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实践的成效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07

社会实践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至的构建,既要做到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结合,还要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要利于引导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从理论角度而言,高校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与课堂教育的间接性、理论性知识习得相比,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抽象理论的具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理论从实践中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拓宽阵地,加快完善高校育人体制机制

构建高校团委社会实践的长效化机制有利于为高校学生提供与素质教育向对应的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的情境要素与现实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对于社会的深刻认识。高校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思辨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一方面培养了其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除此之外,长效化的社会实践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集体主体观念。由于长效社会实践机制自身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社会实践活动也必然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系统,在拓宽学生的学习阵地,完善高校育人体制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服务基层,为基层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持

高校学生拥有着相对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储备量大,综合素质优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的有效形式。例如,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以及科教、卫生、文体、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开展“普法宣讲团”等活动,解读百姓身边的问题,了解百姓生活,聆听百姓心声;开展“志愿者服务”、“三农宣讲团”等活动,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基层的发展贡献大学生自己的力量,提供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精神动力以及技术支持。

二、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构建思路与策略

(一)完善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的组织保障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化机制的构建首先应有完善的组织保障作为支撑。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实践组织体系应当包括领导体系、组织实施体系以及经费体系等。高校应成立由校分管领导挂帅,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校团委在指导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当重点负责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仔细研究实践方案,在组织上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管理提供保障。一方面,高校的党委团委要深入学习党中央以及团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认识社会实践在高校大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提起高度重视,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大纲中、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指导部门的校团委要深入理解实践活动的实质与内涵,理清思路,对社会实践的内容与途径进行科学设计,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指导,确保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另外,要进一步宣传高校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为社会实践探索新的方式与途径,增强社会实践效果。

(二)科学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形式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与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团委应当做好这一总体规划。第一,要将社会实践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重要体系,深入系统思考大学生实践活动。第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围绕目标,研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外条件,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做到周密部署,逐一落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科学设计实践内容以及丰富实践活动形式两方面,特别要注重加大教学课程的实践化力度,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与空间。例如,探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立项,大学低年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调查,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化生产实习,专业教师与优秀学生和企业“结对子”等形式。总体规划和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实践育人”这一主题,发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长效化社会实践的管理考评机制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的长效化机制要求完善社会实践的管理考评机制。在管理机制的健全方面,第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践项目的审批制度与资金申报审核制度,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与强大的资金保障。第二,要建立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协调机制,有效化解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将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拓宽实践范围,拓展实践空间,延伸实践效用。第三,完善高校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指导与教育,传授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紧急避险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考评机制对于评价实践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评价标准的建立上,首先要关注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其次要关注实践活动对于高校教学改革提供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本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考核过程中,高校应当将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纳入学生的学分档案,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践绩效以及实践成果进行考核,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并向有关单位推荐,形成长效化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闲暇或假期时间进行的深入社会实际生活、体验社会百态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合作以及与社会的接触、融合,启发其思想意识,拓宽其知识广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主要标志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但应该看到,由于办学条件、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较多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如何更好地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探索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流于形式。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内容空泛,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追求对于学校本身的短期效应,形式主义的现象严重。为了追求社会实践的影响效果,高校往往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宣传、主题和规模上,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感化功能,致使学生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产生厌烦心理。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之前“轰轰烈烈”,活动中却很少有教师参与实际的指导和提示,活动后却又大加总结经验,宣传所谓的实际效果。这种流于形式、追求短期效应,忽视社会实践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成为高校的形象工程。

(二)缺少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步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但当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往往是“一届学生一个实践地儿”,没有相对固定的传统实践基地。另外,一些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场所时,往往单纯地从自身角度出发,片面强调学生能否在其中得到锻炼,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由此使建立长期的和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不可能。

(三)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性指导。

社会实践指导是指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将理论知识的内容运用于课外,模拟实践场景,选择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负有对学生做好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职责。当前各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但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条件等却很少给予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往往带有盲目性,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实践计划,更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同时,受到社会实践地域性等的限制,一旦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很难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这势必影响学生持续参加社会实践的信心,也影响了其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实践,实践则可以检验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知识广度。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感知力和认可度,但同时,他们对于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参与度却很低,认为社会实践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或是精神上的满足,实践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实践结果多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的检查。对社会实践认识的偏差和态度的消极,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三低”的情况,即人数低、程度低、效果低,即使是亲身参与了社会实践的同学,也因认识不正确和态度不端正,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因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而导致其在毕业时更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状况。

(二)组织管理薄弱。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组织、实施、管理、总结等诸多方面,组织管理和统筹安排是社会实践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效果。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项目,应由实践教学科、学生处、校团委等联合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体现社会实践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的任务完全转移到了各二级院系,甚至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缺乏学校层面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更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参与,这使得社会实践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的松散状态。

(三)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前很多高校以社会实践登记表的形式作为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标准,内容大体包括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实践单位的评价等,学校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很容易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甚至是全部项目上作假,只需找一个合法的单位盖个公章就可以了。这种泛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大降低,更戳伤了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

(一)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下,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成果,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环节,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之中,学校要统一组织、统筹安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服务型、组织型平台。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观念,要深知参与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任何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其真伪,才能明确自身理论的储备程度。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实践观,才能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二)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要在坚持创新中有所发展。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特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以地方高校为例,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农业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的空巢老人和儿童多等实际情况,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是千遍一律到茶餐厅做服务生,不是非体力劳动就不是社会实践,只要是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有利于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都是最好的社会实践形式。此外,要将社会实践的时间碎片化、日常化和经常化,要将社会实践的内容同自身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使社会实践真正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

(三)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使社会实践课程化。健全由学生处、校团委、教学单位组成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实践指导团队。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实践规划,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实现途径、时间地点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社会实践在规范化、制度化中良性运行。对于社会实践的经费,高校要下拨专款专项予以支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建立由审计处、财务处负责的经费管理部门,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保证经费的正常合理使用。

(四)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

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发现社会实践实际与预期教育效果之间的差距。在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中,应为社会实践单独划出适当的学分,并设计合理的定量考核标准,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思想收获、调查报告以及心得体会等给出等级评分标准,并综合得分情况给出合格与否的评价,折算成学分之后计入学生成绩表。同时,社会实践的效果要与相关的奖励挂钩,如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推优等,也可以每学年对社会实践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可以在公平的、可量化的考评中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关乎高校德育教学的成果,更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理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完整的社会实践规划,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创造条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便利,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社会实践评价和考核标准。同时,要不遗余力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学生中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愿意”的活动氛围,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塑造自我人格、追求人生梦想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1

[2]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3]王利玲.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3~95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3)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4)

1.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建设立场,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2.客观性的原则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体的自我评价

主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即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意念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优点、找出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2.外界对主体的评价

外界对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家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

3.主体对外界的评价

主体对外界的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于校方和实践单位的评价,从自身的实践感受和心得出发,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教师、高校、实践单位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效率和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要素

1.社会实践过程监测阶段

社会实践过程监测主要是高校和实践单位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实践风险预防能力、目标矫正能力等的动态监测和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过程监测这个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

2.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阶段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等进行实践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有益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的实践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评价方法

1.实践开始与实践结束评价相结合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方面,要采取实践准备阶段、实践过程阶段与实践成果考察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增加了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静态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报告、实践单位为学生出具的实践评语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和考察,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成长。动态评价主要是指校方和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和实践单位的具体行为表现,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修正有关学生的评分或结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实践单位或地点的实际表现、言行举止、工作效率等进行量化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正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两者结合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和考察。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5)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89-02

绥化学院地处黑龙江中南部的绥化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培养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摆在教育者面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则尤为重要。但仍有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建设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具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以绥化学院为例,对如何创新地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实效性,更好地实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无法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层面

我国目前个别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有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现象,只在社会实践的形式上大做文章,却没有将其实质的内容认真地加以重视,更有些高校片面地追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效应,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宣传方式、活动主题和规模,实则却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从中的收获、学生能否在活动中提升思想品质。具体的体现是活动开始“轰轰烈烈”,活动中期少人指导,少人过问,活动结束,却要大肆宣传其实践成果,这使社会实践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的形象工程。

(二)社会实践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经费保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持久、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据了解,虽然我国逐年提高教育投入,但在部分高校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经费依然很少,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无法满足实际活动的需要。一些高校则将更多的重心转而投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实践主题,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和参与面极其有限,因此,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1]。

(三)缺乏健全的制度机制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健康的制度机制做保证,目前,地方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机制,没有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另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做基础,可以使大学生和实践基地都能从中受益。一方面,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是单纯从高校自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双向考虑互惠互利的原则,片面强调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此时,高校也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否增加了社会方面的负担、是否给当地相关部门带来了便利、是否能为地域经济、文化、生态建设服务,由此,就会造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慢慢失去社会支持。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不强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海量信息充斥大众,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更具多元化,许多学生由于对社会的不健康认知,近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认知特征单纯、简单、片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因此,他们实践的目标,往往和挂在嘴边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首先,从学生层面,当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据调查他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对于社会实践存在着认识的误区,社会实践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思想使他们不能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层面,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认识偏差,他们找出种种理由不愿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参与了社会实践的活动,也常常带着敷衍的态度,原因在于教师通常已经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利用个人的非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许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社会实践的研究不够

各方对社会实践投入有限、经费短缺。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核心团队上,而对大众化活动的同学缺乏有效的经费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实现普及化,同时部分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自身锻炼提高,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

(三)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许多地方高校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宣传力度重于实际工作的现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的高校虽然有社会实践的教育计划,但是对学生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过程、现实表现、获得收获缺乏科学的量化考评;参与和指导的教师在工作量上并未被考虑,没有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优、定职晋级的依据,从而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

三、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对于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正确选择实践内容、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

首先,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绥化学院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三论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统一组织、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型、就业型的实践平台。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地看待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使大学生由“被实践”变成“主动实践”[2]。

(二)准确定位实践内容和形式

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及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特点,深入调研,拓展新形势下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

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几年来,绥化学院针对绥化地区属于农业大市,土地面积有限,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农村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儿童的特点,在绥化地区的十个市县开展了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由原来的寒暑假的固定时间段,变成日常化、经常化。社会实践形式由以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增强社会实践对社会的服务性。真正达到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三)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管理

绥化学院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都建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的同时,对实践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制定出明确规定,校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同时建立由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拨付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联合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多渠道筹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助力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顺利开展。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实践基地建设不容忽视,地方高校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努力拓展实践基地的类型,进一步丰富实践的内容,使实践基地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价值互动平台。

(五)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有助于反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并找出大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与预期的教育效果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绥化学院将社会实践德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中,单独划出4学分的实践课学分。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智能收获、思想收获以及相应的调研报告、收获心得的完成情况,二级学院组成评估小组或者委员会,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评价是否合格,最终折算成学分记入学生德育成绩档案。同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与以下几方面挂钩: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奖学金、先优个人和集体、推优入党。同时,学校根据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每年定期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学分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来,收效明显,学生实践过程中升华的精神逐渐内塑为一种行为准则,从而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3]。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6)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环节。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和基层,融入生活和社会,切实感受社情民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群众学习,在基层锻炼,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能够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意蕴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可见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已经达成社会共识,社会实践已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一样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体验社会的“大课堂”共青团这所大学校培养人的特色方式是实践育人。开展的学习不能是纯粹的理论学习,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社会观察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理性,进而坚定理想信念。[4]社会实践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广大学生持续不断的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开辟出一条实践育人的新路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厂矿车间、部队军营等地方,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显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锻炼本领的“试验田”指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5]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带领青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一线实践中去经风雨、长才干、练本领。[6]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行万里路,读无字书,融入了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广大学生锻炼本领的“试验田”。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问题所在

项目化运作是当前管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7]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是指以学生实践项目为对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设置、供给、组织、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预期目标。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项目设置未能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政治方向。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上是团委发起,各二级学院组织,在设置社会实践项目时,多侧重于项目的形式和实践的具体要求,对于实践项目的政治方向缺乏专门的指导和审核。再加上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有些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是学校强加于学生的“负担”,可有可无、可参加可不参加,有些学生表示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拉条幅、挥旗帜、拍照片”。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社会实践育人作用难以发挥,反而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价值在于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促进学习、岗前预演、勤工助学等层面,有些学生甚至定位为观光旅游、“刷学分”,从而导致社会实践中出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等现象。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观念,导致社会实践项目的政治方向难以保证。二是实践项目供给未能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实际需求。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供给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所在,未能把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设置社会实践项目时未能考虑全体同学的参与需求,“二八”现象、精英实践、“单打独斗”式的非团队实践依然在高校普遍存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实践项目供给不足,项目活动单一,没有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覆盖。有些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项目缺乏理论指导和论证,导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主题随意、调研肤浅。有些学校对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培训,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流程陌生、技能缺乏、虎头蛇尾的现象发生。三是实践项目组织未能形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是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组织社会实践项目是实现社会实践首要条件。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依然处于粗放式、运动式的状态。有些社会实践项目没有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缺乏合理有序的流程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全面系统的任务部署、时间安排,缺少规范专业的培训指导、评价考核等问题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处于制度不到位、规定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条件不充分;有些学校实践项目的品牌化建设薄弱,有些项目只是一年一次,不能长期开展,对项目的政治性审核把关不严,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教育闭环。有些实践团队的项目设计不合理,主题不突出,团队分工协作不明确,交流不通畅,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日程安排没有具体的计划,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无法保障。因此提升社会实践项目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四是实践项目评价未能反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成果质量。反馈评价是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的关键一环,有效科学的评价反馈可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下一次顺利开展提供经验。部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反馈方式单一,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即可草草了事;评价的全面性、公平性也难以保证,多数情况下指导教师或者活动负责人仅根据自身主观认知草率做出评价,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形成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对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社会实践评价依旧以实践单位盖章和社会实践报告为依据,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变身为“观光旅游”,调研报告成为“纸上谈兵”。[8]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实践项目政治性保障立德树人是社会实践的根本任务,要强化政治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社会实践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在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前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辅导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到社会实践项目中去,让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亲身体验社情民意,确实能够与实践项目中设计的思想政治元素共鸣,真正在实践中受到教育。二是指导教师要切实发挥政治引领和专业指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思想困惑等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既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三是高校共青团等组织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责任,加强项目审核,严密过程监控,深化思想引领,加强风险防控,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好“入口关”,守好“责任田”,确保社会实践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功能,切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7)

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社会实际活动,高等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将学生社会实践有效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应形成合力,积极行动,以此促进学生社会实践的纵深发展。

一、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缺乏深入的考察

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和内容的确定多是由接待方和学生共同协商,接待方指将单位和地方的发展效益与成果加以展示,导致实践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事业单位;而学生难以充分了解实践地的情况,无法结合自身情况对实践内容进行合理设定,导致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化。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具有价值的调研课题,而实践地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以及调研考察内容,这导致学生对调研内容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

2、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其育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效果和职能应为育人工作加以服务。就目前而言,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时,过于重视宣传的效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政教育的功能加以忽视,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效率低下。此外,高校仅仅只对实践工程的主题升华和立意挖掘加以重视,而对团队的实际支持、培训和指导加以忽视,存在中活动的新闻效益轻育人职责,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定位缺乏明确性。

二、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改进的主要策略

1、创新理念

高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直观理解和认知民情、社情和国情,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状态进行深入考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要对活动的深度加以重视,并且学生应避免流于形式的做法,积极进行深度考察和体验,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同时学生在考察产业和城镇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对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加以关注,深入把握社会大众的生存状况、认知方式和情感状态,有效了解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方向。此外,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明确方向:一是对成果的深化加以重视,强化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二是对社会实践深度和活动指导加以强化,促进学生社会调研能力的提升;三是对活动的对象群体加以明确,将群众滋味交流、感知和认识的对象。

2、强化培训

实践活动作为一般性过程,其是由观察过渡到认知,由认知过渡到分析的过程,为了保证该过程的顺利完善,必须要保证专业知识的丰富性、调研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团队组织的合理性。因此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必须要正确指导学生的参与以及团队的实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形成立体化育人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3、强化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应建立相应地教学体系,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鼓励教师开展实践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加以创新和强化。高校可以建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对考核要求、考核评定、考核分值、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自选项目和必须完成的规定项目。同时高校可建立合理的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利用有关领导检查、职能部门的督查、电话督查以及网络反馈等方面跟踪监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成情况,对问题进行快速反馈和整改。此外,成立专业评审小组,从实践效益、实施过程、项目立项等环节透明公开遴选实践活动,并将效果与动机、结果与过程、定量与定型相互结合,对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进行科学评定,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从而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4、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

高校在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可以组织成立导师小组,有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等构成,能够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情况加以及时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高校主管部门可以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如帮助学生练习实践单位,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遴选,提供后勤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此外,高校可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随学生一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便于过程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后期研究和总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深入的考察以及过于重视宣传效益等,导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佳。基于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必须要积极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培训,加强实践课程建设,优化考评激励制度,落实社会实践过程管理,从而保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峰,李明.浅析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改进[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2-105.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学教育质量重要的一环。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其的使命担当。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构筑实效性新模式,才能够更加扎实有效。

1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社会生活。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就是一个锻炼自身成长成才的舞台。艺术类大学生更多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实践,通过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艺术“范式”,赢得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1.1提升自身艺术专业技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实践,艺术类大学生属于实用性强、专业技能强、实践能力强的艺术人才。社会实践是艺术类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习、成长和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艺术类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所学知识、发现技能疏漏和不足,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架构和发展方向,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健全自身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全面提升发展。

1.2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艺术人格的必由之路

文化理论知识是艺术类大学生积淀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难以培养高尚情操。艺术类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艺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实践是链接知识与实践的必经之路,只有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转变观念,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艺术人格的锻造铺好道路,获得社会的认可。

1.3高校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经之路,以社会实践为媒介让艺术类大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展现新时代艺术生良好精神风貌。艺术类大学生在学校潜心钻研艺术技能,苦练本领,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这座“桥梁”,为艺术生打通了与社会接触的通道。

2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许多亟须改进和解决的难题。现实社会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搭建社会化实践平台的实际举措。”[1]

2.1校内外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尚未有效结合

当前高校还没有形成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为艺术类大学生指导的运行机制。大部分停留在由高校校团委、辅导员等带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层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也没有校外导师指导,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打游击”,管理不规范、不成系统的局面。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为完成上级任务,意义不大。在没有专业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大部分艺术生自身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2传统社会实践方式相对滞后,对艺术类大学生针对性不强

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吻合,才能够促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互促进。传统的社会实践方式更多主要是宣传、下乡会演、调查访问,这些社会实践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实践的需要,实践效果不理想。不同专业的艺术生对社会实践要求各有特点,不能等同划一。有的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时,缺乏统筹兼顾,统一部署,艺术类大学生实践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难以在专业学习上获得发展,也起不到真正服务地方的作用,无论对学校、对学生还是实践单位都没有实现共同发展。

2.3社会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化需求

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校方与实践单位联合共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得以长期发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归根结底是资金投入问题,经费是制约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最大因素,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而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所需要的器材、道具等费用十分昂贵,如果经费投入少成效不明显,如果投入多,学生、学校等难以支持。

2.4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认识偏差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有部分艺术生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过程也是自身发展的过程,做到未雨绸缪。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只把社会实践当成是完成课程任务,被动参与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辩证地看待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3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

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培养艺术人格,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实施高校课堂作为艺术生入门学技能、掌握技能的主阵地,把高校的社团当作模拟社会实践的“练兵场”,把社区实践基地变成社会实践的“实训场”,把实现自身最终的就业岗位作为价值目标。

3.1建立双导师制模式,坚持校内外导师同指导

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对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起到巨大作用。“调动专业导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地完成。”[2]校内的导师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多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技能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专业导师的指导,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技能提升、艺术人格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效果非凡。校外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经验的指导,可以有效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克服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少走弯路,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因此,建立一种校内外双导师模式,坚持校内校外导师协同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校内外共同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深遠。

3.2挖掘实践服务载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提高自立自强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机会,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提供了依据与理论增长点。”[3]社会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特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部分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实行虚拟网络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渠道,通过微信、微博、校园易班网站等互联网载体,为艺术生社会实践事迹、公益活动作宣传。线下推出系列社会公益实践精品活动,把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事迹推向社会公众,推动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效开展,成为推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发展的动力。线上借助网络平台推送,线下实地表演、行动等践行,做到线上线下共发力。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寒暑假以及其他相对集中的业余时间,针对在校青年大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补充,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得以更加客观地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同时还能够深刻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和途径,通过亲身体验,与基层的群众沟通交流,从而获得对于社会的真切的感知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就会造成学非所用、学不能用,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所谓的高分低能、实际操作能力差也正是因此而造成的。同志曾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人们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检验、消化、吸收,知识才会变得更为牢固,理论才会变得更为厚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常是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下,有可能面对不断变化的对象,面对这种状况,学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太多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实践中敢于开拓、敢于创新,同时还学会团队合作。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形式,内涵较少。

很多学校都是利用暑期组织部分学生干部组成实践服务团队开展活动,并没有做到社会实践大众化;实践的时间也较短,对实践目的、要求等的部署主要停留在文件、会议之中,忽视了如何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取得怎样的实践效果等关键环节,在社会实践的开展中更为重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造成的轰动效应,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重形式轻内容的偏差。这导致大学生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褒贬不一,有些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走过场”或者“变相旅游”。

(二)缺少资金和必要的指导。

有些高校部分领导对于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相对减少,难以满足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大学生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群体,往往对进行社会实践设想很多,但是由于缺少资金,难以实现。还有些学生认为学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指导。不少学生对于个体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显得茫然,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对活动的具体任务、目的、意义、要求等内容也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与教育相互脱节。

在很多时候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外的补充,由非教学单位主要是共青团组织来负责实施,因为没能纳入教学内的计划安排,使得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往往只能在假期进行,时间、空间、深度、广度上都难以拓展。同时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技术含量,内容单一,有些甚至只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丧失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原有的意义。

(四)实践基地“重建立,轻建设”。

缺乏稳定及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也使得实践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和有效进行。这表现在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教育的需要;学校和基地双方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使实践活动无法深入落实,有些高校只管挂牌,却不重视后续的联系和沟通,使得一些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徒有虚名。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面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找准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与进一步深化。

(一)立足一个“提高”,系统规划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四有”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巩固知识、完善职能结构、增长才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领导重视,共青团、学生处、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深入开展、全面开展,“大众实践”组织模式才有望成为可能。

(二)坚持两个“树立”,有效提升社会实践活动。

1.树立品牌特色。学校要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社会实践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要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打造大型品牌项目,把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力争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因地制宜,使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生得到锻炼。

2.树立创新意识。学校要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军政训练、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拓展创新的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及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赋予其更丰富的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同时也要根据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让创新意识渗透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把握三个“加大”,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1.加大投入力度。搞好社会实践对于教育机构的高校来说,经费是最大的瓶颈,为此学校要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可以尝试通过社会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确定活动项目和利益分配,形成“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运作机制,更好地调动学校和地方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社会共同投入的转变。

2.加大组织力度。在社会实践的活动组织形式上要有突破,从原有的点面结合提升到点、线、面相结合:点,即组建国家、省、校级重点团队,重点做好培训指导工作;线,以院系为单位提出主题,建立若干院系级小分队,吸引学生自由组队;面,就是学生个人自主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而针对各个不同的年级,也要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指导,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侧重参与社会调查,中年级的学生侧重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科技宣传等活动,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与就业相联系,发挥专业优势、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更直接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3.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共青团要通过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活动,加大校内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努力加大社会实践校外宣传渠道的广度和宽度,要向社区、企业、政府机关等各部门及时展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通过对重点活动的专题追踪、深度报道,树立起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舆论支持和资金、项目支持。

(四)推行四个“建立”,积极运作社会实践活动。

1.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工程,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应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2.建立产学研合作体制。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说明,产学研结合可以建设学院、建设专业、整合课程、拓展就业;可以为学校筹集社会资金、聘用高水平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场所,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保证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和特色。

3.建立项目化运作模式。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即是由学校面向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学生提出社会实践项目规划,学校与各社会实践团队签订社会实践项目责任书的运作模式。社会实践实现项目化运作,既保证了实践项目的目的性、计划性,又能使经费、实践基地等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4.建立“学分制”考核评价系统。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要求、实施、保障、评估等方面的制度,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育大纲中,规定学时和学分,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的必备条件,层层把关,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北京交通大学就已经置顶《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实施方案》,把社会实践作为一、二年级本科生的必修科目,学生参加32学时的社会实践并达到考核要求,可以在教学管理部门兑换2个学分。

2005年初,、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提到了要“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我们只有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才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华.探讨社会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人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165-166.

[2]刘慧丽.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97-98.

[3]田浩.开拓创新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6-17.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0)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摘要: 为解决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问题如重视不够、内容简单、管理混乱、效果不佳等,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提出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以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Abstract: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such as not enough attention, simple content, confused management, bad effectiveness, the article uses fact finding, experience conclusion and literature search, puts forward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to guid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ee into the Country".

关键词: 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机制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Three into the Country;social practic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55-02

0引言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1]自1997年《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下发以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面临的艰巨任务。作为联接高校与农村有效载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年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更好的规范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实践规划、实践运行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践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

1.1 实践规划不够科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规划设计笼统、活动内容单一肤浅、实践活动时间太短,实践项目实施没有计划。许多高校把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做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执行,未能真正意识到国家对“三下乡”活动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实践项目内容简单并与往年重复,没有深入地全面去做实地的研究,加之项目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团队队员之间产生分歧,影响实践效果。

1.2 实践参与者不够积极一方面,大学生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大学生认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应付上级部门的一项工作,不必认真对待,只要拿到相应学分,简单应付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因很多高校未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参与热情不高,愿意承担“三下乡”的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

1.3 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新的社会实践基地被开发,然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确很少。很多高校未就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长远规划,只是从是否满足当年教育需要考虑,经常变换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对是否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是否给农民带来便利和实惠考虑很少。

1.4 实践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据统计,目前多数高校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管理职责归于共青团组织,未设立全校层面的整体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则,实际工作处于一种相当零散、自发阶段。这必然带来实践组织、规范化程度下降、内容简单肤浅、考核评价不科学、基地建设无长远规划、实践成果难于有效转化等不良后果。

1.5 实践效果不够明显当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部分是短时间、表面性的援农助农活动,未能将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相结合,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实践活动对农村整体变化影响较小,未能很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

2.1 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机制是指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前所进行的活动项目调研、立项、审核、修改、批准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5] 建立和完善实践项目审核机制,重点做好对项目重点的审核和审核程序的设计。

2.1.1 实践项目的审核重点①项目价值。项目价值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实施后能给参加此项活动的人、事、物带来的益处。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价值的审核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被审核的实践项目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是否具有显著作用;二是参加审核的社会实践项目在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全面发展方面的服务功能如何。

②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指社会实践项目在实施中所制定的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参加人员的情况、阶段目标等内容。实践项目规划提供了一种项目开展的愿景展示和实施措施,项目审核小组的专家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使项目规划更趋科学合理。

③项目资金。实践项目的资金是指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经费支撑。在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计划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经费预算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④项目可行性。项目可行性是指实践项目的计划能否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的确定性。一般来说,项目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资金充足有保证,实践小组人员组成合理,实践内容深刻有意义,项目则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反之,项目可行性较差。

2.1.2 实践项目审核程序①调研立项。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要查阅以往“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并进行认真研究,深入社会实践基地充分调研,根据农村实践地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项目立项。

②项目申报。准备成立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充分的讨论后,撰写出书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计划书,经专业教师指导修改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提请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评审。

③项目审核。对上报的需要经过审核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审核小组组织专家、专业课教师、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从项目的意义和科学性方面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审核,指出问题及修改意见,使项目计划更趋科学合理。

④项目修订。各社会实践小组对照自己的实践项目根据所提意见认真深入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进行修改,确保社会实践项目能顺利开展。

2.2 建立和完善实践指导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盲目性、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导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有效指导。所以,建立和健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机制对开展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

2.2.1 建设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建立良好的教师考评奖励机制,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对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培训;鼓励指导教师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时,要把握宏观政策比较准、专业技术比较强、组织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吸纳到社会实践队伍中来;针对实践项目内容,做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师有机搭配组合,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2.2.2 加强实践内容的指导①宏观政策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宏观政策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政策、经济形势、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宏观背景、目的、意义和整体进展情况的指导。

②专业技术指导。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实践必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进行社会实践是对专业学习的延伸和开拓。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的实践项目进行指导,解决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或者提供科学的方法,为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建立和完善实践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没有保障机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无花之果,保障机制跟不上,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2.3.1 广开稳定的经费来源①设立专项资金。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支持,从学校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专项基金。

②争取政府投资。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发高校的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的挖掘自身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结合点,积极组织策划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好项目。

2.3.2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开展此项活动的内在要求。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必须注重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规划建设,并在农村建立多种功能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实践锻炼,发挥社会实践功能。

2.3.3 倡导参与者的积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每个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吸收专业教师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4 建立和完善实践组织管理机制

2.4.1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团委、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财务处、保卫处、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实践管理机构体系;设立专门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协调统筹安排;设立院、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办公室作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基层机构,充分发动各院、系基层组织的力量,使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2.4.2 理顺管理职能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参与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为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活动领导小组经常要和农村实践地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良好的沟通,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完成分配的任务;各参与部门要注重配合,加强沟通,及时解决活动存在的问题,确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5 建立和完善实践监督机制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按照活动计划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详细情况、把握进展,作出相应的安排部署。

2.6 建立和完善实践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对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认真研究、逐步规范考核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

2.6.1 考核评价体系与大学生学分挂钩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规定一定的学分,根据考核等次确定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2.6.2 注重服务效果考核指标考核评价要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评价标准中提高创业能力、竞争观念、实践能力、科技含量等项目的比重,评价标准不仅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 而且也要注重“做贡献”,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6]除对实践项目具体开展过程量化考核外,还应将社会实践基地各方面发展状态的指标参数纳入考核体系。

2.6.3 成立实质性考核机构高校应成立专门负责“三下乡”活动的考核工作机构,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制定和规范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质和量的分析考评,促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2.7 建立和完善实践激励机制高校要根据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竞争,鼓励发展,奖励优秀,建立激励机制时应遵循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并举,着重精神激励的原则。

2.8 建立和完善实践成果推广机制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推广机制是指对社会实践成果要在高校、实践地农村和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及时地将成果付诸实施或应用,以保证实践成果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的生产发展需要。成果推广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高校、政府、实践地农村三者的共同作用,高校做好实践成果的挖掘、总结工作,对每年的社会实践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做好成果的创新者;农村实践地要解放思想,积极组织实施实践成果,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研成果、科技发明、科研成果等成果付诸于当地生产和生活,做好实践成果的忠实践行者;政府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农富农角度出发,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投入,积极推动实践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做好成果推广的协调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G].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耿建扩,夏志学,刘子刚.河北农大八千学生大调研[N].光明日报.2010,1,15,(7).

[3]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社会实践的成效篇(11)

摘 要:文章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与效果,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103-03

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深入社会,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全面的融合和交流,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实践能力,同时还会将大学生的素质向社会普及,对于社会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许多高校仍然没有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存在实践时间短、缺乏创新性、过于形式化等问题,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并没有为大学生长远发展构建一个长久有效的体制。为此,结合当地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丰富,体制不断健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但目前仍然有诸多高校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和管理模式失衡

当前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仅仅当成一次就业实习,关注如何将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结合,将发展的目标定在了校内开设的社会活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实践不够深入,缺乏高校计划外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或者是借助高校社团的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高校相关工作部门并没有有效地协调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关系,往往将两者混淆。并没有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资金的投入往往是象征性的。高校学生教学和管理两个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甚至出现割裂现象,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空谈。

(二)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如今高校普遍存在紧抓单点忽略全面的评价体系,即仅仅重视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性和目的性比较强,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和科学的评价意义。

高校对于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仅仅体现在一纸社会实践表当中,以此为参考进行等级的评定,并没有直观地显示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并且存在学生弄虚作假现象,失去社会实践的意义[2]。另外,即便有学生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未必会得到重视和宣传。因此,高校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实施有效性,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还产生了实践的不可控性和虚假性。

(三)组织形式和结构单一化

有些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成任务去完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举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的仅仅是有条件的学生,其他都是没有目的性和意义性的自由活动。这样发展下去,社会实践变成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活动。

另外,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生活脱节严重,并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活动的形式太过于单一化,不能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高校不能很好地制定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实践活动的通常只有辅导员带队,缺乏专业性和现场性的指导。这种单一化的社会实践形式和结构缺乏经验的交流和积累,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缺乏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调查情况统计

为体现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包括旅游类在内的各大专业,然后在每一个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在本次调查中,一共抽选了1500名调查对象,各层次的抽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层次的抽样结果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1500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参与情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调查。对抽到的样本进行询问是否参加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的次数,其中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只有195人,占13%,参加1—3次的885人,占59%,4—6次的255人,占17%,6次以上的165人,占11%。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是比较高的,达到86.9%的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调查。对参与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1304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寒暑假,其中暑假进行社会实践638人,占49%,寒假275人,占21%,另外利用课外时间及其他时间的391人,占30%。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对于假期有很好的利用率。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最长调查。在对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学生的调查中,参加的社会实践时间最长的一次结果显示为:半月以上的135人,占10.4%,一周以上的538人,占41.3%,2—7天的467人,占35.8%,一天的164人,占12.6%。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较长。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者调查。在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中,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校组织的130人,占10%,院系组织的535人,占41%,学生社团组织的366人,占28%,班级组织的182人,占14%,学生个人组织的91人,只占7%。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和实施的,这就可以看出,学校与系部层面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形式

通过调查探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及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到为社会服务上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量,传递社会的温暖。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通过实践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回馈于社会[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有:服务咨询的185人,占14.3%,教育的385人,占29.6%,从事体力劳动的412人,占31.6%,进行发明创造的36人,占2.8%,从事服务经营的156人,占12%,做导游服务的72人,占8.5%,其他方面的56人,占4.3%。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比较积极的,其中参加的服务活动主要形式是以体力劳动和教育服务为主。而智力型服务形式也有较大的参与度。

(四)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实践基地不足,利用率不高,并且存在相当的重复性,使得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学院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过程中,需要认真规划,地址选择合理得当,与本校的特色相适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机会。

另外,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实践基地的同时,考虑到了大学生德育等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建设。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很好地将学生专业\德育等素质融合到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一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够很好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实习的地方。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达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作用。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思想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接近5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另外,还有1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和素质修养。其余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空间的提升。

2.智力提升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1304名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调查通过社会实践机制,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智力方面的提升和进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统计

3.组织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增强了大学生智力发展,同时还加强了大学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调查统计,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大学生当中,有接近40%的学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还有4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证调查以及统计,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所抽取的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指出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其一是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其二是本校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该调查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

表3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社会、学校以及自身三个方面都有原因。在社会层面,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在学校层面,只是把实践基地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校企合作、双方资源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学生层面,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只是玩乐的另一种说法,不能真正学到知识。

因此,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之间要进行协同合作,明确各自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义务,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

(一)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目标模式

高校充分发挥自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有效整合,走出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创建一个新的目标模式。即“实践+技能”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种方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塑造一批“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4]。

在这个目标模式下,高校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专业特色要明显。高校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创新,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将专业做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该领域起到带头的作用。第二是校际之间资源互补。各兄弟院校要合作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院校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实现高校之间的共赢。第三是资源实现整合共享。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和内容将按照专业分配给每一所高校。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单个高校不可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将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创建有效的管理体系、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等措施,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1.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往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仅仅局限于实践的横向发展,而缺乏纵向的深入。因此高校需要经过不断的革新,将空泛的实践主体丰富化,将单一的形式多元化,将无趣的知识专业化,将陈旧的内容时效化。让学生学有所用,时刻把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结合自我特色,让大学生实践活动朝着思想认识提高、智力提升和社会化能力全面加强的方向高层次发展。

2.规范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的机制要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和公平性,更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实践活动具体的内容和效果记录和积累下来,形成一种总结。另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可以学时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成果。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报告或者论文等形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形成书面文字,成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和要素。

3.开拓实践基地,整合有效资源。高校在开拓校外实践基地时,寻求长期合作,双方共赢,达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并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5]。这就要求高校和实践基地搞好联系和合作,主动了解和解决单位的难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将单位和高校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场地,实现三方受益。

4.重视社会实践管理。为了让大学生能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与长效性,有必要对社会实践进行管理,第一要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便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与保障;第二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构建一个协调机制,努力使两者之间的矛盾最小化,不断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第三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知识与教育,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其安全保护网络,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卢进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及其优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4).

[2]李帅英,曹秀芬,李玉灵.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