚未签订协议的高校却占聘用高校总数的54.41%。由此看来,高校在聘用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方面,带有较强的人为因素与情感色彩,缺乏严格规范的选聘录用标准与程序。

3.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偏少。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校内任课教师情况看,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二是“两课”教师;三是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政治辅导员和学工部门的管理干部。在这三类人员中,后两类人员承担的教学任务居多,而这两类教学人员大多缺乏创业背景与经验,不熟悉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需要一大批兼具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然而,目前受聘兼职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高校仅占聘用高校总数的14.70%。由此可见,兼职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明显偏少。

4.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匮乏。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和发挥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校应建立一套反映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工作业绩与教学水平的考评体系,并将绩效考评结果直接与他们的薪酬待遇挂钩。然而,从聘用高校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情况看,“尚未建立一套针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绩效考评体系”,“尚未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薪酬待遇直接挂钩”,二者分别占聘用高校总数的67.65%和60.30%。由此可见,聘用高校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疏于管理,缺乏严格与健全的绩效考评运行机制。

三、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的策略

1.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仅有《职业教育法》对于兼职教师做出概略规定,而我国教育领域基本性法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却没有对高校兼职教师做出专门规定,从而使得我国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缺失基本法律依据。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应依据宪法,对上述教育基本性法律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兼职教师的规定,明确兼职教师主体资格、聘用方式以及高校与兼职教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教育法律规定制定专门针对兼职教师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具体、细化兼职教师来源、聘任原则与办法等,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兼职教师实行科学与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2.规范选聘录用标准与程序,加大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力度。高校承担着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更要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在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基本性法律中,有关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方面的规定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高校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框架下,自行制定针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主体资格、权利义务、职责要求、选聘原则、聘任程序、薪酬待遇、违约责任及其处理方式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选聘及聘后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设优质人才信息资源库。高校要广开社会人才资源,加强与政府、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的密切合作,甚至可深入实地尤其是产、研合作单位调研,广泛搜集优质人才信息资料,如学历、职称、年龄、专业资质、工作经历、职业经验、业务水平、表达能力、兼职情况等,以便建立优质人才信息资源库,使其成为稳定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来源,从而为选聘管理经验丰富与实践能力强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提供数量充足的人才支撑。三是严格把好“入口”关。为规范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选聘录用程序,确保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质量,高校一方面可组织专家依据学校自行制定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标准,从众多人才中进行遴选,并对甄选对象的任职资格与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对通过审核的人员再进行笔试与面试,进一步考查和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严格的审核、笔试与面试,避免在招聘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吸纳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四是加大聘用力度。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及现有师资的缺额情况,及时编制聘用计划。鉴于目前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所占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总量的比重偏小的情况,高校应加大对经过遴选综合素质优秀的人员进行聘用的力度,以确保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所占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总量的比重达到1/3及其以上。

3.适量增加课程教学任务,发挥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优势。创业教育涉及的学科与专业很广,是一门集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创业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讲授技能,更应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和具备扎实的创业实践指导能力。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让学生获取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积累创业经验、创新实践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由包括理论专家、技术专家、政府人员、成功的企业家、孵化管理者、风险投资家、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类专家构成。让这些专家担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不仅在授课中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水平。高校要给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压担子,适量增加他们的课程教学任务。以笔者之见,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比重也必须达到该门课程整体教学工作量的1/3及其以上。

4.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考核评价既是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工作的监督,同时也是对他们工作的全面总结。高校应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考核,并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范畴。为此,学校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根据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实际,研究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二是学校可组织教学督导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院(部)系采取随堂听课、学生、同行及自我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本人并建立“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动态数据库”和业务档案,为日后续聘或缓聘提供依据。三是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可将支付给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教学酬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按兼职教师职称和承担课程教学课时计取的课时费;另一部分则为绩效奖励金,专门用于奖励那些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的兼职教师。对那些教学效果特别优秀、表现尤为突出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可参加学院年度教学评优考核,使其享有专职教师的同等奖励。

5.健全保障机制,维护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合法权益。由于兼职教师的“兼职”特征,可能会出现享有与专职教师不同的政策待遇,长此以往容易使兼职教师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托弗(Stouffer,1962)提出,其后经过默顿(Merton,1968)的发展,成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会产生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3]。如果兼职教师这种负面心理感觉无法有效消除,势必影响其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而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使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不产生这种负面心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立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地位,把尊重理解、合理使用与培养提高作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忠诚度。二是改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与专职教师相应的办公与教学条件。同时在工作与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增加感情投入,拓展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渠道,多听取他们的愿望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政府、社会与学校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设立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薪酬、奖励、培训以及科研等所需要的费用,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1999.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68-0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能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运行状况。数据平台可以正确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轨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作用,促进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数据平台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进行宏观指导,建立高职院校自律、社会参与、市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公开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

师资队伍情况是数据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研究师资数据指标的设置和变化状态,有助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调整。本文拟借助数据平台中的2012-2014年师资队伍状态数据,对海南省H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资为其他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基于“数据平台”的师资队伍状态分析

(一)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情况

近几年,H高职院校正努力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学生3838人,在校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171人,具有初、中、高级职称教师分别为15人、98人、42人,占教师总数比为8.8%、57.3%、24.6%;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有68人,占教师总数的39.8%;“双师型”教师85人,占教师总数的49.7%。

(二)专任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具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2012-2014年,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专任教师人数逐年增长,校内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以2013-2014年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年龄结构。H高职院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78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后劲发展强劲。二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24.6%,中级职称教师占57.3%,初级职称教师占15.0%,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较合理。三是学历结构。近年来,随着H高职院校对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的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3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55.6%。

校内青年专任教师(45岁以下)中,2012-2014年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数分别为38人、75人、104人,平均占青年专任教师总数的70.6%,可见青年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后劲强劲。

(三)兼职、兼课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师资队伍构成中,校内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55.7%,校内兼课教师占8.79%,校外兼职教师占27.69%,校外兼课教师占7.87%。但校内专任教师比例处于偏低水平,校内专任师资不够充足,学校从行业企业部门聘请大量兼职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据重要位置。

从表2看出,2014年度,H高职院校聘请来自企业和行业一线的校外兼职教师共计85人,学校较为注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教师队伍。据统计,H高职院校已经建设的校内兼课教师中,2014年度高级职称占22.2%,中级职称占25.9%,初级职称占18.5%;校外兼课教师人数增加,2012-2014年依次为14人、17人、24人,高级职称的比例占45.8%,中级职称的比例有所下降,由2012年度的50.0%下降为2014年度的37.5%。

(四)“双师型”教师情况分析

H高职院校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培养,并出台了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2013年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的“双师”教师比例分别为59.5%、17.1%,2014年相应比例分别为65.8%、0。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的人数占比由2013年的59.5%增加到2014年的65.8%。然而,专任教师到企业、机关等一线实践锻炼时间一般在1~2学期左右,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历的只占23.1%,教师一线实践经历匮乏。

(五)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

据统计,2013-2014学年,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授课量(门数)分别为230、33、102、18,分别占总授课量的60.1%、8.6%、26.6%、4.7%,人均授课量分别为304、110、128、172。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了学校主要的授课任务,达到全部授课任务的60.1%,任务比较繁重。由于学校重视发挥校外兼职、兼课教师的作用,并让他们承担了大量专业课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校内专任教师的授课压力。

(六)教师培训基本情况

近几年,H高职院校每年都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数据显示,2012-2014学年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总人次依次为68、85、114,其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的人次比例较大,分别占78.2%、73.4%、72.5%;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人次比例为21.8%、26.6%、27.5%。培训形式上,80%左右为校本培训模式或者院校培训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18:1为合格,16:1为优秀,H高职院校现有生师比为17.96∶1,达到合格标准。近些年H高职院校虽有意引进年轻的高学历人才,但年轻教师均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

(二)“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发展不均衡

H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也逐年提高,然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提升重视不够,院系或专业间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发展不均衡,如专业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最小的为4.2%,最大的为62.8%。只关注教师是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取得的数量,有证无技现象较为突出,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较为明显。

(三)兼职教师与其实际需求严重失调,实践教学型兼职教师数量不足

所聘兼职教师中,仅有少数可以胜任专业实践教学,绝大部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与职业教育实际需求失调。兼职兼课教师一般为退休教师或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职工,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使得一些教学活动无法连续开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兼职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除教学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参与程度不高,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等。

(四)师资培训项目较少,培训质量偏低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H高职院校拨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教师培训工作。然而,提供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且技能培训无法实现准确对口,虽然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但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实质性内容。学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双师型”培养培训机制,实践中尚存在部分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培训质量低、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介入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工作

全面评估分析自身师资队伍现状,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针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专业教师比例结构、双师型结构等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目标,并制订相应的教师资源开发策略与措施,并予以制度保障。

(二)搭建多元化的教师成长平台

高职院校应加大师资培养、培训的力度,注重内培与外引,设置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资金,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积极拓展多层级、多形式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搭建“技师培养工程”“教师企业顶岗实习”“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平台,形成院校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等多种师资培养模式[2]。合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完善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三)强化职称评审制度的导向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审体系普遍采用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的政策制度,高职院校教师的引导方向仍集中在学术论文和纵向课题研究,对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技能积累与创新等不够重视,“双师型”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为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性技能型特点,应加快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业务导向,考虑把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制定并执行专门的真正适合职业教育教师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审制度[3]。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政策制度应着重强调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特别是要与本校的实际联系起来,制定灵活的、针对性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对“双师型”教师予以特殊支持,用优厚待遇吸引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在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时,人事管理制度上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此外,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本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分批次有计划地开展实践进修和挂职锻炼,以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4]。

(五)完善兼职教师的建设与管理

兼职教师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已完成了从“可有可无”的经济考量到“不可或缺”理性诉求的转变,然而,现实中的兼职教师管理与建设仍处于“边缘化”地位[5]。高职院校在扩充兼职教师数量的同时,应着力于兼职教师稳定性的管理与建设。一方面广泛挖掘高质量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建立本校的“兼职教师信息库”,以储备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制订与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在聘用待遇、时间安排等方面灵活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严格准入标准,把握好兼职教师进本校教学的入口关,从源头保障聘任质量;加强兼职教师培训、考评的过程管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高职院校要拓宽与行业企业融合渠道及深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等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成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9-80.

[2]刘彩琴.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79-82.

[4]卢小平,童遵龙.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49-51.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77-02

为了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性选择。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较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总体上还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偏低、缺乏领军型人才等突出问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总量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显示,2007年中等职业在校生为5.7万人,专任教师有2.3万人,生师比为19.3:1,2008年中等职业在校生为5.66万人,专任教师有2.25万人,生师比为17.2:1,2009年中等职业在校生为5.57万人,专任教师有2.23万人,生师比为17.1:1,2010年中等职业在校生为5.37万人,专任教师有2.16万人,生师比为17.2:1。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0年,辽宁省中职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都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学生数量的降幅比较明显,生师的比例不断降低,教师资源得到明显合理化改善。

(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1.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次结构,同时青年教师居多,老年教师比例较小,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50%左右,36~45岁的教师比例为32%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是整个师资队伍中的中青年骨干力量,46岁以上的教师比例为15%。

2.教师的学历结构

近几年来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87.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而全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83.3%。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辽宁省中职院校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水平的专业教师高于全国本科以上的平均水平,但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比重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说明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具有博士学历教师的引进力度。

3.教师的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梯队状况。201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中级职称的,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6.11%,低于全国的40.40%;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2.45%,高于全国的21.19%;初级职称及以下的专任教师比重逐步下降并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4.兼职教师比例

201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职工总数为32736人,其中兼职教师有3257人,占总人数的9.95%。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比较好的省份与城市,如福建、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安徽等的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9.01%、18.92%、15.3%、14.18%、10.52%、10.52%、10.45%,辽宁省在此方面略低。

二、目前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暂不能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从近四年的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的数据来看,在2007年比例为19.3:1,2008年为17.2:1,2009年为17.1:1,2010年略有上升,为17.2:1,虽然总体上看,辽宁省的生师比情况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与我国平均生师比(16:1)的数量相比还比较高。学生获得的平均教师资源还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从生师比的数据可以反映出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每名专任教师要面对过多的学生,将会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科研质量。

(二)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从2010年辽宁省中职教师的学历水平情况可以看出,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2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教师的共有1044人,但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4.82%,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共有18020人,占教师总数的82.25%,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有2834人,占教师总数的12.93%。

(三)职称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从201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来看,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45%,副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0.97%,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30.11%,初级职称教师占总人数的24.47%,无职称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97%。可以看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还比较少,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比较多,分别占了30%左右,初级职称的人数占据了24.27%,比重比较大。可见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中初、中职称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

三、加强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政府要扶持校企合作政策上加大力度

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建设与办学的企业,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同时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与中心,对于这方面的投入,政府要加大经费支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实现政府、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同时,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专业实践训练的校企合作与交流机制,使教师到企业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实际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再次,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具体实施办法,遴选一批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每年选派大量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首先,优化教师结构,要以教师梯队建设为中心,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合理的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教师团队结构的师资队伍。其次,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专兼职比例结构。教师岗位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逐步符合国家的岗位设置要求,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以上,逐步提高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专业教师数(含实习指导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数的55%,其中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数的30%。

(三)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1.严把“双师型”教师的引入

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一些高端技能师的岗位,专门投入“双师型”教师引进的经费,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任教。

2.与企业合作创造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到主动与企业联系,为企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的兴趣,力求与企业形成教科研联盟,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形式,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的一线参加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培养教师的“双师”能力。

(四)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寻求个人职业发展途径

1.制定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边工作边学习,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技能是教师的根本。所以教师要制定出实践技能的提升计划。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熟悉企业管理与运行流程。教师要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制定具体的计划,促进自己对市场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

2.积极参加企业兼职。教师到企业兼职工作,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要主动寻找能深入企业学习与定期工作的机会。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5)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0范文一:20__年度,学校工会在署工会、局工会的领导下,在校党支部、校长室的指导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__大精神为核心,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教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调动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工作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不断开展立师德、铸师魂活动,为建设和谐附校、文明附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重师德、强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除掌握深厚的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业道德。本年度,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学习了《上海市师德教育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上海市教师师德规范》、优秀教授孟二冬事迹、《__给孟二冬女儿的一封信》。积极响应并有效落实《社工委关于落实师德师风教育的通知》、《第三教育署贯彻落实“浦东新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方案”》,举行学校__年学年度优秀人物事迹交流活动。邀请了百万家庭学礼仪社会宣讲团成员周一之老师为全体教职员工做了教师礼仪报告,邀请了全国文明教师郁秀敏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方面的讲座。

结合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工会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教师文明语言、优美语言记录、征集”活动。倡导全校教师使用文明语言、优美语言,促进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引导教师尊重学生、尊重人权、注重人本教育,促进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为我校教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还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奥运知识竞赛。

学校工会组织开展了“文明工会小组创建”活动、“办公室文明公约”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学校工会还以办公室卫生评比为抓手,强化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今年8月起,工会和党支部不定期地检查各个办公室的卫生情况,然后在校园网上公布检查评比结果,对于卫生优秀的办公室颁发流动红旗,给予物质奖励。这一举措使办公室的卫生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为美化学校环境、建设和谐校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树典型、立榜样

树立先进典型,目的是通过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和精神力量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进而增强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解放思想、提升素质、创新教育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9月开始,学校工会每月评选出好人好事在校园网上公布、宣传。上学期,石磊老师左脚骨折,但是她带病上班,还坐在轮椅上坚持参加署工会组织的演讲。学校工会及时把她的事迹写成了报道《感动附校——记石磊老师优秀事迹》,在全校宣传,号召大家学习她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此举在教师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今年,学校又举行了“__年学年度附校优秀人物”评选活动。8月份,工会商讨、制定学校年度优秀教师标准。再由各工会小组推选候选人,报学校党政审阅、讨论,确定候选人。9月份,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出10位“__年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师”,两位教师因表现突出,直接当选。9月10日教师节,在学校大屏幕显示屏上滚动播出优秀人物的事迹,并在教师节庆祝会上表彰这些优秀教师。

三、活身心、展风采

四、送温暖、献爱心

“维权”是工会的职能,关心教职工生活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需要。学校工会作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始终做好了“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帮助人”的角色。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倾听教职工的意愿,反映教职工的呼声,了解教职工的家庭情况,能把带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党政反映,并积极参与学校有关教职工具体利益的决策,努力把教工的意愿和要求体现在党政的有关决策中,认真履行了维护和参与职能。

学校工会积极落实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会能及时了解教职工生病住院、家属过世、女同志生育等情况,并及时上门或上医院去慰问。暑假,工会代表学校上门慰问教师。今年,我们共慰问教职员超过20多人次,发放了慰问金、慰问品。在今年的一日捐活动和今年的“援建红军小学”活动,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活动中,全校教职员工都积极参与、争相捐款,体现了全校教职员工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慈爱、善良的人性光辉。

工会也能热情关心女教工的身心健康和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今年组织女教工妇科体检,组织离退休教职工赴杭州体检、旅游。大暑天、重阳节,学校党政工一起带着慰问品或慰问金专门上门慰问退休教工。

一年来,学校的工会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1月,社发局教育工会主席倪菊娣同志来校调研,充分肯定了学校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学校支部行政的指导下,今年,学校也顺利进行了工会工作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相信,我校工会工作在新一届工会工作委员会的带领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一定会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20__年度,学校工会工作在区教育局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配合下,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建设如家园般温暖的和谐校园”目标,组织全体教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会建议、参与、教育和维护四大职能,团结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校务监督、民主管理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推动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今年工会配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利用网络、例会等提高教职工师德水平;

(2)利用安全文明卫生办公室建设,提升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3)、组织全体教师对四川地震灾民捐款,合计4790元。

(4)、退休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工作,特别是在关注青少年成长方面关协做了大量工作,在文明创建、奥运会、四川地震、冰灾等特殊时期都带领青少年开展诸多颇具实效的教育活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5)、带领全体教职工开展校外拓展活动,打造团结和谐的队伍。

二.坚持校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发挥工会的监督功能。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1.实施民主管理。

7月份工会组织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

2.坚持校务公开。

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执行教育局、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

3.参与学校的决策。

工会在协助校行政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始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决策。教职工年度考核、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职工评优推优等一系列工作,我们都坚持通过全体教师会或工会委员扩大会这一基本程序来落实,既维护了职工的基本权利,又提高了学校民主办学的水平。

三.急教工所急,想教工所想,把工会建成温暖的职工之家。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0范文二:一年来,在市局教育工会和学校党总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维护作用,扎实开展工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的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进程逐步推进,全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增强,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一年来我校工会工作,主要是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是学校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我校教育工会积极协助党政部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1、学校工会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学习辅导,心得交流、专题讲座等,扎扎实实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

2、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我们配合学校党政部门,组织教职工观看党的十六大专题电视报道,举行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讲座,印发十六大学习资料,引导教职工领会十六大精神实质,自觉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前进。

3、与时俱进,拓展师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根据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特点,创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师德教育的内容和主题,使师德教育更加健康向前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师德中,正确处理好师与生、师与师以外的社会关系的矛盾,全方面地构建师德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把师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师德教育。三是注重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四是切实解决热点问题。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家教问题的文件精神,规范家教,组织家教问题的问卷调查,对教师家教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采取“一票否决”制,抑制有偿家教的不正之风。

4、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教代会建设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1、坚持教代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定期召开教代会,讨论和审议学校的工作报告及有关事项。坚持做好议案的反馈工作,提高教代会工作效果。今年教代会议案三件,已落实办理二件,教代会代表反映良好。

2、坚持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我们不断巩固校务公开的成果,使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在教代会上公开校务。由学校行政领导向教代会代表汇报财务、收费、福利、工资、干部任用等情况,接受代表的询问。二是经常更新校务公开栏的资料,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深入科组,听取意见,转达反馈,增进了解。一年来,校务公开的可信度、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贯彻《工会法》,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护作用

1、组织新《工会法》的学习活动。

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思想,保护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积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慰问困难和生病教工,为教职工多做好事和实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设教工乒乓球活动场地,组织教工乒乓球赛,组队参加市职工乒乓球、篮球比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鼓励和扶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受到教职工的好评。

四、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1、加强工会委员会的建设。

组织工会委员学习理论,研究工会工作,学校工会工作计划性强,实效好。

2、加强工会骨干队伍建设。

组织工会骨干培训,参观学习,增强工会骨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3、加强工会组织的作风建设。

组织工会骨干深入群众,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做好下情上达,密切干群关系。

4、加强女工组织建设。

健全女工组织机构,支持女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学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女教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女教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0范文三:本学期在党的__大东风鼓舞下,工会工作得以进一步开展,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__大文件、领会其精神,坚决响应__大号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工会工(2020年 通用个人工作总结)作也紧密围绕党中央的精神,努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巩固教师职业道德

本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

1、定期出版宣传栏,以《___》为阵地,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本学期出版两期专题栏目,一期是"教师节"专栏,另一期是"喜迎__大"专刊。

2、组织学校合唱队参加___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百万职工心向党"文化节合唱活动,表达广大职工对党的热爱之情。

3、青年教师郑晓春代表市教育系统参加___市机关党工委举办的迎十六大"闪光的誓言"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4、组织开展学校教职工"师德故事"比赛,"师德故事会"在学校教职工中产生了深刻的反响,本次故事比赛,___获一等奖,___、___获二等奖,___、___、___、___等老师获三等奖。

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了学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开展教职工热心参与的文体活动,是提高生活质量、增进集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幼师工会重视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活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常年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等活动,组织教职工开展健身运动,为每位爱好登山锻炼的教职工办理清源山登山年卡。本学期组织学校登山队参加___市全民健身领导组,市体委、市总工会举办的"体育杯"登山邀请赛,参加___市教育局、___市教育工会组织的___市首届教师登山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登山活动不仅锻炼意志,也能增强体质。在工会积极倡导下,不少职工坚持登山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0的人还看了:

1.2015-2020年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2.2020年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3.2020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4.2020年学校工会工作总结会

5.2020年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6)

一、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综合情况

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据2013年临沧市教育局统计信息,临沧市1区、7县中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共有专任教师827人,在校生19614人,聘请校外教师108人,生师比达到24:1,教师专兼比约为8:1,这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临沧市各地区中职学校在校生相差悬殊,永德县生师比最高,达到40:1。2011 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目标中提出:到2015 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任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 以上[2]。由此看来,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与教育部要求平均生师比20:1相差甚远,临沧市中职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数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 2013年临沧市2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综合概况

二、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岗位分类情况

(一)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的结构

临沧市中等职业学校 2013年在整个专任教师队伍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及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在各地区中职学校分配比例差异显著(见表2)。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耿马县、沧源县文化基础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9%、48%、58%、53%、46%、100%、66%、33%,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为61%、52%、42%、47%、54%、0%、34%、67%,从表2可以看出,双江县没有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总的来看,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50%。

(二)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据2013至2014学年临沧市教育局信息(详见表2),临翔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本学年专任教师363人,“双师型”教师183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沧源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本学年专任教师48人,“双师型”教师29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比值最高;耿马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本学年专任教师65人,“双师型”教师297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比值最低。从临沧市中职学校总体来看,专任教师共808人,“双师型”教师3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综合数据与教育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表2 临沧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岗位分类情况

三、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进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呢?

(一)抓好师德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制约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要把师德培训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明确中职教育定位,做好角色的转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加强教师培训

建设一支既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较好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教师结构和专业发展方向,详细为每一位教师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计划。首先加快教师学历达标步伐,积极鼓励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次把一部分文化课教师转岗并进行培训,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历史延革的问题。

(三)完善培养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如“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管理办法”、“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激励措施”等,探索有利于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政策机制,并提供制度依据和政策导向。

作者简介:安福全(1972-),男,黑龙江泰来人,副教授,现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C121);云南省高职教育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1YGZ08);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7)

一、赣州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对象选定与实施

1.概念界定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效能低下,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2.研究对象的选定

目前,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缓解策略,而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研究开展不多,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对一些刚刚转制的高职院校。为了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探讨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差异性的策略,笔者拟选定赣州市高职院校的62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情况如下,男教师17人,占总人数的27.42%;女教师45人,占总人数的7258%。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占总人数的19.35%;中级职称教师29人,占总人数的4677%;初级职称教师18人,占总人数的29.03%,刚参加工作的3人,占总人数的484%。年龄小于30岁的26人,占总人数的4194%,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25人,占总人数的40.32%,年龄大于45岁的11人,占总人数的17.74%。

3.问卷设计及实施调查

在选定研究对象后,结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编制了“赣州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两部分,共计45题,第一部分调查了解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种因素,第二部分根据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笔者对该问题的现有了解,辅以诱发职业倦怠的30个原因,以集中反映和体现职业倦怠的三个状态维度。在对所选定的62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向其他相关人员发放了100份问卷。

问卷第一部分主要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种因素。

一是个人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学位、职称、获奖情况和婚姻家庭状况。

二是外在因素。包括学校性质、生源班级、教学设施、科研任务、绩效奖励、继续教育等。

三是工作方面的情况。包括工作量、工作压力、工作时间和工作位置。

问卷第二部分以集中反映和体现职业倦怠三个状态维度为核心,其问题分布情况如下:反映工作情感枯竭的问题10个,反映去人性化的问题10个,反映成就感的问题10个。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62份,收回123份,去除5份无效问卷,剩余118份为有效问卷,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4.问卷分析结果

根据SPSS 130软件的处理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一是赣州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明显,具有普遍性;二是该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情感枯竭情况比较严重;三是教师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去人性化倾向,程度略强于低成就感和情感枯竭;四是教师群体低成就感倾向日益严重。

二、赣州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转制过来,英语作为一门文化选修课,处于学科边缘,教师科研压力小,科研基础薄弱。但转为高校后,英语课的性质和要求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呈现出与其他教师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师和学科的地位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尤为明显。该类高职院校原本是由中专升格过来,之前英语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科位置及教师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英语教师地位非常尴尬。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氛围差异较大。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相对而言,他们的能力要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学习兴趣,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兴趣放在了专业课程上,英语教学质量没有保证。同时有关英语语言的媒体和信息几乎没有,因此学生感觉不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乐趣,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却只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英语教师总体上缺乏成就感。

第三,英语教材内容模式化、脱节化严重,偏重于知识的掌握,缺乏专业性。尽管目前高职院校都选用了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然而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教材非常少。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与本科院校的英语教材相同,这就使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授课内容适合学生的能力,同时满足其专业需求。久而久之,英语教师必然会感到厌烦。

第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合理、有效。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导致英语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英语教学质量低下。

第五,教师自身因素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部分英语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形成教学梯队;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懂英语,缺乏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容易导致失落感的产生;高校英语教师经济压力大,课务负担重,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沉重的科研压力也会使教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8)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这次大会回顾、总结本届支部四年多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一阶段学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教职员工,盯紧发展目标奋力拼搏,扣牢发展任务实干兴校,为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部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上届党总支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同志们审议。

上届党总支工作的简要回顾

上届党总支自xx年6月换届选举以来,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大力发展富有乡土特色的学校文化,积极推进顺应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社会声誉与日俱增。xx年顺利通过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和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xx年和xx年顺利通过江苏省职业学校三项管理规范视导验收。创建了两个省级品牌专业和一个省级特色专业,建成11门无锡宜兴两级精品课程和4个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先后两次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二等奖,四次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两次荣膺无锡市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突出贡献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连续获得宜兴市先进学校称号。四年来,涌现出各级优秀教育工作、教学能手、优秀共产党员30余人。回顾上届党总支工作具体如下:

一、班子建设:团结、民主、有为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动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定期召开,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代会、教职工大会按照规定正常举行,广泛地听取教师建议,共同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推行“七公开”,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职责公开,二是领导班子民主评议公开,三是教师业务考核公开,四是领导教师待遇、评优、晋级等工作公开,五是所有评比活动操作过程以及结果公开,六是学校重大决定公开,七是学校财务管理公开。领导班子在群众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也使广大师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

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放松。建立行政集中学习制度与学习行为准则,从时间、制度、资料上保障学习必需。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加强对学习成果的检查与考核。领导班子主动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提升了治校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

发挥好党政班子领头雁作用。在业务能力提高方面,学校党总支书记创办陶都职教论坛,党政领导带头做科研型教师,主持课题撰写论文,引领全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四年来有学校四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职教论坛获奖数量和等第领跑宜兴同类学校,4人获得省、无锡市两课评比一、二等奖。学校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党政班子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水平稳步提升,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组织建设:严肃、严格、严密

三会一课紧扣中心工作。四年来,党总支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活动紧扣党的工作中心和学校阶段性发展中心。严格按照规定有序组织进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关于中国梦的阐述,结合学校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任务,将三会一课的讨论学习落到实处。

党的宣传工作有效开展。四年来,依托校报、校园广播、展板橱窗和校园网,工会、团委、学生会等密切合作,开展了“辉煌80年”、“中国梦,我的梦”、“优秀毕业生访谈”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党的宣传活动,树立了先进党员典型,提升了党员和广大师生的精气神,巩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发展工作严守党章。认真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精心培养稳妥发展。发展新党员重视内查外调,做到材料翔实、程序规范,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从源头上保证质量,使学校党员的整体质量、思想素质都得到了加强。四年来,共发展新党员16人(含8名学生党员)。

充分激活党小组的作用。依托党小组,精心策划、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党员先锋岗活动”、“党员示范课活动”、党员奉献日活动”、“慈善捐款活动”等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又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

三、思想建设:凝心、贴心、交心

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常抓不懈。四年来,党总支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阵地,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立足校情,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层面的“党员示范岗活动”、“中国梦座谈”活动,教师层面的“抵制有偿家教”、“慈善一日捐活动”,学生层面的“唱响校园红歌会活动”、“喜迎十八大手抄报比赛活动”等,凝聚了师生的心志,汇聚了发展的力量。为学校实现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等创建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德育工作重点突出亮点闪耀。四年来,党总支以“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德育工作人文化、特色化、品牌化。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等六大常规德育活动扎实开展,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十个学生社团有四个评为无锡宜兴两级优秀社团,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小红帽在行动”活动成为学校文明礼仪的名片,在省内德育工作研讨会上受到好评。贴心的学生关怀受到上级和社会好评,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

党内民主生活会严肃坦率。学校党总支部按照工作计划召开民主生活会。会前党总支向每位党员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及发言提纲,根据征求到的意见提出整改方案,对存在矛盾分歧的个人开展谈心活动,会中每位党员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心交流,共谋发展。

四、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有效

抓好党员廉洁自律工作。四年来,学校党总支认真贯彻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规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大力弘扬清政廉洁、勤政为民的作风,形成廉洁从教的良好环境。

抓好廉洁修身教育活动。四年来,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员教师的廉洁修身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员工的廉洁从教,提高了广大教职工惜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和教育风气。四年来,四位同志被评为无锡宜兴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强化完善廉政监督制度。四年来,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搞好党组织对党员、党员对领导干部和党员与党员之间的监督工作,把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考核、党员进出制度,使之成为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五、群团工作:多样、励志、体贴

全力支持工会工作。工会在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保障、服务、监督职能,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以爱国,爱校,爱岗敬业为核心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争当文明职工,组织评选“文明办公室”,认真搞好教职工的福利工作。校党总支部加大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经费,办公活动场所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党总支书记马宇民被评为宜兴市工会之友。

全面发挥共青团作用。四年来,指导、支持团委开展了一系列富有青春气息的主题活动,如“青春歌会”活动、“文明风采大赛”活动、“科艺节文艺汇演”活动、“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活动等,营造了健朗向上的青年成长、成才的氛围。

加强关心对退休教师。四年来,定期组织退休教师返校活动,节假日学校领导和工会都亲自上门慰问体弱多病的老教师。重视发挥退休教师优势,鼓励退休教师积极参加宜兴市四帮一活动,学校被评为宜兴市职业学校四帮一活动先进学校。

主要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工作:

回顾学校党总支的工作,我们感到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提高。

1、学校在提高广大教职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政治学习形式多样化方面做得还不够;

2、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学校党政工作信息化水平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工作的需要。

新一届党总支工作的主要设想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对照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要怀着强烈的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和拼搏意识,实干不已,奋斗不止。为此,我们对新一届党总支提出如下建议;

1、狠抓党总支建设。加强支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发挥好学校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党员和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勤奋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2、严格抓好队伍建设。从抓学习,促思想观念转变入手,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普通教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师德建设增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以党员干部为排头兵,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致力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政治先进,教学业务精良,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

3、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规范科学的管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一届党总支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尤其要不断提升学生管理的精细化、人文化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夯实事业发展的管理基础。

4、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结合绩效工资的深入实施,探索引入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等方式,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技能教学质量抽测、质量视导等,深化、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这一主体性评价平台,使其发挥更大的引导激励作用,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层楼。

5、推进各项创建任务。结合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新一届党总支要本着创先争优的精神,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以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为动力,砥砺奋进,实现学校发展新的跨越。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9)

[作者简介]周颖(1972- ),女,浙江鄞州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管理与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教育局教学督导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35-02

笔者在了解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8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同志的讲话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教高科[2012]161号)精神,针对宁波市高校督导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适合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机制,以推动宁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一、研究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和关键工作。对于“双师”教师的内涵界定,国家尚无正式的认定和统一的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不管标准如何认定,“双师”教师总体上是以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教学督导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创新教学督导制度,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对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督导现状

宁波市拥有15所高等学校,包括5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2012年宁波市高职在校生6.2万余名,占宁波市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4%。与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同,宁波市高职教育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并呈现出结构多样化和服务型教育体系化的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宁波市各高职院校在“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宁波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08%,同时还具备一支数量与专任教师大体相当的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双师”教师队伍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约有1/3强的“双师”教师具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每年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主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或获得专利的教师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但经调研得知,2012年度全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生师比仅为23.781。虽然各个学校都聘用大量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实际承担的课时数仅占总课时数的13%,且相当一部分为非系统授课。“双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全市有2/3的“双师”教师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双师”资格的,缺乏连贯和较为系统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且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中专和企业,专业理论储备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宁波市5所高职院校均设立了独立的督导机构,实行市院校三级督导模式,并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但在实际督导过程中还存在督导队伍偏弱、教学督导内容偏窄、督导方式偏简等问题。

三、“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浙江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及2015年和2020年的基本任务,对专任教师生师比、兼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及授课量占总课时的比例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强化督教、督学、督管功能,合理规划校院督导工作重点,急需研究和探讨。

1.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出现总体数量不足、素质不适应、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类型特征明显的高职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快建设熟悉产业、服务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队伍,是推进宁波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以督教为主导的教学督导体系必须创新督导机制,以保障高职院校建立一支先进的教师队伍。

2.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教师既有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又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需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而不是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见长。目前宁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均由学术性和管理型两类专家组成,这两类人员的知识结构都不尽完善,导致实际督导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督导存在局限。

3.“双师”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面临来源渠道单一、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宁波的高职院校均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而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以前的大专、本科院校。虽然有许多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但他们实际授课不多,教师来源渠道仍然单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加短缺;兼职教师由于来自生产实践一线,专业理论储备明显不足。此外,“双师”教师数量偏少。从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情况看,“双师”教师和专任教师数量较少。全市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中,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较少,再加上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也不可能抽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培训。基于上述情况,必须通过教学督导,建立一种监督机制,确保“双师”教师队伍的顺利建立,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研究

宁波“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协助教师成长发展的督导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偏重监督检查功能,忽视指导、激励、培训、评价等功能。要通过完善教学督导方式,创新督导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效拓展师资渠道,为宁波市高职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1.督导队伍创新,实现专业督导。目前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的成员主要是在职的专业教师以及校内外的离退休教师和管理者,督导活动仍以推行督导个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为主。遴选一支由在职、退休返聘教授、企业和行业专家结合,学术型、实践型、管理型相结合的督导员队伍,既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实践教学中的督导作用,又考虑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情况体现学科互补的现状,在市院校三级督导架构中针对性地实现对教学、管理、实践工作的交叉督导,实现督教、督学、督管三方面内容的交叉督导,实现对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交叉督导。除了要选聘来自行业、企业骨干充实到高职院校的督导队伍中,还要求督导成员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参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全督导工作评价体系的开发,成为专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教师成长的协助者。

2.督导方式创新,实现科学督导。学校督导部门可以借助创新项目引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确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督导方式。以教师成长助推计划和青年教师专业化项目建设为依托,将督导工作纳入其中,建设评估和监督并行不悖。专题督导为主,常规督导为辅。专题督导是一种全新的督导模式,是指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属于研究发展型督导模式。结合《意见》的基本任务,关注“双师”教师的成长,设计不同来源、不同职称的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对兼职教师授课的数量质量、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双师”教师下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和年度考核,以导为主,以督为辅。教学督导方式区别于以往对督导工作和功能认识的偏差,强化督导工作的指导、激励、反馈、评价功能,而非单纯的监督检查功能。同时,督导工作也要体现计划性,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式,避免督导过程产生冲突。

3.督导范围创新,实现全面督导。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院校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使学生掌握应有技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兼备。根据调研得知,对实验实训环节和毕业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督导是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听课,了解“双师”教师的指导水平、教学能力和效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实习企事业单位的督导调研,实地考察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师生的评价与建议;在企事业单位走访时组织召开实习师生座谈会,了解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将企事业单位对学院实践教学的评价作为“双师”建设最终评价的一个考量指标。

4.督导评价创新,实现合理督导。监督和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依据这一结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被称为奖惩性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与大学育人工作的共同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没有奖惩措施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被称为发展性评价。“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督导评估力求将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评价激励措施。对于从行业企业引进的、具有深厚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在培养培训晋升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监督改善“双师”教师的软环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高职院校要以“双师”队伍建设为契机,落实教学督导转型关键期的工作,在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同时,做好教师成长发展的引导服务工作,促进高职院校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农.关于“双师”教师内涵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2]任泓一.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关系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3]陶书中.“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王继平.“双师”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5]王学民.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4).

[6]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15691.

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E0MjIxTHV4

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tZmJ1VnZGeWpsVnI3UFYxMjdHYks1R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10)

0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也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因此,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开发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1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从2002年开始建设,从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近百所。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积累,到质量内涵建设的阶段。目前,广东省一般高校总数达112所,在校生约133.41万人。其中99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约为24,900人,占全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总数的68%。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64所高职院校,其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物流与航空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等方向。

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双师素质教师7人,双师比率为41%。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并邀请企业物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8个校企合作单位;81%的院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全省64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软件和设备(不含实训场地投资)建设总投资超亿元,各校平均投资物流实训建设约168万,各校平均物流实训面积316平方米。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工学结合”落实困难,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作业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目前,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实训室,来实现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模拟教学。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市场综合性,这些模拟的实训室还是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物流作业环节,同时,各物流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的考核标准及教学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往往在校内实训室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效的融合,学生无法掌握真正的物流作业技能和知识要领。

从目前各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有的采用“企业校区”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尽管形式各有特色,但这些校企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浅层次的合作,均存在可持续发展及深度合作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一难题。

2.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 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较突出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外,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太高。

由于物流管理是个新兴专业,专业开设才10余年,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高校内总体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背景是较弱的。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目前物流市场运作仍处于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经验运作为主的局面,专业性管理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物流行业市场内都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也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尤为薄弱的原因。

因此,为满足市场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学校型还是企业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长的培养和提高过程。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有必要建立一支有效的、稳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的双师教学团队探索

3.1课程基本信息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是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共同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省市部级物流技能竞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只是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

3.2双师团队教学设计

3.2.1 团队设计

要形成有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切实的将两个人的优势共同实施在学生身上。同时又能促进老师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团队人员设计上,校内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企业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市场需求、市场状况、物流岗位工作之分了解,熟悉物流作业操作流程,掌握大量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这样的团队组合,加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能达到双师结构团队的教学效果。

3.2.2 教学计划及分工

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明确双师结构教学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教学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校内教师主要指导课程理论知识,负责理论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负责企业仓储与配送流程认知指导、实训设备训练、课程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校内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按实践项目模块,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共同形成课程考评成绩。

3.2.3 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定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或整合。以所选教材为参考,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撑,将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和学习模块一一划分,并形成有效的对应。校内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模块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原理、调研方法,优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战略,使学生具备对仓储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的能力;企业教师演示与之对应的实践模块,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各项作业技能,熟悉各种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不同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形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并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

4总结

目前各院校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还处于较浅层次,尤其缺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因此,要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做到:

1)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许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只是形式上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政策规定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同时,相关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理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内涵。

2)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连同校企合作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切实推进专业的教学水平。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各院校应在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改、教改,稳定教师队伍,为学科建设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

[2] 徐东.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总结篇(11)

0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也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因此,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开发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1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从2002年开始建设,从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近百所。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积累,到质量内涵建设的阶段。目前,广东省一般高校总数达112所,在校生约133.41万人。其中99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约为24,900人,占全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总数的68%。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64所高职院校,其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物流与航空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等方向。

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双师素质教师7人,双师比率为41%。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并邀请企业物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8个校企合作单位;81%的院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全省64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软件和设备(不含实训场地投资)建设总投资超亿元,各校平均投资物流实训建设约168万,各校平均物流实训面积316平方米。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工学结合”落实困难,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作业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目前,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实训室,来实现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模拟教学。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市场综合性,这些模拟的实训室还是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物流作业环节,同时,各物流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的考核标准及教学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往往在校内实训室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效的融合,学生无法掌握真正的物流作业技能和知识要领。

从目前各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有的采用“企业校区”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尽管形式各有特色,但这些校企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浅层次的合作,均存在可持续发展及深度合作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一难题。

2.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 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较突出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外,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太高。

由于物流管理是个新兴专业,专业开设才10余年,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高校内总体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背景是较弱的。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目前物流市场运作仍处于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经验运作为主的局面,专业性管理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物流行业市场内都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也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尤为薄弱的原因。

因此,为满足市场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学校型还是企业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长的培养和提高过程。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有必要建立一支有效的、稳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的双师教学团队探索

3.1课程基本信息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是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共同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省市部级物流技能竞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只是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

3.2双师团队教学设计

3.2.1 团队设计

要形成有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切实的将两个人的优势共同实施在学生身上。同时又能促进老师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团队人员设计上,校内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企业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市场需求、市场状况、物流岗位工作之分了解,熟悉物流作业操作流程,掌握大量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这样的团队组合,加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能达到双师结构团队的教学效果。

3.2.2 教学计划及分工

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明确双师结构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学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校内教师主要指导课程理论知识,负责理论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负责企业仓储与配送流程认知指导、实训设备训练、课程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校内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按实践项目模块,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共同形成课程考评成绩。

3.2.3 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定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或整合。以所选教材为参考,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撑,将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和学习模块一一划分,并形成有效的对应。校内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模块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原理、调研方法,优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战略,使学生具备对仓储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的能力;企业教师演示与之对应的实践模块,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各项作业技能,熟悉各种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不同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形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并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

4总结

目前各院校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还处于较浅层次,尤其缺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因此,要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做到:

1)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许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只是形式上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政策规定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同时,相关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理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内涵。

2)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连同校企合作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切实推进专业的教学水平。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各院校应在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改、教改,稳定教师队伍,为学科建设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

[2] 徐东.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