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14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1)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对课程意义的传播。不同教师保有不同的课程视界,面对相同的教材内容截取的课程信息和教学需求就不同。经调查,农村九成以上的科学教师是非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学课程,因此,他们习惯于运用主要任教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视界来理解和解释科学课程世界,科学课程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复杂性的课程,要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真谛,运用理解原有学科的程序与方法,必然会限制教师对多元化课程的理解和认识,75.62%的教师表示不能全方位挖掘课程信息,加上科学课程又是副科,教师们大多疲于应付,追求知识数量而忽视质量能力。

2.从教师的教学定位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身份定位与规范课程的过程。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课程教学规范以及要求教师扮演的课程角色,不同教师的现实自我与课程的教学规范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科学活动与实验是科学探究的载体,农村教师生活在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域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适应以做中学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其中更为细微的教学原则与要求不能灵活运用,譬如学生的前概念转变(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灵活运用的教师百分比,下同)、课堂问题的提炼(40.53%)、知识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53.47%)、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64.23%)、探究过程的把握(60.37%)、学生问题如何转化为教学课题(67.18%)等,这些教学知识的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师们产生自弃心理,教师自我的身份感脱离了科学课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从发展资源的角度讲。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外在资源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75.93%的农村教师认为开展课程活动所需的教学设备与实验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动手为学生设计制作实验用品的潜能又有限,科学课程的教学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从事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都属于培训“专业户”,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培训完却没有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从科学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与现代技术基本限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属的区、县有配备专职的小学科学教研员,但仍需要对基础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组织的真正落实下番工夫。总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以及提供给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有效利用和开发才能实质性地影响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4.从教师专业自主来说。

教学成就感与自我被肯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成功的教学使教师个体得到学生、校方及其他教职工的认可后,教师服务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权利和愿望就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进行专业发展的动机也就不断增大。反之,就会削弱其发展的积极性,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农村科学教师的专业自主现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据统计,校方领导受科学课程的副科地位及评价体系的影响进而对科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成为教师个体能否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最大的影响因子,77.24%的科学教师激发不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能动力,认为在该门学科上下工夫属于“吃力不讨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权利应体现在语文、数学课程上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而从调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享受着”简单、粗糙、低水平重复的教学,只有20.65%的教师因动机来源明显,希望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欲与愿望很大。

5.教师群体的归属感看。

提高教师的群体归属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之一。科学教师群体的归属感包括教师与所在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教师与科学学科团体之间的“融为一体”。教师的归属感越强,教学责任心就越强,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越积极。反之,就会削弱其工作情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难度就会增加。与所在学校之间的关系方面,73.85%的农村教师期待自己的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办学地位与工作氛围,77.0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师参与学校制订、规划、实施整个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而不是搞学校“话语霸权”;与科学学科团体方面,93.02%的教师认为学校内部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学科教学共同体,甚至单枪匹马的不在少数,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学任务,所谓的教研活动只流于形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培训等方面,有54.82%的教师近乎没有。这样,教师个体所能体验到的群体归属感比较微弱,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就会比较低,教育部门及学校所要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就较难以实现。

6.从教师的期望回报讲。

教师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是教师愿意从事其专业发展的最现实和最根本的动机。根据投资学理论,教师所得到的期望回报超出其投资成本的话,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就会很强。反之,就会瓦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对农村科学教师来说,影响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职称角度来说,80.03%的教师属于兼职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上将不会给教师带来正职学科教学上的更专业、更精深的教师素养,得不到自我“事业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来讲,一节好的科学课,需要充分准备探究实验活动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积品),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课后付出更多的义务劳动来完成,75.82%教学任务本来就繁重的教师认为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第三,从家长、领导等外部支持方面来讲,以家长、领导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评价体系,与主科明显造成评价等级差距,而忽视科学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进而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消极情绪。

二、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通过以上对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调查与讨论,结果不容乐观,总体上呈现出盲从、倦怠的负能量,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先进教育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具有此科学意识的未来文明人的艰巨重任,农村科学教育又是我国科学教育的软肋,必须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的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科学教育健康、科学成长。

1.教师自我对科学学科认同感的提升。

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学知识等方面的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它可以促使教师认清其专业发展的方向。培养教师自我对学科的认同感,需要从激发教师的学科认同意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三方面入手:

(1)在学科认同意识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自我认知意识比较单薄,意识决定行为,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角色、学科使命、学科行为等方面进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创新与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身份,不断调整、改进、建构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学科认同情感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存有信心低迷体验、强化积极情绪有限等心理反应。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譬如教学目标的达成、科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实施等方面)都需要纳入积极的情绪情感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批判,才能保障学科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顺利。

(3)在学科认同行为方面,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同感最终会映射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农村教师的教学现状表现出消极、应付的行为,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是双向的实践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科的认同会影响教师是否会主动地、深层次地开展符合科学课程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的学科认同感也会在实践问题中不断重构、内化,从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与成长。以上教师的认同意识、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培养需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才能真正的落实与提升。

2.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要使教师能合格地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了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发展外,必须综合考虑问题,通过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主管部门等为专业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表现在:

(1)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利用视频、讲座、办班等多种形式,为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努力;

(2)发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门下决心利用法规、政策(如考试制度、证书制度、职称制度等)约束使得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稳定、有序地进行;

(3)管理机构的统一,需要从教师的任职、升职、发展、业务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构必须有一致的培养和发展标准;

(4)物质待遇的配备,农村大环境总体还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师们的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关照,农村教师才能无后顾之忧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5)社会环境的配合,农村开展科学教育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通过循环播放科普影片、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农村人说明科普的重要性,创造农村爱科学的氛围,尤其家长要支持科学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模式。

进行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农村地方特色、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一般由大学研究者和优秀的教研员来承担)来验收教师的发展情况并与教师评职称紧密挂钩,本着农村教师专业自救、外部机构支持的总体原则设计了以下三种发展模式:

(1)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分布广、地域形式复杂,最现实的发展模式是激发教师个体的意识,实现教师自我教育。具体途径有:教育管理部门与大学教育机构要录制一套供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视频光盘,内容包括典型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农村教师开展讲课、说课、评课的现场实况等科学教师教好书必备的知识光盘配套给农村教师学习,学习情况由校长监督、落实。最后,教师要录制一节结合光盘知识所上的科学课与学习感悟供认证机构检验并作为评职称依据。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2)

二、建立多样化的面授模块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专业背景以及教育经历各异,很多人甚至并非英语专业出身,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培训内容应该按照难易程度区分开,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面授模块。模块的设置可以参照高等院校学生的选课方式,设置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种。必修模块包括专业的英语听、说、读、写,选修模块内容应该涵盖教学方法、中西文化以及一些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文学素养等。同时,在培训期间,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教学观摩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知识、开拓眼界、提升教学素养。

三、建立个性化的网络辅导

多样化的面授机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受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个性化的网络辅导则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教师不同的特点以及需求,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对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的接受度和关注点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接受培训后,其问题点也会不同。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即时交流的途径,E-mail、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让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利用这些媒体工具建立远程辅导系统的可行性大,有效性高。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辅导可以实现培训教师一对一具体教学,让教师的辅导更具有针对性,而学员的个性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网络的随时性也有利于师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四、建立训后实践、观摩环节

面授和网络辅导可以帮助受训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但这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还应邀请城市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将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介绍给受训教师,同时采取一对一联络的助学模式。因为城市的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教材特点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可以帮助受训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在学习策略、评价方法、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可以组织受训教师走进城市中小学英语课堂,一方面,可以直观感受优秀的英语课堂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另一方面,在备课—说课—授课三个环节接受指导后,可以自己尝试组织课堂活动,感受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积累教学经验。还可以组织受训学员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在对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邀请了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名师到教学现场,为学员上示范课、研讨课,使学员从中了解到了英语教育的多样性。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3)

教师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实践、不断研究才能做好的工作,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知识,掌握教学技能外,还要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教学、改进工作、完善自我。“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现时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研究应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推动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教师的能力可以分为从教基本能力和促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科研能力。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优劣是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速度快慢的晴雨表,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薄弱点”是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若不突破此瓶颈,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含金量”将遭到质疑。

我校语文组教师通过对保定25个县及市区乡校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从语文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与科研经历、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自我评价、语文教师的科研活动形式与科研方法、语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困惑与需求等方面入手,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影响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起步与发展的原因,从中找到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保定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1.对教育科研认识上存在误区。虽然当前对于小学教师能否参与教育科研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部分小学教师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教育科研是大学、研究所、专家学者的事,小学教师无须也无法开展教育科研的观点仍有一定的市场;有些教师认为自身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无须开展科研也能搞好教学。

2.教育科研理论素质不高,缺乏研究能力。缺乏研究能力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学校财政支持、资料占有程度、科研方法掌握程度、科研经验、科研时间。

二、解决对策

从培训者的角度看,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培训需求有所不同,各项培训计划从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和培训需求的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普及与提高培训、应急培训、专题培训等培训形式,分层要求,按需施训,以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

作为培育机构,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本着以点带面、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原则,利用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时机,制定专题,普及科研知识。首先,为学员精心准备培训资料和培训教材。在资料和教材的准备上,既考虑到了培训的总体目标,又特别注意到科研能力与方法方面的教材优先充分提供。在课程的开设上,还聘请著名专家学者,为学员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使学员开阔视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同时聘请教育方法论专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使学员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知识。另外专家授课时还言传身教,讲述自己教学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自己在平时思考到的科研课题供学员参考。

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农村小学教师通过教学自我反思,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客体来考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调节。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这种对语文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就具备了一种自我监控能力,能及时调控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中,进行教学案例的撰写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方式,它不仅可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吸取教训,还可以锻炼学员思考教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这是教学研究的开始。教学反思还可以通过学员的教学观摩课展开。一节观摩课上完后,及时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对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客观的总结讨论。这对学员的进步会很有好处,同时还能把一些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碰撞出问题研究的火花。还可以通过指导学员写教后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反思。一个教师应养成写教后记的好习惯,这不仅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好处,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教育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4)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5)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6)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7)

课程设计思路

(一)整合师范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此课程的开设打破现在师范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局面(师范专业是一个封闭的课程体系,而职业教育则隶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课程毕业前由政工人员讲授)。“农村教育”中的“农村”已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农村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教育。(二)服务于农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应该同时参与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教师职前职后的协调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从事农村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力,它既针对职前师范生的入职需要,又服务于职后教师(包括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了解职后教师发展规律与需求,师范教育永远不可能真正贴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而不在职前就培养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则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三)融高校的国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农村大教育中近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农村,服务者已远远超出了师范生的范围,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上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一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基本的国情教育。对当代城市大学生来说,比技术和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要让大学生走近农村,尤其是走近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近还未实现温饱的几千万父老乡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感悟和体会另一种人生,在心中树立起道德理想和人文关怀。

课程改革内容

(一)对传统师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1.指导思想: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改造传统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程体系构架: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导向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见图2)。3.主要特点:一是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整个学时的8%左右,明显偏少。二是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含职前)的终身发展。三是变过去纯学科化的“理论—实践”线性课程安排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上升式学习模式。改变过去学生到高年级或毕业前才到基层学校见习实习的作法,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参加有关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学习。四是变过去师范教育城市化取向为面向农村学校的教育。过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皆在城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触到今后服务的对象———农村学校教育,了解和思考如何服务于农村教育。(二)“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构1.课程目标: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培养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感,懂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批将农村教育作为“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的教师、缺乏具有从事农村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二是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师范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了解,难以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去投入。同时,传统师范教育中又没有教给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技能,其结果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要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要么去了以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支教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训练,尤其是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村教育的行家,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2.教学大纲:(1)指导思想:一是可读性。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选择经典鲜活的案例、农村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章或论述片断供学习者思考、阅读。二是针对性。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实际。三是适切性。适应即将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不同专业将到农村参加支教等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四是开放性。其内容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和增删。(2)教学大纲目录:序,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外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农村学校的复式教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建设与利用等。3.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人员。以叙述和理论分析为主。第二部分为专题性质,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题讲授。课程按照“基本理论、案例、阅读材料、思考题”的顺序展开。理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将农村基础教育放到农业文化背景、农村大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中审视,看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基本模式与规律。主要着眼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习者了解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开阔视野,理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主要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选择与启示。课程内容呈开放式,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专题讲授。职前在校生、职初教师、骨干教师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

课程价值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8)

农村小学的现实情况对全科型教师提出需求。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全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等特点。③加强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河南省各地纷纷开展了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洛阳师院较早开展了全科教师培养的实验与研究,进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启动了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名师实验班”项目。2013年12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报道,刁玉华副厅长对南阳师院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湖北省在2013年暑假专门针对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举办“全科教师”培训,进行了以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为主的“全科教师”培训。以音体美3科为突破口,依托教材,聘请各学科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当培训专家,培训人数达23700人次。④

在2013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孙颖提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训的策略: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实践和能力的培训等一系列实践方式都是全科型培训可以借鉴与使用的方法。⑤2014年5月学者徐莉莉在《教师发展论坛》上发表《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一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⑥

以上学者们都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提出农村教师培训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目前,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怎样建立城乡教师一体化机制?如何利用城市较好的师资条件和办公条件,组织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策略?这些问题还需要教育理论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较少。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紧缺,很多地方出现“包班制”的情况,教师一人承担了一个班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师工作任务重,加班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没有空闲时间进行读书和学习,更谈不上专业发展。很多农村教师在参加过培训之后就停止了学习,忙于日常的工作,培训效果流于形式。

2. 农村小学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对教师开展继续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较为落后,计算机和网络没有普及。教师们很少上网,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一无所知,在专业方面日渐落后。再加上教学设施短缺,很多农村小学缺少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课程需要的教学用具,教师无法开展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教学。

3. 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较低,职业倦怠严重。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工资相比城市都比较低,大部分教师都是初级或者中级职称,晋升高级职称特别困难。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职业倦怠严重,继续教育动机较低。

三、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机制”。城乡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战略上,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统一布局和规划,力求加强城乡资源共享,使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⑦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教师之间增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各项待遇也将更加一体化,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也得以较好的实现。

农村教师全科型培训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理论培训、教育实践技能培训和农村教师行动研究。教育理论培训以理论学习为主,强调知识的针对性。教育实践技能培训以实地听课、评课为主,强调对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指导。行动研究以农村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强调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1. 利用假期增加农村教师教育理论培训次数,提高其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理论培训中课程设置应突出针对性,加强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培训。在培训中应按照文科和理科进行分类,文科教师重点加强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基础知识的教学问题,理科教师重点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几何等科目基础知识的教学。英语、计算机和体育是基础科目,要求所有教师都应不断加深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满足农村小学的教学需要。

2014年10月31日网易新闻报道,保靖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共有47名教师参加,学习了《师德教育》《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美术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综合实践基础知识与教学设计》等与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解读相关的课程内容,完成了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此次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教育领导表示以后还会加大此类培训的力度。

2.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由城市优秀教师对农村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城乡学校间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高校教师、城市小学教师定期下乡对农村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和指导,引导农村教师进行反思和学习。在城乡教师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按照“评课―互动与交流―反思与学习”的程序,引导农村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城乡教师间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普及教育技术知识。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应支持农村小学发展,加大对农村在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通过城乡学校帮扶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网盘、手机、电脑、网络等媒体实现教育视频、课件、音频、电子教材等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农村学校应开展一些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普及计算机、课件制作、教学软件的应用等知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

4. 建立农村教师行动研究制度,加强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城市教师的合作,引导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农村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应遵循“问题确定-行动方案制定―计划实施-行动反思-理论升华”的步骤。研究开始阶段,由农村教师自主选题,自己制定研究方案,主动与高校专家、城市教师交流与合作,即时反馈课题进展情况,调整课程方案,对课题进行反思和理论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农村教师掌握研究的主动权,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研究方式体现个性化,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

全科型教师培训应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培训内容突出实践性、问题性、情景性;培训方式上应注重主动探究性和实践性。开展农村教师行动研究制度,有利于农村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

四、结语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应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城乡教师互动和交流,积极实施教育理论策略、教育实践技能培训策略和农村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策略。全科型教师培训方式应以合作性、探究性、主体性为主,在内容上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注释:

①2010教育统计数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2012-1-18.

②郑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J].经济科学,2008(1):28-40.

③周德义,李纪武.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9):55-591.

④张莲.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2):8-9.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00-03

地方高师是农村教师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在对地方高师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时,应该努力实现其从培养教师的单一目标向培养多种类型人才的综合性目标转型。从理论上讲,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本应承担起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师资的重任,以满足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需要。然而问题在于:历史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逐渐衰退;转型后的一些地方高师办学定位模糊,工作重心聚集在非师范专业的拓展;培养教师特别是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确,参与农村教师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

基于地方高师转型后所出现的问题,相当长一段时期来,升级后的地方高师并没有形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强烈意识,基本处在一种封闭运行的、脱离农村教育需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1)高师教育实际脱离农村中小学教育,授课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际知之甚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主动深入了解,因而未能很好地指导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积极的直接的服务;(2)高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高等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中“除农村化”问题凸显,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专业教育弱化,而且师范与非师范培养方案趋同,培养“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此外,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思想淡漠,农村地区师范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地区任教,去农村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因而,地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趋农村化”发展是高师教育当前必须直面且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历经30年,目前,这种探索和改革已经进入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阶段,地方高师院校的“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正是建树在我国整体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其理念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办学服务方向。地方高师院校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能够审时度势,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服务地方教育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地方高师教育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人才市场什么地方缺乏人才,我们就为这些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此举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实用型人才。

2.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求大、求全和求高”的心态,逐渐改变以知识传授型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师院校应该以当地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深化和拓展学分制、综合班、主辅修、按大类招生、国内外交换生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3.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专业是联系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接点、桥梁和纽带,地方高师教育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地方高师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师资,因此,高师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此外,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前提是要符合学校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地研究本地经济、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做到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能够符合地方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二、“趋农村化”的发展内涵

1.发展定位趋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必须有正确定位,才可能有发展优势。地方师院应把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作为自己的定位。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一是学科专业定位。传统高师院校的学科是对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地方高师院校要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还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地方高师院校要把培养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懂教育规律,善教育,会科研的中小学师资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在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下功夫。

2.研究对象偏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真正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去了解究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偏僻、独特,他们更需要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师资缺乏的现实又对教师多学科综合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而现实是,目前绝大多数师范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综合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缺失,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他们都没有做好应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准备。了解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师范生职前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3.教育共建面向农村。师范专业发展的共建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更是培养农村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对基础教育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要建立起主动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开放办学观念,引领和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要积极与农村中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建的过程中,双方能够共同探讨教师教育理论、实践中的问题和对师范大学生进行合作督导培养,促进其专业发展。

4.职业选择取向农村。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要求的结果。因此,地方高师教育的改革必须把决定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教学改革视为中心,这种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职业化,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村中小学教育需要的师资。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强化高师学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取向,树立坚定强烈的教师职业意识。二是从能力培养上要强调适应农村教育条件的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改革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施“趋农村化”的举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寻求的不断扩大,农村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高师应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实施“趋农村化”发展的系列举措来满足农村新型教师的需求。

1.课程设置、结构要体现地方特色。作为以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高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特色,体现办学的层次性,为农村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同时,考虑到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属性和示范性课程内容老化、体系僵化、脱离农村实际的的事实,地方高师院校可以适当压缩其他类课程,扩展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设置为四个模块,即理论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和研究模块。通过教育专业课程的模块构建,适当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所占比重,同时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强调文理学科课程的连贯性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包容性。

2.教育教学改革要结合农村实际。地方高师院校要进行面向农村教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一是教育学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式课堂精讲与案例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联系学科专业的实际,给学生列举农村初中和小学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的典型教学例子,使教育学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农村教学实践。二是加强教育学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学科教学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师范生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包括中小学课堂环节、全程和微格模拟教学,训练师范生讲授、问答、演示等方面的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师范生观摩优秀教师示范教学录像,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到农村学校去参观、调查及见习。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学基本理论与联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实际这个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简约化,让师范生重点掌握教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在不增加教育学总课时的情况下,用占教育学约20%的课时补充农村教育教学的教材内容。

3.教育实践要走向农村课堂。地方高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改变局限于大学课堂、脱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现状,体现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将教师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学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整合。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联手,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顶岗实习,鼓励师范生进行顶岗支教和从事特岗教师,并把这种地方高师服务基础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深一步的探索。

4.专业发展要导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学习还应通过一些献身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的介绍,培养师范生热爱农村教育的师德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客观实际地分析农村教师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作用,为培养师范生的农村教师专业态度打下基础。要引导师范生充分认识到,作为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专业发展应当具备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这一双重目标,其基本要求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尤其是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精神;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学科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尤其是农村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掌握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具备适合山村学校特点的专门性知识与能力,以及农村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等方面,从而促进师范生自主去培养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师德、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素质,使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方平.创新思路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1).

[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人民教育,2001,(7).

[4]黄白.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审视[Z].在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分论坛上作的主题发言,2007,(11).

[5]黄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学改革的实践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6]李曜明,高耀彬,张启航.顶岗实习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N].中国教育报,2007,(4).

[7]刘玉凤.师资培养模式在顶岗支教指导和训练环节的优化[J].绥化学院学报,2012,(3).

[8]卢红.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专业化教师的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9]马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2).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10)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农村小学受课改的影响,也在积极地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但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少“技术”、缺“技艺”和无“艺术”的现实困境,使高效课堂难以实现。要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博采众长,坚持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农村小学 高效课堂 课堂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36-02

一 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思维,是教师基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对教学因素的高效组合,是教师融认知建构和情感激活、价值引导和人格陶冶、教学控制和情景创设为一体,使教与学交感互动、协调平稳推进的高效教学。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与学生的最大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性的课堂,一种精致的教学理想和境界。“高效课堂的本质特征是心系学生、以生为本,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创建学生学习的‘学堂’。”

二 农村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的现实障碍

目前,农村学校受课改的影响,纷纷踏上课堂教学的改革道路,学习一些改革的成功经验,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制”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以及山东省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高效课堂的实践。但很多农村小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在形式上,还是追求课本至上、考试至上、教师至上。农村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的现实困境是教师课堂教学少“技术”、缺“技艺”、无“艺术”。

1.少“技术”――课堂技术的不足

“所谓课堂技术,就是教学实践者固化、定型、再制造某些优秀课改经验或流程,并扩大其应用范围的课堂思维、行动、观念,是教师在课堂中为达成教学意图而采用的现成技术性手段的总和。”在农村小学,多数教师都是一个人一个班全权负责制。一方面教师课务繁重,另一方面教师能力有限。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很多偏远的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等新理念知之甚少。有的农村老师可能对一些课改概念听说过,但对其内容和意义却是完全不知,有的甚至就不知道什么叫作课改。农村学校的小学老师对新课改并不是没有向往的,但行动是艰难的,一是创新代价大,素质教育在农村基础薄弱,老师一旦抓不好,将面临家长、学校领导的重重批评;二是教师自信度不高,农村教师多半是普师,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有所怀疑;三是学校领导对课改的热情度不高,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很少有人敢去尝试。

2.缺“技艺”――课堂技艺的短缺

西部农村小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持续着封闭、保守的传统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仅缺乏课堂技术,在课堂技艺方面更是十分的短缺。在课堂上,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与我国素质教育提倡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还差了很多。“任何课堂技术都有一定适用阈限与生命周期,对它的任何过度使用、过分偏宠、刻意固化都可能导致课堂技术的崩溃与失效。”因此,在高效课堂的建构中,还需要呼吁课堂技艺,“所谓课堂技艺,就是教师在熟练掌握大量现成课堂技术,如课堂典范、课改理念、先进模式、课堂结构、课堂程式等的基础上,个性化地理解、迁移、改进这些范例、理念、模式、结构、程式,促使其与自己的教学情境、经验结构、教学个性、教学思维、教学哲学等相融合,努力构建具体有自身特色、更高效能、日趋合理的课堂形态的一种专业品性或教学样态。”

3.无“艺术”――课堂艺术的低能

“所谓课堂艺术就是课堂教学的超越性品质与理想化状态,其主要内涵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以和谐美好为内在目标,以灵活多变、创意跌出、个性突出、风格明显、自如自然为外显特点,以即兴创作、机智应变、自由施展的方式展开,由此到达了一种‘随心所欲而不渝距’的完美教学境界。”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是艰难的,毕竟这是一个高境界和超越性很强的课堂。教师不仅要能够把各种课堂技术内化到自身的教学中,要到达对各种教学技术能灵活自如运用的境界,而且还要懂得课堂教学的“道”,“道即方法、技术、技艺,是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领悟课堂的智慧,到达课堂教学的高度自主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状态,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三 农村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策略

1.重“技术”――博采众长

“对课堂‘效力’的追求当属一种科学主义的教学论调,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讲目的、不问手段。”“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设计、思路,只要能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即可被认定是成功的。”实际中,农村小学教师的问题是对教学技术掌握的缺乏,对教学理念的不足,再加上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和“反效”使得教学效果更糟糕。加强农村小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必须博采众长,发挥教师的优势。这里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校内教师相互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取长补短;第二是农村教师应该多吸收校外优秀教师长处,不断积累经验,促进自我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个是教师要有自信,通过前面的博采众长,再根据自己优点积极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2.品“技艺”――知行合一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技艺的短缺,是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能力不够,不能很好地将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建构农村小学的高效课堂,不是一日之长,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农村小学教师不停地输入新鲜血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断地进行实践与理论的创新,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地高效。只有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教学的知行合一,农村小学教师才能掌握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

知行合一是教师教学的智慧。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从课堂上来,再到课堂中去”,需要教师脚踏实地、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教师须亲身体验、亲身感悟,才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农村教师虽然长期站在教育第一线,可毕竟“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此处”,要想摆脱自身的局限,教师必须开阔视野,多学习理论知识,站在最高处,“一览众山小”。通过理论学习和不懈的教学实践,农村小学教师还必须有自我的反思、内心的自审,把教学理论所反映的思想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组合,实现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掌握好课堂教学技艺的精髓。

2.贵“艺术”――以人为本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篇(11)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小学作文 校本教材 应用研究

目前,小学的教材中对作文教学的指导偏于概念化,并且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语言贫乏,内容也相对枯燥,这一现象影响到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1]。因此,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问题急需提高,这就需要我们能充分挖掘校本教材在农村小学作文中的应用。

1.现状分析

第一,文本教材相对欠缺。小学的语文课程中包括作文教学,而实际中却没有作文教材可以依据。目前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这就会影响到语文教师对小学作文的教学。第二,现阶段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对作文的教学进行系统地训练,经常出现给学生随意出题目的现象,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也较低,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系统的训练,这就会加大农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难度。第三,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绝大部分小学生阅读量少、阅历也不够,这就会是的小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对事物的观察,这属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疾[2]。

2.实施策略

(1)建立校本的教研制度,引领农村小学教师走上课题教研之路

由于农村中缺少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这就导致农村小学的任课语文教师水平相对不足,而且缺乏专业的语文教学理论,学校对教师又缺乏及时的培训,同时缺乏规章制度的监管,最终出现语文教师任意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没有积极学校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也相对缺乏,小学生基本上是处于相对“自由”写作环境[3]。所以,学校的管理人员应当首先重视对农村学校以及作文教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教研管理制度的建设。

(2)利用校本教材,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握课题研讨的机会,做好校本教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作文教学方法,使非师范类教学人员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理论、写法指导、作文教法等等。是农村的小学教师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国农村小学的的作文教学在根本上有所提高[4]。

(3)加强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收集,提升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提升,一部分来自于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模式提升,另一部分就是来自小学平时对作文写作素材的收集。农村有其独有的资源,教师应当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劳动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教师注重平时的启发,使学生获得对生活的体验。丰富素材、增加写作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走出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巧林.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D】.信阳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