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03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6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应当就是新型农民的内涵。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靠什么?靠教育、靠培训;靠扎扎实实的农村社区教育。而农村社区教育是通过各类社区教育课程具体实施的,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核心,它的开发将有助于农村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对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特点

1.课程开发的对象以务农劳动力为主,重点关注弱势群体。何为务农劳动力,主要是指从事种植、养殖的农业第一线农民。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许多农民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劳,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快富了起来。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民想富不会富,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基本上还沿袭着传统的作业方式,只凭勤劳和一腔热情,缺乏应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改变这一现状,课程的开发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老人和残疾人,可谓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农村社区教育不能遗忘这些基本丧失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应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因而,课程的开发以家庭副业和加工业培训为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在不同岗位从事力所能及的的工作。

2.课程开发注重实践性,提高农民的操作水平。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是为满足农民实际需要而开发的,社区教育课程以提高农民职业能力和发展个性为主要目的。因而,要选择知识性和技能性强的课程,尽量使课程学习具有可操作性,让农民学以致用。由于开发着眼于学员和社区的需要和兴趣,很容易忽视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这就要求社区组织课程开发时,在充分考虑农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要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来编写教材,以确保教材的学术性。课程展开的方式在强调实践性同时强调体验性,重视基于农民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学习方式,所谓“大树下的培训”、“田间地头的培训”、“建在农场、苗圃的教师”的培训模式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3.课程开发充分发展了农民的个性。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农民的资质、程度、特点和个性有很大差异,他们的要求千差万别,爱好和兴趣各不相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者主要是长期深入当地实际进行指导的专家、社区学校教师和农民,他们最了解当地的实际,不仅能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的气候、土壤),还能根据农民的接受水平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有些农村社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结果,在开设礼仪常识、社会生活必备知识、创业技巧等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由社区组织的舞蹈、演讲等小组活动,农民通过自主选择这些设置灵活、内容丰富多彩的课程,使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还在选择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4.课程内容的开发随农民发展需要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要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要根据社区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脉搏与人们的生活、社区的发展跳动相一致。学校课程重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课程开发是按农民的需求设置的,农民有充分的选择权。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比学校课程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现代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紧密,这使得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领域宽泛、实用性强,更贴近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随农民发展需要和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5.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本土化特征。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既有全国、全省各地普遍共同的内容和要求,但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和条件。社区的文化积淀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发展目标不同,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具有不同的特色。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社区,人们的开放意识较强,课程资源开发比较丰富,具有地方性和超越地方性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内容的层次、广度比较精致和多样。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一般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资源、独特的地理物产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等状况,设置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实用技术类社区教育课程。所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充满乡土气息。

6.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标准富有弹性。基于农村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目标确定的自主性,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以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以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广泛性、自主性作为评价内容,以农民是否欢迎,是否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为标准。所以,它的评估标准具有弹性化的特点。

二、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路径

1.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不够丰富,我们必须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区教育的发展为依据,以农村社区具体情况分析为前提,进一步开发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居民的不同学习需求。为此,上海师范大学黄云龙教授提出了一套“四大类26门” 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体系的构想。黄教授所提出的课程内容基本体系主要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和家政教育课程四大类。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完全可以以此为鉴,并在此基础上加快课程内容更新改造的速度,开发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发展便捷式、菜单式的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习者的需求,更加富有影响力和吸引性。

2.必须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进行课程开发。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既要关注农民的生活,也要关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要通过访问当地镇(街)领导,与产业协会、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确定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方向。有些农村地区已经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群体,并建立了产业协会,这些产业协会作为区域性的行业同盟,具有信息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网络优势,农村社区教育要利用产业协会的这些优势,开发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

3.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仅靠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融智”,必须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首先,利用当地中小学开发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机会,动员他们以本地的首要特色和文化特色作为课程资源,借助中小学的力量开发农村社区教育活动课程。其次,利用当地农技站的科研力量和与之合作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技能培训课程,尤其是教材的编写。再次,借用本地的特殊人才,开发特色课程。有的村和社区里有一些特殊人才,如书法家、乐器爱好者等,他们中一些人热衷于传播自己的技艺,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应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开发特色课程。第四,课程开发和实施者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农村、行业或农业科技变化的问题和最新动向,收集相关资料,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修订、编写课程。

4.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反映地方和区域特色。中国地缘广阔,各地农村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优势产业等各异。有些地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有些地区的林果业占重要地位,有些地区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有些地区以手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有些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等等。因此作为主要为各地农业服务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就应当因地制宜,以各地拥有的资源和具有的优势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中心,充分反映地方和区域的特色,从而真正体现农村社区教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5.必须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因地制宜,专兼结合,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要以必要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组建一支适应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富有社区教育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专职人员主要是在社区内的教育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中统筹安排,兼职人员按照开展活动实际需要临时聘用。农村有一大批热心于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甘愿奉献的志愿者,他们有在职的工作人员,也有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他们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极其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6.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必须体现多样化。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成人能接受的培训方式。首先,要正确选择培训地点。成人一般也希望学习新知识,但他们又往往不愿意走进校门,主要是他们普遍有一种“学校恐惧症”,他们怕学不好,怕考试,怕老师。这种恐惧,在农民身上表现尤甚。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地点尽可能设在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如茶制作培训班设在茶山上;把健美班开在公园里;把餐饮服务班开在饭店里;把花木培训班开在苗圃里等。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成人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演示、游戏的教学方法,把他们带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这能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同时,也可通过活动式、展示式、沙龙式等综合方式,实施农村社区教育课程。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2)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3)

社区的定义: 是指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构成一个社区,主要包括地域、人口、组织结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等基本要素。社区按照多元综合的标准,可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从九十年代初在城市大规模开展,至今社区发展已比较成熟。农村社区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前不久,我县黄粮镇已正式成为省民政厅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这是__县继榛子乡后第二个试点乡镇。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行政(自然)村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改善社区设施,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完善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我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地域面积较大的城区,但农村的发展与城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上级部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存在差距,这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有效的抓手和载体,它可以依托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把基层党员和农民组织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并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制保障;同时,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村民自我服务和社会互助等,从而逐步把城市的管理服务向农村覆盖,把城市的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成果。因此,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困难

我县农村有101个村,在农村行政村中开展社区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它不同于县城社区建设。因此,深入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一)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都是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是一个实体。农村与城市社区都是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的基地,并以此建立多种社会关系,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口和地域,而且包括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第二、具有多重功能。农村和城市社区与其它目标单一的社会组织不同,它都具有社会管理服务和社会整合、民主自治、文化等多重功能。第三、是聚落的承接体。农村和城市社区,不仅是社区成员居住的场所,而且都有与居住直接有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这是社区的依托和物质载体。第四、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农村和城市社区都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既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也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都需要有相应的活动设施。第五,基层自治组织。农村和城市社区都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点和特点。一是农村社区地域面积大,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小,受地理和资源条件影响相对较小。农村社区有农民赖于生存的土地等资源,不仅地域面积大,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产业规划等不同,社区与社区之间差别大。如我县90个村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沿河两岸和海拔较高地带,村与村之间地理和资源条件差别比较大,这些差别直接影响到社区建设的基础、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因此,必须根据分布在不同区域村的特点来策划和建设农村社区。二是农村受地理障碍,服务配套设施简陋。城市社区不仅各项设施、服务比较完善,而且能充分享受到城市社会公共产品的服务,而偏远地区的农民主要依托乡镇政府的服务,其服务配套设施又相对缺乏。同时在城乡环境下,城市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和资金保障都由政府埋单,而农村主要靠乡镇转移支付解决。因此,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从体制上突破,建立城乡统筹的投入保障机制,并充分考虑农村偏远地区的特点,逐步建立完善能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三是人口密度低,居住较分散,社区资源缺乏。城市社区居民居住集中,人口密度高,而农村社区人口密度低,主要以村作为村民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心,而且都分散在自然村落和独立农舍中,比城市居民的居住要分散的多。所以,在配置农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经费时,要根据社区服务对象的人数和空间范围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四是农村社区村民具有明显的认同感,同质性强。城市社区居民来源不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阶层相异,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有较大差异。农村社区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经济活动简单,是一个生产生活的共同体,村民之间比城市社区居民联系更加紧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了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村民之间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宗族血缘关系,村民自治意识比较强。因此,必须提高社区民主管理的水平。

(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县90个行政村中,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村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集体经济迅速壮大。而在相对偏僻的村组,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较低。如在全县90村当中村没有集体经济的占95%以上,大多数村村民靠打工来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经济农作物如:柑橘、蔬菜、烟叶

、核桃、板栗等规模不大或不成片,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是阻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中,村里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支撑,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发展受到限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些地区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和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处理都没有得到解决。虽然绝大多数的村进行了整治,但长效管理的制度措施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另外,农村基层的办公等硬件设施简陋,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缺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建设、管理体制障碍,虽然政府在对农村乡村道路、基础建设等方面有投入,但对一些经济比较薄弱村的支助力度也不够。如近几年实施的“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电话”等工程,财政部门采取落实策给予一定补助,但离实际的资金缺口相差还是很大的。而一个村的整治,总资金一般都要100万至200万元,有的所需资金会更多,对有些经济薄弱的村,要拿出这么多的资金,只能靠贷款,致使村里背上债务。

3、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但这部分农民转移就业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文化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从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看,普遍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而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民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难于实现职业转移。二是自身素质与心理期望的矛盾。一些农民虽有求职意愿,但普遍是“眼高手低”,对乡镇和劳动部门介绍的岗位,只要是工资、岗位层次偏低或苦一点的工作都不愿意干;有的村民对政府出钱组织的技能培训也不愿意参加,宁愿在家打牌、搓麻将、喝茶;有的靠买菜或做点小买卖,生活条件比较宽裕的农民,则更不愿意从事一般岗位的工作。

4、农村建房问题突出。多年来政府对农民建房规划控制停止审批后,这一矛盾就格外突出。而农村一些家庭因孩子长大、结婚分家等都要建房,有的旧房、危房要进行翻建。但政府在控制建房的同时,由于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建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在农村出现了违章建房,而且互相影响,还有就是在听到我县将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等要征地,想在将来征地拆迁中得到更多的房屋拆迁补偿,也借机跟风进行装修、建房,以致农村有的地方违章建筑比较普遍。

5、阵地建设需要加强。虽然农村的文化生活有了改善,但是,一方面,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不够,目前农村基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由村里负责投资建设,县有关部门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械、图书等,而一些经济困难的村没有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基层文体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相对缺乏。另一方面,现有的基层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的也没有充分的利用,村里没有基层文体骨干来组织开展活动,村民平时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与之相反,农村一些地区,宗教迷信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村民聚在一起就是。针对这些现象,既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基层的文化阵地建设。

6、医疗卫生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农村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但基层的卫生室(站)建设有待加强。按照有关规定,村卫生室(站)用房由本级乡镇解决,但从实际看,有的是乡镇解决,有的则是卫生室(站)承担本室(站)的用房租金,由于农村基层点多、面广,增加了卫生室(站)的资金负担。村民平时一般都到村卫生室看病,这些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是过去农村的赤脚医生,其法人代表是村里,实际是个人诊所,在医疗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另外,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虽然农民基本都参加了医保,但由于现行的医保筹资金额较低,农民看病实际能报销的数额较少,大部分费用还要农民自己承担,因此,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7、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特别在农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陋习一时难于改变,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的村民在绿化带里种起蔬菜;有的村民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在利益的驱动下,借政府开发建设,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甚至层层上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

农村社区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为宗旨,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行政村为基础平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民政部门牵头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健全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改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搭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公益事业服务,美化社区生活环境,完善帮困救助体系,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治安,努力把农村基层建设成为服务完善、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由于其基础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中,既要借鉴我县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针对农村社区的特点来开展社区建设,在现阶段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抓好社区建设:

1、建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农村社区的定位。根据我县目前行政村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建议按照以下两种不同类型建立社区:一类是以“一村一社区”的定位建立社区,按照这一定位建立,这是因为农村行政村是相对独立的共同体,虽然一村一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其人口规模要小得多,但有利于社区建设和服务管理。第二

类是多村合并建立社区。主要是对部分规模较小的村,原则上在200户住户以下的村,且与其他村相邻,进行行政体制调整合并为一个村,建立社区。这样可以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多村一社区的规模,一般控制在800户以下。社区建立后,设置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要本着精简机构的原则,既要理顺关系,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又要保证村委自治组织的性质不变。根据现有村级组织,建议在原村级组织设置框架的基础上,将村党组织改为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向驻地单位延伸和覆盖,更好地整合农村社区的资源。社区党组织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可交叉任职,不再增设其它机构。社区党组织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与村委会及其它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并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利。社区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和社区其它组织应服从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并依法照章开展工作。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主要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站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开展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建立社区工作机制。在政府业务部门和村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搞好社区的各项管理和服务。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社区环境。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安全饮用水、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要把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工程与优化社区环境结合起来,并在加强农村社区环境整治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抓好经常性的管理,建立完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由县、乡镇、村三级落实经费保障。社区要发挥自身优势,要依靠自身力量,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建设美好家园”等活动,组织动员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美化绿化工作,改善社区环境。

3、构建社区服务管理体系。要借鉴宜都市的先进做法,立足于方便村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为民服务,形成县、乡镇、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同时,为社区农民提供农资采购供应服务、生产技术咨询指导和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要继续抓好农村卫生室(站)建设,各乡镇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卫生室(站)的用房,县卫生部门要加强指导。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建议逐步提高农民医保筹资金额和报销比例,对个别经济比较薄弱、农民参保率较低的村,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助,使农民应保尽保、医病有保。要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根据我县发展旅游、化工等产业,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的岗位技能需求,组织定班、定专业的菜单式劳动技能培训,也可以与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办班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

4、积极营造文明新风。重视抓好农村基层文体队伍建设,建议县文化体育部门和乡镇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社区文体骨干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帮助基层活跃社区文化;注重挖掘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社区民间文化团队和协会,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体活动,变“文化下乡”为“乡下文化”,形成社区文化。同时还应依托我县拥有这方面特长的民间艺人帮带广大农村文艺骨干自教自乐,积极组织社区的老年人开展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素质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素质,并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

5、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要从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入手,对达到建立基层党委规定的,建议建立社区党支部。要把社区党建工作向驻社区单位企业延伸,并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调动驻区单位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要加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改善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6、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要以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委直选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对村级重大经费开支、纳入低保、项目建设等重大村务,推进村民民主和村务公开建设,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新载体,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

7、切实维护农村基层稳定。积极抓好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开展以案讲法系列教育,以及“送法上门”、“送政策上门”的咨询服务活动。要完善社区综治工作站的硬件设施,强化一线力量,特别是治调委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基层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治安联防工作,群策群防,建议成立社区治安巡逻队,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护社区稳定。

(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定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由县政府牵头,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根据我县农村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不同任务和目标,以指导社区建设。

2、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规划起点要高,要凸现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对社区的规划用房,可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标准,并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留足社区配套建设的空间,并适度超前。

3、建立社区建设保障体系。建立政府投入机制。要把筹建农村社区“工作站”、配套服务设施等社区建设资金,统一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预算。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向市政府及对口部门,争取农村社区建设政策上的支持。要整合好新农村建设资金,对县政府相关部门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要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调整提高确定薄弱村的村级可分配收入标准,同时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标准。要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服务、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农村社区的服务事业,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投资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4)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5)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

关于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工作,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解。我们的理解是:把一些分布零散的旧村庄迁并整合在一起,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集中建设以居住为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农村居住小区,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角度出发,应该是相对集聚。平原区,城市郊区集聚程度要大,山区、丘陵区等集聚程度要小;用地适宜且有条件的地区集聚程度要大,用地等条件差的地区可能集聚程度要小,这是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前提。当然这里应杜绝一点儿都不集聚的想法。一点儿都不集聚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三、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考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山区和丘陵区每个行政村可以考虑建设2~3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平原区行政村可以考虑一个行政村建设1~2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地区,无论是山区、丘陵或平原区,可以一个行政村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或几个行政村合并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意愿。但必须考虑到《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即“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点。由此可以看出,山区和丘陵区的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2000人为宜,平原区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0~10000人为宜。真正体现“山区和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小城镇、工矿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重点对基础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不宜居住的散、小、远等村庄进行迁并;平原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城镇、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以及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按照集中紧凑、集约用地、集聚发展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

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建设方式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建设方式有三种:一是先建后拆:先建后拆是河南省目前进行新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最主要的建设思路。特点是容易实施,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旧村庄的拆除工作和复耕工作缓慢,也容易出现新的变数。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社区建起来了,但旧村庄却依然存在。二是先拆后建:先拆后建的例子在省内不是很多,主要特点是周期长,近期很难看到效果;另外,群众的临时安置也是个大问题。主要特点是,很容易看到旧村庄的复耕。三是边建边拆:在河南省范围内也有这样的例子,在旧村庄周边先行建设一部分社区房屋;搬一部分后,再拆建另外一部分。其特点是比较稳健。问题是建设周期过长,各项手续要反复办理,比较麻烦。

五、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集聚力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应正确理解集聚力度过大过小的问题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原则是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的目标”。大是一个方向,小可能更多的是群众意愿。要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集聚式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以及旧村庄的迁并力度。

(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人是集聚到一起了,公共服务设施配齐了,生活是方便了,可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展开。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出行距离可能加长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河南省采取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河南省人口密集。社区到劳动所在地的距离并不会很远;二是我们走的一条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合村建社区,然后一部分社区再逐步过渡为小城镇。随着农村交通体系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三)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应重视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

河南的广大农村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决定着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的多少,又决定着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规模和快慢程度。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关键。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核心两个根本:核心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是建立农村土地的合作经营制度,推广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还是仍然停留在农民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两个根本是如何在县、市、乡镇建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和建立面向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信息及市场销售体系的根本问题。这是政府帮扶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四)关于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资金和主体问题

《意见》明确说明:“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以奖代补。各级政府要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说明,政府将用“以奖代补”和相关政策指导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体仍然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加以解决,河南省农村广大,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市场是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主力军,具体工作还是要从市场做起。

(五)关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6)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一)社区及农村社区

1、社区及特征。社区的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和郊区、大都市这些规模不等的单位都可被看作是社区。1917年英国社会学家R・麦基弗出版了《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一书,他认为社区必须建立在成员的共同利益之上,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善或公共利益,社区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的集合,因此需要一种组织作为载体,这种组织可以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社区相关理论的研究论证了社区具有同质利益认同、异质利益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整合的功能。

2、农村社区的特征。农村社区具有区别于城市社区的自身特点,主要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其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我国农村社区的产生是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的内在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利益协调的内生变量,它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组织性特点,这些特点契合了转型社会下对农村社会利益协调的需要。

(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被动建设模式。农村社区被动建设模式主要是指城市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包围”了一部分农村后,对乡镇直接改成街道办事处或“城中村”村委会直接改成居委会的社区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深圳,目前深圳已是一个没有镇和村的城市,全面撤销了镇政府成立街道办事处,撤销村委会成立居委会,使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迅速覆盖全市。

2、经济推动模式。经济推动模式就是经济强村建设社区的模式。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岜山村和河南的京华村、龙堂村等由于兴办村级企业使村落具有了城市单位和新社区自治的色彩。

3、空间整合模式。空间整合模式就是将空间分散的行政村进行集中规划建设的行政村社区模式。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而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将按其中的空间整合模式尝试发展。浙江省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要求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采取拆迁新建、合并组建、移民迁建、保护复建、整理改建等多种类型和宅基地整理置换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撤并,促进了村庄布局规划的实施和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村为载体,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

4、自治模式。自治模式就是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典型如: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各行政村按照“地域接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的原则,建立了“村委会―社区理事会―互助组―基本农户”这一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而实行的村小组社区自治模式。湖南农村社区建设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一村一社区”,即把农村社区建在村上,实行村委会和农村社区合二而一,将原“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村民委员会”。

二、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特色

(一)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回顾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可总结出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从摸索、引导、规范到提升的过程。具体可以从市政府的文件看出:①摸索阶段。1999年市政府出台的义政[1999]116号文件旨在鼓励旧村改造,是义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初步阶段;②引导阶段。2001年市政府出台的义政[2001]113号文件,从规划管理到用地审批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③规范阶段。2006年义乌市政府出台的义政[2006]55号文件旨在推进和规范新农村住房建设;④提升阶段。2009年义乌市正在调研出台新的政策,着重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档次。

(二)农村社区发展现状。截至2009年初,义乌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成果显著。在城区4个街道中,组建了98个社区,其中38个已完成建设。依据农村社区空间整合的模式进行建设,如北苑街道的凌云社区就是由游览亭、塘坦、后明塘、青溪、杨街六个村整体搬离原有的空间点形成一个新的集聚中心,社区常住户数1,828户,人口5,025人,总用地面积1,185亩,社区总用地由街道统一征用、统一规划、分村实施。社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如菜市场、卫生站、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

(三)农村社区发展特色

1、功能分区。《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中确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思路为:“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四个区:即在“一体两翼”规划基础上,把义乌整个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等四个区。通过科学布局和整合改造,把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远郊区内的村庄,全部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融入就近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

2、分步实施。分步实施,即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到2005年,完成全市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和村庄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主城区1/2“城中村”改造和远郊区全部村庄异地奔小康工程;主城区城市框架和副城区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1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副城区1/3村庄改造、城郊区1/4村庄改造和远郊区异地奔小康工程;各分区内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第三步到2020年,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任务,市域共享现代文明。

3、空间集约。义乌市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创新改造安置的方式,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与步伐。如,在主城区内按照城市建设理念和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以高层公寓建设和水平套房为主,该理念在稠城街道田畈村开展试点工作,常规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方案需占地4.7万平方米,而按现在的集约型思路,仅需2.7万平方米就够用了,节约用地57.4%;在副城区内农村社区建设实行生活区和生产、经营区相分离的改造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城郊区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占地面积较大的空心村进行改造和村庄整治建设,如对连片危房、旧房、空房进行整合,保留农村特有风貌的同时建设多层水平套房,使其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

(四)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1、基础设施实现共享,方便社区居民,如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实现社区资源共享。2、建设档次和品位提升,如在主城区建设高层农村社区住宅楼,在副城区和社区建设多层平水房,统一规划、井然有序、上规模上档次。3、将居民医疗、社会保险引入农村社区,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慈善救助等机制,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广大农村社区。

三、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归根结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将服务村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坚决杜绝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之由,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做法。

(二)注重农民参与的过程。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求社区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管理有序的社区建设参与机制。

(三)增强村民自治和行动的主体地位。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个重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农村社区这个载体和平台,把公共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同时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通过自治、自助、互助,满足农民群众各方面需求,增强村级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社区的发展活力。

(作者单位: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指导站)

主要参考文献:

[1][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译.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美]丹尼斯・C・缪勒.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锋,辛晨.新农村社区整合机制研究[J].长白学刊,2007.6.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7)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社区,亟需上级部门针对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特点出台相应政策。基层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8)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从规模上看,大的可以指一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几个乡镇,小的指乡镇村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是以乡镇辖区和村委会所辖区域为单位,它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也是我国农村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强;三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四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在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社区服务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如何适应当前这一改革发展趋势,加快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就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快和改进农村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就要进一步改变乡镇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农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以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社区发展,把农村社区改造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健全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及服务功能,培育社区管理服务意识,使社区内的组织、群众、社会团体等都成为社区管理的参与者,就能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能使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劳动就业、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乡镇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转向社会,落实到社区,农村社会正由“乡村人”向“社区人”转化,社区承担了“乡村”分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诸如为社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对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管理,这都将为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

2.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文明和谐乡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村特色文化,弘扬文明道德风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就成为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素质,要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和其他组织来管理,使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统一实现了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这意味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也将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推广实践过程中,农村社区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观念落后。从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农村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切合农村实际,符合民心,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工作不认真负责,且对政策和法规领会不透、传不准、落不到实处,因而在农村许多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有的农民不知道“新农村”的含义:又如农村联产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已出台多年了,但至今仍有好多村没有完善承包手续:管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职能,使许多村干部在管理方面随心所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也未完全实现由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主要是以乡镇村为依托,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处于乡镇政府与农民的最直接联系层面,其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近几年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和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自己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9)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24-03

当前,全国河南、山东、湖北等省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尤其是河南已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是决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契机下,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将促进政府统筹规划,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良性发展。

一、公共产品供给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义重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的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1]。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内容

传统城镇化增长导向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并且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规模轻质量,浪费了财力、物力,挤压了民生资金投入,还引致一系列如失地农民安置、农民工融入城市等突出问题。而且随着各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少农村出现“穷、空、散”现象,留在农村的农民居住环境不容忽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土地,为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拓展空间;而且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还能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是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内涵的重要战略基点。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新”,要求其具备完善的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现代国家的建构,外部性因素日益向乡村社会渗透,农村社区不再是自然状态,更是一种国家规划性制度变迁的产物[2]。新型农村社区是多个村庄社会共同体的组合,是开放程度较高的社会系统,承担着农村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认同感。新型农村社区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也可以满足其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需求,具有完善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特征。

(三)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村的发展战略研究生态保护、江河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基础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直接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只有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促使农民积极主动地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发展权首先表现为可持续的生计能力和生计方式,就是指通过统筹利用各类生计资产的生计策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创造有益就业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恢复生计的能力、获得主流社会接受和公平性得到保证的能力等[3]。只有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无差别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民才能逐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实现其发展权。

二、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特征

根据萨缪尔逊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消费该产品。”学术界一般概括为三种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与此对应,私人产品的三种特征是: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社区居民共同享有的公共物品,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

(一)地区差异性大

布雷顿(Breton)根据公共产品地理区域将公共产品划分为地方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受益范围主要是农村社区内成员,与成员的利益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我国农村地域宽广,农村地域的分散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没有城市的集中化这一特点,地区差异较大。

(二)决策难度大

我国农村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农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资源禀赋也存在着差异,决定了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推导出了一般情况下,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条件即所有消费边际替代率的总和必须等于生产的边际转换率。这个理论假定居民可以真实反映自己的偏好或政府可以准确了解居民的偏好,政府据此获取信息提供公共产品。实际上,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公共产品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性,使得农村社区难以提供萨缪尔森假定的民主国家的背景条件,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难度大。

(三)供给主体情况复杂

农村公共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准公共产品,有三个特点:(1)具有效益上的外溢性,城市和农村一样受益;(2)存在着一些消费上的排他性,仅仅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居民受益;(3)存在着一些消费上的竞争性,供给范围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出现一定程度增加[4]。根据治理理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从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供给模式的演进过程中,不存在唯一的、最优的供给制度。同时,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供给主体权责不清,关系复杂。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公共产品供给难题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科学规划,扭转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矛盾,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随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农民实现了居住环境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社区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缺乏,“被城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5]。我国传统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导致了现在的城乡不均衡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城乡差别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城市公共产品基本由政府生产和供给,居民可以免费消费纯公共产品,只需支付较低的费用便可以享受准公共产品。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中央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大多数农村基层单位和组织财力有限,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比如大中型的水利灌溉设施、农作物良种的开发和培育以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等;(2)与农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包括农村的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及环境保护等[6]。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负担,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衡

在农村地区农民生产生活的群体联系性并不是很强,而且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地域性特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社区居民需求层次和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需求更为强烈,满足程度却更低。同时,由于各地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认知差异较大,落后地区在建立顺畅的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渠道方面更困难。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需求由马斯洛需求层次底端的粮食、住房以及安全等基础生存需要,逐步向更高层次延伸,涵盖对乡村道路建设、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文化体育活动、农村信贷和环境保护等不同方面。基于此,政府无法用统一的尺度衡量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程度,难以判定农民的真正需求,造成公共产品供需结构的失衡,出现农村居民急需的以及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短缺,而农村居民需求不高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等不均衡现象[7]。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基本上都由各级政府决策,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表达其公共服务需求,并且没有公共项目的抉择权。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被反映到地方政府的决策层面上来。传统的供给主导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下,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往往通过抽象的象征评估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致使公共产品供给内容偏离和扭曲。由于政府组织和官员对自利性的追逐,还会有根据距离政权中心的远近来决定所提供公共产品的现象,导致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产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8]。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倡导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制度惯性难以即时扭转,农村公共资源仍无法得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问责和考核机制,农村公共资金滥用和挪用现象严重,致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十分低下。

四、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农民必须适应新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生活。农民适应社会空间相对难度更大。首先,因为社会空间适应涉及交往、人情等社会资本再储备,以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休闲娱乐等再建构。其次,因为社会结构本身的变革要缓慢得多,不可能一夜之间转变过来,特别是风俗和传统[9]。对于农民嵌入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并由此引发的不适应和痛苦,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一是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范畴,通过产业支撑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收入,增强社区对农民的吸引力。二是要重点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放在同等位置上,关注农民的利益,真正以人为本。通过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实现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农民不仅住进新型农村社区,还能过上真正与城市居民同质量的生活,赋予农民持续的发展自。

(二)政府应明确其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功能定位

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但不是唯一供给主体,政府主导作用的体现要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合作供给平台,实现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均衡。首先,要把握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契机,规划先行,整合农村社区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构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基层社区平台,加快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组织体系的重构。其次,统筹城乡,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公共产品的供给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使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再次,为了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持续有效的供给,应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中的责任和义务,逐步构建和完善中央、省、县乡和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

(三)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单靠有限的政府财力难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如果全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必然造成低效和浪费。从世界各国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经验来看,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融资渠道:(1)完全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制度框架内解决,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供给公共产品的方法;(2)由政府和私人通过谈判、签订合同的方式联合供给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通常可以通过清晰界定产权,赋予私人部分收益权;(3)私人提供在市场流通,政府补贴方式;(4)完全由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

资金缺乏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之一,亟须加大力度探索适合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的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参照国外的经验,按照公共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引入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首先,对于纯公共产品,要畅通政府投资主渠道,加强监管,使其承担起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其次,对于如电信、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等农村准公共产品,可利用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财政和金融政策,明晰产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对于如村内道路的维护、沟渠的疏通与修缮等村级范围内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社区组织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再次,对于那些外部性不强、进入成本低的公共产品,可以由民营企业按照市场机制作为供给主体。另外,要积极培育农村非营利性组织,这部分组织主要包括各种专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可有效弥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上的“缺位”。

(四)建立科学的供给决策机制

广大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首先,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让农民有表达自己所需的公共产品供给渠道。由农民自己决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向“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转变。其次,真正推行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举制度,使社区居委会真正能做到对所属社区居民负责,成为村民公共产品真实需求的代表者。再次,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加强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意识,让广大农民明白其权利和义务;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管理水平,运用民主方式,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2).

[2] 孔德斌,奉海春.合作共同体: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 刘嘉汉,罗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学家,2011,(5).

[4] 曾金盾.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 王中伟,夏从亚.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6] 刘其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20).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0)

近年来,漯河市围绕生态宜居名城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原经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示范市”为载体,大力实施城乡绿化建设工程,城乡绿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漯河市城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提升建设水平,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人员对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1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1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现状

漯河市于2010年启动市级“园林式乡镇、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村庄周围、街道、农户庭院等进行绿化美化,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纵深发展,乡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市有21个乡镇获“省级绿化模范乡镇”称号,有4个乡镇获“市级园林式乡镇”称号,25个村庄获“市级绿化示范村”称号。其中,临颍县杜曲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城区6条主干道3hm2和2条次干道0.5hm2区域的绿化;源汇区大刘镇投资200多万元,对大刘社区、大庙王社区进行高标准绿化;郾城区按照“有特色、出景观、建精品、创一流”的要求,对商桥镇大闫社区、小杨社区等10余个村镇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主要特点

1.2.1 高位驱动,全民动员。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是加快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城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行动,落实责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按照典型带路、试点带动的要求,通过规划先行,试点示范,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绿化美化环境,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

1.2.2 规划科学,特色鲜明。漯河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突出“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四大亮点,科学制定绿化规划,选用适合对路的林木品种,建设园林式村庄、生态式村、花果式村庄和旅游观光型村庄等,着力打造新农村绿化的美丽景观效果,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成功模式。

1.2.3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足实际条件,对重点镇、重点村,按照一村一景,一路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各村发展模式并分类推进。对有经济基础的近郊型村镇突出景观效果,建设园林式村庄,如源汇区干河陈村、临颍县、龙堂村;对偏远村镇,以发展围村林为主,突出生态效益,建设生态式村镇,如舞阳县冯河村、临颍县胡桥村;对有种植特色经济林产业基础的村镇,根据群众习惯,在村庄周边、道路、庭院种植葡萄、石榴、柿树、樱桃等经济林果,建设花果式村庄,如舞阳县鹿庄村,郾城区靳庄发展梨树、柿树,召陵区梨园周村发展梨、葡萄等经济林果,形成一村带动一片的良好氛围。

1.2.4 政策高效,机制新颖。漯河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先后出台《漯河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建设奖惩办法》和《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创建园林式乡镇和绿化示范村活动的意见》,制定了鼓励发展林业建设的奖励办法和补助条件,逐步形成检查验收、表彰奖励机制。同时,依托林业生态省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因势利导,加大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力度,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

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2.1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绿化规划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全市大部分村镇没有总体规划,有规划的也是起点不高,超前意识不强;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标准和档次较低,绿化树种单一,绿化功能较弱,景观效果较差,仅仅是从指标上完成绿化,缺乏必要的绿化景观和休闲园建设设施。

2.1.2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空间不足。建设绿色环境,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部分乡镇为一时眼前经济利益,没有按照园林式乡镇标准为新农村社区绿化留足发展空间。如道路建设、房产开发缺乏统一协调、绿色发展规划不足,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

2.1.3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中,农民庭院的投入主体是农民本身,而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所需的建设资金应由各级政府财政进行投入,但由于乡级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不足,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投资更是没有保障,加之,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没有足够资金实施绿化,绿化效果较好的村庄大多是依靠省市县驻村单位的帮助。

2.1.4 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工作滞后。绿化建设提倡“三分建、七分管”,由于少数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认识不到位,乡镇绿化管护没有专门机构、缺乏养护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致使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问题突出,杂草垃圾不能及时清理,绿化日常养护工作没人去做,树木病虫害发生严重,农民随意毁坏树木现象时有发生。

2.2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面临的机遇

2.2.1 国家重视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国务院出台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并提出了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这些都必将加快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大发展。

2.2.2 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推进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已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主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城镇环境质量提升,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3 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思考和对策

3.1 总体思路和规划

3.1.1 总体思路。从漯河市社会经济情况和自然条件出发,今后一个时期,漯河市以创建“中原经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示范市”为载体,构建以市区为中心,以临颍、舞阳2个县城为两翼,以10个中心镇为中心,以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进行绿化建设。把全市重点镇、新型化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确立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城乡协调发展的增长点,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带动,整合资金,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模式,推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走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17年,全市绿化新型农村社区193个,实现村镇园林化、乡村花园化、农田林网化,建立高效、稳定、持续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

3.1.2 整体规划。规划在城市近郊、107国道、S241、漯舞路、许泌路省道、京珠、南漯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沿线等交通主干道沿线,高标准绿化建设10个园林式乡镇、100个绿化示范村、50个的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新村;在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采取乔木、灌木、藤木、花卉立体式绿化、美化,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提高常绿树和花卉配置,实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逐步实现配置合理、植物多样、花果飘香、景观优美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3.2 主要对策

3.2.1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坚持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的关键举措;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及村庄绿化设计方案,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建一房绿一圈,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做到生态、景观、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林业重点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加大推进新型化乡镇、新型农民社区、移民新村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工程。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1)

影响

体育是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制于社会这个大的发展环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仅农村人口就有7.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6%,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的主战场,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环境,要想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就必须首先解决我国农村体育问题,改变农村体育现状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又是与农村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1.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属历史发展的范畴,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变迁反映和表现在:社会变化的过程,社会形态的量变和质变,社会过程的推移.社会结构的变异,社会功能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管理方式的改革,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农村社会变迁则是指农村社会生活现象的变化和发展.农村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样也在不断地变更着。

1.1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渐渐地已经成为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我国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农村社会变迁呈现出缓慢性、曲折性、复杂性的特点。

1.2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农村社会是我网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作为一个复杂而独立的系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农村社会变迁包括很多方面,因而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同样是多方丽的。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自然环境因索、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

2.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2.1对农村体育发展特点的影响

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同样折射出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2.1.1发展的缓慢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农村经济难以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受传统文化思想、地理环境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农民依然保持着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所以作为上层建筑的农村体育.要在农村得到广泛开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问过程.

2.1_2发展的差异性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不相同。不同的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加之传统体育价值与现代体育价值的相互交融,使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2.1-3发展的艰巨性

一种文化形态的形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水平、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社会现有的发展条件下.农村体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艰巨性。

2.2对农村体育发展功能地位的影响

在建国以前。我国农村的体育活动对广大农民来说,主要是农闲时的娱乐消遣或习武以求自保自卫,民间杂耍还是一些人的生计手段,进行的活动项目以民间传统项目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农民劳作后放松身心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不仅是农民个体发展的需求.而且上升为国家社稷发展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成为农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促进社会稳定、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对农村体育发展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