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市工程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20

城市工程规划

城市工程规划篇(1)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排水科学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关注。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立法要求工程师仔细地考虑排水过程。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组织,他们研究和开发了一些数学模型,以便模拟城市排水过程。这有利于工程师确定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以便创造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还应考虑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理协调的问题;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的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相协调的问题;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的问题和对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工业废水水质的限制。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3类,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排水系统就是对这三种水进行处理与排除的管网组织工作。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概述

1、城市排水规划的依据

在进行排水规划编制时,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要收集与该城市建设有关的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作为排水规划的依据,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详细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供水规划、城市绿化规划、城市河湖水系规划等,这些都是排水规划的基础资料,排水规划必须与这些规划保持一致,才能使排水规划符合城市近、远期建设和发展。其次,要了解该地区的给水、排水现状及河湖水系现状情况,从而合理确定排水标准、排水出路及充分利用已有排水设施。

2、城市排水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排水规划应遵循全局观原则;高起点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近远期结合原则;体现生态发展原则;先进性原则;高效节能原则。

3、城市排水规划要达到的目标

紧紧围绕保护水资源这个核心,确保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用水、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化的实现,从区域、整体上实现雨污分流,加强雨、污水设施的建设,避免雨季城区淹泡,提高污水处理率,促进雨、污水资源化、产业化,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二、城市排水规划存在的难题

1、排水规划跟不上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要建设好,一定要有一个统筹合理、理念先进、符合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单项专业规划,排水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好坏。实际发现城市排水规划在实施(实际的行为)中存在许多难题,有许多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2、排水管道建设周期较长

随着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建设更多的市政管线以满足需求,但现在配套工程还没有完全跟上。以前城区小,人口少,市政管线基本可以满足排水要求,但现在城区汇水面积及排水量在不停增大,现在的排水管道已无法满足需求。根据城市排水规划,建成区内采用合流制,规划和发展区域采用分流制,可是要完成排水管道雨、污分流建设大概改造建设尚需很长一段时间。

3、排水体制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多采取分区,分片的建设,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下水系统建设混乱,滞后;在民用建筑中,部分建筑被改变建筑功能,改变原有排水系统功能,往往雨、污混流,造成整个市政排水系统不良运行,效率低下。

4、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不确定因素多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尽快建设,而设计所需的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或在修编中,造成了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的现象,从而造成道路建成后的重复开挖的浪费,有时设计完成质,或排水工程已在施工中,排水工程规划由于各种原因需修改,同样造成了设计的重复工作或工程改造的浪费。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规划主要包含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与污水收集系统规划两个层面,污水处理系统规划重点解决污水处理系统划分、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问题,一般城市污水均采用集中处理模式,污水处理厂布局问题实质是最优化问题,受地形、处理厂建设运行费用、管道建设费用、提升泵站建设运行费用等因素约束的费用最小的求解问题。在规划阶段,要达到费用最小几乎不可能,但是应结合现状地形、对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相对较优的布局方案,确定污水处理厂数量、规模。污水收集系统规划主要结合竖向规划进行,尽量减少管道反坡,减少污水泵站设置,依据南京市工程经验,一般在管道埋深在6-7米时设置污水泵站较为经济。尽量减少与河流、明沟、铁路、涵洞等地下构筑物以,及其他管线交叉,规划管网的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管道布置应简洁顺直,应尽量避免在市区主要商业街及狭窄的街道下铺设,污水管道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当道路宽度超过40米时,宜在道路两侧设置污水管。

2、雨水工程规划

2.1雨水管网的布置原则如下。

(1)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由于雨水泵站的投资很大,且雨水泵站在一年中运转时间短,利用率低,所以应尽可能靠重力流,除非在一些地势平坦,区域较大或受潮汐影响的城市需要设置,才可考虑,但也要使经过泵站排泄的雨。

(2)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一般先根据地形划分排水区域,再进行管线布置,多采用正交式布置,并力求使雨水以最短的距离重力流排入环境水体。

(3)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雨水管渠。尽量利用道路两侧边沟排除地面径流,雨水管渠应平行遣路敷设,不宜设在交通量大的车行道下,最好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地带下,遗路纵坡以0.3%~6%为宜。

(4)结合城市竖向规划。排水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城市竖向规划的要求,以便能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就近排出雨水,对竖向规划中确定的填方和挖方地区,雨水管道的布置必须考虑以后地形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雨水管道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在城市市区或工厂内,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较大,雨水管道一般应采用暗管。在城市郊区,当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明渠,以节省工程费用,降低造价。在每条雨水干管的起端,应尽可能采用道路边沟排除路面雨水,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暗管约100~150m长度,对降低整个雨水管道工程的造价很有意义。

(6)合理布置雨水口,应使雨水不致漫过路口而影响交通,因此一般应设置在街道交叉路口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不宜设在对人出行造成不便的地方以及道路两旁。

2.2雨水管道的布置。

雨水管道的布置一般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多采用正交式布置。根据雨水出口布置的不同,雨水管道也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布置形式。集中出水口式雨水管布置。但当管,就不宜采用过多的出水口,这时宜采用集中出水口式的管道布置形式。

2.3特殊地形的雨水管网布置。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修建的公路、铁路立交工程逐日增多,对于这种特殊地形的雨水排除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尽量缩小汇水面积,以减少设计流量;(2)注意地下水的排除;(3)排水设计标准高于一般道路;(4)雨水口布设的位置要便于拦截径流;(5)管道布置及断面选择;(6)对于立交地道工程,当最低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完善地进行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该城市的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未来走向。因此,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改进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确保更合理科学的排水规划的执行。

参考文献

城市工程规划篇(2)

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在我国的燃气各类燃气供应中,液化石油气在供应方式上是最多样灵活的,不仅可以在交通上得以应用,更能够在城市燃气管道上。在燃气量达到使用高峰时,还可以采取混合燃气的方式来调节燃气用气高峰,甚至可以通过液化的方法进行瓶装对外进行输送作为其他地点的补充气源。目前管道或者瓶装供应的液化气已经成为了我国城镇燃气的最主要气源。对于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对象上通常是以民用气为主,通过适当的对用气量调查和对信息数据的应用确定管道供气的具体规划,供气主体一般不适宜供应使用量较大的工业企业,主要原因是我国石油的液化掺量不够,而居民的用气量比较低,一般的使用石油液化气的城市是以居民使用为主,民用的液化气使用量占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和我国居民对液化石油气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因此在制定城镇用气规划时可适当根据公用建筑或者小型的工业用户进行用气量的比例调整。

二、燃气的制气过程

在燃气的制气过程中要做好对制气炉以及对台数的选择,同时要根据原料的具体品种、燃气的供应规模和相关的市场需求对不同类型的特点通过经济成本比较后进行制气的具体方案。

制气工程车间的三废处理要不仅要符合规程本身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还应该符合国家在燃气规定的有关标准。

在对各类制气设备以及其他的辅助设备和场地布置都应该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的规定。

在煤的干馏制气上,要保证煤的干馏炉质量指标符合以下要求:

在生产电石煤焦的过程当中应该采用灰粉含量小于百分之十的煤种类,颗粒度水平要保证和炉中煤粒度相似。

当在制气的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过程中要做到工业性质的单炉实验。实验指标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如表1:

表1:单炉实验实验指标

注:1、指标给出范围要根据最终指标结果确定。

2、采用焦炉炼制气焦时,其干基灰分量小于13%。

3、在使用焦炉进行冶金或者进行铸造焦的时候要根据焦炭的含量制定配煤的质量指标体系。要采用直立样式的制气煤炉准备流程进行碎煤和配煤装置。采用焦炉制气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配送粉碎的流程进行。

4、原煤料的运输应当根据实际的机械化运输情况和设备运输能力按照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运输和运输计划进行制定使用规划。煤的储藏上要根据不同煤的种类进行储存,按照10到40d的用煤量进行确定,根据实际需要的容量进行确定,一般的使用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在进行配煤和粉碎的过程设计中应该符合以下的要求:

(1)在配煤槽的容量设定上要根据实际的用煤量和检修时间段进行确定。

(2)在配煤槽的个数上应该根据实际的用煤种类和数量和各类因素比进行确定。

(3)在进行粉碎装置设置之前要对通过设备进行电磁分离。在粉碎机的设计上要保证做好除尘工作,保证室内的含尘量小于十毫克每立方米。

二、居民燃气管道设计具体要求

在民用的燃气管道中包含了很多民用的燃气类电气,其中燃气类的热水器是非常主要的使用设备,燃气类的热水器设置在非居民居住房间、过道或者阳台内部。

在墙外的卫生间里可以设置封闭式的热水器,但是不可以按照除了封闭热水器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热水器。

在装有密闭样式的燃气热水器的房间中,房间的门和墙的部分应该设置有效截面,截面面积不得小于0.02平米,或者在门和地面之间留有大于三十毫米的间隔。房间的高度不得小于2.4米。

在可以燃烧或者比较容易燃烧的地面或者墙面上安装热水器的时候要进行有效的防火措施。热水器的排气管要采用金属管道进行连接做到热量的及时排放。

在单体住宅的制冷和制暖系统使用燃气设备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在设备设计时应当设计保护中应该设置熄火保护设备和煤烟的排放设施;

2、在设计设备位置的时候要将设备安置在通风良好的走廊或者阳台上,而尽量避免居住卧室内;

3、在设置可燃烧或者易燃烧的地面和墙壁上应该采取有效的隔热防火措施;

4、居民在生活燃具上安装上应该按照国家的《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l2的规定。

商业用气应该采用低压的燃气设备,设备的安装应该在通风良好的专业房间内,用气设备的安装应该尽量避免在易燃易爆的地方进行设置,也尽量避免在卧室、值班室等经常有人居住的地方。

在进行商业用气设备设置时,要尽量将闲置的设备放置在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等封闭性较好的房间内,设备的放置赢的那个符合以下标准:

1、在燃气进入管道之前要以手动的方式迅速切断自动阀和紧急自动阀,常开紧急自动阀切断时必须要处于关闭的状态;

2、用气设备应该设计好熄火的保护设备和相应装置,用气房中应该设计好燃气浓度的检测警报器,同时由管理室进行集中控制和监视;

3、在室内应该设计烟气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同时要设置独立的机械或者半自动的排风设施和排风系统,做到及时的通风,在通风时要保证换气的次数大于每小时六次,出现安全事故时要保证通风频率不小于每小时十二次,日常不工作的时候要保证换气频率大于每小时三次;

4、当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从室内抽取时要保证燃烧需要的空气量。除此之外还要满足除去热量所需要的空气量;

5、商业用气的设备布置方面要符合以下要求,在用气设备之间和用气设备和墙面或者用气设备和地面之间的净量距离要满足实际操作和维护修理的要求。用气设备附近如果存在可燃物或者容易燃烧的墙壁或者地板等物件应当及时采取隔热和防火的措施。

6、在民用的厨房用气中要保证各类灶具和排烟设备的使用,同时在关键部位要设置爆破门。在大型用气设备的防止泄露装置要符合上述规定。在商业用户中的燃气锅炉和燃气吸收机组设计要符合设置在建筑物内,燃气房的锅炉房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第一层,而尽量避免在地下二层或者第二层以下,常压设备和直燃机可以设置在地下第二层。

7、在燃气的锅炉房或者直燃机不能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或者场所的附近以及主要出口和疏散口的附近,不应该和锅炉房或者直燃机无关的集中可燃类气体临近;

8、燃气使用的相对密度要不小于零点七五,以空气密度为一为相对标准,当使用这类锅炉或者燃气机时不能够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中,要尽量选择空气流通的空间,尽量避免选择封闭性空间。

四、结束语

燃气气源设计选址燃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需要进行充分的认识,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的气源设计比较简单。只有做好在气源上的正确选取才能在燃气规划中进行合理的布局,通过对气源的合理规划同时结合地形、地貌以及环境的综合影响,才能真正地实现燃气的合理供应。

参考文献

[5] 周淑惠 ,高峰.国内外天然气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城市工程规划篇(3)

不论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还是深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地下水位降低,原有地层中的含水细砂、粗砂砾及由含水层、隔水层组成的粘性土层地质结构会由于水分丧失而发表变化,最关键是的丧失了本应该存在于各层之间在水压作用产生的水力联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水力联系的丧失,土层颗粒之间的浮力消失,相对而言土层颗粒间的孔隙有效压力增加,长时间累积下及大面积作用的结果就是原有含水层本身会产生“压密”,而原有的隔水层会发生固结,这些问题最终表现为地面或者建筑物的沉降。

1.2工程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的机理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受到施工方法、程序及坡顶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边坡之所以会出现失稳、滑塌,主要原因在于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受力平衡;即土体内部发生剪切作用形成所谓的“滑面”,导致土体沿着滑面失稳,出现滑塌。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临空面会不断的扩大、暴露出来,可能引起应力重分布与应力集中等效应,特别是对于岩体结构面的切割,很可能与斜坡面组成不稳定斜坡,导致失稳,较常见于泥岩、页岩岩体结构中。

1.3地下暗挖工程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的机理

地下暗挖工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岩土体被部分的掏空,导致上部地层失去原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开挖空间的不断扩大且向上发展,或者随着隧道工程的延伸呈线形向延长方向发展,地层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引发地面沉降或者塌陷。暗挖工程引发的地面变形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地面变形范围要明显大于地下开挖范围;第二个特征,开挖深度越大,到地面发生变形的时间越长,地面变形量越小且平缓均匀,但是变形面积较大;第三个特征,在较好地质条件下,地面变形可能不是很明显,只是出现少量的下沉或者地面裂缝,对地上建筑的影响不大。

2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地下水位降低致地面沉降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不论是施工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地下水位下降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最关键是的是危险大;有必要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供水角度,适当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科学、合理规划开采布局;第二,采取地下水轮流开采的方式,保证适中的开采频率,不过密开采、不过量开采;第三,实施开源节流措施,努力争取开辟新的水源地,加大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范围与力度;第四,对地下水位发生明显降低的施工场地,积极进行地下水回灌,减小与缓解地面沉降。

2.2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放坡明挖、深路堑开挖工程中由于切割坡脚等造成的边坡失稳、滑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在上部进行清方卸荷,在坡脚处打排桩、护坡桩、连续墙及各式锚杆,旨在保持边坡受力平衡,防止边坡滑塌;第二,选择合理坡形、坡度及平台位置进行施工;第三,对坡脚位置进行加固,进行防冲刷处理,在坡脚、坡顶等位置设置专门排水设施;第四,对边坡面进行封闭处理,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引发滑塌。

城市工程规划篇(4)

一、肯定成绩,准确把握城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市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要集中精力做好三件大事:一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二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搞好农业规模化、高效化。其中,要做好的一件大事就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搞好这项工作,除了扩大城市面积外,还要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的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的软件水准。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样一个目标,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覆盖城乡的规划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多轮修改完善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依据这个整体规划制订的各个片区控制性规划,现在已进入市政府和市规划委员会的讨论审批阶段。按照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徐州这类城市的总体规划在修订过程中,必须经市人大常委会和上级部门及国务院的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经过规划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的审批,另外报市人大常委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市规划局在整个控制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主城区180平方公里基本上实现全覆盖,建设用地控规编制顺利完成,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规划全覆盖目标;完成高铁客站、轨道线网、供电、蓝线等专项规划,8个省级重点中心镇和87个一般镇总体规划、300个“三类村庄”建设规划以及1300个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建立起一套覆盖城乡、门类齐全的规划控制体系。

二是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年投资127亿元实施了60项重点工程,其中36个项目全部完成,其它项目作为结转项目进展顺利。应该说,在过去的一年中城市建设有一些重点和亮点工程,小南湖景区一二期工程、故黄河风光带、*、新城区、荷风岛等生态工程的建设都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新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国内外客商朋友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我们徐州“山水相依、南秀北雄”的风格。我在新城区建设会议上要求,新城区规划和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力争一流,因为新城区是一张白纸,我们能够也一定要绘出最美的图画。目前新城区建设中,行政办公中心全面竣工,市级机关顺利搬迁,综合场馆等公共配套设施陆续开工建设;18条主要道路建成通车,新城区道路框架初步形成;房地产已全面启动。新城区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上海浦东、苏州工业园区、无锡新区都经历了很长时间。新城区一年要建300万平方米,按照这个速度五年可以建1500万平方米,但是建好后怎样聚集人气、提升承载力、完善功能,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去年,我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是历史上绿化量最多的一年,全市新增绿化面积1300万平方米,包括7500多亩的山地绿化,绿化工程实施中有一些保持了工程的连续性比如故黄河等。搞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就是要本着理性执政的理念,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今年,故黄河还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拓宽工程,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使故黄河成为环绕城市的一串闪闪的项链。

三是城市拆迁取得重大突破。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的城市拆迁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点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年城区共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是*年的5倍。同时,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使拆迁得到了重大突破。拆迁工作关键在两点:一是拆迁政策;二是拆迁主体,我们出台的各项拆迁政策主要就是围绕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的拆迁主体还是按市场化运作由拆迁公司实施,但拆迁公司背后必须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并对拆迁涉及的各级政府实行重奖政策。另外,对被拆迁人我们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政策,实行梯次转移、让动迁人用动迁款可以就近买到相同面积的商品房、变农民动迁房为商品房、推行定销商品房等一系列政策,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去年拆迁的上访量保持在1%左右,是比较低的,这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特别是各区委、区政府在动迁过程中实行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细致周密的说服教育。

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坚持疏堵结合,深入开展占道经营、违章建筑拆除等七个专项整治,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大力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顺利完成50座公厕和10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全面规范垃圾和建筑渣土清运,城区垃圾清运率达到了98%以上,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保洁质量明显提高。

五是交通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2亿元,京福高速徐州西绕城正式建成通车,使我们徐州市大四环内有近5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徐济高速公路启动建设;观音机场连接公路和机场路也全面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成通车1000公里,京杭运河“三改二”工程顺利开工,港口和客运站场建设有序推进,全市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交通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交通条件、增强承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运河“三改二”工程将大大提升运河的通航能力,对物流依赖性比较强的工业企业会带来很大好处。

六是县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各地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功能性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城镇和重点中心镇扩容升级。中心村建设全面启动,全市村镇建设完成投资56亿元,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我市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既喜又忧: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压缩土地供应特别是对城市用地量的增长实行严格控制,省里批给全市的7000多亩用地指标,其中60%用于县、40%用于市,按照这个比例,一年市区才有2800亩新增用地。当然我们通过争取点供、加大拆迁力度、整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会大大超过这个量,但从中能看出中央对地方城市建设是控制的。同时,国家还相继出台了收缩银根、加强套型限制等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在短时间内对我市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会带来一定制约。从周边态势看,全省及周边城市都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打造新一轮区域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来抓,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年,全省城市化率为53.2%,而我市仅为45.8%,仍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徐州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要加快推进徐州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关键在块块、在县域。为此,各县(市)、贾汪区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特别要抓好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从我市自身来看,去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5%和11%,增幅是多年来的最好水平,人民群众对居住、出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迅速改善城市环境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城市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断增强徐州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二、狠抓关键,大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

今年城建重点工程主要围绕“一区一圈、两湖两山、三房四河、五路六园”,实施六大类建设项目。一是新城建设工程,重点实施行政办公区及房地产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调整优化景观绿化,进一步提升新城区的形象和品位。二是山水亮丽工程,重点实施*及*景区、*景区二期、*湿地公园二期、*公园敞园改造等项目,打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三是环境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居民小区综合整治、火车站改造、“城中村”改造、经济适用房及定销商品房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整治市容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住房保障整体水平。四是文化发展工程,着重加快推进音乐厅、美术馆、龟山民间博物馆区等工程,构建文化发展载体,繁荣徐州文化产业。五是道路畅通工程,着力实施景观路建设、示范路整治、环城路贯通等项目,完善路网框架,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六是商贸繁荣工程,积极推进中心商圈、汉之源商业步行街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这些工程在城建重点工程计划中已明确标明,希望大家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点工程任务尽快落实责任。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件事和一项工作:一是尽快设计规划设计图;二是抓紧开展动迁;三是尽快完成招投标,这三件事有时要同步推进,有时要有先有后,但年初首先要抓住抓好这三件事。与此同时,还有一项季节性很强的重要工作,就是要一着不让地抓好绿化。今年绿化工作启动的比较早,年初就已开始,有关任务也已分配下去,大家一定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总体上看,今年城建重点工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项目更多、资金投入更大,项目总数达到100个,总投资达32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204亿元,是历史上项目最多、资金投入最大的一年。二是功能性项目更多,包括中心商圈的建设、新城区建设、*敞园改造、*大堤“三合一”、音乐厅、美术馆、规划馆以及档案和地方历史馆等等都是功能性的项目。三是关注民生和生态建设的项目更多,投资1.7亿元对77个老小区实施整治,投资7.7亿元增绿1330万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和周边山头。这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商贸以及社会事业方面的工程可有效增强徐州城市的承载能力,打造良好的投资和生活居住环境。

在具体实施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要抓好动迁组织。今年全市计划安排拆迁500万平方米,当年完成量不低于300万平方米,各区要认真总结去年拆迁的成功经验,组织精干力量充实到动迁一线,围绕项目建设进度,倒排拆迁节点计划,做实做细动迁户的工作,提前着手,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要特别强调的是,各区要坚持阳光拆迁、温情拆迁、和谐拆迁,除对极个别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的钉子户要按照法定程序外,尽量少用强硬手段。要科学安排拆迁顺序,突出抓好园林绿化、市政道路、中心商圈、重点景区等重中之重项目的动迁工作。同时,加强拆迁工作管理,市建设、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拆迁工作的评估、审计,建立健全不良信用记录体系,对屡次出现审计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的评估公司,要坚决清出徐州市场;同时,要实行重大拆迁项目审计制,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拆迁审计情况作为衡量市、区拆迁工作的重要依据,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抓好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各责任单位要选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抓紧委托方案设计,重要的建筑一定要采取设计招投标制度,所有上报市政府审批的方案必须是三套,有可供选择的余地、进行比选。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从徐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特别要注意单体建筑和周围环境、建筑群、片区之间的协调关系。现在我们要求控规做好后,由聂市长牵头规划局具体负责,在全市18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部做出模型,新城区更要实行严格的模型制,把单体建筑放在地块内、整个项目放在总规中进行比较。对敏感部位要采取放气球的方式,甚至制作实物模型的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在规划设计中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外立面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风格,下一步由市建设局负责这项工作,工程建设报方案时,外立面装饰材料用什么材质、颜色都要严格标明。同时,对整个城区要进行空间梳理,主城区要“长高”,一定得腾出相当空间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做到多拆少建。今年要把计划出让的四块地拿出来建市区小游园,一是西安南路三角地;二是民主路鞋城;三是体育馆边上一个角;四是大马路三角地的局部。沿故黄河市区段要再选择三个点,拆完后不再拍卖,而是建成广场进行空间梳理。另外,要特别注意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加强对地下管网的建设和管理。

三要抓好工程招投标。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市建设局要加强招投标管理,尽快出台细化的评标管理办法,择优选择施工和监理队伍,从源头上保证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现在市建设局的招投标市场规模不够大,水利、公路交通、铁路建设包括一些政府采购的招投标还没有纳入这个市场。按照我国先进地区的经验,所有需要招投标的要进入统一的市场,市里正在酝酿建立一个大的招投标市场,在这个市场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平台,有一批专家。现在社会上对招投标市场反映比较大,必须加强招投标制度设计,搞好资格审计、资质审计。市政府从我开始,所有分管领导一律不干预招投标、不指定队伍,但是政府要加强监管,虽然我们没有工程建设队伍的建议权和指定权,但要有否定权。加强监管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制订规则,一个项目要做成精品、极品,施工队伍必须进行严格限制,政府要设定好准入标准,前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二是发现队伍不好要及时更换,重新进行招投标。在招投标过程中,特别要严格杜绝虚假招投标,一旦发现一律取消资格。在某种程度上,工程建设队伍决定一切,特别是在园林绿化建设上,什么样的队伍干出什么样的工程,一定要严把这一关。

四要抓好施工管理。对整个施工特别要制订好节点计划,要按照有关施工的管理制度如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审计制、法人负责制等严格实施。在全市重点工程的进展中,要把握好4月底、6月底和10月底三大节点,倒排工期。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准备聘请建筑和园林方面的专家,加强对全市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发现进度滞后、工程质量有问题的,直接向市政府报告。新城区聘请了6名上海园林顾问,很见效、值得借鉴。

五要抓好资金管理。现在的建设资金管理大盘子由市委、市政府研究后,每月资金需求由市重点办上报,经我和分管市长签完后,由重点办进行分配,一般来讲市里不会拖欠重点办的工程资金,关键这些资金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认真测算、把好关口,解决好高效、有序安排资金的问题。如果要突破原有预算、新增项目,必须经过市里重新研究。因为“钓鱼工程”往往是钱越花越多,而工程质量到最后却很难保证,所以我们要搞委托代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搞好工程预算的控制,从根本上扼制工程超预算现象的发生。资金管理十分重要,政府搞工程最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不计成本,如何强化成本控制,是我们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个重大课题。

三、统筹兼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继续围绕建设徐州特大型中心城市、构筑徐州都市圈的总体目标,加强市区联动,城乡统筹,建管并重,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一方面,要加快规划修编。下一步,市政府要召开规委会对32个控制性详细规划逐一审查,希望各区和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区委书记、区长有时间要组织人好好看看,控规一旦通过后要启动修改程序是很繁琐的,所以大家都要积极参与,科学、冷静、全面的征求意见。年内要完成邮政、有线广播电视网、停车场布局、体育设施、水资源利用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吕梁山风景区、九里山风景区规划以及城市出入口、城乡协调区规划编制工作。贾汪区的总体规划要重新编制,重点中心镇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加快编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控规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按照控规来实施,对违反规划要求,擅自更改功能、定点、外形、容积率等强制性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重从严处罚,要维护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连续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操作。比如对调整容积率的问题,政府常务会已研究确定,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擅自调整,如果要调整必须经过一整套程序,并按照市场评估价补缴土地款,任何项目都不例外。去年,我市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收了2个亿,这就是严格制度把关的结果。同时,要加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目前,区里对违法建筑的控制不是很理想,这几年把拆违的权力下放到区里后,有些区的违法建筑增长太快。去年虽然我们拆违50万平方米,今年又准备下达40万的拆违任务,但少数办事处负责同志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一旦发现办事处出现新的违法建筑,达到一定数额,不管区委、区政府什么意见,必须给予免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遏止住违法建筑,真正对我们城市的长远发展负起责来。要强化部门联动,加快建立各司其职、联合执法的违章建筑拆除机制。

(二)进一步规范城市执法管理。各区和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的城管职能,全面推行规范化、精细化、市场化、长效化管理,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一要扎实抓好城市管理示范办事处创建和城管进社区工作。黄楼、王陵等6个办事处年内要全部创建成城市管理示范办事处,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违法建筑拆掉,今后凡土地局未发放土地证的,一律不得发房产证,这要作为一项纪律。另外要加大环卫保洁招投标力度,事实证明,凡是实行招投标的路段保洁效果都不错,而未搞招投标的路段保洁水平就很难保证,这是一个体制问题。我们现行的环卫保洁国有体制是一个“养懒”机制,下一步政府准备讨论这个问题,对全市大街小巷一个不漏全部拿出来招投标。二要强力推进老居民小区和市容秩序综合整治。老居民小区整治是今年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程,市房管局要加强整治工作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并按照工程进度统一拨付资金,并做好整治后的接续管理,整治完的老小区要全部推行准物业管理,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组织专业管理队伍进行维护管理,切实巩固整治成果。对部省属单位的老小区,相关各区要加强与部省属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部省属单位出资对其职工住宅进行整治,市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助。要结合创卫工作要求,着力抓好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对市区42条主次干道、120条街巷、10个城中村、6个城市出入口环境秩序进行综合治理,坚决取缔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同时合理疏导、划行归市,实现维护市容与服务民生的有机统一。要深入开展户外广告整治,高标准制定专业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全面规范广告、店牌店招、横(条)幅设置,切实改善市容面貌。三要进一步提高环卫保洁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小区、小街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环卫保洁管理,深入推进市场化运作,落实保洁经费和人员,努力实现保洁全覆盖。坚持每年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和老旧中转站,新增一批环卫作业车辆,进一步完善集中垃圾处理设施,全面提升城区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能力。另外,要进一步规范停(洗)车场管理,市城管执法局要强化前置把关和后续监管,依法取缔违规停(洗)车场所。

(三)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一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和供应点。去年市区土地供应7500亩,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对老城区的供应量采取一个限制的态度,这样保证了新城区土地和地价的稳定。今年计划供地8000亩,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特别是九里区这样一些区,这个供应量既可以保持房地产价格合理增长又可以有效地压制高增长。实际上房价居高不下,有人为炒房的因素,但是更重要是市场需求的推动,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一般来讲房地产需求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增人口,二是居民改善住房条件或进行家庭理财,三是动迁推动。这三个因素是拉动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力量。二是处理好环境建设和土地出让的关系。我们要坚持先做环境后出让的理念,如珠山现在就是不能出让,先把它拆完再出让,关键是要保证资金的有序安排。三是处理好净地和毛地的问题。从现在徐州的情况看,有时受资金所限被迫搞一些毛地出让,但房地产建设一旦搞毛地出让矛盾就比较尖锐,增加了拆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搞净地出让,新城区全是净地出让,矛盾就比较小,保障了拆迁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四是处理好土地招拍挂中市场定价与推进招商引资的关系。我们搞土地招拍挂的初衷,就是要通过市场来发现价格,每一块地最好能有三家以上参与竞争。当然,无论怎样由市场定价,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严格按照两个70%的要求,就是70%套型是90平方米以下,70%的用地供应量是中低价位商品房。五是要加强定销商品房的管理。定销商品房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动迁的快慢,各区政府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点,我们现在动迁的过渡期是18个月,18个月以后过渡费就要翻番,如果区政府抓得不紧,最后动迁成本还是要由各区政府来承担,所以定销房一定要一着不让地抓好建设,市重点办也要盯住这件事情,不能放松,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特别要做好廉租房的补贴工作。六是在商品房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市政府转发的文件来办。市建设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如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强制性推行框架结构、使用商品混凝土等等,这些都是对老百姓住房质量和长远利益进行保护的。另外,请大家注意一条,中央现在三令五申控制集资建房、控制不够条件的人住经济适用房,这方面必须严格限制。七是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年内组织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的未取得相关建设手续建设、超规模、超资质等级建设、违法销售房屋、非法转让项目等行为进行集中查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政策性文件。

(四)进一步强化县城镇功能性项目建设。今年,我们要在全市范围内搞一个大的活动,在6月份对县(市)区的城市建设进行检查评比,按照市区五大组团、全市五大板块的模式,推进全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今年县城镇建设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明确镇村规划特别是中心镇,形成每一个板块边上都有一个卫星城,这是减少城镇建设分散投资和资源浪费的一个最好途径。除此之外,还要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年内交通建设要完成投资25亿元,包括徐州至济宁高速公路,新沂至宿迁高速公路新沂段要完成征地拆迁并全面开工建设。高铁今年要全部完成动迁,各县(市)要严格控制违法建设,新增建筑的拆迁费用只能由属地政府来承担。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紧迫的建设任务,就是火车站风雨蓬、站台、外立面“三位一体”的改造工程,要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村公路要建成通车600公里,京杭运河城区段治理要全面启动航道疏浚和驳岸修复。要继续加强和改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提高归集率,扩大个贷发放量,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四、加强领导,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城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思路、务实的保障措施,实现城建工作的新跨越。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城建重点工程的目标任务,抓紧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市重点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抽调的人员要全部脱产、集中办公;要严格落实会办制度,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限;特别重要的是所有抽调到重点办工作的副局长必须享有局长的审批权。市重点办也有一个加快工作节奏、依靠职能部门的问题,要进一步简化各项手续,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发挥部门作用。这次重点工程手续征求意见,要着眼于提高效率、加快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城市工程规划篇(5)

中图分类号:TB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40-01

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是建设整个城市供水体系的重要环节,该技术工作主要是由自来水公司承担。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才能够适应城市进步的需求,这主要涉及到预测水量,选择水源,以及管道网络、水厂、泵站的建设等方面。最近几年,城市供水公司的规模越快越大,其供水能力已基本满足群众的需求。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结构逐步调整,这都导致了用水状况的不断变化,对城市给水系统规划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1 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设计过程当中工作人员所应考虑到的各方面要求及影响因素。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保证市政给水工程的建设质量。

(1)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必须服从于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因此城市给水工程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来进行设计,合理做好分项给水设计,从而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

(2)市政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与市政排水规划、工业用水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协调,互为支持,而不能将其看成一项独立的工作去完成,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

(3)市政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循我国开源节流相并举的政策方针,进行规划时必须严格遵循《水法》相关内容,严格做好相关规划工作。

(4)市政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全面设计、远近结合以及分期建设这些原则。按照国家既定政策和现实条件分期实施,将近期的建设作为侧重点,并为长远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5)市政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不仅需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系,还要合理协调河道航运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的关系。当出现水源紧缺的状况时,一定要首先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

(6)建设改造水源厂时要切合实际情况,应当在合理利用及挖潜之后方才考虑进一步发展。

(7)进行水厂规模的设计时,要立足于实际,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在满足近期城市用水的同时,还要确保拥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在实现最佳效果的前提下设计水厂规模。泵房建筑或者取水头部工程可一次性完成,这样可降低分期投资的费用,节省整体造价,经济合理。

(8)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源状况、建筑环境、工业用水等现实条件,按照水量、水质等方面的要求,根据当地地形、水源、建筑环境,工业用水等条件,在服从城市全局的前提下,以经济为出发点,优选给水体系。

(9)对于已有水厂的规划设计,应该以提高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其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开发引进新技术,促进市政给水事业的快速发展。

(10)水源是水质的重要保证。应保证水源具有很好的感官性状,应对人体无害,不能具有刺激性气味。此外,水源中不应含有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应对身体具有急慢性的毒害作用,水源不应含有流行病病原体。同时大中型城市的水量保证率应在97%以上,小型城市也必须有充足的水量保证。总而言之,水源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选择标准,建立必须的水源保护区,切实保证水源的安全[2]。

2 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我国市政给水工程通过大量的实践规划与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但是,在某些给水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需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2.1 工业用水量大,循环利用率不高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都面对的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降低工业水的用量,提高其循环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带来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工业水循环利用率在30%~40%之间,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70%~80%。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家应该加强立法,制定与工业用水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工业节水与水处理体系,开发研究更为经济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使工业节水工作更加的制度化与科学化。

2.2 市政用水量较大,管网漏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根据《城市市政给水规划规范》的规定,人均综合的生活用水量不包含市政用水量、管道漏失水量以及道路绿化的用水量等。一般情况下,其用量会达到20%左右。但是如果考虑到冲厕、喷洒道路等用水量,这个比例会降低很多。例如。一个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左右的小区,居住人口在五千人左右,若按照每天150L的用水量计算,则小区总用水量可以达到每天750L,按85%的排水系数计算,则排水量将达到每天637.5L。若这些污水全部被处理变为中水,而后用于市政用水的喷洒道路、城市绿化、冲厕等等,这个小区每天便可节约上百立方米的水。推广而言,这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因此,采取中水回用技术是节约用水,减少用水量的有效措施。在市政给水规划中,市政用水、道路喷洒以及管网漏失水量问题,可以采取中水回用这一方法,有效降低城市市政的规划用水量[3]。

2.3 市政给水规划应结合实际问题采取合理对策

城市市政给水规划设计应结合实际,合理配合城市的建设及规划,对各方面的用水予以充分考虑,既能充分满足生活、生产以及消防方面的用水,又能满足以后城市发展建设的用水需求。强调城市市政规划,建立完善的功能分区。合理布置管线,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好充分的空间。市政规划必须联系实际情况,结合城市总体的规划设计,尽可能做出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此外,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给水部门应积极配合施工,有预留的部位必须预留,不需预留的部位可实施顶管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道路。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市政给水规划与设计成为关注的热点。我们需要继续研究与应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合理采用新工艺,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城市工程规划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0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逐渐得到重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人文地理类和工程应用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培养目标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设置的课程以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主。“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广、工程应用性强,具有课程内容专业跨度大的特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热力工程、燃气工程、通信工程、防灾及环卫等工程规划。城市工程规划应用在不同规划层面(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是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我校五年制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为指导,在我校城乡规划专业2017级培养计划重新修订前提下,依托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综合改革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之一,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属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项规划部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城市工程系统中的各R倒婊,为后续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专项规划奠定基础。“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基本内容是讲述六大管线工程规划(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及城市防灾、环卫工程规划,因此该门课程具有专业方向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本课程有较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掌握工程系统规划中三大主体内容,即各专项工程规划设计容量规模、各专项工程设施布局规划及六大管线敷设规划,并且能将工程规划内容运用到不同规划层面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我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实践应用能力,而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学生对工程规划分析实践应用能力缺乏的问题,在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我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在大三开设,前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有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后期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课程,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方向课,学时为56课时。我校针对目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散、课程设置的学期联系不紧密问题,进行了2017级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及教学计划调节工作。在此次教学计划调整中,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时数进行调整,由原来56学时的理论教学课程,调整为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在总学时、总学分未变的前提下,压缩理论教学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二、理论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优化。由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内容跨专业方向多,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改革中,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该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建立,另一方面是该课程在城乡规划课程群体系建设中内容体系构建。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中要与其他课程进行协调,注重与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明确课程主干内容,将基础理论的讲授与规划设计实践培养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规划案例讲解,贯穿“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工程规划应用能力。“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内容讲授中需对各专项规划内容结合城市规划的层面进行知识点分类整理,不仅仅是进行分专业讲授,即需要结合总体规划层面和详细规划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工程规划课程内容优化,有利于学生在城乡规划中对专业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在工程规划方面出现了新的理论及应用知识内容,如针对我国城市内涝现象和排水问题,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指导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住建部2016年3月印发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且规定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可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也可单独编制。学生还应对工程规划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解、学习和掌握,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国家工程规划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规范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与更新。

2.教学案例与素材库建设。“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一门工程应用性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学生在学习后能将各种工程(如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城市供电等专业)运用到城市规划专业中,而不仅仅是研究不同的工程专业内容。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及素材库进行支撑,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与素材库的建设应结合工程规划的专业及城乡规划特色构建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各种专业工程量的预测;第二部分为地上可见的各种工程设施布局规划;第三部分为地下不可见的各种工程管线规划设计。通过案例库和素材库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并进行跨学科专业内容整合优化。

三、实践教学改革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不同规划层面的专项规划工作的意义重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需求,因此应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部分完成是通过采取设计类课程、工程案例及项目驱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与能力。以课程设计为基础、以工程案例为手段、以项目驱动为切入口,在课程群内形成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及辅导。培养学生相互沟通与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规划应用实践能力。

四、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提高学生工程规划应用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城乡规划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应用,将学生独立学习与团体创新结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同时提供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互动学习的途径。

2.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传统的考核(期末考试)形式单一,对于工程实践应用性强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学习内容的考核仅用单一的试卷形式存在缺陷。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探索了由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期末考试)向形成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考核的转变,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作业(10%)、平时考勤(10%)、课后小组实践调研(20%)、课后小组实践设计(10%)。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对该门课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考核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课程教学计划及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进行探索。在教学改革中,理论教学改革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以我校的信息化教学为突破口,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加大教学改革的手段,实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改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践教学改革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增加团队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为城乡规划专业培B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洪伟.关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04):26-27.

[2]夏宏嘉,姜云.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动态深化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3,(19):228-230.

[3]李妙伶.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82-183.

[4]白云,郑艺鸿,张远兵,谢晶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6,(02):148.

城市工程规划篇(7)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特点引发的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对城市总体布局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较为熟悉。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平台课,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政策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点,由此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首先城市规划原理有关政策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城市规划学科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的空间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城市工程设施的布设、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等,与政策相关的叙述性、理解性的内容比较多,这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失去注意力。其次城市规划原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令学生困惑。课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地理、技术、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呈现出知识面广,体系复杂,内容跨度较大的特点,令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学科的框架、体系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置缺乏相关实践性让学生只会被动学习。课程中包括建筑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总规设计、城市详规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的知识,这些知识由于压缩为一章或一节,且没有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学生很难通过一门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整个城市规划的学科体系,对城市规划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更是不能理解、不感兴趣。

三、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

要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重在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的的确定

综合前述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多学科性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技术类知识体系为基础平台,而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原理又是这个基础的一门入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该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既要看到该学科的基础性特点,深入解析学科的知识点,又要重视工程管理专业的全过程性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理清该学科的脉络体系,从学科的特点和专业的要求两方面寻找平衡点。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消除城市规划的深奥感。使学生深刻理解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而做的规划和计划。其次,使学生能站在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角度,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大量多方面的信息,用长远规划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对待问题能以一定的深度去分析,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揪住细节不放。第三,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在意识深处,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和思维方法,如: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等,以指导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

2.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

对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是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着重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要求出发,合理调整与配置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构架的梳理与整合重构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方面进行:对内容的梳理,首先应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工程管理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着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监督、管理、咨询、施工、设计等工作,城市规划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住课程的知识框架,不至于在众多知识点中失去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课程按主题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及关系,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编制程序和城市发展战略,让学生从历史、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掌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二部分讲述组成城市空间各类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知识。城市用地构成、城市总体布局,这两章对各类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它们是该部分的核心,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它们和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详规设计等章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第三部分讲述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具有的行政职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对今后的微观建设行为具有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其次,对于具体的知识点,要在课程框架下紧抓脉络、逐层解析各种基本类型,在把握住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教学,从而做到以点、线带面、举一反三。此阶段可以将案例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设疑、理论讲述、分析讨论、解决方案比选、总结评析这一过程反复训练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众多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利于学生更迅速、更牢固地实现知识、能力和态度三者的迁移。以便今后能够灵活运用,能动性的解决所遇到的城市规划问题。另外,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在课程中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等,及时更新教材的有关章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总之,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工作要做到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精炼、衔接适合,使之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重点是在上述完整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除了及时补充教材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和最新的规划理念引入教学中,还要注意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互动。因此,在课程构架的梳理、重构的基础上和理清教学内容主次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突出规划理念的渗透式教学。如:反映宏观思维模式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的章节,以及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章节(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部分知识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讨论式教学为辅。即针对宏观知识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中间配以一些问题的思考来学习。具体可以通过结合讲课内容提出热点问题,增加个别课堂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采用课外调研的方式,有目的的启发学生,思考当代国际城市发展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把宏观综合的理论理解和消化。

(2)普及规划知识的发散教学,以案例讲述式教学和网络式教学并重,讨论式教学为辅;针对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部分,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借助大量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规划阶段的成果内容。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商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绿地规划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这部分规划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还应当选择学校所在的城市,鼓励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各个规划阶段成果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规划知识和身边社会关系的理解,达到对已经熟视无睹的城市问题能理解与思考的目的。

(3)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践对工程管理学生可以采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重在过程,而不仅是看结果。具体讲就是要在实践过程引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并积极开展规划实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如:用规划的眼光分析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可以选择校园、居住小区等,或者是所在城市的绿地、交通等,通过讨论,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或者,通过做一个简单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具体掌握规划中要考虑的几个常用要素。因为小区建设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建设的重点,也是工程管理毕业生接触较多的建设领域。教师先串讲之后,让学生用规划的眼光去参观不同层次的小区,然后进行交流,再通过一个小区或组团的规划设计课题来实践。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引、学、练、评”式的实践教学不但将重点知识点融会贯通,也会弥补很多在讨论中无法深入的知识点。

(4)了解规划编制和内容的拓宽教学。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以及不同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成果属于了解性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规划是如何从宏观向微观一步步控制并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应该尽量采用讨论式等容易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课前加强自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并重在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这部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相关章节还可以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客座授课,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效果会更好。

4.教学手段的完善

城市工程规划篇(8)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给排水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重点话题。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环境具有,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各地均提倡节能理念,这将进一步要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全面、认真、细致,不仅要满足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必须保持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先谈一下个人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理念等,与大家一起商讨分享。

一、从宏观方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城市规划设计在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域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防洪排涝规划

1、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以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

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强度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一遇)24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

3、排洪措施。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地面不抬高和部分抬高)。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也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二)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鱼业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目前设计时多用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设备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三)污水集中与分散处理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

2、运营的高能耗(提升泵站多,能耗大);

3、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

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二、从中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比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性。

(二)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地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P=1时,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三)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1、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管,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倒流制为宜。日本东京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2、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利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或河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从微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从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设计,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必须采用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一)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耗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映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映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硫化床发展。

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A/O工艺,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同时好氧消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硫化床)和吸附,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实现生物脱氮和除磷P,较好地解决了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与除P相互矛盾的问题。

(二)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受到业主及施工单位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7%。

(三)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城市工程规划篇(9)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市政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政工程指的为城镇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线、环保环卫、防灾减灾三大块,广义的市政工程还需加上交通、绿化等内容,本文中以下所指的市政工程均指狭义的市政工程。

1.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块:管线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其中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包括:环境保护、环卫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则包括: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规划。

2.小城镇市政设施规划的现状

2.1现状资料严重缺失

在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中,往往会发现现状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地下管线资料,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随意、 缺少统一规划管理, 从而导致现状市政设施的基础资料混乱和缺失,尽管现在地探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很多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却不愿意投资采集现状资料,这也使得设计人员在后续的规划中不能依托现状的建设情况,而是当成一块空地来重新规划,因而导致规划与现状相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

2.2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因为小城镇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城镇很难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规范,而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这就给小城镇市政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国家出台的市政工程规划规范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能针对小城镇的标准规范很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而其它的,例如给水工程只有《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水工程只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供电工程只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

2.3科学性有待于提高

早期由于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章节的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一些规划专业的人员代做,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所以他们的规划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直接套用一两个范本来做,这样的规划成果必然存在很多规范和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其次由于甲方对于市政工程部分不重视,从基础资料的提供到市政规划成果的审核都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直接挫伤市政规划人员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认真调研和设计,多数时候会选择马虎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规划质量。

2.4缺乏对小城镇差异性的关注

小城镇与城市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那一套模式和技术策略来规划,而以往的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市政规划的模式,在其框架基础上做一些精减后来做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而对于小城镇自身人口少、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等特点缺乏缺乏相应的研究。

小城镇直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资源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规划的模式和技术策略,缺乏对差异性研究的规划必然针对性差、实施性差,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2.5防灾减灾规划流于形式

首先是内容结构不完善。目前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防洪、消防、抗震和人防四个方面,但如果统一都套用这样的结构就非常不合适,因为防灾减灾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上面的几个灾种,很多地方还应包括防风、地质灾害防护、防风沙等等灾种防护。

其次是规划深度不够。目前编制的的大多数防灾减灾规划中除了防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详实外,其它的防灾部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控制条文,而对于现状防灾空间存在问题的分析、防灾工程如何在空间中落实的内容却涉及甚少。

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3.1规划思路的地域差异性大

以我们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其各种规划标准以及规划的方式差别也很大。以用水指标为例,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苏北的小城镇人均居住生活用水指标一般取80~120升/人.日,而苏南人均用水指标则普遍取到120~150升/人.日;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苏南乡镇的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城镇污水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而苏北仍以生活污水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一定生态处理的方式。

即使同处同一个县市,由于不同的小城镇的地域分布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其设计时的采用的思路、标准以及设计时采取的参数也不同。例如:泗阳县地处两种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分区上,所以在进行抗震工程设计时,临河镇及以东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临河镇以西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2与上位规划联系紧密

相比较城市,小城镇的市政配套规划方式受其区域定位和地理位置影响更大。主城区邻近的城镇,倾向于与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县市总规划分的组团片区内的几个城镇宜统一考虑市政设施配套;而距离较远或者地势复杂的乡镇则往往难以与周围乡镇市政设施共享,需要独立配置市政设施。

3.3各类负荷波动较大

小城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小、产业单纯,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负荷高峰时与低峰时的差别更大。以用水为例,根据调研,小城镇日用水变化系数达到1.75~1.95,时变化系数达到2.0~2.4,用水高峰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振幅也随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大,这远远高于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的1.1~1.5和时变化系数取值的1.2~1.6。

3.4规范和标准相对独立

由于小城镇的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小城镇所用的标准规范应与城市的标准规范有所区分。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还很少,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国家也正在抓紧这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到,各部门、各省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城镇规划的规划文件,例如建设部1996年的《小城镇建设策略》、江苏1996年的《江苏省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等等。

4.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编制的要点

4.1研究区域关系,宏观把握规划原则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市政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市政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市政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4.2确定合理的规划指标

指标的取值直接决定了后面的设施规模和管网计算,可以说是市政工程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于小城镇的指标体系,必须在参照国家相应的标准的同时结合小城镇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动向来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等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贯彻,很多市政规划的指标也应作出一些调整。例如“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在雨水工程设计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也发生了改变;节水要求的提高需要我们采用节水设施和运用新技术,这也使得我们在计算管网漏损时的取值相应降低。

4.3近远期统筹考虑

小城镇经济发展弹性大,因此其用水量、用电量等各类市政负荷变数也大,所以市政设施的位置、数量、容量一定要近远期统筹考虑。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千万不能出现三五年就需要迁址重建的情况,同时它们的建设规模一定要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为将来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高压走廊、输水管、高中压燃气管等重要的市政设施走廊必须在规划时选择好合理的位置,尽量减少远期改线的可能性。

4.4因地制宜,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划体系

市政工程规划切忌模式化,由于每个小城镇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规划背景,因此其市政规划的思路和模式也各自不同。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小城镇,要特别注重节水规划,必要的话需要设置再生水系统规划;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城镇,则需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加以约束;沿海小城镇由于台风威胁较大,则需要在防灾规划体系中加入防风规划章节;山区的小城镇则需要加入地质灾害防护的重要章节等等。

4.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环境保护章节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6加强综合防灾规划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建设部,2006.

[2]吉芳英.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

城市工程规划篇(10)

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是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项目进行规划审核,对工程中的各种建筑物进行测量验收,并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工程的各项标准以及测量的依据,为工程验收提供质量评定依据。在测量时,数据必须精确无误,为竣工验收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保证工程项目可以安全的投入使用及规划的符合性。

一、测量内容

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可以分为外业测量数据采集和室内分析比较及室内数据处理。室外测量主要是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测量采集以及按照工程图对工程地形进行测量。而室内分析比较主要是在室外测量的基础上,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形成竣工测量报告。

具体的内容主要有对工程地形竣工的测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平面空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竣工地形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竣工建筑面积测量、建筑三维模型制作。

建筑物的整体平面位置测量、室内±0高程测量、室外房角高程测量、与竣工建筑相关的地下管线测量、周边关系测量、绿化及附属设施测量、永久性的围墙测量、对规划信息有直接影响,应作重点编辑处理,最后编写测量报告说明书。

二、测量的要求

1.测量资料的收集

在测量前应该收集各种资料包括:工程规划资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文件、工程总平面图、工程施工图、放线资料、建筑周围地形图、所有建筑平面图、技术说明资料、测量控制点、管道施工图以及线路图等。对这些资料收集完成后,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及数据,结合规划竣工测量的目的和意义作出具体的测量数据采集计划或技术工艺流程,对大型工程需进行专业设计。

2.平面控制测量

进行竣工测量前需进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平面控制测量一般在城市基础控制网上进行图根控制加密布设,其次是在高等级施工控制网上进行加密布设图根控制。以此作为竣工测量的依据。测量方法目前主要有附合图根导线和GPS RTK两种方法。

竣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一致,主要采用的现行国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根据规范,图根点平面位置精度为其点位相对于上级接测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1mm。对测图比例为1:500的竣工地形图,则图根控制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为±5cm。以2倍中极限中误差为测量绝对差,极限差值为±10cm。

平面控制点密度以满足竣工地形图测量要求为主。

3.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要求在城市四等及以上高程点进行接测。一般水准线路应沿图根导线线路进行控制或者接测到图根导线起点以三角高程形式进行传递高程。形成附合图根三角高程水准。根据国家《工程测量规范》,图根点高程测量精度是其中误差不应超过±0.1倍基本等高距。对测图比例为1:500的竣工地形图,则图根控制点高程精度为高程中误差±5cm。以2倍中极限中误差为测量极限差值为±10cm。

4.竣工地形测量

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后,即进行竣工地形图测量。

建筑工程竣工重点是竣工建筑物及其周边关系建构筑物的角点、拐点及悬空投影,其次是各种地下管线井。其次是竣工建筑周边道路交通要素细部点,它们平面测量精度及高程精度决定建筑竣工测量的最终数学精度。

根据国家《工程测量规范》,1:500地形图,一般地物点平面位置点位中误差(相对于图根控制测图点)不超过图上±0.6mm,即不超过±30cm,以2倍中极限中误差为测量绝对差,极限差值为±60cm。具体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竣工建构筑物高程测量中误差以不超过1/3基本等高距,则其中误差应为0.16m。

对细部坐标点的点位中误差及高程中误差则要求高很多。一般对竣工的主要建筑和对规划四至关系密切相关的建筑物角点应按细部坐标点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具体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由上面二表可以看出,坐标点与一般地物点的测量要求相差极大。

5.地下管线竣工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是竣工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地下管线主要包括为建设工程配套安装的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给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等类型。地下管线同样是规划要素之一。因此竣工测量资料同样是各种竣工验收的必备资料。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适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其质量要求主要有探查工作质量及测量工作质量两方面。其精度包括探查精度和测量精度两方面。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测精度:平面位置限差:0.1h; 埋深限差:0.15h。单位为cm。(式中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

明显管线点实地量测量埋深中误误码差不得超过±5cm。

地下管线点测绘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超过±5cm。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3cm。

6.建筑面积测量

建筑面积测量遵循《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面积计算与否、面积如何计算均与四大条件相关:(1)利用条件,即设计利用与否;(2)顶盖条件,即有无永久性顶盖;(3)围护条件,即有无围护结构;(4)空高条件,即建筑物空间高度(层高或净高)。净高仅针对坡屋顶式的建筑,如单层建筑坡屋顶、多层建筑坡屋顶、场馆看台下等。层高却是针对平顶式的建筑。

7.建筑三维模型制作

建筑三维模型制作主要采用野外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各要素相互间的几何拓扑关系。

三、竣工测量作业程序

1.建设单位委托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相关规定,竣工测量的任务是由开发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测绘级别和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不具备相应测量绘资质的测量绘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接受相应级别规定的测绘任务。以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维护测绘行业的良性竞争。

2.资料收集、编制测绘方案

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接受建设方的测绘委托后,首先进行资料准备工作,并详细分析收集的资料种类,质量状态,确认所收集资料的精度及可用性。根据收集的资料的情况,结合测绘现场的具体自然地理、交通情况及测量量工期,确定测绘方案,必要时进行方案设计或技术设计,确定相应的工艺流程、技术路线、各项精度指标、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资料成果提交等各项技术要求。

3.控制测量的实施

根据收集的资料及测绘方案设计,进行外业测量绘的实施工作。控制测量主要过程包括的选点、观测、记录、自检、计算、检查。竣工测量的控制可采用图根导线作为平面控制,图根控制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图根导线的线路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等主要技术要求。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图根水准或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其中目前最常用的是后者。

控制测量的成果必须由生产部门的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提交下步工序使用。控制布设完毕后,进行竣工地形测量及地下管线测量工作。

4.竣工地形测量实施

竣工地形测量外业主要任务是采集相关测量数据,主要要素包括竣工工程相关的地形、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及管线工程等。测绘方法主要有平板测图法、纸质地图数字化扫描成图法、全站仪测图法、GPS RTK测图法、全野外数据采集测图法等。目前采用较多是全站仪测图法、全野外数据集集测图法。现在重点对后者进行分析。全野外数据采集配备的外业测量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传输线或蓝牙传输法进行数据传输。掌上电脑收到数据信息后及时进行测量数据的连线、编辑等简单及时的数据处理工作。回到内业后将掌上电脑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通过相应的数据预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数据格式的转换工作。经过数据编辑处理、几何图形编辑、测量要素的分层、分类处理,同时对各种元素的属性信息输入处理,必要时还应进行属性编辑工作。经过上述技术处理的数据后应进行数据的接边工作,接边包括数据信息接边及属性信息的接边处理。最后进行分幅裁切用于对外提交及归档备查。

5.地下管线探查测量工作

地下管线探查测量工作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包括探查和测量两部分工作。针对探查仪器的不同,主要采用电磁感应法、工频法、直接法、夹钳法等方法进行探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均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先主管后支管”的指导思想。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点测量数据采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编辑、编绘成图、地下管线成果输出、质量检查等工作。

6.建筑面积竣工测量工作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按如下规则进行面积计算和判断面积计算:

(1)设计不利用或没有永久性顶盖的建筑,一定不计面积。

(2)设计利用、有永久性顶盖的建筑,必计面积。

(3)设计利用、有永久性顶盖、有全围护结构、层高≥2.2m或净高>2.1m,如果以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计算全面积。

(4)计算半面积只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设计利用、有永久性顶盖、有全围护结构、层高

②设计利用、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层高≥2.2m或净高>2.1m,如果以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计算半面积。

上述净高仅对坡屋项房屋空间结构而言,而层高是针对平屋顶或平屋面空间。

7.三维建筑模型建立

三维建筑模型建立的主要工序包括准备资料、数据采集、属性录入、模型制作等工序。

四、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1.“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在竣工测量时,为保证测量数据及图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要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应严格控制进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生产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成果最终检查。对于大型竣工测量工程还应提交具有测绘质量检验资质的第三方单位验收检查审核。

质量过程控制工作主要包含外业操作的过程控制及内业数据编辑处理过程控制。测量人员应严格依据相应的现行国家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及《工程测量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区域的地表情况全面、准确、细致的反应到地形图中,做到测绘数据无差错、数据无漏测、操作规范等。外业进行竣工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便携式计算机及掌上电脑记录贮存测得的数据资料,也可采用全站仪的内存记录碎部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采用相应的软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进而数据编辑,生成图形,数据接边及图幅裁切;提交质量检查人员对测绘工作过程及数据检查,确保获取数据资料过程及数字地形成果准确性。

2.过程检查

由质量检查人员把通过过程检查、数据成果进行内业全数检查及外业实地测量检查或巡视对图检查,从而保证地形图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质量。对检查出质量问题的地形图,质量检测人员填写检查记录,提出整改意见,交回生产作业部门或作业人员限期整改;对整改后的地形图由检查人员检查整改情况,并作好记录及签署,并编写检查报告,同成果数据一并归档。

3.成果数据最终检查

成果数据最终检查指的是在测量工作中,对经过生产部门质量检查人员的过程检查后取得的测量成果,由测绘作业单位的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如总工办)进行的成果数据检查。主要检查生产部门执行事前的项目设计或者技术设计的执行情况。检查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记录,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记录,使用的参数是否正确,同时还应检查生产部门检查人员的过程检查报告,检查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此外,成果最终检查还应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外业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样本要符合相关规定。经过内外业检查,编写成果最终检查的检查报告,对成果作质量评定,确定质量等级。最终检查报告同测量成果一并归档。同时对检查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退回生产部门进行整改。

4.成果验收

针对大型竣工测量工程应提交具有质量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以确定质量等级,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五、竣工测量报告

在竣工测量工作完成后,要编写检查报告、技术总结、竣工测量报告。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规划工程竣工测量时必须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依据测量的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测量,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准确合理的对竣工工程进行测量,并做好数据记录,保证测量的质量水平,必须达到合格的标准。在竣工工程测量完成后,由相关人员编写具体的测量报告以及质量评定报告,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参考依据。在进行测量时,一定要选用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建立一支专业的竣工测量队伍更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魏福银.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探讨[J].城市勘测,2010(4)

[2]刘涛.探讨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实施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

[3]田风勋,孙建军.关于城市建筑物竣工测量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4]《城市测量规范》及《工程测量规范》

[5]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测绘综合能力》。2012年测绘出版社。

城市工程规划篇(11)

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Abstract: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is hardware conditions of a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drainage projec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ity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Key words: city infrastructure; drainage project planning; drainage project design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已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改善生活环境和质量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新兴产业园区的落成,以及各种城市景观项目的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已经突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硬件条件,健全和完善市政公路、管网的建设是发展决策者首要考虑的方面。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大、分布区域广, 其规划和设计是否合理、学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及重要性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划定城市排水范围, 预测城市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性

排水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当地的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一)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

排水工程设计要在分析城市排水管线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排水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 计算城市排水管线的容量并提出具体要求; 落实上一层排水工程规划在规划区的城市排水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布置排水管线走向并计算管径或断面。

(二)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市政道路上, 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涵盖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过程规划和修建规划中, 其作用是要指导下一层次的排水专业规划或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分析区域现有排水系统情况;确定排水体制和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量预测方法和指标;进行排水量预测;进行排水系统布局;确定排水处理设施种类、数量、位置和用地;布置排水管道及进行相关计算等。

(一)城市排水规划不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依据,缺乏前瞻性

城市排水管网修建完成后,短的要服务十几二十年,长则达到三四十年。在这个期限内,城市居民用水、城镇人口密度、工业用水量标准、土地服务范围等指标都是应该充分考虑和在规划中有所体现的。很多城镇排水工程规划中的排水量预测都缺乏“超前量”,在初步规划时,只考虑了当时的需要,但不久后便发现规划有其发展局限性。好的排水规划是指导排水工程设计的,应及时进行编制或修编,同时应注意其时效性。

(二)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时俱进”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 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入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 (1)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 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

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2)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盲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

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 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 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 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四、城市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环境治理、城市雨季的防涝度汛能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一)排水管网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不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