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1:40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1)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合适。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另外,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也更加剧了孩子想要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由于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一致,矛盾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第二特征的出现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时的男女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富于幻想,易于激动和对异性的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可是中学生心里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就使中学生比较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活动,他们容易将过剩的精力用于不正当的活动上。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现在中学生接受教育早,接触社会面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外国流传进来和国内沉渣泛滥的书刊、黄色照片等给刚进入青春的中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由于某些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意识的腐蚀,侵袭他们表现出了道德观念的颠倒,需求结构的恶性膨胀,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容易做出不符合实际年龄,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来,使自己留下永远的污点。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三、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包括性知识、性心理健康、人生观等教育。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早在1963年,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不领情,这让大人们觉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其实“性”就是那么一会事,大人搞得神神秘秘,反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我国,孩子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杂志、书籍、网上能找到黄色图片和文字。事实上大人们根本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

你不教育有人会教育,而且孩子会自找教育,找来的什么样你可就不知道了。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其实他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据调查:

孩子们通常从什么地方了解性知识?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既是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精神品质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有着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青春期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负责的态度走好自己的青春路,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如: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男女生可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上,男生讲座的重点则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恶习上;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课件等教学方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开设心理辅导教室,帮助学生解答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疑难问题。

3、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积极疏导,开展适合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使他们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的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忽冷忽热,不瞻前顾后,要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青春期的系统教育,切实负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的重任。

参考文献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2)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家长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的需求和文件的指引,我校非常重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前期性教育,从2008年尝试进行青春期讲座开始不断探索,还以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小学青春期前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为抓手,精益求精,扎扎实实进行实践研究,守护孩子们阳光的青春期,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立足现实,共同把脉青春期前期教育现状

为了让我校的青春期前期性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一开始就确立方向――最重要的是做好现状调查,从现状着手开展工作:以问卷调查形式,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及家校现状,切实了解学生及家校青春期前期教育知识情况,在归纳中找准研究的切入点。

通过收集报刊资料、上网查询,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知识,并精心设计了三份问卷调查表,分别为学生版、家长版和教师版。我们共发放55份教师问卷,剔除无效数据,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 90.9%;300份家长问卷,有效问卷261份,回收率为87%;350份学生问卷,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为88.57%。

我们就回收的621份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整理,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学生需求强烈、内心困惑

月经、梦遗……这些曾经在中学时代才出现的生理现象,不经意间已开始在小学高年级时期出现。据调查,我校高年级男女生已有一部分学生出现第二性征,有39%的女生反映胸部开始发育,隆起,有19.75%的女生已经开始了月经。接近五分之一的男生反映自己声调变低,有11.1%的男生有过遗精经历。部分学生对月经、遗精或其他生理变化感到紧张焦虑,亟须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训。

青春痘是青春期孩子共同关注的问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痘痘给他带来了烦恼,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会常用手去挤痘痘。对青春期不正确的认知以及不恰当的处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青春痘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因而教给他们青春痘预防及日常护理的常识和技能,可以让他们更加阳光坦然地拥抱美好的青春期。

我校高年级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对异性好奇,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甚至对异性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学生喜欢××学生”之类的议论也时有发生。在这个特殊阶段,应注意正确看待和引导男女生的交往,而不要一味地阻止反对。

从数据统计和学生问答题回答的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得到青春期教育指导,他们最希望了解的青春期知识依次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怀孕和避孕的知识,如何和异性正常相处,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烦恼。他们希望的授课形式多为男女生分开课堂教学或讲座。在简答题中,孩子们反映最希望解决的是青春期的生理问题:比如月经的周期、月经期间的保健、青春痘的预防等。令人吃惊的是,竟有49%的孩子想要了解怀孕和避孕的知识,可能孩子们在“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上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家长思想重视、行为忽视

绝大部分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知道有关青春期的常识,但是却从没有主动和孩子谈论“性”的问题以及青春期的问题。

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无论从衣着、兴趣、性格、交往还是其他方面都发生着变化。有的孩子会比较注重衣着上的打扮合不合潮流,够不够有型。兴趣往往会偏向同伴关注度比较高的方面,如男生会比较喜欢NBA、科幻片、恐怖片等,女生会追星、逛街等。而在性格方面,他们也不再是叽叽喳喳的小鸟,而是慢慢会有自己的思想,并学会了沉默。

很多家长欠缺青春期常识,不知从哪方面进行教育;有些家长知道要给孩子进行教育,但在子女面前“无从下手”,非常困惑;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孩子会听不进去,有种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觉得“性”方面的知识不好开口,希望学校代为教育。

(三)教师思想重视、方法需引导

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小学进行青春期教育很重要。尽管如此,但只有14%的教师会经常给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超过50%的教师认为,观看音像制品、阅读书报、课堂教学等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式;有部分教师认为专题讲座和个别指导也是有效的。

二、多措并举,用心探索青春期前期教育策略

(一)构建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体系

1.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

在课堂实践中,我们也在思索构建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体系,并确定了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的目标。具体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关注自己及朋辈群体的青春期身心变化,学会用坦然的态度面对青春期,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认识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男孩女孩的差异,学会尊重男孩女孩的差异,悦纳自己的性别;懂得异性学生间积极交往的意义,掌握异性学生之间交往的原则;学会尊重异性,不侵犯异性的隐私,懂得自我保护;丰富自我体验,深化自我认识,正确地评价自我,进一步悦纳自己,完善自己。

围绕生理变化、男女性别差异、卫生保健和男女生青春期心理、悦纳性别,利用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课题组开设了“嗨,青春期”“男孩女孩,看过来”等青春期主题团体辅导课,还利用课堂时间选播了“花季小樱桃”“雨季葱头仔”系列青春期教育视频。《哎呀,我不会还尿床吧?》《“好朋友”来了!》《女生保卫战》《的秘密》等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在赏析中与小樱桃和葱头仔共情,在共情中感悟青春期到来的忐忑与坦然。围绕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的困惑,开设了“认识我自己”“这就是我”等心育课,引领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围绕青春期孩子亲子沟通、同伴相处困惑的现状,开设“换个位置想一想”“假如我是……”“学会沟通、让心靠近”等课程。这些主题(见表1)贴近小学生高年级的实际,而且心育课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并期待每一节心理课。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2.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讲座

除了课堂,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关注的青春期热点问题,或分开男女生,或男女生混合一起,进行重点突破和灵活疏导,为女生开展了“我长大了”“众说纷纭青春爱情小说”等讲座,为男生开设了“青春悄悄来”讲座,为男女生一起开设了“走进青春期友谊”等讲座,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实践中,结合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初步构建了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讲座的框架体系(见表2)。

在青春期前期教育主题课程的实践中,课题组主持开发的“男生女生,快乐青春”精品课程获市提名奖,“认识自我,快乐成长”精品课程获市入选奖,课题组执教的“男孩女孩,看过来”获2010年市青春期教育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认识我自己”获2012年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二)开发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校本教材

根据青春期教育调查(学生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只有57.8%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青春期知识,绝大部分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们现有的青春期知识获得的途径依次是报刊杂志和书籍(97.4%)、互联网(95.2%)、妈妈(家人)、课堂和教科书、学生朋友、广播电台和电视。他们最愿意的是从互联网、报刊杂志和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从网上、报刊书籍中获取青春期知识固然是很好的途径,但是网上和报刊书籍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分。如何从网上和报刊书籍中获取正确有益的青春期知识,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监督。所以,课题组在扎实开展课堂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忘搜集适合学生阅读的青春期书籍。两年来,我们购买了《Why?新时期少年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阳光寄给你:青春期心理健康故事》《爸爸写给青春期儿子的80封信(珍藏版)》《妈妈写给青春期女儿的80封信(珍藏版)》《漫话青春迨拢男生版)》《漫话青春迨拢ㄅ生版)》等几十本书,并罗列了青春期阳光阅读的推荐书目给学生。很多学生表示阅读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在立足课堂实践和推荐读物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对我校高年级学生有所助益的青春期前期教育校本教材《启航青春阳光相随》。教材以“男生女生,快乐青春”精品课程内容体系为蓝本,共有四个主题:一是“嗨,青春期”;二是“男孩女孩看过来”;三是“走进青春期友谊”;四是“众说纷纭青春爱情小说”。每个主题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由“名家名言”引出“导言”,结合调查、采访,通过情境故事、访谈手记和个案分析开展的“马教师的悄悄话”,对处于青春期前期的高年级孩子指点迷津,最后提供富有“营养”的“阳光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爱与性,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也为教师和父母了解、关爱、帮助孩子提供参考。

(三)以活动为载体,多途径进行青春期前期教育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在高年级孩子中开展“馨心园”个体咨询,让学生在诉说与真诚关注中豁然开朗;开展“青春期主题”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青春期主题相关资料,丰富自身认识;开展“青春心语”活动,让学生自主或写或画表达自己在青春期的快乐、困惑与成长感悟;通过青春期主题征文、视频、电影赏析方式进行教育,开展“馨心园”心理社团系列活动。“馨心园”心理社团以团体辅导、心理剧为主要形式,以游戏活动体验表演为主,穿插学生分享感悟。丰富多彩的主题,生动活泼的形式,身心参与的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阳光开朗。2010年,课题组指导的综合实践报告《为青春导航――小学高年级青春期调查与反思》获中山市第七届中小学科技节之科技创新大赛综合实践报告二等奖;2011年,课题组原创了校园心理剧“我的学习梦”,组织学生彩排、演绎,最终获得中山市东开镇首届心理剧一等奖第一名、最佳创意奖,中山市三等奖。

三、搭建家校青春期前期教育平台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3)

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当中充满快乐同时具有忧愁。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食品添加剂随意滥用,青春期比我们以往来得更早些,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春期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正确认识和开展青春期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研究的原因

在传统教育中,我国儿童小学适龄阶段一般定在6周岁到12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正是孩子获取知识、高速发育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的心理、生理开始自然成长变化,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水平空前提高,孩子的第二“性”征开始纷纷提前呈现,如男学生出现、腋毛、声音低沉和胡须等成年男性体态特征,女学生发育长大、长出、并有月经来潮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性早熟或者提早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必经阶段,是我们从儿童期逐步迈向成年期的重要阶段,一般我们将从初一到高中这段时期,即9周岁到19周岁之间,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活跃时期,对于处在当中的孩子来说,受到身体内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影响,身体结构快速发生巨变,男女的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由于身体部位、形状、功能的快速变化,男女迅速得以辨认和区分,而生殖系统的快速发育,再加上现代食品添加剂随意滥用,到小学六年级,大部分女生开始出现月经来潮症状,男生开始出现遗精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身体结构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心灵、情绪、日常行为同样受到了影响。而这些影响同时会因人而异,个体之间差别比较明显。就好像同一年级的两名男孩,当中一个看起来比另一个高大威猛,体态粗壮,声音粗哑,十足十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另一个就逊色很多,体态外形好像没有很大改变,就是一个小男孩,这常常是孩子烦恼的原因。受传统保守教育的影响,“性”作为教育的,学生平常难以接触到,因此在男女身体发育方面,尤其在其影响下出现的正常男女生理变化,常常让孩子感到焦虑、疑惑。就好像遗精这种男性正常的本能生理现象,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男生往往对其进行种种猜想,难以释除心中疑虑,更有甚者将这种男性特有的本能现象看做一种疾病,终日闷闷不乐、疑神疑鬼。由于生理上的种种变化,孩子对“性”知识的热切渴求就不足为奇,好奇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缺乏家长与老师正确的指引,心中的疑虑得不到确切的解答,同伴之间又羞于发问,那么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类书籍、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正由于“性”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老师、家长三方必须及时开展教育,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务求令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我们在吸取西方国家优秀文化的同时,其糟粕思想也悄无声息地渗入实际生活当中。“性开放”、“性解放”等思潮严重冲击着我国5000多年的传统性观念。对传统中国文化来讲,性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国人对“性”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尤其对孩子来讲,更不能触碰。长期的禁欲思想造成国民对“性”的歪曲心态,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灵。而对于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群来讲,生理的提前与滞后发育严重扰乱其正常行为,再加上社会上不良信息的相互作用,青少年发生现象屡见不鲜。未婚妈妈,也见怪不怪。对于初接触“性”的学生来讲,所有知识与现象都是新颖的,再加上对生殖与健康知识的严重不了解,对性疾病及避孕知识同样知之甚少,这样孩子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向歧途。有关文献表明,1988年6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召开现场会,并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通知》,当中明确提出如何开展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传授,而1978年的“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研究”的课题更被教科研划定为重点研究工程。而国家教委也对青春期教育给予相当重视,在1987年7月,1990年10月及1992年8月,分别召开三次关于青春期教育理论的全国性研讨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青春期教育理论体系,奠定科学基础。但是,我国小学青春期教育课程的开展基本上还处在起点状态。受长期我国传统“性”观念影响,对于教育者来说,青春期教育等于“性”教育,对学生讲授“性”知识是难以启齿的、羞耻的。再加上我国传统的错误“性”教育观念,如“无师自通论”、“应急论”等,以及家长对青春期教育的认识不足,都大大地制约我国小学青春期教育的正常开展。自本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传统现代文化相互交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现代学生的“性”观念、“性”思想和“性”行为已从保守走向开放,近年来“性”犯罪越来越少年化。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从小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的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发育出现提前现象,如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男生开始出现遗精现象,女生开始月经初潮,还伴随出现青春期冲动等现象。孩子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开始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如不及时对提前发育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那么学生将就如何对待这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等问题变得不知所措。适时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使其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面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这对于促进青春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防止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消除有关青春期的神秘感。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第二性性征的出现,他们对自身及对异性的生理变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教育者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传授正确的青春期知识,一味地禁锢与阻止,只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只有主动地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才会逐渐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二)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预防青春期疾病,培养正确的行为道德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乐于听从别人的意见,我行我素,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青春期叛逆期”。如这时学生得不到适时的引导,那么对其今后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由于青春期学生正处在生理走向成熟但心理还处于幼嫩阶段,再加上社会上大量充斥各类文化,不良影视作品、网络信息,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正确判断。这时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不仅促进青春期知识的传递,而且更有效抵御社会上错误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潮对青春期学生的腐蚀,有利于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遵守社会道德。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疏导平台

(一)学校是青春期学生获取青春期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可根据教育部门的明文规定及教学大纲和专用教科用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青春期教育,但必须掌握合理的标准。如2011年,北京朝阳区第二小学首次使用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读本《跟上孩子的成长的脚步》,它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市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的历史性成果,是我国针对小学生传授“性”知识的教育读本和试点教材。该读本由香港家庭计划指导委员会合作编写,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保守思想,主要针对4岁~7岁儿童设计,全书配有通俗明了的彩色插图,内容简洁,如书中提到“妈妈的卵巢制造卵子。卵子的形状圆圆的,像个荷包蛋”、“爸爸的用来制造。的形状像蝌蚪,脑袋尖尖,尾巴长长”。其中书本里的知识还令有些成年人回想起童年的趣事。如一位成年人说:“妈妈,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位妈妈说:“你是孙悟空,石头蹦出来的。”相信大家都曾听过这个“神话”。《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按照我国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大致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即三个学习模块。第一模块课程知识主要内容有“我的身体”、“我是从哪里来的”、“可爱的男孩、女孩”、“你会保护自己吗”;第二模块课程知识包括“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美少女”、“小小男子汉”、“学习与父母交流的技巧”;第三模块课程知识“悦纳自我”、“同学交往”、“预防艾滋病”、“做个健康小网民”。该书本跟我们过往使用的试点教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原因是该读本涵括的内容打破,以往传统教育固守的界限。如书中第四章节“我们是从哪里来”,大胆加入了有关“”的内容,这都是父母难以启齿的内容,本书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进行了解析。如原文引述:“人类繁衍后代是靠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爸爸阴囊里的可以产生,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活动能力特别强,像游泳健将,他们都想找到卵子做新娘,形成一个新生命……为了让淘气的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射入妈妈的阴道内……”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富有色彩又形象生动的图画。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总结:“这本看上去相当前卫的教材,吸收了国外性教育精华,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相关的性教育知识、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导。”

(二)家庭是孩子成长、吸收知识的内环境。孩子最早关于青春期知识和“性”方面的认知来源于父母。但因为男生与女生的青春期成熟度有所差别,家长在早期的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方面更注重女生一些,所以在十二三岁时,家长们对女生月经来潮已习以为常,而男孩子的生理变化及个人卫生则不太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孩子第一次经历生理变化时,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出现紧张、烦操的情绪,不知所措。此时直接、有效地帮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的重任自然落到家长身上,因此家长这时必须特别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们心理、生理的变化,聆听孩子的需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预防胜于治疗,要消除青春期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讲解与青春期相关的生理知识,以及应对方法,才能使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外环境,它的纯洁度无时无刻不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时至今日,我国还未正式出台关于青春期教育的法律法规。因此,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保障。青春期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有效开展青春期教育,国家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大力支持,因为处在青春期的小学生正是青春期知识严重缺乏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和指引,必然误入歧途。再加上青春期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性道德理论知识欠缺,心智还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种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无疑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对青春期教育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对青春期教育的错误观念,净化社会的不良风气,打击社会上各种违法现象。过往人们对青春期教育采取可避免则避免的消极态度,其实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知识极其渴望,再加上心理控制能力差,往往出现逆反心理,使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正面的疏导,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如体育、美术、音乐等,尤其是体育、舞蹈等活动效果更佳,既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使其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兴趣转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而言之,青春期是学生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同时对人生充满美好向往的阶段,青春期的到来是成熟的标志,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开始,只有适时地、正确地引导,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且积极鼓励和引导男生、女生共同参与、成长,才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要陷于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情绪中。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使青春期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特长爱好,使其过剩的“青春期能量”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男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使其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尊重异性,使学生的青春期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文明。

参考文献:

[1]姚佩宽.当代青春期教育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李鸿生.关于性教育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7.

[3]李鹰.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9,(5).

[4]肖扬.青春期教育:全球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0.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4)

一、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

早在五十年代,敬爱的就提出青春期教育的问题。各种媒体、书刊就没有中断地建议、呼吁此事。但是却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发育恐惧、早恋、未婚先孕……追源溯本都是青春期培育的落点不佳,知识零落甚至缺乏所至。青春期,是少年男女的身体发生巨大变化,开始显现出各自鲜明的性别特征的时期。青春期的特征表现为生理、心理、行为的突变,而生殖系统是身体最后发育的一个系统,在青春期发育迅速并渐趋成熟,开始对两性问题产生兴趣,逐渐有了恋爱甚至性的要求,但这又与社会要求处于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步。如果不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至于影响他们的一生健康、行为以及学习、工作能力,甚至有个别人将严重危害家庭和社会。

有很多惨痛的事例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北方晨报曾报道了一个这样的事例,人们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一个塑料袋从天而降,而更让人们惊异的是袋中居然装了一个刚生下的婴儿,原来是16岁的小女孩在家中生下了这个孩子,她想都没有想便把孩子从楼上抛出,一个小生命消失了,可是又给她本身带来多少伤痛呢?

大家都知道,人类在一生不断接受教育的长期过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教育时期,一个是从出生后至四岁的婴幼儿时期,这时要进行智力开发的早期教育;一个是对十岁至十五岁的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为什么要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确,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一个让很多人觉得尴尬,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出现男性或女性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即外观上的各种特征),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其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测的。在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迫切地寻找答案。

由此可见,儿童少年不仅需要生理卫生保健知识,他们还有一个如何面对大众传媒及社会各种信息的问题,、繁殖、恋爱、接吻等已成为他们熟悉的字眼。所以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现象,对学生进行早期青春期教育很有必要。

二、青春期教育的落脚点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青春期是指10至20岁的青少年。小学生青春期教育-心理学家调查通查表明:男孩一般15岁左右,女孩13岁左右都已大部分进来了青春期,而人的生理变化必将又会引发心理上的变化。有专家认为,幼儿和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认识自己的性器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逐步开展青春期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保健知识、性道德知识、性病防治以及避孕知识等教育。

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的教育部门已经逐渐加深了认识,也开始了行之有效的行动。在三年级开设的生命教育一课中,第一课就是《妈妈肚子里的我》,在课前我问孩子们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不一:有的说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有的说是爸爸的变的,当我说出答案―――孩子由爸爸的与妈妈的卵子结合,胚胎在妈妈的子宫里成长十个月,最后分娩,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可见孩子们对青春期教育非常渴望。

我认为在小学四五年级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此刻的孩子知识容量和知道记忆才能均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又不会在青春期教育的同时引起生理上条件折射,更不大会引起心理拦截,可以免去不适时期而引起的诸多负面效应。

三、青春期教育的遗漏处

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我欣喜的看到我们国家的教育专家们已经意识到了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我们的青春期教育已经走入课堂,《公共卫生教育》一书已经在五、六年级安排了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我们近年又开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且有了正规的生命教育教材。我国的小学教育开始了对青春期教育的关注,但是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遗漏问题:

1.学生缺少必要的性生理卫生知识

由于长期以来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忽视,致使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处在性无知状态,对已出现在月经初潮、遗精等生理现象既无思想准备,又缺乏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由于不懂是怎么回事,不知该怎么办,就会造成紧张、恐怖的情绪。由于许多青少年对遗精、手浮、第二性征发育等性知识毫无所知,不知道这是青春期性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反而一味责备自己等。有的孩子隐约感到这些与性的问题有关,更羞于启齿,甚至引起类似犯罪的心理。

据有关凋查资料显示,有50%左右的女生和30%左右的男生对她(他)们的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感到神秘、紧张、害羞和恐惧。有50%的女生和16%的男生对青春期出现的第二性征变化感到害羞、不安和不理解。

我的孩子今年十三岁了,有一天他突然问我:妈妈,我的小最近怎么大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可见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第二性征变化关注了。还有一些女孩子对自己来月经、男孩子对自己遗精觉得是耻辱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很有必要。

2.学校忽视对生理卫生教材的应用

北京曾对中学生实施青春期性教育的基本现状作了一次调查,情况如下:有32.8%的母亲在女儿第一次来月经之前,没有告诉过孩子如何处理;有56.9%的中学生明确反对“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懂得性,用不着教育”这一观点;59%的中学生明确反对“性教育会导致孩子有更多的”;76.6%的初中生认为“如果他们能在学校里接受好的性教育,等他们长大了会对性问题做出更聪明的策略”。

调查还显示:21.3%的学校没有有关性教育教材,即便有教材也只是青春期生理卫生简单的一节内容,而且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并不重视,有的老师甚至忽略不讲。

四、青春期教育的关注场

1.青春期教育要改变观念

青春期教育归根结蒂要落实到态度和行为上。但是,获得知识是基础。如果没有性生理、心理和道德知识的基础,态度和行为就不可能改变,那样的教育就没有力量,就没有说服力。

我们发现教育界许多人谈论性教育,都是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很少强调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性教育。纵观近几年的学校青春期教育,我们发现部分家长和教师对性教育始终持保守的态度,头脑中还是存在着“无师自通论”、“教育诱发论”、“素质无关论”等错误思想,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儿童的性教育。按照心理教育始祖--佛洛依德”泛性论”理论,性教育伴随着人的整个一生的发展。因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转变观念,端正性态度,重视和支持青少年的性教育,建议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共同承担性教育的重担,一方面坦诚地把性的基本知识原原本本地告诉孩子们,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性,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道德。学校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对教师家长进行如何做好孩子青春前期教育的辅导,让他们了解孩子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提高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青春期教育要适时适度

适时、适度、适当三原则是在1988年8月由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中指出的。它要求学校、教师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传授青春的教育知识,使青春期教育事半而功倍,卓有成效。因此,“三适”既是青春期教育中的重要原则,也是青春期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如何来改革传统的性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来应对挑战,这些将是我们广大教师家长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青春期教育要男女平等

对于青春期女孩,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给予莫大的关心与呵护,而对此期的男孩,相比之下则关心程度远不如女孩。在学校,一般都是女老师来教性知识,而女教师主要面对女生,时间长了,一种观点习惯成自然:性教育不是男人们的事儿。英国性教育论坛的西蒙布雷克说:"男孩子们觉得性教育与他们关系不大,往往都忽略了。而在家中,男孩子们也得不到足够的性知识。母亲一般都会给女儿讲讲那方面的知识,但也主要偏重于女人问题,女孩们对于男人的了解并不多。而父亲则很少能够坐下来同儿子来探讨性。对于家有少女的家庭,告诫女儿小心怀孕成了母亲的当务之急。而对于儿子,家长们放心得多,他们只是提醒儿子不能荒唐,要小心谨慎。因此,建议学校家长在对女孩进行“花季少女”教育的同时,别忽略了男孩的”阳刚之气”教育,否则就会造成男孩在青春期的迷茫,所以切勿重女轻男。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16-03

The Status Quo of Sex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ypes of Students in Their Spurt of Adolescence

ZHANG Ying-qiu1, XU Gang1, ZHEN Zhi-ping2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2.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and P.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X-ray pictures of bone age were taken for 457 boy students born from September, 1987 to August, 1988 from 5 middle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nd for 450 girl students born from September,1989 to August,1990 from 3 primary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nd we invited the experts to distinguish every picture of bone age on the basis of CHN standard, male or female early development group, normal development group, late development group were selected, and every group included 30 students, so there were 180 students as this research objects.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of students was tested and their sex knowledge and attitude was investigated, which l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sex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attitude to sex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types of students in their spurt of adolescence, and a deepe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sex education nowaday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making a better sex educ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Key words: spurt of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type; sex development; sex education; interference

1994年,开罗联合国人口和发展大会认定“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需求一直被严重忽视。因此各国应该致力于去除有碍于对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各种法律、条例以及社会障碍。必须为青少年提供适合其发育特点的、综合性的性教育,以帮助青少年发展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态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因此有必要对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第二性征发育状况以及他们对青春期的知识和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以便能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发育特点和需求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确保他们身心的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在北京市海淀区五所中学1987年9月1日至1988年8月31日出生的男生,在北京市海淀区三所小学1989年9月1日至1990年8月31日出生的女生中,选取城市居民户口、未经过系统体育训练、汉族、健康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一年内不曾有手腕部骨折或患慢性病且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男457人、女450人拍摄手-腕骨X射线片,骨龄拍摄日期为2001年8月。

1.1.2 发育类型的确定

根据CHN法判读受试者手-腕骨X射线片的结果,确定受试者的骨龄,并根据测试对象的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确定发育类型。选取其中差值大于1年的为早发育组、差值小于1年的为晚发育组、差值上下不超过0.2年的为正常组,实验时间为2001年10月。

1.1.3 统计样本的确定

从实测样本中剔除两名早发育女生因月经来潮而未进行最大吸氧量测试的样本,并采取随机的方法,使每组样本量相等,最后,统计样本每组30人,共计180人。

1.2 指标

1.2.1 第二性征发育状况的测试

采用Tanner所制定的五期法对实验对象的性发育进行了判定,测试保证同性别之间由同一人完成。测试人员为北京体育大学本专业研究生,测试当天的复测检验达到统计学要求。

1.2.2 学生调查

对实验对象本人在进行测试的当天,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性知识和对性发育及性教育的态度等。问卷由测试人员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在发放前进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标准。问卷发放201份,由于当场有测试人员检查,所以问卷全部回收并有效,有效率为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发育类型学生性发育比较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几项性发育指标的均值均为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且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表明在同一年龄组的男女生中,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在对女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早发育组有21人已有月经初潮,占早发育总人数的70%,正常发育组有4人,占13%,晚发育组均未发生月经初潮。从发育程度上看,早发育组中大部分学生已进入缓慢发育期,正常组大部分学生处于发育突增期,而晚发育组的大部分学生还未进入发育突增期。由于进入青春期后,在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生殖器官迅速增大,生殖功能逐渐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发育、逐渐达成人水平,性征发育程度的明显不同说明不同发育类型的学生性激素发育水平也明显不同。张一民的研究成果(95)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人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发育类型学生在青春发育突增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在儿童少年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青春期教育的适时适量,就必须先明确学生的发育类型,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为我们搞好青春期教育提出了前提条件。

2.2 青春期知识及态度调查 调查发现,11岁女生早发育组已有73%的学生发生月经初潮,其中30%左右的学生月经已较规律,说明开展性教育的时间应相应提前;虽然78%的男生、54%的女生选择“曾接受过青春期知识的教育”,且70%的女生对月经、92%的男生对遗精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女生晚发育组询问什么是月经的人数超过50%,同时本调查设计了关于男生首次遗精时间的问题,目的是调查男生在13岁时发生首次遗精的比率,但由于一些未发育男生在调查中选择了“已遗精”,因而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将其剔除,说明目前我国的性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国是受封建思想影响较重的国家之一,任何一种在青春期前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建议,都会遭到老一辈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害怕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会对孩子的发育起到刺激作用,从而使其的性活跃年龄更为提前,但对学生的调查却发现89%的男生、84%的女生希望在青春期前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但其中也有16%的男生、21%的女生希望尽早了解此方面的知识,说明要提高青春期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教育的时间,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发育类型的问题,以尽可能地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由于50%左右的男生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较关注,其中30%~50%的学生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发育与同伴的不同、70%左右的女生对自己的身体发育较关注,其中40%~55%的学生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发育与同伴的不同,特别是女生,她们天美,不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十分关注,且将此变化与同伴比较,并互相评论彼此的外貌和身材,这些都会影响女生,使其产生焦虑、妒忌、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情绪变化,因此,必须在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前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的变化,而青春发育突增期有不同的发育类型,每个个体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结束时间均有差异,遗传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以缓解因为身体变化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同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的发育,以提高其自觉锻炼的积极性;目前学生获得青春期知识的主要途径男生主要是:老师、书本、家长,女生主要是:家长、老师、书本,而学生对这样的传播途径也较习惯,并希望继续从这些途径上获取青春期知识,说明进行青春期教育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加强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同时,把家长和同伴作为干预对象,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作用,把性生理、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融为一体,以使下一代免受性的困惑,降低性疾病的发生率。

3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

3.1 干预的策略

较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突增期开始时间,以更好的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本次调查显示早发育的女孩在刚升入小学四年级、男孩子刚升入六年级,就已进入此期,但晚发育的女孩在升入小学六年级、男孩升入初中二年级还未进入青春发育突增期,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一定要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提倡在秋季开学时为小学四年女生、六年级男生家长开设如何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座,让家长知道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并请家长及时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的迹象(女孩为开始发育,男孩为开始发育)并报告校医。由校医、家长组成的服务保障体系,对这些学生进行追踪检查(每隔三个月一次),并通过讲座课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从小学五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分别对女生或男生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上课时教师的态度应自然,要让学生明白性并不神秘,青春期知识如同数理化等知识一样,是一门认识人自身和两性关系的综合性知识,必须用严肃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学好青春期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因为青春期教育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把知识、态度、行为统一起来。依据学生发育的特点,首先应进行青春期生长发育和卫生保健常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并与营养和体育锻炼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遗传潜力。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发育的知识及处理办法。如女孩子为什么会来月经?男孩子为什么会遗精等青春期特有的问题及怎样处理和对待这些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地成长。

2) 青春期心理发展、心理卫生和心理的自我调节知识。如青春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性心理有什么变化?什么是性渴望、性萌动、性梦幻?怎样对待这些变化?怎样避免走入性心理误区?怎样进行性心理的调节等问题,并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学会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采取积极的方法安全地渡过青春期,成为心理健康的有用之才。

3) 性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从近些年来中学生怀孕现象时有发生,且最近还爆出少女卖处女和案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等事实说明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性道德的重要性。

4) 让学生掌握性法制知识,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抵制性骚扰和犯,防止性犯罪。

5) 了解性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干预重点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早发育型:大部分性发育已趋于成熟,第二性征明显。70%的女生已发生月经初潮。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青春期心理发展、心理卫生和心理的自我调节知识;性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性法制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了解性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正常发育型:大部分学生处于第二性征的发育期。女生中只有13%的学生发生月经初潮。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发育的知识及处理办法。

13岁男生和11岁女生晚发育型: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青春发育突增期有不同的发育类型,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及两性的普通常识。

因此,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是最好打破原来的上课班级,对学生进行重新编班,首先必须明确女生的青春期教育应在小学五年级进行,男生应在初中一年级进行,对于个别发育早的学生应让他们参加高一年级的青春期教育课。其次,分班标准应是学生的发育类型,教育的内容应按照学生目前的发育状况,根据本研究的不同发育类型的干预重点分级进行。此外,由于目前各种媒体中个别的不健康内容,特别是黄色网站对发育期学生的不健康影响,所以,在他们中间进行适时适量的性教育就显得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重要,因此,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顺利地渡过青春期这一花团锦簇的沼泽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4 结论与建议

1) 青春发育突增期同年龄组的学生由于其发育类型不同在第二性征的发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要做到青春期教育的适时适量,就必须先明确学生的发育类型,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为我们搞好青春期教育提出了前提条件。

2) 目前我国的青春期教育流于形式,使学生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困惑,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学生对自身的发育很关注,且获取此类知识的要求较迫切,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性生理、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融为一体,让青春期的学生掌握关于性的科学知识和社会规范、加深对于性的自我意识、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以解决好性教育这个综合性很强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人格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R.V.Short.青春期性教育[J].生殖医学杂志,1999,8(4):203.

[2] 杨育林,等.青春期性发育年龄变化与性教育[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9,18(5):304.

[3] 刘戈力,等.正常青少年青春期性征发育调查[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1):8.

[4] SIECUS.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ten-12th Grade,1991.[5] 陈晶琦,叶广俊.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及展望[J].性学,1996,5(2):30-34.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6)

实施集体——班主任——学校——家庭多管其下共同教育方法,共同关注青春期教育。

(一)集体教育

充分利用集体舆论和活动进行青春期教育特别是青春期心理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对学生来说,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集体之中,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是一个小集体,青春期教育每周一课时,进入班级常规教育中;另一方面与学科相结合,在不经意间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净化他们的思想。

1、通过课堂课件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和家长、长辈和谐相处、如何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如何正确看待一些不良现象以几如何处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2、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和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达成科学的共识,用集体舆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个别教育

本年度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牢牢抓住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和时间,对学生的了解也最深。学生如有异常,可以及时的发现。使老师真正成为联系学生与心理辅导室、学校之间的纽带。在工作中通过个别谈话、主题班会、家庭联系等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良好的青春期教育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集体的建设。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学生青春期教育中起做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青春期教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必须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学校孤掌难鸣。要搞好青春期教育,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学校无法替代的。学校——学生—家长应该建立成为一条完整的教育锁链,家长是学生最亲密的人,也应成为学生的第一任青春期教育老师。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指导,邀请有关专家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预防、青少年的性教育的必要性等做一定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包括与子女的沟通技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兴趣,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了“做家长的技巧”、“如何做合格的父母”、怎样注意孩子的营养“等培训内容,并根据孩子年龄及其他具体情况决定向家长宣传的侧重点。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举行分班级家长小型座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7)

1 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分析

青春期是指10~19岁之间的生长发育期,包括性征和性器官发育至性成熟及体格变化,并伴随心理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当今的孩子越来越早地步入了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迅速发展,自身开始发生变化,孩子们开始渴望洞察异性。相关资料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生理上的早熟,女孩9岁月经初潮,男孩11岁初次遗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与生理上的发育产生严重失衡。由于心理发育远远赶不上生理发育的速度,许多孩子对所发生的生理现象毫无所知,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有的女孩认为月经是“倒霉”的事;有的男孩认为遗精是思想不健康的表现,难于启齿,更不敢向家长和老师请教,终日萎靡不振。以上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青春期随着性器官的成熟,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增加,必然导致对异性的注意、吸引,以及对性知识的渴望。青春期孩子对性敏感、好奇,又缺乏分辨力和抵抗力,假如缺乏性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和性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就容易产生性道德意志薄弱的现象,性偏离行为和性违法犯罪行为也可能会发生,这不仅给他们个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灾难。

长期以来把性的问题看作,把性与丑恶下流等同起来,谈性色变,甚至一提到性的问题就会受到责难,使得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滞后。“我们的孩子了解世界,却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的教育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严重缺失。”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日前的《200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提供的信息,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及与此相关的青少年非意愿怀孕、流产、性病和艾滋病高发,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这份报告中呼吁各国政府、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予以重视,增加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2 青春期孩子性知识性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性知识教育,能使青春期孩子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性心理发育,解决由此产生的性困惑和性疑虑,促进其性健康成长,及时消除中学生青春期的性心理障碍,此外还可以预防青少年性犯罪。青少年性犯罪与其自身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特点有很大关系,也与他们缺乏青春期性科学相关知识有关。性道德教育同样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说,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不仅要学习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性道德观念,使他们懂得克制是必须的。诚然如斯,青少年性冲动急需性道德的正确疏导,青春期的身体、心理、精神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需要性道德和性知识均衡匹配。只有以性道德为支撑,以性知识为依托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孩子对性的理性认知,建构健康的性价值观,才能使生活更愉悦、更和谐、更文明。性道德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核心。近年来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以及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的侵袭和毒害,使他们道德观念淡薄,导致“性罪错”和性犯罪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譬如瑞典,1956年起在中学强制推行性教育,结果5年里,少女怀孕率增加60%,第一次的平均年龄下降2岁。而耐人寻味的是另一些发达国家性教育成效明显,如荷兰的少女怀孕率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这得益于从幼儿园开始,就分阶段提倡性道德。因此,我们在向他们传授性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性道德的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涉世不深,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对社会文化和世态人情信息的接受选择能力很差,政治道德对的约束力越来越有限,婚前、婚外恋、未婚同居等现象受到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小,、书刊录像屡禁不止,影视文艺作品越来越热衷于打“球”,这些对青春期的孩子的生活情趣和修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他们性观念的混乱,导致越轨、性犯罪增加,这对社会风气、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不利。

2008年12月2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每学期都要安排6到7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并将从小学到高中的健康教育课分为5档,其中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就将接触到性知识,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还将涉及避免婚前等部分内容。此次教育部就中小学健康问题出台相关纲要,意味着传统禁锢式的性观念已被打破,性教育迈向实质性推进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已得到职责部门高度重视。

3 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内容及模式

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大体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两个方面。性生理主要讲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性的发育、月经、遗精等生理现象。通过讲解提高青少年对性的科学认识,消除神秘感;性心理知识主要包括月经、遗精的心理准备,频繁的心理危害,与异性相处的正确态度等。性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共产主义性伦理知识、性的法制观念、防止犯性罪错等,使青少年懂得并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关于性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规范,认识到性道德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性道德教育侧重对从道德层面进行规范,从思想层面渗透性纯洁、婚前禁欲等观念。性道德的教育是要使孩子懂得应该遵循哪些准则和规定,应该培养哪些优良品质和防止哪些不良倾向,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善于帮助异性、自尊自爱、自我调节与克制、人道主义等优良品质。这可为青少年道德的发展和将来正常的婚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减少和消除成年人的许多忧虑。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将成为脱缰的野马,侵损身心健康,破坏社会和谐,玷污人类文明。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8)

了解青春期,充分认识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刻,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校里對学生进行适时的青春期教育,及时发现、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對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从生理变化上来说,青春期是人发展的一个阶段,出现第二性特征,男孩子长胡须,声音变粗,、增大,并出现遗精等生理变化;女孩子隆起,臂部变宽,声音变细并伴有月经来潮;男孩女孩产生性朦胧意识等。许多学生對自己身体的变化而产生担心、焦虑不安的情绪,甚至有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变坏了,有犯罪感。

2.从心理变化上来说,青春期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感到困惑,容易冲动:渴望交友,开始對异性有好感,也希望自己對异性有吸引力;他们要求独立,不再愿意和父母一起活动,希望自己做决定,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承认和尊重。

3.从现实中看,青春期的情绪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使青少年产生诸多心理障碍、沟通障碍和不健康的思想情绪,不仅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加剧了他们同家庭和社会的矛盾。现在许多孩子因“三千宠爱在一身”而养成自私、任性、乖戾、骄横的霸道性情,也有的孩子因为對性知识的无知,导致怀孕、流产等现象的发生等等。

4.从法律上来看,近年来青少年杀父弑母案时有发生,家庭悲剧屡屡上演,如不久前发生的18岁逆子阿顺因不满父母责备而弑父砍母的悲剧,一时冲动毁了数条人命,令人不寒而栗。另一方面,青少年性犯罪有抬头趋势,大多是性无知和性过错导致,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性待业期”,责无旁贷。

因此,掌握青春期特点,科学地對青少年进行教育,對防止青少年走上邪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防止青春“撞得头破血流”。

笑迎青春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期教育活动

1.课堂教学是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要开设“青春期教育”课,并做到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四落实。为每名学生发放专门为学生编印的图文并茂的《青春健康教育》读本,引导学生對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人际交往、与决定、预防性传播疾病、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预防意外怀孕、远离、远离网吧、计划未来等方面展开探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施,通过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青春期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2.学科教学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环节。除了青春健康教育课外,在生物、思品等学科的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青春健康内容,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青春期健康知识。

3.第二课堂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阵地。从青少年身心发育和成长的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观看影碟,开展主题式班会,举行辩论、文艺节目表演等,對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育。班级黑板报可开辟青春期教育专栏,校宣传栏可张贴青春期教育宣传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辨别和抵制不健康信息,提高在性健康方面自我保护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性道德观,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安全健康地成长。

4.心理咨询使青春期教育有的放矢。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對青少年进行“一對一”的教育。心理咨询室内的布置要温馨,营造的氛囤要融洽,要有利于和学生的交流。對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另外,教学中青春期教育的成功与否,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青春期教育。

拓宽青春期教育渠道,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5)04000506

20世纪80年代,国外教育界人士来沪访问,与上海的同行们交流时就曾预言,随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有三大青少年问题必定会挑战教育界,即自杀、吸毒和性教育。如今,预言不幸都被言中,而近些年媒体频频曝光的女童遭受害事件,让青少年性教育问题更为引人关注。应该说,随着我国儿童福利和保护政策逐步整体推进,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发展、参与等问题,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研究的成果在逐渐增多,诸多教育学家、社会学家针对如何开展学校青春期性教育以及青春期性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众多的文献都只是涉及正常且没有障碍性的适龄儿童,对于福利院孤残儿童的相关研究则没有进一步涉及。在社会和学校开始关注女生青春期性教育时,仍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她们便是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女生。本文提出了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小组活动的方式,对孤残女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主张。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正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年龄范围在14~18岁,她们的共同特征为无父无母且长期居住在福利院,大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残障。正值青春期,她们面临的生理、心理上的困难要远高于普通女生。青少年健康行为模式与正确观念的形成与否,其重要因素就在于家庭性教育的质量,家庭是性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永恒的课堂,而儿童福利院的女生则由于常年生活在机构这个特殊环境里,在成长的关键时刻缺少家庭教育与关爱,因此很容易忽略自身的发展。研究者于2011年至2013年在上海市E儿童福利院进行了将近3年的专业实习和调研,其中2012年3月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对某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女生进行了3个月的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反思小组工作方法在孤残儿童青春期性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中针对青春期性教育开展的小组内容,既包含狭义的概念即生理器官的知识教育,还包括广义的性价值观、性别认知以及涉及交际、文化层面的知识教育。

一、研究方法和评估工具

(一)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约翰・埃里奥特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本文的行动研究就是对小组社会工作在孤残女生性教育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海伦・诺森(Helen Northern)将小组工作定义为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付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青春期性教育小组依据三个步骤开展活动。第一,制定计划。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组员的需求进行评估、调查和访谈,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小组计划。第二步,实施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地调整和补充。整个小组的过程分为8个节次,每次结束后都有简单评估,根据小组进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调整计划。按计划操作的过程中, 要运用观察、问卷、开座谈会等方法, 深入调查, 掌握大量实际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 然后从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全面总结评估。小组结束后,进行数据评估、总结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或者详细的记录和观察,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总结。在总结评价时, 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 找出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评价计划和实施这两个阶段的研究工作, 这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为下一步的研究梳理思路。

(二)评估工具:初中女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问卷调查表和团体满意度评估量表

Tolman青春期女性性教育模型根据社会生态学发展理论,提出了四种情境,分别为:生理方面、价值观方面、社会关系方面、文化政治方面。根据该理论模型,研究者自制了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前后测量表,分别从生理知识、性价值观、性别认知、自我保护、情绪感知与控制、异往、同往七个方面进行测量,以此考察在小组活动前后组员是否有显著差异。

为了获知组员在每次小组活动后是否达到预计目标,采用团体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检测,采取每节小组活动结束后组员打分的形式进行。分值维度从1~10逐次递增。量表围绕小组活动过程共分为九个指标,依次为:表达看法、喜欢活动、学会关怀、自我了解、信心增强、与人分享、活动有意义、坦诚信任、带领方式。

二、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选择研究对象

上海儿童E福利院是上海市民政局下属的一家事业单位,也是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儿童福利慈善机构,目前在院的18岁以下儿童有700余人,工作人员300余名。该院的社会工作部和家庭寄养部设有专职的社会工作岗位,每年接收上海市重点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也定期向社会招收专业社会工作者。根据对该院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的访谈资料获知,目前院中收住的儿童90%以上都患有先天疾病,有不同程度的残障,或肢障或智障,这也恰恰是被遗弃的主要原因。福利院中的儿童性别比例,目前仍然以女孩居多,但是男女的性别比例近些年有些变化,曾经因为国内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偏远的农村和小城镇B超筛选儿童性别的技术还不普及,女孩生下来后遭遗弃的非常多,因此福利院里的女孩比例一度达到80%以上。随着农村生育观念的变化,近10年来因为性别原因遭到遗弃的女孩比例在下降,病患成为遗弃的主要原因。

关于男女生的管理,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虽然实行男女生分层居住,即男生住一个楼层,女生住在另外一个楼层,但是男生、女生经常在熄灯之后互串寝室,这让福利院的社工督导以及众多老师十分担忧。此外,儿童福利院目前并没有为初中学生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也使得众多初中女生对于青春期女生的生理、心理等变化一无所知。因此,福利院的社工部督导老师极力倡导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为这些女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性教育。

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在儿童福利院社工部督导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研究人员针对青春期孤残女生进行性教育的小组活动一共开展了两期,不同之处在于组员的构成分别为“明显智障”和“无明显智障”,考虑到性教育活动中“智障群体”和“非智障群体”对于性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不同,这两个小组的活动内容在设计时也有非常清晰的区别。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无明显智障”的一组,另外一组 “明显智障”的讨论将另外论述。此次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由该儿童福利院社工督导老师推荐,通过需求评估问卷和一对一访谈选择出适合的8名组员。 表1是组员的基本信息。所有组员均处于青春期,15~19岁,8位组员中4位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障,其他4位中的A虽没有肢体残障,但有白化病,另外3位外表看不出明显的残障。所有这8人在前期访谈中并无明显智障,而且愿意报名参加此类性教育小组活动,并口头承诺愿意配合遵守小组活动期间的纪律和秩序,因此青春期性教育小组的所有参与对象在理解、认知等方面均无重大问题。

(二)开展小组活动

针对孤残女生青春期性教育而展开的“女生我最大”小组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6月结束,持续三个月。活动的目标在于:第一,培养福利院青春期女生正确的性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第二,使福利院青春期女生通过小组活动丰富的形式,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了解自身;第三,培养福利院青春期女生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尊、自怜和自爱。

小组活动共分8次,每两节一个主题。小组第一节为组员见面会,主要通过认识游戏、规章制定等让组员了解小组的整个规划和进程以及让组员明白参加小组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加强组员之间的熟悉度。小组第二、三节为第一板块即生理知识和性价值观,主要介绍女性生理基本特征、女生青春期特点、女生生理方面的自我保护。小组第四、五节为第二板块即青春期情绪倾向、敏感话题的探讨,主要介绍青春期情绪的多样性、如何控制多变的情绪、女生青春期情绪的独特性、如何有效的进行情绪控制等。第六、七节为人际交往沟通板块即主要向组员介绍如何处理同性、异性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在与异性相处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女生如何进行有技巧的拒绝等。小组第八节为小组毕业会,主要是带领组员回顾前7节小组的主要内容,并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

三、小组工作结果评估

(一)女生青春期性教育量表前后测结果分析及原因

为了考察小组教育活动的效果,研究者自制了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前后测量表,分别从生理知识、性价值观、性别认知、自我保护、情绪感知与控制、异往、同往等七个方面进行测量,以此考察在小组活动前后组员是否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小组在生理知识、自我保护、情绪感知与控制、异往、同往五个方面前后有显著变化,但在性价值观以及性别认知两个模块上小组活动前后无显著差异。

该小组前后测数据经过SPSS170软件PAIRED SAMPLE T-TEST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该表前后测均值为8位组员各模块分数总和的均值。

表2中,生理知识模块sig=0000

性价值观模块sig=0090>005,即前后测得分均值无显著差异。说明组员在8节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后,在价值观方面对性的理解还有所欠缺。大部分组员在前测问卷中普遍认为性是神秘且令人感到羞耻的。在经过8节小组活动后有2位组员的后测分数表明,她们越发认为性让人感到不安和羞愧。为什么对性知识的了解越多,有时会适得其反呢?这是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性别认知模块sig=0235>005,即前后测得分均值无显著差异。说明组员在8节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后,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感并没有增加。相反,在数据统计时,某女生在“我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这一选项上选择不确定。

自我保护模块sig=0010

情绪感知与控制模块sig=0005

异往模块sig=0001

同往模块sig=0005

总体而言,通过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组员在这七个维度上的前后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实际操作与原设想有所出入的情况。

(二)小组工作结果评估:小组满意度调查表分析

小组满意度量表旨在评估组员对小组活动过程、自我发展过程、团队建设过程等指标的满意程度。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一,小组过程的满意度呈现波动状态,在第三次小组活动时,组员的满意度有所下降,之后又稳步提高;第二,组员普遍在第一、二节时,满意度较高,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并且在第三和第四两节中,个别组员的满意度仅维持在3分左右;第三,从整体情况而言,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在中等水平左右,个别组员的满意度在中下水平。

表4团体活动过程的满意度调查结果(2),是8个样本中的每个人对小组五节活动过程的满意度平均值。从表4中的数据发现:第一,小组过程的满意度呈现波动状态,在第三次小组活动时,组员的满意度有所下降,之后又稳步提高;第二,组员普遍在第一、二节时,满意度较高,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并且在第三和第四两节中,个别组员的满意度仅维持在3分左右;第三,从整体情况而言,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在中等水平左右,个别组员的满意度在中下水平。

四、建议

一般而言,青春期性教育是在学校以讲座或者上课的方式进行,而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达到青春期性教育目的的还较少见。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发现运用小组工作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需求评估充分考虑组员的要求,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各方面、各模块的小组设计;第二,小组可以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并且根据每个组员在小组中的表现,控制小组进程;第三,青春期性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话题都较为敏感,如果人数众多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尴尬或者不舒适,因而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性教育最为合适恰当。

同时,开展小组活动也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在小组过程中,需要对组员进行“情绪控制”,并将“情绪控制”的练习设计到小组活动内容中。由于儿童福利院的特殊的成长环境,福利院的女生较为敏感多疑,甚至一句话也会引起重大矛盾。第一次和第二次小组活动后,组员之间相互熟悉后,进一步的持续相处出现了问题,这直接导致小组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如在第三次小组活动的间隙,组员因为意见的不合而产生矛盾,继而产生口角或者肢体的冲突,甚至动手打倒了小组活动的组织老师,以至于小组暂时中断,无法继续下去,这在小组活动的满意度中也有体现。尽管小组活动组织者也曾提前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对每个组员有接触和了解,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难以控制的意外局面。组员的情绪对青春期性教育小组的顺利开展有直接影响,对于小组活动的完整性、连续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组活动开展前,对活动参与群体的特殊性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尽可能设想不利的情况。

第二,在对女生进行性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对男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性教育。儿童福利院女生自我性别认同感较低。福利院的女生普遍对自己是女性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由于是女孩所以在年幼时遭到父母的抛弃,并且正因为自己是女生,所以在福利院经常受到男生的欺负。因此,对女生青春期性教育的同时,也要推进孤残男生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在为女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时发现,福利院的男生也同样需要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普及,因为男生长期处于一个缺乏自由且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理的不健康,而福利院的女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性知识,很容易被男生利用,从而发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福利院可以同时开展两项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活动,并且予以常规化,可以让曾经参加过性教育小组的男生或女生担当社工策划,开展相应的小组活动。

[1]崔彬彬.青春期性教育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9.

[2]冯元,彭华民.近十年流浪儿童救助困境及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25―31.

[3]李桂芝.浅谈“行动研究法”[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报,2002(2):60―63.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10)

一、开展健康教育课,进行青春期常识教育

针对耳聋学生青春期知识的贫乏,我们就从青春期常识教育入手。利用健康教育课本,根据耳聋学生生理和年龄的特点,结合耳聋学生实际,采用较为直观的图片、模型、录像教具,较系统地向聋生传授青春期知识、健康常识,帮助聋生正确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迈好青春第一步。

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时间,讲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青春期常识、通报学校青春期教育的情况,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

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高尚情操

由于耳聋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生活单调,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我们就努力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让聋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从活动中学习各种在课堂上学不到或不能体会、理解的知识,包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助人、学会排解烦恼,解除青春期的问题等等。

1、做体操

组织全校耳聋学生学做体操。每天上午2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学生集中操场,在教师带领下,踏着节奏锻炼身体,使学生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组织体操比赛,既锻炼了身体,有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青春美。培养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集体主义精神,展现了聋生自强不息的风采。

2、搞好手拉手

与普通学校学生一起开展“迎接新世纪”的手拉手活动,增进聋生与健全学生的交流和友谊。让聋生了解同龄人的精神风貌、情趣格调、气质修养以及情感表达和情绪渲泻的方式,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周边的企业进行一些结对子帮扶活动,引导耳聋学生能够在将来参加工作后及时的步入正轨,与健全人一样地生活、工作。通过活动,使聋生学会欣赏别人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3、参加公益活动

这方面的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每学期初学校制定好计划,活动前,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提出心理品质的训练要求,并认真予以实施,让学生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所得。象春季举行的“雷锋月做好事”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义务劳动等。

4、我能行

通过“我能行”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教育,让聋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学烧菜,学缝纫,学理发,学修理自行车等等。每当聋生学会一样本事以后,显得异常兴奋,从中体会到“我能行,我可以”。增强了“残而有为”的自信心,为其踏入社会,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心理疏导与辅导,效果显著

除了面向集体的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咨询外,我们对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由老师和班主任一起协商帮教办法,做好个别访谈辅导工作,并设法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同时,与部分普通学校的学生进行零距离对话,清除聋生与正常儿童之间的隔阂。

1、知识更多了

聋生对学校开设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很欢迎,上课时听(看)得特别认真,下课时还追着老师问这问那,解除疑惑。学生的青春期知识面明显提高。

2、行为更好了

自从开展了青春期教育后,大部分学生提高了认识,处理好了自身的一些问题,调整好了心理的状态。同学之间、男女生之间,懂得尊重、懂得关心、懂得礼让,平时以及活动中,大同学会主动关心小同学,男同学会主动关心女同学。基本上消除了那种不雅和极端行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做个好学生。

3、认识更高了

六~九年级的聋生在上了青春期教育课之后,写下了自己的心灵感受: “学校为我们开设了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课程后,使我明白了该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去调节自己的心情。”“上了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课之后,让我了解了有关青春期的保健知识,性知识,懂得了怎样使自己摆脱烦恼,健康地成长,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和情绪调节的方法。”……这些都是聋生的话。从中可以看到,通过青春期教育,不仅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学会自我调节,而且懂得怎样争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

4、思想成熟了

多数青春期的耳聋学生不再象以前那么容易骚动,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男女问题极为敏感和多疑,随之一改常态,变得更沉稳和理性了。

参考文献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篇(11)

中学阶段是孩子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不断产生因惑,战胜困惑的过程。三年的初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七年级是中小学的过渡期,升入七年级并不单纯意味着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他们同时面对的还有繁重的学业,不适应将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感觉,只是程度表现不同而已;八年级是一个问题时期,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出现两极分化,此时正值他们身心发育的高峰期,身体的变化常使他们想入非非,前忧后虑;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人生的选择和社会的筛选,能够求学深造是多数孩子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每年总有一些学生因未能升入高中而情绪低落,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二、广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吸引学生过剩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其不良的性心理和性冲动得以宣泄。增加异性群体间的正常交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及时排除学生性心理困惑,纠正不良。依据性教育的自身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活动设计。在三年中开设了若干节综合性的青春期教育活动课,以利青春期教育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在青春期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青春期教育的实效。通过一定的活动设计,让有关知识、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如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辅导中,设计了课程《倾听花开的声音》主题班会活动,课上通过小品、演讲、知识问答、相互问答沟通等让学生从公开的渠道了解有关性意识、性道德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的性意识的特点,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2)针对中学生的恋爱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实话实说”,探讨了早恋的原因,早恋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学生应如何对待早恋等问题。如班里的一位女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七年级时就有早恋的迹象,八年级时她时常喜怒无常,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学习。在工作中,常让和她关系好的学生与她谈心,分散她的注意力和精力,我也时常和她座谈,谈生活、谈家庭、谈学习,甚至讲到了我的中学时代,使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不断调整生活和学习,后来还顺利通过考上了高中。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学时期,男女同学恋爱是一种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还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早恋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弊多利少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将萌发的爱意埋藏在心里。

(3)通过例子分析引导女生在各种场合如何自重自爱,如何避免性搔扰犯,在危急关头采取什么措施等等。

(4)通过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在掌握青春期性生理和青春期性心理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青春期性道德、青春期性法制、青春期美育和提高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已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5)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性问题非常敏感,心存顾虑和压力,因此,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就非常有必要了。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给予理解和鼓励。

(6)加强家长对子女青春期性教育的指导工作。家长虽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但对子女的青春期性教育,大部分家长还处在空白或难于启齿的状况。家长学校应将如何对子女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纳入指导内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掌握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使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互相配合,同步发展,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参加了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随着心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通过青春期性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情操。而这就更要求我在具备很强的亲和力的同时更要有心理咨询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才能走进求助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会智慧地引导求助学生走出心中的困惑。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技巧、心理训练的方法,本着“真诚、热情、耐心、保密”的原则更好的为学生工作。注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健康的心理带领学生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