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3 22:40:27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1)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涌现出一批建设水平高、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示范镇、示范村。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示范市创建,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____2年是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年。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都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整治重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示范村、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动劲大、起步好,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今年3月底,市政府在眉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各级政府都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环保、财政、规划、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8个市级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发了《____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整治内容、责任分工、考核验收、保障措施等。市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强化工作措施,主动参与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为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县区都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构,结合镇村建设规划,制订农村综合整治方案,逐级分解下达整治任务,并召开部门和镇、村、组四级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单位包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热潮。眉县31名县级领导包抓8个镇和31个重点村,县级部门、事业单位包抓123个行政村,551名科级干部包抓881个村民小组,一包五年不变,每周至少2次深入村组指导工作开展帮扶,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联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格局。

2、环境整治重点突出。按照市上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县区普遍从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这一突出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等为重点的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村庄道路两旁和村民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合理布局村组柴草堆放点,建设村级简易垃圾填埋点,重点解决垃圾乱倒、垃圾围村,污水乱流、恶臭难闻,柴草粪(土)堆和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挤占道路、妨碍人畜行等突出问题,大部分村组基本实现了村庄内外干净清洁。为了保持村庄干净卫生,按照每50户一名保洁员、每10户一个垃圾桶、每组一个垃圾收集车、每村一个简易垃圾填埋点的标准设置村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和处置体系,初步形成了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护机制。各县区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卫生户厕改造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及时清理村庄渠道污染物,保持生活污水排污畅通,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污染明显降低,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市水利局针对夏灌后各级渠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及秋田秸杆乱堆乱放等问题,认真开展农村水利工程“三修一绿化”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下半年累计完成整修渠道5410公里,清淤227万立方米,栽植经果林2.15万亩,绿化渠道386公里,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扶风县按照“五有”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县168个村__1个村民小组,共确定柴草堆放点1123个,建设垃圾台696个,垃圾填埋场点219个,结合一事一议落实农村环卫人员1383名,建成沼气池式厕所9962座,双瓮漏斗式厕所4000多座,水冲式厕所2633座,受益群众达8.5万人。调研中还了解到,有的村对农户实行门前三包和村庄环境卫生轮流打扫制度,定期进行评比,发放流动红旗,

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方式。 3、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各县区都把村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力支撑,在完善规划的前提下,综合运用重点镇建设、农田水利、村庄道路、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工程建设手段,全力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据统计,2009年以来,我市省级重点镇建设项目71个全部开工,累计投资17.91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9252户,累计投资15.9亿元;建设村组道路570多公里,累计投资1.46亿元。同时,抢抓国家实施各项农村民生工程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支持。去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紧紧抓住中省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历史机遇,通过积极争取,使我市11个县区的28个镇列入省连片整治范围,落实项目26个,到位资金1270万元;今年又将9个县区的46个镇421个村列入连片整治范围,争取资金4485万元,数量位列全省之首。全力推进各类项目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4、综合整治亮点纷呈。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各级政府普遍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做法,优先把铁路、主干公路沿线、县城周边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的村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村,从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美化亮化、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污染治理水平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着力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亮点,建成了一批居住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各项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陇县结合生态县创建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列入生态村创建范围,加快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设步伐。调研中还看到,有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已经先行一步,建起了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眉县首善镇葫芦峪等四个村,通过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沉淀、统一管网收集、雨污格栅分流、厌氧综合处理、人工湿地过滤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活垃圾沤肥还田、可回收资源利用、有毒有害定点处置设施,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基本实现了“清洁家院、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的目标。类似的示范村各县区都有,这类村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既圆了广大村民美好家院的建设梦,也为其它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5、检查考核保障有力。为了确保三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巩固综合整治成果,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今年3月以来,市政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落实考核奖惩、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生态镇村创建申报管理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措施,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县区镇村,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市环保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抽调业务人员深入村组,现场调查了解存在问题,面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县区普遍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镇村、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范畴,采取定期检查、定期督办、定期通报等方式,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眉县在制定完善庭院门前“三包”、环卫设施管理、村民文明公约等9个方面管理办法的同时,坚持对整治工作“三天一检查、五天一督办、一周一通报、一月召开一次现场会”,并对镇村部门单位和个人实行奖罚分明的督促措施,在整治一线提拔使用科级干部3名,对工作滞后、环境脏乱差的村组和包抓单位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由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约谈,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累计投资3.5亿元,投工投劳40万人次,清理“三堆”5万多个,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整体有了明显改善,整治工作成效初步显现出来。相信通过三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全市将呈现出更加干净美丽的农村家园。

从调研情况看,除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眉县实现整体推进效果明显外,其他县区除少数示范镇村情况较好外,大多数镇村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效果还不明显,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

1、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还没有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农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面对综合整治,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村级班子薄弱的村综合整治工作难度大,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不够。有的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综合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缺少从长远考虑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致使农村一些地方综合整治反复抓、脏乱差不断反弹的现象。由于对广大村民的宣传教育不够,不少村民对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并不十分清楚,主动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觉改变传统陋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村民的主体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工作上存在上面紧、下面松的现象。

2、综合整治参差不齐。从综合整治的效果来看,除眉县综合整治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效果明显外,其他县区相比较,川原县区好于山区县,铁路、公路干线沿线镇村好于偏远镇村,经济条件和群众基础好的村好于其它村。从整治工作来看,不少县区和镇村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整治、轻管理,普遍重视短期突击整治,轻长期管护机制建立,一些已经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成为“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农村脏乱差时有反弹现象;重外观建设、轻内部整治,外观建设整齐、表面靓丽,村内墙内面貌依旧,存在遮丑现象;重局部整治、轻全面治理,铁路、公路主干线沿线和重点示范镇村推进力度大,其它镇村动劲不大,不少村连“清三堆”、“治三乱”都没有做到位,更谈不上精细化治理。镇村垃圾收集填埋场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农村大多数村生活污水处理尚处空白,只有极少数村实现统一管网收集设施处理。

3、整治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就拿一般村组道路硬化、绿化、

文化墙建设几项来说,一个村就需要投入几十万元,一个县就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如果再加上环卫设施的添置更新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工资等经常性支出,对大多数县区财政和缺乏经济支撑的镇村来说,困难巨大,如果没有中、省、市项目和资金支持,无疑将影响今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开展。 4、村级债务负担较重。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尤其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村级债务负担也呈上升态势。从这次调研的11个村来看,其中有9个村都有债务,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村级债务除少部分是农村税费改革前的遗留债务外,大部分是近几年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新债务。大多数村缺乏集体经济和收入来源,没有偿还能力,负担加重。调研中还发现存在盲目攀比现象,县区镇村之间相互参观学习交流,比学赶超精神难能可贵,但也有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搞整治建设,如人为追求绿化树木名贵化、文化墙绘制专业化、广场景观大型化等,脱离了农家、民俗特点,增加村组和群众负担。

1、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区镇村干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农村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确保三年综合整治目标如期实现,努力打造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要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细致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使美丽____、美丽家园建设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综合整治的主体作用。要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加农村环境整治和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全方位参与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格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2)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具有以下特点: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江苏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除去全球气候的反常,农村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村生活污水的不处理直接排放等,造成水体中磷含量的增加,也是导致蓝藻的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苏省各地方政府已把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一、各个地方的基本做法

(一)无锡市

1、积极开展各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1)全面开展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业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农村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纳入城市统一管理网络。(3)积极疏浚河道。(4)加大三品基地建设和村庄绿化力度。(5)农村改厕和畜禽粪便利用走出新路。(6)农村水环境监测全覆盖。

2、各项综合整治的工作全面落实。(1)完善机制,抓落实,从市到镇各级建立党政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的农村环境整治领导机构,将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考核指标体系。(2)突出重点抓落实,将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明确建设、环保、卫生、农林、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3)明确规范,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得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全面掌握村庄整治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等。(4)创新提高抓落实;筹集资金,抓落实,除争取省拨资金、筹划市级资金外,想法设法募集社会资金,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稳步推进。

(二)泰州市

1、积极开展各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1)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清理。截至目前,靖江、泰州市通过对垃圾的统一管理,建立稳定的保洁员队伍,实现了村庄保洁的长效管理和垃圾处理权覆盖。(2)水环境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切实加强。(3)公路环境整治。(4)工业污染全面治理。(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包括改厕、三品建设、绿化、秸秆的综合利用,清理乱搭、乱建。

2、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的体制机制。(1)实施分类指导,落实工作责任。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同时进一步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程项目,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2)坚持建章立制,加大工作力度。(3)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各地加快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前方百计、多元化筹集整治资金。(4)实施常态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建立保洁管护队伍,实现农村卫生保洁的长效管理。

(三)淮安市

1、积极开展各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1)工业污染防治。60%以上的乡镇企业纳入申报体系。(2)面源污染防治,实现病虫草害防治,全市常年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3000万亩次,高毒高残农药使用比例降低到10%以下。(3)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建设,累计建成2900处。(4)积极疏浚河道、整治河塘。(5)农村改厕。全市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8.14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6.7%。(6)加大三品基地建设和村庄绿化力度。

2、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举措。(1)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成立以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2)编制专项规划。(3)加大资金投入。将环境整治列入部门元,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配套力度。(4)强化督查考核。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各项任务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和考核,定期督察,综合评比,同时对目标完成较好的单位和地区以奖代补进行奖励。

二、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责权明确

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中,地方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淮安市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农村新五件实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由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根据环境整治的职能,及时解决整治过程中的问题,协调整理过程中的矛盾。

(二)试点探索,及时反馈

选择合适的村庄或地区进行改造试点,并及时地反馈经验教训,便于其他地区借鉴。例如无锡市树立了水墩上模式的村庄整治新典型,在宜兴市率先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分级管理模式。泰州姜堰市的河横村早在20世纪90年就已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作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示范。

(三)部门分工,责任到位

在整治工作中,各项专项工作进一步细化责任主体,保证工作能够有效、有序的进行。例如由环保厅负责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排放标准,建设厅、环保厅、农林厅、卫生厅负责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水利厅负责河道清淤等。

(四)政府筹资,社会集资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量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抓落实,除争取省拨资金、筹划市级资金外,村想方设法募集社会资金,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稳步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缺乏

苏中、苏北农村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前期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良财力物力,但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的瓶颈。苏南经济发达,但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也存在不小的缺口,主要是由于农村与城市的资金分配不均,地方政府对农村建设在整个建设大盘子里的定位有关。

(二)宣传力度不够,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误区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很多领导干部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部分地方干部存在畏难心理,工作上消极应付,重形式、重当前、轻长效,工作进展不明显,还有部分地方领导急功近利,不考虑实际能力。此外农村干部、居民环保意识和环卫常识的缺乏,也给农村环境保护的维护造成很大困难。比如部分地区村庄改造后,经常会出现建成后垃圾收集点收不到垃圾,而河道垃圾成山的景象。

(三)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撑

农村环境问题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必须探索出适合农村情况的污染物治理方法。以生活污水为例,按照城市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前期投入和后续成本都难以承受,而传统的应用较广泛的化粪池又难以满足处理要求,因此需要找到新的使用技术。

(四)政策、制度不够完善

1、农村建设中配套的政策不够完善。农村整治的相关政策的不完善,造成了农村整治工作推进中重点不明确,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2、保洁人员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农村保洁人员待遇过低、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现状农村保洁人员的严重匮乏。

(五)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根据现状调查,除苏南部分村庄外,很多村庄没有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设施,以泰州市为例,除市区建有一座标准垃圾填埋场以外,其他地方尚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或被直接倒入河道,导致农村到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存生活安全。

(六)污染特征有着较强的地域性

苏南、苏北的环境问题有着其不同特征,例如苏南第二产业较为发达,生产污染在环境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苏北作为江苏肉制品、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环境污染中,农业的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没有经费配备专职环卫机构和环卫人员,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丢造成的污染相对严重。

四、几点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环境现状的调研和分析,结合江苏省部分地方农村环境整治的经验,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改造措施和意见。

(一)政府加大财政支持,破解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政策问题

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建设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是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省、市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负起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以农民为主体就是说农民作为农村环境整治和保护的受益者,要克服对政府的依赖心理,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富裕自己,以担负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重视规划,必须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一批农村示范点进行集中改造

依据镇村布局规划,在对规划保留的村庄进行农村环境基础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挑出一批有特色、改造见效快的村庄,制定和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等,规划批准后,多渠道投入资金,积极落实整治,重点打造,建成农村环境整治示范点,避免出现以往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对村庄建设改造的对象过于分散的情形。

(三)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径,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和模式

苏南、苏北的农村经济基础、居住模式、污染特征差异较大,应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地方情况的整治模式和整治技术。就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为例,苏南地区由于现状农村经济基础较好、生活垃圾产量大,应积极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苏中地区,基础设施尚不到位,实施“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难度大、费用高,但由于其地处里下河水网,养殖业较发达,对环境保护要求又较高,因此,需要村庄应加大保洁力度,在各自主要乡镇逐步建立统一垃圾转运设施,县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积极向“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靠拢,但必须分阶段逐步进行。苏北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垃圾产量小,可采用“村收集、镇村转运、相对集中处理”的模式。

(四)加快农村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中,将考评与领导人业绩挂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污染治理的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保障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可由省政府牵头,建设、环保、水利、卫生相关部门协助,制定相应的整治和维护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落实。强化督查制度,定期督查,综合评比,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1、利用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电影、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利用村、厂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

2、各级会议层层发动。通过各级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农民环境保护与政治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整创标准、工作要求等,大力倡导全体区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参加农村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形成各级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开展专题活动。通过各种主体活动,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全社会动员,倡导人人珍惜环境,自觉保护环境,关注健康,关爱生命,逐步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典型宣传,示范带动。把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前列的相关镇和村树立为环境整治工作典型,组织其它各村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整治工作的全面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在认真贯彻各项整治措施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排查主要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

参考文献:

1、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报告[R].2008(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各乡镇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环县城、乡镇所在地、环景点周边、国省州县主干道、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两抓一控"、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绿化",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具备条件的乡(镇)打造园林绿化景观街道;"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色调,规范户外广告、路牌和公共标志。有条件的村庄加强文化广场、文化墙、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村庄、广场等地方可设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宣传栏,主要街道两侧院墙可粉刷醒目的宣传标语,也可绘制各种有益健康、文明、向上的宣传画;"亮化",村庄主要道路安装路灯,积极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灯。修缮维护村内已建好的路灯等亮化设施,对已损坏的亮化设施及时更换,有条件的村实施现有亮化设施提档升级;"净化",重点治理村内主干道污水排放、村街路口、施工现场、集贸市场、公共场所以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达到净化要求。

(二)继续推进"五改两建设"工作。"改路",对乡村道路、农村街道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基本做到主街硬化,出村道路路面平整,安全畅通,路况保持良好,逐步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改水",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农村集中连片供水,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加大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保证水质达标与饮水安全。供水满足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水质合格率达到 100%;"改厕",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逐步改善入厕环境,采用三格池式、沼气池式厕所等多种形式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改圈",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严禁在环境敏感区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的畜禽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垃圾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装备设施投入,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辐射范围内管网配套建设,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建成区、中心村建立较为完善的污水、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村庄人口、垃圾产生量等,配足配齐封闭式垃圾桶(箱)、垃圾运输车等装备设施。每个村庄有相应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和人力垃圾清洁车,每个乡镇建有垃圾转运站和垃圾转运车。在县内按规划选址建1—3 个高标准垃圾处理填埋场,推广使用垃圾碳化炉或生活垃圾生物处理器等设施。加快农村专业环境卫生队伍建设,每村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乡镇配备3-5名环境卫生监督员。

(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按照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建管并重、综合整治,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着力推进"美丽乡村计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三新五有"(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材料、外观呈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沼气或其他清洁能源、有太阳能或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的基本要求,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依法依规推进特色民居建设。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5月—7月)。县、乡镇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各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着力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和环保、农办、财政、农业、林业、扶贫、水务、卫生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导和年度工作安排等。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把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细化措施,分解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报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4)

今天召开这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明晰当前我区农村环境现实情况,安排部署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局面。刚才,XX书记宣读了《实施意见》,区综合执法分局、交航局和石桥镇、长沟镇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会XXX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研究意见,我讲三点意见: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推进

环境好坏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镜子。农村环境既直接体现XXX外在形象,也密切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农村环境是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大政治任务,大家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的迫切需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我区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占很大比例,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环境关注度相对不高,工作力度不大,一些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仅导致村容村貌较差,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还造**全隐患,群众要求政府改善农村环境的愿望越来越急迫。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建设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便利宜居的新家园,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满足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现实举措。

第二,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美化环境、提升XXX形象的现实需要。作为一城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XXX两个街道直接位于XXX市区,其他六个镇街也大多毗邻国、省、市干道,环境卫生直接影响XXX乃至XXX的外在形象。目前,我区农村普遍存在土堆、柴堆、粪堆、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城市干道以路为市,占道经营,运输车辆抛撒沙土;房前屋后乱七八糟,遍地狼藉,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区、市两级的形象。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美化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区、市形象,已经是箭在弦上、时不我待。

第三,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执政为民、贯彻上级精神的职责需要。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最基本职责之一。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以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今年以来,省领导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在我市调研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出大成效。8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会议,全面部署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贯彻上级要求,以实际行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各级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去年深入开展"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农村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突破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农村环境建设有了新的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村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村生活污染较重。我区农村地区在不少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秸秆乱烧等问题。全区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5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置而随意倾倒、随地丢放;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500万吨,大多直排河湖,造成河湖污染、水质变坏,给群众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还造**全隐患。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大部分村庄排污、排水设施不健全,进村道路、村内街巷没有硬化,也没有实施有规划的绿化;环卫设施不完善,规划布点不合理,数量少、标准低,其中已经建成的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三是管理体制相对薄弱。农村保洁投入严重不足,保洁队伍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保洁工作管理甚至存在空白、断层。四是违法建设日益增多。违法建设范围广、数量多,且多处于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拟开发地段,尤以"城中村"和拟开发地段最为严重,影响村容镇貌,破坏城镇规划,阻碍经济发展。

全区上下务必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卸不得的责任感,推不掉的使命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明确任务、扎实举措、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全面用力、统筹推进。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全民攻坚的硬仗,必须明确责任、保障到位、增强合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既现实紧迫,又长期艰巨。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务必要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也要着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一要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区里将成立农村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村庄道路硬化组、村庄净化组、村庄美化组、宣传报道组、督导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各相关工作,要按照《区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统筹协调。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各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各个敏感环节、重点区域、重要岗位都落实到位、不留空档。要进一步明确镇街是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是监督主体,村(社区)是实施主体,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动长效机制。

二要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政府补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思路,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探索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性持续投入格局。从今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将拿出1亿元的资金,重点对村庄道路硬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实行以奖代补,区财政也将按1:1比例进行配套。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扶持项目和资金,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资金集中投入使用。积极探索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不断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认真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大监管和审计力度,确保一分不少地全部用于农村环境建设,对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5)

开展以“四清”、“五化”、“两控”、“两处理”、“两示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整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堆、农膜乱飞、广告乱贴、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影响人居环境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讲卫生、勤清洁、重环保的理念,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大提升的目标。到2017年底,建成一批环境舒适优美、基础设施健全、服务设施配套、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文明和谐的美丽村。

二、督查考评对象

(一)镇区环境卫生:依据《镇镇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确定的责任区域和责任单位,对镇区各单位进行考评。

(二)农村环境卫生:对各村进行督查考评;同时对包村、包片领导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履职情况进行考评。

三、督查考评办法

(一)督查考评主体:

1.督查: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对村、镇属各单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不定期不间断督查考评,每月不少于三次。

2.暗访:由镇督查组对全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暗访,暗访结果纳入考核,每月通报一次,对未及时或按规定要求做出整改的,进行通报批评。

3.考评: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队,镇人大、镇纪委以及镇分管领导参加,镇党政办抽调一名干部和4名村负责人(轮流安排村书记或村主任)组成考评组,每月对镇区各单位的责任区域和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二)督查考评方式:

1、集中考评:每月月底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成考评组集中进行考评。

2、分组督查:党政主要领导分片带领分管领导逐村逐社不间断进行督查。

(三)督查考评标准:依据《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文件内容,根据全镇工作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当月督查内容。

(四)督查考评结果应用。

1、考评组考评结果由镇分管领导负责汇总,共分为五个等次,其中:一等次1名,二等次3名,三等次3名,四等次3名,五等次3名,镇政府每季度依据考评等次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费用进行奖补。

2、督查考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督查通报》形式及时向各村、镇属各单位反馈,同时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

3、每月考评得分和排名情况通过公告栏、手机微信等形式公布,排名后三位的村由镇党委对村书记、主任、文书进行约谈,并责令村书记在镇村干部会上做书面检查;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村,给予村书记党政纪处分;连续三次排名后三位的村,按照《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村委员会组织法启动问责程序,镇党委委派包村领导为第一书记,同时年终考核不定等次。

4、每月的考核结果累计分数作为该村委会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5、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日常考核结果按30%的比例纳入各村年度卫生考核,年终考核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按30%的比例单独列项进行考核,依据该村年终累计得分进行综合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村,以及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个人,由镇党委、政府按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工作不达标,排名后三位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当年不得评先树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6)

在今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以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全镇上下自我加压,抓住主要环节,出台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掀起了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高潮。

(一)坚持上下联动抓宣传。发挥典型引领、模范带动作用,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采取让在这项工作中积极性高的村干部讲经验、表决心等措施,充分鼓动起全体村干部主动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热情;利用一周时间,镇上组织了3辆宣传车到各村巡回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意义;同时,各包办领导及办事处书记到各村组织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积极争取群众的了解支持,努力化解该项工作上热下冷的矛盾。通过以上措施,在全镇营造出了人人支持、户户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经全面宣传发动,今年共有54个村列入整治计划,较去年翻了一番还要多。由于群众思想认识到位,在环境综合整治所涉及拆迁工作中,群众都很配合,905间房屋在短时间内全部拆除,没有产生任何遗留问题。已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果,让群众看到了新变化、感受到了新效果,至今没列入整治计划的43个村,都表示积极踊跃加入到明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为下一年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七种模式抓筹资。为化解资金瓶颈,鼓励各村打开思路,多想办法,既要凭借“外援”,充分利用各项奖补政策,又要做足“内功”,积极发动群众,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全镇上下经统盘考虑,积极运作,建立起了财政补贴、集体投入、能人帮扶、群众捐款、干部垫资、出工省钱、市场化运作七种融资模式。在今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共投入建设资金2600多万元,其中争取各级补贴1060万元,发动群众集资510万元,通过市县派驻村第一书记、领导联村帮扶争取资金97万元,发动在外籍人士捐款106万元,采取运作公共闲置资产、土地集中承包等其他方式筹集资金360万元,等27个村庄采取群众义务劳动等形式,节约资金135万元。通过以上措施,尽最大力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确保各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三)坚持调度观摩抓进度。为给全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增添压力和动力,从7月份起,每周一上午7:00,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各办事处总支书记、指挥部成员到周边镇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观摩结束后,立即召开调度会,各办事处逐一汇报辖区内各村工作进度,既总结经验,推广好做法,又分析不足,研究制定应对措施,最后分管领导逐个办事处予以点评,在全镇形成了你追我赶,比进度、比质量的良好势头。同时,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过程,对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制度,先后形成了6期督导专报。通过定期督导、现场调查、定期通报等形式,及时了解情况、查摆问题。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进展缓慢,影响大局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54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工,已有35个村已通过县验收,整个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

(四)坚持多措并举抓安全。为确保工程高标准施工、资金高效能管理,在工程施工上严格按照“政府监督、企业自检、代表参与、上级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是公开透明严抓工程质量。所有建设工程全部采取公开招、投标,不搞内幕交易,不搞任人唯亲。各村建设工程都是在镇、办事处的监督下,组织3家以上施工单位参与招标,采取明标与暗标相结合,严防施工单位串标、联标,整个招标过程全部公开,并邀请10人以上村民代表予以监督,最后根据招标结果选定施工单位。同时,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工程款项采取分期拨付,首先保证材料费、人工费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再就是工程结束后预留10%的工程款,在工程投入使用满1年后,根据使用效果结清工程剩余款项,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抓工程监管。将监督管理贯穿于工程始终,各村推选3-5名有技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村民代表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工程操作不规范、偷工减料等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同时,所有工程款全部由群众代表掌握,村干部只发挥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作用,不涉及财务,财务开支都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严防滥开支、乱开支,努力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坚决避免了因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发矛盾。在整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严防滋生豆腐渣工程,又抓住了资金使用安全,严防个别干部借权营生、贪污腐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村民思想意识有待提高。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村民卫生习惯较差,对农村环境的严重性和整治工作的迫切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公共卫生意识,只顾个人方便,随意乱倒、乱丢垃圾,对于在农村中展开的环境整治活动,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在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后,总有部分村民仍沿用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公共设施不予爱护,垃圾依旧按习惯堆放在老地方。

(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置不均、经济性差,各办事处缺少大型的垃圾清运车辆,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有的村庄虽然配置了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但运转和维护不到位,导致垃圾清运不及时,离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目标相距甚远。

(三)长效机制不健全。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大部分办事处、村重视集中整治,却轻视长效机制的建立,往往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反弹严重。再就是个别办事处、村整治力度不大,流于做表面文章,对公路两旁乱放、乱搭、乱建问题整治不到位,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虽然各村设立了保洁员,但是没能做到定期巡查,导致整治好的环境难得以保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7)

以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标准,落实责任,努力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保洁范围全面覆盖、设施装备全面到位、日常管理全面加强。

1、打造“清水走廊”、创建“碧水之村”。通过河道清淤、河面清洁、河坡整治、清杂拆违、绿化美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构建村村碧水相连、组组净河环绕的人水和谐新环境。

2、加强道路建设、落实管养责任。农村公路好路率达70%以上,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达100%。全镇农村公路好路率每年递增8%左右,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同时,要制定日常管养制度、落实措施、明确要求、责任到人,保持我镇农村公路的“畅、洁、绿、美、安”。

3、整治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村内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绿地、草坪、绿化带日常管理到位。农户家前屋后清扫及时,保洁到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广告牌匾规范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无乱贴乱画现象。

4、坚持绿化造林、建设生态农村。加强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三、基本要求

各村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要建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村主要干部具体负责环境整治工作。

2、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发动,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的有关要求,制定村民卫生公约,不断增强全民主动参与的意识。

3、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落实管护责任,确保能扫得净、管得好、不反弹。

4、要多元化拓展筹资渠道,采取村组集体出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能人志士捐一点、政府财政补一点等多种方式筹足集齐资金,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8)

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竹经济轴线,位于德阳重装基地和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区重要节点,县域面积44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下辖10个乡镇、107个行政村,属典型丘陵区农业县。2012年,罗江县全口径财政收入89222万元。

2.罗江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做法及亮点

罗江县把“统一收集、集中分类、生态处理”相结合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措施,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概括起来其做法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较为畅通的资金筹措渠道 资金是否充足一直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瓶颈。罗江县实行了“县财政补一点,乡镇补一点,村民筹一点,企业集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筹措渠道,具体解决方式:城镇、交通沿线、景区清运保洁人员,综合执法中队临聘人员原则上由公益性岗位解决,资金不足部分可由财政予以补助;村组保洁员由县财政、村民自筹、企业商户垃圾清运费和社会捐赠解决;环卫清运队伍纳入部门预算,财政完全保障;将垃圾回收减量纳入财政补贴,回收站点以略高于市价回收再生资源,差额部分财政补贴。

2.2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设施体系 一是环卫设施修建到户。按照“无缝覆盖、方便群众、利于转运、建点成景”要求,罗江县实行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分类指导、项目扶持的办法,由县财政出资,按照户、组、村、镇不同的等级建设了全覆盖的农村垃圾收集设施(垃圾池、房)。目前,已建成各类垃圾收集池(房)1.28万个,平均密度4.9户/个。二是环卫工具配发到组。按照“五小”(小钳子、小铲子、小锥子、小扫帚、小三轮)配置标准,该县将环卫工具配发到村组保洁人员。目前,全县已配发“五小”环卫工具、安全防护设施1000余套,新增简易清运车482辆,镇、村、组环卫设施齐备。三是发挥供销系统职能,将废旧物品回收站点设置到村。该县依托县供销部门建立的废品回收中心,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县设分拣中心、镇设站、村设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镇—村”回收网络。健全再生资源回收补贴机制,各回收站点以略高于市场价回收再生资源,差额部分财政补助。建立乡镇农村垃圾减量考核制度,以扣除分类和生态堆肥后的垃圾产生量为基数,超出部分按60元/吨加收处理费。

2.3有一支较为完善的环卫工作队伍 一是机构建设到镇,整合相关执法力量,下放城管执法权限,在镇成立建环所,配备管理人员1~3名,组建协管队伍,集中统一管理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二是队伍延伸到组,配备镇、村、组清运保洁人员(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不少于一名保洁员),定人、定点、定事,做到保洁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节点。目前,全县环卫保洁队伍规模近2000人。三是工作培训到人,集训管理人员,培训农户垃圾分类方法,轮训保洁人员,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分类技术,持续保洁质量。

2.4坚持全社会参与,走群众路线 一是实施村民参与的“一元钱”管理活动。为使群众主动关心、自觉参与环境治理,罗江县在垃圾费征收上,采取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象征性收取一元钱卫生费的办法。目前,“每人每月一元钱”做法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通过“一元钱”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更加关注治理效果。为此,他们还建立起了村组季度群众例会制度,对村组保洁人员进行现场评议,对满意度超过90%的保洁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对满意度低于60%的立即解聘,实现了村环卫队伍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管理目标。二是开展公开评比“一块牌”活动。村、组通过民主自治,每半年组织开展评比,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举、投票表决,产生“卫生文明户”,并授牌和给予奖励。目前,全县“文明卫生户”比例达63.5%,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自律意识,形成了“树新风、讲文明”的良好氛围。三是各单位、企业、工商业户也每年按自身的实际情况缴纳一定数额的卫生管理费用。

2.5强化一把“监督尺子” 一是将暗访监督制度化。罗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考核办法、月度暗访等级评定及曝光奖惩办法,坚持“月暗访、季通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财政拨款、干部考察提拔挂钩,通过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增强了执行力。在今年县里组织的暗访工作中,一名镇党委书记因工作推进不力,被责令在电视台上公开检讨,引起各部门和各乡镇干部的重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县委、县政府是“下深水、动真格”。二是社会监督多元化。该县主动接受上级媒体监督,邀请县外媒体独立暗访;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和受理中心,对投诉举报属实的每次给予50元奖励;成立城管综合执法、公安、广电部门参与的专项执法督查队伍,并在每镇聘请5名社会监督员,对重点区域、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通过查处曝光、教育警示,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常态化。

2.6强化财政补助投入 镇村保洁队伍建设的经费,采取县财政补助和镇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保障。补助标准为:城镇人口10元/人/年;农村人口2元/人/年。补助资金按季度综合考评结果,分为多等发放,季度综合考评60分(不含60分)以下,按每季度补助资金的30%拨付;60~70分(含60、70分),按每季度补助资金的50%拨付70~80(含)按每季度补助资金的70%拨付;81~90分(含),按每季度补助资金的80%拨付;90~95分(含),按每季度补助资金的90%拨付;95分以上的,每季度补助资金全额拨付,补助资金拨付至乡镇。县财政按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费预算,以各乡镇实有人口进行补助。

3.“罗江模式”的几点启示

通过听、走、看,罗江县之所以抓出特色,成功经验在于:

3.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前提和根本 只有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到更高的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把这张名片长久地保持下去。罗江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党政一把手是否亲自抓、真正抓、长期抓。因此,对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领导进行责任追究,才能促使各级党政一把手带头抓点,做出示范,主动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做好做实。

3.2完善体制机制是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要想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单靠几个部门单打独斗以及简单的宣传发动是不行的。只有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各类平台,实行政府多部门联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大宣传、社会和公共舆论的监督力度,才能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做实。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9)

以切实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为目标,以主要道路、集镇、河道、村庄为重点,以清除垃圾堆积物、清理乱搭乱建、清除河道漂浮物和迁平坟还田为主要内容。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实现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

二、整治内容及要求

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清理,即清理垃圾、清理堆积物、清理河道漂浮物及杂草、清理违章搭建和违规广告以及乱贴乱画、清除破旧空关房。二是刷白,即对主要道路沿线房屋、树木刷白。三是整顿,即整治公路沿线河塘,整治市容市貌和秩序,整治破损墙面、路面,提升集镇和道路绿化水平。四是管护,即落实管护措施,建立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突出道路沿线、集镇、重点村庄、河塘四个重点区域。具体要求是:

1.道路沿线。对国道、省道、县镇道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50米范围进行整治,主要清除垃圾、堆积物;拆除违章搭建及破旧空关房;修复破损墙面,房屋统一刷白;修整破损路面;清除违规广告牌、乱贴乱画和占道摊点;扶正歪斜树木、清除断木残枝、树木统一刷白;迁平高速公路沿线两侧200米范围内的坟墓。

2.集镇。主要拆除各类违章搭建、违法户外广告,清除垃圾、乱贴乱画。对主干道两侧,规范店招店牌,整治流动摊点,统一车辆停放,整修沿街绿化,修复街道破损路面,强化街道清扫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管理。对集镇内河道,清除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及水生杂草等。加强集镇企业达标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管理。

3.村庄。对全县规划保留的村庄进行整治。主要清除村庄内垃圾、乱堆乱放、河面漂浮物及杂草,整治村庄道路,积极推行改水、改厕、改厨。对集中居住区实行村庄景观绿化,逐步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河塘。主要对国道、省道、县镇道路、高速公路沿线目击范围内的河塘,按照“拆除坝埂、疏通水系、清除垃圾、清理杂物、整理河坡、净化水面”的要求,全面实施整治,达到水系畅通、坡面平整,河坡无垃圾、无堆积物,河面无漂浮物、无水生杂草。

通过这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

三、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召开全县动员部署会议,各镇(区)根据县统一部署要求,就各项整治工作进行调查摸底,排出具体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2.集中整治阶段(12月10日—2010年1月30日)。各镇(区)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掀起整治农村环境的热潮,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10)

大家  午好!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实施“三大战役”,着力改善农民宜居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王桥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表态发言。

一、 多着并举,环境整治上水平

1、营造氛围,思想认识再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全民性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我们在农村环境整治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就从干部的思想意识、村民的行为习惯上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关心还达不到新时代的要求。今年我们将在环境保护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干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广大村民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形成全村人人关心环境综合整治,人人支持环境综合整治,人人参与环境综合整治良好氛围。

2、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再发力。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按照20字的目标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以点带面,分布实施的原则,全面整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点整治国道344我们村境内的环境,特别是做好王桥集市区域内的一家废旧收购站进行搬迁,这家废旧收购站地处京沪高速旁,多年来严重影响国道344整体形象,一直不同意搬迁。通过前期多次反复协调,已经达成协议,近期将全面搬迁,搬迁后对此处环境全面整治与管理,打造景观亮点,提升国道形象。二是重点整治村容村貌,集中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挖乱取等现象,实现村组道路平整畅通,房屋前后整洁卫生。

3、长效管护,督查考核再严格。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制定重点治理区域、整治标准,实行目标到组、整治到户、任务到人。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组,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公布督查结果并与保洁员、村干部工资挂钩。做到整治一片,提升一片,规范一片,长效管理一片。

二、强化管理,集市打造求特色

1、完善制度,集市管理再精致。我们将在镇城管大队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沿途交通、集贸市场、沿边商铺等管理制度。引导过往车辆严格遵守交通秩序,集贸市场规范经营,沿边商铺门前三包。在车辆乱停乱放,商贩占道经营,商铺乱搭乱建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力求集市管理精致化。

2、完善设施,集市形象再提升。去年我们通过创建美丽宜居乡村,对集市沿边商铺、住户进行了统一装饰装修,青砖黑瓦,屋檐花格,白墙灰裙,整齐划一。今年我们将在车辆停放、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卫生环境、水电配套、垃圾处理等服务设施上进一步完善,营造整洁、安全、放心的集市环境。

3、打造特色,集市功能再凸显。我们今年将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农贸集市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王桥集市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努力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农贸小集市,凸显集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百姓生活等功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篇(11)

1工程概况

眉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涵盖4个镇(横渠镇、首善镇、常兴镇、营头镇)50个行政村,涉及农户数15826户,项目直接受益人口100840人。目前,这些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外排,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房屋前后、路边、田边,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饮用水水源地未得到有效保护。根据项目要求,对这些村落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生活垃圾进行综合治理,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

2项目内容

2.1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设计采用农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30升/日?人,镇区周边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40升/日?人。

考虑到当地村落分布较为分散,结合眉县农村污水排放及水质状况,眉县农村污水处理方式宜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44处,其中连片污水处理设施2处。共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建设总面积12189m2,氧化塘处理系统建设总面积2490m2,铺设污水截污管道7.32km,铺设U型排水渠36.2Km。

2.2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根据全国农村垃圾产量统计平均标准,确定眉县农村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 5kg,人口增长率为3.14‰。本次设计在眉县推行“腐烂变质集中堆肥、建筑垃圾就近填埋、可回收分类补助、不可回收卫生填埋,有毒有害定点回收”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机制。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造垃圾分类收集房50个,堆肥房50个,无机垃圾填埋点50个(154602吨),机动三轮车50辆,人力收集车558个、垃圾桶5313个,垃圾运转站4座。

2.3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眉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应按照“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要求,推广生物发酵床、“畜沼菜”、“畜沼果”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用技术。

该项目区域内有养殖户53户,生猪存栏量3223头,奶牛存栏量195头,蛋鸡存栏量9000只。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沼气池共35座,其中10m3沼气池5座,20 m3沼气池23座,40 m3沼气池2座,60 m3沼气池1座,100m3沼气池4座。建造干粪堆池4个,设置固液分离机(脱水装置)4个,建设集中处理设施4套。

2.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眉县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根据眉县农村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目的是将饮用水源地限制在较为“安全”的地界,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划定保护区范围,建立界桩、围栏和标志牌,并对周围植树绿化,进行源头保护。

该项目区域内有农村饮用水水源地167处,其中160处为地下水(井深均在100~200m之间),7处地表水。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首善镇、常兴镇、营头镇及横渠镇4镇50个行政村的167处水源地实施保护措施,设置警示标志636个,隔离保护工程:砖围墙13399m和铁丝网2190m。

3工程概算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投资需求总计:3505.335万元,其中水源地保护工程470.64万元,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647.215万元,生活垃圾处理工程1195.53万元,畜禽污染治理工程191.95万元。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资金安排计划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