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29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1)

11 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信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路的村村通就为农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仍阻碍着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交通条件,通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障碍。农村向内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农村向外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收益的增加并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总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阻碍。

12 农村物流发展的时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消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及现代技术产品的不断普及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在农村不断发展。同时在外工作的农村子女越来越多,为家里邮寄物品也变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农产品的规模种植生产,向城镇的及时运送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

13 农村物流缺乏人才和先进技术

一方面,在农村双向物流发展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经验丰富并且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先进的物流设备、运输工具、农产品保鲜以及城市产品的运送安全都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14 农村物流受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限制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家庭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向内物流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物流网点的合理设置,会增加城市产品向农村运送的成本投入;从农村向外物流的角度分析,家庭分散经营种植缺乏规模性,使得农产品的统一收购以及农产品简单加工点的设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使得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同时要求更合理的网点布局设计,这加大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压力。

2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意义

21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向外物流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储存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供应及销售成本,起到改善农业外部环境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城市物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又通过成本的降低提高产品收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方便农村的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农村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料以及各种生活品的消费变的更加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网络预订及购物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时机。同时打破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地域,缩小农村城市的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合理发展。

23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物流业网点的服务、网点间的运输、物流的联系等都必然给广大农村提供最有利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条件。建立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一方面直接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物流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改善所直接和间接促成的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便能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直接分散就地消化吸收。

24 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从农产品的对外运输中提高竞争力和质量,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内资金或者村内集体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带给投资更多的机会,在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加工减少中途损耗、运输成本等。对于农村内部的发展来说增加农产品的销路,还可以进行农村集资自己办厂促进本村经济利益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服务业也会随之不断产生和提高,运输的道路服务、餐饮服务、居住服务等都将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3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投入并通过政策鼓励对农村物流的投资

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物流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合理设计农村物流的宏观布局,制定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制度,是农村物流的发展和起步建立在合理有序的制度之上。同时,在政府自身财力物力投入过程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及科学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建设中。

32 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的创新

通过宣传使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来促进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和站点间物流交流联系、物品运送效率之上。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载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33 加强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2)

在我国党中央提出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中,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的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的高度和它的规模性,在农村致富过程中,应该努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区转移,让少部分的农民依靠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的种植,让其余的农民分别向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产业等行业产业转移,甚至向着更高层次的产业方向进行转移,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业的新生力量。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我国将农村中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进行转移,使其成为城市中产业工人的一员,他们都会受到与农村中完全不相同的城市现代化气息氛围的熏陶,这让他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自身的技能和才干,有效的提高了由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的各方面的素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那么这个国家的非农业化的程度也就会越高,这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也就会越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要想提高,要想让这部分的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就必须将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内进行转移,让其成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

一、发展适合农民的企业

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对那些高技术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给予了更大程度上的扶持,这样可以使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得以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但是针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这些劳动力的转移还是需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实现,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所谓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主要表现为农村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向着城市的劳动力进行转移,这些富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江北安置在各个乡镇企业中去工作,成为一名乡镇企业的工人。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其接纳的主体将会是乡镇而不是城市。就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浙江省为例,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可谓是异军突起,早在1995年的时候,浙江全省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已经高达7478亿元人民币,其已经占到了农村非农业总产值的96. 3 %,远远超过农业种植所创造的总产值,已经牢牢占据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性地位。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农村经发展的质量,也对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和机会。虽然这几年来,受到国外和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吸纳的富于农业人口数量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必将在不久后的明天,迎来其新的发展机遇期,乡镇企业也必然会将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战场,帮助国家有效的实现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

要想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努力做好以下的几点:一是我国的各级政府机构,应该结合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还是依靠于农民自发进行,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种盲目性、分散性和无序性的特点,便出现了新闻上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时期的民工潮、民工荒和交通部门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进行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和长期的规划,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分步奏、有目标和有计划的地进行转移。二是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性质的培训,不断有序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推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向着非农业产业的方向去发展,将农民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的二、三产业建设相互结合起来,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新型产业工业过渡的步伐,三是政府农业部门,应该努力想办法,让更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的内部充分实现就业,以当前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为最佳发展时机,不断的开阔农村就业空间。四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在海外实现就业的梦想。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我国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输往海外市场,实现更多人的就业。

二、加决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农村城镇化进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它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点的区域内,人口和经济不断聚集的一个过程。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通过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使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其动力机制就是通过城镇化的建设过程,让其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他们实现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而全面的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转移。城镇化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和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因此,从当下的情况俩看,必须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瓶颈”,加快对农村和城镇地区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开发和流转制度的改革;消除在城镇化改革过程中,各项政策的障碍;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在别的地方办厂,进行异地开发;引导新建的乡镇企业在城镇规模区落户等方式;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方向,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科学转移,促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

参考文献:

[1]韩名漠:《农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学勇等:《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李宝元:((人本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3)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3.88%的耕地和5.77%的人口,生产了占全国6.2%的粮食、6.3%的蔬菜、6.9%的禽肉、7.7%的水产,创造了占全国10.4%的GDP。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大力推进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和农村新五件实事,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全省“三农”工作呈现出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是建国以来发展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粮食生产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实现增产。2004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积极组织实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粮食总产625亿斤,比2003年增产131亿斤。今年夏粮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预计总产218亿斤。

(二)农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全省高效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高效种植业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畜禽规模比重达到65%左右。农业正在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三)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9%,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3.8%。全面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大力开展“绿色江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农民收入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省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6561元,比2002年增加2565元,年均增长12.8%。

近几年,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大背景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一是虽然农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2.05:1扩大到2007年的2.5:1。农民就业技能不高,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虽然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不高。农村金融改革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对农业的贷款服务不足。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较大。三是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仍十分繁重。近几年,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与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农”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用统筹兼顾理念推进农村繁荣,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增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应将“三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统筹兼顾。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更加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反哺”,采取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使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统筹城乡规划和各项建设事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内部的关系。既要集中力量支持发展农业和粮食产业,也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要稳步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保护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农业的集约生产、规模经营和生态保护。达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只有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村长治久安。从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四道保障线”。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

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工业化致富农

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保障,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动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

(一)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把农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协调,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二)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机制。坚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着力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农业装备向设施化转变、农业经营向产业化转变、农业发展向循环化转变、农业服务向社会化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探索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自主创业并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努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巩固和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良好势头。坚持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抓,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城市就业培训网络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把积极的就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和扶持,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构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动力,扎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双置换”试点,促进有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落户城镇。继续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4)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1-03

四川省劳动力供需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自贡市为主体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意见。

1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性分析

11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模式逐渐由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更为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其对农业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另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回归效应,新型农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持续外流,特别是因新生代外流,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过于严重即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变缓。同时,农产品供需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民收入少,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流更为加快,使农村劳动力更为稀缺,农村经济更跟不上。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容纳作用

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自、发展潜力和劳动力容纳量。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吸纳了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广阔的农村就业渠道的拓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率等的提高,这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于农村就业,融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相对能力的自我提高,也是城市后备能力的提高。城市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有相当多的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即城市压力直接向农村转移以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保障城市体制和经济等的相对稳定。在解决城市危机的同时为农村引入相对数量的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素质结构等合理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2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21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特征

211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力剩余变为有效劳动力不足

据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中表述:近年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0%①,且劳务输出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又据该市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具体调查:适龄劳动力6117人,外出务工3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68%②。

可见,当前自贡市农村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该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时忽视了农民老龄化进程和输出劳动力返归所需时间及回归年龄,对青少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劳动力情况不佳,农业生产本身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村条件的相对较差,使新生劳动力不愿留在农村从事生产,老龄劳动力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而因老龄及女性劳动力体力有限等原因使其只能粗放式种植。很多区县的粮食播种、管理、收割严重缺乏劳动力,青壮年在外务工,家里承包地请人耕种、老年人请临时工收割或直接放弃耕种的情况日益普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

21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素质比留在自贡市的劳动力的素质更高,导致呈现农村可塑人才过度外流、老龄农民积聚和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虽然高学历毕业生在逐年快速增长,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却极少。自贡市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农村劳动力中的大多数。许多乡镇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机构,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农作物生产仍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尽管政府等有关部门向村镇赠予了农业方面的图书,但因村镇农民文化程度过低而使自学改进农业生产的效果极差。农村劳动力现今的偏低素质明显难以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13外出劳动力出现近乡、回乡就业和季节性回乡务农趋势

选择在成都等离自贡近的城市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增加尤为显著。农忙时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年打工者回家帮助播种、收割,但中年打工者是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母难以操持农忙事务,为减少农忙成本才回家务农。当前农业生产效益仍不足以引回农村劳动力,农村现有及潜在劳动力十分稀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覆盖进行,但进度相对缓慢且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平衡。自贡市优质柑橘、特色蔬菜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生猪、肉鹅、笋竹等产业形成了销链。但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速度相比,自贡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些区县相对集中,余下的区县只出现极少的产业化经营或根本没有产业化经营,这令自贡市的市区和县镇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

23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这必然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收入较低阶层收入的增长率超出了一定限度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动。最后,随着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收入、消费水平等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周转循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便相应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自贡市农村劳动力过多时,农村经济会更倾向于传统密集型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以防止农村劳动力过于闲置的状况出现;农村有效劳动力不多时,则需要向新型化、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以保证农业产量,并发挥农村后勤补助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承。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或完善需要资金和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而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农村劳动力及其技术等要素的参与。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农民就业问题不再是纯粹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而是寻求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有效劳动力回流、引入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竭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相关行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外来或回流人员的充分就业。

3促进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农业经济产业模式及结构

根据区域、资源、交通等情况加大对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少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自贡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努力形成自贡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销一体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持并开拓农业产品的供需市场。另外,近几年,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提出优化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32坚持本地农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地农业经济产业是一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其他各类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减弱对农村固有经济产业,如自贡市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维持及发展。各地区应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向新型、高科技含量、多样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粮食农业的生产基地或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自给的情况下仍有且仍愿意将多余农产品向市场供给,满足本地及外地的粮食需求,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农业产品基地等为整个农村树立榜样;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考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则根据当地情况并借鉴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尽可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增加各地区的交流,实现经验的分享和良好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积极改进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改进农作物生产收割技术,增产节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此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农业经济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

33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以前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今当转变观念,在能发展农业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创收,如渔副业规模化增收、投资创收等。这就要求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要适当引导或以优惠政策等方式让金融、保险等行业能够并愿意将资金投入农业,如“微贷”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结合区域情况,针对性地加强配套措施。

34培养、引进人才并促进外出人才回流

341加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自贡市应加强对农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改变在农人员的生产经营观念。增大对农村教育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业知识入乡交流等活动,促进在农人员对生产模式与经营的理解。选取典型地区建立生态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以实际可见的成果促使农民改变“务农没有收益”的观念,增加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农村基层领导人员及近农岗位的年轻化并加强其继续教育,使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准确认知,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另外,促进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的理解和运用,适时更新和传播农业技术及信息,并使农村与城市发展接轨。

342发展“归雁经济”,重视农业与农民就业的兼顾性

根据当前农民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的日益强烈和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鼓励并引导经商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使回流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同时,创造近乡就业、本乡就业及兼职就业的机会,适当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中预留不需太多专业知识的兼职岗位,促使在农人员的流动性就业和兼职性就业。此举既能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也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35加强对农村的宣传

主动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宣传农村中有效、新颖或具领先优势的技术等,积极组织开展新闻会、主题宣传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重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可先发起自贡市市内农业技术交流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适时适度发起省内外及以上的交流会,借此促使农业发展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6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自贡市政府有关部门需扶持并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辅助,分派专员深入农村调研,向农民提供持续性的农业指导等。同时,研究并规划各地区可能发展的农村经济,付诸实践,在有典型示范农村经济的前提下,继续促进本省农村经济的各地区相对均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农村人员就业现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寻求方向和职位,缺乏地区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地区用人的需求,政府可适当引导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培训机构加入。

4结论

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资本池”和长期的分散城市危机压力的载体,必须具有对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匹配问题的调节功能,以便在承接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还能继续发展。同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的农村人口大市的最终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者的发展。

注释:

①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一),wwwzgfgwgovcn/content2,20130910.

②戴相材,范学银自贡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09(3).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黄季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管晓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悖论”[J].决策与信息,2006(4).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5)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88-03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超过农业需求能力,沉淀在农村的劳动力日益增加而造成的;其次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加多。

其二,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少而使农村部分劳动力剩余出来。

其三,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

其四,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二是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三是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四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第三次冲击。由于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营模式,由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减轻人口负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聚集的一种物化体现。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小城镇转移,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就没有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富裕。农民的富裕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教育和其他智力投资,不仅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提高了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三层含义: 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聚集居住;身份改变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造成职业生活的转变并失去农民身份。”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均低于10%,而我国却高达80%。人口流动不但能降低我国务农劳动者的实际人数,还可较快地改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合,并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劳动力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带回家乡消费,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实业家已经在“ 打工仔” 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许多人致富后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回家,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平原绿化、农村交通建设等,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人力资源也逐步成为继自然资源之后,又一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并进行激烈争夺的战略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时,指出“‘三农’政策不能见物不见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让农村劳动力升值,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共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在农村,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同,但是中国人力资本数量大,劳动力素质低下,开发引导不够,造成大量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据联合国统计,当今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4以上是文盲。据统计,在中国有1.8亿文盲、半文盲,而且还未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中国劳动力就业人口中,有60%左右的属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人力资源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人力资源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可直接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口的生产能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农业是集约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是一种内涵式农业发展方式,其特征是通过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 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可见,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实行农业产业化,将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要具有多样性, 即要有大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 必须通过教育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蕴藏着大批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这些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而这种转移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建国以后,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投资欠缺。而且政府的投资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由于中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结果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被多次拖欠的现象。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个任务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拓宽消费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为此, 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发展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产业, 增加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就可使教育产业成为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同时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合格人才。

2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脱节,农业管理型人才短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没有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观念,把提高学生的农业技术理论和成绩作为教学的宗旨,导致学生一味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同时,由于国家就业政策对学生学历要求的提高,使学生把提高学历,考上高一级学校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忽视实际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一旦学生真正进入生产领域,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农村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片面地强调农业技术教育,而没有意识到农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农村管理水平有限。另外,农村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更愿意进入城市或进行非农业生产领域,这也是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2)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农民的无序涌入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城镇化,即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的规模,使农村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步子迈得太大,在城市的规模、容量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城镇人口的比例,使人口与经济支撑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种社会问题纷纷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3)跨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民工浪潮席卷全国,“打工经济”在一些地方很是兴旺,甚至成为地方致富的主要途径。“民工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大批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和儿童占很大比重,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经营向粗放型发展,产出率很低。但由于信息不畅、输出无序,且民工多从事体力劳动,同时大批劳动力向外流动,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和未成年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使农业经营愈来愈粗放,生产率进一步降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依托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即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信息和资金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以扶持,加大教育投入。还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依托政策扶持,对投资教育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专项管理和监督。各地方政府还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各级、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实行农、科、教结合,促进教育、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应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2)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纵横交错进行,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体系以及农村人力资源使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条例。还要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

(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大量人力资源。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过程中,种植业劳动力投入过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约 60 %从事种植业,即 2.4 亿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约有 1 亿劳动力资源剩余,而城市劳动力吸收已趋饱和。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立足于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加快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方面,可培植一批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业,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将产业链与职业链相链接,形成互动。政府要对新建产业从政策上、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直接进行一些实用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带动乡镇农民致富。同时,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让农村学生利用农闲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并取得文凭,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能顺利有效地转移到其他产业中。

(4) 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我国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基本上不直接在农村劳动,教育结构与农村实际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增设相应农业技术课程,把农村学生掌握将来在农村就业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首要目标,把教育目标由提高升学率转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业职业学校应当与农技推广部门紧密结合,把农民真正需要、能给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适用技术传授给农民。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初级和中级生产技能的农民技术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5)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人才供给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改变现行农技推广模式,加快农技部门市场化进程。制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引导高素质专业人才流向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恺,李崇光,余 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43- 45.

[2] 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40- 43.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7)

集安市农村服务业长期处于传统农村服务业时期,现在正处于现代农村服务业起步阶段。从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看,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与发达城市服务业之间、城区与农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商贸之间、繁荣的城区商贸与萧条落后的农村商贸形成鲜明对比。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人们总说城市越大,越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城镇将成为商品流通中心,农民的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农村第三产业因获取规模效益而健康发展;第二,伴随城镇商贸流通的繁荣,更多的生产企业将集聚特色,为市场生产特色产品,从以往单一的粮食生产,逐步转向多元化的生产结构,蔬菜、种养殖、食用菌等。第三,商贸业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农副产品加快向农副商品转化,农业在业人员逐步减少,转向农村服务业就业。第四,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进一步强化,消费观念、消费文化得以培植。这无疑为我市农村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动力,以便更好的促进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我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发展目标 从定性的角度讲,我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应从提高城市化水平、发展壮大非农产业、提高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三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具体确定我市农村现代服务化的基本发展目标,即:建立和完善符合市情,多层次、多功能、上下配套、左右贯通、高覆盖率、全方位服务现代服务业接轨的农村服务网络,形成为促自身发展、“三农”服务、靠实力增强,以便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现代服务业框架和运行机制。

(二)重点发展领域 :从促进我市现代农村服务业整体发展出发,重点应有以下3个领域:

1、环境管理和旅游业:围绕生态示范县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强化农村自然保护、环境卫生、水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整合农村旅游资源,加快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规划建设等景区。

2、金融保险业:一是加快发展银行、信用社等金融组织,特别是扩大农村信用社的服务面和服务对象;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业务种类,大力发展各种业务和中介服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电子化水平。二是要发展农村保险业,建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3、培育新兴行业:发展职业教育、中介咨询、文化娱乐等。

(三) 重点发展举措:根据上述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在不同视角下构建我市现代农村服务体系:

1、从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角度看,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借鉴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县域商贸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经验,着眼于城乡商贸市场配置商贸资源,优化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将市区存在的商业业态、流通手段和消费方式推广至农村。适应这一发展,大力推进我市农村商贸业的现代化,利用中心城区的商贸辐射功能,积极引导市区现代流通业态向农村延伸,鼓励现代流通企业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加强为农服务,让农民也得到平价、安全、优质的服务优惠。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组建农资配送中心,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农资产品。要通过工商联手,组织适合农村市场特点的商品货源,建议结合区划调整,推介优质霸王朝贡米、生态高效肉禽、高档苗木花卉、绿色蔬菜与食用菌、特色经果林与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品;建设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兴建和改造乡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积极引导专业户、做好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大超市对接,繁荣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人。鼓励和发展城乡之间的经贸联合与协作,引导城市企业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物流等环节与农村专业户、经营大户或各种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紧密或松散型的联合,共谋市场,优势互补,城乡双赢。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2、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角度看,构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根据“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省级示范镇建设、社区建设和农民需要,壮大以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纵横交错、相互配套、覆盖农村各产业乃至农民生活、充分发挥其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农村服务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传统的农村服务业,利用农业、农机、供销等部门资源,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发展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企业,努力使整个农业服务产业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坚实有力、联系紧密的“服务链”;同时大力发展新的服务行业,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需要,如邮政、信息、法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打造农村社区服务业发展平台。加快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业向农村延伸,重点是推进银行、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对农业农村的服务,鼓励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支持向农村布点,开展农村业务。大力改革农村信用社,建议采取股份制的办法,广泛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大户等参股,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要按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三、构建我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构建现代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导向机制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已迫在眉睫。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要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典型示范、重点带动、表彰先进的方式,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二要加强领导。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各有关部门相应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尽心尽责提供优质服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考核,把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实行奖惩。

(二)政策扶持,构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8)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1.农村流通业指标本文所用的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以及专门为商业服务的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用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LT)作为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采用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LTi)作为农村流通环境改善的变量。2.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农村经济总产值(GDP)用农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表示,前者反映农林牧渔业的生产价值,后者包含了农村经济中的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为了分析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其他产业就业的关联影响,本文用农村从业人员总数减去农村流通业就业人数表示农村其他产业就业(Emp);农户收入(Inc)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按农村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收入;用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表示农村产业结构(Ind);城镇化(Urb)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nv),包括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两部分,这主要是为了探讨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是否促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3.数据来源大部分数据来自我国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个别变量的数据来自《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用GDP平减指数对有关数据进行调整。

三、流通业与农村经济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助于综合地描述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为了挖掘农村流通业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信息,作为对两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支撑,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刻画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将两组变量的原始数据标准化,然后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从上述两组变量中得到的典型变量的表达式和典型相关系数,其中U1和U2为流通业的第一、第二典型变量,它们对流通业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967和0.033;对农村经济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0.785和0.154。V1和V2为农村经济变量的第一、第二典型变量,它们对农村经济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787和0.178;对流通业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0.965和0.029。即两组变量中得出的典型变量对每组变量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几乎接近1,几乎包含了两组变量所有的信息,并反映两组变量间的所有相关成分。表2为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典型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从表1可知,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999,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为0.931,几乎接近于1,这表明两对典型变量的关系非常密切,充分揭示了农村流通业与农村经济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四、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SVAR模型构建

为了动态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效应,根据式(1),本文分别构建六个二元SVAR模型,每个模型含有的两个变量为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一个农村经济变量(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户收入等),其中采用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LT)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基于SVAR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关系,而不是决定变量的系数,所以本文认为采用流通业从业人数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是合适的。

(二)实证结果

1.数据平稳性检验和模型的协整检验。在对VAR模型进行估计前,先对各个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然后采用ADF和PP法对各变量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上,所有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差分平稳,即都是一阶单整I(1)(限于篇幅,检验结果略)。为了检验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采用JJ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法对流通业变量LT和其余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协整检验(见表3)。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2.结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在得到最佳滞后期数的稳定VAR模型后,通过对每个模型增加一个短期约束条件,使得每个SVAR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应用信息极大似然方法(FIML)估计得到每个SVAR模型的所有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每个结构参数在显著性水平1%下都是显著的(限于篇幅,结果略),从而得到流通业对每个经济变量的结构脉冲图(见图2—图7)。因本文重点分析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所以本文没有给出相应的农村经济变量对流通业影响的结构脉冲图。在下面各个脉冲图中,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纵轴表示各个经济变量对流通业冲击后的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为年份。从图2可以看出,农村流通业冲击在当期(第一年)就对农村经济总产值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这种正效应在第四年达到最大,从第五年开始逐步下降,一直到趋向于0,中间虽有小幅波动,但在大部分年份,影响效应都大于0。这表明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明显的,与理论上分析是一致的。

农村其他产业就业人数对流通业冲击的响应是逆向的,这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并没有促进农村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事实上,这与许多文献通过采用流通业的某一个指标(例如商品批发、零售总产值或流通业从业人数等)和就业总量(包含流通业就业人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流通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结论并不矛盾。理论上,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两条途径为自身吸纳和前后向效应的关联吸纳,前者是目前大部分文献采用的论证方法,本文实证针对的是第二种途径,从图3的农村其他产业就业响应曲线与0刻度线下面的距离越来越大来看,图3揭示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只能通过自身的发展吸纳农村就业,通过关联效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就业效果微乎其微,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我国农村就业结构非常单一。我国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其他产业产生的影响效应,还可从图5得到印证,图5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对流通业冲击的响应几乎为0,即产业结构的响应曲线在前9期几乎和0标准线重合。许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但对我国农村而言,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没有起到优化和调整的作用。结合图3,也正因为流通业对农村产业结构没有起到关联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对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没有促进作用。对图3和图5的结论而言,笔者认为,与我国的城市相比,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流通业增加值小、流通组织结构层次低、流通经营方式单一、流通体系滞后、流通网店分布不合理以及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使得具有“先导性”和“高关联性”的流通产业没有对农村其他产业发挥出“导向性”和“关联性”功能。此外,农村经济落后也是导致流通业“关联性”在农村失效的另一个原因,事实上,流通业对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关联性”作用,还得依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持。正如许多文献中所得结论一样,流通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正相关。

流通业的变动迅速引起农户收入的提高。并在第四年达到最大,然后迅速下降,并从第六年恢复平稳,并在0标准线上下波动,变化幅度并不大。这与理论上的分析是一致的。这也表明,农村流通业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就业率的快速增长和农村商品、农副产品的高效流通,从而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图6显示,流通业冲击在第一年就开始影响城镇化,在第四年影响程度最大,且保持较大正效应的时间很长。这表明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城镇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与许多文献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可分割的长期正向关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对我国十后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等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图7可以看出,流通业的冲击从第二年开始就引起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正向的反应,在第四、第五年达到最大,并且保持较长的正响应。由此可见,进入农村的流通业能引起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的增加,拓宽了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至此,农村流通业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直接效应上,通过提升农村经济总产值以及自身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在间接效应上,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拉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对图2和图4、图6、图7进行比较,图2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对流通业综合影响的反应过程,这其中既有流通业的直接影响过程,也有流通业通过作用于农户收入、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途径而影响农村经济的间接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农户收入、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流通业冲击响应最大时滞期平均长度约为第四年,这个时滞长度与图2中农村经济总产值对流通业冲击响应的最大时滞期大约相同,这揭示了流通业作为高关联性的基础行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时滞性,在中长期显著而持久。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95-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广大中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逐步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进入了城市化发展新阶段。

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业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区域的扩张,还表现为农村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农民生活形态、生活意识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过渡。在这一特殊的经济格局中,原来的农村金融体系所面临的生存和需求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金融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在这些经济模式转型地区,如何重构适应城市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是区域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经济转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资源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新的县域、区域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信贷和金融服务和创新都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城市化进程中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伴随“国退民进”步伐加快,民营经济日益活跃,中小企业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宜兴市民营企业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82%民营企业分布在城市化进程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总量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从表1可看出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区域经济体制变革的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较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投入,又需要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然而,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生产规模小、资本实力薄弱、设备落后,以及制度方面的限制,是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所以,融资问题就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2.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大额农贷资金。大多城市化进程地区在原农村基础上,逐步实现以主导产业为重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和产加销一体化的农村产业化,逐步完成以市场为纽带,经济效益为中心,先进技术与生产方式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农村工业化。根据宜兴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镇工业园区资金来源于农村金融贷款、民营信贷及民间资金和地方政府投资的资金比例分别为15.36%、17.25%和34.23%。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进程开展,资金的需求会面临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则需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有效可靠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3.农村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建设,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交通、教育、卫生、水利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然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信贷资金的短缺和脱节现象依然严重。根据统计资料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80%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很低。

4.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迫切需要启动农村消费信贷。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依然在总人口中占主体地位,广大农村地区隐藏着庞大的消费群体。2009年宜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3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0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51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仍大大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虽然全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6.3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57%,但是住房、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消费信贷在农村地区尚未启动。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

1.支农主体缺位,金融服务配置不平衡。广大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金融支农主体缺位,信贷服务功能弱化。一是商业性金融支农弱化,近年来基层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管理权限上收,信贷投入向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集中;二是政策性金融作用萎缩,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对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负责,而对非农产业和工业化支持几乎是“真空”,而国家开发银行又尚未进入农村;三是作为农村金融主体,农村信用社自身制度和体系建设正在不断的深入当中,经营和定位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商业银行在面向个体经营业主和农户的金融业务依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淡化了农村金融的职责。农商行大额的贷款对象,通常是由政府部门担保的一些大型企业或项目,对转型农村地区个体经营和农户的信贷服务工具缺乏,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得提供相应的抵押和质押,资金运作能力差,加上其贷款受地方政府干预性很大,不能更好满足城市化的经济发展需求。

2.资金积累容易,信贷投入水平却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存款余额提高了,而农民没有投资渠道。同时,由于货币的逐利性原因,信贷资金的流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事实上,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吸收的资金大部分调离了农村;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也不自觉地瞄准了中心城市和大的企业;各商业银行农村网点机构,吸取的农民存款资金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县域级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转化为当地信贷投入的比率平均不足30%。

3.投资风险大,补偿机制与保险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的项目投入和工业化的产品创新要受到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不确定性。金融部门对其进行信贷需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面对客观存在的风险,尚未建立较完善的担保机制,也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决定对农保险的品种较少,保险机构在农村分布的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补偿机制,保险产品供给与农民需求的不匹配,导致城市化进程地区农业保险市场十分不景气。

三、农村金融创新自身服务体系和功能,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

1.找准农村金融创新依赖途径,确定农村金融发展目标定位。在城市化进程地区,“三农”的发展后劲十分巨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要立足“三农”,因地制宜地确定竞争战略,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农村金融必须抢先占领农村地区优质领域和巩固长期的优势地位,立足当地市场,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全面、真实,挖掘潜力客户,创新业务品种,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要求各农村金融银行部门要树立“零售银行,农户银行,社区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的功能形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拓展支农工作思路,延伸支农金融服务,贴近农户金融需求,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村金融要更新经营理念。一要按照“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切实助推地区经济转型;二要坚持“双赢”取向,在帮助农村经济实现腾飞、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农村金融的自身效益;三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从支持小作坊经济向支持工商业转变。

农村金融要扎根农村,巩固农村市场,支持好农村民营经济、私营经济等中小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的发展,密切关注新建工业园、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融需求动向。农村金融要针对不同农村客户及其发展特征,充分发挥“农”字特色,做足“农”字文章,将更多的资金吸引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一元”结构转变。

2.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构架,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职能。

(1)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新型职能。第一,农业发展银行加大政策性支农力度。农村金融主要靠市场机制运作,农发行就是要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而获得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尤其对体现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战略或社会发展目标的项目,进行条件优惠的资金融通。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支持好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允许其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区域基础设施贷款等,尤其要重点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的项目贷款。农发行要与县域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形成既分工、又竞争的农村金融格局,共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第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是化解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进而更好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地区农业风险特征,政府应加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财政保费补贴机制;从财政上加大对农户、地区企业所交纳的保费,为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提供适当补贴;此外还可适时建立国家、省两级农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或委托,吸引和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等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

(2)构建竞争有序的商业性金融体系。农村向城市化进程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依然是竞争性商业金融,各农村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完善自己的服务,开发新型金融保险商品,为富裕农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作出贡献。

首先,农业银行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优势。农业银行一方面要扭转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另一方面要将农业银行的业务重心定位于县域经济,发挥其促农支商优势。第一,农业银行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支持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特征和比较优势的行业,资金支持重点要从分散农户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工商企业转移。第二,农业银行要将信贷对象重点放在朝阳产业、农业区域特色经济上。第三,农业银行利用自身营业网点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办银行卡、、租赁、担保、保管、理财和信息咨询等新产品,发挥好金融结算和居民消费信用功能,满足区域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农村商业银行体现新型运作模式创新。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创建的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继续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推进外来人员创业、科技发展等贷款种类和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推广农业产业化基地、农村工业园区综合授信贷款,充分发挥整体融资优势。同时,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根据农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户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3)引入互补性发展的新型竞争实体。首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金融要允许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形式在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应积极鼓励民间资本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兴办民营商业银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发展地方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民营企业的贷款。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适当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充分发挥农民内部互助与融资的作用。其次,建立和健全农村信托机构,开办农用资金的委托业务,农村信息咨询业务,帮助农用企业、农民合理理财,调剂资金余缺,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导航。

3.完善农村金融创新的信用制度,形成农村金融保障体制。

(1)建立农村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制度。城市化进程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主体具备点多面广线长,贴近农户、深入农村的优势,就资金投入来讲,尽管单次信贷成交数额相比城市可能并不庞大,但是需求分散且广泛,且农民和不成熟的中小企业都是典型的高监督成本的融资对象,如果实行全面的事后监督,其贷款收益往往不足以弥补其监督成本,加上政策因素影响,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严重,极易造成金融机构效益低,引起金融机构“收款难”,农民“贷款难”的恶性循环。因此,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

(2)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保障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信贷担保机制。对于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地方政府相配合,建立适宜的信用担保体制。一方面,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构建农户联保、个体工商户联保、企业联保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成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支持“三农”的发展。其次,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有必要建立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在款项贷出以后,严格实施贷后风险监测,定期跟踪监控信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客户账面出现问题或其他可能影响信贷资金安全的迹象,可以立即与该客户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汪小亚.中国城镇城市化与金融支持[J].财贸经济,2002(8)

3.侯臣.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J].农村经济,2007(7)

4.李志新,孙美宗,王海生.金融制度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J].华北金融,2006(9)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10)

    2004年~2008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它们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具体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01月31日)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要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的发展局面。因此大力发展新农村第三产业,对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发展新农村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尽快提高农村产业高度、使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释放,而且可以改善农业及村镇工业的发展状况,并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社会筹集资金,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从而造成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新农村第三产业在促进农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发展”的要求;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要求;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 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乡村文明”的目标要求等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增强对农业的服务职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阶段。新农村第三产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实力较差、农业弱质低效,农业存在农产品品种、档次比较单一、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使农业逐步向商品型、集约型、规模型、开放型方向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发展农业生产的产前服务(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资金、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服务)、产中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农机作业、灌溉、植保、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产后服务(产品贮运、保鲜、加工、销售、保险等方面的服务)等;其次发展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发展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以及企业服务的资金、劳务、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推动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再次要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生产联合体、科技企业、科技咨询业、法律咨询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农情、农价等市场信息等;还要发展最后要建设保障服务体系,建立物资供应、保障制度等。

    为了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在农业发展方面,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产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产业化,从根本上构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另方面要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如果农户从事的是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这时的购销活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会取得重要地位,从而使流通职能从农户中分离出来,形成供、运、销等专门的流通服务组织;再一方面要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从而促进为企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增强对村办企业的服务职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21日)指出,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因此村庄首先要以“生产发展”为主线,按照城乡经济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确定村庄经济的产业发展定位,根据本村及周边的资源条件,寻求村庄潜在的经济发展优势,努力促进村庄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村办企业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2月8日)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下,鼓励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目前村庄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生产效率及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较小,低层次重复建设严重,不易形成聚集经济效益,从而影响村庄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村庄企业用地要相对集中发展,应按照村庄整治布点规划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引导村庄企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便于各项设施共享,有利于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并促进优势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村办企业的结构调整涉及到乡村、城市及区域,必须发展与之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企业结构的转变及集聚规模效益的形成。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首先要发展工业品市场的中介组织,加强产品的营销环节,尽快实现产品的价值;其次要结合村办工业小区建设,集中发展工业小区的仓储、运输等配套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以提高工业的运转效率;再次要建立社会融资服务体系,以村办工业积累为主,政府协资、社会集资、上级助资、农民带资、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服务体系,促进村办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为居民生活的服务职能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还应涵盖村庄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作用日益彰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1月29日)提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新格局,建立高效的城乡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体系。今后要加强生活保障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传统的优势产业商业、饮食业、建筑业,这些行业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盈利高,发展迅速,应巩固这些行业的基础,扩大规模,推动其上新层次;加强面向村镇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充分考虑居民生活多样性的特点,在村镇内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向城市型社会组织转变;加强面向村镇的文教设施,从而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村庄历史文化环境,延续村庄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农村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保持好农村良好的生态优势,最终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新农村第三产业服务职能的加强,使新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面向城市、面向区域,进而结合市、县、镇形成完整的第三产业体系。还要不断拓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渠道,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农村产业发展方向篇(11)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滞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因为企业家群体的创新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企业行为过分偏重模仿。即使是在发达地区,多数企业家也存在经验决策多、科学决策少,日常管理多、战略规划少,传统管理多、现代管理少,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有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企业家素质的限制,导致其不愿、也无力“做大做强”。许多农村中小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但却不愿跳出家族式、亲缘式管理的局限,通过股份制、期权制或其他方式,形成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人才的长效机制。这与企业家的观念更新不够、素质不强,也有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农村中小企业的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也较为短缺。因此,当前,许多农村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往往表现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新设备开发能力的全面短缺。目前,许多农村中小企业有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经营,但却只有三流的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技术、营销、管理等人力资本优势,特别是能够驾驭先进设备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反响的“民工荒”问题,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技术工人短缺。

(二)行业协会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也不强

迄今为止,我国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仍然过度侧重于企业层面,对于影响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却属于单个企业难以解决或不能经济合理地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跨企业、跨行业的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多数地方,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有限,且呈分散布局。一方面,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强,甚至龙头企业自身较弱,带动行业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都不足;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较为滞后,其功能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创新能力建设往往比较薄弱,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往往缺乏有效的公共支撑平台和带动力量。

(三)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体系,容易加剧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中统筹规划不足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

现行财政体制名为分税制,却由于改革过程的不完善,变成了分税制与财政包干体制的机会主义结合物。这种财政体制的运行,往往导致比较强烈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在这种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下,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变成区域之间盲目进行攀比竞赛的过程。加之,农村中小企业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容易推动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企业面对短期市场的高利润,盲目上马一些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较低,甚至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但短期利润丰厚的项目。这种现象不仅会延缓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甚至会导致其产业结构的退化。

(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开拓不足,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障碍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

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起步资金短缺,影响许多新企业、新项目的生成。二是运行资金短缺,导致许多农村中小企业耗费巨资形成的产业设施难以正常运转,大量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难以实施。三是长期资金短缺,导致那些投资长、回收慢的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项目难以运转。

(五)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滞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乡镇企业发展思路和政策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农村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还可能导致其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会放大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困难。政策转型的滞后,不仅加剧了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影响城市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带动作用;还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城乡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发展与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增加了困难;为深化农村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其更好地成群结网并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增加了障碍。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分化重组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在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不断扩大。要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针对处于不同区域生产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甚至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六)农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为发展生产业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障碍

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向城镇和产业园区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种农村中小企业分散布局的状况,一是容易导致其对生产业的需求,难以实现规模化和集中化,妨碍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容易导致农村相对较差的区位工作和生活条件,成为农村第三产业吸纳高端人才的障碍,从而妨碍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三是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成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当前农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水平低,产业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农村生产业的发展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区域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的误区,也会妨碍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生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创业辅导和企业家培训体系建设,优化农村企业家的成长环境

促进企业家阶层的成长,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区域环境。要注意加强农村创业辅导和农村企业家培训体系建设,增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作为农村企业家培训平台的重要功能,鼓励企业家在完善竞争――合作关系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改造提升。要力求避免对企业家拔苗助长的倾向,通过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资本运作能力,完善企业家的行为方式。要注意强化经营者利

益的独立性,鼓励企业家职业化发展。要把鼓励农民创业,加强农民创业辅导和农村企业家培训体系的建设,作为实施农村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农村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农村企业家阶层的成长,要实行鼓励农民创业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

(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作用

为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需要注意:以深化改革为基础,促进政府、协会、会员企业关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优化行业协会的成长和运行环境,促进行业协会实现自主发展和自强自立。要以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为前提,完善政府对行业协会发展的财税支持。

(三)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完善同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引导城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能力

要注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城乡企业之间、行业龙头企业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关系,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加入城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引导城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产业配套能力。要把鼓励龙头企业在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作为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要注意按照“洋为中用”、“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同行业龙头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途径,并通过外引内联、招商选资等方式,增强农村中小企业接纳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借此拓展本土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

(四)突出重点和机制建设,优先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建设

政府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应主要通过支持服务体系来实现,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要将重点放在农村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上。要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支持。通过财政金融和其他政策支持,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完善地域生产体系,承接城市生产业辐射,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并培育创新能力,一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引导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优化布局。

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各种形式的官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优先鼓励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网上技术市场、产业信息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并创新发展模式。要在借鉴国内外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运行和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形成有利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生产业支持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生产机构实现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形成有利于健全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引导城市生产业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带动作用。

(五)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融资支持

当前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加快建立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帮助农村中小企业实现信用增级,缓解其因担保抵押品不足所导致的融资难题。二是按照功能导向、优化监管和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可在地方自愿选择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兴办私人银行或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的试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方式。建议将贷款余额的固定比例定向支持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金融机构从事县域金融业务的必要条件,以便提高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惠农效果。三是应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或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和激发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如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农村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专项贷款或农产品收购专项贷款,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也鼓励这些银行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设立农村小型、微型企业专项贷款或农产品收购专项贷款,帮助市场前景和成长潜力较好的农村小型、微型企业,解决启动资金或运行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谨慎积极地拓展农村中小企业利用地方性资本市场的途径,对于拓展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是重要的。

(六)积极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转型,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

1、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和选择性支持

应将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同增强其长期发展能力、促进其产业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由支持所有中小企业发展,向有选择地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转变。通过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制度化激励,引导、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适度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和园区进入标准

应从技术、安全、食品卫生、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适度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借此引导和督促农村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引导和督促农村中小企业强化相关社会责任。在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尤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产业,设置不同的进入标准。

3、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衰退产业或过剩产能的有序退出机制

应将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同尊重不同类型地区的平等发展权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及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型地区之间设置有梯度的退出标准,按照对发达地区适度从严的方针,引导和督促发达地区率先转变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式,退出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将促进衰退产业的有序退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培育接续产业、解决产业衰退引发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减少政策环境骤然变化对相关民生问题的冲击。

(七)加快改革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