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07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热点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与重要的影响。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在深入展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高校学生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将社会热点问题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

1社会热点问题概述

(1)社会热点问题的涵义。社会热点问题指的是当下发生的、引起人们大范围關注的话题。社会热点问题范围很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体、外交等各个方面。只要是在社会上引起了重大反响的,无论是国内事件还是国外事件,无论是群体事件还是个体事件,都可以称之为热点问题。

(2)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首先,社会热点问题最突出也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具有大众性。热点问题之所以能成为热点,就是因为它为众人所熟知并受到大范围的讨论。其次,热点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覆盖面大,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包括电视、手机、报纸等。另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都是某个特定时期内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

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1)灌输式教学。在当今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中,普遍以辅导员或者思政老师教授思想政治课为主。这种课堂,往往是以老师为主导,直接为学生灌输主流思想,而大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中。这种单方面灌输、缺乏互动的教育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足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思政教学效果。

(2)掩盖式教学。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很多高校对于负面的新闻、重大事件都采取掩盖式的方法,把学生同社会上的负面消息隔绝开来。这种教育方式看似是对学生的保护,事实上对于思政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三观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真正的思政教育,是要让学生了解事实、探究真相,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与思考,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否则只会让学生永远处于被动之中,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造成思政教育的失败。

(3)理论式教学。在很多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一味照本宣科,不注重与时事和热点的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过于僵化死板,不适合于思政教育,另一方面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了学习效果。同时,只专注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的缺乏,导致思政教学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

3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政教学,本身就是在教育方法上的创新,因此更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思政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上。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讨论过后自由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了课堂,而且缓解了思政课的乏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开创平台,扩大学生参与度。各高校应创建自己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宽获取社会热点的渠道,避免掩盖式教学。在校园网站里,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事实热点讨论平台,方便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获取,也方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活动。

(3)增加实践活动。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环境下,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的实践性锻炼。学校应该创新教学思路,拓宽教学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去接触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对社会热点的理解。

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做好指导工作,针对相关现象对学生进行点拨,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领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思政教育中受益。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37-02

时代在更替,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人才也在一代一代的变化着。我国的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主力,需要明白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也要懂得如何塑造自己从而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做好准备。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时刻关注着社会热点,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中能够拥有自己独到的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分析事实背后情况的思维辩证的能力。然而,当代大学生受到和平环境的感染,难以正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认为事不关己就莫不关心,这种心态并不是一个有时代责任和担当的大学生应该拥有的心态,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认识。

1社会热点问题的概述

社会热点问题,顾名思义即是在一定时间内的某个领域发生并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传播,引发了社会成员内的广泛讨论且集中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成为了社会矛盾的一个集中爆发点。因此,社会热点的出现并不是一种故意为之的事件,拥有着历史的偶然性却也有历史的必然性。历史的偶然性体现在是由一件社会的小事件引发的社会范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历史的必然性体现在了社会热点问题是对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的一种集中爆发,没有重视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

社会热点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任何社会热点问题都带着特有的时代特征,而这种时代特征集中反映在热点事件的爆发点,这是当代我国国情最为直接的反应,表明了当前我国最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矛盾体现在什么地方。

(2)大众性。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最为重要的便是由它引发的社会关注度快速上升,成为了其他群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问题,也成为了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点,众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最为重要的引发点。

(3)动态性。所谓的社会热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的,而社会热点所反映的内容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脚步而进行变化,集中反映了当前时代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

(4)典型性。社会热点问题最为重要的便是能够典型的反映出这类社会矛盾,并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关注,这也是由于这类问题对社会的长久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人们关系并希望问题得到长久的解决。

(5)复杂性。社会热点问题是由于涉及到了社会多个领域,由于是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所以长久以来问题的发酵和深化导致了这类问题的根深蒂固,一时之间难以有效的解决和根除。

2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热点问题的意义所在

2.1有利于构建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率逐步提高,使得我国民众的信息获得渠道开始增多,而人们获得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信息逐渐增多,导致了人们关注的事件也在增多,这么庞大的信息即是利也是弊,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构建的时期内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了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舆论影响是最容易改变人的想法,也最为容易影响人们的思维,对于不够完全了解事件真相的群众来说,其会成为网络舆论利用的“水军”,从而为这些目的不纯的网络舆论达到不良目的提供基础。大学生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成型的阶段,受到这些不良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将容易引起大学生个人认知出现问题,不利于大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和良好思想文化的塑造。

2.2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来说,由于社会热点问题涉及到的社会领域较为广泛,而且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了在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中,甚至是在谈论这些问题时,都是一个可以上升到关于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方面的话题。因此,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引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还能够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中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一代接班人来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体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髓,将有助于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意识,为之后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思想助力。

3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3.1改革当前大学思政教育的模式

改变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的模式,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加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从而实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目的。在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中,首要的便是改变过去课堂教学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育方法广受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人士的诟病,由于在灌输式教育模式当中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于这堂课程的反馈,容易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而且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学生很难被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容易使得课堂呈现出无精打采的局面。尤其是在进行思政教育这类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时,采用传统的教学灌输模式,将会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的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加入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不仅能够使得思政教育获得更多的教育素材,使得思政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通过在课堂上广泛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改变过去教育课堂是由教师主导的局面,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深入学习的热情,也能够激活课堂的氛围,避免出现课堂过于沉闷的局面,对于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热点其实并不距离我们很远,关注的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够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價值观和是非观,能够面对众多褒贬不一的观点时具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训练学生面对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这对于今后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课堂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专门的论坛或微博,探讨当前最为热门的社会热点,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加强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讲座论坛,通过专家学者对于社会热点的解读,为学生解读社会热点背后所牵涉到的道理和各种问题。

3.2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需要大学生不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还要加入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列当中去,真实地体验社会,了解课本之外的所谓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够算是拥有一个完整的教育。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完善学生在高中之前教育的缺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形同虚设,很多学生并没有在思想上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很多学生在面对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都只是应付了事,很少能够真正深入的去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使得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对待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热爱程度,对于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由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全民讨论性,能够激发出大学生想要了解的心理,从而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活动当中,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时,可以广泛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在学生意见基础上选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最能够符合大学生的群体性需求,从而能够保障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错综复杂的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大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而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尤其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再加上部分媒体的误导,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影响着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必要性

1.1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社会热点问题几乎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所有教学内容。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它的理论根源。例如:每年的社会热点“两会”,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是紧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反腐败问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联系;等等。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且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高考的原因,死记硬背了大部分理论,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理论与实际脱离,照本宣科地一味强调正面教育,对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说明,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解决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就会觉得课堂上讲的内容与现实完全是两码事,觉得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用处。这样的纯粹理论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1.2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但其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对大学生填鸭式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条文,而是要培养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多,他们现在已不仅仅满足课本上有限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加关注课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是,由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对现实世界存在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缺少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囿于实践中观察条件的制约和分析问题思辨程度的限制,因而有时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欠缺科学和不全面,再加上某些传媒的误导,致使不少学生陷入欲求甚解而不得的盲目和苦恼中。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意识、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4)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分值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但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器。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理性对比历史与现实,养成关心时事、了解时事、讨论时事的习惯,就可以更深刻地触动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意义

(1)引进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书本之上,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例如,课外辅导书、新闻资料、报刊、电影等,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社会热点教学”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概念,也是对新型历史课改的有力理论支持。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等,这就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对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发现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大胆开发社会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感染力,促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及批判能力。

(2)引进社会热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这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拓展知识面。例如,学习“商鞅变法”时,涉及的贪官污吏,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案、案中涉及的,激发学生展开讨论,并积极查阅相关知识,做出总结,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及对现实的针对性批评,[1]然后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向往,并和同学分享,引发自我的历史思考,拓展自我的历史思维及知识面。

(3)引入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简单的书面历史教学,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对当前的借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当下问题,[2]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引入社会热点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引入社会热点,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孔孟教育,还是瓷器、丝绸,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学习“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如中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等,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科技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进社会热点,强化民族责任感。回顾历史发展,我们知道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稳定团结。[3]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2014年3月初我国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国家、反对恐怖暴力威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总结

总之,让社会热点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就要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锻炼学生的批判分析能力,让学生理性看待历史,客观评价社会热点。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整合时政热点材料 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36).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史为鉴,使人明智。昨天的时政热点已成为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时政热点就是明天的历史。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增加时政热点,这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又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性质的需要和提升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但许多历史与社会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块,认为反正历史与社会是开卷考试,到考试时查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往往是快临近学业考试了,才把近半年的时政热点收集起来,印发给学生看看,带入考场。但结果并不理想,这种方式可勉强应付选择题,遇上非选择题就不灵验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是时政热点没有真正地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时政热点切实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师生双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一、教师将时政热点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途中的指路人。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应抛弃应试教育思想,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研究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将之引入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之有趣、思之有味。

1.备课。教师应将时政热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时事政治内容相联系,使基本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时政播报。每节课开始时抽出2到5分钟,简洁、快捷地播报新闻。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有效地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了知识。

3.用时政热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概括为三步。(1)准备环节:搜集社会热点。教师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2)基础环节:仔细研究社会热点,找到和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应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3)关键环节:课堂中运用社会热点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景。这也是时政热点切实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落脚点。

4.将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2009年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思品试题卷》为例。其中,非选择题的1、2、3题,直接考到时政,涉及美国大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奥运会为背景资料出了9、10题,以《食品安全法》为资料出了13、14题,以打击索马里海盗为背景资料出了17、18、19题。非选择题里的“追溯历史”部分以2009年是“”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出题,“热点追踪”以“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为资料出题,“两岸新篇”以两岸“三通”、“台州将成为大陆向台湾开放的港口之一”出题。

5.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结合综合探究课,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点滴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升华。

6.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政治小论文具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社会政治考试中也曾出现过这种题型。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小论文的撰写,开始要多鼓励,多引导。

二、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营造随时随地关心时政热点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逐渐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1.设置时政专栏。在黑板报设置“时政热点”和“时政热点点评”专栏,安排关心时事、有条件获取时政新闻的学生负责每天把时政新闻抄写在专栏里,无需太多,每天的头条新闻即可。学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够轮流。“时政热点点评”专栏,起初可以老师带头作一些简单的点评,带动学生作点评。专栏每天刷新一次。若学习时间太紧张,也可一周刷新一次。

2.阅读报刊。班级征订《台州日报》、《中学生时政报》、《半月谈》等报纸杂志,学生每日课余时间抽空阅读,养成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积累时政知识。

3.观看时政节目。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周末还可以看每周评论等节目,有兴趣的同学做好摘记。

4.举办时政讲座。学生自己搜集时政热点,结合历史与社会课本里的知识点,定期举办时政讲座,发表自己的评论。老师可以先做范例,抛砖引玉,而后培养骨干,骨干再带动其他。

5.家校协作。利用家长资源,邀请有条件的家长来学校,结合他们的职业,讲讲时政,这样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将时政热点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师生协力,必能有效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网民职业中,学生所占的比例高达28.6%。其中,大学生凭借其便利的上网条件、充足的上网时间成为网民中极有影响的群体。研究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热点话题上的参与倾向,可以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情感倾向,为更好地预判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的舆论立场提供依据,科学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社会理性声音的发出者和支持者,促进社会问题的良性解决。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发出网络问卷300份,纸质问卷30份,共回收252份,有效问卷252份,其中一年级24份,占9.52%;二年级56份,占22.22%;三年级152份,占60.32%;四年级20份,占7.49%;男生的140份,占55.56%,女生112份,占44.44%;文史经法专业90份,理工专业83份,农学专业2份,医学专业33份,军事类14份,其他专业31份。

2、调查途径

(1)问卷。本次调查涵盖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参与方式、参与类型、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与群体影响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共18道问题。

(2)BBS论坛。通过网络访问六所高校的BBS网络论坛,统计分析2012年与“”有关的帖子数量、内容及影响力。

(3)网络访谈。通过人人、空间、微博等社交网络,对20位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访谈,进一步了解其对待网络热点话题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参与方式

(1)大学生普遍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热点。每天浏览新闻的时间在30到60分钟的大学生最多,占到34.52%;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最少,占到6.75%。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升级以及微博等新媒体的开发,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带来了新闻时效性的变革;在大学生群体里,相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的最主要的渠道,占到了85.71%的比例。

(2)网络热点借力人际传播的现象凸显。在被调查的252名大学生中,有9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和同学讨论网络热点话题,其中33%选择经常会主动和同学讨论。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其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①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话题的方式不仅止于线上评论、转发等,还会主动和同学线下讨论。由此,一方面,社会热点借助网络得到彰显;另一方面,网络热点又借助人际传播进一步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这种相互借力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2、关注热点话题类型

(1)话题的类型丰富,但存在个性化差异。经过调查统计,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三大网络话题分别为:官员腐败、国际关系和娱乐明星,其次为食品安全、军事体育、科技教育以及环境与自然灾害。

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性别、专业等因素在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关注类型方面产生的差异较大。在河北大学国防生中随机选取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其列举出的2012年关注过的热点关键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航母、朝鲜卫星发射、武直十等。

(2)大学生网络政治话题参与倾向明显。在所有被调查者列举的近半年关注过的三个网络热点话题的关键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十、官员腐败。关键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人名有奥巴马、、表哥杨达才等。

调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大学生比较关注政治话题,究其原因:一是与新媒体的发展有关。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基本不受时间、地域、交通等因素制约,并同时具备低成本、高速度的优势,通过网络,大学生政治参与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网络信息的自由性、交互性、网络参与的可匿名性等增加了大学生发表言论的自由度和安全感。②二是与现实社会背景有关。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热点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风险持续涌现。③随着网络舆论监督功能的凸显,围绕“官政治”的话题层出不穷。三是由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一般而言,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与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优越于其他网民,他们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接受得比较快,政治敏锐性强,关心国内外大事。

3、参与动机

(1)关心社会发展成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参与的主要原因。关心社会发展(48.98%)是大学生关注网络热点话题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依次为:无聊打发时间(24.49%)、学习需要(14.29%)、增加与他人聊天的话题(12.24%)。

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往往借助网络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热点,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的同化现象越来越凸显,逐渐趋于融合。大学生关心关注网络热点话题从本质上来讲是关心关注社会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2)有话要说是大学生参与事件讨论或转帖的主要原因。“有话要说”(41.63%)是大学生参与事件讨论或转帖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依次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27.35%)、“凑热闹”(26.12%)、“赚网络积分”(4.9%)。

网络是一个多元意见共存的平台,网民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大学生有关心社会的发展、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的意识,因此会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期促进问题的解决。

4、参与态度

大学生对于网络热点话题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话题参与中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什么形式的信息。本文主要从参与积极性、关注热点层面、媒介选择偏向和行动力等四方面对大学生热点话题的参与态度进行分析。

(1)参与积极性。40.96%的大学生表示会参与敏感事件的讨论,9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和同学讨论网络热点话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热点话题讨论热情较高,并非单纯的冷眼旁观,做一名“潜水党”。与此同时,40.96%的“观望党”也体现出部分学生在面对敏感事件时,能够秉持理性的态度。

(2)关注热点层面。对于热点话题,有38.15%的大学生更关注当前发生了什么事件,34.94%的学生更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大学生面对热点事件,主要关心发生了什么以及会怎样,只有20.48%的大学生会主动了解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热点话题的认知程度,目前还停留在较浅显的层面,对热点缺乏深刻的了解。

(3)媒介选择偏向。①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在人人网、腾讯空间等使用率高、圈子味浓、舆论控制小的社交网络中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而在BBS高校论坛上发出的声音较少。②面对热点事件,在微博和“新闻联播”之间,大学生信任偏向不明显。在接受访谈的大学生中,面对热点事件,选择相信微博和“新闻联播”的学生都占到了38.46%,剩下的23.07%表示不知道该信任哪一个。

选择更相信“新闻联播”的学生认为,新闻联播是国家媒体更权威,不会报道假消息;但微博鱼龙混杂,各种监管制度还不完善,信息真假难辨。选择更相信微博的学生认为,微博更接地气,能保证多元意见的表达。

(4)行动力。大学生虽然比较活跃,但很多时候并无法成为重大事件事实层面上的决定力量。此外,高校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手段限止大学生参与敏感事件,如针对九月全国范围的保钓游行活动,多数高校都采取思想教育等手段,禁止学生参加游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现实行动参与度,但却在心理层面使他们积累下了与高校管理者的心理芥蒂。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表示愿意为解决网络热点话题付诸行动的占到了高达78.97%的比例,只有21.03%觉得与自身的关系不大,没有实际行动,有40.08%的学生表示很想参加,但现实条件不允许。高校对舆情及的管理需要在透明和引导上多下功夫,避免矛盾的积累和大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心理芥蒂的扩大。

对于是否会因中日关系而抵制日本文化和产品这一问题的看法,有39.2%表示会,35.2%表示不会,25.6%表示不一定。

5、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参与与群体影响之间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对热点话题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调查,有78.4%的人表示会有自己的主见。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对自己的话语和行为负责,并且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被他人左右,总体上能够客观地对待热点话题,独立地形成自己的见解。

对于主要会关注哪类人对热点话题的态度,大多人选择关注社会公众人物,其次是朋友或熟悉的人。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公众人物的观点的依赖,也反映社会公众人物有义务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以保证能为公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结论

1、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将网络上的热点作为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话题,高校中的人际传播与网络热点话题的传播相互影响。

2、大学生政治话题参与倾向明显,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利用微博等方式,积极参与舆论监督,促进政府提升自身执政能力与公信力,促进政务的公开透明化进程。

3、大学生敏感事件参与热情很高,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无法自由表达看法。高校要进一步改变工作思路,将工作做在平时,注意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困难的解决,避免心理芥蒂的形成和累积,积极主动地化“压、堵”为“疏、导”。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热点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班委会等形式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互相尊重,达成共识。

4、大学生网络言论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徘徊。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上鱼龙混杂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更好地利用网络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逐渐影响别人。另一方面也要求网络意见领袖注意自身舆论影响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同时也要求高校建立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预判大学生网络舆情走向,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⑤,开展隐形网络思政教育,避免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热点话题。

5、在热点事件报道上,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节目在大学生心目中还是比较权威的,由此传统媒体应积极变革报道方式,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争取更多的大学生受众,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张新慧,《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现实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

③王秋菊,《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与引导规律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④叶虹,《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7)

[作者简介]陈英(1972-),女,江西南昌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网络文化。(广东广州51064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课题“网络热点问题对高职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G2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42-03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网络时代,需要把网络热点问题融入“概论”教学中,这既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抢夺革命接班人的需要,又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提升其教学质量,增强其实效性的必经途径。

一、网络热点问题入课堂是“概论”课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现实需要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意识形态尤其是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由民主思想等观念披着文化的外衣,借助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在我国疯狂传播,和我们抢夺革命接班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被一些高职生贴上了既“无用”又“无趣”的标签。“概论”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相关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有限;学生的功利思想较重。针对这三个方面,“概论”课教师必须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工夫,关键是把网络热点问题合理地引入课堂。“追踪热点、结合热点、讲好热点,是思想政治课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现实需要。结合热点进行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结合热点进行教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现实的过程,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热点进行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可迅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的思想脉搏与时代保持一致。”②网络热点问题入课堂是“概论”课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上三方面的困难,既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又体现理论的有用性,有助于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1.有助于克服“概论”课理论性强,高职生不感兴趣的困难。科学的理论只有和活生生的现实有效结合,才能彰显其强大力量。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给学生灌输先进理论时一定要注意运用各种技巧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喜欢理论课。理论的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令高职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概论”课恰恰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还没上课,洋洋洒洒、密密麻麻35万余字,没有任何插图的厚重课本就给不少高职生来了个下马威,让其心生畏惧,鲜有高职生觉得其面目可亲,更不要指望他们能够认真研读,从而感受到教材的严谨和科学而为之叹服了。

好动手的高职生们对抽象的理论往往不感兴趣,但对热点问题却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在“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现代传媒条件下,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都会在网络上得到充分反映,并利用网络飞速传播,甚至不少网络热点问题会主动地闯入学生的视野。这些问题是现实世界活生生发生的事情,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引起他们的共鸣。如果老师上课时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的话,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认为课程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鸿沟,而且容易让学生认为,教师把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交给了网络。所以,教师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事例去思考书本理论,他们就能感受到原本令其望而生畏的理论离自己并不遥远,原本认为“面目不亲”的课也“面目可亲”了。

2.有助于克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有限,难以做到驾轻就熟,深入浅出的困难。高职院校的“概论”课教师普遍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难以对整门课的所有理论都研究深刻、研究透彻。研究不深,研究不透,对理论的讲授要深入浅出就相当困难。把网络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能够做到的,并可以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理论水平的有限性。如善于课堂组织的教师,可围绕网络热点问题设计思考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在活动过程当中启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善于语言表达的老师,可在运用案例分析问题上下工夫,热情洋溢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解说,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善于理论分析的老师,可结合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条理清晰、事理结合的分析,易使学生心悦诚服,萌生向老师学习的愿望。

3.有助于克服高职生对“概论”课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困难。在当前和平稳定、比较富裕的社会背景下,相对于民族强盛、国家地位、社会发展等宏观叙事而言,高职生更关注自身利益与群体利益。所以,在学习上往往急功近利:“有用”就好好学。专业课与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关系一目了然,所以,学生对于“有用”的专业课能保持较好的专业学习自觉性,即便有些专业理论也枯燥难懂、无趣,但还会因其“有用”而想方设法去学好它。他们只看到“有用”的“有用”,看不到“无用”的“有用”;只看到眼前的“有用”,却看不到未来的“有用”!高职生不是思政理论专业的学生,“概论”课不是专业课,而是公共必修课,在他们的眼中,这对其求职、谋生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所以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于“概论”课就是因其“无用”而不屑一顾。

把网络热点问题巧妙地融入课堂中,再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思考这些问题,甚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发现理论、再认识理论,这个过程始终围绕当下发生的事件,透过现象,层层深入,发现真相,认识本质。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理论在认识和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中的实用性,从而发现理论的“无用”是“最大的有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网络热点问题入课堂,是丰富“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

教材是教学之本,“概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大量顶极专家的智慧。但教材的编写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书本与现实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思政教师在拉近甚至填补这段距离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论”课教材很厚实,但厚实的是理论,而不是案例;厚实的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不是对当下的思考。所以,“概论”课教师要做到吃透教材并超越教材,积极地发现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反复思考、认识理论。网络热点问题运用得当就是“概论”课的有益补充,可丰富教学内容。所以,“概论”课教师,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快速地捕捉住社会热点问题,使其成为教材的有益补充。

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是我们根据教材设计的第一个专题。其目的是,通过这一专题不仅向学生宣讲课本第一章的内容,而且要帮助学生克服教材、理论先入为主的“不亲切感”,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非常“有用”的观念。因此,我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离现实很远”“马克思主义无用”的困惑,引入了网络热点问题“金融危机下,西方‘资本论’学习热”。我们精选了相关新闻、图片等资料和“千年伟人马克思”的资料组合形成了一组材料;同时,把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就及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内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组成另一组材料。上课时,先给出思考题:从第一组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读第二组材料,你认为我国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这两组材料、两个问题的设计直指学生内心的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精心准备的热点材料(约两分钟),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五分钟),接下来学生小结(约七分钟),老师总结(三分钟)。这组材料一出现就对学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心灵冲击,甚至有学生反馈这一组材料对他们产生了震撼的效果。结果不言而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水到渠成。师生围绕材料展开的约十五分钟的课堂活动达到的效果胜过了千言万语的说教。

我们把“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两会召开”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讲授中,让学生明白我国政治民主是人民民主和的统一。把“事件”“朝核问题”“美日军演”“美韩军演”等引入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外交等内容当中,让学生透过这些现象,认识到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当中“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学会理国。把“腐败问题”“房价问题”和一年一度的“两会”引入到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当中,有助于学生反思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从而不做抱怨族和牢骚族,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结合授课内容,把科技热点、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引入到相关的内容当中,把我国的成就、国内的问题、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既让学生为祖国的成就而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又让学生正视国内出现的问题,理性地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正确地认识我国当前出现的问题,从而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还让学生站在国际关系的视野来认清我国发展的现状,既不自大也不自卑,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网络热点问题入课堂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需要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出现,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③后喻文化,有人称之为“青年文化”,在这种文化传递过程中,年轻不仅不再是劣势,而且成了优势。青年成了新工具的宠儿,他们能很快地驾驭电脑、手机等新工具,轻车熟路地畅游网络世界,找寻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学会很多东西。后喻文化席卷而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必将引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变。学生善“学”,教师则一定要善“导”。有效地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习主体性来。教师的权威不再来自对知识掌握的多少上,而在于运用经验,对问题的合理分析上。年轻人是网络的热感群体,对于网络热点问题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偏爱,不需要任何人教,他们会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信息,甚至不断地追索下去。所以,在“概论”课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善用学生的这项长处,充分地以网络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反思问题的习惯,使其明确自己和国家的关系,学会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契合起来。

四、网络热点问题在“概论”课中运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热点问题入课堂,运用得好,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得不当,则容易出现偏离主题、喧宾夺主,甚至出现只讲热点不讲课本、只讲现象不讲理论的情况。虽然学生开心了,课堂气氛热烈了,但是却不能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网络热点问题在“概论”课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紧扣内容,选取材料。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将网络热点问题,尤其是时政热点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热点内容相联系,使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网络热点问题很多,什么可用,什么不可用,教师不能仅凭问题的“热度”或是“趣味”来选材,而应紧紧围绕上课专题内容选取材料,所选材料要与授课的专题内容相一致,能够对专题内容进行现实的有益的补充。事理结合,既有助于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找到理论的支持,又可通过鲜活的事例及时活化对理论的理解。

2.把握尺度,活用网络热点问题。选取了与上课内容相适应的热点问题后,在课堂运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切忌喧宾夺主,厚了“热点”,薄了“主题”。热点问题往往引人注目,学生喜欢,讨论起来容易兴趣盎然,滔滔不绝;老师喜欢,谈起来言之有物,非常充实,容易侃侃而谈,忘了时间。相比而言,枯燥的理论就容易被忽视了。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前应该研究热点问题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寻找好切入点,围绕主题做好合理的教学设计,上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课堂进程与节奏,学生激动时适时地加以引导,及时地回归主题,完成教学任务。

3.明确任务,力避与“形势与政策”课雷同。“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着共同的任务,又在具体任务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形势与政策”是专门讲时事政治的,涉及很多的时政热点问题,但它就是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宣讲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及我们的政策。“概论”则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热点问题的引入,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以例化理,以理析例,事理相容,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不时地涌现出各种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多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根据“概论”课的内容,巧妙地把这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既让学生学之有趣,思之有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理论和现实紧密相连,使理论鲜活起来,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注释]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36-02

网络是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网,我国网民数量居世界之榜首。

一、网络飞速发展与当代大学生成长轨迹时期相同

根据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117万人,其中,江苏省网民数量为4 274万人,普及率为53.8%,居全国第八;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 672万人;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 。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 中专/高等院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以1993年至1997年间出生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经历了中国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的时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格局的变迁,与其共同成长。无所不在的网络,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网络时代社会热点的概念及其主要传播途径

(一)网络社会热点的界定及其特征

社会热点涵盖的范围较广,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界定仍然没有统一、权威的解释。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综合国内目前关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研究,以网络时代为背景,以最贴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特征为准则,试图将网络时代的社会热点定义如下:网络社会热点事件来源于新媒体平台,事件的进展能引起广大网民的共同关注,众多人员参与其中并在互联网上参与讨论,导致出现了关于该事件的大量的转载与评论,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乃至政府机关等部门介入。

网络社会热点的主要特征有:一是传播迅速性。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传播速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极大优势。二是事件复杂性。网络社会热线问题覆盖的领域较广,事件起因、经过、传播方式、真实性等各种因素决定了热点事件具有复杂性。三是鲜明时代性。任何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且都或多或少地映射了当时的国情,同时,这也正是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根源所在。四是参与者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者,这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被动的方式,让众多的参与者参与其中发表言论,为更多人提供了话语权。

(二)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的主要平台

当代高校学生紧随时代步伐,对众多新鲜事物抱有极高的热情,网络媒体平台在当下的高校学生群体中蓬勃发展。本文对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访谈,据整理过的访谈记录显示,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腾讯QQ空间

腾讯QQ空间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具有博客功能的个性空间,QQ用户可以在空间里写日志,写说说,听音乐,与其他QQ空间进行留言互动。根据腾讯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QQ空间活跃账户数达到6.233亿,这个数字遥遥领先于中国绝大多数社交网站。

2.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软件中的一个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表文字、图片或视频,也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音乐分享至朋友圈,微信好友可以对其进行点赞互动。从隐私的角度来看,微信朋友圈与QQ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只有微信用户的共同好友才有权限查看对方的评论或“赞”。

3.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公司推出的具有微信博客的社交网站,微博用户可以关注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将要发表的信息精简为一句话或一张图片,随时通过微博分享给粉丝,用户可以对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转发,并且使用@功能提醒某人查看,用户之间可以使用私信功能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

全面开放的互联网网络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规则意识变弱

规则意识是社会公民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则的态度,也是人们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认知与体验。当代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将规则意识上升为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社会等行为规范。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功能,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中充分释放自己,偶尔会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大学生虽然受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较高,具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自律性不强,对自己的要求过低,无意识降低自身的行为准则,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规则的认知具有巨大的差异,造成知行分离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常有部分学生无视学校各项规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考试过程中作弊,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对于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定的同学持以嘲笑和戏谑等态度。

(二)功利意识变强

当代的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就业选择方面、政治追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利意识。当今社会的网络媒体的内容时常带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色彩,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从刚踏入大学校门起,就已经开始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准备,常有同学牺牲正常上课时间和周末休息时间,到校外的培训机构参加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部分学生家长以孩子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为荣,并以此作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功利色彩过于浓重,同学之间的交往形式流于表面,常见各种生日会、老乡会、毕业聚餐等活动,交往过程中部分同学只顾自身利益,以个人感受为重,忽视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心理危机现象由此产生,倘若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酝酿出更大的危机事件。

(三)网络依赖程度加重

随着互联网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有研究调查显示,当代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今,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平时必备的日常用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上课携带并使用手机,从事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网络依赖的境地,造成网络沉迷等严重后果。部分严重的学生常常因为过度使用网络而夜不归宿、逃课,更有甚者由此影响学业出现休学、退学等现象。有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将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降低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

信息的传播技术、方式不断变革,信息传递具有快速性、随意性及形式多样性等特点,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比以往更加快捷和便利。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高校学生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天地去尽情发表独到的见解,展现自身的智慧与创造精神。他们热衷于使用网络平台对国家、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对身边的事情进行沟通、交流与讨论。但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网络上包罗万象的碎片化信息,也会给辨识能力较弱的他们带来各种困惑。高校大学生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当面对一些突发社会热点事件时,时而会在网络上发表偏激或失去理智的言论,一旦此类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事件。

四、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阵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仍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共同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模式,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单向的教育模式只会引起学生反抗,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服从,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在传统的课堂上将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融入其中,例如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网络热点事件案例,可在班级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针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发起投票,帮助他们看到网络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

(二)善于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众多高校已在新媒体社交平台开设公众账号,通过公众账号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学校新闻、党团建设、招生信息等,虽有部分学生关注各自学校的相关公众账号,也会对所的信息进行适当评论与转发,但能认真回复学生留言的甚少。如能将新媒体社交平台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关注当前的网络热点事件,由专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负责相关的事件进展,回复相关的留言或评论,与学生网友展开热烈探讨而不是围追堵截,由此可以深入地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网络热点和社团活动无缝对接

高校中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并不多见。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倘若能将网络上的热点事件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如开展主题班会、辩论会或邀请权威专家来为学生解读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典型网友的热评,通过这些方式将网络上发生的事情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意识适应不断变换的社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辨别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总之,对于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以应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事件。同时,将高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工作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的引导,以期能够对当前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樊艳丽.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9).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9)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政治经济等问题,也可以是经过传播后产生社会影响的问题。简单来说,不管任何领域,只要是大众关注的,能够引起大众讨论的,产生社会影响的都可以称为热点问题。现如今,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而有些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热议。群众在热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思想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再加上辨识和判断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中负面情绪的影响,误入歧途。所以运用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重要任务。

一、高校思政教育基本情况

国家十分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定学校必须增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而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成绩,还十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不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无聊,需要对该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只有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正,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基于这一点,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可以这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再者,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力巨大,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广泛性。其次,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也在不断改变,社会热点问题随之变化,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动态性。最后,一个社会热点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说明社会热点问题有复杂性这一特点。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很多时候,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体现了大众对其的关注度,还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荣辱感和责任感,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辨别意识,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随之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同时带来社会矛盾。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时,首先要有正确判断,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社会和谐。在新型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增强自身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所以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更谈不上和教师交流和沟通。而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从而给予正确引导。

2.政治离不开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实践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加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素养,同时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中,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问题解决方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社会热点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4.现如今很多高校教学内容过于空洞,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无聊至极,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热情减少。教师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只有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5.由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可知,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会对社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热点能表现多方面问题,那么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更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学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93-94.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10)

1 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

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一定时期被广大群众所广泛关注的以利益为焦点且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它具有以下特征:

1.1 普遍性

无论在何时何地,社会热点问题都普遍存在。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必然会伴生出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等,从各方面、各领域影响大学生。

1.2 焦点性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大局。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幸福指数,因此大家十分关注它。如:通货膨胀问题就涉及到社会绝大多数人员,同时这些凸显的热点问题涉及民生、国情,关系影响着我国团结稳定的发展大局。

1.3 复杂性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形态多样,既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既有新近形成的,也有长期积累的;既有经济领域的,也有社会政治领域的。不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不少属于“瓶颈”问题,它们彼此依存、彼此牵扯,又彼此制约,解决处理难度明显加大。

大学生通过校园生活、课堂学习、家庭环境、社会实践、各类媒体、与人交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感受和经历着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网络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更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状况,从而引发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

2 对大学生进行热点问题引导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高校知识分子密集,文化层次高,加上大学生特有的敏感、热情和参与意识,使其与社会有了必然的联系,加上他们成长环境、家庭氛围、所受文化教育的不同,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敏感比社会其他阶层更灵敏、更全面、更深刻、更复杂。然而各种情况的交织使大学生极有可能被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的“说法”所误导,产生各种疑惑,带来思想混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化解不良情绪,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将产生影响,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教育引导,措施得当,就会产生巨大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反之,就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危害,本人认为,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3.1 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发挥正面舆论教育作用

社会热点问题的形成有深刻历史渊源的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要科学解释这一问题,消除大学生疑虑,就必须用科学有力的理论作指导,有说服力地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对大学生,他们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分析能力,更要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社会热点问题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而错误的舆论导向则会造成社会热点问题朝消极无序的方向发展,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以疏导为主,以正面宣传来积极引导社会热点问题,利用班会、报纸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向同学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帮助和引导同学们认清形势,化解疑虑,理顺情绪。

3.2 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社会热点问题舆情分析制度

高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构建“学生个人―宿舍―班级―年级―辅导员”全方位立体的信息反馈制度,对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后果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深入学生,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观察了解大学生在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时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并关注大学生博客、微博、论坛、校园BBS等网络平台,收集和整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系统的分析此类问题的形成原因、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产生后果,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惑。高校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才能消除其思想疑惑,实现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调适,从而将各种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3 创新网络教育平台,拓展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新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的传播以网络新媒体为主,因此构建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很有必要。高校应加强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个性化网站开发,鼓励教师开设个性化服务微博,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免费电子阅读资源。通过手机报、校园网等方式开展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师生探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同时校园媒体应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评论,深化对社会热点问题背景的解读,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正面评价、引导和辅导,为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向导,帮助大学生透彻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各个领域之中。

3.4 构建教育教学载体,开展热点问题社会实践

高校应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的教育载体,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加强教育的渗透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该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高校应结合社会热点案例,把一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把国内外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之中,向大学生传递国内外的焦点、热点以及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同时也可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政府、企业人员,围绕最近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座交流,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热点的来龙去脉,理清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启迪他们的思考,引导大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处理,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吸引力不足、缺乏实践性的缺点。如结合“李天一案件”、“棱镜斯诺登事件”以及“事件”等社会热点,讲解有关社会法律、专业学习、国家安全等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参与一些社会调研题目,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走进群众,感受社会变革,体会社会热点,为思政教育提供新视野、新材料,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必须引起重视,多渠道并举,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军明.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75-77.

[2]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6:20-21.

社会热点大学论文篇(11)

文化思潮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社会文化的思想潮流现状,是一种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的文化运动,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由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发端并推向社会一定层面。由改革开放为动力而推动的我国社会转型是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这种转型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出现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异彩纷呈,相互激荡的局面。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的集中地,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带,也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及影响最大的地方。文化思潮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在大学校园则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出来,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学术氛围,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时期各种文化思潮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会发生冲突、产生对撞。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当代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应对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基本态度的变化,说明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文化思潮的冲突与对立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华大地激流涌动,以各种形式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90年代后则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以及“后现代主义”;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局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视角看,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不得不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撞中接受新的审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受到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及全球化的强大冲击,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论”的论调101也不绝于耳。各种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关于世界、社会、历史及人生观方面的观点差异决定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对撞。 (一)非理性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 非理性主义思潮源起于欧洲19世纪中期,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象和工业化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以“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形式在高校引起一股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非理性主义极端夸大非理性的决定作用,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基本不同甚至对立的。如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认为“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没有解决的矛盾的错综纠结,它所走过的历史,也是杂乱无章的一片混乱。一切都是盲目的,只受偶然性的支配。人的理智无法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无力给他周围的这种混乱带来理性的秩序,只能按照它本来的样子去接受它”。[1] 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认为人的本能、情绪、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本能即生命冲动和望,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创造源或原动力;情绪和直觉可以作为把握世界和判断真理的标准。在个人价值与社会、集体关系的认识上,认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不应该为什么权威、整体和更高的东西牺牲自己的利益。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是个人的结合,离开了个人就无所谓社会,反对为社会而限制个人,反对为整体牺牲个人。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发生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 (二)后现代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战后的西方社会,其实质在于否定传统,否定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在文化内容上,主要以仇恨、暴力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是大众化、商品化的表达,呈现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精神特征,以感官快乐为人生目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文艺及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在大学生中风靡开来,在精神结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90年代初的“王朔热”,其作品所体现的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小说名称“玩的就是心跳”成为时代流行语;后现代诗歌、后现代系列影视剧“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历史观念作了调侃式的嘲讽。正是这种调侃既满足了大学生的政治无意识,又带来了一种挣脱了语言规范而获得解放的,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狂欢”,是大学生宣泄情绪的“窗口”。[2]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渐淡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三)文化保守主义与历史唯物论的冲突 保守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对立而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20世纪以来,保守主义经过修饰,从以前的维护封建主义转到了维护资本主义,“二战”后成为同自由主义并列的资本主义两大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于20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形成了文化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保守的自由主义等不同派别。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儒学热”、“新儒学热”和“国学热”,90年代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口号下,海内外“国学热”骤然兴起,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历史课题面前,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表现出过分的钟爱,不少学者打出了“复兴儒学”和“大陆新儒家”的旗帜,宣称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认为儒学可以拯救世界。一股阅读、研究儒家经典的热潮首先出现,对佛经、易经、禅宗的研究在大学校园受到青睐。以文化观念解读历史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诉求,因此所谓文化史观、道德史观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对唯物史观造成巨大的冲击。#p#分页标题#e# (四)对革命历史观的否定 后现代主义在历史学的体现以“告别革命”为招牌,否定和反对一切中国革命,导致思潮,其现实的理论形态并不是否定以往所有历史,而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出发,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这种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是一种违反历史事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义思潮。以这种历史观为基础出现的书籍、影视作品等大量涌入文化市场,成为畅销产品,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心理文化结构和世界观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容易使青年学生缺失基本的是非观,滑向历史的虚无主义。又如,在后现代史学家看来,历史只不过是“那些稍纵即逝”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的堆积,通过“解构”宏大叙事,“碎化”历史,否定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否定社会历史的主体,近一两年流行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历史的另类解读,使传统的革命史观点受到极大冲击。 (五)多元文化思潮对一元文化的冲击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文化思潮的多样化局面逐渐在90年代后期呈现出来。各种观点粉墨登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加入WTO后的开放的进一步纵深扩展,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80后、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他们以各种简单、“快餐”的方式被各种文化包围着,既有在学校开设有西方哲学、文学、政治、经济等社会思潮的课程的系统学习,又有欧美影视大片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国内文化娱乐的市场化取向和通俗化、大众化诉求,使文化思潮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意识形态淡化、文化决定论等以各种形式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观点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共产主义的信仰已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半信半疑”。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已由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变迁和转移,艰苦朴素的精神走向拜金主义。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立和冲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改革开放30年间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是,青年学生对西方文化思潮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缺少热情。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相当多的学生对它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3] 上世纪80年代始,理论界就一直不断地出现各种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文章,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也作了很多努力去探索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新世纪后,新生代80后、90后开始进入大学,他们一出生就面对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互联网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他们是在一个观念解放远远超过60后、70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遇到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依然面对的是如何增加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问题,其难度比改革开放之初要大得多。为什么大学生对各种文化思潮充满了好奇和积极学习、主动吸纳的心态,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抱有完全相反的心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的思考或反思。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当代文化思潮的关系演变经历了由批判到吸收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我们对西方文化思想采取了完全批判的态度,冠之以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待西方文化思潮的基本原则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文化立场是一致的,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认真研究西方文化,既不全盘照搬也不一概排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思想文化成果的一贯态度。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完全排斥文化思潮的观点,对其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应采取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态度,既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出现和发展的合理的一面。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各种文化思潮要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积极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各种文化思潮之所以引起大学生的阅读热情、了解热情及关注热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对新的思想观点充满好奇;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书籍,思维的成熟度不够,比较深奥的观点也难于理解,进入大学后便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中西名著,了解中西文化成为大学校园的文化热点;大学里也开设了各种人文知识课程,满足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热情,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现象。第二,从传播形式看,各种文化思潮以各种现代传播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欧美影视大片就直接体现与文化思潮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以非常直观的、现实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情,进而又引起对各种书籍的热情。与此现象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内容有些和中学课本内容重复,基本知识点都在中学阶段学习过;教科书设计也缺乏新意,没有任何图片,没有任何案例,全是理论条目,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形式上,课堂教学为主要讲授形式,有些老师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无法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政治化的、理想化的、抽象化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目的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要是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崇高的政治理想,道德上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人格,而现实生活的实际景象和各种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失去了现实依据,使各种理论观点流于形式;在媒体及舆论宣传上,远远无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传播形式相比。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所受到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受到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也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利用多元的文化思潮互动提升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面对各种文化现象,我们要积极主动在课堂中进行介绍和说明。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不能一概否定。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使是非理性主义思潮,虽然其本质是宣扬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其理论体系却是依据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因此不能视而不见。就理论知识体系来说,不同文化思潮是有其自身的内容体系的。就文化演变规律来说,文化思潮也必然经历引入、传播到形成某种文化热的局面,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冷却下来,但是,由于文化思想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依然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尼采热”,如今虽然这一思潮已退却,但由此引发的国内学者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集依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也许没有几个学生能读懂和理解,但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已成为80后、90后大学生的多数选择;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也使得大学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始反思,而不是盲从和接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哲学或是思想的深奥,不是不喜欢政治或想逃避现实,不是不喜欢理想或是远离崇高。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时期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互动互补的,文化思潮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例,我们在讲授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讲授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以扩大知识面;在认识论中,以前我们更多强调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而今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后现代主义从其本质上说是反传统的,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促使我们反思近代以来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反思现代化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态问题,其合理性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另外,对于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过分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其带来的“国学热”、“儒学热”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纠正过去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实土壤。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下文化思潮的热点,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观点,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为主的同时,应主动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典籍,使学生在比较中丰富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回避或批判各种文化思潮。 其次,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在引进和介绍各种文化思潮时,要进行分析和批判,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深化的一种教学探索。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和介绍,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区别分析。比如,对于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复古主义,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分析和批判,一方面要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意当今的某些打着“国学”热的旗号而推行文化复古主义的庸俗表现,是一种文化的倒退;对于后现代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历史假设论”、“否定革命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和批判,其实质是通过否定革命论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通过历史假设性来为中国走资本主义呐喊,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影视剧中的“皇帝热”,历史小说中的“那些事”、“那玩意”,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既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功效,又在这种分析和批判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元文化思潮背景下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巨大的,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更有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回顾30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中国培养新时期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高校在建国后就一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主要课程设置、基本内容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但其基本教育目的和基本理论原则是没有改变的,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交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得以扩充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和升华,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得以改变和创新,大学生的社会政治理想得以丰富和充实。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新世纪,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在校园文化领域,出现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与激荡,由一元论思想转向多元论形态的局面,从文化层面看,这是一种转型社会、开放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则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多元文化思潮的关系,为此,需要我们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高度。 现时代,我国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各种挑战,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道路依然艰巨,青年一代的文化选择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5]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p#分页标题#e#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思想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应当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意识缺乏、道德信念缺失等,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优势,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指导下去把握、评析、调控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走向,使其变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相一致。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担负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