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效复习的策略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34

高效复习的策略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高三的一轮复习有承上启下之功效,既是在短时间内高中所学内容的一次全面的、系统呈现,更是二轮、三轮复习的奠基石。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查漏补缺,寻找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盲点,为高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一轮复习时,必须采用高效有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复习中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消化,更好地整理生物知识。如何做到高效有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 构建知识整体框架体系,驱动课堂教学 

构建整体知识框架体系,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知识点是零碎分散的,缺乏对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认知。所以教师不能像上新课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教师应该对知识具备一个总体的立体化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构建框架意识。 

知识框架可以有效驱动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该构建每一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在框架构建时寻找知识的异同点,了解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整合知识。比如“细胞的增殖”这一节,笔者首先出示了相应的整体知识框架(图1)。 

图1所示的知识框架中,对整节内容都有涵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能够将以往零星知识进行归位,从而寻找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立体的知识体系就形成了。教师还要寻找本节要详细讲述的知识考点(图中加粗的部分),并告知学生重难点,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很好地引领下面的复习。 

知识框架体系不仅仅可以利用于整节内容,还可以用于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点状散射图等其实都是知识整体框架体系的小型版。 

2 利用诊断—评价—巩固体系,突破学生的知识断点、思维缺点、作业漏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① 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② 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寻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着重找准学生的知识断点、思维缺点、作业漏点。找准这三点,教师才能在开始一轮相关复习时,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也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突破这三点,教师可以采取二维练习来达到这个要求,也就是采用诊断练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突破。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学生现有水平的情况,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有重点性的剖析。 

比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中动植物有丝分裂的问题时,笔者首先出示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手绘图。教师可以从图中了解学生在复习前的知识贮备,然后对学生所画的图形进行针对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练习以及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跟教师一起互动。评价完后,笔者及时出示了课本上准确的完整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通过诊断性练习,教师可以轻松找出学生的知识断点;通过相互评价,精准找出学生的思维缺点。 

而作业漏点则需要教师通过巩固性练习来发现。巩固性练习是根据所学内容精选出来的,必须要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巩固性练习中,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找出作业漏点: 

① 做:独立做巩固性练习,用黑色签字笔; 

② 对:参考答案,找出漏点,用红笔做好标示或者把问题集中在章节前面; 

③ 问:辅导课上及时问教师或同学。按照这样的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巩固性练习,帮助学生准确找到漏点,及时解决漏点。 

掌握诊断—评价—巩固体系,采取二维练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发现知识断点,催生思维缺点,解决作业漏点。 

3 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备考能力 

高三复习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备考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寻找亮点,养成长期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激发,培养出自己的能力。 

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①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高考考试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叙述,这对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说,不仅要注意学生所说内容的知识的完整性,更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 

② 收集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每年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中都有很多图表,需要学生具备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图形、表格中获取相关信息,转化相关信息,利用相关信息。比如“细胞增殖”中教师提供图2,要求学生在横坐标上写出相关的时期。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坐标图,首先观察横纵坐标,然后观察起点、顶点、底点、拐点。注意,这里的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这跟平时讲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不同。学生获取到这条信息就明白了,原来是在考查复制前的染色体和复制后的染色体上的DNA数目。这样相应的横坐标时期就不会写错了。 

③ 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对高中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迁移时,教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的迁移变得顺乎自然。比如:在讲完上面这条曲线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是“减数分裂”,图中的曲线是怎么对应各个时期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由简到繁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能力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高考一轮复习中经过反思总结的几个备考教学策略。事实上,笔者坚持这几种教学策略,在高三的几次月考中,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都比较突出。相信通过高考备考,还能探究出更多高效有序的教学策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不少高中数学老师上完一节数学复习课之后感觉很辛苦,学生也感觉很累,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为什么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上却没有能得到相应增长,复习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低效复习课的原因剖析

1.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虽然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有些教师怕麻烦: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教材,搜集教学资料,编写教案,还要自己制作课件。有些老师怕课堂失控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照样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样“满堂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

2.课堂缺乏艺术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智慧,针对课堂出现的突发异常,要有高度的调控能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艺术性,充满高效性。

3.评价机制不合理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我们对于课堂的评价出了问题,不是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目标,而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题量和解题速度。频繁的考试,让学生和老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消化课堂知识,反思考试结果。

二、高效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究竟如何帮学生和老师走出这样的困惑,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复习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更新教育理念

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改课堂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认真琢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还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意外,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设计必要的教学预案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实现高效复习课,一定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复习课堂上,教师必须将解题教学活动组织得当,防止学生出现思维疲劳,始终保持解题充沛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在引导解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之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解题的通法和常用解题技巧进行归纳和反思,并配以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3.借助多媒体,再现知识的本质

在数学复习课堂上,老师经常针对高考,增大课堂容量,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实现高效复习课,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好教学课件,再现知识的本质。在复习“三角函数的图象”时,利用几何画板,采用数学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给A、ω、φ取不同的值,观察图象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反复的实验,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4.注重数学思想培养

数学思想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和培养。原则上说,每个教学内容都可以与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结合起来,但是不同的内容,与各种数学思想的结合密切程度有所区别。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显得更为突出,因为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数形结合自然成为这门学科重点需要培养的数学思想;其次,方程的思想也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解析几何将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曲线的方程往往是依据一些条件确定的,曲线方程的确定,通常是确定方程中的参数。

5.加强自检教学

不少学生平时学得不错,但是考试中经常出现“会的做不对”的情况。因此,在复习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经常失分的题目,特别是“会做的做不对”的题目,找到失分原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自检意识。让学生了解自检的重点,并掌握有效的自检方法,养成自检习惯,减少考试或练习中不必要的错误,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3)

一、主体学习,记忆知识

要将物理的知识群看成一个整体,而非一个松散的个体集合,具体的来说:

其一,是在复习时,首先摸清整个学科的体系构建和复习线索,先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概念和规律逐一整理,详列提纲,同时搞清楚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逐一拼接模块,使之成为模块化,可以随意组合,从而任意变化。

其二,是在逐一整理题型,问法,并与知识点群相结合。物理复习,无非是“同问变式”、“归纳比较”、“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等形式,要多角度的,详细的去考察题型,做出归纳和总结,从而总结出解体的规律。

其三,进行知识点概括和关键词应用。物理并非没有需要记忆的知识,小到公式,大到一些题型模式,都需要记忆,尤其是上一步中对于题型的总结,都需要学生了然于胸。因此,有必要对于最关键的部分加以总结,整理出关键词,然后强化记忆。

例如,在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问题上,常见的是导电滑轨问题,需要总结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金属杆的“运动、受力和平衡”、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等物理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知识点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此类知识点进行记忆,并分析题型模式。此类问题,其实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物体受力状况的分析,对于物体运动的性质、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换。由于这类问题是知识点的综合,如果不采取主题学习的办法,进行模块化整合,那么就会面对知识点较为分散,知识缺失的问题。而整合后的知识模块,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而对题型的总结分析,则能够确保学生在下一次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二、总结题型,分析过程

解题需要分析过程,从审题到条件的获取,再到每一步骤的分析推理,然后判断题型,判断知识的运用,加以计算并得到答案,每一步都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

我们要求打好主干知识,但理解好主干知识并不能够学好物理,物理需要高度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知识只是起到一个基石作用。因此一定要注重解题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整理出标准化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因此,这里就需要对题型进行归纳。一方面要求老师们,需要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题型进行总结、加以整理,并对其中的步骤进行优化,并加以讲解,以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存在着偏差,所以,学生们需要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版本,即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总而言之,必须有一整套较为标准的解题过程得以呈现。

例如,在前文提到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问题上,我们首先要确定此类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然后调动这些知识。然后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然后再根据已知的条件来求解出未知所在。最后通过计算或分析描述来得出答案。此类的流程依然较为粗略,应根据实际的题目,对每一部进行分析拆解,以此来达到总结体系、分析过程,强化理解的目的。

三、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题海战术一直是传统复习模式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教改的逐渐深入,题海战术被认为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战术。但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多做题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前两部完成的基础上,多做题事实上,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对解题思路的熟练运用,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但与传统的有题就做,无脑的去做不一样,笔者所提倡的题海战术,乃是有针对性的去强化练习。

在前面,我们已经多次提到了,关于题型的总结。通过题型模式的总结,我们即可以结合知识点,来很好的将知识点加以整合,同时基于对解题步骤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针对某一题型,整理出较为标准的解体流程。这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此类题型作为一种范式来推而广之,之后所有的解题无非就是代换几个数字或者代换几个变量条件而已,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变的,整体的解题思路也是不变的。

在这样题型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于任何一种提醒都进行强化练习。将每一种提醒都进行熟悉。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每个题型的题目,都能够做上一百遍,熟悉各种代换的方式,对于考察的知识,解题的思路了然于胸,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够逢题便解,又快又准了。这样的题海战术,对于我们所进行的高考复习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四、强化基础,规范答题

物理是高中理科的一部分,而理科的基础在于计算。虽然在物理方面的计算能力要求比数学要弱,但不能够又快又准的将答案计算出来,对于解题来说也就意味着失败。因此,强化基础是必须的,要在计算能力方面有所提高,确保自己计算的即迅速又准确。

此外,还需要高度重视答题的规范性。高三复习的早期,学生们答题的情况不尽人意,不管是公式的运用,还是解体的步骤,还是计算的算式,甚至文字的推理描述,都不能够做到规范。这些都需要老师逐一的要求,制定好标准化的流程,加以强化。此外,还需要逐一的,就是书写的能力,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字迹的大小适中。部分题目所需要步骤较多,有些同学一开始即书写较大,导致最后无处答题,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草稿纸的运用。物理的计算大多数需要用笔算和心算来完成,因此草稿纸是必须的工具之一。但很多同学往往将草稿纸乱涂乱画,以至于在草稿纸上演算后,找寻不到最初的步骤。而事实上,工整的书写草稿纸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检查,可以很便捷的,通过前面步骤的重新分析,来检查出当前的错误所在,由此增强解题的正确率。

总结:总之,在较为紧张的高三,对高考的备战当中,事实上是对于高一高二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和强化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有针对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需要避免的是知识的分散和简单机械的理解,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为决胜高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有效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2

[2]宋小羽.高三物理的有效复习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4)

关键词 高三;生物复习;有效策略

一、提出问题

高三生物复习的后阶段,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得懂,看书看得懂,一做题就懵,老师一讲又觉得很简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提高高三生物复习的效率?

二、分析原因

通过了解、分析和总结,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知识点掌握不系统、理解不透彻,试题变换后,不知从何下手;2.对题干中的文字和图表信息理解不到位;3.平时做题不够独立,对老师产生依赖感,总期待老师评讲;4.做题不善于回归课本,不善于总结题型和做题方法,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功底不扎实,当然就做不到以不变应万变了。以下是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提出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三、解决策略

1.备课要备“四书五经”

“四书”即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考试范围所做的一个具体规范,规定了各学科高考的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并允许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考试大纲是复习的依据;《考试说明》是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编写的,是对本省高考试卷结构和形式的说明,还提供了参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是《考试大纲》的细化或补充;教材常被许多学生甚至部分老师所忽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就会发现课本是生物教学的工具,课本从生活而来,试题到生活中去。基于上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该正确处理好“四书”的关系。

“五经”则是经常考到的、经常遗漏的、经常做了又错的、经常扩展的、经常联系实际的知识。

2.合理利用教材目录

目录是教材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利用好课本目录,既能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书越读越“薄”;又能够促使学生在忆、说、写的复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目录的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忆,翻开目录,检验学习效果。根据目录,记忆各个课题里面的知识内容,回忆其中的概念、过程、例子等。(2)写,用笔书面呈现目录内容,巩固学习成效。(3)说,即独立回顾后,两三人一组,描述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以此起到查缺补漏,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作用。

3.精选习题限时训练

侧重选择典型试题:一是能考查主干知识;二是能体现综合能力;三是能关注到社会热点。其中,能兼顾三点的习题以高考题为首选。

如(2010课标,40)请回答:(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_。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_____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_,而与_______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______(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4.分析丢分原因

找到丢分原因是首要问题。如上(2010课标,4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进行的,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因为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营养物质丰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诱导试管苗生根,而如果要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芽,则需要与细胞分裂素配比。促进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应该使用生长素类似物——2,4-D。注意题干内容,是满足自身生长最佳需要。显然,随着蔗糖浓度上升,单株鲜重先升高后降低,升高到的最高点时并不是光合速率最高点。此类答题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不注意细节,不会用标准的生物术语。如“遗传特性”少写“特性”,用分裂素替代细胞分裂素。在生物术语、名词中,不能写错字、别字,也不能多写字、少写字,更不能改变字序。审准题目要求,按要求作答,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力求用生物学术语、概念、知识原理等组织答案,才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5.回归教材、盘点知识、构建网络

概念图可以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图示的方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它是用视觉再现知识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这种表征知识的形式有助于教师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某个知识领域的全貌,理解已有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将新概念与其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对知识体系的理解。

6.查缺补漏训练

通过(2010课标,40)高考试题看出,新课标考查内容没有涉及动物细胞工程,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挑选综合性比较好的习题进行查缺补漏训练。如(2013昆明调研,40)科学家从某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1)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聚乙二醇、____、电激等诱导因素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____,经多次筛选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有人提出,用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完成设计方案:

①取____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

②将重组细胞在____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____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也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所示。

①酶A是指____,酶B是指____。

②图中I表示_________,对Ⅱ进行检测与鉴定的目的是__________,III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

四、结束语

题是做不完的,试题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讲不完的。只有通过方法的引导,总结出一般规律和技巧,对教和学不断进行反思、修正,才能真正提高高三生物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等.《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5)

在高三思想政治课程的总复习阶段,应该特别讲究复习策略。那么,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才是有效的呢?立足当前高考实际,作者以为有效的总复习策略应当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知识的系统性

尽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已有多年,但一个不容回避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是不断流动的,且学生真正用来进行总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如果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总复习,由于学情的变化,由于知识从零散走向系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最后出现的情形往往是:当教师感觉学生的知识初成体系时,学生就已经面临高考了。每年高三总复习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的复习策略需要改进了。

根据作者这些年的经验,要想有效地改进思想政治的复习策略,让学生能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迅速地整合知识并让知识系统化,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化的技巧

如果让教师去将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一一呈现给学生,这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作,且学生缺少一个内省的过程,因而也难以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真正把系统化的知识内化。因此最好的策略应当是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强调让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化的技巧。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虽然很多,但不同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要学生能发现其中的关联点,便能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有所斩获。

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一是生活与消费的关系。包括正确消费观的建立,供求关系与价格(考试热点),价格与价值,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货币流通规律等;二是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关系。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企业的经营、发展、兼并与破产,股票等四种投资理财方式(考试热点)等。梳理到这里可以发现,所谓的知识系统化的技巧,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秘籍,而是对思想政治中的知识进行归类的方法,归类的依据除了知识点本身的特点之外,就是那些不容易发现的联系点以及考试热点等,通过这些联系点的发现,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

2.帮助学生掌握记忆规律

高三总复习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的知识量大且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复习中常常会出现“记不住”的现象。而在“学习思想政治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记忆”的观念影响下,不少学生又会放弃复述记忆的方法。作者以为这一选择并不完全合理,事实上对学习规律的研究表明,利用复述以及增大知识组块的方式来完成大容量的记忆,是高考复习中必须坚持的一种复习思路,也是应当教会学生的一种记忆方法。比如,可以结合上面提到的知识系统化的思路,将几个小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大的组块,然后通过适当复述的方式,最终完成大容量知识的记忆。

一般来说,有了这两种方式,知识的系统化便不再是大的问题。

二、思路的逻辑性

高三总复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去迎接高考,但在复习与高考之间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的有效复习策略不应是让学生去进行无数次的书面重复训练,而应当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性。

这里需要跟学生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的知识不是简单的概念的堆砌,而是存在着逻辑关系的知识不断地组成更大容量的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建立对思想政治知识的认识,就会发现那些存在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梳理清楚这种逻辑关系,会让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拥有更强的说服力。

例如,《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而这一知识需要学生理清这样一些逻辑关系,如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既要认清市场与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又要认识到两者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只有理清这样的关系,才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具体分析,最终给予有效的回答。

又如,在“市场调节的优缺点”这一知识点中,需要学生认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原理与途径,而这正是一种逻辑关系。在这种逻辑关系下需要学生进一步理清什么是市场供求、价格、竞争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明确了这些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知识体系,才会在相关问题的解答中论点更鲜明、论据更有力。

总的来说,逻辑关系是在回答问题时彰显思想政治知识课程属性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属于社会科学,而作为一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其本身就是讲究逻辑性的。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性越严密,意味着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最后的重要环节,高考总复习是一个建立高中思想政治知识逻辑关系的最佳时间段,教师在复习中对这一点要给予高度重视。

三、回答的清晰性

在复习与考试指导的过程中,作者注意到有一种现象值得思考,那就是在学生的思维中逻辑关系可能非常明确,但最终表达的结果却常常给人以混乱无序的感觉。这实际上暴露了这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而作为通过知识及逻辑关系的呈现并获得分数的最后一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至关重要。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6)

《考试说明》和课标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它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帮助我们更好的明确复习要点、把握考点、有效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仔细阅读中考《考试说明》还会获得: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的信息。在复习中我们就要时刻关注这些点,这样复习教学才有更明确的方向性、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精心制定复习计划,打好高效复习的“准备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搞好复习工作,教师首先要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情的把握,合理地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的进度,确保复习有条不紊、高效实施。确定三轮复习策略,第一轮,教材梳理,阶段测评;做到夯实基础,查缺补漏,明确考点、重点,牢固掌握,灵活把握,活学活用。第二轮,专题突破,强化训练;在首轮单元知识架构基础上,进行综合提升,重点放在知识的大融合上,促进学生对复习知识的融会贯通的应用。第三轮,模拟冲刺,实战演练。本轮复习贵在准确析题,灵活应答、高效应对。每一轮复习都要有明确的具体的时间和复习方法。一般而言,学生对课本重点内容的遗忘会比较严重。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名著阅读等内容同样需要穿插复习。教师定期检查,保证课本内的知识不能丢分,做到滴水不漏。但仍要注意时间分配,不能在课本里跳不出来。

树立大语文学观念,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知识和素养。精确、科学、实用的复习计划的制定,对复习教学做到未雨绸缪,深谋远虑,从而为高效复习打好了“准备战”。

三、 加强学科合作,打好高效复习的“团结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发挥好学科教研组的合力,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进,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积极应对复习工作。学科教师在集体研讨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前提下,对照集体制定的复习计划,深入研讨复习方法,制定考点复习突破的策略。

按照集体合作、明确分工的原则,学科备课组的老师根据组长的安排,分工主备某一专题,精选试题,然后集体研究,补充完善,建立复习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语文复习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力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大合作氛围和合力。打好高效复习的“团结战”,为高效复习做准备。

四、 优化复习课堂,打好高效复习的“高效战”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堂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优化复习课课堂结构和模式,精心备课,设计复习内容,科学选择复习方法,避免简单的低效重复。优化复习课课堂,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实现知识的点面结合和辐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复习课课堂上有知识的收获、理性思维的收获,激发兴趣,提升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做好复习要点、考点的整理记录,做到复习有据可依,为高效复习奠基。第三,优化复习课堂,教师要及时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逐步完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效率。第四,优化复习课堂做到讲练结合,避免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尤其是后期复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考试重点和热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可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收集此类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解题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解答这类题目的信心,避免因畏难情绪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作文教学复习。加强各类文体的写作指导,加强审题的指导,加强选材的指导,加强布局谋篇的指导,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加强语言运用的指导,加强作文修改的指导;对各种文体进行适度训练,要增加学生的写作样式,如:缩写、扩写、续写、插写、改写,整篇练习、片段练习、仿句练习等。

五、 及时总结反馈,打好高效复习的“信息战”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7)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108-02

一年一度的高三复习教学已经全面展开了,复习课是新课的延续,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建构自己的结构化知识体系,通过知识重组,使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条理化。

一、高三复习课的现状

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中,学生总做笔记,或整堂课都是练习,教师课堂缺少个性,缺少探索,教师灌得多、学生想得少;复习课枯燥乏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课外疲惫不堪,倦意不消,承受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填鸭式的复习把知识往学生头脑里塞,学生成了记忆知识的机器,直接表现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收效却不明显。那么,怎样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以往指导学生高考化学复习的经验,谈谈体会。

二、高考复习策略

1.把握考纲研究考题。

(1)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化学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考纲就能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的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教材中的“根”,按照“全频考点”、“高频考点”和“冷僻考点”找出高考试题规律,指导整个高三复习过程,并落实到位,做到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真正做到复习时到点到位。这样,既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热点、难点及关键点上,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握了高考方向,真正做到有效备考。

(2)研究高考试题是制胜高考的又一个有效方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亲自做一做高考试题,才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至实现理性的升华。在高三教学过程中,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由此,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科学归类、联系教材和两纲,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

2.阅读教材,回归课本。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地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非常重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而高三化学的复习教学,就是从教材整理和考点知识记忆开始展开的。我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拉开考试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的题,对相当多的学生来说,提高成绩的途径不是增加得分点,而是减少失分点。考试中学生失分的70%是基础性知识的失分。课本是学生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

化学教材(课本)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有不少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高三复习完了,有些课本上的知识点根本没印象,原因是不重视教材,内容不熟。要让学生课后自己看课本那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习惯做题,不习惯看书,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为此,笔者在每堂复习课中都会提出几个问题,并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去解决这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教材,以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

3.夯实基础,构建网络。经过高一、高二两年分章分节一点点地学习,学生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化学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高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例如,复习氯气知识时,可以归纳氯气的结构、电子式,比较氯气与水、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异同,搞清氯气的制取、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氯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氯气漂白及原理等,形成以氯气为中心的知识网,这样,有关氯气的知识就得到了扩展。复习元素周期表,要记住质子数为2、10、18、36、54、86、118的几种元素,即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这样,在考试中只要告知原子序数就能推出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另外,学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加工不能由教师替代学生完成,而应由复习课的主体——学生来完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加工毫无头绪,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知道应朝哪些方面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加工。

4.专题训练,提高能力。经过第一轮的全面系统复习,学生们都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第二轮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个别问题个别讲,普遍问题全班讲,必须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强化训练。

(1)认真审题。对于同一道题,审题不好,不是马虎了,而是能力不到。例如,填序号(下同)。如要求填化学式,学生填名称。写化学现象,学生写结论。(如:这次考试:放热—温度升高)。讲评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审题,指导学生去把握关键的字句,怎么找出题眼,如何去抓住题目的主体,如何理解和把握题中信息,怎样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遇到熟悉的事物如何找出差异,等等。提高审题能力,避免失误,减少失分点,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新的增长点。

(2)规范答题:一是规范书写,字迹潦草在考试中肯定要吃亏。特别是化学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的书写等必须严格要求;二是要求学生答题条理清晰,合理分点,有层次感,也就是所说的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列化;三是要求学生答题有一定的速度。建议平日练习也要限时,以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

(3)精讲习题:由于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讲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在评讲中,要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解题思路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试题的“形似”和“神似”。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4)精评练习:练习要及时讲评,对共性的错误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漏洞或盲点,及时补救。对典型错误要分析原因,找出根源,把部分学生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大家,这对成功的学生是一种表扬和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讲究方法的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方法,进行适量习题训练巩固提高,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势态,只要教师踏踏实实、积极主动,采取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获得复习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田.“五基”整合专题复习模式研究[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2,(3).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8)

任何知识都不是片段、孤立存在着的,它既有生活实践为基础,同时也与其他知识相关联,结构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存在的主要形态. 所谓整合基础,即通过结构化整理使知识形成整体.

1. 回归课本,重温核心概念的形成、发展和获得过程

回归课本不是简单地再翻看一遍教材,而是以各章节的“核心概念、主干知识”为纽带,以“问题串”的形式,重新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提炼思想方法、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比如围绕椭圆概念,可梳理如下:

(1)椭圆的概念如何表述?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

(2)为进一步研究椭圆,课本采取什么措施?合理建立坐标系,获得椭圆的标准方程(■+■=1或Ax2+By2=1).

(3)除了标准方程,椭圆方程还有其他形式吗?

■+■=2a;■=■=e;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也都表示椭圆.

(4)在不同的几何情景中你能使用椭圆概念吗?如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49页A组第7题: 圆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O内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

再如将该教科书第80页A组题3适当改编后得到下例: 圆F1:(x+2)2+y2=36,F2:(x-2)2+y2=1,动圆C内切于定圆F1、又与定圆F2外切,求动圆圆心C的轨迹方程.

又如,用“双球证明”能说明为何平面截圆锥或圆柱侧面也能得到椭圆.

课本对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很好的设计,重温这一过程比单纯解题训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纵向联系,寻找贯穿章节内容的知识主线

有时候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但稍加提示便恍然大悟. 究其原因,是解题时缺乏有效的线索. 每个章节的内容都由若干知识主线串成一个整体,这些知识主线能够提供解题线索.

例如针对课题“向量的运算”,笔者设计以下四条知识主线.

主线1:恰当地合成向量或分解向量;

主线2:坐标使向量运算代数化且更具操作性;

主线3:关注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领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主线4:灵活选择坐标法或数量积定义作数量积运算.

并针对性地选择问题串(尽量引用高考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落实. 如:

(1)设A1,A2,A3,A4是平面上给定的4个不同点,则使■+■+■+■=0成立的点M的个数为( )

(A)0 (B)1 (C)2 (D)4

(2)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

=90°,AD=2,BC=1,P是腰DC上的动点,则■+3■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3)若a,b,c均为单位向量,且a・b=0,(a-c)・(b-c)≤0,则 a+b-c的最大值为( )

(A)■-1 (B)1 (C) ■ (D)2

(4)若点O和点F(-2,0)分别是双曲线■-y2=1(a>0)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A)[3-2■,+∞) (B)[3-2■,+∞)

(C)[-■,+∞) (D) [■,+∞)

(5)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的最小值为( )

(A)-4+■ (B) -3+■

(C)-4+2■ (D) -3+2■

(6)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120°. 如图1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 ■上变动. 若■=x■+y■,其中x,y∈R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前三题分别对应前三条主线,而第(4)(5)(6)题对应第四条主线. 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寻找既贯穿章节内容、覆盖面又较完整的知识主线,从而有效提高解题应变能力.

3. 研究高考考纲,有的放矢地整合基础

研究考纲是高考复习必要的环节. 教师应以具体生动的示例来诠释考纲,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考纲精神. 例如,考纲要求考生“善于借助长方体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乃至论证计算”. 可归纳下列题型具体说明:

(1)借助长方体模型,直观判断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子略)

(2)利用长方体三组面对角线分别相等的特性.

例 一个四面体棱长均为■,四点在同一球面上,则球面面积S= .

分析:等同于求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外接球面积,所以直径为■,S=3π.

(3)利用长方体共点的三条棱(三个面)两两垂直的特性.

例 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4)构造长方体解决三视图问题.

例 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 )

(A)2■ (B)2■ (C)4 (D)2■

(5)以长(正)方体为载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论证、计算.

例 到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基础知识不等于简单知识. 只有将基础打扎实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整合后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粘合力、较严密的逻辑性、较丰富的关联度,可以较好地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服务. 因此,基础的整合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高考逐步由知识测量型向能力测量型转变,更加注重考查继续学习的潜能、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近年高考命题,也经历了由“经验型命题方式”向“科研型命题方式”的转化. 高三复习也要由“经验型复习方式”向“科研型复习方式”转化.

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知识技能的获得并不等于能力的形成、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的郑君文、张恩华教授归纳了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四条基本途径:(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2)重视一般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3)知识的精练与其应用相结合,(4)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本文中提到的“能力靠探究”特指:为应对能力立意的数学高考题,切实提高学生解决新颖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复习阶段坚持学生自主探究(一般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是一项有效可行的做法.

1. 挖掘探究素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探究”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已经成为一种编排结构. 除了教材中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应从书本知识入手,鼓励学生多想、多问. 如“等差数列an前n项和Sn=■”,反之,“若数列an前n项和Sn=■,那么它一定是等差数列吗?”从逆命题角度问一问,便是一道高考题. 又如, 2010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20题“设数列a1,a2,…,an,…中的每一项都不为0. 证明:an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何n∈N,都有■+■+…+■=■”. 这些问题都是依靠逆向思维做探究.

除了逆向提问,深入挖掘问题背景也是探究的有效方式. 如选修2-1 第50页B组:如图2,矩形ABCD中,AB=8,BC=6,E,F,G,H分别是矩形四条边的中点,R,S,T是线段OF的四等分点,R′,S′,T′是线段CF的四等分点. 请证明直线ER与GR′,ES与GS′,ET与GT′的交点L,M,N都在椭圆■+■=1上.

本题的背景是圆锥曲线在矩形中的统一. 问题可推广为:“矩形ABCD中,AB=2a,BC=2b,E,F,G,H分别是矩形四条边的中点,设Pk(k=1,2,…,n-1)是线段OF的n等分点,Qk(k=1,2,…,n-1)是线段CF的n等分点,直线EPk和GQk交于点Mk(k=1,2,…,n-1),求证:点Mk(k=1,2,…,n-1)都在椭圆■+■=1上.” (证明略)

2. 通过变式题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张奠宙先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一文中指出“变式练习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创造”,并强调重复需要变式;张教授还提到“实行有效的尝试教学”也是中国数学教学的一大特征,尝试教学还可延伸为“探究,发现”.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题组让学生变式演练,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索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并给出解释或证明,即进行数学探究以发展能力.

例 某种鲜花进价每束2.5元,售价每束5元,若卖不出,则以每束1.6元的价格处理掉. 某节日需求量X(单位:束)的分布列为

若进鲜花500束,求利润Y的均值.

解:E(X)=340,而Y=3.4X-450,所以E(Y)=3.4×340-450=706.

提出新问题(1):若进鲜花400束,求利润Y的均值.

略解:设销售量S(单位:束),则E(S)=325,而Y=3.4Z-360,所以E(Y)=3.4×325-360=745.

反思: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重新设置变量S.

提出新问题(2):因为E(X)=340,店家是否进340束花获利的均值最大?

略解:此时E(Y)=3.4×298-306=707.2,因为707.2

反思:概率统计所反映的事实与直观判断并不吻合.

提出新问题(3):进多少束花可使获利的均值最大?

略解:设进n(n≤500)束花,则

E(Y)=2.5n(n≤200),1.82n+136(200

易知n=400时,E(Y)取最大值745.

如何变式编题近年有不少教师都做了深入研究. 通过变式,对知识换个角度加以呈现和组合,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转化问题的能力;变式演练更大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应对高考“能力立意”新题的能力,为获取高分提供了可能. 学生的天生潜质是不可改变的,但具体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引导发掘的.

三、提高学生反思的实效

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后的反思,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呢?波利亚将解题后的反思用系列问题的方式给出,如“你能检验这个结果吗?你能用不同的方式推导这个结果吗?你能应用这个结果吗?你能从已知数据中得出有用的东西吗?你能重新叙述这道题目吗?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 同样高三复习中,在解题训练后反思一题多解、挖掘习题蕴含的教育功能、反思造成一错再错的根本原因等都是提高反思实效的策略.

1. 反思习题蕴含的教育功能

例 集合{1,-3,5,-7,9,-11,…}用描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解法1:{1,-3,5,-7,9,-11,…}={■=(-1)k+1・(2k-1),k∈N*};

解法2:{1,-3,5,-7,9,-11,…}={…,-11,-7,-3,1,5,9,…}={■=4k+1,k∈Z}

分析:本题通过一题多解展示了“集合元素无序性”这一概念的核心. 如果只采用解法1,是无法领会其中妙处的,也不能充分发挥该题的教育功能.

2. 反思错解的成因,避免一错再错

错误解法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纠正,将一犯再犯. 例如,“求y=x2+■,(x>0)的最小值. ”不少学生做出如下错误解答“因为x2+■≥2■,当x2=■即x=■时等号成立,所以y=x2+■的最小值为2■”,并且在改变情景后经常犯类似错误.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从正反两面引导学生反思错误成因:

(1)从反例来辨别

先仿此做法,举出一例:“对于函数y=x2+1(x>0),因为x>0时,x2+1≥2x,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所以x=1时ymin=2.” 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明确展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2)分析反例错因

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y=x2+1(x>0)和y=2x的图象,可知“x2+1≥2x”只说明y=x2+1(x>0)的图象始终在y=2x图象的上方,“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只说明两图象相切于点x=1处,切点并非图象的最低点(如图3),y=2也并非函数y=x2+1(x>0)的最小值.

(3)反思错解成因

再借助几何画板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和函数y=2■的图象(如图4). 类似的分析如下:x>0时x2+■≥2■恒成立只说明函数y=x2+■,(x>0)的图象恒在函数y=2■图象的上方;x=■时x2+■=2■只反映了点P(■,2■)恰是函数y=x2+■,(x>0)和函数y=2■图象的切点. 从图中可看出点P(■,2■)并非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所以2■并不是最小值.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9)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一点。所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除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以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要大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用知识;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要指导学生阅读、理顺,并巩固双基,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解题的思路方法;要放手让学生练,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认真反思每次阶段性考试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总之。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2.和谐性原则

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爱。如果教师带着饱满的激情和真挚的爱走进课堂,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感染性得到强化和发展,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形成共振,教学的效果必将得到优化。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的热情高涨,学生也表现出好学、乐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人格发展,调节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缓和学习焦虑,消除厌学情绪,从而让高三数学复习课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主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3.全体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要求:人人都必须学数学,人人都必须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应得到不同的发展。高三数学复习时,应尊重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做好个别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4.拓展性原则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必考点”。考查的能力主要是体现学科特点的“数学能力”和反映综合素质的“学习潜力”。在数学能力方面,对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这几种能力的考查,具体落实为考查学生对数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复习时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和应用。在学习潜能方面,着重考查普通语言和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运用和转换的能力,以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类比,抽象与概括,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水平。这就要求高三数学的复习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提高复习有效性的策略

在遵守一定的复习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探寻有效的复习策略。

1.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对考试内容和要求了若指掌,把握考试方向,不作无用功,只有这样才能奠定有效复习的基础。

2.深化基础,挖掘教材

高三复习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抛开教材,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其实教材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知识载体,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多数试题源于教材,甚至是教材定理、公理等的证明,即使是综合题也是教材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这就充分表现了教材的基础作用。教材中许多例、习题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在复习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提炼、总结并灵活应用;要深挖广拓教材习题的潜在功能,通过类比、延伸、拓展衍生出一些新颖命题并加以解决,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和网络化的有机体;要把重点放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运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力求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10)

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科教学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也成为了高中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第一现场,因此,若要使学生的高中生物复习更加高效,恰当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经多年实践发现,构建互动性强的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同时,教师在构建互动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加,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经常性地设置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和容易引人深思的问题,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笔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往往能让高中生物教师获得意外的惊喜。你会发现,原来学生思考的范围如此之广,思考的角度如此之多,就连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如此之新颖。实践证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性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克隆技术”这一内容时,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您是否赞同在人类的身上使用克隆技术,并说明理由”。针对该问题,学生之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经过此次讨论,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只有细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构建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2.设置趣味性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获得知识

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趣味性还是比较强的,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其可以是微小的微生物,也可以是庞大的史前生物恐龙;可以是生长在我们身边的小草,也可以是在温室中培养的名贵花卉;可以是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高大林木,也可是傲然开放在高山之巅的天山雪莲。总之,高中生物学科为学生研究各类生命体提供了知识基础,为学生打开了了解活泼、灵动的充满生命活力世界的一扇窗。

例如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即由一组学生以某一个知识点为蓝本设计谜面,请另外一组的学生根据该谜面猜出谜底。该程序完成后,两小组对换角色,继续进行猜谜游戏。最后,由教师统计学生设计的谜面和谜底,并让这些小谜语在班级黑板报中得以体现。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生物学相关知识,还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大增。

3.师生互评,在批评与鼓励中实现教学相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师生平等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师生互评,即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只有实现师生互评,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落到实处,也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二、研读新课标,认真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复习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之初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学生备考的指路明灯。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读本中,编者针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时一定要以细致研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前提,实现备考复习与高考无缝对接,真正实现高中生物复习的高效。

三、研读教材,分层掌握复习内容

教师在为学生授课之初,仔细研读教材中的知识系统是必修课程。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细致研读考点,拓展知识范围,即“将书读厚”

教师只有对考点了解透彻、分析到位、熟练掌握,才能将各知识点高效率地教给学生。然而要做到对各考点熟练掌握,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一定要借助其他的学习资料将各知识点理解透、掌握牢,追求其更深层次的原理,也就是“将书读厚”。

2.整理知识系统,建构知识框架,即“将书读薄”

在对高中生物各知识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将各知识点进行串联,以点引线、以线带面,构建知识框架。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将这些知识框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知识点在生物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晰,从而促进高中生物复习效率的提高。

四、研究学生,更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学生作为受教的群体,因个人智力因素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其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笔者认为,优等生和中等生在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空间已经比较小了,而后进生则不同,他们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并且后进生的数量及其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如果可以成功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将对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极大的作用。

五、有选择性地使用复习资料

高效复习的策略篇(11)

一、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理

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知识点,在开始高三复习之前,老师就要把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按规律去复习也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首先可以把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分为几个方面,根据语文试卷的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方面、语言表达方面、阅读方面和写作方面,然后对各个方面再细致地划分,这样有规律性、目的性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积极性和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使用情景教学的方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表达、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点,这样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就能够省下不少的精力。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学生有层次地复习,并在做题中耐心地指导和鼓舞,让学生能够有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着重加强学生的能力强化问题

着重强化学生的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高三语文的复习阶段,每一堂课老师都会讲一些做题的方式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要从老师讲的方法中总结经验,做到灵活运用,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其次,在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多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够在写作的时候有足够的素材进行运用。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学生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高考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占有很高的比例,只有平时加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才能够保证基础分不会丢失,这样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有效的复习。

总而言之,高三语文的教学复习方法老师一定要做好系统化的规划,针对各项能力进行强化巩固,加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够使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