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产业发展机遇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6 15:38:45

产业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机遇篇(1)

随着经济发展及医疗保健体系的逐步完善,医卫领域已成为国际产业用发展的主要市场。腹股沟疝修补网片、肾透析材料、人造皮肤、血管等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和医用敷料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这些产品技术的突破可显著降低成本,消费数量成倍增长。

全球工业和生活污染防治形势要求日益紧迫,对耐高温、耐腐蚀高性能气体过滤材料、纤维膜过滤材料和常温过滤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耐高温过滤材料年均增幅将超过20%,过滤用高性能纤维需求量将超过10万吨。

新能源是全球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到2015年,风力发电叶片市场份额约1200亿元:太阳能电视隔膜中的纤维基碳布膜材料需求将成倍增长。

国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带动了土工布、农业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目前我国铁路、公路、水里交通和垃圾填埋等行业的土工布普及率在60%左右,发展潜力较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以提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高端产品比重,推进结构优化,是产用用纺织品行业成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

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预计达到1200万吨,非织造布产量达到450万吨。重点领域产品应用比重平均提高10%以上;一次性手术衣和铺单产品使用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20%;风力发电式除尘应用比例由5%提高到15%以上。

新型微纳纤维及其非织造材料、轻型永久性建筑膜结构、高性能非织造电池隔膜等产品将取得突破进展,过滤和分离用纺织材料、土工合成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80万元/年。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展销收入比重达到1%以上。以土工合成材料、环保过滤、医用纺织品为重点,培育销售规模达5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3~5家;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20家以上。

初步建成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汽车用内装饰、过滤材料、医卫用纺织品行业检测和认证中心,3~5家以上部级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企业技术中心,以此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过滤和分离、土工及建筑、特殊装饰、安全防护和纺织复合材料这六大领域的产业化生产应用关键技术,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建立产需衔接机制,全面提高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为实现“十二五”行业目标,充分发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技术咨询、标准制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业自律、市场推广、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与上下游相关应用领域行业协会的交流,加强行业引导和产需对接作用,加快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广等。

联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建立救灾帐篷、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服、防洪抗汛土工膜袋等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大量紧急需要的特殊产业用纺织品的储备机制。建立由工业、交通、建筑、卫生、环保、质检等部门组成的会商研究机制,协调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与使用规范的对接,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生产、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对接。

“十一五”成绩单

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产业发展机遇篇(2)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二次革命,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产业发展机遇篇(3)

加快软硬融合做大做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以高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出口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软件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本次峰会上,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周子学司长提出,我国软件产业如今已呈现出六大特点,即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服务增长较快;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大企业优势日趋明显;软硬融合趋势明显,嵌入式软件增长平稳;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服务外包潜力较大;区域布局日趋集中,部分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

现阶段,人企业规模不断扩人,有调查显示,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中,软件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0家;百家企业合计软件收入超过750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30%以上。嵌入式软件增速(24%)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占软件产品收入的比重(37.9%)超过l/3;软件出口中,嵌入式软件占一半以上(52%);基于大行业应用的软件企业仍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特别是通信领域的嵌入式软件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信息产业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软硬比例相对失衡;企业研发实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产业支撑体系仍不够完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等。如何在软硬件结合方面下功夫,周子学司长强调:“目前,软件产业发展并没有脱离硬件的区位格局,制造业规模靠前的省份软件产业发展规模也排名前列,说明中国的软件业受硬件业发展的影响很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如四川、陕西等),除了本地制造业规模较大外,也与其依托本土企业发展软件密切相关。因此,依托制造业、推动本土企业的软硬融合是区域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结合中国的国情及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应加快软硬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大做强中国软件产业不容易,我们不能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自己的出路。中国的本土大企业不应只做硬件。本土大企业要考虑做强,最好的途径就是做软,要在硬件生产的同时去开发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企业软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高,其竞争优势越明显。产业界不能把软件和硬件割裂开来。支持硬件企业发展软件的同时,更要支持软件企业与硬件结合。如果硬件企业目前没有软件队伍做支撑,可以委托软件企业把这块做起来。软硬融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好路径。”周司长从实际出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与此同时,我国软件产业还应加强在节能减排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周司长指出:当前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新农村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扶持,相关的软件开发和信息化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也容易得到国家的扶持。

另外,我国软件企业应加大承接国内跨国公司的软件业务外包业务,在适应服务化趋势的同时,加强软件“内包”。随着全球产业链向我国转移及产业分工日趋细化,国内跨国公司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市场巨大,软件企业要抓住时机,做大做强。

用创新捍卫自主知识产权

“软件外包并非是软件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的基础上,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陈明平又为中国国产软件企业指出了另一个出路。

成立于1993年的榕基在本届峰会上被再次授予了“十大创新企业”称号,而作为拥有14年行业拓展经验和技术成果转化基础的软件企业,榕基的血管里始终流动着“自主、创新”的血液。榕基在把核心技术进行量化产品化转移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方法。从通常角度考虑,企业会在加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同时加强团队管理,而榕基则是用多年的行业拓展经网络化催生产业新格局

软件产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软件产业一直以年均40%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规模及体系。产业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软件技术创新取得了群体性的技术突破。在软件产业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软件产业人才规模在不断扩大,软件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步伐不断加快,软件产品的出口及外包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更加促进了我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高峰论坛上,信息产业部产品司陈英副司长总结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未来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如今,网络化正成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正在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网络化正在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发展趋势之一,以开放式、分布式、异构性和移动计算等为特征的网络信息平台承载着巨大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提供着正在飞速增长的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应用和业务服务,并带来复杂的管理需求。在网络环境下,软件技术发展呈现出更新换代加速,技术与工程紧密结合的特点,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新一代软件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加快了产业链的 整合进程,软件产业的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软件竞争的全球化,使得软件产业内部的整合进程加快。为大力推进本国软件产业发展,美国、日本、欧洲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韩国等软件新兴的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寻求在整个软件产业的价值链中更为有利的位置。

对于软件产品而言,软件产业全球化要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域,运行于不同的类别的平台,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设备及支持不同的语言,这对因特网环境下的软件开发、部署和运营技术,以及因特网上的服务表示以及交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软件之间的协同还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的强有力的支持,更为公共的软件构件库的形成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体系化的竞争促使软件平台一体化的发展,随着较为完整的软件服务平台体系的逐步形成,软件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发展成为整个体系的竞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相互渗透,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软件开发平台正在日益与运行平台集成,形成统一的系统软件平台。最终,软件平台体系将发展成为网络环境下各种应用的支持基础。在网络环境下,软件开发研究测试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软件产业的重心正在从产品转变成服务,软件产业正在变成服务业。

会上,信息产业部产品司陈英副司长向与会者介绍了信息产业部产品管理司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动软件创新方面的诸多思考,同时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逐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抓住实施国家重大工程的机遇,来推动建设产业创新的调控体系;要建设科研教育与企业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等七个方面加强引导,为软件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产业环境。验来提升项目的实施成活率,提升产品的灵活度。“联想、华为这样的企业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软件产业的一杆旗帜,而榕基则要成为以创新型自有知识产权和具有榕基特色的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另一面国产软件旗帜!”陈明平对榕基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

显然,在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任何软件企业都少不了研发投入及技术团队的建设,然而在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型突破的基础上,如何使软件研发进入快速并有效的轨道?在陈明平看来,一定比例的研发投入是企业得以创新的基础,而技术研发中人的因素很重要,这就要求有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应该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一颗强有力的技术心脏。

众所周知,国产软件企业很难做大做强,随着国外企业以并够、投资等多种手段介入国内市场,这些国产软件企业将如何应对?

陈明平的答案是“走自己的路!”面对国外巨头企业的市场侵入,国内软件企业应该尽快的形成自己的联盟,以整体平台技术优势来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整垒,而对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则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与其竞争,在国外与国内企业之间寻找市场突破口。

互操作是实现创新的绝佳途径

“互操作性是IT研发人员、IT应用甚至是最终用户的最大痛点!”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在本届峰会上提出了困扰软件创新的核心问题。

软件企业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随着互联网及WEB2.0的发展,创新正在从传统的封闭意义上的创新走向开放的创新,“我们不应该认为所有聪明人都应该为我们工作,我们应该做的是与公司内外的各种聪明人来合作,企业内外部研发之间可以做配合,同时,应该建立好的商业模型,同样,我们不仅仅要从别人购买我们的专利中获利,同样也要购买别人的专利,这也就是所谓的交叉专利许可。”李志霄对开放的创新做了充分的解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个性化不断增多,同样,作为研发主力的企业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情况下不断推陈出新,而在产品及服务需求差异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问题成为了目前软件产业不断创新的一大挑战。

李志霄在会上解释道,所谓的互操作性就是信息技术系统、组件和服务交换数据与信息的能力即“讲述和理解”。而软件与硬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塑性上。从软件角度讲,软件企业要实现互操作性就是要实现“我的东西你能理解,你的东西我能理解。”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则应该从产品、社区、授权使用及标准四个层面努力,李志霄表示:“微软正在积极地从这四个方面上进行努力,我们相信基于开放的、互操作的IT架构及应用必将推动软件产业的创新!”

硬件为软件提供创新机遇

“Intel的历史就是创新,Intel的DNA里就是创新!”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软件开发总经理王文汉在本届高峰论坛中着力强调了在硬件飞速发展时代的软件创新机遇。

“内核就如同牛的胃,胃增加了自然胃口也就夫了,而如今中国的软件产业在多核时代下正迎接着股市中的牛市。”王文汉对中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创新机遇信心十足,“在摩尔定律的映照下,如今,硬件已经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状态,而整体IT产业的发展却正在放缓,究其原因就是硬的太硬,而软件的还不够软,硬件就如同人的肉体,软件就如同人的灵魂,当肉体发展而灵魂却没有进步的时候,他所产生的附加值也随之变小。”

随着硬件尤其是内核的不断增多,软件产业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在虚拟化方面,硬件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用户在节约资源方面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而虚拟化软件的技术突破将使得软件产业乃至IT整体产业带来―二次突破;同时,多核的出现使用户在图形化体验方面带来了空前的享受,但这更需要软件的技术实现来加以提升整体体验性能;多核的发展必然为并行计算带来空前的软件挑战,而恰恰是这一挑战的存在才使得软件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多核时代的开源产业发展也再次将软件产业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发展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本届峰会上,王文汗用及其简短的话解释了Intei作为信息产业链最底层的核心级企业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看法,“多核时代的来临,必然是软件创新机遇的一次绝佳体现,同样,这也必然会为软件产业整体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与机会!在这里我套用一句话,无论在底层的BIOS还是顶层的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时代,软件创新处处是蓝海!”

创新也要循规蹈矩

“从最初的钢铁行业信息化,到如今的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及石化、采掘、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甚至公共服务信息化业务拓展,宝信的突破创新也有一定之规。”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力群在领取了“中国软件创新产品”奖项后,对软件创新做出了另一番解释。

产业发展机遇篇(4)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福建汽车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东南汽车城为核心的闽中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轿车、轻客;以厦门金龙为核心的闽南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大中型客车;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的闽西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载货车、专用车及“农村用车”。但这三大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弱。面对国际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福建汽车产业需要借助集群的方式来快速提升竞争力,为此,促进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一、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

1.市场环境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88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私人购车占80%以上,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从客车市场的需求来看,由于国民财富增加、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了大量的新增客车需求和替代需求,全球客车年销售辆大约40万台左右,中国约占四分之一,如此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非常有利于客车企业成长。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部分,福建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并载入了中央文件。2004 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把建设“海峡西岸汽车制造业基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体包括:闽中产业群以福州东南汽车城为核心,向东南沿海延伸,集整车生产、总成零部件制造为一体;闽南产业群以厦漳两地企业为基础,主要建设厦门汽车基地,重组发展漳州、泉州地区汽车产业;闽西北产业群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以龙岩地区、三明地区为基地。

3.产业发展机遇

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实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规范的宏观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的对外转移,为福建汽车与国际大集团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6年东南汽车与日本三菱汽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菱国际品牌与东南自主品牌并存的模式,为东南汽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年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又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作为奔驰轻型汽车在亚洲地区的产销基地。这些合作不仅能引进项目、资金,还能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引进来,有利于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1.竞争者的挑战

汽车工业是近年来的热点,各省市都加大投资力度,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汽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轿车方面,国外大公司纷纷与国内企业合资,不断推出新车型,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程度。而东南汽车涉足轿车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三菱提供的车型优势相对不足,造成竞争力明显落后。轻型客车方面,轻型客车是我国客车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生产企业近40家,竞争一直较为激烈。目前有金杯、江铃、南京依维柯等品牌竞争者。东南在2006年销售下滑后,目前仍元气不足。大中型客车方面,我国有大型客车生产企业20余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30余家,竞争相当激烈。其中郑州宇通、丹东黄海等企业都对厦门金龙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国际合作企业的变局

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还要考虑落户该地的国际汽车集团公司的发展态势。

目前福建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东南汽车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三菱汽车在轿车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福建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厦门金龙汽车与东方宝龙合资成立金龙车身公司,进军MPV市场。但三菱汽车给东南提供的轿车车型与其他国际大企业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另外三菱品牌的汽车在2002年~2005年期间因为隐瞒技术缺陷而导致负面消息不断,也对东南及其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2007年5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将旗下连年亏损的子公司克莱斯勒正式出售给私人资本运营商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此举引发克莱斯勒在中国合资合作的变局。而失去了奔驰这个品牌的克莱斯勒产品能否在中国继续取得成功也同样成问题。

3.产业集群自身的威胁

从福建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来看,大多数集群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上的聚集。东南汽车产业集群初期主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众多配套厂商紧跟东南汽车落户青口,在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后,政府培育和企业自身的吸引共同作用。闽南、闽西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类似。因此福建汽车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强制培育型产业集群,政府的构建性要大于市场的生成性。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产业集群很难真正实现以其内在良性运行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集聚,很难形成本地根植性强的集聚效应。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薄弱和不稳定的国际合资合作企业,以及集群形成中的自身弊端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外部宏观环境趋好,海西建设也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革,抓住机遇,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产业发展机遇篇(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41-05

2014年末,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时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大兴新区在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十三五”时期新的发展环境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兴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新政出台带来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对于文化建设做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文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谈及文化开放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逐步得到认可,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为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合大兴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在“十三五”时期,新政出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有:

第一,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将受到扶持。以往政策的关注点在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对扶持小微文化企业重视不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不同于制造业,即使发展到成熟阶段,也要靠数量众多的中小文化企业支撑。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家部委首次发文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

第二,文化产业与金融合作将受到青睐。尽管以往的政策中也有金融支持政策,但“十三五”时期的金融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对下一个阶段文化与金融深入对接做出了明确指导。此后陆续出台的很多文件中都涉及金融支持政策,如对电影产业、特色文化产业等都实行金融支持政策,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机遇期。

第三,文化产业监督机制将发挥作用。文化产业的规范监督政策是创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包括内容管理政策,即保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的积极健康;市场监管政策,即保证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准入政策,即保证文化安全和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北京、河北、天津三地将在文化产业合作方面优势互补,通过建立起三地文化合作的组织机构等制度机制,搭建平台,联手推动区域内的商演等活动。这意味着此前一直停留在“框架”阶段的三地合作将进一步落地。京津冀文化市场消费以具体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打通,不仅让北京的文化资源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也能让更多消费外溢至天津、河北,为区域一体化提供未来的发展原动力。

相对于其他区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对于文化消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北京自然不必多说,影视产品生产交易、艺术品交易等多个重要文化产业中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凝聚了全国最多的影视生产、制作、发行、交易资源。而近年来天津的曲艺文化、河北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当地获得的支持也不可小觑。目前在天津,曲艺演出市场的火热程度甚至有比肩北京的趋势,观看曲艺演出的消费习惯也已逐渐固化下来。在天津,即使是相对低成本、小制作的曲艺演出,只要内容过硬,同样有可能获得较高票房。而这种消费氛围在北京的演出市场上,似乎还未完全形成。早在2011年,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就签署了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华北五省市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北京的文化辐射作用。但其实当时的合作在市场主体的合作方面还是比较有限的,大多数都是对市场的联防协作执法管理,仅有的一条也是推动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速至今,三地已有不少产业积极地相互寻找着对接的机会,在这种“热火朝天”的产业合作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一体化略显低调。三地真正将宏观合作凝结成具体的框架还是在2014年。2014年8月底,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方在天津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后。接下来的9月,三地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又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式上共同签署《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提速文化产业一体化进程。前者明确三地文化部门将建立高层协商机制、具体工作层面沟通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而后者则确定,三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将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机制,通过政策扶持、产业规划和重大项目对接等方式,共同推进行业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优势分别是文化科技、文化休闲和文化旅游,因此,未来天津发展以演绎为中心的文化休闲产业,河北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都比北京更合适。以目前北京越来越高的用地、用人等各种成本来看,未来的文化娱乐综合体,比如更具地方特色的“万达广场”类项目等将会更密集地出现在天津、河北,很有可能代替北京发挥更充分的文化娱乐作用,吸引北京居民前去异地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天津能够迅速将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做齐,并给予北京往来消费者一定程度的消费优惠,多提供一些有天津特色的演出等产品,势必会对北京市内的文化综合体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兴新区位于北京市南部,是距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远郊区县,同时又与河北省廊坊市、涿州市毗邻,与天津、保定两市也很接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大兴新区带来的机遇主要有:

第一,为文化制造业发展提供机遇。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传统产业的布局。由于北京市区的地理空间有限,所以大兴新区可以在产品宣传、展示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合理调整。大兴新区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势,可建立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发挥各自优势。传统的老字号企业需要进行体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将民营股份纳入其中,通过兼并重组减轻同业内竞争压力,例如景泰蓝等厂商在改革后,恢复了市场活力。京津冀一体化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产业融合,借助区域重新布局传统文化产业。北京的一些大企业可与河北、天津的企业重组,在大兴新区建立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加速产业的凝聚力,增强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不断带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

第二,借助品牌企业扩大地方影响力。现阶段大兴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较弱。为了发展京津冀大区域的传统文化产业,大兴新区需要借助北京、天津、河北的人才资源以及品牌企业的优势带动发展。其中,北京作为首都,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创业投资的机会较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大兴新区企业的发展。想要促进大兴新区的文化消费,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及市场需求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戏曲、相声、话剧等传统表演形式可以结合当代的一些时尚内容和主题,根据现代人的生活喜好和审美习惯,创作出消费者喜爱的艺术作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紧密结合,促进文化消费。

第三,为文化产业园区带来发展机遇。大兴新区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新媒体、数字影音、数字出版为主导产业功能。基地规划建设“一区(核心区)、三园(星光影视园、北普陀影视园和大森林影视园)、三中心(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及软件制作中心)”。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有很高的复制门槛。京沪、京石高速公路,京津、京沪、京九等铁路干线在大兴新区内穿城而过,形成了与周边京津冀地区城市链接的便捷通道。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一区、三园、三中心”,将为打新新区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

(三)“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为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即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依托“古丝绸之路”的亚欧大陆新通道,涉及近60个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2014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带一路”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因此,可以此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丝绸之路文化是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促进东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在古丝绸之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同样,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文化的先导作用亦不容忽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罗杨认为,以文化交流先行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增强互信加深了解,夯实“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共识基础,既是文化产业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是和平之路,更是文化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而特色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的突破点。

在商贸交流的同时,文化交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当今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文化先行显得尤为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可以打造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的前景对接起来,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将带动大兴新区文化产业“走出去”,为大兴新区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走出去”。

“老字号”将借力走出国门。大兴新区拥有多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百花”)、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永丰”)、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雪莲”)三家企业均为荣获国家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称号。随着一带一路的开拓,更多华人走向世界,老字号潜力巨大。“老字号”产品蕴含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一带一路”战略为大兴新区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走出国门带来了机遇,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优秀文化产品销往中亚、南亚、东南亚地中海、波斯湾以及俄罗斯等北欧国家;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优秀文化产品销往南太平洋、印度洋及欧洲大部分地区。

(四)人才集聚带来的发展机遇

北京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大批的名牌高校,也集聚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顶级学府培养了大批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大兴新区坐落于北京市南部,区域内想有享誉全国的北京印刷学院等以培养文化领域人才的高校。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更是被授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称号。文化人才对地区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文化强市,需要大量文化经营、管理以及从事文化品牌塑造的高端人才,而这些人才又是全国各地都在争抢的稀缺资源。

人才集聚是北京发展的一大特点,大兴新区借着这股东风,实现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人才集聚将为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有:

第一,人才流动加速文化资源整合。京津冀作为合作共同体突破了三地的行政界限,使北京、天津、河北的文化资源得到优化,打破文化资源的垄断,形成更大的文化板块,这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在延长传统文化产业链的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在不受行政区域限定的情况下,人才可以在京津冀三地流动,突出差异化经营优势。天津和河北可以借助北京的市场延长传统文化产业链,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实现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的共同提升。与此同时,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在产业布局以及企业发展上,可以在增强天津、河北文化企业的综合实力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人才基地将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2014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被授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从2009年开始建设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优质的空间载体资源、完善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特色化的培训专业,具备较好地承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未来,基地将致力于加快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建设,重点培养包括熟悉文化创意产业链整体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关键环节如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等专业型人才。

二、大兴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产业未形成发展规模

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区域相比,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尚显不足,总量偏低,大兴区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比重远不如其他区县,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单位涉及领域狭窄,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领域涉足较浅,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偏少。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发展不均衡,多数领域收入增长平缓,利润出现负增长。

新闻出版长期以来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点领域。2014年1~11月,新闻出版实现收入9.6亿元,与去年同期10.7亿元相比降幅达到10.1%。随着其他行业,特别是艺术品交易的快速发展,新闻出版占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由去年的17.5%降至今年的13.3%,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减弱。

艺术品交易领域持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收入继续大幅增长。2014年1~11月,艺术品交易领域实现收入合计29.2亿元,同比增长108.1%,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比重的40.3%,成为收入占比最大和增涨幅度最快的领域。行业内部调整使艺术品交易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从而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总体增长,使艺术品交易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主导领域。

互联网以其广泛、迅捷、高效等特性,已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为运营基础的高端企业拥有强大的竞争能力,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不断完善,此类企业正逐渐发展壮大,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4年1~11月,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收入合计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实现收7.8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利润总额的87.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告会展适应发展的要求,进行了改进与整合,经营状态不稳定,致使收入、利润同比皆为负增长。2014年1~11月,广告会展收入为3.5亿元,同比减少12.1%;利润为-0.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亿元,亏损额度持续扩大。

旅游、休闲娱乐营利能强,推动产业利润增长。政府关注民生工程,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的投入,加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行业利润的增长。2014年1~11月,该领域利润总额为0.2亿元,同比增长19.8%,收入利润率为2%,远高于其他行业,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营利能力最强的领域。

(二)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

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之间缺乏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掣肘,对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三新”领域的开拓能力不足。文化创意产业内关联度不高,各个产业门类各自为政,限制了企业间基于业务协作的产业集群形成。现阶段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布局较散,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新媒体基地的核心区和起步区,但是由于各个片区规模都相对较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驱动力尚显不足,需要扩大核心区规模,强化核心功能区的产业带动功能。

北京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行政区域在空间上进行了整合,在提供发展空间载体扩容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间整合升级的问题。需要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在坚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础上,容纳更多更广的产业业态,寻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寻求理顺文化创意产业与亦庄开发区高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理顺与都市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产业间的整合,寻求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方向。

(三)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亟待改善

大兴区产业整体集聚要素吸引力不强,对资本、技术、知名企业等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做支撑。尽管大兴区积极引进人才,但由于北京市中心城区吸引力较强,造成现阶段大兴区人力资源还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大兴区和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共有3.6万人,占全市比重仅为3.4%。尤其是新媒体产业、设计创意业、影视业、动漫产业等产业门类对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硬环境建设过程中,尽管大兴区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但在交通道路、电力设施等方面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已经成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掣肘。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现阶段仅有北京数字音乐中心、动漫产业孵化平台、技术评测与动漫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孵化科技条件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新媒体产业、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和设计创意产业的支撑均不足。

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软服务环境瓶颈亟待突破。一方面公共基础性软服务平台薄弱,包括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的服务环节亟待完善;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企业缺失,中介机构少,创业者最需要的有关商务咨询、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以及风险投资业务等“软服务”尚不能完全到位,且相当数量的中介机构处于缺失状态,起不到支撑创新的应有作用。

(四)新媒体产业基地的作用未得到发挥

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与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地位尚不相称,新媒体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尚未完全显现,与北京市其他区差异发展的特征不明显,产业发展独占性优势形成不足。受政策和发展空间限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其他区重叠的领域,如海淀区的电子信息服务业、石景山区的数字娱乐产业、西城区的设计创意产业等,大兴区相对优势不足,比较容易受到周边发展的竞争挤压,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进一步突破。

2014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9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7%,增幅列全区第三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9335万元,占基地全部投资的70.9%,比上年增长57.1%。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产业发展机遇篇(6)

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970亿元,增长25.6%,成为国民经济领域发展的亮点。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相关企业,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本届百家软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占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24.6%。

当前,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组织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国公司已先行部署,新一轮竞争高潮正在到来。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进一步应用知识产权开展市场竞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摩擦呈加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关注和支持软件骨干企业的发展,今后将继续努力为百家企业在内的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作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做大做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推动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殷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获取能力。在此,我向广大软件企业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后危机时代,要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的契机,积极推进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要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和经济的动向,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重视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标准和知识产权,特别是关键技术要力求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

产业发展机遇篇(7)

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全球化目前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它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1 我国面临着通过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一步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机遇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将日益显现。这既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输出服务业fdi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在承接服务业外包方面,发展中国家已占据主导,特别是印度,凭借其人力资源、语言,金融体制、政府支持和熟悉国际市场等优势,承接外包独占鳌头。

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优势主要有,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收外资有很大潜力;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我国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意识,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在服务业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基础等。因此,一些国际机构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

2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在很多国家,服务外包为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印度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2007年2月,印度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cs)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合资成立国内首家大型外包技术公司。作为印度的四大rr服务商之一,tcs中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三个中国新兴外包产业聚集的城市都设立了中心,并将其战略定位在“要做中国最大的外包公司”。近年来,tcs在中国相继拿下了多个重大服务外包项目。种种迹象表明,以tcs为代表的“印度象”正在开始分食中国市场。

从服务外包的价值链构成来看,服务外包产业也在由简单的it服务外包开始向业务流程外包转化,向产业链高端进军。而目前中国在全球服务链中,重点是处于it服务外包领域,参与的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外包项目,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如目前北京市的it外包服务更多处于软件开发、测试等行业的低端,几乎没有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我国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即便在人力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也是如此。据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预测,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2010年将达到2500亿元的产值,需62.5万从业人员。按照目前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2010年约为40万人,存在20万人缺口。

目前,客户开始要求和中国外包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这就对中国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企业可以做到上千人协同开发,而我国企业普遍停留在管理数百人的水平,即便是北京的软件骨干企业,最多也只能做到400多人同时开发,为此,很多外包企业开始加紧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例如。博彦科技于2006年12月引进了sap的erp,成为国内外包公司中首家引入该系统的公司,软通动力也在加紧优化公司业务流程,并于2007年通过cmml5和is027001两认证。

总之,我国的服务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按目前发展状况估算,到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值过40亿美元,和国际同行相比,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在交付能力、服务冰平、人才储备、品牌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我国要确立现代服务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必须在社会各方面普及、深化对服务外包地认识,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1 抢抓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带来的机遇

最近的发展显示,跨国公司把一些内部服务业务,即原本由跨国公司自身业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例如财务结算、呼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也外包出来,开始转移到我国,特别是人世以来,跨国公司将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例如,英国汇丰银行在2002年把地区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并把技术保障中心迁到深圳,把呼叫中心转移到广州和上海。ibm公司与铁道部合资成立“蓝色快车”公司,利用铁道网络和ibm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网络技术、网络服务为诸如柯达这样的公司提供it设备和软件的维护。摩托罗拉公司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给正海对外服务公司,为其进行销售团队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工作。在全球制造业转移和制造环节外包过程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而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现在,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开始了包括内部服务在内的服务环节外包。中国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丰富质优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已经具备了提供服务外包的市场条件,服务业外包作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一种好形式,

不仅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而且有利于培养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和加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吸收外资的新领域,争取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区,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外包基地,也能成为全球服务业的外包基地。

2 夯实服务外包信息化基础

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必须做好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还必须有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各国之间资源的使用与流动更活跃;二是飞速发展的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使全球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快捷低廉,通过远距离提供服务已成为现实,三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带动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使跨国公司有动力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外包,四是发展中国的低成本成为优势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使外包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想在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竞争中先人一步,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在全国编制一张通信和高速路网,让企业能享有优质低廉的信息服务,这是实现外包服务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利用通信与互联网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电信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腾飞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3 大力加强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突出瓶颈,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这一进程:一是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抓紧培养大批适用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二是搞好专门人才培训工作,继续在商务领域人才培训资金中,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学生增加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各类人才培训项目,重点培训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服务外包企业新人职员工,力争在五年内培训30~40万承接服务外?需的实用人才,吸纳20~30万大学生就业,有效解决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服务外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定制培训、从业人才资质培训、国际认证培训、行业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培训、大学生实习项目及勤工俭学培训、企业新人职人员岗前业务技能培训、服务外包产业储备人才培训等。

4 加强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

产业发展机遇篇(8)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是我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从学者的独特视角,全面阐述了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未来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八个战略着眼点,深度分析了四大老龄产业板块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等,对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

9月23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我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释放了老龄产业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将成全球老龄产业最大国

根据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当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市场供给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老龄用品业市场日渐升温,老龄用品、辅具和保健品等需求旺盛;老龄服务业发展持续加速,以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为主的老龄服务业成为市场投资热点;老龄房地产业市场供给走旺,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各路资本竞相投入。

报告同时指出,在看到大好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发育迟缓、产业政策不明晰等问题。在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加大对老龄产业扶持的新形势下,老龄产业作为老龄社会条件下的基础性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战略型产业,既是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老龄经济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战略选择。

“要抓住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期,最大限度地创造老龄产业发展的有效刚性市场需求,加快出善重点领域的老龄产业政策,加速培育老龄产业组织,打造老龄服务网络,建立国家老龄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基地等,促进老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

面临产业发展机遇期

老龄金融业、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将是老龄产业的4个板块。报告指出,从2013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内部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未来开发老龄产业的重要依据。

首先,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严峻,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逐步增多,2020年达到2900万,2054年达到峰值1.18亿。为此,未来开发老龄产业的整体战略布局重点应逐步转向中高龄老年人口。

其次,空巢老人和无子女老人将越来越多。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老年人将增加到7900万。“他们的老龄服务需求将变得异常强劲,并带动老龄用品业和老龄房地产业的发展。针对他们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将是一个较大的有待开发的市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

报告指出,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消费需求巨大。根据预测,中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者将从目前的1.1亿例增长到2050年的3亿例,就诊人次将由当前的13.5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36.8亿人次,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在2050年达到5%以上。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巨大的医疗卫生消费市场。同时,老年病医院及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将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老年病医院及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刚刚起步,到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器械配备、人员培训,都将产生巨大的产业。

报告同时指出,从未来老龄产业的发展走向看,国家开发老龄产业的战略着眼点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如最大限度地创造老龄产业发展的有效刚性市场需求,加快出善重点领域的老龄产业政策,加速培育老龄产业组织,鼓励扶持现有金融机构业务向老龄金融领域延伸,鼓励兴办一批新的老龄金融专业机构等。

链接:老年人口内部将发生重要变化

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从2013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内部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将是未来开发老龄产业的重要依据。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关系老龄产业开发的城乡布局。未来城市老年人口一直增长,而农村老年人口先增后减。仅仅从人口因素来看,开发老龄产业的战略重点在城镇,但开发农村老龄产业也不容忽视,到2050年,农村老年人仍然接近全国老年总人口的30%。

――老年人口省域分布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关系老龄产业开发的省域布局。到203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重庆等10个省市,到2050年,吉林、上海、黑龙江、浙江、辽宁、天津、内蒙古等7个省市,是开发老龄产业的重点区域。

产业发展机遇篇(9)

集体讨论环节

廖祥忠:在新媒体时代,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机遇?

张天晓:我一直倡导中国动画应该走向世界,与国际合作。我认为,真正的中国动画片只有亮相国际舞台,发挥其才能,中国的文化才能够走出去,才是中国动画真正的未来。

雷瑛:从金鹰卡通卫视的角度来讲,动漫的提升与跨越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给内容很好的土壤。首先要有艺术家创作出好的内容,然后在媒体平台上,有足够的推广力。要使内容成长为品牌,怎么降低内容成长为品牌的门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张燕鹏: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的使命是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做好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的对接。首先,新媒体作为一个载体,是对传统动漫的补充,能通过手机来看动漫,即动漫手机报。其次,手机动漫还是一种商务模式,它能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便捷通道。

龚宇:网络视频和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对于用户来讲,网络视频的传播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用户可以在任意时段点击想看的片段,而传统媒体受播出时长的限制、频道的限制等。对于网络视频来讲,全行业还是启动期,增长速度和产业规模性成长是一个重要的规划过程,相信对产业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魏宏锟:天津科技融资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作为一个国有品牌,既具有国有成份,也有民营资本和外资。遗憾的是,在过去3到5年时间里,仅投资三家文化创意企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新型企业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意企业,我们今年已经支持了100多家企业发展,明年我们计划支持上千家。伴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天津市相关政策的出台,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年之内,对动漫行业多做一些投资。

Section 2

自由互动环节

廖祥忠: 拓维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动漫产业的未来在新媒体”,金鹰卡通在过去几年为中国动画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金鹰卡通有何准备?

雷瑛: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有一个功能,就是传播内容,提升品牌价值。跨越与提升的基础是将来在内容传播上,一定要整合多种媒体,无所谓哪一种媒体会怎样。对于企业来讲,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作为其首选平台,决定其市场定位。例如电视媒体,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儿童动画。而在新媒体动漫上,受众群体更偏向于青少年。近十年来,有三个可以被称之为动漫品牌的东西,一只蓝猫,一只虹猫,一只喜羊羊。这三个之所以能称为品牌,是因为它们有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以及其上升为品牌以后所具有巨大的产业号召能力,它们实际上都是通过电视动画诞生的。作为媒体人最需要思考的是,能提供给内容制造者、创造者一个怎样的品牌。我们能否提供给一个更合适中国的传播现状的一个平台,使得这些内容能够迅速地成长为品牌。如果金鹰卡通能够破解这个问题,那将会给中国动漫带来十足的信心。

廖祥忠:如何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上,保证动漫作品的民族性?

张燕鹏:中国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专门设计了几个基地,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和频道,动漫基地的设立承载着三个愿景:1、构建完整的新媒体传播平台。2、培育前动漫文化。3、打造前沿的创意产业。就目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来讲,动漫内容很丰富,而传播渠道相对匮乏。很多人都有动漫情结,比如60年代出生的人,对连环画就有很强的感觉。所以我们认为在新媒体上他更多的是前文化。动漫产业覆盖面非常广,特别是在形象的授权、衍生品方面,在传统工业当中它带来的商业价值比重相对较高,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怎样延展,需要一个过程。

廖祥忠:新媒体动漫和传统动漫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以及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张天晓:新媒体时代下,还是单项的传输过程,就像电视一样,仅仅是看。我认为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动的社会,全民参与的社会。我推出一个“动漫数据库”的理念。人人都有动漫情节,当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你可以不会画画,但只要你认准这个行业,你就会成为一个漫画家。利用这样一个平台、一个造型、一个数据库,你可以用现实的造型、现实的表情来表达你的思想,我觉得这才是对手机、对互联网来说,应该真正发展的方向。总之,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动漫,而且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集合大众的创造力量共同做动漫,这才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

廖祥忠:许多优秀的短小动画片在网络非常火爆,这些小短片成功的契机是什么?

龚宇:动漫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创意产业,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分众。而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全龄化传播,受众覆盖面广,从半岁到七十岁,都可实现一对一传播。这个传输方式导致任何一个人都能非常容易地搜索出他喜欢的动漫形象。所以对于创意人员,面对如此大的传播空间,只要做好自己的创意,抓住一部分专业用户,早晚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如果能长期抓住固定的用户群,那么这个市场就会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动漫的一个典型特点。

廖祥忠:基金投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投资起来特别慎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万浩基:基金是拿着别人的钱投资,所以投资来就应该慎重。我们会尝试选择一些成熟的公司,希望能一手培养其成长,同时我们的基金也要得到回报。动漫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投资内容产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以内容起家、以内容为主导的公司,选择那些真正有文化、富有创意的机构。例如,我们投资了100家公司,其中有50家成功就算不错的了,其间如果再选择一些文化产业的公司,那就是非常具有性的行为。这就造成许多PC或者投资机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类型的公司为什么会信心不足的原因。

小结

数字媒体时代,动漫产业挺进进一个真正转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国家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然而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动漫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当今时代下,动漫的属性、功能、价值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承文化方面,将起到主导作用,尤其在传播世界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之际,动漫、新媒体,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必须要考虑动漫和新媒体结合产生的价值。

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动画学院院长

张天晓:上海今日动画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

雷瑛: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燕鹏: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总经理

产业发展机遇篇(10)

体育产业是围绕消费者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行业。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1%以上。由于体育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显著作用,我国政府制定了《1995―2010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推进体育改革,增强自我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04希腊奥运已经结束,2008北京奥运已近在眼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力度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一、国外体育产业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1988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已达到631亿美元,超过石油化工业(533亿)、汽车业(531亿)及航空、初级金属和木材加工业等重要工业部门当年的产值,这一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居第22位。

足球王国意大利每年足球产业的产值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进入全国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的行列。

日本体育产业的总产值,1988年为3.8兆日元,1989年为4.3兆日元,在其国内十大产业中位居第六,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日本经济持续6年低迷,1992年至1997年五年经济年平均递增0.43%,而体育产业同期年递增3.246%,递增速度在三次产业16个行业中排位第二。日本政府部门提出,如果日本的体育人口能增加至欧洲国家的水平,则体育产业将可能与饮食业、娱乐业并列作为国家一项重大内需型产业得到发展。

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看,瑞士的GNSP(国民体育生产总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37%,德国为1.25%,西班牙为1.68%,法国为1.09%,意大利为1.06%,芬兰为1.70%,英国为1.56%,这些数据表明,体育产业在这些国家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本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体育作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完全由国家拨款举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9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占GDP的0.2%,与国外的差距很大。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取得的成绩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加之2008奥运即将在北京举办,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1、努力培育和发展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这是体育自身隐藏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关注的是自身的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不上生活的高质量。因此健身作为人们一项重要活动被列入生活计划。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富裕和方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诸如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这些病的引起与生活节奏紧张、营养过剩同时缺乏锻炼是有关系的。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健身运动来改变健康状况,因此大众体育作为体育新潮流在我国迅速兴起。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给我们进一步发展大众体育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要借助全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极大热情,加大宣传力度,合理组织,使大家参与到奥运会来,使大家感受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魅力,进而将大家的热情转移到体育活动中来。大众体育真正的发展也就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体育产业结构中,许多国家注重发展最能体现体育活动本质功能、市场需求最大、与体育产业其它部门关联度最高的体育健身服务业,使体育健身服务业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产业。我们要看到体育健身服务业也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利用奥运会在我们家门口举办的机会,让广大人民近距离感受深厚的奥运文化,进一步建立大家对体育的热爱。要利用筹备和举办2008奥运会的机会大力宣传体育强身健体的功效,进一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提高我国体育人口,促进体育健身服务业的发展。

2、进一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竞技体育的观赏性、娱乐性是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竞技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娱乐行业的一部分,人们非常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在对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中,人们得到健康美、服饰美、形体美、道德美的欣赏,因此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体育娱乐行业已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我国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主要有: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CCTV5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等。其中足球联赛最早走向市场,但由于我国足球水平低、缺乏深厚的足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足球市场还欠发达。我国职业体育刚刚起步,所以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确很不发达,但体育竞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这一内在潜力是不变的,要利用中国体育健儿在2004雅典奥运会取得的成功,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把全国人民燃起的对体育极大的激情转移到国内的体育竞赛表演赛场,以利于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3、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开发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体育技术是体育最基本的部分,大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要发展首先要对人们进行技术训练。因此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利用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使人们喜欢体育,参与到体育技术的学习当中来,促使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发展。

4、进一步建立和发展体育无形资产市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担任奥委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一改过去奥运会拒绝商业的做法,开始了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运作。洛杉矶奥运会依靠尤伯罗斯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赢利2.22亿美元。尤伯罗斯利用的就是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的运作。我们要利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三大球职业联赛市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职业联赛市场,使众多企业和公司参与到体育市场来,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市场。

总之,我们要利用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发展以下三大类体育产业:第一:体育主体产业类,如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的其它各类产业活动。

结论:体育产业的发展,既可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资金,扩大体育运动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同时也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注重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现象,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抓住2008北京奥运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机遇篇(11)

全球处于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时代,2020年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比2012年增长14倍。由此测算到2020年,市场对于3D NAND FLASH产能的需求超过每月250万片。三星和东芝已经在产能上布局,新建的工厂今年将提供每月20万片的产能。即使所有厂家增加设备、改进生产线,3D NAND FLASH的产能也只约为每月30万片。到2020年需要更大的产能供给才能弥补供需缺口。

新兴应用领域发展所需的产能与美日韩企业扩充产能不及所产生的产能缺口,为我国3D NAND FLASH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