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57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1)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一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全市还有14万左右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有待改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量不足、饮用水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山区农村,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一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就会造成饮用水困难,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甚至引起农村社会不稳定。

因此,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二、明确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建设标准

1、建设目标

我市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基本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保证广大农村群众有水喝、喝上安全洁净水。

主要任务是:用二年时间(20*年至20*年)基本改善14万人口的饮水条件,重点解决9万人口饮水困难问题。

2、建设原则

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分类解决的原则,主要通过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乡镇集中供水、小型水源三类工程建设来改善与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要与“千库保安”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相给合,与调整水库用水功能相结合,与我市目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村镇供水管网和水源工程建设扩大水库供水范围,提供优质水源,以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3、建设标准

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工程,水量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和乡镇工业发展用水需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水量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基本满足乡镇工业发展用水需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小型水源工程,水量基本满足供水区域内生活需要,水质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三、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抓好工程报批和建设

要重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估算投资在50万元以上工程,必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估算投资在30万元以上工程,必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估算投资在10—30万元的工程,其设计文件必须经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审核。初步设计方案必须经市水利局审批,其他设计文件必须经市水利局审核同意。

单项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应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监督制。申请列入市计划的项目,由各乡镇、街道在每年9月底前向市水利局报送申请报告及有关设计文件与批复文件;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将按照轻重缓急、稳步推进的原则,下达年度实施计划。

各有关乡镇、街道必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工程建设资金。市财政将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实行专项扶持。对列入市建设计划的农村饮用水建设项目,市财政原则上按工程直接费的30%给予资金补助。工程完工后,各项目单位向市水利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提出补助方案,报市政府审核批准。市财政补助部分在部门切块经费中解决。各乡镇、街道应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不论项目大小,都应做到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工程费用必须实行预决算审价,部门联合验收和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制度。

四、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1、供水水价。凡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延伸供水水价,严格执行市定水价;乡镇集中供水水价要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保证供水企业正常运营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由物价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审批确定;小型水源工程供水价按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核算,由工程管理单位自主确定;制定和调整供水水价要实行听证制和公告制。农村生活用水不收取水资源费、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附加费等,原则上不计收污水处理费。

2、工程管理。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加大供水水源的保护力度,对乡镇、街道集中供水及小型水源供水的水源要划定保护区;对乡镇、街道集中供水和小型水源供水工程,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护、水源保护及用水、节水、水费计收等各项规章制度;对破坏水源及供水设施的违法违章行为严肃查处。

3、水质监测。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要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确保饮用水水质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领导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2)

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既要保障农村用水基本需求,又要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对既是党和人民群众交给水利人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惠及百万民众的“民心工程”。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势在必行。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法律和法规等手段对项目施工进行监管。针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特殊性,要严格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实际工作中我认为给水工程就是一个在建项目施工中最重要的工程,给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用户使用的便利。

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给排水的渗漏问题甚至成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通病,为此,我认为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

施工企业作为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主体,对于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施工管理的重心放在施工企业身上,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健全施工管理机制。企业必须树立全新的科学质量观,要建立质量保证控制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按科学程序运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其中P为plan(计划)、D为do(实施)、C为check(检查)、A为action(处理)。

2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安全、成本、进度和现场管理标准化要全面负责,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还应考虑质量安全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从原材料进场到施工都要严格控制。

2.1 原材料控制

很多工程渗漏都是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而引起,如:管材和管件的强度不合格;管道和管件有砂眼;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项目部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并向现场监理报验。监理同意使用后方可用于工程。排水管材料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选用管材时应严格把关,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杜绝不合格品应用于工程。

施工阶段是给排水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阶段,主要包括:①安装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熟练,如: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严密造成渗漏。②管理上存在漏洞,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操作,监理人员工作疏忽,责任意识不强引起渗漏。

2.2 施工阶段的技术管控

①材料检验。首先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安装前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水试验,严格控制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②施工现场管理。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③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④施工技术控制。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如发现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同时由于环境对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⑤管道试验。给水及循环水管道要及时进行分区段的水压试验,即每完成一个自然段,就应进行一次试压,直至全部合格。

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农村的生动体现,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具体反映,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将农村饮用水工程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工作做好,深入分析农村饮用水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同时加强项目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就一定能提高农村饮用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质量,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帕尔哈提·衣力亚司,阿力木江·阿吉汗.如何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民营科技,2008-01-20.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3)

饮水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设计不完善,供水量不足

现阶段农村饮水设施简陋,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饮水工程设施不完备,水质和水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近年来,国家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饮水工程的建设,但是供水量仍无法保障。如引山泉水工程建设中,每到枯水季节时,就会导致供水量不足。并且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由于人口稀少,难以进行工程建设。

1.2 饮水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着村、乡、县三级管理模式,导致职责分工不明确。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的饮水工程,通常都是乡(镇)交由村管理。由于没有固定的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后续的日常维护管理经费,导致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得不到维护和修理,从而加速了工程设施的老化,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用水。

1.3 缺乏水源保护意识

由于缺乏水源保护意识,农药、化肥大量的使用,再加上农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等,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到污染,破坏了农村饮水环境,进而给农民饮水造成很大困难。

1.4 缺少对水质的检测

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当及时按照相关的规定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提供给农民。但是由于水利部门没有专门的水质检测实验室,从而导致大多农村饮水无法进行日常的检测。

此外,由于受到饮水工程的数量、资金投入、村民的水质安全意识、检测的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日常饮用水的检测率比较低,从而无法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2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2.1 做好农村饮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饮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监管、验收的理论依据,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而且科学合理的前期工作能够有效地节约大量的资金。所以,应当加大对工程前期的资金投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工程规划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营,确保饮水工程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并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

2.2 结合地方实际,进行有效地工程建设,保障农民的用水需求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目标就是满足农民的用水需求,为农民提供充足、安全的饮用水。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保障农民的用水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以及人口稀少的村庄,不需要进行管网入户,而是要应适当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村民挖深井,从而确保村民不论是在干旱时期或是洪涝时期,都有安全、充足的饮用水。二是对于一些引山泉水的工程,要切实做好干旱时期的应急预案,可以在附近的挖深井,从而使村民在枯水期能够有充足的引用水。

2.3 妥善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问题

资金是一切工程建设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妥善解决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补贴、地方补贴以及农民自费这三个部分。由于工程建设的投资量大,导致与农村落后的经济相矛盾。因此,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应当逐步增加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并且还应当增加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信贷资金,并对符合财政贴息规定的农村饮水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通过高额度、低利息、长期限的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性贷款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作用。二是,强化地方政府的意识。地方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民的饮水问题,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落到实处,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保证资金都能够充分利用。三是,努力拓宽工程资金的筹集途径,鼓励企业家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广泛吸收社会上的资金,从而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2.4 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

水费是农村饮水工程日常供水的经营性收费,供水的价格要根据公平负担、节约用水、合理收益、补偿成本的原则制定,不能追求利润。并且水价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供水成本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此同时,还应当鼓励农民成立用水合作组织,以减少水费的收费环节,提高水费的缴费率,以确保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正常运行。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要严格禁止乡、村在代收水费的过程中随意截留或者是加价,以保护村民的权益。

2.5 明确饮水工程的管理职权,实现对工程的有效管理

针对规模不同、大小不一的农村饮水工程,要明确分清饮水工程的产权,根据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从而有效调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组织固定的管理机构,逐渐形成建设和管理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其次,要明确工程的管理职权,划分县、乡(镇)、村的管理权限。此外,为了实现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有效地管理,还可以设置县级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在乡(镇)级建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村级设立固定的工程管理人员。

2.6 设置专门的水质检验机构,保障饮水的质量

首先,应当加强有关管理部门和村民的水源保护意识,并且划定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域以及制定出相关的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强化对饮用水源周边污染物的处理,减少和限制对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严禁村民随意向饮用水源扔垃圾或者是有毒、有害的物体,从而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水质的检测工作,确保村民用到安全的饮用水。一方面应当加大对水质监测的投入力度,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应当将水质监测的资金落到实处,确保水质监测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从而保障农民饮用到安全放心的水。

3 结束语

农村饮水工程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利民工程,其不仅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各地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饮用水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裴志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办法[J].宁夏农林科技,2012.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4)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总理明确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分重视。梁保华书记、罗志军省长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狠抓措施落实,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一)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体现。当前,我省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查找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前一阶段,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农民群众对解决饮水安全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省委已决定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将其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成果、新变化。

(二)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改善民生、为民造福的重要举措。我省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一些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省还有部分农村居民饮用水达不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这些不安全人口主要分布在苏北、苏中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缘地区。省委、省政府决定,三年解决全省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饮水安全是衡量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我省农民的生活已开始由满足基本生存型向追求生活质量型转变,广大农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要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度工程项目审批已基本完成,但工程建设尚未全面展开,部分地区配套资金尚未落实到位,地区之间进展不平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二、狠抓措施落实,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全省1*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计划任务为350万人,其中苏北地区210万人、苏中地区90万人、苏南地区50万人。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目标要求,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分解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切实将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办实办好。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要以县为单位,依据不安全人口的分布状况,统筹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量、水质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加强对水源可靠性论证,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与区域供水、水源保护、镇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苏南地区主要通过区域供水延伸,苏中地区通过区域供水延伸和部分集中供水,苏北地区通过多井联网的集中供水、部分有条件的区域供水延伸以及单村供水等方式,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实施次序上,优先安排水质问题严重地区实施工程建设,优先在区域供水延伸地区安排工程建设任务。

(二)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实施规划,组织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的前期工作,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有关管理规定,加快项目编制、申报和审批工作。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审批,初步设计委托各市审批、报省备案。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以县(市)为单位成立法人组织,统一项目招投标、统一项目实施、统一工程监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三)创新投入机制,保证建设需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所需投资主要由各级财政投入。省政府研究确定,省财政*8年至2010年专项安排20多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了苏中、苏北地区的省以上补助标准。各地要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制定补助政策,落实筹措方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需要。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社会投资、各方捐资等兴建饮水工程。在充分尊重民意、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受益群众投资投劳。要创新投入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投入新机制。

(四)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用水质量。保护好饮用水源,是保证供水水质的重要基础。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一些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各地要加强水源保护,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禁止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坚决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防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新的水源污染。加强对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当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应急处理或深度处理措施,保证水质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创新管护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管理要求高、任务重。要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是要明晰产权,明确管理主体,建立水价机制。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各地要建立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管理到位、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要以县为单位,根据饮水工程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实际情况,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同的供水方式、规模、范围,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县(市、区)政府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建立政府主管领导负责、水利部门具体办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区分轻重缓急,加快实施进度,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及时通报情况、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二)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包括水源保护、饮水工程建设和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发改、财政、水利、建设、环保、卫生等多个部门,需要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水利部门要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维护管理进行监督。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项目审批、计划下达及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金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工程建成前的卫生学评价和建成后的水质监测。建设部门要做好区域供水设施向乡镇延伸的规划及建设管理工作。国土部门要做好工程征地审批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及水质监测,并对排污口进行重点监管。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困难,实现农民饮用水安全为目标,以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农村安全饮用水国债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我市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为加速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计划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28.81万人,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比例达到100%以上。

(一)20*年实施游埠镇、女埠街道、赤溪街道、*街道城市管网延伸工程,解决48个行政村和4个集镇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7.39万人。其中:游埠镇郎家等11个行政村和集镇,人口2.48万人;赤溪街道俞家等13个行政村和集镇,人口1万人;*街道*等8个行政村和集镇,人口1.45万人;女埠街道上、下街等16个行政村和集镇,人口2.46万人。

(二)20*年新建*水厂(城头水库),解决*镇双溪口等11个行政村和横溪、墩头集镇及工业园区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2.97万人。

(三)20*年规划实施城市管网延伸的有兰江街道、灵洞乡等镇乡、街道,解决饮用水不安全行政村50个,人口5万人。

(四)20*~2010年规划实施管网延伸的有上华街道、*山街道、*镇、*镇、*镇、*街道、*镇等镇乡、街道,解决饮用水不安全人口5.3万人。

(五)尽快开辟第二水源,新建大厦口水库,解决城乡供水与农灌用水矛盾。规划管网延伸*乡、*镇、*镇、*山街道4个街道、镇乡,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5.35万人。市内老城工业与生活用水由大厦口水库供水。

(六)规划新建朱家、水亭、白沙等小型水厂,无供水水源的行政村以村为单位打深井建供水站若干处,解决饮用水不安全人口2.8万人。

三、建设标准

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联片集中式供水工程水量满足生活需要,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标准;分片、分散式供水工程水量基本满足生活需要,水质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标准;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60升,干旱年份或季节≥40升;水源供水保证率≥95%。

四、工作要求

(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要与城镇建设规划、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相衔接,与正在实施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市水库资源,大力建设水库供水工程,使集中分片供水、区域联网供水、小型独立供水等多种形式相互补充。

(二)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稳步提高。优先解决饮用苦咸水、血吸虫病区饮用水困难人口,加快改善生产要素相对集聚的小城镇、中心村饮用水条件。

(三)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

(四)深化改革,建管并重,持续发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加强工程维护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五、政策措施

(一)资金筹措:建立受益者合理承担,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方政府适当扶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相结合,多渠道筹资建设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机制。城镇水厂向农村辐射的供水工程,以市场运作为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经营,鼓励受益者以出资、出让的方式参股。鼓励以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1万吨以下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对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下,按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办法兴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政府也要给予适当补助。各镇乡、街道要积极配合水务部门包装项目,加大向中央、省级部门争取资金的力度。市财政从20*年开始设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专项补助资金,每年市政府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补助到项目。

(二)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实行优惠贷款,对项目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供水项目,贷款期限可适当放长;允许以项目的收益权、经营权为质押,或以项目资产折价为抵押进行贷款。

(三)用地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行政划拨,统一纳入市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四)税费政策: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通知》(浙政办发[20*]27号)的规定,供水企业的增值税可按销售收入6%征收。自建农村自来水管网入户之日起10年内,农村生活用水不收水资源费、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附加费等。面向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需架设输电专线的,只收取成本费,其运行电费给予优惠。

(五)水价政策:农村供水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优质优价的原则确定。制定、调整农村供水水价要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农村生活用水水价原则上不高于城镇生活用水水价。对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下,按“一事一议”办法兴建的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农村供水厂(站),供水价格按工程运行成本核算,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定和程序确定,不得搭收其他名目的各种收费。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领导。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把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好,市政府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二)凡列入上级补助的饮用水工程项目,要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合同制、项目竣工验收制。

(三)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

1、凡有列入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项目的镇乡、街道,项目实施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乡、街道的考核内容;

2、市政府与镇乡、街道签订责任书;

3、由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水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对农民饮用水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按照解决饮水安全人口确定补助资金。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6)

中途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现状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承德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长城北侧的滦河流域。全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05年行政村,总人口24.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6万人。宽城的降水集中在汛期,由于时空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又缺乏必要拦蓄工程,加之连续的干旱,地表水由季节性干枯转为常年干枯;宽城又地处努鲁尔虎山漏斗干旱区边缘,地下水补偿主要靠地表水入渗,因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因缺水给全县的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很大经济损失,特别是山区人畜饮水问题更为困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修建,使很多地方的广大群众纷纷告别了人背畜驮吃水难的历史,解放了大量取水劳动力,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减轻了群众负担,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农村饮水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泉水干枯,以前已经基本解决了饮水困难部分乡村,又面临新的吃水困难。二是一些乡村虽然饮水不是特别困难,但由于供水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供水设施,直接从水库、河流、坑塘、浅井取水饮用,水源保证率非常低,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一遇干旱年份仍需远距离拉水或买水,三是由于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造成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县部分乡村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源的污染严重危害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四是随着广大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畜牧饲养业的发展,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沼液及牲畜粪便的渗漏等,造成农村群众饮用水井的污染。

根据县水务部门2010年编制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农村饮水规划调查复核报告》,2008年底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2862万人,饮水不安全类型为污染和缺水,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8.8%,其中水质污染人口为6115人,水量不达标人口为63252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为1870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为11625人,因此,全县农村饮水形势不容乐观,已建自来水工程返困率较高,农村饮水任务繁重。

2. 农村饮水存在主要问题

2.1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增加

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农药化肥量的不断增加,农村饮水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据调查,全县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2862万人,且由于我县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呈逐年增加趋势。

2.2 农村取水设施简陋,无消毒设施

据调查,我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大部分是简易供水工程和农户个人安装的简易压水井,大部分都是取用浅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8-15米,没有安装过滤设置,更谈不上净化、消毒。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取出地下水直接向用户供水。大部分农村不缺水居民饮水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3 缺乏水源地保护意识、水质监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群众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又缺乏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意识,致使农村饮用水水环境屡遭破坏。而且,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标准低、水源分散,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群众不愿承担,因此,我县只有县城供水工程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没有开展农村供水监测工作。

2.4 投资配套政策不完善

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都是由中央、地方受益农民群众三方共同投资建设,目前,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筹资比例为中央40%、省20%、省以下地方配套40%,由于受地方财力限制,省以下配套资金全部靠受益群众自筹解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存在农民自筹能力差,只能按成本较低的简便方案建设工程,造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如采用引流自压的自来水工程,在特殊干旱年份,水源没保障,用水保证率偏低,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存在为建好工程,户均筹资及投劳折款过高,负担过重,影响群众建设积极性现象。

2.5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饮水工程都是由受益村或组直接管理,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又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大部分饮水工程没有安装计量设施,不收水费或只收成本费,没有资金积累,致使工程运行出现问题无人组织或无资金进行维修,造成了只用不管的被动局面。一旦工程局不损坏,如水泵、管路损坏或遇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井干枯,整个工程便陷于瘫痪状态。在个别村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新建农户私挖滥接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也是造成工程不能稳定运行的一个原因,总之,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致使工程难以长期发挥效益。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饮水安全问题,就是最大的关注民生。建议今后在饮水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饮水安全工作涉及发改、水务、卫生、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水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的业务主管部门,应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负责工程主要材料设备的购置及安装。受益乡镇村要做好组织实施和施工环境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做好水质监测化验及供水卫生工作。发改、财政部门要协调做好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环保部门要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严禁向水源地保护区排放污染物。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民群众早日获得安全饮用水。

3.2 科学规划,摸清底数

我县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既有资源性缺水,又有工程性缺水,摸清现状、搞好规划科学规划是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和保障。工程规划要本着“供水安全,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原则,首先是确保饮水安全,水源的水质水量均要达到农村饮用水标准。其次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分类制定解决方案。分析我县目前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有四种供水模式,一是城区供水延伸型,县城周边的村庄尽量与县城供水联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乡镇集中供水型,在乡镇所在地和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建集中供水工程,辐射周边村组,全县18个乡镇均可采取这种供水模式。三是联村供水型。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一般2-3个行政村或自然村联合建供水工程。四是单村供水工程,偏僻分散的自然村采取单村供水。在工程建设中,对居住集中的村组,应优先考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或城镇自来水扩网工程;对水源较好的山村,以村或组为单位建设独立的供水系统,并优先考虑工程的长久效益,尽量少建设只考虑运行成本不能长久发挥效益的引流供水工程,避免重复投资;对于缺水村庄位置地势高,较难找到水源的地方,采取建集雨水窖等措施分散供水。

3.3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建立稳定的农村饮水安全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困难的关键。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问题,必须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建议县级财政落实饮水安全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对国家已经列入年度规划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议县级财政按地方配套的10%-20%的投资比例进行配套,以减轻受益群众负担,提高群众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性。把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建设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二是建议县财政在预算中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由于开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解决。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又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自行解决。我县存在大量已建工程反复及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等饮水不安全问题,因此,建议县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

3.4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提高广大农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调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饮水工程建设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及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的有关政策,使农民了解什么是饮水安全,增强农民保护水和节约水的意识。

3.5 创新体制,加强管理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7)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 发展 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 法律 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 企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 农村 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 企业 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 工业 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 参考 文献

[1] 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 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 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 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水才是最安全的呢?首先我们得了解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要求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这时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无法实现,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水的物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含氟量过高的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我区广大农村提供干净卫生方便的生活用水,可减少农村人口疾病的发生,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使农民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集蓄供水和深水井供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三)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多渠道筹资。依据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种类、特点,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分布、地形地质、水源分布、地方利益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民心工程。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农村实际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9)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村水利设施既要保障农业灌溉,又要保障农村用水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要保障饮水安全, 保障饮水安全就是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更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其中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用水都要在保证人的用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切经济发展都是为了人,一切发展离开了人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将是毫无意义的。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这是党和人民群众交给水利人的重大历史责任,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惠及百万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民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节约了大量医疗费用;二是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发展庭院经济,增加了农村家庭收入,同时更新了观念;三是农村家庭生活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出现了灶台清洁、浴室整洁、厕所干净、污染庭院绿荫的新景象,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四是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五是通过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密切了农民群众与政府的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六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

“十二五”之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刚刚起步,受农村施工条件的限制,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对管道开挖、安装、施工接电、用电、施工设备等环节检查不够仔细认真,出现管道安装跑、冒、滴、漏等现象,也出现过管道塌方、伤人等安全事件,没有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及时地落实。

2.2 组织协调工作不够扎实

工程施工时,需解决工程占地,施工用地、施工用电和工程建成后供水用及受益农户筹资、筹劳等项工作,需要当地政府和村、组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尤其在涉及到农民个人利益时,出现因占地、青苗等原因推迟,延误工程时间,给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人为地设置了障碍,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认识模糊。

2.3 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条件差

工程所在位置都在山区,复杂的地形、特殊的地质条件和住户居住分散等特点,给饮水工程的施工增加了难度,在水源井建设中,出现过物探时水源充足,成井后水量不足或已建完成井后因地质构造情况塌陷的个例,而且我省农村冬季低温,土层含砂砾层透风,管网在深度2m以下还出现管道冻裂现象,使农户在冬季天无法正常供水。

2.4 工程运行管理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后交由受益村社管理,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农户需承担电费和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和管理等费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损坏的没人修,费用没人缴等管理漏洞,尤其是供水设备的变频器遇雷击时必须有专人看护,否则雷击损坏现象常见,没有形成农村供水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2.5 现有的农村供水工程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部分乡镇由于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或加大招商力度,企业数量的增加,乡镇水污染量加剧趋势更给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提出新的难题。大多数地方地表水化肥、农药残留物、氟等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使农村越来越多的地方急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重要水资源保护任务也非常严峻,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管理在“十二五”期间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研究

3.1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安全要求,水利部门需针对各乡镇、村、组的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的措施、建立、健全各村、组饮用水安全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立足防范、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做到职责分明并同施工的乡镇政府及受益村签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协议书》通过定期进行的安全技术培训,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具体的纠正、预防和改进的措施,排除了隐患,使安全生产管理布局合理,防范严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并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3.2 做好工程宣传动员工作

工程建设前可通过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让受益群众真正了解、理解这项惠民工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在施工前、把占地、青苗、出工、出劳等项事宜在群众中做好宣传和发动、对个别思想中有问题的群众做好沟通和教育、提高认识,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3.3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加强对施工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和提高,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保证在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下完成工程建设、加大对饮水工程的管理力度,做到建成一处,受益一处,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由受益的村社、成立的用水协会等机构设会长、管理员、维修工、电工、安全员、收费员等各负其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一个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科学化、规范化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保障用水户的合法权益。

3.4 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水和谐的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农村生活用水的安全,生产用水的充足,让广大农民吃上清洁卫生的放心水,创建良好的新农村建设环境是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适应节水新形势的紧迫度,牢固树立节水环保意识,维持水资源健康平衡,切实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地,运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破解水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为人类造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将农村饮用水工程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工作做好,深入分析农村饮用水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同时加强项目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就一定能提高农村饮用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质量,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郑通汉,任宪韶. 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毛泽秦.庄浪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水利,2008,15.

[3]刘建勇,王天利,程日涛,孙少静.龙口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做法[J].山东水利,2006,08.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10)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体质的要求,为了明确农村饮用水的法定标准,在政府的主导之下,水利部和卫生部大力合作,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文件,使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有了明确的法定标准。为了保证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饮水安全,文件规定,农村每人每天饮水的获得总量不得少于40升,基本安全为20到40升。在获得饮水的时间上边规定,安全时间是10分钟。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以内为基本要求。低于文件规定便称作饮用水不安全。

(二)咸阳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咸阳市地处陕西省中部,全市约四百八十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占全部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约达到三百九十万。由于地处内陆,深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全年降水总量只有540mm~650mm,而且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十六集中在夏季,咸阳自古就有十年遇大旱之说,因此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就全市来说,北部五县的群众大多是通过涝池、旱窖等储存夏季雨水,以供全年使用。南部八县,地势平坦,给饮用水储存带来巨大困难。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市农村总人口中约有一半以上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其中北部五县和南部八县在农村饮用水安全方面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在全市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总量中,北部要高于南部,降雨量稀少和淡水储存条件的恶劣是咸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咸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水源安全缺乏保障。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我国农村的两大主要水源,地表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包括江河湖泊、溪沟坑塘等等,地下水源的存在形式显得比较单一,利用最多的就是潜水和承压水。在黄土高原等严重缺水地区,窖藏水通常也作为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广大农村地区的工程水源大多面临着水量不足,污染严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这与广大农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差,生产生活污水的乱排乱放导致饮用水污染问题严重。地理位置的不同也导致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具有差异性,有的地方金属含量严重超标,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危害,种种原因导致咸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源问题令人堪忧。

(二)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主要采取以国家为主导,农村自筹发展为辅的政策。近年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广大农村地区在建设资金方面的支出,但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量巨大,相对较少的投入犹如杯水车薪,并不能缓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二是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规划之中面临着人才短缺,工程设计质量不过关等重大问题,导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严格严谨方面存在重大不足,许多基础设施建成以后没有切实有效发挥作用,并且工程质量寿命相对短暂。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农村经济对饮水安全的需求,建设速度发展需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西部地区严重缺少水库和供水设施,有些农村地区水源并不短缺,但是直接从河道、坑塘里取水的传统饮水方式还占据着主要地位,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供水设施。

三、完善咸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保护农村水资源。要加快在农村水资源问题立法方面的研究,根据农村水资源的特点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专门法规,有重点,分层次地建立并健全法治监管制度,通过建立农村饮用水法律法规体系,为咸阳市农村饮用水资源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做到农村饮用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受到破坏。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有效运行需要管理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区域,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水源保护办法等等。及时排除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因素,如对影响水源安全的工程排污口的迁移或者关闭,严格排污制度,做到合法标准排放等。在饮用水源工程位置加强绿化和环境保护,如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实施生态修复的工程,以保证饮用水安全工程中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三)加强对农村的饮水工程管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首先要加强工程的建设质量,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要做到:实行饮水工程质量责任制、落实公平招标投标工作、完善质量评定和监管体制。落实生产责任制有利于整个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出现工程管理问题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明确问题责任,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促进各企业积极参与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去,推进工程建设速度。

(四)完善应急机制加强饮水工程抗风险能力。要从组织方面、物资方面、财政资金和工程技术等方面为饮水工程的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组织方面要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加强管理机构职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候能够及时化解风险,解决问题。物资方面要未雨绸缪,早日贮备物资,及时补充,制定应急物资分配方案,确保应急之需。资金方面要不断加大投入和补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笔资金到位并合理使用。工程技术方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库,加强对基层农村安全工程运行中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培养,组织专门处理应急问题的队伍,随时待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问题及时解决。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篇(11)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及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重视,资金投入逐渐加大,饮水安全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饮水安全工程的不断实施,在建设和建后管理过程中随之出现了许多建管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山区农村的供水保证率低,供水不及时,供水水量少,水源受到污染,供水水质差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生产及农村的稳定。因此,建设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当前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目前,农村饮水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存在许多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低

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均由项目所在乡镇水利站负责,具体实施的施工队伍多为项目村临时组建的施工人员,水平较低,不能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措施,再加上基层技术人员缺乏,质量监督体制不健全,检查监督不严格,致使工程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施工,影响了工程的总体形象,距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

2.建设与管理不协调

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部门的治理职责行使不到位。致使工程不能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工程竣工后,交由村集体进行管理,虽然已建工程都设有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再加上一般村都没有专项治理经费,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导致部分工程设备老化,出现问题后很长时间不能解决,致使工程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废弃。

3.排水系统不完善

饮水工程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标准,增加了用水量,相应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加,但部分村庄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及时将污水排走而渗入地下,可能形成新的污染源,不利于农村饮水的长远发展。

4.水源保护不到位

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都划定了水源保护范围,但因无人管理,水源保护措施等同摆设,饮水水质监测除了工程刚建设完工时进行过一次监测外,并没有再进行定期监测,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探讨

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细做好的保障,,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应结合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

1.明确农饮工程新定位

(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统筹城乡发展。新时期下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再是简单的解决农村居民的吃水困难问题,而是把使农村居民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及时、方便的吃上安全水,降低介水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作为初级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把农饮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与新民居建设有机结合、与空心村改造、土地利用有机结合。通过落实农饮工程,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2)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干部的责任感、凝聚力及在群众中的威信。借助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村物质及精神文明水平,为其他工程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制定农饮工程新标准

目前,大多数山区地区农村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符合适合的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标准,如机井房、阀门井、管道等,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可靠成熟的工程标准图纸,用来规范及指导山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

3.采取农饮工程新措施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工程的良性运转。

(1)健全工作职能

应由县级领导牵头成立由水利、财政、国土、发改、电力、环保、纪检、督察、审计等相关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财务监管、竣工验收、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组成单位,并将责任分解到各单位,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其职责。

(2)严格建设程序

应该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实施,对主要材料设备及重要的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信誉的材料供货单位及工程建设队伍,确保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水平。对工程的建设实行监理制,设立现场工程监理人员,以合同管理为中心,控制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目标,加强信息管理,协调好建设各方的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使用后,应鼓励用水户参与工程的运行管理,建立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工程管理小组,建立用水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制度,设立岗位职责,完善工程管理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实行水费征收制度,增加用水户的节水意识,避免浪费水的现象发生,科学合理的制订供水价格,落实工程折旧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工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改“重建轻管”的传统毛病。

(4)推进水务一体化

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农村排水工程统筹进行解决,杜绝农村生活污水的入渗,并应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将农村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农村饮用水源的安全。逐步有序的关停供水水源控制范围内的原有水井和用水户饮水自备井,确保饮水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5)加强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应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依法加强水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保护范围内再进行取水工程的建设,与饮水工程抢夺水源,并且严禁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开展任何污染水源的活动,严防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水质监测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关键工作,应定期对已建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三、结束语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将会使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看齐,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用水,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建强,金丽,韩同县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79-80.

[2] 刘成祥,刘新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1):64-66.