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54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1)

1.“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研究食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级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理学、农学、医学、工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及其原料)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食品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学等分支学科。

2.“食品政治、文化与伦理”研究领域。食品文化与伦理是以研究食品系统中的文化现象和道德现象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法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工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立法、食品公共政策、食品行政管理、食品文化现象与规律,食品伦理现象与规范(如污染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转基因食品等)等,形成了食品政治学、食品文化学、食品伦理学等分支学科。

3.“食品经济管理”研究领域。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在国内刚刚起步,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外在食品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部分学者对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和研究框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郑锦荣认为,食品经济管理是对食品系统进行全方位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既要考虑到食品的自然属性,即食品的经济性,又要考虑食品的社会属性,即食品的安全性,其知识体系由食品经济管理的独有知识(食品溯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等)、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食品加工、包装、食品营养学等)等交叉而成,可以根据食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将其划分为食品的整体管理、食品的生产管理、食品的流通管理、食品的营销管理、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的服务管理、食品的质量管理、食品的危机管理、食品的安全管理9大知识领域。[2]

相子国在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个视角解读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结构图,涉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食品上游个人与企业、食品消费者、食品行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等组织的分工与协作。他认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背景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研究的重点是食品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的目标是提升食品核心竞争力,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以下五个方面: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食品工业“两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融合研究、食品核心竞争力研究。[3]

在今天的“大食品产业”时代背景下,[4]食品工业已发展为一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及其赖以生存的制度、政策和技术革新等环境在内的有机系统。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建设食品经济管理学科进行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郑锦荣提出的食品经济管理的9大知识领域仅集中在食品产业链(FoodChain)上,过分强调了“管理”问题,而忽视了食品系统(FoodSystem)的其它有机组成部分(如制度、政策等环境因素)和“经济”现象;相子国将政府文件作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的逻辑起点,没有注意到政府文件的时效性与学科建设的规律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在食品系统框架下,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重新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并提出当前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与研究框架

(一)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

在设计食品经济管理的研究框架之前,首先有必要讨论其学科属性。食品经济管理(ManagementofFoodEconomy)虽然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理学、工学等基本理论的交叉学科,但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在食品生产及其相关部门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妥善地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提高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食品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在科学预测基础上,正确制定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在食品工业区划基础上,进行食品工业地区布局,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物质技术资源和财力资源;建立合理的食品经济管理体制,确定食品生产经营中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分配中的积累与消费关系;正确地组织食品流通;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食品工业经济活动;全面评价食品工业经济效益等。因此,就学科性质而言,食品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可以从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独立为二级学科。

(二)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食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应用实践”为框架,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1.食品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为核心,跟踪食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动态与前沿,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食品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为食品产业政策评估提供方法,解读食品产业最新政策,为食品企业等相关主体决策提供咨询和帮助。2.食品产业结构与布局。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食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食品战略产业选择及转换、食品产业空间布局等。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等。3.食品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食品经济发展和资源耗竭、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食品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制定食品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替代市场法)、陈述偏好法(假想市场法)和生命价值评估。4.食品技术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和风险评估,为政府、食品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主要研究方法有决定型分析评价法、经济型分析评价法、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比较型分析评价法、系统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5.食品物流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物流的基本概念、食品物流的主要作业管理活动、食品物流的战略管理、食品物流系统的规划、食品供应链管理等。6.食品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企业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食品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食品企业生产管理、食品企业营销管理、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财务管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食品企业技术创新等。7.食品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生产同一类食品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食品市场绩效及食品产业组织政策。主要研究方法是SCP分析范式和博弈论。8.食品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食品国际贸易管理体系、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中国食品国际竞争力等。9.食品质量安全。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性质与原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质量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食品质量诚信体系、安全食品消费等。主要研究方法有收益-成本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估、神经网络评估、计算机仿真、声誉机制模型、Lo-gistic回归等。

三、开展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是所有科学研究的一致要求。这里所说的“小题大做”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选取要“小”、研究内容要“大”。食品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涉及的行业很多,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的不同食品之间具有不同的产品特征、企业规模、行业发展规律,需要分别进行研究。一个研究方向甚至一个研究基地能将一种或少数几种食品研究透彻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相子国教授认为,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产业链较长的食品才有研究价值。山东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础———食品经济管理研究基地选取的研究对象有:白酒、功能糖、调味品等。

(二)时代性

不同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发展任务不同。例如,“十二五”期间,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装备研制水平、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涉及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肉类加工业(畜禽加工业)、乳制品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饮料工业、制糖工业、方便食品制造业、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紧密围绕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行业展开。如“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食品市场准入、政府监管、企业诚信、健康消费等问题。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08-02

食品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同时,还涉及社会[2]、经济[3,4]、法律、国家形象等诸多方面,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食品工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食品工业到2015年将达到12.3万亿元。在这样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难免出现质量把关不严的现象,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这样的形势下,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在教育领域,出现新的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如此多的院校开办相同专业的情况下,如何办出特色,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成为每个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83年本科专业)基础上,于2007年筹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2010年申报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获得批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针对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形成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一、制定适合现代行业发展需求和竞争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战略性新兴专业主要任务是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在2008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就业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走访相关生产单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的优势与特色,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一步修正。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分析与检测为主要模块,设置教学课程。根据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需要,教学重点侧重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分析与检测两个方面。同时,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进行专业模块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模块课程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程共38学分,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等。

核心课程共10学分,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等。

食品与安全控制模块共8学分,课程包括:食品标准与法规、绿色和有机食品管理和认证、食品贮藏与运输、食品物流学等。

食品分析与检测模块共分,课程包括:食品添加剂、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微生物检疫技术等。

2.加强基础和实践教学,强化个性化培养。(1)在教学计划修改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将总学分从原有培养计划(08版)的191学分压缩至184.5学分。(2)增加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在修改后的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例从原来计划(08版)的18.3%提高到28.5%。通过提高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3)增加基础课比例,打实理论基础。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授课学分共160.5学分。其中,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总授课的75.7%,较原来(08版的基础课为69,学科基础课为38,授课学分为15分,占总授课学分比例为65.4%)增加了10.3%。通过加大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4)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可供选修课程的41.5个学分,占授课学分的25.8%,较原来(08版选修课学分为38,授课学时为159,所占比例为23.9%)增加1.9%。通过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课程。(5)增加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比例,作为工学学士学位,必须有相应的工程类的课程,在新的培养计划修订中,增加了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的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工程方面知识。(6)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人能力。将大学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国家和天津市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立项、教师科研)、各类竞赛、发表科研论文、考取各类证书等纳入学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

二、构建主干课程,构建课程教学团队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重组。通过吸纳食品制造、食品营养与安全控制、食品技术管理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在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对有些课程内容按类进行划分合并,减少内容重复。将《食品原料与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相关课程整合成一门课――《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同时增加该课程的实验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综合实验》(2周),该课程重点是现代检测技术应用和大型仪器操作使用,增强学生实验技能。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强化操作技能的培养

1.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培养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在一、二年级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主,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外,主要课程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和食品工程原理等。为了强化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无机与分析化学共96学时,实验学时为46,占47.9%;有机化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7,占46.3%;仪器分析为48学时,实验学时24,占50%;生物化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2,占40%;食品工程原理开设1周的课程设计;基础课的总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46.%。在三、四年级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主要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工艺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其中,微生物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2,占40%;食品工艺学实验为40学时;食品分析32学时,实验学时为16,占50%;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综合实验为2周;食品生产规范设计1周;专业实习2周;毕业实习4周和毕业论文为12周。通过修订后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26.6%。

2.科研创新、证书考取等纳入培养计划强化个人能力培养。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国家和天津市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各类竞赛、参加教师的科研,发表学术论文、各类资格证书的考取等纳入学分,上述内容共计5个学分。

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每年有50%参与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其中包括国家和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3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每年参与数量在10篇以上;有80%的学生通过HACCP内审员、高级检验师、营养师等各类的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个性化培养。

3.实行导师制,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四年级学生主要以专业课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在这期间,全面实行导师制,形成导师负责研究生参加的指导队伍,将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专业学习与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功能。以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学科和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学习科研力量和人才的优势,帮助企业开发新工艺和新产品;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顺利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竞争力。

四、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引进、骨干扶植与培养、结构优化等方式,建设一支学缘丰富、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7名(58.3%),副教授4名(33.3%),讲师1人(8.4%);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50岁以下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50~60岁6人(50%),40~50岁4人(33.3%),30~40岁2人(16.7%),已形成知识、学历、年龄等均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所形成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完成本科和研究的教学工作,还具有很好的科研能力,近3年共发表教学改革及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部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8项,累计经费达700多万元。

五、结束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经过6年多的建设,在培养方案方面,经过3届毕业生的检验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程体系基本成熟,同时建设了一支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能够高质量完成本专业的教学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石琰.浅谈食品安全与健康[J].沧桑,2014,(6):184.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2001年,教育部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编外目录专业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截止到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达到134所。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布特点是:在食品工业较发达、粮食和农牧产品产量较大以及经济发达省份,开办该专业的数量相对较多[1]。吉林省是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如何正确把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设置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2],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是制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1 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面向农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流通业、监督管理等领域,培养既具有宽广坚实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又懂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综合性专业[3]。

由于高校所在的行业不同,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高校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有所不同,特别应突出本校的强势学科背景[4]。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在原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基础上,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分析检测、安全控制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食品科学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生产、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从事食品检测、安全评价、控制和监管能力;具有制定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的基本能力。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工具性知识,达到能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手段获取科技信息及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 课程设置的特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需有四种知识体系的支持,即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关法规、标准,并能从事实际测试、分析、化验以及技术管理;具有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及隐患的能力,能够预测并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将食品、健康、免疫结合探讨相关问题[5]。任何一所高校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各高校只有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与办学特长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才能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6]。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检验,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要求的“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7]。正确的做法是在提供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提供食品的现代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防控技术、管理、法规等相关知识课程[8]。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三方面考虑[9],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2.1 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10],其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主干专业课程的需要、学生的知识及素质结构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这些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公共基础课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2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人体生理学概论等,另外,还开设了农业环境学、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食品专业导论、管理学原理、网络资源与信息简索、科技论文写作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等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知识打好基础,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10]。

2.3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包括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检验、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法规与标准等到课程。

2.4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包括粮油及制品检验、食品分子检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物流学、食品企业管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乳肉制品加工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加工技术、食品包装学、绿色食品生产、专业外语等21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2.5 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应将实践教学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诚信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1],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组成,教学内容应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2.5.1 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本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选择实验项目,将实验分为两个层次,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精选实验内容,强化滴定分析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食品分析课程实验中的饮料总酸度和有效酸度的测定,选择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目的一是滴定分析基本操作训练;二是pH计的使用训练。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顺利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奠定基础,如酸牛乳检验,完成该实验学生应首先了解酸牛乳的加工工艺等到相关知识,熟悉评定酸牛乳质量的相关检验项目,并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然后选择1~2个检验项目完成实验任务。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保持稳定,一般以4人一组,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状况不断更新,以4人小组在课程实训期间完成。根据年级、课程确定两种类型实验所占比例,一、二年级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三、四年级强调逐渐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2.5.2 实习实训教学

实习实训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食品工艺课程实训、仪器分析仿真课程实训、食品分析和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联合实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习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愿组成科研小组在业余时间内完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另外,为使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习实训教学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行业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结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应将教学中心放在核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另外,为了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的需要,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构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吉林省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敏,肖新生,夏岩石,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4-37.

[2]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228-233.

[3] 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轻纺织,2010(3):36-41.

[4] 安广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60-62

[5] 蒋立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28-229,233.

[6] 李延辉,张传军,王喜萍.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3):76-78.

[7] 杨勇,任键,宋春丽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考[J].华章,2011(27):170.

[8] 宫春波,仇宏伟,于翠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61-63.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4)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早已成为食品业界的共识[1]。这一共识在肉制品加工行业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食品添加剂在肉品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改善肉品的感官品质、延长货架期,而且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3]。然而,由于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是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4]。一方面不良媒体的歪曲和夸大事实的报道,食品添加剂被误认为是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5]。另一方面,加工中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伪劣添加剂等现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6]。因此,怎样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和如何使用食品添加剂,进行探索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十三五”期间,为国家“双一流”战略服务建设,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精神,郑州轻工业学院紧盯“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目标,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群”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为契机,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高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7]。根据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要求,结合中原经济特点,食品工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河南省肉类工业的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肉类加工企业销售的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火腿肠的产量一半来自河南。因此,本文打破传统的以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为教学模式,构建以肉类为教学载体,以食品添加剂在肉类加工中的功能为主线,探索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食品添加剂的传统教学内容按照分类依次讲述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性质、毒性、使用方法、应用范围与剂量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注意事项等。对于学生来说,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各类食品添加剂相对独立,缺乏相关性,在学时有限情况下不容易快速掌握[8]。而且随着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新型食品添加剂层出不穷,而教材内容不可能及时更新。为了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食品添加剂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以下改革:第一,构建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的功能为主线,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相关规定,着重阐述“为什么要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什么食品添加剂”和“怎样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以肉类为载体,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延长肉类产品的贮藏期限、提高肉类产品的营养价值、改善肉类产品的组织结构、增强肉类产品的可接受性(颜色、风味)以及改善肉类加工的单元操作等。第二,增加肉类食品添加剂学科的前沿信息。通过关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中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发展方向,将行业和学科发展的研究动态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等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例如,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是研发复合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改善肉类产品的组织结构和保水性方面常规使用磷酸盐,而为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肉制品的需求,则增加讲解新型复合无磷保水剂的应用发展。第三,增加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滥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非法添加物使用的违法案例。以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案例为切入点,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增加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解释,从科学层面树立正确的食品添加理念。以夏季肉类烧烤引发食物中毒事件为例,让学生感受肉类加工中亚硝酸盐的作用、使用方法、安全评价等,准确的认识亚硝酸盐使用是提升肉品品质、保障肉品安全的客观需要,进而理解学习食品添加剂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2实践教学改革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学科。然而,许多高校《食品添加剂》课程安排学时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轻视实践教学环节。而且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是按照指导教师规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去做,缺乏主动思考与分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建立食品添加剂与其他专业课相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将食品添加剂分别融入到食品工艺学、食品物性学、食品感官评定分析等课程中。例如,在食品工艺实习教学中,借助学校教学科研及合作企业优势,由企业专家和指导教师根据肉品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置“肉类工艺学”[9]。以肉类为载体,以加工工艺流程为主线,设计制作西式与中式肉制品,通过原料预处理、产品配方、工艺流程等环节,理解各类食品添加剂(品质改良剂、护色剂、香精香料等)在肉类加工中的作用、使用方法、感官效果和安全性。其次,指导教师利用参观实习周,带领学生直接深入肉类企业生产第一线,如双汇、大用、众品等知名肉类企业,现场讲解不同肉类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技术、工艺流程等,既拓宽学生的眼界,又巩固理论知识。另外,鼓励学生走出去,进行肉类食品市场调研,调查消费者需求特点和肉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状况[10]。在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开发新型产品,增强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创新能力,设计消费者追求的健康营养型肉制品。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选择合理的食品添加剂,根据产品特点设计合理肉品工艺流程,并且利用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分析测试食品添加剂对肉品品质的影响。在项目实施总结中理解使用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方法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转变

《食品添加剂》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法为主,按照分类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忽视了教学方法中以学生为主体[11],降低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特色骨干大学建设下食品添加剂的教学教育目标。因此,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更新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多种授课方式,实现食品添加剂在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根据食品添加剂在肉品加工的功能为主线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资源鉴赏中外著名肉制品,介绍其加工特点,然后以提问题方式引发学生着重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什么食品添加剂”和“怎样使用食品添加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强化案例式教学方法,列举近些年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安全热点事例,例如瘦肉精、亚硝酸盐中毒、“猪肉变牛肉”、“胭脂红加入卤制的原料肉”等,再结合讨论教学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或以PPT制作进行自我展示等。同时邀请企业研发专家走进课堂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理念,同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专业修养。另外,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肉类食品添加剂市场调查,充分了解食品添加剂应用的动态,然后让学生以代表性的肉制品选择进行分组,讨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的作用,并结合科技文献资料,制作PPT,由学生为课堂的主角进行讲解。内容既可以是肉类加工中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的研究动态,又可以是关于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的安全问题。经过各组收集资料、讨论、展示、教师归纳总结、答疑互动等环节,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提高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和写作报告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4考核方式改革

《食品添加剂》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学生的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为依据,往往忽视对学生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这样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特色骨干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考核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平时成绩,相对期末考试定成绩模式。根据以肉类为教学载体建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构建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讨论和PPT展示、实践报告与项目结题、期末成绩的综合评价体系。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作业成绩占20%,采用课后留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书籍与文献撰写完成,指导教师批改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上讲解的食品添加剂知识掌握水平。课堂讨论和PPT展示占成绩20%,考察学生的查阅资料、制作PPT与演讲水平,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概况评价信息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实践报告与项目结题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调研情况,新产品配方研发与项目实施情况,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质量,为实现特色骨干大学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目标奠定基础。

5总结

在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本文围绕河南食品重要产业即肉类加工业,进行以肉类载体的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探索,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以食品添加在肉类加工的功能为主线,从理论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教学方法转变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4个方面实施,增强食品添加剂的教学效果,为促进特色骨干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宝国.食品添加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刘甲.我国肉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J].肉类研究,2010,2:71-75.

[3]徐萍,刘骞.肉类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J].肉类研究,2009,5:48-50.

[4]孙金沅,孙宝国.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4):96-97.

[5]王蓓,曹雁平,孙宝国,等.新食品安全形势下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5,33:59-60.

[6]杜震钢,刘震,郑建峰.政府对肉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7:21-22.

[7]董星.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J].河南教育(高教),2016,1:28-29

[8]张涛,郭钰洁,沐万孟,等.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16:66-68.

[9]栗俊广,白艳红,张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工艺学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7,5:140-141.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5)

应用型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国内大学的主要群体,它们明显区别于国内重点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这类大学无论是办学历史、校园文化、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生源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一般都不如重点大学,如果照搬重点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不但形成不了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会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大浪费,因此应用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自身条件和服务对象,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食品科学及农学、管理科学等,是由多学科理论、技术与工程原理综合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内容广泛而庞杂,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学科。必需掌握与化学有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生物有关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有关的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工厂设计,与医学有关的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与食品科学有关的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剂、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风险评估,与管理有关的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等等学科科知识。

显然,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学要求,因此对现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革新,树立起应用型高等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的新观念,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必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邵阳学院是一所多学科性的地方本科学校,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也是对邵阳地方经济建设影响最大的专业之一,本研究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对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项改革,构建一个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教学新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根据食品质量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和技能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和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

2教学新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2.1 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食品学科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应用型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分析检测、食品风险评估人才的要求,认真研究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整体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能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减少教学中陈旧的内容及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内容,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最新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特色教材。

2.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基金项目:教育部食教指委([2006]第1-7-10),邵阳学院教改专项(2009JG13)。

2.4 按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管理模式,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得到与工作环境相同或相近的实践锻练。

2.5 采用与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实现产学研“三赢”。

3教学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3.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既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外延发展、又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立在生物科学、化学、药学、工程学、食品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但并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加和,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课程的设置既要避免偏向某一学科的倾向,又要防止形成各种课程简单的叠加。通过深化改革,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重新组合,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构建由两个基础课平台和三个专业方向平台组成的“2-3学科教学平台”:

①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知识在内的通识课程平台;

②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原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制图》等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③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平台。

通过课程体系培养,为社会提供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文化艺术修养知识、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专精的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3.2.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制订符合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边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推进、渗透及有机联系,克服课程之间的重复性、松散性。

①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授课内容的优化,精选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新发展、新要求的教学内容替代教材中陈旧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既不出现重复也不产生盲点,使教学内容起点更高、适应性更强。

②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加强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④对部分主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3.2.2教材建设

严格教材选用管理,主干课程全部选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技术课程全部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最新教材,以适应专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特色教材。

3.3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形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独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在学习、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由独立实验课、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工厂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组成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新体系。

①独立实验课。打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技能,按基础化学、专业基础、专业实验构建三层次合理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不断改进补充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技术训练,通过将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课等措施,提高实验课的实用性和工程性。

②实习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进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程序,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等原则,构建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技术应用”于一体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该体系重视层次性和系列化,构建了从基础课课程实习到专业课程实习、由单元实习到综合实习,由工程实习到创新实习,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四级实习教学模块,即:

基本技能实习模块:由无机化学课程实习、有机化学课程实习、分析化学课程实习、仪器设备拆装与操作四个子模块构成。采取精选实习内容、提高实习项目的综合性,让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常规分析及常用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主要内容,达到规范操作、熟练使用、结果准确的目的,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综合技能训练模块:由专业基础课课程实习、专业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五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单独开设的以产品检测及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工程原理设计、食品检测机构及企业顶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由研究创新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三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激情,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产品开发和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工程技术应用模块:由企业职工短期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术成果转化三个子模块构成。充分发挥学校设备、人才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根据企业的需要为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与国家培训中心和邵阳市劳动保障局合作,向学生及有关企业提供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内审员、外审员、化学分析师、微生物检验师、食品检验师等资格培训与考核;组建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③建立实验室、实习基地开放制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①引入了职业资格考核项目。采取综合考证制度和奖励优秀实践学生等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全部学生获得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内审员资格证书和HACCP证书,70%以上的学生分别获得微生物检验、食品检验等职业资格证书。

②实行综合评分办法。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由学习态度、实践项目设计、现场操作、实习报告或专题论文等内容组成。如果单项成绩不合格,则不记总成绩,促使学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各个实践环节。

3.4 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建设工程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室,实现“三性”实验达到80%以上,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功能。

3.5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2~3个省级以上优秀实习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校、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6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重点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实施 “青年教师导师制”、 组织教师到各级质量与技术监督局、食品检测中心、食品生产企业兼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教学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效果

4.1 制订了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既要贯彻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又要体现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为国家培养政治合格、素质全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借鉴和总结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制订了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

4.1.1课程设置遵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内涵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双原则。不仅按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体系的要求设置化学学科、生物学科、工程学科、食品科学学科、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和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设置了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艺学、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企业认证等特色课程。

4.1.2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所有的实验课全部从理论课中分离,按照基础化学、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层次独立设课,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4.1.3构建了工程模式的实习教学体系。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现状及食品安全监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的、独立的实习教学体系。基本实验技能、工程技术实验、生产现场实训和科技创新活动四个教学平台。

4.2 构建完成了基础课学科平台

通过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研究,构建了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原理》、《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了保证平台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平台课教学“四统一,一分离”的原则,即统一学时、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教考分离,从目前已完成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分析,虽然教学时数有了一定幅度的减少,但教学效果较以前反而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有机化学,我们采用的是中南大学试题库的试题,考试难度比较大,但考试的最高分达96分,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1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2%,我们认为成绩比较理想。

4.3 已完成了能满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科学性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原来的教学计划,基本上在综合兄弟院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师资条件拼接而成,没有特色,课程间的科学性也不严谨,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因人设课,因爱好设课的现象也偶尔出现在教学计划中。为此我们以教育部专业认证要求为指南,根据既重视专业外延发展、又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的、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相适应原则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同时对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课程内容优化的主要原则是: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边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推进、渗透及有机联系,克服课程之间的重复性、松散性。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授课内容的优化,确定每门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既不出现重复也不产生盲点。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理顺关系,对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做到课堂讲授少而精,对有些章节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4 形成了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围绕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006年~2010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共主持教改课题12项,其中部级1项、省级4项,校级7项,年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篇,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形成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教学团队探讨了与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以湖南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邵阳食品检测中心、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湘窖酒业等单位为试验对象,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食品检测、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食品安全监督、食品安全评价、食品质量管理等工作;实习单位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单独指导或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使学生熟悉相关岗位要求,熟悉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评价、食品企业申报、食品企业认证及主要生产工艺。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5 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最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具有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从2006年至2010年上半年,共有32位同学的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广东微量元素科学》、《食品科学》、《中国酿造》等专业期刊上。

4.6 新模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近年来,食品教学团队成员共主持教改课题22项,获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高等学校系列教材10部,其中,主编4部,国家十一五规范教材3部,部级精品教材1部;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部级项目3项,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邵阳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有4项科研成果产业化,年新增产值3亿多元。食品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产学研基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产学研示范基地,新教学模式由于强调了应用,引导教师把科研的重点放在产业化研发上,教学产学研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放银.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4):3-4.

[2] 赵良忠,蒋盛岩,余有贵.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思考[J].海峡科技,2007,(9):50-51.

[4] 包国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学校办学能力[J].交通职业教育,2005,(3):12-13,26.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55-03

Abstract:At present,domestic practical teaching of food quality & safety has many problems,these problems need to carry on the reform through renewing educational idea,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actical bases,enhancing teachder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quality & safety,tak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enterprise needs type”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was discussed,and suggestions will be provided for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development of food quality & safety in relative universities.

Key words:Food quality & safety;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Enterprise needs type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保障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是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之举。进入21世纪以来,食物结构越来越复杂且食物链环节增多,增加了许多新的饮食风险和无法确定因素,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1]。加入WTO后,中国在食品及农产品贸易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学科高等教育总体基础比较薄弱[3]。实践教学多数是为了验证理论课内容,导致学生更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验实践课程的学习。现代社会食品科技发展速度很快,但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已无法跟上科技发展。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食品学科教学需要到企业实践,只有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才能做到校企双赢。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学科高等教育水平,国家通过制定政策、资金扶持等多方面措施支持高等院校的食品学科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通过加强课程教材、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创立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4]。因此,需要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以“校企协作”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培养“企业需求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保障食品科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食品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在食品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领会和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

1.1 国外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科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较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是其办学特色,对教师提出“双师型”要求,教师要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并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参与企业实习的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通过学习,大学生掌握了工作所需各方面技能,企业也可以得到合适的人才[5]。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实践教学包括本科生实验、实习、论文等项目,还包括本科生科研、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并有许多实践创新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6]。

1.2 国内食品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高校对实践教育软硬件投资力度小、重视程度低,教学实践组织和管理制度混乱。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的院校已经展开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天津科技大学建立新型“3+1”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实习和毕业环节的工作力度,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明显提升[7]。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综合创新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室”的科研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一站式”实习模式的最佳条件[8]。然而,多数国内高校仍以较为落后的“讲授式”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一些教学单位配备了简单的实践环节,但主要以简单老套的实验操作和参观实习为主,与企业需求结合度不高,实践培养效果差。长此以往,高校培养的食品科技人才质量将与食品企业“能力型、创新性”人才需求渐行渐远。

1.3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共有176所,南京财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有在读本科生300余人。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等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根据南京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以食品生产企业、各级食品行政监管机构部门和继续深造为主。南京财经大学充分考虑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验教学比重,同时建有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江苏省中小企业食品产业品质与安全控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此外,近2a来,与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粮食集团、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太仓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了4个企业工作站,拓展了实践教学的空间和平台,为学生“由课堂理论走向工厂生产”的跨越式思维和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仍没有完全摆脱“讲授性教学”的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课程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实践内容相对过时,实践周期相对较少,特别与企业需求结合的实践内容目前仍处于空白。

2 构建“校企协作”的“企业需求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构建“校企协作”的“企业需求型”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采取了以下4项措施:

2.1 食品专业人才市场与企业需求调研 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去南京市人才市场和食品企业调研,采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目前不同就业方向的食品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并全面了解传统食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操作要点与知识技能需求。

2.2 建立“企业需求型”理论教学框架 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控制》等主干课程,对课程内容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线条化和层次化的梳理。通过与合作企业深度协作,改变课程设计教学思路,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对企业需求职位的专业和技能培养。如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中,从理论教学、开设综合性实验、案例教学、考核方式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及预防措施,掌握食品安全卫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掌握基本实验技巧和方法,进入解食品加工企业实习,并应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食品营养学》课堂教学后,创建了实践基地,进入社区为人民服务,开展调查问卷活动,解答生活中出现的饮食疑问,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学生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查阅资料,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营养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3 “产学研”实践创新项目实践训练 改变实验教学由单一课程组和学生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结合,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平台与校外单位实战训练基地,根据“企业需求型”理论课程授课内容、企业项目需求和学生不同兴趣方向个性化的设置不同实践小组专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项目训练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枯燥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2.4 实践课程考核制度改革 摒弃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模式,增加实践训练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在理论考试中,结合授课内容、企业生产技术需求和实践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增加考试内容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建立新型理论考试模式,改变学生为考试死记硬背的现象。通过构建“新型理论考试+实践训练+实践报告+企业负责人员总评”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将以验证型为主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理论教学和校内实验课程改革以团队性、开放性、应用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为主导的新型“企业需求型”课程体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上初步形成注重实践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并更好的将理论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控制》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 结语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通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院校的共同努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一定会不断完善,并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华.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思考[J].大众标准化,2014(3):59-61.

[2]李龙,刘纯阳. 我国“入世”后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商论,2015(5):79-80.

[3]夏书芹,陈卫,张晓鸣,等.以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的食品学科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71-172.

[4]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

[5]薛文波.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借鉴意义[J]. 理论导刊,2010(6):91-93.

[6]张玉平,田冰雪. MIT实践教学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46-149.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27-04

[作者简介]王伟(1982-),男,吉林四平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与实践。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百姓饮食境况日新月异。遗憾的是,伴随着百姓餐桌的日益丰富,一些有毒、有害食品也鱼龙混杂地潜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本应该使人开心健康的饮食,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使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多了几分禁忌和担心。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和提升技术,更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食品安全问题道德约束。

一、道德在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中的价值

道德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道德哲学的实践性品格及其对现实生活的范导使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气质,道德约束可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证民生幸福筑牢坚厚的基石。

1 道德约束可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前馈式”预防。与依靠道德约束相比,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在食品生产经营者触犯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和神圣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和有力彰显。法律以力服人,对于犯罪者而言,是对其违法行为的惩罚,对于可能存在违法动机而尚未实施者来讲,法律的惩处会产生一种震慑,让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慑于法律的压力不敢去效尤,但这种震慑很难触及到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灵深处,而仅仅是对违法成本的精于计算。这种基于计算的信任和依靠外在监督的法律会最终导致了商业机会主义盛行。一旦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这种震慑很可能被缺少良知者凌越,他们会伺机找寻法律的漏洞,铤而走险。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对事件本身的一种“反馈式”应对,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治标之策。在食品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法律是下游,道德是上游,一旦上游失守,再到下游去堵截,实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关口就必须前移,发挥“制礼以崇敬”、“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的道德影响力和渗透力。与法律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事后诸葛、以儆效尤不同,道德约束在于规范人心,启迪灵魂,凭借良心的力量内在的、自主的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信守个人品德,化外在法律法规的道德价值理念为内在的品行操守。食品安全道德约束,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前馈式”预防是一种治本之策。

2 道德约束可以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内在自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体现在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从他律的维度审视,道德对人行为的外在约束是一种柔性机制,属于非权力性规范;与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的法律相比,道德他律性的优势在于教化人明辨是非善恶,并在舆论引导和传统习惯的作用下,将道德的他律性升华为主体的内在良心自律。从自律的视角切入,道德最高原则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就像康德指出的那样:“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道德血液的注入,会改变食品生产经营者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化外在他律为内在良心自律,可以给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灵深处镌刻上深刻的道德印迹,体悟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和“义以利取”的真谛。因为良心,食品生产经营者既不会滥用技术,更不会去触犯法律。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责任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直接责任;但是,食品监管者的道德品质低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的姑息纵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气焰。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内在的道德感可以尽量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而监管者道德品质高,其敬业精神则可以加强监管的力度,让食品安全事件制造者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就监管者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正如麦金泰尔所言:“在美德与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性联系,因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当道德自律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内在价值诉求的时候,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自然会减少。

3 道德约束可以填补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和技术治理遗留的真空地带。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一些缺少良心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使用新技术时偏离了品德驾驭的轨道,为牟取暴利,想方设法地生产出有毒有害食品,突破了食品安全检测原有技术标准的疆域,让原有的检测技术在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有些力不从心。同时,法律与监管作为外在硬性约束所呈现出的滞后性与片面性特征,使得面对“崭新”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在缺少相应制度依据的情况下,法律与监管略显无奈而变得“硬”不起来。面对花样翻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监管和技术缺位的情况也将在所难免,这样往往会留下治理的真空地带。道德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规约性,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规约。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旦“道德法庭”牢固的扎根于整个社会和每个人的心中,道德因子渗透到食品供应与食品监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也就不会留下食品安全治理的死角,食品安全就会得到保证。

二、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从未离开公众的视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更是牵动着百姓的心弦。透过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重重迷雾,我们可以窥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生态,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阻碍因素。

1 食品安全道德教育缺失导致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对生命尊严敬畏的缺少。食品是特殊商品,一般商品出现问题会造成消费者经济上的损失,而食品出现问题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这么简单,轻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重者可能剥夺消费者的生命。基于食品商品的特殊性,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需要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生命尊严敬畏的伦理情怀,食品安全道德教育正是培育这种伦理隋怀的重要一步。当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是多元的,但无论是规模化的食品企业,还是零散的食品生产经营个人,更多的是把经济利益进行优先考虑,甚至是唯一考虑。在企业价值观与个体的思想深处存在经济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轻视道德教育,甚至无视道德教育;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个人而言,食品安全道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我内在教育,二是来源于食品监管者组织的外在教育,可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是非常欠缺的。食品安全道德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缺少对生命尊严的敬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不道德行为,最终酿成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造成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机会主义的泛起。诚信是维护食品安全,保障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道屏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一方面依靠守信者的美德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诚信体系规约的他律。在传统熟人社会消解的过程中,现代陌生人社会对诚信他律性的依赖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代西方,与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相匹配的是比较发达的诚信体系建设,这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安全可靠食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食品生产经营者一旦出现失信行为,严密的诚信监控体系就会介入,失信的污点不仅是法律的审判依据,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参考依据,失信酿成的苦果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是毁灭性的。而在当前的中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却略显滞后,食品安全诚信保障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必要的诚信制度,如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制度、诚信效果评价制度、诚信惩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没有搭建起食品安全诚信信息查询平台。外部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诚信体系规约缺少应有的刚性,造成食品生产经营者对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参与外部性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忽视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来讲,我国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给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失信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3 食品安全道德考评机制缺乏助推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的行为失范。在我国,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考评是相当缺乏的。食品监管者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评价看重的是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是以法律为准绳,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遵守道德与否、履行社会责任与否则另当别论。在创造经济效益这一点上,甚至有的地方上的食品监管者与生产经营者达成了利益同盟,食品监管者为生产经营者的败德行为保驾护航。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者不仅放松了正常的市场监管,而且在事发后仍在考虑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和地方、部门利益,丧失了监管者应有的伦理判断,更没有履行起相应的职责。食品监管者对生产经营者缺乏道德考评同时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食品监管者道德考评同样是缺乏的,甚或是没有的。食品监管者是保障食品安全健康的守护者。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涌现,除了食品企业没有履行相.应的伦理责任,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食品监管者可以不讲道德,滥用公共权力,诱发食品安全领域不道德行为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对监管者权力运用的有效监督和监管者道德素质的有效考评。

4 食品文化环境污染影响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道德生成的步伐。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离不开舆论的支持与呵护。食品监管者、消费者和媒体是食品安全道德舆论的制造者,可目前这三者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道德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监管者不主动去引导舆论、消费者懒得去关心舆论、媒体道德功能的式微滋生了“炮制新闻”、“受贿新闻”、“媒介审判”等恶劣现象,更是推波助澜了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道德约束舆论氛围不可否认的出现了弱化。与此同时,作为我们自古至今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华食品文化也受到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中华食品文化重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统一,特别强调“形式美”,这也是中华食品文化闻名于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然而,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正是借用中华食品文化强调“形式美”这一点巧作文章,利用所谓的“特殊手段”加工、储存食品,似乎使食品在视觉上变得更加“漂亮”,在嗅觉上变得更加“诱人”,在味觉上变得更加“鲜美”。表面看来,这与中华食品文化并不违背,达到了食品文化要求的“形式美”,而实际上却是这些人员的败德行为,致使食品已然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食品成了,严重污染了食品文化环境。

三、食品安全问题道德约束的现实进路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生态差强人意,食品安全道德约束对于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关注点集中于法律、监管和技术三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道德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滥用技术、价值观不正确,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要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还必须从道德层面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反思。这就需要展开系统的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使道德不仅在理论上、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基石。

1 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普遍的食品安全道德观念。食品承载着生命价值,关乎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具有特别的道德意蕴。现代市场经济的真谛是道德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缺少道德内涵的经济是畸形经济,这样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近年来,无论在观念还是在行动上,“一切向钱看”的极端功利主义阴霾飘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对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食品行业也未能幸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需要加强道德教育,使道德观念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内心,渗透到食品安全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与监管的各个环节建立起道德防火墙。食品安全道德教育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载体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观念,生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行为。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道德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思路,把强劲有力的“灌输式”教育与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可以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接受相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受训时间时限,把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接受道德教育的情况纳入到相应的考核中,进而把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道德方面的软要求以硬考核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增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性。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制度。富兰克林曾经直言不讳地提出“信用就是金钱”,他虽然把诚信这一美德描绘得过于功利化,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到诚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深化的今天,诚信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诚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着“诚信一信誉一效益”的内在逻辑。经济诚信或诚信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就现实而言,少数经济主体对此却存在着认识偏差。诚信作为一种经济道德要求,其践履既需要经济主体的理念和自觉,更需要将诚信道德要求制度化,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依靠制度的外在强制性和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保障来促进食品安全诚信行为的养成。在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中,食品生产经营者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者诚信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一方面需要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重视和加强内部诚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将诚信贯穿于食品领域之中;另一方面需要由政府推动建立全面、系统且具实践操作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档案,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道德评价的重要参照和社会考评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外兼修,可以让诚信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情境下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F06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15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6

在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和食物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食物安全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讨论粮食和食物问题时,在很多方面用“粮食安全”来代替“食物安全”。这种做法在食物匮乏的历史阶段,有利于突出核心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水平,而追求更高的营养需要。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依然用“粮食安全”来代替“食物安全”可能导致观察分析问题过于简单化,使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继而误导政策方向。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新兴理论,即食品系统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食物安全提供新的视角。这一理论是最近十几年在国外兴起的农业和食品经济的新兴理论,在我国还很少有学者关注,但在日韩已经形成了新的研究热潮。本文试图引入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在探讨其概念内涵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剖析食品系统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和研究视角,期望为我国研究食物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1 食物安全研究现状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食物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因此食物安全研究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研究倾向:一是用“粮食安全”概念代替“食物安全”来研究食物问题;二是以粮食不安全为前提研究粮食供求平衡问题。以下分别就上述两种问题进行探讨。

1.1 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国内多数研究在讨论食物和粮食保障问题时,普遍使用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粮食安全”概念作为讨论前提[14]。“粮食安全”是英文“Food Security”的译语,早期在引进“Food Security”概念时翻译而沿用至今。“FOOD”的含义是食物、食品,包含一切能够给人类提供营养的可食用物品,比粮食包括的范围更广;“粮食”的英文对应单词是“GRAIN”,包括谷物和薯类。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薯类、豆类及其他杂粮。按照FAO的统计规范,食物或食品的范围包括:谷物、淀粉块茎(木薯、马铃薯、甜薯、红薯等)、糖类、豆类、坚果、油料、蔬菜、水果、刺激物(咖啡、可可豆、茶)、调料、酒类、肉类、食用蛋白、动物脂肪、奶类、蛋类、鱼和海产品、其它水产品及其它,共18类。粮食只是这18类中的4类。可见粮食并非等同于食物或食品,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译法并不准确。

“Food Security”概念引入中国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主要的食物就是粮食,因此,将“food”替换为“粮食”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符合当时中国食物安全的实际需要。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下,由于食物匮乏,所有的食物几乎都处于短缺状态,解决好粮食短缺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食物安全问题,因此这种概念的置换有其合理性。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升级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粮食为主的食物消费局面逐步得以改变, 2007年粮食消费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至三成。在这种状况下,看不到食物变化的格局,仍然以传统思维方式来分析新问题、判断形势、提出政策建议,必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导致政策偏差 [5]。对此,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食物安全”、“食物供给安全”等用语,以适应更广泛的食物消费格局的变化和食物安全问题。由于这两个用语含义相同,而“食物安全”更为简洁,因此本文采用“食物安全”这一用法。

1.2 关于食物安全内涵的解释

FAO的多种研究报告中指出,“食物安全”是一个弹性概念,如果要使“食物安全”概念具有政策意义,需要恰当的界定。FAO以及《国际食物安全条约》、1974年世界食物大会发表的《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全球宣言》及该大会批准的《世界食物安全国际约定》、1996年世界食物安全首脑会议发表的《世界食物安全罗马宣言》等,都针对此进行了探讨。国际上关于“食物安全”的定义多达200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5种:

(1)1974年世界食物大会。食物安全是“在任何时间,世界食物供给在维持基本食物消费的增长与抵御生产和价格的波动上的有效性。”

(2)1983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的修改定义。食物安全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3)1986年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银行《贫困与饥饿》报告中提出,食物安全是“在任何时间所有的人获得满足积极、健康生活的足够食物。”

(4)1996年世界食物峰会宣言。食物安全是“在个人、家庭、国家、地区、全球层次上,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无害、营养的食物,以满足他们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需要与食物偏好。”

(5) 2001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2001年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在《食物不安全状况》报告中定义,“食物安全是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即在任何时间,所有的人从物质、社会、经济的途径获得足够、无害、营养的食物,以满足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需要与食物偏好。”

综合上述五种定义,从食物安全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解决饥饿问题的基本食物消费保障观;另一类是不仅要保障基本食物消费,而且要保障较高水平的食物消费需求。从时间上来看,食物安全的概念是在动态变化的,从最初的基本食物保障观念向更高水平的食物保障观念转变,反映了国际上在不同的食物营养条件下对食物安全的认识也在随之变化。

在我国长期以来前一种观念较为普遍,然而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已经开始对过去进行反思,认为只研究粮食问题已不符合现实状况 [6-7]。尽管粮食在食物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可以通过转化替代一些其他食物,但是实际上粮食替代其他食物是有限的;反过来看,其他食物也可以替代粮食,往往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后更是如此。实际上,就现代消费而言,通过粮食转化生产其他食物的程度越高,特别是肉蛋奶,恰恰不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营养需要。作者认为应该根据现实的居民饮食消费需要,把粮食、肉禽、蔬菜、蛋奶、水产品等在内的各种食物及其加工品都囊括其中,只有满足居民所需要的所有食物的安全才是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保障 [5,8]。

1.3 基于供求平衡的粮食安全研究

一直以来,由于将“粮食安全”和“Food Security”视为同一概念的中英文表述,所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这些成果多是从供求平衡的角度研究粮食的供给安全问题 [9-11],且多数研究结论显示,现阶段在口粮上中国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而主要问题在饲料粮上。就此有学者提出“二维空间”论,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好“二维空间”,即粮食的国内自给与粮食贸易。但是,粮食供求平衡与食物安全是不同范畴的概念,粮食供求平衡问题是指生产供给(包括国产和进口)与国民的消费需求是否相适应;所谓食物安全问题,应当是指能否保障国民的基本食物消费。供求平衡只关注生产和需求,而保障食物安全需要关注更多的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五环节”说和“大粮食”概念等。“五环节”指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定向补贴[2];“大粮食”概念认为要从粮食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上看粮食安全[4]。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食物安全研究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集中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贫困和饥饿问题为前提,目的是保证居民的基本食物需要;二是重视粮食的供给安全问题,把供需平衡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方法,关注生产和需求。过去几十年这些研究方法在粮食安全研究与政策制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过去的方法已经逐渐失去了有效性,而逐渐被新的观点所取代。首先,把“粮食安全”等同于食物安全,虽然在以谷物等粮食为主要食物的消费阶段这种研究方法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食物安全应该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向满足更高的营养需要转变。其次、基于供需平衡来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时往往只关注生产和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与消费需求之间介入了更多的环节,而保障食物安全除了要关注生产和需求以外,还需要关注加工、流通和分配等更多的问题。

现阶段多数研究还只是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对食物安全进行了零散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和整体思维。本文引入国外新兴的食品系统理论,为食物安全研究提供了更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新的食物安全理念。

2 食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

“食品系统”是 “Food System”一词的直译,也有人翻译成“食物系统”或“食物体系”,但是由于最早介绍这一概念的文献使用的是“食品系统”,因此本文采用“食品系统”。这一用语来自于英美农业经济学界,由安玉发等人[12]介绍至我国。从文献来看,这一用语早期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B.W. Marion[13]等人提出,而后EC委员会的研究报告 “Prospects for the European Food System”[14]中首次进行了概念界定:“食品系统包括食物链” (Food Chain),食物链是指“农民―食品加工业者―食品零售业者―消费者”的连锁”,而“食品系统不仅包括食物链,而且还包括农业资料与设备提供商、食品加工设备供应商等”。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引进了这一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高桥[15]认为“食品系统是把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入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一个体系。”它的范畴包括“上游”的农林水产业、“中游”的食品制造业与批发业、“下游”的食品零售业与餐饮业以及作为“湖”的最终消费者,并包括将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制度、措施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系统。”

其构成要素又分为两个层次,直接的和间接的。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等为直接要素,即直接参与食品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主体。此外,从更加宏观的视角,食品系统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各种相关制度、措施等政策主体,为农业提供融资的金融主体,和提供饲料、肥料、农药、种子等生产原材料的农业资料产业等。此外,高桥等人认为食品加工、流通和零售的关联产业,如食品包装业、食品印刷业、广告咨询业、自动贩卖机供应商等主体,通过技术创新也会间接地影响食品系统的运行 [15-17](见图1)。

上述构成要素通过各种关系相互关联,形成了食品系统,因此要素间关系也是食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关系的调节形式来区分要素间关系可分为内部组织关系、中间组织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高桥等人称之为“主体间关系”。内部组织关系通过组织内部决策机构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市场交易关系是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来调节。而中间组织关系则介于内外部之间的组织形式,如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技术合作、战略联盟等是近年在食品系统领域逐渐增加的合作形式,也是食品系统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3 食品系统理论与食物安全

3.1 核心立论

在食品系统理论创建初期,学者们之间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论点,国家食物安全论和消费者论。

前者以高桥[15]为代表,认为食品系统理论应该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构筑和谐的食品系统(各主体的协调配合),以及在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的食品系统的变革问题”为研究目的。生源寺[17]代表了后者就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从“FOOD”一词就可以看出“食品系统”本身就是以消费者的视角为重心的,因此 “食品系统研究应该是为了实现人们更加富裕的饮食生活”而服务。作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范畴不同,保证国家的食物安全也是为了满足国民(消费者)的食物需要,只是前者更加侧重于整体,而后者侧重的是个体,前者提出的是国家的食物安全,后者提出的是个人的食物安全。

3.2 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

受资源的有限性和农业生产中的收入递减原则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必须改变过去一味向农业求保障的做法,可持续的食物安全保障才是长远的食物安全解决办法。此外,随着饮食消费的升级,便利化、营养化、丰富化、效率化等饮食需求的增加,使食物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必须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基于食品系统理论,高桥[18]提出了一种可持续的食物安全理论,动脉与静脉理论。他认为食品系统对于国家或地区就像人的血液系统,布满全身,为人类活动提供充足的养分。血液在肺部与吸入的氧气混合,再由心脏经过动脉和毛细血管输送到全身,这一过程就相当于食物由生产、加工、流通,最后被消费的过程,称之为“动脉流”。而氧气在身体末端被消费变成能量,同时血液也会把这一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吸收,再由静脉经肾脏、肝脏和肺净化,然后再次被输送到全身,这一过程相当于把食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称之为“静脉流”。

过去人们关注的多是动脉流,实际上只有动脉流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静脉流则各个器官就会生病,无法持久工作。也就是只有动脉和静脉同时正常运行,血液才能循环起来,身体才会持续的得到活动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因此,只有食品系统上的各个主体协调配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同时还要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食物安全。

3.3 影响因素

影响食品系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8-20]:①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饮食需求的变化对食品系统和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饥饿的时代、温饱的时代和超饱食的时代,饮食需求从量到质,再到追求多样性、便利性和时尚性;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带来家庭的小规模化、食化和饮食的外部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餐饮业、食品制造业或其他新的产业的发展,进而对食品系统整体产生影响。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中的技术创新是改变食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十几年来冷藏、包装、保鲜、加工、信息等技术的进步给食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食品系统,而且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饮食生活。如冷藏和保鲜技术的进步使运输实现全程冷链,弥补了远程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使消费者全年都能获得丰富而新鲜的食品供应。③企业的商业行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战略联盟的案例在食品产业也越来越多,如产销联盟、研发联盟以及垂直一体化等。这种企业间联盟不仅限于产业内,还有很多纵向的跨产业的合作。探究企业间合作中食品企业的商业行为与权力关系的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尤其重要。④政府的制度与政策。在食品系统的运行中政府的制度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农业保护与扶持、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贸易等各方面的制度与法规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通过主体间的关联性间接的影响到食品系统上的其他产业。

3.4 研究视角

对于研究视角高桥[15]认为应该把食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入手进行系统化研究”。这一主张主要来自于对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反思,农业经济学是从农业的视角去考虑供需平衡问题,具有生产导向;而且研究问题时容易限定于某一产业内,而忽视与其他外部要素的关联性。食品系统是由处于不同产业的多个主体构成,这些主体在经营与决策层面具有独立性,同时又相互关联,通过市场交易,合作、联盟等各种中间组织形式或内部组织联系在一起,呈现出多层次性、各要素之间的独立性、相互关联性的系统特征。而这种系统特征直接蕴含了不稳定性的存在,任何一个主体的变化都会通过其关联性对其他主体,以至于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因此,食品系统理论非常关注主体间关系对系统绩效,即食物安全,的影响。此外,生源寺[17]等提出研究农业和食品问题还应该注意“以消费为起点”。即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是食品系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视角。

综合高桥和生源寺的观点,食品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是将各个经济主体联结而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从主体间关系入手来进行系统化研究。

4 新的食物安全理念及在我国的应用

食品系统理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的食物安全理念,符合我国未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和实际需要。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从“大生产、大消费、大浪费”的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策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此背景下,改变现有的只重生产和供给的食物安全观,建立可持续的新的食物安全理念是现实和必要的,新的食物安全理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4.1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食物安全的内涵需要根据实际的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食物安全需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食物安全的具体问题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仍处于贫困线边缘,解决饥饿问题为主要需求的时期,从国家层面上获得足够多的粮食成为首要目标;而对于经济发达,均衡营养为主要需求的时期,确保每个公民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和满足需求偏好的食物成为食物安全需要考虑的重点。

我国正处于这两种情况之间,解决了贫困问题向发达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但是公民的营养和健康意识已经足够强烈,当市场出现某种常用甚至非常用食品的价格快速上涨时,消费者对这一食品的可及性(可获得程度)降低,即会引起恐慌心理,导致对食物安全的不安感的放大,如近年的绿豆、大蒜和姜等。因此,在我国已不能用国家层面的粮食产量和需求量来衡量食物安全,有必要从消费需求的视角,以确保常用食品的供给安全为基础,并兼顾一些非常用食品来考察食物安全水平。

4.2 食物安全的内涵和范畴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进入饱食阶段以后,食物安全应该以满足人们更加丰富的饮食需要和需求偏好为目标,确保每个公民在时间、空间、经济上无障碍的,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在家庭直接消费的生鲜农产品当中,谷物等粮食虽然在饮食中仍占有主要位置,但是其重要性在迅速下降,而肉蛋奶蔬和水产品等副食品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加工食品和外出餐饮的需求则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继续扩大。这其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食物供给和食物安全保障。因此,只有把研究视角放开,才能看清食物安全问题的全貌,更好的协调和解决好现代的食物安全问题。

根据食品系统理论,我们可以把参与食物安全保障的主体分为两个层次,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保障主体包括农林水产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和食品消费;间接的主体包括政策主体、金融主体、农业资料供给主体。

食品系统理论认为各个经济主体相互关联,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通过其关联性对食品系统的整体绩效,即食物安全,产生影响。

4.3 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

食品系统的研究者们运用动脉和静脉理论提出了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把食物由生产、加工、流通,最后被消费的过程,称之为“动脉流”;把这一过程中个各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称之为“静脉流”。只有动脉和静脉同时正常运行,血液才能循环起来,人类才会持续的得到活动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因此,只有食品系统上的各个主体协调配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同时还要注意越来越严重的由食品系统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食物安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 1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准的1/4。我国由于土地、水等农业资源的脆弱性,食物供给的持续扩大是难以为继的,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可持续的食物安全观,系统全面的分析食物安全问题,制定可持续的食物安全战略,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推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战略除了要在农业生产中减少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提高食品系统中间阶段的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及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增加可使用的资源量。我国不仅需要考虑在农业生产阶段注意引进绿色、节能节水技术,减少资源的投入,还需要把减少加工、流通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加以重视。可通过诱导性政策促进企业引进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减少浪费,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品企业的废弃物排放,以及激励企业把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的行为。此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教育并强化公民对食物资源的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丁声俊. 居安思危,确保国家食物安全[J].调研世界, 2004, (1):5-7. [Ding Shengjun. In Prosperity, Think of Adversit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of Our Country[J].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2004, (1): 5-7.]

[2]陈锡文.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尚未很好解决[J]. 粮食问题研究, 2004, (3): 23. [Chen Xiwen. Food Security Problems Have Not Yet Solved in China [J]. Grain Issues Approach, 2004, (3): 23.]

[3]黄季. 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0): 4-10. [Huang Jikun. 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4, (10): 4-10.]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安全的体制与政策研究综述[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 (2):28-30. [Zeng Fusheng, Kuang Yuanpei. A Review of Food Security System and Policy[J]. Gra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5, (2):28-30.]

[5]肖俊彦. “粮食安全”还是“食物安全”――兼评中国食物安全问题[R].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资料, 2004, 12, 195: 1-23. [Xiao Junyan. “Grain Security”or“Food Security”: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R].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2004, 12, 195: 1-23.]

[6]吕开宇,任爱胜,杨小琼. 食物消费升级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内涵[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23(3): 338-346. [Lv Kaiyu, Ren Aisheng, Yang Xiaoqiong. Food Security Implications in Food Consumption Perspective[J]. 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ture, 2007, 23(3): 338-346.]

[7]蔡文著.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 (3): 1-3.[Cai Wenzhu. A Review of Chinese Food Security Problems[2]. Cereal & Feed Industry, 2009, (3): 1-3.]

[8],谭向勇,王玉斌. 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J].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4-10. [Li Peng, Tan Xiangyong, Wang Yubin. A 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Food Security from Food Safeguard Situa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5: 4-10.]

[9]马九杰. 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 2001, (1): 155-163. [Ma Jiujie. Food Security Measures and Index System Research [J]. Management World, 2001, (1): 155-163.]

[10]韩俊.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供求形势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04, (2): 11-12. [Han Ju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J].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04, (2): 11-12.]

[11]周慧秋. 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6(5):6-10. [Zhou Huiqiu. Indicators of Chinese Food Secur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8, 6(5): 6-10.]

[12]安玉发,齐藤修.食品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An Yufa, Saito Osamu. Food System Research[M]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e Publishing, 2005. ]

[13]Marion B W.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U.S. Food System[M]. Lanham:Lexington Books, 1986.

[14]Traill B. Prospects for the European Food System[M]. Barking, Essex: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1989.

[15]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学の世界[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1997: 3-29. [Takahashi Masarou. The World of Food System Study-The Paradigm of Food and Food Supply[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1997: 3-29.]

[16]齐藤修.食品との提携条件フドシステムの新方向[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 2001.[Saito Osamu. Cooperation Conditions of Food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A New Direction of Food System[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 2001.]

[17]生源寺真一.フドシステムアプロチとは何か[J]. 日本生活协同组合研究, 2002, (1): 5-18. [Syougenji Shinichi. What Is Food System Approach[J].Japanese Cooperative Research,2002, (1): 5-18.]

[18]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と食品流通[M]. 东京:农林统计协会,2002: 88-95. [Takahashi Masarou. Food System and Food Marketing [M].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2002: 88-95.]

[19]生源寺真一.フドシステムをめぐる政策:フドシステムと政策理[J].フドシステム研究, 2001, 8(1): 2-22. [Syougenji Shinichi. Industrial Policies about Food System: Food System and Policy Theories [J]. Food System Research, 2001, 8(1): 2-22.]

[20]齐藤修.フドシステムをめぐると企行[M]//高桥正郎.フドシステム学の理と体系.东京: 农林统计协会, 2002: 116-132. [Saito Osamu.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Business Behaviors in Food System[M]// Takahashi Masarou. Theory and Systems of Food System Studies. Tokyo: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tatistics, 2002: 116-312.]

Food Security:An Approach Based on Food System Theory

ZHANG Qiuliu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06-03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现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建设11年,共毕业七届741名学生。目前招生规模稳定在80人到100人,在校生341人。学生来自黑、吉、辽、皖、湘、冀、鲁、豫、川、宁、陇等十多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生源充足。近五届毕业生413人,平均就业率93.2%,就业形势较好。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任课教师24人,实验教师2人,实验员4人。年龄、专业、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本专业现有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与营养、物理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六个课程组(即教研室);有一个食品化学实验室(省教育厅挂牌的教学实验室),由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五个分实验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须修满160学分到164学分,其中专业部分(基础平台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习课、技能训练课)88学分到9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为35学分到40学分。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以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专业在“物理化学”、“食品法规与标准”、“粮食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和“食品工业与环境科学”等课程建设中,不断根据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规划方面,六个教研室和系里都有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分期分批地培育校级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印记课,并严密组织,开展其教学工作。教师授课能力培养方面,采取外派进修学习、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注册培训、听校外教学名师讲座、参加全国性教研学术会议、老教师和新引进教师签订师徒合同、岗位自学及互学等方式,学习其他院校课程建设经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授课方面,结合教学改革,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理论授课追求“准、精、透”,实践教学坚守“实用、灵活、综合”。教学管理和检查方面,每年都在开课前对新开课程或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进行检查;举办青年教师课件评比、授课技能比赛;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每年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听课和讲课水平排序。目前,后三种课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近年先后在“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食品分析”校级精品课建设中涌现出4名优质课教师、1名校优秀教师,成效斐然,名列学院前茅。

(二)以教材建设奠定课程改革基础

课程是教改的基本元素,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建设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改成败。目前已有《应用物理化学》《应用物理化学实验》《食品工业环境污染与治理》和《功能性食品》4部本专业教师主编教材在用,前两部为规划教材,后两部为学校立项特色教材。前三部教材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突出新颖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教材空白,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还自编了12门课程的实验教材和13门课程技能训练讲义,使用效果均很理想。《应用物理化学》教材获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二等奖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河南科技大学等校连续使用多年。本专业教师主编的《食品分析》和《粮食化学》两部2014年出版的教材也分别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粮食工程专业的相应课程教学中。近四年,本专业教师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8部,其中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

(三)以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深化。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驱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1-6]。教师们致力于教书育人,多人受到学校教学督导、学生和同事的好评,得到了职能部门的肯定与表扬。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按照板书体例制作多媒体并使之与板书互补,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文图并茂,动静相合。使教学内容展示更清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加了教学内容表述的灵活性。每年都组织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涌现出以“食品营养学”等课程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课件。授课教师每学期初都申报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立项,要求其教学中严格执行并有所突破,年底写出总结,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扎实有序地推进。

以研究型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化学”等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基础上,选定食质12―1班作为研究型教学试点班,确定了“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10门课程为研究型教学课程,构成了系统的研究型教学课程体系。选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课,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好教学环节和内容,在课堂管理上有创新、教学内容上有探索、教学方法上有突破。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以用为先,授导结合”的方法教学;以科学、灵活,能够体现研究型教学本质的考试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新颖、高水平的教材,采撷相关专著和论文精华充实讲稿;课前认真备课,教学文件特色鲜明、内容充实;教学情境与任务设计契合学生状况,确保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课程的部分内容或习题、讲解课程技能训练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课前的实验准备工作等。在该过程中,学生提前学会了查文献、制作PPT讲稿,提高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强化了实验技能训练,锻炼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在2015届毕业生座谈会上,这些做法得到学生的普遍推崇。目前已完成7门课的研究型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突出。已结题的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其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及重要选修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调查(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新颖,实施效果理想。研究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联系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实用,知识技术注重新颖,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具有推动与引领作用。

(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品质

1.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校―政联合,培育和扩展实践教学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教学。在增加课程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题,将实习教学行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政府宏观监控和百姓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融教学内容于实际需求之中,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7]。2014年下半年以来,与《大庆晚报》合作,开辟“较真儿实验室”专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检测工作,解答市民关心的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协同《大庆日报》主办了“大庆市首届食品营养知识竞赛”(面向市区中小学师生、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这两项活动在大庆市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参加此项工作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此外,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实习教学也获得满意效果。

2.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

新。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是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近四年较系统地开展了以“山梨酸燃烧焓变测定”、“食用植物油热值测定”、“植物凝胶食品制作”、“淀粉的糊化性质测定及粉丝的制备”、“水数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和“响应面法优化苣荬菜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代表的院、系两级创新实验研究项目11项,其研究成果分别以课程实验(包括开放性实验)、毕业论文教学等形式应用于教学中,一些成果还作为研究型教学实例用于理论课。这项工作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本专业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3.课程技能训练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针对大众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开展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为核心的综合技能训练。近年共开展了“仪器分析技能训练”、“食品分析与检测技能训练”、“食品微生物学技能训练”和“食品法规与标准技能训练”等11门课程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技能训练是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8]。

4.管理创新促进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适度提前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和毕业论文教学的科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就业、考研等腾出了更多时间,客观上为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与就业率做出了贡献[9]。2008届到2011届在第六学期就启动毕业论文工作,部分教师甚至物色大二学生参加其科研项目研究或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也以此为基础提前完成其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大创项目”及社会实践,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深受教师赞同。近三年本专业22名教师共指导2008级―2010级毕业论文366篇,其中优秀论文10.93%,良好论文79.51%,中等论文8.74%,及格论文0.82%,答辩一次通过率100%。2004级至2007级毕业论文平均成绩是:优秀13.9%,良好62.4%,中等20.2%,及格3.4%。总的情况是近三届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好于以往,优秀率略低是严格控制比例的结果,优良总率为90.44%,比以往76.3%的优良总率高出14.1%,而中等率和及格率分别降低11.5%和2.6%。2012年以来广泛开展的“大创项目”研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

(五)以考试方法改革兴盛尚学之风

本专业教师讲授的所有课程,指导的所有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实习、毕业论文等,在执行学校有关成绩考核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入探索,制定了适合各门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涵盖项目涉及:出勤、笔记、教材、提问、作业、实验、测验、课程论文、试卷等。该做法体现了成绩考核的综合性与科学性,对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十分有益。不少课程的考试方法改革特色鲜明。“物理化学”等课程开展并不断完善开卷考试改革[11],同时探索闭卷考试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方式的考试,使考试方法系统化、专业化。“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实施“一页开卷”和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并举的考试方法。“食品化学”课程尝试了“半开半闭式考试”改革。这些改革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六)以教改研究增强教学活力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申立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012年以来获批了省教改工程项目1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示范中心建设”)[12]、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3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等)、“食品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等校教改研究项目6项。专业建设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发表34篇教研论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教学研究成果,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弄清了今后教改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结语

第一,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育主导者和主体者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改的基本力量,需要师生全力投入其中。只有激发出教师的创造力与使命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才能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专业建设的飞跃。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是引导与服务,但该功能在目前高校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更多的是主观意志与行政指令。

第二,教学无定法,教改无止境。在专业建设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不能一劳永逸或坐享他人成果,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不断探索与完善。

第三,学制改革、学分改革仍须深化。虽然多数高校的学制为四年到六年,但依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提前毕业,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四年毕业。修学分还缺乏灵活性,选修学分的自主性受客观制约较多,学生选定专业后的自由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孙清瑞,李秀波等.食品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

研究型实践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6).

[2]包鸿慧,周睿,曹龙奎等.食品专业渐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6).

[3]唐彦君,张丽媛,余丽芸等.多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

“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4]张丽媛,于润众,姚笛等.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仪器分析”

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5]王颖,徐炳政,姚笛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

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6]张洪微,崔素萍,刘海军.“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

[7]刘志明,张丽媛,张丽萍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

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

[8]刘志明,王欣,姚笛等.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改革的认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

[9]刘志明,张丽媛,马萍.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

[10]刘志明,张影,于洋.食质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的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4).

[11]刘志明,孙清瑞,王琴.高校扩招背景下开卷考试模式

探讨――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1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注,全国相继诸多院校均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能力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传统《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为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技能,特针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转向大力发展创造性教育,探究教学方法改革及各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探求者,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开设《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视角,有效提高将来立志从事食品加工与贮藏工作以及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从业者的理论知识水平,以适应国际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发展的潮流趋势,并能以优质、高效和全新意识服务于食品加工业。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为核心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读者切实掌握和熟悉不同类别食品生产过程、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种类、控制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等专业知识。

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当前,食品工业逐渐向规模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使其成了一个需要各级政府、众多部门共同负责、协同管理的综合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以成品检验结果为依据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已经与现代食品加工体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职业行为的基础上,以“典型食品生产”为载体,依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岗位要求”,确定“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为核心,突出“理论必需,应用为主”,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具体包含内容:绪论(食品安全与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生物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食品化学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食品物理性危害特性及其控制技术;GMP、SSOP、HACCP及ISO系列及在食品中应用;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与食品安全管理;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法规管理;速冻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罐头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饮料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焙烤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油炸食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肉制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乳制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

三、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一)结合食品安全事件,实施案例教学法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相关案例,以典型食品安全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科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例如,在绪论中引入介绍2011-2014年间典型食品安全事件,使学生对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形成总体认识与了解。在课程主体教学过程中,如生物性危害(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化学性危害(药物残留-立顿农药门事件)、转基因食品事件(含法律法规方面)、肉制品(非法添加物-瘦肉精)、乳制品(过程产生危害物-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非法添加物-地沟油事件)等章节,以食品安全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食品加工工艺过程,从引入案例发生经过、典型图片、缘由分析、事件本质、危害因素分析与特性、控制技术与应用、管理措施等角度,解析食品安全事件深层次理论,讨论预防与控制措施。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将适宜的食品安全原理融合到实时案例中去,可逐步塑造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其分析案例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在生产实际中,提高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能力水平。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问题研讨

讨论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挑选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疑点内容等,具体做法首先由教师选定主题内容,并提前1周时间发放讨论提纲内容,要求同学(分成小组)课前预习准备,如预习教材内容,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内容参考书,积极为讨论主体积累内容和素材。然后,由教师主持就指定的讨论主题让学生谈见解与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看法,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性尝试。另一方面,可要求分组学生就指定的讨论主题,课下进行讨论并完成小组报告,各小组见可进行结果交流与讨论,拓展知识范围与深度,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此外,对于当下食品安全热点话题的讨论,其中有的讨论稿可经教师指导修改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主题讨论例如“罐藏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控制”,包含提示提纲有:罐藏加工用水、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油炸丙烯酰胺、重金属含量等。又如,“腌制食品存在的危害分析”,包含提示提纲有:腌渍用盐、亚硝酸盐产生与控制、生物胺形成与控制、腌渍微生物等。最终,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和讨论中得到启发,从而主动的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合生产现状,采用多媒体及视频教学

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学中心,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现状、企业中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入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食品加工食品视频及企业现场参观为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达到“工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学习”的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工学结合。在《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媒体及视频教学法,具体采用的教学内容及模式举例如:在油炸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方便面类食品加工工艺视频为例,采用“演示―举例―归纳”模式进行分析;速冻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速冻水饺、速冻虾仁现场参观工艺,采用“提问―求解―评价”模式进行讲授;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章节中,以鲣节加工视频为例,采用“讲解―演示―测试”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篇(11)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生物、化学、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食品原料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营销者、食品物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及食品消费者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信任管理和风险监管体系等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但是,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和系统管理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事实上,近5年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不是我国的基础技术落后,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的外部监管、服务体系缺失造成的。当前我国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问题,同时,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利益博弈不均衡、信任缺失、法规条文不统一,导致食品链条成本和系统风险大幅增加,食品行业道德水平大幅下降,国民对政府和食品行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食品消费者时时处于担忧和恐惧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国内学诸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将目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信任关系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管理等三个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利益是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外部条件约束和保障下进行存续、发展、实现自我的一种必要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利益追求和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编织全球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没有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和追逐,就没有了社会的一切。正是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利益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赋予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内在动力。而也恰恰是利益,导致了社会各类事物之间具有着复杂性、统一性和矛盾性等特征。

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中,利益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食品链条的剂,也是整个食品链条发展和延续的源泉,更是各类问题和矛盾的聚集体。各种利益主体在谋利活动中,都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强弱双方会不断为各自的利益博弈,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经济冲突和矛盾行为就产生了。有学者认为在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且对食品需求弹性小,总体上只能属于被动接受者,其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王虎、李长健认为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终端,对食品安全存在天然的利益动力,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最为强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但是,由于整个市场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不对等性和非完全性、政府监管不到位及行政和链条中间环节信任的缺失等,在利益需求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利益相关集团或个人会存在着具有差别性的动机和实现路径。在其路径的实现过程中,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行为应运而生。根据Akerlof和Arrow的研究结果,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食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安全性差的食品把安全性好的食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隐藏或歪曲和误导食品安全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在市场信息模糊不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食品链条中的各方的逆向选择、不道德行为和投机行为会随着各方追逐利益预期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监管部门失信、国民恐慌和社会动荡。事实上,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人为因素实质就是利益追逐的结果,生产者明知是有毒有害物质,却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用于食品生产。回顾近几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道德风险严重。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因此,对于食品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和行为监控等急需监管部门予以重视。王虎、李长健认为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复杂的利益矛盾运动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监管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食品领域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局面必须重视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的分析并有效构建该领域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与利益保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共同参与的变迁。食品链条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影响着食品安全中利益矛盾运动态势和市场均衡的变迁,影响着食品链条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利益追求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体或群体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个食品链条中所有群体和个人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的需求虽无法使个别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最优,但能保障整个食品链条利益最优,使得食品链条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路径选择,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和政府对国民生命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对人民的热爱程度。食品安全中的利益博弈及其演化路径、方向选择和监控机制关系着食品行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利益关系分析及其机制设计至关重要,既能为降低食品链条的各种成本和交易费用提供指导,也能为国家行政监管提供理论借鉴。

三、食品安全的群体信任关系研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任是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食品安全中的信任关系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关于信任,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不同,尼克拉斯·卢曼把信任理解为“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纯粹的内心估价”,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是一个对未来的期望,通过信任机制能降低特定情况下的复杂性,最重要的信任因素是个人已取得的正向经验、在获取正向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人际关系桥梁的沟通因素。Doney和Cannon在综合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发展的五大认知过程:计算过程、预测过程、能力过程、动机过程、传递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信任的感知和认可程度将影响着信任关系演化的方向、路径和演变结果。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认知过程,它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组织间信任是组织间成功合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这种关系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在人与人之间利益获取的过程中,个体的信任感知将左右个体的认知或感知结果,影响个体行为和双方合作的可持续性。信任不仅能带来双方的利益分享和价值实现,也能带来资源的最优整合,促进整体利益和资源价值最大化。良好的信任关系,将会节省利益相关主体的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心理风险,进而增加双方的合作意愿,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

四、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