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21

农村发展现状

农村发展现状篇(1)

在我们的实际考察中,不难发现,农村的基础设置相对于城市来说,十分落后。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做好农村的基础设置建设。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为:1、道路设施落后。道路是外界和农村的联系桥梁,是农村经济对外发展的必要保障。在农村许多道路并没有开通,即便是开通的道路也是质量薄弱,道路狭窄,负重不足,不能满足日常车辆或是大型货车的通行,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不能即使或得外界信息,使新的科技水平不能及时被宣传到农村中。2、水电、通讯设施不完善。虽然目前农村的水电设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有许多不足,例如农村基本没有路灯,夜幕下的道路是漆黑一片,只有一些乡镇道路上有为数不多的路灯,却也是处在半瘫痪中。此外,农村的通讯网络比较落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宽带系统几乎没有覆盖,只有少数地方的电信网络可以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信息更新和与外界沟通。水电、通讯设施不健全,减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模式落后

从现实来看,目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农村的经济模式比较落后,受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较重。其问题集中表现在:1、生产力落后。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大多农村经济的生产力比较落后,依然存在对天气过渡依赖的现象,生产模式局限于小家生产、自主消费,农民科技知识欠缺,导致生产技术含量不足,劳动者素质低,进而导致生产力不强。2、农业结构单一。目前,土地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也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并没有形成科学上的农业生产一体化,农、林、牧、副、渔的经营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农业结构单一,经济作物和粮食品种单一,经济收入刚好自足。3、农村市场规范性欠缺。从我国的农村市场建设来看,市场管理不规范,场所设立不完善,经济农贸市场规模小,商品流通力度不强,再加上农村市场的网络性不健全,导致农村许多农产品卖不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劳动力过剩。在农村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许多资源闲置中,农村的劳动力也因此剩余,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难题。5、乡镇企业过少或是发展缓慢。乡镇企业是新时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带头作用。但是实际经营中,我们发现农村乡镇企业的管理和生产规模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其自身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没有竞争实力,甚至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是当务之急。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中,由于发展制度不完善,导致许多问题产生。1、给农民带来严重的负担。由于农村经济制度发展不完善,导致许多不良经营出现,给农民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不能积极生产和经营,缺少投资热度;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在经济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我国基层干部的管理机制也有所影响,基层干部不务职,甚至腐败管理,使许多农民问题不能解决;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农村许多经济发展激励措施没有被实施,使农民的积极性不能被鼓舞,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政策不能被有力执行。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就是缺少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使村民的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话题,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就是建设新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以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将科技引用到农村,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完善农村各项管理机制,是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发挥特色经济“特色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农村的现状发展特色经济。如城市郊区的可以利用交通的便利条件和市场的流通条件来发展蔬菜的种植产业,在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城市市民提供了方便,树立特色的农村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2、发展农村产业集群,创立重点龙头企业在农村发展产业集群,建立龙头企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行一帮一,一带一的经济发展措施,在集群中创立龙头企业,打响知名度,对外实行招商引资策略,对内实行人员培养计划,内外结合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

3、建立农村专业市场专业的农村市场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和经济产品的销售。在农村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销售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农村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扩大农村产品和农村企业的销售渠道,实现产品的集中销售。此外也可以跟某些大型签订交易合同,或是对外出口,实现物流式运输等等,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农村发展现状篇(2)

2010年,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各级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同时,安徽金融部门积极发挥金融杠杆的助推作用,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皖南,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皖北,金融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安徽省农村金融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农村金融覆盖面逐渐提高,多层次、覆盖面光的的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初具规模。

(1)农村存款和贷款额度进一步扩大。以存款总量为例,1995-2009年农业存款数额增加了704.43亿元,这样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2006年末,农业存款占全省存款的比重为3%。从贷款总量来看,1995-2006年农业存款增加了656.83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22.2%。2006年末,农业存款占全省存款的比重为4%。乡镇企业贷款占全省贷款总数的6.3%。

(2)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稳步进行,安徽省每个县城基本上都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或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金融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出现了几种新的模式。其中,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资金互助形式有所发展。此外,致力于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的努力取得了新的发展。

(3)农业保险发挥作用日益明显。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同样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安徽省不是经济大省,但是农业大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保障。据《安徽日报》报道:自2008年启动的农业保险试点建设成效显著。据安徽省金融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农业保险已基本上实现全省地区和品种的全覆盖,试点地区由2008年的14个市、63个县(市、区),扩大到全省所有的市、县(区);试点品种增加到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8个险种,基本覆盖了我省主要农作物。截至12月中旬,今年全省已累计承保农作物8865万亩,牲畜111.6万头,为1858万户(次)农户提供金额达255.5亿元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网。各保险经办机构累计赔付10.8亿元,810.6万户(次)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收益,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伞”[1]。

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于2004年12月,承担着省政府赋予的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目前,全系统(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共有12家农村银行和71家县级联社,下辖分支机构3242个,网点数占全省金融机构40%以上。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和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改革创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体现以下特点:农村银行类机构发展快;支农力度大成效好;优化信贷投向,切实开展好结构型支农服务;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配套型金融服务;南北合作摆上议事日程。

三、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安徽省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展也是很顺利,取得很好的效果。2003年末,以中央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为标志,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序幕。经过一系列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现代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等运作,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已经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作为中国银行业主体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农村的经营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规模相比较来说正在逐步减少。由于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大量撤消,尤其是县级以及及县以下机构如乡镇一级。在农村金融服务分支机构大幅度减少。2009年末,安徽全省省银行农业和农村贷款余额为630.23亿元,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农业存款数量很少,在《安徽统计年鉴》中均无统计。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

1.现状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安徽农业发展银行,2009年和2010年投放安徽各类支农贷款达420亿元和490亿元。2010年,在完成粮棉油收购贷款发放的同时,安徽省农发行将加大支持优质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棉油加工企业和产权清晰、运作规范、风险承受能力强的购销企业入市收购。同时扩大对适销对路农产品的支持份额,积极支持猪肉、化肥和其他农资等商业性储备品种。对于安徽省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生态和农村饮水、道路建设,都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存在问题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在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班里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农业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办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资金支持的领域比较单一,无法较好适应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收储能力弱;经营亏损的现象普遍存在等。不断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地位,保障农民的利益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优势,弥补我国财政方面支农不足,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近十几年来,阜南县农村教育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令人担忧,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恐积重难返。一,“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三,因贫失学现象依然存在;四,农村教育缺乏优质师资力量;五,农村教育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六,教师流通渠道不畅;七,撤并学校导致不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八,防流控辍工作艰巨等。以下就这几个问题结合阜南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作简要论述。

1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1.1“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以阜南县东南蒙洼地区为例,本地农民世代靠耕地为生,大水大涝,小水小涝,没水也涝(有些年份夏季风调雨顺,但为了顾全大局,蓄洪区开闸放水,缓解淮河上游洪峰压力,蓄洪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但灾后重建又困难重重),因此,几十年来这儿都是阜南县较贫困地区。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的时候,也吹醒了这里的人们,出外打工成了这里人们致富的一条捷径。没知识、没文化、没技能的人们,靠一身力气,一双勤劳的手也能很快改变生活状况。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生毕业后薪资待遇低,对农村影响也很大,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上学有啥用?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就是考上了,毕业也不一定找到工作;找着工作了,一个月也不就那俩钱?还不如一个泥瓦匠,一天也能弄两三百块钱,上学干啥?不如早点出来挣现成的。上学到最后,人也丢了,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很多初三学生寒假过了就被家长带走打工去了。

1.2留守儿童问题严重

阜南县城市化水平低,就业渠道狭窄,80%的学生家长迫于生计都在外务工,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隔代抚养。这群孩子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隔代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很多祖辈是只溺爱不管教,使很多孩子处在自然生长状态。祖辈老人大多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教育孩子更无从谈起,致使留守学生身心问题严重。父母不在家,缺乏相应的监管保护,学生年纪尚小,思想单纯,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是非标准,有时是为所欲为,在急流中游嬉,在马路上飙车,在网吧里沉迷,与小伙伴们参加生日聚会,喝得烂醉如泥……极易发生意外。很多中学生除了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外,其他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生活,这样成长缺乏父母关爱,身心都难健康发展,厌学、逃学情况严重。

1.3因贫失学现象依然存在

作为班主任,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如,王××同学家,兄弟姐妹四人,母亲身体不好,但迫于生计仍坚持和其父一起外出挣钱,留下四个孩子在家生活,其境况可想而知;李××兄弟二人,其父早亡,留下娘仨相依为命,孩子渐渐长大,其母觉得读书升学无望,让老大过完春节出去打工,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我们这本来就是贫困地区,这些孩子的家庭更是难上加难,上不起学,读不起书让这些孩子的家长有难言之痛。

1.4缺乏优质的师资力量

阜南县2003年前好多年都没有公开招聘农村教师,农村师资力量匮乏。一大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在讲台上辛勤工作着,在对这些教师表示敬意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年龄偏大,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笔者本人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只能教一、二年级,前些年就只教体育、音乐了。上音乐课时教的是拿手的《铁窗泪》,校长委婉地批评了他,因为知道他除了这个,会的确实不多。一个老教师,教初二地理,愣是教学生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安庆。笔者要说明的是,在此,笔者绝无对前辈的丝毫不敬,只是就事论事陈述事实,更不能以偏概全,绝大多数教师是优秀的,尽职尽责的。

1.5农村教育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

优秀的人才大多流向城市,毕竟,城里的条件比农村好得多,每年都有不少年轻大学生来到我们镇各学校,但每年也有不少在职教师跳槽、离职,到更好的地方发展。人往高处走,无可非议,农村教师工作低,福利低,工资几乎年年调,但就是跑不过CPI,结果是“中央空调”,最受伤的仍是基层人员。有些农村学校离县城百十里,交通极不便利,去趟县城跟去趟省城的时间差不多。我们学校现有的教室年龄都比笔者大,我们在享受鸟语花香的惬意的同时,还要享受鸟儿飞到你头上“拉屎”的调侃。

1.6教师流通渠道不畅

2000—2009年这十年,阜南县城区未曾招聘教师(事业编制人员),在2011—2014年连续4年从农村学校选调了565名优秀的在编在岗教师充实到城区中小学任教,这一政策对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让他们看到了回城的希望。但2015年2016年最近两年,阜南县不再大规模选调教师(省统一招聘,农村教师大多没了进城的机会)。辛勤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就再难圆进城之梦,如果不是就业压力,优秀的教师很少愿意下基层任教。

1.7撤并学校问题

撤并学校问题。近十年来,国家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了许多学校,使农村中小学校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其中不乏盲目整合。但结果是什么呢?很多低年级学生要跑十几里上学,校车事故频发,百姓怨声载道,有些人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1.8防流控辍工作艰巨

在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现象司空见惯,特别是中学阶段,以某乡镇中学为例,初一年级一个班进校40人,该班初三毕业时还不足20人。很多家长认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田间地头,识不识字都一样生活,上不上学区别不大,反正有地就饿不死。部分学生家长容易把这种消极情绪传给孩子,使得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对学习没上进心,在学校里待几年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受利益驱动不愿让孩子在学校“耽误”时间,与其花费金钱在孩子未知的学习上,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出去打工赚钱(很多孩子家长感觉外面的世界赚钱容易),这样握在手里的钱才踏实。另外眼看孩子上学时间花费长,小镇上的每家每户都会有小小的攀比心理,假如邻居家的孩子并没有上学每年还能赚钱回来,父母就会在心里默默比较,最后干脆提前让孩子辍学外出打工,这样的情况在全镇比比皆是。

2改革农村教育现状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力度,转变教育观念,“读书无用论”主要受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加强思想疏导,读书无用只是个案,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原因是什么?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技能。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影片,召开青年励志大会,向学生输送正能量。转变教育观念,发展职业教育。并非每个学生都要考上大学,也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职业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靠技术完全可以生活得很美好。我校经常到上海,南京,海安等地考察,当地职业教育对我们启发很大,紧缺技工的培养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初中毕业再读三年技校,毕业后好找工作,时间少,见效快,很受欢迎。

第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农村偏远地区倾斜,兴建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综合楼等,努力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学校应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让留守儿童也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多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政府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阜南如果也像东南地区那样遍地工厂企业,大量闲散的农业人口能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谁会愿意常年背井离乡在外奔波。在家既能收入可观、体体面面地工作,又能照顾到妻儿老小。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帮扶工作,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学校应把每一分扶贫助学金用到实处,用到确需帮助的学生身上,还可以从学校实际出发适当减免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的费用。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阜南县最近几年在这方面成效显著,每年公开招聘优秀教师300名补充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基层。使基层教师队伍实现了平稳的新老交替。这些年富力强的教师的加入,给基础教育补充了新鲜血液。另外,应建立健全良性的城乡师资交流体制,让年轻的教师们敢下去,下得去,待得住,回得来。利用假期或者周末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工作,使其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第五,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年轻的教师们待得住。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教师的待遇好坏密不可分,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教师的办公生活条件,建立教师工资增长机制,使教师的工资得到合理的提高。

第六,畅通教师流通渠道,将教师的正常流通制度化。试想教师若下基层任教之前就深知这辈子就得待在偏远的农村了,但凡有一线机会谁会愿意下农村任教。将前几年的成功经验推广下去,定期(每年或者每两年)从农村选调优秀的教师进城任教。可借鉴颍上、太和等兄弟县的成功经验,政府建立一个网络平台,每期选调教师全过程公开,选调公告后,全县在编在岗的农村教师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公开报名(此举可以避免指标分配过程中的舞弊行为),1∶3开考,择优选调,设置最低控制线,宁缺毋滥(这样可以选出真正优秀的教师到重要的岗位任教,不会出现选调考试十几分的人也能堂而皇之地进城),笔试过后设置面试环节,笔试成绩加上面试成绩(合理设置比重)最终确定选调人员,把真正优秀的教师调到合适的岗位上。另外城里教师也不能一劳永逸、一考定终身。定期考核,让不称职的教师到农村任教,这样既能鞭策城里的教师教书育人,又能让农村的教师看到回城的希望,使农村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引导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真正实现教师的无校籍管理,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阜南县教育的发展。

第七,撤并学校不能急功近利,要真真切切听听百姓的呼声,而不是走走过场走走形式,不能为了节约教育资源而粗暴地牺牲学生的切身利益,毕竟,我们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如果不是非撤不可,也可以保留低年级作为教学点存在,方便年龄小的学生就近入学。

第八,政府应积极合理利用媒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重塑群众对读书的信心,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典型的示范作用。使辍学的孩子充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另外,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宣传要更加深入人心,要深入农村各地,让那些短视的家长意识到愚昧无知只会害了他们的一代又一代。

3结论

当前农村教育的形势严峻,问题不少,而且短期之内也不能一蹴而就,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由于篇幅有限,很多问题论述不周,敬请同行批评指正,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为农村教育事业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者:代标 单位:中共阜南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现状篇(4)

常言道,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治穷先治愚,治愚靠教育。可见,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人们对于这样一项公益事业的耕耘者——教师,显得那般冷漠,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突破,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的举措,“两免一补”、助学贷款、配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但一部分家长依赖于好的政策,助长了他们这种依赖意识 ,将其孩子送往学校,只供给一定的生活费便一走了之 ,剩下的一系列均由老师做忠实的守护者,在他们认为,培养人才全是学校的事,但毕竟学校只承担传授知识和一些做人的常识等,与其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2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农村是一个人口庞大的载体,而在农村,首先交通不便,除了一些公路沿线的学校和离城较近的学校接连上互联网,其余的学校就享受不到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农村学校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接收卫星资源,但毕竟离实际教育缺少衔接,即就是经过加工、打造也是生搬硬套一般;这样长期接受一种没有创新教育理念,其创新型人才将会更少,缺少创新意识自然新的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在农村就会很少,继而推陈出新便成了城市的杰作,比如县级名师、教学能手早早的进入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师资力量严重失调,特别是专业化艺术类教师。

3 农村教育专业化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拥有人格魅力,还拥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而现行农村学校,教师一部分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经过培训,提高后步入教育行业,专业水平较低,如专业音,体,美,英语教师很少,面临解决这一问题就是通过稍有特长的教师进行转化,培训,勉强胜任于这些学科岗位教学.

农村学校虽然按城市标准配备每23名学生给一位教师编制,教师总体人员不少,但其专业对口较弱,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当务之急,只有专业化教师从事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科学文化素养的教师才会更加吸引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教学效果也相当显著,这样的教育也就成为一潭活水。

4 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培养

多年来,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远远不及城市学生,当然,因素较多,农村学生虽整体资源不及城市,可农村学生诚实、厚道、能吃苦耐劳。城市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同时有很多的业余爱好。而农村学生放假、周末只能回到自己家中,行为习惯显然没有城市学生有序;回到家,由于父母出门打工,就无人辅导,面对没有家庭辅导的孩子只有图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久而久之,他们学习仅留于形式。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全面、深入于书本进行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形成自身技能。

5 学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校长要准确定位学校的现状,明确学校改革的必要性,把握改革方向,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建立信念,与全校师生达成共识; 同时,校长要不断学习并对学校的教育实践行为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调整和开发课程和开展校本研究。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管理才能到位。同时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并激发学习动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班主任应做到“三勤”,脚勤,嘴勤,眼勤,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多与学生接触,观察学生,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情况,知道他们家庭背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抓好农村教育呢?

5.1 统筹规划,科学优化教育结构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办学上统筹兼顾,从指导学校决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长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班主任及教师队伍,着力加强社会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5.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成就人生,习惯成就未来。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能教方法。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养成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在农村,由于大人忙于耕种,对孩子日常等各种习惯上的教育很少,这个担子就落在我们教师的肩上,因此除了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外,还应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5.3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农村发展现状篇(5)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现状篇(6)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现状篇(7)

引言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广大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东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整体实力雄厚,但是,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经济还比较落后。如果农村问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本文专门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广东省农业发展现状

(一)牧业渔业发展迅猛,农业林业发展放缓

广东省2010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据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广东省2003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第一产业,2009年达到119.89亿元产值。发展趋势见图1:其中牧业产值、渔业产值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而农业产值和林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农业产值的变化从1987年的69.30%下降到2009年的46.47%,降幅22.83%。林业产值占比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由1978年的5.79%上升到1985年的8.73%,后又下降到2009年的2.65%。牧业和渔业分别从1978年的18.59%、6.31%上升到2009年的27.48%、19.81%,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亟待加强

目前广东省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由于水利设施的不足和严重老化,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为1359.44万亩,占总面积不到六成。加之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渠系水利用的系数仅为0.4.农产品市场布局存在重复建设、不合理建设的现象。2010年的城乡收入进一步拉大,达到3.45:1.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公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电网仍未得到有效整治,尚有800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合作医疗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解决。

(二)农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

广东省农业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经济增长为主,全省农药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农业污染严重,其中农药使用量2009年达到10.37万吨,相比2005年增长了25%的使用量。农业科技竞争力处于劣势,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相比其它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明显。

(三)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

广东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521.76万,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88.6%,其中文盲占3.2%,小学文化23.7%。中专文化占据10%,高中10.3%,大专及以上仅占0.3%。从业人员中50—75岁的占据80%以上,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劳动力占据全省劳动力30%以上。在从业人员中都是依靠老经验,学习能力差,知识结构固化严重。

(四)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广东省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2200额立方米平均水平,同时广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失衡,人均水资源在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下的地区占全省的近50%。加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用水需求在不断的上升,年均用水量已经突破400亿立方,而由于对水资源的保护不足,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尚待健全,水资源配置的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导致水污染严重。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水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断减少的水资源。广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农林牧渔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回归分析

本文截取1978年—2009年3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导入数据勾选相关选项。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四个板块与总产值概率均小于0.05,均呈现显著。其中,农牧渔三大产业对总产值有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424、0.377、0.233.而林业呈现负相关,为-0.031。表明,广东省第一产业发展依赖于农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林业发展则相反。

三、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广东省农业发展应当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建设为主线。将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以及财政进一步向农村进行延伸,扫除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制度障碍,整合资源,最终实现均等的公共服务。同时应当把农村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纲要中,统筹安排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在交通、能源、供水、水利、生态建设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衔接,为农村发展、农民安康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和环境。

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的含量和农民的劳动效率。增加对农村技术、机械的投入和扶持。实证分析显示农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程度为0.424,因此应当以农业为龙头,并根据广东省农业的特点,大力发展农业和牧业渔业,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大发展。

(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要载体

结合广东省的实际,小城镇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实现广东省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实施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为目的的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有效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合理划分政府的财政和权利。形成“规划统筹、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事业单位的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集中财力解决能够直接受益于农村的项目,对于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足,农机械的普及程度低等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遵循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投入逐年增长,逐步形成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

(四)加大科技信息投入和人才培养,解决人才荒

信息工具的落后影响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农产品绎营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加之,农村科学信息传播渠道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应当充分扩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并加强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提高技能。通过农民技术员、合作社带头人等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培训效果,解决农业发展的人才荒。(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耿静超,胡学冬.改革开放30年广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回顾[J].南方农村,2009(1):10-14.

[2]万俊毅,彭斯曼.企业与市场的联盟组织机制: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改革,2009(9):99-104.

农村发展现状篇(8)

一、 从GDP增长看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依赖性

中国经济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通过对农业部门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农业部门始终存在着较总体经济更加不稳定的增长结构,无论农业部门GDP的总量还是其增长率,都能印证这一点,而增长的时序变化则与相应时期农业政策的变革力度息息相关。

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了中央1号文件,把每年的首要工作布局均放在了三农领域,通过大胆的谋篇布局,切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深化调整工作。正是这几年的大动作,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体现在GDP上就是农业GDP增长率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降低,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一个例证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政策效果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经济进入了平台期,增长幅度逐渐趋缓。自1993年开始,农业GDP又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时期,但是,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来看,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引起的名义GDP的大幅提高,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处于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发力期。1995—199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保护价收购政策,由于粮食价格较高,1995年农户家庭当年从粮食作物获得纯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1448元,占同期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值3776元的38.3%,占同期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增加值5635元的25.7%。这说明在保护价政策实施的初期,保护价政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随着其后粮食价格的不断下滑,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纯收入由1995年的2436元减少到2000年的1499.21元,减少937.34元,粮食作物减少值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值的90.67%。对于家庭经营中非农产业不发达,种植业结构单一的粮食生产农户来说,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成为农户收入水平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2 ]。由此可以看出,在保护价实施初期,由于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收购价格,使得这一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其后随着政府不断下调保护价标准,同样又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粮食保护价政策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政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再次进入平台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增长。期间,中央虽多次出台农业新政,但均未能扭转发展乏力的局面。究其原因,可以说一是因为农业内部缺少内生增长的有效机制,二是庞大的冗余农业劳动力和二元制的社会结构限制、消耗了农业自身发展的有限资源,而同时又缺少外部资源的注入。

2004—2005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直接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政策运作的目标。2004年采取“两减免、三补贴”等更为直接的政策措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600多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从2004年的政策效果来看,2004年度仅“两减免”、“三补贴”就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451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比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打破了1997年以来的低速增长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9390亿斤,超过预期的9100亿斤,增产9%,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政策目标[ 4 ]。

再回过头来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审视,足以看出政策导向式的发展特征伴随了农业经济的每一个高潮与低谷。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1号文件,以前的重点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可以说是在农村经济的内部进行的成功变革,这一基于体制自身的变革基本上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其效力的极限;而后两次均把政策目标直接指向了农民增收上。虽然2005年度的中央政策更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无论是从政策本身的功能还是从农业领域的现状来说,政策性依赖仍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发展特征。

二、 当前“三农”问题的困境

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的最大困境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不足。仅就2005年与2004年作一个对比,2004年“增收”效果可谓满意,但从2005年的上半年情况来看,同样的政策力度若想取得与2004年相似的目标的难度已明显加大。一方面2004年农产品价格较之2003年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加之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减免农业税、增加直接补贴等措施均能对农业的生产生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2005年一季度,农产品价格已有所回落,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难以有新的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将使农业产出效益在现有的生产率水平上迅速达到封顶状态。长期的发展轨迹说明,政策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有效的依赖,而这一依赖同时又是不可靠的、难以持久的。

当前“三农”的困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人口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2003年底,全国农业人口有9亿3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其中农业劳动力3亿1千万,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63.8%;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9.1%,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3.8%;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35.0%,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4?1[ 3 ]。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为3.1,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1.6的水平;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我国这一指数还会更高一些。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2.10,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为4.16,而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同期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2.24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达到80%以上。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农业经济总量很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4.8%,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却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而2004年之前,这14%的农业经济总量不但要维持占总人口70%的全部农业人口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供养了以地方财政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各类财政供养人员。从每百万美元GDP的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来看,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GDP,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GDP,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GDP,英国为1.58人/百万美元GDP,而中国则为39人/百万美元GDP[ 5 ]。既使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农村人口的人均财政负担,比例也相当之高。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的乡村建设、教育、卫生资源建设等关系生产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再生的各项投入,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农业人口自己身上,换句话说,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花费基本上都依靠其自身的收入,低收入也就意味着低投入。以卫生事业为例,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约整个财政的2%,而全部投入资源的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

农业社会几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建国后几十年的“抽农补工”政策以及“两种户籍”造成的农业人口的大量积淀,演变成今天似乎回天乏力的局面,几乎任何异乎寻常的大举措在根深蒂固的“三农”问题面前都像是花拳绣腿,人口压力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离心力量,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凝结了层次复杂的各种矛盾。

由于农业经济先天的脆弱性以及其长期以来薄弱的基础,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市场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话语权,而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一直都在低产出、高负担的恶性环境中艰难地发展,在这其中,人口的压力又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

2. 社会资源压力与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供应总量也已接近其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农村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 6 ]。而在社会再发展资源(如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样面临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年以来,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都是减少的,其中生态退耕所占比例最大。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方面,要还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之债,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也将有新的发展高峰,伴随着城镇化加速,相应的建设用地比重也会提高,这些都必然以牺牲耕地为代价,耕地形势将更为严峻。

表1 1998—2003年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7 ] 单位:千公顷

年末实有 年内新增 年内减少         年内净减

年份 地区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建设占用 灾毁耕地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面积

1998 129,642.1 309.4 570.4 176.2 159.5 164.6 70.1 261.0

1999 129,205.5 405.1 841.7 205.3 134.7 394.6 107.1 436.6

2000 128,243.1 603.7 1,566.0 163.3 61.7 762.8 578.2 962.4

2001 127,615.8 265.9 893.3 163.7 30.6 590.7 108.3 627.3

2002 125,929.6 341.2 2,027.4 196.5 56.4 1,425.5 349.0 1686.2

2003 123,392.2 343.5 2,880.9 229.1 50.4 2,237.3 364.1 2,537.4

在人力资源方面,表2列出了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的统计情况,同样能看到,对三农发展最具有长远价值的人力资源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三农”内部人力资源的积累与再生机制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所需,人力、科技资源的积累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阻碍。

表2 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 8 ] (每个农村居民户)

指标名称 单位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被调查户数 户 20283 6876 7354 6053

家庭常住人口 人 4.08 3.95 3.91 4.41

农村人口 人 3.84 3.68 3.73 4.16

家庭劳动力 人 2.50 2.48 2.45 2.59

其中:农村劳动力 人 2.38 2.33 2.35 2.49

在农村劳动力中:

1.文盲、半文盲 人 0.31 0.30 0.30 0.34

2.小学文化程度 人 0.86 0.79 0.92 0.87

3.初中文化程度 人 1.05 1.05 1.00 1.11

4.高中文化程度 人 0.16 0.18 0.14 0.16

在农村劳动力中:

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 人 0.11 0.11 0.09 0.13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人数 人 0.17 0.17 0.14 0.19

在家庭劳动力中:

1.从事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1.38 1.10 1.46 1.59

2.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0.25 0.28 0.21 0.25

… … … … … …

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 天 205 195 204 216

全家外出从业劳动力数 人 0.87 0.78 0.89 0.96

… … … … … …

注:…表示省略了部分内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1.9%在外出务工,而专职从事农业经营的家庭劳动力只占55.2%。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全市286.5万外来农民工中,96.9%的人年龄在15岁至49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人数为240.9万人,占全市农民工的比重为84.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在全部农民工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性199.9万人,女性86.6万人[ 9 ]。可见,农村中最富有生产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已经釜底抽薪,所投入的单位人力资本价值日趋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家庭劳动力的负担比是1.54,从事农业家庭经营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5.9%,按现有的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并把1.54的人口负担比计算进去,农村户均人口应为2.12,与现有的3.84相比,即使按现状计算,农村人口中完全属于冗余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44.8%,而这些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并不能得到多少基于社会的外部给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基础性资源的缺失仍将限制农业人口的发展,即使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能够有很大突破,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也将阻碍其自身的受益能力,内在发展动力的缺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任何投入都会像雨水一样迅速渗漏,发展资源的不足与发展动力的缺失将形成三农问题中一个长期的且互为因果的根本性矛盾。

三、 当前主要的政策选择和潜在的风险

1. 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

中国的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在工业化深入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极度缓慢的矛盾下开始的,其目的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而其理论基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转移模式,也称为“刘易斯—费—托尼斯人口流动模型” [ 10 ];另一个就是托达罗模型[ 11 ]。前者立足于通过城市工业化带动劳动力转移,而后者更为关注发展中国家中城市的高失业率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而提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途径。从中国的政策实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中国失去了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自然转移的大好机会,而在针对农业人口转移目标提出的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同样有诸多严重的失误。一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城乡分离制度,造成了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二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时,国家号召农民“离土不离乡”,丧失了城市扩容的大好机会;三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没有在大中城市扩容上做文章,而是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结果上不了规模档次的农村小集镇遍地开花,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发挥不了城市应有的产业功能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12 ]。

目前,我们面临着城市化吸纳能力不足和小城镇发展乏力的双重压力,如果把今后劳动力转移的重点放在现有的大中城市,那么将面临相当程度的困难。一是现有政策环境能否允许农村劳动力在平等的条件下实现永久性的转变,成为无差别的城市产业工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的意义仅限于短期务工带来的收入增长,国民待遇和永久性居留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二是城市工业化已发展到中高级阶段,随着资本的深化,城市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依靠城市化发展的转移是远远不够的。而小城镇建设的困境表现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与小城镇建成后发展潜力的低下上。

从当前和今后的政策取向上看,我国的农村现代化和人口工业化的政策重点会放在小城镇建设上,主要依靠增量化的小城镇建设来实现农业人口的转移,但从现状来看,这一政策成就很大,政策执行的偏差也很大。

我国建制镇已由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目前的2万多个,平均每3万农村人口拥有一个建制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约1亿人。中部地区小城镇也在这一进程中得到快速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的精简与合并更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暴露出诸多的矛盾与困境,一是遍地开花、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7000人,集镇1700多人。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规模偏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影响产业集聚和产业竞争力,也使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限制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 13 ]。二是缺少与当地相适应的、能够真正满足就业和发展需要的产业链,相当一部分小城镇仅实现了自然分工条件下的三产,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基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机制的产业基础。没有形成资源、产业、市场的互动,缺少持续成长的条件。三是小城镇管理体制落后。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所放开,但在取得户口的条件、就业、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歧视性政策。在城镇土地制度方面,中部地区小城镇主要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城镇化的“门槛”较高。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中部地区小城镇在最低生活、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方面仍然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享受对象之外。这些都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2. 劳动力大流通、大转移

劳动力大流通、大转移将是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最壮观的一种社会景象,其主要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的转移。从过程上看,这种政策还远谈不上主动规划、积极引导,在更大程度上还仅仅体现为打破旧的体制约束后的自发状态而已。据劳动部门2000年对2.4万多外出人员的调查,由劳动部门组织和用人企业招聘外出的仅占15.1%,由亲戚朋友介绍外出的占52%,靠自己碰运气外出的占28.5%,属于其他情况外出的占4%[ 14 ]。这种自发的流动往往使外出农民缺乏信息指导,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干什么好。在这一时期,农业人口流动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序和盲目。

在政策实践中,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在人口流动与人口转移之间做更充分的分析,并建立起能够促进人口转移的稳定的长效机制,在理论分析中往往又把暂时性的流动就业与真正的人口转移等同起来。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与小城镇化均没有建立起能够适应就业与人口转移所需要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涉及就业与人口转移的诸多因素及其障碍缺少政策预期和规划。针对这种形势,我们有必要在城市化和小城镇化两个主要的政策取向上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

从城市来看,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转移将是未来几十年内的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资源流动,但这种流动的长期效应会对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出现所谓的“拉美效应”?

20世纪60~7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的人均GDP刚跨过1000美元关口,他们为推动经济快速起飞,普遍实施了减少农民战略,把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把耕地留给少数农户。这样做确实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拉美也一举成为世界上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是,当大量“无土地、无保障、无固定岗位、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成为新市民后,政府为承担他们的养老、卫生、社会保障等费用精疲力竭,城市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这就是常提及的“拉美陷阱”。

中国当前有些情形和“拉美陷阱”出现前有类似的地方,而我们的“三农”问题远比拉美国家当时的情况复杂得多。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对人口转移形成足够的拉力,同时,城里还有大量下岗职工。如果我们不对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农业人口进城的目标做出足够充分的应对之策,要么“拉美陷阱”的风险会急剧增大,要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将被大大延滞。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价值还仅仅体现在增加收入上,而劳动力流动的真正意义在于农业劳动力能够自知自觉地实现转移、定居,能够溶入一体化的工业社会,显然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上面已分析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而这些困境正是限制就业增长和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在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这一事关全局的政策层面上,同样面临着如何破局的难题。

四、 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当今“三农”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依赖性强, “三农”自身缺少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和调节机制,而政策却大都具有短期效应,难以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的着力点大都放在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外部矛盾上,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将是我们长期依赖的主要政策,但还缺少完整的套路,相关政策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制度化保证;三是缺少立足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的、而又可自我调整和实现的政策蓝图。

到目前为止,我们虽有明确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但近、中、远期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具体衡量指标是什么?以及实现分期目标的政策路线是什么?恐怕目前还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这表明,针对“三农”问题的宏观框架并没有建立,也就谈不上政策的互动与策应了。拿小城镇建设来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但实效如何衡量?在总量上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的中期效果?在局部上又如何认定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局部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如何认定规划的科学性和建设的合理性?又如何评价小城镇建设与建设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些都是政策实现中的现实问题。

根据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取向,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要持久深入地分析“三农”内部的根本性矛盾,力求找出“三农”内部的政策发力点

无论我们转移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给予农业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代替农村自身的发展,都无法因此而自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内部仍将滞留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达到高峰16亿时,即使农业人口比例降到50%以下,届时仍将有7~8亿农业人口。很显然,农村社会不能坐等现代化,必须有更多的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农村各产业政策的推动和革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当前的现状是,农业处于高度分散的经营状态,产出效率已达到一种峰值状态,很难再出现任何大的突破;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型第二、第三产业如果没有结构性调整和体制突破,同样也面临发展乏力的困境;这些都与农村现代化所要求的产业化经营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几乎任何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现状的政策构思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土地产权制度如何调整才能有效,同时又能满足依赖土地生存的庞大农业人口休养生息的需要?乡村经济制度的变革与人的生存保障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问题的正反两面。

农村经济具有先天的分散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条件、发展机制大不相同,无论何种制度都不能使之实现与城市经济一样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基础薄弱,积累缓慢,投入动机不足将长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还像发展城市一样来发展农村,把市场看成是万能之手,把经济发展放到至高的位置,那么经济规律自身的不同步性将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将长期占据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也必将长期承受经济不平等发展的后果。

本文提出的建议是,在“三农”问题上,一切政策效力的原点都应立足于人的保障和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进展:

(1)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村收益完全投入于农村,让农民收益完全自用。减少甚至完全取消农户对地方财政的供养,地方财政不足可通过国家财政转移、非农部门税收和地方政府精简三个方面来解决。让农户具有从毛收入开始的自主支配权,在政策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投资生产经营的动机。

(2)长期坚持以资源投入(如资金、科技)为主的政策性支持,投入力度应依据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不能被简单的增长比例所限制。应在乡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再发展教育方面进行大的投入,建立起人力资本培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平等;应在乡村卫生和医疗保障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建立起保障农村人口的生存尊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应在乡村基础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保障公共设施的进步;应加强小城镇规划和研究,使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应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给“三农”注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3)乡村政治制度应该有更大的突破,使之与可能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相适应。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旦形成就有自动反馈和调整的能力,而政治制度却容易形成官僚化机制,并具有自我固化的特质。为扩大乡村民主和自治能力,我国已普遍实行了村级直选,希望能够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水平和发展的积极性,但这还远远不够。且不说村级直选的实效如何,在农村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下,这一制度对提高乡村经济的集约化、一体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对缓解乡村制度矛盾、释放生产力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仅具有象征意义。应考虑实现乡级直选甚至县级直选,给农民以调动经济资源的主动权和实质性的话语权,反向策动基层政权更好地为地方服务,为农户发展服务,而不是为上级服务,为经济指标服务。

农村社会首要的问题是发展,而发展与公平密切相关。公平意味着发展机会的均等,并有权避免贫困,发展应该取决于个体的努力、偏好和能动性,而不是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民族或性别。公平意味着市场中和市场外的各种制度不会因个人贫富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权利。可以说,在农村不能只就发展谈发展,还应该看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 15 ]。经济自主、政治语权、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 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上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契领的目标,但又屡屡存在纲举而目不能全张的难题,具体到政策实施层面往往有鞭长莫及之憾。以小城镇建设为例,在宏观性政策指导之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由于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从而出现诸多不合理的现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镇发展相脱节,小城镇规划成为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城镇规模,用地布局不合理,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产业发展不佳、就业不畅,等等,这些正是政策规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政策缺少自我预期和控制,主动纠偏能力不强,从而出现能量巨大的钟摆效应,当负面能量积聚过多时,才会重新向中心目标回归。

就小城镇建设来说,这是国家为解决农村现代化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规划,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联动和统筹兼顾。就这一政策来说,我们应该争取把这一缓解“三农”压力的重点政策做深做透,充分发挥其政策效力,同时还应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做好政策的实施和评估工作,减少政策扭曲现象。比如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小城镇发展政策:一是如何实现科学规划,如何在实践中依托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既与中心城市衔接配套,又与周边村镇相呼应的综合效益高、整体功能强的城镇网络;二是如何确立并发展主导产业,发展市场潜力大、辐射功能强的小城镇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提高小城镇对人口聚集的吸引力;三是如何尽早破除城乡壁垒,把城镇与乡村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四是如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五是如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业人口转移的后顾之忧;等等。

所以,加强对已实施和将实施政策的科学规划,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在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政策的运用水平是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

3. 从宏观的视角寻求建立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政策蓝图

从长期和最终的目标来看,针对“三农”问题,必须有整体化的解决路线,因为“三农”必将在某个时候走到一个可以称之为终点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三农”问题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其他社会问题而不再会是威胁社会安全与发展的障碍。如果那就是最终的改革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尽早地在目标与现状之间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可能实现的路线图,在这一路线图中,要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上针对“三农”问题和“三农”社会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去发现和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应对之道,逐步建立起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政策蓝图。虽然这一过程异常艰难,但必须有个开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解决“三农”、“四农”甚至“五农”问题。

为建立这一政策蓝图,必须以政策研究为先导,针对实践发展状况,做出政策应对,并逐步建立面向长期目标乃至终极目标的政策框架。

在前期可以借鉴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经验,保证“三农”政策的科学性、完善性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政策蓝图应分解为多级、多类别的政策规划,在级别上应由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组成,全部三级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上级规划要能指导、容纳下一级规划,充分发挥上一级规划的导向、制约、调控功能,在给予下一级规划自的同时,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把下一级规划纳入到上级规划可控制的目标范围之内。在对象和功能上,应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组成,全部分类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要有协调和制约机制,不能有功能重叠或冲突,区域规划也同样如此。由此构成二维的政策规划体系,同时,通过政策规划的研究和推进机制,以及评估和监控机制,建立起三维的“三农”政策蓝图的实施体系。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还应开展中期评估和监控,通过各项政策的中期评估提高政策的调整能力,实现政策自身的滚动发展。对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果适时进行评估,是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的普遍做法。每2年或3年进行一次中期评估,总结实施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后几年的实施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属于方向性的偏差要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进行修正,属于执行中的偏差要从实施控制的角度进行调整。政策评估、政策监控与政策执行机构应分开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监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许斌.中国粮食保护价政策内容核心及其评价.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2):101~1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解决三农问题多予之后是改革.中国农业信息网·经济评述,2005-3-7

[5] 经济日报.2005-5-26

[6] 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9] 农民工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05-06-06

[10] 王玉华,赵平.从经典的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美中经济评论,2004,4(5)

[11] 肖文韬.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型的一个修正及其新解释.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

[12] 陈迪平.两类人口转移模型与我国的现实选择.求索,2002,6

农村发展现状篇(9)

__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严重阻滞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__人口少,土地多,资源丰富,气候独特,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在生产无公害农畜产品和反季蔬菜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因此,对__区农村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发展制约“瓶颈”,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对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状况:

##位于大渡河上游,阿坝州西南部。全县辖23个乡镇108个行政村,310个村民小组,其中:__村涉及全县23个乡镇,共71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5.7%;村民小组193个,占62.3%。全县乡村总户数13890户,人口6.1万人,农业劳动力3.4万人。其中:__754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4.3%%;农业人口3.4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54.8%;劳动力2万人,占59.2%。__区是藏族聚居村寨,以藏族为主,少数汉族和回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经济状况:

1、总收入:20__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578万元,其中:__7456.7万元,占总收入的64.4%,种植业收入1938.6万元,占总收入的26%,;畜牧业收入2922万元,占总收入的39.2%,劳务收入1639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22%。

2、纯收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元。__人均收入2047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12%,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沙耳乡2239元,超全县平均水平22.8%;最高的村为2179元,超全县平均水平19.5%。平均水平最低的俄热乡1635元,是全县平均水平的89.7%;收入最低的村1231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67.5%。

3、全县有5个空壳村,村集体积累平均只有305元。

4、粮食直补总金额35.2万元,综合直补128.7万元。

(三)全县农耕地58223亩,__408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1%。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万亩,__4.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3.7%;蔬菜2691亩,占2691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4%。

(四)种植业:

##具有良好的光、热、水条件,出产丰富。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油菜、果树等。以粮食作物、水果和蔬菜为主,其它经济作物稀少。

1、粮食作物:20__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亩。其中:粮食作物7.2万亩,总产量1.9万吨,蔬菜0.5万亩,总产0.8万吨,经济作物0.1万亩(以油菜为主,产量640吨)。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胡豆、洋芋为主,小杂粮为辅,共30余个品种。20__年玉米播种面积3.7万亩,占总播面的47%;总产8958吨,单产242公斤;小麦1.9万亩,占总播面的24%;总产5700吨,单产300公斤。__粮食作物4.6万亩,单产217公斤,总产9940吨,占全县总产的56.7%。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面积22900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62%,单产238公斤,总产5456吨,占玉米总产的60.9%;洋芋4845亩,占洋芋总播种面积的单产235公斤,总产1139吨。

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少有油菜、中药材和麻类,主要分布于中下寨及__地带,常年播种面积不足千亩。蔬菜以叶菜类为主,茄果类为辅。全县__种植面积1925亩,占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的38.5%;常年产量2314吨左右,占总产的35.7%。

3、水果:__水果以梨、苹为主,其它杏、桃等小果为辅。

##是全省五大雪梨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梨乡”之美称。雪梨品种繁多,有鸡腿梨、金花梨、中梨1号、丰水梨、水晶梨、香酥梨等20余个品种。其中鸡腿梨和金花梨是传统老品种。其余品种是90年代中后期引进的新品种。由于##气候独特,尤其是原城关、安宁两区是高寒山区中一个特殊的小气候区。日照长,气温高,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因此,水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含糖量高、品质好。##雪梨果形美观,质地细脆,味甜汁丰,色泽鲜丽。尤以金花梨品质最优。曾数获部、省级优质农产品金奖。并于20__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90年代中期以前,曾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98年以后,由于各地水果纷纷上市,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雪梨因其采取自然的原始管理方法和掠夺式经营方式,树龄老化,病虫危害、品种退化严重,品质日渐下降,“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收入急剧下降。面对严峻形势,为重塑##雪梨品牌,20__年起,在全县15个主产乡镇实施了“雪梨优质工程”项目,对现有退化老品种、低产果园进行改造。以金花梨、中梨1号、水晶梨等优质品种作为高接换优首选品种。对老品种进行高接换优。目前高换已达25万多株。20__年全县优质梨已达800余吨。为促进销售,建立了“##县精品梨协会”,推动了雪梨销售。20__年金花梨品种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县雪梨总株数40.9万株,折合面积1.6万亩,年产量1.7万吨;__4161亩,占总面积的26%,总产4163吨,占雪梨总产的24.5%。苹果39万余株,折合面积1.3万亩,年产量0.8万吨。__4928亩,占总面积的37.9%,总产3066吨,占苹果总产的38.3%。__水果总面积9089亩,年产量7229吨。

4、干果及白瓜子:干果类主要以核桃、花椒为主,多集中于__,河坝地区不多。全县干果1.6万亩,年产量1100吨。##花椒产量高,麻味醇厚,含油量高。与茂县花椒齐名。##核桃也是市场上供不应求之优质农产品。该两种产品均接近原生态产品。##白瓜子属西葫芦类,其籽独具特色,外形光洁美观,且具花纹双边,子粒饱满,肉质厚,富含多种矿物养分,炒食香而脆,营养丰富,有清心润肺和补益肾肝之功效。是##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97年在成都举办的西南片区农产品产销会上大展风姿,得到了众多商家的亲睐。20__年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白瓜子分布于__区年产量20余吨。由于以间

作为主,所以面积难以统计。5、中药材:##盛产中药材,野生种类繁多.县境内约有500余种。如11种子草、贝母、天麻等产量大,价值高的达几十种之多。大集体时期人工栽培达到11种,以高山海拔2650米以上地区种植为主。20__年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在__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了对铁棒槌、秦芄的野生驯化试验,并取得成功。通过几年的繁种,目前全县铁棒槌种植面积达到120余亩,秦芄达500余亩。亩纯收入在1300-20__元不等。为__农民在退耕后探索出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五)基础设施建设:全县__村71个,村民小组193个,已通机耕道125个,通车总里程766公里,未通的68个,需建设里程公里。全县人畜饮水工程在全县基本实施完毕,现有离村社偏远的零星户共计约8000人左右尚未实施。全县通电的村达到99%,只有2个牧场村未通电。

(六)畜牧业:全县各类牲畜存栏22万混合头,__13.9万混合头,占全县总头数的63.2%;全县各类牲畜出栏混合头,__村50637混合头,占全县出栏数的68.2%。

(七)大骨节病区情况:##是大骨节病区县,病情重,分布广。分布以高寒区和山区为主,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大骨节病患者主要分布于观音地区及河西乃当村、独松嘎伍岭村、曾达坛罐窑村、集沐根扎村等共涉22个乡镇80个村,共约1695人(包括氟骨病),以河西乃当、曾达坛罐窑村为重病区。病区群众因病而贫,因病返病现象十分突出。全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相对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__村,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0.38万人,90%以上分布于__村。

(八)劳务输出及其它:

1、劳务输出:全县劳务输出总数3900余人,州外、省外1700余人,就地转移2100余人。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务总收入达2914万元。__劳务收入1639万元,占劳务总收入的56.3%。

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搞好技术培训工作,对重点乡村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包片,帮助村社建立活动室,16个村建立了科普惠农宣传站,每年举办科普专栏6期,目前科技书屋只有一个村建立。全县__村建立科技书屋的占20%左右。全县每年实用技术培训30000余人次,对__村农民重点进行了中药材、水果、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建立了高酸苹果、酿酒葡萄及脱毒洋芋基地,对__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支农资金: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近五年来,我县到位各乡镇的支农资金(农业)总数达到965万元。

二、__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很多,但由于没有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未形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还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传统产品、“大路货”产品居多,由于生产技术创新不够和市场信息不灵,优、新、特农产品、名牌农产品发展不多或发展不快,加上县内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和流通促销手段滞后,农产品“卖难”或“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增产而难以增收。

(三)由于缺乏档次较高、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影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大市场,导致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四)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生产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雪梨曾是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管理粗放,品种老化、品质下降。同时,品种搭配不合理,熟期集中不能形成季节差,导致销售困难。##特色产品花纹双边白瓜子,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仍较淡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六)市场不完善,产品流通不畅。全县乃至全州尚无一家稍具规模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致使产品销售各自为政,零星分散,不成规模。产品销售渠道狭窄,流通不畅。

(七)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目前社会化服务偏重于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后的营销服务跟不上。没有形成产前信息服务、产后加工销售的系列化配套服务体系。

(八)交通运输不畅,信息不灵。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生产带有一定盲目性。加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易腐烂,导致运输成本增高,产品“卖难”问题突出。

(九)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从众观望思想严重。

三、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现阶段种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体制、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为动力,在稳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以提高产品品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水平,逐步建立总量适度、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生产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根据我县种植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今后种植业生产结构,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市场、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质量、规模、品牌为主题,在以下几方面的调整上下足功夫:

一是调整作物生产结构。要按照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强化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生产结构,保障有效供给。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面对市场适度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把腾出的耕地改种其他有特色的、适销对路的高效短期经济作物,在当前的情况下,仍要把蔬菜、水果、干果、道地中药材作为调整发展的重点,使其成为__农业新的主要增长点。

二是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当前,要进一步扩大优质、专用、无公害、适销对路品种比重,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求,促进种植业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粮食作物以高蛋白玉米、小杂豆等为主,经济作物要大力发展有特色、品优的果、菜、油菜等,压缩其他低效作物,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是调整区域生产结构。要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区、产业带。中下寨地区由于地处高寒带,所以以小杂粮、油菜、中药材为主,在原城关、安宁一带__以中药材、干果为主,半山区以下以水果、蔬菜为主。通过努力打造出一村或几村一品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带。同时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

四是探索调整农业功能结构。在发挥农业生产的产品供给功能的同时,利用资源及地缘优势,发挥出农业的旅游功能作用,发展都市型农业。结合我县旅游业发展,利用雪梨生产优势,

规划发展雪梨文化旅游。

(二)加快经营体制创新,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种植业要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必须推进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挥农业规模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情况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根据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和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实体,逐步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特点鲜明、带动能力强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龙头企业群体。要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带领广大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促进种植业生产规模发展。建立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是推进种植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措施。今后要在巩固和完善现有水果(梨、酸苹、葡萄)、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继续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要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变生产优势为商品优势。

(三)坚持领先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

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兴农是紧蜜联系的,只有先进的科技作为基础,才能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否则,怎么调整也调不出效果来,结果还是搞粗放经营,产品大路货。为此,要重视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抓好优新种子种苗基础工程,逐步提高我县农业生产品种优质化水平;要重视农作物高产优质技术的推广,特别要重视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同时,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掌握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市种植业生产与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与加工业

农村发展现状篇(10)

一、引言

为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和发展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03年,王新利就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之间的关系。陈勇(2006)认为农业与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强的“黏合效应”,农村物流的强烈需求倒逼农村物流体系进行重构。为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国家不仅在2010年提出了许多繁荣农村物流市场的发展策略,如积极推动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向农村深入发展,提升“万村千乡”物流配送工程质量等举措;而且在国家战略层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目标和举措,为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村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到2016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快递下乡工程,再到2017年中央1号文件重申快递下乡工程,并将农村电商单独列出,表明了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决心和力量。由此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物流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意义重大。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在储运设施、道路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最为突出。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正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就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产品流通,有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少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农地流转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物流,让这些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农村物流企业进入农村领域,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和效率,供需对接更加便利,市场化水平更高,有利于引导农村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二、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在制度层面,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也正在逐步形成,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足,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发展势头很好,增长很快,但是经济总量水平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规模不足,发展水平滞后,这必然影响到农村物流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从而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二)农村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制约农村物流的供需能力

在我国,小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生产主体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对物流需求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同理,由于生产分散,规模不足,导致物流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导致物流供给难以维系,制约了农村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提高了物流成本

农产品的采购、包装、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物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物流技术水平。而农村道路不畅、运输设施落后、仓储水平不足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太高,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仍然是以分散的农户居多,种植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批量销售,这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并且农村接入互联网的家庭并不是很多,农户建立的相关网页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更是寥寥无几,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和传播到农户手中,农村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

(五)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物流意识不足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农村物流对一线技术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物流意识不足,更谈不上懂得物流知识。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之一。

三、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对策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损耗

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改善物流水平,首要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公路网络、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和大型的配送物流节点,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通畅,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

(二)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和培育农产品运营组织,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设产销一条龙、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组织,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水平低下的问题;鼓励以“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商户”或“加工企业+商户”等合作形式,积极培育农民物流组织,使农民收益,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可以吸引更多第三方物流的加入。

(三)加强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

各地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以农产品数据交换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全程管理,加快物流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物流信息化,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目标。

(四)加强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参与农村物流的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剂就是发展农村物流,这种外部经济性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机遇。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使得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准确充分,导致农户在现代物流发展运营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制定一些惠农政策扶持农村物流的发展,这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引荐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的建设,帮助农村物流的发展。

(五)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创新农村物流人才服务机制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出现物流人才缺口人数逐渐增加,尤其是一线的技术人才和高级信息管理人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物流人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或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使之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满足农村地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物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物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农村物流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建议从政府层面进行市场干预和引导,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领域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市场规范、人才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激活农村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1]薛富,蒋再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10):47,49.

[2]陈李杰,周玉梅.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5):7-8.

[3]袁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4):54-55.

农村发展现状篇(11)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人口较为密集,农村劳动力较为富裕。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表1):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53381万人,15-64岁适龄劳动者48626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7064%,较全国平均水平7453%,低389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较为富裕。

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2012年上半年全省300户农民家庭劳动力从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391%,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135%和30%,第一产业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高256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而对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受培训状况调查:全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占28%,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252%和496%,第一产业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低224个百分点和468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萎缩”现象。据《河南统计年鉴-2014》提供的资料:全省2013年底乡村从业人员总数为485141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254074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1%,较五年前2008年的488%,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全省2012年转移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843万人,其中:跨地域转移人数为10475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568%;在本地转移安置7955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432%。而真正转移到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仅有61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03%;转移到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491%和506%。

在向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体力强的青壮年劳动力占了大多数,目前真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几乎全是走不了的老弱病残幼及有哺育孩子任务的留守妇女。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2012年上半年调查: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的年龄明显偏大。第一产业劳动力中,51岁以上的人数高达428%,60岁以上人数占到140%,分别比第二产业高332个百分点和136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367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同时的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的人数占到609%,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中女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48%和336%,第一产业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高361个百分点和273个百分点。

目前在生产一线从事农业劳动的这批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历过粮食短缺的饥荒年代,对土地有较深的感情。面对目前种植成本一年比一年提高,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的状况,他们大多采取大量增加化肥农药等物化投入、粗耕滥作的粗放经营方式,苦撑着第一产业的低效率运转。随着这批人年龄的不断增大,他们将逐渐退出劳动年龄,而年轻一代,迷恋城市生活,缺乏对土地的感情,势必加剧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短缺,造成农村劳动力后继乏人。

二、农村经济未来发展

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且主要的经济收入也不再是以耕作为主。当下的农村经济是过渡期,是第一代改革开放后新出生的年轻人开始进入而立之年的时期,家庭收入多以外出打工为主,耕地已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时代已经渐渐退出,集约式的大规模农业经营形式和多渠道互联网金融将在农村产生。

(一)集约式的耕作与农业生产机械化

农民的生活依赖土地,而小规模的农耕将土地用地垄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田间道路横七竖八,这对于土地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加之文化水平的限制,肆意种植,乱施化肥的情况也很严重。农村发展成为以大农场形式,就可较好的避免这种情况。集约式的耕作,粮食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并且发展粮食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经济作物的衍生产品,例如种植红薯,可以种植彩色红薯,制作红薯粉条,也可以发展红薯盆景,单一的经济作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方位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面积的土地耕作也需要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对比中国和美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据FAO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度,美国的人均农业增加值是中国的近100倍。中国和美国的土地几乎没有差别,甚至我们还要多一些,原因出在哪里呢,是因为农业人数吗?当然不是,据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差的不止一点点。

2012年,中国每生产一公斤小麦,大约需要217元,美国只需要151元成本。咎其原因只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我们为什么不用机械化的生产,因为我们前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人口的成本比机械化还要便宜。这方面的发展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大规模的集约式生产,顺带也能帮助机械和科研的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电商

农村依赖土地,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应被土地所限制,除了政府的扶持外,农村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进入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