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8:14

体育管理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篇(1)

本论文研究议题在高校管理研究方面也不多见,特别是把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联系起来,具有实际意义。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要使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成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大型活动、业余健身的有力支撑,物尽其用,并在立德树人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资产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资产作用效用,使教学资产粗放型投资原始化管理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科学化管理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是研究问题路径的入口,这样才能对症诊治,把握研究方向和契合点。

1.1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目前是学校管理层注意力的盲点

通过对广东地区高校和部分珠海高校相关体育职能管理部门的访问、交流,了解的实际情况如下:目前大多数高校管理层对体育这一块,主要把精力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体育资产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教学轻资产、重钱财轻实物等现象。对体育资产管理这种轻视状态,通常会造成大量的资产报废或者许多贵重资产既舍不得报废又不能投入使用,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效率。

1.2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人力不够,相关经费不足

普遍存在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的管理一般都是由体育部门或体育院系来管理。体育部门或院系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进行单独的场馆、场地人力管理分配,通常是由某教师兼任场馆、场地的管理工作。但体育场馆、场地的特殊性和涉及的范围之广,设施设备数量之多,往往会造成兼任管理人员精力不足,最终出现诸多管理漏洞。其次,体育场馆具有特殊性,应配有相应的经费给予支持,但高校普遍对于体育部门支出相关经费较少。目前我国高校人均体育经费只有25.6元,年度体育经费占年度教育经费平均值的0.45%,其中最低值仅为0.1%,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更何况多数经费还要用于体育教学、调研、竞赛,最后剩下的就少之又少。同时高校体育场馆、场地是为学生提供体育训练和活动服务的地方,应具有公益性。收费的话完全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宗旨。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管理上是否收费的问题饱受争议。

1.3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无序

由于缺少体育资产管理的意识,疏于体育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以及领导重视不够,责任意识淡薄,导致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资产使用人往往以教学急需为由,随意使用领取所需,完全忽视资产登记管理制度,最终资产去向不明,该入账的没入账,该登记的没登记,该维修的不能及时维修,该报废的无法报废,资产部门清查时,缺少相应准确的资产账目,导致配合清查的使用部门也敷衍了事,最后产生账实不符。其中维修及报废相关事宜尤为重要,搜索近几年的相关资料,学校体育设施缺少维护、维修,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乃至伤人的事件并不少见。

1.4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近些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资产的总量不断增加,种类呈现多元化。据了解很多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原始的资产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对于诸多资产采用纯手工方式、记录、统计和整理,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最后统计的数据也不够准确,方法落后。在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这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学校资产管理所需。

2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与立德树人内在关联辨析

对于体育教学资产管理必须把它放在学校办学宗旨—————立德树人的视角高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登高远望,谋划好对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创新实践以及管理模式转型。

2.1体育教学资产是体育教学的条件支撑

所谓体育教学资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必须的场馆、设施,尤其是指各种体育器材。从所有权来讲,体育教学资产是学校的固有资产,它直接关切到一所高校的财产状况;从效益来讲,体育教学资产是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体育教学成效和质量,甚至关系到体育教学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经营、管理与维护,既是对学校固有资产的保护,又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一所高校不可能离开体育教学资产而发展体育教学,更不能离开高质量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发展体育教学资产并不仅仅意味着购置,更重要的是对购置来的体育教学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在经营和管理中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学资产。

2.2体育教学资产使用情况和效用体现德育状态

虽然体育教学资产对于体育教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广大学生乃至教职员工对自觉维护教学资产的意识不够等原因,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非常的普遍而严重。归根结底,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的原因还要归结为学生和教职员工不良的德育状况。因为学校对于体育教学资产的不重视所导致的管理制度的缺陷仅仅表现在物的层面上,表现在对物(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保护的缺失上;但如果学生和教职员工,具有足够的自觉保护意识的话,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仍是不会出现或少出现的。所以,体育教学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效用体现了学生的德育状况,乃至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程度和引导。如果教职员工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自觉做到对体育教学资产的保护,并且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这么做,那么体育教学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效用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3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既见物又见人才符合管理辩证原则

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保管和使用制度,如“入库登记”、“分类保管”以及“定期清点和检查”等,除此之外还需要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立德树人”。换句话说,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物(场地、设施及各类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还是对人的德性或德育状况的管理。诚然,制定科学的保管和使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完善体育器材的借用手续,凭工作证、学生证或个人身份证来办理,必要时应交付一定的押金,对盗窃和破坏者予以一定的处罚等,这些措施在制度上都能够一定程度地确保体育教学资产不被丢失、盗窃和破坏。但是,仅仅从制度层面上来管理体育教学资产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仅仅靠手续和处罚来管理教学资产,而不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心中树立自觉维护教学资产的德性,是不能使体育教学资产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如果没有自觉维护体育教学资产的心的话,那么对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制度就会变成对人的束缚,学生和教职员中极少数人就会千方百计地钻制度的漏洞;而且,管理制度越是严密,人们投机取巧的心就会越重。这样,即便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能彻底杜绝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破坏、损坏和遗失。所以,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完善对物的管理制度,又要完善对人的德性的培养,这样才能体现出管理的辩证原则。

3以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机制构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根据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的基本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很有必要构建和形成一套以立德树人为本的稳定、高效、具有内涵式发展特点的管理机制。我们初步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要讲求一个“清”字。因为高校体育职能部门涉及面广,资产持有量大的特殊性,所以应配有相应专职资产管理人员,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对资产工作的认识,清晰资产的概念,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做到职责落实、目标明确、奖罚分明。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明确、掌握用途、性能与适用范围和使用年限,基本情况了如指掌。(2)要大书一个“尚”字。如何在资产管理中体现道德风尚,那么教师首当其冲,特别是体育教师。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还要会育人,以自己模范作用和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和教书过程中其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名学生。每名教师都应努力培养自己高尚风格,在教学及管理上引导学生追求高尚风范,做健康有益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育高尚理念,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推进德质教育。(3)要教导一个“珍”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高校学生家长们只关注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生活中尽量去满足孩子所需,往往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教导,但没想到的是久而久之这无形的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认知。焦躁、孤独、冷漠、压抑、消极、不珍惜身边的人或物,这些在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试问如果一名学生不珍惜自己的家人、老师、朋友、更何谈珍惜学校资产。所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意识的培养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在管理上教导学生珍爱、珍惜各类体育教学资产,通过对“物”的珍爱,养成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大爱精神。(4)要乐见一个“新”字。规范高校资产管理机制,各个高校应该分类管理,责任到人,改革和完善资产管理模式,对不同的资产使用和管理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注重管理内涵,人才培养,强化其专业素质,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倡管理上的创新精神,不断寻求各项训练、赛事、大型活动管理上的合理性、科学性。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资产是紧密相扣的、不可割裂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资产管理也不应仅局限于对物的单一管理,都应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把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作为一种载体,在各类训练、赛事、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尤为重要。

作者:张舒壹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群林.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实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万来红.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与经营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体育场地管理》编写组.体育场地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体育管理论文篇(2)

1.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

2.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

3.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

4.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5.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

7.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

8.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

9.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

10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

11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

12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

13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

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

作者简介:邱海龙(1976-),男,浙江鄞州李关弟中学教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5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16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7其它,如学校对体育场地改善和维修、学校器材配置、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体育教师的待遇等。

二.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

2.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

3.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达标、合格表的成绩册、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

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要求。

4.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建立学校体育档案的意义

1.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

2.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

3.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2.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负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体育管理论文篇(3)

为掌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旨在分析影响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共发放问卷21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95.2%。

1.2调查内容设计

问卷调查量表共28小题目,分为讲解示范、组织指导、课堂纪律、空间利用等4个方面。为便于使用描述性统计及定性统计分析,采用统一正向量化的形式。问卷的测试等级设置为:“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赞同E、有一些赞同D、根本无法赞同”。在“讲解示范”类别中的设置问题:①教学内容讲解精炼,突出重点;②讲解的目标明确、层次清晰;③讲解语言清晰、声音洪亮;④讲解术语正确、语言标准、并具有启发性;⑤教师的示范动作正确规范;⑥教师的示范灵活性较强、重点突出;⑦教师示范的时机合适、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利于学生学习;⑧合理选择示范方法;⑨示范与讲解有机的结合。在“组织指导”类别中设置问题:①课堂组织积极较高,组织能力较强;②教师的口令准确,队列队形能够灵活变幻;③课堂教学形式多样;④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强,能够因材施教;⑤能够找出自己课堂存在的问题、组织目标明确;⑥组织具体,指导的时机较为恰当;⑦组织与指导的方法新颖,效果较好;⑧组织指导具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⑨教学指导紧密结合反馈信息。在“课堂纪律”类别中设置问题:①课堂规则能够及时的制订和适时调整;②课堂规则能够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③课堂教学结构合理;④教学环境氛围浓厚,引导学生的课堂行为;⑤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在“空间利用”类别中设置问题:①操场或教室的教学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②教学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措施得当;③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体验空间;④培养学生的课堂空间主人翁意识;⑤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空间组织设计与管理的机会。

2结果

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认可度参差不齐。在讲解示范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讲解启发性不强,缺少灵活性,不能够使示范与讲解有机的结合;在组织指导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强;组织与指导的方法陈旧;教学组织指导不能够紧密结合反馈信息;在课堂纪律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规则陈旧;不能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学生的学习环境不浓厚;在空间利用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操场或教室的教学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学生成功体验的空间营造不足;学生的课堂空间主人翁意识不强;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空间组织设计与管理的机会。

3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体系与现实工作的联系非常密切,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否过关,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终其原因,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与教师的教育能力、调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3.1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即为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的引导能力和说服能力,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工作者要求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

3.2调研能力

调研能力是指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调查研究的能力,在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每个教师都是一名“调查者”。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使教师能够对自己课堂管理进行“俯视”,使教师的思路更加开阔。

3.3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体育教师要拥有完善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核心能力,在创设教学氛围、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指导时机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4沟通能力

体育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思想、行动的交流与沟通。高校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师生实现有效的互动与对话,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3.5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师不能够“循规蹈矩”,必须对学生工作有所创新,拥有较强的对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能力。

4提高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措施

4.1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前沿理论,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前沿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教育能力水平。长期以来,受传统的“三基”教学理论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实行的是“讲解-动作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反馈”的教学流程,体育教师认为“学生的动作到位、成绩达标”即算完成教学目标。这种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体系,积极学习“多元认知、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相关基本教育学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不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技能上有所锻炼,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上得到发展。

4.2积极承接各类课题项目,提高体育教师的调研能力

体育教师要拥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找到改善课堂管理的方法。要通过接触、了解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攻克体育课堂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组织、引导,构建“学习型、研究型”体育课堂。而要实现“学习型、研究型”体育课堂的构建,就必须培养出学习型和研究型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练角色”,而要通过积极承接各类体育课题项目,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体育教师,不断探析新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有效的拓展,更好的对学习空间进行摆布。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积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改进。

4.3探索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使学生树立起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方法,大力探索任务驱支式、游戏式、角色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提高活动的覆盖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增强体育教师对课堂活动的选择、方案的制定、活动开展的能力,保障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序的开展。

4.4加强口才锻炼,提高体育教师的沟通能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活动,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指出“要像培养语文教师那样培养体育教师”。在现代体育课堂管理中,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构建“互动”的平台,这些都与学生的口才训练分不开。要求体育教师不但是一名“体育技能专家”,更是一名“沟通高手”。高校体育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具备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能力,能够“俯下身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伙伴与朋友。及时掌握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进行引导,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听从体育教师的引导与组织。在教学中,能够广泛听取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体育管理论文篇(4)

体育管理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体制对该国或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从体育管理体制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体育运动的推展与活动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更由于祖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不同的政治主张与措施,使同宗、同语、同文化的两岸同胞长期处在分裂状态之中,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两岸体育分别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下发展,深受其影响。长期以来,两岸形成各自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在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下两岸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力图揭示两岸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各自优势与不足,为全面推动两岸体育的交流,促进两岸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大陆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1.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政府体育组织机构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体育指导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体育工作的主管行政部门。在1998年3月开始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国家体委改组成国家体育总局,并由国务院组成部门改变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其职责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运行机制也已从政府“办”体育逐步向政府“管”体育转变,主要发挥其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功能[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属于司局级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则是: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小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体育指导委员会是管理军队体育的职能机构。它由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组成,负责开展军队体育活动,组织运动训练和竞赛,参加国际军事体育大赛等。

1.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原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同一单位。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1958年大陆退出国际奥委会;1973年在得到亚洲奥委会的承认后,大陆另行成立中国奥委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使中国重新回到国际奥运大家庭[2]。

中国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委员会会议,执委会之下设秘书处、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竞赛部、港澳台办公室等;其业务一般由国家体育总局对外联络司兼任。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原“中华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会属于群众性的体育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者的纽带。全国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委员每届任期5年。目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国家体育总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其活动,接受其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及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体育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的三重领导。该会与1980年12月15日成立,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次,下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其分支机构等。

2台湾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2.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政府体育组织机构有“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教育部”体育司和“国军体育总会”。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简称体委会)是目前台湾主管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台湾体育行政权长期由“教育部”体育司行使。1997年6月26日,台湾“行政院”通过“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及“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体委会”被确立为部会级的体育行政机构。1997年7月16日“体委会”正式挂牌运作,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改变了以往由“教育部”体育司领导台湾体育工作的格局。奉“行政院”指示及“体委会”与“教育部”体育司两度业务协商结果:全民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国际体育,由体委会办理。“教育部”体育司专门负责学校体育推广,学生体能检测,以及各级学校运动联赛的规划与执行。“体委会”则全面策划和管理台湾地区的体育事业,包括各级学校的优秀运动选手培养,专任教练调训工作,以及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流等,在体育法令修改部分,也由其主政,并配合修正[3]。

“体委会”成立以后,负责统筹台湾地区的体育事务,其体育运动的政策是以推展全民运动为基础,以提升竞技化运动水准为目标[4]。“体委会”内设有综合计划处、全民运动处,竞技运动处,国际体育处,运动设施处五个专业管理机构和身心障碍国民运动委员会、法规委员会、诉愿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台湾“体委会”的主要职能是:

(1)关于体育政策、制度、法规的综合研拟、推动及协调等事项;(2)关于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政策、方针与提升国民体能计划的规划、推动及协调等事项;(3)关于竞技运动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运动项目的推动及协调事项;(4)关于学校、军中体育及职业运动组织与选手培训的协调、联系及辅助事项。(6)关于奥运会与亚运会竞赛运动选手的选拔、训练、参赛工作的监督、联系、推动及辅助事项;(7)关于国际及两岸体育交流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8)关于体育学术、运动科学研究与发展事项。(9)关于运动设施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10)其它有关体育运动工作相关的事项等[5]。

“教育部”体育司。台湾体育过去长期由“教育部”主政。“教育部”下设国民体育委员会,研拟台湾体育政策,指导台湾的体育活动。1973年“教育部”修改教育基本法,并于同年10月31日成立体育司。体育司内设三个科,分别掌管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全民体育等[3]。省(市)政府教育厅(局)、县(市)政府教育局设体育专管单位,乡(镇、县辖市、区)公所置体育专业人员,负责辖区内国民体育活动的规划辅导及推动事项。“教育部”体育司成立以后,原国民体育委员会依然存在,但其主要任务是体育政策的研拟,体育活动的指导、协调、咨询、研究等事项。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后,“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才由“教育部”报请“行政院”废止。体育司则以发展学校体育与学校卫生为主,一方面落实推展学校运动风气,全面提升学生体能,培育学生终身运动习惯与鉴赏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学校卫生保健,维护增进学生健康,奠定国民健康基础。

体育司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与规划事项;(2)研究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3)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4)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5)研究制定体育专业人员培养、进修的策划与辅导事宜;(6)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的法规、法制建设并监督实施[6]。

“国军体育总会”。台湾“国防部”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研究发展并协调推进军中体育活动,于1958年成立“国军体育总会”。“国军体育总会”设会长1名,由参谋总长兼任,副会长2名,由副参总谋长(执行官)及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参总谋长兼任。政策委员6人,有海、陆、空、联勤、海巡各总司令及总政治作战部主任兼任。下设执行委员会,置主任委员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兼任。总干事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室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处长兼任。该会分设计划组和执行组,各设组长1名,干事3-5人。该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研究“国军”体育的改进;(2)发展“国军”各级单位的体育业务;(3)推行“国军”体育活动与竞赛;(4)办理“国军”对社会及国际间的体育活动[7]。

2.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台北奥委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以及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

中国台北奥委会。1949年,政府迁往台湾后一直沿用“中国奥委会”,1973年被迫改为“中华民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的决议。国际奥委会确认以“中国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台北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条件是中国台北奥委会的旗帜和歌曲都必须有别于他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旗和歌。台湾方面在经过一年多的抵制之后,最终在世界潮流的压力下不得不接受国际奥委会决议中规定的条件。1981年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台湾奥委会同意改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改变原来使用的旗和徽[1]。

中国台北奥委会以推展全民运动、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祖国大陆,以及其它国外各运动团体联系为宗旨,推展与完成其奥委会职责权限内的各项任务[8]。

“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简称体总)的前身为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73年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1999年12月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是台湾地区社会体育的领导单位,以推进全民体育、发扬业余运动精神、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国际体育联系与活动为宗旨。“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展全民体育运动;设置运动训练中心,培养优秀运动选手,提高运动竞技水准,加强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辅导各会员单位的会务及业务的推展和规划台湾地区运动会,并辅导全民运动联赛等[9]。

台湾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台湾民间体育团体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的规定,同台湾“内政部”申请成立。民间体育团体的业务活动除了受主管机关“内政部”的指导与监督外,并受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行政院体委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目前,台湾地区向“内政部”登记的“全国性”民间体育团体有422个。大体上可分为七类,主要有:(1)综合类,如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和“中华民国高级中等学校体育总会”等。(2)学术类,如“中华民国体育学会”、“中华民国运动医学学会”等。(3)运动类,如“中华民国田径协会”、台北市旅游协会等[7]。

3海峡两岸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不同,政府与民间组织系统产生性质、内容、结构各异的行政组织体系与管理体制。按照权力和利益的归属,可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混合管理型等三种类型[7]。

目前,两岸体育体制均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即由政府和社会体育团体共同管理体育事务;但其混合管理体制各有所侧重。同时,由于两岸体育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发展,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两岸在体育改革路径、社会基础、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3.1大陆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大陆体育体制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举国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经过40余年的运作,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以计划经济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也是“管”体育的主体。历史地看,“举国体制”在新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也是合乎规律的,表现出对体育管理目标、管理功能、管理形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的特征,即“思想一盘棋”、“目标一体化”、“组织一条龙”。“举国体制”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国家意志,缺点是缺乏社会自主性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快地发展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中更能发挥其优势。大陆竞技体育优于台湾,就是与政府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如目标明确、单一,局部服从大局,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但是长期实行这种由上至下、政府集中式领导的体育管理体制也容易产生种种弊端,如思想过分僵化,权利过分集中,行动过分统一,限制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政府体育经费负担过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比例失调等。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政府包办一切体育事务的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体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高,且呈现多样化、差别化的发展态势。这时,旧体制的不适应性开始显露,主要表现为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和体育行政部门管、办矛盾突出两个方面。因此,通过80年代和90年代对旧体制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新型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彻底打破了体委系统独家办体育的集中式组织管理制度,并开始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籍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大陆体育体制逐步由政府集中型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力图改变原有体制过度强化政府的权利,抑制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和发展体育的积极性,而造成体育社会组织极度萎缩的弊端。大陆在体育改革中,不断进行体育体制创新,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扩大社会组织对体育管理与发展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社会办体育的实效。

2001年,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即“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的体育事业组织与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举办,财政和市场双重推动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这是一种着眼于新世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创新。这一新型“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新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0]。

就大陆目前的体育运行机制而言,还处在一个两种体制并存的阶段。是一种旧的体制逐渐弱化,一种新的但不完整的体制逐渐诞生、强化的混合时期。在体制转轨时期,旧的运行体制已被打破,过去某些运作机制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而新的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两种体育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如在“单位制”弱化的同时,开展社会体育的相应组织、机构、制度尚不健全,或处于空白,或整合力度不够,而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受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机制就其本性而言,要求完整。只有完整,其子系统才能通过阈值、传导、自动控制达到协调,整个系统的状态才能优化。如果一旦某一个环节被破坏,很可能整个系统的状态就被破坏。如大陆在竞技体育方面优于台湾,这与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即在特定的时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现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而言,台湾则明显优于大陆,这也与其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发展比较成熟有关,而大陆则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良好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3.2台湾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台湾体育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此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亦可鼓励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缺点是权责不容易划分清楚。台湾早期的管理体制大多采取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而近年来已开始逐步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其原因是:在台湾早期的体育理念里,体育是教育的一环。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依照当时“国民体育法”的规定,由“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行政工作,办理台湾体育的规划、辅导与考核事项。因此,台湾体育行政组织隶属于教育行政体系之内。在“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工作期间,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将其列为体育工作的首位,其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也比较健全,使学校体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台湾早期的竞技体育与社会(国民)体育管理体制却不够健全,由于体育主管机关的层级不高,专业工作人员缺乏,政府偏向于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许多业务由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如,台湾竞技运动选手的选、训、赛工作,教育部“体育司”就委托给台湾体育运动总会(原体协)主办。这种“委办”形式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操作过程中,“体总”在人力、财力、物力及管理方面都难以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管理权限,难以解决选、训、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以至台湾地区运动训练与竞赛水平不高,这也是台湾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在台湾奥运和亚运体育代表团中有3成以上是中学生选手,这说明了台湾竞技体育人才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也是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客观地说,中学生选手无论是在其代表资格,或是竞技运动水平上均存在争议,也很难有所作为。在社会体育管理方面,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成立的民间体育团体与组织,是以“内政部”为主管机构,业务则接受体育专业主管机关的指导与监督。“体委会”与台湾各体育社会团体组织之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只存在财政补助与业务指导、监督方面的关系;各体育社会团体其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不受“体委会”的制约。台湾地方政府对社会体育团体组织的管理也是采用立法或经济补贴等方式间接地进行管理,此种多头马车式的领导管理体制给台湾早期社会体育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政府统筹不够,行政管理效能低,社会体育活动不活跃,体育运动设施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社会体育资源的浪费等,这种尴尬局面直到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后才逐渐结束。

就台湾体育运行机制而言,目前也是处在一个新旧两种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的阶段。一方面台湾主管体育行政工作的最高机构是“体委会”。但“体委会”在台湾省(市)、县(市)、乡(镇)等地方政府中并无体育管理机构。由于“体委会”缺乏其基层体育管理机构,“中央”、地方与民间体育社会组织均无法直接衔接。因此,其业务仍然依赖教育部门的专职体育管理机构及相关社会体育团体组织推展。另一方面,台湾“全国性”民间体育组织业务重叠性较高,其组织的自主性不足,且社会体育组织的主管机构是“内务部”,而“体委会”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因此,其业务也难以推展。加上社会体育组织、教育行政机构及体育行政主管单位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甚至带有浓厚的官方及派系色彩,在执行业务或发挥政府权力时,经常会因为权责、法令、制度、经费预算及人事运作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业务中断或政策执行不力,产生不必要的困扰与障碍。所以台湾地区体育行政管理政令不畅,体育运动无法做到有效地推展、监督与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使台湾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国际体育等相关组织机构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这也是导致台湾地区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高和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4研究结论

两岸分别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发展,所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均属于“混合管理型”,但在实际操作中各有所侧重。台湾体育管理体制过去偏向于与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但近几年来却开始逐步强化其政府的管理职能;大陆体育管理体制是由政府集中式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倡导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目前,这两种体制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促进了各自体育运动的发展。具体来说,大陆应在竞技体育管理上保持“举国体制”的优势,而在社会体育、体育产业、两岸体育交流等方面应发挥社会组织与民间团体的力量,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台湾应该继续加强政府对体育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对政策的制定、法规的推行、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及竞技体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其政府行为。

两岸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新旧双重体制并存局面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且新旧两种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两岸在体育交流中,应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互动过程中,对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把握,应注重方法、手段与方式的灵活性,以积极的心态避免泛政治化倾向,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积极推动两岸全方位的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体育交流层面,并形成良性互动,以促进两岸体育和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421~422.

[2]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14~316.

[3]体委会主导体育政策,教育部推广学校体育[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8.3.4.

[4]台湾“体委会”出台跨世纪体育规划[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7.7.23.

[5]台湾“体育委员会”简介[EB].台湾“体委会”网站资料2002.6(网址:ncpfs.gov.tw).

[6]台湾“教育部”体育司简介[EB].台湾“教育部”网站资料2002.6(网址:moe.gov.tw).

[7]曾贤亮,王同茂,詹德基,等.我国体育组织制度的现况及发展策略[R].台湾“体委会”委托研究计划,1999.

[8]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简介[EB].台湾奥委会网站资料2002.7(网址http//).

体育管理论文篇(5)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体育管理基本上是沿着两个层面同时体现。其一是体育管理强化了“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政治功能,体育作为政治整合的工具之一主要通过奥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性及单项赛事的渠道,以金、银和铜牌的数量及国家之间的相对排位名次高低的公共产品的形式给予实现;其二是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体育与商业的经典结合为标志,具有商业化前景的体育竞赛项目开始迅速地与市场结合,形成以提供体育服务的私人产品形式的产业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体育产品结构从单一的公共产品演化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存的二元结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时期,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体育管理面临深刻的变革。

1转型时期中国体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20世纪发生的重要事件中,转型无疑是最突出的事件之一。“转型”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但是,严格来说“转型”不仅仅涵盖经济体制本身,它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从目前来看,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对转型问题的研究,转型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涵义。第一层次的转型是指文明转型,即从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的转变。从农业文明转型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转型到后工业文明等等。第二层次的转型是指社会转型,即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转型,如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或者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层次上衡量转型的最主要标志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转变。[1]第三层次的转型就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一种经济体制转向另一种经济体制。在这个层次上转型研究主要是关注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是把社会政治的其他方面作为重点来考察。第三个层次的转型会受到前面两个层次的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在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社会的转型又通常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但社会的转型不一定会导致文明的转型。同样,经济体制的转型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社会的转型。[2]本文指的转型是指经济体制转型;即第三层次的转型,是指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越南、俄罗斯及东欧。

1.1体育管理方式及手段变化的挑战

在“转型”这一大背景影响下,体育管理的方式必然发生变化。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得蓬勃发展中的体育运行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可能已不适应现有的改革形势而不得不面临改革。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反映了体育管理方式问题。因此,体育体制改革渗透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的历程。所谓体育管理方式转变,主要是指管理体育事业的行为手段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转变、变化和发展。在当前,我国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则主要是指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为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的变化,在行为重心、行为方式和行为关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也就是说,以前的“一切体育事务都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来操办和控制”的方式面临挑战,显然,作为政府来讲,其艰巨任务就是要建立起“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3]这也是2002年中央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转型时期,体育行政管理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具体表现在对行政手段的继续沿用,对经济、法制手段的探索和尝试。其变化特点主要是:以行政指令手段保证奥运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发展,以经济手段调控非奥项目和非重点项目的发展和以法律手段来保证竞技体育的各项改革等。[4]

1.2政府体育部门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挑战

实际上,政府机构设置的变革,政府管理职权的重新配置等,都与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有着直接关系。[5]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体育市场化改革是从政府的组织机构改革开始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也不再直接管理运动项目,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直接隶属于体育行政部门,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并被赋予了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对所属运动项目进行全面管理,本质上仍然是政府行为与职能的延伸。

体育体制的基础是社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转轨方向也决定了体育体制的转轨方向。体育体制改革就是从非市场导向体制转向市场导向体制。这一体制转轨的含义是什么呢?从管理模式看,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渡,就是要从行政式的指令管理变成依照法律通过各种体育社团的社会管理;从资金来源看,非市场导向体制主要靠拨款制,而市场导向体制我们称之为“拨款制+临时补贴”;[6]从政府干预特点来看,就是由大包大揽、无所不包转向集中提供公共物品,主要是全民健康、全民健身,还包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技术标准、体育知识及传播等。也就是说,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的重点将由支持和援助竞技体育转向面向全体人口的健身和健康。按照市场导向体制的要求,政府的职责不是去挣钱、办运动队,而是要建立体育市场,监管体育市场和繁荣体育市场,这个职能转变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转型时期政府角色的转变,更是体育管理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1.3国际竞技体育新秩序及变化的挑战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是从思想、观念方面促使我国体育管理转变的话,国际竞技体育新秩序及其变化将是从措施、手段方面迫使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变。自1992年第25届奥运会被允许职业选手正式参赛以来,国际奥林匹克赛场的纯“业余化”被打破,市场化、商业化随之愈演愈烈。进入新世纪,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提出“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理念。一方面,奥运会积极采取“瘦身方式”、“治假措施”等,在继续向职业体育开放;另一方面,奥运会不断受到单项世界锦标赛(含非奥运会项目)及综合型运动会(如“世界体育大会”等)的挑战,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国际竞技体育传统秩序不断被打破,新的秩序逐步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是国际竞技体育大家庭一员,国际竞技体育秩序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客观上逼迫我国要适应并积极应对,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项目布局与转变政府的作为方式。从当前形势看,我国20年来长期实行的以参加奥运会为最高层次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竞技体育“奥运战略模式”以及与此相衔接的“全运战略模式”及其管理方式,将逐渐受到挑战。怎样通过竞技比赛既达到争锦标、为国增光的目的,又达到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推动全民族健身意识和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一项艰巨使命。

1.4社会力量的兴起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挑战

在经济活动中,投资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因而,投资主体的角色应该由市场主体——企业来承担。[7]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育改革的深入,依靠社会力量办体育,推行社会化的体育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体育领域,决定了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将成为可能。在这一趋势影响下,由国家一元投资主体办体育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中发现,是否还有必要设立省一级专业队,能否设立单项运动协会下的基地来取代某些项目的常设国家队,能否在高校、大型企业建立运动训练基地等,都是值得研讨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政府投资的范围、作用方式等即将面临挑战。可以想象,在至少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体育将会保持业余竞技、职业竞技、专业竞技三种竞技体育体制并行互补模式。如何建立市场经济基础上多元化的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将是新时期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1.5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差异化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东、西部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包括了综合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率的差距,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以及体制、文化背景的差距三个方面。正如胡鞍钢等人的研究,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属于地区差距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不仅在各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经济差距,即使是同在一个省区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8]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两个相互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和影响着社会发展差距,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差距。[9]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是体育的基础并制约着体育的发展,社会发展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同样决定了社会发展对体育存在一定的影响。

仅以东、西部为例,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条件,以及体育产业化程度的影响,这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体育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距扩大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奥运会贡献、全运会排名。在特定意义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所反映的是影响竞技体育活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目前的研究表明,奥运会得分、全运会得分、入选奥运会代表团人数、健将级运动员人数等主要指标比较能够直接反映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状况。根据李卫(2001)对1996-2000年奥运会周期的评价研究,东、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综合评价分分别为749.47和254.3,东部地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西部地区的2.85倍,这是一种明显的倾斜。动态分析表明,在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东、西部地区竞技体育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加大。[10]尽管国家实行了运动员交流、协议记分和“两次记分”,也有意向西部地区政策倾斜,但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并且与以前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2)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和体育产业结构与分布。我国现阶段体育还未达到充分普及,一方面是受限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受限于个人经济实力不强。因此,体育产业化从根本上讲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在遵循体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营机制和手段改造传统体育运作模式,将原本被政府纳入公共品管理的体育向私人品性质或准公共品性质的体育逐步转变。让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使一定的公共投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体育,提高体育投资效益,激发体育的内在活力,把体育事业做大做强。但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也不难发现,体育产业化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体育产业增加值太低,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太少和体育产业结构与分布极不合理等。并且研究还发现,西部地区体育产业还没有基本确立发展所需的筹资机制。通过市场方式所筹集的资金极其有限,国家财政投入仍然是西部地区体育收入的主要来源,占西部地区省(市、自治区)总数的91.6%。其中,国家财政占当地体育收入超过6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达10个,国家财政投入和补助低于体育收入50%的西部地区只有四川(32.9%)和贵州(48.7%)。[11]

(3)体育社会团体的作用发挥。在中国特有的体育管理体制下,西部地区省级体育社团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全国性社团在纵向上的环节而存在,由于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区体育社团在功能上的拓展和独立,往往导致体育社会组织缺乏活力,没有法律上的保障和经济效益。加之,我国绝大部分体协都是通过“体制内”成长起来的,它是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产物。因此,行政色彩浓、亚政府、二政府等问题也是制约其社团作用发挥的障碍之一。[12]

2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

总体来看,未来中国体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是在三股时代潮流(或背景)的汇合点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第一股潮流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种体制的变革。今后的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竞技体育,最终都可以也必须从这场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利益的伟大变革中寻找根源。第二股潮流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在二元经济的约束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客观存在,由此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在体育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第三股潮流是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它自身躁动着的变革的趋向。中国体育运动的国际开放,特别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参与,以及对大众体育热潮的主动投入和对体育产业化、商业化的密切关注,注定了中国体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其实,这三股潮流的本质都是经济性质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中国未来体育管理发展的首要的和必须的任务是在国家的经济结构中认定自己的地位。一方面要契合国家和国际体育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着眼于本地区(省、市自治区)的市场需要。体育管理方式的确立、运动项目的设置、体育资源的配置等最终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

2.1紧跟世界各国体育管理发展的潮流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际上体育管理可概括为两种:政府办体育和社会办体育。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办体育的主体、动力和资源配置方式三方面。政府办体育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动力源于满足政府的需求以及由此得到的财政投入和自身拥有的行政权力,资源则是用计划手段来进行配置;社会办体育的主体是各类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动力源于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以及由此得到的实际利益,而资源是由市场机制来进行配置的。因此,从实质上讲,政府办体育是指通过行政力量来管理体育,而社会办体育是指通过市场力量来管理体育。

从市场经济国家管理体育的方式变化来看,社会办体育是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和社会自治化的相伴物,也是个人本位价值观在体育组织形式上的反映,它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需要的。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世界性的政府改革大趋势。新的管理理念为各国体育管理方式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代表着体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值得我国体育管理未来发展借鉴的。

总体来看,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分权,努力实现体育管理层次化;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日趋协议化;政府与社团结合型的管理模式的基本取向;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为重心将依据经济规律进行定位等是世界各国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向。

2.2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规律

从经济组织角度看,体育管理机构中有经济组织但又不全是经济组织,它还包括公益性事业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从功能、价值来看,体育不仅有经济功能、经济价值,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价值,所以体育具有多元价值。这就是说从总体上体育应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不能单纯按经济规律办事。

体育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13]作为文化的一个特殊领域,体育自然而然地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代文化发展与变革的新课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趋凸现,与体育有关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关系到“奥运增光”与“全民健身”“两个战略”是否有效实施。因而,体育越来越重视从发展的视角探索与文化的关系,更深层次地认识千差万别的体育现象,如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风尚、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等。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来审视体育既是社会转型的特殊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3适应我国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体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任何墨守成规或是急功近利的管理方式都是行不通的。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开创、快速发展、遭受重创以及走向全面发展和革新四个阶段。其管理方式概括起来有两个显著特征:

(1)“举国体制”——我国体育管理的根本制度。“举国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根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其新的内涵。即指我国为了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制度设计。它是以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虽然政府主导的传统“举国体制”高度集权化,造成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微观化、具体化和短期化,面临困境与挑战,变革是必然趋势。但应当承认,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政府在项目管理、运动员选拔、竞赛管理、运动队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相当的优势。

(2)“奥运模式”与“全运模式”——体育管理的中国范式。“奥运模式”与“全运模式”都是我国体育管理的特殊形式,是我国“举国体制”在运动竞赛管理与协调运动训练体系上的具体体现。“全运会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模式”的支柱之一。新时期“举国体制”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改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注重科教兴体,走集约化道路,提高训练、比赛、管理效益,这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应继续发挥“奥运模式”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继续深化竞赛改革,完善“全运模式”,更多地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向努力。目前要进一步解决“全运模式”从各省(市、区)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奥运模式”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矛盾,二者必须以新时期的“举国体制”的内涵为依据不断调适与完善,寻找出一条利益兼顾、共同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14]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检阅各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方式是对奥运会的贡献和全运会的成绩,并在“举国体制”下,使地方与中央将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统一和整合,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从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与特征出发,我国政府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必然考虑以下两个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是按照奥运战略设置的,国内的综合型大型赛事也在趋于国际化,因此,政府的改革导向与决策方向不应该仅仅是金牌和奖牌的排位,而更多的是这一活动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等;第二,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化操办竞技体育赛事,已成为必然。

2.4探索政府主导下的体育管理多元化运行机制

根据前面的研究可知,政府体育管理方式(包括国外体育管理模式)的运行与实施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行政组织隶属关系与调适,二是体育资源配置方式,三是政府管理体育的法规体系,即“政府为管理体育事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面对“转型”,从政府对体育管理方式的应对措施和调适状况看,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管理方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依据这三个因素对体育作用的大小来划分,归结起来,有三种类型,即“政府直接干预型”、“政府间接管理型”和“结合型”三种类型。三种模式尽管互有区别,但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十分少见。因此,反思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国都有必要选择一种以突出政府“主导作用”为特征的“政府干预为主”发展模式。其实现路径为:增强政府对体育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政府体育部门的工作效率、改进政府体育部门的财政制度、加强各省(区、市)区域间的合作等。

从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中政府行为分析得知,突出表现两个不同的形象:即政府在体育中的强势地位与大政府形象,政府在大众体育中的弱势状态与小政府形象。

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在体育管理中的运行机制和行为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革,走体育与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从而探索政府、社会、学校共办职业体育、专业体育、业余体育多元发展的路子。

从我国的体育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社会分工”模式,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实践,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市场为取向的“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体制”的改革,实行的都是由政府创租为主的渐进式改革,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职能转变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构建新时期“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的前提和关键。[15]

3未来展望

在新世纪,中国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政府管理方式,这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正在探索的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刚刚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体育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体育管理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中国当今体育的改革是一个与世界体育接轨的过程。单就体制改革而言,中国体育体制的转轨必定是不同于东欧转轨、东亚方式和西欧的发展模式,中国体育体制的变革过程必定是一场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并且又一定是有阶段性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改革过程。展望未来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改革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社会集体利益冲突的过程,是一个动力与阻力、改革与保守力量相互抗衡、较量、斗争的过程。我们期望也坚信,在世界体育广泛交融,在中国体育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大势面前,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绝无回头路!

在中国体育渐进式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下,“举国体制”的改革、训练体制改革、竞赛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职业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都要解决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划分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体育部门所面临的考验,不仅仅是要解决转型时期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要突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的约束,从而实现中国体育的新跨越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思,[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美]李·J·阿尔斯通.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第二辑)[M].罗伟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2~213

[2]靳涛.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演进与理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9-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N].北京:中国体育报,2002-08-21.

[4]刘芳.转型时期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的动力、阻力及其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5]唐娟,徐家良.中国中央政府管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24.

[6]胡鞍钢.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3(3).

[7]迟福林.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加快政府改革的建议(二十条)//中国改革的新阶段——目标与挑战[M].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4:196-200.

[8]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328-329.

[9]胡鞍钢.社会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4.

[10]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56-60.

[11]刘青,程林林,王宏江,等.转型时期和二元结构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竞技体育管理方式的歧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12]阮萌.政府职能转变与行业协会发展[EB/OL]./publication/06AR/3.pdf.2007-9-10.

体育管理论文篇(6)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是从事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它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不同,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有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以及科学研究都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但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第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所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因为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总量55%左右。其中,一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对全国64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而言,部署其中一批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探索由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长入驻新建本科高校担当重任,究竟是“鲶鱼”效应,还是朝职教方向改造本科教育,值得深思。第二,据2009年《认可与劳动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2.4%,相当于法国的39%,德国的44%,美国的50%,低于印度的2.7%。在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很大,但对职业教育投入相对不够,未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第三,缺泛“双师型”教师准入机制和考核标准。在中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准入机制和考核标准,目前各高校充分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培训教师,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引进有技能经验的技术人员,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等。

2.管理体制问题

(1)条块分割。我国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从工人夜校发展起来的,到今天仍然存在行业部门办大学的痕迹。所以在我国难免存在既有教育部这样的主管部门管理,又有专业的行业办学的根基。尤其是搞职业教育,一些职业院校本身是由企业办学发展而来的,更是难以摆脱条块分割造成的处境。(2)运行体制效率低。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又想自己发展,又想依靠母体办学。按现在教育部改革的方向要向职业教育转变,他们一是缺泛师资,二是缺泛脱离母休的胆量。所以在改革进程中总是犹豫不决,裹足不前。领导是一级学院派的,钱是董事会给的,谁的话都不能不听。(3)一些民办院校还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整天围绕产权打个不停,董事会和院长管理办公会矛盾重重。造成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乱成一团。

3.运行机制问题

根据高职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的特点,通过对现行机制进行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现状主要是:(1)教学改革单打一,难以奏效。各个院校在改革方法上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没有统一的改革措施,结果是改了这方面,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又退回到原来的地方。(2)校企合作一头相思,难以实施。校企合作本身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迅速提升工作能力,转变高分低能的局面。但是由于没有政府相应的政策,企业不欢迎学生,学生也不愿意去做那种体力劳动式实践。结果是把实践教学当成了负担,在实践教学中应付了事。大部分院校让学生自己找门路,形成放羊式实践。(3)行政命令一头沉,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教育改革虽说如火如荼。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靠行政命令办事,教学仍然是口头上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没有形成教学型院校。

二、机遇与挑战

2011年,国内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规模313.4万,在校生总数达到964.8万人,已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务院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见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本科高等职业学院也应运而生,高职院校专升本是势在必行的。我国计划在2011到2020年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从而为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的扩招提供政策的保障。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岁~21岁)到2020年将有8200万人。尽管近几年普通本科院校也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毕竟数量有限。因此,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剧增,为高职院校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基础。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第三十二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而且在该计划中提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些说明高职教育将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面对新的形势,大多数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不可避免地凸现出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经费过分依赖学费、办学观念陈旧、内涵积淀不足、学校定位不明确等根本性的问题,以及由此派生的如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调整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可以说,高职院校专升本是有着里程碑意义,但是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还只是一棵“幼苗”,目前的实力相当薄弱,在学校的文化积累沉淀与社会认可度上都有待提高,今后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由于目前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的局限性,在招生方面往往来说都是公办本科招完以后,分数上不去的学生才会报读。因此导致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补录再补录也招不够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创新运行机制及对策

1.下大力气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1)丰富独特的实践性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能“纸上谈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能够把已有的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情境、行业实践结合起来体验、感悟和建构的、富有“个人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包括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自我知识等,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突出特征。(2)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实习实训时间纳入教学总体安排。例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在第5学期都要到工业界实习6个月,到第8个学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80%以上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在企业完成的。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3)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2.改革教学体制,适应建设发展

(1)推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学校应从长远发展考虑,研究如何培育学校的“造血功能”,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围绕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建设进行了院系调整,针对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实际,设立了院系。为加强教学一线科技管理人才,将机关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教学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2)改革要从整体出发,不能在单打一式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几方面统一部署,对学生培养也要全方位培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3)为强化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监管作用,打破以往管理体制和模式,并设立了集监督、管理、指导等为一体的覆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部门,作为独立设置的行政管理部门,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随着改革、建设、发展的全面深化,特别是紧密结合学院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度开展和顶岗实习、打工实习的不断推进,创造性地提出并设置了一些新的行政职能部门———市场部,在联系企业、协调校企、推进项目、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聘请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担任教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一般都有2年以上的教学和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许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创办了公司或参与企业的工作。

体育管理论文篇(7)

2体育教学与健康管理

体育,顾名思义就是身体教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提高全面素质、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来就是为健康服务的,体育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很早之前,体育课就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而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因为学生的体质与很多因素有关,而体育教学影响的只是一个方面,作用是有,但不是唯一的。体育教学不单纯是传授运动技能或技术,也不等同一般的身体锻炼。它首先是教育,是培养人的健康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是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是为人的终身健康服务的。健康管理是人对其身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对个人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提出个人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防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3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3.1树终身健康管理的理念

高职校的学生正值人生的大好年华,精力旺盛,总以为病不倒,垮不了。学习最重要,不锻炼身体也无妨。年轻人往往忽略体育锻炼,缺乏健康管理的理念。抽烟、饮洒、过劳、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大有人在。人们之所以经常出现这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对其危害性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健康管理必须贯穿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当身体出现各种微小的病变时,能及时发现、预防,预防不仅节约卫生资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延长健康寿命。

3.2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规划

每个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人生的不同阶段,健康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人的一生大体可分为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这三个时期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学的特征不同,因此其锻炼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也不相同,生长发育期的要求是促进生长发育,成熟期的要求是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沛的体力,衰退期的要求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高职校的学生在管理健康时,进行运动锻炼主要是张扬个性各释放压力。可从事相对激烈、对抗或强度转大的运动。豆芽菜型个体可从事健美锻炼;小胖墩型个体可从事减肥锻炼;中年时期锻炼的强度就要开始下降,主要从事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老年时期应从事更低强度的运动。

3.3掌握科学的锻炼、保养身体的知识与方法

不同的运动项目适合不同的人群。运动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每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的锻炼方式,并科学地进行健身锻炼。在运动中要学会评估合适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并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

3.4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可理解为人们的较固定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多种说法,并无定论。我们可以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中去寻找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的主要是遗传的因素,后天的有环境因素、营养饮食因素、生活作息规律等等。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我们应该对影响健康的可控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即生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是由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接受客观世界的各种刺激,而这些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形成各种定型,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习惯。习惯形成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方面:合理的膳食、锻炼的习惯、良好的心态。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课上适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方式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内容。

3.4.1合理的膳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营养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饮食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迅速的变化,部分居民膳食中肉类、油脂的消费大幅度增加,导致膳食向高脂肪、高热能、低谷类的不正确方向发展。因营养问题所致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且此类慢性疾病已成为人们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所以讲究营养要讲合理营养,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要适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体育教学中有机会要向学生讲述如何吃得营养、吃得科学、吃得有利健康。要让学生了解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七大营养素。了解饮食营养的原则。如食物的数量应满足能量的消耗;食物多样营养平衡;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合理的膳食要求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均衡。现在年青人不吃早餐大有人在。因为早上睡懒觉,没时间吃饭或错过了早餐时间。人体经过一晚的代谢,早餐是最重要的。不吃早餐因影响胆汁液的分泌还容易形成胆囊结石。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暴饮暴食;长期偏食;饮料当水;零食当正餐,光顾不卫生的小食摊等等。

3.4.2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被人们作为维护管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大量的科研数据作证明的,也已被人们熟知。科学的锻炼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手段。经常参加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锻炼是保持人体生理机能,促进健康的方法。体育锻炼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3.4.3良好的心态(情绪)

要管理健康必须要会管理情绪。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种种迹象表明,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是管理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管理健康就要管理好心态(情绪)。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机制是长期的、持久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机能失调。如果不良情绪经常出现,长期存在,它会引起过度的神经紧张,造成机体的病变。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高血压等,进而导致一些器官、系统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紧张的情绪刺激可通过下丘脑及其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响免疫功能。如影响T淋巴细胞的成熟,抑制抗体反应,降低巨噬细胞的活动能力,干扰淋巴细胞的再的循环,抑制y球蛋白形成,降低抗体活性等,从而降低机体对病毒、细菌或过敏物的抵抗力而致病。同时,机体免疫力功能的抑制也是引起肿瘤的原因之一。体育与健康课上,要让学生防止不良情绪致病,就需要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及时化解那些强烈的、持久的不良情绪。体育与健康课上,体育教师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加强修养、心胸坦荡。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就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个人如果能淡泊名利,就会觉得生活充满生机。反之便会自寻烦恼,早衰早丧。做人一定分有信仰,修身养性,仁智者寿。有了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就能承受不良的刺激,把不良情绪的反应降到最小最低,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2)掌握心态和情绪的调节方法。如何调节与控制过量的情绪反应是学生的一项心理素质。方法很多,主要有调节需求(降低欲望)、知足常乐;意志控制;转化控制;冷化控制;分散刺激;放松精神;积极预防;药物控制等等。

体育管理论文篇(8)

体育管理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体制对该国或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从体育管理体制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体育运动的推展与活动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更由于祖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不同的政治主张与措施,使同宗、同语、同文化的两岸同胞长期处在分裂状态之中,两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两岸体育分别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下发展,深受其影响。长期以来,两岸形成各自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在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下两岸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力图揭示两岸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各自优势与不足,为全面推动两岸体育的交流,促进两岸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大陆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1.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政府体育组织机构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体育指导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体育工作的主管行政部门。在1998年3月开始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国家体委改组成国家体育总局,并由国务院组成部门改变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其职责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运行机制也已从政府“办”体育逐步向政府“管”体育转变,主要发挥其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功能[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是属于司局级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则是: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健康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协调大中小学校及学生参加国际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规划并指导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培训;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

体育指导委员会是管理军队体育的职能机构。它由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组成,负责开展军队体育活动,组织运动训练和竞赛,参加国际军事体育大赛等。

1.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大陆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原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同一单位。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1958年大陆退出国际奥委会;1973年在得到亚洲奥委会的承认后,大陆另行成立中国奥委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使中国重新回到国际奥运大家庭[2]。

中国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委员会会议,执委会之下设秘书处、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竞赛部、港澳台办公室等;其业务一般由国家体育总局对外联络司兼任。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原“中华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会属于群众性的体育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者的纽带。全国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委员每届任期5年。目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国家体育总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其活动,接受其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及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体育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的三重领导。该会与1980年12月15日成立,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次,下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其分支机构等。

2台湾体育组织机构概述

2.1政府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政府体育组织机构有“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教育部”体育司和“国军体育总会”。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简称体委会)是目前台湾主管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台湾体育行政权长期由“教育部”体育司行使。1997年6月26日,台湾“行政院”通过“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及“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体委会”被确立为部会级的体育行政机构。1997年7月16日“体委会”正式挂牌运作,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改变了以往由“教育部”体育司领导台湾体育工作的格局。奉“行政院”指示及“体委会”与“教育部”体育司两度业务协商结果:全民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国际体育,由体委会办理。“教育部”体育司专门负责学校体育推广,学生体能检测,以及各级学校运动联赛的规划与执行。“体委会”则全面策划和管理台湾地区的体育事业,包括各级学校的优秀运动选手培养,专任教练调训工作,以及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流等,在体育法令修改部分,也由其主政,并配合修正[3]。

“体委会”成立以后,负责统筹台湾地区的体育事务,其体育运动的政策是以推展全民运动为基础,以提升竞技化运动水准为目标[4]。“体委会”内设有综合计划处、全民运动处,竞技运动处,国际体育处,运动设施处五个专业管理机构和身心障碍国民运动委员会、法规委员会、诉愿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台湾“体委会”的主要职能是:

(1)关于体育政策、制度、法规的综合研拟、推动及协调等事项;(2)关于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政策、方针与提升国民体能计划的规划、推动及协调等事项;(3)关于竞技运动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运动项目的推动及协调事项;(4)关于学校、军中体育及职业运动组织与选手培训的协调、联系及辅助事项。(6)关于奥运会与亚运会竞赛运动选手的选拔、训练、参赛工作的监督、联系、推动及辅助事项;(7)关于国际及两岸体育交流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8)关于体育学术、运动科学研究与发展事项。(9)关于运动设施发展政策与方针的规划、推动及协调事项。(10)其它有关体育运动工作相关的事项等[5]。

“教育部”体育司。台湾体育过去长期由“教育部”主政。“教育部”下设国民体育委员会,研拟台湾体育政策,指导台湾的体育活动。1973年“教育部”修改教育基本法,并于同年10月31日成立体育司。体育司内设三个科,分别掌管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全民体育等[3]。省(市)政府教育厅(局)、县(市)政府教育局设体育专管单位,乡(镇、县辖市、区)公所置体育专业人员,负责辖区内国民体育活动的规划辅导及推动事项。“教育部”体育司成立以后,原国民体育委员会依然存在,但其主要任务是体育政策的研拟,体育活动的指导、协调、咨询、研究等事项。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后,“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组织条例才由“教育部”报请“行政院”废止。体育司则以发展学校体育与学校卫生为主,一方面落实推展学校运动风气,全面提升学生体能,培育学生终身运动习惯与鉴赏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学校卫生保健,维护增进学生健康,奠定国民健康基础。

体育司在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与规划事项;(2)研究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3)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4)研究制定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策划、督导与考核事项;(5)研究制定体育专业人员培养、进修的策划与辅导事宜;(6)研究制定学校体育的法规、法制建设并监督实施[6]。

“国军体育总会”。台湾“国防部”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研究发展并协调推进军中体育活动,于1958年成立“国军体育总会”。“国军体育总会”设会长1名,由参谋总长兼任,副会长2名,由副参总谋长(执行官)及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参总谋长兼任。政策委员6人,有海、陆、空、联勤、海巡各总司令及总政治作战部主任兼任。下设执行委员会,置主任委员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兼任。总干事1人,由作战参谋次长室主管体育业务的副处长兼任。该会分设计划组和执行组,各设组长1名,干事3-5人。该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1)研究“国军”体育的改进;(2)发展“国军”各级单位的体育业务;(3)推行“国军”体育活动与竞赛;(4)办理“国军”对社会及国际间的体育活动[7]。

2.2社会体育组织机构

台湾社会体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中国台北奥委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以及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

中国台北奥委会。1949年,政府迁往台湾后一直沿用“中国奥委会”,1973年被迫改为“中华民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接受了中国奥委会的提案,在国际奥委会“名古屋”执委会上通过恢复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的决议。国际奥委会确认以“中国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称承认设在台北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条件是中国台北奥委会的旗帜和歌曲都必须有别于他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旗和歌。台湾方面在经过一年多的抵制之后,最终在世界潮流的压力下不得不接受国际奥委会决议中规定的条件。1981年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台湾奥委会同意改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改变原来使用的旗和徽[1]。

中国台北奥委会以推展全民运动、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与国际奥委会、祖国大陆,以及其它国外各运动团体联系为宗旨,推展与完成其奥委会职责权限内的各项任务[8]。

“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简称体总)的前身为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73年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1999年12月更名为“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是台湾地区社会体育的领导单位,以推进全民体育、发扬业余运动精神、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国际体育联系与活动为宗旨。“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展全民体育运动;设置运动训练中心,培养优秀运动选手,提高运动竞技水准,加强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辅导各会员单位的会务及业务的推展和规划台湾地区运动会,并辅导全民运动联赛等[9]。

台湾其它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台湾民间体育团体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的规定,同台湾“内政部”申请成立。民间体育团体的业务活动除了受主管机关“内政部”的指导与监督外,并受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行政院体委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目前,台湾地区向“内政部”登记的“全国性”民间体育团体有422个。大体上可分为七类,主要有:(1)综合类,如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和“中华民国高级中等学校体育总会”等。(2)学术类,如“中华民国体育学会”、“中华民国运动医学学会”等。(3)运动类,如“中华民国田径协会”、台北市旅游协会等[7]。

3海峡两岸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不同,政府与民间组织系统产生性质、内容、结构各异的行政组织体系与管理体制。按照权力和利益的归属,可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混合管理型等三种类型[7]。

目前,两岸体育体制均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即由政府和社会体育团体共同管理体育事务;但其混合管理体制各有所侧重。同时,由于两岸体育在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发展,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两岸在体育改革路径、社会基础、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3.1大陆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大陆体育体制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举国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经过40余年的运作,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以计划经济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也是“管”体育的主体。历史地看,“举国体制”在新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也是合乎规律的,表现出对体育管理目标、管理功能、管理形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的特征,即“思想一盘棋”、“目标一体化”、“组织一条龙”。“举国体制”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国家意志,缺点是缺乏社会自主性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快地发展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中更能发挥其优势。大陆竞技体育优于台湾,就是与政府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如目标明确、单一,局部服从大局,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但是长期实行这种由上至下、政府集中式领导的体育管理体制也容易产生种种弊端,如思想过分僵化,权利过分集中,行动过分统一,限制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政府体育经费负担过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比例失调等。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政府包办一切体育事务的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体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高,且呈现多样化、差别化的发展态势。这时,旧体制的不适应性开始显露,主要表现为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和体育行政部门管、办矛盾突出两个方面。因此,通过80年代和90年代对旧体制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新型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彻底打破了体委系统独家办体育的集中式组织管理制度,并开始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职业化,籍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大陆体育体制逐步由政府集中型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力图改变原有体制过度强化政府的权利,抑制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和发展体育的积极性,而造成体育社会组织极度萎缩的弊端。大陆在体育改革中,不断进行体育体制创新,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扩大社会组织对体育管理与发展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社会办体育的实效。

2001年,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即“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的体育事业组织与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举办,财政和市场双重推动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这是一种着眼于新世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创新。这一新型“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新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0]。

就大陆目前的体育运行机制而言,还处在一个两种体制并存的阶段。是一种旧的体制逐渐弱化,一种新的但不完整的体制逐渐诞生、强化的混合时期。在体制转轨时期,旧的运行体制已被打破,过去某些运作机制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而新的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两种体育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如在“单位制”弱化的同时,开展社会体育的相应组织、机构、制度尚不健全,或处于空白,或整合力度不够,而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受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机制就其本性而言,要求完整。只有完整,其子系统才能通过阈值、传导、自动控制达到协调,整个系统的状态才能优化。如果一旦某一个环节被破坏,很可能整个系统的状态就被破坏。如大陆在竞技体育方面优于台湾,这与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特有运作机制有关,即在特定的时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现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而言,台湾则明显优于大陆,这也与其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发展比较成熟有关,而大陆则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良好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3.2台湾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台湾体育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管理体制,此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亦可鼓励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缺点是权责不容易划分清楚。台湾早期的管理体制大多采取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而近年来已开始逐步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其原因是:在台湾早期的体育理念里,体育是教育的一环。在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以前,依照当时“国民体育法”的规定,由“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行政工作,办理台湾体育的规划、辅导与考核事项。因此,台湾体育行政组织隶属于教育行政体系之内。在“教育部”体育司主管台湾体育工作期间,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将其列为体育工作的首位,其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也比较健全,使学校体育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台湾早期的竞技体育与社会(国民)体育管理体制却不够健全,由于体育主管机关的层级不高,专业工作人员缺乏,政府偏向于与民间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许多业务由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如,台湾竞技运动选手的选、训、赛工作,教育部“体育司”就委托给台湾体育运动总会(原体协)主办。这种“委办”形式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操作过程中,“体总”在人力、财力、物力及管理方面都难以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管理权限,难以解决选、训、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以至台湾地区运动训练与竞赛水平不高,这也是台湾竞技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在台湾奥运和亚运体育代表团中有3成以上是中学生选手,这说明了台湾竞技体育人才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也是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而造成的。客观地说,中学生选手无论是在其代表资格,或是竞技运动水平上均存在争议,也很难有所作为。在社会体育管理方面,依台湾地区“人民团体法”成立的民间体育团体与组织,是以“内政部”为主管机构,业务则接受体育专业主管机关的指导与监督。“体委会”与台湾各体育社会团体组织之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只存在财政补助与业务指导、监督方面的关系;各体育社会团体其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不受“体委会”的制约。台湾地方政府对社会体育团体组织的管理也是采用立法或经济补贴等方式间接地进行管理,此种多头马车式的领导管理体制给台湾早期社会体育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政府统筹不够,行政管理效能低,社会体育活动不活跃,体育运动设施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社会体育资源的浪费等,这种尴尬局面直到1997年7月台湾“体委会”成立后才逐渐结束。

就台湾体育运行机制而言,目前也是处在一个新旧两种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的阶段。一方面台湾主管体育行政工作的最高机构是“体委会”。但“体委会”在台湾省(市)、县(市)、乡(镇)等地方政府中并无体育管理机构。由于“体委会”缺乏其基层体育管理机构,“中央”、地方与民间体育社会组织均无法直接衔接。因此,其业务仍然依赖教育部门的专职体育管理机构及相关社会体育团体组织推展。另一方面,台湾“全国性”民间体育组织业务重叠性较高,其组织的自主性不足,且社会体育组织的主管机构是“内务部”,而“体委会”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因此,其业务也难以推展。加上社会体育组织、教育行政机构及体育行政主管单位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甚至带有浓厚的官方及派系色彩,在执行业务或发挥政府权力时,经常会因为权责、法令、制度、经费预算及人事运作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业务中断或政策执行不力,产生不必要的困扰与障碍。所以台湾地区体育行政管理政令不畅,体育运动无法做到有效地推展、监督与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使台湾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国际体育等相关组织机构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这也是导致台湾地区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高和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4研究结论

两岸分别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发展,所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均属于“混合管理型”,但在实际操作中各有所侧重。台湾体育管理体制过去偏向于与社会团体分权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但近几年来却开始逐步强化其政府的管理职能;大陆体育管理体制是由政府集中式管理体制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体育的混合型管理体制过渡,倡导社会组织参与体育管理。目前,这两种体制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促进了各自体育运动的发展。具体来说,大陆应在竞技体育管理上保持“举国体制”的优势,而在社会体育、体育产业、两岸体育交流等方面应发挥社会组织与民间团体的力量,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台湾应该继续加强政府对体育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对政策的制定、法规的推行、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及竞技体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其政府行为。

两岸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新旧双重体制并存局面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且新旧两种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存交替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两岸在体育交流中,应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互动过程中,对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把握,应注重方法、手段与方式的灵活性,以积极的心态避免泛政治化倾向,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积极推动两岸全方位的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体育交流层面,并形成良性互动,以促进两岸体育和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421~422.

[2]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14~316.

[3]体委会主导体育政策,教育部推广学校体育[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8.3.4.

[4]台湾“体委会”出台跨世纪体育规划[N].台湾:民生报,体育天地版,1997.7.23.

[5]台湾“体育委员会”简介[EB].台湾“体委会”网站资料2002.6

[6]台湾“教育部”体育司简介[EB].台湾“教育部”网站资料2002.6

[7]曾贤亮,王同茂,詹德基,等.我国体育组织制度的现况及发展策略[R].台湾“体委会”委托研究计划,1999.

[8]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简介[EB].台湾奥委会网站资料2002.7(网址http//).

体育管理论文篇(9)

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儿童青少年自身成长规律,德育工作中的成人化、运动式、一刀切等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就是由此产生的。因此,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必须建立在尊重教育对象与遵循德育规律的基础上。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首先要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德育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目的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理论制订的。它是一个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在内的多维结构。据此,必须坚持全面培养教育的原则,在各个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都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以贯之。但是坚持全面培养教育并不等于否认层次性。各种教育的深浅程度和侧重点,还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可接受能力,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以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必须贯穿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各个阶段,并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社会经验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步深化。对小学生,要通过他们身边周围大量的可感知的、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祖国的依恋感、归属感,应力戒讲空泛的大道理,否则那些被我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此变成没有意义的空谈;对初中学生,则要依托历史、地理、文化、国情等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培养高度的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并初步形成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观念;对高中学生,要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奋斗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体育管理论文篇(10)

广泛阅读了有关体育经纪人的文献,如有关美国体育经纪人制度的文章,国际足联关于足球经纪人管理条例,经纪人论文专著等,同时查阅了经纪学、体育学、法律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目前我国仅有的三家体育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和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法律学、经济学教授,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听取了新闻媒体的意见。

3、逻辑分析法

本文采用了演绎、归纳、综合、分析、比较等方法,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力求论据充分、有力,论点具有建设性。

二、目前体育经纪行为分类

目前,我国体育经纪人数量不多且多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体育市场交好的大城市,公司、法人是我国现有体育经纪人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必要性

1、保护经纪市场能实行公平竞争

目前,我国体育经纪活动尚处于无序运作状态,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现有的体育体制不适应经纪市场的要求。论文百事通第二,缺乏规范的经纪市场管理制度。

2、维护委托人及第三人的利益

由于我国体育经纪组织无章可循,经纪人被甩及企业、俱乐部冒然被骗等现象屡见不鲜,不能维护委托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如足球运动员转会过程中,引进外援的操作过程是“蛇有蛇道,鳖有鳖道”,引进途径大多是通过俱乐部的熟人、朋友等关系介绍。如此众多的引进外援行为背离了国际体育经纪操作规范,由此造成了不良后果,引发诸多案件。

四、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具体对策

1、明确体育经纪活动及体育经纪人的主管部门

根据我国特点,体育行业的经纪人和经纪活动应由国家体育总局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可成立体育经纪人协会协助管理,建立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消除目前体育经纪人及经纪活动无人管的局面。

2、建立和完善体育经纪人及经纪市场的法规体系

(1)体育经纪人法规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体育经纪人的资格认定、登记注册程序及批准机构;

②体育经纪人的佣金管理及保证金制度;

③体育经纪人合同的管理和合同范本;

④体育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允许范围和禁止行为;

⑤体育经纪人的法律责任、纠纷的解决和监督管理;

⑥体育经纪人社团组织(体育经纪人协会)的管理规定;

⑦体育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

(2)明确体育经纪人的资格审查及注册登记程序。

在体育经纪人管理中,采用法制手段对体育经纪人进行调控和管理。根据体育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体育行业经纪人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条例,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纪行为。

(3)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经纪人管理制度。

等待条件成熟,可建立全国体育经纪人协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体制;实施保证金制度,维护委托人及第三人的利益;成立仲裁委员会解决体育经纪活动中的纠纷及官司;建立体育经纪人的违规处罚制度,约束体育经纪人的违法行为等等。

(4)建立、健全我国体育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

可由国家体育总局授权给相关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培训体育经纪人,并进行考核。也可选择一些具备各方面条件的体育院校设置体育经纪人专业。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用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可以选择直属体育院校,这样有利于控制招生的规模和培养层次。

(5)制定比较合理的佣金制度

3、规范体育经纪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中介结构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经济形式,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相比,它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开发无形资产、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要靠中介机构来完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才能打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财产权利和财产管理能力不平衡的“权能结构”。实现这种功能的前提是要规范体育经纪市场,使中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五、结论

1、目前我国从事体育经纪行为主要为“个体经纪人”及经纪公司(包括注册经营范围含或不含体育经纪的公司),还有少数非企业单位,如体育、文化系统的事业单位。

体育管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K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2-0005-03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智慧,对现代管理活动有着极大的启示。挖掘、探寻儒家管理思想的源流,吸取儒家文化精神中的现代价值,推动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体育管理的融合、交汇,对体育管理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1.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尊贤尚能管理思想

儒家认为,人作为万物之一而生存于天地宇宙之中,具有超然万物之上,最为天下贵的卓越地位和尊贵价值。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人的因素,主张尊贤尚能、知人善任的管理思想。从“尚贤”方面而言,儒家智者深刻的洞悉了“管理之道,归于用人”的至理;从“择贤”方面而言,儒家主张选拔若干才、德兼备的人,《论语》中有“无求备于一人”,只要在品德方面大节无亏,在工作能力方面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并且忠于职守,勤于任事,即使有某些缺点该选拔的扔选拔,该重用的仍重用;从“用贤”方面而言,古时就有“知人善任”、“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原则,因才任使,像对器具一样,什么样的器具派什么样的用场。

2.儒家文化中的经、权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谋略最突出表现为尚“权变”的思想。力主“执经达变”的管理方略,不变的是“经”,“经”是管理的目的和原则,以“经”作为判断事物的准绳,仁、礼合一的仁道原则构成了“经”的内涵;变化的是“权”,“权”是管理过程的具体操作运用,以“权”来达到最好的决策。“执经达变”是管理的策略,其特点和追求在于实现和谐的管理境界。儒家主张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管理应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决策,采取措施,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决策的确立还要对管理要素的全面考虑基础之上,不拘泥于某种模式,亦不排斥某种模式,而是根据某种情形做出合适的选择。

3.儒家文化中礼、法相济的管理思想

儒家文化中极为重视“仁政德治”的管理思想,但在强调“道德礼仪”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也主张采用“政令刑罚”的管理方法。孔子主张“德、法并用”,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提出“礼”、“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治之经,礼与刑”,认为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比单纯的法制有更多的优越性。礼实际上也包含了法的内容,在《荀子o.王霸》中有“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仲长统也强调“德教与刑法并用”,《群书治要》中指出“情无所指,礼为之检;欲无所齐,法为之防,越礼宜贬,逾法宜刑。”晋朝的袁淮言:“夫仁义礼之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故曰本之以仁,成之以法,变两通而无偏重,则治之至也”。礼、法相济、恩、威并施对于管理活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礼治与法治相结合,可弥补只有一种管理方法的不足,两者相互补充,使管理机构得以高效运转。

4.节用的管理思想

儒家文化也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节用”思想。孔子谈到治理国家的措施时,明确地提出了“节用”管理思想。荀子在《儒效》中有:“凡事行,有益于理(治)者,立之;无益于理(治)者,废之。”《荀子・天论》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强本节用,开源节流,能过实现民众的富裕,增加国家的财富。元代金履洋人为“天地自有无穷之利,有国家者亦本有无穷之财,但勤者得知,怠者失之,俭者裕之,奢者耗之。故传之四语,万世理财之大法也。”

5.行政管理思想

在制定为政的方针政策时,儒家智者认为管理者应把握管理工作的总纲领,掌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分清工作的主次,而不是去处理日常小事或从事被管理者所应从事的事情。荀子指出“主道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夫兼听天下,曰有余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急也。”及“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复之。”儒家特别重视管理中的责、权一致的理论,“正名”思想就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儒家所主张的“君君”、“臣臣”是指作为君、臣的道德和才能,君主和臣吏要各守其位,各行其权,不能逾越这种责、权一致的思想,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然儒家的行政管理思想是服务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层,但仍对现代体育管理具有极大的启示。

二、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体育管理的启示

1.以人为本、重视人才是现代体育管理中的核心

以人为本、尊贤尚能的价值导向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体育管理的新动向。体育事业要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认真的选拔、培养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能动性。体育的发展需要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的领导者,需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队伍,更需要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还需要有大量事业心强、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人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运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与管理部门“大胆选择,着力培养领军人物”有直接的关系;重视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对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律有较高认识的教练员密不可分。优秀的教练员必然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宽运动员的培养渠道,建立国家、社会、集体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各尽所能。人是体育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在体育管理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才能科学、合理的任用人才,并且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把握管理的“经权观”是现代体育管理的取得成效的保证

借鉴儒家的“经、权”管理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国际体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而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两大发展战略。针对两大“计划”在不同时期内体育发展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计划、策略。为实现特定的奥运目标,根据竞技体育的制胜规律,准确预测,确立以奇材制胜、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选材方案;确立以新制胜、以特长制胜的训练原则,探索科学的训练规律;竞赛中有效的发挥本方的潜能,运用心理战的竞赛策略,采取有效的战术抑制对方。为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全民健身的研究,构建全民健身内容体系的,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并构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因此,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管理战略的制定,到教学、训练计划的制定,管理者都需要做出合理的决策使之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是体育管理的必经途径

儒家的“礼”与“法”相结合的管理思想运用于体育管理领域,对体育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体育法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这些法令、制度对于保证必要的体育管理秩序,调节体育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把体育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体育管理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体育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必须健全体育法规、制度。此外,体育法规、制度的强制性、权威性特点决定了在体育管理活动中只运用法律的方法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体育组织人员进行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能提高组织人员的素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掘人们的精神动力,管理效率必然会得到很大提高。在体育竞赛中用法律、规章制度来维持公平竞争是外在的、强制的,而用道德来维持公平竞争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有的运动员、教练员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体育的法规与职业道德,做出一些越轨的事情,如使用兴奋剂、假球,黑哨等现象,运动场上蒙上了一层行为失范的阴影。还体育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已刻不容缓,加强体育制度和法规建设,把体育中的失范行为纳入到合法的轨道之上,同时使体育的职业道德深入人心,发挥体育法规与道德对体育的规范作用。现代体育管理应遵循“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运用于体育管理之中,对各项体育管理活动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节俭办体育的理念

在体育管理中要本着节俭的原则,注重管理的效益。在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可能把全部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投入到体育事业的财力是有限的。因此,体育管理者需要本着节俭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将其用到最需的地方,发挥有效的作用。我国对于足球事业的投入可谓之大,可我国的足球事业屡屡让人失望,体育管理者要重新审视“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财力,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举办奥运会给举办地留下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长远的财富,国际奥委会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理念。雅典奥运会节俭的举办却依然给雅典带来了五十多亿的经济赤字,增加了雅典人民的经济负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给我国带来机遇与挑战,应探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模式,树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体育大国形象。在体育场馆建设本着节俭的原则,尽量节俭开支,对于奥运会后将面临资源的闲置和场馆的维护给予高度的重视,让奥运会留给北京的是一笔财富而不是一种负担。体育管理者应本着节俭的原则,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之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5.加大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

我国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型体育管理体制,是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体育结构单一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体育大国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举国体制出现了许多弊端,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因而,体育管理者应借鉴儒家智者在行政管理方面成功的经验,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体育行政部门应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责、权、利相一致,每个在岗人员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顺利实现管理目标。此外,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级体育管理者要确立“敦本务实”的思想,以确保体育管理改革路轨不偏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方向,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小结

借鉴儒家文化中的尊贤尚能的管理思想、经权管理思想、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思想、节用管理思想、行政管理思想运用于体育管理领域中,对于体育管理的各项活动以极大的启示。使我们不再盲目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而是挖掘、探寻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3

[2]韩冬.曹莉.孙晋海.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孙汉超.中国竞技体育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

[5]孙洪涛.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7,(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