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职业需求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54

职业需求论文

职业需求论文篇(1)

(一)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现状概观这里按照传播类型的划分,对行业企业教育需求表达现状、特征分析如下。1.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机构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的一般大众为受众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运用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与网络等[4]。大众传播的不同媒介在传递行业企业教育需求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现象。广播、电视与报纸其受众定位较为广泛,一般的信息、服务、教育与娱乐功能突出,所以,传递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微观信息就不是其强势。书籍、期刊因内容可以对应不同的受众群,如专业书籍、专业期刊的受众一般设定是相关专业领域人士,因此,书籍、期刊可以承担起传播较为专门化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功能。特别需要值得高度关注与指出的是,互联网在大众传媒中正成为核心,大有囊括其它媒体的趋势,如报纸、广播、期刊、电视等的网络化现象,互联网正成为大众传播的集中代表。为了解在互联网上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相关内容的信息载量,笔者在某时间点通过百度搜索,当输入“企业用人标准”,相关结果一千万余个,输入“招聘网”或“人才网”或“企业网站”,相关结果近一亿个,输入“人才规划纲要”,相关结果约二十万个,输入“行业人才规划纲要”,相关结果约四百万个。观察发现,在企业用人标准方面多为宏观、中观的,涉及职业道德、才能方面,但较少涉及技术要求等微观标准;“招聘网”、“人才网”、“企业网站”等性质的网站,多涉及用人的专业或工种或岗位需求,有一定的教育咨询作用,但就专业教学而言微观技术需求则显信息贫乏;在宏观人才规划纲要方面,既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有省市或地区级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行业人才规划纲要方面,涉及的行业较为丰富,涵盖第一到第三产业,如粮食、房管、会计、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社会工作、煤炭、教育卫生、汽车、建筑装饰等等。2.组织传播。所谓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关之间、组织之间及组织与环境的信息互动[5]。组织内传播,就渠道而言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传播方式,正式传播是指信息沿着组织内部一定组织关系进行的交流活动;非正式传播是指发生在组织内部建制性关系以外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外传播是组织同外界环境间的信息交流。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组织传播按信源可分为这样一些形式:来自行业企业内部的教育需求表达,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报告、从业人员规格需求报告、产业“智库”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产业的相关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各类行业协会的相关报告等;来自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产业教育需求传播,如相关的文件、信息通报等;来自产业管理政府部门、或政府与产业合作组织的教育需求传达,如产业行业发展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等;来自教育(学校)与产业合作组织的教育需求表达,如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董事会等有关教育需求表达;来自研究机构或咨询机构特别是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成果等,如年度教育质量报告、麦克斯报告等;来自社会活动的教育需求表达,如全国或区域职业技能各类大赛释放出的教育需求,企业、教育等举办的论坛、沙龙、恳谈会等的释放教育需求信息;来自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互动行为的行业企业的教育需求传播,如行业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规格等。3.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与对话等,或凭借媒介传播信息,如打电话、发短信、聊QQ、发微信、书信往来等。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人际传播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人士通过社会关系纽带(如家庭亲属、同学与社会朋友、非正式组织等)进行的交流;在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中企业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的互动交流;高职教育内部人们之间的讯息交流等。

(二)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缺失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是一个关联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是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的综合。传播质量是指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信息搜集整理、信息的编码、媒介的选择、传播策略、受众接受与解码的状态及其优劣;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所引起的受众知识储备、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显然,传播质量的优劣是传播效果的基础与前提,而传播质量最终体现也要在传播效果上来验证。基于这种认知,以为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主要缺失在这样几点:1.传播者自觉意识、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建制缺位。首先,就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而言,很多情形是在其它传播目的而非明晰向教育界传达目的下进行的,即所谓隐传播。观察分析发现,尤其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中的一般的讯息传输,态度、价值观的表达等中散布渗透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讯息,绝大部分并非在传播者刻意设计要传达给教育界情形下产生的。因此说,特别是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传播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予教育界的自觉意识。由之也必然造成信息的教育指向不明晰,从而使得教育界对这些信息的应用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应用杯水车薪。再者,就涉及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者个体而言,大多并没有认为自身就是这一使命“责任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绝大部分传播者主体意识是缺失的。其次,从整体看社会也缺乏明晰化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供给与消费机构,制度性社会建制并未建立起来,即是说,社会并未形成提供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专业群体”,以及接受解构这些信息的“制度性”群体。2.信息弥散,整合度低,整体无序,教育决策支持乏力。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信息传播分布在不同的媒介与渠道中,信息的碎片化明显,系统性、整合度不够,甚至有些信息彼此呈现矛盾状态。这种现象,对于教育决策的信息支持、咨询作用而言是非常乏力的。还需看到,散布在传播媒介中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更多的是宏观的、事件性的、“市井性”的,而针对行业企业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的信息匮乏,这对高职教育相关预测决策的信息司服是缺乏支持力的。从传播渠道审视,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传播还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社会共知的主渠道、专业平台。3.传播类型选择失当,影响传播质效。针对教育需求的传播,不同的传播类型表现出其优势的同时也具有自身劣势,因此,如果传播形式选择不当,势必影响传播质效。大众传播在表达行业企业教育需求方面的劣势表现在:①传播内容一般是公共性的、社会性的,在传播教育需求的专业性与特异性方面不强;②事件性的、新闻性的形式呈现较为普遍,行业企业与教育界内的组织运作信息传播较为缺乏;③多元的、颗粒化的信息弥散在不同媒介之中,其用于决策的信息使用常需要深入挖掘整理;④同源信息常被不同媒介重复传播与解构重构,使信息的某些倾向常被过度解释与放大,影响公众视听;⑤由于媒体“守门人”的作用,其内容常被“修辞”造成不同程度的失真。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组织传播劣势之处主要是:①社会范围的影响力较弱,通过组织传播的工具动员社会力量,引起社会关注,凝聚社会智慧的作用比较有限;②组织传播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其信息一般是经过了“修整”,组织或个体的价值观、利益倾向常被揉入,这样容易影响受众对相关问题的“本真”判断。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人际传播的劣势主要表现:①信息在人际网络的传播经常由于传播者的解读、曲解和“多米诺效应”,常使信息与信源真值“谬以千里”;②人际传播由于不像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有“守门人”的把控,假信息、恶意信息、谣言也常被传播。

二、提升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策略

(一)做好体制机制建设1.体制建设。如前所述,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现象并未促使生成或嵌入一定的社会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有效持续有序的传播。可以预见,随着高职教育对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支持的不断提高,行业企业技术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加速,以及对高职教育培养品质要求的持续提升,承载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需求互递的社会建制必然成为一种现实期待。对此认为可供选择的形式是:①在行业企业或职业教育界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产教两界需求信息管理、规划和服务等;②建立跨越产教两界并连接两界的独立的第三方专门机构,专司产教两界需求信息搜集、研究与传播;③在教育管理行政机构的有关部门(如职教管理部门、研究部门等),或者行业企业政府管理机构、相关组织(如人力资源部门、信息部门)嵌入产教两界需求信息搜集、整理与传播的功能;④建立教育界与行业企业信息沟通的常设渠道,共同组建信息传播联盟,如协作组、委员会、促进会等。2.机制建设。基于经济的视角,上述这些专司传播管理和传播行为的组织运行是需要经营成本等费用支出的,对此建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或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与此同时,待时机成熟可辅助有偿信息服务的方式补偿一部分成本。关于运行规则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制度的构建路径是:首先将传播科学业已证明的基本规律、规则、惯例作为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次,总结挖掘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特有规律与要求,并将其整合在制度框架中。当然,制度既具有预设性,也具有形成性,因此,现在来看,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炼、优化、固定那些有利于提升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规则。所以,制度的构建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关于评价与激励制度。基于监督保障机制建设与反映传播质效的考虑,建立由行业企业、教育界与管理者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制度是重要的策略之一。评价标准涵盖这样三部分,其一是行业企业的教育需求是否被挖掘、整理、提炼出来,信度与效度如何;其二是是否被有效地传播,如编码质量、媒介选择、传播效率等;其三是对受众产生的效果(即传播效果)。

(二)构建以专业网站为核心的媒介系统现实的看,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分散在不同的媒体渠道,而没有一个标志性的、门户渠道,这不仅不利于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集中表达,也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搜集、接受,因此,在理顺整合既有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平台是一种现实的需求。当然,建立这样的专业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关键是建立相关的专业网站,并逐渐使其成为本领域权威的、畅达共知的门户网站。在此基础上,整合其它传播媒介,如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移动媒体与组织传播等,作为有机成分与补充,形成一个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以其他传播渠道为辅助的网络体系。依照传播学的有关规律,网站建设的要注重下面几点:第一,优化网站设计,增强吸引性。传播学的最小代价律及媒体选择原理表明,一种媒体或者信道被选用的可能性与其能够提供的效能成正比,与使用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反比[6]。因此网站的设计要体现方便性、显著性、吸引性、需要性及习惯性等原则。第二,选择合适载体,发挥载体传播优势。依据戴尔(Dale)的“经验之塔”和麦克卢汉(Mcluhan)的“冷热媒介”理论,传播主体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不同的载体与构建不同传播环境,以提高传播效果[7]。例如,行业企业技术前沿的介绍传播除了使用文字、图形以外,还可综合运用视频或动画,以使传播更真实准确;岗位规范的传播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或者借鉴游戏晋级的激励,让受众产生亲临实际的效果,实现使其掌握岗位规范要求的目的。第三,强化双向互动,搭建传受直通车。要克服传播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建立传播者与受众二元表达、双向互动模式。

(三)强化传播主体的信息素养,倡导对信息的“深入开掘”在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中,人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客体,因此,人的因素对传播质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传播学认为,有四类主体分布在传播渠道的不同节点,制约着效果的形成。包括:传播者(个体或组织);守门人,有权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媒介广为传播的编辑、导播、制片人与领导者等;中介者,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主要受众”;受众。因此,强化上述四类传播相关者的主体意识,提升其包括信息素质在内相关素质是保障传播质效的关键策略。根据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前主席泽考斯基(Zurkowski)与道伊尔(Doyle)的理论,培植信息素养需在信息文化、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来展开。信息技能方面重点培养六大技能:即确定信息任务技能、决定信息策略技能、检索信息策略技能、选择利用信息技能、综合信息技能与评价信息技能。在提升传播参与者信息素养过程中可采取各种教育与激励方式,如专题培训、研修、评鉴等级、准入制度、相关技能竞赛等。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一般都处在诸如口语媒体、印刷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媒体等所承载的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包围之中,而且,信息不仅有显性的、质性的表达,也有隐性的、量化的形态,因此,就信息使用者而言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梳理行业企业教育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优劣取决于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与否。例如,行业企业的各类统计数据、发展规划等都隐含着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需求,但这些往往又不是直接的、显化的,需要挖掘梳理,就其中的技术而言,数据挖掘是重要方法之一。

职业需求论文篇(2)

美国田纳西州实施的STAR计划涉及80多个学校的近400个班级,包含城区、贫民区和农村地区,研究发现小班教学后破坏行为和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增加,留级现象和辍学现象明显降低,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日本三重大学实施小班教学后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上海小班教学的试行发现小班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以上世界各地教育学者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小班教学确实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性方面有所帮助;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课堂纪律以及道德水平有显著成效。有助于改善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小班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可行性的深入分析

政策方面: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主席做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总理也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大有可为。这无疑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会议还决定全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让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学历问题得到解决。政策方面的利好,无疑会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支持和帮助会加大,为小班教学的实施铺好了道路。社会方面: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的是专业性,甚至岗位性。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和高级技工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大班教学在实施分岗位教学上很困难,然而小班教学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问题。小班教学可以做到:与企业合作培养定向型人才,着重培养岗位技能,做到所学必精、所学必用。

师资方面: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导致师资资源富余,并且随着小班教学观念的普及,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教师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并且已经产生了很多小班教学具体实施的想法和建议。

学生方面: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素质、行为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中职毕业生的社会接受度不高。但是在小班教学的环境下他们却可能成为优秀的中职毕业生。笔者针对以下几类学生做出分析。第一类: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缺乏自信,但是思想活跃,头脑灵活。这类学生由于成绩上的暂时失利,并缺少老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成绩下滑,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被打上“差等生”的标签。这类学生能力并不差,只是容易受到打击,心理脆弱,只要能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他们一样可以很优秀。小班教学班级人数的减少,意味着每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关注、指导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相对增多,此类学生会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类:调皮捣乱,纪律性不高,但是动手能力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能力多样化。这类学生很适合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比普高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大班教学由于教育资源、教育时间以及专业不够细化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导致职业教育毕业生竞争力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小班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师生交流时间,更多的新奇想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可以使职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甚至根据学生特点施行定向教育,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第三类:自卑、自闭、焦虑、性格孤僻、社会责任感不强甚至对社会存在偏见。这类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属于家长管不了或者没有时间管,于是放到学校,渴望孩子能在学校的环境中得到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疲于备课和传授知识,无暇分心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即便班级纪律差,也只是采取强制性措施,压制住孩子们的负面心理和行为,这无疑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小班教学由于生师比的降低,老师可以从繁重的教务中解脱,投入更多的精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得到改善,行为问题也会相应减少,教学环境也会随之提高,教师的管理也会更加轻松,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乏一些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小班教学的实施可以给他们提供更便捷、更广阔、更合理的学习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享受学习的乐趣,达成他们的理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或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或勇于创新,或品德高尚,小班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

职业需求论文篇(3)

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集中体现企业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而深远的,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是对进一步改革的部署,同时更是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创新,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其集中表现在“一个飞跃”、“两个同步”、“三个基本层面”和“五位一体”的布局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对文化需求层次和品味越来越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重经济,轻文化,重企业经营管理,轻职工教育培训的状况不同程度的存在,职工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一些人员较多的基层单位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形成较为突出的矛盾,难以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职工文化活动开展难的原因

1.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基层单位对职工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

2.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基层单位重视不够,存在职工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的情况。

3.工作落实不够深入,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

4.职工文化建设队伍与所肩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还存在不适合、不适应的问题。

二、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重点,结合人才强国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式下职工文化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措施: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创新职工文化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必须求真务实,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开创职工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完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根据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的要求,要明确领导职责,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深刻意义。推进以“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为中心内容的职工文化体系建设。巩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导的职工文化提升功能建设。完善职工文化品牌建设。寓职工的创造精神与职工文化载体建设于一体,使职工文化建设的载体多样化,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职工群众,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满足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

1.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要利用报纸、内部网络媒体、展板巡展等形式,加强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把他们的智慧凝聚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上来。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职工思想道德境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2.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能竞赛、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才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引导职工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

职业需求论文篇(4)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职业需求论文篇(5)

[作者简介]赵红深(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衡阳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学会2010-2011年全国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院系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732222)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课题“职业院校院系文化的拓展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1CZJ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3-02

大学文化特色因校而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文化状态。古今中外,大学文化最厚重的底色是“理论”,教师们最引以为豪的是脑子里的“理论水平”,高校职员让别人最欣赏、最羡慕、最崇拜的是学识渊摶,让别人最厌烦、最不合群的也是这种文质彬彬。可以说,大学的“理论文化”天性已根深蒂固,已深深渗透到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血脉骨髓。但是,培养高、精、深的学术大师之精英教育年代已经过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慢慢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

大学既是继承和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创造和更新知识的阵地。大学的主要功能,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二是传播科学、传播真理,创新知识、创新科技等学术研究;三是服务社会。创新知识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核心,服务社会是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大学在职能方面的要求尽管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却是所有大学共同的责任。

创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理论中心,开展理论研究,继承和传播、创造和更新知识。西蒙·施瓦滋曼认为“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纽曼坚持“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弗莱克斯纳强调“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伯顿则说“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大学的本质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做学问、传授知识和服务社会。因此,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理论组织,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是传播文化理论知识的社会活动。

二、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劳动者掌握技能和本领,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登“大雅之堂”,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学校更多地属于“职业”,较少地属于“高校”。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也是到上世纪70年代才把职业学校归入到大学队伍,才被看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才二十几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与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均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一切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定。高职教育文化虽然具有高等教育理论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因此,把大学的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转换,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就是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方向”是产学结合,没有要求“研”,不需要理论研究、科技研究与学术创新、科技创新。虽然不排除“研”,但这个“研”,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社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课程和教学等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尤其是要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与建设要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专业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需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学、做”合一;教材建设要求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专兼结合。专任教师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新来教师要安排他们到企业顶岗实践来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课,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能工巧匠:对接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要求职业院校归队,坚守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不要盲目地跟在普通高校后面照抄照搬。他在2010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科学家和学术大师。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素质,迫切需要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迫切需要能工巧匠。但如何培养能工巧匠,如何打造技能文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培养技能人才,学校解放思想是关键。社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举例来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独有的一所普通高专转办高职的实力高校,该校的理论超前、知识密集,但它却成了学院技能文化建设的阻碍和羁绊。所以,当前该校应该将原本的羁绊“转换”为学院各专业群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智力支撑。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以药学技能为例,探讨理论向技能的转化

打造药学技能文化,培养药业能工巧匠,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课改教改作用。制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走为一体”的课程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纵横式结构体系、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形成“专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发展有潜力”。

二是要强化工学结合作用。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把“讲堂”变成“学堂”、“课堂”变成“店堂”,校门连着厂门、教室连着科室,实现系企合一、系科合一、系店合一,真实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办好“民生堂班”“江南班”的同时,进一步开辟深圳宏康等订单培养、特色培养,巩固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的58家医药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连桥中药集市见习考察、南岳深山采药实践、暑期药品超市团体打工锻炼等职业实践。

三是要进一步挖掘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快南冲塘南侧百药园和药苗中心的建设,全天开放中药标本室、模拟药房。通过这些可视载体展现职业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透视技能培养特色。引入药企文化,让学生在校园里体味到职业的氛围,感受到企业的气息。

四是要扩大企业对接作用。借鉴企业形象战略,有效融入企业先进理念和优秀制度。定期进行创业、药事管理、企业精神讲座与企业家论坛,定期与药企、药剂科联合举办系企、系科文化沙龙。学生每年暑期到药企进行社会调查、见习实践、打工锻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

五是要把握宣传舆论作用。全方位融入药企文化、药市文化、药史文化和药技文化,把握宣传舆论阵地,加强特色文化导向。

六是要重视专业社团作用。“医药营销口才与策划协会”“中草药形态与功能鉴定协会”等专业社团除开展常规活动外,可在周末和节假日里组织留校学生到市区医药连锁店当导购,开展“营销策略”论坛活动。

七是要营造专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药师技能节”和“药代会”,广泛开展校园药草文化、餐厅药膳文化、宿舍药疗文化、教室药歌文化、工场药技文化等活动,拓展药学技能文化内涵。

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是高等职业教育逻辑发展的自然,更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抛开一切不合经济社会的文化负累,拿出任重而道远的必胜精神,去实现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我们应该坚信,有政策的引领,有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技能文化的打造就一定能够升华和跨越,就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7).

[2]邓任涛.德美并举,学技兼具,创建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3]杨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理论修养及职业素质的提高[J].市场周刊,2008(12).

职业需求论文篇(6)

根据企业文化的圈层理论可知,“精神文化”构成了圈层中最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素。这就意味着,在企业管理中应重视从精神层面来满足职工的需要,从而使组织生态充满着正能量。那么如何来满足企业职工的精神需求呢。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文献可知,对于该主题都给予了热烈的讨论。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发现,可以将职工文体活动作为满足精神需求的内容之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可以感知到,以工会组织为职能部门所开展的文体活动,不仅能植根于企业现有的组织资源范畴,也能较好的调动起企业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参与热情。实践表明,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将有效改进职工之间的人际氛围,从而为他们提供良性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

一、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

众所周知,职工的精神需求属于高级需求层次,并被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等管理心理学家所研究。以下,将从这两位学者的观点中建构起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

(一)马斯洛的5大层次需求理论

马斯洛的5大需求层次十分著名,并被后人在相关主题讨论中广泛引用。该理论是建立在两大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1)人欲望的非饱和性;(2)人只有在满足了现实的需要才会具有更高一级的需要。为此按照需要的从低到高分别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精神需要的范畴而言,安全的需要可以指向人内心的安全;情感的需要则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尊重的需要来说,则可以理解为是对人格的尊重。当然,从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绩效来看也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相对于5大需求层次理论来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似乎默默无闻。从原理上开看,双因素理论可以被看作为两个同心圆,最内层构成了“保健的需要”,最外层则构成了“激励的需要”。“保健的需要”可以指向职工工作环境范畴,而“激励的需要”则可以概括为精神激励内容。根据梅奥的霍桑试验结论,前者在需要上的满足也能为职工提供精神激励。

二、企业职工精神需求的具体化分析

以上从两个经典理论中构建起了本文问题分析的理论框架,从中也勾勒出了我国企业职工精神需求的类型和满足的措施。那么企业职工精神需求具体反映在哪些方面呢。对此,以下有必要给出分析。

(一)安全的需要方面

之所以企业职工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或许与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中的竞争因素有关。竞争的内容包括:工作业绩评比的竞争、职务晋升的竞争、改善工作处境的竞争等。这些竞争因素犹如一把双刃剑,正面有利于职工提高工作绩效;反面则有损于团队合作的开展。因此,安全的需要成为了企业职工精神需求之一。

(二)情感的需要方面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企业职工同样需要融入到内部人际环境中才能获得存在感。为此,情感的需要便成为了具体化之一。那么如何来满足这一需要呢。一般而言,情感的需要可以借助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语言交流来获得,但在现代职场环境下职工之间的言语交流更多的指向工作内容,而较少涉及到内心中的隐私。为此,便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来最大化满足情感的需要。

(三)激励的需要方面

这里的激励主要指正向的精神激励,职工是需要激励的,激励能使职工获得一种正面的情绪感受,并能激发起自身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而使他们获得这一正面感受的方式则很多,其中就包括职工文体活动。

三、分析基础上对二者关系认识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安全需要”方面的关系认识

职工文体活动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它们都含有这样几个特点:(1)趣味性。即可对某些体育项目进行内容改造,而使项目更符合职工的体能和心理需要。(2)协作性。很多文体活动都需要依赖于集体合作来完成,这就体现出了分工、协作的特点。(3)文娱性。以仪式性活动和节目表演为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这些特点都规避了活动开展中的竞争性元素,从而就能使职工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安全感,最终削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所积累起的不良心理感受。

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每逢春节、“三八”、“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我局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庆祝、纪念、表彰、慰问等系列活动或群众性的文体活动。

(二)“情感需要”方面的关系认识

在现代企业人际环境下,职工若要获得情感的需要已难以从语言交流中来实现。尽管国企仍十分重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交流平台难以满足职工的情感诉求。然而,各种类型的职工文体活动则可以承担起这一重任。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包括副语言系统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彼此内心中达成一种默契。从而,文体活动中的项目、文艺表演项目等,都为职工之间的各种交流形式构建起了良好的平台。

为此,笔者所在企业利用青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室外运动场等有型阵地和“三会一团”为载体,聘请艺术顾问指导各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近年开展的太极拳、太极扇、广播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参加系统团体体育竞技赛中均获得不俗的成绩,职工个人摄影、书法等在业余比赛中获奖,实现了满足职工情感需要的目标。实践表明,上述努力为企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三)“激励需要”方面的关系认识

职工文体活动之所以可以承担起满足激励需要的重任,可以从活动的观看性和评比性中来考察。对于前者而言,无论在体育活动还是文艺活动中,都有众多的职工前来观看,这本身就能对参与者带来激励。随着活动的结束在进行先进评比上,也能给获奖职工带来激励。 如本企业通过加强与媒体合作,每月出版《江门日报》xx供电之窗专版。积极对外投稿,多渠道反映我局发展建设的新面貌、新风尚,营造内和外顺的企业形象。在每年五一、五四、七一表彰活动中,分别为优秀员工颁发荣誉,组织开展演讲、演说、歌舞等文体活动比赛,组织业务技能竞赛等,为各具特长的优秀人才获得充分展示的舞台,呈现企业员工蓬勃向上的积极风貌,以进一步激励员工富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四、实证讨论

近年来,笔者所在企业正在实施“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工程。该工程的内容包括:每年开展“三八”、“五四”、“七一”“元旦”等主题庆祝活动,举办单身和新员工联谊晚会、QC成果会、登山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业务技能竞技比赛、暑期职工亲子活动等。不难看出,这些活动极大的活跃了员工的文娱生活。

总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文体娱乐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增强体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培育一流的员工队伍,打造一流的工作环境,创建一流的工作业绩,构建一流的和谐企业,为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企业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从而走向稳定走向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框架和对企业精神需求的具体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从:“安全需要”方面、“情感需要”方面、“激励需要”方面来展开认识。具体而言,积极举办职工文体活动,最终削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所积累起的不良心理感受。文体活动中的项目、文艺表演项目等,将为职工之间的各种交流形式构建起了良好的平台。无论在体育活动还是文艺活动中,都有众多的职工前来观看,这本身就能对参与者带来激励。

参考文献

职业需求论文篇(7)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向。如果说硬件设施建设以物质性资源投入为主;那么,内涵建设则更多地依赖于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按照倒金字塔形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了解员工的需求是应用需求层次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马斯洛从人的需求出发探索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和研究人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高职院校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晚,现还处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管理水平,都较为逊色,战略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导致在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甚至走了不少的弯路。

2.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主要由各种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而来,导致其中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跟不上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合理。

3.教师身份认同感较差,流动性较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的普遍认同感较差,特别是编外聘用教师,福利待遇较差,学历、职称要求和福利待遇不对等,缺乏有效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

4.人才培养渠道较为单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存在着人才培养以学历提升为主,而在科研开发和工程推动等项目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有差距,渠道路径较为单一。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在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方面,更是显得捉襟见肘,严重不足。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思考

1.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保障教职员工的生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的问题和困难(如经费缺乏等),高职院校都要真正站在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队伍角度出发,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教职员工的生存条件得到切实的保障,生存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只有这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广大教职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家立业,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而努力奋斗。

2.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重营造人人(指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节节攀升的良好局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加强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教职员工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使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而非谋生工作)来经营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局面。

3.关注和帮助教师成长,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目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输出产品(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因此,关心教师,帮助教师成长,为教职工创造各种条件,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提供各种技能培训,鼓励深造学习,为职称评定晋级提供便利等,把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学校的事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教职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4.完善各种激励政策体系,打造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首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密切联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应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酬薪分配制度,在职称评定、进修培训、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更有竞争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激励体系,减少师资人才的流失。最后,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做到“机制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综上所述,师资人才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第一要素。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实现对教职员工的尊重。你来唱戏我搭台,让校园成为教职员工发挥聪明才干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大舞台,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需求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52-0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0年9月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发表文章《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笔者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1.2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3 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

2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企业类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子行业可以分为3大类:1)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2)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中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商业企业,数量也较多;3)拥有大量电子设备的楼、堂、厅、馆等专业场所,需专业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

以上几类电子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电子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检验、销售、售后、生产的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岗位需要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而生产岗位需要的是中职学历或经培训的熟练技术人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定位在销售、售后、低层的生产管理、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层面。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面向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3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4个模块:1)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2)以电子产品开发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线路的阅读、仿真、PCB电路板设计等能力;3)以电子产品销售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4)以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学生应具备常用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4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模拟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试制生产一种电子产品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倒推出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制作出一款温度监测装置,能进行温度的显示和报警。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给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学生读懂原理图,要进行仿真、PCB设计、电路板焊接制作、单元电路检测、故障排除、产品调试、产品检测、归档文件等工作。根据课程要求应该掌握的内容,应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DXP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训、传感器实验、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同时对PCB课、仿真课、单片机课进行课程设计。针对第三、四模块开设的理论课有家电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机组装与维护,同样这些课程也开设有相应的实践课,并集中统一安排时间到共建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收集查找能力,因此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由于电子行业的特点,很多元件、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很多企业的产品也外销国外,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电子设备装接员,为此学校开设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员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子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通信设备测试员、网络维护员等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前沿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欣赏、公共礼仪、英语语音、文学欣赏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子专业竞赛,如毕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实习,要求学生全部到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时间要求5个月以上,全面了解电子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第二阶段为分散自由实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在该岗位参加工作做相应准备。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当前地区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用图1清晰地表示出来。

5 结束语

通过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运用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思想,依照理论够用、重在能力原则,由需求设计应该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应该培养的各项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信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房淑芬,袁野.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科技传播,2011(1):21.

[2]许秀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6):127-129.

职业需求论文篇(9)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及形式与基础教育教材相差无几,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单一,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厌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极为不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1.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客观上决定了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强化服务专业课程功能的原则

“职业”是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多年来,我国职教工作者在借鉴国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时,一直积极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围绕着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形式及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就“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达成共识。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参照,突职业特色;课程结构以学生素质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横向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形式以探究和实践为主体,以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也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同步的校本教材。

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我校实施的“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验表明:我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研究也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的历史变革。2005年12月全国职业技术课程研讨会议强调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相沟通的职教课程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06年9月在机电类专业实施了《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种为核心,根据实施项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提出了“全方位跟进”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方案相应出台。

二、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1.方案概述及内涵

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原则,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内涵可概述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多元发展为目标,以就业岗位对语文学科知识需求为核心,以突出文化基础课的服务功能为前提,以语文应用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这里,“以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校不同时期应知应会的项目要求,结合专业课内容,选定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再按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规律,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本方案将学生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解析为3个层面l0个项目,分别是:

(1)就业岗位需求层面。以就业岗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现代企业技能型劳动者应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文阅读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口语表达、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③快速阅读方法。

(2)终身学习能力需求层面。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本位,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文应用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发言、演讲、辩论等形式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②常用文体写作技巧;③略读、精读、比较、研究等阅读方法;④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及文言文知识。

(3)个性发展需求层面。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及个性发展为参照,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需要及个性发展需要。参考的项目有:①文学作品赏析;②美学基础;③文学创作。

2.方案特点

此方案的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及专业课程需要,选设语文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用性强。

职业需求论文篇(10)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内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分析马斯洛理论中各层次需求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生理需求。很多中职学生毕业进入职场,竞争压力大,薪酬低,任务重,加班频繁,产生了心理落差。误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未来,行业没有前景,自暴自弃,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2)安全需求。学生心态不够成熟,说话办事不够周全,处处碰壁。财务人员责任很大,而学生不知道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大小,不懂得保护自己,盲目听从别人,从事与自身角色不匹配的高风险业务,承担了高风险责任。

(3)社交需求。中职毕业生没有很快融入社会中,对自身的角色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些内向的同学不具备基本的社交沟通能力,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4)尊重需求。当职业技能提高了,经验资历较为丰富,工作却不被认可,不受领导赏识,职位没有提升,工资没有上涨。在职场中没有得到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经过职场打拼,成为一名成功的会计人员后,对行业极其熟悉,对业务极其精通,但是进一步的发展却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实现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知道人生价值如何实现。

3.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与措施

(1)完成从角色转变到形成职业意识。学生的身份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意识也要进行转变。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财务基础知识,而是应熟悉公司业务,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要指导学生在工作中对细微的差别细心核对,对不明白的业务虚心求教。低薪只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在企业这个平台,学本领,长本事,这才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

(2)重视工作分工和责任划分问题。让学生明白工作和责任的划分,不要越俎代庖,即不能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同时要懂得签字的法律含义,一旦签字,就意味着经办了该事项,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要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并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和操守来担负责任。

(3)培养出色的社交技巧和经营人脉资源。会计不是一上班就埋头记账,一下班就关电脑走人,会计这个职业也需要出色的社交能力和人脉资源,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

财务人员要经常跑银行,提交支票,融资,借贷,跑工商,跑税务,跟审计部门打交道。公司大部分的业务都与财务有关。会计这个岗位,因为能接触各种业务,所以有广阔的视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整体观、全局观观摩公司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4)磨炼职业操守和提升职业道德。平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因为在职场打拼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会计人员,对人品和职业道德有极高的要求。要做到有原则,有分寸,对外与税务、工商等部门协调好关系,方能在职场受到尊重。

(5)去更大的平台拓展职业经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经济类业务有其共通性。对财务会计领域知识掌握到位了,则对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有莫大的帮助。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规范的财务制度下,在现代成熟的科学管理制度下,中职学生应改善优化财务制度,拓宽自身职业视野和职业经历。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会计职业素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了我们五个维度,从中可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让毕业生们更好地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平稳过渡,更快地适应工作,尽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职业需求论文篇(11)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方面大批毕业生感叹就业艰难、工作难找。另一方面,企业界对难于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分析这种人才培养中供需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达到“三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一些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职业教育课程与证书、就业及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调查选择2所职业中专、1所职业高中和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1700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机械、会计、计算机、电子、土木、外语、工商管理、文秘等专业,共发放问卷17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8份。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有了求职或就业的经历,对于研究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很有价值。

1.课程与证书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提出了“有工作经验”和“有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就成了获取就业机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砝码。那么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相关证书呢?

表1显示,学校的课程设置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表2可见,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与专业相关考证内容列人教学要求是学校最应加强的教学方面的工作。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设置专业前首先应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基础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系统化,以区别于学科课程体系中由一些专家事先给出专业的学科基础性课程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科专家的意见提出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做法。在具体操作时,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是必须的。这样学生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许多知识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直接获得。学校可以建立实验室,请企业内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与企业合作,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及实习,将课程与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的连接起来,不但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使专业相关考证内容更形象化。

2.课程与就业能力

就业要求中剥除对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外衣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要求才是其根本需求。当然,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这一要求也体现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调查显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那么,应该如何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呢?首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然后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最后再根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需要安排基础课。按这种模式设置各专业的课程,在总体上应注意加强专业课,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合理地压缩基础课。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课程的课时比例。同时,在课程内容上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做到学用结合,基础课要充分体现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既有层次性,又密切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课程设置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表3是某学校数控机床专业的课程计划:

由表3可见,从普通文化课程方面看,没有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物理、政治这种框架,明显具有普通高中课程压缩的痕迹,没有心理教育、人际交流、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生涯规划在各职业类学校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期,所以还不成熟,有的被窄化为就业指导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等,而这些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慢慢培养起来的。从专业课程方面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学习的很多理论,没有上机实践,到下半学期用整个学期的课时实践,这样的安排学生反映很不合理,理论本来就枯燥难懂,还要进行一个学期的纯理论教育,肯定不能完全消化,到下半学期实践时理论知识就已忘得差不多,那么教学效果又有多少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呢?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不能光讲理论没有实践,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亦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解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体系间有机结合的问题,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编制,但也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穿

插进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后,马上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先进行实践,碰到不懂的地方,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对书本的阅读等途径掌握相应的理论,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还应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内容和要求,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交叉互补。

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已经关注到与就业的相互关系,除了要提供更好质量更高层次就业的专业实践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内容外,还需注意在理论教学上的宽厚度,及加强有关基础职业能力及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3.课程与学生职业发展

表4的数据显示就实践性环节而言,在企业内的实习是更接近社会工作需要的课程,可以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以及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就业帮助是最大的。在校通过实习,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学校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足够真实性的工作环境,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加强与行业、企业结合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和强化企业内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可采取以下方法: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代表参加的就业指导委员会,请企业人士一起参与实习指导工作,制定学生的实训方案、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要领,缩短学生与职场之间的距离;学校应企业要求实行订单培养,课程设置上完全把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使学校、学生、教师的工作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学校把实训基地放在企业,把实习培训与学生就业工作合而为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企业内实习训练主要由企业负责,双方分工承担了教学任务。

然而学生获取实习的机会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表5“所有学校”一栏的数据看,各项较平均。但将“文科学校”和“工科学校”两栏对比看,就能发现其中的明显区别。工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推荐和校企合作,而文科学校的学生获取实习机会的途径主要是亲属介绍。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企业内实习,因为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取就业能力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可见学校的课程设置除考虑学生的就业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应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内实习,其最好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工科学校的学生就业帮助最大,通过此途径与企业建立关系,一个企业需要该专业的人是一批量的,实习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而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实习直接找到工作的几率不大,因为一个中等企业需要其数量不会很多,但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职业与工作场所、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帮助都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